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活污水的治理方法和建议

生活污水的治理方法和建议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生活污水的治理方法和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活污水的治理方法和建议范文第1篇

地埋式无动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是一项以农村能源技术为主的生态环境项目,旨在贯彻落实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的要求,以“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为抓手,以保护自然资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等目标,结合“百千”工程,通过对农居、乡镇企业等所排生活污水的集中治理,使农村的面貌焕然一新,经济、能源、投资环境等方面的工作上一个新台阶,从而达到农村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通过新农村建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有了一定进展,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既是新农村建设中一个难题,也是农村环境治理的一个重点。本文分析了__*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提出__*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对策。

一、__*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

近年来,__*市通过生态市建设,工农业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已逐步完善,生态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已提上议事日程,正逐步开展治理。20__年~20__年,全市在39个村或集镇进行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推广无动力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__30立方米,年污水处理能力到达139万吨,为全市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启了个好头。然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仍落后于生态市建设的要求,在一些地方的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仍未被纳入村庄整体规划,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仍任重而道远。

1、污水设施改造标准过低,明污转为暗污。虽然在新农村建设中,新建了漂亮的公厕,部分农户家中也有了简易的污水处理设施,但由于目前全市农村及集镇大部分没有污水集中处理设施,改建后的设施真正达到无害化标准者甚少。所谓的“三格式”,实际为直排式。生活污水绝大部分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了河道或排出室外空地后任意渗入地下,少部分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任意渗入地下,严重污染河水和井水,从明污转为暗污,致使一些河道和水塘成了天然的集污池。

2、少数铺设污水管道的集镇和农村,一般采用雨污合流的排水体制,污水由明渠或明沟形式任意排放,而且沟渠的排水断面普遍偏小,常被垃圾堵塞,街巷污水漫流,严重影响周围环境。随着__*市农村居住人口不断增加,生活污水产生量呈快速增长趋势,这已给__*市的地表水环境质量带来严重的危害。“70年代淘米洗菜,80年代洗衣灌溉,90年黑致癌,新千年代熏臭无奈!”这是老百姓对河道水塘水质变化的感官评价,也是河道水塘水质逐年恶化的见证。水体的污染,使富春江流域水环境的保护雪上加霜,并直接或间接地严重威胁着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与健康。

3、布局不够合理,水资源浪费严重。目前,在农村由于水资源相对丰富,节约用水的意识相对不强。而且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注重形式、应付检查者居多,治标不治本。各集镇行政村缺乏系统整体的、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设施不到位、资源浪费现象严重。冲洗厕所座便器的水都是自来水,然排出去的水却是污水。特别在一些地区,由于属于砂石土壤,极易污染地下水或下游的河道水。“世界上没有垃圾,它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世界上也没有污水,它是排错方向的财富”。生活污水原本就是最稳定的水资源和最好的有机肥源,当用水和需水量增加时,污水的产生量和可再利用量的潜力也更大。中国有句俗语“肥水不流外人田”。而今,却把这些供应最稳定的宝贵的“肥水”当作“废水”排向了河海,成了水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二、__*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对策建议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对农村环境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要抓住建设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契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应用环保节能技术,农村生活污水不仅要减量化排放、无害化处理,更要资源化利用;不仅要节约处理成本,更要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从而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为此对新时期农村污水治理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建设镇村污水处理设施

针对__*市地形多样,村庄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经济状况各异等特点,__*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案的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既要结合各农村特点,兼顾农村之间较大的差异性,又要考虑到城市与乡村发展的非均衡性与高度关联性,强调城乡发展的整体性、互补性和协同性,合理建设镇村污水处理设施。

首先应当确定其生活污水的处置方式采用分散型、集中型或是分散型与集中型的有机结合。若为集中型处理,则有必要建立完善的排水管道收集系统。对于少数城中村及城区周边镇村,距离市政污水管网较近的,即可纳入城市排水体系统一处理。即村庄内所有农户污水经污水管道集中收集后,统一接入邻近市政污水管网,利用城镇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村庄污水,达到投资省、施工周期短、见效快、统一管理方便等效果。对于其他大多数中心镇和行政村,应从资源化利用角度出发,采用分散治理和集中治理相结合的方式,设计合理的处理方法,尽量减少基础投入和处理成本,有效提高污水资源利用率。如对布局分散、规模较小、地形条件复杂、污水不易集中收集的村庄,可采取分散处理模式,即将农户污水按照分区进行收集,以稍大的村庄或邻近村庄的联合为宜,每个区域污水单独处理,采用中小型污水处理设备或自然处理等形式处理村庄污水,以达到布局灵活、施工简单、管理方便、出水水质有保障等效果。而对村庄布局相对密集、规模较大、经济条件好、镇村企业或旅游业发达、处于水源保护区内的单村或联村可采取集中处理模式,即对所有农户产生的污水进行集中收集,统一建设处理设施,统一处理村庄全部污水。

2、就地处理,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秉着“投资节省、技术成熟、工艺简便、运行成本低、运行过程简便、便于维护保养、符合农村生产生活实际”的原则,__*市农村生活污水要以就地处理为重点,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降低处理成本,提高资源利用率。根据__*市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和地形特点,参考省内外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经验,生态净化沼气处理、地埋式无动力厌氧处理、厌氧与人工湿地联合处理、利用管道密封厌氧处理等技术模式较适合于__*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其具有就地处理及排放,排污管网费用省,运行费用低(基本为零),不需专人管理, 不耗能,不占地,投资分散,资金易于筹集等特点。更重要的是,处理后出水能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可以回用。不仅节约水资源,还大大地改善居住环境卫生,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上述技术在我市洞桥、新登等地有了成功的实践。

3、引污入地,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处理后的生活污水(沼液)是农产品安全生产的首选有机肥料。其一部分可就地直接回用,作为肥料用于园内绿地,既解决了绿化灌溉必需的水、肥问题,还可杀灭一些危害植物的害虫。其余的可作为生产无公害、有机农产品的优质液态复合肥的主要原料。在农作物需肥水季节,可将生活污水生物消化转化的废液,用地埋管送到农田、果园、蔬菜大棚等处,通过地下渗灌等方式,为农作物提供氮、磷、钾和有机营养物质。在农作物不需肥水季节,将污水厌氧消化废液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生物处理和深度净化,达到国家规定排放标准,进入农田各种支渠,渗入地下,涵养农田水分,或进入生态湿地、人工湖等贮存,供干旱时使用。这样,水资源得到科学合理的充分利用,有效保护农村美丽的家园不受污染。同时也科学合理提高污水有机肥料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养分资源的浪费,既解决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还可以降低化肥的使用,节约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生活污水的治理方法和建议范文第2篇

新农村是近年来国家为加快农业村屯经济发展步伐而提出的新型农村模式的简称。其一是将分散和偏远的村屯集中,形成以人群聚集,商业繁荣为主体的集镇。虽有集镇功能甚至规模,但其意义更为宽泛,诸多方面存在自己的特点,这里不作过多陈述。新农村通过人口的聚集增加,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发展,也带来了污水排放量的随之增大,当地环境污染状况加重,环境承载能力受到考验。但事物的存在有利也有弊,新农村的建设发展,促使集镇对环境污染治理投入资金成为可能,同时生活污水量的增大对于规模化治污也带来了可能。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的废(污)水排放总量已经达到了近700亿吨,其中大部分未经处理就直接排入江河湖泊,有近1/4的湖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农村地区的生活污水基本上未经过处理直接排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排放已经影响到现代新农村的建设。我国是农业大国、人口大国,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占有量仅2 200亿立方米,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并被列为13个贫水国家之一。目前,我国在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由于起步晚,因此污水治理任重而道远。

一、新农村水环境污染现状和特点

1.新农村水体环境污染现状。新农村接近于城镇和农村,其水体环境既有广大农村的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也有城镇污水管网和污水处理厂等。我国农村人口分散,人口数量多,几乎没有任何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设施,这使农村生活污染源成为影响水环境的重要因素。新农村建设中,要求农村发展与环境相和谐,这就是说污染治理将是新农村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所以,新农村作为以新建为主的现代化农村,其污水排放和治理要优于现有的乡镇,更强于直排为主的村屯。其排放浓度和排放量将减少,甚至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污染环境程度大大降低。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污水80多亿吨,由于新农村建设将使这个废水排放量减少1/5左右,减少农村环境问题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已超过百亿元。

2.新农村污水特点。新农村生活污水包括:厨房炊事用水、沐浴、洗涤用水和冲洗厕所用水,这些用水集中,由于有新的集水设施,地表流入河流、湖沼、沟渠、池塘、水库等地表水体、土壤水和地下水体污染物浓度和量将减少。

①水质特点。一是新农村村镇人口增加,村内建有污水排放管网;二是农村生活污水浓度低,变化大;三是新农村生活污水的性质相差不大,水中基本上不含有重金属和有毒有害物质,含一定量的氮、磷,水质波动大,可生化性强;四是不同时段的水质不同,且厕所排放的污水水质较差,但可进入化粪池用作肥料。

②水量特点。新农村总体上生活污水量增加,但单户排量将减小。污水变化系数大,居民生活规律相近且在一定时间内会出现排放高峰时段。

③排放体制特点。新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由一般粗放型排放将转变为具有完善的污水排放系统排放。

二、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

新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要量力而行,其发展虽向现代化农村或现代化集镇靠拢,但多方面因素限制,要着重考虑选用既成熟可靠,又适合新农村特点和实际的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建议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优先达到两个目标:一是达标排放或回用;二是注重经济适用,运行成本低,管理维护简单。

三、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方法

目前国内外应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处理技术比较多,名称也多种多样,但从工艺原理上通常可归为两类:第一类是自然处理系统。利用土壤过滤、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的原理,又称为生态处理系统,常用的有: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等;第二类是生物处理系统,又可分为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通过动力给污水充氧,培养微生物菌种,利用微生物菌种分解、消耗吸收污水中的有机物、氮和磷,常用的有:普通活性污泥法、AO法、生物转盘和SBR法等。厌氧生物处理是利用厌氧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在无需提供氧气的情况下把有机污染物转化为无机物和少量的细胞物质,常用的有:厌氧接触法、厌氧滤池、UASB升流式厌氧污泥床等。

四、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适宜选用的处理系统

1.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好氧生物处理系统是新农村污水处理中最常用的一种处理技术。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众多,各有优缺点,选择时要根据实际情况仔细论证和比选,注重经济适用。

生物处理法就是通过风机等设备给污水输氧,培养生物菌种和微生物,通过菌种和微生物把污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分解为无污染的二氧化碳、水等物质,少部分合成为细胞物质,促使微生物增长,并以剩余污泥的形式排出,使污水得以净化排放。如SBR法,集曝气、沉淀、排水功能于一体,不断地转换,省去了传统的污泥回流设备,大大降低了建设费用;A20法具有脱氮、除磷功能,还有如生物转盘处理工艺、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工艺等。生物处理法和自然处理系统比较,占地面积小,抗气候等外界影响的能力强,建设的地点选择范围大,处理稳定,处理效率高。但基建投资、运行成本要高于自然处理系统。

2.厌氧生物处理系统。几十年前,我国便广泛开展了生活污水厌氧生物法的开发和研制工作,许多形式各异的无动力或微动力的低能耗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装置得到应用。如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采用无动力厌氧生物膜技术,工艺流程简单,不耗能,全部埋于地下,也无须专人管理。与好氧生物处理相比,无动力地埋式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技术设备的基建投资略高于好氧处理,无日常运行费用的支出。

生活污水的治理方法和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可行模式

DOI:10.16640/ki.37-1222/t.2017.13.247

1 我国农村生活污水主要来源及特点

1.1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

我们知道,农村的生活污水居民日常生活用水,不仅包括洗衣做饭产生的废水,还包括厕所产生的污水等。另外,学校政府和医院的排放污水的重要来源。农民养殖的畜禽粪便也是一个重要来源之一。据有关数据统计表明,我国的行政村数量达到了六十三万多,由于排水渠道系统的缺乏,农村的生活污水被大量直接排放。在农村中,生活污水随意倾倒和漫流的现象非常普遍。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只有一少部分的村庄有排水明渠的建设,但往往是雨水和污水共用的,这也就导致了流域地表水污染逐渐变得越来越严重了,农村水环境污染变得越来越严重。根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我国的饮用水不符合标准的农村覆盖人口达到了三亿多人,这是一个巨大的数字。通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状,我们可得知,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不力,较为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的生态和生产安全。

1.2 农村生活污水特点

1.2.1 生活污水总量大,每年都在递增

在我国人口中,农村人口的比例占到了总人数的一半以上,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557万人,占总人口49.68%,农村人口是50.32%。根据人均用水定额来计算,农村的生产生活污水量数量巨大,由此可见,农村生活污水的量是巨大的。并且,在农民的生活水平逐渐得到提高之后 ,生活习惯也在逐渐地发生改变。随着洗浴设施和卫生厕所的普及,农村生活的污水量会大大增加。

1.2.2 水质、水量波动大

农村生活的污水量跟生活习惯、生活水平乃至季节有很大的关联性。总的来讲,农村生活污水存在水质和水量不稳定的现象。并且,对于不同时段而言,水质的差别非常大。比如,在做饭时间,有机物含量高,污水中的合成洗涤剂比较多,其中的细菌病毒也很多。除此之外,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变化非常大,在一年四季中,水量的差别较大,比如夏季的用水量比其他季节要多一些。最后,每天的用水量也有所差别,白天的排水量往往比夜间的排水量要大一些。

1.2.3 面广且分散

我国农村分布较广,且缺乏排水收集系统,收集难度大生活污水多为无组织排放,生活污水的收集处理率低。

2 农村污水处理系统

在不同的农村,根据地理条件的不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差异也不同,所以没有哪一种污水处理模式具有普适性。我国环保部门曾经指出,要对农村生活污染防治处理从源头上抓起,对污染进行控制,对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并且在分散处理的过程中,要遵守一定的原则。

2.1 接入市政管网处理模式

对于城郊的农村而言,若该农村距离市政污水管网比较近,且地形满足条件,那么可让农村污水流进入市政管网。通过把村镇生活污水收集起来,把村镇污水跟城市污水一起进行处理。使用该模式处理农村污水的优势有很多,比如,投资费用少,建设时间段,效果比较快等特征。这种模式比较适合城郊地区的农村。

2.2 村镇集中处理模式

对于人口比较密集的村镇,可建设中小型的污水处理站,把污水集中起来进行处理。在对污水集中处理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用自然处理工艺,还可以使用生物处理工艺。在生物处理工艺中,可通过好氧生物处理系统和厌氧生物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2.3 分散处理模式

对于散户收集的污水,可通过建设小型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水就地回用或排放。适用于人口分布分散、地形复杂,这种分散式的处理方法其实是不适合集中收集的农村地区的,例如我国西北的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等地区和中西部欠发达地区。

3 小结

农村污水处理系统建设的优劣,直接关系着农村地区流域污染改善问题。通过大量实践发现,农村污水处理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其模式不是固定的,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社会效益以及生态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仰斌,张国华,谢崇宝.我国农村生活排水现状及处理对策建议[J].中国水利,2008(03):51-53.

[2]李旭东,周琪,黄翔峰等.高效藻类塘系统处理太湖地区农村生活污水[J].水处理技术,2006,32(06):61-64.

[3]唐晶,挝武,吴琦平等.生物、生态组合技术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24(17):1-4.

[4]陈琳,刘杰,纪荣平.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与对策研究.污染防治技术,2012,04,25(02):53-54.

[5]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村庄生活污水处理适用技术指南[M]:2009 版,2009(12).

[6]傅阳,纪荣平.农村小型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J].污染防治技术,2011,24(02):39-41.

[7]张家炜,周志勤.浅析农村生活污水分散式处理适用技术[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136(01):95-99.

[8]张国伟.适用于中小城镇污水处理工艺的探讨[J].西南给排水,2010,32(05):13-17.

生活污水的治理方法和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技术状况定量分析对策剖析

废水处理是防治水环境污染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废水处理技术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水环境质量。本文以我国城市污水处理情况为基础,试从排污系统建设、废水治理设施以及废水处理效果等诸方面,对其作一技术剖析评价,以便对国内外废水处理技术状况有一量化概念,为提高我国的废水处理技术水平,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1.排污系统建设

1.1排污管道总长度

排污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废水集中处理的前提。近十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市规模的扩大,排污系统建设已初具规模。全国现有的大小城市均建有一定规模的排污系统,排污管道总长度(含污水管和雨水管,下同)已从1989年的5.45万公里上升为1998年的12.59万公里,增长了1.31倍(见图1),是1980年的5.49倍,是建国初期的12.47倍(有关数据不包括香港、澳门、台湾,下同)。

1.2排污管网密度

以城市市区面积计,1998年我国城市排污管网密度为0.075km/km2。按国家统计局的划分方法计,我国东部城市排污管网密度为0.170km/km2,中部城市为0.053km/km2,西部城市仅为0.026km/km2;其中,城市排污管网密度最高的是上海,为1.775km/km2,北京次之为0.869km/km2,分别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3.7倍和11.6倍。

1.3人均排污管道长度

按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口径,以城市非农人口计,我国城市人均排污管道长度为0.63米,是1980年的2.6倍,是建国初期的4.5倍。人均排污管道长度历年变化情况见图3。

1.4比较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排污管网的建设尚处在很低的水平上,无论是排污管道总长度、排污管网密度,还是人均排污管道长度,均存在着较大差距。

以联邦德国为例,尽管其国土面积只是我国的1/27,但1995年其排污管道总长度已达39.50万公里,是我国的3.14倍;以辖区内全部面积计算,排污管网密度已从1979年的0.74km/km2上升到1995年的1.11km/km2;人均排污管道长度达到4.84米,其中,1992年至1995年间,每新接纳一个居民的废水,平均需新建排污管13.37米;居民接管率从1979年的84.5%上升到1995年的92.2%,即占全国人口总数92.2%的居民的生活废水已纳入排污管网,其中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居民接管率超过98%,小于2000人的村庄居民接管率也已达70%。

2.废水处理设施

2.1废水排放量

从总体上看,近十年来全国废水排放总量没有多大变化,一直维持在350亿吨左右,但生活污水所占的比例上升很快,已从1989年的28.6%提高到1998年的53.2%,超过了工业废水排放量。其中,东部、中部和西部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分别占全国生活污水排放总量的55.7%、31.2%和13.1%。

2.2废水处理规模

兴建废水治理设施是削减污染负荷,防治水环境污染的关键。为解决严重的水环境问题,近年来,我国加快了废水治理设施的建设,在工业废水处理率不断提高的同时,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增长速度也较快。1998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已经达到1583.3万吨/日,是1985年的10.3倍,平均每年递增19.6%。其中,东部、中部和西部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分别占69.6%、19.0%和11.4%。但目前仍有江西、、青海和宁夏四个地区尚无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全国城市污水处理能力历年变化情况见图6。

2.3废水处理工艺

目前,我国共有266个城市污水处理厂投入正常运行。其中,绝大多数城市污水处理厂都采用运行稳定、操作简便、处理费用低廉的生化处理工艺,包括普通活性污泥法、接触氧化法、氧化沟法、ab法以及sbr法等,只有少数城市污水处理厂因其实际情况而选用物理或物化的方法处理废水。按废水处理能力划分,目前采用各种生化处理工艺处理的城市污水约占其处理总量的92%。

2.4废水处理率

以城市污水处理厂实际处理的生活污水量与生活污水排放总量之比,作为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来进行评价。1998年我国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仅为10.3%(见图7);其中,北京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最高,为40.3%,天津、云南次之,分别为37.2%和34.3%。从统计结果看,西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云南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较高以及西部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较低有很大关系。

2.5比较

从总体上看,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尚处在起步阶段,城市污水处理率还很低。

联邦德国1898年便开始建设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现有规模大小不等的城镇污水处理厂10390个,废水处理能力达1.506亿居民当量,相当于日处理废水3000万吨,是其全部居民生活污水排放量的1.92倍。其中,大中型污水处理厂虽仅占总数的13.1%,但其废水处理能力却达到1.24亿居民当量,占全部废水处理能力的82.1%。1995年联邦德国居民生活污水处理率已达89.0%,其中,原东、西德地区分别为70.0%和93.5%,即占全国人口总数89.0%的7269万居民的生活污水已在各类污水处理厂得到净化处理。

现在,世界各国都很重视水环境污染防治,并投入大量财力建设城镇污水处理厂,从而提高了生活污水处理率,减轻了对水体的污染。有关国家生活污水处理情况对比见图8,其中,中国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

3.污水处理效果

3.1排水水质状况

1998年,全国266个城市污水处理厂共处理污水29.27亿吨,其中工业废水9.28亿吨。由于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集中在中等以上城市,且具有一定的规模,从总体上看,运行比较稳定,处理效果较好。全年平均进水cod浓度为336.4mg/l,出水cod浓度为83.3mg/l,去除率达75.2%,削减cod74.07万吨。全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成本平均为0.367元/吨污水,去除每公斤cod花费1.451元。

3.2废水深度处理

几年前,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主要考虑的还是去除碳类有机污染物,但随着环境标准和水环境保护要求的提高,目前正逐步开展城市污水的脱氮脱磷等深度处理。所采用的方法也主要是生物脱氮和化学脱磷,但进行脱氮脱磷处理的生活污水占城市污水的比例还很低。

3.3剩余污泥处置

剩余污泥的处理也是城市污水处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目前我国处置剩余污泥的主要途径是填埋,且大多数是与城市垃圾一并进行填埋处置,只有一小部分是焚烧处理。需要指出的是,约一半以上的剩余污泥未经稳定、消化处理,这不仅使其在农林方面的利用受到限制,也增加了污泥处置的费用。

3.4比较

从总体上看,我国现有城市污水处理厂废水处理效果较好,但脱氮脱磷处理的比例低,剩余污泥的处置不够安全。

1995年,联邦德国城镇污水处理厂所排放的废水中,cod浓度小于50mg/l的占废水总量的80.1%,bod浓度小于10mg/l的占87.5%;处理后废水平均浓度为cod41mg/l、bod7mg/l,耗氧等级为1.9;营养物质浓度也很低,总氮、总磷平均浓度分别为18mg/l和1mg/l,污水处理厂尾水的排放对水体的影响已很轻微。德国历年污水处理厂排水情况见图9。

近年来,由于严格控制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和填埋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欧洲各国污泥处置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目前以填埋和农用为主,焚烧处理的比例已大幅下降。

4.对策建议

从以上剖析可见,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技术状况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而要真正解决我国的水环境污染问题,笔者认为,在城市污水处理技术方面,必须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4.1设计规范化

目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往往以日处理污水量为主要依据,但由于污水浓度不同,同等规模的污水处理厂实际需处理的污染物量则可能相差数倍。这不仅增加了设计的工作量,不便于进行工程投资对比分析,也给污水处理能力的综合评价带来困难。因此,应以需处理的污染物量作为衡量污水处理厂规模的标准,并依此规范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力量,按处理不同的污染物量编制污水厂标准设计图集,如日处理cod5吨、10吨、25吨等不同等级的污水处理厂的标准设计,从而规范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减轻具体工程的设计工作量,并为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管理创造良好条件(联邦德国在这方面有许多经验可供借鉴)。与此同时,还应注意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即投资低、运行费用低、管理要求低的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并及时予以推广。

4.2产品标准化

产品的标准化对于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正是由于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往往厂厂而异,因而不少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好多设备都是非标设备。这既增加了工程建设投资,延误了工期,也不便于设备的维修保养和更换,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因此,必须切实抓好城市污水处理厂设备的标准化工作,并着力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设备的国产化问题。大到充氧、提升、搅拌、过滤等设备,小到格栅、阀门等产品都应形成系列标准,以便不同处理规模的污水处理厂挑选使用。

4.3投资多元化

我国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几乎都是由当地政府投资兴建的,要在较短时间内大规模地新建、扩建城市污水处理厂,从而控制和改善水环境质量,单靠地方财政的力量显然是很不够的。因此,在保证地方财政一定投入、继续做好利用外资工作的同时,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鼓励各类企业乃至个人对城市污水处理厂这个社会公益性的事业进行投资。如利用工厂企业的废水处理设施同时处理城市污水,企业投资建设所在社区的污水处理厂,房地产开发时一并完成排污管网的建设等等。

4.4运营专业化

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的水平高低将直接关系到其排水水质的好差。我国现有的城市污水处理厂所处理的污水只占设计能力的3/4,一些城市污水处理厂的排水水质波动较大,这某种程度上也反映出运营管理的问题。因此,应努力提高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的专业化水平。要加强对污水厂运营管理人员尤其是负责人的技术培训,提高其业务能力,要组织开展城市污水处理技术的交流和研讨,加速推广先进和成熟的技术,从而提高运营管理的总体水平。

总体而言,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起步较晚,也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但由于国家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工作,只要我们认清形势,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就一定会得到长足的进步,从而逐步控制和改善水环境质量,促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统计年报1998,北京:1999,5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9,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

3.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调查总队.中国城市统计年鉴1996,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6

4.berndesch,sabinethaler:abwasserentsorgungindeutschland-statistik;korrespondenzabwasser,1998,45(5)

5.statistischsbundesamt:oeffentlichwasserversorgungundabwasser-beseitigung1995;vorlaeufigeergebniss;unveroeffentlicht;oktober1997

生活污水的治理方法和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活污水;处理回用;生物脱氮;膜过滤

1. 前言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活动,增加了对淡水资源的需求,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更增加了对淡水资源的需求。目前,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2460m3,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为解决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进行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回用,是解决水资源重复利用的有效途径。

2. 传统生活污水处理方法的不足

2.1深度处理生活污水中的污染物,达到回用水质标准,是当今生活污水处理的基本要求。

2.2生活污水主要污染物为有机物、氨氮和粪大肠菌群。有机物是微生物的营养源,有机物含量越多,细菌繁殖量越大,产生黏泥沉积、垢下腐蚀越严重;氨的存在促使硝化菌群的大量繁殖,导致系统pH值降低,腐蚀加剧;粪大肠菌群会使水颜色发黑,发生恶臭,形成黏泥。

2.3传统的生活污水生物处理方法有A/O(厌氧/好氧法)工艺、A2/O(厌氧2/好氧法)工艺、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工艺、氧化沟工艺。固液分离均采用自然沉降方式。传统的生活污水生物处理方法在去除BOD5、脱氮、除磷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却不能达到回用水质标准,原因如下:

(1)传统的生活污水生物处理方法BOD污泥负荷(进水污染物负荷/生物量)不能太低,太低容易产生沉降性差的污泥。

(2)污泥沉淀池靠自然沉降效果不好,污泥伴随出水流失导致了出水水质变差。

(3)部分硝化菌会伴随出水流失,硝化菌浓度较低,限制了系统中污染物的去除率。

(4)传统生物处理方法对部分高分子有机物、悬浮物和细菌难以除掉。

3. MBR工艺简介

MBR工艺体现的是“治理、回用”的节水理念。 MBR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工艺是传统的生物处理工艺和膜分离技术相结合发展起来的。MBR工艺由生物处理和膜处理两部分组成。生物处理部分包括缺氧池、好氧池;膜处理部分包括膜池。 MBR膜分离技术采用超滤法,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沉淀池,固液分离效果好,为解决回用水质问题提供了可靠保证。

3.1MBR工艺原理。

3.1.1生物处理部分的原理。生物处理部分采用缺氧池、好氧池来处理生活污水中氮污染物。生活污水中氮主要以有机氮、氨氮、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的形态存在。其中有机氮占40%~55%,氨氮占40%~55%,亚硝酸盐氮和硝酸盐氮仅占0~5%。废水生物脱氮是在缺氧池和好氧池中,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通过硝化菌作用,将氨氮转化为亚硝态氮、硝态氮,再通过反硝化菌作用将硝态氮转化为氮气,从而达到从废水中脱氮的目的。

3.1.2膜处理部分的原理。膜处理部分采用膜池,针对传统生活污水生物处理方法难以降解的高分子物质、胶体、蛋白质、微粒等的情况,将污水经再加压后,经过超滤膜的极小孔径进行超过滤。利用高分子材料超滤膜的渗滤选择性,能够截留化学澄清或生物化学处理过程中未能沉降的悬浮颗粒和微絮凝体,所有悬浮物、磷、重金属、细菌、病毒、和其他物质都被超滤膜分离。从而使处理后的水质达到回用指标。

3.2MBR工艺流程。

3.2.1MBR工艺流程图(见图1):

图1MBR工艺流程图3.2.2MBR工艺流程说明。 废水经过两道机械格栅,去除大块悬浮物,进入缺氧池和好氧池中进行硝化反硝化反应脱氮,再进入膜池进行固液分离。膜池出水由抽吸泵抽入回用水池。膜池内污泥由污泥泵提升部分回流至缺氧池,剩余污泥进入污泥脱水机进行脱水。在膜池内,为了减少膜污染,采用鼓风机进行搅拌和清洗。

3.3MBR工艺优缺点分析。

(1)不产生污泥膨胀。因为MBR工艺中BOD污泥负荷低,污泥处于高内源呼吸相,细菌内源代谢后只留下惰性的残留物,产泥量很少。MBR反应器的污泥产率低于传统活性污泥法。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污泥产率为0.5~1.0KgMLSS/KgBOD,MBR工艺的污泥产率仅为0.1~0.3KgMLSS/KgBOD。BOD污泥负荷低,泥龄长,抑制丝状菌的增值,解决了传统活性污泥法的污泥膨胀问题(Adham&Gagliardo,1998)。

(2)生物降解效率高。超滤膜对污水中有机物的截留,增加了生物反应池的降解效率。主要原因有三:其一,维持了较高的污泥浓度;其二,有机污染物的氧化降解过程是一放热反应,由于污泥浓度较高,

生物反应池更容易维持在较高的温度下运行,保证了细菌较高的生物活性;其三,有机物的降解需要微生物在反应池的停留时间大于降解该有机物的最小污泥停留时间。膜生物反应器工艺由于微生物泥龄较长,一些传统工艺难降解的有机物都会为膜生物反应器降解。因而MBR工艺的有机物降解效率要比传统方法高10~15倍(Buisson等,1998)。出水水质能够达到BOD:5mg/L、 NH4+-N:5mg/L、SS:5mg/L。

(3)由于膜价格和膜更换费用高昂,MBR工艺的应用范围曾受到限制。近十多年来膜技术发展迅速,膜更换费用已经从全部费用中所占的比例约54%下降到不足9%(Churchouse&Wildgoose,2004)。随着膜技术的不断革新、膜寿命的不断延长,膜水通量的逐步提高和运行过程中膜污染的逐步减少(包括膜污染引起的膜更换),以及采取必要的措施,比如在膜池内超滤膜的下方以一定强度的空气不断对膜进行冲洗抖动,既起到为生物氧化供氧的作用,又防止活性污泥附着在膜的表面造成膜污染。MBR工艺的优势在生活污水处理与回用中逐步显现出来。

4. 结束语

MBR工艺流程简单;出水水质好,满足回用要求,达标稳定,泥龄控制简单,对比生长速率小、对世代周期长的硝化细菌特别有利;污泥产量低,脱水后外运处理量少;总投资基本相当情况下占地面积较省,运行成本较低。由于MBR工艺的明显优点,MBR工艺在生活污水处理及回用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建议全社会广泛采用MBR工艺法来替代传统生活污水处理方法,以达到污水处理后回用的目的。

[文章编号]1006-7619(2013)03-21-195

生活污水的治理方法和建议范文第6篇

关键词:重庆市伏牛溪;小流域;水污染; 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X131.2 文献标识码: A

1流域概况

伏牛溪是长江溪流,直通长江,河道平均比降1‰[3]。伏牛溪起于红领巾水库,止于长江,河道长度约15km,河道宽7.50~58m,伏牛溪全流域面积10.5km2,占大渡口区总面积的16%;该流区位于中纬度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气候温和湿润、春早夏长、冬暖多雾、秋雨连绵、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无霜期349天左右,多年平均气温18.20C左右,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50C,月平均最低气温是1月为7.30C,极端最高气温在44.20C(1996.8.13),极端最低气温在-3.60C(1971.6.1);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082.0 mm,降雨多集中在5~10月,年最大降水量为1378.2 mm,日最大降水量192.9 mm,日降水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多年相对湿度77%,月平均最大湿度88%,月平均最小湿度68%,年平均气压34mmHg;多年平均风速为1.4~1.7m/s[3]。

多年来,伏牛溪由于接纳了水库及上游大量企业、生活污水,加上农村面源的影响,水污染日益严重,影响了该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因此,伏牛溪治理已成为当前丞待解决的问题。

2伏牛溪流域水质现状分析

2.1地面水污染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

2.1.1评价项目

根据污染物的毒理学性质、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要求和当前水质检测条件,评价项目选取PH、总碱度、游离CO2、及阴例子、阳离子、矿化度的分析[8]。

2.1.2评价标准和方法

执行的主要及相关规范主要是:《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 、《地表水环境质量质量标准》 (GB3838-2002) [3]。

2.1.3评价结果及分析

个根据伏牛溪断面监测结果表明: 水质分析:根据检测成果:伏牛溪地表水(上、中、下)水所测项目II类环境SO42-、Mg2+、OH-、总矿化度对混凝土结构均有微腐蚀;在A类条件下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pH值微腐蚀,侵蚀性CO2微腐蚀)[3]。

2.2地下水污染环境质量调查与评价

了解伏牛溪流域地下水水质,依据流域内2个代表点进行水采样分析(2011年5月),监测结果表明::伏牛溪地下水)水所测项目II类环境SO42-、Mg2+、OH-、总矿化度对混凝土结构均有微腐蚀;在A类条件下对混凝土结构有微腐蚀(pH值微腐蚀,侵蚀性CO2微腐蚀[4])。部分测点的总硬度超标与当地地质环境有关。

3伏牛溪流域主要污染源分析

3.1工业污染源调查与分析

伏牛溪流域内的主要工业企业及建筑垃圾的无序堆放,工业耗水量大、污染较严重[5]。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上游的企业污染源排放废水(物)量大,污染物浓度高,而由于其投资和技术、设备和管理等原因,废水(物)治理能力低、大量的废水、废渣进入河谷内,严重污染了伏牛溪的水质[5]。

3.2城市生活污染源分析评价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流域内人口约22万,其中城镇人口约7.0万人占人口的33.2%,农村人口人约14.0万人占人口的67.2%,城镇按人均耗水量100l/d, 农村按人均耗水量30l/d,生活污水排放量采用生活用水量*排放系数(0.83) [5] 。即每年排入伏流溪的城镇生活污水量为163.50万M3/a。加上城镇第三产业排水约327万M3/a。农村生活污水大部分就地下渗、蒸发或混入农家肥,入河量少。生活污水排放系数按0.1计, 即每年排入伏牛溪的河流生活污水量为16.5万M3/a[3]。因次,该流域的城市生活污染源较多。

3.3农村污染源分析

伏牛溪的流域多为荒山浅丘地区,近几年沿岸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产出的粪便和污水量大,浊度高,极易腐蚀[5]。

4伏牛溪流域综合整治建议

4.1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清洁生产

据调查,目前该流域第一、第二产业较大,而第三产业比重较小。而第三产业有高产出、高就业、低损耗以及低污染的特点,因此推动第三产业发展是伏流溪流域调整的首要目标[5]。

该区域内有些企业的主要污染排放物排放浓度和量较大,因此,除建议采取必要的治理措施和行政管理外,最有效的手段是结合技术改造并推行清洁原料、生产过程和产品为主的清洁生产。

4.2污染源末端治理

4.2.1控制工业污染源排放

工业污染源是水污染的核心问题,是保证伏牛溪流域生态功能恢复的关键;[1]从现有主要污染调查结果可知,工业污水处理的突出问题是污水处理设备欠完善,造成部分污水及垃圾土直接外排[5]。为了满足地质环境及生态的要求,建议加强实施伏牛溪流域的综合规划治理,对于全部生活污水(物)可经过处理后排放,以满足河道沿线企业排放污染源达标的基本要求。

4.2.2生活污染及农村面源控制

生活污水(物)中有机物含量高,因此必须进行控制[1]。首先要规划并完善伏流溪流域的污水管网及垃圾场的建设,严格控制生活污水不进入雨水管道和河流水体。同时加快沿线污水处理厂的建设,保证城市污水(物)处理设施能安全有序的进行,要求沿线企业减少城镇污水(物)的排放。为保证环境,应控制沿线的家禽的饲养密度[2]。

4.3废水资源化

流域内水资源以地表水为主,地表水体受季节性影响大[3]。流域沿线的水坝等水利设施年代久远,导致沿线部分河段水资源利用紧张。部分河道段有机质可转化为沼气。另外要综合利用禽畜粪便,建立生态与养殖相结合的生态工程。

4.4流域生态与保护

伏牛溪流域作为完整的生态体系,其间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2]。水污染的综合治理需要纳入到整个伏牛溪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规划中,在治理河道的同时,要结合考虑该流域内的土壤,植被,城市景观等因素及人类活动对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的影响。

在丘陵地区,为了恢复植被,要采取严格的育林措施;为减少该流域内水土的流失,对部分河段要提高植被的覆盖[8]。为了防止河道岸坡的的冲蚀破坏,须对河道进行加固处理,包括对沿线部分土质岸坡栽植耐湿的树种,以防止河岸的冲刷以及塌岸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在伏流溪河流的两岸,通过合理的规划,不仅可提高该区域的植被覆盖率,还可改善伏流溪流域的环境质量,提高该地区的城市景观建设[6]。

综上,按照目标、总量、项目、投资四位一体的小河道流域的控制原则[1],实施治(水污染治理)、用(污水资源化) 、保(流域生态恢复及保护)的治理措施,综合运用市场经济,法律,科技的手段,调动社会各界力量,依靠政府行政手段,并结合运用群众监督的机制,全面推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6],促使伏牛溪流域水质达到地表水(物)环境的相关标准,保证实现该伏流溪流域水文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金志明,顾勇国,等 .嘉定河区域水质现状及污染源防止对策[J] , 上海;上海环境科学,2001(10) ;487-488 .(Huang Run-qiu,Wang Shi-tian,Zhang Zhuo-yuan,etc.. The Southwest Shallow Crust Surface Dynamics and Environmental Effects of Projects [M] .Sichuan ;Sichuan University Press,2002.(in Chinese))

[2] 吴婉娥,孟晓红,等.西宁市湟水河1998年度水质状况及特征分析 [J] .环境科学研究,2001,(6) ;27-28 .(Chen Xun-qian.The Primary Analysis for the Cause of Bebris Flow in Xiaojiang Watershed,Yunnan rovince[J].Conservation of Water and Soil of China,1987,(4).35-36.(in Chinese))

[3] 陈志平,赖武荣,唐付岭,范立,等.重庆市大渡口伏流溪环境综合整治垃圾场部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M] 重庆;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Tang Hong-mei,Chen Hong-kai,Jin Fa-jun,etc..The Cause of Road Debris Flow along the Meigu River[J].Journal of Shandi,2005,23(6);714-718(in Chinese))

[4] 陈志平,赖武荣,唐付岭,范立,等.重庆市大渡口伏牛溪河道整治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M] 重庆;重庆市市政设计研究院.(Tang Hong-mei,Chen Hong-kai,Jin Fa-jun,etc..The Cause of Road Debris Flow along the Meigu River[J].Journal of Shandi,2005,23(6);714-718(in Chinese))

[5] 李晓明等.重庆市大渡口伏流溪河道整治工程设计方案[M] 重庆;重庆市设计院.(Tang Hong-mei,Chen Hong-kai,Jin Fa-jun,etc..The Cause of Road Debris Flow along the Meigu River[J].Journal of Shandi,2005,23(6);714-718(in Chinese))

[6]锅恒久,李君浒.合肥地区地质灾害类型、成因及防治对策[J].资源调查环境,2003,24(4);295-230.(Guo Hengjiu,Li Junhu.Geological disaster and its counterneasure of prevention and cure in Hefei[J].Resources Survey&Enviroment,2003,24(4):295-230.(in Chinese)

生活污水的治理方法和建议范文第7篇

关键词:水资源 水质 污染 治理

汀江发源于武夷山南部宁化县治平乡,是福建省第三大河流,主干流流经长汀、武平、上杭、永定四县后出境汇入广东韩江,全长328km,流域面积11802km2。汀江是长汀县最主要的地表水资源,自北向南,贯穿整个县城,承担着饮用水、工业用水、游览、农灌与受纳工业及生活污水等多种功能,在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但随着城乡经济和社会的迅猛发展,水资源短缺和水质污染日益突出,因此,做好汀江水资源保护和控制污染是长汀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当务之急。

1.汀江长汀段水资源概况

汀江长汀段位于汀江上游,全长15.7km,流域面积2603.77km2,河道坡降4.86‰,多年平均流量101m3/s,多年平均年径流量31.46亿m3,水资源利用率为52%,目前有水库83座、水电站118家,水电总装机容量9.34万千瓦。

长汀县83.7%国土面积为汀江水系,汀江干流自北向南,穿城而过,境内8条主要支流呈叶脉状遍布全县。水环境现状调查包含汀江长汀段干流、支流及城市内河,污染源涵盖工业、农业、生活和养殖领域,针对现状提出水污染整治对策与建议。

2.汀江长汀段水环境现状调查

在汀江干流、支流均设监测断面;干流三个断面十里埔断面为城区上游5km、陈坊桥断面为城区下游5km、美西大桥断面为城区下游65km,并与上杭交接。支流断面均在与干流汇合前。

2.1汀江长汀段干流水质现状与趋势

根据长汀县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数据,对近五年《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基本项目(24项)进行监测统计。采用标准中的Ⅲ类水质标准进行评价,计算各污染分指数、污染综合指数,运用Daniel趋势检验的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计算水环境质量的变化趋势。近五年来干流各断面水质状况评价结果及变化趋势如表1所示。

监测统计表明,目前汀江干流水质尚好,十里埔断面连续五年维持在Ⅱ类水平,陈坊桥、美西大桥连续五年维持在Ⅲ类水平,均能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质量要求。主要污染物为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等有机污染指标;对四个主要污染物指标计算污染指数,其它20项指标计算污染指数。可以发现,四个指标污染指数占综合指数53.6%~72.4%,说明水体表现出明显的有机污染特征。

2006年至2010年,十里埔、陈坊桥断面水污染综合指数及四项有机污染指数有下降趋势,但不显著;美西大桥监测断面水污染综合指数及四项有机污染指数有上升趋势,但不明显,说明开展汀江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后,汀江干流水质有所好转,但尚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2.2汀江长汀段主要支流水质状况

汀江水系河流众多,大小支流主要有8条,集雨面积50~1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铁长河、郑坊河、七里河,集雨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支流有濯田河、南山河、涂坊河、刘坊河、刘源河。

从长汀县环境监测站历年对各支流的水质调查结果看,濯田河、南山河、涂坊河、刘坊河、刘源河、铁长河、七里河、郑坊河水质良好,所有指标均达到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水质标准,可满足当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用水的需求。

2.3郑坊河饮用水源水质状况与趋势

五年分别监测PH等24项指标(项目与汀江干流相同),以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水进行评价,计算各污染分指数、污染综合指数和秩相关系数。

五年监测结果表明:郑坊河饮用水源地水质尚好,基本上能保持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类水。参照汀江干流计算方法,计算五日生化需氧量、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四项指数及综合指数,可以发现污染综合指数上升趋势不显著,四项有机污染指标趋势平稳,但是四项指数占综合指数的40.4%~52.0%,说明长汀县饮用水源也是来自有机类污染。

2.4内河水质状况

城区二条内河主要受生活废水的污染。水体发黑、发臭,水中主要污染物氨氮、总磷基本上超过V类水指标,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排入河流,严重影响汀江水质。

3.汀江长汀段水污染源调查与成因分析

3.1根据社会经济活动和特点,对排入汀江长汀段的各种污染源进行调查,造成汀江长汀段水质污染的主要因素有养殖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灌溉退水和工业废水。

3.1.1养殖业废水

虽然长汀县人民政府2009年下发《长汀县2009年―2020年生猪业发展布局规划》后,已有效遏制了养殖业规模继续扩涨的趋势,但总体养殖规模仍然过大。2010年长汀县生猪出栏 39.25万头,存栏26.63万头,养殖业废水排放量为251.65万吨,废水中主要污染物COD排放量为4860.0吨,NH3-N排放量为972.0吨,TP排放量为194.4吨。

3.1.2生活污水

现阶段流域内极少量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绝大部分直接或间接排入河流。根据环境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长汀县生活污水排放量为865.49万吨,COD排放量4486.41吨,NH3-N排放量540吨,TP为41.2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汀江沿岸乡镇及农村的垃圾产生量日渐增多,据调查,流域内垃圾收集率仅为30%。经测算,2010年垃圾产生量为54093吨,排放量为37865.1吨。流域垃圾污染物COD排放量3407.9吨,NH3-N排放量486.8吨,TP排放量为74.9吨。按主要污染物入河率10%算,入河量COD为340.79吨,NH3-N为48.68吨,TP为7.49吨。

3.1.3农业灌溉退水

长汀县有耕地面积30万亩,70%左右分布在汀江沿岸乡镇。按种植每亩用水量800m3/年,回归系数0.4计算,2010年农业用水面源的废水排放量为6720万吨,农业灌溉退水中COD排放量为2100吨,NH3-N排放量为420吨,TP排放量为63吨。大量化学肥料、农药的不合理施用是造成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农作物对肥料的平均利用率氮仅为30%~50%、磷10%~20%,而流失进入水体的量约占使用量的25%(N)和15%(P)。N、P元素是水体富营养化及有机污染的重要因素,也是汀江的主要污染因子,随着汀江水系水资源利用率的提高,水体自净能力趋于下降,如何控制有机污染,防止水体富营养化是今后汀江综合治理的一个重要课题。

3.1.4工业废水

“十一五”期间,随着闽西及长汀交通条件的改善,长汀县主动承接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使长汀经济建设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并形成一定的规模。 根据环境统计数据,2010年工业废水排放量为174.99万吨,比2006年增加56.75万吨;废水中COD排放量为267.82吨,比2006年增加83.63吨;NH3-N排放量为398.94吨,比2006年增加393.27吨,主要是金龙稀土和虔东稀土含有高浓度氨氮废水排放所致。因此流域内工业企业规模的扩张也是造成汀江内河水质污染较严重的原因之一。

3.2在各类污染源和主要污染物调查的基础上,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III类标准。引用等标污染负荷法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见表4:

从表中可以看出,养殖业废水是我县最主要的污染源,污染负荷比达42.84%;其次为生活污染源,污染负荷比达32.62%。二者累积污染负荷比高达75.46%,而且排放源相当分散,治理难度大,有效地削减这两类污染物将对水质的改善将起到重要作用。

4.对策与措施

汀江长汀段水环境污染现状调查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长汀县水环境质量状况略有好转,但是城区内河污染仍较严重,且整个水环境已呈现出明显的有机污染特征,所以做好污染防治工作,保护水环境质量已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4.1养殖业治理

4.1.1大力推广畜禽养殖场清洁生产技术。清洁生产是将畜禽养殖污染预防战略应用于畜牧生产全过程,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先进的清粪工艺和饲养管理技术,来大幅度降低污染物产生量。同时,通过对畜牧场区的绿化、立体养殖等措施,可实现畜牧养殖业无废物排放,资源再生利用的绿色畜牧产业。

4.1.2对已经建成的畜禽养殖场统筹规划、适当集中,以提高养殖场自身的治污能力;严把新建养殖场审批关,扶“大”控“小”,引导养殖业走集约化、规范化、资源化、污染减量化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与此同时,推广粪便干湿分离,建设有机肥料企业,将猪粪转化为优质、无污染肥料。

4.2生活废水治理

4.2.1据调查生活污水中的总磷大部分来自洗涤污水,因此应把生活污水中的禁磷、控磷作为重点,通过政府部门干预,禁止在规划区内生产、销售、使用含磷洗涤剂。

4.2.2 加大旧城改造步伐,建议县政府拨出专项资金,添置环卫设施,切实解决扩城后新产生的垃圾和小街小巷的垃圾存放和清运问题。在设置垃圾箱、垃圾池时,尽量设计封闭式垃圾箱,防止污染源被雨水冲刷直流汀江河。继续实行对旧城区居民改厕给予补助,使旧城内的居民使用卫生厕所,消灭卫生死角,才能彻底净化内河。

4.2.3加快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速度,提高管网覆盖率和生活污水的处理率。从中长期考虑,污水管网应实行雨、污分流,即实现居民家庭排放的生活污水由专用管道排放到污水厂处理。否则,即使再扩大污水厂的处理能力,也满足不了雨污合流制的处理要求。

4.3农村面源治理

4.3.1结合农村新村建设,合理规划和布局,将生活废水和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建设具有良好的卫生条件和生活环境的新农村。

4.3.2加强农村环境教育,解决农村环境问题最关键的因素还是在于人,只有让每一个村民都有较强的环境观念,村民才能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维护周边环境。

4.3.3发展生态农业,建立和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把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大力推广平衡施肥技术,提高有机肥的使用比例,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技术,严格控制高毒、高残留农药使用。在农村全面完成改水改厕工作,发展沼气,转变能源结构,彻底解决农村面源污染问题。

4.4工业废水治理

4.4.1加强水资源利用,提高用水回用率。据统计2010年长汀县工业用水重复率仅为17.2%,部分工业用水则不经治理直接排放,这样既导致地表水质的恶化,又浪费了水资源,必须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使用率。

4.4.2加强对工业污染源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检查,严禁超标排放,对于超标排放或者超过核定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的企业,要采取限期治理措施,限期达标,逾期无法达标的要坚决关闭。

4.5科学合理利用水资源

科学规划流域下一级的水电开发密度、运行方式和保障水环境生态安全的统一调度制度。对现有在建小水电建设项目进行逐个清理,对不符合水利开发规划,未经有关部门审批的项目,要责令停止建设,限期恢复原状;对于符合规划并已建成的水电项目,应注重制定水电站优化运行方案,保证正常的下泄流量,避免部分河段脱水。

5.结语

长汀县水环境总体较好,汀江干流能保持在III类水环境功能,支流基本上能保持在II类水标准,但城市内河污染严重。水体主要的污染物是氮氮、高锰酸盐、五日生化需氧量、总磷等有机污染类指标,治理有机污染是今后汀江综合治理的重中之重的工作。养殖废水是长汀县废水中污染负荷均最大的行业,削减养殖业污水排放将有效地减轻汀江的污染;其次要做好生活污水的治理,加快城市污水管网的建设速度;三是合理的村镇规划,加强农村环境教育和建设生态农业,减少农村面源污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1]长汀县统计局,《长汀县统计年鉴》,2010年.

[2]中国环境规划院,《全国水环境容量核定技术指南》,2003年.

生活污水的治理方法和建议范文第8篇

关键词:SPSS软件;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环境污染

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高速发展,城市规模逐步扩大、布局不断调整。一方面,城市化的发展孕育了城市现代文明,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促进了经济、文化、科技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发展的需要,从环境获取资源的数量越来越多,排放到环境中的气体、液体和固体废弃物也迅猛增加,既造成环境污染,又造成自然资源的破坏和再生能力的下降;同时随着城市人口密集度的增加,产生的废弃物也愈来越多,一定程度上会加重环境污染。因此,如何解决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冲突,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环境污染数据统计与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以全国31个地区为研究对象,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和可比性原则,选取八项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具体为:x1:工业废水排放量(万吨)、x2:工业废气排放量(亿标立方米)、x3: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万吨)、x4: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吨)、x5:工业烟尘排放量(万吨)、x6: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万吨)、x7: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万吨)、x8:生活污水排放量(万吨)。数据均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版)。

(二)应用SPSS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1.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

对变量进行巴特利特球度检验和KMO检验方法进行分析,可知:巴特利特球度检验统计量的观测值为136.341,相应的概率P-值接近0。如果显著性水平α为0.05,由于概率P-值小于显著性水平α,则拒绝原假设,认为相关系数矩阵与单位阵有显著差异。同时,KOM值为0.780,根据KMO度量标准可知,原有变量可以进行因子分析。

表1

2.提取因子

首先,对原变量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因子并选取特征根值大于1的特征根,得到因子分析的初始解,经分析得出: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大于81%)被因子解释,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但其他变量的信息丢失较为严重(近40%)。因此,本次因子提取的总体效果不理想。指定提取2个因子,得到的分析结果不理想。指定提取3个因子,得到的分析结果是:此时所有变量的共同度均较高,各个变量的信息丢失都较少。所以,提取三个因子的总体效果较理想。其次,采用最大方差法,根据其中第三大列Rotation Sums Of Squared Loadings描述了因子解的情况,三个因子共解释了原有变量总方差的83.535%,总体上,原有变量的信息丢失较少,因子分析效果较理想。第四大列:描述了最终因子解的情况。因子旋转后,重新分配了各个因子解释原有变量的方差,改变了各因子的方差贡献,使得因子易于解释。

3.因子命名

根据提取因子,得出因子载荷矩阵,采用方差最大法对因子载荷矩阵进行正交旋转,并按第一因子载荷降序的顺序输出旋转后的因子载荷,从而得出:第一个因子主要解释了工业烟尘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可解释为气体因子。第二个因子主要解释了生活污水排放量、生活污水汇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可解释为液体因子。第三个因子主要解释了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可解释为固体因子。

4.计算因子得分

采用回归法估计因子得分系数,并输出因子得分系数。可写出因子得分函数为:

F1=-0.074工业废水+0.364工业废气+0.338工业二氧化硫-0.079工业固体废物+0.450工业烟尘-0.140生活污水需氧量+0.201工业废水-0.265生活污水

F2=0.345工业废水-0.147工业废气-0.084工业二氧化硫+0.154工业固体废物-0.249工业烟尘+0.418生活污水需氧量+0.031工业废水+0.535生活污水

F3=0.004工业废水-0.054工业废气+0.057工业二氧化硫+1.017工业固体废物-0.053工业烟尘+0.081生活污水需氧量-0.125工业废水+0.157生活污水

表2是各地区因子得分情况。按第一因子(包括河北省在工业烟尘排放量、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工业废气排放量、工业废水中化学需要氧量排放量)降序排列,可发现:河北省得分最高,为2.09,其次为河南1.89,北京得分最低为-1.44。河北省在第一主因子方面污染严重主要是因为河北省能源资源丰富,但是由于经济增长率持续加快,产业结构属偏重型,如今能源消耗已大于能源生产总资源,工农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影响了天津市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按第二因子(生活污水排放量、生活污水汇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工业废水排放量)降序排列,可发现:广东省得分最高,为3.38,其次为江苏省为2.03,最低为内蒙古,为-1.48。广东省在第二主因子方面污染严重主要是因为:广东省水系发达,水资源丰富,但由于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排入,污染严重,水质性缺水的威胁加剧。

按第三个因子(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降序排列,可发现:重庆得分最高,为3.05,其次是山西,为2.68,最低的是青海,为-0.75。重庆在第三因子方面污染严重主要是因为:重庆是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随着经济和技术的飞速发展,如果没有良好的处理措施,必然会造成过多的固体废物存在。

5.聚类分析

为了更全面细致地反映我国各地区环境污染程度的层次差异,我们利用因子得分,采用系统聚类方法对我国各地区的环境污染程度进行分类。通过分析,可将31个地区分五类:

(1)环境污染最严重的有:河北、内蒙古、辽宁、山东、河南

(2)环境污染较严重的有:山西

(3)环境污染严重的有:江苏、广东

(4)环境情况好的有:重庆、贵州、云南、新疆

(5)环境情况较好的有:北京、天津、吉林、黑龙江、上海、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西、海南、四川、、陕西、甘肃、青海、宁夏

三.对策和建议

(一)政府及有关部门严格把好建设项目的审批关。

(二)加强环境的综合治理,对老工业、污染严重的企业项目要从实际出发,结合技术改造,加快治理力度。

(三)要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推广发展循环经济,鼓励环保产业发展,引起全社会对环境污染的广泛重视。

参考文献:

[1]《中国统计年鉴》(2010年版)

[2]卢文岱主编,SSPSS for Windows统计分析(第三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11

[3] 胡一鹏,罗辉霞,雍慧. 影响区域大气环境污染因子及预测方法初探[J].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4(3):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