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数字产品的经济特性

数字产品的经济特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数字产品的经济特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数字产品的经济特性范文第1篇

媒体在数字化时代的聚合效应

数字化浪潮由技术层面带动传播产业的变革,加速了不同领域的技术汇流,引发电信、有线电视、计算机等事业的快速整合。本质上这三种体系都能作为数字信息的传输载体,未来信息的内容与服务将不再依媒体类别区分,影像、音乐、数字游戏、电子商务服务等数字化后将带来的新服务,信息与内容服务市场将更为多元化。

对所有的媒体而言,数字化代表着可靠而稳定的通讯质量,更好的抗噪声能力,封包化的数据传输结构可跨过传输媒体的限制,使得传输影像画面、声音和数据更为容易。数字化模糊了传输媒体的界线,科技发展提供了内容不同的传输接口,使得不同传输通路得以整合发挥更大的经济效益,并产生更大的传播效果。影音资料数字化后,可以长久储存、重复修改、大量复制,可使用计算机进行编辑处理,对内容进行加工提升价值,并可在互联网上流通。

数字化媒体的软性价值在于变传统的新闻单向传递为提升、传递价值与服务给受众,信息透过不同传输架构间的搜寻、存取、分类、筛选与传送,使得信息的流通更为便利。跨媒体的传输架构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使信息能够更容易到达受众,确保消费者能在不同时空条件获取媒体信息。

当有线、无线网络走向宽带,功能更强时,传输网络将会变成各种应用软件与内容递送、平台合作的数字基础架构,不论是有线还是无线网络经营者,未来都必须与内容平台紧密结合,弹性地选择所需与可供应的信息类型。对于中国媒体的数字化前景来说,必须要注意全球化的格式与规范,数字化后无论数据内容多丰富,若格式无法兼容于大众格式者,终将被淘汰。

转制中的媒体应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数字化传输体系的特性,并针对其物理特性优化自身的信息编辑、、流通流程。例如收看电视与收听广播就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接收信息的方式,而数字信号的固定式接收与移动式接收也有不同的使用环境需求与限制,数字化媒体必须透过营销与受众习惯的调查深入了解这些差异。在标准化流程中,也必须有相对应的策略与方法。

数字内容制作上模块化的应用

不论是声音、影像和数据,只要是以数字型态存在的就可称为信息,并可在兼容的网络上流通。信息生产具有规模经济的特性,信息产品的主要成本在头版的制成与初期设备的投资,而且具有制造成本高但再制成本低的特性。这个特性让信息产品通过成本来定价的实质意义消失,消费者必须亲身体验后才会知道信息产品的价值。可透过信息增值的方式,如利用互联网搜集筛选信息、专业编辑信息、整合不同资讯满足受众需求等方式来进行信息的增值,提升信息的使用效能。

资讯数字化的特质具有累积性、可切割性和可复制性三种特性,资讯可通过不断累积、切割与重组、及不断复制达到规模效益的特性,产生更高的价值。从信息的本质思考增值信息的类型,资讯内容可经过完全利用(复制、重新使用既有信息)、修正采用(因应使用者需要进行调整、重组)、部分利用(结合有意义的部分使用)等类型来进行信息增值。

随着音画资料的标准化与数字化,模块化生产应用在数字内容的制作与增值过程上,就特别凸显其意义。有了模块才能进行交换与重组,当广电制作环境的完全数字化后,从拍摄、剪接、到后制全面改用数字化的器材,同时采用计算机非线性剪辑,引用高分辨率摄影机及数字化辅助等工具,内容可通过想象力与创意对信息进行分类、组和、切割,透过剪接与编辑来提升内容的价值,并建构信息单元数据库,再经过营销与广告的包装后,推出符合不同目标受众喜好的资讯产品。

数字资产管理:数字化媒体的核心资源

数字信息时代内容将会是媒体产业最重要的资产,如何有效管理资讯作业流程,利用数据库的信息,甚至重复循环使用,已成为数字时代内容业者的重要问题。以往的广播电视是以录像带等硬件载体为交换的单位,但数字化科技促进互联网的快速普及,将来将是计算机辅助处理档案化的世界。T2F(Tape to File)将会加速媒体电子化与数字化的过程,从模拟生产影视概念,快速迈向生产数字化多媒体的概念。

数字产品的经济特性范文第2篇

残疾人难以接受高等教育主要有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收入低。由于生理上的障碍,残疾人的家庭收入远低于健康家庭的收入,很多残疾人连初级教育都无法完成。二是高等教育的入学制度。由于视觉、听觉等障碍或身体残疾,使得很多残疾人无法通过高等教育的体检标准。即便进入了大学,由于高校中缺乏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便利设施,残疾人也难以完成学业。三是特殊教育机构缺乏。我国为残疾人高等教育服务的特殊学校非常有限,残疾人所能学习的专业和选择更是少之又少。在这种背景下,网络教育与残疾人教育的结合,在让更多的残疾人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从一般意义上说,我们可以认为,这些网络教育机构比较关注社会慈善事业,也具有很强的社会责任感。但是,如果进一步思考,我们就会提出疑问:有爱心的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很多,但为什么难以像网络教育这样长期而持续地关注慈善事业呢?网络教育是否天生就具备某些与传统教育不同的优势呢?网络教育是否天生就比传统的高等教育形式更适合于开展慈善事业呢?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如果跳出传统的思维方式,转而从经济学视角进行思考,我们就会寻找到非常有趣的答案。

网络教育服务的数字化产品特性

互联网的出现催生了数字化产品与服务,比如网上资讯、网上医疗等。网络教育也是一种重要的数字化产品。借助互联网,教学双方跨越了时空界限,教学方式、学习者的心理特征以及学习情境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产生的原因都是因为网络教育作为数字化产品而具备的如下特性:

其一,不可破坏性。数字产品不会磨损,没有耐用品和非耐用品之分。数字产品的生产者是在和自己已经售出的产品进行竞争。在网络教育中,教师的授课过程、课后作业、讲义等所有教学内容都是以数字化文档的形式所记录和保存的,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随意地学习课程。只有在课程内容本身需要更新时,教师才会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织和录制。否则,该课程就永远不可被破坏,老师也永远不会因为学生的重复学习而筋疲力尽。

其二,可变性。数字产品可以很容易地被进行修改。现在网络教育正逐渐转向以“知识点”为中心来进行课程学习。对于一门具体的课程而言,通常情况是:其中的部分内容陈旧老化,而其他章节仍然适用。由于数字产品的可变性,教师只需要对过时的内容进行更新即可,从而大大降低了更新成本,也有利于学习者及时获取最新知识。

其三,可复制性。数字产品极容易被复制,也就是说它具有高沉没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点,甚至有时候边际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个特点是网络教育适合于从事慈善活动的核心原因。一门课件的录制成本很高,但是当教师录制完一门课件之后,这门课件的边际成本几乎为零。也就是说,每增加一个学员的学习,网络教育所增加的成本几乎为零。因此,既然网络教育可以为残疾人提供边际成本为零的服务,这样的善事我们又何乐而不为之呢?

我们进一步考虑到偏远地区的学生。如果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学生和教师的授课行为受到时间、地点以及教师资源限制等诸多问题的约束,因此一些偏远地区的学生无法听到名师的授课。但是,如果采用网络教育的方式,只要当地具备相应的计算机和网络条件,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网络教育的外部经济性

互联网环境具有很强的外部经济性。例如,在计算机网络中,有一个新的进入者A。A和网络经营者受他们之间签订的合同的约束。合同双方以外的人都是这个特定合同的“外部”。但是,属于“外部”的某个已入网者B却可以与A进行沟通。这就是说,A与网络经营者的合同给“外部”提供了方便。这种情形被称为“网络的外部性”。

网络外部经济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网络自身的系统性、网络内部信息流的交互性和网络基础设施长期垄断性。首先,不论网络如何向外延伸,也不论新增多少个网络端点,都将成为网络的一部分,同原网络结成一体。因此,整个网络都将因网络的扩大而受益。其次,在网络系统中,信息流并不是单向的,网络内任何两个端点之间都能相互交流,信息交流的机会从理论上说等于n2,其中,n为上网人数。这就是关于信息网络扩张效应的著名的梅特卡夫法则。梅特卡夫法则是由美国人鲍勃・梅特卡夫提出的,其内容是:网络的价值等于网络中节点数的平方。这意味着网络的外部经济性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增长。随着上网人数的线性增长,信息交流的可能性将呈指数态势上升,并且在整个网络中没有“中心”或“首脑”区域的存在,即使网络的一部分端点消失了,也不影响其他端点间的正常联络,这就保证了外部经济性的普遍意义。最后,网络基础设施,比如通信设施等,一般都具有投资额巨大、垄断性强等特点。这就决定了网络外部经济性的长期存在。

通过对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残疾学生利用网络教育平台进行学习,将产生非常强的网络外部效应。因为互联网是一个双向的广播系统,它混合了双向通信――如电话和传真(一对一通信)与广播媒介――如电视和收音机(一对多通信)的特点。前一特点主要体现为互联网作为网络平台的功能,如值机答疑平台和聊天室等。不论是残疾人还是健康人,都可以利用这一平台交流学习经验、学习心得,或者共同完成一项案例。思想的交流不再受到任何限制。另一方面,作为广播系统,互联网更多地是以一对多的形式传递和发送信息,增加的用户使信息得以在更大范围的用户之间进行双向的交流,这不仅增加了信息本身的价值,而且提高了所有网络用户的效用。比如,老师对某个同学某个问题的回答,所有其他同学都可以浏览和分享,残疾人学生自然也不例外。

所以,网络教育与残疾人教育的结合,对于提升社会福祉以及跨越数字鸿沟都有重要的意义。现在很多台湾商人都在大陆边远地区捐款发展互联网,其原因大概就在于此。

网络教育与边际收益递增

由于资源具有稀缺性,因此,在一定的技术水平下,随着投入的增加,单位收益呈递减趋势,这就是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该规律是工业经济中的基本

法则。

但是,在互联网络中,许多产品的生产,比如电脑软件的生产却并未遵守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或者说不是直接遵守这个规律。其原因在于,信息资源是网络经济中的主要生产要素,而信息资源具有再生性、无排他性的特点。其成本不随使用量的增加而成比例增加,比如一个程序一旦编写成功,它的再生产和销售几乎不需花费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同时,信息技术发展快、变化大、生命周期短,产品受市场容量饱和的影响较小。因此,在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中出现了边际收益递增的现象,而且这种现象还会因网络效应的作用而强化。

对于传统高等教育而言,高校对学生的服务从传统意义上说是一个受收益递减规律支配的行业。因为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的教师资源、教室资源、住宿条件、图书馆资源等各方面都将受到很大的限制。这个时候,如果让高等院校大力发展残疾人教育事业也的确勉为其难。但是网络教育发展起来之后,教学成本和管理成本都大幅度下降,教室资源、住宿条件等约束已不复存在,教学成本的降低使得网络教育机构可以进一步提供最佳服务,因此能够让更多的学生满意。这样就进入了递增收益阶段。

网络教育与范围经济

在传统工业社会中,企业只能通过大规模生产同一种产品,从而降低成本并获利。随着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小型化,传统的规模经济生产方式难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但是,在信息网络经济社会里,企业却可以在保证利润的前提下,实现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这就是范围经济。

数字产品的经济特性范文第3篇

1.网易新闻客户端的营销价值。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里讲到,信息时代里,大众传媒的覆盖面经历了从大到小的变化。首先传播媒体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受众群体,其次,针对一些既定受众群的传播范围又逐渐缩小,越来越专。受众特性化愈来愈明显,并且逐渐多样;传播的技术具有一定先进性,且具有“交互性传播”、“一对一传播”的传播专属特性;数字媒体要和它的受众保持多层次互动,受众能从互动当中轻易的获得各类多样化个性信息,并能通过先进数字传播平台和传播技术经济地、快速地了解受众的个性需求,从而满足他们。不难看出,新时代数字媒体的一个新型利器就是互动营销,利用和用户产生良性的互动,生产个性化内容,这成为网易新闻客户端的营销基准点。比如,网易新闻客户端突出特色是方便的“跟帖”功能,让广大网友能积极参与热点讨论,让自己的声音被其他人看到和认可,正是因为网易新闻客户端一直追求与用户的良好互动所以用户量才在创办两年后就突破1.2亿,而且用户群偏向于收入高、学历高、消费力强的中高端人群,这些人无疑是广告和营销的最佳目标群体。网易新闻客户端的推送新闻功能和订阅功能也是贯彻了互动营销的精髓——只给你看你想要的。除了类似早晚报功能,重大事件在客户端里推送也是最即时的,频率也不高,不骚扰正常作息。另外,有时候网易还会推送些平时网页上看不到的内容,比同类数字媒体更具吸引力。网易新闻客户端推出了积分系统,用户会累计积分,积分可以兑换各类产品,像各类娱乐节目门票、演唱会门票和其他奖品,其中不乏品牌产品,此举不仅对品牌产品增加了宣传度,促进了产品的营销,大幅提升了O2O的营销空间,而且还吸附了大量的品牌用户入住,一举多得。这就是数字媒体的新型营销模式带来的边界,网易的积分商城和活动广场已初步完成了新型营销模式的探究和制定标准,当正式向用户开放后,不仅除了常规品牌的广告收入外,还将成为第一个从移动营销上捞金的新媒体产品。

2.通过网易新闻客户端看数字媒体的营销模式。

2.1传播讯息特性化。新时代数字媒体将功能进行分解,把生产节目的功能独立出来,这使得节目内容丰富,讯息多样,于此同时开放个性化增值服务,使用户情不自禁购买服务,促使传播讯息特性化。

2.2开放个人个性化板块。以受众需求为目的,率先推出受众最受欢迎的信息渠道,以便获得较高的收视率和订阅率。在此之后,有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频道营销经验的前提上,按照更加详细的频道分区方法进行划分,将用户需求细化,产生多个频道板块,推出个性打造的专业频道,树立品牌意识,培养品牌意识,把节目质量放在首位,以满足用户的需求作为宗旨,从而最大限度的开创个性化板块。

2.3产品质量是成功的前提。一切营销不是空谈,尤其是数字媒体的互动营销,高品质的产品是必需品,必须要具有超强的竞争力,要把产品的功能、质量、价格、售后服务等因素集结一身来考虑。假如我们的确吸引了大量的客户体验了我们的产品,但我们的用户体验很次,产品质量不高,可想而知,这个产品面临着失败。互动营销有四个关键节点,一是以很好的用户体验为诱导,吸引客户来体验产品,让他们快速了解产品,并且使他们对产品产生好感;二是利用促销和返利宣传等方式,让用户帮助我们进行宣传,以达到多层次互动的目的;三是让众多的用户产生共鸣,这样我们的产品里成功就不远了,这样一来,用户就会主动和潜在客户去宣传;四是迅速借机造势,将我们的产品推出去,快速占有市场份额,形成品牌和产品意识。

2.4搞清三个关键问题。一是要搞清我们即将策划和执行的产品服务定位是什么,二是要体现的核心观念是什么,三是受众之前产生共鸣最多的点是什么。搞清这三个关键问题后,数字媒体将如何利用新时代进行互动营销,首先要对客户的需求进行研究,从而开展有效互动,与市场计划和互联网战略相结合。数字媒体需要有极好的用户体验和互动空间,那么我们就建立一个长期沟通互动平台,给他们一个沟通的渠道,并且营造营销氛围,最终我们终会通过开展互动营销,实现产品价值,将品牌推广,把用户群联合起来,实现最终的营销目的。

2.5具备敏锐市场嗅觉。虽说数字媒体下的互动营销目前极为新鲜,但最终的落脚点还是在产品上,因此市场部门要具备敏锐的嗅觉,如果洞察到市场机会,在分清利弊后,集合品牌发展战略,根据产品定位来提出最终营销目标、受众群体、媒体和利润目标,完善互动营销计划。互动营销,是基于人群之中的营销,利用用户向品牌用户进行传播。所谓的互动,要把双方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一方是消费者,一方是数字媒体。只有将双方的共鸣点抓住,进行巧妙的结合,才能达到最终目的。因此,一旦核心策略制定出来后,一定要及时整合所有资源,与消费者建立友好关系,最终促成销售。

二、结语

数字产品的经济特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无损检测;技术分析;未来发展

一、简析无损检测技术

在现代化检测技术基础上,为充分顺应时展要求及生产要求,无损检测技术应运而生。无损检测技术主要指的是通过对光、声音以及电、磁等物质特性的有效运用,在未对相关检测对象及其使用性能造成损害或者是影响的情况下,针对所检测对象的缺陷及不均匀性实施合理检测,并提供被检测对象对应缺陷相关的位置、数量以及大小、性质等等信息内容,而后就被检测对象所处的实际技术状态展开较为合理的有效判定涉及使用的所有技术手段的总称。其中,无损检测技术包括有超声检测以及液体渗透检测、目视检测、磁粉检测、射线检验、涡流检测等多种检测方式。

1.无损检测技术特点

无损检测技术由于自身优势特征在各种生产活动中获得较为广泛的合理运用,其对应的应用特点为能够正确地选择进行无损检测的具体时机、能够实现对各类型无损检测方法的综合运用、会对被检测对象的结构及材质性能造成损坏影响、可择取最优的无损检测办法。

2.几种常见无损检测技术

第一,RT――射线检测。该种技术的特性那个在于能够更为准确地完成定性,可给出便于长久保存的直观图像籽料,但是该项技术的使用成本相对较高,人体会遭受到射线的有害影响,检验经历过程相对较长。射线检测原理为,射线能够透过肉眼难以穿透的物质,使得胶片感光,射线及射线在胶片实施照射的时候导致胶片乳剂层位置中的卤化银形成潜影,因为密度不同的物质对应的射线系数是各不相同的,为此,其射于胶片各处的射线能量则有着较大差异,在暗室中实施底片处理之后,可根据各个位置的黑度差进行被检测物质所存在缺陷地判定。

第二,MT――磁粉检测。铁磁性工件及材料在磁化之后,伴随着不连续性的存在,导致工件表面及其接近表面的位置对应的磁力线形成局部畸变情况,进而催生漏磁场,将施加于工件表面位置的磁粉实施吸附,在合适的光照情况下产生可视磁痕,进而能够获取不连续性的形状、位置及大小。

第三,VT――目视检测。在所有的检测技术运用中,目视检测技术可谓是最先实施的,旨在确认不会对后来检验造成影响。一般来说,针对焊缝实施检查使经常会选用目视检测技术,这主要是因为焊缝自身拥有相应的工艺评定标准,为此可采用目测及针对相关尺寸进行直接测量的方式开展初步检验工作,一旦发现咬边等难以合格的外观缺陷问题,则需实施大摩修正措施后才能在开始其他类型的深入检测工作。

第四,UT――超声波检测。该项检测技术主要指的是,在超声波跟试件的互相作用直线,针对透射波、反射波以及散射波展开合理研究,从宏观的角度出发就试件的组织结构、缺陷状况、几何特性、力学性能变化等展开合理检测,且可正确评价试件的特有应用特性,该项技术的使用基础在于试件中超声波对应的传播特性。

二、无损检测技术的未来优化发展

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优化提升,无损检测技术能够充分实现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电子测量技术的有机结合,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损检测技术对应的主要发展趋势为层析射线照相技术以及实时成像技术、数字辐射成像技术。研究表表,无损检测技术自身具备有良好的实时、直观、涉及范围广、数字化及可充分实现三维图像的有效获取等特征优势。

1.实时性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迅猛发展,科技时代悄然到来,市场竞争形势愈发激烈,科技和质量的竞争已然成为当先竞争的焦点内容。各行业领域的企业针对自身产品质量的高质获取给予更多关注与重视,针对产品实施百分之百的在线检测要求也越来越高,为充分满足现代化工业发展需求,无损检测技术研究发展方向则更加趋向于直接成像和实时成像,该结果很好地展现了此行业技术领域的主要发展趋势状态。

2.大型化

在科技的深化发展进程当中,伴随着阵列探测技术的形成与出现,将针对大型对象射线无损检测工作变成可能。在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进程当中,计算机所持有的数据处理能力水平显著提升,如此一来,大大缩短针对图像实施重建及处理所需的相关时间,在较短的时间过程中,计算设备能够处理大量数据信息,使得无损检测设备就大型对象实施无损检测时能够获得较为有力的可靠保障。

3.所涉及的应用范围相对较广

直至今日,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无损检测技术的有效应用已经完成了深化渗透。纵观而言,由国防领域中打对导弹及炮弹等等实施地有效检查,到在普通的行业领域中针对相关机械零件及汽车曲轴的检测、在医疗行业领域中开展的CT及透视检查、在航空领域中针对所运载的货物行李实施安全检查,由针对陶瓷所存在的微小裂缝至针对大型货柜实施的合理扫面,均能够看到射线无损检测技术的身影,其所发挥的实际作用是非常巨大,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应用地位。

4.数字化发展趋势

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优化提升,在无损检测技术运用进程当中市场会看到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及计算机技术的身影,基于此以DR与CT作为标志内容的数字式射线成像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快速发展。相较于传统意义上的胶片射线照相手段,数字式射线成像拥有着更为突出显著的特征,具体为能够较为便捷地储存及复制数字图像,且针对其展开各式各样地数字处理,使得图像对应的实际显示质量及相关效果得以优化提高,运用高效的信息系统能够实现图像的完美传递,使得在远程模式进行实时分析及准确诊断成为可能。凭借该项技术在数据处理、存储及传输方面所拥有的巨大优势,使得数字化已然成为无损检测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内容。

四、结语

综上,在各行业生产运行中,无损检测技术均有着深入运用,其能够促进产品的优质获取,该项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客观的。

参考文献

[1]刘金栋,谢建桥.浅谈超声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1).

[2]吴成芸.标准信息技术在无损检测领域中的应用[J].《航空标准化与质量》,2010(04).

[3]杜鹏,张吉堂.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在矿山机械设备上的应用[J].《煤炭技术》,2011(02).

[4]杜广.无损检测技术在矿山机械维修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12).

数字产品的经济特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RFID 追溯系统 防伪技术

假冒伪劣产品不仅严重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发展,还危及着合法企业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为保护合法企业和消费者利益,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国家和企业每年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用于防伪打假。建立产品的跟踪与追溯,通过有效的监控途径使假冒伪劣产品无法进入正常的供应链渠道就显得尤为迫切。

RFID追溯系统是由射频识别(RFID)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的。该系统具有如下优点:自动识别特性的RFID采集数据可与企业现有应用系统对接;与现有的互联网系统结合在一起,通过唯一编码技术和电子商务技术,实现对目标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快速识别,有效地对目标进行跟踪与追溯,并可以通过改变现有的商务流程实现信息共享,加快物流运转,完善企业现有仓储过程,实现出入库自动读取,自动统计,提高对目标的管理效率,及时解决和追溯产品的质量。

RFID追溯系统在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的同时,也导致了信息载体(如标签)和信息传输和处理系统的安全问题,而解决此类安全问题的关键技术之一是信息的防伪和安全。传统的防伪技术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被仿冒、重复使用包装以及识别麻烦等问题,因其主要是通过在产品和产品包装上附加物理特性或者通过电话密码查询来区分假冒伪劣商品。

1 RFID追溯系统的特点

与条码技术相比,运用RFID技术有如下优点:首先与贴在商品上的条码相比,电子标签牢固抗造,使用时间相对较长,而且能适应各种恶劣环境;其次,电子标签阅读器作用范围广、阅读距离长,无需像扫条码那样对准标签即可直接读取,而且读取速度快;再者电子标签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来设计存储信息量并可以设计成可读写的,以便重复利用,节省成本;RFID技术的这些优势可以大大提高数据采集的自动化程度和工作效率,在跟踪与追溯系统应用中是性价比最好的数据采集元件。图1是RFID产品追溯系统框架图。

从图1 可以看出基于RFID的追溯系统需要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1)通过产品编码对商品进行惟一标识。产品代码的内容至少要包括生产商代码,产品类别代码和产品序列号,每一个产品将获得惟一的产品编码。在把电子标签贴到产品上之前,需将上述代码写入电子标签的存储器,并进行锁定,保证每一个产品具有惟一的,不可修改的编码。

(2)使用RFID技术进行产品自动识别。RFID读写器读取具有惟一的,不可修改的编码的电子标签信息,并通过相应的网络传送给远程服务器的RFID中间件,RFID中间件过滤重复读取的电子标签,实现多目标识别,大大提高识别的效率。

(3)信息服务系统为每一个产品创建一个原始文件,记录生产商提供的产品原始信息,如产品的来源及环境要求等。在接下来的商品流通中,商品的动态信息(例如到达时间,地点,温度,湿度等)经过授权的供应链厂商通过RED系统来采集,并经过通信系统实时地记录到原有信息服务系统的产品文件中。凡是经过授权的供应链厂商其读写器编号都已经保存在认证中心的列表中,防伪认证时,比较读写器编号及序列,列表中有的而且符合生产商对产品运输和储存要求的,可以认定为可信产品,否则发出防伪提示信息。

(4)为保证产品原始文件信息传输过程的信息安全,需采用数字指纹和数字签名数据分组加解密等技术,保证数据安全性和不可抵赖性,制造商采用私钥签名的产品信息和产品惟一编号保存在电子标签上并写入数字签名进行锁定,使其无法进行修改。进行防伪验证时,可以通过认证中心的公钥解密,提取产品信息的HASH函数值,与标签内保存的HASH函数值进行比较,判断产品是否为该制造商生产。

2 解决RFID追溯系统安全防伪问题的主要技术

根据RFID的追溯系统具有的四个基本特征,RFID追溯系统必须解决信息载体(如标签)、信息传输、处理系统的安全问题,信息采集之后将通过通信网络传输给数据处理系统,产品信息的处理和传输都将通过相关网络与远程服务器来完成。

2.1 数据过滤算法

由于采用自动识别技术和单品识别的编码技术,如果跟踪与追溯的目标数量庞大的时候,将从RFID电子标签中读取大量未经处理的数据,而应用系统不需要大量重复数据,因此必须对数据进行去重和过滤;系统需要处理的数据将是海量的。针对读写器读取标签产生大量冗余的现象,设计采用标签列表算法来对冗余数据进行过滤。标签列表算法的基本思想是,在内存中创建一个线性表,将每个读周期采集的标签数据加入到线性表中。如果该标签在线性类表中没有,则作为新数据加入到线性表中;如果该标签在线性表中已经存在,则作为冗余数据删除。从而基于这样的线性表结构实现对冗余数据的过滤。

基于线性标签列表过滤冗余数据的算法步骤如下:

(1)创建一个线性表,用来保存有效数据。

(2)在原始数据中取得一个标签数据。

(3)将原始数据与线性表中的数据进行比较,若线性表中没有相同数据,则创建一个新的项目加入到线性表中;若线性表中存在相同数据,则将这个数据丢掉。

(4)重复步骤(2),直到没有新的原始数据。

基于线性标签列表算法的的数据冗余过滤流程如图2所示。

2.2 数字指纹

所谓数字指纹是指通过某种算法对数据信息进行综合计算得到的一个固定长度的数字序列,这个序列也称数字摘要,它与内容高度相关。数字指纹能实现两个目的:数据完整性,如果数据块的内容被改变,则它的数字指纹也会改变;不可伪造性,信息伪造者很难伪造这样的数据信息,使它的指纹与真实信息的数据指纹一模一样。有许多算法能完成数字指纹计算。

2.3 数字签名的生成与校验

数字指纹只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但不能完成身份认证。数字签名可以解决否认、伪造、篡改及冒充等问题。数字签名是通过一个单向函数对要传送的报文进行处理得到的,用以认证报文来源并核实报文是否发生变化的一个字母数字串。具体要求:发送者事后不能否认发送的报文签名、接收者能够核实发送者发送的报文签名、接收者不能伪造发送者的报文签名、接收者不能对发送者的报文进行部分篡改、网络中的某一用户不能冒充另一用户作为发送者或接收者。现在有两类不同的加密技术,一类是对称加密,双方具有共享的密钥,只有在双方都知道密钥的情况下才能使用,通常应用于孤立的环境之中,如果用户数目过多,超过了可以管理的范围时,这种机制并不可靠。另一类是非对称加密,也称为公开密钥加密,密钥是由公开密钥和私有密钥组成的密钥对,用私有密钥进行加密,利用公开密钥可以进行解密,但是由于公开密钥无法推算出私有密钥,所以公开的密钥并不会损害私有密钥的安全,公开密钥无须保密,可以公开传播,而私有密钥必须保密,丢失时需要报告鉴定中心及数据库。数字签名的算法很多, 应用最为广泛的三种是: Hash签名、DSS签名和RSA签名。

2.4 分组加密算法

为保证所有信息在任何复杂环境中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组加密思想如下:若用户A要向用户B发送一组保密信息,则A可以根据所发信息的多少自行决定分块的大小如为t块,设块长为m;用户A根据一种数据块号bn与加密算法表中算法序号en之间的映射关系en=f(bn)从共同约定的加密算法表中选择t个算法,取得t个算法的密钥总长度L=I1+I2+……+It,用某一公开密钥算法生成密钥长度为L的随机会话密钥K,从左向右依次取K的I1位、I2位……It位组成k1、k2……kt,分别作为t个加密算法的密钥。然后对各个明文块依据其选择的加密算法及加密密钥进行加密C[i]=Eλ(P[i])。当将所有明文块都加密完毕,用户A便用B的公钥对随机会话密钥与明文块的块长标志及块长加密。用自己的私钥对由密文生成的摘要进行签名,随后发送加密信息。接受方B获得加密信息后先用用户A的公钥将其解密验证其数字签名的合法性。后自己的私钥解密获得的随机会话密钥K及块长m,接着根据块长对密文进行分块,并通过预知的数据块号bn与加密算法序号en之间的映射关系en=f(bn)由加密算法表查询到解密所需的算法,随后根据解密算法所需密钥长度对K从左到右进行分割,最后根据各块已获得的解密算法及解密密钥进行解密,从而获得明文信息

分组加密算法,相对于普通加密算法(比如: DES算法) ,可以使项目运行中的信息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指数倍的提高。另外对于卡片应用数字签名技术,让每一个标签都拥有一个唯一不同且可以自效验的数字签名,从而有效的实现标签合法性的识别。

为了支持在离线情况下实现对产品信息的查看与效验,需要将产品信息进行编码并存储到RFID标签有限的内存空间中去。同时为了保证安全性,需要对存储的信息进行加密。编码方式按位进行操作,并同RFID卡号进行运算,从而实现卡内数据的自效验。数据加密模块作为保障数据安全的核心模块,采用分组加密算法实现,将其封装为DLL以供其他模块进行调用。

3 结语

通过采用以上几种保证系统信息安全、可靠的技术,RFID追溯系统有效的监控途径使得假冒伪劣产品无法进入正常的供应链渠道,有效实现了对正当产品的跟踪与追溯。RFID追溯系统同原有的ERP及MES系统进行对接,实现完整的产品追溯系统。为企业在产品管理、产品追溯方面提供了完善的解决方案,保障产品质量与物流过程,实现了企业管理系统和产品追溯系统的一体化集成,规范了从生产到销售再到物流的整个业务流程,从而有效提高了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灿明.基于RFID产品防伪追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09.

[2]王俊宇.基于RFID的追踪与追溯系统研究与设计[D].复旦大学,2005.

[3]Youxin Meng.Design of Workflow Engine based on WCF.2009 WRI World Congres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Volume IV, PP:100-103.

[4]陈利.基于物联网的产品追溯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

作者简介

孟友新,女,现为青岛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

姚立新,女,现为青岛工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计算机应用技术。

王娟,女,青岛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大学本科学生。

数字产品的经济特性范文第6篇

一、机械设计制造的主要原则

(一)有效满足机器的功能需求

机械设计制造首先需要满足机器的功能需求,因为任何一件机械,都需要有自身的功能,能够在某些领域中得到应用。从工业生产上面来看,机械设计制造需要满足三大要素,分别是物质、能量与信息,机械自动化系统要能够对输入的物质、能量与信息进行处理,进而可以输出具有某种所需特性的物质、能量与信息[2]。机械设计制造在满足机器功能需求的前提下,通常可以分成机电一体化产品与机电一体化技术两个方面,机械自动化系统作为一个综合性概念,一般会包括设计、制造以及满足某种特定功能。满足某种特定功能是机械设计制造的关键,这种功能主要是由内部有机联系结构所决定的。

(二)采取先进技术来创新设计

我们在对系统或者是产品进行分类时,通常是按照系统或产品主功能的不同来进行。以物料加工为主,加工机是通过对输入的物质、能量与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可以将改变了形态跟位置的物质系统或产品输出,像印刷机械、纺织机械、食品加工机械等。以能量转换为主,动力机可以将输入的能量与信息转换输出拥有不同能量的系统或产品,像内燃机与电动机[3]。以信息处理为主,信息机可以将输入的信息与能量进行处理,进而输出某种信息,像文字、图像、声音等,信息机通常包括了传真机、计算机等。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需要采取先进的技术来进行创新设计,这才能更好满足工业生产的现实需求。

二、机械设计制造的自动化发展方向

(一)数字化发展

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的重点便在于实现数字化,对于机械制造行业来说,图形、数据、知识以及技能等,都属于数字的形式。机械制造企业利用数字化技术来收集信息资料,进而采取虚拟现实、数据库、多媒体等数字化技术来对信息进行分析、重组与规划。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当前机械制造企业已经逐步开始采取网络化的经营销售形式,客户只需要将所需的机械产品以信息的形式,企业便可以基于网络基础上,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而在第一时间将机械产品研制出来,从而满足了客户的现实需求。因此,数字化便是今后我国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绿色化发展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资源形势也越来越严峻。基于低碳经济理念的指导下,人们的环保意识正在逐渐增强,这就使得绿色产品设计制造开始兴起。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更好实现节能减排的经济发展目标,机械制造行业需要将机械设计制造的自动化与绿色化相融合,满足经济社会发展中节能降耗的基本目标,更好达到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目的。机械设计制造向绿色化方向发展,可以将生产制造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报废产品实施回收利用,逐步减少了资源的浪费,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污染,从而贯彻了科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三)智能化发展

随着网络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今后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需要向自动化与智能化相融合的方向发展。智能化主要是指描述机器的行为,基于控制理论的指导下,能够将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心理学、生理学等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实施智能模拟试验,使得机械产品能够拥有思维判断、逻辑推理以及独立决策的能力,进而更好实现对机械产品的智能化操作控制。目前来讲,有些机械产品已经开始具备一部分智能化的特点,我国机械设计制造今后的发展方向便是将自动化与智能化有机融合在一起,从而逐步提高我国机械制造产品的实际应用水平。

数字产品的经济特性范文第7篇

随着新媒体动画的迅速发展,在大众文化的传播下,动画又一次赋予它新的生命,其中包括二维数字动画、三维动画、网络动画、CG插画、数字影视纪录片等。这样新媒体动画多元化艺术发展利用视觉语言,并通过数字化信息向观众传递着艺术之美。新媒体的发展给动画传播方式和传播媒介提供新的艺术形式,也为设计艺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一、新媒体动画的艺术特性

美国《连线》杂志对新媒体的定义:“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它具有互动性、数字化、个人化的特点,数字化是本质,互动是表现形式,个人化则是一种延展。

1.交互性。无论是网络还是移动媒体,交互性无疑是它们作为新兴媒体的一大特色。不同于以往的媒体形式,新媒体极大地扩展了视听感受之外的另一个新体验,那就是互动。互动性成为区别新媒体艺术和传统艺术的重要因素。互动性应用到游戏产业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玩家和游戏的互动性。例如一款热门的桌上游戏《三国杀》,该游戏融合西方类似游戏的特点,并结合中国三国时期背景,以身份为线索、以卡牌为形式集合历史、文学、美术等元素于一身,在中国广受欢迎。

2.衍生性。在整个动画产业链中,动画只占了前端的设计和宣传推广,而后期的动画衍生产品才是动画产业的重点。我国对动画产业受权衍生产品的前景缺乏认识,对动画衍生品的开发力度不够,国内动画产业的开发没有形成相应的产业链。虽然我国已经意识到动画衍生产品带来的巨大经济利益,但目前我国动画产业的衍生品主要集中在玩具、文具、食品、服装等低档的消费领域,与高端产品的结合较少。实际上动画衍生品的范围可以无限扩大,可以开发成更广阔的市场。国外优秀动画企业,在动画形象品牌授权开发中产品齐全,特别注重走高科技路线。我们应吸取国外的经验来开发属于自己的产品,在国产动画上加大力度,创造出中国动画广阔的衍生品市场。

3.多样性。该技术集成了计算机图形(CG)技术、计算机仿真技术、人工智能、传感技术、显示技术、网络并行处理等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是一种由计算机技术辅助生成的高技术模拟系统。新媒体动画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多,新媒体动画艺术形式不仅包括传统的动画电影、动画电视剧,还应包括例如网络及手机动画、游戏动画、演示动画、实验动画等所有基于新媒体技术的动画形式。

4.虚拟性。更是以新技术为基础,它大大扩展了艺术创作的空间,并带来了种种未知的可能性,这使得“虚拟性”为诸多艺术家所喜欢,也因此成为一些新媒体艺术作品的特征。例如网络动画片《功夫兔》运用真人与动画虚拟造型相结合,构图简单,加上音乐与打斗镜头的结合,让人看后充满惊喜。虚拟性给设计者创设了更加宽松的平台,它超越空间性、超越现实性,更是给创作带来了无限的可能性。

二、大众文化下新媒体动画艺术的传播与发展

在大众传媒社会里,新媒体动画作为传播媒介获取了丰富的信息,认识和了解动画的艺术特性,形成一定的生活观、价值观。媒介即文化。文化具有媒介性。从艺术作品到艺术欣赏,以往大多采用简单的、直接的传播方式,传播的意义并未引起人们的关注,这主要是由于生产力水平及科技水平的局限,致使传播功能落后,未能对艺术活动产生较大的影响。艺术传播在当代艺术活动领域,已经显示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对于新媒体动画作品而言,它的传播形式、规模等对于接收者的接收方式、欣赏情趣等都具有极大的影响。大众文化从一诞生开始,就与大众媒介结下了不解之缘。大众媒介一步步为大众文化推波助澜。

随着网络这个第四个媒体的普及,网络动画可谓无处不在。它的出现和发展更是将大众文化推向前所未有的,深刻地改变了大众文化的生存面貌和发展状态。总体而言,现在新媒体动画中网络文化传播更为广泛,既要趋利避害,又要建设和谐环境下的大众文化。新媒体动画在本质上是一种大众文化,是文化生产工业化和商业化的产物,具有高度的标准化和消费性的特点;而且自从动画片诞生百余年来,人们普遍认为它只不过是一种娱乐方式,缺乏理论基础,更没有人从文化学的角度审视它、考察它,甚至有些国家、有许多人直到现在仍然拒斥它。然而,动画技术与艺术的发展异常迅猛,美国、日本的动画大片已轰动全球,中国动画文化产业正在蓄势待发,很多设计人才正在新媒体时代下,在学习艺术理论情况下,通过自身的实践和天赋会成为动画艺术日益扩大和强化的支撑者。

三、新媒体动画对设计艺术价值体现

动画是技术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因此动画人才除具备技术操作技能之外,还必须具备广博的文化艺术知识。而目前我国艺术类人才和技术类人才的培养还相互对立,与动画艺术的需求存在一定脱节。正是我们对新时期设计艺术价值观念的转变,把人才放到第一位,所谓“山高人为峰,发展在人才”。2010年由陕西省文化厅、陕西动漫产业平台举办的“美国好莱坞特效大师克雷格•霍尔柏林先生CG高端技术及动漫人才培训报告会”在西安举行。通过国外专业人士认识中国动漫情况,明确了如何才能成为一个优秀且符合国际动漫发展要求的人才。数字新媒体艺术创作目的是以人为本,而非以技术为本。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技术发展快速让人吃惊,绝大多数人们认为技术更加重要,显然将设计艺术教育排到了其次。新媒体动画艺术实践应适应最新数字技术,但不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字技术与艺术应是相互影响与相互联系的。即广义上讲的传播设计的内涵—在一般群体和语境中传递与交流设计文化信息的行为的过程。从此意义上来看,人们时时都在实践着设计艺术的谋划活动,人人都是设计者,人人都是设计艺术文化的传播者,人人都需要学习设计艺术文化,这也是设计艺术文化普遍性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数字产品的经济特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 数字出版 出版信息资源 开发 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 G2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2) 04-0056-04

随着数字技术在全球范围的广泛应用,数字信息资源也越来越引起我国出版界的普遍关注。数字出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已成为我国出版产业领域的热门话题。那么,目前我国出版业开发利用数字信息资源的情况如何呢?为摸清具体情况,我们于2011年6月份开始,组织了此次问卷调查活动。

历时近一年的调查,采用个别走访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个别走访共访谈了20余名出版业界人士,他们中有出版企业领导、出版行政管理机构政府公务员、出版业务人员、高校出版专业教师等。问卷调查共向全国的出版社、期刊社、新华书店、民营书店等寄发调查问卷1000余份,回收189份。尽管问卷回收率偏低,但也基本摸清了我国各类出版企业开发利用数字信息资源目前的状况。尤其是一些业界翘楚,如商务印书馆、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上海新华传媒集团公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中南出版传媒集团、湖南人民出版社、岳麓书社、江苏教育出版社、河南科技出版社、知音杂志社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使此次调查结果的可信度大为增强。

下面将此次调查的情况分三个方面陈述。

1 出版企业对数字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

问卷调查中设计了两个问题了解这方面的情况,一是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机构设置情况,二是数字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情况及已贮存的数字化信息量情况。

目前我国各类出版企业设置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情况如表1所示。

是否专门设置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反映出企业对数字信息资源开发的重视程度。从表1可以看出,在我国出版企业中,已有44.4%的企业专门设置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尤其是出版社,专门设置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机构的比例很高。可喜的是,在这84家已设置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专门机构的出版企业中,除了前面提到那些业界知名企业之外,还有一些民营企业,如广州天闻角川动漫有限公司等,也名列其中。十分愦憾的是,在回收问卷涉及的多家新华书店中,仅上海新华传媒集团公司一家专门设置了数字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其他书店都未设专门机构管理数字信息资源,有的店甚至连兼管数字信息资源的部门也不明确。可见,新华书店系统对数字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还重视不够。

衡量出版企业对数字信息资源开发是否重视的另一标准是,数字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情况及已贮存的数字化信息量情况。因为数字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要以收集贮存的数字信息为基础,而数据库又是贮存数字信息的基本条件。通过此次调查我们了解到,目前我国出版业数字信息资源数据库的建设还处于较为落后的状况。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数字信息资源数据库建设比例不高。据回收的调查表统计,目前已有72家出版单位建立了贮存数字出版信息资源的数据库,占受调查单位的38.1%;正在建设中或规划在近两年内建设的出版单位有18家,占受调查单位的9.5%;目前未建也无确定建设规划的出版单位有99家,占受调查单位的52.4%。作为数字化信息资源应用大户的出版产业,其数据库普及率如此之低,不得不引起广大出版界同仁的深刻反思。二是数据库收集贮存的数字信息量有限。在已经启用的72家建立的数据库中,收集数字信息最多的是上海新华传媒集团公司所建的数据库,已收集数字化出版信息5万多条,其余大多数只收集了1万多条信息,收集最少的一家目前仅贮存200余条信息,可以说是刚刚启用数据库。数字化出版信息浩如烟海,收集贮存不达到一定的量,就要严重影响其开发利用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大声疾呼:是出版企业把数字信息资源数据建设和数字信息收集贮存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时侯了。

2 出版企业常用数字化信息的类型

在出版活动中,哪些数字化信息最为有用?在调查问卷中,我们根据事先了解的情况,共列了9个选项供被调查者回答。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中所列的8类数字化信息,可以说是现代出版企业必不可少的基本信息。在网络发达的数字信息时代,出版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发展,就必须掌握和运用好这些最基本的信息。然而,我们此次调查的结果在受访的189家企业中,能常用这全部8类数字化信息的出版企业少而又少。依据表2所提供的信息,结合我们个别走访的情况综合分析,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出版企业常用最多的数字化信息类型是产品出版信息,其次是产品销售信息。常用这两类信息的出版企业分别达到77.8%和68.3%。这说明大多数出版企业的市场意识有所增强,产品信息越来越受到出版业界的重视。但与此同时,必须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仍有20%—30%的企业不太重视产品信息的收集利用,不知这些企业是怎样应对出版物市场的激烈竞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