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气环境规划

大气环境规划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大气环境规划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气环境规划范文第1篇

1999年,我国城镇人口3.89亿人,占总人口的30.9%。全国设市城市668个,建制镇19000多个,1978年―1998年,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了1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63个百分点,是前29年我国城镇化速度的2.5倍,是世界同期城镇化水平均速度的2倍。我国城镇化过程实现了持续稳定的增长,进入了加速发展阶段,从环境系统角度看,小城镇乡村生态系统中物质源、能源的传递中心,又是沟通城市与乡村生态系统的节点。小城镇环境既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又受自然因素的影响,许多小城镇周围地域开阔,环境容量较大,天然净化功能较强,自然资源丰富。合理的规划和建设可以使经济繁荣、社会稳定、环境优美、生态平衡。然而在小城镇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往往只重视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发展,忽略了环境规划和建设,不少地区甚至根本无人过问,致使小城镇污染和生态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做好小城镇的规划布局是个亟待解决问题,但是在小城镇建设中环境规划应该先行,科学规划,统筹兼顾,要以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标,以提高居民宜居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中心,因地制宜,突出重点,以点带面,积极稳妥的发展小城镇。

各国小城镇建设生态环境做法各具特色,但无不体现着合理布局,环境规划,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重视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重视人文环境的继承和生态环境保护。

美国

美国小城镇建设,环境规划先行,主要有四条原则:一是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二是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生活传统;三是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四是塑造城镇不同的特点和培育有个性的城镇。同时,还要根据建设需要编制详规。

在美国,环境建设是城镇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给小城镇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重视小城镇特色是美国城镇特色之一。

德国

德国的村镇建设为改造村镇的居住环境,提高村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将村落建设与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之所以会能够如此,主要是靠村镇改造规划和设计的调控作用,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古建筑。

英国

英国小城镇建设集中在几次规划运动中,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运动,新城建设运动,米尔顿•觊恩斯城建设,农村中心村的建设中,集中体现了环境规划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由于环境保护规划没有与城镇规划和城镇建设同步落实,使城镇环境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使城镇建设不能步入良性发展轨道。例如:水体污染问题突出,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如何解决好畜禽粪便等一系列问题。基于许多环境能耗危机,城镇规划开始运用科学的规划指导建设。城镇环境保护规划是城镇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城镇总体规划中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的基础上,依据对环境质现状的调查分析所制定的以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能源为目标的规划体系。按照我国环境保护应“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总方针和总战略。

1、做好城镇环境保护规划和前期准备工作

这些准备工作是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基础上,它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资料,例如地理位置、生态环境、气象、水文等;城市的社会与经济状况,如人口、国民生产总值等,环境状况的调查分析,如大气、水体、噪声的监测资料等;城市生态环境现状分析与功能区划等。

2、大气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根据大气质量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功能区划并按拟定的环境目标计算各功能区最大允许排放量和削减量,从而制定污染治理方案。大气污染的治理应根据当地的能源结构与交通状况确定首要污染物,即浓度高、范围广、危害大的污染物,便于治理时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当前,我国大部分城镇的大气污染主要是由采用落后的燃烧方式,燃煤和汽车尾气引起,由此而来的首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总悬浮颗粒,因此,规划的远景目标应该是改进落后的燃煤方式,提高燃烧效率,尽量使用气体燃料、太阳能、型煤等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调整工业布局,根据大气自净规律科学便利的利用大气环境容量,强化污染源的治理,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城镇周围要保持适当的林地面积,净化空气,改改城镇大气环境。

3、水污染综合治理规划。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是在对水污染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根据采纳水体的环境容量计算最大允许排放量并确定最佳治理方案。当前,我国七大水系的水质污染程度在加剧,范围在扩大,长江、黄河、淮河、松花江的污染水,1996年全国工业废水排放量为502.9亿吨,含化学需氧量704万吨,重金属1514吨,氰化物2457吨以及砷、酚类、油类等污染物数万吨,生活污水约占年排放总量24%,主要污染物是有机物。根据我国水污染的具体情况,水污染综合整治规划应该通过改革落后的生产方式,采用少废、无废工艺实现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减少污水排放量,加强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垃圾处理厂的建设,提高城镇污水和垃圾的处理能力,减少周边环境的影响,以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4、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要加强城镇间及城镇周边地区生态建设,禁止在基本农田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水源保护区和行滞洪区进行不符合保护目的开发建设活动。

大气环境规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气污染;现状;危害;防治对策

Abstract: With China's rapi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dustrialization and city of make a spurt of progress,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as become a remarkable problem. Atmospheric pollu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environment pollution, which is a prominent environmental problems aroused people's attention. Air pollution not only affects people's health, but also inhibits the produ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so the research on this problem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introduced the main hazards and control measures of the status quo, air pollution in china.

Key words: air pollution; present situation; harm; prevention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R12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大气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环境要素之一,然而随着工业文明和城市发展,人类在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把数十亿吨计的废物排入大气中,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大气污染造成臭氧层破坏,酸雨和“温室效应”,危害人类健康,影响植物生长,给人们生活带来严重影响。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一份报告指出: “空气污染已成为全世界城市居民生活中一个无法逃避的现实”。

1 我国大气污染现状

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生产和生活用燃煤,主要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和烟尘。在某些城市除燃煤污染外,还有与当地工业污染和气象地理条件密切关联的地方特点。我国城市大气污染时空分布特征明显,大气污染冬季最严重,其次为春秋季节,夏季最好;污染总体上北方重于南方。城市大气污染由人类活动及当地特殊的地理位置综合影响形成,沙尘天气加重了北方大气污染。

2 造成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2.1 能源结构和工业布局不合理。由于我国大多城市工业布局、工业结构、能源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落后,导致大量烟尘、粉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进入大气。目前,我国的能源结构主要以煤炭为主,能源的总消耗量中煤炭占72%。

2.2 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滞后。近几年我国主要大城市机动车的数量大幅度增长,而道路建设相对滞后,导致交通拥挤。机动车辆尾气污染程度加大,成为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2.3 环境监管乏力。环境监管力度不足是我国在环境治理中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根源。例如: 一些地方政府干预环保部门执法,批准建设短期经济效益好但能源资源消耗量大、对大气污染严重的工业项目。

2.4 缺乏实用的治理技术。我国在大气污染治理技术和设备的研制、开发、推广和使用方面,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与大气污染控制的需求差距还较大,资金、人力的投入以及实用技术商品化的程度远不如发达国家。比较薄弱的领域是洁净煤技术; 冶金、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工业窑炉和生产设施排放污染的治理技

术; 机动车机内净化技术等。实用技术的缺乏直接影响了大气污染治理的进程和效果。

3 大气污染的主要危害

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工业排放和机动车尾气排放,目前人们谈论的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指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臭氧、和总悬浮颗粒物。

大气中的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各类工业排放气体,在工厂比较集中的地区,二氧化硫的浓度往往较高。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在适当的气候条件下(如逆温、微风、日照等)极容易形成硫酸雾和酸雨,从而对人体健康(尤其是损害呼吸系统和皮肤等)和农作物等造成很大的危害。本世纪五十年代初发生的"伦敦烟雾"事件的罪魁祸首就是排放到大气中的硫化物。在这次事件中,约有4000 余人在很短的时间内死于呼吸器官疾病和心脏病,死亡者多是婴儿及45 岁以上的成年人。1948 年美国多诺拉镇由于工厂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大量积累致使6000余人受害。上述二事件均被列入世界公害事件之列。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主要来源于汽车尾气和煤的燃烧。在交通繁忙的市区,氮氧化物的浓度往往超标。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由于机动车数量的增加,城市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呈明显增长趋势。作为大气主要污染物并对人体健康有严重损害的主要是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这两种氮氧化物在大气中的寿命都不长(一般不超过一周)。从危害人体健康的角度来看,氮氧化物污染的最大的问题是二氧化,它是形成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光化烟雾的罪魁祸首。本世纪40 年代初发生的"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当时有白色变为青灰色的薄雾笼罩在整个城市上空,多数居民眼睛灼热感、疼痛,咽喉有刺激感等,重者出现眩晕、呕吐和痉挛等症状。这次事件也曾使几千人受害,几百人丧生。

煤的不完全燃烧和汽车尾气是大气中一氧化碳的主要来源,在一般城市的中心区域,一氧化碳几乎全部都是汽车尾气排出的。大气中的一氧化碳能迅速进入人体的肺部而被血所吸收并与血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由于后者会大大降低血液的载氧能力,从而导致血管疾病的发生。可见,我们决不能忽视大气中的一氧化碳污染,那些已有心脏疾病、贫血等症的患者以及孕妇等尽量少在一氧化碳浓度较高的地区停留。

大气环境的不断恶化,其后果之一是人们自身的健康受到严重威胁,造成某些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不断上升。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120 万人成为新的皮肤癌患者,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疾病患者业呈增加趋势。我国十大城市癌症的死亡病人调查结果显示,肺癌的死亡人数居首位。诚然,所有这些不能全部归咎于空气污染,但有理由认为,这无疑与当前的大环境恶化密切相关。这就提醒人们,在尽情享受大自然恩惠和现代化成果的同时,也该冷静而认真地思考一下由于人类自身行为而恶化大气环境、损害自身健康的严峻现实。

大气环境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环境保护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84.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7-0209-01

1、城市规划的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城市发展突飞猛进,各种城市建设的增加更是飞速。而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城市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其直接影响城市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百姓的幸福指数提升。而这些问题的根源是城市规划没有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其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城市规划中的环保意识不强

城市规划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部分城市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环保意识不强,单一地重视经济发展,而忽视了环境保护和生态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是以环保污染和环境破坏为代价的。尽管城市的GDP上去了,但是忽视了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对于城市推进可持续发展有着较大的阻力。

1.2 城市中大气质量趋于恶化

工业经济的发展和交通运输业发展都需要使用大量的化石燃料,而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环境污染,比如粉尘、硫氧化物、碳氧化物等,这些污染物会污染大气环境,恶化大气质量。随着城市发展地推进,大气质量趋于恶化的程度加剧,直接影响了百姓的生活质量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3 水体污染严重

水资源对于城市发展也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随着城市人口数量的剧增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大众对于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大量的污染物没有经过有效地处理直接排入到水体之中,造成了水环境的严重破坏,这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使可用水资源越来越少,进而制约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城市每天至少有一亿吨的污水不经过科学的处理直接排入自然水体之中,而我国七大水系之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水体受到污染,其中的40%的水源不能直接饮用。可以说解决水体污染问题已经刻不容缓。

1.4 各类垃圾包围城市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生活生产垃圾量逐年激增,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利影响。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城市垃圾人均年产量达到了440公斤,且垃圾总产量以每年8%-10%的增长量增长,且稳居世界第一。全国有众多的城市陷入垃圾的包围过程之中。而另外,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仅为59%(而真正符合的其实不足20%),甚至有很多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0%。可见对于城市垃圾的有效处理,我国的城市还有较多不成熟的地方,这不仅仅是意识上的问题,也是技术上的问题。

2、我国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规划措施

发现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而针对我国城市规划中环境保护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2.1 做好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准备工作

做好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的准备工作对于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用好相关的城市自然环境资料,这些资料是进行城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其中包括城市具体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水文特征等。这些是进行具体城市规划的基础,只有建立在科学合理基础上的城市规划,才能够发挥其价值,比如工业布局的规划需要考虑风的因素和水的因素等;

(2)、调查好城市的社会和经济发展现状,这些是城市规划的社会资料,其中包括城市人口、GNP等。而这些资料有着动态变化,所以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要把握动态性原则,比如相关的城市布局需要结合城市现实的承载力,不能超过实际要求的承载力;

(3)、做好环境状况的调查研究,其中包括大气环境的检测、水体水质的检测、固体废弃物的处理跟进以及噪音实时监控。这些因素都要实时监控,而这也对环境有着最直接的影响;

(4)、城市生态环境的实际情况需要和其功能相互匹配。环境规划是为了推进城市的可持续性发展。而环境规划应该是以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城市性质、规模、发展方向为基础的。而在这一个过程中,需要把握科学性和差异性,不能够盲目地照搬照抄别的城市的发展模式,而忽视自身的特性。

2.2 大气排放规划

大气污染也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制约因素,而对于大气排放进行合理的规划能够发挥出一定的作用。其主要是针对城市大气质量的现状进行具体分析,找出最重要的污染源。城市大气污染的来源主要有两方面,其一,工业生产所产生的污染;其二,交通尾气的排放。针对工业生产所产生的大气污染,相关的城市规划者需要从功能区的不同规划上来把握,即根据既定的环境规划目标来计算各大功能区的最大排放限度,制定科学的排放规划;而针对交通尾气所形成的大气污染,需要淘汰一些高能耗的汽车,推行环保型汽车的发展。而针对汽车尾气需要进行合理的处理,比如其中的碳化物和硫化物可以采用相关的化学手段来进行处理,优化汽车尾气。

2.3 水污染控制规划

水污染问题的解决已经刻不容缓。而结合现有的水污染调查研究分析,水污染主要来源是工业废水的排放和生活废水的排放。针对这两方面来源的废水,需要有着差异化的控制规划。首先,针对工业废水,需要将落后的高污染企业进行整改甚至关闭。并且对于没有关闭的相关企业进行合理地规划,将其放置在河流的下流地带,这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水源。同时,对于相关的企业进行技术上的改进,使其排放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实现少排废水,甚至无废水工艺的清洁化生产作业。而对于生活污水,需要政府完善污水的处理机制,对于各种污水进行科学的处理,并且实现可循环利用的模式。最后,对于已经污染的水体需要进行全面彻底地整治,真正做到有效地保护水资源。

2.4 垃圾是放错的资源

垃圾是放错的资源,这是对于垃圾的科学化认识。在各种类型资源日渐匮乏的今天,变废为宝地利用各类垃圾,可以实现资源的可再生利用。而对于垃圾的处理,不仅要从意识层面上转变,更需要从实际行动上落实,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其一,尽可能地进行垃圾的分类,这是为了更加有效率地对于垃圾进行处理;其二,尽可能地采用生物降解的方式处理垃圾,这是为了垃圾处理所形成的污染降到最低,同时可再生降解所形成的有机物可能变成肥料,发挥价值;其三,对于不能进行可再生生物降解的垃圾,尽可能采用焚烧的方式,利用焚烧所形成的能量;最后,对于无法通过上述方法处理的垃圾,采用填埋处理,而将填埋区选到合适的位置上,不能影响居民的日常生活。

2.5 提高百姓的素质

百姓是生活在城市中的主体,其行为也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提高百姓的素质,让每个百姓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培养人人保护城市生态环境的意识。这就需要政府加强普及和宣传力度,让每一个百姓都知道环保问题与自身息息相关,进而更好地参与到保护的过程中。从根本上树立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生态价值观,从小做起,从点滴做起。

【结束语】:总的来说,城市规划注重环境保护问题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城市环境保护是城市发展的又一推动力,能够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的领导者应该关注城市发展中的污染问题,更好地解决相关问题,让百姓真正感受到和谐生活的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李长君・《创造宜人的城市景观》・《华中建筑》,2000(2):91―92;

大气环境规划范文第4篇

1 环境标准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环境管理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就是依据法律和法规进行监督管理。环境的科学管理包括环境立法、环境政策、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监测等方面[1],所有这些都离不开环境标准。因此说,环境标准是实施环境监督管理的核心。

1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法规的有机组成部分

世界上有80多个国家制定了环境标准,其中大多数国家的环境标准同法制性标准[2]。我国的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法规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执法依据。没有环境标准,环境法规将是不完整的,也难以具体执行。

1.2 环境标准是环境保护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的依据

环境标准是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各级环保行政主管部门行使管理职能的主要依据[3]。无论是“三同时”把关,还是定量管理实施新的五项制度,都必须通过环境标准来体现。此外,环境标准也是处理环境事故和环境纠纷的依据之一。

环境标准是制定环境规划的重要依据

环境标准反映了国家的环境政策目标,因而也代表了环境规划所要达到的目标。例如美国《清洁空气法》明确规定,在“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颁布后9个月内,每个州都必须向联邦环境保护局呈交在本州执行和维持该标准的计划。该计划应规定尽速达到国家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日程表[4]。我国的环境规划目标主要是用标准来表示,环境质量标准就是环境规划总目标的分解并定量化了的产物,是环境规划的定量描述[5]。

由此可见,环境标准在环境管理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环境管理工作中贯彻执行环境标准,对于严格执法,促进环境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提高环境监督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保证环境标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也就成为强化环境管理的必要条件。

2 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

我国的环境标准体系由主体结构和支持系统两大部分组成[6]。环境标准的主体结构含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是为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并考虑技术、经济条件,对环境中有害物质和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污染物排放标准是根据环境质量标准,污染治理的技术、经济条件,对排入环境的有害物质和产生危害的各种因素所作的限制性规定,是对污染源进行控制的标准。显然,由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准构成的环境标准体系的主体部分是进行环境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而环境质量标准是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

为了制修订和执行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需对有关的采样方法、分析测试方法、管理和治理的技术规范,名词、术语、图式、标志、量纲及导则等作出统一的规定,这就是环境标准的支持系统。支持系统由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和标准样品标准组成。

3 建立和完善环境标准体系所需要的科学技术支持。

无论是环境标准的主体还是支持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都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例如,制定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环境质量标准的基本原则[7]可以归纳为两点:

首先,要有科学依据棗环境质量基准。环境质量基准反映环境介质中的污染物作用于研究对象,在不同浓度和剂量下引起危害作用种类和程度的最新科研成果。基准按作用对象的不同分为卫生基准(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生态基准(对动植物及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物理基准(对材料、能见度、气候等的影响)。环境质量标准要起防止污染物对人群健康、生态平衡和材料、能见度、气候等的不良影响的作用,必须以环境质量基准为制定的依据。转贴于

其次,要坚持先进性与现实性的统一[8]。

污染物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有密切的联系,即排放标准控制污染源,使其排放出的污染物经过自然净化和稀释扩散进入环境后不致使相应区域的环境质量达不到标准的规定。显然,污染物的稀释扩散规律、环境容量等方面的科研成果都是修订排放标准所需要的科学依据。此外,我国现行排放标准是以浓度控0为主,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克服这种局限性,需要探索和研究其他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方法,使排放标准与环境质量标准建立起联系。

支持系统各类标准的建立也需要科研提供技术支持。制定基础标准,需要了解国内外有关词汇、术语、图式、标志的习惯与规定;掌握国内外制修订环境标准的原则和导测,建立规范化的制修订环境标准的程序和方法。同样,制定方法标准和标准样品标准,也必须通过科学研究开发出稳定、可靠、准确的分析测定方法和环境标准样品。

总之,制修订环境标准的过程是一个多学科协作的科研和决策过程,环境标准体系中各类标准的建立和完善,都需要不同层次的科研成果支持。只有根据制修订环境标准的计划和规划,合理组织安排相应的近、远期标准科研项目,才能使环境标准工作走上科学化轨道.

4 各层次环境标准科研工作的目标

4.1 环境标准科研的层次及其内涵

随着技术经济的发展控制污染物排放的方法得到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要求标准保护的对象增加,保护的程度增加。

根据环境标准工作的上述特点和我国环境标准体系的实际情况,可以将标准科研工作分为以下三个层次。

4.1.1 环境标准制修订技术导则研究

研究制修订环境标准的技术导则实质上就是研究制修订环境标准的标准(或技术规范),这一层次的科研工作归属于软科学研究,其主要目的是要确保标准的制修订程序和方法的科学与合理,从而使制修订出的环境标准满足当时的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性要求。

此外,有关环境标准制修订的一系列管理办法或规定也属于一层次。

4.1.2 环境基准研究

环境基准研究属自然科学范畴,是制修订环境标准的基础和科学依据。环境标准体系的建立和完善,首先需要在大量科学研究基础上确定污染物的环境质量基准,而后遵循经济合理与技术可行两大原则以基准为科学依据制定环境质量标准,并以环境质量标准为目标制定污染物排放标准。环境基准研究在环境标准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美国极重视环境基准的研究工作,其审查和修订环境质量标准的费用中90%以上用于支持围绕标准的环境质量基准研究。1978财政年度到1986财政年度,环保局用于大气环境质量基准研究项目的经费达3.20亿美元[7]。而每确定一项水质基准也耗资约10万美元[8]。在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同时,还加强了基准研究的组织工作,针对标淮制修订过程中提出的问题确定研究需要,制定下阶段研究计划,统一设计,统一方法,开展系统研究。美国的环境质量基准正是由于随研究进展而不断修订,才得以保持其先进性,并对世界各国有着深刻的影响。除美国外,前苏联、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环境质量基准也有相当影响。

4.1.3 环境标准制修订的决策论研究

以环境质量基准为科学依据来制定环境质量标准乃至污染物排放标准要考虑经济、技术等许多因素。同时,卫生基准、生态基准和物理基准所存在的不确定性、污染物环境浓度及其分布的不确定性,标准保护对象和保护程度的选择,都会影响最后的标准值。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规范化、定量化处理,可以降低环境基准转化为环境标准的决策过程中的随意性,增强科学性。其中有一系列的技术方法和决策方法要研究。

美国在制修订大气环境质量标准和确定致癌物水质基准时采用了风险评价的技术。风险评价通过对意义不够明确的“健康影响阈值”“风险”“安全余地”等概念采用精确的技术性定义,确定了需要保护的对象、相应的阈值以及污染物最大浓度的概率分布特征,然后运用统计处理估算出达到标准时污染物浓度超过健康影响阈值的风险(概率),从而对标准的安全性作出定量评价。标准制定者可据此选择适当的标准值,以保证标准的科学性。

对技术、经济和社会影响的评价,美国采用管理影响分析方法来完成。管理影响分析内容包括对达到标准所需费用的估算,对各类工业和社区的经济影响分析,以及达到标准可带来的效益分析。

我国在从基准转化为标准的过程中,较少使用定量化方法,因此科学性和现实可行性不强。

4.2 我国环境标准科研的目标

分析上述三个层次的环境标准科研工作,可以看出其中既有关于环境过程的基础性科学研究,也有直接为标准服务的软科学研究;既有必须在近期内解决的方法论研究,也有需要按标准制修订计划逐步安排的应用性研究。因此,应当根据标准工作的特点,考虑近期和远期目标,科学合理地制订标准科研计划,从而使科研能为标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首先,必须重视有关标准工作的软科学研究。除了上文论及的技术导则研究和决策论研究之外,还应当研究标准实施和监督管理的机制。其目的就是使环境标准的制修订工作科学化、规范化,使标准实施更为有效。

其次,重视国外先进环境基准的收集、验证和等效采用,完善基准研究方法。我国限于经济实力,难以系统全面地开展环境基准研究。现有基准研究零星分散,未能将有限资金集中使用,投入产出效益不高。参考和借鉴国外环境基准研究成果,通过科学验证确定我国等效采用的值域,对于健全充实我国的环境基准不仅需要,也是切实可行的。

第三,有计划积极地进行有关环境标准体系支持系统的科研,这也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不断地开发能适应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科学性、先进性要求的标准样品、标准测定分析方法,同样是标准科研不可忽视的内容。

5 结语

由环境标准工作对标准科研的需求以及标准研究的层次和内涵分析可以看出,环境科研为环境管理服务有着较为广泛的含义。

此外,科研工作有其自身的周期性特征,环境管理所需要的技术支持系统必须超前研究才能形成。因此,适当地、有计划地安排基础性科研项目和技术开发项目,对于提高科研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水平是必不可少的。

参考文献

[1]陈西平等.谈谈我国的环境标准工作《中国环境科学》1981(6),1一1。

[2]叶汝求加强环境标准工作为实现2000年环境保护总目际而努力。《环境科技与标准年报1991》,28-33,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1992。

[3] R.W.芬德利,D.A.法贝尔著,程正康译,美国环境法简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86,53-104。

[4]国家环保局标准处。环境标准体系。《环境科技与标准年报1991》,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1992,119-130。

[5]汪云岗等,国内外环境质量标准制定和修订程序和方法研究。国家环保局科技发展计划课题研究报告(课题编号:9110315),1991。

[6] 朱根逸。环境质量标准总论,90-95,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6。

大气环境规划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监测影响分析

论文摘要:在新的时期下,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中,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评价初期、建设期、运行期以及后评价期,均由环境监测数据来支撑结果,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同时具有较强的监督功能。

当代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对环境监测与评价提出了新要求。而构成环境保护工作的三大部分环境监测、环境答理、环境监察又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行政主答部门的专业技术工作部门,负责为环境答理和环境监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答理和环境监察工作又必须依靠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基础。正确处理好环境监测、环境答理和环境监察的关系,对推动环境保护工作更加有效地向科学化、法制化迈进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环境监测,主要是从保护环境出发,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以及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实施环境监测计划,以监控环境污染、防止环境质量下降、保障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环境环境监测的法定地位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在《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监测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环境监测实质上是一项政府行为,是各级政府部门强化环境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职能的重要阵地,是应用监测技术手段对一切违反环境法律、行政规章和答理制度的行为进行监测,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依据的过程”。其明确提出了环境监测的实质是为环境执法服务,为环境答理提供技术支持。环境监测的检测数据由各级环境监测站具体完成。环境监测站是履行环境技术监督职能并在环境执法过程中法定“举证”的资格单位;是法定的环境技术仲裁机构和技术鉴定机构;建设项日“三同时”及治理设施的竣工验收监测;必须有法定的监测机构(环境监测站)负责实施。因此,环境监测站要对所监测的数据及鉴定结果承担法律责任。

2环境监测的基本职能

环境监测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是以环境为对象、运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技术手段,对其中的污染物及其相关组份进行定性、定量和系统的综合分析,以探索研究环境质量及其变化规律的一门学科,它是环境影响评价中的重要环节,贯穿环境影响评价的整个过程。环境监测分析有两大特征:一是以统计学为基础,互相渗透,又互相结合的白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组成。二是为社会服务,有效的环境监测分析数据是环境监测的主要产品,各类环境监测数据充分反映了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以及各类生态环境的各类环境容量,背景浓度,为各类环境规划、环境质量和环境评价提供了基础数据,为环境质量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是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时期,各种环境因素是否满足环境建设项目要求,则必须由环境质量结果来表明,环境评价体系中环境要素是否可以满足建设项目必须由环境监测结果来支撑,因此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3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为环境保护而兴起的一门学科,主要是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价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进行跟踪改变的各项目措施和方法。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分为3个层次:

3.1现状环境影响评价。对环境评价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首先必须委托监测部门对项目拟建地进行环境本底监测,在环境本底值未超标的情况下再对具体项目进行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并制定监测计划。待项目已经建设后稳定运行一段时间,产生的各类污染物达标排放,对周围环境已经形成稳定系统,根据各类污染物监测结果来评价该建设项目建设后对该地域环境是否产生影响,是否是环境可接受范围内。

3.2环境预测与评价。根据地区发展规划对拟建立的项目进行环境影响分析,预测该项目建设后产生的各类污染物对外环境产生的影响,并做出评价。

3.3跟踪评价。主要是指大型建设项目和环评规划,在建设过程中或者建设后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跟踪评价,当项目出现了与预定的结果差异较大时必须改进的一种评价制度,跟踪评价是现阶段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4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的关系

在现行的环境答理体制上,环境监测属于支持保证系统,环境监察属于监督执法系统,两者相互配合。一方面,环境监测不仅为环境监察提供有效的监测数据,而且还可以衡量环境监测工作的效果;环境监察必须以环境监测为基础,只有依靠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才能科学合理的行使职能。另一方面,环境监察对监测数据快、准、好的要求已成为推动环境监测发展的强大动力。环境监测部门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只有在为环境监察提供有效服务的过程中,环境监测才能找到自身的价值。

5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体系中的影响与分析

环境监测与环境评价都是中国环境保护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均为实现环境保护目的而设立的两项目制度,二者关系如下:

5.1环境监测是环境评价的基础环境评价是以环境监测为基础,当每一个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首先要对该项目建设地环境要素分析,项目拟建地是否具有环境容量主要指大气环境、水环境、噪声环境以及生态等要素的环境容量);当项目建设后是否带来新的环境影响和变化;项目拟建设地是否具有环境可载力。为了说明这一系列问题必须有环境现状监测数据来表明,该地域的环境质量具有可行性,大气环境中污染物浓度小于区域质量标准,水环境质量满足功能区要求,噪声现状达到功能区要求。只有具有准确的环境监测基础数据,才能表明该地域具有环境容量,方可建设。

5.2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中的监督功能对环境评价体系有多种方法对环境评价进行监督,但环境监测是一种最基本的监督方法之一。项目建设后,对环境的影响结果是否具有环境可行性,是否可以满足区域环境区划要求,就必须有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可靠的科学数据来源于环境监测数据,项目建成后大气环境是改善还是恶化、水环境是好转还是逆转、噪声环境是否改变区域环境、生态环境是否产生时问和空间变更,这都要由环境监测数据来表达、证明。

5.3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评价体系中项目方委托环境评价后,评价单位必须先委托对项目拟建地进行环境本底监测,对本底监测数据评价,在环境本底可行的情况下进行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同时叠加环境本底后具有环境可行性。在项目建成后并试运行3个月后对项目进行验收,也是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最主要的环境要素预测评价和监督,建成后对环境影响是否超越了预测结果,必须进行环境监测。通过对废气污染源达标排放、厂区下风向污染物监测、环境大气敏感区监测,说明大气环境未改变环境现状;产生的废水达标排放,不改变原有水环境功能;噪声环境达标等由环境监测数据来支持。在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回顾性评价时还需要监测数据来说明建设项目建成后未改变环境现状,具有环境可行性。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评价初期、建设期、运行期及后评价期,均由环境监测数据来支撑结果,因此,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之中。

6小结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评价中,是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基础,同时也具有较强的监督功能,只有认识到环境监测的重要性,切实做好环境保护这一主题,真正体现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环境监测.环境科学文摘.2008.01.20.

[2]雪抱尘.结合环境监测实际传授环境监测技术.河北科技大学学报.2004-12-25.

大气环境规划范文第6篇

工信部节能司环保处处长雷文指出,中国工业污染排放仍是大气污染中最主要的污染源,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占全国90%,氮氧化物占70%,烟尘占85%。

应当说,这与公众对大气和环境污染的观感与归因基本一致。

与此同时,美国医学期刊《生育与不孕》网站发表了一项在中国持续15年、对3万多名申请捐精者进行的研究,显示2015年在湖南年轻捐精者中,只有不到1/5的人足够健康,有资格捐赠。但在2001年,有超过半数捐精者合格。

世界卫生组织对近10年的研究数据评估表明,中国男性与三四十年前相比,每毫升所含数从1亿个左右,大幅降至目前的2000万~4000万个。20年前中国育龄人口中不孕不育的平均发病率仅3%,但2014年数据显示,中国不孕不育的平均发病率为12.5%~15%。

这些数据表明,现在中国男性的生育能力比较低。研究人员目前并未明确解释严重污染是否导致中国男性的生殖力下降,但也认为,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和食品污染在内的环境污染加剧是中国男性生殖力下降的可能原因之一。此前国内也早就有研究人员明确指出,环境污染增加了各种不育症的诱因,造成生育难的现象。

即便排除男性自身的原因,如遗传、生活方式(如吸烟)等对的影响,环境因素现在对的影响已上升为重要因素。工业污染物的大量排放不只是对空气污染,而是对水体、土壤、食物等全方位、立体式不留空隙的污染,并且,无数的污染物还可以相互产生化学反应,生成环境激素,也称第三类损害物。后者无论通过什么途径进入人体,都会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即使摄入微量,也会导致机体的内分泌失衡,影响的生成和成熟。

大气环境规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遥感技术;环境监测;运用

遥感技术的应用,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在国民经济中的各个领域广泛渗透。结合GIS、GPS等技术的协同发展,“3S”技术的快速发展,遥感技术已成为推动保护环境、资源利用的不可或缺的工具。以其具有的大面积同步观测、多波段全天候工作、瞬间成像功能等优越特点,并与航空航天领域结合,已逐渐成为环境监测领域的高成本效益的监测工具,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遥感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水环境污染监测

遥感技术在水环境污染中的应用,主要是分析水体的光谱特征、确定水体界线、水体温度以及反演水体悬沙规律、叶绿素规律等,基于统计关系的定量反演或定性的进行遥感影像分析,最终确定水体的综合水质指数,反应水质污染现状。环境监测领域正逐步由定性监测发展到定量反应,同时这也是遥感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目前,遥感技术应用于水环境监测,可较高精度的反应出水体的泥沙浊度、叶绿素水平、水体温度,并可对SS、SD、DO、BOD5、COD、TN、TP等指标有一定指示作用,对水体富营养化的监控有一定作用。并且目前应用海洋遥感卫星进行海洋污染监控效果较好,对大范围的海洋石油污染、海洋化学污染具有一定重大的意义,具有较大应用。

2、大气环境污染监测

目前,遥感技术应用于大气环境监测主要是对其进行臭氧监测、气溶胶含量监测、有害气体和热污染监测,以及对沙尘暴的监测、酸沉降的监测等,随着传感器科技的不断进步,应用十分广泛,全球目前唯一臭氧测量手段即为遥感。采取卫星为传感器搭载平台的遥感技术收集大气信息和地表信息区域性更大,而且是瞬间完成的,应用于大气污染调查,可最大程度避免其误差产生,有利于对大气污染进行动态监测。

遥感用于臭氧监测时,主要是通过测量臭氧对热红外辐射量的吸收,进而分析臭氧含量的。但遥感技术用于有害气体监测仍是通过间接解译敏感植物受影响状况。对灾害性的大气问题的监测主要是包括沙尘暴、酸沉降、有毒有害气体泄漏等问题的监测,严重危害环境质量,属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许多传感器的特定数据对其便有较好的观测效果,如美国NOAA的高级甚高分辨率辐射计,便可对气候监测、厄尔尼诺现象等许多环境灾害进行描述性监测。总体来说,现如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遥感技术应用于大气监测发展迅速。

3、植被生态监测

植被生态监测被各种监测均视为重要监测项目,所有监测卫星均需特殊考虑植被周期及生长规律,以便获得更好的监测效果。植被生态遥感的应用主要应用于:植物生态健康状况解译、植被动态变化的调查城市绿化调查、草场资源调查、林业资源调查等。根据植物不同种类、不同状态具有不同的光谱特征,对植被生态状况可以进行良好细致的把握。在我国植被生态监测极为重要,其不仅关乎国民经济,而且影响生态安全问题。因此植被生态监测意义重大。

4、土壤及土壤污染监测

遥感技术应用于土壤监测,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因为土壤关系着农业生产、流域非点源污染、沙尘暴、矿产资源等。土壤监测中的遥感技术应用是将土壤类型、土壤分布规律根据遥感影像解译出。由于土壤监测是大范围的监测,因此具有监测效果较好的传感器为大波段、覆盖范围较大的传感器。

5、土地利用监测

遥感技术应用于土地利用监测即为以传感器为“手段”对土地利用进行分析,对土地覆盖利用变化情况进行表达,进而对城市环境规划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城市土地利用遥感图像资料通过解译,可进而可对城市发展、森林覆盖、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等进行检测。对此可进行间隔长度为五年或十年的跨度,经过图片叠加,可发现分析出明显规律。

由于现如今城市热岛效应愈加剧烈,已达到干扰生态的程度,遥感技术对城市热岛的监控,有利于分析其产生原因,改善其现有状态。遥感技术应用于城市还突出贡献于城市热岛效应方向,如Landsat7的热红外波段6即对地表温度、水温变化以及城市热岛有特别的判断作用。

二、遥感在环境监测中运用的前景

通过对遥感技术及GIS、GPS技术的开发研究,随着遥感影像获取技术的日益精湛,传感器的精度水平及应用水准逐步提高,环境监测中的遥感技术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在今后的发展中,主要对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的智能化进一步提升,使其由遥感数据直接智能自动处理,节省人力消耗。最后,发展智能化技术是需要一定时间和精力的,因此技术良好的团队,以及优秀的遥感技术管理技术是环境监测中遥感技术健康快速发展的前提。

遥感技术目前在环境监测领域已广泛应用于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监测,但由于很多技术还满足不了定量分析的需求,对大部分的形成机理仍有盲点,多数只是从影像资料直观定量分析,因此在技术上还应有所提高,对其高精度传感器需进一步开发以及相关制度体制需进一步建立。但由于其所具优点点突出,应用前景良好。

总结:

遥感技术是一种高科技技术手段,是一种高投入并具有可持续性可观回报、可观效益的高科技技术。但遥感技术仍只是一种技术手段,应用于环境监测领域,虽可广泛的、快速的、动态的掌握信息,但是通过遥感这一“碧空慧眼”也只是能够获得地表信息,即环境监测的所需的环境数据资料,同时还是需要具有一定技能的相关工作人员对其数据进行分析、解译等配合工作,才能使遥感更加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 叶圆圆,高良敏.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4.02(09):58-60.

[2] 吴志毅,韩萨出日拉.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研究[J].北方环境.2013.05(08):150-151.

[3] 王丽宁.浅谈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3.05(11):157.

[4] 石丽娜,赵旭东,韩发.遥感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J].贵州农业科学.2010.01(11):175-178.

大气环境规划范文第8篇

2015年1月1日,新环保法正式实施,环保公益诉讼的诉讼主体范围扩大至“依法在设区的市及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专门从事环境保护公益活动连续五年以上,且无违法记录的社会组织”。在此背景下,全国各地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环保公益诉讼案件。其中,山东德州雾霾公益诉讼案,作为新环保法施行以来全国首例针对大气污染行为的环保公益诉讼案件,因其具有的标杆意义和示范价值,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德州案的主要进展

2015年3月19日,长期超标排放污染物并因此曾遭环保部点名批评的“污染大户”山东德州晶华集团振华有限公司,遭到环保组织中华环保联合会,索赔2820万元用于德州大气质量修复。3月24日,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其官方微博公告称,依法立案受理中华环保联合会德州振华公司大气污染责任纠纷案。

被告德州振华公司成立于2000年,生产厂址位于德州市德城区市区内,周围多为居民小区。经审理查明,振华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电力生产、平板玻璃、玻璃空心砖、玻璃深加工、玻璃制品制造等。根据德州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站的监测,2013年11月到2015年2月,振华公司超标向大气排放二氧化硫255吨、氮氧化物589吨、烟粉尘19吨,造成大气污染,严重影响居民生活。在此期间,德州市环境保护局和山东省环境保护厅曾五次对振华公司进行行政处罚。2015年3月23日,即原告中华环保联合会之后,德州市环境保护局责令振华公司全部停产整治、停止超标排放废气污染物。同年3月27日,振华公司生产线全部放水停产,并另外新选厂址,原厂区准备搬迁。

为了证明被告振华公司超标向大气排放污染物所造成的公私财产损失,2015年12月,中华环保联合会与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曾订立技术咨询合同,委托其对振华公司排放大气污染物所造成的损失数额等进行鉴定。2016年5月,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风险与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根据已经双方质证的、法院调取的证据作出了评估意见。中华环保联合会根据此鉴定意见书,依据振华公司超标排放污染物所产生的污染物总量(超标物)计算出的虚拟治理成本,要求振华公司据此作出赔偿,赔偿款项用于德州市大气污染治理。

2016年6月24日,中华环保联合会德州振华公司大气污染诉讼案在德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2016年7月20日,德州中院依法公开作出一审宣判。法院审理认为,被告德州振华公司是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责任主体,原告中华环保联合会依法可提出让其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的诉求。关于原告中华环保联合会要被告德州振华公司立即停止超标向大气排放污染物以及在省级及以上媒体向社会公开赔礼道歉的诉讼请求,于法有据。

按照有关规定,被告振华公司所在的环境空气二类区生态损害数额为虚拟治理成本的3-5倍,法院认定按虚拟治理成本的4倍即2198.36万元计算生态损害数额,判决被告振华公司赔偿因超标排放污染物造成的损失2198.36万元,巨额赔偿金将支付至德州市专项基金账户,用于德州市大气环境质量修复。

根据法院查明的事实,被告振华公司虽已于2015年3月27日放水停产,停止使用原厂区,可认定被告振华公司已经停止侵害,但环境权益具有公共权益的属性,被告德州振华公司超标向大气排放污染物,有造成环境污染损害之虞,其行为侵害了社会公共精神性环境权益,应当承担在省级以上媒体向社会公开赔礼道歉的民事责任。

7月20日法庭宣判后,各方当事人均未口头表示是否上诉,现该案判决在法定上诉期间内。

对下一步改革的启示

首先,出台相关细则,适当降低环保组织参与环保公益诉讼门槛。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的出台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环保公益诉讼的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也进一步完善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相关法律规定,但此中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譬如这次德州案中胜诉的原诉人中华环保联合会,是由环保部主管的半官方性质环保组织,这次环保公益诉讼案的成功经验,不一定能复制到其他无官方背景的环保NGO组织身上。而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公众和NGO组织,尤其是熟悉当地情况的本地环保NGO组织的参与,因此新《环境保护法》第五十八条中对提起环保公益诉讼的环保社会组织的登记层级、业务范围、活动时间等方面条件的限定应进行更人性化的修改,建议适当降低门槛,使更多有社会责任感的环保NGO组织有资格参与到环保公益诉讼中去。

其次,由政府与民间资本共同设立环保基金,为环保公益诉讼提供资金保障。

以德州案为例,在法院判决由败诉的被告德州振华公司支付鉴定费10万元的情况下,原告中华环保联合会即使胜诉了,依然要负担高达共41万元的律师费及诉讼支出费用,更别说万一提讼的环保NGO组织如果败诉了,会是怎样的局面了。以法律手段实现环保公益诉求的资金成本高昂,中小型的环保NGO组织根本拿不出一大笔钱为环保公益诉求打一场官司,这就需要政府和热心公益的善长仁翁共同出资,设立环保基金,扶持虽有心但却无力的中小型环保NGO组织为群众的福祉而发声。

再次,优先为有资金困难的原诉人环保NGO组织,提供法律援助及减免费用。

环保公益诉讼费用最为高昂的部分应属律师费和鉴定费,可通过出台相关规定,以政策性扶持和补贴的形式,为有资金困难的原诉人环保组织提供免费法律援助和技术援助。败诉或者部分败诉的原诉人环保组织申请减交或者免交诉讼费用的,人民法院应当视原告的经济状况和案件的审理情况酌情予以准许。

第四,简化诉讼程序,减少环保公益诉讼案件的时间成本。

德州案中以2015年3月19日,环保组织中华环保联合会会长期超标排放污染物并因此曾遭环保部点名批评的德州振华公司,索赔2820万元用于德州大气质量修复为起始点,历经一年多的时间,走过多个技术环节和法律流程,至2016年7月20日德州中院依法才作出了一审判决,其后若各方当事人上诉,还要再耗费更多的时间,走过更多的流程。环保NGO组织一般都是以项目的方式养团队,一个环保项目执行时间为一年左右,而一起环保公益诉讼官司因为要经历繁复的法律程序,一打可能就是几年,中小型环保组织面对财力物力都比自己雄厚的、实施环境污染行为的企业,本来就像在用小刀锯大树一样,根本花不起时间成本打持久战和消耗战。所以相关部门应研究如何从司法层面上简化环保公益诉讼案件的诉讼程序,减少打环保公益诉讼官司所需花费的时间,让环保公益诉讼制度具备更好的可持续发展性。

第五,设立环保公益诉讼赔偿金专款专用制度,避免滋生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