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范文第1篇

【关键词】数学课堂 学生 计算能力 培养

由于计算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计算能力也是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与数学基础知识密切相关,而且与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等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所以广大小学数学教师要积极挖掘传统计算教学中的优势,不断创新课堂教学的新方法、新手段,采取适宜有效的教学策略,通过开展扎实高效的课堂训练,最终实现学生计算能力提高之目的。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理解算理是基础

在小学阶段,学生主要是掌握整数、小数和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及其混合运算,其中整数四则运算是计算教学的起始,同时也是进一步学习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基础,因此加强整数四则运算意义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其意义就显得至关重要。例如,整数加法在小学数学教学里定义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这种描述性定义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因此,教学时,可以通过学具操作,或直观动态图形的演示,或列举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事例等方式,在具体事例支持下,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加深学生对“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用加法计算的感悟与理解,使学生彻底掌握“加”的实际意义和作用,有效提高了中低段学生正确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二、掌握算法是关键

当学生面对计算题,且要迅速的得到正确的结果,就必须考虑清楚,这道题属于什么运算,该用什么方法计算,在计算过程中要涉及哪些相关的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等等,因此是否清楚地掌握了计算方法就成为能否正确计算出题目的关键。例如在进行小数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时,计算方法上相差就较大: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时,必须先把小数点对齐(实际上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整数加减法的方法计算;而在列竖式计算小数乘法时,要求是末尾对齐,先不看乘数的小数点,按整数乘法的方法算出积,再看乘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末尾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小数除法的计算和加减乘法的差异就更大了。可见,不同的题目就必须用不同的计算方法,学生只有熟练地掌握了各种计算方法才能正确计算,计算能力也才会慢慢提高。

三、坚持训练是途径

一种能力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加以时日有计划、有步骤的训练才行,学生的计算能力更是如此。在日常教学中,可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加强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

(一)基本口算经常练

在每节课开始,坚持3-5分钟的口算训练,并结合讲授内容,有目的的选择口算题目,这样既有助于本节课内容的教学,又可以训练学生的口算能力,从而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在具体实践中一般采用视算与听算相结合的方式:视算是通过眼看、脑算、口说得数;而听算则要通过耳听、脑记,才能说出得数。听算训练还能培养学生注意力,充分激发他们的听、知觉兴奋意识,使学生的大脑始终处于高度集中和兴奋状态。这样的训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算能力,学生专心听课,集中注意力的良好学习习惯也得到了培养。

(二)突出难点讲实效

课堂练习不是越多越好,要注意练习的针对性,讲求实效。对学生比较难掌握,容易出错的内容,要强化多练。如在减法中,被减数中有“0”的退位减法,学生容易出错;在小数减法中,被减数的小数位数少于减数的,学生也容易出错。对于学生容易出错的这些内容,教师就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刻意多安排几道有关这些内容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加深印象、理清思路,直到所有学生完全掌握计算方法为止。

(三)以丰富多样的课堂训练为主

在培养学生计算能力时,训练必须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以丰富多样的课堂练习为主。如针对中低段学生活泼、好动、容易接受新事物的特点,在教学中就选择他们喜欢的练习形式,使每个学生在课内都有较多的练习机会。像“开火车”“摘苹果”“接力”“送信”“对口令”“找朋友”等形式,都是行之有效的。这样的练习不仅可以给更多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而且因其具有较强的游戏性,还容易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练习中自然而然的掌握一些计算方法,形成一定的计算能力。

四、估算、简算是技巧

当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能力之后,还应加强学生估算意识、估算能力以及简算技巧的培养。估算是判断与框定结果大致范围的心算方法。估算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预知计算结果,选定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发展数学分析能力,而且还广泛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的实际问题中。尤其是新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标准》中对学生估算意识与能力的培养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教科书中也突出了估算的地位,如小数乘除法教学中(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6页和62页),在实际列竖式计算之前,都要求先估算出积、或商的大概范围,为学生的正确计算和能力发展提供了保证。

简算是学生掌握了一般的计算方法和运算定律、性质,具有一定计算经验后,在仔细观察算式的基础上,依据算式、数据的不同特点,利用运算定律、性质及数与数之间的特殊关系,使计算过程更简单、简洁的计算方法。简算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发现事物规律,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敏锐性、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发展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数学里,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与分配律,是学生进行简算的主要依据。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与熟练掌握这些运算定律及一些常用的简算方法,并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不同形式的简算练习,让学生在计算实践中体验简算的意义、作用与必要性,强化学生自觉运用简算的意识,不断提高其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

五、计算习惯是保证

(一)培养学生认真、细心计算的好习惯

学生计算能力差,错误多,究其原因与学生审题不清,抄题马虎,书写潦草等有直接的关系。尤其是小学中低段,学生定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认真学习习惯差,做作业时心不在焉,常常写错数字,看错运算符号,漏掉小数点等。因此,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思考和一丝不苟的书写计算习惯,避免由于粗心、马虎造成的计算错误、失误,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综合发展。

(二)培养学生善于检查演算的好习惯

验算是通过不同方式,检验先前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自我验证方法。计算教学中,教师经常要求学生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检查,不仅可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加深学生对加与减、乘与除互逆关系的认识与理解,而且可以促进学生严谨、细心、认真学习习惯的形成。

(三)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好习惯

独立作业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消除依赖思想,发展自主意识,培养探索精神,形成顽强学习意志和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措施。培养学生独立作业的习惯,一是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分消化、练习和独立作业的时间与机会,让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必要的计算任务,要求他们把过程与方法准确无误、简洁明了的落实在纸上,避免出现眼高手低,会说不会做和拖作业的现象发生;二是采取分层要求、分层作业、分层指导的方法,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计算学习的成功和进步,计算能力都能得到提高与发展。这样,从小学中低年级开始,早起步,严要求,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生独立作业的良好习惯会逐步形成。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是为学生的后继学习和整体数学素养的提高奠定基础。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提高与发展,依赖于学生计算思路的清晰、条理与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依赖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认知水平的不断发展,其关键在于教师的期望、激励、训练与培养,因此对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训练与培养,要有明确的目标和统一的基本要求,要采取科学、灵活、高效的训练方式,在面向全体的前提下,关注个体的发展,做到既要注重个性化学习优势的发挥,又要体现统一的训练意志,才能收到预期的好效果。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无穷积分 瑕积分 方法

一、研究现状

数学分析是数学及相关专业最重要的一门基础课程之一,也是这类专业的学生进入大学后最早面对的课程之一。许多数学工作者都曾从事这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世纪初年勒贝格开创了可列可加测度的积分论,即实变函数,也称实分析。复变函数论继续向纵深发展,形成复分析。以函数空间为背景的泛函和算子理论,开始了泛函分析的历程。三角级数论发展成的各种各样的傅立叶分析。20世纪分析学的另一个特征是处理高维空间中曲线曲面,多变量函数的整体特征,这需要拓展学生知识和代数工具,形成流形上的积分。它使微分几何学,偏微分方程,多复变函数论等学科相综合,形成当代数学中的主流方向。与此同时,研究多元函数的反函数,多元积分的外微分形式,逐渐成为分析学中的基础知识。

20世纪的分析学基本上解决了线性空间上的线性算子(线性微分方程)的课题,目前非线性分析已成为最活跃的数学分支之一。微积分的基础虽已严密化,但是无穷小量却不再是一个量,而是一个变化过程。为了使无穷小和无穷大作为一个量重返数坛,罗宾逊在1960年将实数系R扩充为超实数系R*,无穷小量作为实数系R*的数,使极限过程的表示更为简单,这称为非标准分析。

而积分学作为数学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数学专业及物理、化学、建筑等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必备的基础知识。所以,研究无穷积分、瑕积分的计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国的数学工作者在这个方向也做出许多成绩。比如兰州交通大学数理与软件工程学院的许军保老师于2004年在《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上发表了《瑕积分计算的简化》。另外,还有许多从事这方面研究的数学工作者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由于本人水平有限,在这里只是浅谈无穷积分、瑕积分的计算方法。

二、无穷积分的求解方法

1.基本概念与性质

(1)定义

注:本道例题中,所求积分转化为了一个瑕积分和一个无穷积分的和。

四、结论

无穷积分与瑕积分统称广义积分,是积分理论中的重要内容。深刻认识无穷积分与瑕积分的关系,对正确把握常义积分与广义积分的区别和联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广义积分又可以看作是定积分与函数极限的结合,因此有关定积分的计算公式和技巧几乎都能应用于广义积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分部积分法。

前面已经说过无穷积分和瑕积分在知识结构上不是相互依存的关系,而是并列存在的关系。因此本文讨论了几种有关无穷积分的计算方法,讨论了几种有关瑕积分的计算方法。其中定义法、分部积分法是计算广义积分最根本的方法。但是,对于那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就需要一些解题技巧,这需要读者自己去不断总结。

参考文献:

1.华东师大数学系.数学分析(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钟玉泉.复变函数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裴礼文.数学分析中的典型问题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4.费定晖,周学圣.吉米多维奇数学分析习题集题解[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419

5.孙清华,孙昊.复变函数内容、方法与技巧[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85.298

6.李成章,黄玉民.数学分析(上,第二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73

7.宋国栋等.数学分析习题题解(单变量部分)[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254

8.林益等.数学分析习题详解(上)[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2

9.谢惠民等.数学分析习题课讲义(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390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范文第3篇

1 培养良好计算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培根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生。”孩子们养成良好习惯将会受益终身。《小学数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认真、严格、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计算仔细、书写整洁、自觉检验的学习习惯。

1.1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写字潦草,“龙飞凤舞”是孩子们的通病,也常常造成了计算错误。首先,需要教师的示范作用,我力求把数字写得工整、美观,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其次,对学生的书写提出具体明确的要求:正确、整洁、美观;最后,适度评价。在批改作业中除了对正误的评价,还要注重对书写的评价,如“你的字真帅!”、“把你写好字的绝招介绍给同学们,好吗?”

1.2 认真审题和计算的习惯。计算出错多是由于孩子们审题不仔细,抄错数或不认真检查。教学中,我注意努力培养学生认真审题、计算和检查的良好习惯。我向同学们介绍了“一步一回头”的检查方法,检查时要耐心细致,逐一检查,检查数字符号抄写是不是正确,得数是否准确等,及时发现错误,立即改正,久而久之养成了认真检查的习惯,正确率有了明显提高。

1.3 培养学生善于估算和验算的习惯。估算,是判断与匡定计算结果大致范围的心算方法。估算不仅可以帮助学生预知计算结果,选定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发展数学分析能力,而且广泛应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验算则是通过不同方式,检验先前计算结果是否正确的自我验证方法。在计算教学中,算前对计算结果进行估计,算后对计算结果进行验算检查,从而能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而且可促进学生严谨、认真学习态度的形成。

2 重视计算课的教学,提高计算能力

有的教师往往忽略计算课的教学,其实计算课的教学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力保障。我认为计算教学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2.1 加强动手操作,理解算理,掌握算法。动手操作是学生探索数与计算知识的有效方法。例如:让学生“摆一摆”“画一画”初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初步理解乘法的意义。通过“分一分”体会出除法的意义,通过摆小棒理解“满十进一”“退一当十”的道理。

2.2 放手让学生探索计算方法,提升计算教学价值。放手让学生探索计算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尊重学生个性,提倡算法多样化,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会学习的快乐,从而喜欢计算,如教学两位数乘两位数,学生计算19×19时,会有很多种方法:①20×19=380,380-19=361;②10×19=190,9×19=171,190+171=361;③笔算。

2.3 运用“迁移”的方法展开教学活动。“迁移”是学习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心理现象。我们常说,学习可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即指学习迁移.计算教学中多位数加减法就是从两位数迁移而来的,小数的加减法也可以从整数加减法迁移而来。

2.4 密切计算与生活的联系。从学生已有经验和需要出发,将计算学习与解决学生身边的实际问题整合在一起,让学生感受计算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价值,发挥计算养成性、发展性与情感性教育功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热情、智慧和信心,调动学生参与计算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例如:我们让学生在模拟超市购物过程中了解、感悟小数在元、角、分计算中的作用,使学生在自觉探索计算方法的实践中,理解、掌握简单小数的计算方法,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5 强化简算意识。简算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分析,善于发现事物规律,训练学生思维深刻性、敏锐性、灵活性,提高计算效率,发展计算能力的重要手段。如计算:365+96+35+4,学生如果运用简便算法,又快又准,减少错误率。总之强化学生的简算意识,能提高学生计算的灵活性和正确率。

3 加强计算训练,提高计算能力

计算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完成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收到好的效果,它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过程,进行计算训练,才能有效的提高计算能力。

3.1 加强口算训练。口算是计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计算技能。口算是估算、简算与笔算的基础。因此,从一年级开始,我们就倡导口算天天练,每天练3~5分钟,练习的形式有视算与听算,口答和直接写得数,同时应注意运用数学游戏、计算竞赛等方式,引发练习兴趣,刺激学生的争胜心,调动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提高训练效果。

3.2 “因错施教”的训练。其实,学生计算的错误有时很集中,就是这么几个知识点,作为老师,我们要对学生进行“因错施教”的训练,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在教学中,首先我让学生做一组练习题,在批改中发现了错误,教师通过分析,分门别类为学生讲解,也可让学生去讲解或组织讨论,从而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例如,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错误多,我就进行重点的讲解,强化训练。通过练习——找错——讲解——练习,这样的程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3 认真批改,及时辅导。认真批改作业是防止和纠正错误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计算能力的有效方法。批改作业首先做到的是及时,最好能做到“当堂批改”、“当天改”,使学生能够及时知道自己的作业情况,发现错误及时能订正,做到“错误不过夜”,而且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情况,“因错施教”及时辅导。批改作业要做到有批有改,教师要采用一定的批改符号,这些符号能使学生清楚地看出错在什么地方。有时写上评语,鼓励学生。

3.4 培养学生的计算技能,熟记常用数据。比如在分数四则计算中,常常碰到一些计算法则正确但计算结果错误的情况,出错的原因在约分、通分或互化等基本技能上。又如小数除法,特别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错在除数变成整数时,被除数没有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因而造成商错了。所以在计算练习中要加强计算能力的训练。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范文第4篇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对计算教学的价值重新定位,不再是单纯为了计算而计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算法多样化,避免繁杂计算,并且把它和新课标中所倡导的生活实际、情感态度结合起来,要求学生的计算学习活动要从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转化成一个生动、主动和富有创造性的过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如何把新课程理念真正落实到计算数学的课堂中,提高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呢?

引导学生喜欢计算

建构主义认为,学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有利于建构。创设一定的情境,通过情境开展学习,学生能把计算当作一种工具,通过计算解决一些问题,体会计算的价值,激发学习兴趣,因此,计算教学从情境引入,并就些开展有效的教学,这是可取的。

创设情境,引发求知欲。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计算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情境,不仅能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而且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创新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方设法让学生经常处在熟悉的、新切的情境之中,进而使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内在需要,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创设情境,使知识与情境融为一体。创设情境,不只是为了将知识“粘贴”进去重要的要使知识能镶嵌到情境中,与情境内在的融为一体。很好地承载数学知识的本质,帮助学生唤起已有的知识经验,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帮助学生实现旧知向新知的自主迁移。

另外,计算教学不只创设情境一种方式。计算教学,绝大多数新知是原有知识经过迁移、变化、综合而成。根据学生学习建构特点,让学生主动学,把新知通过比较等方法纳入自己的已有体系之中,因此计算可以由情境引入,同样可以单刀直入。

重视口算教学,把高口算能力。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口算错误,笔算、估算及简便计算必然会错误。因此加强口算教学,为笔算和简算教学奠定基础,是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必由之路。

教会学生口算的算理。口算教学中,应当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在训练中掌握算理、算法,不是仅靠重复机械性的训练,为口算能力的提高打好基础。

让学生学会叙述算理。让学生掌握了口算方法之后应安排相应的口算练习,让学生说一说,口算的过程,以加深对口算算理的理解,又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抓好口算训练,促进能力形成

新一轮课程改革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这种学习模式。这种学习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教师应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适时恰当地安排合作学习。这中间包括师生合作、小组合作、生生合作、学生与家长合作等等。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分工合作,共同探索,互相质疑问难,共同解决难题,来享受集体的智慧,合作的快乐。口算训练可以使学生注意力集成,也可以使学生的记忆力获取信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提高数学质量高,而且学生学习教学的兴趣也会越来越浓厚。

坚持不懈地训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师应每天每节课,用3-5分钟进行口算训练,做到每天练习口算,节节练习口算,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同时教师对训练内容应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可以直接笔答,即手头有一张口算纸,规定时间完成一定数量的,也可以视算,即老师出示一题目,学生看着题目写出答案;还可以听算,即老师只报题目,学生说出答案。真正做到“曲不离口,拳不离手”。

加强基础性训练。数学里面有些基础性口算知识是进行一切计算的基石,必须让学生扎扎实实掌握好。

在简便算法中用到的特殊积。如:25?=100,125?=1000;圆周率的近似值3.14以及3.14??=3.14,3.14??=12.56,3.14??=28.2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中常用到的=0.25,=0.125,=0.5,以上这些数的结果无论是平时作业还是现实生活,使用频率都很高,要让学生熟练掌握、牢记。

典型错误训练。由于小学生的思维能力薄弱,感知式题时,总是受到容易计算部分,能简便计算,比较熟悉部分等强刺激的作用,以致于把运算的法则、定律等知识忽略掉而造成干扰,对于相似的知识点往往难以区分。

培养估算能力提高计算速率

一位教育家这样说过:“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塑人先正己,教师要具有完善、高尚的人格;具有乐观向上、心胸豁达的心理状态;要善于化解各种矛盾,具有宽厚、友爱的人格魅力;用自身的风范去感染学生。在处理日常事物中,时时处处做合作的典范。估算指的是对计算的结果做出大致判断,把握数的大致范围估算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对计算结果的大致判断也变得更为经常和实用。

估算虽然是一种估计,但并不是凭空猜想。估算的方法灵活多样,答案一般也不是唯一的,但估算也并非无章可循,是可以总结出一般规律的。在具体估算中,通常有:凑整估算、根据倍数估算、根据尾数估算、根据生活经验估算根据运算性质估算、让学生巩固计算方法等。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范文第5篇

关键词:化工原理 复习方法 教学技巧

《化工原理》是化工专业的重要技术基础课,也是高考的重头戏。为使学生在该门课程的学习中,掌握各种单元操作的基本规律,熟悉其操作原理及有关典型设备的构造、性能和计算方法等,并能用以分析和解决工程技术中的一般问题,在《化工原理》课的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

一、吃深吃透教材

高考命题不拘泥于大纲,不追求知识的覆盖率。可是谁也无法肯定大纲中哪些知识点不考。因此,高三的复习必须依据大纲,知识点不留盲区。对基础知识的复习要改变传统的教师罗列知识点的方法,要相信学生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放手让学生自己归纳学习内容,疏理知识结构,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思维建构起来的知识结构才是最牢靠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分析知识结构中的重点、难点,分析知识的内在联系,做到融会贯通。

复习不是重复学习。每次复习都应有新的目标,复习课要做到常上常新,一步一个脚印。要达到这一要求,教师的备课相当重要,尤其是对基础内容的复习,要落实“变”和“准”的策略,“变”就是要加强变化,改变形式,变换角度;“准”就是要熟悉学生,对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可能出现的疑点、难点心中有数,采取有针对性的检查和补救措施,做到以点带面,牵一发而动全身。

《化工原理》课中涉及到的数学、物理、化学知识比较多,对于职高的学生来说,一般新课上下来很少有人懂,有一部分的人就准备放弃。比如热传导一章节应用的微积分知识,是高等数学的内容,没有人能听懂。我就不断地鼓励他们,不要急,慢慢来,选择一种能理解的方法,像求曲线包围的面积。自己也不断地寻找通俗易懂的方法让学生易于接受。这是极为困难的一步。基本上一轮复习下来,同学们非常开心,掌握了很多,有了一定的技巧,也能学好了。

二、教给学生学习技巧

《化工原理》课中涉及到的一些计算方法,如流体流动中的试差法、精馏中的图解法、传热经验公式法,是学生第一次学到,不易掌握,但又必须掌握的方法,因为这是高考的必考题。在讲解这些方法时,根据自身的经验,对计算步骤进行总结,讲解例题加深印象,一般这一类型花大量的时间,精讲多练。这是第二轮复习的重点。

为培养学生能力及发展智力,选择一些比较容易看懂的内容,采用自学指导法进行。自学中提出一些应掌握或了解的问题,使学生有目的性地阅读,最后教师对自学内容进行总结。

三、注意研究解题教学

1.选题

选编习题要以大纲和教材的内容及学生水平和认知规律为依据,要注意知识的整体性和相应能力培养的有机联系,一个题型要联系,消化一项基本内容,题型多样化,层次要分明。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使学生顺利完成知识的理解和迁移,学会正确使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解题能力。

2.讲题

目前高三复习课的教学存在的错误倾向:一是部分教师认为讲得越多越细,学生就掌握得越多,越牢固,越有利于能力的形成,复习效果就越高。二是有的教师认为,高三复习课就是习题课,不管学生的知识如何,推出大量习题,致使学生的知识得不到网络化,教材各部分知识均得不到很好的结合,基础掌握不好,运用起来势必不能得心应手,学生学科能力得不到提高,故正确处理好课堂讲与练的关系,直接影响到复习质量的高低和学科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3.评题

评知识点,分析所讲习题设计到的知识点,以及这些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深度、难度、答题要求,在历年高考试题中出现的几率,所占分数比例等,有意识地分析评讲,可以产生多层次的刺激效应,使学生对这些知识全面掌握,并起到激发兴趣,加深印象,强化记忆的作用。

评规范解题,就是把学生在答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种种情况,有针对性地评出优劣。特别是简答题和计算题。一些学生答题与要求不符,往往是由于答题不认真,审题不准或答题不规范。因此,要正确指导学生练习读题,审题,抓住题意关键,寻找答题突破点,按要求规范答题,以防误入命题者有意设计的圈套,这样针对学生解题中的主要问题给予透彻分析,中肯评讲,就能帮助学生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使学生铭记在心,以提高学生解题的准确性、规范性。

四、坚持辅导与答疑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基础量子化学 教学实践 教学改革

量子化学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专业为硕士研究生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利用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微观物质运动的基本规律,探索物质的结构及结构与性能关系[1,2]。目前,量子化学理论已愈来愈广泛地应用到化学各个分支学科领域中,并渗透到其他自然学科中,从而使量子化学的教学在整个化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但它涉及面广,内容比较抽象,且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同时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因而量子化学教学不仅对教师提出较高的素质要求,而且对教学方法提出新的课题。下面我结合多年来在量子化学教学改革中的探索和尝试,谈谈教学感受和体会。

三、开展第二课堂,培养学生计算技能

为了让学生把学到的量子化学理论运用到研究中,掌握一些专业软件的计算技巧,教师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第二课堂,为学生提供一个学习和实践的平台,给他们创造更多的锻炼机会。例如,搞有机合成的研究生,根据专业需要可以让这些学生学会过渡态的寻找和优化,通过理论计算探索反应机理,能预测最佳反应通道,为他们的研究方向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方向是无机配位化学,可以让这些学生学习一些金属配合物的计算方法,学习配合物电子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及磁性的计算,这些计算结果对合成具有特殊性能的配合物都是很有帮助的。在第二课堂中,也可以让基础较好的学生参与到自己的科研活动中,承担一部分力所能及的科研课题,使学生科研能力得到锻炼,激发他们的科研热情,拓宽他们的视野,同时自己通过学生的实践活动,找到自己课堂教学中的不足。第二课堂的开展,不仅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成学生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教师身上这些品质能够言传身教地影响学生,从而使学生具备创造的兴趣和素质。

四、结语

量子化学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首先学生克服了量子化学难学的畏难心理,激发了学生学习量子化学的激情,可以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其次,通过开展第二课堂,将量子化学理论与科研实例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科研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范文第7篇

由口算过渡到笔算的小学数学除法的学习,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小学三年级上学期就已经实施完成。学生接触的是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如何确定商的最高位以及如何试商的方法。但是到了四年级上期学生面对《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这个学习阶段,学生集中反映的是“调商”掌握不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疑惑,计算时要么商偏大了,要么商偏小了,一时间,学生的练习本上往往是写了又擦、擦了再写。学生试商时困难较大,所费时间较长,准确率不高,而且卷面不整洁。针对这种情况,结合我实际教学的经验,分析发现出现这种情况主要一是学生对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或心算还不够熟练;二是由于学生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刚刚接触,还没有掌握较好的方法,还处在生搬硬套的阶段。所以我在《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单元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学生掌握教材中最基本的“四舍五入”的调商计算方法,即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进行试商,另一方面还通过查阅相关的课外资料,给学生补充其他规律性的试商“小窍门”,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潜能,实现一题多解,提高学生学习调商计算的兴趣。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最后一个环节,是基于学生在小学三年级学完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拓展教学,是除法计算能力的一种延伸。学习该单元,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教学大纲中明确的知识点,更重要是要让学生明确试商方法是学好“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一单元的关键。

总的来说,两位数除法与一位数的除法的计算原理无本质区别,计算原理基本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学生在用一位数进行除法运算时,利用简单的乘法口诀就可以很容易的求得一位恰当的商。对比两位数除法的计算过程,除了要确定第一位商是几和除数十位上的数有关系,而且还要明确除数个位上的数大小也有关系,显得计算过程比较繁杂,所以需要初学者两到三次甚至多次的试商才能求出正确的结果。所以引导学生如何掌握正确的试商方法是学习《除数是两位数除法》本单元的关键,也是本单元教学的重中之重。

人教版教材针对试商教学这个关键教学难点,采取逐曾深入编排,按照笔算的难易程度和学生易掌握的难易程度将教材教学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明_基本的试商方法、解决计算过穿中商的正确书写位置,将商是一位数计算放在前面教学,主要帮助学生弄清笔算的算理;第二部分侧重调商、试商等技巧难点的突破,所以将商是两位数计算排在了后面教学,这一充分体现了国家教材编订的严肃性和科学性。

试商计算,是笔算除法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决定学生如何加快除法计算运算速度、提高计算正确率的关键要素。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主要介绍了两种基本试商方法:一是 “四舍五入”法,即把除数看作整十数进行试商计算;二是当除数十位较小,个位是4、5、6时,可以直接运用“几十五”口算进行试商计算。

毫无疑问,调商是本章节教学的难点,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常将两种情况分开进行教学,例如在教人教版教材第76页例题3-(2)时重点是将过大的除商调小,而在教第77页例题4时则恰恰相反,重点是把过小的商调大;对比以上两个教学环节设置问题情境,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引导学生学习逐层深入。教学中老师先列出算式,老师引导学生先估一估商的位数?可能是几?出现初商偏小或偏大如何解决。在教学过程中要放手让学生讨论,允许学生犯错,通过老师纠错总结,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引入本章节,意义何?通过情景模式教学让学生自己体会到什么是调商,为什么要调商以及怎样调商才是最合理;通过比较例题计算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出相同点是试商后都要调整,不同点是把除数个位数“四舍”后要试商,初商如果大,要调小,把除数个位数“五入”后再进行试商,

学生初学,试商的能力往往不是很强,因此需引导学细致观察题目数据特点,通过合理的试商方法,运算出正确的结果。根据教材提供的思路,灵活试商。

笔算除法最简单的是采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而当被除数和除数具备其他试商方法的特点时,须灵活运用,放宽眼界,勿拘泥一种计算方法。如何简单就如何运用是我们学习该节的最高境界,要勇于破冰勇于创新。此外,在教学练习中多次安排了“计算下面各题,你发现了什么?”的类似题目,引导学生发现被除数与除数的特点,发现灵活试商的“小窍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鼓励学生勇于发现、总结出一些常用的适合学生自己的试商方法,比如口诀试商、“四舍”商大下调1、“五入”商小上调1、折半估商5、同头无除商8、9、倍数不估直接商等方法。以上这些教学环节都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强化学生灵活计算的意识。

各种试商方法尽管方法有区别,即使同一种试商方法,在试商的过程中也会有各自的解题妙处,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特点还是一致的。因此,试商的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比较没有谁好谁坏之分,适合学生掌握和运用的就是最好的。教师不仅要教学生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能力和学习能力,根据算式特点灵活处理,提高学生学习学习的兴趣。

参考文献:

[1]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马云鹏.小学数学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罗增儒,李文铭.数学教学论[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化学计算方法与技巧范文第8篇

在小学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点,计算课公开教学的比例相对较少,优秀的计算教学观摩课不多。要改变计算教学的地位,首先,教师要从深层次解读计算教学,重新认识计算,揭开计算教学的面纱。

一、关注学生对算法的掌握和算理的理解

心理学中有这样一句话:首次感知知识时,进入大脑的信息可以不受前摄抑制的干扰,能在学生的大脑皮层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果首次感知不准确,那么造成的不良后果在短期内是难以清除的。因此,我们在进行计算的新授课时,对算法和算理的教学必须是准确的。算理探究和算法掌握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算法是解决 “怎么算”的问题,即计算法则。算理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但是有部分教师算理与算法没有很好地理清。如:700×3=?,算法是先算7×3=21,再在21末尾添上两个0,算理是7个百乘3等于21个百;部分教师把它当成了两种方法让学生选择。

记得教学三年级口算乘法,我出示20×3=?很多学生举手:“我知道20×3=60。先算2×3=6,再在6的后面添上1个0”。而且还能拓展,200×3=600,2000×3=6000等等。老师们可能认为这个内容太简单了,学生已经会了,如果教学到此为止的话,到了20×30的时候麻烦就来了,学生经常只添上1个0。原因就是他们对为什么添上一个0不明就里。所以,上这节课,我都会打破砂锅问到底:“为什么要这样算?你能说说理由吗?”孩子们的答案:1.因为20后面只有一个0,所以6的后面添上一个0;2. 20×3就是表示3个20相加,20+20+20=60。这些回答只能证明60的结果是正确的,并不能解释算法的合理性。进一步引导学生观察,他们会发现,个位0+0+0=0也就是0×3=0,十位2+2+2=6,也就是2×3=6,所以,先算十位上的2×3=6,再算个位上的0×3=0,就把加法与乘法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明白如何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第二组把20看成2个十,2个十乘3等于6个十也就是60。到此学生才真正明白为什么20×3=60,这样才能让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到了教学20×30的时候,学生就能很自觉地运用1个十乘1个十等于1个百,2个十乘3个十等于6个百,理解为什么在6的后面要添上2个0。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时,应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因此,教学时,教师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掌握计算方法,理清并熟练掌握计算方法、运算性质、运算定律以及计算公式的推导方法,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二、关注学生口算和估算的训练

口算是小学生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基本技能。在四则运算中,最常用的是口算和笔算,口算是笔算的基础,笔算技能的形成直接受到口算准确度和熟练度的制约。因此,要加强口算的教学和训练,切实打牢计算基础。

小学口算的教学内容,大致可以分为基本口算和简捷速算。作为笔算基础的基本口算,如20以内的加减法、表内乘法及相应的除法等,要求学生做到准确熟练、脱口而出。当我教一、二年级时,课题组要求把这些基本计算归到无意识的领域,不需要思考即能脱口而出。把意识领域用在思维的训练上,怎么做到这一点?我们要求学生做口算卡,与家长配合每天完成5分钟的卡片练习,课前三分钟进行同桌抽卡片练习,就这样坚持不懈。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效果非常好,迅速提高了学生口算的速度和正确率。简捷速算的内容主要是应用运算定律、性质及一些特殊的法则方法所进行的简捷速算。要提高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形成一定的计算技能,关键是要持之以恒坚持训练。

估算在数学以及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但是我们现在的学生估算题做得很好,可是一到实际应用就抓瞎。《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估算在日常生活与数学学习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数感,具有重要的价值。”小学阶段,估算的形式一般是口算或目测,它作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应引起我们的重视。估算其实应重在运用,而不是会不会做题。现在我们很多老师可能还是教学生看到“大约”用估算,但是有时出现“大约”却不是用估算的。要结合教学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有计划、有步骤的估算训练,明确估算的意义、掌握估算的技巧、提高学生的估算能力。估算关键是要让学生明确估算的意义,让学生自觉地运用估算来解决问题。

三、关注学生计算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平时的教学中,有的教师比较注重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掌握方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巩固算法,从而正确地进行计算,忽略了思维能力的培养;而有些教师重视思维能力的培养,又忽略了计算能力的培养,造成学生说得好听,一做就错。而且很多教师都把计算中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侧重在算法多样化,通过算法多样化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固然,算法多样化能体现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只要教师留心,能力的培养无处不在。

教学万以内数的加法,学生总结计算法则时,我让学生自己说说该如何计算?当学生总结出“哪一位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时,有一个孩子对这句话产生质疑:“我认为,两个数相加只能满十,但是,三个数、四个数相加就有可能满二十、三十。”我当时特别开心,学生能从今天的内容进行联想,这是数学中很重要的一个能力。我抓住这个问题说:“这个同学说得非常有道理,大家思考一下,这句话该怎么改呢?”经过讨论,学生一致认为,把这句话改为:“哪一位相加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虽然这个质疑在我们成人看来微不足道,但是,这样长期训练,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对每个结论,都抱着质疑的态度,反复地思考。

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计算试题进行观察、思考、判断、决定能否简便计算。怎样简算这也是一种能力培养,合乎逻辑地进行分析、推理,尽快找到计算的捷径,以保证计算的正确,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从而提高计算效率。通过引导,鼓励学生大胆应用新颖、灵活的解题方法,开拓思路,发展创造性思维,从而有效提高计算效率与计算能力。学生思维的发展,能提高计算效率;而计算能力的提高,又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二者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

四、关注学生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

计算教学中,除对一些易混易错题坚持反复练习或进行对比练习外,还应在计算教学中,注意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一些针对性练习,以便排除各种因素的干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如计算100-20+80时,不少学生往往做成“原式=100-100=0。”这是由于“20+80=100”这个强干扰因素的诱发,使学生忽略了运算的顺序造成错误。又如计算(231-231)×18+231时,有部分学生就以部分代替整体,误认为小括号内等于0,得数就等于0。一般来说,学生初次练习时发生的错误,在教师指导下,比较容易纠正和克服。如果是多次重复某种错误,特别是这种错误在头脑中已经生根,纠正起来就比较困难了。所以教师要及时了解计算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选择常见的典型特例,与学生一起分析、交流,通过集体“会诊”,达到既“治病”又“防病”的目的。对那些形近而易混易错的试题,可采取对比练习,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作用,培养学生比较鉴别的能力,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五、关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培养学生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防止计算错误、提高计算水平的主要途径和措施。

1.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审题时要求做到一看、二画、三想、四算、五查。一看就是看清题中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二画就是在试题上标出先算哪一步,后算哪一步;三想就是想什么地方可用口算,什么地方要用笔算,是否可用简便计算等;四算就是认真动笔记算;五查就是认真检查。

2.培养认真计算的习惯。在四则运算中,要训练学生沉着、冷静的学习态度。碰到数字大、步骤多的计算试题时,要做到不急、不躁、冷静思考、耐心计算。即便是简单的计算题也要慎重,切勿草率行事。能口算的则口算,不能口算的应注意认真进行笔算。演算时,要求书写整洁,格式规范,方法合理。同时,强化学生规范打草稿的习惯,以保证计算的准确无误。

3.培养细心检验的习惯。学生在计算时要做到绝对万无一失,不出差错是不可能的。教师要教育学生养成计算后认真检查演算的习惯,把检验当作计算题不可缺少的环节。检验时要做到耐心细致,逐步检查:一查题目中数字是否抄错,二查计算过程、计算结果是否有误,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总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既要注重思维的训练、能力的提高,又要讲究一定量的练习,既要注重过程与方法,又要关注双基的达成,如此才能实现计算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