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的理解

科技创新的理解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科技创新的理解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技创新的理解范文第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科技创新 教学 能力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生的基础课程,也是最重要的课程来说,对小学生综合知识的学习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语文,是小学生理解其他课程的基础。虽然语文是教小学生学习母语,但是依然有着非常困难的部分。小学生在学龄前能够比较顺畅地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但是,在上学前,他们在听、说、读、写方面都有比较大的欠缺,所以,小学语文对孩子的未来发展来说非常重要,小学语文能否学好,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理解能力。小学语文除了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之外,还需结合其他科目,因此,小学语文也担负着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责任。

一、培养学生的课件创新兴趣

兴趣对小学生的学习来说非常重要,孩子在学习选择中很难有自主意识,通常不会有功利性的去学习,而是把上学和上课当成是集体活动的一种。在小学生看来,喜欢学习的理由通常比较简单,一是喜欢教课的老师,二是喜欢课堂内容。实际上,这两点结合为一点来说,就是教师应该把握小学生的心理,让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有趣。语文教学看起来只是学习书本知识,其实不然。在语文学习中,会学到方方面面的内容,包括古代文学的诗词歌赋、名人轶事,以及现代的名人名事、自然科学、道德理念,以及西方的故事等,在这些故事里,不乏有曹冲称象、爱迪生发明、达尔文自然科学等涉及科学方面的小故事。这些故事题材的学了学习生词、造句之外,教师还应该多多通过科技方面的介绍来提高小学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兴趣。

二、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

在当前小学教学中,很少有专门设置的科技类课程,比较重视科技创新的学校会带领学生参观科技馆、组织观看科技类的视频、组织科技创新小活动等。创新是一种复杂的脑力活动,小学生对世界充满好奇,只要教师加以引导,可以在语文学习中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转变枯燥的课文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产生求知的欲望。尤其是当学生愿意主动表现时,教师应给予奖励。这能够提升小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1]

这种科技创新的氛围体现在教室里,也可以走出去。比如,在学到《曹冲称象》这一课时,曹冲是用石头称象,这时可以启发学生来思考有没有什么其他的办法。同时,学生在提出很多其他思路时,教师应给予鼓励。为了营造更好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带模型进行实验教学。用模型船和模型大象以及电子称来让学生自己动手实验,来验证课文中曹冲称象是否正确,并让学生称出模拟象的重量。这种简单的小实验加入到语文教学中,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探讨、研究学习的思维。当学生能够在自己动手学习的实验中发现知识时,学生对这篇课本的理解和记忆也就更深,可以帮助语文教育的深入实现。而同时,走出去的科技学习可以组织小学生进行科技类的活动,比如学校和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学生进入科技馆,在科技馆中,学生不仅可以学习到语文知识――更多的词汇和语句,还可以学到更多的科技知识。在参观完科技馆之后,还可以给小学生布置相应的作文作业,让学生把看到的东西用文学的语言描绘出来,这才是将语文学习和科技创新充分结合。

三、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思维

语文教学看似和科技教育没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语文能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打下非常重要的基础。创新思维在科技创新的实践中起着指导作用,小学生从小学语文中能够学到非常广泛的知识,在小学课程学习中,小学语文还是肩负着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责任的。

语文中也有着很多创新因素,比如刚刚提到的科技创新类的课文和小故事,这些课文和小故事能够激发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动力。在没有科技创新课程时,小学语文在有条件时,就可以进行创新培养的培养。[2]

语文课堂可以是学习语言知识的课堂,也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课堂。教师应该善于挖掘语文课堂的多样性特点,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创设出合适的情境,让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培养出科技创新思维。

四、积极评价,鼓励学生创造

一直以来,小学语文教学都是处在教师教授拼音、单词、词汇、语句、作文方面的内容,很少有语文教师把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作为语文课程教学的任务的。但是,在当前新课改时期,语文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培养学生的综合创造能力,尤其是科技创新能力。当学生能够在语文课堂上主动体现科技创新思维时,教师应该给予积极的评价,并且鼓励学生参与创造。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的创造精神能够得到更大程度的发挥。

综上所述,小学生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恰是时候,小学语文教学在很多课程内容上能够充分与科技创新思维培养相结合,教师应该注意在教课时创新教学方式,鼓励学生进行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科技创新的理解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激励理论 辅导员 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Counselors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Technology

Innovation Education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ANG Jia, ZHANG Juan

(College of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mportance, context and issues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ctivities, clearly the important rol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counselor for college students. Analyze the incentive theory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education. Concluded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a variety of incentive theory as the starting point, the actu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tudents from the engineering colleges, extensive colle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tform.

Key words motivation theory; counselor; scientific innovation

科技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首要要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强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适应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遵循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党的十报告提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国际竞争的日趋竞争,在社会的新形势下,高校肩负着培养和造就创新人才的责任和使命。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当代高等教育的办学目标。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措施。①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是学生的领路人,肩负着思想引导、日常服务和管理学生等的多重责任,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从而对新时期高校科技创新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1 新时期高校科技创新教育的重要性

1.1 科技创新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学以致用,不再“纸上谈兵”

高校的本科教育是一种基础教育、能力教育。大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通过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比赛,能够促进大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更好地用于实践当中。大学生有着足够的激情,有着积极探索的热情,众多大学生小时候都曾经有着当“科学家”的梦想,而大学里的科技创新教育,便为这样梦想的实现提供了无限可能。以笔者所在的高校为例,每年的挑战杯、科技节、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等,都为大学生科技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发挥平台。

1.2 科技创新教育有效促进高校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

要想创新,必须先将基础打好,学好本专业的知识,掌握基本的业务本领,否则创新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科技创新活动应基于良好的专业基础、实验技能。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校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良好的学风,能帮助学生正确地协调和处理好课内学业和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之间的关系,能够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1.3 科技创新教育促使当代大学生关心社会,关注民生

当今国际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国科技的发展。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往往有着引导学生关注新生事物,激发学生好奇心和创新能力的作用。纵观世界,虽然目前没有爆发世界大战的可能,但局部小战乱不断,科技的发展对综合国力的提升至关重要。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创新教育促使更多的当代大学生能够关心社会发展,关注民生,切实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1.4 科技创新教育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

科技创新活动不仅包括专业知识、实践能力等,还包括对大学生意志力的磨练,以及团队合作意识的培养等,促使大学生在课余时间,能够收获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对其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积极的影响,同时促进其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高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始终是社会前进,国家进步的不竭动力。所以,保证高校的科技创新教育的先进性和新鲜感,在一定程度上,对科技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2 辅导员在以往高校科技创新教育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2.1 辅导员在科技创新教育中常走入“服务”的误区

由于辅导员的工作集管理、服务和教育三者一体,但事务性的工作,往往使辅导员在科技创新教育中,常常只能发挥“服务”的作用。比如科技活动的通知、帮忙联系场地和器械甚至指导教师。然而,很多辅导员都是具有一定知识背景的本科生或硕士生,知识量和理解力均比大学生要更胜一筹,仅仅停留在“服务”性的工作,其实是以一种对有用资源的浪费。

2.2 辅导员在科技创新教育中常忽视自身对科技创新的学习和探索

虽然事务性工作常令辅导员的工作陷入只“服务”的误区,但是由于忽视自身对科技创新的学习和探索,从而造成了恶性循环的形成。因此,辅导员自身应该掌握一定的科技创新的知识,诸如科技比赛的规则和流程、某些科技比赛的原理等,从而促进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

2.3 辅导员在科技创新教育中没有建立良好的运作机制

现在高校的科技创新教育往往出现参加该类活动的人员范围逐渐集中和固定,而很多高校的激励机制也没有起到应有的影响力。以笔者所在高校为例,学校通过认定创新学分并加入总评成绩、相关的保研宽松政策以及设立“突出贡献奖学金”和“科技创新奖学金”等方式激励大学生从事科技创新活动。但是学生参与科技创新的成果和高额的学习类奖学金评定没有太紧密的关系,并且科技类奖学金数额低,吸引力不大,同时保研政策也不够明确,各学院实际实施情况也各异。总体来说,学校对于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认定和升学择业等联系不够紧密,因此对于学生的吸引力不够。同时某些科技竞赛的“专业化”要求参赛学生配备指导教师,但很多高校没有完善的学校层面的“指导教师评价和激励机制”,没有对老师指导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工作量的统一的认定标准,大多数老师更多的是根据学院和专业实际,靠责任和兴趣来指导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尚显不够。此外,学校场地和资金支持力度不够,活动开展和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不够等等。

3 辅导员在新时期高校科技创新教育中的工作方法途径探析

3.1 辅导员在新时期高校科技创新教育工作中的“角色转变”

新形势下,社会各界对科技创新的重视,和时代赋予的科技创新的厚望,促使辅导员的工作也不能仅仅从“服务”着手,辅导员作为一个全方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在思想上积极引导,其次,自身也要具备一定的科技创新知识,在学生提出疑问时,能够做到良性引导,帮助大学生树立坚持科技创新的信心。完成从“服务者”到“参与者”的转变。

3.2 辅导员须提高自身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和探索

高校独特的学术氛围,不仅给学生良好的求知氛围,而且也帮助高校中的教育工作者不断探索,不断创新。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的老师,如果能在工作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陪伴学生成长,这对工作的开展,和大学生的成才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3.3 建立起良好的运作机制

上文曾提出,当今科技创新活动面临的众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作为辅导员的工作,应当在自己的权责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实现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成功。如建立一定的激励方法,如设定一定的奖学金、在评优、入党等优秀学生的界定中,能够凸显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并占有一定的比例;成立科技小组,将本已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同学集中起来,鼓励他们在团队中互相合作,勇于挑战和开拓,并号召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小组的活动;在学生中开展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如发明创造类的,奇思妙想的,以及学习软件后的设计类的比赛等等。

3.4 做好心理健康辅导

由于科技创新活动往往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很多大学生是开始具有一定的激情,但时间一长,激情慢慢退去,容易出现“打退堂鼓”的想法,这时,作为辅导员老师,应当及时发现问题,并运用心理学的知识积极开导他们,鼓励其坚持下去,让其明白成功并非最终目的,过程更重要。积极健康的心理引导,会帮助大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中处理并平衡学习和科技创新的关系,并积极解决所面临的各类问题,从而使其更全面地发展。

4 激励理论在科技创新教育中的应用

4.1 激励理论简介

激励理论是行为科学中用于处理需要、动机、目标和行为四者之间关系的核心理论。行为科学认为,人的动机来自需要,由需要确定人们的行为目标,激励则作用于人内心活动,激发、驱动和强化人的行为。常见的激励理论有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斯金纳的强化理论等。

4.2 几种激励理论相结合在科技创新活动中的应用

针对科技创新活动没有良好的机制这一现状,高校辅导员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应用激励理论。

如上述在奖学金评定、保研、评优、入党等情况时,考虑一定的科技方面的因素,这一措施,即是反映了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惟有学生真正关心的,才能激励刺激到学生积极争取。这也反映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的“顶层”需求,即“自我实现”的需求。而当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同学在活动中努力达到了自我实现的要求,同时,又满足了自我实现的需求,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氛围。在此基础上,再开展类似科技创新活动时,根据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这属于正强化,帮助更多的大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

因此,激励理论可以单一应用,也可以多种理论相结合一起应用,在多方面刺激高年级学生,鼓励帮扶并引导低年级学生,帮助其塑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活动氛围。

5 结语

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既是对高水平教育工作者的需求,尤其是与学生密切接触的辅导员的作用不容忽视。教育是百年大计,辅导员是高校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更好地发挥辅导员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会达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科技创新的理解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 高校图书馆 服务功能

[中图分类号]G25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03-0082-01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科技创新越来越离不开信息资源的支持。高校图书馆拥有科技创新的大量基础性资源,对高校科技创新潜在的促进作用是巨大的。在提高科研创新能力方面,高校图书馆的作用更是不可低估的,它虽然不会直接对科技进步产生影响,但它的服务功能却和科技和教育发展密切相关。崇尚教育目前已成为社会共识,但对于教育的重要媒介和核心力量的高校图书馆服务功能的重要性却尚未被充分认识。因此,探讨高校图书馆与高校科技创新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提高和促进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一、高校图书馆在高校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高校图书馆在高校科技创新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基础保障作用、源头作用和导向作用。

(一)科技创新的基础保障作用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资源,包括信息资源、人才资源和文化资源等。信息资源体现在:高校图书馆可以提供纸制图书期刊、网络数字期刊及科技查新等形式多样的服务;人才资源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拥有图书情报专业人才,另一方面是对科技创新人才资源进行联合培养;此外高校图书馆作为历史文化建筑物,还具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高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重要领域,具有培养方式更为直接和有效的特点。前文化部副部长艾青林曾指出:图书馆在科学技术创新工作中起着传播知识的中枢作用,科技创新中需要大量的技术资料和图书馆多样化的服务。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在高校的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保障作用。

(二)科技创新的源头作用

科技创新可以促进科技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的各种物质和精神需要。当然科技创新是在一定知识条件下进行的,拥有较多的科技创新知识才能增加科技创新成功的机会。知识搜集和获取需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假如能够把这部分知识聚集在一定的场所,以满足科技创新主体的需要,那么就会大大的节省时间和成本。高校图书馆中恰恰有此优势,不仅可以提供科技创新者所需要的知识,而且还可以从源头上发掘科技创新的新思路,起到源头保障作用。

(三)科技创新的导向作用

现阶段,在高校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图书馆应根据学科发展方向和专业特色选准信息存贮点。近年来,各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及综合的趋势日益明显,面临纷繁复杂的信息,高校图书馆必须通过仔细的筛选和必要的信息重组,才能形成一批新的、有价值的科技成果,使科研人员获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产生创新观念,走上知识创新的道路,进而使科技创新者攀登科学高峰。所以说高校图书馆是一种学科发展方向性的象征,能为学科服务起到导向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对高校科技创新服务功能的实现

信息化社会,大量的信息资源充斥着网络,对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这就要求高校图书馆提高其获得信息的速度,加强对科技发展方向和步伐的判断,以最快的速度积累到最新的科技创新成果,满足科研创新主体人员的需求。图书馆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发挥其应有的服务功能,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服务理念

在市场经济社会,作为科技创新的源头和基础保障的高校图书馆必须在观念上明确其公益服务的性质。因为,只有树立了为“创新服务”的理念,进而给科技创新主体提供了高水平的信息服务,才能为科研人员走向世界提供有利的条件。

(二)服务能力

发挥高校图书馆在高校科技创新中的服务能力,首先必须加强图书研究人员对科技创新的理解,同时增加图书情报人员的业务知识,把图书馆特有的各种优势资源紧密地联系起来,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让高校图书馆以最广泛的信息服务满足主体需要,并把其推到高校科技创新最前沿,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促进高校的科技创新。

(三)服务内容

为增强高校图书馆的工作效率进而提高高校科技创新的效率,高校图书馆必须在服务内容上着重强调信息的供给和知识的补给功能。知识补给功能的实现是在信息提供的基础上实现的,即高校图书馆可以提供和传播大量的显性信息和直接信息,但是面对这大量信息,即使创新主体一一读完文献,也有可能不能准确了解其中的知识。所以知识的补给功能就逐渐发挥其作用,着重强调在知识补给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即研究人员只需定期阅读与自己研究内容相关的期刊杂志,其他学科文献只是略读一下即可。只有这样才能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的新趋势和新动态,把握好发展方向。

三、结论

总之,如果高校图书馆能够在深入分析科研创新规律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科研主体获取信息的效率,必定会为高校科技创新工作做出更突出的贡献。此外,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功能不应仅仅局限在信息的提供上,还应该体现在知识的补给和创造过程中。

【参考文献】

[1]侯集体.国家创新体系与图书馆[J].情报杂志,2001(6).

科技创新的理解范文第4篇

关键词:创新 以人为本 技术革新

中图分类号: U2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当今的世界科技创新是评价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在企业经营中不断的创新也是保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必要保证。在整个社会都大力提倡科技创新的大形势下。作为县级供电公司最基层的供电区域管理公司,管理基层的用电市场。了解最基层的用户需求,简单快捷安全地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安全提供电力产品的同时提供一流优质的服务。县级供电公司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工作,根据实际业务范围和人员素质基本情况,实事求是、创新管理、以人为本、注重实用。

一、管理制度改革鼓励创新

科技创新管理是一个创造性的工作,原有的管理制度可能有制约人们科技创新的积极因素,适合的制度能够释放人们的创新意识,以结果和创意为导向的创新管理模式是世界一流科技创新型企业的管理趋势。县级供电企业在原有职能制管理模式下,等级分明职责明确,员工缺少创新的动力,不利于员工的创新意识培养。改革原来束缚创新发展的制度,采用更能有利于创新管理开展的管理制度。制定鼓励创新符合创新科学规律的管理制度,比如科技创新培育管理制度、科技创新实施工作办法、科技创新活动安排计划、科技创新奖励制度等,从制度上改革鼓励创新。创新合作管理模式,采用与高等院校和高科技企业联合起来搞创新研发,实施新技术的应用等工作。成立创新奖励专项基金,公司每年从销售收入中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技术革新,专利申请,论文写作,管理创新的专项奖励基金。

二、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推行科技创新管理工作

实事求是就是根据县级供电企业的基本业务范围和涉及的基本技术分类开展科技创新工作。县级供电企业的主要业务包括生产技术管理,营销服务管理,安全调度管理等,围绕这些主要业务开展科技创新管理。在生产技术管理中实施技术创新改造。例如营销科技手段的提升,办公大楼局域网络的升级改造,新的生产技术的实施应用,新的抄表系统的应用,新的营销系统的应用,新的营销稽查系统的运行等等。在管理创新方面例如新形势下农电工队伍的管理模式,农电工的培训模式等等。

因地制宜就是根据某个县级供电公司的具体管理强弱方面和创新人才多少情况和现阶段成熟应用的技术情况等具体现实的客观情况实施科技创新管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就是结合县级供电公司的具体业务范围,结合现在最成熟的应用技术。在公司整体管理战略指导下开展最需要科技创新管理的那部分业务。

因地制宜也是制定可行性高的科技创新管理项目,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尽量减少规避可能遇到的风险。尽量减少科技创新管理中的失败项目率,在项目实施的初期把好立项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全过程培育监督。在选用技术的过程中进行立项考察,选用最成熟的先进技术。结合供电公司的实际业务需要,和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制定可行性高的创新项目实施方案,已减少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三、以人为本人本管理

科技创新主要取决于有创新意识员工的发明创造,充分调动这部分人的创造积极性是创新管理的根本所在。人本管理根据不同的工作人员熟悉的业务范围不同,能够创新的领域不同。因才使用,因人而异。人才培养,人才开发,人才梯队建设,人才的挖掘和发现。人是在创新活动中最关键的因素。没有具有创新意识的人才很难成就创新成果。没有创新的思想成就不了创新人才。人才的培养其实就是创新人才的发现挖掘,创新思想的培养。人才队伍的培养主要在于培养重视尊重创新的企业文化氛围。在这个氛围中培育创新思想。具体结合公司的管理实际情况。培训青年毕业生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技能。发现挖掘经验丰富老员工的工作经验中的创新之处。新老结合一个有专业的知识体系一个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最易结合出创新成果。管理经验丰富的管理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总结出的行之有效的新的管理方法和新的管理手段。这些创新的管理形成说明性的文档,使之能够被别人理解,尽量能够被模仿复制。针对县级供电企业的高端人才匮乏,普遍综合素质差的实际情况。采取选派人员到省公司或高校进修学习。加大企业内部的业务培训人员范围。针对关键重要的人才实施尊重高薪的特殊政策。在整个公司上下形成以人为本,培养人才,发现人才,使用人才,重用人才,重奖人才,留住人才的企业文化氛围。

四、创新成果管理的归档以及后续应用实践

科技创新的管理作为一个企业的技术储备资源,历来被企业非常重视,创新成果及时申请专利,相关创新管理方法的学术。能够有条件的情况下适当的应用部分的创新成果,以检验创新实际应用的效果情况。等等这些都是科技创新成果管理工作的范畴。

技术革新发明创造管理创新,这些都要及时进行文字资料的整理保存并归档。技术革新的及时生成QC报告,上报省电力公司,参与专业评价。当成果有强的应用价值时及时推广应用,并总结应用的经验提高劳动生产率。发明创造及时申请专利保护,既是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也是对创新劳动的一种肯定。

管理创新及时申请上级的公司评定,每年国家电网公司会有一个管理创新的调研,及时申请评定,并申请相关上级单位管理专家的评审,结合自身公司实际情况,分析预测应用前景。并根据公司管理的实际情况实施该管理创新用实践检验,是否真的能为公司带来效益和效率的提升。如果确实效益和效率有很大提升,总结应用的经验推而广之,将极大地促进公司的发展。

参考论文:胡宝民 王丽丽 李子凯 于新凯 河北工业大学 管理学院 《科技创新管理研究领域状况及展望》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2004.4

科技创新的理解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元认知 训练 科技创新能力

[作者简介]安建强(1974- ),男,浙江天台人,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叶晓勤(1978- ),女,浙江宁波人,南京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分团委书记,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江苏 南京 210046)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以创新为主导的高校创业教育研究和实践”(项目编号:2011SJD880062)和2011年度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改革项目“信息化背景下大学生学习方式变革的思考与探索”(项目编号:JG00511J81)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84-02

随着创新知识时代的浪潮滚滚而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正成为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首要目标。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其科技创新能力如何将对国家的整体实力产生深远的影响,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本文中,笔者试图以元认知为出发点探讨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进一步丰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理论研究。

一、元认知的概念、特点及培养方法

1.元认知的概念。从认知心理学角度来看,“认知”是指人类个体内在的心理过程或心理活动的产物,它具体指能使认识主体获得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能力。这种操作和能力包含在所有的人类认知活动中,如信息的获得、理解、验证等过程中无不包含认知的成分,计划的制订、执行、可行性评价及修改等认识过程也包含了认知的成分,对输入信息的识别、注意、编码、贮存和提取同样蕴含着认知成分。“元认知”是美国心理学家J.H.Flavell于20世纪70年代首次提出的一个概念,他在《认知发展》中将元认知明确定义为:元认知即指认知主体对自身认知活动的认知,其中包括对当前正在发生的认知过程和自我认知能力以及两者相互作用的认知。按照弗莱维尔的观点,元认知就是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元认知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元认知,即个体关于自己或他人的认识活动、过程、结果以及与之有关的知识;二是元认知体验,即伴随着认知活动而产生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三是元认知监控,即个体在认知活动进行过程中,对自己的认知活动积极进行监控,并相应的对其进行调节,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因此,元认知过程实际上就是通过选择有效认知策略来指导、调节自身认知或认识的控制执行过程,其实质是人对认识或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其他学者对元认知也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如H.Roediger等人指出,元认知是指个体知道如何使用和控制自己的认知能力。C.Wortman等人认为,元认知是指反映个体监控自己思想的能力。我国心理学家及学者也对元认知做了大量的研究,如汪玲等在总结概括国内外关于元认知研究的基础上,运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元认知的实质进行了探索,指出元认知的实质是个体对当前认知活动的认知调节。

2.元认知的特点。关于元认知的定义,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回答,但对元认知实质的认知大体相同,即元认知是以认知活动本身为对象的一种认知现象,这也是元认知最根本的特征。从本质上来讲,元认知不是一种知识体系,而是一种以监测和控制这两种基本活动为特征的活动过程。监测是指个体获得认知活动的进程、状态、效果等信息的过程;控制是指个体对自身的认知活动作出计划、反馈、调整的过程。这种观点目前是普遍被大家接受的一种观点。大学生元认知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元认知水平随着年龄和年级的增长而不断提高。第二,大学生对元认知理解的深度与广度与其元认知监测和控制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第三,大学生元认知能力与其记忆能力、理解能力、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有很高的相关性。第四,元认知水平可以通过科学训练得以提高。

3.元认知的培养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元认知能力和水平主要通过三条途径获得:一是通过学生的自身学习经验的积累而自发地获得;二是结合学科专业的教学过程来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三是通过专门训练获得。显然,对于现有的教育模式来说,第一种是学生自身的提高,教育本身并无作为;第二种符合实际,切实可行,值得提倡;第三种虽然最为有效,但受现有主客观条件的限制,难以普遍推广。由此,笔者认为在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这一具体教育过程中进行元认知能力和水平的训练需要三种途径相结合,互为补充,才是目前最为现实、更为有效的方法。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

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需要科学意识和批判精神,也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根据调查,在具体的科学研究中,每种能力使用频度和重要性不一样,排序结果是:创新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是在现有的知识和理论基础上,通过多种思维的综合运用,对未知世界进行探究而不断提供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发明的能力,创新能力排在首位是理所当然的;演绎、归纳、判断、类比、假说等方法是科学发现、理论形成、科学验证等过程中所必备的逻辑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它贯穿科学活动的全过程;良好的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是信息化环境下的基本素养,有助于高效地管理文献和发现知识;实践能力是检验科技创新成效必不可少的过程和手段;语言处理能力是表现科技创新的最佳方式,科学研究从选题到完成,整个过程都需要借助语言文字将研究成果清晰、准确地表达出来,没有一定的语言能力难以做好科技创新工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一般要经历“提出问题―查阅文献资料―确定方案―申请立项―实践论证―得出结论―撰写报告―结题答辩”等步骤。这些步骤是通过监测和控制这两种基本活动而实现的,即大学生自身获得对科技创新过程这一认知活动的进程、状态、效果等信息,同时对自己的认知活动做出计划、反馈、调整。因此,元认知能力是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体现在科技创新能力其他构成要素中,它渗透于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整个过程,如下图所示。

三、结合大学生的元认知特点,强化针对性训练,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元认知研究对于解决学生学会学习、自我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研究表明:元认知水平的高低,关系着学生是否具有较高的关于学习及学习策略方面的认识,并能否善于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灵活地应用各种策略去达到特定的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讲,学习策略也是一个元认知的问题。总的来说,进入大学阶段的大学生的元认知状态都处于中等水平,且发展并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九个维度,其发展度依次为:意识性、计划性、准备性、执行性、方法性、激励性、反馈性、补救性、总结性。

元认知理论把人看成主体,看成具有高度主观能动性的信息系统和能量系统,学习者能合理地设定学习目标,有效地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直到完成预设的任务。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元认知特点,进行相应的元认知能力的训练,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体针对措施如下:

1.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指导大学生适时明确自己学习过程中的科技创新目标,确认不同时段的科技创新对象和科技创新任务,能够更有效地指引自己的科技创新进程。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托目标教学,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创新价值,树立科学研究的目标,坚定科技创新信心,端正科技创新态度,从而帮助和指导学生转变科技创新观念,使大学生愿意科技创新、乐于科技创新。

2.促进大学生的自我激励和自我监控。自我激励和监控是大学生激励自我主动学习、善于创新、勤于研究,不断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自觉克服科技创新过程中的障碍的过程。作为教师的重要责任,首先,要帮助大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基础和学习内容的实际情况,适时变更和确立科技创新目标;其次,要帮助他们在现实可能的条件中,选择达到科技创新目标的最适当的手段;再次,帮助他们善于评价和反思科技创新目标的达成情况,并采取高效的调控措施;最后,帮助他们总结自己达到科技创新目标的成功方法和手段,并提出新的展望和目标。

3.通过具体要求,引导大学生形成合理的科技创新准备和总结习惯。大学生需要做好科技创新前的准备,包括知识准备、物质准备、技能准备与心理准备。学校要提供环境、平台、师资的有效支撑,这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将注意力集中于相应的知识难点和要点,有利于形成系统的、可迁移的知识结构。再通过引导,养成做科研总结的习惯,及时地总结经验教训,同时也可增强知识点的记忆效果和思维能力。

4.通过具体引导,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执行力和计划性。执行力,它反映大学生在进行科技创新时,按照既定目标和计划,克服各种困难,努力完成科技创新任务的具体能力。在具体的科技创新过程中,执行力也体现在如何有效处理与同学和教师的关系上,以及在科技创新进程中的情绪的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及坚持性上。计划性则反映了大学生在科技创新目标制定、科技创新计划和时间安排的情况。只有计划好自己的科技创新进程和时间安排,才能合理有效地保证补救性、准备性、总结性,才能更好地检验自己的控制性和方法性,才能有效地保障充足科技创新时间和必要的科技创新效果。教师应该合理指导大学生制订一定的、切合自身实际的、行之有效的、有执行保障的科技创新计划,从而提高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效能。

[参考文献]

[1]董发广,赵毅斌.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的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2).

[2]韩蔓莉.元认知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3]刘绍龙,肖善香.认知、元认知与第二语言习得[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4).

科技创新的理解范文第6篇

关键词:高校;科技;创新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C961;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9-0004-02

近年来,高校成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个社会都在呼唤科技创新人才的产生和涌现。高校依托各种资源,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营造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和谐自由的环境,期望培养出一批批创新人才,使之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这些努力虽然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与社会进步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任重道远。本文分析我国创新人才的特点、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社会意义和成长环境,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高校培养创新人才工作的设想。

一、科技创新人才的内涵

科技创新人才,指具有科技创新精神的创造型人才,也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掌握创新方法和形成创新能力的人才。创新是创新人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而创新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科技创新人才应该是知识结构广博、好奇心强烈、想象力丰富、人格高尚的人才。

创新能力的形成必须以广博的知识为基础。科技创新人才应在掌握扎实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精深的专业知识,能够广泛涉足其他领域,在此基础上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奉献新的知识、技术、工具、工艺、产品。从整个社会的发展看,所有知识的获得、科学技术的进步、生产工艺的更新和整个社会的进步,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因此,没有广博的知识积累,创新就是一句空话。

丰富的想象力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内容和动力,是创新行为的起点。只有具备丰富的想象力,才会有创新思维,创新行为才能进行。在一个以社会和经济改革为主要动力的迅速变革的世界里,更重视想象力。

好奇心是产生和发展创新能力的前提之一。只有具备好奇心,才能推动个体去不断寻求、发现、创新,达到对未知的理解和现实问题的解决。科技创新人才应拒绝思维定式的束缚,勤于不断探求未知,敢于怀疑既有现状的不足,不断提出新的见解,追求新的突破。

科技创新人才必须严于律己,形成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素质。创新活动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一项创新往往是经过长期努力的结果,甚至是无数创新人才长期共同努力的结果。创新人才必须能够经受住时间的考验,经历失败的打击,百折不挠,愈挫愈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艰难的环境中或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乐观、坚韧的态度,保持创新的热情。

创新人才必须具有高尚的人格,具有与人合作的精神。竞争与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社会趋势,人们相互依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任何个人的进步与成功很难离开合作。很多创新活动都不是某个人能够独立完成的,往往需要多个人的合作与努力。缺乏自主创造力和利他倾向的人很难和别人合作,离开了合作,就难以弥补自身的缺陷,增强自身的力量。因此,创新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真诚的工作态度和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养成宽厚和善良的性格,树立利他意识和无私奉献的崇高品格,增添自身的人格魅力。只有具备这些品质,才能在合作中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

人类已经步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科学和技术的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创新能力的竞争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发展的需要。高校是我国培养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知识传播的主体,也是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及知识应用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唯有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培养一大批科技创新人才,并实际地参与科技创新,才能获得社会的承认和接受,赢得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空间。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John.S.Brubacher)指出,高校走出象牙塔已经是一种历史趋势,必须平衡纯粹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既要追求知识,又要服务社会。其实,无论是追求知识抑或服务社会,本质上都是创新。高校的创新,理应同时并重两种指向的创新。我国高校历来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采取种种措施,利用各种渠道为学生进行创新活动提供机会。这些措施虽然有所成效,但发展不平衡,主要在于一些高校人才培养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强,课程内容滞后,教师缺少独到见解,弱化了创新能力的生成机制,创新活动效果不佳,缺乏创新成果。高校竞争,最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竞争,是参与奉献创新成果的竞争。高校把握机会,培养优秀的科技创新人才,奉献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才能赢得竞争,获得发展的机遇和空间。否则,难以适应社会进步的要求,并失去竞争的优势和社会的支持。

从国际环境看,我国要适应世界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迫切需要培养造就科技创新人才。目前,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距,主要表现在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的水平上,表现在技术进步和创新速度、质量和水平方面。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国科技创新的能力。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是科技创新人才实力的竞争。要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必须重视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努力营造适合创新人才成长的环境,主动适应国际竞争的要求。

三、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生活和工作的环境

科技创新人才的成长与生活和工作环境密切相关,其所需要的环境是指从事科技创新活动时所需要的条件,社会环境直接影响其创新活动的进展。

社会文化环境是科技创新人才成长的土壤,是科技创新人才形成创新意识与发展创造力的重要背景。不同文化环境及由此产生的不同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对科技创新人才的创新观念和创造力具有深刻影响。应当鼓励和包容创新,以及具有创新的价值观念。没有这样的价值观念,科技创新、工作创新、机制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我国传统文化具有多重性质,既有“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思想渊源,亦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创新的思想观念。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适应科技创新人才的文化环境,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创新活动必须拥有一定的政策环境保障。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激励了创新人才的工作热情,保证了创新活动的实施。但是,有时实施力度不足,机制不健全。因此,加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需要建立和完善一系列相关政策。比如,分配制度是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应当是在保证创新人才基本收入的同时,对从事前沿性基础科学研究的人才,政府给予特殊政策。同时,重视提高创新人才的经济收入,使其具有舒适的生活环境,保证创新人才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

我国创新人才流动有时还存在障碍和壁垒,部门之间人才流动不畅通。因此,必须重视人才流动制度的建设,将之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为此,必须为人才流动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给人才流动以法律保障,使人才流动规范化和法制化,为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一些地区创新人才的激励机制仍不完善,在人才晋职、评优、评奖等方面仍然存在重学历、重辈分的现象,忽视了人才的实际能力和贡献大小。在人才使用上,公平、公正的竞争激励机制未完全形成,在实际工作中缺乏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因此,要完善对创新人才的精神激励政策。认识到精神激励是重要的激励方法之一,能给创新人才以精神支持,使其在进行创新活动时,免除后顾之忧,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要完善驱动创新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倾斜政策,提供个人价值得到充分承认和尊重、个人才能得到应有的发挥和赞赏、个人贡献不会被忽略的氛围。要制定对创新人才的保护政策,逐步完善相应的法律体系。通过政策倾斜,真正使创新人才在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受到全社会的尊重。

创新活动必须有一定的投入环境支撑,发达国家非常重视创新人才成长的投入环境建设,以巨大的科技投入保证创新人才创新活动的进行。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研基础条件以及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相对薄弱,存在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应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

四、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从某种程度上说,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贯穿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每个环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高校在组织建设管理中,尤其要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国际竞争,实质上是科技和科技创新人才的竞争,在社会的各种资源中人才是最宝贵、最重要的资源。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作为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作用尤为突出。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基地,高等教育的教育观、人才观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创新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首要标准和核心能力,要成为新世纪的创新人才,就必须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转变观念,树立创新意识,大力提高创造能力。高校培养的创新人才必须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掌握科学工作的一般方法,能够正确判断和解决实际问题;具备较好的国际交流能力、合作精神以及一定的组织能力;具备良好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创新精神与创业精神,了解科技与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参与跨学科的研发创新工作。高等教育要建立起培养创新人才的机制,自上而下转变传统观念,建立起新的人才观,把具备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首要任务,引导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充分理解创新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高校创新环境因素众多,优越的实验条件、与同行之间的交流机会、拥有研究自、承担和参与富有挑战性的研究项目等,都是学生进行创新活动、养成创新精神和掌握创新方法的必不可少的因素。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创造开放、流动、竞争、合作的创新人才培养氛围,同样是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条件。高校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应多方面听取学生意见与建议,保持信息公开和资源共享,使科技创新人才成长拥有良好的硬性环境和软性环境。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高校还应为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经费支持,使大学生能够全身心投入到创新活动中去。应当为大学生提供专项经费用于大学生的科技创新项目,为大学生设立创新基金,鼓励大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同时,应当面向世界办学,在教师招聘、人才引进方面与国际接轨,努力与世界一流高校保持同等水平,为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优良的教师队伍。应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积极引进具有国际水平的优秀学术大师,以多样化的形式扩大国际合作研究和学术交流。一些高校的教学评价过多注重量的考核,忽视质的把握;注重表面,忽视内在;注重知识传授的环节,忽视特殊能力的培养和考查,尤其是对教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考查尚没有一个科学可行的机制和办法。教学方法过死,对大学生的评价主要以课程考试分数确定优劣。这些现象束缚了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因此,必须改进教学评价制度,既要重视量的考核,也应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五、结束语

总之,高校应当深刻认识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为大学生创造良好的科技创新环境,为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提供物质及精神上的支持,以培养出国家发展所需要的科技创新人才,为社会进步做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2]陈晓季.关于培养高科技创新人才的几点思考[J].湖南社会科学,2001(06).

[3]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4]高士琦.将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放在重要战略地位[J].党建研究,2001(05).

科技创新的理解范文第7篇

学风是学生整体的学习纪律、学习态度、学习方式等的体现。学风建设,简言之就是学习风气的营造。学风建设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高校应该积极营造良好育人环境,使学生受到良好氛围的熏陶和感染。然而,面对当前多元文化的冲击,高校的学风建设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信息和网络时代在给大众学习、生活、工作带来极大便捷的同时,也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观念和生活学习方式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差,主动成才意识不强,学习目标模糊,职业理想欠缺,治学态度不严,学习方法滞后;生活学习散漫,荒废了大部分的课余时间;在从事课业学习、选择专业方向、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多是从是否容易取得学分等功利角度考虑,既想成功又不愿付出努力。

2科技创新促学风建设的意义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教学改革的关键和核心。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科技创新活动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促进专业课学习,增强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科技创新能力,对学风建设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2.1科技创新活动具有激励和导向作用

高校大学生应该具有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能力,但有些学生缺乏独立性、自主性和进取性,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和创新欲望,影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学风建设。这种情况下,大力开展科技创新活动,能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合理安排大学时间,刻苦学习、勤奋钻研。在学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积极投入到科技创新实践中去,为学有余力的大学生提供施展才华和锻炼技能的创新平台,也促使大学生多读书、多读文献资料、反复实验、充实自己的课余生活,更使那些经常无所事事、沉迷网络、电脑和智能手机的学生被吸引到自习室、图书馆和实验室,提高了他们学习的自觉性,使大学生活紧张有序,以此改善学校的学风。

2.2科技创新活动促进大学生专业课学习

科技创新活动是一个综合性教学活动,有利于促进课内和课外学习的有机融合,把课内学习的基本知识和课外的创新活动有效地集合起来,学以致用。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将专业理论知识运用到社会实践当中,会不断地遇到新问题而又不断解决问题,他们往往会发现自己专业知识的欠缺,并进行补充学习,这将进一步完善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激励他们学习专业知识。另外,在科技活动的实践中,学生从学术论文与发明等科技成果中得到一种心理的满足和能力的证实,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创造力,并主动去思考、探索新问题,这有利于加强学校的学风建设。

2.3科技创新活动增强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和合作精神

在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项目或竞赛中,需查阅大量资料文献,在试验条件摸索和论文的书写等一系列任务时,通常要夜以继日地工作,有的还要经历反反复复的实验测试,在坚持实施的过程中要饱受挫折的打击和探索的迷茫,需要有探索的毅力和面对挫折的勇气,甚至是失败的考验,因而有利于磨炼学生的意志品质,增强心理抗压能力,这些能力将使大学生终生受益。另外,大学生在参加科技创新时,往往是要加入到一个团队,需要经常与指导教师、师长及同学进行交流,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会改进自己待人处事的方法,耐心听取并采纳别人建议。这将改变大部分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态度,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2.4科技创新活动提高校园学术氛围,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以往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文娱及体育活动,科技创新活动的广泛开展,将加大其在校园文化中的比例。科技创新活动取得的是实实在在的成果,如学术论文、科技发明、技术革新、社会调查报告等,提高了校园文化的科技含量,也使学生学到许多书本和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增长了知识,加深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提高了实践能力。这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提升校园文化的层次。在大学生参加科技竞赛和各类创新实验项目时,在选题、设计、实验、制作,直至论文撰写完成,这一系列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维的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

3加强科技创新的措施

3.1制定完善的保障制度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持续稳定发展离不开科学有效的管理。完善科技创新活动的有关制度,是保障科技创新活动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制定组织管理方面的制度。领导要高度重视,成立“科技创新活动领导小组”,全面规划和实施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聘请校内外专家、教授组成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指导和评审委员会,负责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指导和评审工作。制定对大学生的激励政策。制定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奖励制度,可以设立科技创新必修学分,要求学生在毕业前通过科研实践、竞赛等取得2个学分;把学生参加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与相关课程成绩挂钩,并与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挂钩,扩大科技创新活动的影响面,通过制度规范,倡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和竞赛,提高科技创新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

3.2浓厚创新文化氛围,营造科技创新环境

学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及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教育环境。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良好环境的熏陶。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不仅讲述科研成果,还要向学生讲述自己的科研之路的经过经验,以此培养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的信心与热情。扩大宣传工作,把大学生科技创新当成一件普及工作来开展,使科技创新理念深入人心,而不仅仅是“少数人的游戏”,从深度和广度上推动了大学生课外学术和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鼓励各专业学科交叉渗透,使学生尽早进入专业科研领域,接触学科前沿,充分挖掘并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创新的“灵感”,宽容学生的失败;积极开展各类科技竞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能力。

3.3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提高育人水平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指导教师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本科生导师制,强化教师的创新意识和素质培训,使其为学生提供扎实的学科基础知识和理论前沿,努力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要从大学生一年给就开始,由指导教师负责对学生的学习与实践做全面的指导,并贯穿整个大学期间的科技创新活动全程。这样容易建立较强的责任心,使师生较早建立联系,有利于彼此了解,让学生更早更容易地进入老师的研究领域,成为老师的研究助手。学校应建立对指导教师的考核与奖励制度,认可教师指导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工作量,把指导教师的指导工作量和指导学生取得的成绩与教师职称晋升、考核挂钩,设立科技创新课题,或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通过一系列制度,规范和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行为,进一步发挥指导教师的作用。

3.4强化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开展各类科技活动

科技创新的理解范文第8篇

此次活动也引发了对当前科技创新教育存在的困惑和未来科技创新教育的走向等诸多思考。

问题与困惑

现代人相信,谁掌握了科技创新的主动权,谁就会拥有竞争的制胜法宝。由此引发了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迫切需要和学校对科技创新活动的高度重视,科技创新教育成为许多学校创建特色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

可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课程标准和规范的科技创新教育体系,加上科技创新教育本身就充满了创新性,一些学校的科技教育也变得五花八门,造成了科技创新教育乱象丛生,从中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和困惑。

1.急功近利

如今,社会的浮躁已渗入教育,很少有人做十年磨一剑的“傻事”,许多大学把课题的级别、的数量、科研成果创造的经济价值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学术研究的浮夸之风同样吹到了中小学的课堂中,影响了科技创新教育。

为了让孩子在未来更有竞争力,从幼儿园开始,家长就把孩子送进各类特长班学习,有关科技创新方面的特长班也应运而生。

有个别学校和家长请大学的教授或相关的专家对学生进行辅导,目的就是让学生在科技创新活动中获奖,且获奖的级别越高越好。他们错误地认为只要获奖级别足够高,学生能力就提升了,科技创新教育就获得成功了。一种急功近利的思潮,一种对各类奖励需求强烈支撑下的科技创新活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相关的各级别的竞赛也为满足学校和学生的需求提供了保障。

困惑一: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是重在参与还是重在获奖?建立在以获奖为目的基础上的科技教育到底能支撑多久?是不是学生获奖,就说明他的科技创新能力得到了提升?科技创新教育与自然科学等学科教育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

2.拔苗助长

从近年全国、省、市各类科技创新大赛中不断能得到一些惊人的好消息,这些消息称,许多中小学生的创新发明科技含量高,创意好,有较大的开发价值等。

然而,在这众多好消息的背后,总会有教授或专业教师的身影,甚至一些知名的专家也在为这些中小学生服务。如果专家们只是为学生提供思想和理念以及科技创新常识,无可厚非,但个别专家甚至为学生提供详细的设计和操作方案。

由于各类科技创新活动比赛的主办方为简化评奖流程,只收参赛作品,对于作品是谁设计、谁做的他们也无法判定,致使许多学生抓住这一漏洞,也导致个别不良的专业辅导老师直接把自己在各级别科研成果中的残次品拿出来参赛,这些作品很可能就成为青少年科技创新比赛中的获奖作品。

困惑二:当学生把事先做好的科技创新作品制作出来后参赛,由于对其作品的设计、制作过程难以考证,其比赛的含金量到底有多高?若是学生在作品设计和制作过程中有弄虚作假的行为,这种行为因为获奖受到鼓励,这对学生价值观的建立有什么样的影响?

3.东拼西凑

一些厂家为了迎合学生的需要,设计出许多有一定科技含量的创新产品,让学生自己去拼装,也有一些所谓的创新就是直接从市场上买来产品参加比赛,这些作品的制作需要有强大的财力支撑,看起来时尚,玩起来有趣,但对学生思维的培养有多大益处呢?

困惑三:学生按图索骥拼出来的作品能否算是科技创新?这种靠简单复制组装出来的产品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作用有多大?这种缺少原创精神的所谓“创新”是否需要培养?

思考

科技创新教育应体现科技创新与社会、科技创新与生活、科技创新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培养学生建立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和价值观;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养成科技创新和创造性思维的习惯,了解科技创新的一般原理,体验科技创新的一般过程,学习一些科技创新的技巧与方法。

科技创新教育既要让学生有凌云之志,脚踏实地地从最基础的知识和基本技能中学习,又要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精神、强化科技创新意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1.实现什么样的教育目标

许多学校把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锁定在学生获奖上,希望通过学生获奖的数量和级别展示学校的特色,对于获奖和展示科技创新特别渴望,个别学校已经到了着迷的状态。如在省绿色学校验收时,某市一所小学汇报材料中的主体竟是科技创新,成就了一个为展示自我而离题万里的现实版幽默。

科技创新教育并没有错,但把获奖作为教育的唯一目标,有背于教育对人才培养的理念,由此可能引发学生对名利的过分追求,使学生不能以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这对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是有害无益的。

当学生把获奖作为终极目标时,他们会把达到目标当作最大的成功,成功后又感到无事可做,这种迷茫会让学生失去科技创新的动力。

思考一:科技创新教育应当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养成创新思维的习惯作为教育的目标。要教育学生既有凌云之壮志,又要学会脚踏实地做事;既要有创新理念和设想,又要学好基础科学知识,为今后从事科技创新相关工作做好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要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敢于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想法、向权威挑战的精神,且能够为自己的设想提出各种解决方案,又要有尊重科学、尊重事实、小心求证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

2.选什么样的人进行培养

现代教育非常重视考试成绩,绝大多数学校把考试成绩作为学校的第一生命线,考试成绩也成为决定一所学校名誉和地位的重要因素。应试教育因此成为中国基础教育的主流,由此衍生的题海战术、疲劳战术变成现代教育的代名词,为了考试成绩,教师教得太难、学生学得太累、家长管得太烦。

学习本应是促进学生成长的一件快乐的事,如今却成为困扰学生、老师和家长的烦心事,甚至有高三学生毕业晚会用烧书籍来发泄对学习的憎恶,这种教育如何能培养出学生的兴趣?一个不喜欢读书、不喜欢学习的民族是危险的、没有希望的民族,如何让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是现代教育必须面对的课题。

应试教育转到科技创新教育中又被模仿为应赛教育,有关部门组织什么样的竞赛,学校就举办什么样的培训班,甚到个别学校把这种培训转化为几个人的专门训练,这种本应由广大学生参与的普及性活动,变为一种只为获奖的功利行为,有违科技创新普及教育的初衷,也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思考二:在科技创新教育过程中,选什么样的人培养?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为什么要培养?这些问题是科技创新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不希望也不可能把每个人培养成瓦特一样的发明家,中国式的乔布斯。

建议在科技创新教育方面要两条腿走路,一是全员教育,通过一系列简单、易行、有效的活动培养全体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让他们对科技创新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此类活动重在参与,促进重要思维习惯的养成,让学生意识到获奖只是活动的副产品;二是特殊人才可以重点培养,如美国某中学校长的狗被学生杀死以后,校长惩罚他们的方法就是让两个犯了错误的孩子画出这条狗的解剖图,这一画就画出了未来的诺贝尔奖获得者。

我们现在需要的就是不拘一格发现人才的理念,改变由成绩定论学生的评价机制,让更多的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

3.采用什么样的方法进行培养

谈到科技创新教育,很多人就会想到“高、精、尖”三个字,许多学校也把高新技术的引进和提前教育作为教育的重点,甚至把许多高等学校的知识和内容灌给中小学生。

以奥数为代表的有些竞赛活动,对应试教育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直接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小学教育初中化、初中教育高中化、高中教育大学化,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属于典型的拔苗助长的做法。

由于学生毕竟还要经历上一级学校的教育,在较低层次学校进行高层次的不完整的教育后,到较高层次的学校学生还要接受同样的教育,而教育的内容学生似乎学过,又没有深入细致的了解,这种在似懂非懂状态下的又一次学习,就如同一锅夹生饭,反复翻炒会使饭的质量越来越差,这是对教育的一种伤害。

佛山南海九江镇中学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的初级中学,学校生源和学生家庭经济状况普遍较差,学校经济状态也不尽人意。就是这样一所学校,他们的中考成绩年年名列市区前列,科技创新教育在全校普及,经常有学生拿国际大奖。他们的科技教育注重的就是学生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与活动参与的普及。

在体验了科技创新活动的玩中学、学中思考、教师引导后,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了,综合素质提高了,参加的活动多了,各类考试的成绩也提高了,这就是被称之为“九江镇中学现象”的科技创新教育的育人模式。

思考三:科技创新教育应当如何开展?应当如何选题?这一直是困扰教育工作者的问题之一。由于受媒体的鼓动作用,个别教育工作者在求高、求难、求新的思潮影响下,对学生的教育总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教育起点过高,教育内容过难。在当今知识产权保护日益普及的情况下,过分强调保护意识,积极申请专利保护,或过分强调如何通过创新发明获取财富,对科技创新教育的普及和学生的成长都是百害无一利的。

牛顿对苹果为什么会落地产生疑问,找到了万有引力规律,爱因斯坦对时间和空间的不理解发现了相对论原理,达尔文在大自然的寻寻觅觅中知道了物种的起源和进化论,而计算机的原始语言只有0和1两个简单的数值。科技创新教育也应从原始的、现实生活中去寻找突破口。正如佛山科技创新展示活动,从最简单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开始,从最常见的问题入手一样,伟大的哲理常常蕴含于平常之中。这也与佛家经典的一堂课释迦“捻花一笑”、道家的万物由一而生、儒家的吾道一以贯之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学校教育就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若开始时就让学生竭尽全力冲刺,那么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就易造成学生对学习提不起兴趣,从而导致没有跑到终点就停止了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