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运动技能

体育运动技能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体育运动技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体育运动技能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教育习惯养成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 G8 文献标识码: A

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适时适度的表扬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对学生做的好的方面在一时间给予肯定,表扬,会更加激发起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课堂教学应遵循信息差原则,信息差是指人们掌握信息的差距。学生是抱着学习新的知识技能来上体育课的,师生之间的信息差越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让学生体会独立完成技术运作的满足感。体育教师作为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播者,同时也是学生体育意识、兴趣的培养者。特别是在素质教育改革的新形势下,做一名有心人,长期坚持不懈地补充新的知识和理论,使自身素质不断提高,成为学生真正的榜样,更好地培养学生兴趣,养成良好的身体锻炼习惯,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

一、养成教育贯穿教学过程始终

培养学生体育运动技能与身体锻炼习惯的能力,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养成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习惯和能力,如何将身体锻炼习惯与能力和常规教学有机地结合,笔者本在多年体育教学中认为,身体锻炼习惯的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自我锻炼能力,也是自我控制能力。所以,应注意全面培养学生的自我锻炼能力,将自我锻炼能力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技术教学外,要着重提高学生认识,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体育教学要特别培养学生在独立锻炼过程时,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方面有较我调控能力,从而使学生自我锻炼成为自己的自觉行为,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终生受益。这也符合现阶段“体育与健康”所提倡的:学生能够掌握体育与健康的基本知识和运动技能,学会学习体育的基本方法,形成终身锻炼的意识和习惯,选择自己喜爱的体育项目,体验锻炼身体的乐趣,从而提高对体育的关心、意欲、态度和兴趣,拥有健康的体魄。

二、养成教育路径中教师角色的演绎

体育教学具有多样性、全面性特点,体育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从有利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出发,利用一切条件和方法,积极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意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1.运用新颖、多样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学生精力充沛,活泼好动,兴奋性强,乐于接受新东西,他们不喜欢机械重复的练习程式,而喜欢变化多样的、新颖的、生动的、有层次的、操作简便的练习内容和教学方法。

2.利用运动竞争激励机制,巩固学生的体育兴趣,竞争对人的行为具有激励作用,因为竞争中的人们存在想赢不想输的自然的感情动机。在教学中,最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潜能的是竞争活动。竞赛对肌体机能提出更高的要求,能有效地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动作技术、技能,使学生的情绪高涨,增加紧张度、兴奋度、参与度,在竞争中学到了知识,健全了身心,陶冶了情操。竞赛和激励的方法很多,可以采用分组激励法,语言、表情激励法。

3.创造良好的教师形象,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体育教师刚毅果断,精力充沛,反应敏捷,体质健壮,朝气蓬勃的形象,会使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定势。体育教师除了要建立良好的外形形象外,还应有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生动精炼的讲解,和蔼可亲的教态,以及富有情趣的诙谐,都能引起学生对体育的兴趣。

4.教师要具备专业的教学素质,思维灵活性。当同学们作完大量的运动后发现自己产生了错误动作定型,并且自己经多次修改也无法改正,教师就要对此进行思维转换,变换教学方法来传授正确知识,鼓励其正确的动作,由于受到了鼓励,增强了克服不正确的动作心理,所以学生遇到困难有情绪时教师要转换思维。严谨周密的文字组织与清晰的语言表达素质,当我们听到某句话时,语言所代表的某种事物或现象的特性就会和语言一起对人的机体起作用,或使人镇定、或使人惊恐、或使人愉快、或使人悲伤,如果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风趣便很快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度,接受能力增强了,学东西记得牢、劲头足,效果自然也就增强了。动、直观、规范的行为表达素质,有些人的兴趣往往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都把心目中的权威人物的一言一行当作自己的表率加以模仿,所以教师要注意自己的技术动作的准确协调、自然优美,要引起他们对技术动作的兴趣以及对教师的依赖。指挥组织的基本素质,如果在体育意识、课余体育活动、集会、游览等各种场合下,教师就要有有效的组织和指挥的能力。教师在时间、程序安排、人员调动等各方面都要组织得恰如其分,只有这样每项运动都将会圆满完成。让学生有一种各项运动都在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意识到自己所学的知识在不断的强化,自己的身体素质在进一步的提高。

体育运动技能范文第2篇

摘要:

茶叶无疑是我国饮品历史上极其重要的素材。无论是其发现初期,还是在今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都离不开这一元素。茶叶在发现的初期,其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其药用价值。随着当前科技水平日益提升,通过科学研究,我们发现其中存在一系列能够对人体产生一定效用的元素。本文拟从体育运动能力的相关内涵和影响因素认知入手,结合茶叶活性提取物的相关内容,分析茶叶活性提取物对体育运动能力的具体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

茶叶;活性提取物;体育运动能力;茶多酚

经过研究,我们发现茶叶中蕴含的元素,能有效缓解因为参与体育活动所产生的身体疲劳,也能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直接作用,通过这一元素进行提取,从而应用与体育运动中,为整个体育运动能力的有效发挥提供了重要帮助。而经过对这一系列活性提取物进行研究,其中主要的成分就是茶多酚,这一元素集中分布在各类茶叶中,而以绿茶为优。也就是说如果能够有效应用这一元素,将能够获得更好的体育运动效果,从而确保整个体育运动能力的有效发挥。

1体育运动能力的相关内涵和影响因素分析

所谓体育运动能力,其实质上指的是人们在参与并最终完成某一项体育项目过程中所具体表现出来的协调能力。可以说整个体育运动能力涉及到体育锻炼的参与兴趣和相关能力,以及其掌握某项运动技巧的水平。可以说,体育运动能力直接关系到体育活动中的方方面面,影响到我们在体育活动中的作用发挥。

1.1体育运动能力的相关内涵分析

通过对体育运动能力进行研究,我们认为该能力指的是人们成功开展某一项具体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身体与内心之间的有效统一和互相配合的能力,其通常受到知识水平、运动技术和客观技能等多项元素所整体构成,并且能够对人们身体和心理都产生作用的内容。人们这一能力,需要借助体育运动来具体开展。比如在体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观察想象能力、记忆思维能力等等,都是体育运动能力的重要内容之一。可以说,能力是我们掌握知识,应用技能的前提和关键,也是能够对人们参与具体活动的效果产生重要作用的关键原因。

1.2体育运动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想要有效培养体育运动能力,需要我们充分有效打破传统的运动技能单一教学,要注重运动技能发挥过程中的各方面要素,通过具体的体育理论实践,从而有效培养体育运动能力。影响体育运动能力的首要因素是兴趣,这是决定人们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的关键原因。兴趣是一种心理因素,虽然其不能直接影响到体育运动能力,但是当人们对参与体育运动充满一定热情和积极性时,其就能最大程度地调动体内各种参与体育运动的情绪,从而实现个人体育运动能力的有效发挥。在体育运动参与过程中,是否具备兴趣,对整个体育运动的效果所表现出的结果是不一样的,为有效提升体育运动能力,我们必须树立相应的兴趣,自觉参与到体育运动的比赛和参与中。其次,体育运动技能的掌握状况也直接影响到体育运动能力的掌握和发挥情况。因此必须注重体育运动技能的有效培养。一方面要营造良好的运动环境,为体育技能掌握提供基础,另一方面要丰富运动技能学习内容,确保整个体育运动能力与整体水平紧密有效结合。而在运动技能发挥过程中,必须充分结合各种体育能力影响因素,从根本上实现体育运动能力的有效提升。最后,体育运动能力还受到身体状况的影响,当身体状况较好时,人们能够积极展现自身所掌握的各项运动技能,其身体中各因子偏向积极,此时运动能力能够得到最有效的展现。但当身体较为疲惫时,其对人们的影响就是整体身体机能较为消沉,各项身体技能,很难实现有效发挥。因此我们需要积极探索多种方式,确保人们能够有效消除自身身体上的疲劳,尽可能确保身体处于最佳状态,从而促进整个体育运动能力得到有效发挥。

2茶叶活性提取物的相关内容分析

随着人们对茶叶具体成分的研究,我们发现在茶叶中存在一系列能够有效提升人们身体中各项元素积极性的元素。通过充分协调发挥茶叶活性提取物中的各项元素,最终实现体育运动能力的最大展现。茶叶活性提取物指的是从茶叶子中所提取出来的活性物质成分,其主要构成元素为茶多酚元素,结合大量临床实验研究表明,这一物质的主要作用是能够有效抗氧化,同时消除人体内的自由基。通过对茶叶的研究,如今我们从绿茶中可以看到的化学成分超过了600种,其中有机化合物元素超过了四百五十种,这其中包括茶多酚和茶多糖等元素,其中茶多酚也是目前绿茶活性提取物中最主要的成分,该元素有着极强的药用功效。茶叶活性提取物中的各种要素能够对各种细菌、真菌等产生极其明显的抑制效果。尤其是其中的茶多酚元素能够有效抑制口腔中的变链菌,对皮肤上的发癣菌以及胃肠道中的肠炎沙门菌。其能从一定程度上抑制或杀死这些病菌。此外,茶叶活性提取物中的茶多酚元素还能够对人们的心血管疾病产生较为直接的预防治疗效果,通过具体的医学临床实验研究表明,茶多酚元素能够有效抑制高血压、高血脂等,而其中多酚类元素能够对血清中胆固醇等元素起到有效的预防。此外还能有效预防心率失常的问题,对人体内引发腹泻的病菌进行预防和抑制,从而起到缓解肠胃问题、解决腹泻等问题。活性提取物中的黄烷醇类元素能够有效增强人体内肾脏中的血液量,从而有效减少有害物质的堆积。可以说茶叶活性提取物质中有许多元素,能够有效舒缓人的精神压力,同时缓解疲劳现象,促使整个体育运动能力达到最佳效果。如今我们十分注重各种元素之间的融合,但凡能够相互作用、互相影响的元素都可以被我们所借鉴和应用。通过对体育运动能力进行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想要实现整个能力最大限度的调动,需要我们对涉及该能力的各个细节进行有效把控,最终实现个人体育运动能力最大程度的调动和发挥。因此,我们需要注重探究利用茶叶活性提取物对人体育运动能力培养和提升的相关影响和作用。

3茶叶活性提取物对体育运动能力的具体影响和作用分析

结合相关研究发现,在绿茶中存在多种元素,通过合理应用,能够对人们身体疲劳症状的消除产生积极影响,而如果能将活性提取物与自身相结合,那么其将能够为人们发挥展现最佳体育运动能力产生重要影响。部分体育运动项目爆发力强,需要快速补充能量,想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其无氧运动能力,就需要充分有效使用茶叶活性提取物,尤其是高效利用其中的茶氨酸元素,从而及时有效地补充运动员体内因为能量分解所需要的相关元素。通过有效缓解运动员的身体疲劳,从而帮助运动员迅速有效的恢复体能,从而有效参与无氧运动,茶氨酸作为绿茶的一种物质元素,通过体系化服用茶氨酸元素能够对运动员的身体恢复产生重要作用,因此研究茶氨酸服用对运动员无氧运动能力培养和提升的作用值得研究。体育运动项目,训练强度大,体力消耗量也比较大,而且很难快速实现自身体力的有效恢复。因此,通过服用儿茶素和茶氨酸,则能够及时消除训练所产生的乳酸和自由基等,从而帮助人们实现迅速恢复和补充体力,提升运动员的体育水平和能力。通过及时服用茶氨酸,能够实质性消除疲劳现象,让人的身体相关组织得到放松,所以我们通常会将茶叶活性提取物广泛应用于体育运动后产生的血乳酸消除上。此外多氨酸元素的服用,也能够对运动耐力产生直接影响。可以将茶叶活性提取物加工,用作相关补充营养剂,通过及时补充,为运动员持续耐力提供保障。通过对体育运动能力的各项影响要素进行分析,我们发现茶叶活性提取物能够起到的作用更多表现在对人们体内各项元素进行有效调动,如果我们能够将茶叶活性提取物充分有效应用到整个体育运动能力要素的调动上,必然为整个体育运动发挥更大作用。

4结语

随着当前人们对茶叶的具体消费需求日益成熟,现阶段有关茶叶的科学理论研究已经达到了较高水平,如今人们对健康、养生重视程度日益提升,当前人们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而茶叶中所具有的医学价值日益被认可,针对人们在参与体育运动过程中经常出现的身体疲劳的问题,选择茶叶活性提取物的有效应用,最终实现体育运动能力的最大程度发挥。

参考文献:

[1]张颖捷,杜万红,黄春桃等.百两茶提取物对小鼠运动性疲劳作用的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3(8):647-650,653.

[2]谭俊峰,林智,彭群华等.茶氨酸复合制剂缓解体力疲劳功能评价[J].茶叶科学,2012(6):530-534.

体育运动技能范文第3篇

摘 要 提高人们的身体健康素质,体育运动起着关键作用,为人们的生活注入新的活力。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虽然越来越高,体育运动也在逐渐向大众化发展。但是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仍然受到多种因素制约。本文针对推动体育运动的大众化发展,提出解决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做一些对策研究,谨供社会参考。

关键词 大众体育 国民素质 建设需要 对策研究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健康要求逐渐提高,体育意识得到了有效增强,使得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实际上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实际过程,依然存在诸多因素,直接制约大众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大众参与体育运的积极性,不仅改善人们的体质,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本文研究解决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受限因素,促进体育运动的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众参与体育运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体育运动本身具有诸多优势,不仅能愉悦人们的心情,还能提升健康素质的提高,大众参与体育运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是大众参与体育运动有助于大众健康。众所周知,健康是一切建设的本钱,缺乏健康直接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大众参与体育运动不足,缺乏健康的体魄,亚健康给人们敲响了警钟,缺少体育运动病源多发,耗费大量的医疗资源,不仅给人体健康带来一定影响,还会直接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二是大众参与体育运动有助于提升劳动效率。人们的劳动效率都和身体素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就可以在相同的时间内,完成较多的工作量;身体素质较差的人不能在有效时间的内完成较多的工作任务。例如:企业公司常按照员工绩效、工作效率和质量进行考核,由此可见,身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工作效率。大众通过参与体育运动能够有效提升身体素质,有利于提高劳动效率。三是大众参与体育运动有助于提升全民体育素质。大众通过参与体育运动,不仅能够培养自身体育兴趣爱好,还能够从中发现体育人才,为培养竞技体育输送优秀人才。大众参与体育运动并非仅靠赢得奖牌的多少来衡量,而是通过体育运动不断提升全民的自身素质。四是大众参与体育运动有助于促进社会和谐。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都比较分散,使得人和人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少,调动大众参与到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能够有效促进人和人之间的学习交流,有利于提升社会的和谐。

二、制约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的因素

尽管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但在一定程度上依然存有诸多因素,时刻影响制约着大众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有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表现在:

(一)从主观上讲。制约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的主观因素:一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开展都是由动机决定的,大众参与体育运动主要是由内在动机直接反映出来,而对于外在的动机则主要是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渴望,外在动机比不上内在动机对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内在动机能够直接付诸于实践;二是还体现在人们对体育基本技能的掌握了解程度,这一点直接影响着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和动力。由于体育运动的技能主要受多方面的影响,如运动员的训练程度、教学训练方法等,一旦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无法掌握,很难让大众积极参与到体育的活动中来,并会制约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种类。现实中不少大众无法参与体育运动主要是主观因素造成的,大众体育运动的主观意愿不强,直接制约着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因此,要提高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需要不断培养大众掌握体育运动的基本技能,合理的进行体育活动,形成爱好,推动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内在积极性。

(二)从客观因素上讲。制约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的客观因素主要体现在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闲暇时间和体育场地设施两方面,表现在:一是大众闲暇时间成为制约参与体育运动的客观因素之一。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越来越大,使得大众闲暇时间逐渐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即便大众有较多的闲暇时间,时常安排不够合理,比如,利用闲暇时间购物、或者直接加班应酬,都会直接影响大众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二是体育场地设施不足是制约参与体育运动的客观因素之一。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影响了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表现在尽管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但依然有不少人在体育运动上消费比较低,甚至不愿意将费用花费在体育运动上,加之现代的免费体育场地设施相对人群较少,使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受到制约;三是经济社会制约大众参与体育运动。体育本身具有社会实践性,体育运动的发展与经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大众的经济水平受限原因表现在:大众个人的经济水平是参与到体育运动中的基础,如果没有足够的经济水平,是不能有效参与到不同种类的体育运动中,使体育运动项目受到限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体育运动场地设施有着一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比较高,体育运动场地投入比较好,有利于吸引大众参与体育运动。因此,体育设施是影响大众参与体育活动的重要物质基础,需要国家加大体育场所、设施建设力度。

三、调动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积极性的对策

大众参与体育运动,利民、利国。如何调动大众参与体育运动需要做好多方面的工作,具体表现在:一是加大培育体育社会机构和专业性体育人才。大众参与到体育运动,主要与兴趣、爱好息息相关,需要不断加大培育体育社会机构和专业性体育人才。体育行政和管部门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制定相应的措施,组织相应的社区工作服务机构,不断推动发展体育运动机构和培养专业型人才,通过加强对大众业余体育运动的开展,利用精神奖励或物质奖励的形式不断鼓励大众积极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实现政府部门与大众之间的沟通交流,充分发挥体育运动的桥梁作用,进而使体育运动得到有效稳健发展。体育行政部门加强对体育运动项目的指导,避免大众参与到体育运动中出现误区,使其掌握相应的体育基本技能,推动大众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进而推动体育运动事业的发展;二是积极组织体育运动活动,推动休闲体育的发展。体育运动有休闲和业余之分,针对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实际情况,更多的人群需要参与休闲体育运动,提高参与者之间的学习交流。经常举办一些传统的大众的体育比赛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到体育运动中,不仅实现社会和谐交流,有利于展示个人风采,传承体育运动文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体育运动的发展创造了空间。充分发挥政府和相关机构的主导作用,推动体育运动的综合发展,通过在发展休闲体育运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推动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满足人们健康需求;三是不断为体育运动活动提供合理的场地设施。合理规划建设不断为体育运动活动提供合理的场地、设施,才能够吸引大众积极的参与到体育运动中来。现实中应根据当地居民居住的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的体育设施,为大众进行体育运动提供方便。例如:在一些小广场等场地,预留电源线接口,供休闲运动的人们使用,避免因场地设施等影响体育运动项目的开展。

综上所述,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受限是多方面的,有个体和群体的主观文化观念的原因、也有经济社会发展不充分的客观原因,还有各级政府主管行政部门的主导、活动场所设施建设不规范不科学不合理的原因,也有专业人才培养不足,体育专业技巧兴趣爱好文化传承不足等原因。改善结构,创造条件,积极引导,推动大众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提高国民身体素质,需要根据大众自身实地实际情况,通过组织机构和专业人才因势利导大众利用自身闲暇时间,合理分配运动时间,提国全民身体素质,有利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参考文献:

[1] 车志宏,马思远.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积极性因素的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0(02).

体育运动技能范文第4篇

青少年体质下降问题正受到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由于制度落实上的缺失,导致20多年来青少年学生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高身材、低体质的特征日趋加重。2006年12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共同了《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决定》。阳光体育运动以“达标争优、强健体魄”为目标,用3年时间使85%以上的学校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使85%以上的学生做到每天锻炼一小时,达到《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格以上等级,掌握至少2项日常锻炼的体育技能,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体质健康水平切实得到提高。

在目前学校的现状下,如何有效地促进“阳光体育运动”在学校的广泛开展,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措施,保证“阳光体育运动”的基本内容得以落实,从而达到遏制学生体质下滑的趋势,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使“阳光体育运动”成为一种长效机制坚持下去。

1.加强宣传学习,强化建章立制,为实施阳光体育运动打造思想和制度基础。

国家发起全国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的号召后,需以立法的形式推进“阳光体育运动”的全面开展。另外就是通过在各类考试当中,加大体育考试所占比重,引导各级学校重视体育,响应国家的号召,大力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学校的上级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通过检查、评比、展示等形式,督促学校推进“阳光体育运动”。学校方面,通过完善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保证学生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严格按照师生比例配备体育教师和体育辅导员,充分利用场地和器材,推进具有学校特色的群众体育运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健全各项具体制度是保障。所有制度应与师生、班级考核挂钩,不断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充分调动广大师生强身健体的积极性。定期开展体育竞技比赛,大力表彰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对在运动训练方面有突出成绩的运动员、教练员和体育教师进行奖励。增强青少年体质,学校是关键,一定要保证上好体育课,切实保证青少年每天锻炼一小时。同时,要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重视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让增强体质成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2.加强素质教育。改变应试教育的评价体系。为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解放思想。

在开展“阳光体育”活动过程中,一定要把新课程改革进行到底,广泛传播健康理念,使“健康第一”的口号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使学生能从繁重的作业中走出来,到操场、到阳光下,充分享受大自然的关爱。学生成绩评估体系要从单一的评价视角转向多角度、多方法的综合质量评价。既要评价教学效果,又要评价教学过程:既要评教师的教,又要评学生的学;既要考评知识、技能的学习成果,又要关注学生的身体发展和体育能力培养,以及思想、意志、品质,还要考虑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进步幅度与努力求知程度。

3.加强体育资源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为阳光体育运动提供物质和人力支持。

体育教师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亿万青少年身体健康的促进者,在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要重视对体育教师的能力的培养,加强业务素质、师德师风的提高。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离不开强有力的物质保障。各级政府及学校,应大力增加对体育设施器材的经济投入,为广大生生提供质量保证、设备良好、数量充足的体育场地和健身器材,为推进阳光体育运动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学校应重视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的营造,通过条幅、展板、墙壁标语、口号、专题会议和活动使大家响应阳光体育、热爱阳光体育、参与阳光体育。走进校园,“每天坚持运动一小时,健康快乐一辈子”、“热爱体育运动,关爱生命健康,创建美好生活”等积极、阳光的标语口号每天都可以看到和听到。在阳光体育运动中,应特别重视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丰富学校的校园文化生活,使学生“玩在学校,学在学校,乐在学校”,让学校成为学生向往的地方。

4.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运动项目。丰富阳光体育的内涵。

在运动项目的设置上,应充分考虑广大师生的兴趣爱好,同时结合不同地域的特点传统,开展具有鲜明特色的体育运动,达到增进健康,提高身体素质的目标。在认真完成体育课教学任务后,课外体育活动要求突出学生特长,使学生在校期间至少掌握一到两项锻炼技能。成立各种体育活动小组,由体育教师担任教练和指导。定期组织开展各种小型竞赛与传统体育比赛,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农村中小学可以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学生喜爱的乡土体育项目和传统体育项目,每个年级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实际设计不同的运动方式,学校要尊重学生和家长的意见,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运动项目。学校要有充足的项目供学生选择,并经常举办各种课外活动和假期活动,充实学生的课外文化生活,“我运动,我快乐”,营造“阳光体育”的氛围,吸引学生的参与,让学生走到操场上、阳光下,走到大自然中,健康成长。

5.教师要积极投入到阳光体育运动中,形成全民健身的良好氛围。

阳光体育运动包含了全民健身的中心议题,教师及教辅人员既是阳光体育运动的指导与管理者,更是阳光体育运动的参与者。在推进阳光体育运动过程中,要重视教师的参与程度。广大教师再也不用整天埋头备、讲、批、辅,可以积极投身到声势浩大的体育运动中了,教师的体质也会得到很大改善。和学生一起嬉戏玩耍是快乐的事情,是和学生增进感情的大好时机,师生在课堂上的关系也将会更加融洽。阳光体育运动既能愉悦师生的身心,又能增强师生的体质,还能拉近师生距离,师生将会一起在阳光运动中展开灿烂的笑容。教师积极参加体育运动,可以促进教师劳逸结合,又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健康第一”的榜样,努力营造“人人参与阳光体育活动”的氛围。

6.加强体育安全管理,为全民参与阳光体育保驾护航。

学校要对体育教师进行安全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学生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的维护管理,确保安全运行。完善学校体育和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的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完善安全措施。针对青少年的特点,加强对大型体育活动的管理,做好应急预案,防止发生群体性安全事件。所有学校都要建立校园意外伤害事件的应急管理机制。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意外伤害保险制度,推行由政府购买意外伤害校方责任险的办法。

参考文献:

[1]肖姗,王慧君.《开展“阳光体育”的几点认识》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9

[2]卢杰.《农村中小学开展“阳光体育”活动的问题和对策》体育教育2008年第1期

体育运动技能范文第5篇

关键词:多媒体;小学体育;整合

一、多媒体运用提升小学生学习体育运动技能重要性的认识

通渭县属于偏远欠发达地区,学生家长、教师及学生本身都重视文化成绩的培养,对体育技能学习认识不足。多媒体信息技术环境中,教师提供学习环境和学习方法,学生变直接理解与掌握知识为获取信息。教师播放体育锻炼的相关视频,视频中涉及正确体育锻炼的好处、错误体育锻炼的坏处,从而提升小学生对体育运动技能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二、多媒体运用能提高小学生学习体育运动技能的兴趣

小学生对形象、直观、感染力强的活动有浓厚兴趣。传统的体育教学以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为主。这种教学模式枯燥乏味,而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会有不同的效果。例如在“立定跳远”教学前,教师播放青蛙跳的视频,学生会一边笑一边模仿青蛙跳的动作。接着教师引出这节课教学内容———立定跳远。这种课堂导入形式,让学生形成一种青蛙跳的思维定式,从而在跳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模仿青蛙跳的动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精神百倍,锻炼及学习兴趣高涨。

三、利用多媒体提高小学生学习运动技能的效率

体育教育的直观原则是指通过学生的各种感官和现有经验,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各种直观手段,生动地展示想要学习的身体锻炼技巧,正确思考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能,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体育运动技术有自己的特点,在传统体育教学中,学生运用直观性原则来观察体育运动技术的重心移动轨迹(形式、方向、幅度)及完成动作的速度、耐力、力量、方向等,既要注重空间关系,又要掌握位移关系,这是比较复杂的。体育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使运动技能中的重难点通过视频、图片等形式展现出来,有利于提升课堂效率。如:“五步拳”的教学中,若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看不到手的动作,也无法弄清楚步的方向。如果教师花费大量时间来分解行动,学生的模仿训练将会出现错误。如果此时使用多媒体技术显示图片,让学生观察虚拟步骤并选择左腿弯曲前弓,右脚则在右侧。同时,左手变成一个钩子,右手拿起手掌,前面是可见的。通过视频的慢动作,可让学生知道左手向后拱起成钩,右手抬起到右腿外侧,重心变为左脚。在学生的实践中,教师可将学生的错误行为使用多媒体进行展示,以便学生看到自己的行为与正确的行为的区别,从而突破这项体育技术运动的难点,提高课堂效率。

四、利用多媒体优化体育资源

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课程资源,如校本课程的发展,可充分发掘学生的个性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体育教师要以学生为本,掌握体育校本课程的一般原则和规律,以新的视角认识体育。体育教师并不擅长每项运动技能,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学习运动技能。在体育舞蹈、轮滑、武术、跆拳道等体育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学习新的运动技能。有些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可以带动其他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教师通过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学校的课程改革。

体育运动技能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内隐学习;运动技能;体育教学

    有一种划分,将人的学习方法分为外显学习和内隐学习,外显学习即是指有意识的,经过主观努力的学习,而内隐学习则是无意识的,自动的,一种不知不觉的学习。换而言之内隐学习则是指个体对复杂规则知识的无意识的获得的过程。本文以体育教学方面的内隐学习研究为切入点,着力挖掘了体育教学中内隐学习的应用潜力。

    一、 体育教学中运用内隐学习的优势

    1、 内隐学习能使运动技能保持时间更长

    众所周知,有些运动技能能够长时间保持,而另一些运动技能只能保持较短的时间,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笔者认为是“强扭的瓜不甜”,通过内隐学习习得的技能(自己学来的)能够保持相对较长的时间,而通过外显学习获得的技能(别人加上来的)只能保持相对较短的时间。例如:跳绳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运动项目,但对初学者来说,如果要按照外显学习方式依照动作要领,一步一步学习,是很难掌握的,经常是指导者苦口婆心的指导了半天,好不容易教会学习者一招半式,过不了多久,学习者又忘得一干而尽。大多数人是依照内隐学习方式在不知不觉掌握,就像黑猩猩拿香蕉的“顿悟”理论一样,学习者也是不知什么时候突然就掌握了跳绳这一技能,这一技能主要是靠内隐学习获得的,而且这种技能一经掌握,可以说终生难忘,保持的时间相当长。

    2、 内隐学习有利于复杂运动技能的掌握

    体育运动是一种斗智斗勇的运动,运动技能的学习也是复杂多变的,比如说排球运动,它就包括传、垫、扣、发球等一系列动作,学习者不但要掌握这些动作的技术要领,还必须学会对来球的判断,及时调整动作,如果是比赛,还得学习更为复杂的技、战术。这些复杂的运动技能的学习,如果让学生采用内隐学习的方式不断地学习、模仿别人的动作,并在此基础上控制、矫正自己的动作,把别人的技能变为自己的,提升自己的技能,这样能使这些复杂技能潜移默化,融化贯通,更有利于学生掌握。中国有句古话:“师傅带进门,修行靠自己。”说得也是这个道理。可以这么说,要想掌握复杂的运动技术,光靠老师的点拨、引领是不够的,老师上课时,一碰到动作难度大的、难掌握的技能,就会强调学生要用“心”来学,要求学生要记到“肚子”里去,其实就是要求学生用内隐学习来学,也就是说内隐学习有利于复杂运动技能的掌握。

    3、 内隐学习有利于同时操作多种动作技能

    学习广播操,大家都有体会,刚开始学习,学生动作笨拙,手忙脚乱,做了这个动作,又忘了下一个动作,就算是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的投入,也不可能会完整练习,更不用说配音乐练习了。而当动作熟练后,学生就能随着音乐节拍练习了。按照动作技能形成过程(泛化阶段、分化阶段、自动化阶段),这时的广播操动作己到了自动化阶段,所以学生就能一边做操,一边听音乐节拍。而内隐学习则正是自动化的信息贮存过程,外显学习是控制化的信息贮存过程,因此采用内隐学习让信息尽可能自动化存贮,可以加大信息存贮量,有利于同时操作多种动作技能。

    4、 内隐学习有利于动作的迁移

    体育运动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动作迁移现象,例如:排球扣球动作就是鞭打动作,在排球扣球动作教学时,外显学习往往抵挡不住内隐学习,就算是新学者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把鞭打的动作用在扣球上。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这种情况,会骑自行车的人,反而不容易学会骑三轮车,而从没有学过骑自行车的人,一般都是比较快的学会骑三轮车。,这种情况就是我们所说的内隐学习有利于动作的迁移。会骑自行车的人,只要一踏上三轮车,不管别人怎么说,或者本身知道该怎样用力,但内隐学习却引导学习者不知不觉的采用骑自行车的方法,即动作的负迁移。而从没有学过骑自行车的人直接学习骑三轮车,因为没有动作的负迁移,自然也就学的快。

    二、 内隐学习对体育教学的启示

    1、 学生应尽早进行体育运动项目训练

    现代社会都非常注重儿童智力的早期开发,其实体育能力的培养也要在儿童早期就进行,因为这对促进学生以后对体育项目的喜爱,和提高单项技能有很大的好处。有些人可能会认为,学生长大了可能会对早期锻炼的具体内容和情景回忆不出来。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是徒劳的,它以内隐的方式仍然存在,并在以后的体育运动中产生作用,这种影响是深远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儿童早期进行体育运动项目训练,并不是指竞技体育类的训练,而是指学习一项或多项运动技术,例如:开设篮球、排球、乒乓球等兴趣班,创设条件,让更多的儿童有机会学习体育运动技术,通过学习培养儿童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学生体育能力,为终生体育打下基础。

    2、 创设体育情景,优化体育运动氛围

    内隐学习是一种不知不觉的学习,是一种无需意识参与的学习,作为学校及体育教师应创设大量的体育情景,让学生置身于大量的体育情景中学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培养体育兴趣,激发体育运动热情。所以说体育教学中采用情景教学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法,它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掌握教学内容。

    创设体育情景,优化体育运动氛围,教师除了创设体育课堂情景教学外,还应在校园内,多方位、多时空的创设体育情景。坚持多渠道、多途径、持久的进行体育知识的宣传和引导,通过宣传橱窗,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学校体育在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体育意识方面的作用,让学生不自觉的受到熏陶。通过树立榜样、体育明星等让学生热爱体育运动,积极主动的进行体育运动,在校园里创设体育运动的氛围。

    3、 丰富练习环境

    儿童在学习母语的时候,并没有系统的学习语法规则,却能不知不觉的学会母语。体育运动技战术学习也是同一个道理,学习者也能够内隐地获得环境规则知识,这就要求我们教育者要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练习环境。狼孩就因为在狼群里 长大,所以他的攀爬、奔跑、跳跃等能力都要优于正常孩子,可见练习环境对于学生来说多么重要。作为教师应从体育运动场地器材入手,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场地器材,进而创设运动氛围,为学生提供练习的环境,然后不断的优化、变换这个环境。而没有必要在学生练习时一味强调动作技战术,给学生多种不同的练习环境、大量的实战练习更有利于运动技能的获得。 4、 改善传统教学方法,深入挖掘“学”的积极性

    体育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对学生的启发、引导、指导、释疑等方面,而不是强调有意注意、记忆等意识活动以及理性力量的参与,应将课堂最大限度的让位于学生。学生在教师创造的和谐、愉快、宽松的教学氛围中,必然能够最大限度的激发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这与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理论是相一致的,教师是一个引导者,一个带路者,不是标准动作的化身,也不是技战术的权威,学生也不是一个被动的接收者、学习者,是一个独立的学习主体,存在着巨大的内隐学习潜能。因而,在教学和训练中,不仅要注意外显的行为和表面现象。而且还要注意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内隐的认知探究倾向和无意识的学习潜能。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创造能够激发学生潜能的环境氛围,挖掘学生“学”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运动技能不仅可以内隐获得,而且运动技能的内隐学习还具有明显的优势。为此,体育教育工作者应当注重为学生提供内隐学习的环境,创造内隐学习的条件,从而使内隐学习在体育教学领域发挥最大效用。当然,多数运动技能的获得都是通过外显学习、内隐学习两种学习共同获得的,让学生采用内隐学习并不是反对外显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关系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参考文献:

    [1] 郭秀艳   内隐学习对技能类教学的启示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04.1

    [2] 任杰,章建成   运动技能获得中内隐学习研究进展    体育科学 2000.4

体育运动技能范文第7篇

摘 要 通过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的208名在校女生参与体育运动态度的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和学习动机是正确和积极向上的,影响学生参与体育运动态度因素是多方面的,学生的兴趣爱好、体育课程内容是否丰富多彩、有趣和教师的教学方法、手段是否变化多样,分别位于影响因素的前列;同时也受校园体育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 体育运动 影响因素 大学生

学校体育的主体者是学生,教师必须对学生体育心理状况和学习动机进行了解、研究。而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是影响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最基本的心理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学习动机和影响因素进行调查,了解其影响主要的因素,为体育教学改革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对金华职业技术学院1-2年级女学生208人,发放问卷208份,有效问卷192份,有效率达93.2%.问卷调查法:首先对部分一线体育教师访谈,征询了他们对能反映学生体育认知和体育动机指标的意见,最终设计和制定了《学生参与体育运动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关于体育运动的认知、动机和情感以及体育运动影响因素等。通过再测法,对问卷的可信度进行检验。结果显示,两次问卷填答测量信度R=0.85,P

二、结果与分析

从统计结果来看,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动机位于前四位分别是,丰富业余文化生活占91.2%;掌握锻炼方法,提高自己的运动技能占85.9%;培养顽强意志品质占71.9%;为了塑造优美形体而参加体育运动的占71.3%;而45.9%的同学是为了缓解学习压力。说明体育运动功能的多元性,也反映了学生对体育动机的需求是多方位的;学生的情感因素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一)自己的兴趣爱好出现频数152,占79.2%位列第一;(二)使自己更好地融入集体中出现频数65,占33.9%位列第二;(三)受体育老师的影响出现频数57,占29.7%为第三;(四)受同学朋友的影响出现频数36,仅占18.8%;(五)其他因素出现频数48,占25%。说明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影响最大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因此,培养和激发学生体育运动的兴趣、爱好,对其形成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态度是至关重要的。认知因素从4个方面进行多选调查:即(一)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出现频数156,占81.3%位列第一;(二)为了学习运动技术、掌握锻炼方法出现频数117,占60.9%位列第二;(三)自己有这方面的特长出现频数32,占16.7%为第三;(四)其他因素出现频数96,占50%。从调查结果看,影响学生对体育运动态度的认知因素中,为了自己的身心健康的比例最高达到81.3%。表明体育与健康在学生中有了较为普遍的认识。通过体育运动掌握一门体育运动技术或者是一种体育锻炼方法,培养终身体育思想观念,已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校园体育环境因素:体育氛围就是一种环境,个体的人在很多方面都会受到周围各种环境的影响。体育氛围越浓,产生的情绪感受越积极。从校园体育环境因素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影响多选调查得知,有53.6%的学生认为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将直接影响健身活动的参与;教学设施各项因素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产生的影响差距不明显,说明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都将会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产生影响。具体的结果是:(一)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是否丰富多彩有趣出现频数95,占49.5%位居第一,这是因为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体育教师发挥着主导者作用。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关系着体育教学的质量,而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又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二)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趣、多样出现频数87,占45.3%位居第二,这是由于教师的因材施教,丰富多样、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他直接影响着学生参与体育课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三)学生自身的体育知识、素质、技能出现频数76,占39.6%位居第三,表明学生自身的体育知识、素质、技能已成为影响自己体育锻炼的因素和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四)体育活动是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进行的,在身体练习的同时体育场地、器材是必不可少的。有68频数35.4%的学生认为,体育场地设施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积极性。(五)有59频数30.7%的学生认为在参与课余健身活动时,缺乏专门的人员进行指导,从而影响了其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在课余体育活动时,如果能有专门人员的指导,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体育锻炼方法,更能促进其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六)还有23.4%的学生认为学校领导对学校体育的重视与否也将影响其参与的态度

三、结论与建议

大多数学生对体育运动的目的、任务和学习动机都是有比较正确的认识,但仍有部分学生对参与体育运动的益处缺少了解。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影响最大的是自己的兴趣爱好。而校园体育环境和良好的体育实施也将直接影响学生健身活动的参与。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学校领导对体育的重视,对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态度起到潜移默化的推动作用。要坚持“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传播正确积极的体育信息,大力宣传体育锻炼的有关知识,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价值观的正确认识,最终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确立体育物质环境建设新思想,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加强体育场馆设施等的建设。

参考文献:

体育运动技能范文第8篇

摘 要 终身体育教学理念已然贯穿整个国民教学体系中的各个阶段,无论是中小学还是高等院校中体育教学都严格秉承终身体育教育思想,就高校而言,承袭已久的传统体育教学模式必然不能够适应终身体育教学理念的各项要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 终身体育 高等院校 全面发展 改革 对策

由于终身体育教学理念在我国的全面推行,传统滞后的体育教学模式显然已不能够适应其要求,对于高等院校而言,大学生的体育教学尤为重要,在终身体育教学大背景之下,高校体育教师如何革新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并引导大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加以实践下去成为当前考验高校体育教师的重要课题。

一、进一步优化高校体育教学结构

对于部分高校体育教学而言,过分偏重体育技能教学,然而对于学生的体育理论知识却不够重视。由于学生缺乏专业理论知识的指导,仅仅是动作上的模仿,因此其学习效率普遍不高。高校体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样不容忽视,理论能够科学指导学生如何实现体育动作与技能的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理论同实践相结合才是最为科学有效的教学原则,高校大学生要想真正实现终身体育必然离不开基础理论知识的积淀,同时在教学内容上也要切实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需求,发展多元化的喜闻乐见的体育运动方式,转变传统竞技体育为主体的教学格局,以往的争夺第一、争取名誉尽管能够激烈学生参与体育运动,但是想要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却是十分艰难的,因此,开展多样体育教学项目成为高校体育改革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才能够激发学生的体育热情,积极自主参与到高校体育运动中来。同时,体育娱乐、体育保健以及体育健身日益成为大众喜爱的运动项目,体育内容进行革新必然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学效率也会事半功倍。

二、全面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

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于教师团队,教师作为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者其自身文化水平与专业素养直接决定了教学水平。因此,对于高校体育教师而言,只有紧跟时展潮流,时刻站在体育学科的发展最前沿,才能够有机会培育出高素养的体育人才,才能够实现终身体育教学的目标和任务。教师可以通过业余自学或是进修的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同时还可以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宝贵的教学经验,取长补短,加长自身的短板。对于体育教师不仅要有专业的体育理论知识同时更要懂得其他相关课程知识,如心理学,这将有助于后期的教学,摆脱体育教师“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片面评价。高度的责任心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性,无论是体质方面还是性格方面,教师都应当予以关注,这也是教师最为基本的责任。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发现问题,并能够及时解决,不断进行课后反思,总结课程的得与失,在不断的对比中逐渐提高教学水平,对于自己欠缺的知识或技能更应当努力练习完善,从而给学生做出最佳示范,此外摒弃传统教学理念、不断革新教学方法也能够全面提升高等院校教师队伍素养。

三、注重高校大学生终身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

对于高校大学生而言,尽管在中小学教育阶段接受了近十余年的体育课程教学,然而那是作为学生的必修课程的,一旦学生离开校园,真正能够主动坚持锻炼的人少之又少,这也能够反映出高校体育教学过于注重理论与技能而脱离了学生的自身实际状况,笔者发现部分高校的体育教材无论是在内容设置上还是在架构安排上存在着滞后性,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多样化的体育学习需求。因此,高校体育教学应当立足于学生实际,由于大部分学生步入社会之后或是工作忙碌的原因或是受制于环境,难以继续进行体育运动,这样教师可以在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于那些便于学习且不易受各种因素限制的体育运动教授给学生,使学生在高校中能够至少掌握两种终身体育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为个人终身体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做好大学生课外体育运动工作

大学生自身的体育锻炼能力是通过持续的运动逐渐增强的,作为课余体育运动成为高校大学生延续体育锻炼的重要渠道,课外体育一方面是对于课堂体育教学的一种补充,同时更能够直接促进学生在课堂中对于新知识与技能的接受能力,在不断巩固中提升体育技能与自身素养,消化课堂所学习的知识,提高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学习热情。对于体育教师而言,理应将终身体育意识与提升学生体育技能与素养全面贯穿起来,从而使得大学课外体育渗透着终身体育的元素。此外,课外体育没有严格的规范,且形式多样,更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参与热情,在游戏中完成体育运动成为课外体育的一种重要方式。不同系别、年级之间还可以通过组织课外体育竞赛的方式进一步增强终身体育锻炼的机会,也更能够检验学生们体育运动之间所存在的差距及不足,从而不断超越,不断努力,保持体育运动的延续性与延伸性。

参考文献:

[1] 张华莹,韩传来.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问题及对策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