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社区文化的含义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社区音乐教育 雅俗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6(b)-0000-00
一提起社区教育,不少人首先想到的是老年人在一起唱唱跳跳,并且不屑一顾,认为太俗气。但随着京剧、戏曲乃至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走进社区,又有人认为社区教育就应该是高雅的活动才对。雅俗这对矛盾一直处于斗争与融合的发展过程之中,如何消除“重雅轻俗”或“重俗轻雅”的偏激观念,可谓说是纷而杂乱。现阶段对社区音乐教育雅俗的研究,虽然有其共性的认知,但没有一个系统、完整的认知,必须结合社区教育的特点和音乐学、音乐美学和社会学等学科来重新审视社区音乐教育的雅、俗,才能真正实现社区音乐教育繁荣与发展。
一、社区音乐教育的基本含义
社区音乐教育是社区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包括各级各类音乐教育在内的,集各种教育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主体和对象一体的全方位教育形式。从大教育性的角度来看,也是一种群众性教育,即为了满足社区群众的音乐教育需要,由社区广大民众参与,面对广大民众的教育。它既着眼于社区成员美德的完善,又服务于社区成员才能的提高。
社区音乐教育作为国民音乐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一种旨在提高全体社区成员音乐素质,并有利于国民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普及性、人性化、大众化的特点。随着社区教育的广泛开展,一些社区教育工作者意识到,开展社区音乐教育,对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提高生活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在他们的积极倡导下,社区音乐教育逐渐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社区音乐教育要俗雅融合
一是了解社区音乐教育的俗与雅。刘文瑞在《华夏文化》中的《音乐史上的雅与俗》的文章中指出,所谓雅乐,专指祭祀、典礼等正规场合所用的音乐,也就是人们所说的“庙堂之上”所奏之乐,同我们今天来了外宾时军乐队所奏的音乐差不多。所谓俗乐,专指宴饮、休闲等生活场合所用的音乐,接近于我们今天所说的通俗艺术表演。“庙堂之上”所奏之乐来源于专业音乐教育,包括专业学校音乐教育和非专业学校音乐教育,以追求艺术内容和形式的完美为目标,培养以“雅”为特征的专业音乐人才。宴饮、休闲等生活场合所用的音乐就是所谓通俗音乐,是学校教育以外的音乐教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社区音乐教育,也包括各类学校为社会所提供的音乐教学方面的服务。
二是认识社区音乐教育的俗雅结合。随着社区教育的深入开展,社区音乐教育的雅俗关系,就是萦绕人们头脑中的具有争议性的问题。苏丽敏在《音乐的雅俗共赏》指出,“只有很好的将雅俗有机融为一体,从俗中求雅,在雅中求俗,才能达到高超的音乐意境和艺术效果。”雅俗音乐斗争的结果是各自把自身的精华部分保留下来,使前人千锤百炼打造出来的美的形式与鲜活的生命、时代特征融合成新的合金,这是一个像爬楼梯一样的螺旋式上升过程,社区音乐教育就在这一过程中丰富和发展着。通过古典与现代、高雅与通俗、本土与外来音乐的的借鉴与融合,使社区音乐教育无论从审美品位还是审美方式,无论从审美姿态还是审美追求,都充分体现了“雅俗共赏”这一发展趋势。随着社区教育发展的日益多元化,社区音乐教育也都面临多元化的挑战。社区音乐教育需要专业音乐教育的介入,以获得不断的提高,它是专业音乐教育的延伸、拓宽和发展。因此,专业音乐教育需要大众化,社区音乐教育也需要专业化。专业音乐工作者参与社区音乐教育活动,使教与学二者同时得到一个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机会。同时,各种形式的社区活动也为社区人民提供了一个对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艺术等方面问题表达个人意见和看法的健康有益的场所。
三、实现社区音乐教育雅俗融合的途径
一是要专业音乐教育工作者主动融入社区。有的专业音乐工作者走进社区,面向社区居民,举办各种各样的演唱、演奏活动,让社区居民在欣赏专业演出的同时,获得最直接的音乐感受,得到最专业的音乐普及教育。如中央音乐学院,就经常与学院所在的北京西城区金融街社区的居民举办联欢活动,请专业音乐教师与居民们同台演出,并在演出中讲解演唱、演奏技巧,使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接受专业音乐教育。有的专业音乐工作者,利用社区教育学校、街道(乡镇)文化站、社区(村)文化室,甚至于自己家里,举办音乐沙龙或培训班,或收费或免费,吸引社区居民加入自己的沙龙(或培训班),对各类音乐爱好者,进行专业训练,使他们的演唱或演奏水平迅速提高。
二是要社区主动吸引了专业音乐教育工作者介入。近几年,我国各地社区教育迅速发展,音乐,作为人类最重要的精神养料之一,自然也成为社区教育的重要内容;在不少地方,社区音乐教育还成为当地社区教育的重要特色。许多专业音乐教育工作者,以社区教育兼职教师或社区教育志愿者的身份,积极参与社区教育,为当地社区教育特别是社区音乐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有的音乐学院与学院所在街道、社区建立共建关系,街道成为音乐专业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基地,学院为社区音乐教育提供师资和场地。通过共建与互动,不仅促进音乐的普及和社区教育的发展,而且促进了社区与学院的和谐共存,促进了大学生和社区居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有的音乐学院或高校音乐专业,选择一个或几个社区和乡镇作为创作实验基地,参与当地的社区教育,帮助实验基地挖掘民间音乐遗产,不仅丰富了自己的音乐创作和音乐实践,也为民间音乐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社区音乐作为一种对人进行美的教育的形式,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社区音乐教育则要充分利用专业音乐教育中人才、教学设备、教学经验等方面的优势,去提高社区人民欣赏和表演音乐的技能,进而提高和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素质。
参考文献:
〔1〕刘文瑞.音乐史上的雅与俗.华夏文化,2002,4.
〔2〕焉树芬.对音乐雅俗观的几点思考.艺术百家,2004,3.
〔3〕柏燕、许鲁州.高校在社区教育中的参与作用[J].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年02 期.
关键词:社区 社区养老保障
一、社区保障的定义
社区养老的社区服务,在国外一般称为老年人社区照顾。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提出了“在合适环境中养老”(AginginPIace)的理论,首先在英国推行社区老年照护服务fConununityCarefortheElderly)。自此后,西方发达国家纷纷效仿,到20世纪80年代,已走向成熟。大多数学者从社会保障的角度为其进行定义。比较通俗的定义有:“社区保障就是社区承担的社会保障事务”;“社区保障是社会保障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社会保障的执行层次”;“社区保障就是指社区的社会保障”;“社区保障就是社区组织自身为居民提供的各种保障”。有的学者认为“社区保障是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福利政策和居民的实际生活标准,以社区为单位,通过社区组织和社区居民的共同参与,为满足社区成员的物质文化生活,围绕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和社区居民及特殊群体而开展的社会保障活动。”
以上定义从各个侧面揭示了社区保障的含义,由于角度不同,对社区保障的认识、界定也有所不同。笔者认为,社区保障这一概念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上的社区保障是指社区组织承担的政府交办的各项社会保障管理与服务工作,以及社区组织通过优化社区资源专门为本社区居民提供的各项保障业务和服务。狭义上的社区保障专指社区组织通过优化社区资源为社区居民提供的各项保障业务和服务。因为社会保障作为一项强制性的社会制度,其责任主体是政府,而社区是一个群众性的自治组织,社区保障不具备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强制性、互济性、社会性等特征,也不具备社会保障所具有的全部功能,如缺乏扩大内需功能、投融资功能等。所以,必须正确认识社区保障的含义及功能,以避免出现社区功能扩大化倾向,影响社区建设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总之,社区中的社会保障是本社区管理组织对社区内成员因各种自然和社会原因导致家庭生活贫困,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提供各种帮助,同时努力促进社区物质和文化生活质量不断改善的制度。
二、社区养老的特性
1.社区养老模式的功能全方位性
所谓养老功能的全方位性,就是满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各方面需要:(1)物质经济上的供养需要;(2)生活照料和护理上的需要;(3)精神支持的需要,包括情感上的慰藉、充实精神生活的娱乐和教育、老年生活调适的心理辅导、应激——应对社会支持等;(4)保护生命的需要,包括医疗服务和治病药物的使用。我国养老体系功能应兼具物质和精神两重性。老年人的养老生活有各种具体而特殊的需要,涉及医、食、住、行、乐、为、健、学。
2.社区养老的资源多元性
在传统家庭养老模式中,对老年人的经济奉养、生活照料和精神关怀由家庭提供,家庭是完成养老功能的资源所在;而社会养老模式的特点是社会提供养老资源。此两种模式的养老资源均是单元性的。与我国现今社会经济发展形态相适应的社区养老模式,其完成各方面养老功能的资源既来自个人、家庭,也来自社区、政府,因而是多元性的。养老体系的经济供养部分可包括社会保障、社会保险、家庭供养、个人储蓄、自我供养几个层次;照料体系的构成也要涉及国家、社区、家庭和个人等多方面。社区今后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老年护理和照料功能。家庭作为老年人“长期生活的场所、一生的归宿和晚年的倚托”,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最符合其生活习惯和最感熟悉和安全的养老住所,而家庭成员则可以给予老年人他人难以替代的亲情关怀和精神慰藉,因此政府理应制定必要的政策、采取适当的措施,鼓励老年人居住在家中或在家庭式的环境中养老。
[关键词]物业公司 业主 和谐关系
[中图分类号]C9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018-01
从物业公司与业主和谐关系构建的基础看,要想确定和谐关系的内容和原则,我们首先要了解和谐的含义。从辩证唯物主义和谐观的角度看,“和谐”是事物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所形成的相辅相成、互惠合作、共同发展的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对于社区而言,物业公司与业主和谐关系就是指物业公司与业主形成的一种对双方都有利的良性关系。根据对和谐的理解,我们确定了物业公司与业主和谐关系构建的内容:人际和谐、制度和谐、文化和谐、环境和谐,包括社区文化活动的丰富性、社区文化氛围的浓厚等。
物业管理企业若想得以生存和发展,不能一味地想着挤压成本,攫取最大利润,而是要想如何才能更好地做到为业主服务,如何保障业主能有一个安心舒适的居住环境,同时也要回报社会、回报员工的工作态度,这样才会创建共赢的局面。如果物业公司只想自己的利益是否实现最大化,那么,在物业公司与业主的交往中,像有一堵无形的围墙拦截了彼此间的沟通与融洽。物业管理需要人与人面对面地沟通与服务,正是因为这一特点,才使得物业公司与业主之间的关系,既容易产生“矛盾”,又可以形成“合作”。“矛盾”就会给物业公司与业主的关系带来很大的困难,“合作”却会给物业公司与业主的关系带来和谐。“社区”作为城市的细胞组织,在构建物业公司与业主和谐关系中,是可以发挥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的。社区服务是从最基层去关心业主、解决业主的实际问题,在感情上给人一种亲近感,这是社区服务的一大特点,也是一大优点,比物业公司的工作方式更加让人能够接受。
通过发挥社区党员的作用,引领构建物业公司与业主和谐关系的方向。在物业公司与业主和谐关系的构建中,要充分发挥社区党支部的领导组织作用,实施社区在职党员居住社区与任职单位双重管理,使大家凝心聚力,出点子,创造条件,为构建物业公司与业主和谐关系做贡献。实施社区在职党员双重管理的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居民、发挥优势、共驻共建的原则。二是管理模式上坚持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原则,科学合理划分党小组,以党小组为主体组织开展活动。三是管理方法上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根据社区实际和社区每个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个人专长,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活动。四是管理途径上坚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充分发挥社区业主的互帮互助精神。五是管理机制上坚持统筹兼顾、全面发展、统分结合、小型分散的原则。
关键词: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建议
一.社区生态旅游的基本含义
所谓社区生态旅游,简而言之就是建立在社区基础之上的生态旅游,它有自身的特色和独特之处,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旅游发展模式,它在发展生态旅游的同时加入了很多社区的因素和内容,形成了以社区为中心的生态旅游发展新途径,在这种新型的经营模式之下,旅游业发展的主体是居民,它更强调和注重居民和社区的利益,社区居民由传统较为被动的状态逐渐成长为旅游发展的主导力量,进而促进和实现社区生态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社区居民参与生态旅游管理的力度仍然十分有限
在当前形势下,社区生态旅游管理仍然以旅游企业管理或是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为主,社区居民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在旅游规划和决策中并没有多少决策权,其参与的主要形式多是被雇佣及自我经营的方式,可见居民参与社区生态旅游管理的力度仍然十分有限,在未来的发展中,如何积极引导社区居民真正参与到生态旅游发展的管理之中,将成为我们着重面临和解决的主要问题。
(二)新的发展形势下,匮乏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
社区生态旅游管理之所以出现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匮乏的现象,主要由以下原因所造成的,在社区旅游未开发之前,居民往往以传统经济或社会活动为生,在旅游事业快速发展之后,居民纷纷开始涉足这个领域,这就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矛盾和冲突,比如游客和居民之间的矛盾、集团利益与居民利益之间的矛盾,而且这些矛盾很多都以文化冲突的形式表现出来,无形中对当地文化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在一个旅游景区,当地人文又往往是社区旅游的重要旅游标识物,由此二者形成尖锐对立和矛盾,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增加人文因素势在必行,而这绝不是仅仅依靠经济或行政手段就可以解决的。
(三)社区生态旅游管理存在诸多企业运作的弊病
生态旅游本身就是一个投资大,回收周期较长的产业,要实现它的可持续发展和运转,就必须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环境效益综合起来考量,但是在实际运营的过程中,一些企业经营者为了尽快收回本金,往往违背社区生态旅游本身的健康理念,把关注点只放在经济收益上,建设一些短、平、快的项目,以此实现经济效益的成功,这严重违背了生态旅游的初衷,不利于社区生态旅游的健康长远发展。
三.实现科学合理社区生态管理应该采取的举措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
利益分配是否科学合理事关社区生态旅游能否顺利健康发展下去,因此必须对这方面工作予以足够的重视,要建立科学、合理及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可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可适当借鉴国外的做法,将门票及经营收入按照一定比例回馈给当地居民,除此之外,还要积极鼓励并引导社区居民自身直接从事生产经营,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好的经济收益;其次当地政府还要做出积极努力,采取有力措施维护居民利益,比如可以与金融企业联手,支持当地各种主体开发旅游服务项目,并提供居民一定数额的贷款和担保,使之有更多开办旅游服务项目的机会,此外在生产旅游产品的过程中,政府要鼓励厂家尽可能采用本地原料,在招聘生产工人的时候,优先选择雇佣当地居民等。总之,要通过多种方式和经济活动,对居民给予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机制。
(二)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居民参与到社区旅游管理之中
社区居民作为重要的利益相关者,绝对有权利参与到社区的旅游管理之中,企业和政府部门要切实保障居民的这一权利,为此建议可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可建立保障居民参与的决策机制,机制的内容可包括如下几个方面:旅游发展的方向、制定决策的过程中充分听取居民的意见和建议等;其次为了保证居民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可在社区和旅游经营单位之间建立良好的交流平台,积极构建和完善相关协商制度、重大事宜通报制度等,确保任何旅游决策性方案都经过了多方面的探讨和研究,并对一些旅游区重大决策实行否决制度;最后要注意构建完善的旅游引发问题协调机制,政府部门要发挥自身积极作用,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定期与居民进行沟通和交流,虚心听取居民意见和建议,并积极采纳其中正确的意见,及时反馈给保护区管理部门做相应的调整和改革。
(三)加强对社区居民旅游知识的培训
很多居民由于自身文化水平等因素,对旅游及旅游管理知识比较匮乏,鉴于这种情况,政府和相关部门要相互配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比如在社区环境内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教育与宣传,使居民对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还要加强社区居民在环保知识、导游及旅馆服务等方面技能的培训,不但可以更好的体现他们参与旅游管理的价值,还有效拓展了社区旅游市场的开发。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广播的形式,加大对旅游知识及概念的宣传,积极培养居民的环保意识和习惯,使他们自觉形成保护环境的观念,进而促进社区旅游的长远健康发展。
四. 结语
从以上内容的论述中我们可知,当前社区生态旅游管理还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因此我们决不可放松警惕,而是要继续保持努力的精神,加强对实践的研究和探索,切实为社区旅游事业的长远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不同时期客居在中国的犹太人都能与汉民族友好相处,尽管彼此的、文化习俗不同,但是犹太文化和儒家文化的某些共通性决定了二者能够自然融和,和谐共处,在中国历史的不同时期,犹太人或是因为商业目的或是因为战争避难到开封、哈尔滨和上海都被中国人友好接纳,充分说明汉民族开阔包容的民族特性,这些成为犹太音乐与汉民族音乐文化和谐共存的社会基础。犹太人在上海的音乐活动,不论是传统社区内的宗教音乐活动还是社区外的世俗音乐活动,都对上海本土的音乐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和影响,他们给上海带来了欧洲古典音乐和民间音乐以及流行音乐,上海工部局交响乐团?穴上海交响乐团前身?雪和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穴上海音乐学院前身?雪中有不少音乐家是犹太人,他们为中国的音乐教育和上海的音乐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音乐人才,这些人后来都成为中国近现代音乐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
近年来,国内对犹太文化的研究较为深入系统,但专门论述犹太音乐的文章不多,较早研究犹太音乐的是陈铭道,他著有《与上帝摔跤――犹太人及其音乐》,许步曾著《寻访犹太人》?穴其中四个章节论及犹太人及其音乐?雪,汪之成《俄侨音乐家在上海》,刘欣欣,刘学清著《哈尔滨西洋音乐史》。这些文章或是从音乐本体上描述其特点或是专注于犹太音乐家个体研究,而能把犹太人在中国的音乐活动尤其是从长达百年的时间跨度做出完整描述的唯有这本《上海犹太社区的音乐生活》了,可以说,此书的出版填补了音乐学界对犹太人在中国尤其是在上海近百年来的音乐生活研究的空白。汤亚汀先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音乐人类学的研究,近些年在城市音乐人类学的研究硕果累累,相关论文有《西方城市音乐人类学理论概述》,《音乐的流动景观与家门口的民族音乐学――读谢勒梅新著〈声音景观:探索变化中的世界的音乐〉》等等。纵观全文,笔者感到本书的最大特色集中于如下三点。
一、多元音乐文化的成功梳理
犹太民族发源于幼发拉底河,最早称为“希伯来人”,距今大约有五千多年的历史,由于战争、历史、社会、文化的诸多因素影响,产生了三大族群,分别为:阿什肯纳齐人、赛法迪人和东方犹太人。这些族群虽然散布在全世界各地,但是共同的把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他们信奉上帝为唯一的神,“在《圣经》的神学理论中,音乐是与上帝相联系的,是通向上帝的一个便当的和理想的媒质”②。犹太音乐和其宗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犹太会堂仪式五个部分之中的《诗篇》诵唱(psalmody)和《圣经》诵唱(cantillation)都离不开音乐的参与,另外,犹太人每一年的民族节日诸如普洱节、逾越节、新年、转经节等都有音乐伴随,这些都属于犹太传统宗教音乐?穴第一章?雪。1932年,俄罗斯犹太人在上海建立上海俄罗斯犹太俱乐部,表演芭蕾、合唱、演剧、音乐会,40年代波兰犹太难民表演意第绪歌曲及戏剧?穴第二章?雪。上海欧洲犹太难民时期?穴1939―1942?雪,虹口隔都时期?穴1943―1945?雪,战后时期?穴1945―1947?雪,犹太难民在上海的音乐活动除了传统的宗教音乐之外,还有民间音乐,西方音乐,也有二者混合的清歌剧及卡巴莱式的流行音乐?穴第三、第四、第五章?雪。
犹太族群的多样性和地域来源的复杂差异性使得他们在上海的音乐活动呈现综合多元化,从音乐人类学的传统分类来看,既有乐种的多元化也有功能的多元化,从后现代文化研究的分类来看,还具有结构与群体的多元化特点。“20世纪末,上海新犹太社区得以形成,也预示着当代中国与世界接轨、力图恢复昔日的多元文化的决心,当然不是二战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多元文化,而是中国下的、以中华民族文化为中心的国际多元文化”③。作者显然比较认同斯洛宾的音乐文化三分模式――主文化、亚文化、跨文化,在描述跨越百年时空的犹太音乐生活时?熏紧紧围绕犹太人的传统音乐?穴宗教仪式音乐,民间音乐?雪,流行音乐?穴轻歌剧,夜总会歌舞?雪以及经典音乐?穴欧洲艺术音乐?雪这三条线索进行,所以,即使资料的来源比较间接,多元文化比较复杂,读者仍可从这三条线索中清晰地看到犹太音乐文化在中国开封、哈尔滨和上海的发展流向。
二、多元声音景观的相交互动
美国音乐人类学家谢勒梅在其著作《声音景观:探索变化中的世界的音乐》中对“声音景观”做了如下定义:“一种声音景观,即是一种音乐文化有特色的背景、声音与意义。”这里的“背景”?熏谢氏在文中定义为“表演地点”和“表演者与听众的行为”;“声音”则是指“音色、音高、音值和音强”;“意义”即音乐本身的含义及对表演者与听众生活的含义④。从犹太民族自宋朝在开封形成社区开始,一直到21世纪新上海犹太社区的形成,犹太民族的声音景观穿越了遥远时空后越来越呈现多元互动性。
犹太音乐从它的发源地开始,随着他们不停地迁徙流散、客居异族他乡,为了适应新环境必然会发生变化,“音乐在运动之中,旅行越过民族、地理界限,走向新的、更广泛的听众”⑤。上海犹太社区俄罗斯犹太人给上海带来了犹太传统音乐文化,德奥犹太人给上海带来了欧洲音乐文化,犹太民间音乐表演可以在俄罗斯犹太俱乐部和犹太学校等场所进行,犹太―欧洲混合的流行音乐文化也频频出现在各种餐饮娱乐场所,中国与西方的音乐文化在上海工部局乐团这一混合中西音乐人才的机构中得以相交互动。汤亚汀在其2005年出版的《城市音乐景观》一书中把“上海犹太难民社区的音乐生活”作为城市音乐人类学的经典个案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因此,本书和《城市音乐景观》在宏观思维、研究方法和学术观点上有诸多相通之处。
三、多维交叉的学科聚焦
《上海犹太社区的音乐生活》是一本城市音乐人类学著作,作者汤亚汀曾在英国杜伦大学研修音乐人类学,掌握了西方人类学方法论尤其是城市音乐人类学的相关理论,学术研究的视野已远远突破了传统音乐人类学的樊篱。如作者在引言中所言,他试图跳出传统西方音乐学专注于音乐家个人的框架,着眼于上海犹太人的社会音乐生活。因此,对犹太人的音乐生活研究集中在犹太社区这一整体机构上,无疑具有新史学理论和新历史主义的整体观特点,在本书中,作者不仅要对犹太人在中国生活近百年来的宗教、历史文化进行梳理(历时行研究),还要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以及族群、社会性别和阶层等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共时性研究),反映在音乐人类学的格尔兹―赖斯的整体模式中,即是“历史构成―社会群体―个人创造”这样的三重模式。作者把对犹太社区音乐生活研究的焦点集中在犹太宗教历史、社会群体维持和个人的创造上,对这些问题的阐述,不仅仅需要传统的音乐人类学学科知识,还需要历史学、心理学、社会学、民族学和文化人类学等相关学科知识。
客观地说,对于一个城市尤其是上海这个号称“东方巴黎”的国际大都会,要从近百年的时间跨度描写犹太社区的音乐生活实属不易,对上海犹太难民的音乐生活研究一直是作者很早关注并随着资料的丰富和学术视野的开阔得以完善,《上海犹太难民社区的音乐生活》和《虹口隔都的音乐生活,1943-1944》是他在上个世纪90年代的两篇音乐报告,后来又增加了战后时期?穴1945-1947?雪以及1998至2005年新上海犹太社区的兴起等内容,在2003年和2004年,“上海犹太社区音乐生活”曾分别作为上海市委和上海音乐学院音研所年度课题,现在我们看到的这本《上海犹太社区的音乐生活》是他对这一主题的比较完整的呈现。此书倾注了作者将近十年的心力,真可谓“十年磨一剑”,对上海犹太社区音乐生活的研究不仅具有单纯学术研究的意义,作者对多元文化的功能解析无疑将会对当下上海城市音乐文化建设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当然,此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以色列是犹太宗教音乐文化的发源地,而作者十几年来一直未能有机会实地考察获得亲身参与的田野调查资料,作者和读者都深感遗憾。另外,文章结构稍显松散,这可能要归因于两个因素:第一,此文的时间跨度很大,要想在20万字左右的篇幅上做到布局紧凑,衔接自然,难度相当大;第二,作者资料的收集工作还在不断完善之中,对犹太人在上海音乐活动的研究将会随着资料的丰富而更加深入。即使完成了此书,汤亚汀先生对犹太音乐的研究还未停止,他当前的课题《上海工部局交响乐队史》,澳大利亚莫纳许大学《亚洲犹太社区音乐》项目仍然促使他在犹太音乐研究领域里继续前行,我们也期待着他更加深入的新作问世。
参考书目
[1][美]克利福德•格尔茨著,韩莉译《文化的解释》,译林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
[2]刘洪一《犹太文化要义》,商务印书馆2004年7月北京第1次印刷。
[3][德]利奥•拜克著,傅永军、于健译《犹太教的本质》,山东大学出版社2002年2月第1版第1次印刷。
[4]汪之成《俄侨音乐家在上海》,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7年10月第1版。
[5]刘欣欣、刘学清《哈尔滨西洋音乐史》,2002年4月北京第1版。
[6]许步曾《寻访犹太人:犹太文化精英在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7年5月第1版。
[7][英]邓肯•米切尔主编《新社会学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4月第1版。
[8]汤亚汀《城市音乐景观》,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8月第1版。
①③汤亚汀《上海犹太社区的音乐生活》,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7年,第20页、188页。
②刘洪一《犹太文化要义》,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331页。
④《音乐艺术》,2001年第4期,第92页。
【文献编码】 doi:10.3969/j.issn.0450-9889(A).2011.11.010
“让每一个孩子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家庭收获快乐”是我校坚守的办学理念。我校教育教学紧紧围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核心理念展开,一切校园活动都体现并向社会传递着“家庭拥有健康成长的孩子就拥有快乐的源泉”的教育诉求。为此,我们在定位学校发展方向、教师培养、学生培育等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谋划,并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借学校百年文化底蕴,以“四大支柱”建构学校办学框架,凝聚学校校园文化精髓。
一、 基于地域民情,定位发展方向
我校地处漓江之畔王城脚下,地理环境古朴、典雅,自古密集官宦商贾布衣,儒商并存,贫富共处。历史的积淀使我们的学校特点显著:逾百年的办学史在广西屈指可数;校名与国名同含“中华”元素,师生谦和、勤勉、内敛等群体气质显著;辖区覆盖近半老城区,老城区中又有全国闻名的先进社区,信息传递迅速,居民一向关注时事。
立足以上地域民情,我们给学校发展的定位是:办优质教育,创品牌学校。并以此定位整个团队的教育理想,借助团队的力量,在办学实践中将其在各个维度顺利展开,变成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目标:
首先是让“书香校园,优质教育,全面发展,快乐成长”成为团队的管理目标。为此,我们的校园布局力求“散发书香”,课堂教学追求“和谐灵动”,课程设置体现“齐全实在”,开展活动确保“快乐参与”。
其次是让“温文尔雅,性格开朗,广学博识,教学精道”成为教师的专业成长目标。我们认为,教师应当温文尔雅,自觉去除粗俗,将师表的示范效应发挥到最佳;教师应当性格开朗,自觉去除冷漠,将阳光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教师应当广学博识,自觉去除浅薄,扎实把握教材,务必保障教育实效;教师应当教学精道,自觉去除粗浅,堪当育人重任,惠及所教学生。
再次是以“明天的我是中华的骄傲”为校训,作为学校对学生现在以至将来的最高期许。“明天的我”有两重含义:既是“天天进步的我”,也是“长大成人的我”。“中华的骄傲”也有两重含义:既是“母校中华的骄傲”,也是“祖国母亲的骄傲”。对学生的言行要求是持之以恒地追求外在与内心的吻合,以“谦谦君子”为外在表现,以“穿一身标志性校服,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练一套文雅的举止,写一手漂亮的汉字”为显著标志。
最后是倡导家长“用经营的理念缔造民主和谐的家庭,用自己的言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用双赢的心态做学校工作的支持者”。学校如军营,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学生;家庭却是学生永久栖息的港湾,它是否安宁、是否“营养”、是否和谐,对学生影响深远。
二、 建构办学框架,提升办学质量
中华小学的办学框架由“文化熏陶优环境、队伍锻造优教学、德育引领优行为、家长学校优合力”“四大支柱”组成。
1. 文化熏陶优环境――打造校园文化的魂魄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命,校园文化是学校的魂。”此话不无道理。来过中华小学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学校如花园,温馨典雅,书香气息自然散发,传统文化无处不在。我们的校园文化建设目标是:营造书香校园,凝聚中华精神,呈现中华印象。我们认为,书香是外部表象,精神是内部聚集,印象是由内而外的流露。要求做到:文化韵味处处可见,文雅行为时时呈现,学术氛围常规开展,家校配合和谐自然。我们要让走进中华小学的每一个人,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感受到百年学府的浓郁文化气息。
2. 队伍培养优教学――确保教学质量的生命线
如果说一个好校长就意味着一所好学校,那么,一支优质的教师团队才更能成就一所好学校。为了培育我们的团队,我校制订有教师培养中长期规划及教师“个人成长计划”等,由学校与教师共同将教师个人的成长计划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学期的教育实践之中。我们的办法是:
(1)“过篦子进筛子”,夯实团队基础,在教育教学上帮扶每一个教师,帮助教师顺利度过自我认可、同事认可、领导赏识的成长阶段。我们要求教师牢固树立“人人都能上出好课”的理念,在备课、说课、上课、评课上下工夫,尽力做到人人过关、个个过硬。这就如同过篦子进筛子,无盲点无遗漏。多年来,老师们走过了“怕上课―不怕上课―爱上课―抢着上课”的“漫漫历程”,经历了“不敢被听课―愿意被听课―不怕被听课―希望被听课”的专业成长的心理历练,最终得以品尝到自己上课带来的快乐体验,开始自觉以“做智慧教师、品快乐人生”为职业奋斗目标。
(2)“打磨课艺铸精品”,重点锻造核心教师,确保学校优质教学落到实处。教学艺术永无止境,团队方阵需要引领。为了帮助教师攻克教学难关,我们通过同伴互助――“同上一节课”的方式反复挑选、打磨出一堂堂精品课,培养出一个个能准确把握教材的核心教师,最终编出本校经典教学案例小册子,供教师们平时学习、研讨时使用,确保全校优质教学落到实处。
(3)“独立上课展风采”,重点塑造名师。学校设计了“好课共赏――中华之名师”系列活动,定期向家长汇报,在同行中展示,为成长中的教师搭建起实现自我、展示自我的舞台,进而为其成长为市级以上名师创造条件、营造氛围。
3. 德育活动优行为――引领规矩,形成良好校风、学风
我们在学校工作中突出德育首位,注重活动载体创新,力求实效,做到年有主线、月有主题、周有落实。而大量德育活动的开展,在引领学生行为规范、形成良好校风学风上产生了明显的实效,学校校风正、学风浓得到日益加强并渐呈常态。我们对学生进行品行教育的重点在于“行为引领”,如经典引领、解读引领、历史引领、争先引领、特长引领、竞选引领、展示引领、甄别引领、心理引领、氛围引领等。进行班级规范化建设重在“细节育人”,如:班会要“三讲”,讲形势、讲班事、讲自我,倡导每一项活动都要顾及每一个学生;上课预备要“三诵”,诵红歌、诵古诗、诵常识,要求“三诵”过程体现律动节奏;下课休息要“三轻”,轻放椅子进桌下、轻迈脚步出教室、轻言细语话交流,要求各班依此标准训练、落实到位;课间活动要“三会”,会低嗓说话莫乱喊、会小游戏时不剧烈、会做准备不忙乱,要求各班有序安排……类似德育内容的设计,均来自于学生生活之必需,基于学生之健康成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我校学生学有经典可鉴、行有规矩可循,人人参与,个个、时时走在成长、进步的路上。
4. 联手共建优合力――利用社区资源,开展和谐社区大教育
论文关键词:高校体育,社区体育,互动
在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研究中,首先要理解互动的含义。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是指两者之间相互交流合作,社区体育的组织机构为高校体育提供帮助,从而实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高校体育则在人力、资源和文化方面支持社区体育,两者相互补充、促进,共同发展。
二、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互动的原因
1.社会发展促进两者间的互动
在对社区指导员的普查中发现,我国社区指导员人数较少,虽然近年来比例增长较快,但远不及群众体育发展的速度,且社区体育指导员的专业素质及能力是社区体育发展的关键。因此,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互动是高校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主要途径。
2.设施资源整合促进两者间的互动
社区体育设施的匮乏是影响社区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在设施资源上可以互利共享,高校可以租借场馆为社区体育服务,并提供人力指导社区体育活动。不仅合理地利用了场馆和人力资源,更是为高校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使两者协调发展,共同提高。
3.文化资源整合促进两者间的互动
高校文化具有特殊性。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进行互动时,可以使社区体育受到高等学校文化的熏陶,有利于社区文化的发展。高校学生也可以在社区体育中体验社会活动,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社会阅历和学习的机会。
三、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原则
1.法律法规原则
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基础是法律法规。法律法规原则要求高校在与社区进行体育互动期间履行高等教育法以及学校的相关规定,社区也应遵纪守法。但目前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因此,高校与社区都应在互动前建立明确的责任和规范条例,以便在互动合作中彼此明确自身的责任和义务,为两者更好的发展提供保障。
2.资源共享原则
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互动要在人力、设施、文化等资源方面进行共享,学校提供专业化人才及相关设施,社区体育组织更多的实践机会,两者资源共享,互补共生,才能促进两者的发展。
3.平等公正原则
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在互动合作期间,两者并没有任何的高低分别,彼此是平等的合作关系,彼此尊重,理解,沟通是建立互动合作的基本要素,因此,高校与社区都应秉承平等公正的原则进行互补互利的互动。
4.可持续发展原则
社区与高校应在互动中取长补短,体育营造良好的互动氛围,在保持彼此发展的基础上,进行互动合作。社区的政府机构在互动中发挥着政府职能作用,引导社区群众和企事业单位组织参与两者合作的过程中,为学校体育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空间环境。
四、社区体育与学校体育互动存在的问题
首先,在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合作有困难时,两者的解决思路较单一,都是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解决,不能利用对方的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其次,社区体育的发展水平被限制,与高校体育的发展不协调,导致社区体育对高校体育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从而影响了两者的互动。最后,高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在合作中联系不充分,彼此的功能未进行整合,其合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导致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的合作效率较低。
五、社区体育与高校体育互动的对策
1.建立高校与社区互动的体育组织
建立学校和社区互动的体育组织,专门组织高校和社区的各项体育活动,加强社区与高校的互动,并成立专门机构,运行和负责各项活动。
2.提供多种体育服务
在场地、设施、体育咨询指导、组织管理和活动策划等方面提供服务,体育活动的服务对社区和高校体育的合作有着重要意义。
3.开展丰富的社区与高校体育活动
社区与高校的体育组织应根据地区特征、年龄、职业、性别及学历特点进行多种多样的体育运动及体育文化活动,社区体育的活动类型可以根据不同的运动特征分为健身、娱乐、技能、社交等形式,既可以促进社区体育的发展,也可以满足高校学生不同的实践需求。
4.发展群众组织和指导队伍
发展群众组织和指导队伍,目的是促进社区体育的社会化。不仅培养社区体育自身的群众队伍,还要培养高校教师和学生的指导队伍,成立社区与高校结合的体育组织。
5.增强互动的衔接
高校在教学内容、组织管理、组织形式中都应注意与社区体育的衔接,在管理方面高校要与社区紧密联系,树立合作意识,形成行动习惯,这样两者的合作才能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郝斌.武汉市社区体育发展模式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9(3):81-82.
[2]郁建亚.分析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的互补效应[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2(2):5-6.
一、农村社区教育的内涵
所谓农村社区,是指以农耕生产和乡土生活为主要活动内容,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的居民共同体区域。其内涵可以定义为:以农村社区为依托,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对农村社区的全体成员进行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性、全民性教育。在农村这个特殊的地域,以学校为中心的一般教育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农村建设对农民群体的素质要求。而农村社区教育以农村社区的全体成员作为教育对象,不仅包括儿童、少年等一般意义上的学生,还包括农村主要男性劳动力,以及妇女、老人等较为弱势的人群。其教育内容也不同于传统概念上的学校教育,而是包括日常生活知识、生存生产技能、生活情感态度、道德价值取向等全程性、全方位、多元化内容。其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在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型新农民,建设新农村方面的作用不可估量。
二、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必要性
(一)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早在19世纪60年代末,学习型社会和终身教育理念就在国际社会上流行起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这一理念,使得学习型社会热潮迅速蔓延,深入人心。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的二十一世纪,构建学习型社会,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已成为一个必然的话题并逐渐开始推行开来。然而,学习型社会的构建,需要广大群众共同参与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在农村社区中发展终身教育不可避免地成为了开展学习型社会的一条重要途径。反过来讲,由于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村人群的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文化素质较差,知识也相对比较贫乏。为了响应国家终身学习,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号召,就必须发展教育。而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了全新的终身学习机会,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水平,建设农村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正好适应了终身教育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二)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要求。文化作为社会的基础是大众公认的。在我国农村,文明程度低,经济发展落后,狭隘的“农民观”根深蒂固。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文化素质不高所带来的阻碍非常明显。比如,长期的掠夺式经营,占用耕地建房子,固守传统耕作方式,赌博迷信之风盛行等等,这些都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因此,进行农村文化建设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而发展农村社区教育不仅为文化建设提供了一个现实可行的平台,也成为了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的必然要求。农民是农村的主体,开展农村社区教育能够在一个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内,将新型农民培养出来,满足农民的精神追求,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改善农村不良风气,有利于形成文明向上的社会风貌,有利于农村社会坏境和谐。农民的素质和技能有所提高,新农村建设也就有了保障。
(三)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的需要。经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农村的经济建设主要是围绕农业开展。然而,传统农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自“科技兴农”方针确定以来,现代农村科技革命也在不断推进,农业现代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战略目标。“三农”是一体的,要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作为农村的主体,农民群体主要还是得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需要强调的一点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核心是科学化,在新农村建设中,很多地方都会派遣村官将高新技术成果加以实践运用。如果农民的文化水平太低,或者建设新农村的觉悟不高,那么建设工作就很难开展下去。所以,要转变农民思想,提高技能,从而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农业,那么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就是一条重要的途径。通过农村社区教育,劳动者可以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具备相关的应用现代农业技术的能力,懂得一些的现代化法律知识和道德素质,从而无论农林牧副渔哪个方面都有相应知识和技术作支撑,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建设也将可以顺利展开。
(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建设的需要。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建设关于稳定大局,这方面的工作也不容忽视。在农村文化环境中,开展工作需要村委牵头才能顺利完成。但是如果村民不关心政治,对于村委的决定盲目跟从或者不服从安排,工作也就很难展开。社会主义新农村政治建设,更加要求政治公开透明,更要求民主法制。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提高农民的政治参与度,增强民主意识,如,积极村委选举、监督村委工作,屯、队单位内的村民进行民主自治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