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体育学科的本质属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警醒;“家常课”;举隅;教学反思
现象一:注重口算能力的训练,忽视数学语言表达的精练
一位二年级数学教师拿着几个口算卡片边走边说:“同学们,今天进行口算比赛,看哪一排能获金杯。”
思考:
这是一位二年级数学教师在课前让学生进行口算竞赛。课前让学生进行口算竞赛已成了许多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常规,能有效地落实课标中对学生“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的要求。该班教室里学生课桌分两列摆,每列坐了6个学生。这位教师本意是把学生分两组或两列进行口算竞赛,但是,教师对数学语言表述随意性大,即对排与列表述得不准确,错误地将列表述成排,应该说“……哪一组或哪一列能获金杯”。老师只注重了学生口算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数学语言表达的精练,教师错误表述给学生在认知上造成严重的后果,这是低年级数学教师最忌讳的。
现象二:含糊不清的教学行为充斥着课堂
一位教师在上体育课时进行队列训练边做纵队手势。
师:同学们按老师的要求站成两排……
(有的学生已按老师的手势要求排成纵队两列,有的学生却不知所措。)
师:第一排报数,第二排报数……
思考:
上述体育教师言行不一,手势和语言表述相矛盾,错误地将列说成排。假如学生未看教师的手势,只听教师的口令,就站成两排了。接下来,学生报数时,更令人费解,教师习惯用排来命令学生报数,明显错误,正确应该表述为“第一列、第二列报数或第一队、第二队报数”。上体育课,老师喜欢把学生排成纵列进行队列训练或做操,这样学生的一举一动老师都一目了然。虽然是体育课,但是老师这种不科学的、不注重细节错误的语言表述是学生认知上的灾难,是无效的。所以体育教师要有深厚的学科素养,做到语言表述既要顾及数学学科的特点,又要结合学生认知特点,表述要准确精练,不能含糊不清。
现象三:平时不注重细节,造成学生认知上的错误
某校因拆点并校只保留了一至三年级,二年级有10个学生,这位二年级数学教师也是该班的班主任,在开学时刚好捕捉到该教师安排座位。
教师做纵队的手势。
师:同学们按老师的要求男、女各站一排。
(学生男的站一列,女的站一列)
师:男生这一排先报数……女生报数。
师:由现在按照由矮到高排顺序。
(学生按由矮到高的顺序排好,安排座位开始……)
师:张×坐这排,李×坐那排……
思考:
这样教师便“顺利”完成了安排座位的任务。从整个安排座位过程来看,老师全都把列当成排,当时我真想走到教室与该教师理论一番,岂能这样忽悠学生,可仔细一想,还是检查学生对排与列认知的程度。课后于是便抽查了第一、第二列中第二排两个学生,说一说自己坐的位置,结果两个学生都说:“我坐第二排。”依次抽查了两列中的第三、四、五排的学生,学生也说“我坐第三、第四、第五排”,这样表述是含糊不清的。上述安排座位中坐第二排的两个学生,虽然坐同一排,但列不一样,显而易见这位教师除队列安排表述错误外,学生报数时,第一句交代“男生报数”就可以,为什么还要“这一排”呢?二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排与列的问题只是一个模糊的认识,不会从数学角度去观察分析,所以要从生活场景中抽象出排与列的本质属性并建立排与列的模型。教师在表述排与列时含糊不清,又这样忽悠学生,直接造成学生把排当成列的错误认识。
我决定跟踪该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的过程,刚好北师大版数学第三册“数一数与乘法”中有相关内容。
“数一数”教学片段:
1.数一数有几只熊猫
教师出示熊猫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师:图中画的是什么动物?
生:熊猫。
师:一共有几只熊猫?你们是怎么数的呢?
生:5个5个地数有3个5。
师:怎样列式计算?
生:5+5+5=15。
师:还能怎么数?怎样列式计算?
生:3个3个地数,有5个3。
生:3+3+3+3+3=15。
片段评析:本节课是“数一数与乘法”的起始课,为体会学习乘法的必要性,理解乘法的意义奠定基础。熊猫图是方阵排列的,学生刚接触排与列在数学中的应用,教师应引导学生揭示排与列的本质属性:横着摆为排,竖着摆为列。教师先引导学生:如果横着看,第一排有几只熊猫?有几排?如果竖着看,第一列有几只熊猫?有几列?这样学生便认识了横为排,竖为列,巩固了排与列的概念。其实还可以利用学生的座位这一生活资源。这个片段中教师排与列一字未提,只是照搬教材用跳着数的方法引导学生列式,给下面的教学内容带来了障碍。
2.数一数圆片有几个
教师出示圆片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
师:横着看每排有几个?有几排?
生:横着看每排有6个,有4排。
师:竖着看每列有几个?有几列?
生:竖着看每排有4个,有6排。
片段评析:正因为教师未能正确引导学生体会排与列的本质属性,导致学生把列当成排,出现了“竖着看每排有4个,有6排”的错误说法,给教学带来障碍。很显然,横着摆为排,竖着摆为列,这是生活常识。数圆片方法有所不同(数一排几个,有几排;或数一列几个,有几列),可以事先让学生动手摆圆片,从活动中发现横着看第一排有6个,有4排,竖着第一列有4个,有6列。通过活动体会不同的数法都有相应的算式表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以学生为中心,有技巧地抓住学生的回答展开教学,这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所在。
思考:
【关键词】体育;娱乐;竞技运动
当今,竞技运动能全面、协调的影响人体的发展。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竞技体育运动越来越受更多人的青睐。人们参加体育锻炼和各种竞赛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对这些活动项目的需求已成为人们生活方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国家中运动员的高水平成绩正是这些国家重视发展竞技运动,重视发展群众体育运动的结果。
竞技运动是一种相当重要的社会现象,它与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密切相关。因此,竞技运动的功能具有相当大的多样性和多方面的特点,它的主要功能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竞赛功能
竞赛功能反映出了竞技运动的主要特征和特殊性,它与竞赛和训练密切相关,也同普及与提高的统一原则紧密相关,它的派生功能包括以下几点:(1)标准功能,具有国际主义、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各种品质的运动员,其本身就是竞技运动的主要价值,标准化功能就是由这种价值来确定的;(2)娱乐功能。这表现竞技运动被当作一种从体育锻炼中得到享受的一种手段来运用,不论是从广义的(运动成绩得到社会的承认)概念,还是应当包括球迷和观众在运动中所体验的欢乐和愉。(3)表演功能。竞技运动的表演功能是作为一种舞台形式出现的,其目的是使部分群众联合成为一个整体,即可以在一起交流他们之间的各种价值,使之得到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又可以获得休息,并能吸引人们积极地从事体育活动和竞技运动。
2 健身休息功能
竞技运动不仅能使人的身体得到发展,而且还能培养训练者的个性,人在精神上和体力上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正是因为这种发展,才创造出文明的、全面发展的、完整的个人面貌。竞技运动领域中的身体活动都适用于全人类。借助于身体活动的帮助,锻炼者可以为完成自己的社会职能做准备,所以竞技运动是人社会化的重要因素。每个社会活动越复杂,则身体发展的多样化和区别程度就越高。众所周知,人本身发展是在生物遗传因素和社会因素(即教育)的作用中形成的。借助于教育和生物作用,运动可以完善人的自然面貌,一个正常的身体状况会由于身体活动的局限或者是体力活动不足而遭到破坏,而一个正常的身体状况则是保障人的生命活动的基础。正是这些确定了竞技运动的健身休息功能具有异常的重要性。
健身休息功能是一种基础功能,它可派生出身体保健功能和身体培训功能。
2.1身体保健功能
该功能与充分利用运动有关,即把运动当作健身的有效手段,避免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的不良后果。它还表现各系统,重要生命器官机能能力和认识能力的良好影响之中;也反映在经过紧张的工作活动之后,运动作为一种积极休息手段所带来的效果之中。因此,身体保健功能具有休息特点,有利于克服人的活动积极降低的特点,也用于消除视力减退的不良现象。
2.2身体培训功能
从广义上讲,是以人们对生命力进行体力培训锻炼,以获得必需的身体完美为目的。该功能要得以实现,必须在顾及到某个具体人的个人能力和他的工作活动的特点,利用运动的手段来控制肌肉系统,改善运动支撑器的状况。应该注意到,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为实现竞技运动的个性培训功能创造了极好的条件。主要表现在: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了,运动的物质基础也得到了巩固,建造了各种运动设施,高校率的练习设备不断地创造和生产出来,身体训练的科学方法不断地完善。
娱乐竞赛于竞技体育之中。国际间的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频繁,每个国家、社会群体和个人都更加重视日益开放,各种文化日益相互渗透和融合。这种竞争和比较的格局,每个社会单元和个人都寻求着新的突破,人们发现,竞争意识的强弱与对文化的需求往往成正比。
一个充满自信,具有强烈竞争意识,要做强者的民族,必然会积极地对待生活,渴求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在传统的文化中,竞技运动和娱乐活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形同一体。到了现代,即使强调体育运动的竞技的含义,但依然如此。现代竞技体育运动虽然还能存在着游戏和娱乐的因素,但这些因素逐渐变得不是主要的了。同时,由于时间的增多,人们对娱乐有了更高的要求,于是,原来是一种形式的文化形态逐渐分离,形成二种文化形态:竞技运动突出了竞争;娱乐活动突破了消遣。国内有一种观点认为:追求娱乐是竞技运动的本质属性。笔者认为,追求娱乐是人的本质之一,竞技运动可以作为娱乐的一种方式,竞争性才是竞技运动的本质属性,是竞技运动的灵魂,即“竞技运动是身体运动的主要表现之一,是间接或直接与他人竞争,为战胜对手和突破记录而进行的一种克服自身障碍或人为设置障碍的个体活动。”
消遣,娱乐只是人们利用竞技运动的一种动机,动机是可以改变的,而本质属性是不会改变的。从竞技运动作为消遣、娱乐方式的产生、发展作为身体教育的主要内容,寻求健康乃至达到特殊目的的一种手段的变化,是人们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产生的利用竞技运动的动机和目的方面的变化,并非竞技运动自身发生的变化。
竞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动力,作为竞技运动本身属性的竞争性,为人们提供了竞争向上、争优的观念模式,对于改变人们的价值观念、时间观念、效率观念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学科的交叉,是指不因学科边界的影响,学科之间相互结合,将不同的思维、方法、理念融合进行研究的活动,让学科之间形成一个统一整体。但学科之间的交叉会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科在横向以及纵向上的发展,影响了不同的学术风格的人才以及不同知识背景下的人才进入这一学科的研究领域,同时影响了人们的了解认识体育。近些年,学者对其研究的领域已经不单单局限于某一块,不被局限于已知的知识和所被熟知的部分,而是不断向着更为深广的方向发展,研究课题也更为深刻,所以其理论知识的应用也变得复杂多样,单纯运用体育基础层次的理论知识以及知识面是相当狭隘的,不能对其达到高质量的研究,不能有效实现研究的目的意义。而通过各个学科之间进行交叉的研究可以改变这个困境,将各个科目之间的知识进行综合和拓展,不同领域规律、概念研究体育人文社会学,融入到这一学科的研究发展中,同时对这些进行修改和调整,让其能更好适用于这一学科。交叉的研究,可以拓展另一片研究领域,大大扩展体育人文学方面的研究范围,研究人员思路要不断拓展、不断创新。与文科的交叉学习,将其研究的内容引到心理学、风俗、美学更为感性的层面,这直接促进了有关体育的哲学、史学、法学等多个方向的不断发展。和理科的交叉学习,可以形成有效的思维模式和方法。通过交叉学习,可以形成一种全新的研究思路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和理科交叉学习,在研究学习中,吸取其他学科的优良的方法,比如可以引进使用先进设备,这样我们的研究可以更加的精确,这便利于形成广阔研究思路。不同学科间的交叉,可以为学科的学习带来新的学习活力和动机,引发学习的新思路、新的灵感,对于学科的深化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多方向、多思维的进行拓展,满足当前社会对于综合性知识方面的需求。
2因素之一:元研究
元研究中三大领域,元理论的研究、元方法的研究以及元数据的分析研究。元理论是对其研究的理论方法进行研究;元方法是对方法进行研究;元数据是对数据分析研究。一般的情况下,出现元研究,(1)因为学科的主体出现了根本性质的转变,所以要对学科普遍使用的逻辑以及范式进行修改;(2)长久没有发展的学科,似乎走到了绝境,学科没有生机活力,学科的践行者越来越困惑地面对这种情形,主要变现为,对一些基础性的问题如学科建立目标可能性、学科研究的有效方法理论性和有效性问题。现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不断发展,这一学科存在不少问题,困惑于学科定义、方法以及其本质属性,这些都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科的发展。较为广泛的元研究主要有体育人文学的有效性,规则性以及合理性;这一学科所要研究的对象、理论结构、性质以及功能;考察研究其发展历程;探索理论形成道路和研究范式发展变化;分析在一定条件下理论和方法造成的结果;对其共同体进行研究。解决其发展的动力不足这一现状应该是对以上问题的一个综合性广泛性的研究。
3因素之一:自我扬弃
辩证看待优劣,就是自我的扬弃,有矛盾的事物发展就是自我扬弃的过程,可以有力推动事物发展,是事物的质量过程。这个发展的过程中,就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科的发展,是一个充满艰难险阻的过程。不同人的价值观不同,来自不同的层面,出身不同,对于体育和社会与人们的关系看法必然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这种分歧也体现在对学科的定义认识,对学科发展的认识。因为这些原因,在学科的研究中出现了相当多的争议以及分歧,这些矛盾分歧在学科被逐步验证。在整个过程中,我们将合理的观点和科学的观点进行综合归纳,将其作为一项成果规范保护起来。社会的不断发展,逐渐会出现新的分歧和质疑,再次进行完善扩展,并对结果再次保护规范作为有效成果,这是一种自我扬弃的过程,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可以有效促进体育人文学的革新发展,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不断扩展、不断扩展。因这些内在的动力,推动了体育人文学科的不断发展和认识,这对于体育人文学科的构建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4社会需要的因素
人们因为需要而不断促使自身的发展,相同的如果技术有需要,科技就会成为推动技术发展的动力。可以看出,社会的需要是事物的发生发展的动力源头。我们对体育人文社会学的进化发展的研究,应该从体育学的需要以及体育市场的发展需要这两个方面来理解。
4.1体育事业的发展需要
21世纪,体育在社会的发展中有着怎样的地位,一个民族,拥有更多的老当益壮者,那这个民族一定强大;相反这个民族一定弱小。体育在民族的崛起、国家的发展进步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今的体育,已不单单是体育,更多的是与社会的经济、政治以及文化的结合。体育同时也是一种外交的手段有利于两国的关系的改善发展。
4.2体育市场的发展需要
当前,体育在国民社会生活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出现了体育市场,体育市场是市场经济大环境下的必然产物,它直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让国民有更多便利的条件从事体育运动。健康的国民、健康的市场,才是当代社会发展体育的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概念 认识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7-0091-03
1 前言
21世纪的今天民族文化建设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从整个大的世界格局看,经过了西方文化全球性扩张的世界,给人类社会带来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很多的社会问题,人们开始重新返回本民族的文化源头,重新思考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并从中找出修正本民族文化在当今发展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在体育方面,以西方为主的现代竞技体育同样面临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体育场馆的大量建设、兴奋剂的使用、运动方式模式化等等,使得各个国家的政策收入要大量的投入到基础设施建设中,而减少了对健身活动本体的投入。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体育界开始逐渐把民族传统体育的建设提升到了重点位置,并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进行建设,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从1997年被确立为体育学下的四个二级学科,1998年各体育院校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招生,到现在可以进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培养的学校已经达到了45所,每年有数千名学生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实践等各方面都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学科建设已经初具规模。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是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基础,是关于某一事物思维的起点。概念赋予经验以形式,并使明确表达成为可能。甚至在我们试图说清楚自己的观点之前,概念就已经使我们可能去认识世界中的事物了。对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学术界并没有一个形成统一的认识和肯定,只是为自己的研究内容作了一个范围上的界定。研究者深知以自己的能力不可能为民族传统体育下一个准确而另人信服的概念,但是出于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负责和兴趣,本文对以往关于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研究与界定进行了梳理和辨析,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从对概念的实质论辩如人,旨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作一次全新视角的讨论。
2 对目前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界定的理解
概念反映了人们对事物本质属性认识的思维模式,它是人们认识事物总体特征的思维起点,是人们对其进行认知、判断、推理和论证的基础,人们对概念的认识集中体现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水平,体现于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等各个层面。人们对概念的认识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事物的发展水平等因素的制约。我们所无法达成一致的是概念,而概念又反过来决定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侧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经历不同、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选择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所以,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永远处在变化中的动态的概念。时代的不同,人们的需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所指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也不相同。民族传统体育的专业建设处在初级阶段,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正呈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之势,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所处的利益群体不同所给予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也不尽相同,总的来说,学者们主要从体育学、文化学、历史学、民族学等不同的角度对其进行了论述和界定。本文选择了以下几个比较权威的、比较有代表性的概念时行梳理如下:
张建雄等采用文献研究、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相关问题进行探析后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一个或多个民族所独有的,在人民大众中广泛传承的,具有修身养性、健身技击、休闲养生、竞技表演、观赏游艺、趣味惊险、民俗音乐歌舞交融特色的体育活动形式。赵进在《“民族”、“民族传统体育”概念及其他》一文中,运用历史学、文化学等多学科人手,将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分为“大概念和小概念”两种,界定他所认为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刁振东指出,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源于民族体育和传统体育。后来人们以世界体育角度为民族体育内涵和外延进行扩大并概括为一个群体,即民族体育的概念通常用来表述与世界范围内规范传播的现代体育竞技活动相对应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这种内涵和外延的扩大导致民族传统体育与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模糊和混淆。张选惠主编的《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教材中,从强调民族性、传统性及特色性入手,将民族传统体育界定为:是在中华民族中开展的,具有深厚民族传统特色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叶加宝等主编的《体育概论》中,认为每个国家都有其自己的民族传统体育,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多种民族文化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各民族传统的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总称。以上的概念基本上反映了当前民族传统体育概念探讨的主要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和分析,百家争鸣、百家齐放更有利于学术研究的推进。本研究在借鉴以上学者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历史学、文化学、逻辑学等相关知识,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进行了新的阐释和分析。
3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实质
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是什么,我们无法给予一个精确而唯一的标准,这是一种妄为,至少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人对任何概念的界定使绝大多数人接受和完全信服,而逻辑学家告诉我们“无论是客观现象还是主观现象,无论是自然现象还是社会现象,都可以是概念所反映的对象”,这样概念的可界定与否似乎成为了一种悖论。这一问题的解决让我们回到对概念界定的主体上来,可以肯定,到目前为止,任何概念的产生都是人类思维活动的结果,任何概念的界定都是人们有意识的按照某一逻辑结构进行思维的结果。概念产生的核心是人,是人的思维,而人的思维是最难以把握的变量,每个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地理环境、教育及成长经历等的不同决定了人们思维的不同。所以,所有概念的界定都是一种主观的思维活动;即便是通过大量的实践和经验,有科学的数据作支撑,并称之为客观,其实这也是一种主观,是主观选择下的客观,因为“如果科学的真是基于经验总结和实践的客观,那么经验总结和实践的客观已经带有某种主观的意向,客观已经打上了主观的烙印,最终问题是:客观问题本身会不会是主观的。”这样,所有对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概念的界定,只是告诉人们在界定者的心目中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就是这个样子的,而且历史上也曾经有过符合这一界定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存在过。因此,对概念的可界定与否并不是一种悖论,只是界定者认为在他心目中某一事物的概念是什么样子的,是界定者从自身出发、根据自己的思维逻辑对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符合这一思维逻辑的所有事物的概括。
4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认知的角度
我们无法给予民族传统体育一个精确而唯一标准的定义,并使绝大多数人接受和完全信服,但是,民族传统体育之所以是民族传统体育还是有其鲜明的、不同于他者的个性特征。如上所述,所有概念的界定都是一种主观的思维活动,是主观选择下的客观,所以,这些鲜明的、不同于他者的个性特征却是可以根据我们的价值期待,或者说根据我们开发民族传统体育的潜在价值的需要,使民族传统体育给予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安排。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要用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观点来看问题,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说我们讨论问题,应当从实际出发,不是从定义出发。如果我们按照教科书,找到什么是文学、什么是艺术的定义,然后按照它们来规定今天文艺运动的方针,来评判今天所发生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这种方法是不正确的。我们是者,叫我们看问题不要从抽象的定义出发,而要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我们现在讨论文艺工作,也应该这样做。所以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我们也要用普遍联系的、永恒发展的规律来看,要从实际出发,不照搬已经成形的、固定化的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然后按照它的规定来界定今天的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划定今天民族传统体育的一切,评判今天所发展的各种见解和争论,而应该从客观存在的事实出发,从分析这些事实中找出方针、政策、办法来。也即是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界定的一种方法。
5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再认识
[关键词]:初中体育 教学互动 寓教于乐
一、初中体育教学的特点
它是实现初中体育教学目的和任务的基本途径之一。初中体育教学除具有与其他学科教学的共性外,还具有其自身的学科独特性。虽然目前各界对初中体育教学性质的认识不尽相同,但总的来说,初中体育教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教学目标的多向性。初中体育教学的目标可以同时指向多个不同的方向,比如提高初中体育运动知识,增加学生的体质体力和运动技能,运动情感的具体体验以及进一步加强心理素质等等,也即让学生在身体、运动认知、运动技能、情感、社会心理等各方同时进步、和谐发展。这一点与文化课有所区别,文化课的主要目标是向学生传授某学科的知识,而且仅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其目标比较单一、简单。
2、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在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尤其是学生是通过身体直接参与,主要以身体活动为主。毕竟初中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大量的初中体育运动项目都强调以活动为主,所以在初中体育的教学过程中,其主要是通过学生参与各种各样的身体练习去学习体育运动的技术技能。由此可见,初中体育教学是学生直接参与的体力实践活动。
3、 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和复杂性。初中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实施主要依靠在户外开阔的环境中,通过身体活动参加,练习内容形式多样,参加人数较多,为师生之间的互动创造了方便有利的条件,也大大增加了师生之间互动的机会。也正是基于此,它无形之中增加了初中体育教学组织形式的多样性和组织管理的复杂性,也显现出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作用和人际关系的特殊性。这一点与一般学科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截然不同。
二、初中体育教学中互动的深层次分析
"互动"一词的概念在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不同学科中是不尽相同的,在综合理解其涵义的基础上,我们结合初中体育教学的特点,把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互动理解如下: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互动指的是师生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具体情境中,以特定的符号系统为中介,为传递初中体育知识信息、沟通情感及交换意见而发生的直接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
作为一种教育性的互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互动是社会互动中的一种特殊类型,同时它也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即指在学校这一社会组织中,它是师生在初中体育教学的具体情境中相互交流信息情感、反馈意见、和共享信息的一种人际沟通活动。具体说来,它包含以下几方面的意思:
1、 初中体育教学中互动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由于互动的本质属性在于主体性,是共存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和相互理解,所以在互动的过程中,互动双方要实现各种信息的交流与行为上的互动;
2、初中体育教学中的互动是特定的,它必须在初中体育教学活动情境中去实现人际互动。离开了它的特定互动情境,初中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特殊性等于空谈;
3、实现初中体育教学中师生间的互动必需借助于一些特定的符号系统,比如运动技术概念或术语、动作、体势等,以这些为中介运用语言和非语言(包括动作和形体语言等)两种形式去实现的;
4、初中体育知识(包括技术技能等)中的信息、情感、态度、意见等是初中体育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内容。只有通过这些内容,才能让师生在心理上和行为上发生变化,促使师生间的彼此了解、交互作用,从而形成共同的观点和认识,进而达到师生间的人际沟通,最终实现初中体育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认知活动、情意活动的协调,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和任务的完成才有所保证,实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的。
三、初中体育互动教学的意义
【关键词】体育教育;高职学生;影响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1-0077-01
21世纪是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时期,高职教育的技术性、实用性和应用性综合能力特征的培养,必须通过高职教育改革来实现。高职体育教育是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基本学科。其课程目标应与高等职业教育目标相一致,围绕高职职业能力特征的培养,改革高职体育课程体系,探索体育课程教学模式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现状的研究分析,对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提出自己的设想,最终找到一条符合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崭新模式。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应与高职教育发展规律和特征相适应
高职教育以市场为杠杆,就业为导向,培养技术性、应用性专业人才为主要任务。高职院校的体育教育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身体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体育学科同其它公共基础学科、专业学科有所不同,它的本质属性是掌握身心健康的基本理念,以学生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为最终目的。其次,围绕高职院校的专业特点,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有些职业培训内容都是凭借一定的体育活动,拓展人的认知和视野,培养队员的团队合作和信任的建立,磨炼人的意识品质,有针对性地强化岗位所需的关键身体素质和协调能力。如计算机操作、应用电子、会计专业等职业,需要手指的灵活性较高,可以选择各种徒手和克服阻力的手腕和手指练习;旅游管理专业,必须强化服务意识,牢记“客人永远是对的”服务语言,可以选择形体动作、体育舞蹈、健美操。道桥和测量专业的学生,他们大多都是野外施工,风餐露宿,必须要有强健的体魄,可以选择攀爬运动练习。
体育的精神,体育的魅力,从罗马,古希腊时期,一直到今天的现代化社会,是人类文化中一股永不衰竭的力量,给人们永远的激奋和震撼。由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的欠缺以及社会的不良影响,大部体育教育与审美观的关系落脚点就在于美育。体育教学中的美育是培养和塑造全面发展的人不可少的教育内容。而且能推动高度审美观的树立,达到培养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目的。
身体健康直接关系到人的事业的成败。身体是知识和技能的载体,没有身体,一切都谈不上。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高职学生要以成为复合型人才为目标,力求掌握高超的技能和广博的知识。高职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既要让学生掌握好良好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技能,还要使他们具有健美的体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顽强的竞争意识和拼搏精神。
二、对竞争意识的培养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为目标,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是:把知识智能教育与专业技能培养相结合、把综合能力培养与健全人格培养相结合、学习钻研能力培养与竞争生存能力训练相结合。目前的体育课程体系构建,还没有完全适应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怎样在短时间内完成《刚要》的要求,是体育教育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大部分高职学生来自全国各地,所受到的素质教育程度不同,再加上大部分高职学生都是90后,从小在家里就是太上皇和娇贵公主,体育教育没有跟上,体质并不是很好,有的学生因身体原因、退学等等,学业不能顺利地完成,更谈不上成才、报效祖国。有的学生体育课根本就没有上过,更谈不上进行健康的锻炼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
在交往中,人的外在印象,特别是“第一印象”显得格外重要。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对后继信息的理解和组织有着强烈的定向作用。因此高职学生在应聘过程中或第一次去单位工作一定要树立自己良好的个人形象。现在的企业、工厂等一些单位,他用的人才不仅要求知识渊博,经验丰富,技能超群,而且对其外部形象和内在气质也有一定要求的。要招聘一个技术人才,首先看的是这个人的外表、形体和气质以及身体素质。比如说,一个单位来要人,有三个学生去应聘,三个学生的技术水平一样,一个身高1.75m,但是身体不好,经常生病;一个身高只有1.5m;另外一个身高为1.7m,这个单位肯定要那个1.7m的学生。
高职学生大部分没有进行过社会实践,也没有过自己独立谋生的经验,因此就不知道社会上竞争的激烈性,并且从形势看来,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严重,高职学生相对来说就业情况稍好一些,但是随着高职院校的增多,学生也不断地增加,就业的压力也开始凸显出来。针对这样的实际情况,就应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三、对自信心的培养
高职学生大多是成绩差,无望升入自己理想中的大学,才来高职学院学习技术的,在只有升入重点大学和本科院校才能成才的传统偏见的影响下,这无疑对高职学生的心理产生极大的冲击。他们深感确实已不如人而自卑,没有信心,自暴自弃。刚跨进高职学院的新生,由于现实与自己理想的高等学府存在一定的差距。又加之以前社会上对技术工人不正确的定位,他们心理波动很大,甚至感到自卑、茫然,产生压抑、焦虑、苦恼等负面情绪,失去进取精神;有的学生因此而消沉,荒废学业,混过几年高职生活,不学无术。体育教育能通过对身体的刺激,帮助技校生开阔胸襟,调整身心,培养积极面对困难的勇气,减少和避免各种负面情绪,使之变得理智,充满自信和朝气,尽快融入学校生活。
四、结语
中华体育道德宗旨是塑造理想而健全的人格。孔子认为,理想人格塑造要“志于道,居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把精通体育射御看成塑造理想人格的必备的要素。儒家主张通过人的身体教育和训练作为“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根本,实现人身心的全面发展,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体育 艺术 关系 语境
中国民间有句老话叫作“艺体不分家”,这在经验的层次上部份地道出了体育和艺术各自的特性以及两者相互融合的关系。纵观国内外对体育学和美学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学者们对体育与艺术的研究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对“艺体不分家”这一流俗的看法持赞同的态度,致使学术界关于艺体之关系的研究盛行起来,其中学者们更多地是以两者相互融合的关系为其发展的主流,并渗透到对美及其价值的研究中,却殊少谈论“艺与体”或“美与健”之间的那种“和而不同”的本真关系,(“和而不同”原则认为事物虽各有不同,但绝不可能脱离相互的关系而孤立存在;“和”的本义就是要探讨诸多不同因素在不同的关系网络中如何共处,就是要强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更没有指明“艺体不分家”在不同的语境下究竟意味着什么。人们所以在艺体关系的研究上一直陷入一种“本位丢失”的状态之中,其中的一个主要盲点是基于对谈论问题的“语境”的思想混乱,思想观念的错误定位足以对实践的指导产生偏差。本文将在体育学与美学的语境中,通过两者所表现出来的一些差异性的特征来探讨“艺与体”的关系。
体育学语境就是在不脱离体育的“健”的本位功能的前提下,谈论体育和艺术两者的关系,本文旨在谈论两者可以不分家,但必须定位清楚两者是在体育学的语境下探讨“合而不同”的关系。体育在实现自身的本真功能(即“健”)之余可以追求附带的“美”,但“健”始终是其的本位追求和功能,为了“美”而弃“健”这不是本文所谈论的“体”。二者可以“融合”,但必须持守各自的“本位”,“融合”不是“捏合”更不是“凑合”。现代体育项目在得高分、追名次的同时,越来越重视它的审美价值,体育中越来越多的渗入美学元素,这无疑增加了体育的艺术感,使体育艺术化,当然体育的艺术化发展趋势我们并不反对,但“美”永远只是体育的附带价值,体育在持守住“健”的本位功能之余,所产生的额外附加功能是可遇不可求的。体育和艺术可以不分家,但切不可舍健追美,更不能因为“艺体不分家”这一流俗的观点就把两者无限制的融合,使体育成为既不是体育也不是艺术的四不像。
增强体育活动的“艺术性”,甚至使某些运动项目“艺术化”,这些都不能从整体上改变体育的本质属性,因此,无论艺术元素怎样渗入体育,体育如何“艺术化”,体育还是体育。例如,对于美感较为集中地评分类项目―花样游泳、花样滑冰等项目中有许多舞蹈动作,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甚至可以说它们与艺术一样,是美感集中的物化形态,但它们本身却是竞技运动项目,不管它们如何朝着艺术化的趋势发展都不能进入艺术的领域成为某一艺术门类。
舞蹈是通过肢体动作来展现身体的美感并传达人们的内心感情的身体活动形式,其强调的是精神上对“美”的追求。在“美学”这一特定语境下,艺术和体育同样可以相互借鉴并融合,但“美”始终是艺术的本位追求,不能为了使两者迎合“艺体不分家”的关系,而无限制的把体育元素融入艺术中,为了“健”而弃“美”。
美就是美,既能强身健体又能展示美的身姿的身体活动是不存在的,如芭蕾舞蹈演员为了展示身姿动作的优美,就不得不违背人体生长发育的自然规律而扭曲某一肢体(如一位脚的站立),高难度的技术动作传达着身体的美,其不但没有达到强身健体的功能反而损害了身体本来的健康程度,这与体育的本位功能相违背,但我们却不能说体育重要艺术就不重要了。在舞蹈等艺术表演中,“美”才是第一位的追求,而“健”只能是在其达到所追求的“美”之后去附带考虑的。为了追求艺术美就不得不牺牲身体的健,这才是我们所说的带有“美感”的舞蹈,这才是舞蹈最本位的追求与价值体现。
体育和舞蹈在持守住各自的“本位功能”的同时所发挥出的“额外功能”都是“可遇不可求的”的,有很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体育如果没有它的“本位功能”则断不会被设计出“艺术功能”,也不会表现出身体活动的美,更不会有一种竞技性的体育或有一种体育带有竞技性;如果没有早期的所谓表示艺术的对人体身体情绪的艺术教育的传授,也不会有今天的艺术化的舞蹈美。它们对各自“本位”的把握使得两者更好地发展。
“艺体不分家”道出了体育和艺术各自的特征以及两者的关系,体育着重一个“健”字,艺术关注一个“美”字,但不能为了两者的融合舍弃它们的本位特征,体育就是体育,艺术(舞蹈)就是艺术,只有基于对“语境”的正确理解,才能使体育和艺术更好地融合发展并持守住各自的“本位功能”,两者“和而不同”的本真关系才是对“艺体不分家”这一流俗的看法的正解。
本文对“艺体不分家”普遍赞同的看法提出自己新的见解,对以往流于表面的认识和观点进行反思并重新定位“艺与体”或“美与健”之间本真的关系。希望能够为此后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理论视角和方法论启示。对体育学和美学的本体功能和特征进行的分析和探讨,为以后体育学和美学这两门学科的交错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并为进一步指导它们在实践中的相互融合和彼此发展指出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寇永俊,牛亚莉.论体育与艺术[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26(1):152-156.
[2]田林,吴光远.体育与艺术融合论[J].体育文化导刊,2010(2):23-24.
[3]胡小明.体育美学[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87:32-35.
一、确立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理念
学校一切工作是为了育人,而育人的重点是育魂,德育在素质教育中应如何定位、如何发挥育人的效应,这是一个值得德育工作者认真思考和积极探索的问题。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园地,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因而,在德育工作中要弘扬中华民族之魂,让学生懂得爱国是做人的基本理念,而爱国的具体表现就是维护国家的、民族的利益、人民的安全,对民族、对祖国的高度负责,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与此同时,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复杂环境下,做人应该讲社会公德,遵纪守法,坚持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以充分体现教育是崇高的社会公益事业的本质属性。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是做人的根本、素质教育的灵魂,构成我们时代和民族精神的主旋律,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凝聚力、感召力是实实在在的,它为德育工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注入新的核心内容,能为广大学生所认同和接受,成为学生应该具有的精神风貌和人格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确立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理念,就是要在德育工作中广泛而深入持久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即抓住素质教育的灵魂,发挥德育对人才培养的导向、动力和保证作用。因此,德育的核心就是灵魂,它必然成为衡量学校素质教育成效的重要标志。
二、把德、智、体、美等诸育融于一体
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体现了教育方针的全面要求和学校培养目标的深刻内涵,同时,素质教育重视每位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的正常发挥,使学生个性特长能得到充分的正常发展。素质教育要注重融会贯通,贯穿于整个培养过程,融化到德智体美各个方面。
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是紧密联系的,要渗透在诸育的各科教学之中,体现德育与诸育的内在联系和相互促进的关系。德育的渗透要有针对性,从各门学科的实际出发,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将德育内容和要求自然和谐地融于学科的教学之中,而不是脱离各门学科的具体内容另搞一套。具体而言,德育主渠道的“两课”要不同于专业课的德育渗透,而专业课的德育渗透又不同于音、美、体等各门学科的渗透。
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的结合不能停留在课堂教学的层面上,因为课堂教学主要是传授理论知识,培养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解决学生知与不知,会与不会的问题。尽管在传授理论知识中也有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德性教育,在渗透中体现教师的教书育人职责,然而,这种德性教育仍然不是全面、系统的,渗透也会因教师素质高低时有时无。而德育的任务不仅是传授理论知识和培养能力,还要解决学生信与不信、行与不行的问题,因此德育工作不但要晓之以理,而且还要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行之以恒,从而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升华为优良的思想品德。
德育的本质是实践性。实践是德育的源泉、发展的动力和唯一评价标准。学校德育的改革必须把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教育相结合,在知行统一中考核评价学生的德行,评定德育学分,任何缺少实践环节的德育考核都不是完整的德育评价。
三、培养学生参与德育的主体精神
德育主体精神是指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德育过程所发挥的主观能动精神。他们在德育工作者的指导下接受德性教育,逐步把社会所要求的思想政治道德要求内化为个体的思想政治品德,而其个体思想政治品德社会化则是通过社会思想政治道德个体化实现的。因此,德育过程本质上是德育工作者有目的、有计划的社会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信息的传递和学生个体思想政治品德主观选择与直接体验的过程。在这里,德育过程的组织与实施固然离不开德育工作者的主导作用,但德育价值的实现完全取决于满足学生的成长需要和主体参与德育过程的行为选择。
培育学生的主体精神,就要在德育工作中充分尊重学生,培养学生的参与精神,体现学生的主体行为。德育工作只有全方位全过程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提高育人水平,增强实效性,完整地实现德育的价值。
四、加快德育工作者角色的转换
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是德育工作者素质的提高。实践证明,德育工作者强烈的事业心、崇高的责任感、良好的师德修养和人格力量,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和保证。“学为人师”,“行为世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