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图书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图书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图书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图书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图书资料;存在问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变得越来越强烈这样就促使我们应该更多的进行学习。今天大家的学习更多的依靠网络,但是网络很多的方面还是不是非常全面,具有一定局限性,这样就要求我们对于图书馆进一步的升级,不断地满足当前的人们需求。现阶段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比较多,这也是一个时代的问题,只有解决好了这方面的问题,才能够更好的带动人们学习。这篇文章从问题的角度入手进行非常详细的分析,其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解决当前问题,希望下面的介绍能够更好地带给大家启示。

一、图书资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投入经费不足

经济的发展带动各行各业,发展的过程导致各个方面都在不断地提升成本,在图书管的建设方面体现的也是非常的明显。由于发展的比较快,在技术等领域的图书更显换代的速率特别的快,图书馆的更新速度在不断紧跟,但是随着带来的就是巨大的经济的投入,长期以来图书馆的财政就是非常的紧张,从而导致这类图书非常受限制。很多图书馆的这类图书已经很难找得到,同时,由于经费的问题,很多的图书馆图书的维护费用不足,对于出现问题的图书不能够进行及时的维护。资金问题是当前的不得不面临的困境。

(二)人员业务水平良莠不齐

长期以来图书馆管理员的工作总是被认为是一项非常清闲,是一份养老的工作,正是这样的思想,领导对于这一方面不够重视,很多的时候安排人员也比较随意,从而导致了这方面人员专业能力不足,仅仅起到了经营的作用。当前的科班出身的很少,专业能力不足,服务态度不够好,专业知识比较匮乏。据当前的调查表明,对于管理人员的工作调查满意度非常的低,很难真正意义上进行管理工作。

(三)数字化建设滞后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微机管理已经广泛应用到了社会生产管理的各个领域,但是目前我国图书资料管理基础设施仍然不完善,缺乏硬件条件,工作效率低下。这些直接导致文献数量种类不清,借阅返还混乱,降低了图书文献的利用率。数字化建设的缺失,影响了图书资料管理的现代化进程。

(四)不规范的文献移交管理手续

各级部门对于图书资料的管理,要求并不严格,导致在实际管理工作中,很多管理者通常都会对文献资料的移交与接收进行简化处理,以减少工作量。按照规定,新文献资料的购买到其在图书馆中流通的整个环节都必须制定详尽的清单。但是部分图书馆仅仅把该过程简化为一个过场,有的图书馆即使有清单,也不严格交接,清点也不仔细。不严格的交接程序必然导致入库文献数量不清,质量不明,给图书管理工作带来了更多的麻烦。

二、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与建设水平的几点建议

(一)适当加大经费投入

当前首要的任务是要加大图书资料室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以最终实现图书资料室的有效建设。加大资金投入是当前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只有这一部分得到满足,图书资料的更新,以及团队建设才有了更进一步的保障。当前的资金问题大大限制了正常的经营,这方面得到解决为后续的工作提供了坚强的后盾。有了经费应该应进行有针对的规划,不要造成浪费,一旦形成浪费就会不断地影响整个环节,节约资金在规划、采购等环节入手这样取得的效果会更好。

(二)提高图书资料管理人员专业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要求有了新的变化,不仅需要掌握图书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广泛涉猎其他专业尤其是重点学科的基本知识,以及这些学科的教学、科研方向及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只有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并具备图书管理的专业技能,才能够很好的胜任图书管理员工作。培训工作在今天的实际的工作当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很好的提升图书馆的工作业务能力,这样也能够激发大家的自我重视程度。

(三)增大信息化程度

为了达到使读者能够更加及时,便利、准确查找图书信息的目的,可编程一个电脑程序,并将图书资料的采购验收信息及图书登记,编目与检索等内容录入,使其构成一项自动化的图书管理操作体系;更进一步,可以依托图书馆的自动化平台,构建一个资料室子系统,能够达到在线查询馆藏信息,图书采购数据,并且实现联机订购与书刊分编的目的,将图书资料的管理及文献信息检索全方位实现自动化,构建各图书资料的全体系网络化及资源信息共享,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读者。

(四)逐步实现图书资料的规范化管理

根据现实的需要,我国相继出台了《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文献工作标准》等,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应该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图书分类规范化,方便与网络接轨,实现图书管理体例的一致性。无论是工作方法还是敬业精神都都有接受检查与指导,杜绝混乱的登记现象。规范化管理是我们今后必须要走的方向,这是一个长期慢慢实现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需要不断的完善所实现的,发展的过程不断实践,从而达到自我完善。

三、结语

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新理论新知识不断涌现出来,专业性强、理论水平高的图书资料广泛服务于教学、科研以及社会生产的各个层面。图书资料是相关人员进行科研教学的的重要知识仓库,良好的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对于促进我国科技进步,早日建成现代化国家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的图书资料管理在资金、人员以及数字化建设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人才培养战略,给精神文明建设甚至经济建设都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就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涉及到的资金、人员和数字化建设方面展开了论述,并根据现实情况,给出了一些合理建议,具有较强的操作性,为后续的研究和应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刚.浅析高校图书资料管理为科研服务的有效途径[J].现代国企研究,2015,(18).

图书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第2篇

关键词:RFID技术;高频;自助图书馆;自助借还

1 RFID概述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RFID可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获取相关的数据信息,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RFID的识别工作不需要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该技术广泛应用在图书管理、车辆管理(防盗、停车收费)、门禁管理、物流、公路收费等领域。RFID技术运用在图书管理中,替代传统的磁条加条码的方式,建立基于自动识别技术平台的管理与服务体系,从而提高了图书馆的管理和运行效率。

2 RFID技术在图书馆领域的发展状况

从全球范围来看,美国在RFID技术的开发与应用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国内图书馆对该技术的应用起步较晚。2006 年2月,厦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成为国内第一家使用RFID 技术的图书馆[1]。2006年7月12日,全面应用RFID技术的深圳市图书馆正式投入运行,成为国内首家使用RFID的公共图书馆[2]。截止到2008年,汕头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图书馆、杭州市图书馆等均使用了RFID技术。近两三年来,RFID技术在河南地区的图书馆也得到广泛应用,如:郑州大学、河南大学、郑州师范学院、金水区图书馆等都应用了该技术。

3 RFID技术给图书馆带来的变化

RFID技术之所以备受广大高校馆、地区馆的青睐,是因为其打破了传统图书馆的服务方式,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是图书馆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阶段。

3.1 实现自助借还

借还功能是任何一个图书馆必不可少的功能,传统的借还功能通过人工实现,该方式下工作效率低,并且借还工作依附于馆员。引入自助借还后,读者便可以自己操作来实现借书、还书。大多数图书馆通过一些软件将借、还功能集成在一套设备上,借还设备通过其阅读器扫描图书证条形码、校园一卡通等便可获取读者的信息。部分图书馆引入24小时自助借书、还书机后,读者可在任意时间段进行借、还操作。以我馆为例,在东校区藏书3万多册的图书馆购置了两台借还书机、两台24小时还书机,读者通过一卡通可自助借还,基本上可以满足读者的需要。

3.2 读者可准确定位图书

将图书的位置信息嵌入到OPAC系统中,读者通过OPAC检索便可快速获取图书的准确位置[3]。传统的检索方式下,读者获取的是图书的索书号,这对于不熟悉图书馆藏书布局的读者来说是及其不方便的。我馆通过图书3D导航,将图书所在的区、馆、架、列、层等信息做成三维立体图,读者便可直接获得图书的位置信息。

3.3 快速发现错架的图书

RFID技术实现自动盘检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图书的盘点效率。馆员盘点时通过扫描每册图书的RFID标签,然后与架标或层标上的定位数据进行对比,便可得到图书架位、错架等信息。此外,清点小车还提供更新、下架等功能。

3.4 改变馆员的服务理念

RFID技术实现图书馆的智能化,极高地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馆员对图书的干预越来越少,解放出来的时间和精力便可做高层次的服务,如:科技查新、读者导读、参考咨询、数据库建设等工作。

4 图书馆使用RFID技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1 图书的损坏问题

传统的人工借还方式下,工作人员对图书进行检查,发现图书有损毁现象时可及时进行处理。RFID技术只能检测图书上的标签,无法对图书的完整性进行检测。因此,图书被涂抹、撕毁、折页等情况出现时,自助借还机是无法识别的。这就造成难以确定图书破坏责任人的弊端。

4.2 图书上架功能并不方便

我馆分馆员反映,使用清点小车的查询功能进行上书,远不如通过索书号上书便捷。由于RFID设备需要先读标签,然后得到图书的位置信息,这些位置信息是通过一串数字展现,工作人员识别起来就很吃力。建议开发更灵活的图书信息显示界面。此外,图书的导航信息可与图书馆网站中OPAC系统模块相结合,以便增加读者查询图书信息的途径。

4.3 图书的安全问题

HF标签与UHF标签相比,很大一个缺点就是标签较大,无法隐藏,因此只能粘贴在书最后一页上。这就很容易引起读者的好奇心,一旦标签被撕毁,防盗仪便无法识别该图书[4]。我馆在使用RFID标签不长的时间内就发现了损坏的标签。该情况下,增加了采编部门的工作量。此外,如果采用UHF标签,将图书夹在胳膊下或者紧紧与身体接触,大部分情况下图书是不会报警的,图书的安全问题存在隐患。

4.4 费用问题

电子标签的价格是磁条的数倍,再加上盘点设备、借还设备、标签转换设备等的费用。RFID标签实际上并没有取代条形码和磁条,由于标签转换时需要条形码,图书防盗方面也需要磁条加以辅助。因此,相比传统“条形码+磁条”自助借还系统,RFID系统的费用确实是很高。

4.5 只有部分读者可以使用自助设备

我馆读者在使用深圳海恒公司的自助设备时,需要刷一卡通,一卡通芯片上的信息与读者借阅证上信息一致时才可使用自助设备。就我馆目前情况而言,只有大一、大二的从未丢失过借阅证的学生才能在自助图书馆借、还书,显然这种局限性是不能接受的。产生这种局限性的根本原因是处理学生信息数据时并未做统一处理,这种不一致性导致我们只能暂时选择其中一部分读者先来使用自助图书馆。

4.6 还书设备不太稳定

作为河南省首家使用海恒24小时自助还书设备的图书馆,使用过程中发现该设备存在一些明显的漏洞。如:还书箱上面的弹簧弹性不好,出现传送带工作过程中书堆积从而出现图书无法进入书箱的情况。书显示已还成功,但还书口门一直不关闭,读者伸手即可将图书取出,这就无法保证图书的安全性。

5 结语

RFID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工作方式,改变了传统的借阅模式和图书管理模式,此次改进给读者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也减轻馆员的工作量。作为一项新技术,其不可避免存在不完善、不成熟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将是图书馆发展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步骤,需要使用者和研发部门共同努力,以期该技术更加适合当代图书馆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刘白秋,彭为楚,吴惠萍.射频识别技术在图书馆中的应用及系统国产化趋势[J].RFID技术与应用,2007(05):38-42.

[2]杨爱武. RFID在图书馆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J].现代情报,2012(04):162-164.

图书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第3篇

文主要是基于现实中图书馆的实际管理情况,分析了高校图书馆员管理队伍存在的问题,并对管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提出一些建议。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队伍建设 存在问题 对策

随着电子信息的快速传播,纸质媒介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也在下降。在传统纸质媒介中处于主导地位的图书馆也出现了管理松散,使用效率滑坡的情况。高校学生阅读人群随着学生总人数的增长也有所扩大,这就对图书馆的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图书馆员队伍参差不齐,而且管理服务人员平均年龄较大,提供的服务质量也不是很高。而且他们对于先进图书管理技术的掌握比较滞后,在很大程度上不利于管理服务效率的提高。

1 高校图书馆员队伍一般存在的问题阐述

1.1 既精通业务又善于管理的领导型人才不多 从实际的图书馆人员层次来看,一般的图书馆领导都不是科班出身,而是在工作中从别的不同岗位调过来的。部分领导可能综合领导能力,管理艺术很好,但不一定对图书馆管理有比较好管理艺术。这就会导致其领导下的图书馆员缺乏专业性管理的督促,不能有效发挥服务管理效果。

1.2 图书馆员专业知识不丰富,管理技能不高 在大多数高校的图书馆员队伍中,多数管理服务人员学历较低,而且缺乏专业的图书馆信息检索情报理论知识。甚至有的管理者将图书馆的基层服务外包出去,有一些社会人员提供,还有的是让学生替管理人员值班,这种人员的配置大大降低了图书馆应有效能的发挥,所以这就要求图书馆高层管理者必须认真招聘专业知识丰富,管理技能优秀的人才来优化图书馆员队伍。

1.3 基层图书管理人员结构参差不齐,不够合理 人员结构不合理首先表现在男女比例失调,女性成为高校图书馆从业主体。专家认为,高校图书馆人员性别结构的合理配置应为男女各占50%,但目前在我国高校,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与男性相比,较多女性容易满足现状、缺乏进取心等,这对图书馆长远的发展显然是极为不利的。还有比较不合理的就是其中层管理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一般的中层人员都在四十岁以上。一方面他们的身体素质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在接受新事物时显得反应较慢,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也不能很好地适应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在服务方面也会产生诸多不和之处。

1.4 学校内部对图书馆人才重视程度不够 在高校招生日益竞争激烈的今天,很多高校把建设高精尖的一流专业当做学校的最高追求目标,而对于一些软件的建设不够重视。对学生学习有重大作用的图书馆建设往往不是学校着重建设的方面,领导的不重视、不作为严重制约图书馆职能的发挥。这种情况也不断加剧了图书馆管理人才的流失,导致容易形成恶性循环。

2 加强图书馆员队伍建设的策略

2.1 严格落实首要责任人的聘选,管理工作要落实到人 我国的高校图书馆长选聘一般是由学院推荐的,他们大多数人年龄偏大,担任着不同的职务,但真正具备图书馆管理专业知识的领导很少。基于其自身的职位、工作经验和资历的这种聘选模式忽略了其自身专业技能素质,这对图书馆核心工作的开展是极为不利的。没有专业的领导,基层开展工作就会遇到各种不同的困难,而且不利于图书馆员知识技能的学习培训。因此必须要从首要责任人的选拔做起,落实考核督促工作。

2.2 加强对馆员队伍的培训工作 首先加强对馆员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图书馆人员的职业道德状况及职业道德修养程度直接关系到服务的水平和质量。所以要加强图书馆员职业纪律教育,使馆员牢固树立自觉遵守职业纪律的意识;加强政治思想教育,使馆员真正做到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馆员要微笑服务,语言亲切,在广大读者的心目中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形象。其次是加强专业知识培训。作为一名图书馆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图书情报学功底,还必须熟练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方法,还需具备一定的外语应用能力,这是做好图书馆工作的前提。因此,图书馆要把岗位培训纳入高校图书馆的工作计划,要鼓励馆员积极参加岗位培训和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和完善知识结构。在形式上可以采取培训、进修、参加学术会议、开展馆际交流等等。通过各式各样的学习,促进馆员总体水平的提升。

2.3 严把人员评聘关 管理人才是图书馆职能充分有效发挥的保证,优秀的管理人才是图书馆最宝贵的财富。所以要肯在人才的引进上下大力气,尽量争取高素质的人才到图书馆工作。一要注重招聘人才的专业知识和工作能力,二要重视人才队伍的年龄,队伍要年轻化,在男女人才比例上面要合理配置。同时还要注意借鉴一流高校的人才管理模式,既要招得来优秀人才,更要留住人才。

2.4 通过宣传图书馆引起领导重视 在高校内,要进行各种关于图书馆的宣传活动,使高校领导进一步重视、利用、开发图书馆,将图书馆放到应有的位置上,切实保障馆舍建设与图书购买经费,并在职称、待遇与出国深造等方面提供更优惠的政策。这样不仅使图书馆工作人员不再有后顾之忧,年轻人不再调离图书馆,也使他们克服那种不思进取的消极情绪,从而激发他们在学术上的创作力,更好地为图书馆服务。

总之,馆员队伍是高校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在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建设一支适应新形势新环境的高素质馆员队伍,是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童梅莉.信息时代图书馆队伍建设的思考[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2(9):223-225.

图书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流通 读者人性化服务 工作理念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8-0107-01

读者服务工作是高校图书馆永恒的主题,是高校图书馆一切工作的核心和重点。认识和研究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提高服务质量,是高校图书馆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由于高校的扩招和办学层次的提升,使许多高校图书馆在馆舍建筑、文献资源和网络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发展。与此相适应,高校图书馆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也要与时俱进,不断要求馆员转变观念,学习先进的管理和服务理念,逐步树立“读者至上,以人为本”的思想,以满足读者的需要、实现读者的价值、追求读者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更好地为读者服务。在当前形势下,为了提高高校图书馆流通读者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益,需要改进和完善高校图书馆流通读者人性化服务工作。

高校图书馆流通人性化服务是一种“读者至上,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和方式,它是根据读者的知识结构、信息需求、行为方式和心理倾向等有的放矢地为读者提供相关的信息和服务。在当今科技发展、物欲横流的大背景下,高校图书馆更应改弦更张,转变管理理念和服务方式,大力开展“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从读者的切身利益出发,筹划可以预见的读者阅读需求变化趋势,重新整合高校图书馆的各种资源和服务功能,从而形成一个以服务为导向、互相协作、动态响应读者需求变化的新体系。

高校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所注重的人性不是善恶的问题,而是人合理的物质和精神需求问题。读者在索取文献和陶冶精神本身就体现了对人性的追求。所以高校图书馆的人性化服务理念,更应充分体现“读者至上”的思想,对读者在图书馆活动中的地位、权力予以充分肯定,以方便读者、利于图书馆文献资料的开发利用为优先原则。在制定图书馆的管理制度时,要吸收读者代表参与,及时采纳合理的建议和要求,以增强读者对图书管理制度的认同感,增加制度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减少和避免管理制度中的一些片面性,使其信息资源通过读者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实现馆员的自我价值。

目前,高校图书馆流通人性化服务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一方面,人才资源建设上存在问题,表现在经费投入不足,馆员素质较差。另一方面,人性化服务意识淡薄。部分馆员的思维方式、服务意识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思维模式中,对于新形势下的角色转换、服务意识转换没有思想准备,遇到问题,仍习惯于按照旧的模式解决问题,对读者的询问故意回避推诿,甚至对个别读者还带有歧视和偏见。这种被动冷漠的服务方式使图书馆文献资料服务严重偏离了读者的个性化和人性化需求,造成图书馆的信息服务缺乏深度、特色和吸引力。因此,高校图书馆在流通人性化服务上应采取必要的措施。

1.办馆理念人性化。衡量一个图书馆的质量,其馆舍大小、藏书多少、现代化设施如何固然重要,但最主要的还是取决于它能为读者提供什么样的文献信息服务。首先,高校图书馆必须建立起平等的服务理念,平等对待每一位读者。其次,要充分考虑到读者文献信息需求的多样性,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使办馆理念真正人性化。

2.服务方式人性化。高校图书馆要真正实施以读者为本的人性化服务,首先要为学术服务,不断提高图书工作水平,深化业务层次,以满足高校教学、科研和当地经济服务的需要。其次,加强便利读者的人性化服务措施,做好宣传工作,引导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文献资料。再次,注重馆员自身服务素质的提高,要求馆员在勤奋、诚信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服务、管理及应用的新知识,勇于创新服务方式,以树立图书馆优秀的公众形象。

3.管理模式人性化。对读者的管理,首先要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读者第一”,“读者是自己的上帝”,提倡馆员在与读者交流中,使用礼貌用语,虚心接受读者批评,耐心听取读者的意见和建议,细心处理工作中的每个小问题。其次,建立读者参与和监督机制,让读者参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通过馆长信箱服务和馆员工作意见簿等形式,主动了解读者需求,收集和采纳读者的意见与建议,及时改进图书馆的工作。

4.开展个性化读者服务。为适应高校师生对信息更深更广的需求,高校图书馆应利用网络这个平台开展个性化读者服务。可以建立读者个人信息库。同时还可以利用信息挖掘和智能化技术,跟踪读者在网络空间的活动,了解该读者的兴趣爱好和需求的变化,这些都为更准确地选择信息提供保证。

【参考文献】

[1]蔡莉静.图书馆藏书建设[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9.

[2]张莉.网络时代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的应对策分析[J].长春大学学报,2003(4).

图书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管理;网络环境;变革

0前言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计算机网络渗透了社会各个角落,信息传递速度空前迅速。为了更好培养高校人才,服务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在社会文明高度发达的当前,高等院校的图书馆管理方法必须做出相应改进。

1高校图书馆管理变革的重要性

1.1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网络环境中高等院校图书馆管理的创新改革,可以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大支持。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复杂,而且程序繁琐的,对时间和人力等多种资源造成极大浪费。因此,需要采取适应网络时代的管理模式,将现代网络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引入高校图书馆管理当中,形成综合性、开放性的管理新模式,强化各大院校图书馆之间的交流与协作,更好的服务社会,让高校图书馆充分发挥其价值。

1.2促进教育科研事业发展

高等院校图书馆管理使用网络环境进行革新,可推动我国教育科研事业的发展。高等院校是许多科研项目的主要基地,大部分科研成果来源于高校教育工作者。因此,高校的图书馆管理须建立更完善的体制,进行管理模式的创新,才能更好的在促进教育和科研事业的发展方面发挥作用。

1.3增加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

进行网络环境下高等院校图书馆管理模式革新,可有效加大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网络环境给图书馆的管理带来了改革的契机,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大量资源整合起来。使用网络进行图书资源的整理可节省大量的人力和时间,使资源得到合理利用,充分发挥图书馆服务功能,为查阅资料提供方便,使图书馆不被时代淘汰。

2高校图书馆管理的不足

2.1管理人员素质不足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图书馆管理人员的从业素质普遍不够。在我国现今高校中,综合素质较高的图书馆管理人员比较稀少。图书馆里的书籍文献资料时效性性很强,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高校图书馆却出现资料陈旧过时现象。由于图书管理人员大部分非专业网络人才,为图书的网络化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阻碍。缺少高素质人员管理,图书馆资料不能被充分的利用,影响服务的质量阻碍教育事业的发展。

2.2管理机制不完善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尚不完善。高校的图书馆管理结构存在问题,图书多数分类存放,不同类别的图书存放在不同的区域,分为理工类阅览室、文艺类阅览室等。此分类方式降低了资源共享率,阻碍了图书馆网络化进程。高校图书馆管理机制不完善,还有部门协调合作不够的原因。加强各部门联系,完善图书综合管理体制,将图书馆文献资料进行更好利用。

2.3管理观念陈旧

我国高校图书馆管理理念比较陈旧。高等院校的图书馆管理工作和其他机构的管理基本类似,都须实时更新,跟随时代科技的脚步,不断寻求更为合理有效的管理方式。在网络技术高速发展的环境中,高校图书馆须更多的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解决问题。但与此同时也应重视人员的作用。不能一味依赖网络技术,忽视人为因素的参与。使图书馆里的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需同时发挥人的主观作用,和网络环境的便利条件,革新管理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图书馆的科学合理化管理体制。

3高校图书馆管理在网络环境下的管理革新措施

3.1建立信息资源共享机制

建设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需建立起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信息资源共享体制是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对图书馆的各个内部结构进行整合规划,建立内部信息数字化管理,使用计算机技术组建局域网,用局域网来实现内部信息资源共享;第二,建立各个院校之间的图书馆资源共享网络,实现院校间信息资源共享和管理的统一化,丰富图书馆资源;第三,建立宏观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实现全国范围内信息资源的共享。采用以上形式,扩大资源共享机制的规模,形成完整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3.2加强联系

加强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联系,许多高校学生对图书馆里各种文献资料的查阅方法不够了解,因此要加强图书馆查阅方法的普及,加快信息的传递速度。网络环境下图书馆管理革新还应实现读者和管理员互动。可在电子阅览室设立咨询服务台,当读者在查阅中遇到问题,可进行咨询,加强图书馆管理规范化,同时增加读者与管理员的沟通,建立良好的查阅环境。

3.3改变传统理念

改变高等院校的管理理念,运用最新管理思想建立高校图书馆的管理机制。在网络环境下,必须调整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模式,改变原有的封闭式管理手段,将图书馆对外开放,建立全新服务理念,不断探索更好的管理方法,跟随网络环境的更新脚步,积极适应快速发展模式。实现系统管理理念的革新,高校图书馆的各部门是紧密联系的整体,网络环境下实现各部门有机结合,推动各部门之间协调运作,取得最佳管理效果,由此实现一体化管理理念。时刻存有竞争意识,不能进行信息资源垄断。在网络如此发达的今天,固步自封,最终一定被社会淘汰。

4结论

网络环境下实行图书馆管理革新是十分重要的。现代化资源信息管理技术具有方便快捷,自主性强等优势,不仅可以增加图书资源的利用率,还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促进高校图书馆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丽琼.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研究[J].黑龙江史志,2014,0(15):213-214.

[2]谢蓉,闵红武,孙明节.试论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做好高校图书馆管理创新工作[J].黑龙江史志,2014,1(58):237.

图书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第6篇

【关键词】图书流通;流通服务;问题;对策

图书馆是人类知识的神圣殿堂。中学图书馆作为学校的信息文献储存中心,是学生获取知识、培养技能的第二课堂,也是学生增强素质、陶冶情操的重要载体。图书馆的流通服务是图书馆根据读者的借阅需求,提供馆藏文献供读者利用的服务过程。它是图书馆面对读者最基本、最直接的服务方式。图书的流通信息包括催还书清单、按月(天)统计借还书及罚款情况、借(还)书明细、某读者借还书情况、按部门(类别)统计借还书情况等,它是通过流通服务体现的。目前中学图书馆的图书流通管理一般采取开架借阅方式。这样既能方便读者,真正实现读者与书零距离接触;又能降低图书的拒借率,有效提高图书的流通;还能减少管理员的无效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但从目前来看,中学图书馆图书流通整体情况不容乐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切实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使中学图书馆真正发挥作用,更好地服务学生读者。

一、存在问题

1.学生阅读量偏少

表1是近年某学期初一年10个班级学生的借书情况

(各班级生数均在48~50人)。

班级 1 2 3 4 5 6 7 8 9 10

借阅册数 288 267 246 262 170 319 355 259 244 274

根据福建省中学示范图书馆评估标准,每个学生每学期至少应阅读课外书籍6册。从上表看,有多个班级的同学平均阅读量达不到这个要求,且由于个体差异,班级借阅量也存在着一定差距。

2.学生借阅图书类别上存在很大差异

图书类别 A B C D E F G H I J K

借书数量 1 105 16 397 127 7 507 180 3775 189 117

图书类别 N O P Q R S T U V X Z

借书数量 18 1 11 48 16 6 48 0 0 17 38

表2是近年某校某学期全体学生借阅图书类别统计表。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理论性较强的知识(如A、O类)不感兴趣。他们热衷于看文学作品和消遣性图书,主要是作文和侦探小说。

3.学生按期还书意识薄弱,超期归还现象时有发生

该校所有借书卡都是新生入学时统一免费办理(一生一卡),图书出借期限设置为一个月,学生借书时未收取任何押金,对超期归还者也没制定处罚方法。因此,学生如期还书意识较薄弱,图书超期归还现象屡屡发生。这给图书的流通和管理都带来了麻烦,也给其他读者的借阅带来了不便。

4.图书乱架现象不止

该校图书馆采用完全开架服务方式,读者可以自由出入图书馆,凭借自己的兴趣爱好搜找图书,真正实现了读者与图书零距离接触。因此,很多同学特别是初一年新生借书时随手乱放图书、倒立图书,导致图书乱架现象横生,给分类和整理都带来很大困难。

二、原因分析

图书流通服务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多数同学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习惯是一种看不见的力量,是在不知不觉中形成的。多数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是在家长的指导下进行的。进入中学后,一些学生渐渐脱离了家长的“僵绳”,自觉性降低,再加上课业负担重,他们为了应付各种各样的考试,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课内的教科书上,这样就自然而然地远离了课外读物。

2.有相当部分同学没有借书经历

据不完全统计,有60%以上的小学生不曾在小学图书馆借过书,他们的课外书籍多数是在班级图书角借的(图书角的书籍一般由班干部去图书室借)。进入初中后,他们进图书馆如刘姥姥进大观园――眼花缭乱;找书时如猴子下山――走马观花,丢东落西,这就导致图书乱架现象严重。不过随着同学借书经历的积累,到了初二后这现象就逐渐改善。

3.馆内部分图书资源相对匮乏,图书类别比率失调

通过统计发现,该馆U类图书仅占全馆图书比率的0.034% ,V类图书更寥寥无几,所占比率仅为0.018% 。此外,馆内有一部分图书已陈旧老化未能及时更新,同样成了流通的障碍。

4.现代科技信息的发展

随着网络和计算机的广泛普及应用,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相互学习、交流。很多同学觉得上图书馆找书麻烦,只要通过网络下载,各种各样的资料、读物就一应俱全,应有尽有,那些平实的图书对他们已失去诱惑,电子图书、手机阅读、平板电脑等科技产品越来越受到中学生的青睐,使得上图书馆借书人数越发减少。

三、解决对策及看法

如何避免和减少图书流通服务过程中出现的这些问题,有效提高图书流通率?笔者在工作中做了一些探究,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1.提高认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和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学生单靠书本上的知识已很难适应新课改的需求,因此要让学生明白:只有多读课外书,才能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允许学生进行个性化、多视角阅读,可向学生推荐一些浅显易懂、喜闻乐见的童话、神话故事和小说,也可推荐一些篇幅较短的经典美文、古代名著等。对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课外读物不要过多干涉,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学生有了阅读欲望,才会有浓厚的兴趣阅读。

2.积极创造条件,全面加强课外阅读

福建省教育厅于2013年2月颁布了《福建省中小学“书香校园” 读书活动实施方案》,方案要求学校每年3月、9月要开展校园读书活动节,要求学生每天快乐阅读半小时,要加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学校要以此为契机,常抓不懈,除了九月份的惯例读书节外,还可不定期举办读书竞赛、品书台、读书之星等读书活动,以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提高阅读量。

各科任老师要善于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科特点,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真正做好课内和课外知识的有机结合。图书管理员要密切结合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及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好学生的引路人,“为书找人,为人找书”,使每位读者在图书馆中都能找到赏心悦目的好书,使馆中的各类好书能为学生所用。

3.定期剔旧换新,不断改善藏书质量

学校要定期对一些较为破损的无人问津的图书进行剔除,并及时补充添置新书。除了接受上级部门或社会贤达的捐赠外,学校每年也要拨出一定的教育经费用于图书添置,或发动全体师生把认为可读性的图书捐献出来,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4.建立较为完善的借阅制度

可制定一套合理的可行性较强的图书借阅方案,促使学生按期还书。如借书超期的要及时到图书馆办理续借;借书丢失在两周内主动交赔偿金的按原价赔偿;丢失超过半年才履行赔偿手续的,应视图书价值按三到五倍赔偿等。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爱书、还书意识,防止图书丢失,又能促进学生自觉阅读,养成良好习惯。

5.做好学生读者的导读导借工作

图书馆可联合德育处等部门,于每学年初开展新生读者入馆教育。建议把“图书馆机构设置、馆藏布局、图书借阅流程、规章制度”等内容录制成光盘分发给各班级,各班利用班会课时间组织学生观看,使学生对各类图书分类号、书标签、排架顺序、馆藏图书分布以及整个借书流程有个大致了解,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学生上馆借书时胸有成竹,有章可循,就不会盲目,也可杜绝乱扔乱放图书的坏习惯。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青少年成长的营养品。倘若同学们都酷爱读书,热爱书籍,那么图书流通之花就会开得愈加绚丽多彩。

参考文献:

图书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第7篇

开展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五项管理”情况自查报告

根据XXX市教育局、XXX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关于开展“五项管理"督导工作的通知》要求,我校对学生作业、睡眠、手机、读物、体质管理五项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五项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1.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我校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县关于中小学生减负工作等文件。将学生减负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积极转变教师思想观念和家长教育观念,不断向课堂要效率;为杜绝学生作业完成不了,学校进一步规范学生作业,增强学生作业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做到少而精;并积极开展专项治理行动,从源头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

2.重视学生睡眠情况。我校在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同时,认识到课堂的高效率,还需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而学生睡眠情况是关键,为做好和改善学生的睡眠情况,积极引导家长关注小孩的睡眠质量并宣讲睡眠重要性和睡眠不足的危害性。并动员全校班级开展健康睡眠专题班会,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

3.规范学生手机管理。2021年春季学期,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我校特制定了学生手机管理规定,为加强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学校积极动员部署,科学引导,家校联动,确保学生手机管理工作取得实效。发送了致家长一封信,开展了主题班会活动以及加强了宣传检查力度。

4.加强学生读物管理工作。近年来我校积极打造特色办学,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积极营造书香校园环境,近年来,学校加大资金投入改善了图书室,学校阅览室由专人管理,周一至周五全天向学生开放,营造了浓厚的阅读氛围,我校先后被评为市级语言文字示范校、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校、团队示范校、文明校园等。

5.提高学生体质健康。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过开足开齐体育课、劳动课,增强学生的健康体质,每年在全校范围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做好数据全面真实,并对各年级学生体质情况进行分析,通过采取针对性的训练方式,还及时向家长、学生反馈,通过专业锻炼和引导,不断改进学生的体质。同时学校还十分重视学生的爱眼护眼工作,通过主题班会宣讲,提高学生爱眼护眼的意识,并利用下午课间开展眼保健操,将学生眼保健操情况入班主任工作管理。

二、主要做法及经验

(一)落实责任,注重实效。

“五项管理”工作能否落到实处,关键在校长。要切实提高认识,细化管理措施,综合施策,重在执行,监督。

1.每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有具体措施。

2.召开全校教师大会传达相关文件内容,做到人人知晓。并通过班主任群转发相关文件给学生家长。

3.“五项管理”工作不是阶段性的工作,是学校日常工作的重要内容,我们学校坚持常抓不懈。

(二)学习宣传,掌握政策。

首先要学习上级下发的相关文件,做到学校领导、教师全员学习,学习全部文件内容。其次是向学生和家长做好宣传,广而告之。通过主题班队会、升旗仪式、家长群、致家长一封信等不同形式积极教育引导。吃透文件精神,让人人都了解“五项管理”规定的内容。

(三)明确作业管理要求,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1.把握作业育人功能。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我校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坚持小学一年级零起点教学。在课堂教学提质增效基础上,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促进学校完善教学管理、开展科学评价、提高教育质量。

2.合理调控作业总量。加强各学科作业统筹管理,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合理调控学生书面作业总量,小学1、2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3至5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完成书面作业主要靠校内时间,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自习课、校内课后服务时间,使小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

3.科学设计作业形式和内容。依据学习内容,按照教学进度,设计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的作业。要综合考虑作业的系统性、多样性和实践性,做到分类、分层布置作业,既要设计面向全体学生的巩固性作业,也要设计具有选择性、差异性的选择作业,探索分层布置作业。不得用手机布置作业或要求学生利用手机完成作业,严禁教师在微信群、QQ群等布置家庭作业。不布置机械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不得给家长布置或者变相布置作业,不得让家长代为布置作业。

4.规范作业批改。教师对布置的学生作业全批全改,不得要求学生自批自改,强化作业批改与反馈的育人功能。作业批改要正确规范、评语恰当。学校和教师不得要求家长代为批改作业,不将家长的签字作为评判学生完成作业的依据。

5.督促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学校、教师对家长进行宣传、指导,引导家长切实履行家庭教育职责,督促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不抄袭、不敷衍,不利用网络手段下载作业答案,不额外给学生安排书面作业,家校合力,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效率和质量。

6.不断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组织教师认真研读课标,钻研教材,研究教法,课堂上努力做到讲练结合、精讲精练,在不增加学生课业负担的基础上实现课堂教学提质增效。

(四)保证学生睡眠充足,培养良好作息习惯。

1.加强宣传教育。通过班队会课、科学课加强学生关于睡眠方面的知识科普,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定期向家长宣传睡眠对小学生身体发育以及学习的重要性,提醒家长不盲目给孩子跟风报班、参加课外培训,避免学校减负、家庭增负。

2.合理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坚持“难易适度、数量适当”的原则, 不额外布置课后作业。

3.培养良好作息习惯。引导学生制定作息时间表,保证中午半个小时以上的午休,每天睡眠时间不少于10小时,建议每天21:00之前上床休息。

(五)关于手机管理。

1.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国旗下讲话、班队会、板报、演讲、等形式的活动,引导每位同学从自身做起,坚决拒绝手机进入校园,并形成长效机制。

2.严禁手机进课堂。严禁学生将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带入课堂。为方便与家长联系,学生可以带电话手表。

3.严格手机管理。教导处将不定期抽查各班学生带电子产品进课堂相关情况,做到有监督、有落实。值周教师巡查中发现学生持有、使用手机的,坚决予以收缴并交于班主任统一保管。

4.做好家校合作。向家长宣传“五项管理”规定相关要求,号召家长以身作则,引导学生健康使用电子产品,减少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频次和时间。

(六)控制教辅种类,严格图书管理。

1.控制教辅种类。禁止教师、家委会推荐或要求学生统一购买其它种类的教辅资料。

2.严格图书管理。严格遵守图书室和班级图书增新剔旧和进室、进班审查制度,及时补充更新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

3.强化督导落实。学校采取多种形式严查各班乱征订购买教辅资料和强制或推荐暗示学生在特定地方购买图书情况,一经学校发现将取消教师职务晋级、评先评优资格。

(七)加强体育管理,增强学生体质。

1.上好体育常态课。组织体育教师进行新课标培训,通过录制游戏或辅助练习的短视频,突破技能教授的重难点,让学生乐学、乐练,扎扎实实上好每一节课。指导学生规范做好眼保健操,定期给学生讲解爱眼护眼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多进行乒乓球、羽毛球、跳绳、跑步等运动,缓解用眼疲劳。

2.创新体育特色课。开设足球、跳绳、舞龙等体育特色技能课,指导学生掌握1至2项体育技能。

3.设计个性化体育作业。围绕国家体质健康测试项目,每周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个性化体育作业,指导学生进行专项训练。针对不同学段制定不同的训练内容、训练目标和训练量,学生根据自身素质选择完成当日训练任务。

4.组织丰富多彩的体育竞赛活动。以赛促学、以赛促练,结合校园艺术节、县级足球赛、县级运动会等开展足球、羽毛球、跳绳等体育专项运动竞技赛,丰富课余生活,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通过学校拓展课、体育社团、校队的专项训练,达到培优提升效果,发展学生体育特长。

三、存在问题

1.教育减负要真正落到实处,需要大力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创新。

2.在手机管理方面,家校合力还需进一步加强。

3.教师专业还有待提升,在培养学生阅读和养成良好习惯方面,教师的专业理论知识还不足。

四、改进措施

1.学校要把好执行关,加强手机管理宣传教育,加大检查和管理力度,健全手机统一管理制度。

2.加强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素质;通过关注学生的阅读时间和阅读读物,为家长学生提供具有建设性的指导意见。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着手,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图书管理存在问题及建议范文第8篇

[关键词] 信息化;档案管理;医院管理;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 R197.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1(b)-165-02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of hospital informatization and hospital records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BIAN Junshi, ZHANG Wei

Management Office, Affiliated Hospital of Weifang Medical University in Shandong Province, Weifang 261031,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reform of medical care system, hospital informatization received unprecedented attention, the role of hospital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in hospit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being more and more outstanding. As the hospital informatization continuously improved, hospital records management standardization, electronic and level of modernization is also enhanced. Hospital informatization is constantly promoting hospital records management moderniza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d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hospital informatization, analyze hospital informatization’s influence to hospital records management, and hospital records management how to adapt to hospital informatization is also been proposed.

[Key words] Informatization; Records Management; Hospital management;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医疗行业是一个信息高度密集的行业,也是一个高度依赖信息处理的行业,近年来,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步伐不断加快,医院的信息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伴随着医院信息化的浪潮,在医院的各项业务管理活动中,传统的工作手段逐渐地被现代管理手段取代。医院档案管理工作也是如此,在医院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以电子病历为代表的医院档案管理的标准化、电子化、现代化水平得到了不断提高,医院信息化正在不断促进医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1 医院信息化发展现状

1.1 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突破和显著成就

根据中国医院协会2008年完成的中国医院信息化发展研究(白皮书)得出的结论:全国绝大部分三级医院已经建立了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已经成为医院管理业务运行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性设施;基层医院的信息系统建设也在快速发展[1]。同时,医院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正在向深度发展,从侧重于经济运行管理,逐步向临床应用、管理决策应用延伸。中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和显著成就。

1.2 我国医院信息化建设的不足

按照医疗信息系统发展的三个阶段即医院管理信息化阶段、临床管理信息化阶段和区域医疗卫生服务阶段的理论[2]。目前我国医院的信息系统处在由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MIS)向临床信息系统(clinical information system,CIS)过渡的时期。医院信息系统侧重的是人、财、物等方面的管理,在临床与医疗等方面的应用还较少,功能十分有限,处于起步阶段。此外,由于管理体制和行业政策因素、医院本身和医疗行为复杂性因素以及其他多种因素的影响,医院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医院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信息一体化管理,如何将医学和医院管理与信息技术融合的问题。

2 医院信息化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影响

2.1医院信息化拓宽了医院档案管理的发展空间

一方面,医院信息化改变了传统档案室主要收藏以纸张为载体的信息的格局,逐步形成了信息化条件下多种介质储存信息的电子化格局,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突破了库房,跳出了固定场所,保证了在用限空间内实现存储信息量的最大化,极大了拓宽了档案管理发展的有形空间。另一方面,在信息化条件下,医院医务人员、档案管理、使用人员通过医院电子阅览室、通过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可以直接在不同的场所采集、处理、获取和利用各种不同类型的档案信息,从而极大的拓宽了档案管理发展的无形空间。

2.2医院信息化为医院档案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了档案管理工作由注重储存向注重开发利用的转变

医院信息化使得医院医务人员和医疗、行政、教学、财务、科研、人事和后勤等各个职能部门的档案管理、使用人员可以最大程度地方便获取所需要的档案信息,节省了时间,提高了利用效率,极大地提高了各类人员开发利用各类医院档案资源积极性,从而促进了医院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同时,在信息化条件下,医院档案管理部门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在最短时间内采集到各部门的所有档案信息,在最短时间内对档案信息进行组织、加工和储存,从而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服务,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医院档案管理工作由注重储存向注重开发利用的转变。

2.3医院信息化加快了医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

目前,医院档案管理的标准化、数字化与现代化已成为大势所趋,以电子病历为代表的现代化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医院档案管理,医院信息化的成就已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医院档案管理的现代化进程。但是,同在医院信息化过程中遇到的如何将医学和管理融入信息技术的问题一样,如何将档案管理融入医院信息化建设的整体工作中一同规划,同步建设将成为加快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面临的实际问题。

3 对医院档案管理工作适应医院信息化要求的建议

3.1建立医院档案与其他信息管理融合的一体化管理模式

医院运作和管理的过程是一个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利用信息的过程,医院作为一个综合的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就是一个信息资源子系统[3]。将这个信息资源系统融入医院整体信息化工作中,不但可以节约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还能够提供更多地综合信息,形成更具有综合效益的资源库。因此,医院在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要把医院档案管理标准化、电子化、现代化建设纳入建设范畴,同步规划,同时建设。医院要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规范化,大力扶植相关理论的研究,如档案信息开发,档案数据结构、档案数据库等,积极推进档案部门计算机管理和网络化建设,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创造条件;要努力提高档案人员素质,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为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3.2加强医院各相关部门的协调与资源整合

目前,医院实行的信息管理体系是档案与其他信息分体管理的体系。这个体系主要由信息科和综合档案室两部分组成。信息科是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必备职能科室,负责医院病案统计管理、图书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综合档案室是二级以上综合医院的独立职能部门,对本单位各种门类、载体的档案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并对本单位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检查。信息科、综合档案室在日常工作中基本是各自独立地进行信息的收集、整理、保管、加工、统计和提供信息使用服务,两个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重复劳动现象较为普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医院信息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医院档案资源丰富,门类复杂,既有相对独立的病历档案,又有门类复杂的人事、会计、科技、器械、文书等综合档案[4]。这些档案在形成和使用等环节上分属于医务、人事、财务、设备等不同的部门。有效整合相对复杂的各类档案资源,是实现医院档案管理现代化进程中不得不面临的实际问题。实现这些档案资源的整合需要医院各相关部门加强协调,密切配合;需要医院在进行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统筹考虑,避免重复建设。

3.3面向临床,注重信息化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档案的价值最重要的体现在它的开发利用方面,作为医院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最重要的要体现在它为临床服务的广度和深度上[5-7]。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必须牢固树立以临床工作为中心的意识,紧紧围绕临床工作需求来设计、开发和利用信息化档案资源。

首先,在医院信息系统设计开发环节,要充分调查临床医护人员的实际需求,适应临床一线工作面广、量大的特点,开发适应临床特点要求的高效、简便、实用的产品。卫生行政部门要不断加快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步伐,加大工作力度,做好顶层设计,早日完成包括以电子病历为核心的医院管理系统在内的全国卫生信息系统的标准化建设。

在开发利用环节,医院要充分适应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加大人、财、物资源的投入,建设高标准的电子化阅览室,加强临床科室信息化建设所需软、硬件建设,尽可能为开发利用信息化档案资源创造必要的条件。相关职能部门要充分征求临床一线人员在使用信息化档案资源中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好管理职能。

[参考文献]

[1] 中国医院协会.医院信息化建设白皮书[OL].2008.http://省略.

[2] 俞思伟.新一代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组织与开发[J].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2001,14(1):43-44.

[3] 刘皓.医院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档案,2007,14(11):34-35.

[4] 陈洪.医院档案的门类与管理[J].兰台内外,2008,25(6):45.

[5] 沈培林.新时期医院档案管理工作探讨[J].现代医院,2010,10(9):137-138.

[6] 王晓萍.医院综合档案网络化管理的思考[J].现代医院,2011,11(4):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