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口语教学;跨文化交际;交际能力

奥林匹克运动会即将在中国举办,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学习英语口语的新热潮。然而全球文化的多元化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十分值得关注的问题:如何成功地进行跨文化交际?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语言媒介主要是英语,他们的英语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外语口语教学课程设计应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跨文化交际”它既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社会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涉及语言交际方式、语用问题、非语言行为交往习俗、社会心理、价值观念等许多方面。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指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交往,遵循语言对环境和关系的适应性原则,使交际目的得以实现的能力,是针对文化冲突提出来的,它是一种在理解、掌握外国文化知识与交际技能的基础上,灵活处理跨文化交际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外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其中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语境文化的差异决定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使用它的人民的文化是不可分的,学习外语不能忽视相关的文化。美国著名语言学家Edward T Hall提出了强交际环境文化和弱交际环境文化的概念来区别不同文化中对环境的依赖程度。他认为在强交际环境的文化中,当人们交际时,有较多的信息量或蕴涵在社会文化的环境和情景中,或者内化于交际者的心中,强语境文化中的语言交际对语境的依赖程度高,并且讲究含蓄、委婉。而在弱交际环境的文化中,交际过程中所产生的信息量大部分由显性的语码负载。弱语境文化中的语言交际对语境的依赖度低,交际的双方多依赖明确的语言信息。Hall认为东方文化属于强交际环境文化,而西方文化属于弱交际环境文化。中西方文化差异决定了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下面我们结合对文化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探讨一下如何在口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一、课程设计应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

美国外语教学协会提出的外语能力就包括交际能力,并阐明交际能力包括五个方面:听、说、读、写四种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社会文化能力)。文化是外语学习的重要成分,外语学习实际上就是文化的学习。一方面,培养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重要目标,而交际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文化学习与学习者文化素养的提升也有密切联系。但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为了帮助学生顺利通过四、六级考试,教师依旧把主要精力放在讲解语言点及培养“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上。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和文化素养的培养没有提升到应有的重要位置。

在口语教学中,同样也离不开文化的教学,文化导入及其交际应用,使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和风土人情。因为在跨文化交际中,有时谈话双方产生误解,往往不是因为词汇和语法的困难,而是因为交际双方互不了解对方的文化背景和风俗习惯。在一种文化里被认可的语言行为,在另一种文化里可能不被接受。应在英语学习中同时学习文化知识,否则就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失败。下面举例说明学习文化背景知识的重要性

在中国的文化环境中,狗不能算是一种受人尊敬的动物,狗肉被当作美餐;看看汉字,里面带反犬旁的统统归入狗一类,并且除“狮”字外。其它都有贬义。组成的贬义词像“狗头军师”“狼心狗肺”等都是表示不好的。汉字里狗几乎没有什么好词。但英语里,狗猫一类动物却有很文雅的名词。美国人不食狗肉,狗被当作主人忠实的朋友、家庭成员一分子,有句谚语是Love me,love my dog,英语中很多含有dog的词语往往指一类人,如lucky dog(幸运儿);top dog(要人);watch dog(监督者)。再如“龙”dragon在汉语文化中是权力、力量、吉祥的象征;龙是中国历史中的图腾形象,古代传说中能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在封建时代是皇帝的象征,汉民族自称“龙的传人”。然而在英语文化中,dragon是一种恐怖的怪物,指代“魔鬼”,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dragon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从嘴里喷火,会吃人。“亚洲四小龙”一词中的龙译成英语变为tigar(虎)。

二、课程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在外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起主导作用。如果教师只把重点放在语法和词汇教学上,关注词汇和语法输入的多少,学生就不可能学会语言的实际运用,也无法获得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外语口语教学课程设计应注重文化知识的导入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改变以往大学英语教学侧重语言知识传授,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例如,听说法减少教师讲的时间,而让学生讲,但是过多的机械化的句型操练并不能解决问题。交际法使学生们从互相说提高到互相交流的实践层面,培养提高学习者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学习者能在实际的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如鱼得水,交际自如。

三、网络学习策略

交际能力的培养需要改进现有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及网络英语学习资源。语言与交际实践紧密结合,发挥网络学习的优势。网络英语资源丰富,如

http://省略(搜英语);

http://省略/index.htm英语广场;

http://省略/《英语沙龙》杂志;

http://省略.on/《英语角》杂志等。

四、重视非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

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英美概况 教学 跨文化意识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而英语语言的教学如果脱离了对当地风俗、文化的了解,因为中西文化差异的存在,无论是对语言的学习,还是在生活中的应用,都会存在很大的困难,对于以培养学生的西方文化素养为主要目的的《英美概况》,其教育教学尤其如此。

一、文化与语言的关系

语言不只是一种用来记录和交流的符号,还受到所处环境中社会习俗、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语言是文化的符号和文化的体现, 不同的文化要借助不同的语言进行反映,二者相互作用、彼此影响。通过语言了解文化,通过文化了解语言;不同的语言反映和记录着不同的文化风貌,不同的文化也会制约语言的发展。特别是在《英美概况》的教学中,英汉两种语言分别属于印欧语系和汉藏语系,不但语言形式有很大差别,它们也负载着各不相同的文化。正是因为二者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语言的学习中必须突出文化的教育,避免在跨文化的交往中生硬地以在母语文化中养成的思维、行为方式、习俗观与世界观和外国人进行交往,否则就会产生冲突和不快。

二、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习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处理语言与文化的内在关系。通过加强语言的文化导入,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目标语文化,既掌握正确的语言形式,同时还能做到恰当地运用语言。把语言知识放在文化背景下进行,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2、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由于中、西方存在着较大的文化差异,多了解一些西方国家风情以及文化背景知识,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3、有利于加强文化交流。学生可以通过语言材料了解异域文化,接受他国文化的浸润,在潜移默化中充分感受中外文化的差异;同时也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本国文化的认识,以便在跨文化交往中并保持自我,展示良好的文化素养以及独立的文化人格。

三、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教师跨文化意识比较淡薄,把语言、语法知识作为教学重点,存在以教为主、进行满堂灌的现象。一些教师的英语文化知识和汉语文化知识都不够丰富。二是缺乏培养情境。一些教材与现实生活结合不够紧密,文化内涵也不够丰富,缺少模仿表演、角色扮演或者辩论等活泼自然、充满生趣的形式。网络资源的开发不够,英语资料库不完备。

四、在《英美概况》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的途径

1、注重英美民族文化的导入。英语承载着英美民族文化,英语教学中应加强英美文化的导入。《英美概况》主要介绍了英国和美国的历史、地理、文化、经济、政治、风俗习惯等,是对于英美两国文化的学习,有利于帮助学生理解英美文化,从而更有效地使用语言。老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发现文化差异,慢慢尝试用所学语言来传承文化、表达文化,寓文化于语言。

2、加强文化对比。学习是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通过对知识的选择、加工与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而在这个过程中,采取对比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建立新的认知。以英美两国的历史学习为例,历史事件众多,历史人物纷纭,学生学起来头疼,可以利用学生对中国历史比较熟悉的优势,进行比较学习。比如把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与武则天进行比较,更容易理解。文化对比没有完全对等的文化现象,需要教师进行及时而恰当的解释。

3、提高教师的跨文化意识。要提高教师英文和中文的文化修养,正确理解不同的文化差异,正确对待不同的文化,做好对本国文化与英语国家文化的比较鉴别。在此基础上要提高教师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素养,有效进行跨文化的比较,进而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4、丰富教育的形式。①组织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可开展有关英美文化背景知识的讨论,与汉语作对比分析;加强与英语文化相关主题的调查、发现、探索以及研究分析;对故事性较强和情境性突出的文章进行情景剧表演等。②加强课外阅读。广泛阅读是了解西方文化的重要途径。老师要有计划地给学生介绍好的文学作品,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③播放原版视听材料。要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国外英语电视节目观看,给学生播放一些能够反映西方风俗习惯、文化背景和社会关系的英语原版电影,或者用电教设备播放一些原版并配有字幕的影碟。④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可组织知识讲座、英语演讲、文艺节目和英语晚会等, 让学生参与到具有浓厚英语文化氛围的英语教学活动中来。

参考文献

[1]贾连庆 大学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意识的培养[J].湖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3)。

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商务沟通;口译人员;跨文化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1-0217-03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1.132

一般而言,口译大多数情况下出现在与非本国语言的交际与沟通中,由于不同的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因素的影响,会产生一系列的文化冲突。当然,这种冲突是我们无法避免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将因文化冲突而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但是从当前形势来看,口译人员的自身素质却有很多的缺陷,如跨文化意识欠缺与跨文化知识不足等。因此,提高口译人员的跨文化意识与跨文化素质就变得愈发重要。

一、跨文化与跨文化意识

众所周知,文化随处可见,各国家、各民族、各地区甚至于各个家庭都有自己的文化。文化既是社会现象,又与其社会相适,同时还反映各民族特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文化也存在着差异性。当我们在进行日常的人际沟通中,跨文化沟通就在潜移默化中产生了。所谓“跨文化”是指在全球化中,社会流动性增加和种族混杂造成的一种社会现象。这种现象的本质是改变传统和现存的文化,是创造新文化。跨文化是跨越了不同国家与民族界线的文化,是不同民族、国家及群体之间的文化差异,是通过越过体系以经历文化归属性的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关系。简而言之,跨文化(cross-culture)就是跨越非本族的文化。

有跨文化,自然而然会有跨文化意识。跨文化意识(cross-cultural awareness)是一种抽象的意识形态,是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认知以及自我调节的方法,是口译工作者应该自身所拥有的思维判断能力。当口译人员具备这种意识时,会在翻译时自觉主动的转换翻译内容,避免因文化冲突而造成的一系列尴尬场面,甚至于谈判的失败。在商务沟通中,跨文化意识对口译者的作用至关重要,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也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二、 跨文化现象在商务沟通中的表现形式――以中西双方为例

商务沟通是一种动态的、多渠道的过程,它包括特定组织内部和外部的沟通,组织指的是一种行政性和功能性的结构。在商务沟通中跨文化现象有多种表现形式,其中部分表现在问候方式的不同,语言方面的不同以及其他方面的不同。例如在中国最常见的问候方式为笑脸相迎,外加一句“吃了吗”或“下班了”等比较随意贴近生活的问候,在正式场合中一般会说“你好(您好)”再互相轻轻握手。一般中国人在遇到比自己年长或者上司时应主动伸手并微微鞠躬以示尊敬。在西方国家朋友之间相遇,一般都是主动与对方亲吻脸颊,拥抱或者向对方说一句“HI”,礼节相对比较随意。

除去问候方式不同,在语言方面也有很多差异。在中国谦虚是一种美德,因此在听到别人称赞自己时一般都是以比较谦虚的口吻回答,如“还好还好,哪里哪里”等一类的词。但是在西方国家,听到对自己的赞美时,通常都会大方地回答“Thank you”。

此外,在其他方面也有诸多差异。中国人自古偏爱大红色,红色寓意喜庆热闹,因此大红为中国国色。但是在中国白色与黑色却不那么受欢迎,在中国人思维中白色与黑色意味着丧事,会带来厄运不吉利。但是,在西方国家白色则代表纯洁,因此在婚礼以及其他重大节日上会身着白色服饰。同时,他们认为大红色意味血腥暴力,认为会带来厄运,所以平时会尽量避免红色。所以,中方在与西方国家进行商务活动时应尽量注意。

在中国有很多家喻户晓的品牌,国内市场发展前景良好的前提下,公司就会开始考虑开拓国外市场,然而在对品牌名称进行翻译时也常常会产生差异,造成国外市场前景并不是很好。例如,国内知名品牌“红蜻蜓”,根据翻译应该为“Red Dragonfly”,但是“red”和“dragonfly”在西方国家都代表贬义,象征不吉利,所以如果按照上述翻译,本品牌在国外的销量肯定并不是很可观,所以在翻译时应尽量注意,要选择合适的单词来替代。

三、 跨文化意识与口译人员的联系

(一)口译的分类

据梅德明归纳总结,口译一般分为交替口译(alternating interpretation),接续口译(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耳语口译(whispering interpretation),视阅口译(sight interpretation),手语口译(sign language interpretation)以及双向口译(two-ways interpretation)等。

(二)跨文化意识对口译人员的影响

随着世界经济的迅猛发张,各类国与国之间的商务活动也随之增加,商务活动涉及经济、金融、法律等各个领域,就要求口译工作者熟知各个领域的跨文化知识,在不同的场合不同背景下能快速的作出分析反应。在商务沟通中,口译人员的跨文化意识对整个沟通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有时甚至会对沟通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与他国进行商务沟通时,受文化差异的影响,思维方式与表达方式都会有一定的差异,所以在翻译的同时应遵守对方的语言文化习俗,否则会直接影响沟通的顺利进行,甚至会导致沟通与合作的失败。因此,提高口译人员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口译者的自身文化素养是提高商务沟通与合作成功率的重要因素。

四、口译人员的跨文化意识现状与问题

(一)口译人员的跨文化意识现状

口译工作者各自的水平参差不齐,但是在对翻译文本的敏感度以及快速的反应能力却是每个口译者都应该具备的职业素养。然而根据调查表明,当前口译者的自身素养并不是很高,主要表现为跨文化意识欠缺与跨文化意识不足,在口译过程中无法摆脱中式思维,在跨文化交际中无法自由转换。

(二)口译中出现的跨文化问题

1.交际语言翻译失误。例如之前提到过的,在中国当我们听到别人对自己的称赞是一般都会谦虚地说一句“哪里,哪里”或者“没有,没有”但是在进行翻译时如果根据字面意思译成“where,where”或者“no,no”这会让外国人一头雾水更甚至会觉得你这人过于谦虚,不真诚,无法理解你要表达的意思,正确的回答应该是“Thank you”。

2.文化与价值观失误。自古以来,中国一直将“龙”看做自己的祖先,将自己称为“龙的传人”,在中国“龙”代表权势,高贵以及荣耀,同时还代表者幸运与成功;但是在西方国家“龙”则表示贬义,在西方人看来“龙”代表邪恶、罪恶、暴力。所以,口译人员在听到“龙”时,不能根据自身思维直接翻译为“dragon”而是要结合当时语境正确快速的做出反应,选择最为合适的单词或句子代替。

3.寒暄用语失误。在商务沟通成功顺利结束时,一般都会有一个庆祝酒会,在酒会上负责人或者领导都会为项目或沟通顺利结束进行献言,最常用的“我提议为本次会议的顺利干杯”,这句话有的口译员会直接翻译为“I suggest let us cheer for the conference successful”很明显这种翻译是错误的,会让外国人对这句话产生歧义,正确的表达方法应该为“I now propose a toast to the successful of our conference”。

4.中式思维严重。由于长期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在进行口译时很自然地会用中式思维进行翻译,例如”请保管好您的财务”,很多口译者会翻译为“Please keep your possessions well”,正确的译法应该为“Beware of theft”。

五、 跨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口译人员通过多种渠道提高自身跨文化素养

1.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口译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与生活中,应该在跨文化方面花费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大量阅读外国文献、杂志与文章,尤其是《圣经》。《圣经》在西方国家运用最为广泛,里面会涉及各种西方文化知识,熟读此书会大大提升自身的跨文化知识。此外,外国的报刊杂志对提升跨文化素养也有很大的帮助,例如《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以及其他知名杂志报纸。

2.查看分析实际案例。根据目前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口译人员在商务场合无法进行正常的表达,在商务沟通中遇到文化碰撞时并不能很好的解决。商务沟通中的口译案例不在少数,口译人员可以通过分析之前的案例总结出口译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然后结合自身所拥有的文化知识以及网路找出问题出现的原因,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并且熟记在心,在以后的工作中避免类似问题出现。

3.充分利用网络。在这个互联网迅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给我们带来的便利条件。口译者在平时多上网查询资料,多浏览英语学习网站,在网络上多看外国影片、多阅览外国杂志期刊、多关注外国新闻时报,这不仅可以打发自己平时无聊的闲暇时光,还可以从中学到更多的知识,提高自身的跨文化素养。

(二)加强对商务口译专业学生的培养

1.加强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根据当前的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的大学生并不能很好的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在遇到商务文本的翻译时并不能准确的进行翻译与表达,甚至不会使用商务活动中恰当的表达方法,在涉及跨文化知识时无法自觉转换成对方的文化,这无疑为以后的工作埋下隐患。因此,各个高校应加强学生的商务语言技能以及跨文化素养。高校应开始大量的英语语用课程,课堂采取纯英文式教学,提高学生对英语的语用能力,多进行相应的英语演讲比赛,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2.系统学习跨文化知识。高校应多开设跨文化知识讲解课程,从大一开始就向学生灌输商务沟通中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跨文化素养的重视度,在日常课程中,结合实际案例对学生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商务知识以及跨文化知识的讲解,从而提高学生的商务知识素养以及跨文化知识素养。

3.进行跨文化意识技能培训。在商务场合中,交际失误最大表现在跨文化意识的不足,而避免失误的最有效方法就是了解各国的文化习俗,熟知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在国与国之间的商务沟通中,口译人员要自觉主动放弃民族中心意识,用他国的文化思维进行沟通。所以,各大高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开设各类技能培训课程,多进行实践活动,例如模拟进行商务活动,模拟联合国谈判等。

(三)在公司中进行跨文化教育

1.聘请专业的咨询师。随着跨国商务活动的增多,相应的专业口译公司也日益增多,对口译人员的需求也在增加,但是员工的素质却是参差不齐,所以公司应当聘请专业的口译咨询师进行专业的专项培训,或者聘请高级口译人员到公司进行讲座,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对员工进行学术性指导。

2.定期组织员工培训。公司对员工进行定期培训的做法并不在少数,而这一做法也是提高员工素质的一大重要途径。公司可以组织员工去参与到具体的商务活动中。例如某些大型会议是可以对外开放的,公司可以带领员工去进行旁听学习。或者,有条件的公司可以向员工提供国外培训,让员工亲自感受国外文化,分析国内外的文化差异,以加深员工对跨文化的理解与体会。

六、结语

在跨国间的商务活动中会产生一系列的跨文化碰撞,甚至于世界观价值观都会有所差异,所以要培养高素质的商务口译人才,口译者在进行口译的过程中要能迅速的对文化差异做出判断,结合语境以及自身的跨文化知识进行语言的转换。如果口译者具备专业的跨文化知识,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充分的商务知识,会对整个口译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巨大的帮助,从而避免因文化差异造成的沟通障碍,最大限度上保证商务活动的顺利开展。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的是一个漫长的学习过程,因此,口译人员应不断探索跨文化的奥秘以及研究提高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为商务活动的顺利交流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石倩.论商务口译中的跨文化意识[J].宜宾学院学报,2006(8):100-102.

[2] 何维湘,John Jamison,Peter H.Antoniou,Katherine Whitman.跨文化交际技巧[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4.

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跨文化外语教学:角色;身份;法语教学 

 

法语教师角色定位的重要性 

 

法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角色身份,对有效地开展跨文化外语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语言一方面是文化不可缺少的部分,同时又是文化和文化发展的介质。对于外语教师,需要通过文化来传授语言。通过语言来传授文化。这两者之间是一种平衡关系,既不相互隶属,也不相互对立。因此。法语教师作为语言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并将此作为法语教学的目标任务之一, 

根据Namv-Combes,M.-F.的划分,法国和中国都同为高语境文化国家,也就是说中法两国人民以隐性方式分享文化语境占据了交际的重要部分。跨文化交际中最难跨越的文化障碍存在于隐性文化层中,如何将中法文化的隐性表现准确地定位出来,揭示隐性文化层最有效的办法是加强对语言与文化的研究。中法两国的文化语境特征对法语学生跨文化素养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大量调查发现,外国文化元素的融入受到外语教师表征的影响。在外语教学中跨文化的引入应该尤其重视教师的作用。外语教师首先对自身角色应有清楚的定位,要明确地认识到自己角色的重要性。教师很难在文化领域保持绝对的中立,因为他不仅是语言教师,作为社会参与者。他和其他人一样对外国文化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抗拒,或者在多年对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对异文化产生文化适应。 

作为法语教师,教学任务是推广法语和法国文化,同时要坚守中华民族身份价值的推广。为了对异质文化有正确态度和评价立场,教师应该采取在母语文化和异族文化之间协商的策略,同时注意要保证自己身份的平衡,不能在两种文化中轻视某一种。 

教师跨文化中间人角色的培养 

外语教师是跨文化的中间人。为了到达这个目的,首先从三个方面培养自己的跨文化素养。 

1 去自我中心化 

这是跨文化主要的素质要求。“这个能力不是在于以别人为中心,改变自己的中心,而是一方面要力求身处他者的位置,理解他者的想法、感受、举止,试图预见他者在某种环境下会采取何种态度;另一方面,必须要保留自己的中心,首先要以自己为中心,因为这是我们的独特性,然后以我们的社会地位和它相关的文化(性别、年代、地区等)为中心,最后是以我们民族或国家的属性为中心。”法语教师要力求尊重法国人的文化、信仰、生活方式,朝向可能的融人。但同时不抛弃自己的身份。要利用去自我中心化意识帮助学生在学习外语过程中同时肯定自己的身份和交际对方外国人的身份,创造可能的合作条件。采取方式方法避免冲突。 

2 相异性 

虽然母语文化和异族文化的差异存在是不争的事实,但是真正做到承认和接受相异性,并且对相异性保持敏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通过外语学习可以更好地系统地描绘这个相异性。 

目前我国高校的法语教师绝大多数都在法国留学、进修过,对法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宗教、社会风俗,对法国人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民族性格特征等有过直接的、较广泛的接触。在这种背景下,法语教师要预防各种形式的让自身价值体系中的差异破裂的文化适应,始终对中法文化差异性保持高度敏感。对同一个现象,外国人的诠释和本土人的诠释之间有本质的差异。要在学生一开始学习外语时就给他们揭示这个事实。让他们以积极的、反思的方法构建自己的学习,超越最初的印象、大量的成见和文化定型。这也是让中国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保持客观性的唯一方法。 

3 主体间性 

任何人都是一个主体,他只能通过其他主体的存在而存在。任何主体都依赖主体间性。主体的多样性容许了我的独特性,相应地,我对主体的存在起到作用。为了语言交流的进行,联系我们的主体间是必不可少的,与此相应,对话又加强了我们的主体间性。 

法语教师在把他者一法国人视为主体的同时,常常无意识中趋向把他者转换为客体。使之物化。我们的视角通常不仅把他者看作一个人,一个主体来评价,而且也看作世界上的一个物品。作为法语教师要努力控制自身的这种趋向。从而培养学生对交际对方进行主体而非

[1] [2] [3] 

客体的分析。 

教师角色在跨文化教学中的运用 

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在课堂实践中,观察学生的口语或书面表达,发现学生由于欠缺对目的语国家的确切认知而存在的一些固有的成见和文化定型。作为法语教师,重要的是揭示这些表征。唤醒学生对此的意识。一方面要找出表征的明显性,并进行解构。另一方面是要让表征相对化,引入其他理性的认知方法。这都是为了引导学生对法国文化构建一个尽可能公正的认知。

在课堂上,教师不要仅仅实施课程内容的传授,重要的是组织学生,并和学生一道探索、研究,引导学生解释现象,给予学生理解文化的钥匙,引导学生进行文化换位思考,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 

教学设计的实践者 

“外语教师或多或少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定的策略阵地。因为他在相似一相异,内一外,远一近之间构建了一个间质空间。”并且,“语言学习的语言学方面带有技术性的特点。由于它的技术性。教师通常禁止自己参与这个领域。而文化方面,更多的是无理由特点,通常被认为是一个有利于个人发挥主动性的领域。”法语教师要积极利用这个可以发挥主动性的领域。目的语文化总是根据母语文化描述,因而对目的语文化的评价有时很主观。为了避免这个障碍,教师应该避免自己解决复杂的文化问题,而是鼓励学生调查、研究,采取启发思维的讨论式、演讲式等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让学生自己得出对文化现象的见解。由此来寻求对现象的理解模式。并且这个模式是随着新信息的摄入而不断变化的、发展的。 

教学开发的研究者 

为了在语言教学范畴内推广跨文化维度的整体。法语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国际项目、专业协会活动、政府计划、各种交流等。通过个人的参与,分析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自己的学习经历,从中提炼出促进教学的可行性方法。外语教师把本族文化和异族文化的关系作为专门研究的对象时,可以寻找和其他学科教师合作的题材,或者自己通过对跨文化的参与和思考来进行研究。从而促进教学的进一步开发。 

跨文化教育的学习者 

目前国内高校的法语教师都是非师范类毕业生。在校期间,由于缺少有关文化素养、跨文化交际类课程的选修课的学习,所以知识框架内跨文化教育成分严重短缺。虽说在跨文化教育中,对于外语教师重要的是在文化之间表达宽容、开放、协商的态度。但是不能因此就忽略了自身对文化知识的摄取。换言之,跨文化能力也需要为阐释能力服务的百科知识。因为具备多学科知识才能将隐性文化定位出来。 

 

结束语 

 

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职 英语教学 跨文化交际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125-02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语言承载着文化。学习外语的最终目的是用外语进行交际,即用外语获取和传播信息。运用英语的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的能力。目前,我国高校中的大学公共英语教学大部分是以教授英语知识为主要目的,跨文化的渗透教学很少,特别是高职高专类院校的英语教学,跨文化的教学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语言的教学离不开文化传授,只有在教学中传授跨文化的知识,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一、跨文化交际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跨文化交际,即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指本族语者和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距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各个国家民族所生活的地理条件、社会、宗教等环境因素的不同,产生了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风土人情等诸多的语境因素。由此可见,语言与文化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相辅相成的。语言是文化的承载者,它离不开文化,同样个体对文化掌握的程度也直接影响他对语言的掌握程度。只有把文化融入到语言的学习中来,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地使用语言。总之,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反之,语言的发展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专科教育,它培养的是技术、生产、管理、服务等领域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高职英语教师不仅应帮助学生打好语言基础,更应注重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特别是使用英语处理日常和涉外业务活动的能力。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国际间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交往与合作变得日益频繁,各国间跨文化的交际也显得更为重要。由此可见,新世纪高职高专的学生面临着更加艰巨的挑战。2000年全国颁布实施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地提出了“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教学思想,并提出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交际的日常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书面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的交际能力打下基础。可见,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另外,高职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水平较为低下,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掌握也较为薄弱。这就使得学生在日常的英语交流中存在着诸多的困难,远不能满足成功进行交际的需要,甚至导致学生们在不理解外国文化背景的前提下,在交际中会出现各种交际失误。由此可见,英语教师在英语课堂上进行文化导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十分重要的。

三、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

培养学生语言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就是培养学生在跨文化交往中的语言交往、非语言交往以及超语言交往的能力。它要求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运用两种语言进行思考、交际、阅读和写作,而达到双重文化的沟通。实践证明,隐含在语言中的两种语言文化的冲突是影响学生有效交流的主要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从语言文化入手,把蕴涵在两种语言中的两国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等语言特定的文化因素内涵灌输给学生,帮助学生除掌握语言本身的知识外,了解语言表达规律、构成模式、文化特征,使其不断提高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语言的能力。

(一)提高教师自身文化素养

语言深植于社会现实之中,语言离不开语境、文化。所以,教师应不断学习,不断提升文化知识素养,对英语国家的地理概况、生活环境、人文风俗、风土人情、礼仪习俗、生活方式、政治制度、法律体系、管理理念、商业观念等都要有较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熟悉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的差异,并将之有意识地导入和灌输到教学活动中去。例如,当讲解到有关宗教故事的文章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西方宗教背景、宗教起源、、宗教节日等知识或通过互联网收集一些有关的视频、短片或者录像让学生观看;讲解涉及历史故事的文章时,可以给学生补充一些西方地理方位、国家发展、人口变迁的知识。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通过对文化背景知识的了解,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信息,感悟其文化内涵,比较中西文化的异同,又能使学生加深对所学课文的理解,巩固所学的知识,从而逐步提高跨文化语用能力。

(二)多渠道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语境意识

教师在课堂上,可创设语言环境或者问题情境,如开展案例分析,组织学生展开讨论,以了解外国文化与本国文化的差异;让学生通过亲自体验,如角色扮演的方式多练习实际情景的英语交往,培养语感,营造文化气氛,学会灵活运用各种知识应对在语言交际中产生的各种冲突,提高解决问题和运用语言的能力;还可以通过信息介绍的方式,如演讲、材料阅读、展示PPT等方法对异国文化进行介绍。邀请专家作专题讲座或进行交流也是提高学生跨文化意识和语境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除此之外,学校还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如“英语角”、英语晚会、英语戏剧表演、英语演讲、英美文化知识竞赛、观看影片、模仿电影表演小品或者为片中的某些场景配音等,引导学生了解和感知西方深层文化。

(三)设置文化辅修课程

学校可开设一些和跨文化相关的课程,如英语国家概况、英美文学选读、英美诗歌选读、圣经文学、西方神话选读、西方宗教等让学生选修,这是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一个有效途径。学校还可以有效利用互联网、电影和电视等便利的教学资源,给学生补充跨文化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适应性,帮助学生树立文化意识,这样才能帮助学生正确地使用语言这一交流工具进行有效交流,提高英语的应用能力,真正体会到学习英语的无穷乐趣。

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文化交流 英语教学 文化意识

    语言是社会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随民族的发展而发展。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随着国际交往的迅速发展,来自不同国家或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着越来越多的思想交流,被称为“跨文化的交流”。在跨文化的交流过程中交流双方经常会遇到一些障碍。但在许多情况下,交流受阻或失败不是由语言引起的。“大至人们的世界观.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小至人们的言谈举止、风俗习惯都是文化背景的重要内容,都会影响跨文化交流的顺利进行。”原因在于“文化差异影响.误导信息的获得,造成交流障碍。”

    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特定的文化背景,这种特定的文化背景给异国语言学习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并极可能在国际交往中引起误解。在我国,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学习英语来了解异国文化,这使得英语教学在学习异国文化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在过去传统的教与学过程中,英语教学中语言和文化的这种关系一直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似乎认为只要进行听,说,读,写的训练,掌握了语音,词汇和语法规贝}1就能理解英语和用英语进行交流。而实际上由干对英美文化中一些非语言形式的文化背景、社会准则了解不够,进而跨文化交流的能力较差,重视语言形式的学习而忽视了语言在实际场合的运用,忽视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结果,在与外国人的交流中常常出现障碍,甚至产生误会。所以,如何在英语教学中通过加强文化教育以达到跨文化交流的目的变的异常重要。

1、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跨文化交流”是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流。在这一过程中,由干交流的双方来自干不同的文化环境,分别受不同文化背景和生活经历的影响,各自形成不同的语言习惯,因而人们在交流中总喜欢用自己的说话方式来解释对方的话语,这就可能使他们得出不准确的推论,从而产生冲突和障碍。

    长期以来,我们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语言教学,一味地传授语音、词汇、语法知识,强调语言的正确性,致使学生不顾场合、时间、交流对象及其他因素的差异,一开口常常是“汉语思维,英语形式”。这容易引起文化冲突,造成双方感情上的不愉快。因此,我们应该抓住不同语言交流产生误解和冲突的焦点,突破文体障碍,把跨文化交流作为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正确得体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中、英文化的差异范围较广,大至社会阶层、家庭结构、职业活动,小至约会、打电话、饮食起居等。如果忽视了这些差异,人们在交流中就不能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愿而导致交流失败。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应只重视语言教学而忽视语用教学,而应向学生不断渗透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指导他们把握主要的语用差异。

1.1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

    文化意识渗透的内容可以说纷繁复杂,包罗万象。但其实我们可以把它们分为两大类,即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知识文化包括社会组织、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学术思想、民族、宗教、文学、艺术、地理、历史、科技等。交流文化则包括社会习俗、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日常行为准则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进行语言教学的基础上,针对教材中所涉及的知识文化和交流文化内容,采用适当的方式方法进行强化和渗透。此外对干非语言形式的文化如手势语、体态语、声音声调控制,服饰、环境因素、时间语言等,教师也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恰如其分的渗透,以引起学生的注意。

    以前,我们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很少强调文化教育,近年来跨文化交流已成为英语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在许多高等院校的英语专业,都开设厂跨文化交流的必修课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一些教师已经认识到语言和文化不可分割的关系,在教学中也有意识地进行文化知识的传授。这就给英语教学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使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浑然一体。要使外语教学从只注重培养语言素质和文学欣赏能力向培养文化素养过渡,使文化规则成为交流能力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教材采用原汁原味的语言素材、语言规范,实用,内容丰富,涉及语言、文化、教育、生物等多方面,其中有很多体现了英美民族文化特点的文章。这样的选材有利于教师结合文化背景、文化蕴iii,通过对比,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使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特点,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很重要的是要了解中西方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宗教信仰、审美趣味方面的根本差异。”

    英语教学中注重文化差异的传授,会加深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在交流中不至干造成语用失误。每一种语言都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只单纯地传授语言知识,应该尽力引导学生去认识文化差异,了解西方国家特别是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学生在理解语言时只注重表层结构,往往忽略语言所反映的深层语义。有时只靠表层结构分析并不能完全正确领会说、写者的真实意图,这时,就需要指导学生依据自己的文化知识对英语语言进行分析、归纳、综合.推论,以正确理解其所要表达的言外之意。

1.2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只注意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流。人类的交流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要真正掌握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这种语言的特定社会背景,要成功地教授一门外语就必须重视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大学英语教学的最主要任务是培养跨文化交流的人才,其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美国社会学家海姆斯曾提出过交流能力的四个要素:语法性、可行性、得体性和现实性。其中得体性和现实性直接和文化有关。得体性主要是指在说话的对象、话题、场合、身份等不同的情况下,要使用不同的得体语言,这就涉及到文化背景的问题。现实性主要指要使用真实、地道的英语,这也是只靠语言知识不能解决的问题。文化教学是培养学生交流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差异往往会给语言学习及国际交往带来诸多不便,因而,作为语言学习者,了解目的语与母语之间的文化背景差异极有必要。

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在现今的社会中,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目前全世界的范围内,在经济和文化方面的交流较为频繁,在交流的过程中,不仅能促进友好的业务往来,同时还能促进国家经济、政治、文化、技术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基于这种情况下,对于培养人才的高职院校而言,提高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势在必行。本文从跨文化交际概述及其重要性的角度入手,对高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进行了详细阐述,进而对提出提高高职学生的跨国文化交际教学建议。本文的阐述主要是为了提高现今高职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

高职英语;跨文化交际;综合型人才

前言

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对具有不同文化的两者间的进行交流与沟通。在现今的社会中,经济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与外界的交流,这就使得在进行与世界中其他国家的交流中,需要了解该国家的文化,进而更好地促进两国的友好发展和经济上的往来。在高职的院校中,高职英语及其文化的教学,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但是,在实际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中,没有将文化知识和人际交往的知识,进行合理的安排。如何培养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是值得有关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领导应思考的问题。本文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下几个方面的探讨。

一、跨文化交际概述及其重要性

(一)跨文化交际概念

在跨文化交际的概念中,主要是指在实际的人际交往的过程中,进行交往的两个人的文化背景具有一定的差异,就是说拥有不同的文化背景的两个人之间的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基于民族风俗,以及生活经验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就使得进行和沟通的两个人在语言的环境下,产生了相对不同的语言习惯、社会文化、民族信仰的语言的环境。

(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性

在改革开放以来,国际上的经济发展逐渐趋于一体化,而且这种发展在逐渐地深入。在经济的这样的发展下,很多的外资企业和留学生进入我国,在我国的社会中,进行着工作和人学习。这就使得跨文化的交际被人人们广泛的重视。跨国的文化交际和沟通,越来越频繁。基于这样的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应大力培养需而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以便学生在离开校园后,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在参加工作时,能更具有竞争力。此外,在实际的交流中,跨文化的交流还能获得一些有利于的信息。在经济和科技的领域中,西方的一些较为先进的技术的学习,都需要与一些专业的学者进行学习。只有对该国家的文化进行详细的掌握,才能进行更为有效的沟通,进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基于这些原因,都在不同程度上说明了培养学生跨文化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所以,在高职的语言类的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应加强对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

在高职的院校中,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还有待提高。在国内的很多高职院校中,开设的主要的外语是英语。基于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和教学任务相对一些高等的院校,还具有一定的差异。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院校自身的劣势

在很多的高职的院校中,基于高院校自身的劣势,这就使得在实际的教学中,对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意识不强,在进行实际的英语及语言教学中,往往只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另一方面,在高职院校就读的学生,文化知识的普遍较低,在对知识的学习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这就使得学校在制定教学目标时,对学生的要求较低。基于学校和学生的这种状况,这就使得英语及语言类的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只是注重对学生考试成绩的教学和培养。没有对学生的进行全方面的教育,这就使得学生在对跨文化交际的中的文化知识的掌握不足。

(二)教师的水平有待提高

在高职的英语教师队伍中,基于高职院校的自身的劣势,在英语及语言类教师的聘用的方面,没能吸引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这就使得很多高职中的英语及语言教师的专业课的水平较低。此外,学校没有对这些英语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这就使得高职的英语教师,对英语的教学能力不强,使得英语的教学质量没能得到保障。由于高职学校的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这就使得在进行实际的英语教学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

(三)学生综合文化知识不强

在高职的院校当中,基于学校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不注重,教师的水平不高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对学生的英语及其文化的内涵,没有进行详细的讲解和介绍,这就使得学生对跨文化知识相对缺乏,对跨文化的理解较差,这将会引起跨文化交际的误解和冲突。

三、提高高职学生的跨国文化交际教学建议

(一)强化跨文化交际教育的意识

随着我国加入国际世贸组织之后,很多的外企来华投资,这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经济和科技的发展离不开人才。所以,作为高职院校,应大力为社会培养综合性的人才。因此,在高职院校中,要重视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能提高学生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还能为我国培养人才。所以,教育的有关部门应对高职院校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指导,强化高职的院校,在对学生进行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方面的意识,进而有针对性地制定英语以及文化教学目标,并对语言教师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培训。

(二)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古代著名教育学家韩愈的诗文,其中蕴含着深刻教育思想,即若想使得教育实践活动发挥实效性的作用,必须全面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以及职业素养。在针对高职学生进行跨国文化教育的过程中,首先应该进一步提升教师对于国际文化的了解程度以及认知能力,使得能够在教学中对受教者开展知识面广阔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强化对教师的继续教育,使得教师能够实时的吸收先进的知识,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其次,教师应该全面转变理念,树立与时俱进的思想观念,推进教师知识体系的时时更新,保证教师能够将最具时代性的跨国文化传授给学生;最后,要利用“走出去”的方式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一方面学校可以为教师创造文化交流的环境,聘请教育专家以及学者在学校开展讲座演讲等,;另一方面可以为组织教师进行旅游等方式开阔视野,促进教师跨国文化的专业性提升。

(三)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在对学生进行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时,应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首先,在英语语言方面,在进行正常的高职英语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加强对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培养,同时还要锻炼学生的英语口语表达的能力,使学生在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其次,要对国际上不同国家的文化进行培养,并不同国家的文化进行简要的讲解,使学生能掌握一些国家的文化内涵,保障以后进行实际的交流中,避免产生一些不必要的误会。再次,要将各个国家的礼仪,不仅包含语言方面的礼仪,同时还包含举止、穿着、饮食等方面的礼仪。并对学生实时的进行教学评价,进而使学生对学生跨文化交际方面的学习更为扎实。

四、结论

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不仅能对学生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有益,同时,还能在实际的工作中,个人更具有竞争力。目前高职院校中,对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意识不强,在实际的教学中,只注重对高职英语的教学,忽略了对英语及其文化的教育教学。所以,在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时,首先要强化高职院校的意识。提高语言教师的水平。基于高职的学生在文化的知识方面的基础较为薄弱,在开展实际的跨文化交际知识时,教师应对英语以及文化知识的教学方案进行有效的制定。与此同时,作为高职的语言教师,应利用课余的时间来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知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知识,并对学生实时的开展教学评价,进而有效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董娟娟.高职日语教学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11):28-29.

[2]秦慈枫.多元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4(16):210-211.

[3]王华.建构主义视角下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4(20):140-141.

[4]李文昭.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11):35-37.

[5]刘燕.生态视角下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框架的构建[J].当代教育论坛,2015,3(32):93-97.

[6]田川,吴祖福.泛在学习环境下高职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15,2(43):45-48.

跨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文化意识”作为五大教学目标之一首次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提出,体现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但初中英语教学中重视学习外国文化,忽视母语文化,英语释义和传播母语文化更是“失语”,造成跨文化交际的不平等。英语教学中渗入母语文化,“关注中外文化异同,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发展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使他们提高对中外文化的敏感性和鉴别能力,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英语课程标准》),迫在眉睫。

2.母语文化渗入的策略

2.1提高教师的母语文化素养

教师作为中学英语教育的主力军,自身母语文化意识淡漠.大学课程设置过渡强化目标语,母语文化偏废,引导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英语表达的能力较弱,故应多渠道主动加强母语文化的摄入,研读中国文史哲等经典著作的英文版本;订阅《ChinaDaily》等权威报纸杂志,观看CCTV4中文国际频道等。教师提高了母语文化素养,才能在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母语文化。

2.2调整教材,加大中国文化比重

中学英语教材大部分介绍西方文化,如西方的万圣节,星座,电影明星等。中国学生与外国学生交流时,流利地表达theStatueofLiberty(自由女神),却不知道中国的宝塔(pagoda);对外国的节日如数家珍,但对theLanternFestival知之甚少;知道hamburger,sandwich,friedchicken,但英语表达“稀饭”、“馒头”、“油条”、“豆浆”“臭豆腐”等中国传统美食文化时出现了“失语”。改革现行教材,加大中国文化比重,势在必行。

2.3依托教材,寻找契机,渗入母语

《牛津初中英语》按任务型教学的原则设计语言实践活动,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中心话题,教师要钻研教材,具有高度敏感性,挖掘每个话题或多或少涉及母语文化的意蕴,不错过母语文化的渗透机会。如7A《Unit5Let’scelebrate》学习西方节日的同时渗入中国传统节日,潜移默化地了解中国民俗文化。又如8B《Unit5Goodmanners》学习西方礼仪的同时渗透礼仪之邦中国的传统礼仪用语“问人姓名用贵姓,问人年龄用贵庚。读人文章用拜读,请人改文用斧正。请人批评说指教,求人原谅用包涵。”等,对比中西文化,学习WheninRome,doastheRomansdo.(入乡随俗。)等中西文化共通的地方,正确地观察辨别异文化,培养“文化创造力”,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

2.4延伸课外,搭建平台,增加广度

读英语短文,制作手抄报或海报,开设与教材话题相关的文化专题,观看中西方文化糅合的英文电影。如英文版电影《刮痧》重点展现了中国伦理文化和美国法律文化之间的激烈冲突,在尊重中西不同文化和交际行为的差异中凸显中国文化的魅力,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功夫熊猫》是中西文化交流糅合成功的典范,名字的凝练,中国元素的深刻理解,台词“从来没有什么意外”相似佛家的因果论等,成功实现了跨文化交际,提高了母语文化意识和自豪感。精通母语文化,才能发挥国际舞台上中国文化的地位。

2.5改革考试结构,增加母语文化考查

考试评价的内容方面,除了考查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掌握,还要增加中国文化的英语表达考查,才能提高英语学习中对母语文化的重视和表达能力。

3.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3.1遵循关联性、递进性和实用性原则

宜潜移默化,忌生硬灌输。母语文化“渗入”英语教学,应充分考虑教材内容、学生兴趣爱好,渗入的时机等。

3.2分清主次,切忌本末倒置

英语语言教学为主,母语文化渗透为辅,英语释义和传播母语文化,告别“失语”,成功地跨文化交际。

3.3甄别汲取中国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