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工地文化建设

工地文化建设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工地文化建设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工地文化建设范文第1篇

市政工程建设的作业过程是多个工序、工种协同合作的过程,很多工程的建设除了严格的检查把关之外,更多的主要是靠建设者个人的责任与自觉、自律性。因此,建设者的自觉、自律性就成为了造成工程质量优与劣的关键所在,工程的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重点和核心,有必要通过文化建设来约束建设者,要求建设者加强队伍的思想、品德、素质教育。由于市政建设工程施工流动性较大、机械化水平低、劳动强度大、条件异常艰难,这就使市政工程文化建设的难度见大,需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更灵活、更有声势、更富感染力,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做到施工现场去。可以采用“路地共建”、“社区(村镇)共建”为载体的“民主促民生”方式,创建良好的施工外部环境氛围。以互利互惠为基础的“路地共建”、“社区(村镇)共建”着眼于建设、施工、监理单位与当地政府、群众共同搞好一方水土的责任,内容包括治安综合治理、公共设施建设、公益活动的开展、党建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群众精神文明主题活动的创建等,有利于促进市政工程的顺利进行。

二、市政工程廉政文化建设的构建

市政工程建设开建之前,我们对各项目标段中标的施工、监理、设计等单位开展廉政谈活,放发廉政温馨提醒信,签署廉政公约、设计个性化廉政信封、签订廉政责任书等;工程实施过程中,制作廉政文化进工地读本、工地现场树立廉政文化景墙、廉政公益广告,结合民工学校播放警示教育片,开展纳凉晚会,节佳日对一线管理人员和建设者通过廉政短信平台发送温馨提醒短信等活动。通过开展系列活动,确保了干部优秀、工程优质,如曙光路工程荣获杭州市第一个市政道工程“中国市政金奖”工程。这些具体的措施为工程的建设开了好头,今后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侧重加强廉政文化的建设:

2.1市政特色文化建设重在实践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市政工程文化建设的原动力源头是来自于市场经济对市政公用垄断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需要在文化层面和服务层面进行重构,通过在企业内部进行必要的精神动员和行为激励,以价值的共识获得员工的认可与凝聚,用企业文化的凝聚力、品牌效应来提升市政工程建设的竞争力。因此,就必须要发扬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精神,重视对以往形成的企业文化积淀进行系统梳理、分类,去糟粕取精华;动员职工系统地学习企业文化知识,引导全员认识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意义;尊重员工的原创精神,向工人积极宣传企业文化理念、企业品牌;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深度提炼企业文化的丰富内涵。经过认真学习、讨论和酝酿,全系统工人进一步增强企业文化意识,上下同欲,为企业文化建设夯实了基础。比如,如今遍布城市的大街小巷的“文化墙”就是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工程开展进城中,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建设合适工程项目的“文化墙”。建设“文化墙”,经济投入不多,社会反响好,各方都乐于接受。在施工现场内,通过道路硬化,噪音控制,扬尘控制,污水处理等标准化管理,工地进一步规范,改变了工地容貌和减少了对城市环境的污染;施工现场外,美观整齐又有内涵的“文化墙”,塑造了建筑工地的新形象,也彻底改变了市民对建筑工地“脏、乱、差、野”的认识。

2.2廉政教育与廉政文化建设双管齐下

古人云:“德教为先”,“修身为本”,说的是思想道德素质对于人立身行事的重要作用。既能增添群众思想领域的凝聚力,又能扫清工程建设道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教育是廉政文化建设的“开路先锋”,它“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既能增添群众思想领域的凝聚力,又能扫清工程建设道路上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如何把廉政教育与廉政文化建设建设好,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学习与教育:

1.认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强化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

2.加强对市政工程建设者的专业技能、知识的培训,通过专业化的佩香囊课程切实提高工程项目管理水平。同时,教育培训的过程也是廉政文化熏陶的过程,促使干部职工在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不断增强市政建设行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良好的心态进行工程的建设。

工地文化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文化 , 特点,精神 , 建设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market through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is 30 years development, our country some private construction enterprise management ideas and the business concept to improve, the necessity of enterprise management has become the consensus of the construction industry.

Keywords: enterprise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spirit, and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建筑行业的特点决定了相较于其他行业,需要在制度化上做出更多的努力。观念滞后,管理松散,经营粗放,这些弊病在于民营施工企业尤为特出。建筑市场经过改革开放这30年的发展,我国的一些民营施工企业经营思路和经营理念以有所提升,企业管理的必要性已经成为建筑行业的共识。那么如何在已有的管理基础上,从而塑造企业特有的“文化”,来激励每个员工,从而为降低行政成本支出,提高生产效益,提升企业社会知名度,已经成为每一个企业决策者面前的问题。当前,国内建筑形势受楼市影响,确有委缩之势,国内的民营建筑企业面对国有和集体大中型企业激烈的竞争已感到步履维艰。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中国民营建筑企业又将如何应对呢?因此,面对建筑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我国民营建筑企业必须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在竞争中不断发展自己特有的企业文化,扩大社会知名度,吸纳相关专业人才。

那么,什么是企业文化呢?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以及以此为核心而生成的行为规范、道德标准、生活信念、企业风俗、习惯的总称。它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对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企业文化在现代企业经营中的巨大作用日渐显现出来,成为企业经营最深厚的基础和最根本的要素。

二、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的结构可分为四个层面,由表及里顺次为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各层面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物质文化是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物质形态表现出的表层文化。行为文化是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动态体现,也是团队精神和价值观的折射,体现在企业员工行为的价值取向、行动目标等方面。制度文化是塑造精神文化的机制与载体。精神文化是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包含生产经营理念、管理作风、企业价值观、企业道德等。

建筑企业的文化特点

建筑企业工地分散,流动作战,如果不注重企业文化建设,不用企业文化加以凝聚,只能给人以散兵游勇的印象,战斗力、竞争力也无从谈起。一个有着强大文化根基、良好企业文化的建筑企业无论是对员工还是业主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必然在竞争中取胜。建筑企业要建设强大的企业文化,必须先认识自己企业独特的一面。

建筑企业是劳动力密集型行业。从业人员有很大一部分来自农村,员工素质较低,这给企业文化建设带来了不小的困难。同时施工现场比较分散、人员流动性强、劳动条件艰苦,亦增加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难度。

建筑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一次性和不可逆转性的特点。大量隐蔽工程除了有限度的检查外,主要还是靠施工人员的自觉性。这就需要企业文化的约束,需要加强员工队伍的思想教育。

建筑企业文化如何建设

一、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指一个企业基于自身特定的性质、任务、宗旨、时代要求和发展方向,为求生存、发展而在长期生产经营实践基础上,经精心培育而逐渐形成的,并为整个职工群体认同的正向心理定势、价值取向和主导意识。它是企业文化中一只“看不见的手”,在企业运作中悄悄地发挥作用,这种作用可以渗透到企业行为的各个方面。

一个企业要想持续、健康发展,除了物质、利益的纽带,还需要文化、道德、精神的纽带。通过企业精神,企业上下各方面统一协调起来,共同行动,才能发挥企业的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经营目标。

二、企业形象

企业形象是社会大众和企业员工对企业的整体印象、整体感受和评价,是对企业文化构成的综合反映,是对企业通过各种实践、多种方式在社会上塑造起来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市场经济发展的今天,人才、资金、技术、信息的流向与企业知名度、美誉度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好的企业也需要“打扮”。企业形象好,员工会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比如,在视觉识别上,建筑企业可将公司名称、标志绘制在企业日常办公用品、交通工具、工装等视觉载体上,并进行统一设计、统一制作、统一着色、统一标识。在行为识别上,要健全规章制度,明确职责统一员工行为。在理念识别上,能够体现出企业的精神和独特的个性。

三、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是通过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积聚而成的,它需要植根于企业内部。人的因素又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一部分,所以不能离开人的因素去建立企业文化。建筑企业大多是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中人的因素所占比重很大,这就需要加强对员工的素质教育。

针对建筑行业工作条件差、劳动强度大、员工收入少的特点,建筑企业要建立“人企合一”的企业文化,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协调和引导人的行为,统一共同的价值观,形成内聚力和吸引力。

四、工地文化

工地是各类建筑工程施工的场所,是建筑企业的基层,亦是建筑企业的窗口。工地文化是一种具有建筑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管理制度、社会诚信、道德伦理的文化现象,它是构筑行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注重工地文化建设。开展工地文化建设,一方面,要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在工程中开展学习典型等活动;另一方面,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工地竞赛活动,按竞赛标准进行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进行奖罚,做到施工现场标准化、施工安全化。建筑企业只有将工地文化扎扎实实做好,才能真正使企业文化融入员工心中。

工地文化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 : 坚守诚信立业 工地文化 企业信誉与形象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 A

首先,从企业文化的概念谈起,了解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影响;其次,分析了建筑业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根据现状采取的战略措施,以及对未来建筑业的展望。最后,从三个方面阐述了打造建筑企业文化的应对措施:1.坚守诚信立业 2.工地文化 3.良好的企业信誉与形象。建筑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企业上下团结一致的努力,坚持不懈,优秀的企业文化必将提炼、总结、实施,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

 当前,国内建筑企业在面对国内建筑市场“僧多粥少”的大环境下已感到步履维艰,那么在不远的将来,中国建筑企业又将如何应对?

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企业文化等有关建筑企业管理的内容中,企业文化就像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支持企业稳步前进,它具有指引企业前进的导向作用。因此,面临国内外建筑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我国建筑企业必须建设自己的企业文化,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企业文化内容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的总和,对企业成员有感召力和凝聚力,能把众多人的兴趣,目的,需要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是企业长期文化建设的反映。

企业文化的结构可分为三个层次,由表及里顺次为物质层,制度层,精神层。这三个层次形成三个同心圆。物质文化是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物质形态表现出的表层文化;制度文化是塑造精神文化的机制与载体;精神文化是更深层次的文化现象,它包含企业价值观等企业的“软文化”。

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有企业价值观,企业制度,企业文化活动,企业形象,企业创新。是否拥有博采众长又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决定着企业的兴衰与成败。

二、建筑企业特点

到2010年,建筑业总产值超过90000亿元,年均增长7%,建筑业增加值达到15000亿元以上,年均增长8%,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左右。未来建筑业热点将集中在城市建设、房地产、能源建设等。建筑业广阔的发展前景,为从业企业提供了难得的机遇,然而,还需要正视建筑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关键性人才匮乏。大多数管理人员都是技术出身,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综合性人才严重匮乏,成为建筑企业发展的一大障碍。信用体系尚未建立。一些建设单位不按工程建设程序办事,垫资承包,肢解发包;一些承包企业层层转包,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导致工程出现质量和安全问题;一些监理、招标等中介机构办事不公正,扰乱了市场秩序。一个统一开放的、竞争有序的建筑市场在我国尚未建立。

加强我国建筑业企业的竞争力,建筑企业应实施以下战略:

“走出去”战略。支持国内有优势的建筑企业“走出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展我国建筑企业的发展空间。

“科技兴企”战略。为尽快实现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的转变,许多企业将“科技兴企”作为一项重要战略,并决定建立企业技术开发组织机构和科技创新机制。

“人才兴企” 战略。是否拥有必需的高素质人才是决定企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许多建筑企业决定大力改革用人机制和激励机制,力争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三、打造建筑企业文化的应对措施

(一)坚守诚信立业――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

传统道德中,诚实守信被看做“立身之本”,孔子甚至认为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以无信。信用的缺失不仅造成了建筑市场混乱、经营成本的浪费,也给企业和行业发展带来很大风险,建立和完善建筑市场信用体系十分重要。

在工程项目施工招标中,投标人提供的资格审查资料是编造的或者不真实时,招标人有权取消其资格申请,而且可不做任何解释。因此,投标人编制资格预审文件时切忌弄虚作假,诚信才是投标人取得参加投标资格的捷径。

在工程合同的订立过程中,经过招标投标过程,发包方确定了中标人,却不愿与中标人订立工程合同,发包人此行为严重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按合同法规定应承担缔约过失责任。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信用已经变成最为稀缺的一种资源。

建立良好的建筑企业诚信文化:

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诚信管理体制。建筑管理和相关的行政管理部门或行业协会应严格评定建筑企业的诚信等级制度并定期检查,对有失信用的建筑单位通过媒体给予曝光,用舆论的压力促使企业自我检查。

二要建立对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诚信的管理体制。用激励机制运用有竞争力的薪酬激励起个人应承担其企业为社会和政府管理部门的评价信用等级挑战。

三要运用约束体制,个人为企业的失去信用而承担责任。这样将有效的防止员工损害企业的信用,并且有利于企业健康发展。

(二)工地文化――建筑企业文化建筑的“窗口”

工地是各类建筑工程施工的场所,是建筑企业的基层,也是建筑企业的“窗口”。工地文化是一种具有建筑特色的价值观念,经营理念,社会诚信的文化现象。它是构筑行业精神,树立企业形象的重要载体。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注重工地文化建设。

一要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工地配备电视机,建立娱乐室,设置报栏,在工程中开展“技术比武大赛”,举行劳动模范,安全文明标兵评比等活动;

二要组织开展创建文明工地竞赛活动。如按竞赛标准进行月、季度检查,并根据检查结果实行奖罚制度,做到施工现场标准化,施工安全化。

三要将工地文化扎扎实实做好,才能真正使建筑企业文化植入员工心中。

(三)良好的企业信誉与形象――建筑企业文化建设的载体

建筑企业在企业信誉与形象的建立过程中,要紧紧围绕企业实现的经营目标来塑造自己的信誉与形象。如何把握在战略竞争中获得战略优势呢?最重要的是企业信誉与形象,它是需要很多实实在在的软件和硬件去支撑。

企业信誉与形象集中表现在产品和服务质量上。创立名牌产品,实行优质服务,是树立企业良好信誉和形象的关键。企业形象的设计要考虑到不同的顾客群体。在市场发展的今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了,人才、资金、技术的流向与企业美誉度有相当大的关系。因此,好的企业也需要“打扮”,也需要树立企业形象。

树立良好形象,使公众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值观,并赢得社会与消费者的依赖和肯定,从而提高市场占有率,为企业带来更好的经营绩效。所以,导入(CIS)企业形象识别系统。比如,在视觉识别(VI)上,建筑企业可将公司名称,标识标志在企业日常办公用品等视觉载体上,并进行统一设计;在活动识别(BI)上,要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员工职责,完善市场调研等内容;在理念识别(MI)上,能够体现企业的精神和独特的个性。

企业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特别是建筑企业,其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共同创造,创新和管理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建设,重在与时俱进,不断优化,发展和创新,从而使动态、开放的企业文化永远成为建筑企业前行的动力!

参考资料

【1】刘志强《建筑企业管理》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8 武汉P369~P385

【2】陈正 《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南京P54~P58 P122~P130

工地文化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设工程文化建设战略体系 标准创新

中图分类号:E271文献标识码: A

一、开展项目文化建设的意义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对企业而言,企业文化是最本质的灵魂和前进的不竭动力,是企业发展和基业长青的基础和保障。项目文化脱胎于企业文化,各工程项目在文化表现形式上可能因为时间、环境、地域和人群的不同而有差异,但基本形式和精神实质不能脱离企业文化。项目文化是展现企业管理水平的窗口,更是增强项目管理能力,激发员工创造力的重要手段。只有深刻认识施工企业开展项目文化建设的意义,不断推动和加强项目文化建设,通过文化的力量凝聚员工队伍,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升项目管理水平,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1.项目文化建设是项目管理的重要手段

企业文化通过企业管理的理论决定企业的经营战略和经营模式,项目文化通过项目管理的理念决定项目的管理思路和管理架构。项目文化体现的是软实力,没有先进项目文化的指导,项目管理就没有稳固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指引。

2.项目文化建设是提高战斗力的基础保证

除了在构建项目管理架构上发挥作用外,项目文化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调动和激发项目参建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项目文化根植于企业,通过多年的锤炼升华,成为大家广泛认同的意识和传统。它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凝聚作用。项目文化作为全体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员工思想统一,认识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可以齐心协力、共同实现项目目标。二是激励作用。项目文化理念与员工的内心愿景相一致,就会产生巨大的思想推动作用,促使广大员工迸发出更大的工作热情。

3.项目文化建设是树立企业形象的有力支撑

企业形象是社会大众和员工对企业的整体评价和认可。在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条件下,通过项目文化所展现出的企业形象,对于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越来越突出。

项目文化要突出企业的经营理念和项目的管理理念。在项目驻地、主要施工现场要张贴和设置反映企业精神、项目文化的标语和宣传栏,对外汇报工作和宣传时也要注意表现企业文化和项目文化的内容,从各个角度提升企业的认知度。

项目文化的视觉识别系统要做到标准统一。项目是展示企业形象的窗口,在企业名称标牌的制作,企业精神、宣传标语的悬挂,宣传栏的材质、尺寸和设置位置,项目部、作业队工作区及生活区的装饰和布置等方面,都要有统一的策划和安排。

视觉识别系统建设要紧贴项目管理实际,反映工程概况、工程创优、工程进度、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环保管理、施工技术管理、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反映党、工、团组织活动的创争规划和目标。要通过宣传栏、公告栏的形式,体现出项目党员先锋、职工明星、青年标兵、工地风采等内容。各种图、表、牌要统一张贴或悬挂,既要内容充实又要讲究美学观念和文化品位。

行为识别系统建设要通过项目的制度建设、管理模式、工程业绩和员工的行为标准来体现,反映项目的管理能力、施工水平和员工风貌。

理念识别、视觉识别、行为识别三个系统的建设要相辅相成,树立施工企业项目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

二、项目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1.建立科学有效的项目文化战略体系

制定项目文化建设的战略,建立文化建设工作体系,对于项目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企业的管理者要高瞻远瞩,制定企业文化的长期性发展战略,把握企业文化的发展规律,引领企业文化的发展方向,推动企业文化建设和项目文化建设的稳步前进。在推动项目文化建设的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总结符合本企业特点的项目文化指导方针,制定项目文化建设工作纲要,颁布指导项目文化建设的规范性文件,使企业文化建设在工程项目上落地生根。

2.项目文化建设必须根植于企业文化

培育先进项目文化,必须弘扬企业文化的优秀传统,并根植于其中,吸取其精华。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的体现,是时代精神在企业中的反映。它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谋求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而长期形成的,并被员工所认同的一种先进群体意识。这种群体意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企业个性。它对企业员工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召力、引导力和约束力,能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3.项目文化建设反映员工的理想和生活需求

在项目文化建设中,要着眼于把员工的理想升华为项目文化,把项目文化传导到每一名职工中去,成为员工的行动指南。要让员工积极表达自己的工作理念和理想追求,通过系统的整理,加工成项目员工共同的工作、生活理念。项目部把员工的个人理念或格言警句做成精致的展牌,悬挂在项目部或作业队醒目的位置上。这些理念发自员工的内心,不仅容易被大家接受,还能激发员工的工作和生活热情,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项目文化要营造员工温馨和睦的家环境。员工离开自己的小家长期生活在工地,而大多数工地的生活条件又比较艰苦,特别是作业队、工班员工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尤其需要关注,因此,项目文化要注意向基层作业队、工班延伸。要营造三个环境,即健康向上的文化环境、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和有序可控的安全环境。基层作业队员工的文化水平较以往有明显提高,青年员工占绝大多数,对文化的需求相对强烈,项目管理者要适应员工的特点,尽量满足作业队员工的文化需求。在有条件的驻地,要配备员工书屋、员工影院、文体活动室以及接入互联网等。要不断改善员工的生活条件,驻地偏僻的地方要建好员工超市、员工药箱等,满足员工吃、住、购物和卫生防疫等需要。要做好驻地的安全工作,包括防火、防盗、防食物中毒和煤气中毒等工作,使一线员工工作安心、精神开心、生活舒心。

4.项目文化要坚持标准与创新的统一

在项目文化建设中,要注意标准与创新的辩证关系。统一视觉标准是原则,文化创新是关键。要适应各项目的工程特点和具体要求,不断总结项目文化建设中的问题和经验,提出更加符合地域、环境、人群等方面的创新思路和方法。只要有利于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调动员工积极性、展示企业形象、增大企业社会影响力,就应该进行大胆尝试和创新。

5.倡导员工积极参与

工地文化建设范文第5篇

摘 要 中交一航局(以下简称一航局)作为世界500强“中国交建”旗下基建板块规模最大的全资子公司,始终将企业文化作为科学发展的“灵魂”,注重发挥文化引领战略、融入管理、凝聚全员的作用,通过文化建设不断提升企业的管理层次和员工素质,彰显出“追求卓越、永不满足”的发展追求,凝聚企业不断前进的深层动力。

关键词 特色文化 科学发展

中交一航局公司先后获得全国交通运输文化建设示范单位、中央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等荣誉,是国内为数不多的交通运输部、国务院国资委、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确立的企业文化建设“三重示范点”。 把握重点,丰富载体,不断深化一航文化建设

自2002年开始全面建设企业文化以来,一航局先后通过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建设、“五优形象”建设、“用心浇注您的满意”优质服务活动、创建文明工地、项目文化建设、文化向协作队伍延伸、一航礼仪教育、“中交一航”品牌建设等载体,全方位地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文化与管理的深度融合。具体的做法是:

1.战略重视,文化引领企业发展。在企业发展规划中将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列为六个子规划之一。自2002年以来,先后召开9次全局性的企业文化建设大会、4次项目文化建设专题推动会,每次会议均有党政主要领导到会并提出工作思路和具体要求。所属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均参加会议,回顾总结、交流经验、专题推动、部署工作,引领一航文化建设不断实现新提升。

2.强化宣贯,一航文化深入人心。编印《企业文化建设纲要宣贯手册》和学习辅导材料,并制作成幻灯片,领导干部带头宣讲;每年7月份,对新入厂的大学生进行一航文化宣贯培训;编印《一航员工文化手册》,所属各单位均编印文化宣贯手册,用发生在员工身边的故事诠释一航精神;编印并改版了《一航员工礼仪手册》,提升全员的文明素养。

3.融入管理,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公司从2006年开始开展“精细化管理”活动、2012年开始开展“管理提升”活动,不断加强企业基础管理。在活动中,公司按照一航精神“创新务实”,按照一航管理观“精细规范、效益优先”的要求,重新梳理各项管理制度,并通过制定标准、量化目标、优化流程、精心考核、对标先进、改进短板等举措,全面加强项目管理、合同管理、资金管理、预算管理,逐步推进企业管理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化、精益化转变,提高企业发展质量。

4.抓好形象,文化无形变有形。下发《企业形象视觉识别系统实施手册》,并逐年完善,结合公司实际,修订《项目形象建设作业指导书》,制定《公司总部常用标识使用基本规范》,大力推进形象建设,全局数百个工程项目做到了整齐划一、美观大气,大大提升了企业形象,在调研中积极开展标识应用情况检查,维护企业品牌统一形象;在文明工地建设上,坚持年初设立目标、年中推动,年底综合检查、评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二、依托项目,强化实效,不断推进一航文化落地

企业文化落地,关键是入人心,进管理。对中交一航来说,工程项目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是直接展示企业品牌形象的窗口、塑造企业精神的舞台和培育人才的基地。因此,推进文化落地,就必须依托项目,大力开展项目文化建设。 提升文化自觉,形成先决条件。企业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属管理者文化,主要领导不倡导,不重视,文化建设便无从谈起。 辨别、整合、示范’文化责任”。在推进过程中,主要抓好三个环节:

一是主要领导持续倡导。公司党政领导在各种场合倡导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对企业文化要“真信、真学、真懂、真干”,要努力探索从制度管理转向以管人心为主导的文化管理。

二是自上而下深入推动。从2008年开始,每年开展企业文化建设调研,直接推动项目文化建设工作。所属各单位党政主要领导对企业文化建设非常主动,总经理亲自宣讲、党委书记率队巡回开展项目文化建设指导和推动,形成了较好的氛围。 完善工作机制,形成根本保障。项目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有完善的工作机制来保障。

一是建章立制,规范建设。先后下发了《项目文化建设指导意见》、《铁路项目文化建设实施意见》、《海外项目文化建设实施意见》三个指导性文件,对项目文化建设的内容、方针、步骤、组织机构、考核监督等方面进行了规范。

二是及时总结,典型引路。利用每年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会或项目文化建设推动会,交流项目文化建设经验做法,提升整体水平;挖掘一批较为突出的项目文化建设成果,汇编成《项目文化建设典型案例》;定期表彰文化建设先进单位、集体和个人,进一步提升文化建设积极性;建立项目文化建设示范点,出台《创建项目文化建设示范点管理办法(试行)》,在推荐和调研基础上,评选出项目文化建设示范点,召开项目文化建设现场推动会进行了命名及经验交流,通过加强示范引领和辐射带动,进一步提升了项目文化建设整体水平。

三是调研指导,检查推进。坚持开展项目文化建设调研检查指导,每年走访所属各单位以及大型项目30个左右,为项目文化建设把准脉搏、明确方向、确定重点。根据“分类指导,整体提升”的工作思路,公司分管领导和文化管理部门在调研中直接帮助项目部在思想认识、理念体系、建设方法、融入管理等方面进行纠偏,有力推动了项目文化建设开展。 规范建设方法,形成优秀文化。在项目文化建设的途经上,强调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步骤。

一是确定项目核心理念。要求各项目部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工程特点、自身竞争优劣势和管理重点、难点,提炼具有特色的项目核心理念。如:有的项目部提出的“让业主不能割舍”、“塑造防波堤品质”等理念,既符合项目生产经营实际,又便于员工入脑入心,充分体现了各自的文化建设方向。

二是融入管理、提升层次。要求项目部根据管理工作的实际,确定项目文化建设在管理中的具体落脚点,如:效益、安全、质量、人才、服务、创新等,努力实现以文化建设引领管理提升。如:公司下属的一个预制场,从打造质量文化的目标出发,提出了“预制工艺品”的核心理念,并以“员工优秀、工艺领先、操作精细”为三个落脚点,加强团队建设、技术创新和过程管控,实现了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三是理念引领、完善制度。要求项目部逐步完善规章制度和文化建设需要的相应措施,使之与一航理念、项目核心理念要求相适应。如:有的项目部提出了“我要安全、行胜于言”的安全理念,以“人身安全、生产安全、质量安全、经济安全”为四大内涵,出台了11项扎实有效的保障制度,确保了工程安全和项目效益。 推动文化延伸,实现合作共赢。公司协作队伍员工日益壮大,据不完全统计总人数达10万,如何将中交一航的管理和文化向协作队伍延伸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

一是维护合法权益。各单位、各项目部建立了劳动报酬支付监控体系,设立了“维权监督牌”,坚决杜绝拖欠农民工工资事件的发生。

二是提升素质能力。每个项目部都建立了“新市民夜校”,将加强农民工思想教育、文化认同和技能培训作为培训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常性地组织学习交流、技能比武,并将优秀农民工吸纳为正式职工。

三是实施人本关怀。以人格的尊重和关心,增强农民工的主人翁意识。坚持“夏送清凉、冬送温暖”,设立“周末影院”、“农民工书屋”等,丰富业余文化生活,让农民工感受到一航大家庭的温暖。 锻造品牌,展示实力,不断彰显一航文化外化效应

文化是品牌的内涵,品牌是文化的载体。公司在品牌打造上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工地文化建设范文第6篇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一个企业、一个项目的强大,同样是以文化建设为灵魂的。没有文明的继承和发展,没有文化的弘扬和繁荣,就没有中国梦的实现。

项目文化是项目团队及其成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开展主题鲜明、内容积极、形式新颖的活动,能增强项目成员的凝聚力、优化项目的管理力、提升企业的整体形象、形成正确的导向、发挥激励作用,激发团队意识的一种阵地文化。

项目文化建设的规划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策划”做好了,“建设”就迎刃而解。规划中要坚持三大原则:统一性原则,要坚决推行施工企业的主体文化,强化文化纪律,增强企业的整体凝聚力和品牌影响力;突出特色的原则,在坚持企业精神、核心理念、企业标志统一的前提下,各项目部门要根据自身特点,提炼出个性鲜明的项目管理理念,充分展示各自的传统特点、工程特点、地域特点、群体特点;重在创新的原则,项目文化的发展动力在于创新,要坚持不懈地推进管理理念创新、制度创新、载体形式创新和工作方法方式的创新,全面提升管理水平,推进生产过程的科学化、生产方式的文明化、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和社会效益最佳化。

要将建设项目文化的理念深入人心,应注意细节,加强宣传,将 其体现在工程建设的各个角落。现场的施工区、办公区,建立宣传栏,悬挂旗帜,张贴图标和标语等,塑造统一对外形象,努力实现施工现场亮化、绿化、美化,树立良好的视觉形象,激发员工爱岗敬业、拼搏奉献的工作热情,在无形中映射着项目文化建设的水平。

项目文化的建设关键在实践,只有实践才能让项目文化发挥作 用,因此要将其融入到项目管理中。在管理中注重“以人为本,全员 参与”,在项目文化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强调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信任人,着力在项目内部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营造一种具有亲和力和向心力的工作环境。高质量地开展各项员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如建立文化活动娱乐室,参观历史文化博物馆、纪念馆,邀请公司文工团来工地慰问,切实加强对员工的思想教育和行为引导,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陶冶情操,提升团队素质,营造良好的项目风气,从而展现员工良好的精神风貌。

由于郑万项目是在有限的时间下进行的,所以项目成员面对各 种压力应该有一种精神,行动要有道德标准。项目精神、道德文化建 设必须贯穿整个项目的始终。项目组织应该通过宣传、教育、项目制 度等形式灌输并强化员工的奋斗、团结、齐心协力的精神和敬业、临 危不惧的精神。这些精神是在项目活动的性质和特点下所必需的,这些精神可以打造一支优秀的团队,使成员无私地奉献,不断地克服工程建设中的困难,不断创新、积累经验。

工地文化建设范文第7篇

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七大非常鲜明地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目标,“和谐”二字成为了当前社会的最强音。在新形势下,施工企业的项目管理如何优化,如何升级,如何把项目管理引向到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层面呢?纵观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态势,在坚持深化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同时,应将项目文化建设作为下一阶段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项目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独特的内涵

项目文化就是指企业文化在项目上的延伸。工程建设战线上的项目文化就是以工程现场为载体的阵地文化,它有三个特征:一是显形文化特征。因为企业文化既有外在的显形,又有各个行为主体的内在隐形。每一个施工现场,不管是甲方、乙方、监理、总承包方、分包方,都是来自不同的行为主体,在这个施工现场中有项目要求,各个主体都应遵循一个形象。每个企业的隐形文化、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可有各自不同的表述,不强求一致,但显形文化却只有一个。而作为项目文化,我们都应当强调以合约方为主体的那个载体的文化为显形文化来统一形象,这就叫显形文化特征。二是露天文化特征。我们常说,每个工程项目就是企业的“一扇窗”。这个问题比较浅显,对社会的影响力靠每个项目的露天性来体现,充分利用露天文化的特点,加大它的宣传力度就是我们这个行业所创造的CI形象。三是劳动文化特征。因为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是属于劳动密集型的,没有劳动的过程就没有项目的形成,所以,劳动文化是项目文化最为重要的特征。

二、创新项目文化重在人才培养,以创建学习型项目部为载体

创建学习型项目部是加强项目文化建设的组织保证,学习型组织不但要落实在企业层面,更要落实在项目层面。开展项目文化就是全面地开展创建学习型项目部的活动。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要善于培育利用人才,挖掘使用好人才。人才素质的提高贵在引导,关键在教育。要在企业内部营造学习氛围,关键是要落实到每一个项目部,使它既是劳动的场所,更是学习的组织。

三、项目文化的建设要关注环境保护,做到“绿色”施工

质量、工期、成本、安全和资源、环境、职业健康七大目标是“绿色”施工的要求。“绿色”施工要用项目文化来统帅。要认识到做好“绿色”施工对整个行业在社会上的良好影响极为重要,它关系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怎样才算是“绿色”施工呢?简要说就是抓好三点。第一就是要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注重节约资源。包括能源、材料。第二就是要努力减轻对环境的负担,不要给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我们到一个地方施工,对周围环境我们尽量做到不干扰、不破坏,噪音、粉尘污染尽可能控制到最小,另外要合理地处理建筑垃圾,工地上的垃圾要做到尽量少,而且更多的能回收利用,即使不能在工地回收,也要分类处理,运送到相应的地方利用和回收。第三要关注职业健康。不论是市政或建筑工程都是为人类需求而建的,在建造过程中更要注重这一点。要提供更人性化的空间,实现工程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四、项目文化的建设要强化精品意识,塑造项目名牌,支撑企业品牌

施工企业的品牌建设要靠每一个名牌项目来支撑。名牌和品牌要加以区分,具体讲有五方面的区别。名牌以产品为对象,品牌以企业为对象;名牌以质量为主体,品牌主要反映信誉;名牌是多家行为主体,但品牌只有一个行为主体;名牌可以模仿,品牌不可模仿的;名牌产品有时效性,品牌是持久的。抓好现场管理,规范现场行为,保证实施过程和项目成果的高质量是品牌树立的根本。社会大众认可企业,首先认可的是项目,认可项目的第一直观是现场。通过现场人员的文明行为、文明语言、文明标识、文明宣传和建筑公害的有效处理、工程周边的环境保护以及实实在在的工程质量来定位企业和项目的品牌。始终坚持和实现“干一个项目,树一座丰碑,创一个品牌,占一方市场”。所以,必须把每一个项目打造成名牌的学习型项目部,然后撑起企业的品牌建设。

五、项目文化建设还要强化诚信意识,服务市场

工地文化建设范文第8篇

坚持“四不两直”,就是要严查安全检查中存在的“假台账”,严打安全检查中存在的“假检查”,严惩安全检查中存在的“老好人”,揪出安全检查中存在的“好假象”。

2014年7月以来,遵义市通过“四不两直”方式,重点检查各级各部门和各类生产经营单位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安排部署及开展情况,隐患排查与整治情况,重大隐患和突出问题及跟踪督办落实情况。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的有关规定,带头采取“四不两直”工作法,深入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部位进行跟踪督察和指导,对发现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时向有关单位进行反馈,提出针对性措施,督促改进和完善;对存在重大隐患的企业,立即责令停产停业,实行挂牌督办,确保全市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全覆盖、无遗漏,实现全市安全生产形势好转。

近日,遵义市安委会副主任、市安监局局长王飞再次率队到绥阳县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督查。督查组采取“四不两直”方式,深入建筑工地、危化品和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开展检查,认真督查村、镇、县三级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当天上午,督查组一行直奔绥阳县郑场镇,按照《遵义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的通知》要求,认真询问镇党委、镇政府对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的安排部署情况,抽查了党政办、安监站、派出所等单位和卧龙村委会落实安全生产“五级五覆盖”和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资料。在贵州望江气体公司,督查组深入了解该公司企业运输、卸载、检测、存放等各个关键环节的安全管理,并询问员工消防应急处置流程,现场观看员工演示消防器材,了解企业落实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情况。随后,督查组来到绥阳县南鸿小康城建筑工地,认真查阅安全隐患排查资料,检查市住建局在工地进行建筑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开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