首页 > 文章中心 > 家庭教育学的概念

家庭教育学的概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家庭教育学的概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家庭教育学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多元文化:全人教育:家庭教育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古代文明博大精深,封建文化源远流长,封闭的地理环境和位置,传统的手工业和农业经济,中央高度集权体制,使我国几千年来形成了一元化儒家文化的格局,制约着我国近现代化发展进程。近代战争、、和改革开放,打破了我国一元文化的格局,欧洲、美国、苏联等欧美文化以及日韩文化涌入中国,开启了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的新局面。随着当今世界全球化、信息化、现代化格局的形成,多元文化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特征。中国和世界多元文化格局初步形成,一方面显示了多元文化的生命力和时代潮流,另一方面也显示了一元文化的局限性。家庭教育作为一切教育的基础和关键,作为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基础,如何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多元文化发展和世界全人教育思潮,实现家庭教育由传统向现代化的真正转变,已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日益关注的重要课题。因此基于中国一元文化的历史和世界全球化、多元化发展的格局,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下,探讨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

就多元文化文献而言,国内有许多论文或著作探讨与多元文化相关的多元文化教育、多元文化理论、民族教育、多元文化课程研究、学校教育以及民族文化传承等问题。例如《美国多元化文化教育五十年:回顾与前瞻》一文偏重于美国多元文化教育五十年发展与展望,倡导种族平等和社会公平,重点探讨多元文化教育问题。还有王侠的《西方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的解释》(2005),刘智力《美国多元文化教育研究》(2005),龙藜《中美多元文化教育研究的比较分析》(2006),陈艳宇《多元文化教育的历史发展与价值取向(2006)》,陈月、明丹《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的校本课程研究》(2004)等。葛丽芳在《人品教育与多元文化》一书中将多元文化引入人品教育,总结公办和民办小学人品教育的成功经验。《多元文化背景下家庭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传承问题》一文试图从家庭教育中探寻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化传承的问题。齐阿娜尔《多元文化教育视野下少数民族地区课程改革的现状研究》研究多元文化教育下的少数民族教育。《浅谈中国和美国、加拿大家庭教育的对比》一文间接探讨多元文化下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家庭教育,透视了中西文化和家庭教育的差异。但是在多元文化视野下专门研究家庭教育的论文很少,而这方面的研究在台湾和韩国较多。《德州市家庭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的实证研究》一文就家长对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的态度以及家长的幼儿多元文化教育知识与技能进行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家长对儿童未来的生活环境有正确的认识,有84%(124人)的家长极同意或同意幼儿应接受多元文化教育,利用地方文化、传统节日以及英语教育等进行多元文化教育,建议父母应端正态度、丰富知识、提高技能。2005年11月,由台湾嘉义大学家庭教育研究所承办的第八届(2005)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重点研讨了家庭教育与多元文化,2005年第八届两岸家庭教育学术研讨会会议综述《家庭、族群与多元文化:挑战与机会》一文站在时代性和前瞻性的高度,将多元文化与家庭教育问题结合起来,在多元文化下探讨家庭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面对挑战,审视现状,寻找机遇与出路。这些研究要么基于多元文化进行民族文化研究和学校教育研究,要么基于直接或间接进行多元文化视野下的家庭教育探索,缺乏多元文化视野下家庭教育与世界全人教育思潮结合的时代特色。在多元文化家庭教育实践方面,台湾推行新移民多元文化家庭教育和多元文化家庭教育课程,韩国推行向多元文化家庭提供教育方案与咨询、教育支援、医疗支援,这些教育实践虽然具有现代家庭教育的多元文化教育特征,但仍缺乏知识经济时代家庭教育与全人教育的统一,家庭教育与多元文化教育的统一,这对于现代家庭教育发展来说无疑是一大缺感。而且无论在网络搜索,还是在研究文献中,都无法找到这一方面的综合研究,致使多元文化视野下家庭全人教育的探索处于空白研究领域。因此顺应世界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潮流,借鉴多元文化理论以及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在多元文化的视野下探讨家庭全人教育,科学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这是本文研究价值所在,也是本文的问题研究所在。

二、探讨多元文化理论和家庭全人教育的关系

1.多元文化理论

多元文化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卡兰在1915年提出,是所谓的平等和自由的权利。1924年哲学家霍勒斯・卡伦所首创文化多元主义思想,导致多元文化主义直接兴起。20世纪60、70年代美国出现黑人民权运动――“黑色旋风”,致使多元文化主义表现出反对民族歧视、要求平等和民权,要求重新认识少数民族文化、尊重民族独立性和民族感情,实现社会多样化和一体化等基本理念。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全球化和科学化、信息化的发展,在美国、加拿大、澳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多元文化主义在政治、教育、文艺等方面得到发展和应用,表现多元文化主义政策、多元文化主义教育、多元文化主义文学等。多元文化主义体现为多元文化的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理念和公共政策,其核心为文化的多样性和良性互动。当前比较流行的多元文化概念,即多元文化是指在人类社会越来越复杂化,信息流通越来发达的情况下,文化的更新转型也日益加快,各种文化的发展均面临着不同的机遇和挑战,新的文化也将层出不穷。此概念蕴含着复杂社会结构和背景下文化具有多样性、丰富性、发展性和平等性的特征以及多元化文化服务于全球化发展。由此可见,多元文化的概念不断演变,并成为人们分析和解决现代社会问题的新视角和新的方法论。

多元文化理论作为在世界全球化浪潮的重要理论,是国际文化交流和合作频繁发展的必然需要。它包含了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多元文化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等丰富内容。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包含多元文化主义的基本理念以及受其影响的多元文化的文化观、历史观、教育理念和公共政策。多元文化理论包含多元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动力、多元文化与全球化、多元文化冲突与融合以及多元文化发展(即文化合作与交流)等。世界全球化、科技化和信息化是多元文化的动力和源泉,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平等与发展是多元文化的基本特征。

多元文化教育理论适应了世界全球化和全人教育思潮的发展,是多元文化理论和多元文化主义在教育方面的理论运用。它的理论内容包含以下几点:(1)权力分配不公导致文化差异;(2)文化差异是力量和价值之源;(3)教师和学生应接受和欣赏文化的多样性;(4)社会歧视和偏见成为弱势群体学生学习成绩低的主要原因;(5)教师、家长、社会共同支持和创设多元文化教育环境;(6)学校教会弱势群体学生获得取得社会地位平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它的核心是文化多元化和教育平等,是人类社会文化的尊重民主和共同发展。它的实践理论包括多元文化整合类型理论和文化/组织类型理论。作为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创始人詹姆斯・班克斯将多元文化教育定义为一种变革性教育运动,把种族、民族、阶级、性别的观点带入各学科,以多样化视角进行教学。他的多元文化整合类型理论提出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方法,即贡献法、添加法、转化法和社会行动法,它们将文化构成内容、民族英雄、民族节日加到节日活动中;将有关概念、观点、课题及内容加进课程中;改变课程结构和目标,使学生从不同文化、民族、种族及群体的角度,观察各种社会事务和问题;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掌握社会活动技能,影响所处的社区。斯里特总结了五种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法:人类关系法、对特殊和不同文化背景学生的不同教学法、单一群体的学习法、多元文化教育(文化民主)法和多元文化及社会重构法,并认为后两种是最为理想和有效的方法。以上这些理论为探讨全人教育思潮下的家庭教育提供了新视野和方法论。

2.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与家庭全人教育的关系

全人教育思潮作为西方现代社会一整套教育思想,是一场全球性的全人教育改革运动。作为一种教育思潮,它注重在联结、整体性和存在三个基本概念和原则的基础上,强调人的整体发展、个体的多样性以及经验和个体之间的合作,不仅要实现个体在智力和职业能力方面的发展,而且要实现个体在生理、道德、伦理、社会、精神、创造性等各方面共同发展,重视教育过程中经验、选择和合作。全人教育的核心思想在于转变教育培养目标,倡导教育要培养完整的人,教育使人在身体、知识、技能、道德、智力、精神、灵魂、创造性等方面都得到发展,使人成为一个真正有作为、具有尊严和价值的人。全人教育思潮是以促进人的整体发展为主要目的的世界性教育思潮,是对20世纪末全球化经济体系和全球文化发展的反映,是一种对制度化教育危机和社会危机的反思,并试图通过人本化教育手段解决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问题。

全人教育理论是全人教育思潮的新发展和具体化,是适应中国社会转型和教育转型的现代教育理念,是对当今中国制度危机、社会危机和教育危机的反思,是将欧美现代教育理论、全人教育思潮与中国文化和教育理论的高度综合,也是东西方社会文化融合和发展的多元化教育理论。此理论将个人本位教育和社会本位教育结合起来,以人性、人本和社会本位为基础,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为目标,遵循民主科学、合作实用、快乐自由以及人的社会化发展等基本原则,通过情商、智商、理商、德商、财商、社会商和习惯培养的全人教育模式,强调人的早期教育、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使人成为人格健全、全面发展、适应社会的完整人。

家庭全人教育是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具体运用,涵盖了全人教育理论和全人教育模式以及家庭教育现代化,是受全人教育思潮影响的全人教育在家庭教育方面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的综合。它是基于全人教育思潮和全人教育理论视野下的现代家庭教育,是将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的精髓、全人教育模式和家庭教育的有机融合。家庭全人教育既体现了世界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世界全人教育的发展,又继承了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精髓,实现了家庭教育现代化和全人教育家庭化的有机结合。同时,家庭全人教育也是对传统功利教育、灌输教育、片面教育的反思,也是对中国家庭教育危机的思考,还为社会转型时期儒家文化圈的家庭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促进我国家庭教育积极适应世界全人教育改革运动发展的潮流,推进我国家庭教育现代化发展。

3.多元文化理论和家庭全人教育的关系

多元文化理论和世界全人教育运动都适应了世界全球化和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多元文化理论是跨文化研究的重要理论,适应了世界多元化的各种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需要,也为现代教育提供新的研究视野,特别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方面。世界全人教育运动顺应世界多元化的发展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提供了途径,不仅为学校教育提供了新的视觉,而且也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了新的视野。因此,家庭教育就成为多元文化教育和世界全人教育的结合点,家庭全人教育成为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现代家庭教育新模式。

家庭全人教育作为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模式,不仅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主要形式,而且也是全人教育运动的重要形式。家庭全人教育作为多元文化教育和现代家庭教育的重要模式,既将多元文化教育理论和全人教育思潮与理论运用到家庭教育理论中去,又将多元文化教育实践理论和全人教育模式运用到家庭教育实践中去,实现了多元文化理论、全人教育理论和家庭教育理论的融合,推动多元文化教育、全人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发展,加快了我国家庭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同时家庭全人教育重视儿童情商、智商、理商、德商、社会商等方面的全面教育和全面发展,重视儿童的多元社会文化教育,增长儿童的多元社会文化知识,提高儿童的多元文化的情感与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既为21世纪我国家庭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又顺应了世界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趋势。

三、探讨多元文化理论在家庭全人教育中的运用

多元文化理论在家庭全人教育中的理论运用,不仅具有重要的家庭教育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家庭教育实践价值。多元文化理论主要包括多元文化理论、多元文化主义理论和多元文化教育理论等。多元文化理论为家庭全人教育提供了多元文化的科学认知,为实施家庭全人教育提供了文化冲突与融合、合作与交流等社会文化互动的理论借鉴,通过家庭多元文化教育促进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文化发展,促进多元文化彰显其民族性与多样性、平等与发展的基本特征。多元文化教育理论适应了全球多元化和全人教育思潮的发展,通过家庭全人教育,使儿童获得多元文化教育的知识和技能以及科学态度、文化情感,提高儿童的多元文化社会适应能力,使儿童获得民族平等和文化平等的民主意识以及反对种族歧视与民族偏见的文化意识。多元文化主义理论为家庭全人教育提供了多元文化的基本理念以及文化观念、历史观念、政治观念和教育理念,同时要求家庭教育遵循多元文化主义的基本理念和教育理念,促进儿童从幼儿教育开始获得多元文化主义的民族教育和文化教育、品格教育,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综合三个多元文化理论在家庭全人教育方面的理论价值,可以发现:多元文化理论不仅对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多元文化下的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多元文化实践价值方面,詹姆斯・班克斯提出的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方法,对于家庭全人教育的社会商、德商、理商、情商和智商等方面具有方法论价值和教育实践价值。例如台湾的新移民多元文化家庭教育和多元文化家庭教育课程,就具有全人教育视野下多元文化家庭教育的实践意义。斯里特提出了五种多元文化教育的实施方法。家庭全人教育通过使用这五种方法,使儿童获得处理社会事务、社会问题的能力和社会活动技能,加速儿童社会适应和社会化发展。例如韩国的多元文化家庭教育方案与咨询、援助、支持等,都具有重要的教育实践意义。综合多元文化教育多方面的实践价值,以上四种多元文化课程改革方法和五种多元文化教育方法,不仅对于家庭全人教育具有重要的方法论价值,而且具有多元文化家庭教育的实践价值。

四、构建多元文化下的现代家庭全人教育模式

1.科学认知多元文化理论和全人教育思想与理论,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支持。多元文化理论以及全人教育思潮和理论为构建现代家庭教育提供先进的教育理论,同时还要学习其它先进教育理论如民主教育、科学教育、合作教育、快乐教育、实用教育、早期教育以及全面发展等,借鉴家庭全人教育,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提供丰富的教育理论。这些科学的教育理论成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理论指导,并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理论基础和理论支持。

2.建立家校合作教育组织和制度规范,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有机整合,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提供组织框架和制度保证。建立家校合作教育组织和制度规范,是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合作教育的重要条件。家校合作教育组织如家长委员会、家长协会、家长教师联合会、学校理事会、校务委员会以及儿童协会、母亲协会等。这些合作教育组织的建立以及合作教育的制度规范,实现现代家校合作教育,一方面有助于保护家长和儿童接受教育的权益,规范家长教育行为,加强家长培训,提高家长教育素质,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和合作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规范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行为,传播先进教育理念,有助于政府和社会对教育的监督,保护学校和教师的合法权益,为现代家庭教育模式的构建提供组织保证和制度规范。

3.在教育内容方面,现代家庭教育不仅包含儿童全人教育、多元文化教育等,而且包含家长素质教育。现代家庭教育不仅重视儿童的多元文化教育、民族教育、历史教育、品格教育等,而且重视儿童情商、智商、理商、德商、财商、社会商以及习惯培养等方面的全人教育,更重要的是重视儿童接受全面教育、得到全面发展以及家长教育素质的提高,强化家长在教育观念、教育方式等方面的素质教育和社会教育,提高家长教育技能和教育素养。现代家庭教育克服传统功利教育、灌输教育、片面智力教育的缺陷,促进家庭教育民主化、科学化和合作化。

4.在教育目标方面,现代家庭教育重视全人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完整人和社会人。现代家庭教育采用全人教育和多元文化教育,不仅重视以人为本的教育,而且重视社会为本的教育,其目的在于为现代社会培养接受全面教育和获得全面发展的完整的社会人,促进儿童社会化全面发展,旨在提高儿童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传统家庭教育以家长制教育为基本特征,忽视了以人为本和社会为本的全面教育,重视家长功利教育和灌输教育,缺乏家长有效沟通和亲子互动活动,忽视了儿童全面发展和多元文化教育,造成儿童未来社会化成熟程度低和社会适应能力低的不良现实。因此现代家庭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完整人和社会人。

家庭教育学的概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家庭教育;相互作用

一、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

1.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教育是对学龄前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机构,属于国家教育机构,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幼儿园教育是根据国家教育,目标与任务,由幼儿园教师实施的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幼儿教育在幼儿的健康成长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幼儿园教育需要循序渐进,为幼儿制订连贯、有序的教育内容以及培养良好的适应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所以幼儿园教育是发展幼儿个性特点的教育。

2.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贯穿在一个人的一生中,是在家庭互动的过程中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子女的成长发展所产生的影响。父母可以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教育,这样,幼儿掌握的知识记忆深刻。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是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实施教育的,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有不同的教育要求,因为幼儿的情况各不相同,需要适应的情况也不同。而家庭教育则不然,幼儿的家庭教育是由家庭环境所决定的,父母始终是家庭教育的实施者,教育过程连续,不会中断,与父母的关系始终较稳定,并不需要一定的适应期。在这种熟悉而稳定的环境中,幼儿更易于巩固已有的良好品德,形成良好的习惯,可见家庭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二、幼儿园教育的关系和家庭教育之间

1.幼儿园教育指导幼儿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非常的随意、封闭和片面,在很大程度上将会制约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而幼儿教育则相反,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目的性,它更系统、更科学。由于父母对教育的一些基本概念、基本理念并不了解,所以在进行家庭教育时面对个性很强的幼儿常常束手无策。虽然家庭教育对幼儿发展很重要,但是幼儿园教育的指导与帮助也是必需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其科学合理。

2.家庭教育对幼儿园教育具有反作用

幼儿园教育要想获得较高的教育效果,就必须得到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与配合。想要幼儿园教育顺利开展,幼儿所受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其完整性、连贯性,家庭教育就必须积极配合幼儿园教育。如果家庭教育不能好好配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阻碍幼儿园教育的开展,使幼儿教育质量大大下降,影响幼儿的进步与发展。

3.家庭教育的发展方向受幼儿教育的制约

幼儿园教育是我国国民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他的目标的确立依据是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我国当时的国情,并且在一些方面反映了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家庭教育更具有随时随地性、灵活性和较强的目的性等特点,但是父母必须在幼儿园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制订幼儿的发展目标,两者不能相冲突,否则对幼儿的成长非常不利。

三、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合作的策略

1.亲子活动

亲子活动能够很有效地促进家长与教师之间的沟通。通过亲子活动能使双方进一步加深了解。通过亲子活动,可以让家长了解幼儿在校的真实情况,这样可以让幼儿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与家中接受的教育保持一致。

亲子活动可以加强家长与幼儿间的情感交流,为家长与幼儿园相互配合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在开展亲子活动时,家长可与幼儿园方面进行意见交换,这样就能激发家长的主动性,家长从被动参与的位置转换到主动加入的位置,就能更有针对性地提出更多问题。同时幼儿园也能给家长带来更多正确、科学的教育幼儿的知识,使家长能够用来指导自己的实践教育,从而提高幼儿的教育质量。

2.幼儿园和家长应该经常进行沟通

家长参与的态度,直接决定着双方合作的成功与否。保证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共育顺利开展的先决条件是家长的理解、支持、参与和信任。家庭与幼儿园对幼儿教育需要做到相互支持、沟通和理解,会更有利于幼儿的健康发展,家长与教师应该定期进行沟通,相互了解幼儿在这期间的情况和动向、所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

总之,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幼儿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只有相互补充、相互作用,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幼儿在其成长阶段的最初期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解玉真.“互动式”家教指导模式:实现家园共育的有效途径.学前教育研究,2005(7).

家庭教育学的概念范文第3篇

系统论最初是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在20世纪30年代创立的一门逻辑和数学领域的科学,他认为生命现象是不能利用机械论观点来揭示其规律的,而只能把它看做一个整体或系统来加以考察。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这些既是系统所具有的基本思想观点,而且它也是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表现了系统论不仅仅是反映客观规律的科学理论,具有科学方法论的含义,这正是系统论这门科学的特点[5]。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于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的概念,其基本观点是,对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一些极其复杂的事物,从系统科学的观点,可以用“开放的复杂巨系统”来描述[6]。钱学森根据现代科学知识的新发展以及各门具体科学的相互关系,把科学分为九大门类三个层次。其中,哲学是最高层次的科学,是对具体科学和一般科学的概括和总结。系统论属第二层次,属于一般科学或横断科学,它反映了现代科学发展的综合趋势,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各门具体科学综合把握对象的一般方法论[7]。然后第二层次演化成具体科学门类的第三层次,这一层次涉及到自然科学、工程学、经济学、管理学和人文与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而百度百科上对系统论作出这样的解释:“系统论是研究系统的一般模式,结构和规律的学问,它研究各种系统的共同特征,用数学方法定量地描述其功能,寻求并确立适用于一切系统的原理、原则和数学模型,是具有逻辑和数学性质的一门科学。”[5]系统论的产生和发展,为人们认识复杂事物和解决具体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系统方法,它启发人们以全新的视角去审视与思考自己身边的各种复杂事物与现象,带来了思想观念与研究方法上的革新。同样,系统论对家庭教育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和启发。在家庭教育研究的实践中,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许多复杂的家庭教育问题和现象,仅仅从单一的思维方式或一元的理论来解释已经愈显困难和局限,“方法论的适切,是夯实教育理论之基的关键,它为理论的适切性和实践的适切性提供了必要条件”[8]。系统论对于家庭教育规律和原则的阐释在本质上有着内在的相通性和关联性。

二、系统论对家庭教育研究的适切性

家庭教育研究是多学科、多视野的,也注定了它的研究方法也应该是多样化的。研究者们越来越多地学会多学科多视角审视家庭教育,涉及心理学、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等领域知识比重不断增加。从系统论的视角来分析其对家庭教育研究的适切性,不得不提到系统论的基本特征。

1.整体性原则

贝塔朗菲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他强调,任何系统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不是各个部分的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系统的整体功能是各要素在孤立状态下所没有的性质。他用亚里斯多德的“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名言来说明系统的整体性,反对那种认为要素性能好,整体性能一定好,以局部说明整体的机械论的观点[5]。其实,系统论致力于解决人类知识中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相互分离的状况,贝塔朗菲所主张的教育含义,主要是注重人性潜能方面的开发,同时,他反对那种在工业化及现代化之下,将人奴役为机器的用科技管理人类的教育形式。“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帮助,不仅无生命的和非人类的自然界,就是人这种动物也能被管理。用训练来抑制人的行为”[9]。整体性原则赋予家庭教育最主要的特征和基本方法,“教育所面对的人是整体的,特别是儿童,他们身心的方方面面更是处于未分化的状态”[10]。家庭教育也是如此,孩子不应该从家庭中独立出来,突出成为受保护的重心和中心,将孩子抽象成理性和机械的个体,这是一种孤立失范的状态。另外需要避免的是:过分强调孩子的物质需要,轻视其精神世界的创造;过分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无视其道德教育。只有立足于鲜活的人,将家庭的方方面面(家庭旅行、家务活的参与以及家人之间的交流沟通)都与教育联系成有机整体,才是家庭教育的主要载体。“教育之为教育的关键在于寓美好事物于日常生活形式之中,真正的教育必须是对当下生活之上的更好事物的发现”[11]。在整体环境中促进孩子的发展作为研究和分析各种教育活动的出发点。

2.关联性原则

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要素之间相互关联,要素是整体中的要素,如果将要素从系统整体中割离出来,它将失去要素的作用。要了解重要的问题,眼界必须高于只看个别事件、个别的错误或者是个别的问题。必须深入了解影响个别的要素及行为,以及使得这些个别要素行为类似背后的结构和与之相关联的要素。这一原则与整体性原则有着承接关系,但关联性原则更加注重对在实施教育行为时充分考虑到了各种可能性因素,并准确地根据主客观分析能够预测到实施行为后可能产生的结果。“家庭系统理论认为,家庭是按照一定的互动规律而运作的系统。这个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它包括夫妻系统、父母系统和亲子系统,彼此之间也存在互动与相互依赖的关系,而整个家庭系统本身又是一个大于各子系统总和的大系统”[12]。这种观点说明家庭系统中诸要素及行为之间相互关联。需要考虑家庭系统自身条件和系统之外的环境制约,不盲目地夸大教育行为产生的效果;需要考虑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成员关系亲密程度、家庭教育者教育意识和能力及孩子生理、心理条件等影响,而不凭空制订教育计划和实施教育方案。杜威特别强调,“做事的方法、目的与理解,必须存在于做事的人自己的意识当中,使他的活动对他自己应当是有意义的”[13]。遵循这一原则,每一个家庭系统的教育将不会沿着“输入—加工”模式展开,把个性鲜明的孩子加工成一模一样的“产品”。家庭教育对象是个性鲜明、充满活力和好奇的生命体,只有这样,家庭教育活动的存在才有意义和价值。

3.等级结构性原则

系统内部存在着等级式不同层次的结构,要从系统等级结构上来认识事物及其功能,也可由系统功能来推测系统的等级结构。系统是有结构、有层次的,任何系统都是由各个要素按一定秩序、方式、比例组合而成的有机整体。系统整体的性质和功能,不仅取决于其内部的各个要素,而且还取决于这些要素的结构。有结构的存在就有层次的存在,层次表明结构内部都有等级的差别[7]。这一原则注重的是家庭系统中每一个要素及个人在其中的价值和地位,家庭教育活动和现象本身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对于家庭来说,它是由各种角色组成的初级社会群体。家庭中每一个人都因在家庭生活中扮演着有意义的角色、承担着其应有的责任,感受到自己所发挥的作用和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的意义。祖辈、父母、孩子在家庭中都有着各自的位置和层次。比如祖辈应该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即使身体和精力允许,也不能替代父母来隔代教养和全方位包办。因为在家庭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最密切,而且父母相对子女来说,具有较高的权威。儿童的活动、学习需要和动机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父母的志向和期望。父母家长的期望对儿童一生所起的作用是难以估量的,这种期望和教育构成了儿童的启蒙社会经验,尤其是对子女的成就动机与需要、学习成绩等有较大的影响[14]。可见,父母的地位在家庭因素中非常重要,他们抚养子女和赡养长辈,对于家庭系统的稳固和良性运作起着关键作用。如果等级结构颠倒混乱,父母在家庭中缺位失位,在孩子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出现家庭教育的真空现象,将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带来不可磨灭的影响,整个系统结构将处于失范状态。

4.动态平衡性原则

系统论的直接思想来源是生物机体论,贝塔朗菲认为生命是一个开放系统,一切生命现象都处于积极活动之中[7]。一般生命系统与外界之间不仅会产生能量交换,还会产生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换,在系统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与信息交换过程中,一定程度上起着替代、补偿、加强和扩展有序化能量的作用,开放系统必然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才能得以形成、运行、维持和变化,并在动态发展中不断吸取物质和能量达到自身的平衡状态,动态平衡性也是系统得以发展的必要条件。现代家庭具有开放的显著特征,特别是网络社会带来的信息化浪潮更是让家庭实现了全面开放,它与周围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并能根据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不断地向更好地适应环境的方向发展变化,家庭不缺少开放性,缺少的是动态平衡性。动态平衡不等于完全平衡,在动态平衡的家庭里,对教育活动和现象会有观点和意见的差异,甚至产生矛盾和冲突,但允许创新和改变,能够最终协调问题,并使家庭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利益。有这么一个案例,在家庭里,读高中的儿子突然提出想去国外念大学,父母不是很赞同,家庭教育有了分歧和矛盾,有幸的是父母并没有强加自己的观点于孩子,他们建议孩子在不影响学业的情况下勤工俭学一个暑假,“模拟”一下留学生活。孩子为此付出了很多的精力,也吃了不少的苦,好在事在人为,他经受了考验,父母也放心地让他留学海外,最终表现出了很强的独立能力和优秀的人格品质。动态平衡性表明家庭教育过程中系统会消耗一定的能量并产生熵,但在不断地交换信息、观点、价值及资源的动态过程中,最终实现了家庭教育的有序和平衡。

5.时序性原则

从动态平衡性原则可知人类社会是一种高度发达的耗散结构,具有最为复杂而精密的有序化结构和严谨协调的有序化功能。既然系统是由各个部分合作完成某种机能,那么各部分之间的协同必然是有先后顺序的,这就是系统的时序性,有的系统还有周期性。因此,所有生命系统包括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有序化的不断增长过程。系统内部的各个要素都有其自身的秩序和规则,需要研究其发展的规律,揭示各个阶段的运动过程,才能为认识和实践提供各种最优化的方案[7]。这一原则对家庭教育规律的研究很有启发,家庭是作为一个系统影响着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在儿童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成员构成一个完整的复杂系统,以一种全方位的、综合的方式影响着儿童的社会化,这是一个亲子之间相互塑造的过程[15]。家庭教育到了某个阶段,就需要在这一阶段做应该做的事情,研究孩子每个成长时期的不同特点和规律,给予适切的抚养方式和教育方法。循序渐进,不刻意颠倒,不随意跳跃,不操之过急,不急功近利,重视过程甚于结果。自然界早就对生命的成长和发展做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对于人类这一世界上最复杂的高级动物也不例外。从胚胎受孕到离开母体需要整整40周,这40周里,胎儿严格而科学地按照每一步程序完成着自己的任务和使命,创造着生命的奇迹和伟大。教育应尊重生命的成长规律。比如,对于学龄前儿童,家庭教育的中心就是可以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待人接物的礼貌行为。杜威曾经说过“儿童期的真正含义就是,它是生长和发展的时期”[16]。因此,有教育学者提出“早期的教育本身就意味着延缓现实的生活样式对儿童天性的渗透,导致儿童自然天性的败坏。教育首先是消极的,重在保护儿童的天性,避免当下社会生活样式对儿童天性的侵蚀”[11]。而时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小学生参加中高级口译证书考试的新闻屡见不鲜;而大学生在心理和生理上处于未“断奶期”,大学生将脏衣服快递回家、大学生取消中长跑体育项目测试的现象则不足为奇。如果破环了教育的时序性,就会本末倒置。童年不可再来第二次,时序性原则也反映了系统的不可还原性。破坏自然规律和时序性原则必将会受到自然的惩罚。这些思想观点是系统学理论的精髓,现代学科既高度分化又高度渗透,跨学科研究发展势头正猛,在家庭教育研究的过程中,许多家庭教育的问题和现象可以通过系统论原则进行阐释、比较、分析。对照系统论的涵义和特征,我们可以发现在基本理论和规律上与家庭教育研究有着相同之处,也使家庭教育在意识和方式上获得了新的阐释和启发。

三、系统论视角下家庭教育研究可能存在一些误区

笔者认为,应用系统论研究和探索家庭教育问题,需要改变教育的思维方式,重新认识孩子的价值和地位,重新认识父母的地位和能力,重新认识家庭教育的地位和功能。这对于我国当前的家庭教育实践和理论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系统论时要注意避免以下一些误区:

1.表面上的紧密和关联不代表家庭系统是一个整体

有些家庭系统表面像是一个整体,家庭成员也是围绕着孩子这一中心各有分工、各司其职,看似等级结构明显,但却是将孩子放在了金字塔的顶端,父母和长辈都在其之下,这种结构违背了伦理道德规范,没有长幼尊卑的传统观念。事实上整个家庭处于游离分散状态。对习惯和道德品格的培养和传承则是无序和无常的,家庭教育系统日渐空洞,也使教育的独立品格、完整形象、丰富内涵乃至自身尊严消失。由于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异常突出,孩子的心理压力极其沉重,当孩子在某些方面落后于人(比如学习上不如人意)时,大家都很焦虑,想尽办法解决问题。其实家庭成员关系比较紧张,当家庭成员处于低亲密度、低表达性及高矛盾性的家庭环境时,心灵之间的距离日益疏远,交流话题比较单一,即使有矛盾和要求,家庭成员更倾向与逃避问题或强加意愿,会使矛盾不断积累,直至更加激化,导致家庭功能发挥不良,形成一个恶性循环。这种误区的关键是没有把孩子当作鲜活的生命来看待,没有把他当作自我思考、自我决定、自我行动的独立者个体。正如鲁洁先生所说:“当今教育的种种作为都在于使学生们意识到:他们最好的生活取向就是去接受和适应,而不是批判、反思和改变既定的生活,即使他们现在正在过的生活已经是无可置疑地深深地伤害了他们的身体和心灵的健康和发展。”[17]培养正确的父母意识和家庭抚养方式,家庭系统则“看似形散其实神不散”,给孩子自由的空间和选择的权利,在精神、道德、心理健康、身体素质等各个方面得到发展,才能有更好的未来生活,这些将对家庭教育产生更深层、更长远的影响。

2.开放和变化的教育内容不一定促进系统均衡发展

吸纳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外部环境全面交流和沟通,但不注重对信息的筛选、过滤,盲目照搬概念,一个系统越是无序,越是混乱,熵就越大,熵代表的是混乱度。反之,一个有序的系统或向有序化发展的系统,人们就用负熵来表达,负熵代表的是有序。生命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的存在是靠与外界交换物质和能量流来维持的,如果切断了它与外界联系的纽带,则无异于切断了它的生命线。从外界吸取负熵就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纽带。人的生命是一种高度发达的耗散结构,具有最为复杂而精密的有序化结构和严谨协调的有序化功能。因此,所有生命系统包括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有序化的不断增长过程。有些父母自认为自己懂得教育,观念先进活跃,实则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关注过度、用力过度、开放过度。他们见缝插针地利用休息时间陪同孩子参加各种技能的培训和辅导,如今各种兴趣特长的培训班已经成为家长支出最多的项目。同时,他们通过各种渠道(家委会、家长QQ群、微博群)全方位地了解各种升学和考试的信息和资料。如今的家庭为了孩子的教育往往不惜代价,就像是疯狂的赌徒一样不断地压上自己的筹码。他们认为投入越多,回报就越大。其实越是这样,越是说明他们对自己能力的不自信,对教育孩子的焦虑和不安,貌似日新月异、紧跟潮流的教育内容不能掩饰教育思想的陈旧,贴心而紧密的陪读活动不能代替真正的亲子教育行为。孩子需要的不是高档教育消费而先进的培训教育机构带给他们所谓有用的“知识”,无视孩子的感受和体会,不给孩子安静的空间和自由的选择,孩子处在不断的消耗过程中,获取的是他根本就不需要的资源,这些其实不是正面的能量,而是对自身毫无用处甚至危害极大的熵。

3.自组织家庭系统不能缺少系统外的监控和制度上的保障

家庭教育学的概念范文第4篇

一、颜之推的生平简介

颜之推(531-595年),字介,出生士族,琅琊临沂(今江苏南京)人,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教育家。梁元帝肖绎时,官至散骑侍郎。梁亡后,投奔北齐,官至黄门侍郎。北齐灭亡又归附北周,任御史上士。隋文帝统一全国后被诏为学士。颜之推在总结自己的一生经历时,曾说:“吾生于乱世,长于戎马,流离播越,闻见已多。”坎坷的仕宦道路和丰富的人生阅历,使得颜之推在北齐任官期间,即开始着手撰写一些自己的为人处世心得,用以训诫子孙。经过长期的积累,在随平陈(589)之后,已经步入花甲之年的颜之推最终完成了《颜氏家训》的撰写。《颜氏家训》是颜之推对自己一生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经验的总结。[2](P2)其中颜之推关于严慈相济家教的叙述对于后世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二、严慈相济的内涵分析

严、慈,在我国历史上是分别对父、母的省称和尊称。在我国历史上,人们在与外人讲话时,对自己的父亲一般可称为家严、严父或简称为严;对自己的母亲一般可称为家慈、慈母,或简称为慈。严,即严厉、严格、威严之意。慈,即仁慈、慈祥,含恻隐之心。家庭教育中的严慈相济,既指父母亲的相互配合,又指严格要求与慈爱的相互交融。严慈相济,它是成功的家庭教育之所以能成功的基本奥秘,也是对一切家庭教育,尤其是对独生子女家庭教育的基本要求。[3]孔子说:“从小养成的就像天性,习惯了的也就成为自然。”俗谚也说:“教媳妇要在初来时,教儿女要在婴孩时。”这都显示了父母在孩子小时教育的重要性。《颜氏家训•教子篇》中也提到,“父子之严,不可以狎;骨肉之爱,不可以简慢无礼。简则慈孝不接,狎则怠慢生焉”。其意思是父子之间要严肃,不可过于亲昵;骨肉之间亲爱,不可简慢无礼。简慢无礼就不能做到父慈子孝,过于亲昵就会产生怠慢而得不到尊重。上述几句谚语、习语都是强调对子女的爱要适度、适时、合情、合理。而现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很少能够做到合适的“爱”。而上面的描述却是颜之推对于父母们如何对孩子正确做到“严格适度,慈爱合理”的家教方法。

三、严慈相济合理性的理论依据

家庭教育的理性探索是古今中外专家学者一直不曾停止过的艰苦道路。人们关于家庭教育的认识一直在不断深化拓展,闪烁着教育的光芒,积淀着教育的光辉,如何在家庭教育这条道路让严慈相济的星光惠泽到千家万户是各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严慈相济是家庭教育学的内在要求

家庭教育是奠定整个教育的基石,其对人类教养水平的提升、和谐美好社会的构建、世界历史进程的推进,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家庭要有高度的教育学素养,如果没有,那么整个社会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满的效果。”这句话直接指出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且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场所,是孩子真正走向未来的绿色家园。我们经常说,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家庭教育应该是孩子通向其他教育的基础,是起跑线。不论是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其都是在家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石,是为孩子夯实人生道路的锤子。家庭教育的影响既然如此深刻,而父母和子女接触的时间最多,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时时刻刻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家庭教育往往在儿童心灵上起着决定性作用,儿童的可塑性最大,最容易接受教育,家庭教育的持续时间一直到儿童能够独立为止。[4]所以父母、长辈在生活中对孩子教育时要严慈相济、恩威并施,父亲和母亲对孩子的关爱要合理配合,对孩子教育时既不过于严格,让孩子体会不到亲情的温暖,也不能过于溺爱,应做到合理解读家庭教育学的精髓与内涵。

(二)严慈相济是心理学的广度延伸

“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句话是对父母严厉作用的夸大刻画,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他人”角色的重要作用。“重要他人”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在米德的自我发展理论基础上提出的概念,是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5](P97)而在严慈相济的家庭教育中,我们强调父母如何正确对待孩子“合情合理”的爱。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6](P145)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孩子对家长的模仿是无处不在。因此儿童在生活中对父母的道德、行为都看在眼里,父母亲也许在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就发挥了楷模作用。正如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言的“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也如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从孩子身上可以看到父母的优点,因此,父母在子女面前要树立良好的榜样。洛克在其《教育漫话》中也说过,“后生是可畏的,你不愿意他去效仿的事,你自己便绝不能在他的面前做。倘若某件事情,你认为他做了是一件过错,你自己却不当心做了,那么,他便一定会以你的榜样为护身符,那时你再想用正当的方法去改正他的错就不容易了。”[7](P125)所以父母作为孩子人生中的“重要他人”“模范榜样”,其对孩子的教育要做到“严格适度,慈爱合理”。

(三)严慈相济是影响个体发展

基本因素中的“可能性因素”对于研究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这不是一个崭新的课题,相反,这是每一个思考教育对人发展作用的人都关心的问题。环境泛指个体生活于其中、能影响人发展的一切外部条件。[8](P206)而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一种动态的贯穿于每个孩子一生的重要的可变的因素,并且将会影响个体生命实践活动的终身性。父母对孩子的爱既不夸张放大,也不过于吝啬。对于孩子合情、合理、合适的爱是颜之推家庭思想的精髓。这样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庭教育环境将“可能”对孩子的一生产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四)严慈相济是教育规律的根本要求

教育规律同规律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事物(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内在的必然的本质性联系,教育的发展变化有其不变的必然趋势,父母教育孩子应该遵守教育的内在要求。孩子的成长犹如同心圆的圆心,发展在不同阶段只是圆之半径的不断延长,发展的总图是一组圆心或是圆心不断上升、圆面不断扩大的螺旋。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守护的是圆心位置的不变,让慈爱的种子一直伴随着他们。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也曾以树木之成长作比,描绘出人生发展及教育,他说:“树木刚一生成,它便发生日后成为主干的嫩枝;在这最初的学校里面,我们应当把一个人在人生的旅途中所应当具备的一切知识的种子播植到他的身上。”[9](P217)不论是“圆心”还是日后要成为主干的“嫩枝”,父母都要悉心呵护,按孩子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既不过于严格要求,更不过于溺爱。按照教育的基本规律,合理有度的为人父母,张弛有节的教育孩子,让社会对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不再隔靴搔痒。

四、严慈相济给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摆正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位置

现在的“00”后孩子大都出于独生子女家庭,这给80后、90后留下的难题就是如何给孩子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家庭是每一个孩子接受幼年启蒙教育的学堂,家长是孩子的家庭教师,是孩子最好的榜样,孩子的行为往往都是模仿家长的,家长要坚持言传身教。”[10]对于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父母的人来说,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也就是以严慈相济为实践原则。父母与子女间的爱是世间最真挚、最本源的爱,在现代家庭教育中不可无严,也不可无慈。所以二者的合理结合就是严而有慈,做到严慈相济,如果一味严格,可能陷入棍棒教育,如果一味慈爱,可能陷入溺爱,二者都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合理的做法是既对孩子严格要求,又能进行慈爱教育;既体现出家长的尊严,又体现出父母的爱心,使严与慈在父母的实践中交相辉映,做到严慈相济———严中有慈,慈中有严,“严”和“慈”合情合理合法。

(二)严慈相济的家庭教育方法

要合乎规律现代家庭在教育子女时,父母应注意正确处理爱与严之间的关系,合理、恰当的理解严慈相济的真正内涵与精髓,共同建立良好和谐的家庭教育氛围。颜之推认为,为了达到教育的目的,不论是怒责还是鞭打,只要是有效的手段都可以采用。“苔怒废于家,则竖子之过立见;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治家之宽猛,亦犹国焉。”[11]颜之推的这种棍棒教育的迂腐思想观念在现代社会肯定是不符合家庭教育规律的,但是我们应该汲取这句话的精髓———父母对子女应该严格要求。马卡连柯曾也指出:一切都让给孩子,为他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恰恰是送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溺爱孩子是现代家长的通病,尤其在独生子女家庭里。因此,不论是重爱轻教还是重教轻爱,这都会使孩子形成不好的习惯,动摇父母在子女心目中的威信,最后导致管教无效。重要的是父母要学会掌握严与慈的规律,相互配合、合理有度的去管教孩子,真正做到“严格适度,慈爱合理”。

(三)社会与家庭都要学会营造严慈相济的氛围

俗话说: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是“中国梦”的建设者,是“中国梦”的开拓者,其寄托着中国人的所有希望。颜之推指出:“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12]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幼小的孩子来说,他们的性情还未定型,他们的意志还比较薄弱,所以就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他又说:“是以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12]这句话的意思是,孩子在什么样的环境中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会决定他们会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因此,家长要为孩子选择和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基础。另外,颜之推还指出:“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下者也,自先而行后者也。”这是说,由于家庭关系的存在,父母长辈的思想、观念和言行等均会对孩子产生深刻的影响。因此,家长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要以身作则地为孩子树立起一个好的榜样来。[13]社会与家庭都要学会营造严慈相济的氛围,汲取颜之推严慈相济的精髓,父母与社会的每个人都作为孩子的优秀表率,做到严慈相济思想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

(四)我们应继承严慈相济的历史传统

家庭教育学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消费 家庭教育支出 策略研究

一、家庭教育支出的概念及操作性定义

家庭教育支出是指家庭用于提高家庭成员文化教育水平的支出,其中为子女接受学校教育家庭需支付的费用是主体。目前,国内在家庭教育支出的内容和范围上还没有统一的指标和体系进行界定与分类。有学者认为支出内容涉及基本教育支出和生均扩展教育支出。前者包括为求学支付的基本生活费、学杂费、学习用品费、住宿费;后者有图书资料费、同学及师生间的交际费、体育用品费、保健营养费、上网费、增长知识的外出旅游费、家教费、参加社会技能考试及培训费、观赏文艺演出费等其他教育支出。

综合以往研究我们将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分为三类:基础性教育支出、扩展性教育支出和选择性教育支出。基础性教育支出指受教育者获得教育而必须支付的最基础的支出部分。主要涉及学杂费、住宿费、伙食费、校服费和交通费。扩展性教育支出指的是自愿为子女付出的、额外的教育费用。主要涉及补课及兴趣班费、为孩子购置学习用品及电子产品的费用、节假日带孩子出去旅游或者孩子参加夏令营的费用、教育储蓄或者购买教育保险的费用、为孩子购买保健品的费用、由于教育引起的其他费用(如:眼镜和视力维护)及孩子取得优异成绩时的物质表扬费用,平时给孩子的交际费用等。选择性教育支出主要指走读生、借读生及其他情况的学生,向学校交纳的学费范畴以外的费用,主要涉及择校费。

二、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凸显的问题及分析

基于以往相关研究及本课题组对唐山市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抽样调查显示,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的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家庭呈现盲目教育高支出现象

我国传统的家庭教育价值观的第一需求是子女成才,通过教育改变命运成为家长的坚定信念。为了使子女取得更高的教育成就不惜动用所有的经济社会资源来提高子女的竞争力,如为孩子报昂贵的一对一辅导班或者为孩子择校等。低收入高教育支出的现象也越发明显。通过对唐山市300个家庭调查发现,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年支出的费用集中于2000――3000元之间,有160户,占样本总体的55% ,3000元以上的71户,占15%。样本家庭中家庭教育支出占家庭总支出比例在10%以下的有86户,占样本总体的29%,在10%――15%和15%以上的分别占总体的35%和36%,可见教育支出是家庭总支出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大部分家庭认为孩子教育支出给家庭带来的压力处于一般水平,有216户,占总体的72%;认为无压力的有50户,占总体的17%;而34户认为压力很大,占11%。总体来说大部分家庭认为孩子教育支出或多或少的会给家庭带来压力。

关于选择性教育支出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择校费。义务教育阶段大部分孩子上的是公立学校,而也有小部分学生上的私立学校,这种现象在初中生中更为明显。调查的样本中有45个家庭存在择校现象,其中孩子上小学的有15个,其余30个为初中生,调查表明小学阶段择校费用在3000元以下,而初中择校在3000元――5000元不等。昂贵的择校费是导致家庭教育高支出的重要因素。

2.扩展性教育支出存在盲目性和不合理性

报各式各样的辅导班是扩展性教育支出中投入最多的项目。由于课外辅导班的费用均不低,导致了在这一方面的支出处于较高水平。支出在2000元以上的为235户,占了样本总体的78%。而在涉及到为孩子所报辅导班有无效果这一问题时,有146户家庭选择的是效果一般,占总体的49%;只有38户家庭选择的效果非常好,占总体的13%;而有12户选择的无效果,占总体4%;在被调查对象中仅有四户没给孩子报课外辅导班。

首先对于辅导班的教育支出盲目性的分析,调查中运用访谈法调查了家长为孩子报课外辅导班时的目的,分为以下几类:因为孩子学习成绩差而为其报辅导班,认为孩子学习没有主动性而为其报辅导班,还有一部分家长认为别的孩子都上辅导班,自己的孩子也要去上,这类家长占36%,由此可以看出这类家长在辅导班的支出上存在盲目性,没有切实的分析孩子自身需要。而在兴趣班的选择上,有些家长不顾孩子的兴趣、不惜成本为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占用了孩子大部分时间,最后对孩子及家长进行访谈时发现,大部分兴趣班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小的。

其次家长在辅导班及兴趣班花费上的不合理性表现在所上补习班的数量与次数上。访谈发现有些孩子一周内几乎每天都要上辅导班,每次的时间有些孩子要上3个小时。当问及孩子累不累时,很多孩子表示累也很无奈。而且对于补习的效果,有些孩子是有所提高的但是提高不大,有些孩子并未见有何效果。素质教育提倡为孩子减负,但是这样高频率长时间的课外补习,无疑又造成了一种“课内减负,课外增负”的现象。可见引导家长正确理性的在这方面进行支出是十分必要的。

扩展性教育支出的不合理性还表现在交际费用的支出,调查发现虽然孩子仅处于义务教育阶段,但是其交际费用不可忽视。家长表示孩子普遍存在攀比现象。随着一些洋节日的流行,在小学及初中生中也流行节日互赠礼物,加之小商贩在校门附近设点便于孩子购买,使这一类花费呈增长趋势。这说明学校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加强对孩子消费观的教育;政府及学校要对校门口不合理的小商贩进行有效整治。

3.教育支出阶层化凸显教育公平问题

当前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客观上造成了孩子受教育的起点不公平。课外辅导、择校成为弥补这种不公平的主要手段。而这两种手段都需要相当的财力、权力支撑,那些弱势家庭的子女与高收入、掌握更多资源家庭的子女之间就拉开了差距。

调查发现家庭收入与家庭教育支出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家庭收入的增加,家庭教育支出也随之增加。虽然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支出可能不及高收入家庭,但是低收入家庭的教育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要高于高收入家庭,也就是说教育支出会抑制家庭其他方面的支出。除了家庭收入这一因素对家庭教育支出的影响外,父母职业与受教育程度与家庭教育支出也存在相关关系,调查发现,父母职业为管理人员和私营企业者的家庭教育支出要高于其他职业,这是由于父母职位高,收入也高,所以支出相对较高,因此本质上还是和家庭收入有关。

不论是从家庭收入、父母职业还是受教育水平上看,不同的家庭在教育支出上是存在差异的。教育优势资源向高收入家庭倾斜,教育的不公平势必加剧其他方面的不公平。

三、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理性水平的对策

与其他消费不同,教育消费的特点在于教育选择与其消费是分离的,是家长选择、孩子消费。教育消费只是提供一种机会,效果怎样还要看这种选择与孩子匹配的程度。许多时候花钱多并不等于效果好。因此,理性对待家庭教育支出是十分必要的。

1.引导家长树立合理的教育支出观念

树立正确的教育支出观念需要政府、社会、家庭三方面的合作。首先政府和学校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支出观念,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等形式促进教师与家长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引导家长在支出的同时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倾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开办家长学校,促进家长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支出观念;政府也可以为树立正确的教育支出观念而设计相应的规章制度;再者,作为教育支出主体的家长应该结合孩子自身能力、兴趣特长、家庭经济承受能力来为孩子选择一些扩展性教育支出的项目,只有合理考虑多方面因素才能使教育支出发挥最大的效用,而不至于给家庭带来过大的压力。

2.学校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但是现阶段考试成绩依然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评价手段。小升初虽然规定取消了考试,但是要进入重点中学还是要通过考试选拔,分数依然是教育的主要风向标。有些学生课上听不懂课下报班补习,有些则为了拔高而报辅导班,扩展性教育支出尤其是辅导班费用的支出增加的现象和学校教育的不充分是有关联的。而且现阶段一些在职的教师也有自己开设辅导班的现象,家长怕孩子没听到老师在补习班里所讲内容而为孩子报老师所开设的辅导班,这也是扩展性教育支出较高的原因。

学校应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理念,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仅以分数为标准,否则既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也不利于教育质量的更高。学校应按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多方位多角度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对学生特长、综合能力、实践能力等作为综合评价的指标,只有这样素质教育才可能真正得到落实,家庭教育支出的问题才能有所改善。

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摆脱单一的教学方式,对学生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加强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样使学生减少在课下花费时间与金钱进行学习,既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使家庭教育支出有合理的现状得到改善。

3.政府积极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教育公平

要解决家庭教育支出的问题,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教育公共财政的投入,与此同时可以适当降低并规范学校教育收费标准,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由于家庭教育支出与家庭收入呈正相关关系,所以政府应重视家庭收入的问题,尤其是收入差距的问题,现阶段虽然大部分家庭的生活条件都较好,但是也有一些贫困家庭的存在,政府对于完成义务教育有困难的家庭可以实施收费补偿政策,使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教育资源,得到相对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和条件,切实促进教育公平。

参考文献:

[1]李红伟.中国城镇居民教育消费实证研究[J].教育与经济.2000(04)

[2]蔡永莲.教育消费的新视野[J].《教育发展研究》2000,(10):53―57

[3]楚红丽,赵树贤.基础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支出影响因素研究评述[J].教育学报.2007(02)

家庭教育学的概念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中化学教育,情感教学,绿色化学教育,电子教案

教育是包含教书育人,任何教育都是以人为本,不同的人群教育方式也自然不同。我通过实际情况了解,本班学生中差生比例比较大,究其原因是优质生源流失至重点中学。而很多教育改革模式都是重点中学优质生源所采用的教学模式,通过以往经验中,生搬套用其教学模式,往往适得其反。经过详细了解,差生很大原因是来源于家庭教育模式和方式,缺乏情感教学和沟通。因此教学的方式必须以解决情感教学为基础,并基于此建立教学模式改革。

一、增加情感投入,促进共同进步

作为一名基层教学工作者,首先本人对班级成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考察上学年学生成绩的变动,进行学生家庭教育的针对性调查,并以此为依据制定了以学帮学的情感教育模式。学生中大部分学生主要来自于普通工薪家庭,而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笔者详细了解了部分差生家庭情况,发现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家庭不重视教育或者仅仅是形式上重视教育,而在家庭教育中出于对孩子的溺爱和教育方式的缺乏。当然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比如以成绩定零花钱、旅游、物品等,虽然对成绩较好的学生有一定的成效,但是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收效甚微,同时也没有对孩子的学习教育进行针对性的指导。甚至不少问题学生,学习基本处于无人监管状态。而当今网络、游戏也日益发达,不少学生沉迷于聊天,游戏无法自拔,难以师生和家庭沟通。但通过对学生的了解,笔者将本班学生依据实际情况划分为四类,优等生、普通生、差生、问题生,并调查发现学生之间互动较为频繁,容易沟通,因此采取了依据学生自愿分组的基础上,微调分组进行教学,这样本班4小组成员互动性和情感交流的障碍较小,为实施情感教学打下基础。以“比、学、赶、同、超”作为情感教学具体的实施方式,首先让各个小组成员制定依据实际情况与其他小组成员比较,以学习成绩提高为目标,以学习具体追赶目标为方式,最终实现班级成员学习的共同进步;其次以鼓励教育方式为出发点,评选小组最佳,班级最佳的方式作为教育方式;再次以学生之间情感沟通教育为出发点,并联合家长对于辅助学生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通过以上三点的模式带动本班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氛围被带动,原有的问题学生也得到诸多同学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并共同进步,同时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二、充分利用资源,实行绿色化学教育教学改革

差生班教学模式改革涉及多个领域与方面,笔者从本校教学与本县环境出发,制定了以绿色化学教育及基础实验研究和电子教案教改两个方向的教学改革:1.在我们的生活中,传统的模式正在发生改变。学以致用是学生学习知识动力的源泉,抽象概念教学难以得到学生的熟练掌握更谈不上应用。对于高中化学教学来讲,实验是必不可少的,而对于普通学校来说,设备仪器药品等资源严重匮乏,因此笔者结合部分家长资源,建立绿色化学理念,以绿色化学教育及基础实验研究为出发点,提高学生的兴趣与知识掌握及运用程度。绿色化学是以围绕生态自然环境这一主题,从化学的原理、技术和方法来研究与设计对人类健康有益、减少生态环境的副作用的化学产品与化学反应过程的一门新兴学科,也是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的化学,具有广泛的社会、科技、生产和生活的内涵与特点。抚顺新宾县内含有丰富的铁矿物,由此笔者联合部分家长,查阅多种涉及矿物化学反应,污染等因素的化学反应并以此为契机,通过教学与应用,污染与治理等化学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思路,联合部分企业家长,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取实习和学习并用的方式,让学生熟练掌握多种关联化学变化,如矿石烧结成分变化,污染治理措施,污水处理措施等领域的化学反应,并让学生掌握运用基本常识去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同时部分解决了学校实验资源匮乏的问题。通过现场发现,能极高带动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路。2.电子教案改革,过去的教案,都是教师用手写而成,而学生难以获得并了解,学生无法了解自身知识点的缺失,也无法针对性的复习和掌握。随着时代的进步,我们采用了电子教案。现在电脑已经普及到家庭,通过电子教案将教学内容可以更便捷地反馈到学生中,也可以表达一系列难以仅凭文字所能表达的内容。让学生在美妙的声、光、电环境中学习知识,增强学习效果及记忆力。笔者同时又进行了另一项改革,并采取课前预习、课中讲解和课后复习的模式,阐述知识内容。课前预习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自主理解力,同时可以判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所处的情感状况。课中讲解分为两部分,一是系统性地讲解,二是针对性地回答学生理解的缺陷。课后复习主要采取以每月不定期的考试为基础的方式,进行考核。通过电子教案的实施,学生可以很方便实现下载教案资源,条件不具备的学生也可以打印文稿。通过电子教案的实施,使得学生对自己掌握知识的程度有个系统性地了解,并针对性的学习,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自我学习力。

三、结论

笔者作为普通高中学校的老师,在差生较多难以沟通,教学质量低下的环境下,依据情况进行了教学改革。通过分组、沟通实现情感教学,提高学生积极性,提高学习能动性,同时解决问题学生;通过以绿色化学教育及基础实验研究为基础的学习研究,让学生学以致用,更好地掌握部分知识点,并推敲其他内容,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电子教案实现课前预习、课中讲解和课后复习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目的性,让学生熟练理解相应知识点。通过在教学中的系列改革,在差生较多,学习氛围较低的环境下,在教学中已经取得一定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根琪.差生心理素质的转化与家庭教育的关系[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5(6).

[2]鲁令军.高中化学构建高效课堂的具体措施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1.

[3]江剑妮.探讨高中化学的有效教学[J].教法研究,2013(34).

[4]何健.化学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教育的有效途径[J].德阳教学学院学报,2003增刊.

家庭教育学的概念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教育;教育者;受教育者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89X(2011)36-0028-02

1 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什么”这一问题是教育学的第一也是一个永恒的理论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古今中外可以说是数不胜数。在笔者看了这一系列的论述后,认识到由于对教育的认识的出发点不同,出现关于“教育是什么”的实然和应然的区别。关于教育的实然问题,即教育到底是什么的问题,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比较代表性的观点的是教育是上层建筑论,教育是生产力论,教育部分是上层建筑、部分是生产力论,教育是特殊范畴论[1]。关于教育的应然阐述,即转化为教育的理想是什么,教育应该是什么样的。关于教育是什么的认识直接涉及人们对教育的看法,影响到人们的教育的理念及在教育中的实践活动。

笔者认为与其说“教育是什么”,不如说“教育应该是什么”。“教育是一项充满期望的活动,教育是一项理想的事业。……任何关于教育的谈论,都或多或少地是在谈论教育的理想。”[2]人们对教育这一项抽象而具体的活动赋予自己的理想,总是希望它能给人们、给社会带来什么。正如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必须有信仰,没有信仰就不成其为教育,而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除此以外,是找不到教育的宗旨的。因此我们常听到的一些教育口号并没能把握到教育的真正本质,诸如学习一技之长、增强能力、增广见闻、培养气质和爱国意识、独立的能力、表达能力、塑造个性、创造一个共同的文化意识等等。”[3]在笔者看来,“教育应该是什么”这个问题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教育无论在别人那里被人们怎么认为,笔者都认为教育是一项复杂的活动。首先,教育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发生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会互相促进及互相发展,得到彼此成长。其次,教育是有生命力的,且是不断变化的。在教育中不能固步自封,要紧跟时代的步伐,对教育过程的教育理念及教育实践活动进行相应的调节。再次,教育是一门艺术,在教育中要进行思想间的碰撞、心灵间的交流。正如刘庆昌老师说的“教育是爱和智的统一”,教育既需要教育者的“爱”,也需要教育者的“智”,没有爱只有智,这种教育是僵硬的,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更像是一种传授知识的机器;没有智而只有爱,这种教育是不完善的,毕竟这个智的范围是大的,它要求教育者要有相应的知识、监控能力、恰当的外在的教育行为等。最后,好的教育是相对的,要根据特定的教育目的、教育场景、教育对象、教育任务和教育者自身的条件确定一种相对较好的教育行为方式,选择和创造自己认为好的教育。

此外,换一个角度来出发来思考“教育是什么”也是可以的。在思考“教育是什么”时可以从一个动态的角度出发,不要总是从教育的概念这一静态的角度出发。把“教育是什么”转化为“教育性是什么”,有益于这一问题研究的深化。教育性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它逐渐成为一个包含着干预性、关怀性、策略性和系统性的概念。基于这种理解,把教育界定为一种关怀性的、策略性的和系统性的干预[4]。通过几个动态的词语将教育这一原本静态的名词赋予动态的效果,这样再理解教育就不是僵硬而是动静结合的。教育既是一个指导人们的概念,又是一个赋予变化的活动。

2 教育为什么

关于“教育为什么”这个问题的看法,也是众说纷纭。有的人认为教育是实现社会理想的工具,有人则人认为教育是促进人发展的手段;有的人认为教育是社会平等的入口,有的人却认为教育加大了社会分层;有的人认为教育是为了个体的社会化,有的人则认为教育要培养个性化的人;有的人认为教育是为了培养通才,有的人则认为教育应该培养专才。对于这些观点的争论,英国教育家约翰・怀特曾作出一个概括:“一些人认为教育应当从自身出发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或者知识、推理能力以及智力);另一些人则认为,教育应当帮助每一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有些人把“个性”和“自治”看做头等重要的东西。有些人相信全面发展,相信理论知识和实践成就之间,在艺术和科学之间达成某些平衡;另外一些人则更重视在一些专门领域中取得杰出成绩。还有一些人提倡社会的需求,倡导确保为社会提供一支人数众多的有文化的劳动大军以及确保有知识分子参与的民主制度。一些人强调艺术与文化,另一些人强调人的道德品质。”[5]

关于这些在历史上争论不休的问题,笔者认为,不管教育活动是从何立场出发,它的一个最原始的使命就培养人、促进人的发展,这是谁都无法改变的事实。只要本着这个最原始的使命,那么教育到底是什么也就迎刃而解。在促进人的发展的前提下才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真正要做的还是促进人的发展,让人们在受教育后真的是有所收获。至于是培养什么样的人,肯定有一个最基本的底线。这个人必须是要掌握社会所需求的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掌握社会所需要的最基本能力,在道德上又必须爱善好善。

3 教育应该怎么做(就我国的教育而言)

关于教育应该怎么做这个问题可以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如果说其他两个是理论性的成分多一些的话,那这个问题则是实践性的成分更多一些。这一部分主要从教育的形态划分和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二者的关系两方面来探讨我国的教育应该怎么做。

3.1 从教育的3个形态入手,探讨我国的教育应该怎么做

教育可以分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大类。就我国目前的教育现状来看,学校教育在三类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但是其他两种教育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在这里,笔者首先从3种教育应该怎么做的角度展开自己对教育应该怎么做的一些看法。

首先,学校教育可以说是3种教育中发展得最为规模壮大的教育。在我国,学校教育的地位很高,但这无疑是在加重学校的负担的同时减轻家长和社会的责任。学校教育需要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配合。学校在注重传递知识的同时,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忽略了师生间情感的教育等,这无疑是应该引发人们仔细思考和改进的地方。教师在平时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中要注重艺术的运用,注重教育情感的培养,不能总是将成绩作为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志,要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其次,家庭教育在我国处于薄弱地位。家长虽然对孩子进行了无微不至的关怀,但他们也只是注重对孩子的物质的满足,在精神方面的沟通则很少。记得一则公益广告,小孩子在父母孝敬老人的举动的影响下,主动帮妈妈端洗脚水,这对笔者的触动很大。其实,父母不需要刻意地去做什么,他们只需要多和子女交流,关注子女的成长(不要仅关注孩子的成绩,孩子的成长不是以成绩为衡量标准的),作为一个高尚的榜样来影响孩子。家庭环境的好坏和父母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因此,必须注重家庭教育的理论研究及实践研究,很好地重视这一教育方式。

最后,社会教育在我国所处的形势也不容乐观,这也是今后应该重视的一个地方。在我国,无论是关于社会教育的研究还是关于社会教育的实践活动,都没有很好地被重视。要先从思想上重视社会教育,然后发动各方力量对社会教育进行保障。

3.2 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入手来看我国的教育应该怎么做

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中最基本的关系,也是教育活动中最鲜活的一对关系。无论是哪种教育形态中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二者的关系必须是平等的、互相沟通的,任何凌驾于彼此的关系都会很快归于失败。因此,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来看,必须构建一种新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二者之间既要注重认知的交往,也要注重情感交往。《学记》云:“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只有运用一定的情感能力,才能“知其心”,最后“救其失”。

总之,在我国必须将3种教育予以和谐的发展,要逐渐改变学校教育“一条腿走”的不良现状,将社会教育、家庭教育重视起来,促进三者共同发展。此外,还要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注重各种要素的和谐的发展,将教育教学实践和谐地进行。

参考文献

[1]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6:218-219.

[2]袁振国.教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3]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44.

家庭教育学的概念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中国;美国;家庭教育观念

人的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这里包含着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三者相互关联且有机结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项系统工程之中,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家庭;学校;儿童所在的集体;儿童本人;书籍;偶然出现的因素。从排列顺序上看,家庭被列在首位,可以看出家庭在塑造儿童过程中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家庭是儿童生活的第一环境,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家庭教育作为科学概念,顾明远教授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把家庭教育定义为“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影响与教育,通常是指父母对儿女辈进行的教育。”郑其龙等编著的《家庭教育学》中指出:“家庭教育是家长对子女的培养教育,它是整个教育的组成部分或分支。”从家庭教育概念的理解与应用来看,家庭教育通常是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是以亲子关系为中心,以培养社会需要的人为目的的家庭活动,是在人的社会过程中,家庭对个体产生的影响作用。

观念是灵魂,是行动的先导,家庭教育观念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因素,它直接影响父母对儿童的态度,对儿童进行教育的期望,以及对儿童教育的目标、途径、策略、方式及行为,并对儿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观念是一定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传统的产物,也是特定家庭环境、条件和氛围长期积淀的结果,由于中美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因此两个国家的家庭教育观念也存在千差万别。

1 家庭教育观念形成背景的比较

1.1 “伦理本位”与“个人本位”:家庭制度作为整个社会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社会经济文化的变动而变动,中国的封建社会完全是家族政权,它以儒家思想为主导,主张礼、忠、与恕。传统的中国以自然经济为主,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势必以家庭为主要的运作单位,家庭是人们赖以生存的群体,在强烈的家族主义影响下,血亲关系成为家庭和国家相连的基础,因而中国社会的根基在家庭,家国同构是中国社会的典型特征。我国文化以家庭为本位的社会价值意识和孝道至上的伦理价值取向,遵循仁爱孝悌的道德原则,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关系中考虑,根据儒家伦理,人人都应遵守礼教,讲究恕道,不得乱来,并且我国重视家庭生活,借伦理而组织社会,消融了个人和团体的对立,被称为“伦理本位”的社会。而西方社会受文艺复兴时期追求个性解放、崇尚自由等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基督教伦理的实质是提升自己虔信、增加个人责任以获得个人的救赎。这种理性的宗教伦理思想导致美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温情,人与人之间更多的是一种互利和公务性的关系。这种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导致美国社会个人主义盛行,人人都想充分发挥自己独特的个性,充分享受个人的权利与自由。它们往往重视集团生活而轻视家庭生活,其社会根基在于个人,国家靠社会契约来维持。西方人依靠宗教统治个人,凝聚社会,从而确立了个人的独立地位和自由权利,被称为“个人本位”的社会。

1.2 “天人合一”与“天人相分”:价值观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中华民族生活在广阔的内陆土地上。内陆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得古代中国人的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人和自然的关系通常处在协调、融合状态,并不需要激化矛盾走向对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劳动方式和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养成了中国人包容万物的综合性思维方式和“天人合一”的精神,使得中国人注重追求一种内向性的主体精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内陆文化”。美国人的祖先来到北美大陆之前大部分生活在欧洲沿海地区,以捕鱼、贸易和手工业为生。他们相信人的力量。崇尚发挥个性,勇于探险,富于挑战。他们讲究速度与效率,不满于现状。美国人的祖先来到北美大陆时哪里基本上还属于一片未开发土地,自然条件的恶劣、气候的多变使他们随时应付各种挑战,于是人和环境常处于一种相峙、对抗状态,也需要他们高度发挥主观能动性,从而培养了他们征服自然和改造世界的新年。因此他们追求的是一种”外显性客体精神“,体现出来的是一种“海洋文化”。

1.3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传统文化,辅以道家、佛家思想,形成了极强的内向型民族性格。中国个人被规定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人们总是通过“他人”来认识自己。人生的意义就是整体性的自觉依附和归顺,自觉的奉献于群体的目标。“个人”“共性”“自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没有生长空间的。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个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别人和社会负责。基于这样一种文化价值观,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当两者产生冲突时,个人利益应该作出必要的牺牲以保全集体利益。中国人主张个人融入集体,依靠集体,要成为集体的一员并在其中团结协作,共谋发展。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人重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受基督教和新教传统的影响,美国人在社会交往中强调个性原则,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认为人应该为个人而生存。集体利益不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至上,个人利益和个人自由不容侵犯。因此,他们主张个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不喜欢受到外界的干预和限制,对别人的干涉和影响嗤之以鼻、置之不理。他们喜欢以自我为中心,强调个人成就,放纵个性,追求个人自由发展与自我实现,乐于标新立异,富于创新精神。

1.4 依赖性与独立性:中国人看重的是群体意识,注重整体价值,以群体价值观为取向的中国人具有较强大的内聚力。这种心态使大部分中国人对家庭、社会、国家都有强烈的义务感和使命感,中国人的生活以父母和家庭为中心,子女喜欢和父母住在一起,以便互相之间有个照应。在家庭生活中,中国人形成了尊老爱幼、患难与共的优良传统。受个体价值观的影响,在生活方面,美国人提倡“独立自主”,追求个人自由、个人自立、自由思考和选择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要不超出法律范围,就不会有人去干涉,即使父母、兄长也无权干涉。这一点使美国人习惯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去独立的求生存求发展,而不依赖父母不依赖家庭。在经济方面,美国父母人为从小挣钱不但可以使孩子懂得钱的价值,还能使他们学会计划用钱,为以后经济独立做好准备。到了一定年龄,父母往往鼓励孩子离开家庭,但并不勉强,孩子也人为不和父母生活再一起是值得骄傲的事,他们喜欢独立自主以表明自身的价值。美国父母也常用经济手段来促使孩子学习进步和刺激子女间的学习竞争,父母一般也不过多的干涉子女的私事,美国青年早熟的经济独立意识,正是源于这种早期的经济观念的教育。

2 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由于中美文化的差异,家长的教育观念也有很大的不同,我主要从人才观、亲子观、儿童观和评价观四个方面来比较分析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差异。

2.1 儿童观:儿童观指家长对儿童的权利、地位以及子女发展规律的观点。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儿童被看成是“大小人”或“小大人”,忽视了孩子的实际水平,不顾儿童的需要和能力,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儿童,并且认为孩子没有什么个性。家长习惯于把自己的意志与思想强加给孩子,给自己的孩子画框框,孩子得按父母的认识和意愿去活动,不得超越父母的指令。长此以往,导致孩子依赖性强,失去了自主性和能动性,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由于受“个人本位”观念的影响,美国父母把孩子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有能力的、积极主动的权利主体,有主动发展自己潜能的机会。他们在出生、成长、发育的过程中是自主的行动者,能表达自己的主张和意见,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美国父母向来推崇独立、自主,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自己去决定自己的事情,从不强迫孩子,并对孩子的想法给予理解和支持。父母还使孩子确信只有他自己才最知道他需要什么,应该做什么。他们虽然希望孩子能多多少少像大人那样行事,却坚决不让孩子进入大人的世界。为了让孩子长大后能够适应激烈竞争的社会并成为强者,几乎每一位家长从不溺爱儿女,从小就培养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

2.2 亲子观:亲子观指父母对子女和自己相互关系的基本看法以及教养动机。不同的亲子观会影响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态度和教养方式。

首先,子女的归属问题。在中国,在现实生活中,子女独立性的发展常常受到父母的阻碍,表现出一种违反儿童发展规律的状况。子女是父母的私有财产,一切都应服从父母的安排,儿童承载着来自父母的全部:从出生到成长,从上学到工作,父母在物质上给孩子提供全力支持,在精神上、心理上也同样是以所谓的“以孩子为重”。在父母看来,儿童是自己的,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心所欲地对其加以操控,并把成人的一切意愿强加到儿童身上。儿童也须无条件按照家长的要求来行事。在子女面前,父母总是对的。常言道:“天下无不是的父母”,一切的理,都是父母的,一切的错,都是儿女的。这样使更多的家庭带有“专制”色彩,父母对儿童行为的期望更多的是“听话”,认为“听话“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才尽可能多地得到家长的认同,因而服从也成了孩子生活的主旋律。在这种思想下,儿童成为父母自我实现的对象,也是父母的“玩偶”。在美国,父母尊重孩子的想法,让孩子去决定自己的事情,从不强迫孩子,对孩子的想法给予理解和支持。子女是独立的个体,他们属于自己,有自己的爱好、选择、隐私、交际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的作用不是制造者、决定者,而是参谋和朋友。

其次,父母对子女的责任。在我国,父母对孩子的责任是无限的。子女的一切可由父母决定,从出生到成人,为使孩子少走弯路,父母往往替他们决定一切,包括生活、学习乃至今后的发展的道路,可以说父母对子女的责任是无限的。在美国,父母对孩子只承担有限的责任,他们不会为孩子包揽一切,他们尽可能为孩子心智的自由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让正在成长中的人去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让发展中的人去挖掘个人潜在的能力,发展自己的兴趣,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并在边学边做的过程中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公民。家长只要把孩子养到18岁,并成为一个独立自主有责任心和同情心的人就算尽到了自己的义务,完成了养育孩子的任务。孩子将来的路如何走,全靠他自己去奋斗,将来能否光宗耀祖、升官发财,父母似乎考虑的并不多。但同时,美国父母对孩子并不是放任不管的,他们对孩子的有限责任表现在交给孩子四个“懂得”:懂得自身的价值,懂得对自己负责,懂得足够的性知识,懂得尊重他人和守法。

2.3 人才观:人才观指父母对人才价值的取向和对子女成长的价值取向的观点和看法,它影响到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望子成龙”与“望子成人”是中美家庭教育人才观的区别所在,也是中美家庭教育观念的本质区别。

中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由于经历了漫长的封建社会,传统思想在人们头脑中根深蒂固,历代的“学而优则仕”和所谓“光耀门楣”使人们形成了一种成长就是升学的观念,家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由于这种期盼,大多数家长认为,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得好,孩子在成长中能给他们多少幸福就给他们多少幸福。为此在孩子成长过程中,除生活上加倍关心外,父母最关心的是孩子的智育,为使孩子学习好,能成龙成凤,除了学习,什么都不让孩子干。至于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对未来社会的适应能力及公共意识等则很少考虑,有的甚至不考虑。另一方面,受传统“家庭本位“观念影响,子女负有彰显家庭,荣耀父母的职责,子女的前途决定了全家的命运。因此,中国家长重视将孩子养成“龙”,希望他们出人头地。结果是剥夺了孩子独立性、自主性,抹杀了孩子的独立人格和主动精神,成为家长的“隶属”和“附庸”。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普遍实行的是“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强调选拔功能,始终把应试教育与升学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需要和个性差异。许多地区调查表明,升学成了家长对子女的唯一希望,也成了孩子家庭教育的中心,成了家庭教育的唯一目的和任务。中国的多数家长注重孩子最后的成绩,更确切地说是考试分数,他们很少去倾听孩子诉说学习或活动的整个过程。若是考完试,家长们多数只问“多少分”,当孩子取得了高分,孩子会得到一番赞扬和鼓励,他们会认为孩子的发展很健康、很正常。相反,得低分的孩子则会找到怒斥和冷落,家长唉声叹气,愁眉苦脸,忽视了孩子体育、艺术及个好等方面的优点与长处。若是参加活动,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名次以及是否得奖,而很少去肯定孩子努力的过程,无形中片面强调成绩,淡化了身体、心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劳动技能等其它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与中国相比,美国只有两三百年历史,没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思想,因此美国人比较崇尚个人发展,实现自我,是“个人本位“观念。美国家庭教育是”望子成人,这个“人”是社会的人。其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的人。基于这种观念,美国家庭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如劳动锻炼、坚强意志的锻炼、忍耐力和吃苦精神等等。通过参加劳动,让孩子从小就形成独立的劳动意识、劳动技能和爱劳动的习惯;在劳动和艰苦的环境中去克服困难,磨练意志,发展各自才能和特长,增长才智,并形成刻苦、节俭等品质。美国的家长在孩子们回家后,经常问的是“你今天思考过什么?”“向老师提出了什么问题?”他们注重的是孩子思考的过程、参与的过程,很少去关注分数,他们往往在与孩子分享活动过程中发现孩子闪光点,鼓励孩子大胆创新、自由创造,给孩子提供多种选择机会,提供参考意见,提供自己能提供的各种条件,营造一个平台和氛围并且注重启发教育。

从中美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中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家长重视孩子自身选择,培养孩子尊重、责任感和智慧。而中国家长对孩子“成龙成风”期望过高,带有较强的功利心。3对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启示

3.1 引入自主意识形成主体性儿童观:新时代所需要的人格特征是具有高度的“主体性”品质,即积极主动、独立自主、富有创造精神。儿童只有被认为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才能使家庭教育得以转变。世界上成功的家庭教育先例,无不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关注儿童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因此,家长应把孩子从小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的看待,给孩子应有的尊重和理解。建立符合时代需要的科学、现代化的儿童观。首先,应全面、积极、适宜地认识儿童,即家长应认识到儿童既不是无知无能的,也不是小大人,儿童有其不同于承认的独特的生理、心理特点;儿童具有发展的潜力和创造力,是一个全方位发展的人,家长既应促进儿童身体的、智力的发展,也应重视儿童健康的心理、人格、社会性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其次,家长应正确认识到每个儿童都具有不同于他人的个别性,家长应让儿童在达到基本的发展外,还能按其自身的特点和可能去发展。家长应充分认识到儿童是其自身发展的主题,即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积极主动的个体,具有独立的人格。总之,我们要明白,第一,儿童是人、儿童是成长中的人、儿童是终究要成为独立生活的人。

3.2 引人民主平等意识建立民主平等的亲子观:亲子平等意味着孩子和大人一样是独立的人,具有独立思维、独立做事、自己管理自己的权利。这也意味着孩子和大人需要相互了解、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父母应该认识到子女是国家的公民、社会的成员、民族的未来,绝不是父母的私有财产,父母应努力创造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围,必须在父母与子女之间形成一种平等的关系。只有这样,父母才能走出自我,持理智的、民主的教育态度和教育方法对待孩子,才能使孩子们真正拥有幸福和未来。另一方面,父母要一改过度庇护的养育方法,从日常生活指导开始,让孩子学会基本的生活能力,具备起码的自我服务技能,进而能够调整自身与环境的关系,培养适应和改造环境的能力,让孩子学会做社会的人,掌握在人群中生存的技能,具备与人沟通和交流的本领,使孩子成为自立的人。

3.3 引入全面发展意识形成和谐发展的教育观:家长应该认识到,社会的发展需要在认知、能力、道德、心理、身体各方面都具有高素质的人。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应是全面发展的、具有良好个性及创造性的高素质人才,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只重智育、不重德育,只重分数不重能力的教育模式,按素质教育目标培养孩子,使每个孩子都能在德、智、体、美、劳、心各方面得到发展。同时家长还应认识到人才是多层次、多类型的,社会需要的是多样化的人才。不管在哪个层次,哪个具体的职业上,只要是胜任的都是人才,并非只有考取大学才能成为人才。作为家长,要发现孩子的兴趣,了解他们的强项和弱项,不能用同一标准去要求所有孩子,而是要珍惜孩子的特长,鼓励他们并提供条件,促使其能力得到发展,相信没和孩子都能成长,这才是正确的人才观。

家庭教育始终是全社会关注的永恒话题,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否,不仅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而且影响到一代人在民族进步与繁荣中的作用,毫无疑问,其重要意义为全社会及每个家庭所认识。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社会结构的变化,现代家庭和家庭教育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和新挑战。家庭教育中某些传统观念、手段及方法已无法适应当代中国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不仅关系到个人、国家的发展,也关系到我们人类的走向。因此,在对比中,我们要转变观念,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在弘扬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文明的辉煌结晶的同时,自觉改善家庭教育中的落后观念,吸取西方国家的民主、开放的家庭教育观。

【参考文献】

[1]李子银.中美家庭教育比较分析及对策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7,(6)

[2]闫海涛、左彩云.当今我国家庭教育观念的五大误区[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10)

[3]许晓晖、庞丽娟.关于新世纪家长教育观念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7)

[4]郑其龙.家庭教育学[M].湖南:湖南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