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区文化的概念

社区文化的概念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社区文化的概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社区文化的概念范文第1篇

关键词:香港社区词;区域词;研究

中图分类号:D66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7-0062-03

一、引言

1993年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研讨会上田小琳教授提交了《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和教学浅议》一文。该文是“以中国内地和香港的词语为例,分析政治词语和社会的密切关系,新经济词语如何成为后起之秀,一般生活词语怎样不断更新等,拓展了词语和社会密切关系的研究”。(《社区词》1996)紧接着她在当年12月的香港国际语文教育研讨会上,正式提出了“社区词”的概念。她指出:“有必要对香港社会流通的和社会背景关系密切的词语命名,提出‘社区词’这一新名称、新概念,并首次将它与文言词、方言词、外来词并列,成为一般通用词的构成成分。”她的这一重大理论研究成果随即引起学者们的巨大关注,如陈章太、于根元、周梅、周一农等。邵敬敏教授还在自己主编的《教好学好普通话资料集》(1998)和《现代汉语通论》(2001)教材之中纳入了“社区词”这一概念。在研究香港社区词的队伍中,主要有田小琳、汤志祥、赵青、孙银新等一批人。尤其以田小琳为主,她不仅是提出“社区词”这一概念的第一人,还是对其进行后续补充及完善并主编了《香港社区词词典》的重要人物。文章将分两大部分对在一些重要学术期刊上搜索到的有关香港社区词的文章进行香港社区词研究的综述:田小琳相关文章及其他研究香港社区词的主要作者的文章。

二、香港社区词的研究现状

1.关田小琳香港社区词研究的论文综述。“社区词”概念的雏形来自田女士参加1987、1989年第四届、第五届中国语言学会学术年会时提交的《香港流通的词和社会生活》和《香港词汇面面观》两篇文章。文章重点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香港本地词汇和社会的关系,并列举一系列能够反映香港地区特有事物、概念、思想的词。1993年12月,田小琳在《现代汉语词汇的特点》中首次正式提出的“社区词”这一概念。她所说的“社区”,指的是社会区域。由此可见她更多地是从文化背景和使用心理的角度Α吧缜词”进行定义。在她的概念里,“社区词”涵盖了中国大陆、港澳特区、台湾地区、东南亚华人社区等各自拥有的在本社区流通的汉语社区词。此后田小琳以一发不可收拾之势继续发表文章阐述有关“社区词”的观点,相关的理论也日趋成熟与完善。1996年她在《社区词》一文中,从社区词的内涵、“社区词”与方言词和新造词等的关系、社区词的定位、构词方式、不同社区的社区词情况及社区词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吸收等几方面论述“社区词”的特点。此时社区词的概念已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对社区词、方言词、外来词的划分仍不是特别清晰。紧接着她发表了《香港词汇初探》、《从社区词中的多音节词说起》等一系列文章。在2002年的《社区词与中文词汇规范之研究》中,通过列举香港社会特有词汇,她重点阐述“社区词”这一提法的来源与依据,说明香港社区词也可以作为现代汉语词汇来源之一,可以进入规范词汇。2004年的《香港社区词研究》中,她更是从社区词的定义、来源、构词特点及其与外来词、粤方言词的界限划分等多方面深化对社区词的研究,并提出香港社区词存在广义、狭义之分以及香港社区词和香港方言词、外来词的界限划分问题。她在《规范词语、社区词语、方言词语》(2007)一文中从流通范围、背景来源、构词成分等三个方面分析了规范词语、社区词语、和方言词语之间的异同,进一步指出社区词对丰富和完善规范词汇的重要性。社区词已经完全与方言词、外来词等并列。经过她对香港社区词多年的研究整理,终于发表了社区词的集成性研究成果――《香港社区词词典》(商务印书馆,2009)。可以说,社区词的研究达到了一个理论和实践很好结合的高度。

2.其他研究香港社区词的文章综述。张维耿也是最早对华人社区词汇进行研究的学者之一。如他在《不同华人社区词语差异浅论》(1988)这篇文章中,描述了不同华人社区有自己内部使用的口头语和书面语这一现状及其之间存在的差异。在我们能搜索到的十多篇有关香港社区词研究的论文中有两大类:一类是针对《香港社区词词典》做出相关评论性或研究的文章。如詹伯慧的《一部反映香港社区词的辞书》(2005);陈茜的《普通话水平测试与社区词――以为例》(2009);尹雪璐的《中的“香港社区源词”》(2010);宋小红的《社区词与“文化休克”的消除――评介》(2010)。另一类是从词汇本体研究的角度所写的文章。如程祥徽的《传意需要与港澳新词》(1996);杨必胜的《试论“港词北进”》(1998);周梅在《也来谈谈“社区词”》中(2004)进一步探讨了社区词概念的确定、共享、不同社区社区词的特点以及社区词和方言词、外来词、文言词等的关系;周一农在其《词汇的文化蕴涵》(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01月:135-136)中将田小琳所说的“社区词”的阐述内容与田女士对“社区词”的表述有异曲同工之妙。孙银新在他的《香港社区词与普通话词的对比研究》中,将香港社区词与普通话词之差异划分出三大类型:香港话有而普通话没有的词;普通话有而香港话没有的词;普通话和香港话里共有的词。分别从词的义项数量、词汇意义上比较香港话和普通话中词形相同的共有词在两大词汇系统中的异同,比较普通话和香港话中词形不同而词义相同的“对应词”在词形上的异同。研究表明“同中有异”和“异中有同”都是香港话和普通话两大词汇系统的词内在的本质特点。他的《造词法研究》则揭示了香港造词法的类型系统,进而比较其与现代汉语普通话造词法的异同。而造成这种不一致、不对应的原因在于:现代汉语词汇规范化,而香港社区词的产生更多地受到地域文化多元性的影响,使其词汇系统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他的研究使得香港社区词的特点更加突出。从社区词的界定、社区词的使用情况、各华语社区词汇比较研究、社区词与普通话词语的区别研究到社区词的造词法研究,学者们对社区词的研究不断深入和细致化,可谓成果斐然。

3.汤志祥的“区域词”与“社区词”。谈香港的社区词研究,必须要提到另一位同样在这方面取得较为系统理论成果的学者――深圳大学的汤志祥教授。汤志祥也于90年代开始关注到各华人社区词语的异同,如他于1995年发表的《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汉语词汇方面若干差异举例》,从共时差异上对各华人社区的词汇进行观察描写。1999年他同陈瑞端共同发表了《九十年代汉语词汇地域分布的定量研究》一文,文中提到的“单区域独用词语”这一概念就与田小琳的“狭义的社区词”的定义在外延上很接近了。2001年他在其著作《当代汉语词语的共时状况及其嬗变》提出“区域词”具有相对独立性的观点。他的《论华语区域特有词语》(2005)一文对“区域词”概念有相对成熟的论述和分类。他将华语区域特有词划分为狭义的“华语区域特有词语”和广义的“华语区域特有词语”。狭义的“华语区域特有词语”,是指在某一特有区域内流行,代表该地区某一特有概念或特定事物的词;又将狭义的“华语区域特有词语”分成三小类:“各地华语的本土词语”、“各地华语的特指方言词语”、“各地华语的特用外语借词”。而广义的区域词则涵盖了除狭义区域词外其他所有不同说法的词语,如“华语异称词语”,“各地华语特用外语借词”。汤志祥将“区域词”的研究范围扩大到华语社区的“本土词语”、“特指方言词语”、“特用外语借词”。同时指出随着华语圈内的社会和文化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华语区内“区域特有词语”还会继续存在并不断产生新的词语。接着2008年他还有论文(《论“港澳词语”以及“澳门特有词语”》)对港澳区域词进行更细致的研究。汤志祥关于区域词的论述是着眼于词语使用地区的独立性,并将区域词归为汉语借用的来源。也就是说,汤志祥界定的区域词是有着严格界限的。他的华语区域词是华语区域特有词语的简称,是某一区域人们创造流通于该区域反映该区特有事物的词语。田小琳的“社区词”概念则更多地是从文化的角度来界定,着眼于不同社会文化、制度背景等产生的词汇而称之为“社区词”。“社区词”和“区域词”都是对于各个华语使用区存在的不同的词汇的梳理和界定。鉴于词汇系统本身的复杂性,两位学者试图从不同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分析。

三、小结

香港社区词的研究从概念的提出到成为学界公认的一个独立概念并被收入相关教科书,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年。社区词的概念不仅得以确定,还取得了与外来词、方言~等并列的地位。《香港社区词词典》的出版更是推动了其研究的深入。文章主要从三方面梳理了有关香港社区词研究的概况:田小琳对社区词概念的提出、确立和后续研究;其他学者对香港社区词的研究文章;汤志祥提出的“区域词”概念及其研究成果,以及“社区词”和“区域词”这两个概念的异同情况。社区词的研究始于对香港社区词的研究,发展到如今对“港式中文”的研究,这一领域不断得到拓展和深入,不仅丰富了域内外华语的研究,加深了对现代汉语的了解,同时也带动了其他华人社区词的研究,如台湾社区词、澳门社区词、新加坡社区词等。

参考文献:

[1]陈建民.香港文化词汇是如何融入普通话的[J].语文建设,1994,(07).

[2]陈瑞端,汤志祥.九十年代汉语词汇地域分布的定量研究[J].语言文字应用,1999,(03).

[3]陈恩泉.双语双方言第四卷[M].香港:汉学出版社:1996:313.

[4]胡娟.从同形异义、异形同义看看香港社区词与普通话词语的差异及其起因[J].中州大学学报,2011,(02).

[5]廖京京.香港词汇与大陆词汇之比较[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8.

[6]孙银新.香港社区词与普通话词的对比研究[J].武陵学刊,2013,(01).

[7]孙银新.香港社区词的造词法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5).

[8]汤志祥.论华语区域特有词语[J].语言文字应用,2005,(05).

[9]中国大陆、台湾、香港、新加坡汉语词汇方面若干差异举例[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01).

[10]田小琳.香港词汇面面观[J].语文研究,1990,(02).

[11]田小琳.现代汉语词汇研究和教学浅议[A]//第四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3.

[12]田小琳.谈谈现代汉语词汇规范问题[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5,(07).

[13]田小琳.社区词[J].第五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1996.

[14]田小琳.香港词汇研究初探[J].语言文字应用,1997,(02).

[15]田小琳.由社区词谈现代汉语词汇的规范[J].语文建设,1998,(11).

[16]田小琳.由“垃圾虫”说到社区词[J].咬文嚼字,2001,(06).

[17]田小琳.从社区词中的多音节词说起[J].语文建设,2001,(12).

[18]田小琳.社区词与中文词汇规范之研究[J].世界汉语教学,2002,(01).

[19]田小琳.香港社区词研究[A]//第七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2004.

[20]田小琳.规范词语、社区词语、方言词语[J].修辞学习,2007,(01).

[21]汪惠迪.华文词汇教学须关注地区词[J].华文教学与研究,2010,(01).

[22]王希杰.修辞学通论[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6:105.

[23]闫婷婷.香港社区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对照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24]郑定欧.香港粤语词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5.

[25]詹伯慧.一部反映香港社区词的辞书[J].学术研究,2005,(1).

社区文化的概念范文第2篇

内容摘要:本文在回顾社区意识研究发展历程和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范式理论的基础上,就社区意识的具体性展开论述。在具体性上,文章建构了社区意识的四个具体性内容:社区参与、社区满意、社区认同、社区归属,并将社区意识研究归纳为四个主要范式:社会学、心理学、城市规划学、行政学研究范式。

关键词:社区意识 理论范式 具体性

问题提出

萨拉森在《社区心理意识:展望社区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应建立以社区心理意识为核心的社区心理学。萨拉森著此书的主要目的是把三个相互联系的观点关联起来,这些观点是其社区心理健康研究的成果,即社区意识缺失频繁;这对人们生活的危害很大;减轻危害,预防社区心理意识缺失应是社区心理学的纲领和目标。萨拉森的研究给新兴的社区心理学带来两方面的积极意义:提供了一个形象或主体;反映了这一领域的一个主要价值――在健康的社区里,社区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享有一种超越个人的、情感上的交流和联系。1986年美国学术界也对萨拉森的研究有了回应,《社区心理杂志》(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出版了关于社区意识的特刊,学者纷纷组队开发模型以定量研究社区意识。

麦克米伦(David W.McMillan)和查韦斯(David M. Chavis)在众多学者中,被认为是萨拉森理论最大的实践者,产生的影响也最大,为了了解社区意识的运作方式,他们提出了“四要素模型”。但澳大利亚的学者们(Fisher等,2002),在评价1986年这场麦克米伦和查韦斯为代表的集体回应以及以后的发展,却毫不客气的用了“盲人摸象”这个词。他们只是很简单的引述了社区意识的先驱萨拉森在《社区心理意识:展望社区心理学》中这样一段话:“社区意识并不是心理学中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这一概念并不精确,明显带有价值判断,同量化的‘硬’科学格格不入。”而恰恰是在这种背景下,研究人员开始致力建立一个理论和实践齐头并进的社区意识心理学的架构,自然就类似于盲人摸象了。本文试图以研究的理论范式为视角梳理当前关于社区意识的研究,以对其进一步发展有所启示。

范式的概念及意义

范式理论是美国著名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提出并在《科学革命的结构》(1962)中系统阐述的。范式概念是库恩整个科学哲学观的中心,他试图以此来概括和描述多个领域的现实科学以及相应的研究, 他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对范式概念作了多重的界定和说明。与一般科学哲学思维的抽象性相反,库恩特别强调科学的具体性,并把具体性看作是科学的基本特性。他认为一套实际的科学习惯和科学传统对于有效的科学工作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它不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团结一致、协同探索的纽带,而且是其进一步研究和开拓的基础;不仅能赋予任何一门新学科以自己的特色,而且决定着它的未来和发展。这样,库恩就把具体性作为自己哲学思想的核心,在实际的“图象”、“模型”和“哲学”之间划了一条界限,使自己的思想与其他科学哲学区别开来。

社区意识的具体性

社区意识是什么,这是建构概念模型的关键和最终目的。笔者对此问题进行了访谈。由于多数受访者很难直接回答这个问题,笔者只能间接询问他们如何评价本社区的社区意识,并以此理解他们对于这个概念的看法。笔者将他们的回答所涉及的内容和角度做了整理,可以看出,大家对社区意识的一些认识存在联系,但更多的是差异。有的侧重于一种整体性感受,有的则侧重于生活中的细节;有的侧重于行为上的社区参与,有的则侧重于思想上的心理认同;有的侧重物质条件的主观感受,有的则强调一种心理上的“家”。

经整理,受访者的回答主要涉及以下方面:对社区的认同、社区活动的参与性、对社区的满意程度、对社区的依附与归属程度以及社区的凝聚力等等。而以社区活动为代表的社区参与和以社区物质条件为代表的社区满意是采访对象最为容易等价于或被认为是社区意识的。笔者认为社区参与的背后更多的是社区共同经历,而社区满意则关联着居民对共同利益的诉求。社区的认同与社区的依附与归属等方面也有部分受访者涉及,笔者认为大概是因为这些意识形态较前面二者而言,较为潜隐,不像前面二者有实际的行动与客观的事物作为载体和媒介。

但除了意识形态自身的原因外,导致受访者认识的侧重点不同,是由于其思维习惯不同,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关注点或生活经历不同。社区居民理解的角度和涉及的内容有着明显的差异,由此可知,邻里关系、社区物质条件、社区组织与社区干部、公共利益等对社区意识存在一定的影响。

虽然不能用学术研究的要求评价受访者的回答,但并不意味着受访者的回答不具有学术的意义。访谈的启示有:社区意识作为一种主观意识形态在认识上具有显著个体差异性;社区意识在集体表述中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但一些内容如社区满意、社区参与等经常被涉及;社区意识研究中要明确界定其范围,即要明确社区的大小。

基于此,可以由具体性出发,初步得出社区意识是一个具有个体差异性与丰富内涵的概念,社区居民的生活经历对其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就其所包含的内容来讲,包括了社区认同、社区归属、社区满意、社区参与等方面:社区认同是一种身份感,相对强调文化、历史与生活习俗的作用和影响;社区归属是一种地域意识、地域归属;社区满意指对社区客观条件的主观评估;社区参与是指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及活动的过程或行为。

社区意识研究的四个范式

学术界关于社区意识的认识和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学、心理学、城市规划学、行政学等学术领域,并有部分散落于环境、党建理论、哲学等学科内。除此之外,一些具有人类学和精神分析取向的研究也显得非常精妙。下文对社区意识研究的四个主要范式(即社会学、心理学、城市规划学、行政学研究范式)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社会学研究范式

一些社会学家认为社区意识包含了心理因素,这与心理学者的观点较为类似,但又不像心理学者局限于个体微观的层面。另一些社会学家认为,这个术语包含了许多其他文化因素,具有鲜明的文化色彩,更有一种社会心理的取向。总体来说,社会学家通常有这样两种表述方法:

一是认为社区意识是人们共同的精神生活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共同的精神纽带,是一种共同的心理认同,是一个社区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和关键。

二是认为社区意识是社区居民对所在社区的一种心理情感,即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参与感。学术用语上社会学家一般习惯用“社区情感”,同时还有其他词语,譬如:社区满意、社区归属、社区兴趣、社区作用力、地缘感、社区情谊等等。

(二)心理学研究范式

萨拉森(1974)提出将“社区心理意识”作为社区心理学的一个关键术语,以认识异化、自私和失望等个人主义的消极方面。麦克米伦和查韦斯(1986)认为社区意识指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对相互重要关系的感知,对社区重要意义的感知,以及通过群体义务满足成员需要的共同信念。他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或要素理解社区意识:

成员意识,即感受到自己已成为一个成员并具有归属的权利。成员包含五个特质:界域、安全感、归属和认同感、个人投资以及共同的符号系统。影响,即对影响力的感受。影响是双向的,包括个体成员对社区的影响和社区对成员的影响。需要的整合与实现,即意识到成员的需要将通过群体成员所得到的资源而满足,从而产生强化。此处的强化是一种行为激励的重要因素,任何群体要保持凝聚意识,必须对其成员提供奖赏。共同的情感联系,即社区成员具有共同的重要事件和交往经历,因而产生共同的义务和信念。

(三)城市规划学研究范式

在城市规划学科领域里,与社区意识较为接近的概念是“居民定居意识”,它是针对社区环境品质而发展起来的城市规划的学科用语,是居民对社区满意程度的同一概念,也可以称为社区满意度的一个表征。

查韦斯和Wandersman从都市环境角度探讨社区意识组成因素,认为包括了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认知程度(环境品质认知、环境满意度、环境问题发掘)。居民定居意识是居民对所在居住地长期(或永久)居住的意愿。在城市规划的学科里,这个概念是评价社区环境品质的重要指标,一种良好的居民定居意识是城市规划追求的目标。而居民定居意识与居民对社区的依恋程度相联系,这就表明这一概念实质上还包含居民基于满意程度对社区的归属感(杨贵庆,2000)。

(四)行政学研究范式

在行政学领域,社区意识被标示为社区公共意识。行政学领域的学者是通过界定公共意识的概念来界定社区意识的,“社区”在他们那里是作为公共意识的一种区域性限定而存在的。行政学者(杨寅,2005)认为,“人类在共同生活过程中,聚居的人类群体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着共同的利益,由此就会产生共同利益基础之上的共同意识,这就是公共意识”。继而又指出,公共意识是以维护公共利益为取向的,是对于公共事务的态度、看法、价值观念的总和。

在这些学者的概念中,公共意识有许多层次,包括现代的、传统的公共意识,以及社会的、社区的公共意识,而社区意识又有许多主体层次,包括政府、社团、企事业单位、社区居民等。

对于“社区意识”这个概念,城市规划学者更多强调的是一种社区居民对社区的满足感,特别是对社区物质环境的满足感;行政学者是在社区居民公共意识的基础上建立起社区意识概念的,是针对公共事物而言的态度、看法和价值观念的总和。

结论

由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同样一个社区意识的概念在不同学科框架内虽然具有一些共同性,但也具有较大差异性。每个领域都有自己的着重点与切入点,社会学涉及文化因素,心理学更多考虑主观感受,规划学研究的是社区满意,行政学考察的是社区公共意识。相对性的本质在于,研究的结论在一定的时间或(和)一定的领域适用。笔者是这样理解这种“适用”的:这些结论都是成立的,但不够全面,仅做到了在一个研究领域的适用。那么如何才能得到广为适用呢?机械和简单的方法就是将这些结论进行综合。这是一个有效的途径,应在构建社区意识的模型中进行尝试。

参考文献:

1.Fisher, A.T. & Sonn C.C. Aspiration to community: Measurement and application[J].Human relations,1999,24

2.McMillan,D.W.,& Chavis, D.M. Sense of community: A definition and theory [J].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6,20

3.Sarason,S.B.The psychological sense of Community:Prospects for a community psychology[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74

4.Sarason,S.B. Some initial considerations in the measurement of community identiy[J].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1986,24

5.杨贵庆.城市社会心理学[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

6.杨寅.公共行政与社区发展[M].浙江人民出版社,2005

7.高鉴国.社区意识分析的理论建构[J].文史哲,2005(5)

社区文化的概念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生态旅游;观光旅游;新世纪;社区生态旅游

1.社区生态旅游的基本概念

1.1社区的概念

社区(Community) 是社会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于其概念社会学家有多种定义。“Community”一词最早见于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Tennies)所著的《社区与社会》一书。根据国内外大多数社会学家的解释和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 可以认为社区是指由居住在某一地域里的人们结成多种社会关系和社会群体, 从事各种社会活动所构成的相对完整的社会实体。社区既具有诸如地缘、友谊、亲情、认同共生互助等传统内涵;也包括磨合人与人的关系、建立处理公共事务的运作模式、确立适合本地域生活方式等现代含意。

1.2生态旅游

1.3社区生态旅游

社区生态旅游(Community-based ecotourism)从构词角度看,就是建立在社区基础上的生态旅游,或基于社区的生态旅游,从逻辑角度看,该概念将单向介入式生态旅游提升到双向互动时生态旅游。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旅游发展模式的旅游,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加入了社区的内容,以社区为中心形成生态旅游发展的新途径。在这样的生态旅游活动中,社区及其居民是旅游业发展的主体,社区居民的利益被放到较高的位置上,强调大部分的利益保留在社区内部,社区居民不再仅仅是旅游发展的相关者,更是旅游发展的主要收益者。相关者意味着具有相关性,而获益意味着社区居民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摆脱了以往的被动状态,成为生态旅游发展中的主导力量,从而促使他们更加积极的投入到社区的资源保护和环境建设中,以实现生态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一种高级形式和更人文化的生态旅游,以充分展示当地的自然、人文特色为目的,以保护、发展自然环境和当地的民风民俗、传统文化,并且非常重视当地居民的参与和利益保障,强调当地社区在生态旅游开发中占据主导(包括旅游日常管理与重大决策)。

2.社区生态旅游的基本意义

社区生态旅游之前的生态旅游姑且称之为“非社区生态旅游”侧重于生态旅游资源和把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理念或特种旅游方式而研究。在理念上反对大众观光旅游,以及对旅游资源景观区超强度开发,超容量接待等造成的生态破坏,因此提倡低密度开发和“少而精”的旅游。故而在生态旅游早期并没有对旅游社区产生显著负面影响。但由于可持续理念的普及,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意识到“生态旅游是时髦的商业标签和品牌”,这在中国尤其如此。实际形成了“生态旅游意义下的新世纪观光旅游”,生态旅游已有名不符实之嫌。大众型生态旅游对社区产生了强大压力,也使社区利益保障问题更加突显出来。

3.吕梁风景区案例分析

社区生态旅游自出现以来,不断有政府和机构把社区生态旅游的理念运用于实际的旅游规划和管理之中,从而积累了许多有探索、指导意义的实践依据,为推动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发展奠定了实践支撑。

吕梁风景区有着十分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旅游业的发展相对比较滞后,以目前的现状来看声势已打造出去了,吕梁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前来风景区旅游的人也络绎不绝,但因游人心态的不同而产生不同的反响。比如:爱好运动的大致会认为,吕梁风景区有山有水,绿化面积高,空气清新,水质清纯,是一个天然氧吧,是一处绝佳的运动、休闲场所,文学素养高的游人喜欢谈古论今,探究吕梁历史文化,吕梁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岳飞诗碑、“三绝碑”、川上书院均有着不同的历史典故,令人追寻古迹,鉴赏历史文化,趣味无穷;喜好奇石的游客,为千奇百怪、形色浑厚,质地细腻、温润可人的吕梁奇石而叹为观止;喜欢垂钓的游人首当其冲的要选择吕梁湖,湖水占地面积之广,在徐州地区首屈一指,钓完鱼再美美的享受一番大餐,乐趣无穷;一般的游人想看到更多的名胜古迹,奇观景点,对于这族游人,目前来吕梁当然会大失所望,而这部分人所占比例不下于50%。当然,要“拉拢”这类游客,从资金、资源和景点打造上要花费很高的代价,较长的时间去建造景点。

伊庄镇党委、政府根据徐州市政府和铜山区政府对吕梁生态旅游风景开发区的设立,积极行动,主动融入,理清工作思路,提出“抢抓新机遇,发挥新优势,建设新伊庄”奋斗目标。深度挖掘和整理独特的优势发展资源,四大优势资源是:生态之乡、文化之乡、奇石之乡、农业之乡。通过对伊庄优势发展资源的全面分析,在发展中知彼知己,抢抓发展机遇,彰显资源优势,凝聚关注,整合力量,使资源优势不断完善和丰满,通过开发和创新,突出个性定位,使优势资源成为发展的动力源,进入发展的“快车道”,从而促进伊庄经济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推进和谐魅力伊庄建设。

伊庄镇拥有丰富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包括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生态景观。优美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景观具有独特性、自然性和文化性。而且生态资源类型齐全,山岭、溶洞、河流、湖泊、森林、植物、动物、文化、历史等,资源品位高,组合条件好,形成天然的生态资源产业链,而且形成春夏秋冬四季景观,具有挖掘和开发的先天优势和特色,生态资源别具一格,个性鲜明,是典型的生态旅游资源导向型乡镇,是名副其实的“生态之乡”。

4.结论

社区生态旅游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生态旅游模式,它的独特之处就在于生态旅游的发展中加入了社区的内容,以社区为中心形成生态旅游发展的新途径。社区居民是旅游业影响的主要承担者,因为旅游业发展一方面促进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加剧了自然环境损耗和人文信息消失。旅游的发展若要符合经济期望和环境要求,不仅需要考虑旅游者的态度和行为,更要关注旅游目的地的“主人”-社区居民的态度和参与行为。国外许多学者通过实证研究指出,旅游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由当地居民承担,社区居民及其社区承担了旅游发展的环境、社会、文化、机会等各种成本,却没有获得应有的补偿或利益,相反,旅游产生的大量利益从社区居民身边流走,即所谓的旅游漏损。因此,CBET认为最基本的一点就是生态旅游是社区拥有和管理的旅游,而其中最受学术界关注的就是社区居民。中国国家旅游局于1995年开展的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充分体现了我国旅游目的地建设重视社区居民参与的思想。2004年和2006年中国推出的旅游主题分别是“中国百姓生活游”和“中国乡村游”,其目的就是通过“旅客走进百姓生活,百姓参与旅游活动”来促进旅游发展中的社区居民参与行为,带动社区的全面发展。同时,关注旅游给目的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带来的影响变化和居民的社区参与行为也恰恰是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协调发展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科]

社区文化的概念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区文化建设 环境艺术 对应统一

我国的社区文化建设继承了传统优秀文化和鲜明的民族特色,同时又体现了时代光辉。在多元化设计观念的现代社会,文化性的介入势必不可少的,而文化介入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工作人员通过对社区环境艺术的概念、色彩、空间以及陈设方式等设计,都能体现并影响当地的社区文化建设,并能达到一定程度的暗示性和叙述性。那么,实际工作时,如何做到社区文化建设与环境艺术的统一对应?如何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将社区文化融入到整个设计当中?想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社区文化,什么是环境艺术,真正理解了两者才能有效地将两者对应起来。

一、 社区文化建设的概念

社区文化是一种以人为本,以社区环境为重点的文化。社区文化出无处不在,体现了浓烈的文化氛围以及温暖的人文关怀。例如在社区公共场所使用的标语、宣传布告等都是体现社区文化的内容和其宣传形式。每个社区的社区文化建设程度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物业管理的文化品位,影响物业管理的档次。社区文化不仅仅是传统上简单地开展多项文化娱乐活动,其整体的环境建设也是社区文化建设一大重要内容。社区通过建设环境文化能够有效启发社区居民的自律意识,从而提高社区居民的文明素质,这也是现代化社区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特征和未来所要坚持的发展方向。

二、环境艺术的概念

环境艺术是指为了解决社区内人们的居住需求,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而采取的多种装饰手法。环境艺术能够鲜明体现社区环境空间的特点,反映人和空间之间的关系。从本质上来讲,环境艺术其实是人们对居住环境根据以往的质量评价以及合理的改造活动基础上不断深化的结果,是人们在长期的建筑工程实践中所积累的在环境装饰方面相关的知识和技能的总和。环境艺术文化作为人类文化部分中极其重要的部分,始终贯穿于人类长期发展的客观社会状态中。由此看来,环境艺术对人类文明历史的发展存在着深远的影响。环境艺术具有四个比较明显的特点。(1)历史悠久:人类最早的装饰历史能够追溯到其居住岩洞的时期,人类祖先留下的岩画以及现代出土的各种骨、贝化石等都是早期环境艺术有力的证物;(2)强烈的社会性:环境艺术具有强烈的阶段性,在存在阶级的社会中,不同的造型、色彩、陈列设计等,都能鲜明地反映出不同社会等级的不同社会地位和阶层;(3)限定性:环境艺术要有相应的载体,因此特定的环境艺术存在限定性特征;(4)多样性:现代在环境艺术已经能够达到极高的水平,多样性的装饰已完全深入到环境艺术涉及到的各个层面。

三、社区文化建设与环境艺术的对应

如何实现社区文化建设与环境艺术的相对应,关键在于环境艺术设计能否满足社区居民对社区文化的各种需求。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不能为体现文化氛围盲目地做文化。任何空间都有独特的地方,不同的社区文化也可以拥有不同的表现。因此,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不能强制社区文化去适应环境的空间特征,也能为了环境空间去创造文化,而应该在所设计的空间中根据空间特征在符合需求的前提下融入社区文化。环境艺术设计就是一个艺术创作的过程,如果忽略了文化功能需求的考虑,未能做到社区文化融入的考虑及满足需求造型的有感而发,环境艺术就不能很好地与社区文化建设相对应。设计人员可以在空间设计中融入极有特点的饰品,但必须考虑所用饰品是否符合环境艺术追求的文化特征。这样的融入就不会导致文化氛围单纯地停留在设计表面。另外还可以采取时间空间化方法,将历史长河中独树一帜的历史风格、样式融合社区文化需求进行重新的编排组合,并使其在同一空间中呈现,将一切可以利用信的息资源融入到相对应的两者之中。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实现社区文化与环境艺术相对应,在环境设计中必须把人们对社区文化的功能需求作为设计的主要任务。环境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艺术设计,这种艺术设计还能够体现鲜明的文化特点,因此,在环节艺术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社区居民对文化的需求。因此,在设计环境艺术时不仅要做到尊重人和空间,还应懂得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诠释文化需求和空间而不只是简单地创造、改变空间。

参考文献

[1李兰.社区文化建设与公民幸福[M],山西师范大学,2013,04

社区文化的概念范文第5篇

全民健身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活幸福。为进一步发展全民健身事业,加快体育强国建设进程,国务院在2011年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计划》提出,到2015年我们要形成比较健全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而发展迅速的社区体育在全民健身活动中担当着重要角色。在此之前,学者已经对我国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在设施配备、资金、制度、人才和内部协调诸多方面都存在严重问题,具体表现为设施种类单一和数量不足,经费缺乏以及法律保障机制薄弱,等等。这极大地限制了社区居民的日常体育健身活动,严重阻碍了《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基本任务的实现。为此,本文将服务外包理论引入到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研究之中,以期推进我国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的服务外包研究进程。

2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服务外包理论相关概念梳理

2.1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概念

“社区”一词是在20世纪30年代初,先生在翻译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的一本著作《CommunityandSociety》时,从英文单词“Community”翻译过来的,后来被许多学者开始引用,并逐渐流传下来。它最初源于拉丁语,其意思是指共同的东西与亲密的伙伴,后经德国的社会学家滕尼斯开始应用到社会学的研究中。至今关于“社区”的概念存在诸多版本,每种版本的侧重点也各不相同,如:《辞海》中将“社区”解释为“在一定地域内由相互关联的人们所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强调“社区”的地域性;郑杭生〔1〕则认为社区就是区域性的社会,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其强调社区的区域性、社会性和文化性。除此之外,学者也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社区”进行了定义,虽然他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文化背景也不一样,但综合而言,本文认为“社区”应包含如下特征:一、有一定的地域空间和聚居人群;二、有一定的生活服务设施;三、居民群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四、居民群之间发生种种社会关系。一般来说,我国目前所称的社区,在城市一般指街道,农村则指乡、镇或自然村。

目前学术界关于“体育设施”的概念已经达成共识,正如《现代汉语词典》所言,“体育设施”是指用于体育竞赛、训练、教学和群众健身并满足其使用要求的场地、建筑物和相关固定附属设备。但关于“体育设施”的最终隶属问题还存在很大的争议,形成了“公共体育设施说”和“体育公共设施说”两大派别。但本文认为,不管是“公共体育设施”,还是“体育公共设施”,其都是“公共设施”的下位概念,其争论的焦点在于其最终应该归属于“公共问题”还是“体育问题”。进一步而言,“公共”一词是对“体育设施”的修饰,对其只起到限定作用,而“体育”才是对“公共设施”的具体和延伸,应占据“核心”地位,因此,笔者更倾向于“体育公共设施”这一学说。结合本研究的特点,,笔者认为“体育公共设施”具体是指国家、政府、企业、公益性组织通过多渠道投资兴建的,用于普通社会群众健身并满足其使用要求的社区体育公共运动场地、体育公共运动场馆、体育公共运动器械和相关固定附属设备和服务。

“管理活动”自古已有,但长久以来学术界对“管理”概念内涵的界定仍未取得共识和统一。而我们通过综合这些概念定义发现,“过程活动说”普遍受到诸多学者的赏识和认可。“过程活动说”认为“管理”是指一定组织中的管理者、领导者,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使内部成员和组织一块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从这一概念中我们不难发现,“管理”内涵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重要特点:第一,目标是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第二,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总是存在于组织之中,是对组织的管理;第三,管理的对象和内容是组织内部资源。资源具体包括人、财、物、时间、信息等类型;第四,管理活动具有系统性和完整性,即管理本身就是一个完整、科学的体系。因此,我们认为“管理”是指一定组织通过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对组织内各个要素进行不断的调节,继而最终实现既定目标的活动过程。

就此,依据以上对“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三个概念的理解,本文认为“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并不是三个词汇的简单组合,而是在融合基础上的丰富和发展,拥有更明确的内容结构和更明显的功能价值,并具有鲜明的特征:一、管理的主体是政府或其他非营利性组织;二、管理的对象是由国家、政府、企业和公益性组织等共同投资兴建的运动场地、运动场馆、运动器械和相关固定附属设备;三、管理的范围是具有共同生活习惯或价值观念的社会群体;四、管理的目的是满足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上述特征是在原来概念基础上的丰富与发展。

2.2服务外包概念

“外包”一词最初由美国管理学者加里·哈梅尔(GaryHamel)和C·K·普拉哈尔德(C.K.Prahalad)于1990年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先提出。作为一种运营模式,作为外包的一种组织形式,服务外包的转移对象主要是指投入的服务性活动。最早,英国学者查尔斯·盖伊和詹姆斯·艾辛格在《企业外包模式》中认为,服务外包就是依据服务协议,将某项服务的持续管理责任转给第三者执行,以此来提高效率、降低运作成本的一种经济活动和经营方式。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全球化发展、产业结构非实物化及现代服务业的迅速崛起,“服务外包”的内涵也得到诸多研究领域、诸多专家学者的青睐,虽然现阶段学术界对“服务外包”的概念内涵仍莫衷一是,没有取得一致性认识,但是诸多学者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从各自角度进行了探讨分析,提出了许多具有建设性和借鉴性意义的观点。并且经过综合分析发现,这些概念在本质功能上均趋于一致化,即服务外包就是指企业为了将有限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将非核心的服务生产业以商业形式发包给企业以外的专业服务机构,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提升企业对市场环境迅速应变能力并优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一种服务模式或管理模式。

3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服务外包研究相关理论基础

3.1体育公共产品理论

“体育公共产品”是“公共产品”的下位概念,其包含“公共产品”所具有的所有属性,同时也适用“公共产品”的分类标准。“公共产品”按照形态分类时,可以分为物质型公共产品和服务型公共产品,那么“体育公共产品”即可相应地分为物质型体育公共产品和服务型体育公共产品,也就是我们常言的有形体育公共产品和无形体育公共产品。在体育领域中,有形的体育公共产品是多种多样的,本文所研究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就是其中的典型,它已经随着社区体育的发展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并形成了相应的管理机制。就目前国内发展而言,关于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管理主要集中于设施配置、工作人员责任、基础经费使用、维修网络建设和健身宣传等几个方面,从客观角度来看,其管理机制的选择与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密切相关,这是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中应该遵循的基本特征,也是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模式创新的关键所在。

3.2服务外包理论

服务外包过程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它能够将很多资源进行重组,同时创造出令人意想不到的绩效。它自身具有很多属性:首先,服务外包是由发包方将自身业务中非核心的业务交由第三方来完成。这种工作内容的转移是通过合同的方式达成的,并需要支付一定的外包费用,但相比整体的工作绩效而言,其可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其次,服务外包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并利用其作为服务提供的手段。信息技术发展得越来越快,其身上所表现出来的巨大能量已经辐射各行各业,成为不可或缺的重要载体,在服务外包行业内也是如此。第三,服务外包有利于发包方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和获得竞争优势。由于发包方将自身非核心的业务全部进行转移,因而就有更多的时间、精力和资源专注于其核心竞争力,从而大大提高其工作效率,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第四,服务外包是一种整合与利用外部优秀的专业化资源的经济活动和经营方式。承包商大都具有比发包商更优秀的专业化资源,他们能够更好地帮助发包商有针对性地解决相关问题,同时只需花费少量的费用,这与他们节省出来的资源、精力和时间相比较,是一种巨大的优势。

4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设施服务外包相关研究

目前国外关于服务外包模式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研究较少,但关于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方面的研究较多,涉及内容也非常广泛。

4.1国外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相关研究

诸多学者对德国、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个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研究视角集中于社区体育设施的配置、规划、开放程度、人才培养、法律法规建设几个方面。在设施配置方面,主要对设施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部分发达国家都具有较为完备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这与他们有力的国家财政支持有关。在设施规划方面,主要对设施的建设与民众意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指出国外发达国家在社区体育设施规划过程中,注重居民的意愿,富有较强的人性化特点。在体育设施开放程度方面,主要对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使用费用进行了探讨,指出发达国家的大部分体育公共设施都供居民免费使用,只有少数维护成本较高的体育设施收取少量的费用。在人才培养方面,主要对社区内管理人才的培养问题进行了研究,涉及体育设施的维护人才培养、社区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等。在法律法规方面,主要对政策的完善程度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建立完善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政策有利于提高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管理水平。国外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水平普遍较高,这与其经济发展水平和国家体育资金分配密切相关。

4.2国内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相关研究

目前,我国关于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设施配置、设施规划、设施维护、设施开放、相关法律执行以及相关资源共享等方面。杜建辉、张启明(2005)〔28〕,苏艳(2011)〔29〕等学者对社区体育设施配置方面进行了研究,指出体育设施种类单一和数量不足是一个具有普遍性和人们所共知的事实,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矛盾会越加突显。庄永达〔2〕,赵春珍〔3〕等学者对设施规划方面进行了研究,认为社区建设有早晚之分,发展有先后之别,就此造成现阶段新老社区之间设施规划水平的差异,从总体上而言,新社区的规划水平要远好于老社区,但也同样存在不同程度的科学性缺失问题。何建伟〔4〕等学者对体育设施的维护状况进行了研究,指出缺乏体育设施维护人员是现阶段我国社区普遍存在的问题,在设施破损而无人维护的情况下继续对其使用,不仅会缩减设施的使用寿命,而且还有可能威胁到使用者的人身安全。学者对设施开放度进行了研究,发现在一些设施资源较好的社区,管理者为了降低维护成本,延长设施使用寿命,采取限制使用或付费使用的方法进行管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这降低了设施的使用成本,节省了维护费用,但却是以降低人们的健身热情为代价的。卢耿华〔5〕等学者从法律执行角度进行了研究,指出我国已经颁布了多部法律来保障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供给,但在执法过程中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这与部分法律内容的笼统和管理者法律意识的淡薄是密切相关的。李骁天〔6〕等学者对资源共享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应该充分整合学校、企业等多方面的优秀资源,将之与社区共享,从而改善社区体育设施资源不足的现状。

4.3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价与分析

通过以上对国内外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相关研究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可以得知,国外发达国家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管理机制,在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配置、规划、开放程度、人才培养、法律法规等方面都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组织形式;而国内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发展还处于较低水平,管理机制还不成熟,各方面建设还需进一步完善。

虽然国内外由于体育文化背景和政策环境的不同造成了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效果上的差异,在管理方式上也未形成系统、成熟的服务外包管理机制,但各国已经开始将研究视角转移到服务外包领域,这对于进一步丰富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模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还需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地分析和探讨。

5小结

社区体育公共设施是社区居民进行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媒介,也是人们提高身体健康水平的重要依托。但目前在体育设施管理中出现的设施配置低、维护差、开放程度小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日常体育健身活动,不利于全民健身目标的实现。要想调节供需矛盾,实现体育公共设施建设满足社会公众的体育需求,关键是要改变管理思路,提高管理水平和层次。因此,本文以服务外包模式的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为根本出发点,对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和服务外包的相关概念进行了梳理,分析了与其相关的基础理论,探讨了国内外相关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的管理机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方法,促进社区体育公共设施管理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272-275.

〔2〕庄永达,陆亨伯,郑建岳.浙江省城市社区体育设施配套建设调研关〔J〕.浙江体育科学,2005.27(1):14-38.

〔3〕赵春珍.临汾市城市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存在的问题〔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10,(S2):51-53.

〔4〕何建伟,李建生,曾琳叶,赵广高.莆田市城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J〕.运动,2010,(3):131-138.

〔5〕卢耿华,张黎,谢英,等.西安市社区体育设施服务体系构建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6):690-694.

〔6〕李骁天,王凯珍,李璟圆.我国城市社区与学校体育设施共享理论构建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4):83-98.

(责任编辑:阎彬)

社区文化的概念范文第6篇

论文关键词:多民族社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一、相关概念解析

1、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概念

民族认同主要指一个民族的人们对其自然及文化倾向性的认可与共识,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民族认同包含了民族关系的认同和民族文化的认同。民族关系认同是针对一个民族作为一个群体而言的,这种认同主要来自于本民族与其它民族之间的界限划分;民族文化认同指的是在一个民族发展中,一种文化体系以民族为载体,而民族以文化为聚合。

国家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国民意识,是维系一国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纽带。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一个民族确认自己的国族身份,将自己的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 形成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的主体意识。

2、多民族社区的概念

多民族社区是指在一定的地理区域内的多个民族,经过长期的共同生活与交往,从而形成具有多元文化特点的社区。多民族社区的构成要素:不同族属的多个群体、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社会体系和结构。 多民族社区以社区民族关系的行程过程为标准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传统型多民族社区、识别型多民族社区和建构型多民族社区。

传统型多民族社区是指,在历史上就一直存在,也一直被社区成员所意识到的社区。该种社区类型的特点主要表现在:(1)历时性。历史上长期存在,不受解放后民族识别工作的影响;(2)多元性。这主要表现在文化上,各民族文化,形成了现在地区文化多元共存的现象;(3)传统性或原生性。这是就社区本身而言的,是放在现代化背景下的传统性与原生性,这类社区相对于现代都市社区而言,它的传统建筑、饮食与服饰等都保存较好,具有原生态的一面论文格式模板。

湘西州现有民族43个,主体少数民族是土家族、苗族。其中毕业论文题目,人口过千的少数民族有回族、瑶族、侗族和白族。通过上述的介绍,很明显湘西州属于一个多民族社区。按照我们民族学对多民族社区的分类,由于湘西州是自古就存在这样一个多民族共聚的情况,所以我们把这样一个社区定义为传统型多民族社区。

二、多民族社区民族认同的维度研究

本文主要采用美国学者phinney概括出民族认同的三个维度,来探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们的民族认同情况。

1、民族身份的认知:包括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等的认知

湘西州是有着四十三个民族共同居住的多民族大家庭,尽管这里有着不同的民族群体相互杂居,但是这里的人们对于自己民族历史传统和自己的民族身份的认知度却依然十分强烈。以他们的主体民族土家族和苗族为例来讲,这两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历史传统、风俗习惯有着极高的认知度,历史上的民族记忆至今仍然在这些民族的人们心中留着深深的痕迹。例如湘西的土家族至今仍然保留着“所居必择高居”的居住传统,传统的吊脚楼工艺一直是当地的一大建筑特色;湘西苗族的民族认同更加是能够通过当地至今仍保留下来的“落洞”、“赶尸”、“种蛊”三大习俗来体现;土家族的传统技艺“西兰卡普”,就被称为中国三大名锦之一,这对于如今的土家族人们而言,无疑是一件十分值得自豪的事情。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湘西州的各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民族历史文、宗教习惯保持着十分积极地态度,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人们是有着很强的民族认同的。

2、民族归属感:通过民族群体内部的团结情况和对本民族之外的群体的接纳与排斥情况来了解该民族的民族归属情况。

由于湘西州是个多民族社区,在这里居住的人们每天除了要与自己本民族的人们相处共处之外,还要与当地的其他民族交往联系,在这种情况之下,在与其他民族的人们的交往过程中,当地人们的族群自我意识会有所增加。教授曾指出一个民族在于外界其他民族交往过程中会增强自我的族群意识和群体归属感。根据我们的调查研究所得,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都内部都十分的团结,对自己族群内部有着极高的归属感,都承认自己属于某一民族群体,同时,在与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中,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强化本民族的族群意识和族群归属感。例如,当涉及到民族政策、利益分配等问题的时候,不同民族之间的民族认同会被进一步的加强,但从总体上而言,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之间的人们并不是相互排斥的毕业论文题目,他们的相处还是十分融洽的,各民族之间都能够和睦相处。

3、行为卷入:包括人际交往的范围和偏好、社区或民族社团参与情况等。

多民族社区里的民族主体的一个最显著的特征就是不仅要参与自己本民族传统节日、风俗习惯的活动,还会积极参与其他民族的文化活动,最后形成了很好的民族融合,这种文化上的互动,不仅没有减低民族主体对本民族的认同,相反,还因为在参与其他民族的节日活动的时候,更加意识到和珍惜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可贵性,从而使得在湘西州这样一个多民族社区内,最终达到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和谐共生的局面。例如在湘西州境内,土家族的摆手舞不仅是当地的土家族人在跳,在举行盛大的晚会的时候,来自周内的各个民族也都会参与在其中;凤凰城里的苗寨,每天也都吸引着周内不同的民族的人们来参加这个活动。

三、湘西州多民族社区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现状

1、多民族社区内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共性问题

根据我们的研究所得,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样一个传统的多民族社区中,与其它的单一民族社区一样,州内的各个民族也都存在这样一个事实:那就是如今州内有部分人的民族认同是基于工具性的思考上,而关于传统的原生性认同却在逐渐减少,这一群体以新一代的青年人居多,他们对于祖先们的许多历史和本民族的风俗习惯都不是怎么热衷,他们这部分人会觉得自己的民族身份给予自己带来的最大的好处就是国家政策方面的照顾、考试可以优惠加分等。但是话又说回来了,这部分人却有着极高的国家认同感;而社区内的老一代人们,对自己本民族的认同度却是原生性的认同多一些,不过他们对于国家层面的认同却不如青年群体。

2、多民族社区内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特殊性问题

由于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是一个传统型的多民族社区,那么在这样一个社区的各个民族之间就免不了相互之间的交往与接触,这样也势必会使得在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人们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会与单一的民族社区有所区别。

(1)多民族社区内的民族认同较为强烈。

在上面介绍民族认同的维度的时候,我们都已经讲过了,在多民族社区内,各民族的人们在与其他民族的交往过程中,会不自觉的去维护本民族的利益与尊严毕业论文题目,会增强对本民族的民族记忆和归属感,从而会导致各民族的民族认同有所增强。在我们所了解到的湘西州内,尽管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会增强各自民族对本民族的认同感,但是并没有出现因为这个原因而造成民族不和的结果,在湘西州内的各个民族还都是很和睦的相处在一起的。

(2)多民族社区内的国家认同存在很大的对比性论文格式模板。

多民族社区里的民族国家认同的最大一个特点就是认同的对比性,具体来讲就是说在这个多民族社区之内,大到国家的方针政策,小到社区内部的一些政策决议必须要公平公正,否则,很容易引起社区内各个民族之间的不和谐状态。就拿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这个多民族社区来讲,如果州内的政府只是单纯的给予土家族人民一些优惠政策,而忽视其他民族,那么这样的话,会在这些民族的心理产生对比心理,他们就会觉得国家没有很好的照顾到他们,这样一来,他们的国家认同度会大打折扣。

从总体层面上而言,湘西州这个多民族社区内的各个民族都对自己的民族有着很高的认同度,尤其是像土家族和苗族这些在湘西州占主体地位的民族,他们都为自己的民族身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在谈及到对国家层次上面的认同的时候,州内的大部分民族也都对国家的各种民族政策表示支持和感谢,他们也都能以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四、余论部分

1、民族认同的原生论和工具论讨论

目前我门国家基于保护民族平等的原则,对我国少数民族实行民族优惠的政策,这些政策一方面来讲确实对促进少数民族共同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另一方面来讲,这种民族优惠政策又使得的当今社会中民族认同的原生性受到了一些质疑。于是,在学界里关于民族认同的原因探讨就出现了两种声音,一些学者持原生性理论,这批学者认为民族认同应该是基于对本民族的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等方面的认同;而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当今有一部分民族认同是带有功利性的毕业论文题目,这些民族主体主要是基于国家优惠政策可以给自己带来种种好处而产生和维持自己对本民族的认同感的。然而在少数民族地区该究竟如何更好的处理这二者之间的关系,至今仍需大家不断共同的探讨。

2、民族政策的文化隐喻问题

我们国家为了实现各个民族事实上的平等,而对少数民族实行政策上的倾斜和优惠,例如我们国家目前在全国各地建立的民族自治地方、自治州、自治县、民族乡等,这些被国家化为民族自治的地方,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确实享受到了国家的很多政策上的照顾。可是,这些被国家化作自治的地方,一旦带上“自治”的头衔,其带来的文化隐喻就是代表着“落后”和“贫穷”,这些地方在从国家那里得到很大的资金支持的同时却又使得很多市场投资机会白白流失,因为很多市场投资者是不会在落后不发达的地方进行大规模投资的。

关于如何解决民族自治地区文化隐喻所带来的问题,在这里提供三种解决途径,希望与大家共同思考和探讨。(1)对少数民族地区取消自治称呼,而同样的享有政策上的优惠。(2)深入研究与弘扬民族文化,让民族地区文化品牌的旗帜飘得更远。(3)调整有关少数民族的文化叙述,比如说“贫穷”、“落后”这些用来形容少数民族地区的词汇,在今后的官方叙述中尽可能的少出现。

参考文献

[1]马戎.民族与社会发展[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2].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1989年第4期.

[3]宁骚.民族与国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4]谭必友.清代湘西苗疆多民族社区的近代重构[M].民族出版社.2007.

[5]孙桂香.新疆维吾尔族大学生民族认同的心理研究[J].西南大学.2009

[6]董珞.湘西北各民族文化互动试探[J].民族研究.2001年05期

[6]凌纯声、芮逸夫.湘西苗族调查报告[M].民族出版社.2003.

社区文化的概念范文第7篇

要探索未来基础教育学校的变革方向,厘清学校和社区间的关系是首要问题。事实上,作为一个经典社会学概念,“社区”具有丰富的教育学内涵,教育界对此也有一致的认识。作为一个经典社会学概念,“社区”最早由滕尼斯提出。在滕尼斯看来,“社区”是进行社会学分析的理想概念。社区并非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它主要用来描述一种基于协作关系的有机组织形式。可见,社区概念的提出,“它不仅表征着一种空间的地域特征,更主要是强调它是一种由共享的价值利益和共同的道德承诺结合在一起的社会共同体或社群。”[3]当前,社区一词的内涵已经大大延伸。例如,“社区”的另一种译文“共同体”已经成为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热点。作为一个强调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之间相互理解、通力合作、彼此负责的社会学概念,它为建立一种适应不断分化的现代社会发展的新的有机联结机制提供了可能。作为一个教育学概念,社区是“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会”与“实践共同体”等现代教育理念的理论前导。将“社区”抑或“共同体”的思想引入学校教育,杜威是先行者。杜威认为:“现在教育上许多方面的失败,是由于它忽视了把学校作为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这一基本原则。

现代教育把学校当作一个传授某些知识、学习某些课业或养成某些习惯的场所……结果是,它们并不能成为儿童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因而并不真正具有教育作用。”[4]由此,杜威主张教育即生活,儿童要积极地融入社区。目前,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关系研究已成为国际教育研究的热点。在一项报告中,美国教育家厄内斯特?博耶尔 (E.Boye)r 分析了发达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新动向和未来趋势。他认为,基础教育学校的未来形态是处在社区之中的,社区与学校合作是建立学习化社区的步骤之一,在未来的“学习的共同体”抑或“学习化的社区大家庭”中,学校和社区都是基础教育职能的承担者。[5]佐藤学认为:“作为这种学习共同体的学校的构想,是展望 21 世纪学校未来的产物……基于这种构想的学校改革作为一种静悄悄的革命,将会形成本世纪教育改革的一大潮流。”[6]澄清教育学意蕴的社区概念,可为我们探索未来基础教育学校的形态特征提供理论基础。可以说,我国基础教育的未来发展和学校形态变革,必然涉及社区、家庭和学校等多个层面。这也意味着,封闭的基础教育学校必须走向开放,以实现学校和社区之间教育功能的整合。社区概念所具有的教育学意蕴,为我们思考未来基础教育学校和社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三个重要的视角。一是功能的视角。

未来基础教育学校和社区之间要建构一个功能综合体。从学校角度出发,社区是一种有价值的“教育影响”。因此,无论是以学校为主的教育还是以社区影响为主的教育,它们都作为一种互动关系体,深刻影响学生的教育生活。同时,从社区的角度出发,学校是社区的“精神寓所”。对社区居民而言,学校不仅是学习知识的地方,也是社区居民共同生活的中心,是居民精神的寄托。特别是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学校不仅是传播正规知识体系与孕育乡村民俗文化的场所,也是社区成员凝聚的纽带与社区文化的中心,学校在社区中具有独特的意义与价值。二是关系的视角。未来基础教育学校和社区之间要建立一种双向互动关系。已有研究者关注到了两者的互动关系,“一方面,要使社区,包括成员、机构、组织理解、支持和帮助学校,以便有效地实施教育目标;另一方面,学校应该支持社区、面向社区,向社区开放、服务社区。形成学校与社区的互动,双向建立良好关系,常需要形成两种有效的传播渠道:即从学校到社区和从社区到学校的传播渠道”[7]。三是组织的视角。未来基础教育学校和社区要建设成学习共同体。学校和社区将成为一个新型的学习共同体,在这个组织中,学校、家庭和社区之间彼此沟通、交流与分享,共同完成育人目的。因此,打破学校教育主宰一切的局面,实现学校、家庭与社区之间教育功能的整合已成为基础教育未来发展方向。

二、社区中的学校:加拿大阿尔伯塔省的实践与启示

如何促进学校和社区的融合?在我国,北京、上海等城市已经有不少学校开始尝试学校与社区联合办学。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办学模式还不成熟。一些主要西方国家在 20 世纪 60 年代就已经启动了社区与学校的相关互动研究。“阿尔伯塔学校改进计划” (Alberta Initia-tive for School Improvement project,AIS)I 由加拿大阿尔伯塔省于 1999 年发起,目前项目还在实施之中。AISI 项目旨在通过鼓励学校和家庭、社区间进行横向合作,共同来解决学生的学习问题,并由此实现学校的发展和改进。在项目实施的十几年中,阿尔伯塔省的大部分基础教育学校都参与到项目中来。根据 AISI 官方网站的数据统计,项目实施过程中衍生出 2000 多个学校和社区合作项目,这些项目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业成绩,实现了学校发展与改进的目标。[8]AISI 取得成功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学校与社区之间紧密的合作关系。在 AISI 实施的十几年间,不少学校专门从社区成员和家长队伍当中聘请学校发展与改进的协助人员,并通过他们实现学校与社区、家庭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地方教育当局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将三方的合作关系制度化。

社区文化的概念范文第8篇

关键词:居住区;主题;策划;趋势

中图分类号:TU98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4-0070-03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要求的提高,房地产开发经营模式逐步发生变化。居住理念、文化和生活方式等逐渐成为规划、宣传的重点,融合于整体构架中指导具体设计、销售运营、管理服务等环节。与此同时,涌现出大量具有鲜明主题特色的居住社区,对房地产市场产生深远影响,居住区主题策划已成为住宅地产市场的主要发展趋势。

1、居住区主题策划概念

居住区主题策划是指以市场调研为基础,确定开发项目的具体目标,集中优势表达一种人居环境概念和意图,围绕目标进行概念设计、品牌形象定位、场地总体协调、建筑创意构思、环境风格特色等一系列宏观与微观方面的策划活动。通过主题的贯穿和支持,可以将居住区的多种构成元素凝聚起来,情景结合,营造一种生活情景,引导人们的居住观念。

与规划设计不同,策划主要解决项目宏观战略方面的定位、理念、创意研究,形成主要以文字辅助图片、方案草图的成果,仅起决策研究、方案说明及规划设计任务书作用;而规划设计则集中于项目的详细规划及细部设计,要有全套的图纸及辅助的文本,起施工依据作用。策划更具有前瞻性、创意性、经济性和系统性。

2、现代居住区主题策划类型

根据国内居住区的开发现状,通过大量的资料查阅和实地调研,归纳出以下几种主题类型:

2.1 文化主题

通过分析场地在城市中担当的功能、附属区域居民生活的物质、文化环境,对其进行角色定位,深度挖掘场地独特的文化内涵,以此为基础进行策划主题,突出表达场地长久以来积淀的文化特质,并倡导一种生活主张和生活模式。这里的文化内涵是广泛的,不仅指传统的地域文化,也包括引入的外来文化;生活模式也是多元的,不仅是照搬借鉴固有的生活模式,也有分析市场得出的潜在生活模式。

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如西安曲江的一些楼盘,金地尚林苑、龙湖盛景、曲江华府(图1)以城市浓厚的“唐文化”为表达主题:深圳万科第五园以“骨子里的中国情结”为主题,用现代表现手法将徽派建筑与晋派建筑元素融合在一起,营建出现代而富有传统人文底蕴的居住社区。

异域风情主题一向是地产商的最爱,从最初地产起步时的欧陆风格到如今整体引人外来生活模式的情景社区,其表达模式越来越成熟,摆脱以往单纯的建筑或园林风格而是与生活模式有机融合在一起。如2001年末,中海地产推出的阳光棕榈园,以地中海式城邦生活为主题;华侨城地产推出波托乔诺纯水岸,模拟意大利滨海小镇波托菲诺:南宁嘉和城(图2),以地中海风情为主题,倡导岛居城邦生活,推出地中海原乡小别墅、纯正西班牙建筑,紧扣主题。

迎合都市上班族灵活办公的市场需求,SOHU中国在北京商务区推出SOHU现代城(图3),以“小型办公,居家办公”为品牌主题,给业主提供灵活多功能的空间;百仕达花园引人国外“主动式居住”理念,业主可以呆在家里休闲,也可以在小区享受四十多项运动内容,还可以到周围的郊野公园爬山,四期湖边漫步,高尔夫俱乐部挥杆等等。

现今居住区文化主题的策划愈加复合化和多元化,呈现出多产业结合的模式,将住宅产业与其它领域的概念有机结合到楼盘当中。如教育主题地产,开发商迎合购房者对子女成长环境和文化氛围的重视,引入幼儿园、中小学、运动健身等完善的教育配套设施或者利用相邻教育院校现成的设施,并以此为卖点增强吸引力;运动主题地产,将“体育”概念融合到房地产中,奥林匹克花园第一个将此作为主题策划,提出“运动就在家门口”的口号,规划时考虑运动健身空间的设置。

2.2 城市资源主题

这里的城市资源包括两种类型:①自然资源温泉、原始森林、水景(江、河、湖、海)、山景、坡地、沟壑等:②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公园、高尔夫球场、地铁、轻轨、火车站、大型超市、学校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剧,自然景观逐渐淡出城市,人们向往传统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居住方式,开发商以此心理特征为基础,深度挖掘场地的资源优势,利用周围的特殊自然景观打造住区主题,比如以山景园林为主题的深圳硅谷别墅、依山眺海的云深处、坡地与海景相结合的三亚半山半岛(图4)等。

以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为主题,强调住区利用城市资源的便利性,如公园物业、地铁物业、火车站旁的口岸物业。现在城市的发展向片区化发展,集合特定区域的资源重点开发,以带动城市整体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中央商务区(CBD)、中央生活区(CLD)、中央政务区(CPD)等。开发商利用区域内的公共资源作为开发项目的宣传策划,例如深圳天安高尔夫珑园(图5),位于深圳CBD核心位置,车行十分钟内的半径生活圈,几乎涵括深圳最顶级的配套资源。也有些地产商利用这些资源联合开发,提升区域的综合素质和影响力。1999年,深圳房地产市场提出中心区的泛地产概念,使位于该区域的黄埔雅苑、深业花园、中海华庭个个受益,中心区成为当年深圳房地产市场的亮点:哈尔滨江北板块各开发商联手打造滨江高尚人文水居板块,道路、绿化、配套建设状况迅速改善,江北板块一跃成为当地房地产市场的焦点。

2.3 旅游主题

有别于传统住宅项目,与旅游区高度关联,利用周边丰富的旅游资源而建,融旅游、休闲、度假、居住为一体的主题策划居住区。主题公园与主题居住区互为依托,营造出美丽的人居生态环境,如北京华侨城(图6)的“旅游主题社区”,以一条景观中轴贯穿周边的景致,欢乐谷、维吉奥广场、英派斯健身会所、OCAT当代艺术中心北京分馆、城市客栈酒店、北京欢乐谷华侨城大剧场、TESCO乐购超市等;三亚、桂林这些旅游资源丰富且开发成熟的城市,利用周边现有的旅游配套设施进行主题策划的小区不在少数,旅游住宅地产占市场很大份额。

2.4 建筑技术主题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爆发,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科技为生活带来便捷并提高生活质量,与人们关系越来越紧密。主题策划中,运用科技概念也逐渐成为新兴潮流,主要体现在建筑技术的创新和新材料的运用以及建筑设计采用的特殊处理。前者诸如采用生态环保材料、太阳能一体化技术、恒温墙体材料等,北京锋尚国际公寓(图7)采取先进的保温隔热外建筑围护结构,配合置换式健康新风系统和混凝土采暖制冷系统、中央吸尘系统等三十余项建

筑新技术,首次在国内住宅建设中实现了“告别空调暖气时代”,在中国建成了第一个欧洲发达国家居住标准的超五星级、高舒适度低能耗公寓。后者则表现为采取底层架空技术、大进深露台、半地下会所等建筑细部处理技术,如招商海月一期利用架空层的高差处理室外双层分流体系。

2.5 目标客户主题

从客户市场细分上进行目标定位,确定居住区的主题,如老人公寓、单身公寓、白领公寓、学生公寓等。较为典型的例子是三亚清平乐小区(图8),是三亚首个专属老年人的亲情社区,也是中国老年学会老龄产业委员会全国首个“老年住宅研究示范基地”,项目由公寓、酒店式公寓、社区医疗中心及沿街商铺组成,建筑与主题广场围合出大体量的亲情空间,并且利用4.2m的社区架空层为老人们提供健身交谊场所。

3、居住区主题策划发展趋势

纵观这一阶段的居住区主题策划,呈现出单一-多元、抽象-具体、意境-情境的转变,总结出以下四种趋势:

3.1 整体系统化

主题居住区刚起步阶段,主题策划只停留于表面的宣传与化妆,流于概念炒作,往往说的比做的多,开发商只是提出一个个鲜明大胆的创意,作为市场宣传的噱头,而没有切实可行的相关配套建设和整体策划体系支撑,鲜有比较实际的。而现在随着专业策划被广大开发商所接受,主题策划更加注重前期房地产市场的调研与分析,客户需求的分析,强调主题与市场的切合,后期建设(建筑、园林环境)与配套设施(物业、公共服务设施、治安环境等)对主题的呼应与准确表达。

3.2 主题概念复合化

伴随着房地产市场结构体系的复杂化,单一主题不能再满足居民日益多变的生活需求,开发商将住宅行业与其他行业深层次的结合起来营造复合概念主题社区,如前面所讲的运动主题、教育主题、旅游主题等。另一常见方式是采取以一个中心主题组合多个小主题的多主题表达模式,如碧桂园,以“给你一个五星级的家”的身份概念主题做统筹,融合教育概念等进行全方位的表达。

3.3 绿色科技化

节约能源日益重要,环保意识得到普及。国家通过国家科技住宅、国家生态社区等项目有意识地引导房地产市场,各城市也制订了相关的优惠措施,促进新型住宅节能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多的绿色小区、节能小区出现在市场上,居住区开始更多地转向生态节能化发展。

3.4 地域化

在全球一体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剧的背景下,房地产市场异地克隆、同构现象日益严重,开发商逐渐意识到文化品牌才是项目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挖掘地方文化赋予项目地域特色成为主题策划的一个重要趋势。

4、结 语

主题已成为居住区规划的主流,不浮夸、符合市场定位并具有可实施性的主题策划将赋予住区个性形象,具有可识别性,利于竞争激烈的地产市场,建成后也容易得到市场的认可,主题策划将在以后的住宅地产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参考文献:

[1]胥和生,沈蕙帼,房地产策划[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刘冰馨,居住区主题与景观策划研究[J],东北林业大学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论文,2007.6:11-13

[3]兰峰,房地产开发与经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