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身心素质问题分析

身心素质问题分析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身心素质问题分析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身心素质问题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小学教学 德育教育 策略

引言

小学阶段是孩子人格形成、三观确立的萌芽阶段,该阶段一旦形成稳定的人格形态,将来就很难改变,所以如果此时出现心理问题,就会影响到健全人格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发展,孩子每天能接收到各种各样的讯息,容易受其影响,产生不良的心理问题。可见,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1.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阶段的素质教育往往会进入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德育教育仅限于思想品德课课堂之上,与其他学科无关。老师和家长几乎都是把语数英学科成绩放在第一位,忽略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综合型人才,需要的是高品格、高素质的人才。在孩子未来的人生道路中,时刻都需要良好的道德观和是非观去指引他们做出正确的抉择。这就需要德育教育来提升孩子的道德修养和品格,让孩子成为一个三观健全、是非分明且有责任感的社会新人才。

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网络的普及,让孩子每天都能接收到各种各样良莠不齐的信息。另外,家长的行为举动、教育方式及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导致现在的孩子普遍都存在一定的道德品质问题,例如以自我为中心、人格扭曲、犯罪倾向、感恩观念和责任意识淡薄等,严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良好的德育教育能够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修正人格和品质,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和是非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德育教育一旦缺失,不仅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同时孩子的道德沦丧问题、人格扭曲问题等将越来越严重,阻碍未来个人的发展。

2.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

2.1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造良好课堂氛围

传统的教学模式刻板而生硬,课堂气氛严肃而紧张,老师形象一向严厉,学生容易产生畏惧、排斥的情绪,严重影响了以情感和思想输入为的德育教育的教学效果。所以,要想开展德育教育,首先就要改变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创造一个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老师要学会和学生做朋友,以富有亲和力的形象面对学生,与学生以平等的姿态沟通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让孩子在心理上接受老师,在思想上主动接受德育教育的洗礼,在情感上愿意与老师分享自己的想法和问题。另外,要打破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单一教学模式,加入开放式的互动教学、情景教学、模拟教学等模式,让孩子在这些开放的教学模式中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同时解放自我,认识自我,改变自我。

2.2结合学科特点,把教材内容与德育教育相结合

德育教育不仅和思想品德课有关,还与我们其他学科有联系,只要方法得当,就能与各个学科相互融合、相互作用。以数学学科为例,数学学科的主要特点是逻辑性强、严谨性强,老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积极指导就能帮助学生培养诸多良好的品质和习惯。例如老师在教育孩子认真审题的过程中,可以举一些实际生活中人们未能搞清楚状况就行事而闹出笑话的例子,在寓教于乐中,让孩子不仅认识到审题的重要性,还能间接培养三思而后行的良好习惯。还有,数学最重要的就是计算,老师教导孩子注意小数点、进位、运算顺序,让孩子在计算时认真仔细,这时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一名会计因为标错一位小数点导致公司损失严重的真实事件,让学生懂得做任何都要细心认真。在讲解大题、难题时,先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自主思考,再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合作解题,再为孩子公布正确答案,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独立解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意识。

2.3针对性、个性化的德育辅导

班主任作为在学校接触孩子时间最长的人,对孩子的作用和影响重大。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仔细观察同学的异常反应和心理变化,定期进行谈话,了解学生的问题和困惑,及时对学生出现的各种道德和品质问题进行教育和修正并给予帮助。老师还可以汇总好学生的各类问题,举办相关主题的德育班会,对学生进行集中性的德育辅导教学。老师要在注重专业水平的同时,自觉提升德育教育教学的能力,学习相关经验。老师更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行为举止为学生做出良好的榜样。另外,老师要把每个学生看成一个独立的个体,根据学生的性格、能力、想法,采取不同的德育教育方法,有针对性才能有成效。例如对于自私、自我型人格的学生,就不能一味包容和鼓励式教育,挫折式德育教育更能让他知道什么是责任。对于因为缺失关爱而导致心理扭曲的孩子,就要通过关心、安慰、鼓励式德育教育让其感受温暖、敞开心扉。而且,现在的学生普遍早熟,青春期来得早,老师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好青春期的德育教育工作,让学生的青春期有个美好、阳光的开端。

结语

小学的德育教育需要老师在教学内容积极挖掘相关素材,把德育教育渗透进教学内容之中,做好对学生道德品质的修正和指导工作。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有针对性地进行集中性德育心理辅导,帮助学生及时修正道德品质问题,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身心素质问题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健美操 少儿 身心健康 影响

青少年是我国人力资源的主力军,是国家昌盛,民族兴旺的根本保障。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水平受到儿童时期生长发育水平的直接影响。所以对处于旺盛生长发育时期的少年儿童我门应该多加关注,重视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诸多因素。随着健美操这项运动的蓬勃开展,其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发育起到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本文就此作些简单的分析,供同仁借鉴。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 1研究对象

西安市石油仪器厂幼儿园大、中、小班(3-6岁少年儿童)共计250个幼儿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阅读大量相关健美操对少年儿童身心影响的资料及文献,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1.2.2专家访谈法:访问西安体育学院健美操教研室多名专家,得到了关于健美操对少儿身心健康的不同看法和观点。

1.2.3统计分析法:对收集的资料中有关数据进行统计并分析,逻辑推理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2、结果与分析

2.2.2少年儿童生理机能问题

儿童时期是生长发育的特殊阶段,由于体力活动不足和体育锻炼不够,现在许多少年儿童在骨骼、关节、生长发育方面受到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不仅在体形体态上存在着严重的问题,而且缺乏锻炼甚至严重影响到少年儿童的身体各系统的正常运行,譬如儿童心血管系统发育不完善,位觉、呼吸和消化系统的不能较好的执行系统职能。

2.2.3少年儿童运动素质问题

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1]:我国少年儿童的身高、体重等形态发育指标继续呈增长趋势;学生营养不良的状况继续改善;但是部分运动素质指标继续呈下降趋势。与1995年相比我国学生的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性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均出现全面下降,除反映速度素质的50米跑成绩下降幅度较小外,其余运动素质均呈明显下降。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耐立素质、柔韧性素质是在1995年比1985年下降的基础上,有继续大幅度下降的趋势。

2.3少年儿童心理问题对其健康的影响

调查统计表明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呈不正常趋势

从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角度,儿童时期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的发展对于心理健康十分重要,俗话说“5岁6岁惹人嫌,人不嫌狗还嫌”,儿童在这个年龄阶段格外淘气,不听话,经常做一些不让人喜欢的事。因为这一时期是儿童神经系统兴奋性发展的高峰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兴奋与抑制趋向平衡,就不那么淘气了。研究证明:如果幼儿时期的兴奋性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会在青春期再一次得到发展,这时的身体不像幼儿那样弱小,身强力壮,受到刺激后,自身往往难以控制,有时会做出暴力、自杀等令人难以置信的事情。因此,人们请青春期也叫做“危险期”。如果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在幼儿时期得到充分的发展,青春期就平稳得多,而幼儿期兴奋性的发展是在宽松自由的条件下玩耍、游戏等,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过去院子里、道路上是儿童玩耍的天堂,现在院子逐渐消失,道路上奔驰着汽车,室外处处有危险,室内成为最安全的地方。因此,在现代化生活中,儿童的玩耍越来越受到限制,儿童由过去室外动的玩耍向室内静的玩耍转变,特别是电视和电子游戏的普及,更减少了儿童的运动机会,放学后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很少,这些必将成为他们的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2.4健美操的健身、健心特点

大众健美操是健美操的主要分支之一,它在融合健美操基本特点的基础上,更加强健身的功能,促进人体全面、协调发展。大众健美操的特点是节奏感强,但节奏速度不快,每10s在20拍左右,练习时间较长,但运动强度较小,基本上是在有氧供能条件下进行的练习。在练习中按照一定的顺序锻炼身体的各个部位,讲究对人体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运动中身体的各个关节、肌肉都得到较好的刺激。它的动作简单易学,活泼流畅比较适合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不会对处于特殊发展时期的儿童机体造成影响。因为3-6岁是儿童身体生长发育的特殊时期,适当的运动不仅可以对其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而且可以陶冶高尚的情操;但事物发展都有起利弊两面性,过度或是超负荷的体育运动不但会影响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甚至会对其身体及身心造成危害,而大众健美操就是适合大众人群的一项运动,因此在儿童当中开展大众健美操运动,能够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增强体质、塑造良好的体形体态;提高身体的协调性和韵律感;陶冶情操,使心理得到健康的发展。

2.5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及健美操的目的、作用

儿童阶段,其骨骼硬度较小,但是弹性非常大,比较而言可塑性强。但是如果儿童长期姿势不正确或受到外伤,就会引起骨骼变形或骨折。心肺的功能比成人要差,儿童的心肺体积比例大,心脏的收缩力差,平均每分钟心跳90-110次,肺的弹性较差,对空气的交换量较少,所以大强度的运动,会使儿童的心肺负担加重,影响身体健康。少年儿童由于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不平衡,故情绪、情感不稳定,不能较长时间控制自己的行为,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应经经常进行适当的锻炼陶冶情操。

综上所述,大众健美操在形式上、运动负荷上、及其本身的特点都适合少年儿童在3-6岁的快速发育期间进行锻炼,对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而且健美操具有别的项目不可替代的心理调整和疏导作用。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3.1.1 现在少年儿童的身体发育及心理发展呈不正常趋势,所以有必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遏止这种趋势的发展。大众健美操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经常练习可以提高少人的记忆力,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从而发展了身体的协调能力。

3.1.2健美操具有别的项目不可替代的心理调整和疏导作用,对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少年儿童锻炼可增强自信心,提高集体意识和应变能力能矫正儿童不正确的身体姿势,使身体各环节的协调发展,培养优雅的体态。

3.2建议

3.2.1大众健美操因为具有独特生理功效和不同于其他运动项目的特点,易于开展和普及,所以应在少年儿童中普遍开展、大力推广。

3.2.2在健美操学习中应遵循其生长发育的规律,重视生物学因素对运动的制约,合理安排运动计划,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全面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

致谢:谨代表本人向指导教师和在作者撰写本文时受到的各方面对作者有所帮助的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致敬。

参考文献

[1]贾志勇,齐建国.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危机与对策[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身心素质问题分析范文第3篇

摘 要 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对于青少年的体质健康问题都予以重视。在当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更需要全面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利用良好的物质条件与政策条件,转变青少年体质弱的现状。本文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研究了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与综合性社会问题的关系,结合传统教育观念、现代生活方式、学校的体育价值等角度,分析了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因素。

关键词 青少年 体质健康 社会学

青年少的身体健康问题是世界卫生组织重点关注的问题,我国青少年的健康状况则不容乐观。根据近些年的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水平呈现下降趋势,社会各界重新开始审视这个问题,并且积极反省可能出现的原因。不断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是国家长远的战略目标,也是具有紧迫性的社会任务。应将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置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大环境加以全方位的审视,分析客观成因,探索应对之策。

一、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历史背景

在我国的建国初期,国家就针对青少年的体质问题进行了政策探讨,曾经提出过“健康第一,学习第二”的指示。在1951年,国务院出台《关于改善各级学校学生健康状况的决定》,根本目的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并且增强体育锻炼,全面提高学生体质。随后,随着政治运动的冲击,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体育生活,青少年的体质状况也有所下降,健康状况并不乐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教育改革的问题还没有取得明显的进展,全新的社会发展形态又带了一系列问题,青少年的体质出现了新的特点,即肥胖比例上升、心理健康较弱等。

因此,要彻底提高我国青少年的身体健康问题,需要从一个全新的高度来认识到青少年健康问题的严重性,并且能够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在政策支持、指导思想、资金投入等内容上加大力度 ,采取更加全面综合的措施,真正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素质。这不仅是目前我国教育体制改革与社会发展中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展现,也是提高全民族体质水平,增强民族和国家持续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二、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社会学因素分析

(一)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首要因素便是应试教育的根深蒂固,学生从小要面临沉重的学业负担,原本倡导的减负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学生的课余时间被课外补习占用,学生没有时间进行体育户外互动,正处于身体发育期的青少年在无休止的文化课补习、技艺培训班中度过,严重影响了其身体的发育,也不利于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我国学校对于体育基础设施的投入一直比较欠缺,学校的场馆与场地都不能满足全体学生的体育需求,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很少开展课外体育活动,学校在整个教育中对学生健康成长有很大影响作用的体育教育长期以来发展几乎没有实质性的进步与突破。因此,应将加强学校体育、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作为深化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和主要路径之一

(二)现代生活方式的转变

其次,现代生活的改变对青少年的身体体质影响非常大。现代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模式。无论是机械化还是信息化,将人们从繁琐复杂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劳动的机会减少,个人的体力支出达到了一个很低的数值。在享受着技术成果带了的便捷时,也必然要承担付出的代价,例如人身体的运动机能降低、灵敏度与平衡能力降低等,这也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除此之外,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让学生接触网络的机会更多,根据2013年的抽样调查,百分之七十的小学生经常上网,这样的生活方式严重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由于青少年明辨是非能力差,很容易接受一些负面信息,沉溺网络导致户外体育活动时间减少,这都为青少年身体素质下降埋下了隐患。

(三)学校的体育价值取向

最后,学校对于体育教学的价值取向也直接影响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问题。学校在学生的教育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受到历史因素影响,我国体育教学的发展有偏离核心目标的趋势,在受到社会价值取向的影响之中,往往是将学生的学生成绩放到首位,忽略了体育课的根本目的,严重影响了学校体育的正常教学,学生的身体素质下降。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更加关注青少年的身体健康状况,并且提出了学校要坚持将学生的个人发展放在首位,特别是学生的体质。

三、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物质生活逐步改善,为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提供了有利的物质条件与发展契机,社会各方要协同合作,将改进青少年的体质健康作为我国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同时也是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的基础,对于促进我国社会的发展、增强民族的竞争力、国家的综合实力等都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陈玉忠.关于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若干社会学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12.10(11).

[2] 李迎.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的性别差异研究――以上奥海市杨浦区中小学生为例[J].上海体育.2013.06.

身心素质问题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的健康不仅要求身体健康,更要求心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学生取得成功的基础,更是他们将来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之一。然而,目前我国在校的中学生却暴露出了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如任性、偏激、冷漠、孤独、自私、嫉妒、自卑、缺乏坚韧的毅力和抗挫折的能力,心理素质水平较低等。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有的甚至对他人和社会都产生了不良影响,而且从长远来看,这样的孩子今后将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因此,现代教育应该重视心理素质教育,关注心理健康。庆幸的是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问题已日益被学校、家庭、社会所重视。作为一名思想品德老师,本文对影响当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一、影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主要因素

中学生生活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他们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也会受到来自各个方面的影响。

1.家庭环境是影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首要因素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如果家庭教育不良对子女的心理素质的发展就会产生不良影响。据2004年《中国青年报》报道:“95%的家长没看过心理学方面的书,72%的家长没有看过教育方面的书。”他们不了解如何更科学地教育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如:有的家长自身心理素质差,患得患失等;有的家长教育子女方法不当,把自己的理想全部寄托在孩子身上;还有的家长目光短浅,把孩子的思想引上歧途等等。

2.学校环境是影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环节

学校是学生接受教育的重要基地。学校的整体环境对学生的心理也会产生极大的影响。老师自身的心理素质状况也会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有的教师的心理教育的能力不强,甚至部分教师本身心理品质也有一些问题;应试教育“一切向高分看齐”等认识上的偏差,会使学生神经紧张、恐学情绪严重;有的学校即使有心理学老师,但为了升学率,这些老师的职位往往也是形同虚设,没有开展正规的心理学课程,也没有正规的心理辅导。

3.社会环境是影响中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

社会环境的差异对中学生心理素质影响也较大。长期以来,人们普遍有一种心理倾向,即评价一个人的素质往往只看知识,技能和道德,而忽视心理,有的心理素质甚至被“禁锢”。另外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明辨是非能力不强,很容易受到不良社会信息的影响。社会上所传播的一些不良信息,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唯利是图等腐朽思想和丑恶现象,无时不在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导致一部分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

另外,由于自身遗传方面、生理方面的个体差异也会导致个人心理素质的差异。尤其是进入青春期后,有的学生不能适应生理和心理的较大变化,会变得敏感、多疑,甚至产生青春期闭锁心理。

二、培养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对策

教育本身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心理素质教育更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优化整合社会力量以加强中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需要家庭、社会、学校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同时也需要中学生自身的努力。

1.加强家庭教育,形成良好心理品质

良好的家庭生活氛围是形成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条件。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心理老师,父母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所以家庭成员之间应该团结和睦、尊老爱幼、勤俭节约、敬业奉献、乐观向上等等;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家长应统一认识,既不应过分溺爱,也不要过于严苛,应该把握好度;同时父母也应多学习关于孩子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书籍,注重自身心理素质的培养,用自身的言传身教促进孩子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

2.加强学校教育,培养心理调适能力

学校是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培养和教育的最重要的场所,首先学校应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素质教育环境,形成积极的社会心理氛围。如建立正确的校园文化观念、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以及良好的校园人际关系等。其次,学校应广泛开展心理学知识的培训,加强教师心理知识学习,提高教师心理素质,造就一批具有良好心理素质且热心心理素质教育的师资队伍。再次,学校应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同时应建立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积极改善学生的心理素质。如为学生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制订针对学生的帮助计划和具体措施;开设心理课,组织课外心理素质教育活动,建立心理服务机构,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帮助心理基本健康的学生克服心理弱点,促进心理正常发展,帮助存在某些心理问题的学生消除心理障碍,培养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和良好的心理卫生习惯。最后学校还应加强对家长的心理指导,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

3.加强社会管理,营造良好氛围

首先,社会应该改变对一个人的素质的评价观念,评价一个人不仅要看他的知识、技能水平和道德品质,更要看他的心理素质状况,提高学生对自己心理素质的重视度,促使学生主动去改善心理品质。其次,对社会媒体应该严加规范,社会媒体应多向公众传播积极向上、健康文明的信息,同时政府也应从法律上督促媒体加大对暴力、恐怖等镜头把关的力度。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让中学生远离不良诱惑,从而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4.锻炼个性心理,提高心理品质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固然重要,但内因才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健康成长的关键,所以作为中学生在积极配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心理教育的同时也要在学习、生活中主动锻炼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正确地看待成败得失,多参加有益的社会活动,提高人际交往能力等,这样才能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塑造起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身心素质问题分析范文第5篇

一、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为课堂教学奠定基础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导,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教师的素质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深刻的影响。

1.教师要增加历史专业知识的储备

历史知识虽然是相对固定的,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果教师墨守成规、原地踏步,知识不更新,那么,不仅不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也不能让学生真正提高历史水平。因此,教师应不断学习前沿历史知识,增加历史专业知识的储备,提高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的素养,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能轻松应对,为课堂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2.教师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历史教学内容、方式、评价等都出现了一系列的革新。因此,教师应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以便对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做出相应的调整,构建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历史课堂。

二、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精心构思教学过程

1.确定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基本前提

教师在备课时应结合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这三方面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全面考虑,最终确定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问题。教师要注意的是:现实教学中的具体教学目标和重难点问题与教学大纲的规定可能会有一些出入,教师绝对不能为了教学而教学,盲目地照搬教学大纲的要求,不顾学生的实际,一味地追求教学的规范性,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的低下。

2.精心构思教学过程是课堂教学成功的重要保证

课堂几十分钟的教学过程既是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也是师生互动、共同完成的一个过程。所以,需要教师精心构思,充分准备,为课堂教学提供必要的保证。

首先,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内容。面对在一堂课中要讲哪些内容,要占用多少时间,哪个细讲,哪个要粗略带过,哪个要让学生讨论等问题,教师必须要有一个细致、周密的计划,既要保证传授给学生大量、必要的历史知识,又要解决好知识量大与时间有限的矛盾,同时要让学生能够理解、领悟、融会贯通知识。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细化课标,精心设计教学内容,以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其次,教师要精心构思教学模式。确定了教学内容,教师要构思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才能将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有力的冲击,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情况仔细推敲,选择最优化的教学方案。比如用“问题情境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就要设计一个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设置悬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然后循序渐进,层层深入,让学生随着问题的逐渐深入完成对知识的学习。

再次,教师要预设各种课堂教学情况。课堂教学是师生双方互动交流的过程,由于双方都是活生生的、有思想的人,很容易出现意外情况,如果教师处理不好,很容易影响课堂教学,导致课堂教学的失败。所以,教师在备课时要预设各种可能出现的偶况、意外情况,并做好切实可行的对策准备,以便在真正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不至于手忙脚乱,无所适从。

三、深入挖掘历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

教材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挖掘历史知识的深度和广度,以便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本质问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体来说,教师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研究。

1.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背景、意义、影响

每一个历史事件的出现,都有其出现的历史背景、深层原因和直接原因,也会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形成历史意义。因此,教师应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全面分析,深入挖掘,帮助学生形成全面、整体、准确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知识面和理解度,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比如,学习秦统一六国的原因时,不仅要考虑到经济原因、政治原因,还要考虑民族关系的原因,明确统一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再如,学战中《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历史作用和影响时,应该全面考虑到它不仅是“英、法、美长期推行的绥靖政策破产的标志”,而且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野心,虽然给苏联赢得了一些备战时间,但是损害了苏联的国际形象,对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产生了不利影响。

2.对比分析历史事件,认清本质问题

在同一阶段发生的很多历史事件,往往在很多问题上都有可比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同类或相通问题进行分析、对比,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并对历史知识进行归纳和梳理,从而找出表象之下的本质,使学生不仅能够更清楚、更系统地掌握史料,还能提高逻辑思维能力。比如,学习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世界史上的三大改革,即中国的、俄国一八六一年的改革和日本的明治维新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对事件的本质进行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四、重视教法和学法

备课是教师教学能力自我提升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知识进行自我转化、改造、构思,不仅要注重教学方法,而且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实际,也就是既要重视教法,也要重视学法。

首先,教师要重视教学方法的改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以适应新教材、新课标的要求,从而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要求。

其次,教师更要注重学生的学法。教师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既要面向全体学生,也要面对学生个体,设计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问题和考试内容等。教师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法,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中,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跳一跳,摘到桃子”,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促进个体发展。

五、注重教案的调整生成,体现弹性化原则

身心素质问题分析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少年儿童;足球训练;身心特征

一、少年儿童的生理特点及心理特点

1、少儿的生理特点

“少年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规律性,了解这些规律对开展少年儿童的体育训练或锻炼都具有重要意义。”在进行足球训练时,根据他们各年龄段的生理、心理特点,合理安排练习内容和方法将有利于少儿时期的正常生长发育。少年儿童正处于发育时期,肌肉中含水分相对较多,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类少,肌肉细嫩,收缩机能较弱,耐力较差,容易疲劳,但恢复快。在血液循环方面,血量占体重的百分比稍高于成年人,血液的总量比成人少,约l5岁左右可接近成人水平。而他们的呼吸系统胸廓比较为狭小,呼吸道肌力较弱,呼吸时的弹性阻力与气道阻力较大,所以每次呼吸的深度不及成人,肺活量较小。但儿童少年代谢旺盛,对氧的需求相对较多,因而呼吸频率快。在训练时应该以短时间速度性练习为主,不宜采用过多的耐力性、力量性及静力性练习。训练课程的密度应小一些,中间休息的次数应多些。所以少年儿童的足球训练应该注意结合他们的生长发育特点、合理安排训练内容与训练量,使他们在足球训练过程中健康成长。

2、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

心理健康则指在身体、智能、情感上与他人心理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状态。少年儿童的心理活动比较开放,然而他们的经历有限,心理活动比较的纯真、直率、没有明显的闭锁性,情绪情感表达都比较外显,不善于修饰和控制,没有明显的动荡性。因此,他们与成人容易沟通,师生之间的关系更融洽,言行和行为都比较一致,个性、社会性和品德易于培养。

二、少年儿童心理素质与足球训练的关系

1、心理素质的涵义

所谓心理素质,也就是指个性心理品质,它是以人的自我意识为核心,由积极地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它包括人的认知能力(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心理素质有能动性、中介性、稳定性、独特性等特点。

2、心理素质对少年儿童足球成长的作用

古今中外,大凡有作为和有成就的人才无一不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所以,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 从容面对所遇到的各种困难,对心理素质在新世纪青少年人才的作用赋予了更重要的意义:①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实现青少年足球成长目标的基础;②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青少年足球的动力;③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青少年足球事业成功的保障。

3、心理素质在素质中的地位

从各种素质发生顺序和重要程度看,心理素质是第一素质。当一个人进人社会以后,除了先天俱来的遗传素质以外,最先出现和形成的是心理素质,其他各种各样的素质都是伴随着心理素质的发展而形成和发展的。素质总水平=心理素质(遗传素质+基本素质+专门素质)

4、少年儿童身心训练意义

心理训练意义及训练内容训练意义:①增强抗外界环境的干扰的能力。比赛的胜利与失败,不仅仅受运动员自身条件制约,同时还受外界环境的干扰,如天气,场地,观众和裁判员等。这些外界环境的干扰,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到运动员的心理活动。②促进自身的心理健康,提高心理素质。加强心理教育,提高运动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提高运动员健康人格水平。③加强赛前的心理控制。良好的赛前心理状态,能使运动员充分发挥自己的体力,形成最佳的比赛心理状态,全力以赴参加训练和比赛,并取得优异基础。④ 进行自我暗示,形成良好的比赛心理状态。通过自我暗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摆正自己的位置,树立坚强的信心,更好地进行比赛。

明确训练比赛动机。培养和激励运动员正确的比赛动机,淡化比赛名次,减轻心理负担。正确分析比赛中对手的情况,找出自己的优势和劣势,才会调节他们训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在平时的训练中,作为教练员不仅仅要注意到训练中的心理因素训练,还要加强赛前的心理控制,有目的地、长期系统地进行心理因素训练,并贯彻于训练的始终。这对于提高少年儿童运动员的竞赛意识,形成最佳的心理状态,发挥良好的技战术水平,都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三、小结

重视文化理论知识水平,提高足球理论,掌握广泛知识对培养青少年足球心理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少年儿童足球心理问题一直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根据青少年心理特征及出现的现象,创新出对少年儿童心理素质培养的科学方法,促使少年儿童足球心理素质问题得以彻底改变。

参考文献:

[1]陈友良.当代中国青年心理素质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2]王崇禧主编.足球[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9

[4]张广斌.浅谈少儿篮球启蒙训练对篮球运动发展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

身心素质问题分析范文第7篇

[关键词] 职业学校招生 就业 供需矛盾 入学门槛

有些学者说“职业教育的春天来了”,但在这“春意浓浓”的气氛中,作为中等职业学校需要思考的不仅是如何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合格人才,更要认清现实的教育状况,找准切入点,走可持续、长远发展的稳妥之路。

目前的中职教育现状如何?

职业教育目前在我们中国还是弱势教育,也同时是我们教育研究的处女地。从广义来讲,职业教育不仅不是普教,也不是教育的分支,而是教育的根本,从教育的实质问题来讲,真正理解了职业教育才能理解了所谓的大教育――包括我们中国人引以自豪的普通教育,否则只是象牙塔里谈教育。

现在的职业学校的教育机制并没有实质转变。学校的管理模式,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的学习方式,无异于普通中学,课堂仍然是死气沉沉,技能训练仍然是依葫芦画瓢,课外活动仍然是为了迎合相关部门要求而组织的活动,职业学校的老师依然是最抬不起头的老师。

职业学校招生压力巨大。大部分学校都把招生名额摊派给老师,所以职校的老师除了育人,还得出去招人,去求学生读书。

中职学校的学生在行为规范、行为习惯上确实在高中阶段学生中是后进的。这些学生中有的纪律观念淡薄,缺乏分析和自控能力,对社会不良风气的免疫力较差;有的思想偏激,行为放纵;有的耐挫力不强,把学习中的困难夸大,且以此为借口不思进取,惹事生非。职校生本身学习能力就比不上高中学生,再加没有形成好的学习习惯,导致他们对书本知识没有兴趣,这个时候如果还是采用传统的课堂灌输教学,学生能学到什么,最后只会是教师叫苦连天,学生浑浑噩噩,得过且过,这样的学校氛围不是我们所期望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多种多样,究其根源不得不提及学生的“进口”――招生问题,我们不能讲职业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差,因为对人的素质的理解要以人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为前提。人的素质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质,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结构及其质量水平。我们一般所讲的个人素质主要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等五个方面。职业学校的大多数学生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应该是相对较低的。

难道职业学校就应该招收这些学生吗?难道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专业技术型人才就应该从这些生源中产生吗?不然!但这是形势所逼,是社会现实的必然。

第一,职业教育呈滑坡趋势。第二,市场需求不稳定,培养成本不断提高。

在这样的情况下,学校要生存就要多招生,无奈之下,饥不择食,职业学校不得不放低门槛甚至不设任何门槛。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业水平相对较低的学生进入中职,这种做法本身无可厚非,也是公平教育的具体体现。然而,也不能不设“门槛”,变成不论什么人、不管什么成绩都可就读的“无底线”教育。如果中职学校不设门槛是后患无穷的,正如现在绝大部分职业学校面临的困境一样,而且这种影响是环环相扣、愈演愈烈。作为育人机构的职业学校,同样肩负着培养能够实现自我价值、自我满足,社会能够接纳、能够认可的学生,但是不少学生难以适应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进度,这些学生感到在课堂上听课就像“听天书”一样,“学困生”的队伍不断扩大。使一部分学生再一次对学习失去信心,甚至逐渐产生了厌学情绪,自暴自弃。于是,上课讲话、看小说、睡觉、玩手机等现象几乎是随处可见。为了上好一节课,教师时常要暂停课堂教学,进行纪律整顿后再上课――这不但影响了教学的进度,也影响了教师的教学热情,造成了教学心理的不良循环。因此,就现有学校的生源情况,学生很难形成自觉的学习主体。另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以“降低门槛”的方式进校的,这种做法使原本综合素质就不高的生源中,又出现了新的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这给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教学组织都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的要求越来越高,但同时由于生源素质的问题产生的职业学校培养出的人才质量越来越低,这就形成了社会需求与学校供给之间的不断加剧的矛盾,这就是职业学校“出口”环节――就业方面的供需矛盾。

这两对职业学校“进出口”供需矛盾是影响职业学校发展的致命因素,如不能妥善解决,职业教育的发展不可能起死回生,也就是说职业教育的春天不可能真正来临。要想解决这一矛盾必须从源头抓起,把好入口关,也就是说职业学校必须找准自己的立足点,筑起门槛,提高入学要求。当然这需要三个至关重要的条件,一是国家提供配套的宏观政策支持,例如严格执行普职招生比例,严格控制普通高中、民办高中的招生数、大力整治劳动力培训市场、给那些不能上职业学校的学生设计新的出路等;二是学校领导层大胆地制定相应的准入条件,如制定最低录取分数线、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以及心理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三是学校强抓教育教学,培养出高素质社会适用人才,提高社会声誉,如加大管理力度,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加大实验实习设备投入,加强校企合作,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当然这些转变必然会使职业学校经历三到四年的瓶颈期,在这期间学校要苦练内功,韬光养晦,如果走好了这三四年,职业学校的“进口”供需矛盾就会解决,相应的“出口”矛盾也会迎刃而解。正所谓改革带来阵痛在所难免,但阵痛后才会有新生。我想职业学校如此形成良性循环,那才能叫职业教育的春天真正到来了。

参考文献:

[1]王学兰,古珊.校长视野中的学校效能构成要素[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7,(2).

[2]桐城师范学校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课题组.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R],2010.

[3]郑金洲,程亮.中国教育研究新进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身心素质问题分析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养成教育;策略

大学生是我们社会中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因为他们受过良好的教育但还未完全走进社会。尤其在中国,学生在大学前社会经历很少,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获取的知识大部分都是书本上的。因此,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成为了重中之重。在大学校园中道德素质水平下降甚至频发的犯罪案件,让我们更认清构建养成教育体系的迫切性。适当的养成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道德,打造日趋完善的人格。

一、大学生养成教育内涵及其必要性

大学生养成教育内涵是以高校为主,在家庭、全社会的配合下,按照大学生的身心形成和发展的规律,通过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对大学生有计划地进行养成教育训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并拥有走向社会后应该具备的各种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适应社会的各种能力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调整的,通过系统的培养和训练,使大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习惯,并在实践中形成道德规范就是养成教育的最终目的。习惯是一个人在实践里经过锻炼和学习所形成的倾向于条件反射的行为方式,它一旦形成了就很难改变。习惯不是天生的,需要教育者通过有意识的训练形成的,在形成后可以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或者行为模式。所以习惯可以反映一个人、一个民族、甚至一个国家的精神面貌和素质水平,可以说习惯就是道德,就是人格。因此,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成功的人格。大学生养成教育包括:规范教育、纠偏教育、陶冶教育。[2]

二、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

当代大学生出生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年代,国外的价值观与传统价值观碰撞,当代青少年心理、行为方式也更加丰富、多样化,有更多种表达方式。但是当代大学生也有更多的困惑,一定程度的心理失衡,造成当代大学生中的知行脱节甚至行为偏差。

1.经济条件影响下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

当代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与前几代人产生了巨大的不同。他们拥有了更好的物质环境,但是相对而言也有了更多的物质诱惑。贫富差距也使个别大学生心理产生微妙变化,虚荣心理、攀比心理作祟。整个社会的日益商业化使得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的价值观和行为愈加功利性、现实化,理想主义和理想价值淡化。大学生与成人相比,相对来说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和影响,但可塑性较强。在当今多元价值观条件下,大学生中频频发生道德行为的失范案例。例如当代大学生渐渐不讲求实际,而是追求实惠。享乐主义越来越多的表现在大学生身上。表现严重的案例就是由于道德价值观念的模糊而发生行为偏差,最终演变为犯罪行为。

2.家庭环境影响下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

父母是孩子最早的教师,孩子最早的价值观和道德品质都是家庭所赋予的,然后才是作为学生作为社会人时形成的道德素养和行为习惯。大学生父母及其亲属的文化修养、家庭中的文化氛围都是养成教育的最有力支撑。现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面临激烈的社会竞争和学校应试教育的双重压力,很多父母首先关注的是孩子的智能开发,却忽视基本的道德教育、行为习惯等素养的培养。很多家长在品德培养的过程中空洞的说教,而自己又不能在实践中说到做到。这种功利性的价值取向使孩子迷惑,也导致孩子心理和道德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当代大学生有一个特点就是他们中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出生后就享受优越的物质条件,接受全家所有无私的爱有时甚至是溺爱。这造成一部分学生有自我意识强、虚荣心强、孤僻懒散等问题。

3.学校教育环境影响下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

大学生所在的第一环境就是高校,高校为大学生营造的校园环境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影响是深远的。国家对高校教育逐步加大了投入,高校的硬件条件也在逐渐改善,但是一般高校都着重建设教学的软硬件,却忽略了大学生精神文化的发展。养成教育中多采用课堂知识的强行灌输,缺乏将道德行为规范在大学生自身内化的过程。高校着重提高的是大学生的学习成绩、科研成果的数量,也就是学生的智力因素的发展。然而,大学生所在的道德环境是否健康,养成教育的方法是否适合当代大学生,这些都没有深刻的被教育者思考和实践。大学生在高校阶段是和社会实践接轨的特殊阶段,正处于养成教育的重要阶段。给大学生一个良好的环境,就会培养出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其终生受益。反之,如果让各种不良的环境作用于大学生身上,形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那么后果就会不可估量,在高校也有很多活生生的例子警示我们。

4.传媒环境条件影响下大学生道德素质问题。

当今的社会是信息化社会,海量的信息通过电脑、移动设备、电视等各种多媒体设备涌入大学生的生活。在这样的信息环境下,大学生可以获取更全面的知识丰富自己,但也会主动或被动的接触到很多不良的信息,使他们堕入深渊。大众传媒形成了一股文化力量,这种力量使大学生中形成了相应的文化习性。大学生通过模仿一些媒体上的暴力犯罪过程,导致心理逐渐畸形,最终走向犯罪道路。还有一些媒体为了点击率编造一些不实新闻,集中反映社会的阴暗角落传播消极情绪,让没有社会实践经验还不能清晰分辨真假的大学生对社会失去信心,不能以积极心态认识真实事件,甚至出现逆反心理。更有媒体不顾社会影响,报道一些夺人眼球的新闻,画面不堪入目。媒体信息的世俗性使大学生的审美倾向于呈现感性化、个性化、低俗化和庸俗化。可以说,现在的各种媒体报道的海量信息鱼目混珠,如果任由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定型的大学生在这样的媒体环境中获取信息,且仅凭借大学生的自觉性是很难控制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发展方向的。

三、当代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策略

1.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针对性教育活动。

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反复灌输道德观念的理论课程,从实际授课效果来看效果并不突出,而丰富多彩的集体教育活动更有生命力。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可以鼓励大学生参与精心设计的各种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中塑造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养成道德能力。[3]教育活动的开展需要分阶段进行,针对大学生不同阶段和专业特色的不同特点和不同需求,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养成教育活动。在入学初的军训里可以培养大学生克服困难和集体主义精神;在低年级着重培养个人行为习惯和高尚的思想政治道德素养。到了高年级,养成教育需要着重培养专业核心竞争力,在思想上认清当前的经济形势和就业情况,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就业实习阶段应当培养大学生的适应和处事能力,培养创业竞争意识,为就业做全面准备。

2.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统筹资源。

大学生的养成教育需要系统地开展,在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都要参与其中。因为大学生处于人生承上启下的特殊时期,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全方位配合,哪一方面都不能留下空白,否则不良的行为习惯或观念就会乘虚而入,使整个养成教育系统前功尽弃。[4]在家庭、学校和社会这三方面来看,由于大学期间大学生所处的主要位置是在高校,家庭和社会相对来说影响被弱化。因此高校就应该承担起对大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培养的主要责任。需要分析大学生的现状和需求,制定出相应的规划做出全面部署。统筹各种资源,推进大学生养成教育,形成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长效体制。在养成教育过程中高校要统筹校内团组织、学生组织和思想政治教育等各种资源,高校还要统筹解决大学生在校和毕业期间的问题和需求。

3.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行为训练。

大学生养成教育尤其要重视行为训练,因为习惯是后天不间断训练而形成的,想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需要做相应的正确的行为习惯训练。而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不是一朝一夕的,我们应该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和场合为大学生创造锻炼的机会,而这种习惯形成后不需要大脑的思考回忆,就会自然地、应激性地发生作用。在行为训练中要讲究方式方法,我们可以总结为三种:一是“中心扩散法”。在使用这种方法之前要先分析相关的习惯,什么习惯是最核心的,把核心习惯抓准了,顺其自然其他的好习惯就形成了。二是“阶段法”。不同的行为习惯要视其特点在大学生不同的阶段实施,在大学生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达到训练成果的最大化。三是“循环法”。由于习惯形成的长期反复性,形成习惯需要长时间的循环,螺旋上升的形成。也就是说要有训练的持续性,在不同的时间段要进行重复的行为习惯训练,以巩固前期训练的成果。这三种方法在行为训练中可以结合利用并循序渐进。在行为训练前做好理论分析,行为训练时讲究方式方法,在阶段性和全部行为训练后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不断完善的行为训练方法。

4.大学生养成教育的规章制度建设。

在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不仅能够保障养成教育顺利圆满的进行,更是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大学生养成教育的前提是完备的规章制度建设,管理不仅能保障育人工作正常进行,而且使育人活动有正常的秩序。制定规章制度的时候要注意三点:一是要全面,要全面覆盖大学生在高校学习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上课制度、寝室宿舍制度、奖惩制度、综合素质测评制度等。二是要细致,规章制度制定的越细致越明确操作起来越方便,越不容易产生歧义。三是执行起来要严格,要有专门的组织和人员负责规章制度的执行。在纪律严格的同时还可以通过知识问答等活动方式让同学们对规章制度详尽的了解,进而可以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养成教育环境。在制度建设的同时,要听取大学生意见充分发扬民主,这不仅能让规章制度更加完善,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的民主意识和维权意识。

【参考文献】

[1]张澍军.德育哲学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程轶宏,汪小飞.大学生养成教育之思考[J].滁州学院学报,2011,(3):73-74.

[3]杨敏.高校养成教育及其实施途径[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20):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