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

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范文第1篇

1)研究意义

在研究过程中通过高中应届高三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育价值观,体现,行为特征和差异运动,来关注他们在高考到来之际这一特殊时期的身心健康问题,以及在高考的巨大压力下,体育锻炼究竟能给他们带来多少积极效应,从而在紧张、压迫的高三生活里体现出精彩的一面。

2)研究目的

首先通过调查,了解巢湖市重点高中应届高三女生参与课外体育活动的状况,分析巢湖市重点高中应届高三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次数、时间、项目、父母态度等。发现巢湖市重点高中应届高三女生在参与课外体育活动存在的问题,并找出促进女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活动的方法和手段。

3)文献综述

2010年潘明英就曾说过:课外体育锻炼是“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之一”,“情感教育”是有意识的最好形式,因此,大学生在课余时间锻炼是必不可少的。

2004年史燕、马云等调查女大学生意识和行为得出:高校女生对体育的需求不局限在锻炼身体这样的基础层面上了,她们有更高层次的需求。但在实际的锻炼中却表现的被动、不积极、没有主动性。高校女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主要目的是为了体育考试能顺利通过;这就导致了她们锻炼以考试内容为主,在时间、强度、频率上都不能得到保证[2]。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巢湖市区的应届高三女生课余体育参与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五个省级重点中学三年级的一部分学生作为调查采用随机抽样的形式,抽取每所学校的一个文科班和一个理科班,对应届高三女生的体育参与情况进行调查。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收集与本课题内容有关的文献资料并加以整理,了解中学生体育参与的基本信息。学习和借鉴关于研究应届高三女生体育参与的思路和方法,针对自己的研究内容加以调整。

1.2.2 数理统计法

运用EXCEL应用软件对调查所得出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巢湖市重点高中应届高三女生体育参与的态度情况

进行体育运动是人们为了获得身心健康、促进文化生活、加强社交等目的,采用体育锻炼、娱乐休闲等方法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的体育行为。

2.2 巢湖市重点高中应届高三女生课余体育参与的现状

2.2.1 应届高三女生喜欢从事的体育运动项目分布情况

通过调查显示(见表1),高三女生喜欢从事一些自由,运动强度小且简单易行的运动项目,像羽毛球、散步慢走和跳绳,这些活动对场地和器材的要求不大,难度也较低,所以深受高三女生的喜爱,但实际生活中,较为常见的还是散步慢走;一些运动强度大且容易受伤的项目,如排球、足球、和比较难学的武术,选择的人数很少,是高三女生所不感兴趣的项目。

表1 巢湖市高三女生喜欢从事的体育运动项目分布一览表(多选)

2.2.2 应届高三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分布

表2 巢湖市应届高三女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场所分布一览表(多选)

巢湖市高三女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场所较为集中在学校,占62.96%,这说明高三学生在这个关键时期除了学校,很少去别的地方,还包括部分住校的学生;其次就是广场公园,占24.58%,在广场公园里活动既放松身心,又休闲娱乐;在健身房里锻炼,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而高三学生的学习任务重,所以,选择去健身房的人数为0。

2.3 影响巢湖市重点高中应届高三女生课余体育参与的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巢湖市区应届高三女生课余体育参与不乐观的现象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从表1可以看出,学习负担重、课外时间少、缺乏运动伙伴等一系列原因都会影响高三女生的体育参与度;巢湖市影响高三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相对集中,既有时间限制、设备、师资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如缺乏兴趣等。

2.3.1 客观因素

影响巢湖市应届高三女生课余体育参与的客观因素主要如下:

①时间因素

②场地器材因素

③父母、老师的影响

④运动项目因素

2.3.2 主观因素

①心理因素

②体育兴趣因素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高三大部分女生对体育活动还是很感兴趣的,她们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放松身体、娱乐身心、预防疾病、增强体质和缓解学习压力等,从而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

3.1.2 巢湖市高三女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现状不容乐观,无论是在正常上课的时间还是周末,参与课余体育活动的频率低,并且每次锻炼持续的时间很短。

3.2 建议

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范文第2篇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快速发展,这种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城乡之间相互流动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在这种社会结构类型下,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成为新的城市劳动力,同时也成为城市经济迅速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至2009年底,中国农民工劳动力外出就业的人数达到23亿人[1],农民工已经走进城市开始进行社会融入和发展。我国的城市农民工在为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在城市社会融入的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制度和文化方面的制约因素,限制着农民工的社会参与和社会行为。农民工作为一个特殊庞大的社会群体,他们的体育参与和身心健康对于我国提高全民健身意识,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我国现阶段农民工的体育参与和社会融合中的限制性因素,同时探讨我国农民工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和社会公平感,有利于促进我国农民工体育的和谐健康发展。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城市农民工的体育参与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在北京务工的300名农民工为调查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运用CNKI数据库以农民工体育参与、社会公平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查阅相关研究资料,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1.2.2问卷调查法

在研究项目确立后就组织课题组成员设计了关于农民工体育参与和社会公平的调查问卷。从我国农民工体育参与和社会公平两个维度设计相关的题目选项,问卷设计完成后为保证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对16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进行三轮问卷意见征询,最终形成调查表。通过重测法和专家调查法最终通过反馈确定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别为0.82和0.87,完全符合社会学调查分析的标准。问卷调查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共发放300份,剔除无效问卷21份,回收有效问卷279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

1.2.3数理统计法

对调查数据收集整理后,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我国农民工的公平感研究

农民工的公平感研究主要集中在组织行为学中,具体是指一种社会心理的构建过程,是农民工对自身有关的制度、政策、措施和待遇的一种个人感受,一种主观个人认知和心理体验。关于公平感的形成心理机制主要有两大学派之争,分别为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理性主义(rationalist)主要强调认识在判断公平过程中的重要性,对于公平的判断是基于相关的理性信息的权衡评估;直觉主义认为人们的情绪、冲动反应导致做出快速的公平判断。(见图1)

在有关农民工的公平理论研究中认为理性主义和直觉主义在农民工的认知过程中同时存在,目前对于公平感的研究主要趋向于对内在情绪、文化、情景等因素在社会公平与认知中的影响。通过公平理论将公平感这一心理过程很客观地加以描述和分析,但由于公平感是一个主观判断的过程,最重要的还是对于参照对象的选择。有关社会比较理论的研究认为,理解和把握公平感的核心在于公平的社会比较过程中所选择的参照对象,参照对象决定了最终的公平感认知。对农民工而言,在参照对象的选择上往往会与“他人”相比较,这种他人主要包括组织内的他人和组织外的他人。组织内的他人是指类似的农民工,组织外的他人是指农民工以外的社会阶层群体和个人。本研究在研究农民工的体育参与公平感时选取了三个主要的变量因子,包括心理认同因子、差异趋同因子和受歧视因子。

2.2我国农民工体育参与的公平感比较分析

2.2.1我国农民工体育参与的现状

根据国家的《全民健身计划》,农民工体育发展需要结合地方的体育发展现状,根据农民工体育发展的特点,因地制宜的实行切实有效的农民工体育发展策略。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民工体育参与的现状,对农民工的业余休闲消遣方式、农民工的体育参与目的、农民工的体育参与活动和农民工的体育参与组织场所等进行了调查分析。

在对农民工的业余休闲消遣方式的调查中选择从事体育锻炼的比例比较低,只有9.7%,大部分选择在家休息睡觉,占59.8%,选择打牌的占12.5%,选择上网的占11.2%,选择逛街和其他的占6.8%。由于农民工的工作大多集中在劳动强度比较大的体力劳动,体力劳动按照劳动强度大小来分可以分为4级,1级为较轻的劳动,2级为中等强度的劳动,3级为比较重强度的劳动,4级为重强度劳动。农民工的劳动强度一般为3级或4级,而且每天工作的时间在8到9个小时以上,这种长时间和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让农民工在工作中消耗了过多的精力和体力,当工作完后基本上已经处于比较疲劳的状态,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参与体育锻炼。因此,我国农民工的业余休闲消遣方式比较简单单调,农民工的体育参与水平整体较低,体育参与在农民工的生活中占据的内容较少,体育参与水平有待提高。(见图2)

在对农民工的体育锻炼参与目的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农民工进行体育锻炼参与的目的性较为单一,大多为体育健身和休闲娱乐。对被调查人员按照年龄分类统计发现,青年人比较重视体育健身,对于体育健身的目的和功能认识比较全面,认识到了体育健身促进社会交往和锻炼意志品质的社会功能。20岁以下的农民工认为体育锻炼参与的主要目的是娱乐,20-30岁农民工认为体育锻炼参与的主要目的是社会交往,30-40岁农民工认为体育锻炼参与的主要目的是健身,40岁以上农民工认为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是健身。我国农民工的体育参与目的主要集中在健身和娱乐上,其中青年阶段的农民工认识到了体育参与中促进社会交往的社会价值,我国农民工对于体育健身的功能随着社会的进步已经有所提高,同时也显示出农民工参与体育健身的目的随着年龄和文化程度的不同而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见图3)

在对农民工进行体育参与活动的内容进行调查发现农民工的体育健身活动主要有跑步、散步、篮球、羽毛球、乒乓球、台球、跳舞、瑜伽、健美操、骑自行车、传统武术等,跑步和散步占的比重最大,占到43.2%。从农民工的健身活动类型可以看出农民工的体育健身活动受到收入和经济水平的影响在体育健身的经费投入较小,发展性高层次消费较低。由于农民工的经济收入水平较低,大多用于基本消费和家庭 消费,用来进行体育健身的精力和财力有限,限制了农民工体育锻炼的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见图4)

在对农民工体育参与组织场所的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民工的体育锻炼场所为开放性、免费的公园、街道和社区,还有很大一部分农民工没有固定的锻炼场所。农民工在告别传统的农村生活方式后开始进入城市接受城市的生活和文化,但是受到自身收入水平的限制,不能够很好的享受与城市人一样的生活方式。在被调查的农民工中,选择消费性体育场所的仅有2.4%,大多数农民工都是就近在方便的社区或公园进行体育锻炼,这显示出农民工体育锻炼场所的局限性和短缺性,有59%的农民工认为体育锻炼场地和体育健身器材匮乏。农民工受到生活因素、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在进行体育锻炼时大多选择自己的同事或老乡一起进行体育锻炼,或者是与自己的家人一起锻炼,具有较强的地缘性和自发性特征,但是其组织性和融合性较差。农民工在进行体育锻炼时的组织化程度较低,组织是进行体育参与的纽带和平台,农民工的组织化程度与农民工的体育参与程度成正相关。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的参与方式大多都是自发零散的,缺少专业的组织和指导。

2.2.2农民工体育参与的因素分析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体育参与的整体性水平较低,体育参与程度较差,体育锻炼内容相对单调,体育锻炼场地随便、体育锻炼设施匮乏,体育参与组织性低,参与形式较为分散。从制约我国农民工体育参与的因素来分析,制约农民工体育参与的主要因素可以分为6个方面,分别是文化素质、体育消费能力、体育锻炼认知、体育健身知识、体育健身组织、体育健身环境。(见表1)

通过表1可见,制约农民工体育参与的六个因素分别是文化素质(F1)、体育消费能力(F2)、体育锻炼认识(F3)、体育健身知识(F4)、体育健身组织(F5)、体育健身环境(F6)。运用正交旋转法得到27个变量在六个维度上的载荷系数值(见表2)。其中,第一个公因子F1文化素质主要由年龄(X1)、性别(X2)、文化程度(X3)、知识(X4)、趣味(X5)控制着,这些变量主要涉及农民工自身的文化素质水平。不同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知识、审美等将直接影响着农民工个体的体育参与行为,文化素质通过农民工的意识和认知将直接转换为行为,因而将这一公因子命名为文化素质因子;第二公因子F2体育消费能力主要由个人收入(X6)、家庭条件(X7)、基本消费(X8) 、家庭消费(X9)、体育消费(X10)控制着,这些变量主要涉及农民工的个人及家庭收入。农民工的体育消费水平主要受到农民工的经济收入水平的影响,由于农民工的经济收入水平相对较低,经济收入主要用于基本消费和家庭消费,相对来讲就缺少经济能力进行体育消费。通过调查发现,农民工的体育消费目前还主要集中于实物性较低档次的体育消费,参与性体育消费的比例比较低,因而将这一影响公因子命名为体育消费能力因子;第三公因子F3体育锻炼认识主要由体育锻炼认知 (X11)、体育锻炼意识(X12)、体育价值认识(X13)、 体育锻炼精神(X14)、体育锻炼意义(X15)控制着。这些变量主要涉及农民工对于体育锻炼的意义、价值和认可等方面的内容。农民工对于体育健身参与的认识和理解是农民工进行体育参与的前提和先导,对体育锻炼价值的认识和健身理念的建立将有利于推动农民工的体育参与行为,因而将这一影响公因子命名为体育锻炼认识因子;第四公因子F4体育健身知识主要由体育健身类别(X16)、体育健身方法(X17)、体育健身内容(X18)、体育健身项目(X19)控制着。农民工对于体育健身知识、体育健身项目、体育健身内容的了解和熟悉可以丰富农民工体育参与活动的内容。在对农民工体育锻炼参与现状的调查中发现农民工的体育参与活动类型较为单一,跑步和散步占的比重最大占到43.2%,农民工的健身知识与农民工的体育参与成正相关,因而将这一影响因子命名为体育健身知识因子;第五公因子F5体育健身组织主要由体育组织指导(X20)、体育组织建设(X21)、体育组织管理(X22)、体育组织活动(X23)控制着。农民工的体育参与受到组织化的影响,组织化程度的高低与农民工体育参与的自主性强弱有正相关的关系。通过农民工体育锻炼参与现状的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的参与方式大多都是自发零散的,缺少专业的组织和指导,组织是满足农民工体育锻炼需要的重要平台,因而将这一影响因子命名为体育健身组织因子;第六公因子F6体育健身环境主要由体育锻炼场所(X24)、体育锻炼设施(X25) 、体育锻炼器材(X26)、体育锻炼环境(X27)控制着。体育场地、体育设施和器材是进行体育锻炼的必备条件,由于农民工受到经济收入的限制一般居住在条件相对较差的居民区,相应的体育健身场所和健身设备不齐全,不能充分满足农民工体育锻炼的现实需求,从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民工体育参与的发展,因而将这一影响因子命名为体育健身环境。(见表2)

2.2.3农民工体育参与的公平感分析

为了探讨农民工的体育参与与公平感之间的关系,本研究以农民工的公平感作为因变量建立因子分析模型,主要目的是预测表1、表2中农民工体育参与限制因素的6个主要因素和27个控制变量的公平感分析。农民工的公平感具体可以体现在三个层面,具有代表性的包括心理认同因子层面、差异趋同因子层面和受歧视因子层面。(见表3)研究认为农民工的公平感来自于体育参与实践过程中的与参照对象比较的过程中获得的心理体验,主要涉及心理认同、差异趋同和受歧视层面的指标,是农民工体育参与中公平感衡量的重要参考指标,对上述三个指标的具体测量说明如下:(1)心理认同因子指标。向被调查的农民工询问是否满意,内容涉及文化素质、体育消费能力、体育锻炼认知、体育健身知识、体育健身组织、体育健身环境等6个主要方面,答案分为5个等级即“很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把这5等级依次赋值为1、2、3、4、5分。得分越高,说明被调查农民工的心理认同感越强、公平感越强。(2)差异趋同因子。向对调查的农民工询问“你是否认为你在如下几个方面与城市居民(同时、邻居、同乡)存在差异?”具体包括文化素质、体育消费能力、 体育锻炼认知、体育健身知识、体育健身组织、体育健身环境等6个主要方面,答案分别为“相差很大”、“有一些差别”和“差不多”,把一系列问题的3个答案进行赋值,分别赋予1分、3分和5分、得分越高,说明农民工所感觉到的差异性越小,趋同程度越高、公平感越高。(3)受歧视因子。在调查中,我们询问被调查农民工“在生活和工作中是否感觉被公平对待?”答案分别为“有明显不同”、“有一点不同”、“没有明显不同”,把问题答案赋值得分分别为1分、3分、5分。得分越高说明农民工受歧视的程度越低,公平感越高。(见表3)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通过对农民工体育参与中的公平感研究(见表3)认为:(1)我国农民工体育参与的心理距离对公平感产生重要的影响。心理认同是农民工融入程度的重要衡量指标之一,我国农民工体育参与过程中心理认同感相对较低,均值为2.78。其中,文化素质的心理认同因素得分最高为3.78,体育健身组织因素的心理认同得分最低为1.34.实际上,农民工来到城市以后,农民工就会不自觉的在与城市居民的对比中确定自己的定位。农民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和待遇往往比较低,在城市市民的比较中会产生不公平感,这种不公平感影响农民工的社会参与和体育参与。(2)我国农民工体育参与中与城市人的趋同性越高,公平感越强。差异趋同因素对农民工体育参与中的公平感受具有正相关性,我国农民工体育参与的差异趋同因素得分均值为2.88。其中体育健身环境差异趋同得分最高为4.04,体育消费能力得分最低为1.69,说明农民工认为体育消费能力与城市市民有较大的差距,公平感较低,在体育健身环境、体育健身知识和体育健身意识等方面的差异性得分高于平均分,差异性较小公平感较高。体育消费能力与自身的经济社会地位相关联,农民工参照周围的城市居民群体容易得出自己的经济社会地位相对较低的心理评价,影响农民工对公平感的认同。(3)我国农民工的受歧视因素影响农民工的体育参与和社会融入。我国农民工体育参与受歧视因素的均值为3.06,其中体育锻炼认识、体育锻炼知识和体育健身环境得分较高,分别为3.87、3.17、3.88,体育健身组织得分最低为1.65.受歧视因素对农民工的公平感具有十分大的负面作用,受歧视感会使农民工产生被剥夺感,拉大农民工与市民之间的实际距离,造成农民工被边缘化。

3.2建议

受歧视感与公平感成负相关的关系,消除农民工的受歧视感对于保护和提升农民工的公平感,推动农民工的体育参与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为提高农民工的体育参与和公平感,特提出以下建议措施:

(1)改进农民工的劳动关系,加强劳动保障,提高经济收入。经济基础是农民工进行体育参与的物质保障,同时还要改善劳动关系,加强劳动保障,完善工会制度,丰富农民工的业余休闲生活,关注农民工身心健康发展的需求。

(2)消除制度上的障碍,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制度障碍是造成农民工社会公平感低,社会融入差的根本原因。城乡差异的户籍制度和制度保障将农民工和城市人划分开来,为农民工打上了不可消除的烙印。农民工在城市中生活处处都可以感受到来自制度政策方面的限制和差异,各级政府应该加快制定各项政策来实现农民工向市民的快速转变。

(3)提升农民工自身的素质能力,转变理念加速社会融入。新生代农民工由于受到自身素质能力的限制,只能从事技能水平较低的工作,从而使自身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受到限制。因此,农民工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能力,接受城市文化和生活方式,转变理念注重身心健康,提高社会融合和体育参与水平。

参考文献:

[1]胡小明.体育休闲娱乐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 320.

[2]龚正伟.当代中国体育伦理建构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9: 48.

[3][美]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

[4]Jan-Willem ven Prooijen,Kees van den Bos,et al.How do people react to negative procedures? on the moderating role ofauthority,s biased attitudes[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Psychology.2006,(5):632-644.

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主要问题

一、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

在初中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中,我们可以选择能够帮助我们完成目的和目标的锻炼项目和内容了,锻炼项目和内容的选择必须做到科学合理。首先,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中,锻炼项目和内容的选择各有不同。由于同学们的身体条件和身体素质是不一样的,所以在选择项目上要首先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合理选项,使锻炼项目的选择适合自己;其次。锻炼项目和内容的选择也要因地制宜。由于同学们居住的环境和条件是不相同的,不同的环境和条件就要求同学们要选择适合于自己练习的项目和内容,这也要求同学们要学会充分利用自己家乡和居住地的各类可锻炼资源;另外,锻炼项目和内容的选择还必须考虑到它们的经济性。眼下,收费锻炼愈演愈烈:场地器材的使用、专职教练的指导、各种技术、技能的培训等等都与金钱挂上了钩;最后,锻炼项目和内容的选择还必须要注意它们彼此之间的合理搭配。为了使自己的锻炼目标能够得到很好的实现,同学们的选项往往会超过2种以上,对这些项目进行合理的搭配,可以使身体的发展更充分,更协调,更全面,锻炼的效果也更好。

二、初中体育教学主要存在问题

(一)课堂结构单调无味

当前的初中体育教育主要就是由传统继承已有知识为中心的封闭教育向着重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开放型转变;由单一的知识教育向全面的综合素质教育转变;由学校体育向终身体育转变。传统体育教学,教师往往搞“一刀切”,不顾学生的潜能差异、生理、心理差异,简单施教,强迫灌输;不能根据学生不同的生活经验和不同的知识背景、思维特点,科学选择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这样无论是学生学习效果还是学习主动性都较差,学生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和抵抗行为。

(二)教学目标严重误解

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以往的体育课程教学通常都是把“身体活动的技术教学为主的传习式的方式,用“注入式”的方法进行“重复锻炼”,以实现运动技术教学的目标;把学校体育教育与竞技运动的概念完全混淆起来,用“运动训练”的规律统帅体育课程教学领域,以传授运动技能教学为主的指导思想组织教学过程。

(三)教学设备简化陈旧

当前社会,由于当前初中体育教学的具体设施,特别是农村学校极不完善,操场上仅有的单杠、攀栏,早已不能挽留住学生的目光,体育课上破旧的球、绳让学生从视觉上、心理上都感觉不到兴奋。甚至由于体育设施的老化,致使体育安全事故经常发生,也给学生带来了对体育锻炼的畏惧情绪,再加之家长的负面教育,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对体育课的“逆反心理”。

三、对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建议

(一)教学方法力求新颖独特

在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中,由于教学方法的问题,我们必须要以学生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需要为出发点,要根据学生好胜和兴奋易转移的特点,不断创造性地运用新颖灵活地教学方法,富于变化地体育教学组织形式与手段。如在加速跑练习中,组织他们进行组与组、队与队之间的“迎面接力赛跑”、“团结接力赛跑”,课堂就会出现你追我赶,争上游的活泼气氛。再如中长跑教学,采用变换队形跑,不同形式的接力跑、追逐跑、赶超跑、分组对抗赛等,也能使学生兴趣增强,情绪高涨。

(二)课堂语言力求幽默激励

在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中,由于课堂语言力求幽默激励,在课堂上教师要用亲切的教态、幽默、风趣、激励、期待、具有个性的语言来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求知欲,为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和谐、活跃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三)明确初中体育教学的目的

初中体育教学的现状中,我们在进行体育锻炼之前首先要弄清楚自己的锻炼目的,只有在明确的目的指导之下,我们的锻炼才不会盲从。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初中生从事课后体育锻炼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强身健体”是大多数初中生在课后从事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由于平时在校学习负担重,忽视和缺少体育锻炼,体质状况普遍不太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年轻人谁不渴望有一个健美的体型?身材匀称是体型美的重要条件;除了增强体质之外,越来越多的学生还把学习和掌握某些技术、技能,拥有一技之长作为自己在课后从事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他们不再仅仅满足于体育锻炼的健身功效,他们渴求“一举多得”,他们希望通过锻炼学到一些重要的技术、技能,以便能终身受益。

(四)教学模式力求灵活多样

在初中体育教学改革中,我们要力求教学模式的灵活。在教学中可多设计些带有趣味性的竞赛来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这样不仅使学生得到了表现自我的空间,也能使教学质量得到了进一步得升华。他们能够很放松的进行学习,降低他们对练习所产生的疲劳感。而在高年级的教学中,利用电教手段,将一些技术细节和技术关键通过慢镜头的反复回放于边看边讲解相结合,学生不仅能准确理解动作要领,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而且通过这种形式,更能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以及学生对新异事物的好奇心,引发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参加体育活动的广泛兴趣。

参考文献

[1] 楚继军,汤起宇,《普通高校群体运动竞赛内容的改革》,[M]1996(4).

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范文第4篇

一、正确处理与竞技体育的关系,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

高校体育不是竞技体育,其目的也不是为了竞技。尽管近年来有些高校出现了一批高水平运动员或运动队,大学生运动会也经常举行,但这些都不是高校体育发展的主要方向和目标。其主要方向和目标是提高大学生的身心素质,使大学生有健康的体魄。也就是说,高校体育的首要理念就是“健康第一”。

1.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全面提高。健康是一个人身心的全面发展,是对一个人整体的综合反映。也就是说,健康是一个综合性指标和整体评价。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就是要打破用一个方面的发展或竞技水平取代或掩盖其他方面来衡量健康的方法。高校体育要把主要精力投入到身心和综合体质的培养和提高上,使学生既有一定的竞技能力和水平,又能保持健康的体魄。

2.注重体育锻炼方法方式的掌握与运用。高校体育是形成终身体育的前提,将为一个人一生的体育锻炼奠定坚实的基础。与竞技体育相比较,高校体育更关注体育运动的过程,即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程度和兴趣,对锻炼身体方式方法及科学手段的掌握和运用,而不是体育运动的竞技水平和成绩。目的是通过体育运动,了解和掌握保持身心健康的方式方法,培养良好的体育兴趣,从而形成良好的体育运动习惯。

3.面向所有的学生。大学生不是运动员,不是以运动成绩或体育特长为标准选拔的,而是以学习成绩为核心选拔的。每个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状况是不同的,而且参差不齐,有的有体育运动的天赋,有的则没有,并且对体育运动有一种本能的排斥。如果我们总是按照竞技体育规定的统一标准来要求和衡量每个大学生,就容易挫伤体育天赋不好、运动能力和水平较低的同学参与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取消技术要求高,危险性较强,对运动能力要求高,学生掌握难度大或经过反复努力仍有众多学生不能达到标准的体育项目。高校体育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但他们不是专业运动员,因此,一般掌握即可。增加一些对运动能力和水平要求不高,又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体育项目,高校体育应走出竞技体育的怪圈,除不受竞技体育标准的束缚外,还应该增加一些学生喜欢,所有学生不论体育运动能力和水平如何都能参与进来的体育项目。体育运动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只要吸引学生坚持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即可。

二、正确处理与体育运动发展的关系,拓宽学生的见识

高校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必须与体育运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相适应,或者说,高校体育的发展应该有一定的超前性,使学生对体育的发展有所了解,熟悉并基本掌握新兴体育项目的规则。

1.体育运动的发展,高雅体育项目的大众化和平民化,新兴体育项目的开展和普及,就为高校体育提出新的课题。高等学校的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而体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如果我们把高校体育仅仅界定为锻炼身体,那么,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必然跟不上体育运动的发展,从而远离现代体育。而今天刚刚兴起或正在走向大众的体育项目,有可能成为将来最普及的体育运动项目,成为人们娱乐的重要手段,成为人们进行沟通和主要桥梁和渠道。

2.对新兴体育项目的教学,要以提高学生的体育见识为目标。高校体育不是培养合格的运动员,当然也不是培养新兴体育项目的高手,主要目标是使学生了解新兴的体育项目,拓宽学生的体育见识。

三、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培养人文精神

1.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善于激发和调动学生体育运动的意识和热情,使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充分的体育运动,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满足,在生理、心理上都获得自我需要的满足,并使外在的体育活动内化为体育意识,培养体育锻炼的意识、技能和习惯,形成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促进学生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谐地发展,为终身体育意识的树立,体育锻炼生活化打下坚实的基础。

2.体育教育作为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手段,具有陶冶、培养和教化人的作用,既可以实现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完善和自我塑造,又可使大学生重视并形成对个人、对他人、对民族、对国家、对社会、以及对世界、对人类的责任感,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观和集体主义思想,展现勇敢顽强、团结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具有团队精神,善于团结与合作,主动关心,并积极参加社区的体育事务。

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范文第5篇

【关键词】学校体育;学生;体育学习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3-145-01

一、引言

随着体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实施与深入,加大对学生体育参与、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新课程标准对体育教学改革的方向性与使用性要求,需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体育教学工作。体育学习力作为体育教学的发展目标之一,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力,是促进学生体育兴趣、终身体育意识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加大对学生体育学习力的培养与提升,对实现学校体育的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学生体育学习力的内涵与构成

(一)学生体育学习力的概念分析

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实践中,学生的体育学习力是体育学习与锻炼的能力总称,体育学习力包括了体育学习的能力、体育学习的动力、体育学习的意志力、体育学习的可持续能力等。体育学习力作为学生在体育学习与运动参与过程中的一种综合学习状态的表现,体育学习力水平的高低,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学校体育课程改革在关注学生体育学习状态的前提下,注重对学生体育学习所需的教学内容、场地器材、教学环境等因素的优化。借助不断的优化与创新,激发学生体育学习与参与的兴趣,提升学生在体育学习与参与过程中的积极体验。

(二)学生体育学习力的价值分析

学生的体育学习力是指引和驱动学生积极、主动、长时间参与体育学习、体育锻炼的内驱力。首先,体育学习的动力作为学生体育学习与健康锻炼主体需求的有效结合,体育学习动力强的学生往往能够获得更积极的体育活动体验。其次,体育学习意志力是进一步提升学生体育参与效果,提升学生体育锻炼过程中的坚持、自信高度发展的基础。意志力水平的高低,会对学生体育学习与参与体验带来直接的影响。再次,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是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的接受能力、习得能力、创新能力的总称,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高低对体育学习效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学校体育教学与学生体育学习力发展的措施

(一)注重对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

体育健康锻炼方式、内容与锻炼环境的差异,影响着学生的体育锻炼兴趣。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在激发学生体育锻炼兴趣的基础上,优化与丰富学校体育教学、比赛的组织开展,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体育学习力。在减少学校体育教学功利性、目的性的基础上,注重学生体育学习、体育锻炼的情感体验、参与性。让其在快乐、主动的心态下,体验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

(二)合理选择体育教学的难度

体育教学可以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在体育运动中,需要参加者通过自己的努力客服遇到的各种困难,包括自然的以及人为地,在此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获得各种心理体验,提高抗挫折能力。在学生在踏入社会进入职场后,可能而临着诸多困难的挑战,为了适应以后的工作与生活,学生不仅需要学习专业知识,积累丰富的工作经验,还需要而对挑战、沉着应战的心理素质。体育课堂中,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也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遇到困难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从而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三)加强团队集体意识培养

当前在校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由于师长的过分溺爱,自我以比较强烈,缺乏团队集体意识,但在当今的市场经济时代,各个行业以及行业内部都需要广泛的合作,这是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学生进入社会后,他的人际交往能力反映了自己满足社会需要的水平。职场中的任务一般都是以合作的形式来完成的,而成果也是以分享的形式来实现的,因为适应以后的工作需要,学生必须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与体育学习力。体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合作能力,它也是体育教学的关键发展方向之一。

(四)加强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

体育锻炼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与体育学习力的提升。但是,受到个体发展的过程性,与体育锻炼效果的潜在性的限制,这种积极的影响需要一个过程才能表现出来。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过程中,为了提升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长期性,需要加大对学生体育终身意识的培养。在传授体育基本技能、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借助有效的体育锻炼刺激手段,组织学生在不断参与的过程中,体验体育锻炼的快乐,为其健康发展习惯的养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体育学习力作为学生体育学习实践过程中的一种学习状态的综合表现,体育学习力的高低,是影响学生体育兴趣、体育锻炼可持续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校体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从体育教学内容优化、教学组织创新、教学评价有效等方而出发,切实提升学生体育学习力的培养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景焕,刘桂荣,师玮玮,付秀君动机的激发与小学生创造思维的关系:自主性动机的中介作用[J]心理学报,2011(10)

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范文第6篇

关键词:体育与健康; 内容资源; 依据; 原则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7-024-001

2001年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体育与健康课程也做了相应的调整,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实施都发生了一些变化。沿用了近百年的“体育课”更名为“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提出,使得很多人对体育与健康课程产生了困惑,不知道体育与健康课程到底是要实施体育,还是要增进健康,因此在构建课程资源时出现了偏差。体育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则指形成学生体育学习的直接来源。课程内容是依据体育课程目标进行选择的,也是实现体育课程目标的基础。

一、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依据

1.依据体育课程的性质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是以身体练习为手段,以运动技能和健康知识为载体,提高中小学生健康为目的。

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构建课程内容资源,需选择那些对身体有一定的锻炼价值,且具有一定教育价值的学习内容。比如田径和体操这两个项目的运动方式,对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修复人的身体形态和培养人的方位感等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作用。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性质构建课程内容资源,也应选择那些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学习内容,比如选择篮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以及当地广为流传的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作为学生学习内容,以便为学生将来终身体育奠定运动技术基础。还应选择一些锻炼方法和健康知识作为学生的体育学习内容,比如体育锻炼与健康的关系、各种营养物质及其摄取、运动强度的控制等,这部分内容为学生科学合理地锻炼身体提供理论指导。基于这个原因,高中阶段体育与健康课程把健康教育内容也作为了必修系列。

2.依据学生身心发育的规律

学生的身体素质在各个年龄段的发展敏感期是不同的。6-12岁良好的节奏感和空间定向感,6-13岁是协调性发展的敏感期。儿童少年速度力量发展的敏感期为7-13岁,绝对力量的发展敏感期为10-13岁。儿童少年6-12岁反应速度大幅度提高,9-12岁提高幅度更为明显,动作速度自14岁开始,直至17岁自然生长,最高速度的发展敏感期在7-12岁。男孩从7-17岁,力量耐力的发展是直线上升,女孩15岁前是持续上升的,但15岁后则开始产生停滞,甚至下降。

学生的学习心理发育也有一定的年龄阶段特征。就小学生的学习动机而言,学生年级越低,学习动机越直接,而且与学习兴趣发生联系。小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具有广阔多样性,因此他们对各项运动都感兴趣,游戏是小学生广为喜欢的运动方式。初中阶段称为青春期,学习动机方面,间接动机占据主要地位,但在一定程度上仍受学习兴趣和爱好的支配。高中阶段称为青年初期,高中生经过前几个阶段的连续发展,在生理发育上已经成熟,高中生也已逐步确立正确的价值观,能将近期计划和远期规划较好地结合起来,高中生逐渐学会将自身努力作为实现目标的桥梁,使其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努力、勤奋。

二、构建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资源的原则

1.“健康第一”与“终身体育”理念相结合

新的体育课程改革提出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终身体育”的培养目标。只有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都有良好的状态,才能算是一个健康的人,体育课程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旨在指导学生通过体育课程的学习,提高其身体健康水平,并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培养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终身体育”的培养目标不但立足于学校期间的体育教育,更是着眼于学生走出校门后终身参与体育锻炼能力的提高和习惯的培养。“终身体育”的培养目标旨在通过学生经过学校期间的体育学习,获得健康知识、科学锻炼方法,掌握一定的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技能,培养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意识,养成经常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真正为学生终身参与体育锻炼奠定扎实基础。

2.学生学习兴趣与身体发展相结合

学生是体育课程实施的对象,是体育学习的主体,离开了学生主体积极性与作用的发挥,体育课程的实施将无任何意义。体育课程内容的安排,如果一味地满足学生兴趣需要,就会忽略身体生长发育的需求,极易错过形成良好的身体形态时期以及生理机能和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而没有使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甚至有所下降,对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造成不良后果;而一味地满足身体发展的需要,很容易使体育课程造成体力训练的场所,会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甚至使学生对体育课程产生厌烦情绪。

3.系统性与阶段性相结合

体育与健康课程在高中阶段,设置了六个运动系列和一个健康教育系列,并实施选项教学,而且建议学生选择其中几项进行系统地学习。但根据学生选择项目进行教学时,由于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对于一个项目没有系统地学习,造成学生对于同一项目的学习基础差距较大,给选项教学的实施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对学生终身体育的培养,必须贯穿整个学校体育教育始终,进行系统地培养。

学生在十二年的基础教育阶段,虽然是接受系统的体育教育,但由于时间跨度较长,又经历了儿童期、少年期和成年初期的不同成长阶段,而每个成长阶段又有其不同的特征,因此,必须根据学生在各个阶段身心发育发展规律,科学合理地规划和安排体育课程内容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并为其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9

[2]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审定.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9

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范文第7篇

摘要:课程目的不仅在于增进身体健康,而且还有传承体育文化,培养终生体育锻炼意识、能力与习惯;建立“课程目标――领域(或直接称为内容)目标――水平目标(或年级目标)――某水平的内容目标”的目标层次体系;取消“运动参与”的单列目标,将“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和体育锻炼”等目标内容纳入其他目标中;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合并成为“促进心理健康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取消“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设“思想品德”或“品德与行为”目标。

关键词:学校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体育课程性质;体育课程目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07)03-0001-04

“五年来的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和进步,也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2001年7月出版并在当年新学期开始实验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在充分发挥了对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指导作用后,也到了必须完善和修订的时刻。本文认为:《课标》凝聚了全国众多体育专家的心血,是一个颇有新意和有许多研究作为背景的纲领性的文件,它在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我们应当承认《课标》是一个较好的体育课程文件。但由于《课标》“是一个实验稿,还只是一个假说”,《课标》文本中一些问题也在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实践中逐渐显现出来。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仔细分析,提出来与大家商讨研究,为即将开始的《课标》修改工作提供参考。

1 关于体育课程性质的表述

1.1 《课标》对体育课程性质表述不完整

在5年来的体育课程和教学改革实验过程中,“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如‘一味迁就学生兴趣’、‘淡化运动技术’、‘轻视规范教学’、‘无劣评定评价’、‘过于追求优质课效应’、‘课堂失真情景’、‘不考虑运动负荷’等现象,显示出与体育课程改革的初衷不协调”。这些不正确的观点和实践的误差与人们对体育学科性质的认识偏差有关,与指导这些认识的《课标》对体育学科性质的表述不够完整、准确也不无关系。因此,曾有学者疾呼《课标》要“还原体育教学本来面目,使体育课程真的反映体育的本质属性。”

《课标》对体育课程性质是如此描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我们认为,这段表述不够准确,也欠全面,其中的主要问题有:

(1)“体育与健康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的表述是对体育课程地位和意义的表述,但与体育课程性质基本无关。

(2)“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表述不够全面,缺乏对主要学习内容的描述,这容易导致产生轻视运动技术和运动文化的理论与实践。

(3)体育课程是“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不够全面,也比较笼统,难以准确地说明体育“作为课程”的主要目的,没有反映学校体育教育要为学生终身体育服务的终极目的性。

1.2 修改和完善体育课程性质表述的建议

建议将体育课程性质的表述修改为:“体育是一门以学习体育知识和运动技术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途径,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与健康,传承体育文化,培养终生体育锻炼意识、能力与习惯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

2 关于“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内容标准”和“学习领域一至五”等的问题

2.1 概念含义和关系表述不清晰

以目标的层次体系作为《课标》文本的基本主线,是本次设计《课标》时的有益尝试,提出“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内容标准”和“学习领域一至五”等新概念也是本次《课标》的首创。但是,上述概念在含义和相互关系上还有许多不清晰之处,这是造成体育教师对《课标》体系理解困难,并在课堂教学目标上照搬《课标》目标的原因所在。上述诸概念和相互关系的不清晰主要表现有以下几点:

(1)按字面理解,“学习领域目标”中的“领域”含义应该是“内容”,因为如果把“领域”理解为“目标”,那么“学习领域目标”就变成“学习目标的目标”而导致更为严重的错误,因此,“学习领域目标”的含义应该是“学习内容的目标”。但是,《课标》却在“学习领域目标”下面设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目标,这就使得“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在逻辑上都成为了“内容”。但实际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都不是内容,而把它们当成内容就会造成类似“学习身体健康的目标”一样在文法与词义上的错误。

(2)《课标》在“内容标准”中设置了“学习领域一至五”,这使得“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在“内容”、“目标”和“标准”的性质之间游离,让人难以理解和把握,而且,“内容标准”一词既不准确,也不符合语言习惯。

(3)当我们把相关《课标》中的概念按内涵大小排列后就出现了:“课程目标――学习领域目标――内容标准――5个学习领域――(一)、(二)、(三)等的表述――水平目标”这样一个非常令人费解的层次体系,这样一个把目标、内容和标准相互交叉和混用的体系恐怕难以为第一线的体育教师所理解。

2.2 完善和改进的建议

(1)建立一个“课程目标――领域(或直接称为内容)目标――水平目标(或年级目标)――某水平的内容目标”符合体育教师理解习惯的较为清晰的目标层次体系。

(2)将“领域”的概念改为(或正确地理解为)“内容”;将含有很强的目标含义“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等分别在课程目标体系中表述,而将“领域”(或内容)划分为“体育知识”、“运动技术”、“身体素质”、“锻炼方法”和“情感体验”5个部分。

3 关于“运动参与”目标的问题

3.1 “运动参与”作为目标单列不合理

《课标》在提出“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等与传统目标相近的目标外,还提出了“运动参与”的新目标。这个目标的现实意义提醒体育教师:在当前学生参加体育积极性不太高,在建设和谐社会和提倡终生体育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以更好的教学使更多的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运动实践中来。但是,“运动参与”作为一个目标单列出来,还是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在:

(1)“运动参与”是一个中性的行为概念,含义中自然包括了“积极、主动的运动参与”和“消极、被动的运动参与”两个方面,把这样一个中性的词作为目标,不但意思不清晰,

也不恰当。

(2)“运动技能”、“身体健康”等目标都有实体性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作为支撑,甚至比较抽象的“心理健康”、“社会适应”都或多或少有一些理论的教学内容支撑,而“运动参与”却明显缺乏这种支撑。

(3)在“运动参与”的水平目标中,有很多并不代表“愿意并能够积极地参与体育运动”的含义,说明体育课程理论在建构“运动参与”的目标方面还没有做好准备,设立能够指导体育教学的“运动参与”目标存在较大的难度。

3.2 完善和改进的建议

取消“运动参与”的单列目标,将“积极主动参与体育课程学习和体育锻炼”等目标内容纳入其他目标中。

4 关于“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

4.1 “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难以理解和操作

《课标》在“运动技能”和“身体健康”的传统目标外,还提出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两个有所拓展的新目标。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和素质教育的推进过程中,这两个目标提醒我们要注重体育对心理健康和社会化的促进,而且这两个目标的提出为一些新教材(如“心理拓展训练”)的开发提出了要求。但是自2001年《课标》实施以来,“关于课程目标的争议就一直没有停止过”,“随着新课程标准实验工作的展开,‘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目标在实践中不可操作情况加剧了争论”。而在实践层面,许多体育教师因为这两个目标难以理解和操作,于是“以领域目标直接作为课程内容的分类标准,完全混淆了目标体系和内容分类的差别”,而且从实践中看,“‘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不高”。本文认为“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目标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1)“心理的健康”和“对社会的适应”在现实中,‘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包含、互相交融的行为和概念,《课标》把两个互为依托的目标分别予以单列自然会引起交叉和混乱。

(2)在《课标》中,有许多“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与“已经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已经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了社会”的“目标到达”状态没有直接关系,甚至没有任何关系,说明我们现在还很难建构出科学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体系。

(3)很多“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的目标是不容易在教学情景下达成的,因此这些目标既难以和体育教学内容相结合,也与教学情景不吻合,因此这些目标自实验以来,就游离在体育教科书和教学改革实践之外。这类目标的典型范例有:1)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注意力、记忆力的不同表现(心理健康的目标);2)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情绪的不同表现(心理健康的目标);3)体验身体健康变化时意志的不同表现(心理健康的目标);4)对生长发育的变化(如月经等)采取坦然的态度(心理健康的目标);5)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情绪调控方法(心理健康的目标);6)参加社区体育活动,如校外体育俱乐部、培训班等(社会适应的目标);7)从电视节目中获取体育与健康知识(社会适应的目标);8)通过互联网获取体育与健康方面的知识(社会适应的目标);9)知道附近的体育场所及其用途(社会适应的目标);10)运用互联网制订和改进体育锻炼、健康、娱乐或旅游等计划(社会适应的目标)。

(4)“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都不能直接包含“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使得体育课程中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缺失。这与当前党和国家强调加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精神不符合,也难以充分发挥体育课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

4.2 完善和改进的建议

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8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3612(2010)03-0026-04

Analysis on the Participants of Sport Exercises of China’s Urba n and Rural Citizens

LIU QingJian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Putian Institute,Putian 35 1100,Fujian China)

Abstract: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the data of the Chinese mass sports status investigati on in 1996 and 2000 and China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sports exercise situa tion survey data in 2007. It adopt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view, q uestionnai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comparative analysis to explore theexisting problems in the exercises of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in order to pro vide reference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mass sport.

Key words: urban and rural residents; physical exercise; comparative stu dy

自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颁布实施以来。国家体育总局已经分别于1996年、2000 年和2007年进行了三次群众体育状况调查,3次的调查获得了群众领域内的大量基础数据, 对了解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状况,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供了科学的决策依据。 本文对3次调查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寻找我国群众体育发展过程中的规律与不足,为有关 部门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1 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及结构

1.1 总量与性别

根据调查,2007年我国16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有明显的增加,大约增加 4千万人,明显高于1996年和2000年的调查结果(表1)。但女性参与水平低于男性, 综观3次调查的结果:女性的体育参与水平均低于男性,与2000年相比,2007年男女参与体 育锻炼的状况有所改善,表现为男女比例差距减少。这也说明我国社会性别分工的传统格局 还未改变,男人仍是社会责任的主要承担者,而女人则在家庭责任上扮演主要的角色,无论 是否有工作仍是家务的主要承担者(表1)。

表1 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及结构%

人数/人参加体育锻炼比例男女1996年3亿34.356.843.22000年3.03亿3561.17 38.262007年3.4亿 44.757.1042.9从2007年的样本数据库中抽出结构相同的同质数据进行比较显 示,2007年城乡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为44.7%,1996年和2000年的比例分别是34.3%和 平35%,分别增长了10.4%和9.7%,增幅非常明显。

1.2 不同年龄人群参加体育锻炼人数百分比

由于2007年调查抽取样本量和范围与1996年、2000年不同,对不同年龄人群参加体育锻 炼的人数比较不采用调查数据的直接比较,而是对各年龄所形成的曲线进行分析,力求更加 客观地分析我国不同时期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

2007年不同年龄组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呈现出随年龄增大而降低的特点[1 ](表2)。 1996年、2000年16~25岁年龄组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高达56.35%和56%,26~55 岁年龄组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急剧下降,下降幅度高达50%左右,中国不同年龄 人群中体育活动参与者的比例的集中趋势显“两头高,中间低”的走向,而2007年20~59岁 年龄段,随年龄增加参加体育锻炼人数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且降幅不明显。这种现象说明 经过十多年发展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状况有明显的改观,年轻人、青年人参与体育 锻炼意识得到加强,“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活动效果显著,有关部门加大宣传力度,全民 健身计划不断向纵深发展。

表2 不同年龄组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

16~25岁2 6~35岁36~45岁46~55岁56~65岁65岁以上199656.35 30.42 26.9524.9741.1538.46200056.00 31.70 28.5028.2035.0040.50200741.538.233.1 31.529.9 28. 4 22.2(16~19)(20~29)(30~39)(40~49)(50~59)(60~6 9)(70岁以上)

投稿日期:2009-07-31

作者简介:刘青健,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社会学、体育教育。

2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及结构

2.1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界定 将每周锻炼3次以上,每次体 育 锻炼时间持续30 min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运动强度达到中等及以上的人,称为经常体育锻 炼的人简称经常锻炼[1]。这次对经常锻炼的界定与我国1997年卢元镇教授提出体 育人口概念的界定完全相同,只是提法不一样,以下为了比较方便,统一使用经常锻炼代替 体育人口。

为了更好地说明我国群众体育的发展状况,从2007年调查的数据库中抽取“同质数据” ,对相同的内容进行比较显示:2007年我国16周岁以上(不含在校学生)全国经常参加体育 锻炼的人数比例为18.6%,1996年和2000年分别为15.5%和18.3%,与1996年、2000年相比 分别提高了3.1%和0.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呈小幅增加[1]。

2.2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性别结构 2007年全国16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达到“经常锻炼”标准的人数,占全国16周岁及以上 总人口的8.3%,其中男性“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是9.0%,女性是7.5%(表3),与2000 年 相比,男女“经常锻炼”的比例变化不大,男性“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高于女性。造成体 育人口性别差异的原因:一方面是我国人口总数中男性基数多于女性,另一方面是男女在社 会中的地位差异,男女在单位及家庭中扮演的角色与承担的任务呈现传统的社会模式:工作 ――公共――男性,家庭――私人――女性[5]。

表3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性别结构%

性别 性 别比率2000年性别比率2007年男20.2 9女15.87.5 2.3 年龄结构

1996年、2000年我国经常锻炼人口在各自年龄段所占比例其整体情况呈现出“马鞍型” 的态势[2,3]。2007年我国“经常锻炼”人口在各年龄段比例出现较大的改善,在 20~69岁年龄段,呈现随年龄增大经常锻炼的人数比例逐步上升的趋势。

表4 不同年龄组人群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百分比/%

年份 16~25岁26~35岁36~45岁46~55岁56~65岁 65岁以199630.4713.3812.6713.5917.43 12.48200033.414.412.815.321.722.220078.86.26.1810.811.7 8.5(16~19)(20~29)(30~39)(40~49)(50~59)(60~ 69)(70岁以上)从以上的分析表明,2007年我国16周岁以上的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有明显的增 加,2007年全国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达到44.7%,不同年龄组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 ,呈现出随年龄增大而降低的特点。2007年我国16周岁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呈小幅 增加,我国群众体育“两头热,中间冷”的状态得到根本的改善,青年人参加体育 锻炼的积极性有很大的改观。这说明在过去的6年里,随着我国群众体育工作力度的加大, 更多人们投入到体育健身行列里,我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稳步提升,不仅提高了群众 体育锻炼的人中覆盖面,也使群众的体育锻炼质量得到巩固和发展[1]。

3 参加体育锻炼特征

3.1 参加体育锻炼项目的

2007年在调查的各种体育项目参加的人数比例依次为:健身走、跑步、乒乓球、毛球 、网球、篮球、足球、排球、健身操、骑车、武术、游泳、登山、户外健身器械、力量训练 、跳绳、气功等。健身走跑步,因其简单易行,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及运动量易控制的特点 ,成为各年龄段普遍接受的项目,选择的比例最高,占总人数62%。乒乓球为国球且与羽毛 球皆为我国奥运比赛的优势项目,场地、器械简易,群众基础好,老少皆宜,深受广大人民 群众喜爱,选择人数较多,三大球在我国开展较为普遍,同样有较多人参与。

2007年不同年龄段在主要体育项目的选择上存在差异,不同年龄人群总是选择与自已所能 承受的负荷相适应的项目,如16~19岁年龄段人群主要参加的锻炼项目是球类(34.9%)、 跑步(31.5%)。50岁以后人群主要是健身走,占各年龄组比例在55.3%~72.8%范围之间。 且在 项目选择上不同年龄阶段呈现积极一面,表现为多样性和特色性并存,走、跑、球类是最普 遍运动,而根据区域的不同,各地又有自已的特色。

与1996年、2000年相比,2007年人们喜爱的体育项目变化不大,但网球和健身路径两个 项目选择人数较靠前,网球作为一项新型的高雅运动在社会上逐渐流行,练习的人群逐渐增 多,位居三大球之前,健身路径是国家经过近十年以来以体育彩票公益金为引导资金建设的 群众体育场地设施,遍布城乡各地,适宜于各类人群参与锻炼,因而选择的人数也较多。

3.2 参加体育锻炼场所

2007年调查表明,不同年龄人群参加体育活动的场地是单位或住宅小区体育场所,其他 依次为自家庭院或室内、公共体育场馆、广场、住宅小区空地、公园、健身会所、自然区域 及其他(表5)。

表5 不同年龄人群在各种活动场所活动的情况比较

收费体 育场馆单位体育设施 公共活动场所 自家庭院公园广场住宅小区空地公路街边场院树林河边2007年3.322.2①14.8③16.2②10.5⑤9.4⑥13.2④//2000年 8.929.3③40.5①24.96④ 22.65⑤ 21.99⑥31.34② 12.0511.31996年18.07⑥34.75② 28.18③42.03① 13.2125.66⑤25.91④ 6.278.7与1996年、2000年相比,不同年龄人群对体育活动场所的选择发生较大变更,40岁以下 年龄人群主要在单位,住宅小区以及公共体育场所进行锻炼,随着年龄的增大在公路旁、住 宅小区空地、广场和公园锻炼的人数比例逐渐升高。近几年,由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房 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不论是城市还是城镇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很大的改善,住宅小区设施 建设越来越完善,很多小区的建设都配备了体育设施,加上年轻人工作繁忙、压力大、余暇 时间少,他们多数选择离自已单位较近的体育场所和小区体育设施进行锻炼。随着人们生活 水平的提高,家庭购买简易的健身器械不是件稀罕事。因此,许多中老年人群不仅选择自家 庭院或室内进行锻炼,且开始倾向住宅小区空地、公路街道、广场和公园进行锻炼,值得一 提的是,不论是年轻人还是中老年人到收费性健身会所参加锻炼的人数比例仍然还很低。

3.3 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

2007年调查显示,全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形式排在第一位是与朋友同事一起,占参 加体育锻炼的49.2%,其次是独自和与家人在一起进行锻炼[1]。人有生存、享受 和发展三 种基本需要,体育是属于人为满足自身和发展需要的一种实践。人们在锻炼时选择与朋友同 事一起锻炼不仅可以健身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同事和朋友的沟通,选择的人数比例占首位。个 人锻炼由于项目灵活,时间易于把握,更能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满足个性发展的需要, 选择的人数也较多。而与家人一起锻炼则可以使全家人获得锻炼的同时,在轻松的环境下加 强沟通,满足了家庭角色之间的情感需求,选择人数据第三位。

与1996年、2000年相比,三次的调查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的排序没有变, 排在第一位的是与同事和朋友一起锻炼,其次是个人锻炼,第三位是与家人一起锻炼。2007 年全国城乡居民选择体育锻炼形式呈现出随年龄增大以独自和与家人在一起的形式进行锻炼 的人数比例逐渐提高,与朋友同事一起锻炼形式逐渐下降的趋势。另外,其他比例仅占1.4 % ,从中可以看出近几年辅导站,俱乐部社区活动,单位活动的形式不仅所占比例很低, 且较前两次的调查有明显的下降,因此,如何充分发挥社区、单位、辅导站、俱乐部来提高 我国体育社会化水平,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3.4 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

2007年全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九项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城乡居民参加 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排序是:排在前三位分别是增加体力活动(34.8%)、消遣娱乐(26.8%) 和 防病治病(18.9%),其他依次是减压、放松、减肥、健美、提高运动技巧、社交等。与1996 年、2000年相比,排在前两位的增加体力活动和消遣娱乐的排序没有改变,防病治病、减压 、放松、减肥、健美的排序明显靠前。这说明这几年随着申奥的成功,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 ,体育的功能和本质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同时由于我国医疗制度改革末到位,存在缺 陷,看病难、看病贵现象依然存在,因此参加体育场锻炼的目的为防病和治病选择人数占多 数。

不同年龄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活动的目的,随时间的推移发生演变。青年人参加体育活动 的目的呈多样性,青年人对健身的要求不如中年人和老年人高,他们以消遣娱乐为主,而老 年人随年龄的增加,人们更加重视体育活动的健身功能,防病治病是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主 要目的。

3.5 对参加体育锻炼的障碍比较

2007年调查结果显示,在不参加体育锻炼人群中,因为没有时间而不参加体育场锻炼排 在首位,其他依次是“没兴趣”,“缺乏场地设施”,“没有必要参加”,“身体弱,不宜 参加”等,在参加体育锻炼的人群中,影响其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障碍是“缺乏时间”,“ 缺乏场地设施”和“自身惰性”。

与1996年、2000年相比,三次调查均显示:“缺乏时间,没有场地,没有兴趣”是影响 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以上结果表明,一方面反映出城乡居民负担过重,空闲 时间少,另一方面也反映我国城乡居民体育锻炼意识较为淡薄,末能充分利用空闲时间进行 体育锻炼。

“没有场地设施”是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另一重要的因素。虽然经过十年 以来以体育彩票公益金为引导资金的建设,以“全民健身工程”为主要内容的群众体育场地 设施建设成就显著,但因我国人口众多,场地设施基础弱,尤其是农村,没有场地设施是影 响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

3.6 对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消费状况的比较引导体育消费,培育体育市场,发展体育产业是一种新的体育发展观和服务观,现代体 育正作为一项新兴的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新增长点[4]。2007年的调查显示, 在参加体 育锻炼的人群中,有72.7%的人有过体育消费,全年人均消费水平593元,消费总额在500元 以上就占33.8%。与1996年、2000年相比,全年的人均消费水平有较大幅度的提高,2000年 我国城乡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全年平均体育消费金额总计375.42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体育 消 费557.65元,农村为319.75元,而2007年人均消费水平593元,在500元以上就占33.8% [3]。

从消费项目来看,我国城乡居民的消费仍以实物为主,观赏性体育消费仍占很小的一部 分 。人们用于购买运动服装的人数比例最高为91.%,用于观看体育比赛的费用比例排在最后 一位。

从消费金额来看,2007年人们用于支付体育锻炼场馆费用的人均消费最高,为613元, 从2000年第三位上升到第一位,其他的排位未变,这表明近年来投资主体的多元化,我国小 型场馆建设取得突破性的进展,人们到经营性体育场场馆参加体育锻炼的比例逐渐增加,有 力地促进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

以上研究表明,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的体育消费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人们参加体育活 动以非经营场所的状况有所改变,但我国城乡居民体育消费仍停留在身体层面,对精神性体 育消费需求不足的现象仍无明显改观。

4 结 论

总体而言,十多年来中国群众体育的参与状况是稳定和发展的,结构逐渐改善,具体 表现为:

1) 中国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的总人口数稳定增长,性别结构差距逐渐趋于缩小。

2) 与1996年、2000年相比,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参与体育锻炼、体育人口的年龄结构 ,发生了明显的改善,结构趋于科学合理。

3) 在体育锻炼的项目选择上,我国城乡居民多选择一些对器材场地要求不高,开展基 础较好的项目为主。

4) “缺乏时间”,“没有场地”和“没有兴趣”。是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 的三大主要因素,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以健身和娱乐为主。

5) 与1996年、2000年相比,2007年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消费的费用有较大幅度的提 高,但仍以实物消费为主,观赏性消费不足。

参考文献:

[1] 江崇民,等.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锻炼现状的分析[J].体育科 学,2009(3).

[2]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1997.

[3]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2001.

[4] 柯海宝.我国体育人口年龄结构呈V型原因分析及优化[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 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