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英美国家文学作品;英语文化;渗透

我们都知道中国有五千年文化发展历程,儒家文化为在我国根深蒂固,英语文化由古希腊罗马文化和基督教思想体系组成。新课改中提出“注重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尊重和理解文化多样性,注意观察语言文学和中外文化差异”的教学总目标,而英美国家文学教学有利于该目标的实现。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学教学旨在将英美国家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人文情怀和对生活理解、追求来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加文化多样性,培养人格和陶冶心灵,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一、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以往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文化知识,新课改下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和自主创新等能力。在课程改革的巨浪潮下表现出了越来越多的语文教学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教学观念落伍

学生早已习惯了应试教育的教育模式,随着新课改的推进,陈旧教学理念已不再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和教育变形。具体表现在有些学校老师没有意识到更新教育理念的必然性,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依然套用旧的教学理念单纯注重增加学生知识量,追求高分,忽略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2.课堂无生机

英语基本包含听、说、读、写这四个方面,英语本是一门生动的学科,在课堂上却变得被老师填鸭式的教学变得暗淡无味,学生的学习变得非常的被动,只是老师讲、学生记的套路,教师应该在教学环节更加注重学生“说”的练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

二、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学教学中表现的问题

1.忽略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文的位置

英美国家文学作品在教材中一般都为选读课文,不是必须学习的,在考试中一般也都不涉及,教师在课堂上大致讲解或者有的干脆跳过,致使学生课后不再学习探讨,长期依赖老师的学生逐渐形成了英美国家文学作品跳过思想。

教育部门在教科书中增设英美国家文学作品内容旨在通过对他们的学习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多了解一些西方国家的文化,增强人文素质。教育活动本是塑造和提高人才,教师是教育活动中的领军人物,他们的忽视是教育改革深化的总目标变成了一句空话。

2.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在讲课时大多以“讲”为主,侧重对知识和技能的训练,较少尝试其他的教学方法。教师大多半节课时间讲解,半节课时间做课堂训练。课堂训练本来可以巩固学生所学知识和提高阅读分析能力,但这需要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保障,如果只是单一的练习则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都将成为空话。教师一味根据教学大纲和参考资料生搬硬套,枯燥讲解外国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人物,会在无形中剥夺学生对选文的感性认知和独特理解的权利,这样学生和教师会变成两个独立的个体,教学课堂将变得单调乏味。

三、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学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的必要性

1.语文教程旨在英美文学作品选文中渗透英语文化

通过对教学改革总目标的解读,我们归纳出以下几点:

(1)现今英语教学的内容之一是增强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培养学生尊重理解文化多样性的观念。作为中国文学重要组成部分的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文在完善现今英语教学内容方面至关重要。

(2)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文涵盖了多样文化的学习教育,体现了英语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特质。学生在大学阶段接触到较多的英美国家文学作品,在此期间选文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不但可以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多样性,而且可大大帮助学生领会作品的主题,了解西方国家的生活和情感世界。

2.社会产物决定着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文中渗透英语文化

语言和文化都是社会的产物。我们通过语言是学习文化,在学习和应用语言的过程中收获了文化。语言一直追随着文化的脚步,它随着文化的产生而出现,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壮大,每一种语言都在映衬着生养它的文化,文化是语言的根源。作为一种语言教学,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文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是无可替代的;作为一种文化教学,在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文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不但有利于了解语言特色还有助于领会主旨和人物形象。

3.经验证明应该在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文中渗透英语文化

教学实践证明,渗透英语文化在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文中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例如在《老人与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理解不到语句所要表达的深层含义,因为他们不了解文化背景。如果没有领悟到主人公是人性和神性的双重身份,更别谈对作品价值领会的多少。所以,在高中语文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文教学中渗透英语文化是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经之路。

英美国家文学作品选文是文化内涵丰富的材料,是对国家自然景象,民族风情和等方面的概括。教材编辑工作者既然就将它编进教材中,自然有着特殊的利用价值。它是大学生进入更广空间的通行证,也是陶冶情操、提高大学生素养的奠基石。作为教学事业的领路人-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能动性,将教材的价值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肖小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鉴赏[J].高中生.2011年18期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第2篇

上个世纪的八九十年代我国经历了一个从思想解放到文化反思的过程。在20世纪80年中期,我国在西方现代哲学,以及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影响下,使得我国文学界出现了一

种用荒诞扭曲的手法,来以揭示人中国现代主义文学,即非理性的潜意识的反传统的新型文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反思中表现出‘重写文学史”、“文学的现代性”、“现

代文学的转型”和“现当代文学的分期”等方面的问题讨论。新时期,我国社会从思想到现实的巨大变化,从创作、阅读领域都已经发生的种种变化,包括我国社会文学的进退、

纯文学的潮涨潮落以及通俗文学的持续走红,使得我国现代文学及后现代文学的价值面临冲击和挑战,本文将讨论我国现代文学及后现代文学的价值。

一、我国现代文学的价值

1、文学的人文属性和文化价值。新时期,不论是在创作还是阅读的领域,纯文学的领地都在不断缩小。“纯文学”在“纯”方面就是我们常说的单色的丝织品;而“文”方

面就是我们说的色彩交错、斑驳的器物或者是图案。“纯”与“文”两个字就是一对对立的定义。“纯文学”虽然属于文化方面,但是一方面体现出一个科学主义的口号,另一方

面展现出一个很难摆脱其想象性的东西形式。我们已经将一种本属人文领域的东西强行纳入科学的体系,但是结果出现的是很难不陷入一种难以克服的困境。假设我们用这样一种

科学主义的观念去寻找文学性,我们能得到的将是对文学语言的极端重视。而如果文学活动一旦脱离生活价值的领域,那么就将变成纯粹的“语言游戏”,这样他的存在意义也就

走到了尽头。 文化价值其实就是一种关系,也就是能够满足一种文化需要的客体和某种具有文化需要的主体,在文学理论和研究领域中,我们需要不断增强的对通俗文学的重视,

而且对正体现关于文学史的本体性追求的那种,并且采取以形式演化为中心的文学史写作。我们也需要在适度释放了它的写作激情之后,但是最后慢慢的显出了它空洞与苍白的一

面。人们在 “纯文学” 中认识到关于理论、实践都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所以在以后,我们只有不再执着于那种科学的追求,而应该是从充分承认文学活动的人文性和文化价

值,才能使得文学活动才能焕发出真正的活力。那么同时,对于新世纪以来,在文学研究或者是从文学转向文化研究,已经很极具说服力的证明标准。

2、 我国文学民族生活价值。在全球化席卷中国之际,民族的文化就是世界的,为了保持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民族作家队伍急需输入新鲜血液, 当前,对于当代的人们已不会很

排斥,用“民族的就是世界的”这一类说词,来防御性的口号来为文化的多元存在的理由,更多的意识到世界文学存在。并不是一色的、单极的,同时需要构建全球化时代真正的

世界文学,由于近代以来,我国人民形成的世界观念往往并不是一个平面的、均衡的,尤其是在各部分之间意义对等的存在,而在以西方文化视域为中心形成的是逐次向外扩展的

放射状圆环。对于我国,在文学方面应充分理解,尤其是需要承认各民族文学文化生活自身的意义。那么,我们只有在冲破单一的文学史秩序,并且对于以西方文学为中心的世界

文学,需要在想象之中才能形成一种全新意义上的现代文学,才更深层的表现出真正文学的价值。

二、中国后现代文学的叙事价值

后现代文学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产物,它全方位地批判现代文明发展的传统,主张反理性主义,认为理性把人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束缚起来。后现代文学没有中心,对各种

不同的标准都给予充分宽容,没有固定的作家或批评家群体,也不存在任何可以一呼百应的纲领和宣言,充分展现了其“不确定性”、“非中心性”、“非整体性”、“非连续性

”的特性,后现代文学注重个人的价值体现及其个性的发展。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始于八十年底末,基于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上的解放,使中国的文学附上了浓厚的后现代主义

色彩。这个年代的作家,深受的影响,具备烙印下特有的被遗弃的孤独感,对传统的价值观念产生质疑,对现实感到迷茫和困顿,代表人物有苏童、余华、

陈染等作家,其作品的主要特点表现为无中心主义、飘忽不定、多元化,他们主张没有限制的开放性、多样性和相对性,反对任何对文学创作产生制约的模式或规则。中国后现代

主义作家的支流派众多,各种思潮极度杂芜。中国后现代主义不但批判现实主义的旧传统,还反对现代主义的新规则,可谓将反传统推向了极致。在中国的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中

,涵盖了地下文化,街头文化,广告语,消费常识,甚至是生活指南等等内容,可谓包罗万象,许多看似极其生活化,与文学价值联系不大的范围,被作家给予精心包装,得以登

上文学艺术的殿堂。其审美价值和内涵许多读者自行思索归纳,作家只是对社会、人及客体作相应的展示,而没有强加预先设定的意义。后现代主义作品体现了现代出文学与哲学

的完美相融,具有精深的哲理性。作家通过自我表白的话语欲望,对人物进行塑造,打破以人为中心讲述完整的故事,作品的情节内容也具有极为明显的虚构性与荒诞性,作家极

为注重艺术形式与艺术技巧的创新,体现出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例如,王朔的消费小说体现了反理性主义思想,对世俗化的欲望加以放大,并大力提倡,在《千万别把我当人》

、《浮出海面》等一系列作品中,王朔塑造了一批从社会学意义上来说属于真正独立但从社会体制角度看又是零余人的人物形象,他颠覆了传统的价值体系,解构传统的人的归属

感。又如,在格非的名篇《青黄》体现了解构主义的为了文本放逐历史,文本之外,别无他物之说。中国后现代主义文学将传统的文学观念给予颠覆性地消解,使传统的文本、艺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第3篇

语文教学应是以多样性的形式存在的。不单单是指宏观上的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也是指对于不同体裁的文章,老师的教授方式也应不同。这样学生才会通过教师的讲解真正理解不同的文本,感受别样的语文。现代散文的种类很多,我们不但要看它们文体特征的不同,也要注意在讲授过程中的教学方式的差异。这样才能为学生呈现丰富多样的现代散文,从而让阅读教学实现它的意义与价值。

一、现代散文的含义特征

1.现代散文含义

散文是指以文字为创作、审美对象的文学艺术题材,是文学中的一种重要体裁形式。

现代散文指除诗歌、戏剧、小说以外的文学作品,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游记、传记、见闻录、报告文学等。它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分为记人叙事类散文、写景抒情类散文、议论类散文,报告文学、随笔、杂文等具有较强文学性的作品可根据其内容列为议论类散文。

2.现代散文特征

现代散文的内涵情感表达特征为:形散而神不散,意境深邃,语言优美凝练,富裕文采。篇章形式的特征:篇章短小,题材广泛,真实自然,情文并茂。现代散文表现情感最为个人化,也最直白。并且现代散文区别于其他文学体裁的一个特征是,它表达了作者的个人情感或者是个人观念。所以在学习与讲授的过程中,我们在关注现代散文的语言美的同时也要关注作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剖析。

二、现代散文教学过程中现存的问题

1.教学过程中的知识点与考点的遗漏

分析我国近年来的语文试卷,来归纳试题中现代散文的考点,再对比语文老师们的讲解。老师是否全部讲到了试卷中的考点,这是一个值得人深思的问题。这也是大部分?Z文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反思的问题。可能有一部分老师打着考点的旗号,在消减着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与热情。这一部分老师的确紧跟考试的步伐,但他们有违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而学生对其教学的反馈效果也很差。因为讲授的效果没有达到,所讲的知识点不可能在学生的脑海中转化为学生自身的知识,这样的机械讲授是没有意义的。

2.教师对现代散文教学方法的研究不透彻

第一,现代散文的课堂教学模式僵化、陈旧、老套。一部分老师还没有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抑或不屑于新课改的要求,忽视它的重要性。这种想法,着实不是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应有的想法。在实行新课改语文课程标准以后,教师似乎更加茫然,没有很好地应用现代散文教学方法,现代散文失去了在语文学科中的价值。

第二,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盲目追求现当代散文教学新模式。他们过多使用现代多媒体手段,忽略了与学生在现代散文解读方面的互动,导致课堂学习氛围越来越沉闷,学生并没有从老师的讲解中真正地感悟文章。

三、现代散文的教学建议

1.用艺术性语言点亮现代散文课堂

现代散文教学过程中,应体现现代文化气息。因此,教师应用艺术性语言点亮现代散文课堂,对不同种类的现代散文,应运用不同特点的讲授语。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学生发现现代散文教学内容本身的内在美。

2.对现代散文进行多元解读,针对不同类型散文采用不同教学对策

第一,写景抒情类的现代散文:应该把重点放在理解作者的情感与心怀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找到作者在景物描写中埋下的线索,还要注意用诗意的讲授语去进行讲解,更要理解作者的因景而发的情感。

第二,记人叙事类的现代散文: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相关背景和作者的相关经历。因为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通过这些真实的背景和作者经历,来理解作者所欲抒发的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达到与作者心灵相交的目的。而在讲授这类现代散文的文章时,教师应用更具有引导讲述性的语言去进行教学。

第三,议论类的现代散文:这类文章中不只有干巴巴的议论,其中还蕴含了许多作者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议论类的现代散文中,我们应该探索出作者心智的深邃和生命的本义。而教师的讲授语言应更加理性,引人深思。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阿特伍德;生态主义;当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2)05-0094-04

潘克栋(1963-),男,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外国文学。(江西南昌 330013)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是加拿大当代文坛享有国际声誉的女作家,她的作品往往表现为女权主义、民族主义与生态主义等三大主题。特别在生态主义方面,她不仅以小说的形式形象地描述人类的贪婪、残忍和需求的无止境,更以一位独具生态慧眼的学者来关注人类生态环境的前途和命运。本文着重以她的《可以吃的女人》、《浮现》和《使女的故事》等小说为例,来解读她小说中蕴含的生态主义的当代价值和意义。

一、前言

生态主义文学批评于20世纪90年代迅速崛起于英美。生态主义文学批评已经超越了以往文学本体论批评、社会学批评、科学化批评、印象式批评等范式类型,它把批评的视角放在了地球生物圈这个广阔的语境下,从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人类环境学和生物工程学等高度来探索人类与自然、与生态和与环境的关系问题。

特别指出的是,1973年挪威哲学家阿伦·奈斯发表《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长远的生态运动:一个概要》一文,提出了“浅层生态运动”和“深层生态运动”概念,这是较早也是较为系统的生态哲学观念。他认为:“浅层生态学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只关心人类的利益;深层生态学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关心的是整个自然界的利益。浅层生态学专注于环境退化的症候,如污染、资源耗竭,等等;深层生态学要追问环境危机的根源,包括社会的、文化的和人性的。在实践上,浅层生态学主张改良现有的价值观念和社会制度;深层生态学则主张重建人类文明的秩序,使之成为自然整体中的一个有机部分。”在这种生态哲学的影响下,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生态危机,生态主义文学批评也运用而生,如文学环境伦理学、文学深层生态学、文学生态女性主义等。生态文学批评倡导系统整体观点,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反对人类对自然的扭曲与施虐,反对人类的自私自利,反对对环境气候的污染。主张用整体的、和谐的、多样化的、非对抗性的、相互依存的原则,倡导用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等视角来评价和判断文学作品所寓含的生态价值和意义。美国生态批评的主要倡导者彻瑞尔·格劳特菲尔蒂将生态批评简单明了地定义为“探讨文学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批评”。总之,生态批评将生态哲学基本思想引入文学批评,生态批评的发展不仅体现了学者们的社会使命感和自然使命感,而且实现了文学研究与自然生态的联姻。

阿特伍德的《浮现》、《可以吃的女人》和《使女的故事》等小说也集中反映了这一严肃的主题。虽然这几部作品的成书时间都在生态批评初具规模之前,但阿特伍德以女性的细腻和独特的感受通过小说的形式来表达了一位学者对人类生态环境恶化的焦虑、内省和反思。

二、阿特伍德小说的生态主义解读

阿特伍德的小说的生态主义意蕴深厚,她主要是从人类破坏生态环境的恶劣行径、残忍地戕害人类的朋友动物、森林植物以及从这些恶劣行径的内省中反思人类的种种错误来表现文学生态主义这一严肃主题的。

(一)人类探索生态问题所经历的几个阶段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评价;原则

1.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语文课程评价要“致力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必然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考察,学生在高中阶段的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无疑是评价中的重点。值得一提的是,从这一“评价建议”可以看出,《课标》在语文能力的评价方面注意了不同类型的差别,这三种能力既是高中阶段学生语文能力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他们经过循序渐进的努力能够逐步达到的具体目标。由此还可以看出,评价本身不是目的,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2.评价应以课程目标为基准,面向全体学生

评价体现出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它的原则性表现在:首先,要求评价面向全体学生,要让所有的学生实现基本目标;其次,强调了课程目标是评价的基准,评价不能脱离课程的总目标和分类目标。它的灵活性表现为,在保证达成基本目标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不同兴趣、不同表现和不同学习需要”;要有重点,抓住关键,使评价有利于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程,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

3.评价要充分发挥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

“课程评价具有检查、诊断、反馈、甄别、选拔、激励和发展等多种功能。”“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首先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不应片面地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这里包含了几层含义:一是评价的功能是多元的,不能够只强调它的甄别和选拔功能。二是评价的诊断、激励和发展功能的发挥,主要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所以必须充分注重和加强平时的形成性评价。三是重视和发挥课程评价的不同功能,要区别不同的情况,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进行;只有正确的评价才能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同时也才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语文课程评价的上述功能实际上是发展性评价在语文学科领域的具体化,因为发展性评价除了基本的检查功能和固有的甄别、选拔功能外,它还有反馈调节的功能、展示激励的功能、反思总结的功能、记录成长的功能和积极导向的功能。

我们的评价要着眼于促进学生的发展,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必须跳出评价就是甄别,评价就是筛选的误区。那些为了迎合某种社会需要,单纯按照考试分数来为学生排队,区分所谓优生、差生的做法,不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与课程改革的要求格格不入。

4.提倡评价主体多元化

“评价主体多元化”是当前评价改革的重要理念和方向。如果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评价主体多元”强调“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突出的是“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那么,高中阶段为“使评价成为学校、教师、学生、同伴、家长等多个主体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重点则落实在“要尊重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地位”“指导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和促进反思”。很明显,前者是针对过去的“一元评价主体”而言的,即要改变教师是单一评价主体,而学生无法参与评价过程,只能充当被评价的对象这一不合理的现象,因此提出要让学生成为评价的主体。这种多元主体的提法显然是“从无到有”。而后者是在巳经确认学生的评价主体地位的前提下而提出的要求,它明显是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评价要求的提升和发展。

5.评价应注意必修课和选修课的联系与区别

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内容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五个不同方面,高中语文课程分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类型,学生学习这两种不同类型课程所达到目标的程度,便构成了评价的基本内容。“评价建议”指出:必修课和选修课,“它们的目标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构成高中语文课程总目标。语文课程评价既要注意两者的相互衔接,更要注意它们的不同特点。”课程类型不同,课程目标不同,课程内容不同,决定了评价应有所侧重:“必修课的评价应立足于‘共同基础’,而选修课的评价在注重基础的同时,更多地着眼于差异性和多样性。”

6.评价应根据不同的情况综合采用不同的方式

评价方式的多样化,指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具体的评价方式方法的运用不能一成不变,必须灵活多样。这种多样性是由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作用和学生语文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决定的。而语文课程内容和教学实施具有综合性的特点,更决定了语文评价方式方法的多样性。

评价方式方法的针对性,指的是任何一种评价方式方法的选择和实施都不是孤立的,而必须针对特定的评价内容和对象,依赖于一定的条件而进行评价。教学的实际情况是,一种评价方式方法可以顺利地完成某一项评价任务,但对完成其他项评价任务却不那么有效,甚至完全不适用,因此为保证评价具有实效,必须反对评价方式方法的机械套用。“评价建议”根据不同的发展要求,提出相适应的评价方式:如认知水平,需要通过书面的语文考试进行评价;如学生的兴趣特长,较适合于通过观察活动来评价;如学生的情感态度和实践能力等,用成长记录的方式能比较全面地评价;如探究能力,由于它的形成具有重过程、重体验的特点,所以不能简单地以活动结果作为评价的主要依据,而应将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与结果统一起来加以评价。这些都是评价方式方法要有针对性的很好说明。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第6篇

中图分类号:S15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湿地是地球表层上由水、土和水生或湿生植物(可伴生其它水生生物)相互作用构成的生态系统。湿地不仅是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也是众多野生动物、植物的重要生存环境之一,生物多样性极为丰富,被誉为“自然之肾”,对城市及居民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价值 。因此,对城市湿地的保护和科学规划就非常重要,下面就浅述城市湿地的生态意义和通过实例分析规划实施的途径。

一、城市湿地的生态意义

1.提供丰富多样的栖息地:湿地由于其生态环境独特,决定了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特点。中国幅员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物种多样性极为丰富。中国湿地已知高等植物825种,被子植物639种,鸟类300余种,鱼类1040种,其中许多是濒危或者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的类群。

2.调节局部小气候:湿地碳的循环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重要作用。湿地还是全球氮、硫、甲烷等物质循环的重要控制因子。它还可以调节局部地域的小气候。湿地是多水的自然体,由于湿地土壤积水或经常处于过湿状态,水的热容量大,地表增温困难;而湿地蒸发是水面蒸发的2~3倍,蒸发量越大消耗热量就越多,导致湿地地区气温降低,气候较周边地区冷湿。湿地的蒸腾作用可保持当地的湿度和降雨量。

3.减缓旱涝灾害:湿地对防止洪涝灾害有很大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和人类活动的干扰,造成了湿地的严重退化,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洪涝灾害就是生动的反面例子。

4.净化环境:湿地植被减缓地表水流的速度,流速减慢和植物枝叶的阻挡,使水中泥沙得以沉降,同时经过植物和土壤的生物代谢过程和物理化学作用,水中各种有机的和无机的溶解物和悬浮物被截流下来,许多有毒有害的复合物被分解转化为无害甚至有用的物质,这就使得水体澄清,达到净化环境的目的。

5.满足感知需求并成为精神文化的源泉:湿地丰富的水体空间、水边朴野的浮水和挺水植物,以及鸟类和鱼类,都充满大自然的灵韵,使人心静神宁。这体现了人类在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的与生俱来的欣赏自然享受自然的本能和对自然的情感依赖。这种情感通过诗歌、绘画等文学艺术来表达,而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文化。

6.教育场所:湿地丰富的景观要素、物种多样性,为环境教育和公众教育提供机会和场所。

当然,除以上几个方面外,湿地还有生产功能。湿地蓄积来自水陆两相的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肥力,是生产力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为人类提供食品、工农业原料、燃料等。这些自然生产的产品直接或间接进入城市居民的经济生活,是人们所熟知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功能。

在城市化过程中因建筑用地的日益扩张,不同类型的湿地的面积逐渐变小,而且在一些地区已经趋于消失(同时随着城市化过程中因不合理的规划城市湿地斑块之间的连续性下降,湿地水分蒸发蒸腾能力和地下水补充能力受到影响;随着城市垃圾和沉淀物的增加,产生富营养化作用,对其周围环境造成污染所以在城市化过程中要保护、恢复城市湿地,避免其生态服务功能退化而产生环境污染,这对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实例分析城市湿地规划实施的途径

下边针对咸阳湖建设为例分析城市湿地规划实施的途径。

1. 咸阳湖北护岸设计现状

咸阳湖是在穿越陕西咸阳市市区的渭河北岸人工围建的人工水体如图1,南岸是在渭河中央用混凝土建造的坝体,北岸是用以硬质的混凝土切面组成的护岸,这样的设计离生态化相去甚远,失去了湿地的生态价值。

图1 咸阳湖北护岸实际拍摄图

2.规划事实和改进措施

(1)岸边采用缓坡和仿自然植物群落设计根据本例的具体情况,由于湖水的深度不大,缓坡可从十米到数十米,视不同区段的具体情况而定,并采用仿自然植物群落的绿化设计,形成浅水区以芦苇、香蒲等为主的水生植物区,近岸以柳树类等耐湿植物为主的植物群落,岸边以乡土乔灌(如构树、杨柳类等)为主的植物群落的生态护岸果。

(2) 护岸植物的乡土性 护岸植物一定要选择乡土适生植物,以保证生态性和良好的护岸效果。

(3)注重原始土壤和制备的利用和保护河道及河岸的原来的熟土层及生长自然的乡土植被市经过多年的土壤演化和多年的生长形成的,尽可能的利用和保护,无论从生态效果和护岸效果以及经济方面都是最佳选择。在修建前,可以把原先一定厚度的熟土层连同生长多年而良好的自然植被层回栽到新的护坡面上,以较快形成乡土生态护岸。如果原来的坡面在新的工程设计中不变,其原有自然生长的乡土植被应尽量予以保留或适当的乡土性改造,如适当增加乡土性植物种类。

上面的基点归结为一点就是仿自然生态设计。生态化的设计让自然做功——增加了乡土之物多样性和丰富多样的动物栖息地,地下水文和河岸水文得到改善,充分发挥植物净化河天然氧吧的功能,发挥自然生态作为精神文化的源泉和生态教育场所的功能,发挥自然生态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天然功能,…

参考文献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第7篇

这主要包括作业量和难度的分层,分层的依据是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水平和发展要求。对那些接受能力强、知识掌握较快、态度认真的学生在作业量上可以少一些,但难度要加大,对这些学生甚至还可以不布置作业,让他们在课外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发挥。对于学习能力弱、态度不认真、知识掌握不牢的学生,可适当增加作业量。这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多与学生接触,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态度、知识程度,根据不同类别的学生设计相应层次的作业,使我们的作业做到有层次、有梯度、难易有别,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与提高。

语文作业设计应具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能够从内心深处激发我们对某事物的喜爱,趣味性是增加我们对事物兴趣的重要途径,特别是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中学生,一个小小的兴趣可能会对他们的一生产生影响。

一直以来,作业被老师和学生诠释为“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教师布置作业时“宁可布置一万,不可错失一题”,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成绩也就越好。事实上,学生能力的高低与机械作业没有多大关系,这些无止境的作业反而引起学生的反感,甚至引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抵触情绪。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我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要求,我们在中学语文作业的设计过程中应该力求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方式,降低作业的枯燥性。例如,学习对话、戏剧、话剧时,可以布置分角色表演的作业。这样不仅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这些课文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学生们真真切切地体验到了人物特征,更好的分析课文和理解课文,让学生感受原来语文作业除了写、背之外还能这样,增加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语文作业设计应体现多样性

这里的多样性主要指语文作业不应是简单刻板的抄写、背诵和漫无目的的发散思考,而应该是开放的、灵活的和多样的,以适合学生兴趣点和心理发展需要,用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多样的作业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想象力、逻辑推理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从而改变传统的语文作业读写背训练量大,形式枯燥,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倦感,效率较低下,不能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的状况。

当今时代的学生,他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当中去,体会学生的生活,在学生的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必然是学生感兴趣的,必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就对话类课文可以设计一个小品,由学生自导自演,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对话中的各个角色就某一问题展开辩论,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当然,语言的学习离不开积累,特别是一些经典的名词佳句,还需要学生记下来,运用到自己的语言实践中去。名词佳句的记忆也要一反传统的死记硬背的僵硬形式,可以让学生把名词佳句摘抄下来,根据自己的理解撰写读后感,甚至还可以对可以对精彩片段进行模拟创作。

文学价值的多样性范文第8篇

多元化(pluralism)与多样性(diversity)这两个 英文 中完全不同的词,在中文中常常被并用、混用乃至误用。本文试图深入分析这两个概念,其目的并非想厘清它们在语言修辞层面上的语义歧义,而是希望对当前全球化背景下我国文化产业化的政策选择进行一些思考。

多样性(diversity)一词,在生物学或文化人类学中十分常见。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多样性作为一种现实,通常是由特定的 历史 地理环境所造成,并随着全球各地人们交往活动的增多,交往速度的增快,即传播活动的迅速拓展,而日益为人们所感受和了解。这两者之间时有冲突:人类具有超强的传播和扩散能力,可以借助于各种知识和技能的传递所引起的科技进步,不断拓展自己的生存空间。其后果经常是各种大规模的人类活动破坏了生态,过度消耗了环境资源,从而使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遭受难以逆转的破坏。然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可以被看作是与文化多样性的丧失的互动过程,因为对生态环境的改变常常也意味着对当地人的生活环境的改变,从而最终导致他们核心生活方式的改变。[1]

单纯从原有物种多样性的保存或原有文化多样性的延续来看,传播显然并不是一个有利因素。它可能造成外来物种的入侵,或者强化了物种竞争,使强者更强,弱者衰亡。 自然 界如此,文化 发展 同样如此,欧洲人占领美洲,促成了当地土著文化的式微即为一例。[2]人类学家蔡华多年来潜心研究 中国 的纳人文化,认为这是人类文化多样性的一个有力证明。WWw.133229.CoM[3]然而在谈到纳人的未来时,蔡教授却担心这个不到三万人的文化也许最终会毁于艾滋病,或者像其他许多少数民族文化一样,年轻人为 现代 文明所吸引而“集体出走”或“背叛”。在漫长的生物进化的自然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多元竞争,适者生存的法则。大量的物种由于各种原因消失了,同时出现了新的、更能适应环境变化的物种。但是人类的在这方面的破坏力远远超过自然,人类活动所导致的物种消失远远大于以往。即使不考虑类似原教旨主义的生态保护理论,[4]而仅从自私的人类中心主义的角度看,大量物种的消失也依然是真正的遗憾:或者我们没来得及在物种消失之前发现其可用之处,或者大量物种消失所导致的生态环境的恶化最终危及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在文化多样性问题上,我们也同样观察到了弱肉强食法则的作用,而弱势文化的迅速消亡对所谓强势文化的负面影响也与上述自然界中的例子相差无几。因此,我们在谈论多样性问题的时候,不仅仅是在描述一种状态,而更重要地是强调对多样性的关注、发现、保护和再创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文化多样性是当代社会的基本特征,是自己一切工作的出发点。[5]作为人类共同遗产的文化多样性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对于人类就如同生物多样性对于自然界那样是必不可少的。[6]1998年斯德哥尔摩“文化发展政策政府间会议”的报告中也规定了尊重各种文化的义务和各种文化被其他文化尊重的权利。[7]在文化多样性问题上,我们显然不能接受文化专制主义要求边缘文化适应主导文化的立场,也不应简单地采取文化相对主义容忍但漠不关心的态度,而应当如美国人类学家吉尔茨(clifford geertz)所说:“并不是我们必须互相爱对方,或者争个你死我活……而是我们必须互相了解,并以这种知识与对方生活在地球上……我们必须学会领会那些我们不能接受的东西。正是在这方面,加强我们的想象力,领会我们所面对的世界;使用这种多样性,利用对多样性的研究。”[8]

多元共存被联合国确认为处理文化多样性的新的合适立场。多元化(pluralism)首先是一个 政治 学名词,它意味着多种利益集团、政治力量、决策中心的共存与相互制衡。多元化之所以产生,首先是因为没有一个压倒一切其他力量的绝对权威;其次是因为存在着鼓励多种权力参与竞争的机制。多元化即多元共存,所表达的不仅是差异,还包括接触、卷入和参与。[9]多元共存很清楚地避开了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它不是容忍和漠不关心,也不是实质上同化少数民族文化或把少数民族文化拖入“主流”文化的托词。创造性的多元共存包括多种文化群体积极的和动态的共存,把当地社会环境和公共活动领域相结合,允许创造性地接触和转变。[10]显然,多元化和多样性都强调了差异性的必要和权利。但多样性更表现出对文化历史性差异的尊重、关注和保护,而多元化或曰多元共存则带有未来眼光,强调在一个共同的世界中,不同文化依靠其自身的竞争力,接触、卷入和参与与其它文化的共同竞争,争取成为未来多元共存世界中的文化一元。多样性意味着一切文化形式,例如像纳人那样奇特的文化形式。而多元化作为一种理想,并没有保证所有文化的安然无恙,而是期待着文化本身的竞争力,或者某些促进接触和参与的机制的建立。

就目前来看,伴随着 经济 全球化,借助于媒介技术的强大支持,由西方文化 工业 所造就的文化产品和文化表现形式无疑是相当具有竞争性的。在此背景下,中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化。有著名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化应该并行不悖。[11]还有学者认为,“文化产业化与文化多样化不是对立的、冲突的关系,而是并存、互补和互动的关系。”[12]对此,笔者想提出几点不同看法,以深化讨论。

首先,与文化产业化相伴随的是文化工业的概念。这一概念虽然没有进入文化的范畴,但却进入了文化多样性的范畴,并有了一个国际性的标准。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4年7月草拟的《保护文化内容和 艺术 表现形式多样性公约》,“文化”指某一社会或某一社会群体所具有的一整套独特的精神、物质、智力和情感特征,除了艺术和文学以外,还包括生活方式、聚居方式、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文化多样性”指社会和社会群体借以表现其文化的多种不同方式。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域的文化表现形式各不相同。由此产生了人类各民族和各社会在其特性和文化表现形式上的独特性和多元性。文化多样性不仅表现为人类文化遗产以不同的形式得到保护、弘扬和传承,而且还表现为世界各地随时都在以各种方式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文化产品与服务所生成的文化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术语“文化产业”指产生上述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产业。[13]

文化产业或曰文化工业这个概念,在上世纪70年代比较集中地出现在一些国际文件中时,就引起了一些西欧学者的重视,并进行了被称之为“大众传播的政治经济学”的研究。[14]尽管欧洲委员会的专家和顾问们很早就确认“今天的文化普及是通过‘文化工业’的中介”,但文化工业从概念创造、编辑、推广、扩散到销售给消费者等不同阶段,都越来越和国际市场相联系,带有浓厚的商业色彩,并非常典型地体现出市场高度发育的语境中文化的角色与表现形式。虽然“文化工业”在工作组织形式、产品形态和内容的构成特点、制度背景、以及对产品和服务的不同受众进行不同定位等方面体现出一定的多样性,但其实质都是通过文化产品投资来实现资本的盈利。这个概念使它事实上忽视了非西方世界中更具普遍性的现象,即诸多后发达国家的文化传统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并非以“产品与服务”的形式存在。甚至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些区域传统的文化活动(包括文化内容以及艺术表现形式)未能像少数后工业国家那样,充分地以“产品和服务”的形式存在并且传播,文化多样性才成为一种现实的忧虑。[15]

据报道,素有“中国戏曲艺术摇篮”之乡美誉的山西曾经拥有52个地方小剧种,但目前,除四大梆子外,仅剩下28种。一些极具地方特色的小剧种已成为戏曲史料,有的甚至没有留下任何录音录像资料。在西藏,被誉为“东方荷马史诗”的《格萨尔王》,已经到了差不多人亡歌息的地步。曾是指定迎请班禅时跳谐钦舞的村子之一康马县郎巴村,会跳这种舞的只剩下几位老艺人。在四川,曾经是长江魂魄的川江号子,如今几成落寞的千古绝唱。[16]事实上,大量民间的、地方的文化传统和文化表现形式,在未及成为具有商业价值的可流通的“产品与服务”之前就几近湮灭。或许及时进行文化产业化改造是保持维护文化多样性的一种方式,如以丽江古乐的开发为代表的各种传统文化的开发利用。但是不是能够对所有传统文化都能实现盈利性的商业开发?即便可以,这种开发是否真正有利于文化传统的保护?这些都是尚未解决的问题。人类文化最核心的存在方式是文明代际传播的自然延续过程,是文化社会属性的体现。而文化产业的概念突出强调的是文化的商品属性或曰利用价值。从文化工业的角度界定文化,事实上夸大了大规模生产、复制与扩散活动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的意义和作用,无助于提升文化活动的精神价值,更无助于保护与促进文化多样性的目标。因此,在联合国《文化多样性公约》草案中也“注意到信息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全球化进程,这些进程为加强各种文化之间的互动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但同时也对多样性构成威胁,并有可能造成文化表现形式的贫乏。[17]

在当今世界中,覆盖范围包括磁带、书籍、电影、广播、电视、报刊、摄影、艺术复制品和广告以及新的视听方面的产品和服务的“文化工业”已经构成国际文化交流的主流,并因其经济地位和文化价值而成为各国外交中的主导因素之一,成为一个国家“软实力”中的一部分。而这种战略考虑显然不能完全用产业、市场规则来 计算 或主导。法国自1979年以来就试图在重新调整对外关系的设想中掺上“文化工业”的概念,认为文化将和政治经济一样,成为今后国际关系的构成要素。而“没有人不承认法国的文化工业产品在承受着众所周知的扩散不足的痛苦,这是缺乏适应能力的结果。”[18]他们批评法国文化工业生产分散、组织松散、投资能力薄弱,法国文化产品在全世界的经济扩散还在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手工阶段,手段陈旧过时,商业上没有利润,文化上没有旨趣,影响范围小等等。因此在各种谈判和宣传中一再强调法国的“文化特殊性”。实际上,所有这些批评都同样可以用来描述中国的文化工业,甚至更有甚之。因为中国的文化产业化程度远远没有达到可以平等参与国际竞争的程度。既然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化发展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文化表现的重要形式,中国就应该加强文化产业化,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趋势,通过产业化的大众文化和真实的民间文化的交换,显示现代文化与伟大传统之间的联系,以开辟一个更为宽广的领域来思考民族身分和民族大众文化的形成,提高本国文化的竞争力,在国际性的接触、参与中努力实现中国文化和世界其它文化的多元共存。

文化产业化发展当然是要面向市场。但是在目前形势下,完全依赖市场,取消国家干预,是否有利于我国文化产业参与全球竞争?美国学者弗里德曼曾指出:“全球化具有其自身的一系列经济规则——这些规则围绕着公司的开放、取消管制和私有化而运行。”[19]这些规则所造成的可见结果是全球媒介市场被规模庞大的跨国商业媒体集团所控制和瓜分,他们具有自我保护能力,一定程度上可以超越国家主权,并限制市场的充分竞争,从而使发展

与此同时,我们还应当看到,政策扶持本国文化产业化 发展 仅仅是参与国际文化多元共存竞争的一个方面。它虽然重要,但对于保持文化多样性来说显然不够。作为一个文化大国,需要对各种尚未或无法进行产业化的传统文化进行及时的发掘、整理和保护,这既是国家政策公共性而非单纯商业化选择的体现,也是从长远来说增强民族文化生命力,增强国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的明智选择。所以,文化产业化是一种潮流、趋势,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积极参与,但又不能完全让文化遵从纯粹自由主义的市场规则。这除了有保护我国文化多样性、提高自己软实力的考虑外,还涉及到一个基本常识:有时暂时缺少市场价值和竞争能力的恰恰是文化中的精华、优雅或微妙之处,因为优美、精致与商业价值本来就不是同一类概念,无法相互衡量、比较、印证。文化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谈何容易,对绝大多数西方人来讲,顶级的 中国 书法作品也不过是鬼画符;中国的旧体诗词他们也无法欣赏。如果按产业化的规则,它们的价值还不如《木兰》动画片。 此外,我们也无法断言文化不应具有教化功能而只是娱乐的工具。在相当多的情况下,受众或曰顾客需要培养、 教育 ,他们的品位、审美观都不是天生的,而是教育的结果(在中文语境中这正是“化”的原意)。回想上个世纪70年代末国门初开时, 电子 轻 音乐 便是时髦的象征。曾几何时,中国“中产阶级”的家长们不是都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钢琴了吗?文化是需要扶持的,高雅或独特或清新都是有代价的。要维持文化的多样性、弘扬传统文化,都不能斤斤计较一时得失,或完全委诸市场。有时文化的完全产业化就如同让禾苗与野草去公平竞争,其结果可想而知。

文化的发展可以视为一个社会发展的最高形式和最终目标,但是在国际传播的现有态势下,中国文化如何才能继续在世界上保持其永久的魅力而不是沦落为 历史 的追忆呢?产业化无疑是推动文化发展的一剂良药,但如何更好地利用它,发挥其最大疗效和最小副作用,显然还需要更多的思考和审慎的策略选择。

[注释]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关士杰等译:《2000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