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一篇大气育人 育大气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要:练“正、真、勤、实”内功,是从普通教师到特级教师,从班主任到校长的必修课。校长热爱教育,尤其要体现在对学校办学理念、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高屋建瓴的设计之中,热爱教育、臻于求真、丰富学校课程、组织教学模式创新、引领教学评价开展,是校长对“大气育人,育大气人”的具体追求,也是校长实现“大气育人,育大气人”理想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大气;育人;人格;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6)10A-0012-05
笔者1985年7月从原扬州师范学院毕业,分配到扬州市鲁迅中学从教。进入新世纪,先后调任扬州市新华中学副校长,扬州教育学院附属中学校长,扬州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校长,现任江苏省扬州中学校长。三十年多年来,受“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知行合一”等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实践中一直追求“大气育人,育大气人”。
一、热爱教育,铸就大气师者
大气育人,首先育人者要有热爱教育的情怀。记得刚入职时,就迎来第一个教师节,学校组织师徒结对,我的师傅、年级组长教导我:“做人要正,待人要真,做事要实,对学生要平等,待家长要客气。”她用自己平实的语言表达了教师应有的气质:正直、求真、从实与仁爱。那时,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批改作业、主动听课、出好试卷、抢着值日、积极家访、送学生就医等,逐渐塑造了我职业生涯热爱教育、求真务实的气质。
教师热爱教育,大气风度在言教与身教中尽显。后来,我做年级组长、当师傅时,一般会给青年教师提出下列贴心建议:平等对待所有学生,成长中的孩子非常需要这份尊重;备课要精心,这会让你在学生面前充满自信;千万要守时,提前两分钟到达教室;要尽快记住每个学生的名字,这会让学生倍感亲切;要精心设计活动与问题,不要片面追求热闹;要将学生的认知错误和生成智慧都当成资源好好利用;要养成翻阅各种教育杂志的习惯,不要被教科书驾驭;要注意教学形式、手段的变化,尽可能让学生多动手、多体验;教学中要注意管理,学生表现不当要与学生及时沟通,做到严慈相济;要控制教学节奏,讲到关键问题时要慢下来;多关注学生反应,接纳学生、家长的积极建议;班主任工作很重要,当好班主任,学生会记住你一辈子的好。
校长是学校的精神标杆与总设计师,我当校长后总将“热爱教育,爱岗敬业,爱生如子,爱满校园”与大家共勉。校长热爱教育,尤其要体现在对学校办学理念、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高屋建瓴的设计之中。这些年来,我秉承:
全人理念育人。教育是立德树人、服务社会、贡献国家的事业,教育是最基本的民生,人人享有教育的权利和义务,学校的办学行为要体现公平正义、有教无类;学校教育在国家意志下开展,以营造“志于求真、乐于求善、精于求美、勤于求健”的育人环境为载体,培养“人格健全、学术健全、自治自动,体艺兼重”的人。
多样课程育人。丰富学校课程,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德育课程让学生“求真诚、有纪律、行善举”,智育课程让学生“求真知、明真理、优心智”,体育课程让学生“习技能、健身心、强体格”,美育课程让学生“欣赏美、习得美、追求美”,劳动课程让学生“爱劳动、重实践、会创造”,形成知识课程、活动课程、体艺课程共同繁荣的课程生态。
创生教学育人。教学不仅是传授传承,更是创新创生;不仅要重视内容选择与情境创设,更要关注教学问题与智慧生成。创生教学,关键是推进以突出学生主体、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探索“以学为主,先学后教”“不愤不启,互帮互学”“自治自动,共研共生”为要义的教学模式。
发展评价育人。积极探索评价制度的改革,重视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发展。评价中,关注素质提升、潜能发挥、个性成长,智力与非智力共生相长;评价重视终结性,更重视过程性;探索多维协同、共同发展的评价机制,敢于直面问题,攻克难题。
我努力让学校成为这样的精神家园:学生在校时,她用知识的乳汁滋养他们,用有形和无形的屋舍庇护他们,塑造他们的人格,铸就他们的灵魂;对于离开学校的千千万万学子,她又是存放美好回忆的、魂牵梦绕的、时时引以为骄傲的故乡家园。这样的“大气育人”,定能“育大气人”,培养出“胸怀大志,既有世界眼光,又富家国情怀之人;胸襟开阔,既真诚磊落,又自信包容之人;胸有成竹,既博学精术,又慎思笃行之人”。
二、臻于求真,塑造大气人格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行知先生对教育本质、任务、使命的精辟概括。三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告诉我:求真的教育,对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谓求真,我以为就是求真理、求真诚、求真知,这既是教育工作的目标,也是教育工作的归宿。大气育人,就要塑造“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求真气质,就要臻于求真塑造学生大气人格。
求真理,是追求最纯真、最符合实际的道理。中学生正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尤其是做人、做事基本道理的明晰,是十分重要的。
求真知,是人之所以成为理性之人的必由之路。“知识就是力量”,“一个能思想的人,才真是一个力量无边的人”。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求知,从书本中求知,从实践中求知,为未来成长积蓄力量。
求真诚,是我对陶行知先生“学做真人”的理解,即学做真诚之人。真诚是态度,是美德,是打开人际沟通的第一把钥匙。我以“为人正,为人真”勉励自己。待学生真诚,增强教育影响力;待家长真诚,增强教育合作力。真诚对待所有学生和家长,就是对有教无类教育思想最有价值的践行。
十多年来,我每年都会送新生同样的四句话:“不比父辈比吾辈,不比阔气比大气,不比智力比努力,不比昨天比明天。”这四名话及其解读多以题为“价值取向――人生的航标”的公开信的形式送给学生,且要组织学生、家长进行交流讨论。记得有一次学校开展公开教学活动时,一位家长拖着残疾的身子专程来到学校找我,握住我的手说:您的来信让我们全家倍感自信,我们夫妇都是残疾人,但我们不自卑;你们学校对我们的孩子平等看待,有时还给予格外关爱,孩子到你们学校后,心态很阳光,越来越健康、向上……校长,您放心,我们会努力的!
教育求真尤其要突出“立德树人”。近两年,学校在“全面德育、全员德育、全程德育”的基础上,促进学生“行为自律、学习自主、活动自治、评价自省”,积极构建“三全四自”德育体系。要求学生对《中小学生守则》《学校一日规范》等做人做事的基本规矩,自知于心,律己于行。通过导师制,引导学生制订高中三年个人成长规划,促进学生增强自主意识,提升自主能力,养成自主习惯。支持各类学习共同体建设,营造自治自动、互帮互助、勤于求知的学习氛围。组织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游学周“4+1”综合实践体验活动,积极创新班团活动,支持学生开展义卖义演、社区服务和社团活动,通过群体活动,培养学生乐群意识、领导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使学生做人大气、人格健全。
三、系统设计,建构大气课程
大气育人,就要强化课程建设,让学生在丰富的课程资源中汲取养分、获得能量。
“课程是学校的一切,学校的一切活动都要以课程的要求设计;不仅要开齐课程,更要开好所有课程”,这是我的课程观。进入新课改以来,领导学校着力建设集基础课程、拓展课程、探究课程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开足开齐国家课程规定的必修与所有选修模块,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与研究性学习的综合实践课程体系,形成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三级课程体系。
校本课程是发挥教师特长、拓展学生视野的重要课程,也是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的难点和薄弱环节。学校积极开设系列校本拓展课程(选修Ⅱ),制订并实施了一系列校本课程开发和管理制度,将全员性和拓展性确立为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充分利用学校雄厚的师资和扬州丰富的人文资源,大力开发校本课程,使校本课程开设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前几年,在扬州大学附属中学,坚持建设面向不同学生需要的拓展性校本课程。拓展性校本课程按主题和学段分类,面向全体学生开设“扬州文化”,面向高一学生开设名著阅读、数学史与数学文化、英美现代文阅读欣赏、物理探究性实验分析与设计、化学与社会发展、生物技术中的酶、伟人、国际风云、军事地理学、器乐欣赏与演奏等30门校本课程,面向高二学生开设名著赏析、数学思想与学法、原版经典影视等20门校本课程,面向高三学生开设基于学业水平与提升需求的学科支持及心理辅导等课程。校本课程的开设丰富了学生的选择性,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拓展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学习自信。
近两年,在扬州中学,致力于创造性地优质实施国家课程,同时,传承和发扬学校“科学与人文相融合”的办学特色,充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资源,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现课程的统整融合。从“人格健全,自治自动”的课程理念出发,构建基于学校自身特色的包括规定性课程、拓展性课程、自主性课程在内的“科学与人文相融合”三维课程体系。
拓展性课程是校本特色课程,包括“竞赛类”和“素养类”两大系列24个模块,注重融通性,淡化学科界线。拓展性课程注意和学生的生活融通,如:“历史人物的个性解读”注重从多视角解读人物,为我所用;“生存智慧教育”注重学生的生存技能培养,与现代社会合拍。同时,凸显课程的选择性,提供足够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得以满足,兴趣、特长得到尊重,让学生真正按照自我的发展需求选修课程。
自主性课程是生本资源课程,主要包括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研究性学习和社团活动。学生自身蕴含着丰富的课程资源,“生生互动”可以增强学习能力,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取长补短,形成特殊的“学习场效应”。自主性课程强调体验性,强调直接经验的获取,提升学生在自我实践中学习的能力;强调群体性,着力构建一个又一个的“学习共同体”,尤其是社团组织,引领学生既懂得自我规划、自主发展,又懂得合作协同、共同进步。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形成的需求评估、资源开发、规划实施、质量监控、评价反馈、课程更新等相关课程制度,具有规范性、体系性和普适性的特征。2015年,学校的“普通高中校本课程制度的标准化建设”成功入选江苏省首批基础教育前瞻性教学改革实验项目。
四、创新模式,追求大气教学
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发生“有意义学习”,解决“教学目标高位化,学习信心受打压;教学内容多杂化,学习负迁移严重;教学方式单一化,学习主动能力欠缺;教学评价一元化,过程粗略碍发展”等问题,突破“师生双重被动,教与学不相统一”的困境,2009年6月,组织学校教师建构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校本化的“导・学・展・评・练‘循环教学’”教学模式,简称“循环教学”,追求由高效课堂向高效学习转化,促进学习不断达到“最近发展区”。
“循环教学”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基本目标和终极追求,以“少给予,多摄取,促内生”为主要策略,以教师辅助学习为基本形式和手段,确保学生自主学习贯穿始终。基本模式与流程为:
“循环教学”的主要特征是“四强化”“四反馈”。依据学生认识规律,将学习前置、问题前置,通过“四强化”“四反馈”,减少机械重复,实现减负增效。“四强化”是指课前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而产生的问题强化,课堂展示、互动交流中的重点强化,教师点拨时的疑点强化,课后练习巩固中的达成强化;“四反馈”是指自学与诊断、展示与点评、课堂练习与精析、课后练习与纠错,每一次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都促成了有效的学习反馈与校正。“循环教学”就是在这样的反复强化与反馈中,形成“课前―课堂―课后”完整的循环学习链,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自主学习能力螺旋上升,不断提高学习效益,提升学科素养。
学校推进教学模式建构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师千方百计地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这种指导思想之下,“循环教学”基本流程只是学校建构的学范式,为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学校鼓励教师建构基于“循环教学”理念的学科教学模式,形成“一科一模”或“一科多模”,促进教学方式、学习面貌的变化。
以化学教学为例。基于学校课程与教学改革总架构,结合学科特点,2009年,我主导建构了“‘苯式’循环教学”模式。“‘苯式’循环教学”需要诸多教学载体、手段和环节有效协同,其精要有“导、学、展、评、做、思”六个环节和学案这一主要载体,它们参与教学活动建构时,其结构图形似化学上的苯分子结构(如图2)。
“‘苯式’循环教学”探索了4年,教与学获得同步提高:学生的预习、展示、反思等主动学习习惯得到培养,学科素养、独立思考、主动探索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我们发现还存在学案编制时轻导学重练习、习题化倾向较重等问题。针对这一问题,2013年秋,开始探索“三学三课三案”融合的教学模式。“三学”,即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三课”,是基于班级授课制的自学课、合学课、辅学课;“三案”,指根据学习特点与需要而编制的学习计划文本,包括建构(为主的)学案、训练(为主的)学案和辅导学习(为主的)教学案三种类型。科学、系统地组织与实施“三学三课三案”相融合的教学,课堂教学结构得以整体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获得合理回归,学习的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教与学的生态发生渐进式演化,从而让合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主动发展成效显著。
自主学习能力是支撑高中生未来发展的基础能力之一。《学习的革命》一书提到:“全世界在争论着这样一个问题: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应当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基于此,普通高中积极探索符合实际、促进发展的教学模式,不仅重要,而且必要。有人说高中谈教学模式是倡导机械教学与教条主义,我认为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不是教学思想的狭隘,而是追求大气的教学。
五、多元评价,促进大气成长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使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这需要教师树立为振兴国家、复兴民族而从教的职业信仰,不断优化教育内容与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需要良好的外部条件与环境,更需要来源于内心的动力。如何激发教师和学生的主体意识、主动精神、自主力量,如何形成最大教学合力、理想教育效果,这是课程改革必须直面的难题。改革评价方式是突破困局的有效路径,因此,学校组织“以三维一体评价,促三位协同发展”课题研究,开展多元评价实践。
具体地讲,从评价的主客体和目的看,这里的“三维”是指学生、教师和家长,“以三维一体评价,促三位协同发展”是指通过对学生、家长、教师的学习行为、教育行为、管理行为进行互相协调、互相影响、互相渗透的评价,促进学生学业、教师专业、学校事业“三位协同发展”,是以促进学生自主和谐发展为根本目标的评价活动。从观念层面看,“三维一体评价”主张评价过程与学校管理过程、教育过程、学习过程的统一,评价主体与客体进行有效碰撞与积极互动;主张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使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评价,提高评价能力,促进自主发展;主张教师研究评价、应用评价,改善施教行为和提高施教技艺,促进专业发展;主张将“三维一体评价”作为学校提升管理品位与办学质量的有力支点。从内容层面看,“三维一体评价”是对学生道德品质、公民素养、交流与合作、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大方面的评价,是对教师的师德、师能、教育教学成效与专业发展状况的评价,是对学校教育理念、教育行为、教育效果的评价。从机制层面看,“三维一体评价”是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的重要机制,是实现学生、教师、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是评价改革的重中之重。根据《江苏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学校评价的重构包括:第一,构建学生学习行为评价的指标体系。将综合素质评价中的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确定为A级指标,再将每个A级指标分解成若干项,作为B级指标。第二,确定量化评分细则。如学习能力,所有同学的起评分为80分,将积极优异的学习行为列为加分项目,将消极违规的学习行为列为减分项目,教师过程评价记录特殊表现、生成评分,自动累积成过程性学习品质分。第三,构建数字化“三维一体”评价操作平台。如“学习过程性评价的操作平台”的功能包括: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加减分、学段考试成绩、学科竞赛成绩等的记录保存、转换与反馈功能,学期结束时各学科学积分的自动生成与转换功能,对三好生、学习能力优秀生、特长生的初级筛选功能,等等。这种评价,既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过程、效果以及与学习密切相关的非智力因素进行评价,以充分体现对全面发展的本质追求,又根据学生的过程发展状态进行即时评价,体现学生过程性与发展性的统一,还对学生的特长进行评价,体现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综合素质评价的全面实施提升了学校办学品质。首先,体现在学生学养更大气,学习观念、取向、行为发生了明显提升,自主学习、合作意识、反思改进能落到实处,以问题意识、主动探究为核心的学习能力得到提高。过程性评价可以展示学生过程性的学习成效,具体生动地显示学生学习和发展的进程,从而引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确立进步目标,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达到学习最近发展区。其次,体现在教师教学理念与行为更大气,教师不再将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最重要依据,而是更全面、更公正地进行学生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由主角变主导,更加关注提供学习支持、激发主动学习、促进学生会学。第三,体现在学校管理举措更大气,确立服务师生发展、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管理目标,发挥评价促进管理的作用,关注评价对校风、教风、学校建设的导向功能、约束功能、激励功能、凝聚功能等,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大气育人,育大气人”是个人的教育追求,还需要坚持不懈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不断到达新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