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机械制造业;经营模式;全球化;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F4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6-0001-02

1 概述

机械制造业虽是作为本国最基础的行业,然而却是国家的经济发展一个重要的支柱,机械制造的技术是支撑制造业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该行业发展和竞争的一个强有力的武器,所以技术水平的高低同时象征着一国整体的经济水平。虽然我国在机械制造领域的发展起步较早,然而技术的发展确实比较缓慢。在其经历了大概200年的发展史中,它是由作坊的机器生产慢慢过渡到批量和低成本的大量生产再往着高质量的生产,所以机械制造业是不断地向上发展的,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结合当今的机械制造的特点,和现代的高科技与先进的技术相互融合,使机械制造业能够良性地发展。

2 当代机械制造业的特点

2.1 工艺和设计一体化

如果生产的方式是以手工的形式来进行的话,那么工艺与其设计通常是一体的,没有分割同步进行的。然而随着社会的需求与发展,小批量的生产慢慢过渡到大规模甚至大批量的生产模式时,因为特定的需求,设计与工艺之间就再次地分开了,甚至还会出现设计引导工艺这种现象的发生。但是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待产品的要求追求更多的个性化,新潮品种成为了人们目光偏向的焦点,已经不再是只局限于满足一般的功能需求,赶时尚也成为他们考虑的因素,随着产品更新速度不断的加快,导致小批量形式的产品占据了许多工厂生产的主导位置,这也就促使了设计和工艺又一次结合到一起。

2.2 经营模式的多样化、工艺和设备复杂化

现在的机械制造业生产方式多种多样,有单件生产或者小批量甚至大批量的生产模式。因为市场需求是处于一个变动的平衡,所以相应的设备以及资源也要相应地进行变化。各部件在进行制造的过程中周期的不一性以及工艺路线的不确定性等等特点,致使管理的模式多以动态多变的形式为主,所以生产和管理的工作发生复杂化,这就需要根据每一件产品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推断分析,从而能够对每个部件进行周密的安排及投入,合理地计算出应产出数量及其他要求。

2.3 产品的制造设计涉及到多学科领域

在现今全球化竞争复杂的大环境下,假如依靠以往的企业进行一对一单打这种局面显然缺乏竞争力,现在很多主机厂与设备零件的制造厂之间是分离的,所以跨地区将企业进行一个动态的联盟必然会成为了机械制造业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一个重要的趋势。开发新产品是需要经过一个设计的过程,这其中就需要联系到许多相关的领域学科,从而进行产品的设计以及工艺的改善,通过对设计的版本进行不断的改进完善,机械制造产品才具有本身的开发能力。

2.4 全球化的竞争日益激烈

随着机械制造产业市场模式慢慢地向着全球化模式发展,相对发达的西方国家利用现代各种类型成熟的技术及手段对市场狂轰乱炸,目的是将本国的企业产品销售出去。随着全球市场化的经济模式不断的发展,各类型产品竞争的激烈程度加大,导致许多高科技和先进技术应用到机械制造中去,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和竞争。如果一个国家立足于世界并能够站稳脚跟,具备有先进的制造技术是万万不可缺少的。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向我们表明:发展机械工业的速度和规模以及产品的质量程度可以决定那个国家工业水平的发展程度,支持着国民的经济。它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在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方面的标志。

3 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3.1 自动化

所谓的自动化,指的是机器按照已经内置好的程序与规定的指令,并能够自动地完成一系列复杂的生产过程,该前提是无人进行干预的情况下。现今人机一体化已经成为了研究的重点,这么一个制造系统所利用到的许多类型制造单元的技术手段,类似柔性制造技术就是其中的技术手段。因为自动化本身就属于一个动态概念,它的范畴较广,具有的内涵也很宽泛,然而现在我国对机械制造的自动化这一技术的探索与研究还处在一个发展的最初阶段,所以需要业界人士对其进行活跃的研究。

3.2 信息化

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很多制造企业看到了在生产制造过程中的诸多优势以及看好其今后的发展前景,这为企业注入了更多的活力和动力。制造型企业所需要的信息要求比较高,它需要对产品在设计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材料与技术并且对市场的了解等都缺一不可,而且信息需要不限地域便捷地进行。同时,信息化程度的加深,带来了许多影响,它给企业带来了技术层面上互动的交流,从而使制造企业可以把握好市场动态并能够随时对最新生产的技术进行了解分析,企业所站的高度必然是处于时代的最前沿。

3.3 精密、超精密或特种的加工技术形式

社会发展的同时要求着机械产品内在的品质需要达到一定的等级,而且这个等级也在不断地向更高一级发展,类似许多军工类和航空航天或者一些仪器仪表及电子类型的微型机械产品,它们制造的精度要求有的需要达到微米级或亚微米级的单位,而且纳米级的也逐渐地出现,如此高精度的规格要求是很多普通加工的方法很难做到或者是就不能完成的,所以它也就决定了制造业未来发展的一个重点,即可以往精密和超精密的加工方式发展,就比如现在鲜见的激光加工与电火花进行加工的特殊的技术必定是未来机械产业所关注的重点。激光的技术方式如果能够广泛地应用到机械的制造加工业中,对企业获得更多的效益有着相当大的帮助。

4 结语

国家的科学技术的水平和经济的实力主要体现在本国的机械加工制造业所具有的规模大小与水平的高低。所以说发展中国的制造业必须要有创新的能力,同时民族精神也是不可缺少的,现在我国经济的发展正处在蓬勃发展的时期,但是我们在关于制造技术的诸多方面确实还是相当的薄弱,所以学习到更多先进的制造技术对提高我国制造企业的水平相当重要,是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一个更加繁荣昌盛的强国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 宋艳涛,李燕.经济危机的影响与应对——西方相关研究综述与评价[J].商业时代,2011,(12):46-47.

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范文第2篇

摘要:伴随我国信息技术和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也愈加完善和成熟。为了能够符合现代化制造业的发展需求,自动化技术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积极引入更加具有信息化的相关技术,进而更好的服务我国机械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本文详细概述了自动化技术的自身特点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发展趋势

机械制造技术主要指的是设计和加工机械产品的过程中所应用到的技术手段,在之后的销售以及养护的过程中均有所涉及。其主要是为了减少产品的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和效率。目前,伴随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机械制造技术发展的不断完善,能够不断满足精密、自动化机械设备的生产要求。在某些领域已经逐渐超过部分西方国家,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积极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技术,大力发展我国自动化技术,才能够极大程度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和工业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因此,加大机械制造业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和发展,能够积极促进我国工业化的稳步发展。

一、 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

现代化技术是一种集合一体化和综合化的机械制造技术,作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极大程度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的未来发展和建设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机械制造业呈现以下的发展趋势:

(一) 高安全性

机械制造业的相关技术集合了多种科学技术,如: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在设计上述系统的过程中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如:制动报警系统、自动诊断装置等。在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中,各种机械设备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系统故障问题,而通过利用自动化系统,能够快速识别和检验到出现故障的类型和实际情况,对于某些故障还能够进行自动修补,进而确保生产过程的顺利完成。除此之外,一旦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出现系统故障,应用自动化系统能够迅速做出指示,停止一切生产活动,进而起到安全和保护的作用,通过利用电子信息系统能够全程监督生产过程,极大程度避免人为原因所导致的设备损坏等不良现象,极大程度提高了生产过程的安全性。

(二) 高质量

机械制造业对于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高,对于实现现代化和标准化的要求十分严格,设计人员需要根据实际的生产情况设计相应的自动化控制程序,进而确保整个生产过程的自动化,进而减少人工操作所造成的误差问题,从根本上提高产品的生产质量。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利用自动化系统,能够确保产品的规格、流水线操作以及产品的质量,同时,还能够根据产品的质量适当调整产生技术,整个生产过程实施全程监控,能够及时反馈生产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利用自动化系统准确分析产生故障的实际原因,并立刻进行修复。

二、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伴随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各个行业之中,为生产和生活带来了便利。同时,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机械制造业的生产过程中,能够实施全面监控和远程操作,在一定程度上利于科学化和有效性的管理。在实际生产过程之中,技术人员并不需要时刻进行巡视和检查,仅仅需要依靠信息技术进行远端监控,既能够全面而又准确的观察车间内的实际情况,同时,还能够准确判断和及时修复所发生的故障,并不会影响正常的生产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人力资源,降低了企业的人力成本。

三、展望

(一)现代化

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是以企业自身的际生产需求为依据,进而实现制造企业低成本、高收益的发展目标,从根本上获取巨大的经济收益。目前,伴随智能化和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个生产领域之中已经广泛将现代化技术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生活之中。在自动化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将心理想学以及运筹学等专业学科应用于人们的实际生活和生产的过程中,能够积极实现人机对话以及人工智能模拟系统的运作等。近几年来,在机械设备的应用过程中,高频CPU和RIS芯片等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系统之中,将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集合于一体,由智能化设备及时发出相应指令,通过自动化系统顺利开展各项工作。

(二)绿色环保

传统的制造业工业通常利用大量人力完成生产任务,将会极大程度降低生产效率,人工生产的过程中将会由于人为操作失误造成产品的质量问题,同时,产品质量还将会受到生产人员的自身情绪和身体素质的影响。目前,我国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通过利用自动化生产技术,能够彻底转变以往的生产方式,采用现代化技术代替传统的人工生产,不仅能够极大程度上避免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同时,还能够提高生产过程的精准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产品的多样化,使得产品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生态保护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改革的重点方向,近几年来,生态保护项目已经受到我国各个领域的重点关注。传统的制造工业在实际生产的过程中,具有生产效率低、污染大等缺陷,难以满足未来社会经济的发展趋势,因此,自动化技术的改进和完善过程中,需要遵循生态环保的绿色理念。为了能够实现绿色生态保护的发展目标,首先,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创新制造材料,积极研究绿色、环保类型的生产材料;其次,还需要创新生产流程和生产工艺,如:产品的包装和设计、生产管理等,在实际设计的过程中,在不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对于原材料的使用,极大程度实现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合理配合。

结语:

总而言之,机械制造业是奠定我国社会经济未来发展和建设的关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国民经济稳步发展,而我国机械制造业水平与西方国家相比较为薄弱,因此,有关设计专家根据制造业的实际生产需求,基于现代化和智能化的发展背景下,研发相应的自动化生产技术,能够在根本上提高生产质量和效率,获取巨大的经济效益,进而促进我国制造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西平.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J].河南科技,2013(08).

[2]甄雪松,于杰.关于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分析及发展趋势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04).

[3]杨增光.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5(12).

[4]陈伟洪.机械制造自动化技术特点与发展趋势[J].山东工业技术,2016(20).

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范文第3篇

历时将近一个月的实习结束,该次实习,真正到达机械制造业的第一前线,了解了我国目前制造业的发展状况也粗步了解了机械制造也的发展趋势.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更快更紧密得融合到各个领域中,而这一切都将大大拓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它的发展趋势可以归结为“四个化”:柔性化、灵捷化、智能化、信息化.即使工艺装备与工艺路线能适用于生产各种产品的需要,能适用于迅速更换工艺、更换产品的需要,使其与环境协调的柔性,使生产推向市场的时间最短且使得企业生产制造灵活多变的灵捷化,还有使制造过程物耗,人耗大大降低,高自动化生产,追求人的智能于机器只能高度结合的智能化以及主要使信息借助于物质和能量的力量生产出价值的信息化.

当然机械制造业的四个发展趋势不是单独的,它们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同时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将会使它出现新的发展方向。前面我们看到的是机械制造行业其自身线上的发展。然而,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部分,它也将和其它的行业更广泛的结合。21世纪机械制造业的重要性表现在它的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智能化以及环保协调的绿色制造等。它将使人类不仅要摆脱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要从繁琐的计算、分析等脑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以便有更多的精力从事高层次的创造性劳动,智能化促进柔性化,它使生产系统具有更完善的判断与适应能力。当然这一切还需要我们大家进一步的努力. 在此次实习中,在杭州发动机厂的时间最长,历时12天,分别介绍了x6130柴油缸体的加工工艺(分为面加工和孔加工),凸轮轴孔的加工,数控设备的加工特点,分类及具体运用,曲轴的加工工序以及发动机的具体工作原理.在最后一天,我们还参观了其铸造部,参观了其铸造生产过程.在该厂的实习中,深刻明白了数控机床的生产中发挥的切实作用,以及目前社会对数控机床及数控人才的急需,而在一些重要数控产品,如量大面广的数控车床、铣床、高速高精高性能数控机床等的需求上,决不能过于依赖进口.

历时将近一个月的实习结束,该次实习,真正到达机械制造业的第一前线,了解了我国目前制造业的发展状况也粗步了解了机械制造也的发展趋势.在新的世纪里,科学技术必将以更快的速度发展,更快更紧密得融合到各个领域中,而这一切都将大大拓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方向.

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电力;营销市场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智能电网发展迅速,产生了大量的电量和非电量数据,并且随着电网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信息采集技术的不断提高,电网数据增长的速度变得更快,使大数据成为一个研究的热点问题。对大数据进行研究的目的就是充分挖掘数据之间蕴含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从而得到价值回报。对电力企业来说,利用大数据对各个重点行业用电量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可以为制定电力营销方案提供数据支持,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鉴于此,本文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电力营销市场行业中大数据特点以及相关性分析方法

(一)电力大数据的定义

所谓的电力大数据就是指利用各种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如数据集成管理技术、数据储存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数据计算方法等,来充分挖掘电力数据当中有价值的信息,以此来实现业务趋势预测、营销策略制定的目的,有利于提高电力企业经营发展的水平,大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电力营销市场行业中大数据特点

电力营销市场当中所包含的数据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的数据:各个行业的供售电量数据、各个用户的供售电量数据、影响各个行业发展的各因素数据等,由此可以看出电力营销市场涉及到的数据非常庞大,而且形式多样,既包括历史数据,又包括实时数据。总的来说,电力营销市场的大数据具有大量化、速度快、类型多以及价值大的特点,准确的对电力营销市场的大数据进行分析,充分挖掘其中有价值的信息,并准确预测各个行业的用电量发展趋势,从而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使电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相关性分析方法

为了研究各个行业用电量和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采用的分析方法是相关性分析法,这种分析方法比较常用的两种方法为线性相关系数和因果分析方法,但是由于因果分析方法不能对结果进行定量描述,而是只给出一些定性结论,因此,在实际的工作中,一般都是使用线性相关系数这种分析方法。

二、实例分析

(一)实例概况

本次研究选取了某个地区发展较好、用电量较大的10个行业,以这10个行业2009-2014年每个月的用电量数据为研究资料,然后分析这10个行业的发展趋势。本文选取的这些行业是该地区的经济支柱产业,用电的总量占到了该地区用电总量的69.8%,主要包括化学制造业、纺织行业、金属制品行业、交通运输行业、餐饮住宿行业、通用或专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行业、批发零售行业、工艺品制造行业以及电子设备制造业。通过对这些行业用电数据的发展趋势分析,可以掌握整个地区用电量的大体情况,同时也可以分析出各个行业的发展趋势。

(二)主导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分析发现,在这10个行业当中,用电量呈上升趋势的行业有5个,分别为化学制造行业、金属制品行业、交通运输行业、餐饮住宿行业、电子设备制造行业;用电量呈现下降趋势的行业有3个,分别为通用或专用设备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品行业和工艺品制造行业;用电量基本稳定的行业包括纺织行业和批发零售行业。分析出各个行业的用电量发展趋势之后,电力企业就可以根据分析的结果来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重点把握那些用电量大、并且具有平稳和上升发展趋势的行业。另外,对那些虽然用电量偏小,但是发展迅速的朝阳产业,也应该作为电力营销的重点客户,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电力企业的供电量,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三)相关性分析

在本次的研究当中,除了上述问题之外,还要研究一个重要的内容,即大工业用电量和内外部各种影响因素的关系。本次研究当中选取的外部因素为工业生产总值和GDP,而内部影响因素选取了10个行业中的5个行业,分别为纺织行业、金属制品行业、交通运输行业、餐饮住宿行业、通用或专用设备制造业,通过研究和计算得出如下结论:外部影响因素工业生产总值和GD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325和0.3125,这说明外部经济因素对大工业用电量的影响程度较轻;而部分主导行业纺织行业、金属制品行业、交通运输行业、餐饮住宿行业、通用或专用设备制造业和大工业用电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5268、0.4968、0.8653、0.5341和0.8025,显而易见,部分主导行业对大工业用电量的影响非常明显,具有主导地位,因此,必须将这些行业作为电力营销的重点对象,以提高售电量,最大限度的提高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根据线性回归方程式还可以将大工业的用电量估算出来。

结语

总而言之,在大数据背景下,对电力营销市场行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电力企业应该提高对这一工作的重视程度,利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大数据进行准确的分析,从而预测各个行业用电量发展趋势,为制定电力营销策略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持,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庞建军.大数据背景下的电力营销市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J].科技视界,2014(32):295-296.

[2]王春文,程艳.浅析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电力营销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电子商务,2012(12):133.

[3]刘文森.研究电力营销现代化建设现状与前景[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5(07):223.

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 机械 制造技术

1、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特点

1.1、首先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是一个较为具体的一体化工程

最突出的特点也就是结合目前的计算机高新技术以及一些较为高级的信息技术,再加上目前的管理系统对一些产品进行一系列的整合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现代机械制造技术要不断结合高新技术以及一些传统的制造技术,进而使整个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过程更为完整。

1.2、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是一项较为完整和综合型的高新技术

如此先进的技术的主要目标就是要使整个企业变得更加强大,提高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也可以进一步促进整个国家的整体综合实力。所以,这样不仅仅只是限制在整个制造业的本身,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主要就是包括整个市场研究以及整个产品的生产全过程。

1.3、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是整个市场以及社会经济竞争的统一整体

目前整个经济市场竞争的核心最主要就是怎样去提高整个社会产品的生产效率。随着整个经济市场的发展,制造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最主要的因素就是生产的所需时间、生产的成本以及生产的效率。如果在发展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进程中高效融合这三点,我想将会使整个企业的经济效益达到最高。

1.4、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是一项世界性的技术

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整个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无论是目前的发展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通过经济、科技以及信息技术来占据整个经济市场,这样就可以使整个经济竞争变得更加具有竞争力。除此之外,现代机械制造技术是目前21世纪发展中的一个重点,应该要具有新的技术领域。

2、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现状

2.1、管理方式落后

近几年来,尽管我们国家的机械制造业会不断引进一些较为先进的机械制造业技术。但是目前的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制度管理依旧是落后的。目前许多工业发达的国家都是采用一些比较先进的电脑技术对其进行管理,重点组织整个企业的管理制度。但我国在现代机械制造技术这个方面的管理制度依旧是属于较为落后的阶段。

2.2、设计方式落后

目前,工业发达的国家最主要就是以不断尝试创新设计的数据以及样式赶上时展的进步脚步。如果可以采用一些比较先进的技术,广泛运用高新技术来代替目前的图纸设计。这将大大有益于整个市场机械制造业的发展。但是我国的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设计仍处于初步发展的阶段。

2.3、制造工艺落后

工业发达国家都是采用一些高精度以及高密度的加工方式,或者是目前的激光技术、纳米技术以及是一些复合型的高新技术。但是我国的制造工艺技术仍处于萌芽发展的开始阶段,其中许许多多的工艺技术也是出于不断探索和摸索中。

2.4、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工业发展的国家最主要就是要采用一些较为广泛的计算机技术和敏捷的生产模式。这也是我们国家主要缺失的管理技术。

3、现代机械制造业技术的发展模式

3.1、精密的制造技术

众所周知,精密的制造技术最主要包括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微细加工和超微细加工技术等等。随着科技进步的发展,我们目前的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就是采用一些精密的技术以及磨削技术等等。目前的加工精度已经转化成纳米技术的发展。现在,我们已经成功研制出纳米技术的相关产品以及一些较为微小型的机电设计以及一些机器人等等。纳米技术是二十一世纪的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中的重点,也是较为先进的一门技术。微细加工以及超极微细加工最主要的就是它是一门比较精密以及需要较为高新技术的一门现代机械工艺技术,这也会渐渐成为目前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主要趋势。

3.2、制造系统的自动化、柔软性、集成性以及智能化

现代的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渐渐已经和高质量和高效率相关联。先进的制造系统可以利用一些高新技术。例如数控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智能制造系统已经渐渐成为了一个主要的发展趋势。我国虽然在这方面的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仍处于较为简单的初步发展阶段。但已经将这项技术列在了重点的之上了。

3.3、特种加工技术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对高温、高压、高精度的要求也是要求越来越高。因此,目前的现代机械制造技术也会运用越来越多的高新技术和材料来制作相关的零件。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产品的形状也会趋于复杂化。因此,整个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也来越偏爱于目前的这种特种加工技术。这是一种新型的技术,结合电能、热能、光能以及各种能量集一体的加工方法。这种技术也可以解决我们以前遇到难处理的材料以及形状复杂的产品所存在的问题。

4、结语

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重要阶段,但是目前来说机械制造技术又是我国目前整个工业化机械制造业发展中发展较为缓慢的一部分。我们只有不断跟上世界机械制造技术的脚步,不断探究,不断学习,给予一定的相关技术发展指导,方可在不断的进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唐根.我国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浅析[J].2012(Z3).

[2]田育.现代机械制造业中的刀具失效形式分析[J].2011(26).

[3]王永静.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及发展方向[J].2011(20).

[4]黄皖.现代机械制造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2011(02).

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范文第6篇

关键词:制造业;生产业;互动发展;珠三角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2-0076-0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珠三角虽已成为中国、世界制造业基地,但产业整体仍呈“小而全,大而全”的现状;低廉劳动力的优势逐渐丧失,其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下降。随电商和客户需求个性化的盛行,以产品为导向已难以适应市场发展趋势。要想突破困境,制造企业须以服务为导向,向“微笑曲线”两端延伸,提高产品附加值,要学会业务外包理念,充分利用生产业的专业化服务;这利于促进珠三角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发展,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①

一、珠三角制造业面临的发展困境

在过去,珠三角制造业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并终成世界工厂,积累了一定的优势与实力;但在新的世界经济形势和金融环境下,其发展遇到一系列内外部困境,珠三角制造业增长乏力,珠三角制造业虽已进行一定程度的转型升级,但实际收效并不理想,导致现今发展困境的原因为:(1)发展模式不合理且不可持续。珠三角制造业采用“三高一低”的“粗放型”增长模式,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消耗大量资源,以收获低微的经济效益,形成恶性循环。(2)产业结构内部缺陷,产业配套能力不足。相比国外先进制造企业,珠三角制造业科技含量低,多数企业缺乏自主品牌,以贴牌生产为主,利润空间少,同质化严重,中小企业进行价格战,进一步压缩利润,形成恶性竞争;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配套不到位。(3)成本不断升高。近年来,随着原材料成本、土地成本及劳动力成本上涨,珠三角昔日廉价劳动力的优势不再,不少企业把工厂转移出去。(4)内外受困,产业布局规划不够合理。在国内,珠三角产业集群面对着长三角、环渤海圈的激励竞争,企业对外出口往往受到国际贸易壁垒的限制;区域分工不清晰,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竞争压力大。(5)相关制度不便于产业转型升级。当前产业转型升级普遍面临着融资难、招商难、用地难等问题,政府积极性不高,办事效率低,造成机会流失。

二、产业波及效果分析

1.影响力系数。影响力系数指某一产品部门增加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其反映了一个部门发展对其他部门的拉动作用,影响力系数越大,则说明该产业对国民经济及相关产业发展的拉动力越大;分析不同部门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可确定重点行业和优先发展行业,以便合理调整产业结构。

从表1中的2002年与2007年九大产业的感应度系数,可得出:整体制造业的感应度系数最高,对其他部门产业具有最大的后向推动作用,大力发展制造业可为珠三角经济的全面平稳发展打好基础;在生产业中的感应度系数变动趋势:从生产业均值来说,感应度系数从0.6451上升到0.7621,上升趋势较明显,说明生产业整体对于其他产业的后向推动作用正增大,拿2007年与2002年的数据相比,交通运输及仓储业、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研究与试验发展业这六大生产业的感应度系数有上升趋势,说明这六大产业得到较好发展,对其他产业部门的后向推动作用正加强,只有金融业呈下降趋势;整体发展趋势较理想,但随经济快速发展及资本、资产运营的加快,未来的金融业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增加该部门产出可缓解其对国民经济均衡增长的瓶颈制约作用。

三、建议措施

1.加快制造业发展的措施。为适应全球制造业的发展趋势,珠三角传统制造业应加快企业信息化网络建设,提高经营生产效率;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增加产品附加值;重塑企业的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整合企业内部及其上下游企业的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与上下游企业形成供应链战略联盟;专业人才培养,政府须注意培养一大批懂技术、拥有系统化的管理经营理念的综合性专业人才,建立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加强鼓励人才流动的政策。

2.加快生产业发展的措施。生产业作为新兴的经济产业,需加快自身发展步伐,提高自身服务质量来满足制造业的需求。要想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可从以下着手:制定生产业产业发展规划与发展目标;加强生产业的激励以及管理,整顿与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形成公开、公正、公平、有序协调的市场氛围,使生产业走向专业化、规划化、合理化的发展道路,加快生产业各种要素的流动速率;加大生产业的投入力度;综合性人才培养储备;调整服务产业结构,加强现代综合物流、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等新兴的知识密集型生产业发展力度,大力发展现代综合物流便于市场经济的快速运行;促进生产产业的产业集群。

3.推进制造业与生产业互动发展的措施。加强制造业与生产业的互动发展紧密程度及需求粘合度,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发展,相互协调的目标,可从以下方面推进:提供政策法规制度,促进产业互动发展;构建制造业与生产业科学合理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二者信息互动;培养供应链管理思想,学会专业化分工,对上下游资源整合,实现双赢局面;完善生产业与制造业互动发展,促进二者产业集群间的合作。

四、结语

珠三角制造业要想成功升级转型离不开生产业的服务支持,生产业要想得飞快成长,提升产业价值链,同样离不开制造业对专业化服务的巨大需求。二者要想摆脱现状,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两者间的互动发展是最好的途径,互动发展的实现有利于推进珠三角现代化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1] 苏开拓.广东省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D].广州:广东工业大学,2010.

[2] 廖明球.投入产出及其扩展分析[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21-22.

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范文第7篇

最近,德国出台了工业4.0国家战略,意欲重新引领全球制造业潮流。美国欲凭借工业互联网,重新立于新工业世界翘楚地位。中国2015年推出了中国制造的纲要性计划《中国制造2025》,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型,由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型。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保障国家安全、建设世界强国的必由之路。作为未来10年引领制造强国建设的行动指南和未来30年实现制造强国梦想的纲领性文件,《中国制造2025》全面开启了中国制造由大变强之路,不仅有助于完成调结构、稳增长任务,更是从长远提升中国经济竞争力和中国产品的品质。

夏妍娜、赵胜两位中国制造业的关注者,在最新合著的《中国制造2025》一书中,从产业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入手,在全球视野下展现新一轮工业革命在世界主要工业国的发展趋势和实施策略,总结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两大目标和五大特点,并且详细剖析了新工业革命的工业物联网、云计算、工业大数据等九大技术基础,以及这九大技术基础之间的联系,让读者能清晰全面地了解新工业革命在欧洲(德国)、美国的全貌。本书案例丰富,多是来源于一线调研,借鉴全球经验,解构了中国制造2025的顶层设计,分析了中国制造2025规划的十大重点领域,提出中国制造2025落地的实施方略以及面临的诸多挑战。

本书包括产业互联网开启新工业革命等五章,从发展趋势、技术支持、发展路径等角度全面地解读了中国参与全球新一轮工业革命的机遇与挑战。作者指出,中国制造2025规划,恰是中国政府在新一轮产业革命浪潮中做出的积极举措,是在新常态和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强调制造业在中国经济中的基础作用,认真谋划如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以及如何将制造大国升级为制造强国。未来10年,将会有1000家以上的产业互联网概念公司进军全球资本市场,它们聚焦于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公司和垂直技术供应商三大领域。无论你是政府政策制定者,还是企业管理者或是创业者,本书都可以为你在部署未来发展规划时,提供前瞻、智慧的借鉴参考。

制造业的发展趋势范文第8篇

关键词:装备制造业;振兴路径;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3-0159-04

装备制造业是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它是国民经济的脊梁,经济增长的动力、产业升级的手段和国家安全的保障。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重庆从抗战开始就是我国的战略大后方,振兴重庆装备制造业,对保证国家国防安全和经济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世界装备制造业发展特征与总体趋势

1.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特征

装备制造业是指资本品的制造业, 是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生产技术装备的制造业。近年来,世界装备制造业高速发展,呈现出六大特征:一是地位基础化;二是经济规模化;三是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四是跨国并购加剧;五是产品高技术化;六是装备制造业全球化,广泛利用别国的生产设施与技术力量,制造出最终产品,并进行全球销售。

2.装备制造业发展总体趋势

由于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发展,世界装备制造业发生了重大变化,导致装备制造业的全球化趋势不断加强。全球化战略已是指导各跨国制造公司抢占世界市场的首选战略,并向集群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

(1)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由于高新技术和信息网络技术的广泛运用,装备制造业所涉及的领域正逐渐发生着巨大的转变和整合,装备制造业的技术研究、开发、生产以及销售的全球化合作日趋加强,装备制造业呈现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2)集群化发展趋势。自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装备制造业集群化发展趋势更加明显。产业集群(clusters)理论是由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ter)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美国明尼阿波利斯的医学设备业群,德国的索林根的刀具业群、斯图加特的机床业群、韦热拉的光学仪器群等,都是世界上较为典型的产业集群。

(3)信息化发展趋势。当前,装备制造业正向全面信息化方向发展,其新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柔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DIMS)的开发与推广应用,并向制造智能化方向发展。从技术发展特征看,表现为技术的融合化;从产品发展看,表现为产品的高技术化,即产品的高附加值化、智能化和系统化;从系统管理角度看,表现为集成化(包括系统集成、软件集成、技术集成和接口集成)和网络化。

二、重庆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分析

1.比较优势理论

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1817年出版)中,提出了著名的比较优势理论(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依据比较优势理论,各国应专业化生产并出口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品,这样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都会通过专业化生产和自由贸易获得比闭关锁国更多的利益。李嘉图的理论实际上说明在单一要素经济中,生产率的差异造成比较优势,而比较优势决定了生产模式。赫克歇尔・俄林的资源禀赋学说认为,各个国家(地区)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有的劳动力资源丰富,有的自然资源丰富,有的资本资源丰富,各个国家(地区)使用其最丰富的生产要素分工生产产品,经过国际贸易,获得最大效益。按照要素禀赋进行分工,可以使各种生产要素得到更有效利用,提高要素的利用效率,减轻稀缺要素的瓶颈制约,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各地应根据自己的要素禀赋情况,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建立具有相对优势的产业模式,避免地区间产业同构。由此,重庆应利用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产业或条件,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做优、做强、做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形成竞争优势。

2.装备制造业比较优势分析

重庆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和国防科研生产基地,装备制造业门类齐全,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十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重庆装备制造业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品制造业、武器弹药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类,以汽车、摩托车、仪器仪表、内燃机、机床工具、大型输变电设备和水电设备、武器装备、船舶等产业和产品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其比较优势明显。

(1)汽车产业。《重庆汽车产业发展规划》对重庆汽车产业的发展作了较全面地规划,从微型车、轿车到重型卡车建立了品牌和健全的车型体系,零部件配备体系齐全,初步建成宽系列、多品种、多品牌、专业化、集团化的大规模生产体系。汽车产业已成为重庆第一支柱产业,围绕汽车生产销售发展出上千家零部件协作配套供应企业、车辆销售维修保养企业、物流公司、行业协会等,这些企业集中于重庆主城区及其周边地区,相互之间联系十分紧密,已形成汽车产业集群雏形。

(2)摩托车产业。重庆摩托车产销量、发动机产销量、出口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是全国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和出口基地。目前,我市已形成摩托车研发、生产、经营、零部件配套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和行业协调、销售运输、信息集散等服务体系,并初步建成了在国内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摩托车生产基地、出口基地和产品集散地,涌现出嘉陵、建设、力帆、宗申、隆鑫等摩托车著名品牌,“中国最大的摩托车之都”―― 面向世界市场的摩托车产业集群正在重庆形成。

(3)仪器仪表业。重庆是我国最大的仪器仪表产学研基地之一,主导产品有工业自动化仪表及控制系统、分析仪器及成套系统、电工仪器仪表等9大类。工业自动化控制装置和仪器仪表、电子功能材料、微电子器件处于国内领先地位。近年来,工业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15%左右,各类仪表传感元件市场占有率达20%以上,其中压力/差压变送器市场占有率达到40%。

(4)内燃机。我市内燃机生产在国内占有相当的份额,2002年产量达到865万台,占全国总量的23%,除我市自用外,向市外配套内燃机420万台,占我市总量的45%。

(5)机床工具。重庆齿轮加工机床代表了我国制齿机床的最高水平,可生产滚、插、剃、珩、挤、倒棱、倒角等各种齿轮加工机床,齿轮检测仪器和齿轮加工刀具,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产品出口美国、日本、东南亚等48个国家和地区。

(6)大型输变电设备和水电设备。重庆是我国大型变压器生产基地之一,可生产500KV大型超高压电力变压器,占全国总产量的30%左右。拥有完整的大型冲击式水轮发电机组制造体系,制造技术居国内领先地位,产品市场占有率达到25%。重庆ABB变压器公司是为三峡电站配套生产大型变压器的合资企业,具有世界一流变压器设计制造技术。

(7)船舶。重庆是西部地区最大的船舶研发生产基地,拥有16家大中型船舶企业,具有比较完整的船舶、船用主机及各类配套件、船用仪器仪表的科研生产能力。目前,能建造汽车滚装船、江河挖泥船、豪华游轮、采金船、化学及油品船等特种专用船舶。

(8)武器装备。重庆是我国最大的常规武器生产基地,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重庆军工为军队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大量兵器、通信设备、舰船设备等现代化军事装备,完成了许多重大国防科研及生产任务。

三、振兴重庆装备制造业的路径选择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路径依赖很长的产业,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振兴重庆装备制造业,应坚持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跟踪世界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前沿,充分发挥重庆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选择适合重庆市情和我市装备制造业特点的发展路径。

1.发展新兴装备制造业

新兴装备制造业是相对于传统装备制造业而言, 广义既指以信息与通讯技术( ICT) 、航空航天等新兴技术装备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 同时也强调以高新技术对传统装备制造业的创新改造。新兴装备制造业的表现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含有新兴技术, 比如信息处理及通讯技术, 生物智能技术以及新材料技术等; 二是利用新技术对传统装备制造业进行现代化的提升, 增加其技术附加值, 从而有别于传统的装备制造业, 大大提高产品功能和档次。在发展新兴装备制造业的同时,尤其要注重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对传统装备制造业的改造与提升。

2.实施区域性产业集群战略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产业集群构成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基本空间构架,已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Michael E.Poter)教授认为,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s)是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集合。迈克尔・波特在对意大利、丹麦、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瑞典、英国和美国等十多个重要的贸易国进行了调查研究,于1990年提出了著名的“钻石模型(diamond model)”(如图1所示)。

根据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实际,应用产业集群理论,提出我国培育区域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钻石模型,如图2所示。地方政府居于钻石模型的中心,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对区域性产业集群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支撑产业条件、文化传统、社会网络、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地方企业家也是培育区域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重要因素。发展区域性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 要注意企业集群组织结构高级化、产业机构优化的特点, 主要面向市场新格局、产品新特点、技术新特征、行业新功能、区域新格局、企业组织新模式、所有制新形式;区域性装备制造企业必须优势突出, 有自主创新和自主开发的能力, 有自主知识产权, 能够成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装备的梯队, 具有自己的研发机构。

3.加强政府的指导和宏观调控作用

加强地方政府的指导和宏观调控作用, 采取相应的法律法规支持和推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日本的装备制造业水平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 其特点是国产化水平高, 新产品研发周期短, 企业非常重视产品核心技术的研发, 出口的大部分产品尤其是高精尖产品都能做到国内制造。日本的国产化是从《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开始的, 1956-1970 年,日本先后颁布了三个《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 每次都有明确的目标、范围和政策措施。通过这三个《机械工业振兴临时措施法》的实施, 实现了进口替代, 促进了日本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重庆应结合我市的具体情况,广泛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制定出适合我市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政策法规,解决目前我市装备制造业存在的诸多问题。

四、重庆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

装备制造业是基础性、战略性产业,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重庆作为国家重点支持的十大装备制造业基地之一,应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突出装备制造业的发展重点,大力实施区域性产业集群战略,逐步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区域性产业集群。

1.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

目前,重庆装备制造业发展重点是建设好四个国家级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发展六大优势装备制造业,培育六类重点产品。建设好四个国家级装备研发生产基地:一是建设内燃机研发生产基地,二是建设环保成套装备研发基地,三是建设仪器仪表研发生产基地,四是建设军事装备研发生产基地;发展六大优势装备制造业:一是汽车产业,二是摩托车产业,三是输变电成套装备制造业,四是数控机床制造业,五是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六是船舶及配套产品制造业;培育六类重点产品:一是轨道交通设备,二是工程机械及大型结构件,三是水力及风力发电成套设备,四是模具,五是医疗成套设备,六是优质材料。

2.实施区域性产业集群战略,促进重庆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重庆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关键是找准能最大发挥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并根据特色产业的发展科学地制定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大力实施区域性产业集群战略,促进重庆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目前,重庆应大力培育发展汽车产业集群、摩托车产业集群、仪器仪表产业集群、铝业集群、国防科技产业集群、发电及输变电产业集群、机床齿轮工(模)具集群、船舶产业集群等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带动汽车产业、摩托车产业、输变电成套装备制造业、数控机床制造业、电子产品及通信设备制造业、船舶及配套产品制造业等六大优势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建设好四个国家级装备研发生产基地,把重庆建成我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五、加快重庆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振兴装备制造业,对于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自我创新能力,维护国家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重庆是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应广泛借鉴国内外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成功经验,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促进重庆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

1.科学制定重庆装备制造业集群发展规划

地方政府居于培育区域性装备制造业集群钻石模型的中心(如图2所示),为产业集群的形成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对区域性产业集群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重庆应根据装备制造业的比较优势,科学地制定汽车产业集群、摩托车产业集群、仪器仪表产业集群、铝业集群、国防科技产业集群、发电及输变电产业集群、机床齿轮工(模)具集群、船舶产业集群发展规划。在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业集群中,注重产业链整体设计和战略联系,引导产业集群内部专业化分工和横向配套协作,切实避免以“堆”代“群”, 并尽可能地创造一些本地不可移动生产要素,促进重庆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健康有序发展。

2.围绕重庆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发展系统地调整相关政策

产业集群是一个综合体,它的发展涉及到诸多的经济政策,如土地、税收、产业导向、外贸、科技、项目审批、投融资体制等。地方政府在制定产业集群发展政策时,必须对相关经济政策进行系统的调整,仅仅调整其中的一两项政策往往无助于产业集群的发展。因此,重庆应根据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系统调整产业发展相关政策,以产业集群政策代替产业发展政策,鼓励工业企业向产业聚集地“迁移”,从而促进汽车产业集群、摩托车产业集群、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发电及输变电产业集群、机床齿轮工(模)具集群等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形成。

3.建立重庆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

装备制造业是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重庆的装备制造业企业在实验设备、高端人才、先进的软件系统等方面都或多或少存在不足。因此,重庆应充分发挥政府组织协调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公共平台,为企业和研发机构科技创新提供公共基础条件。建立重庆装备制造业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主要内涵就是整合分散在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组织中的科技资源,在这个公共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无障碍组合或对接合作,让企业或科研机构在科技活动中实现资源互补或联合攻关共性关键技术,从而降低创新成本和风险。

4.大力培育重庆装备制造业中的系统集成制造商

重庆振兴装备制造业,应大力培育、发展装备制造业中的系统集成制造商。通过自主开发和引进消化,进一步优化集成系统,使其成为掌握核心成套技术的系统成套供应商,加快形成一批能够提供重大技术装备总承包服务的企业集团。重庆装备制造业的各个行业都要在现有设备制造企业或设计院的基础上,注重强化装备制造业系统集成能力,发展一批能够提供系统服务的工程公司和成套公司,不断积累技术成果和经验,成为装备制造业的主体。

5.积极发挥重庆装备制造业行业协会作用

行业协会在组织协调、规划立项、政策建议、完善市场、规范法律等方面,应充分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作用,既为政府服务,也为企业服务。重庆装备制造业行业协会,应积极会同各类非政府机构,开展行业调研,跟踪世界装备制造业科技前沿,制订和组织实施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建立市场供求、生产能力、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的信息定期制度和行业预警制度,向政府行政主管部门及时反映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提出政策建议,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有关问题,引导重庆装备制造业健康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重庆振兴装备制造业要做好三个“三结合”,即政府部门、企业、科研院所相结合,总承包商、整机厂家、协作配套企业相结合,市内企业与市外企业相结合,从而提高重庆装备制造业的系统成套能力和发展合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S].人民日报,2006-06-29.

[2]M・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M・波特.竞争论[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3.

[4]范卿泽,王小明.地方培育区域性产业集群的途径[J].改革,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