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范文第1篇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 大学英语教学 教师角色 现代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006-01

1 关于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最早开始于20世纪初美国教育家杜威(Deway)提出的“反思性思维[1]”。批判性思维源于“质疑”,是人们运用提问、分析、解释、比较、推断、判断、验证等方法,对信息的来源、背景、成因、性质和价值等方面做出正确、合理评判的一种高级智力活动[2]。它由“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思维品质”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批判性思维技能是指对信息进行归类,并能对其一致性、正确性和可靠性作出正确判断,最终得出合理解释或评价,批判性思维品质则是指批判性思维信心、认知成熟度、开放思想、求知欲和系统能力等多种品质。

2 大学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匮缺

学者罗清旭指出,发展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消除学生在信息时代的迷信和盲信,从而更好生存和发展[3]。然而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思考辨析能力普遍匮乏,现状令人担忧,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学模式单一,课堂气氛不活跃

和以前相比,虽然多媒体和课件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主体模式仍然是教师忙于讲、学生忙于做笔记的传统单一模式。很多英语教师上课时仍旧缺乏师生活动、生生互动,致使、课堂气氛沉闷。由此,很多学生因为自信心不足不敢主动回答问题。

2.2学生整体缺乏问题意识和辩论意识

大学英语课堂中,多数学生往往对于自己不明白的内容保持沉默、得过且过,不善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他们对老师提出的问题缺乏辩论意识,不具备对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总以为老师的答案就是正确的,对老师的知识讲授毫不批判地全盘吸收,从而影响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4]。

3 批判性思维与大学英语教学融入的必要性

大学英语教学属于语言类课程教学,如何创造轻松的课堂气氛是上好这门课的关键所在。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能够使其产生问题意识,使其辩证地思考问题,从而调动起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兴趣。同时,还能使学生们各抒己见,从老师和同学那里学到更多看待问题的方法,进而以更开放的头脑去分析、判断、辨别事物的表象和本质,建立起课堂主人的自信心和能力。同时,批判性思维的融入,与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相得益彰。这些新的教学方法倡导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导,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此外,批判性思维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融入还有利于大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4 批判性思维与大学英语教学融入的策略途径

4.1改变教师传统角色

当务之急,大学英语教学的内容必须从语言点的讲授为主转移到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交际能力为中心上来。大学英语教师相应地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英语教学过程中的设计者、组织者、督导者和鼓励者。新形势下,英语教师的职责不仅应体现在“讲”上,更应该体现在“导”上。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革新、优化教学方法,要保留一定时间让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课堂汇报、课堂辩论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来,形成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人机互动的良好氛围。

4.2构建新型课堂教学文化

新型课堂教学文化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去大胆质疑,去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鼓励学生的多元思想和散发性思维。教师要使自己的课堂生动化、趣味化、知识化和互动化,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灵活性和多样性,使自己的课堂气氛“活”起来,“动”起来。教师要多设计启发性的问题,多提供积极的回馈,在形式多变的互动活动中减少学生的紧张和焦虑情绪,从而构建一个有序、宽松、有趣的新型课堂氛围和文化。

4.3调整课程设置和评价方式

在原有的听说和读写课程中,现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可多聚焦校园生活和一些热点社会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以使其有机会充分表达自己的独到见解,另一方面,可以增设诸如西方国家历史、英美概况类的选修课程[5],加深学生思维的深度和知识的广度,引导学生多向思维,强化他们的思辨能力。此外,目前大学英语考试的内容也还依然侧重对词汇和语法的检测而忽视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所以,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我们同时还需要改革现有的教学评价体系,逐步探索出一个多渠道、多层次反映学生认知能力的网络。

4.4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给现代大学英语教学带来了革命性的改变。借助于网络,计算机可以提供给学生大量和现实世界息息相关的真实材料,从而有利于学生积极进行思考,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同时,超文本链接、电子邮件、网上论坛等工具都可以为学习者提供互动机会,培养协作精神。这种宽松、民主、合作的学习环境鼓励学习者敢于问问题,从而提高了其语言学习的自主性和思辨能力。

5 结语

综上所述,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对于造就新一批高素质人才意义重大。批判性思维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入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活跃课堂气氛,符合以语言交际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大学英语教学。大学英语教师必须掌握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策略,以现代多媒体手段为依托,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师角色,综合设计多样化课堂活动打造新型课堂文化。同时,也要对现有课程设置和评价体系作出革新。简言之,大学英语教学应该肩负起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责任,对培养国家创新型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Deway,J.How We Think: A Research of the Relation of Reflective Thinking to the Educative Process [M]. Boston. D.C. Heath & Company,1933.

[2]刘静.大学英语教学中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的实证研

究――以重庆市某高校为例[D].重庆大学,2013:2-4.

[3]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4):82-83.

[4]崔晗.大学英语教学中批判性思维的缺失及培养[C].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2.

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批判性思维越来越受到重视,批判性思维包括批判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本文在此框架下定义批判精神,认为批判精神是一种表现为行为倾向的人格特征,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青年的社会化有着不同其他阶段的特点,总的来讲是青年主动接受外在影响源的影响,最终形成角色意识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受着多种因素制约。在这一过程中,有许多批判精神形成的契机,本文只提出了四种,至于是否存在其他契机有待调查验证,如何利用它们也有待进一步研究。

批判精神与青年之间有着一种耐人寻味的联系。这种联系在中国历史上是逐渐显现出来的。尽管中国早在春秋就有荀子、墨子的形式逻辑,尽管孔子就说过疑乃“思之始,学之端”,但中华民族是一个缺乏批判传统的民族似乎已成为共识。有人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只有受家庭伦理和家庭制度制约的“孩子”,不存在现代意义“青年”。①无论这两种观点正确与否,不可否认的是20世纪以来,批判精神在青年群体中不时闪现,并极大推动了或者说改变着中国的历史。安东尼·吉登斯说,“如果我们把迄今为止人类存在的全部时间跨度想象为1天,那么农业诞生于午夜的11点56分,文明11点57分。现代社会的发展则始自11点59分30秒。然而人类在这一天的最后30秒内发生的变化可能与此前所有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一样多。”②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中国。历史在缓慢地走了几千年之后,突然间以快得让经历其间的人都无暇应接的速度变化发展着,这种急速的变化,与青年人走入社会主流有着紧密的联系,而批判精神正是推动中国青年走上历史舞台的重要因素。

面临全球化、信息化、大众文化等等复杂的社会环境,批判精神以及批判性思维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重视。中国的青年人是否具有批判的意识和能力是关乎国家民族发展的大事。批判精神是否可教,这仍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但是,根据社会学、心理学关于人格形成的种种研究成果,我们还是可以分析出影响批判精神产生的一些因素以及影响机制,为培养青年得批判性思维提供借鉴。

一、批判精神释义

1.人们对“批判精神”的三种态度

其一,由于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人们对“批判”有了一种感性直观,在许多人的意识里,批判与斗争、革命甚至暴力联系在了一起。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误渎和曲解已经渐渐淡化,但在学术、生活领域慎用“批判”的现象仍然存在。其二,在很多领域,批判或批判精神一词都在被频繁地作为一个不说自明、约定俗成的概念使用着。其三、也有人开始科学地阐释“批判精神”这一概念,如“大学批判精神”、“哲学批判精神”。在后两种态度中,人们都对它持一种正面的价值评价。

2.在批判性思维理论背景下提出的批判精神概念

1)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近年来在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受到重视。杜威在上世纪30年代提出反省思维(reflectivethinking)的概念,这被视为批判性思维概念的最早提出。70年代以后,研究者对批判性思维的兴趣进一步增加。有学者提出,社会成员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将决定美国的生活质量乃至整个世界的未来。”美国政府要求美国大学优先发展大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并提出到2000年,要使“具有高级思维能力、有效交流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大学生的比例有显著性增加。”③

尽管研究者对批判性思维的定义存在分歧,④他们对批判性思维的总体结构还是达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即认为批判性思维包括批判性精神和批判性思维技能(或智力技能)。本文在这一框架内定义批判精神。

2)批判精神。对批判性思维理论的研究者基本都涉及到了批判性精神,并达成以下几点共识:一批判性精神是一种人格特征;二与心理的情感与态度有关;三是批判性思维的内在动力。⑤

在有关研究基础上,本文认为,批判精神是指一种人格特征。具体地讲,它是个人在认识外部世界和自我时所持的质疑、分析、理性思考的行为倾向。它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环境产生反作用。社会化的主要成果之一就是形成人格,作为一种人格特征,批判精神也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

3)青年的批判精神。相对于童年和成年阶段,青年的社会化有独特的意义和特征。首先,生理与心理的发展状况和社会对青年(青年阶段结束意味着成人和走入社会)的要求决定了青年阶段的社会化以基本完成人格塑造、形成自我意识,认同社会角色为目标。其次,青年的需要具有强烈而丰富、不稳定性以及对性的需要强烈等特点,⑥这影响了青年社会化的内容和方式的偏好。第三,青年人的特点决定了在社会化过程中会遇到更多的矛盾、冲突,而且这种冲突往往比其他阶段更加明显、激烈。其中代际冲突、与主流文化的冲突是最为普遍的冲突。⑦

青年社会化的特征决定了青年更容易产生批判意识。换一个角度讲,面对各种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青年产生批判意识才是正常的和有利于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青年阶段本应是最渴求知识、最愿意思考、最习惯去怀疑的年龄。深入思考社会现存的种种观念和事物,形成健康的心理和科学的态度,才可能真正融于社会,而不是屈从于社会或者被社会所孤立。

二、青年社会化过程新解

对于“社会化”这个重要概念,不同领域关注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安东尼·吉登斯对社会化的定义是“指儿童或其他社会新成员学习他们那个社会的生活方式的过程”。他认为,个人通过认同的过程获得社会角色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⑧而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待社会化,则偏重于认为社会化的过程是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和自我意识的建立与完善,“认同”是包含于其中的。⑨

总的来讲,对于“社会化是将自然人培养成合格的社会人,塑造个人的行为模式”“社会化是个人与社会互动过程”这些观点,研究者已经取得了一致。

综合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对社会化的研究成果,本文认为,青年社会化是个人接受社会影响,经过一定心理过程,逐渐形成稳定的人格,建立自我意识,最终理解并接受社会角色的过程。以“影响”为线索对青年社会化可作如下理解:

1.影响源

很多研究涉及到了影响社会化的因素。在此,我们把这些因素定义为社会化的影响源。

1)社会文化的影响。社会文化包括政治、经济、宗教、道德、法律、文学艺术、风俗传统以及生产力水平。它是社会整体的产物,一经产生便渗透着每一个社会成员的思想意识,并以价值观念形态积淀于民族心理意识之中。⑩

2)教育的影响。包括学校的教育、国家宣传机构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

3)家庭的影响。除去通常所说的家庭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外,本文认为,代际关系也是家庭影响的重要内容。

4)同辈群体。5)大众传媒。在当代,大众传媒对青年的影响大大超过了过去,其影响力比较其他因素来说更是不容忽视。

2.影响过程

青年面对众多影响源,会主动地选择接受环境所传达的信息。这种接受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主要有:

1)个人的需要。社会文化学关于文化客体和阅听人之间相互作用的有关理论在此给予我们一定的启发。对于研究两者之间关系的方法,有研究者提出“用途与满足”模式,认为阅听人在选择文化客体及其内容时,会选择对他们产生影响的,或者支持他们已有观念的客体。例如可以用畅销书来研究出版物的主流倾向。(11)按照这一思路,青年在选择影响源所传达信息时,应该是以自己的需要为基本出发点。青年的需要具有强烈而丰富、不稳定和对性的需要强烈等特点。(12)2)人格(personamy),也可以称做个性。著名人格心理学家陈仲庚教授对人格的界定是“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它表现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全体和综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持久的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13)一方面,人格包括与生俱来的性格与生理特征、气质,它们从人一出生就制约着个人后天的发展。另一方面,人格中能力与性格的部分在青年时期正是急剧变化和不断成型的阶段,每一次新的变化和发展都是在以前个人能力与性格发展基础上进行的。因此,人格既是青年阶段社会化的内容,也是制约社会化的因素之一。

3)物质条件。物质条件主要指青年生活的经济条件,在我国,青年阶段的早期在经济上仍然依赖于家庭的支持,这一因素制约了青年与各种影响源接触的可能与程度,同时也对了青年心理有所影响。

4)其他心理因素。例如从众心理、顺从心理等。对于其他的影响因素还有待于继续探索,但总的来说,在诸多因素的制约下,青年通过与各种影响源的互动,人格逐渐形成与发展、自我意识也逐渐建立。这一复杂的过程成为社会化最核心的部分。

3.影响结果

由于青年阶段的结束是以获得一定的社会身份、承担社会责任、构成社会关系为标志,角色意识对青年社会化的意义则更加强烈。角色意识的形成,是人格形成和自我意识建立的最终结果,或者说,角色意识有赖于这两者的确立。

三、在社会化过程中可能影响批判精神形成的契机

1.民族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具有历史性和民族性,是民族文化的一部分,从一个侧面反映着某个民族的文化特点。人们普遍认为,中国是一个缺乏理性批判文化传统的国家,而这种传统影响了社会成员批判性思维的发展。(14)

2.代际关系。家庭成员尤其是长辈是个人在前青年阶段和青年前期主要的影响源之一。代际关系如何,决定了青年对上一辈人所代表的价值观念的接受方式和接受程度,而其中就蕴含着批判精神产生的可能。

3.主流文化与青年文化之间关系。这里援引陈映芳教授的研究为例,她以“角色”概念为核心对20世纪以来青年文化进行了整理,根据青年对占社会主流的“青年”角色的认同情况区分出了“角色型”和“非角色型”青年文化,从她的研究可以看出,主流文化与青年文化是否契合,会对青年是否具有批判精神产生明显的影响。(15)而在当前,由于以市场为导向的大众文化成为青年接触最多、受影响最深的文化样态,已经与主流文化形成了分庭抗礼之势,这方面的因素就更值得关注。现在大量有关大众文化对青年影响的研究就充分说明这一点。

4.社会变革。从中国20世纪以来历史发展中就不难看出社会变革对青年批判精神的影响。社会变革往往造成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真空,使社会化出现中断,这如同幼小的植物得不到阳光和水分。但人不同于植物,总会主动的去寻找,面对各种文化信息,失去引导的年轻人很容易产生以质疑为特征的批判精神。

以上四点只是笔者初步的思考,对于这四个方面的影响还需要做深入的研究,比如通过实证材料来验证,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些培养当代青年的批判精神,促进批判性思维的形成,有待进一步研究。

培养创新型人才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界的共同目标,而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性思维的基础和前提,批判精神又是批判性思维得以可能的前提条件。如果批判精神不能教授,至少我们可以尝试着从一些环节去培养、塑造我们的大学生,毕竟他们是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

①参见陈映芳《在角色与非角色之间——中国的青年文化》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47-49页。

②⑧[英]安东尼·吉登斯著,赵旭东等译《社会学》(第四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9,36-37页。

③参见罗清旭、杨鑫辉《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倾向文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载《心理发展与教育》2001年第3期,第47-49页。

④参见符丽燕、朱念琼、康丹《批判性思维测评方法的研究进展》载《中华实用医药》2005年第14期;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第81-86页。

⑤(14)参见罗清旭《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载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年第4期;陈骏宁《批判性思维及其能力培养》(硕士论文,2004),见中国优秀博硕士数据库。

⑥⑦(12)刘慧曼主编《当代青年社会学》青岛出版社1998年版。

⑨⑩参见刘薇林编著《社会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7-62页。

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教师;创新素质;学术研究;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7-0010-02

高校教师要具有创新能力,这是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对教师素质提出的共同要求。1998年世界高等教育会议,发表了《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展望及其行动框架》,提出高等教育要体现“创新的教学方法”、 “提倡利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获得技能、才干和交往的能力,学会创造性和批判性的分析以及独立思考和协同工作”。为此,研究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现状,探索教师创新能力提升途径,成为现实的迫切的研究课题。

高校教师创新能力现状

现代大学有三大基本职能:培养人才、发展科学及服务社会。因此,大学创新力可以表现为人才培养创新力、科学研究创新力及社会服务创新力。进一步审视我国大学创新力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使我们看到:一是高层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不足,人才培养质量差强人意。我国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能力与美国相比有较大的差距。美国研究生阶段在学人数远超我国,在授予博士学位人数是我国3倍。据一份著名国际咨询公司麦肯锡在2005年的调查报告《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中指出:中国只有不足10%的大学毕业生能够满足跨国公司的要求,主要缺少实际应用技巧和英语交际能力。中国每年有60万名新工程师诞生,比美国多出9倍,但仅有1.6万拥有在外国公司工作的实用能力和语言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存在的问题。二是原创性科研成果较少,影响力偏低。我国科技论文按照国际论文数量排序,仅居美国之后占世界第2位,但是被引频次偏低,影响力较小。每篇论文被引用的世界平均值为10.06次,我国的论文被引用的平均值为5.2次。而我国国际科技论文85%以上出自高校,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高校原创性不足,科学研究创新力偏低。三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低,服务社会能力不强。专利是衡量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率和服务创新力的重要指标。根据2008年美国专利商标局的国外专利授权统计,中国专利授权数占美国国外专利授权总数的1.9%,为1536件,排在第8位。

纵观我国高校创新力不足的现状,说明加强和重视高校教师创新能力提升,是大学创新力提升的本质所在。高等教育以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不同层次的各类人才和合格公民而服务于社会,并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决定一所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大学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主要是师资水平的差距。我们培养不出大批创新型人才,最根本的也是没有建立一支创新型的师资队伍。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角度来审视我国当下高校师资队伍,一方面缺乏把发现、培养创新型学生视为教师天职的教师文化,另一方面不少教师已成为单纯传授知识的教书匠,教学不是智慧的启迪、创新能力的培养,而是程式化的知识灌输。

教师创新能力建设途径

(一)以制度保障来推动高校教师创新理念的建立

创新是国家得以持续并高质发展的重要因素,大学是国家创新发展,尤其是科技创新发展的核心基地,它同时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公民的重要使命。研究性教学是教师教学创新的起点,但是若缺少创新理念作支撑,研究性教学很难为教师实施创新教学发挥有效的作用。教师的创新行为是来自教师内在人格特征、观念态度、知识水平以及环境特征等影响因素。师生平等观念和机制灵活的智慧品质是创新教育对教师提出的要求。因此,教师研究性教学所呈现的创新行为,要求教师必须树立创新理念。

研究性教学是基于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以先进的教学理念为先导,以师生良性互动为手段,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理论与实践结合、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学性质。体现由重传授知识向重发展学生能力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教育理念是指对教育在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教与学的关系以及教育者对教育职能等问题的观点和看法。教师创新理念主要体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体现为尊重、平等,教学态度呈现民主、和谐,信任学生有能力,能做好一切。教学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运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方法与学生互动交流,展开教学内容探讨。在创新理念下,教师教学目标会更加清晰、明确,更能体现研究教学的特点即研究、教学、学习的有机统一,使师生成为科研伙伴,相互激励、促进,共同求索。

目前,研究性教学在世界发达国家得到积极的推崇,正在于国家对大学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的依赖程度日益增强,以探究为本的学术共同体依然是大学的本质诉求,研究性教学方式就必然成为大学的选择。尽管我国也积极倡导在大学推行研究性教学,但是能够做到的教师很少。我国大学教育有史以来对教学与科研之间的关系存在认识误区,传经送道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引入创新理念,开展创新教育,应成为大学教学和科研结合的突破点。

我国大学的研究性教学实施效果不理想,很大程度与高校本身对教师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有着必然的联系。现在高校中青年教师比例只占学校教师的三分之一,青年教师因为学历多数是博士,有一定的研究基础,但因教学经验不足,需要他们在教学领域进行踏实探索,把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结合起来,这样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探索,会在教学创新上有很好的表现。老教师学历低,而教学经验丰富,进行教学创新探索,就要结合创新理论来改变原有的教学方式,而对理论的熟悉和掌握过程,正是其研究性教学的实施过程。与青年教师一样,他们的研究过程都需要得到学校制度的支持,通俗的说就是学校对教师考核评估要重教学评价,同时有研究成果考核,这样才能保障研究性教学的落实。然而,现在却是高校自身对教师的教学考核没有规范的评估指标,对研究成果的考核和奖励的力度很大。由于对教学评估的宽泛或不清晰,让教师对教学研究也不得要领。为了应对研究成果的考核,许多教师不是把精力放在研究教学水平如何提升、教学方法如何改进上,而是盲目组织论文,或为而进行脱离教学内容的问题研究,这种做法背离研究性教学的目标,不利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更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可见,要切实加强高校教师创新素质建设,就要完善对教师的考核评价制度,积极贯彻研究性教学制度。在制度的保障下,教师创新理念的建设才能使教师创新能力获得发展。

(二)以学术创新促进教师教学创新能力的提升

学术研究是大学发展的主干力量,“大学的学术创新力主要体现在科研创新能力上,它以知识创新为己任”。教师学术创新能力是实现现代大学职能创新的关键。学术知识的创新,体现在对知识的把握上,而这种把握有利于提出新的学术问题、新的研究视角以及新的研究方法。“大学教师的学术创新力体现在其学术活动的各个方面,大学教师不仅在探究和整合知识过程中需要创新,在传播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也需要创新。”

大学作为教书育人和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学术研究是大学发展的传统和基石。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学术界开展了对提高本科生教学质量的热烈讨论,提出使教师的教学工作得到应有承认,就需要“扩大学术的内涵”,将教学纳入学术,使“教学与科学研究享有同等地位”,进而提出“教学学术”概念,并强调将教学作为学术并不是否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相反科学研究仍然是一些大学的重要使命。随后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李·舒尔曼将这一概念发展为“教与学学术”,其定义为:通过对学生学习进行学术性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公开分享以提高教师教学实践。其后,很多大学都参与到实践教学学术思想的潮流中,并逐渐在美国形成一场“大学教学学术运动”。

德国柏林大学奠基人洪堡认为,“大学旨在让人领悟科学的统一性并具备创造力,所以创造力培养是大学教育的重点”。而创造力培养的基础正是科学研究。有学者提出,教师在以近乎原生态的形式呈现自己的研究成果时,才能将自己所研究领域的美妙之处、价值所在鲜活地呈现于学生面前,将学生导入特定的学术研究领域,使其掌握与特定学术疆域相适配的研究方法,促进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正是教学过程中存在探究性的特点,即教师的研究生活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的融合,把学生引向实际研究之中,也让他们得到学术研究的熏陶,特别是让他们从中领悟到学习和研究方法。

大学的学术研究既突出专业领域中对高深学问的探索,同时又呈现出思维领域在解决问题上的方法,也显现出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指导或应用价值。教师将学术研究思想恰当而有效运用于教学领域,本身就是教师创新能力的体现。首先,它会改变教师照本宣科的传统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也极易引发学生追求新知识的欲望。其次,把问题呈现给学生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使学生从中学会分析和思考问题。再次,教师研究学问的方式会影响自身对学生的教学方法,在探索问题中进行尝试运用,会实现自身教学创新能力的提升。

可见,以学术研究来推动教师创新教学的实施是非常有效的途径。提高高校教师教学学术研究能力,让教师在研究专业学术问题的同时也拓展教学领域问题研究,从而有效提高教师研究能力和教学创新水平。教师在进行学问研究的同时,要学习和借鉴创造教育理论和研究方法,会使自己的教学学术研究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批判性思维的养成来推进教师致力于教学创新的探索

20世纪60~70年代,批判性思维是作为对以记忆为主被动复制式的低层次学习方法的矫正而出现的。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反思,催生了一门培养和检验大学生素质的批判性思维课程。这门课程除作为逻辑思维训练课程单独开设外,还在各门学科教学过程中强化批判性思维训练。这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已有知识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教导学生敢于对既有知识进行大胆批判、质疑,以及运用可靠根据修正或原有结论。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就是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反思能力、创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国外有学者提出,批判性思维不总是代表否定态度或吹毛求疵。批判精神往往呈现出敏锐的思维、好奇的探究、推理的热情、对可靠信息的渴望。每位教师能传给学生的知识是有限的,而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教学的意义就体现在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宽阔的胸襟,以谦虚、谨慎的态度看待自己和他人,保持好奇、质疑的态度。大学教育体现的是“自由教育”,教师教学不再是不被质疑、不被挑战的权威,学生应摆脱对教师的依赖,真正掌握获取知识的方法。因此,大学教师传授知识,应体现以客观的分析和讨论的方法与态度实施教学。教师教学目标要定位在让学生有宽广的思维,要培养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学会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还要重视学生理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会识别推理和逻辑过程中的错误,理性地评判学术观点,培养学生分析、判断、分类、综合的能力。

教师掌握批判性思维的内容和方法,并在教学中进行贯彻实施,就会带动教师致力于教学创新活动。因为批判性思维本身就是创造教育的内容。问题解决需要运用创造性思维,创造性地思考问题需要敞开思路,如此才有可能产生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直觉、灵感、想象和隐喻诱发源源不断的想法,而后批判性思维将观点进行筛选,并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从批判性思维的这一特点呈现出其所具有的集中思维的特性。创造力就是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能力的有效结合而最终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特殊思维能力。如一个教师可能有很多想法,但是若不能提炼出那些切合实际的、合理的想法,他的创造力最终不会有实质性的结果。专家告诫,教师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时,往往不愿意批判学生的观点,其结果是学生没有学会批判性思考问题。可见,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平衡发展是人创造力发展的根本。教师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才会推动教学创新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宝存.国际视野下我国大学创新力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11(1):21-25.

[2]乔万敏,邢亮.开放式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新视角[J].教育研究,2010(10):86-90.

[3]朱旭东.论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基础内涵[J].比较教育研究,2011(7):1-6.

[4]罗欣,李爱霞.论大学教师学术创新力的基础:学术合作能力[J].比较教育研究,2011(7):17-20.

[5]刘铁芳.重新甄定大学学术研究的根本目标[J].高等教育研究,2009(9):7-12.

[6]缪四平.美国批判性思维运动对大学素质教育的启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7(3):99-105.

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总量的不断攀升,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传统粗放型增长方式已越来越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迫切需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依靠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业态创新和文化创新相结合,推动我国经济朝着形态更高级、分工更精细、结构更合理的方向持续健康发展。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点燃创业热情、激发创新动力的重大举措,大学生具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创业热情和创新精神,理应成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实践者和主力军。

一、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研究现状

近年来,关于大学生创业的研究热度持续增长,反映出研究者对大学生创业领域的高度关注,也体现出大学生创业值得研究的问题较多。从2016年六千多篇研究文献来看,主要集中在大学生创业教育(40%)、创业能力(24%)、创业模式(14%)、创业政策(13%)及创业项目(7%)等方面。其中,关于创业项目选择的研究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认为创业项目选择是决定创业是否成功的关键,是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的直接原因;二是创业项目选择体现出比较明显的盲目性,主要表现在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盲目跟风现象严重,尤其是部分大学生往往盲目地选择最流行最赚钱的项目,对项目本身的调查研究不够深入;三是研究重点集中在对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着重讨论大学生自身方面以及外部环境等影响因素,比较有代表性的因素包括个人性格、兴趣爱好、高校教育、国家鼓励政策、行业发展前景、专业特长等。

二、成都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调研情况

为了探索成都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创新性,本次调查在成都市选择了9个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区展开,调查的主要对象是成都市省级大学生创业园区创业者,调查方式包括调查问卷和随机访谈。调查共发放问卷175份,收回168份,回收率96%,其中有效问卷152份,有效率90.47%,男生占59%,女生占41%。调查显示,成都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与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一致性。1.个人性格影响显著,行业集中度高。调查显示,44.64%成都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了信息产业,21.43%选择与所学专业所在产业,电子电工占到3.57%,其它领域占到25%。而信息产业项目集中度在各个专业占比较高,尤其是理工类和经济类专业。信息产业是大学生群体日常学习与生活中接触最多、谈论最多的领域,群体的相互影响大,大学生对信息网络技术带来的商业机会有更敏锐的直觉,加上进入壁垒不高,风险不大,自然成为大学生创业的首选,相对而言专业相关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同时,偏外向型、复合型创业者选择信息产业项目的倾向非常显著,占比分别是40%、52%,而偏内向型大学生的项目选择呈现出多元化特征,“其他”项目占比超过40%,创业涉及范围更广泛。2.政策扶持作用明显,新兴行业备受青睐。调查显示,61%的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时考虑政策扶持的行业,且75%的在创业项目选择时选择处于上升期的项目,25%创业者会选择处于稳定期的项目。相对成熟的行业,新兴行业面临着产品研发成本高、营销渠道有限、市场认知度低的问题,需要政府给予相关的优惠政策或措施帮助创业企业渡过创业期,调查结果也说明创业政策的引导作用得到比较充分的发挥。有46.4%的大学生是个人志向以及兴趣驱动自己创业,说明成都大学生创业者大多数是为了实现自己理想和目标。3.专业和家庭背景作用不明显。调查显示,理工类与经济类专业的创业者更倾向于选择信息产业项目,文史与艺术类专业的创业者更倾向于专业服务方面项目,说明个人专业虽然会对创业项目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但不占主导地位。而尽管创业者家庭背景存在差异,但创业务项目的选择仍然十分集中,家庭背景属于商人、干部、工人的大学生选择信息产业的占比超过50%,知识分子、农民、商人家庭背景的创业者选择专业服务的占比接近25%,家庭背景对创业项目选择的影响作用有限。

三、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最大的问题是创新不足

1.项目本身创新性不够。综合来看,大学生选择信息产业创业项目占比较高,但在项目具体的商业模式和技术方面创新性不足,甚至很多人缺乏对创业项目的深入思考和理性分析,没有把技术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作为创业项目选择的关键,只是凭感觉和随大流,在未具备良好的创业条件下盲目选择自己不一定擅长的创业项目,导致创业项目低水平同质化严重,创业失败率较高。2.项目选择缺乏创新基础。访谈时发现,许多创业者凭借自己主观判断进行项目选择,对项目创新性的估计普遍过于乐观,有的创业项目在选择之前,都没有对创业项目进行市场风险以及可行性评估,缺乏对创业项目的行业背景、市场现状、竞争对手等关键因素展开调查,创新基础缺乏,创新需求研究不充分,创业成功率不高。3.项目选择缺乏创新动机。调查发现,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选择创业的动机就是想着赚钱,从而表现在创业项目选择上,过于追求短期利益,急于求成,忽略了创新创业为自身成长带来的综合价值,没有把创新作为创新项目的价值核心来追求,一旦短期内无法实现赚钱目标,容易失去信心,难以坚持。

四、对策建议

1.落实“创新驱动创业”的理念和行动。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下,创新驱动经济发展已成为必然,大学生创业最根本的目的是要探索创新路径,提升创新能力。大学生创业应树立专业创新意识,利用自身在新经济模式下的思维优势、技能优势以及高校的专业技术资源优势,通过理念创新、专业技术创新、合作模式创新,大力推动高校专业技术成果转化,推动和引领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让专业技术创新、合作模式创新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代名词和主旋律。2.积极培养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大学生创业不应带有从众心理,在创业项目的选择上避免同质化,学会用批判性思维打破传统模式,努力提高创业项目的质量,争取赢在创业的“起跑线”上。高校应通过各类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鼓励带有批判性思维的讨论,促进学生形成独立判断和独立见解。同时,高校应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创新是创业的灵魂,离开了创新的创业是不可持续的,大众创业的同时,更要实现万众创新,鼓励大学生充分发挥创新引领、创造引领,体现创业项目的独特价值,提高创业项目质量。3.制定创业政策要充分体现“创新引领”。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在注重“量”的同时,更应注重“质”。政府在制定鼓励创业的政策法规时,应更加注重“创新”含金量,要把项目在理念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模式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的“创新引领”作用作为衡量创业项目资助等级的重要参考指标,让创新成为大学生创业项目创意的基本前提,成为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重要标准,切实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作者:傅剑波 江超 单位:成都大学

参考文献:

[1]吴静婷,黄紫林.广东省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低下原因调查与对策研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6):260-261

[2]陈鑫子.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影响因素研究[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12):103-105.

[3]石奇.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研究[J].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9(3):106-109

[4]邓张升等.大学生创业项目选择的方式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8(21):235-236

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范文第5篇

【关键词】思辨方式背景 大学英语 评价体系 建构

思考和辨别的方式能力是能够对事物进行分析、辨别、质疑、反思和评价的能力,是体现学生进行独立思考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大学教育的核心价值之一。由于种种原因,思考和辨别已经迷失在了英语专业中,故广大教育学者希望加强英语专业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最严重的表现是英语写作课丧失思考和辨别的方式。本文以英语专业学生的思考和辨别方式的能力作为培养的终极目标参考为形成性评估的理论依据完成评估体系构建。

一、思考和辨别的方式培养的研究背景

思考和辨别能力是一个比较抽象定义。国外学者Facione将思考和辨别定义为“一种带有目的性的对产生知识的过程、理论、方法、背景、证据与评价知识的标准等正确与否,做出自我调节性判断的思维过程”。有重大影响的思考和辨别能力理论结构有“德尔斐”提到的双维结构批判性思维能力模型,Paul 和 Elder 提到的三元结构批判性思维能力模型。越来越多的国内研究学者这些年来慢慢重视研究大学生思考和辨别能力的理论与实际践行。提出三棱结构模型的国内学者林崇德和提出思维能力层级理论模型的国内学者文秋芳都是在借鉴若干重要模型的基础升华而来。国内学者孙有中从多个方面探索讨论了以思考和辨别能力的培养为目的的外语教学方向。国内学者阮全友在培养英语专业学生思考和辨别能力方面构造建立了理论大纲,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际状况构造建立了大学英语教学思考和辨别能力培养模式由国内学者刘晓民提出。国内学者杨德祥等通过实证研究,充分证实了内容依托教学对外语专业学生思考和辨别能力的促进作用。国内学者李莉文通过写作教学为例,研究读者思考和辨别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英语专业写作教学改革的方案。

二、评估体系的构建

通过大学英语写作的学习和实际锻炼,在思考和辨别方式的基础上形成评估体系。明确学习的目标和成功的衡量标准,积极进行高效的课堂间讨论和学习任务,及时掌握学生了解知识的情况,反馈高质量的信息,鼓励学生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这些可以初步构造建立用思考和辨别能力作为培养大学英语写作形成性导向的评估体系。明确学习目的、进行学习任务、反馈信息、评价总结。四个首尾相接,成为一个完完整整的评估循环。学生进行这个循环可以对获取的信息总结来明确下一个循环学习的目的和任务。通过此教学循环,可以看出评估和教学从头到尾相互穿插在写作的各个方面。

三、大学英语写作的四个相扣环节

大学英语写作是遵循一定规律的,学习目标就是为了服务教学计划的设计。在任务进行环节,要保证每位学生都有一定的机会去发表和沟通自己对该任务的所有理解,这点对于学生能够独立成功的完成任务非常的重要。写作课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思考和辨别的能力,导致课堂教学的根本任务是来讲最基本的知识和技巧。课堂丰富的活动的构造和进行应该有目的提升具体明确的思考和辨别的能力技能。有了基础才能找到写作的灵感,提升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逻辑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积极的参与并讨论学习的目的和评价的标准,该活动完全能促进学生自己对自己的思考和辨别能力进行一定的反思,并提升学生思考和辨别能力。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从总体结构和言用法等多个方方面面来评价自己和他人,提升在思考和辨别能力的认知能力以及情操心态方面。

四、结语

思考和辨别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大学英语写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而又宽广的平台,它能培养一个人的思考和辨别的方式,能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这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把思考和辨别能力的培养作为最终目的参考为形成性评估的理论依据,探索讨论了明确学习目的、进行学习任务、反馈信息、评价总结四个环节构造建立了完整的评估体系。该评估体系表现出了学生能主动制定学习计划并对自己和他人完成W习任务进行一定的评价判断,不断对自己的提高进行反思,最终学生的思考和辨别能力不断增提高。教师通过对各教学环节的细察提供给学生高质量的反馈信息,推进思考和辨别能力培养的由浅入深。

参考文献:

[1]孙有中.突出思辨能力培养,将英语专业教学改革引向深入[J].中国外语,2011(3):49-58.

[2]刘晓民.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外语界, 2013(5):59-66.

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范文第6篇

[关键词] 高等学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7) 04-0054-03

人生是一个不断进步、完善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自醒的过程,通过大学学习则可以使个人的知识更加丰富,能力更加强大,人生更加完美。每年八、九月,众多新同学走进大学校园,加入大学这个大家庭,开始新的学习和生活,在未来的四年里,他(她)们在这里学习、全面成长,学习独立生活,学习与他人和谐相处、解决各种困难等,四年后骄傲地从这里走向社会。大学新生的入学教育课内容要合理且要有针对性。从心理学角度看,初始往往对以后会产生重要影响。人们一旦有了显意识,形成自己明确的思维观点、行为准则和人格,尤其对首次被激发出的显意识,以后再改变就很难了,表现出某种“固执”和“顽固不化”,体现出“先入为主”的思维定势。所以,对新生进行有效的入学教育很重要,各高校一直都很重视。

本人通过多年的高等教育教学实践发现,大学新生们在校期间比较容易出现的问题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缺乏学习目标;二是自控、自律能力薄弱;三是自主学习意识淡薄;四是不重视内涵养成。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影响了高等教育质量的提高。因此,在新生刚入学时,就需要有目的、有针对性地从这四个方面入手开展教育引导,帮助大学生们尽快适应大学学习和生活,促进他们在大学阶段全面发展,早日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 学习目标教育

目标是人们从事活动所要达到的标准或预期结果,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是大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战略前提,是提高学习积极性、自觉性和效率的关键,大学生要充分认识建立学习目标的重要性,以对自己和社会认真负责的态度,建立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的内容不能只是单纯的知识水平的提高,而应该是一个有助于大学生今后发展的各种要素综合构成的目标体系,而这个目标体系也就是大学生学习目标培养的实际内容。这个目标体系包括身心素质目标、科技基础知识目标、学习能力目标、创新能力目标、专业知识与技能目标、人文素质和文学艺术修养目标、政治思想品德素质目标。

目前,大学生们普遍缺乏学习目标。人们发现,大部分学生终极目标就是考取大学,一旦考上大学他就有了船靠码头人到岸的感觉,缺乏奋斗目标自然就缺乏学习动力。有的有学习目标但不够明确,想好好学,但持续时间较短,劲头就松了,只有那些目标明确的学生才能始终保持努力,动力十足。长期被家长规划的学生一时间没有规划,没有了目标,变得不知所措,迷惑、盲从,稍不留心就随波逐流。据美国《纽约时报》网站2016年8月8日报道,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罗思高接受《纽约时报》记者赫海威对其采访时表示:中国学生在进入大学时具备的部分批判性思维技巧是全世界最强的,远超美国和俄罗斯的同龄人。但两年后,他们失去了这个优势。原因是,学生们没有努力学习的目标和动力。

有人呼吁,请中学老师别再说“上了大学就轻松了”。 因为“上了大学就轻松了”会误导一大批大学新生失去继续奋斗的目标。以前,有一位大学新生,入学前近3个月的时间里在家整天打游戏,以至于入学后玩游戏成瘾不能自拔,学业一落千丈。许多家长也认为孩子上了大学就可以轻轻松松拿到文凭,有的家长对孩子入学前沉迷玩乐的行为放任不管。上了大学后,宽松的管理令一些大学生如鱼得水般享受轻松。可是,轻松的结果是不少学生“红灯”高挂,个别学生还不得不退学。

有的学生认为只有名牌大学的学生才有学习目标。其实,学习目标的建立与考取的学校是否属于名牌院校没有关系,只要目标明确,在任何大学学习都可以取得成功。马云最终考上的是一所非名牌大学――杭州师范大学,但是,马云一直不忘初心、目标明确、努力前行,所以取得了巨大成功。

完成学习目标需要保持宁静,邱勇在清华大学2016级迎新大会上曾经说过:“大学是一个需要保持宁静的地方,社会的快速发展,我们的心情容易变得浮躁,大学生们不要被物质利益所诱惑,要在宁静中追问本心,努力充实精神而不是崇拜物质,直面刃亩不随波逐流,独立思考而不人云亦云。一个人如果缺乏内心的指引,就很容易在一片嘈杂声中迷失自我,耗尽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最多只能得到平庸的优秀和贫乏的成功。”同学们来到大学,要把学习目标作为心中的定力,保持学习这一初心,在宁静心态中潜心学习,相信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二 自控、自律教育

大学新生年龄小、多为独生子女,自控、自律能力薄弱,有些不良的行为明明知道是不对的,却控制不住自己,导致犯了错误,有的同学甚至因此付出不能正常毕业的“代价”。因此,对大学新生进行自控、自律教育必要而迫切。

常言道:“最厉害的人,是能自律的人”。自控、自律就是自我约束,使自身的思想言行符合法纪、道德和修身等社会要求。自控、自律是修身的重要内容。作为高文化层次的当代大学生更要自控、自律,这不但是提高自身修养的要求,也是成才和发展的需要。只有懂得自控、自律的人,才有自由前进的底气,成就美好人生。唯有自控、自律的人,才会得到岁月的厚爱。“不自律的人就是欲望的奴隶”。 “自由”不是随心所欲,不是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乔布斯曾说过,“自由从何而来,从自信来,而自信则是从自律来,先学会克制自己,用严格的日程表控制生活,才能在这种自律中不断磨练出自信来”。目前,我国大学生的自律意识薄弱、自律能力低、自律品质不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具体表现有,不认真听课、上课玩手机、睡觉,作业抄袭,上网成瘾,谈恋爱时不注意公共场合等。

在大学里,遵守学校、系里、班级的纪律就是自律,上课认真听课,课堂不玩手机,课后认真复习,增长学识和科学能力、锻炼身体、提高内涵,这才是正能量。沉迷于玩游戏、睡懒觉,上课不认真听课,不勤奋、混日子,这就是负能量。大学四年,弹指一挥间,成功与否,在于能否自控、自律。一个人成熟的表现之一,就是有强大的自控、自律能力,拥有自控、自律能力,你就会将正能量收进来,负能量踢出去,你就会阳光、快乐、自由,每天取得进步!

三 自主学习教育

从中学升入大学,是人生中的重要转折点之一。怎样迅速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对于每一个大学新生,都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尽快地完成从中学学习状态到大学学习状态的过渡,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大学生。大学学习与高中不可同日而语,需要学生课前课后花大量时间预习复习,即自主学习。事实证明,只有自主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才能稳操胜券。

自主学习不同于“自学”。自学往往局限于为实现某一目标而进行学习,有时一旦达到目的,学习便会终止,自主学习却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自学是在完全没有教师干预的情况下完成的,而自主学习作为一种能力,则必须通过教师的指导、培养才能形成。自主学习不是否定课堂教学。虽然自主学习强调学习者的独立性,但它不等于孤立地学习,并不是不听教师讲课,自己去学其它东西,而是指在课堂上不盲目地听课,能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识别教学目的,以期最大限度地吸收输入。正确合理地使用学习策略是自主学习的前提。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训练不仅是应该的,而且十分必要。策略训练能使学生认识到使用策略的重要性,进而能有意识地、合理地使用各项策略。学习策略是学习者用于帮助理解、学习和记忆新信息的特殊的思维方法和行为方式,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总的对策、措施和方法,是一种学习思维活动的程序。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努力培养创新精神。大学,是一个全新的学习环境,大学生面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任务,上课时间减少,自学时间增多,这就要自觉地培养自己的学习创新能力。大学生在学习的选择能力方面,应当比中学生有明显的提高,比如在学习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有相对的选择性,在大学教学计划中除了所规定的必修课程,还设置部分选修课程,也具有相对选择性,还有业余爱好、兴趣活动的选择,课外科技活动的选择,等等。

在自主学习过程中要敢于质疑,善于质疑。宋代思想家张载说:“学则须疑”。笛卡尔说,“我疑故我思,我思故我在”。 北大光华管理学院院长蔡洪滨教授在他们学院2016级新生入学教育大会上讲话中曾经说:“怀疑,是科学精神的基础。不加批判的接受,就容易受人所惑” 。怀疑需要勇气和知识沉淀,如果什么都不懂你也无法去怀疑和批判。不要一味仰视甚至膜拜,不能丧失自己的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既要有海纳百川接收知识的海量,又要有敢于质疑,善于创新的“野性”。比批判别人更难的是自我批判。在认真学习的同时勇于质疑,敢于提出问题与老师一起讨论,这样才能真正理解知识、掌握知识。

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的大学生所需要具备的学习素养就是: 让学会学习成为习惯,即,勤于思、敏于行、善于学、乐于言,大学生应该掌握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熟练运用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能力,让自己成为学习的主人是大学学习关键之所在。

四 内涵养成教育

1 情商教育

情商(Emotional Quotient)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彼得・萨洛瓦和约翰・梅耶于1990年首次提出的,他认为高情商的人比高智商的人更易获得成功。据此推出的成就方程式为:20%的IQ(智商)+80%的EQ(情商)=100%的成功。大一新生刚步入大学,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各方面能力还有一定的欠缺,心理上也不够成熟,而且,大一新生需要经历一段入学适应期,在这期间大一学生面临从中学生活到大学生活的转变,生活环境、学习方式、社会角色均有所不同,因此大一年级学生的情商水平相对较低。有不少大学生在困惑、烦恼,有迷茫、不安、不满等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心理危机。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情商培育需要加强,特别是大一新生。

抗挫折教育也属于情商教育的一部分。要培养大学生面对挫折的忍受能力和战胜挫折的意志能力,即大学生在遇到挫折时,保持自己的行为和自身状态不失常的能力。作为青春期向成熟期过渡的大学生可塑性极强。针对大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适时地开展抗挫折教育,将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完善、品格的养成,会为他们以后成功地走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大学生遇到的挫折主要来自生活方面、学习方面、情感方面与就业方面。通过入学教育进行针对性的抗挫折o导,帮助大学生消除思想障碍。要针对大学生在遭受挫折后产生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充分利用入学教育活动等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及时掌握和分析大学生思想状况,根据大学生兴趣爱好,性格特点,讲解相关抗挫折教育的内容,促使大学生在逆境面前从容应对,战胜挫折,走向成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自信是情商能力的基石。自信的人,在面对别人的恶意攻击时能沉稳应对,并拥有良好的抗挫及抗压能力,在人际关系上也会得心应手”。如果遇到意外伤害(人生或财物方面),如遇到电信诈骗,一定要尽快告知老师、同学和亲人,并及时报案,以超常的稳定心态和智慧想办法解决问题,并主动寻求帮助,相信自己、相信大家。千万不要乱了方寸,更不能一时想不开而走极端,要知道,生命只有一次。人一生中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是正常的,没有困难和挫折是不可能的。关键看自己怎么去面对。困难、挫折可以让自己尽快变得成熟,走向成功。

2 良好的修养教育

比外表更迷人的,是一个人骨子里的修养,一个人真正的美在修养。修养包括的内容很多,尊重别人、欣赏别人、乐于沟通等都是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修养。

尊重别人,优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别人。真正做到尊重别人,是一种境界,一种美德。孟子云:“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此话强调了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一个人在与别人交往中,如果能很好地理解别人和尊重别人,那么他一定会得到别人百倍的理解和尊重。大学生既要尊重父母的养育,也要尊重老师的教诲及同学之间的友情。

欣赏别人是一种本领,一种胸怀,一种雅量。能阅人,能容人,放大他人的优点,缩小他人的缺点。学会欣赏,就会明白每一个人都是独立的、自由的,每一个个体都希望得到关爱和理解。同学们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大家的性格、习惯、语言、爱好等各有特c,各不相同,大家互相欣赏,彼此之间就会更加坦诚、融洽。

乐于沟通。一个人的信息、能力是有限的,经常沟通交流信息量就会成倍的增加。沟通还可以缓解学习上的疲劳,同学、师生在一起沟通、交流,还可以释放压力,增进理解。要把与家长、老师及同学的沟通作为自己良好的习惯,信息社会中,QQ、微信、电话等等都可以作为沟通的工具。

如果你能耐得住暂时的寂寞潜心做好一件事,就能够取得成功。有诗这样写道“用追马的时间种草,待到春暖花开时,就会有一批骏马任你挑选”;“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待到收获成功时,就会有一大批朋友与你同行”;“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你若精彩,天自安排”。

参考文献

[1]黄维秋. 大学生入学教育体系的构建及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05(4).

[2]杜志强.论大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

[3]李士军,李健,刘媛媛,等.大学生学习动力不足的原因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2).

[4]曾强,彭瑜.当代大学生的自律培养[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4).

[5]张相乐.自律及大学生自律品质的培养[J].现代教育科学,2004(4).

[6]沈钟钟.自主学习:定义、理论及培养[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7]唐洁.大学生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3).

[8]李清.情商培养与大学生生命教育[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

[9]王健,赵宏格.当代大学生情商现状的调查与分析[J].延边党校学报,2014 (3).

[10]董宇艳.情商对大学生成才的价值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1(1).

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范文第7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 就业能力 自我认知 环境评估

中图分类号:C91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职业生涯规划简称生涯规划, 又叫职业生涯设计, 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 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行综合的分析与权衡,结合社会环境因素, 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二、就业能力的概念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科技进步步伐的加快,社会对劳动者需求的规格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对于大学毕业生而言,社会对其必要就业能力的需求,如灵活性 ,主动性和创造性,多种职位要求的基本知识和良好的普通教育,独立而负责任地采取行动的意愿和能力,以及不断寻求改进与人合作的意愿和能力,正在逐步增加,并已经成为其实现就业的关键因素 。

就业能力就个体而言 ,强调的是个人的责任和能力,同时也触动了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积累过程,其主要的评估标准为潜在的或已经得到的人力资本 ( 知识、生产能力、学习能力 )的广度,以及个人能够调动的支持和帮助力量 ( 社会资本 )的大小和质量。

( 一 )就业能力的定义

H ill age & Po ll a r d认为,就业能力是指获得最初就业、维持就业和必要时获取新的就业所需要的能力。Fugua t e认为,就业能力是指个体在其职业期间确认和实现在组织内部和外部职业机会的能力。加拿大会议委员会认为,就业能力是顾主找寻的通用技能、态度和行为。美国教育与就业委员会把就业能力解释为获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进一步讲,就业能力是在劳动力市场内通过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潜能的自信。国际劳工组织指出,就业能力是个体获得和保持工作。在工作中进步以及应对工作生活中出现的变化的能力。国内学者郑晓明等认为 ,就业能力是指大学毕业生在校期间通过知识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开发而获得的能够实现就业理想、满足社会需要、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身价值的本领 。

( 二 )就业能力的构成

L a w、Wong和 Mobley认为就业能力主要由三个维度组成:第一,个人适应性。 指的是使个人具有就业能力的因素,是人们具有适应性的个体差异,包括积极的自我概念 ( 高水平的职业自尊和内控 )、高职业风险容忍 ( 低职业风险规避和高不确定性容忍 ) 、高学习动机 ( 个人控制和学习愿望 ) ;第二,个体与市场的交互。指的是个体如何呈现就业能力,实现与环境的有效交互作用,包括主动的职业导向、求职自我效能、人力资本 ( 教育、相关经验、职业成功经历 ) ; 第三,职业身份。指的是职业身份的风格、身份描述、身份自我。

瑞士联邦工业大学高等教育中心主任 M • L • 戈德斯密德教授所领导的研究小组归纳出使大学生顺利就业并取得职业成功的 5个要素: 1)就业动机及良好的个人素质 ( 包括韧不拔的毅力、严谨的工作作风、充沛的体力和精力、自我管理的自主性、灵活的应变能力等 ) ;2)人际关系技巧 ( 即交际能力 、 适应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等 );3)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 ( 即具有广博的、综合性、跨学科的知识组合及多元文化的教育背景 ); 4)有效的工作方法 ( 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策划运筹能力、自我管理能力 ); 5)敏锐的、广阔的视野 ( 即具备创业者及企业家精神,能站在全球的角度以多向思维甚至是批判性思维方式分析和处理问题, 能在世界各地寻求发展,开拓事业。

(三)、职业生涯规划对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

⑴ 职业生涯规划能够有效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知水平,为大学生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提供目标。

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决策的直接依据之一,因此,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大学生真正理解性格、兴趣、能力以及价值观的内涵和外延,而且可以教会他们根据相应测评技术对自我进行相对较为科学的剖析和评价的方法。从而使大学生具有比较明确的自我概念,具备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愿望,进而提升学习的动机,并提升自尊和自我管理水平,形成积极主动的态度,最终促进大学生的具备较强的个人适应性。

⑵ 职业生涯规划需要大学生深入了解各方面的社会知识,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环境的探索和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决策的另一个直接依据。对环境的评估包含三个方面的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组织环境因素以及个人环境因素。其中社会环境的范围最为宽广,可以大体分为社会文化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人口环境和科技环境等五个方面。为了了解这些信息,就要求大学生通过各种方式和不同渠道广泛涉猎社会生活中各方面的知识,并对这些信息进行鉴别、筛选,最终分析综合,得出可以用于决策的知识。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同时也可以锻炼使大学生具备较高的策划运筹能力,人际沟通技巧,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⑶ 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提高学生应聘后在企业的稳定度和发展潜力。

组织环境也是需要评估的环境中的一个十分重要因素。它包括行业环境分析和企业环境分析。行业环境的信息包括:政策支持、发展前景、工作要求和工作内容等。企业环境的信息包括:岗位设置、技术水平、薪资福利、企业文化、培养培训、发展空间等,经过对组织环境的深入探析,可以使大学生对意向企业具备比较明晰的了解和认可,因此可以极大地提高大学生择业决策的科学性和确定性,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入职后对企业具备更高的忠诚度和稳定度,而持续的稳定的工作和积累是具备较强发展潜力的必要基础。

⑷ 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对专业技术的探索。

职业生涯规划的目的在于确定规划者本人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并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行之有效的安排。目标的确定要遵循具体性和时间性的原则。对于毕业后就业的同学,其就业一般会有较为确定的企业和职位,相应地,该企业和职位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掌握也有十分具体的要求。因此,为了达到目标企业职位的要求,规划者必然具备较强的动力去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和技术。而且,奋斗目标确定之后,现实与其之间的距离更加明确化,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而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升。

总之,职业生涯规划对于提高大学生自我认知、科学选择就业目标、拓展社会知识面、提升专业知识学习主动性等起到了非常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大力推进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生中的重视程度和普及程度,力争使每一位大学生都能够在大学阶段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

参考文献:

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 思辨能力 培养模式 构建

英语是一门语言课程,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但是,结合高校英语教学实际来看,大学生英语教学在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高校英语思辨教学水平仍有到进一步提高。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构建大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模式,也成为高校教学部门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

一、思辨能力

思辨能力指个体对任何假设或观点,拥有利用相关技能进行深入、辩证思考的能力。思辨能力是一种技能概念,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六十年代,但是我国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才引入“思辨能力”这个概念。思辨能力的理论基础是反思辨能力,它与苏格拉底的质疑与反思理论也有着密切的关联。思辨能力是一种意义和价值极高的反思性思维能力,思辨能力要以个体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个体的评判思维能力为标准。概括来说,在思辨中,评判能力和评判是其核心。从内在来看,思辨能力所指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思辨的技能和方式,即个体要具有一定的认知能力。一是思辨的态度和人格特质,即个体要有思辨的精神气质。这两个方面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这也要求思辨能力培养必须从情感、认知两方面着手,惟其如此,才能切实提高个体的思辨能力。

二、培养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必要性

在国外,思辨能力是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等学科领域共同关注的话题。在高等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被认为是高等教育的关键,也被定义为教学的主要目标。早在二十多年前,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就将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当做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国外教育界对思辨能力的关注,也引起了国内教育界的重视。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思辨能力的概念被引入中国后,我国教育界就开始了思辩教育研究工作。但是,在早期,学校教育领域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基础教育阶段,高等教育领域的思辨教学是后来才开始的。与其他学科相比,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大学英语思辨教学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首先,思辨能力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质疑、探究、答疑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其次,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是大学改革的客观要求。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已经被列入国家教育培养目标范围。随着经济发展,大学英语教学中也加入了思辨能力培养这个目标。究其原因,是社会创新型人才缺口不断拉大,高等教育必须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在教育教学目标上做出改变。再次,英语是一门语言课程,英语也是全世界适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英语语言体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引导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现象进行辩证思考,可以加深学生对英语语言本质的认识和了解,使学生更好地了解英语的本质规律。

三、当前大学英语思辨教学现状

在高等教育改革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果。但是,整体来看,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关学生思辨能力培养和训练,始终是不够的。学生思辨思维能力能力低下,创新能力不足,始终是大学生英语学习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具体来说,高校英语思辨教学存在的问题有:

1.学生逻辑思辨能力培养不受重视。受传统的应试教育思想影响,绝大多数的高校英语教师在英语教学中,都将主要精力放在知识和技能教学上,在教学中过度强调知识的机械记忆和重复背诵,过度强调语言技能运用的熟练程度,学生智育根本不受重视,思辨能力培养更是无从说起。如许多高校英语专业任课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只知道让学生一味地做题、朗读和听写,只关注学生考试成绩,根本认识不到英语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也不会针对学生现状开展思辨教学。为了完成既定目标,许多教师在课堂上只知道进行知识灌输,却不允许学生质疑,也不给学生提问、探究的机会。这不仅束缚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还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养成,致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经常是思路模糊、思维停滞。

2.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发展不协调。在语言学习中,感性认识是一个必要的条件,感性认识越深刻,个体对语言的掌握就越熟练。在语言教学中,结合学生的感性认识进行知识教学,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也是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结合大学英语教学实际来看,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对知识的认识都比较理性,他们都擅长于从本质方面进行知识讲解,却很少结合现象去进行知识解读。另一方面,大学生的理性认识层次前线,他们在学习中对英语文化现象、英语事件的关注度要远超过对知识本身的关注。他们迫切希望教师能结合现象来讲述事物的本质,但是,这一点恰恰是英语教学所欠缺的。教师和学生在感性认识方面有较大的出入,必然会造成一定的后果,这个后果就是学生无法把握事物的主要矛盾,不了解事物的本质,学生感性认识难以实现质的飞跃且感性认识会越来越缺乏逻辑性。

四、大学英语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策略

1.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大学生的英语思辨能力培养直接影响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因此,在高校英语教学中,教学主管部门、教师要提高认识,突出大学生思辨能力的重要地位,将大学生思辨能力当做教学的重中之重。但是,大学英语思辨能力教学绝不是简单的英语教学,也不是单纯的思辨技巧教育。为了避免教学的盲目性,高校首先要明确英语思辨教学目标,即传授系统、科学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英语综合素养,然后就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在英语思辨教学中的职责和任务做出明确规范,使其明白思辨教学的重要性。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根本无法满足英语思辨教学需要,英语知识教学与思辨能力培养只有双管齐下,同步进行,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指出的是,学生思辨能力培养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工程,在思辨教学中,教师要努力通过思想对话式的讲解、典型意义的假设与命题,来启发学生多维度思考,以使思辨能力培养尽快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的高度。与此同时,高校也要给予英语思辨教学更多的重视,定期组织英语教育工作者参加知识培训、技能观摩和学术研讨,以提高教学队伍的思辨教学意识,将英语任课教师打造成思辨教学的实践者、倡导者和执行者。

2.优化课程设置。优化英语课程设置是提高大学生英语思辨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鉴于此,在课程改革进程中,高校要将正视复合型人才培养的系统性和艰巨性,权衡英语课程和相关学科的关系,充分考虑相关学科与英语的交叉和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在英语学科发展上形成新的研究领域和关键点,通过英语与其他外部学科的融会贯通,将更多的思想性的知识引入课本和课堂,以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在此基础上,高校要精选大学英语教材,适当控制语言技能在教学中的比重,将那些涵盖最近研究成果、知识体系科学完善的教材运用到教学中去,为英语思辨教学打好基础。与此同时,在其他学科教学中,教师也要重视思辨能力培养和渗透,争取让学生在外部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提高个人认识。在学科体系建设完善的基础上,高校还要鼓励学生积极选修双学位,鼓励学生进行跨学科旁听,目的是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知识,使学生通过知识活用提高独立思考、辩证思维能力。再则,高校还要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结合起来,要求英语任课教师给学生布置更多的合作探究性任务,使学生在相互监督、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完成任务,目的是给予学生辩证能力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使学生在自主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英语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思辨能力的重要途径,顺应高校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大学英语教师要积极探索英语思辨教学新方法、新路径,以更好地实现英语思辨教学目标。这就要求大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中,首先改变过去那种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本着教学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思想,精心进行教学设计,已分析、推理、评价这三个认知维度的问题为教学核心,巧妙设计课堂教学问答与讨论环节,使学生在精心营造的、更深层次的教学情景中展开思辨,完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以提高学生逻辑推理能力。如在开放性较强的课程版块教学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情境,诱导学生进行思辨,以激发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使学生在多角度理解问题的基础上提高感知与判断能力。其次,教师要以内容依托教学法为重点,以教学内容为基础,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体验知识,以自激发学生的潜在思辨能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英语课堂教学中来。如在新编大学英语第三册第三单元社会话题环节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留守儿童、网络文学、食品安全问题等,让学生就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讨论,并让学生做好课外材料搜集,进行课外写作,以提高学生的英语思辨和应用能力。

4.营造有利于思辨教学的课堂氛围。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是最常见的教学模式,学生在教学中地位极其被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思辨能力培养都不受重视。大学英语思辨教学要求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教学的主导者为教学的引导者,同时适当削减语言技能教学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开展更多的思辨专题活动,以激活课堂教学,目的是在开放有趣的教学环境中培养学生好奇、开放、自信的特质,提高学生思辨热情和能力。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积极结合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素材,通过典型事例、范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性认识。演讲和辩论都是以有声语言为主要工具的语言活动,这两种语言活动不仅对个体声音、语调等语言基础能力有较高的要求,还对个体的思辨能力、表达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教师可将英语演讲和辩论引入英语课堂,通过演讲锻炼学生的逻辑能力,使学生养成在不同语境下都能从容不迫地与人交流的习惯。在课下,教师要积极利用微信、微博等现代沟通方式与学生就相关问题及时进行交流和沟通,如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去搜集素材和论据,鼓励学生独立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问题等,以通过课堂教学延伸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5.完善课程评价体系,注重思辨能力评价。教学评估是教学的有益补充,为了提高思辨教学的有效性,高校要进一步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将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纳入到课程评价体系中去,在形成性评价中增设与思辨能力考察有关的内容,同时明确学生思辨能力培养评价标准,改革教学考试形式,丰富测评形式,如通过个人展示、小组研讨、双方辩论、写观后感、自我测评等形式对学生思辨能力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在日常教学中,高校英语教师还要有目的地提高学生能动测试的主观性,经常引导学生就自己的能判是否正确、判断的正确性进行思考,以提高学生思辨的主动性。

综上所述,大学英语思辨能力培养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措施,也是高校英语教学一个新的努力方向。这就要求高校英语教师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运用多种方法去激发学生的思辨意识,鼓励学生进行变相思维和学习,以提高思辨教学质量和效果,更好地实现英语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刘晓民.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J].外语界,2013,05:59-66.

[2]张浩.论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05:147-148.

[3]唐姗姗.大学英语教学思辨能力培养模式构建探讨[J].校园英语,2015,10: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