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开拓海外市场的建议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腾讯公告称已与俄罗斯投资公司Digital Sky Technologies Limited(以下简称DST公司)签订认购协议,腾讯将获得约10.26%的DST股份,以及0.51%的总投票权和指定一名观察员进入DST董事会的权利。
艾瑞分析:
结成长期商业合作伙伴 有利于进军俄罗斯市场
俄罗斯的互联网覆盖率正在逐年上升,互联网市场潜力巨大,腾讯公司想在海外市场立足,俄罗斯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DST作为俄罗斯和东欧地区领先的互联网公司,旗下拥有门户网站Mail.ru、网络游戏开发和运营商AstumOnline、俄罗斯最热门的SNS网站Vkoutaakete.ru等互联网核心企业,具有相当强的市场竞争力。腾讯与DST携手结成商业合作伙伴,一方面减少了自身开拓海外市场的风险,也有利于学习和适应不同市场环境下的企业战略,不管是门户、网游还是SNS,DST公司都可以给腾讯带来很多借鉴之处。而作为腾讯的大股东南非传媒集团Naspers,其本身也拥有Mail.ru网站43%的控股权,本次投资也加深了三者之间的联系。
减少潜在的ICQ竞购对手 增强自身竞争力
腾讯公司目前正在参与AOL旗下ICQ公司的竞购事宜,除了腾讯以外,美国传媒公司ProfMedia、捷克门户网站Seznam、俄罗斯搜索网站Yandex以及DST公司都曾表示参与竞购。在即时通讯产业中,ICQ公司在美国、俄罗斯和部分东欧国家上有成熟的用户群体和较大的市场份额,即时通讯也是培养和发展SNS网站用户的重要途径之一,腾讯想开发海外市场,收购ICQ是一个良好的选择,先期投资DST也为ICQ的收购做下铺垫,既减少了潜在的竞争对手,又增强了自身的竞争力,一举两得。
收购Facebook与Zynga股权间接参与全球SNS市场
DST公司拥有目前最大的社区交友网站Facebook以及Facebook的最大应用程序开发商Zynga的部分控股权,腾讯的本次收购也相当于收购了这两大公司的一部分股份。这对于今后无论是Facebook进入中国还是腾讯公司开拓海外SNS市场,都多掌握了一些主动权,而通过DST的董事会接触Facebook,也有利于腾讯公司在SNS领域的研究发展。
腾讯公司先后几次在海外市场出手投资,已经表明了其进军海外市场的意图,DST公司的相关领域与腾讯的发展方向一致,投资DST公司,正是在建立海外资产联系的纽带。在这个目标下,关于腾讯公司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和应对挑战,艾瑞咨询认为:
腾讯公司在中国市场已经拥有强大的平台,在腾讯的平台上,大量的用户资源成为腾讯的核心竞争力,在大量用户资源的帮助下,腾讯对于数据的挖掘和产品的开发都相当成功。然而腾讯想进入海外市场,原本拥有的优势面对完全不同的市场状况很难发挥,而技术创新方面也缺少过硬的竞争力。在这种情况下,艾瑞建议:
关键词 外贸,网络营销,陶企
1前言
网络营销具有跨越时空、成本低、效率高的优势,通过网络营销开拓外贸业务具有十分广阔的前景。然而,当不少国内陶企开发了英文网站,并尝试在B2B等平台推广时,却发现没有想象的那么美好。于是,许多陶企得出结论:目前时机未到。但是,事实果真如此?
放眼海外,美国科勒卫浴()通过企业网站的建设与推广,每日的浏览量达到18000次,其中海外的访问占23.2%,即每天平均有4500人浏览其网站,企业网站发挥了促进销售、品牌提升、客户服务的重大作用。聚焦国内,一家陶瓷外贸公司的网站()每日访问量在300次左右,99%都是海外的访问者,网站成为获得海外订单的主要渠道。
既然国内外不少的陶企已通过网络营销大获其利,那为什么国内许多陶企没有从网络营销中掘到金,国内目前的现状如何,外贸网络营销离陶企到底有多远?笔者将在下面一一作出分析。
2现状
国内外陶瓷企业外贸网络营销的现状,从表1所示的网站流量情况可见一斑:
根据表1以及与陶瓷外贸人员的交流,笔者得出如下的结论:
(1) 无论从流量还是从网站的建设水平来看,与国外成功的企业网站相比差距仍较大。
(2) 大多数陶企尝试过B2B等网络营销方式,有少数企业已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大约有95%左右的国内陶企,包括陶瓷出口的骨干企业,企业英文网站的建设与推广效果都较差,网络营销应用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成为促进外贸业务的有效方式。
3原因分析
既然国内外均有成功的案例,那么为什么国内陶企大多没有充分利用起这一有效渠道呢?笔者在此进行简要分析:
(1) 外贸网络营销是一门新兴的实践性很强的交叉学科,包括如何策划一个可以带来订单的外贸网站,如何选择与利用外贸B2B平台,如何充分利用邮件营销、博客营销、外贸ebay平台、搜索引擎营销等开发海外市场,而大多数从事陶瓷外贸工作的人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培训。
(2) 对外贸网络营销的认识有限。相关陶企负责人没有意识到外贸网络营销是开发海外市场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一种方式,进而投入的资金与人力不足,也不具备外贸网络整合营销策略的制定与执行能力。
(3) 外贸网络营销的成功案例较少。虽然已有一些陶企取得了较大的成功,但宣传较少,进行案例研究的就更少。或许需要有一两个有影响力的企业在这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功,并广为宣传,其它企业才会纷纷效仿。
(4) 不成功的经历。其实不少外贸人员也意识到网络营销的前景,在网络营销提供商的鼓动下,也进行了尝试,但由于欠缺系统的规划以及选择与评估机制,所开展的网络营销大多效果不佳,投入产出比不高,因而最后只能放弃这一渠道。
(5) 网络营销服务商的不足。目前许多网络营销服务商出于利益驱动,以及自身知识面的局限,往往不能给企业良好的指导。
4建议
分析外贸网络营销效果不佳的原因,归根在于对于外贸网络营销不熟悉,因而不知从何下手,或者在网络营销战略制定、推广平台选择、计划执行过程中出现种种失误。因而,当前最迫切的就是要系统地了解外贸网络营销的知识与技能。
关于如何学习,笔者推荐以下方法:
(1) 互联网资源:外贸网络营销网、艾瑞网新经济门户 、中国站长站 。
(2) 书籍:《网络营销――网商成功之道第2版》、《解密SEO――搜索引擎优化与网站成功战略》、《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
(3) 系统的培训。例如参加相关陶瓷外贸网络营销培训班。
(4) 聘请经验丰富的外贸网络营销顾问,尽快利用外贸网络营销这一优势渠道。
5展望
铁路货车是轨道交通很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与国外轨道交通技术比较接近的,可以与国外同行竞争对手抗衡的领域。入世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放开,我们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国内铁路货车生产企业的出口份额也越来越大,以中国南车集团和中国北车集团下属的从事铁路货车车辆生产的企业为例,已经先后在博茨瓦纳、尼日利亚、伊朗、巴基斯坦、缅甸、美国、韩国、巴西、委内瑞拉、南非、澳大利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开辟了市场,且销售份额逐年上升。2006年出口货车的总量达到2 000多台,总价值10亿多元人民币。其中,以澳大利亚为主要出口国。2007年,仅中国南车集团株洲车辆厂出口澳大利亚的一笔合同就达6 000多万美元。因此,铁路货车成为中国轨道交通企业进军海外市场最有成效的一个领域。但由此引发的国内铁路货车生产企业与国外铁路货车生产企业,甚至国内企业之间的海外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在海外涉及知识产权的事件也不断发生。尤其是国外同行企业在各自的市场所采取的专利布局,使得我们国内铁路货车生产企业的产品出口层层受限,市场很难迅速扩大。因此,充分了解海外市场中铁路货车的专利布局情况,并逐步开展海外专利战略研究,进行我们自己的海外专利战略布局,将成为我们铁路货车站稳并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的关键性问题。
由于澳大利亚盛产铁矿石,每年有大量铁矿石出口,而且都是通过铁路货车运送到码头,因此,澳大利亚的铁路货车技术十分先进,其铁路货车技术情况很具有海外市场整体情况的代表性。我们根据各种专利检索手段,对澳大利亚的铁路货车专利情况进行了检索和分析。通过检索,我们发现在澳大利亚铁路货车技术的主要IPC技术领域为B61D(铁路车辆的种类或车体部件)、B61F(铁路车辆的悬架,如底架、转向架、轮轴)和B61G(连接器,牵引装置或缓冲装置)、B61H(铁路车辆特有的制动器或其他减速装置)4类技术,这4类占澳大利亚铁路货车技术专利的38%。但同时也可以看出,澳大利亚铁路货车技术在其他技术领域仍占有62%,说明铁路货车技术的应用分布是比较广泛的。在这层意义上,以产品类别细分铁路货车技术更具有合理性。在澳大利亚铁路货车各技术领域的专利,按国际专利分类(IPC)分布如表1。
为了对竞争对手进行有效跟踪,我们对澳大利亚铁路货车专利申请人进行了专利检索分析,检索情况如表2。
上表列出了铁路货车技术的前十七名主要申请人及专利申请情况,由此表可以看出,以专利申请量衡量的优势公司均为外国的生产企业,其中,以美国和日本的企业为主。该表反映出各强势公司的研发能力与发展水平,而且这些公司的整体实力形成了一个国家在本领域的竞争力,这与专利申请的国别分布和专利申请优先权的国别分布分析结果是相吻合的。相反,我国铁路货车制造企业在澳大利亚申请的专利仅有中国北车集团哈尔滨车辆有限公司的4件专利。如此情形不难看出国内轨道交通企业在专利战略上的不成熟,因此,我们的企业在澳大利亚还有很漫长的道路要走。
通过检索分析可以判断出,在澳大利亚铁路货车领域的强势公司主要为美国的Westinghouse Air Brake(西屋制动)公司、美国的Amsted(阿姆思泰德)公司和法国的Plasser公司,这些公司掌握着本领域内的核心技术,而并非澳大利亚的公司。由此可以看出,铁路货车技术领域同样存在国际化的趋势。
从专利申请的国别分布来看,美国专利处于数量上的优势地位,但许多核心专利已经失效。日本专利上升势头明显,可能由于大量外国强势公司申请带动,仍会平稳增长,不太可能出现大的波动。而法国、德国的专利也会在一定时期保持稳定。中国专利十分稀少,且缺乏战略意识。由此可见,本领域的强势国家是美国、日本、法国和德国,他们不仅拥有大部分强势公司,同时也培育了本技术领域的最大的下游产品或应用市场。因此,这4个国家的专利状况,既反映了本领域的新技术开发趋势,也同时提供了相应的市场开拓信息。
国外公司海外专利布局对我们在澳大利亚市场开拓构成严重威胁
许多国外强势公司已经就铁路货车技术建立了自己的专利布局,而且形成了一定程度的多层次的专利保护网。有些公司虽然申请的专利不多,但却十分有制约性,如美国Stan,dard Design&Research公司,主要从事新产品的设计,虽说仅在澳大利亚申请了5件专利,但基本都属于基础专利,对我们的后续发展构成很大威胁。目前,我们国内企业的出口产品虽尚未涉及上述相关专利,主要是因为我们所用的技术仍是国外已经失效的专利技术。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市场对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发达国家市场对技术的要求更高,我们的出口产品想要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就必须提高技术含量。为此,我们就必须想办法突破国外强势公司在海外市场的专利布局,否则就很有可能会涉及侵犯他人专利权,这对于我们要想稳定已有的海外市场,并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国外公司海外专利布局对我们海外市场开拓构成了严重威胁。
由于在此之前,我们国内轨道交通制造企业极少有到国外申请专利的,所以,也就谈不上进行海外专利战略布局。而经过检索发现,国外企业已经建立专利布局后,国内企业也深刻意识到在海外市场建立专利战略布局的必要性。但通过我们的检索分析,发现目前想要建立自己的专利布局是有很大困难的。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首先,有关铁路货车先进技术的基础专利已经完全由国外公司申请,我们已经不再可能形成自己的基础技术体系,这对于要建立我们自己的专利战略布局,已经显得十分困难。
其次,对于很多技术改进,国外公司已经围绕他们自己的基础专利形成了多层次的专利保护网,许多专利是从他们的基础专利延伸出来的,而且几乎是一个技术要点申请一个,甚至是多个专利。因此,我们要想通过专利建立专利战略布局也存在一定的难度。
最后,专利战略布局经费短缺是国内企业目前想建立专利战略布局另一方面的困境。由于到国外申请专利费用相对较高,而且要建立专利战略布局不是一两个专利可以做到的,尤其在我们已经明显落后国外公司,缺少基础专利的情况下,要想做到通过少数几个专利就可以建立专利战略布局是不可能的。但要拿出一大笔经费来建立海外的专利战略布局,国内的企业无论从意识上,还是从经济实力上都十分困难。
我们目前强调自主创新,但从实际的情况来看,要想真正做到这一点却是十分艰难的。尤其是对于出口产品,往往在我们应用新技术时就会遇到与国外公司专利布局相冲突的问题,这给我们产品的升级换代造成很大影响,也给我们的自主创新增加了难度。如何突破国外公司专利布局的防线,应该说是国内企业真正形成自主创新体系的核心任务,但要做到这一点不是十分容易的事情。在我们的检索分析中,曾经对企业的产品改进进行了可行性分析,其结果是很难找到可以绕过国外专利网的途径,但不想办法突破国外专利的布局,从技术上想办法摆脱对国外专利技术的依靠,建立自己的自主创新体系,我们未来的海外市场发展又将十分艰难这就使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处于一种十分尴尬的处境。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已经清楚地看到,要建立自己的海外专利战略布局存在很大的困难,但并不是说不要或放弃建立我们的铁路货车海外专利战略布局。因为,只要我们继续走改革、开放、参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道路,面临国际上知识产权的制约就不可避免,而要消除这种制约的最终解决办法仍是要积极地逐步建立自己的海外专利战略布局,而且还应根据我们国家的特色来建立海外专利战略布局。为此特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进一步加强海外专利战略的研究。通过此课题的研究,我们深深感觉到开展海外专利布局研究,对于指导发展我们的海外市场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清楚地看清了国外公司的专利战略布局,才有可能确定我们自己的战略方针。因此,很有进一步深入开展铁路货车海外专利战略研究分析的必要,应更细致、更全面地对铁路货车海外专利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学会积极合理利用失效专利。在检索分析中,我们发现,国外许多基础性专利已经处于失效或即将失效的状况,我们所分析的国内企业目前出口的产品,未真正发生大规模的侵权事件,很大程度是得益于这些专利的存在。因此,在我们进行进一步的专利战略研究中,合理地利用这些专利是我们寻找国外公司专利网突破口的基础,并在失效基础专利的基础上来建立自己的专利战略布局。这应该是目前我们在处于弱势状态时,一种有效的专利战略布局手段。
通过联盟的形式建立专利战略布局。由于国内企业在海外专利战略布局方面尚处于比较被动的局面,而且各自的力量相对比较弱,因此,在开展海外专利布局方面,我们应该走专利联盟的共同发展的路子,有效进行资源整合,以缓解国内企业申请国外专利、进行专利布局在技术和资金方面的不足。在申请专利方面各个企业针对自己企业的特点申请专利,贵在精。再将所有专利联盟的专利组合起来形成专利池,这样才可以做到“以小博大,以弱博强”,充分利用我们的集体力量,来抗衡国外公司的专利布局。
近日,思源电气2013年一季度财报,显示一季度营业总收入5.23亿元,比上年同期上升41.6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2488.13万元,比上年同期上升480.36%。公司同时公布2013上半年业绩预测: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变动幅度为40%-70%。为什么思源电气能在竞争激烈的电气设备行业取得如此业绩呢?
探究企业
主营产品持续位列行业首位
事实上,早在2004年上市前,思源就做好了占领主流市场的准备。当时国内市场已经掀起了电力投资热潮,但采用的技术标准不甚明确,究竟哪种产品适合未来潮流存在着诸多分歧。
思源看好了其时并不被广泛看好的消弧线圈。这是一种供电保护装置,可以有效减少电网断路故障。限于技术标准原因,在2003、2004年前后,国内市场几乎不使用。但是思源电气看到,国内电力设备投资增长很快,对电力运行的安全等级也必然会提高,这意味着消弧线圈的需求也有望大幅增加,于是将这个产品选作IPO的融资项目。
如今,思源已是国内最主要的消弧线圈生产商之一,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产品一直保持在主营业务利润总额的50%左右,订单保持30%的增幅;互感器订单高速增长。主要客户为中国国家电网公司和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及其下属公司。2012年公司下属第一分公司主营的铁心电抗、消弧线圈等产品持续位列行业第一,变压器油色谱设备在国家电网中标份额排名第一。2012年第一分公司实现订单8.52亿元,与2011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7.12%,创历史最高。
股东进出方面,据公司2013年一季报披露显示,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有1家社保、5家基金合计持有4168.28万股;其中富国系2只基金合计增持376.3万股,新进光大保德信基金持有716.88万股,新进银华富裕基金持有400.63万股,中邮核心基金减持347.9万股。截至2013年3月31日的股东人数较2012年末减少2.1%,筹码集中度略有提高。
“跨界”产品发力
电力设备行业中能较好实现一次设备、二次设备、电力电子三大领域跨界的企业较少,思源电气和许继电气是比较典型的两家。之所以难,是因为这种产品线的“跨界”,涉及到技术路线、竞争力要素等本质差异,比一次设备产品线里逐个丰富扩充更为复杂难度更大。
思源早期产品线扩充主要是在一次设备的范畴里开展,包括消弧线圈、隔离开关、断路器、电容器、电抗器、互感器等。其上游原材料大量运用钢材、铝材、铜材、电瓷、电工绝缘材料等,通常原材料占营业成本的比例很大,所以原材料成本的控制能力、供应质量以及供货时间的稳定性,以及车间技术工艺的改进和产能利用率的合理控制,都是能保障公司产品具备成本和质量优势的关键。
公司目前在一次设备最后发力的产品是GIS组合电器,相较于前面提到的产品,其市场容量(达百亿)和需求景气度更好,而在技术层面上较传统设备要求更高,所以其研发周期相对长且行业准入门槛更高,但一旦突破后能使公司销售规模明显上一个台阶,且对做总包工程也有重要意义。
从一次设备企业领域去做二次设备和电力电子实际上并非易事,例如,二次设备的主要原材料有芯片、继电器、印制板、液晶、电源等,关键在于软件技术优势,而非上游供应链管理和硬件制造流程优化这些在一次设备领域的成功要素,由于其产品关乎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其准入门槛够高且市场竞争为相对封闭体系。
而无论GIS组合电器,还是变电站继保监控产品,虽然对思源电气来说是新产品,但在其进入之前实际上市场体系内均有几家稳定的供货商。
大功率电力电子领域,从技术层面讲,主要是通过使用以IGBT为代表的电子元器件去实现对电能的变化和控制,其电能使用优化结果和控制精度都是可量化的;从销售角度讲,其下游客户群所处行业更分散(横跨电网、发电、工业客户、市政等),销售模式也与一、二次设备所处的主市场集中招投标模式有所区别。所以综合来讲,持续的技术领先性、针对下游开发针对性产品、建立特定行业的销售渠道和人脉资源是电力电子领域比较核心的竞争要素。
未来市场占有量将扩大
思源电气主要面向以下三类客户:第一类是电网公司,含国家电网和南方电网及他们的下属电力局;第二类是国内网外市场(或称系统外市场),主要包括发电企业、工业客户、市政单位等;第三类是海外市场。以上三者的电力设备需求量、销售模式等特点都是存在差异的。
电网公司作为电力设备的最大需求方,也是思源电气的主战场所在,其产品虽然存在更新换代,但技术更新速度比不上电力电子那么快。一般整体投资规模在年初确定,受经济波动的影响相对少,需求有其稳定性和延续性。思源电气在电网市场已经有深厚积累,熟谙电网集中招标的商业规则,多数产品也拿到封顶份额。未来这方面的市场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国内网外市场主要分布领域有:发电厂、耗电量大的重工业客户、市政类项目等等,这也是公司做电力电子产品(如SVG、APF)的主要下游客户群。通常来讲,这些领域的产品价格能卖到比电网高,但由于客户群体的分散性以及单一客户需求的不可持续性,所以也意味着相对高的销售费用。企业类客户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意愿实际上与自身经营现状也息息相关,这意味着电力设备企业在做这块市场时需要警惕下游行业景气度,关注回款质量。
总结来看,思源电气目前在国内网外市场的开拓已初具规模,但由于客户类型、销售渠道的差异,经验和市场感觉尚在积累培养过程中,尚未达到如电网领域得心应手的运作状态,下一步也是公司发展的重要途径。
随着国内高耗能工业化进程的放缓和用电量增速的回落,国内尤其是一次设备的市场需求会进入平稳发展的阶段,海外市场也成为公司在“十二五”后期以及“十三五”等阶段突破自我天花板、打开新的成长空间的唯一选择。
思源在2009年将原先的海外事业部升级为输配电工程有限公司,也陆续从通信行业龙头公司如华为、中兴招募很多熟悉海外市场运作的人才,目前海外业务规模在1亿左右。从近期动作来看,公司已在2013年3月底首获对外承包工程经营资质,且成功中标“伊斯兰堡新国际机场145kV GIS变电站工程总承包”项目,这是公司做海外交钥匙工程的标志性突破。未来海外市场将是重要的增长点。
券商评价
安信证券:
2013年一季度订单同比增长22%,全年新增订单有望超48 亿元:公司去年一季度新增订单9.34 亿元,超过全年订单的1/4,基数较高,主要是由于2011年国家电网第六批集中招标规模过大的影响所致。今年一季度公司没有受到国家电网公司集中招标批次间规模波动的影响,新增订单仍然同比增长22%,体现了公司在守住国家电网的市场份额之后,其他市场的开拓能力。考虑到今年新能源和轨道交通建设的景气度,以及GIS 高电压等级产品持续增厚订单,我们判断全年的新增订单将超过48 亿元。
一季报的增长质量较高,不排除半年报继续超预期的可能:从一季报的情况看,公司的成长质量相当优秀,利润的大幅增长来自于毛利率同比提升3.4%。期间费用占比下降1.76%。同时公司的应收账款规模控制较好,现金流情况正常,体现了高管理水平下的良性发展。我们预计半年报的期间费用占比会进一步下降,由于产品结构的调整,公司的毛利率仍然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存在超预期的可能。
投资建议:我们预计公司2013-2015 年EPS 分别为0.9 元、1.3 元和1.7 元,维持“买入-A”的投资评级,6 个月内目标价22.5 元,对应2013 年25 倍的市盈率。
风险提示:国家电网公司改变投资计划的风险。
海通证券:
公司回款情况良好。报告期末,公司应收账款同比增长43.82%,与营业收入增速吻合,公司回款情况良好。
未来预判:2013年公司252KVGIS有望进入国网、南网招标体系,252KVGIS产品放量是公司2013年的主要看点;零部件配套产能建设完成后,预计未来综合毛利率仍将有所提升。
主要不确定因素:市场竞争加剧,毛利率下降;订单低于预期的风险。
高管访谈
记者:据我们所知,在思源电气发展历程中,品牌建设一直是贵公司领导投入最多精力的工作之一,您希望通过“思源”品牌传递怎样的理念?
董增平(董事长):思源非常重视品牌的含金量。“思源”品牌所凝聚的内涵就是先进的技术、可靠的质量、一流的服务三者高度统一,我们带给客户的是强有力的使用信心。
记者:作为电气化公司,创新应该是企业的核心,思源电气是如何做到创新的呢?
董增平:我们公司的科技创新和产品更新总是处在一个高速发展过程中,什么时候公司出不了新产品,那么公司的活力也就消失了,我们每年都拿出6%的销售收入投入新产品的研发中。这是我们的一些产品能在国内乃至国际上该专业领域的细分市场中处于最高端的原因,也是思源电气成功的重要因素。
记者:思源电气未来的发展战略或重点是什么?有怎样的发展目标呢?
董增平:思源电气的发展是一个积小胜为大胜的过程,我们将不断加强技术创新、体制创新,达到厚积薄发。我们力争成为输变电产业中的“中国西门子”,在未来进军欧洲高端市场。
2012年有13款移动游戏出口海外,实际销售收入额为0.08亿美元,较2011年增长33.3%:而2013年,截至目前,根据Google提供的数据,已有数十家手游公司通过Google的移动营销解决方案开始尝试海外市场的营销。为什么国产手游要到海外淘金?带着这个问题,iWo采访了Google商业客户解决方案部的中国区负责人张山峰。张山峰认为,相比中国,海外手游市场的规模以及用户基数更大,并且游戏产业的成熟程度更高,用户质量更好,同时用户的付费能力和付费习惯更稳定。对于手游开发商来说,这确实有着致命的吸引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如今海外手游市场的游戏规则很简单,几乎只有Appstore和Googleplay两个平台可以选择,与国内不同,健全的知识产权体系,让习惯了山寨的国产手游很难通过审核,但话说回来,如果我们的手游厂商制作出一款精品游戏,也杜绝了被山寨的后顾之忧。
不看疗效,看广告
当付费下载不在是主流,如何让用户在应用内付费,则成了让开发商头疼的事。这时Google挺身而出了,AdMob作为美国最大的移动广告平台,支持iOS,安卓,WP三大移动终端系统。被Google收购后几乎覆盖了全球移动广告市场。通过Google强大的后台支持,聚合全球移动广告资源,分析手机用户行为,可以精准的为客户投送广告,并对针对用户的反馈,对游戏开发者的营销策略做出建议。曾开发过《Ponon》、《Bounvyseed》等游戏的上海麦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就是Admob的受益者。在与Admob合作后,《Ponon》这款游戏以“应用内付费+Admob”广告的模式,在2011年圣诞节期间攀登AppStore美国免费游戏榜第一位。不得不承认,手机广告这种人们很反感的营销形式,确实有着惊人的效果,尤其当广告精准到了解用户喜好,知道谁会为你的游戏付账时。这让像麦博一样的草根创业者在海外淘金路上少走了很多弯路。
文化差异如何破?
游戏进军海外市场,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就是文化差异。很多人不明白文化差异在游戏中是如何体现的。举个例子,日本和美国同为游戏输出大国,而当地游戏生产商的大作在对方国家从来都是销量惨淡。因为美国人崇尚动作、暴力,而日本人偏爱剧情、卡通。这只是很浅显的一个比喻,做一款游戏,仅仅语言本土化,根本没有意义,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玩家。想让一款游戏在海外获得成功,需要做相当繁琐细致的调查,大到用户的偏好,小到人物形象的设定,文字的风格,都会影响到这款游戏在当地的销量。很多在中国获得成功的游戏,在海外根本无人问津,也是这个原因。近两年几款国产明星手游,大多被诟病有抄袭之嫌,换个角度来看,这其实可以算作游戏本土化的经典案例。而国产手游海外淘金,可是逆其道而行。说句不好听的,国产手游厂商们,你们有这两把刷子吗?
Q=iWo A=张山峰
Q:中国手游开发者在海外淘金的过程中,最大的困难与优势是什么?
A:中国的手游企业对于流行元素的把握、复制和再挖掘很擅长。并且拥有很多手游方面的人才。但游戏毕竟是一个文化产品,对海外文化的把握,产品营销和运营都是很重要的,其中产品是第一步。其次是跨文化的挑战,还有一个挑战是海外市场规则和规范,中国的手游企业如何能够遵守这个规范,而且能够有效的利用这些规范保护到自己,比如知识产权和品牌的意识等,这些都是需要注意的方面。
Q:在开拓海外市场时,如何做好游戏的本土化?
A:有如下门个建议。
一,引进人才。要请到外籍员工加入到自己的团队。
二,充分掌握海外市场信息。AppStore和GooglePlay,能够很容易发现你所关注的目标市场上成功的游戏和目前比较流行的游戏。
三,一定要关注用户的反馈,尤其是来自于目标市场用户的反馈。当一款游戏上线后,客户的留言是需要定期查看的,很多的海外用户会很全面和很真实地进行反馈。
Q:Google除了广告,还有其他什么方式帮助手游企业去做产品推广?
A:虽然Google的核心业务是营销的形式,但是Google对中国手游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的时在产品、营销和运营方面遇到的困难比较了解。Google在全球市场都有布局可以提供全面的第一手的海外市场信息,这对客户在做产品的阶段会有很大帮助。第二阶段是在营销环节,营销环节不仅是提供一个媒介的工具,包括多语言的支持还有对产品图标等方面给客户良好的建议。
不是应用商店?豌豆荚是什么?
2013年9月15日,豌豆荚在北京举行会,宣布其正式进军视频搜索市场。一天后,360了“影视大全APP”,其口号是“随便看、随心看、随时看”,这和豌豆荚“视频搜索”的功能,有着本质上相似。
2013年7月,互联网爆出重大消息:百度19亿美元收购了91无线。之后,有人联想到了豌豆荚的未来,而豌豆荚联合创始人之一的王俊煜,在那个星期里做了两件事:回老家潮州办了他的“最后一场婚礼”,并在婚礼当晚写了《19亿美金购,与豌豆荚的未来》的文章。王俊煜说豌豆荚从来不把自己定义成应用商店,这让很多人看不懂了。豌豆荚不是应用商店?那豌豆荚是什么?
在移动互联网的争夺中,最重要的资源当然是用户,其实无论是豌豆荚的视频搜索,还是360的影视大全APP,最根本的目的是打造自身的“入口”资格,从而获取更多的用户资源。视频搜索,仅仅只是这场争夺中的一着棋而已。
发现内容的入口
来自豌豆荚官方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8月,豌豆荚累计安装量超过2亿,每天通过豌豆荚分发出去的应用数量超过3000万。2013年以来,豌豆荚保持着每天超过50万的新增用户,而当前中国安卓系统手机每天的销售量为100万台。
2009年9月,创新工场成立之初,就希望用户把豌豆荚当成内容发现的第一选择,随后他们获得了李开复投下的第一笔启动资金。4年后,豌豆荚已今非昔比,就在它的竞争对手以19亿美元嫁入百度后,王俊煜却在记者追问有没有打算出售豌豆荚时,表示“从来没想过卖豌豆荚”。四年过去,豌豆荚还是把“用户查找内容的第―入口”当做立身之本。
王俊煜觉得,“内容”这个词有很多含义,应用、游戏、视频、音乐、图书……这些都是内容的一部分,内容就是用户在手机上做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特别是使用智能手机后,用户每天都会有大量的时间消费在内容上:早晨边吃早餐边看新闻,上班路上看新闻、视频,午饭时也刷微博,晚上躺在床上依旧通过手机消费内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谁能吸引消费者关注,成为“发现内容的第―入口”,谁就将抢得先机。
用户人口之争
移动互联网时代,入口之争从未停歇,反而呈越来越激烈的态势:浏览器、地图、游戏、视频到搜索引擎,都成为争夺的关键。豌豆荚此次推出的“视频搜索”,是国内首个实现“应用内搜索”的产品,新一轮的入口之争,将再掀。
虽然现在豌豆荚给人的感觉是只做应用,其实早在2010年,豌豆荚就有过视频产品方面的试水。2010年,豌豆荚做过一个视频转码产品,能帮助用户通过电脑把视频传到手机上。但是,这个产品当年并未获得一定影响力,于是被搁置。三年后,豌豆荚再次尝试,今天的背景已经和当初有了巨大不同,用户也有了很大改变。2012年年底,豌豆荚在研究中发现,视频转码功能过去三年转变巨大,仅在2012年一年,其使用量便增加了1100%。今天,豌豆荚推出的视频搜索,也得到了用户的积极反应:豌豆荚“视频搜索”自2013年8月9日Beta版上线以来,用户增长率达198%,页面累积浏览量超过5亿,单日最高浏览量超2350万,累积下载次数近1200万。9月15日正式版上线后,短短5日便累计用户数超50万。
事实上,豌豆荚的“视频搜索”已实现“应用内搜索”的基本形态,不远的将来,豌豆荚还计划进一步改善“应用内搜索”,让用户可在豌豆荚随心搜索来自客户端应用和网页应用内的全方位内容。王俊煜认为,目前移动互联网中可消费内容基本都存在于客户端应用之中,手机用户习惯通过分裂的应用寻找内容,这使得应用商店成为移动互联网的第一代入口。但是,这只是第一步,真正打通应用、实现应用内内容的完整搜索,才是移动互联网最具竞争力的入口。
在豌豆荚视频搜索项目负责人姚丛磊的眼里了,豌豆荚的定位依旧是一款搜索产品;在王俊煜眼里,“别人是挖金矿的,我们是卖水的。”
软件服务业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倍增器、产业升级的助推器、发展方式的转换器、新兴产业的孵化器,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软件服务业已成为我国增长最快的“朝阳产业”,加快发展软件服务业,能够提升信息网络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竞争力,加速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进程,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和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支撑。
2009年,我国软件服务业继续保持高速发展,全年实现业务收入9970亿元,增长25.6%,成为国民经济领域发展的亮点。2009年,我国软件服务业相关企业,取得了可喜的经营业绩。本届百家软件企业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448.7亿元人民币,比上届增加了409.2亿元,占2009年我国软件产业总收入的24.6%。
当前,信息技术和产业仍处于快速发展期,软件领域的技术发展和更新进一步加快,以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技术不断涌现,产业组织模式、商业模式不断创新,跨国公司已先行部署,新一轮竞争正在到来。特别需要关注的是,发达国家及其跨国企业进一步应用知识产权开展市场竞争,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国际贸易摩擦呈加剧趋势。
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直关注和支持软件骨干企业的发展,今后将继续努力为百家企业在内的软件企业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大企业的作用,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自主创新,促进我国软件服务业做大做强。我们将一如既往地推进企业创新发展思路、推动优势企业并购重组,支持企业“走出去”兼并或参殷拥有先进技术、知名品牌、核心专利和人才团队的海外企业,提高知识产权获取能力。在此,我向广大软件企业提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要抢抓产业发展的新机遇。在后危机时代,要抓住世界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向中国内地转移的契机,积极推进嵌入式操作系统、集成开发环境以及嵌入式应用软件产品的研发与应用。要密切跟踪国际技术和经济的动向,加快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研发投入和市场开拓,强化模式创新,积极抢占发展先机。
第二,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重视以市场需求引领技术创新,高度重视标准和知识产权,特别是关键技术要力求掌握自主知识产权。要注重创新人才培养和研发队伍建设。
第三,积极开拓国际市场。要平衡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就必须积极拓展国际市场,以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占领国外市场。积极开展国际并购、海外市场开拓,占领产业分工制高点。要大力拓展服务外包市场。
1 我省机械工业发展情况
(1)生产经营整体保持平稳增长
2013年,全省机械行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3133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15.82亿元,居全国机械行业第八位,同比增长24.43%;实现利润总额588.89亿元,居全国第九位,同比增长19.37%;实现利税总额912.21亿元,居全国第九位,同比增长26.58%。根据一系列数据显示,我省机械行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
作为机械行业龙头企业的东风汽车公司产销超过年初预期,超过历史最好水平,超过全国汽车平均水平。2013年,东风汽车公司销售汽车353.5万辆,继续稳居行业第二,同比增长14.8%,综合市场占有率16%。其中,在湖北产销汽车157.7万辆和160.1万辆,约占全省汽车产销量的95%以上,分别增长9.6%和12.1%。
(2)专用汽车发展情况
湖北作为我国三大传统汽车产业基地(上海、吉林、湖北)之一,在我国汽车工业特别是在商用车载货车领域占有重要地位。随州市作为湖北省汽车工业总体布局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城市,已发展成为全国知名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2007年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专用汽车之都”,专用汽车发展前景广阔。同时,我省的专用汽车行业也存在产能过剩、核心技术缺失、行业标准不成熟等诸多问题。
(3)出口保持较快增长
2013年,全省机械设备出口44.08亿美元,同比增长7.8%,占机电出口总额的43.0%,占比同比提高1.7个百分点,出口额净增长3.2亿美元:机械设备出口额占全省外贸出口总额的19.3%,占比同比下降了1.8个百分点,在全省主要出口商品中位居第一。
(4)企业向西发展的意愿
湖北机械行业企业向西发展的意愿并不十分强烈,主要原因是:一是我省机械行业出口主要以零部件为主,生产规模普遍不大,产品竞争力有限,向外扩展能力有限;二是缺乏对中亚、俄罗斯及东欧市场以及投资环境等情况的了解;三是目前我国新疆等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较为滞后,生产要素供给能力有限,劳务成本较高,将极大地增加企业的生产成本。
(5)机械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省机械行业仍普遍存在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能普遍过剩、利润率不高、成本控制乏力、技术创新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缺乏、资金紧张等问题。
在向西开拓海外市场方面,机械企业也普遍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首先,在开拓海外市场方面,业内企业的理念还是较为滞后。大部分出口企业没有明确的,或者说系统的出口规划。基本上都是以定单为指向的,哪里有定单,哪里就有市场,把市场当成实验场。出口以后,企业也缺乏对市场的跟踪调查,产品也很少会有适应性改进。其次,产品的同质化导致同行业间产生不同程度的恶性竞争,互相打价格战,导致利润空间下降。第三,营销体系还是不完善,经过我们调查,只有极少数企业在一些主要市场有一些销售中心,或者服务网点,95%以上的企业或者95%以上的网点是通过当地商的网络进行销售和提供售后服务,很难为当地消费者提供到位的服务,也不利于企业及时掌握当地市场的反馈信息。
面对的上述问题,笔者认为我省应抢抓国家大力发展“丝绸之路经济带”这一战略机遇期,积极开拓向西市场,提升我省机械产品在中亚、俄罗斯及东欧等国的市场占有率;加大境外投资力度,加强技术合作,转移过剩产能,实现机械行业的科学发展。
2.“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对我国机械行业的市场需求分析
(1)中亚
中亚各国的机电、汽车市场缺口很大,需求较旺盛。中亚国家的机电产品严重落后,需要更新换代。由于多数中亚国家机械制造、电子产品基本上是空白,价廉物美的机电产品在此供不应求。不过,对机械产品的品种,中亚5国有其各自的需求特点。在汽车品种方面,哈萨克斯坦对自卸车需求大,因为当地的基础建设多。吉尔吉斯斯坦主要对载货车和油罐车有需求。乌兹别克斯坦和塔吉克斯坦对厢式货车的需求较多,它们将车辆做成标准的集装箱车辆,在中国和本国之间从事运输。另外,农用机械在中亚国家的需求量很大,现在他们农耕使用的农用汽车、联合收获机、割晒机等工具,很多都是严重老化超期使用,不但噪音大并且耗油量惊人,更重要的是很多配件已经采购不到了,机器一旦出问题就基本报废了。此外,与很多中国用户有一分钱花一分钱的习惯不同,中亚国家的用户更倾向于贷款,这也是金融危机后当地政府限制贷款导致用户购买力骤降、出口下跌的重要原因。
(3)俄罗斯
俄罗斯对汽车行业的需求不断上升,但其需求有以下几大特点:一是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以及获取银行贷款日益便捷,俄居民消费需求重心向高档化转移,形成了对高价位车的稳定需求。其次,俄罗斯对汽车的技术质量认证越来越严苛,比如商用车出口俄罗斯须达到55项质量标准认证。随着中国出口俄罗斯的汽车数量剧增,俄罗斯汽车质量认证中心对中国汽车的认证要求越来越高,获取认证将越来越困难,其费用也将会攀升。第三,由于俄罗斯独特的道路条件及严寒的气候特点,对汽车所使用的材料都有特殊要求。第四,俄罗斯人的体形普遍高大,对汽车的外观设计也有不同的要求。
(4)东欧诸国
中东欧国家自身有基础雄厚的汽车产业,中东欧市场在汽车认证和法规方面的门槛很高,中国车企产品在技术上难以达标,导致我国整车的出口国主要集中在北非和中东地区,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基本没有出口。目前,东欧消费者对机械产品的需求特点主要有:稳定的质量及良好的维修服务体系、比同质量本土产品更低廉的价格、时尚的外观等等。最近,山东的农业机械在东欧市场反应较好,这也从侧面告诉我们,农用机械在中东欧有一定市场。
3.对我省机械行业向西拓展的建议
推进我省机械类企业向西发展要实现三个方面的转变:第一,将产品出口政策由贸易导向转向投资导向转变,鼓励企业将市场发展理念由单一产品出口转变为产品、技术、资本相结合;第二,引导企业从单纯进出口产品,向营销型企业转变,在出口产品的同时,配合好各项服务及品牌推广;第三,售后服务主题机构从依赖进口商营销网络,逐渐向自建服务体系转变。
1、探索西进发展的战略路径
建议相关部门制定机械行业整体西进发展的战略规划,对行业整体西进进行统一、有效的协调和规范指引。
2、引导企业做好向西市场的基础研究
重点引导企业了解向西市场产品的技术标准、制定核心市场的目标规划、进入步骤,将转移过剩产能与开拓向西市场相结合,做好出口产品结构、海外营销服务网络及售后服务等的提前布局。
今的海外并购市场讲究更加多元。首先,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时的投资标的就和原来大有不同。华山资本主管合伙人杨镭向《经济》记者表示,我国投资人或者企业家们以前所青睐的并购标的较为统一,可以说“英雄所见略同”,例如以前去海外是买高尔夫球场和酒庄。而如今则比较多元化,去海外也开始买服务配套商、高科技公司和渠道商了。
多元化增加成活率
“高科技的东西是在别人脑子里面的,买到了公司,未必能买到人心,科技成果就未必能拿到,所以今后我国企业在进行海外并购时,投资方式也可以更加多元。”杨镭认为,未来在进行海外并购时,我国的投资人大可不必全资控股海外企业,可以留出一点让被并购的企业和我国自己的企业一起发展,让国外的人才为我国的企业服务。如此一来,便可以促使国外研发的高新科技真正为我国所吸收利用,这种双赢或多赢模式在未来或将被更多企业家所采用。
杨镭给当下海外并购的侧重点做了简单排序,其认为下一步我国企业的海外投资并购会出现以下几个趋势。
第一个趋势是科技及渠道,也就是从以前的买不动产转向寻求能提升企业软实力的资产及渠道并购。
第二个趋势是海外逆向并购,主要是海外公司想通过建立并向我国企业出售其在国外的子公司来达成曲线进入我国的目的。杨镭介绍称,这些海外公司普遍都对中国市场不十分了解,但又想迅速打入中国市场,因而以在海外建立并出售子公司为契机,寻找在华合作伙伴一同开拓我国市场。“目前我国已经有一些PE公司在同国外企业开展着类似业务合作。由于我国PE公司主要是通过收购或交换股权等方式,因而也算到了海外并购当中。”
第三个趋势是更加专业化,“老板们或者团队往往飞出去看到项目就买,其实应该通过专业的基金公司,进行比较深入的调查。我并不建议这些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自己让专业团队前往海外处理,这样可以避免在法律或财务上遇到不必要的麻烦。”杨镭说。
走向海外的企业名单中有很多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比如中国海尔集团、中国信达资产管理公司等企业在近几年都加快了海外资产购置的步伐。其中,海尔斥资54亿美元现金收购通用电气旗下电器业务,大连万达以35亿美元收购电影制片公司传奇娱乐过程中都经历了诸多险阻。在其海外并购时,不急于鲸吞对方,灵活运用谈判、先期部分入股等方式进行海外合作,往往最终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企业在海外并购时不应单纯为并购而并购,而应该注重方式多元,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达到并购目的。
海外并购进入快车道
《经济》记者从商务部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获悉,2015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下降,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却逆势猛增13.3%。步入2016年,中国对外投资热度始终不减。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企业对海外市场的日益熟悉,在风险管控和项目管理方面的日趋成熟,海外并购正从“一步一坑”变为人人争抢的“香饽饽”,海外市场并购的红利也在逐渐显现。
例如北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有望通过PE公司EQT(殷拓集团),以约18亿欧元完成对德国垃圾焚烧发电厂运营商EEW Energy from Waste的收购。这项可能达成的交易是中国公司海外并购潮中最新一起交易,而且也将是史上中国公司收购德国公司中交易金额最大的一起。
中国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规模会逐渐扩大,因为中国企业想通过海外收购品牌、购买知识产权和高科技,从而提高自身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有预测表示,中国海外并购交易未来几年将会保持50%的增长。
我国政府将继续支持我国企业进行海外并购交易,因为这将成为中国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有力基石。
普华永道数据显示,2016年年初出现了中国大陆企业单笔海外并购最高交易金额,如这项交易最终达成,将刷新历史新高。不过即使排除这一项交易记录,2016年第一季度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交易金额也是去年同一时期的两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