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科技创新与传承

科技创新与传承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科技创新与传承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科技创新与传承范文第1篇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发展低碳经济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高等学校担负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应对低碳经济发展要求,学校应全面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提升大学生创新水平和服务能力。本文分析了我国低碳经济条件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功能特点,提出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有效运行的对策。

关键词:

低碳经济;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研究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引起国际社会极度不安,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受到广泛关注。高等学校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是我国区域经济建设的排头兵,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大力提高我国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加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低碳经济背景

随着全球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能源消耗危机、环境持续恶化问题对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人类不得不开始反思以往发展模式的弊病,思考能否用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取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的《能源白皮书》[1],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英国政府认为,低碳经济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研究表明,由于人类社会大量使用化石燃料致使温室气体(CO2)浓度一直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温室气体(CO2)浓度上升引起“温室效应”“不断加剧温室效应将会严重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其严重程度不亚于世界大战和经济大萧条”[3]“世界各国必须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拨出1%(约合1840亿英镑)对抗全球变暖,否则全球经济将付出比治理还要高5—20倍的代价。世界每排放1吨二氧化碳,会造成至少85美元的破坏”[3]。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可能仍旧建立在消耗化石燃料基础上,必须建立以低碳经济为特征的发展模式(见表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与此同时,资源消耗巨大,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同时,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快速增长(见表2)。据荷兰环境评估局(PBL)2008年6月17日的报告指出,中国是2007年最大的CO2排放国,中国2007年CO2排放比美国高约14%,占全球排放增长量的2/3,[4]近几年增幅虽有回落,但能源消费总量仍在高位运行。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高等学校必须从低碳经济发展的特定角度认清其在区域创新以及创新型国家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深入了解增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能力与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发展的必然联系及其内在逻辑,按照教育发展规律和高等学校自身发展逻辑,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切实解决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些不利于发挥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加强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研究,提高大学科技创新能力,对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二、基于低碳经济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原则

基于低碳经济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复杂系统,确定其指标体系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进行科学构建。

1.系统性和典型性相结合的原则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包括许多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共同作用在一个大系统中。因此,在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为了较为准确的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首先需要考虑系统性原则。在设计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时要以宏观视角入手,站在系统的角度通盘考虑,还要以点带面,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决定性、典型性的指标作为重点参数。

2.科学性与可操作性相结合的原则基于低碳经济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应建立在科学、客观基础上,指标体系明确清晰。体系指标的设计必须以低碳经济理论、生态理论、区域发展理论、国家创新系统理论等为依据和背景,采用科学的理论做出客观、可信的评价。科学性原则要求选择的指标能反映目标构成、目标和指标之间的真实关系,客观真实反映区域低碳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能力。同时,选取的指标易得、易懂、易操作。

3.动态性和稳定性相结合原则科学技术在创新中不断发展。低碳经济背景下所构建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许多旧问题得到解决,新问题又会不断产生,系统的很多特征会随时间而改变,要随机对其进行监测,构建的指标体系也要不断进行调整[5]。指标体系的调整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但要求一些考核指标应保持相对稳定,这既是事物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进行比较、分析事物发展过程并预测其发展趋势的需要。

4.开放性与独立性相结合的原则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图1示)。它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不断地与区域外部知识、信息进行交流并自动调适。因此,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不仅要实现区域内各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连接,而且要实现与国家及其他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连接[6]。建立开放的科技创新体系,通过区域间的人才、技术和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流动,获得信息、知识和技术等互补性资源,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体系内的考核指标还必须尽可能相互独立,避免交叉。

5.易得性与可比性原则在考虑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相关指标准确性同时,还必须考虑指标的易得性。每项指标应可得、易得,可测、易测,只有这样才能提出参考意见。指标体系中所涉及的指标数据应尽可能通过统计、监测、调查等手段获得。还应要求指标数据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易比、可比,并据此提出改进意见。相关数据测算方法应明确,过程不要过于复杂。

三、基于低碳经济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

1.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基本构成要素构建基于低碳经济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各高校的努力,更需要国家和地方教育、科技和产业部门的积极组织与协调,需要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互动,也需要与大学之外的科研单位、产业组织和政府机构有效互动,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创新功能。根据上述原则,我认为目前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体系应包括以下6个基本要素(如图示):(1)创新理念。创新理念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灵魂和旗帜,对创新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应赋予它新的内涵。包含什么是创新、高校科技创新如何实施、评价和推进。创新理念不仅包括以上宏观方面,还贯穿于创新方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微观环节。(2)创新组织机构。组织机构是高校科技创新的实际运作体系,包含多个层次和类别的各种机构、组织等,分为实体机构和虚拟机构两类。既包含院、系、所、室等具有实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科技创新团队和教学研究单位,也包含各种形式的虚拟性和临时性课题组、协作组以及科技创新团队等。(3)创新基础设施。这是科技创新活动必不可少的硬件基础和物质条件。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对物化形式的知识的依赖性不断加重,物化知识的表现形式即是各种形态的科学研究设施。一流的大学应有一流的科学研究和办学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物质知识进行科技创新,不断发展基础设施和研究装备是高校科技创新的有效载体。(4)创新人才队伍。人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决定性因素,优秀人才的培养既要强调其自身的因素,也要符合发展的规律,离不开其生长环境。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科技人才队伍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科技前沿,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5)创新运行机制。即各种政策法规和管理制度,激发和保障高等学校创新活动并提升其效应的重要外部条件。科技创新有其自身规律,制度设计上要切实鼓励和保障学术自由、倡导原始性创新、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与奖励制度,通过制度将创新体系中的各种要素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合力。(6)创新成果。创新成果是高校科技创新运行的目的和结果,是体系内各要素综合运作的全力指向,也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重要体现。其存在意义在于检验体系运行效果,揭示科技创新体系运行的内在逻辑。很多有关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研究文献从不同角度论述了其构成,本文的论述也仅是一家之言。当然,上述6个组成要素还可进一步细化为二级指标,限于篇幅不再述及。

2.低碳经济条件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功能与特点(1)它是传承与创造的有机结合。低碳经济背景下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首先要履行大学的基本功能,即对人类文明与文化的传承。但从建立创新体系高度看,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体系一定要体现时代特点,要在传承过程中有所创造和提升。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表明人类对其发展的反思。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类越来越感到原来的经济发展模式已走到尽头,只有转变原先的经济发展方式才能使人类社会得以持续发展。因而,现阶段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只有在传承与创新之间寻找新的坐标,在低碳经济指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2)它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是近几年的事,不同研究出发点不同观点各异,是等到理论成熟后再实践推行,还是边摸索边前进?要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结合过程中,高等学校的科技创新体系担当了重要任务。高校作为先进文化的引领者,对区域低碳经济建设作用显著。现代意义的高校从诞生起就一直代表一定区域内的人的科技文化修养和文化素养。作为传播文化、培育思想与培养情感的基地,高校是以直接或间接、显性或隐性方式向整个社会经济系统传播各种先进理念。这些理念体现在经济发展的各个环节中,不断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3)它是教学与科研的有机结合。教学是高校作为育人单位最基本的活动方式,也是大学最重要的职能,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因此,当代教学绝不仅仅是对已有知识和技能的简单传授,而是在教学过程中灌输创新思想,培养创新精神、激发创造性思维。这也是当代大学发展的基本方向。当代社会发展要求加速高新技术的孵化和向生产力转化,低碳经济背景下的高校科技创新团队要将研究前研的最新成果不断引入教学课堂,形成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4)它是育人与服务的有机结合。高校的基本功能是育人,即培养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人才。这种培养绝不可能是传统的象牙塔式的自我封闭式教育,而是通过科技创新服务社会。在低碳经济背景下,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只有将育人和服务相结合,积极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参与国家的科技进步、产业开发和服务社会,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才能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5)它是科技与人文的有机结合。自然科学与技术具有价值中立性,它既可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动力,也可能成为社会文化的破坏因素,其功能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把双刃剑。随着认知的不断提高,人类逐渐认识到,在发展低碳经济总体要求下,当代社会不仅需要发展自然科学和技术,也十分需要发展人文社会科学和人文社会技术,两者不可偏废。只有这样,当代高等教育才能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真正确立大科学、大教育理念,才能建构具有全面创新功能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6)它是静态体系与动态互动的有机结合。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与低碳经济建设分属两个静态体系。高校科技创新体系通过文化流、人才流、技术流等对低碳经济建设体系产生作用,而低碳经济建设体系通过信息流、资金流等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产生反作用,两者形成一个相对封闭静止又循环不止的互动体系。正是由于两个相对静止封闭的体系之间的有机结合,产生互动形成作用与反作用关系,因而形成两大系统相互作用的螺旋上升式发展格局。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与低碳经济之间的互动关系如图3示。

四、结论

高校在建设科技创新体系时,必须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应大力营造创新环境,努力倡导创新精神和创新文化,按照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构建创新团队和学习型组织,构造创新平台并加强软件建设,引导高校科技人才自觉参与到无止境的科技创新活动中去。这样才能使高校的科技创新活动紧跟时代潮流,充满活力和创造力,在促进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同时体现其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UKGovernment.EnergyWhitePaper,OurEn⁃ergyFuture:CreatingaLowCarbonEconomy[R].2003.

[2]IPCC.EmissionScenarios[M].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0.

[3]NicolasStern.TheSternReviewontheEco⁃nomicsofClimateChange[R].2006.

[4]PBL.ChinacontributingtwothirdstoincreaseinCO2emissions[EB/OL],2008-6-13/2010-04-15.

[5]程晓民,叶正波.区域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J].统计与决策,2003(12):14-15

科技创新与传承范文第2篇

 

1 引言

 

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前知识经济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对国家、民族、还是对大学生自身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汽车人才发展战略研究》指出,汽车产业人才需求在2015年将达到500万人,到2020年会突破776.23万人。上海市国际汽车城需要汽车贸易、研发设计以及科技博览为一体的人才以万计,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汽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汽车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也日益突出,汽车社会正在快步向我们走来,对汽车服务业的需求也因此猛增。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对汽车科技创新人才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更高要求,高素质科技创新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已持续多年[1]。基于此背景,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措施,为汽车类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2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现状

 

我国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相对于国外来说起步较晚,成效并不显著,到目前为止,还处于摸索发展的阶段,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总体就是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起步较晚,仍未得到普及,同时也未形成相应的制度;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人才培养计划中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大多数高校既没有列入大学生教育的日常环节,也未普遍开展,只有部分高校将大学生科技创新列入了人才培养计划,但是也不是作为主要模块,仅是增设相应的基础课,比如“创新教育”课程,或者列入选修模块,参与相应的科技创新获得相应的学分,但是学生有其他更便捷的途径获取选修学分,就会不考虑科技创新方向,因此,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急需构建[2]。

 

2.2 影响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因素

 

(1)学生对科技创新认识较浅显,不能体现活动主体性

 

目前,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很少有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的。一方面,当一个科技创新赛事出来的时候,大多数都是由老师组队,给学生命题,然后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另一方面,还有很多学生参与的科技活动是以指导老师的科研项目为基础的,他们只需按照老师的要求做项目即可,这严重地影响了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同时也减弱了他们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兴趣。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整体素质不高,并不主要是由于他们缺少相应的科技创新能力知识,而是由于他们对科技创新的认识不够深入,没有发挥他们的活动主体性,缺乏独立的创造过程,没有真实的体验,只有将自身的创新素质运用到实质性的问题上,才能提高自己。

 

(2)缺乏相应的制度、资金和激励

 

由于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起步较晚,本身还处于摸索发展阶段,没有形成完善的体系,大多数高校对于科技创新缺少相应的明文规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或激励制度,使得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难以持续,难以形成体系。据不完全统计,目前仅有不到1/3的高校有对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活动及项目进行资助,而汽车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许多项目科技创新作品是需要做出实物的,都是需要大量资金作为后盾的,例如本田节能大赛,飞思卡尔等,需要做出相应的赛车,那么就需要资金投入,如果没有学校的资金扶持,是能难进展下去或出好成绩的。同时,如果学校的不资助不扶持,也间接使学生认为学校不够重视创新项目,严重的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另外,在校内没有构建相应的制度,缺少宣传,没有激励,学生往往不知道科技创新的时间节点,也没有动力去完成。

 

(3)注重职业资格证件,轻视科技创造

 

应试教育的存在使得升学考试是我国评判学生的唯一标准。目前,在很多高校出现了“双证”,即学生毕业后都有相应的职业资格证,学生为了使自己在毕业后更有竞争力,能适应岗位需求,因此在大学期间会花时间精力去考虑相应的资格证书,比如“二手车鉴定评估师”、“汽车修理工”、“汽车营销师”等,且这类资格证书比科技创新更容易,而且同样可以获得相应的选修或课外学分,因此学生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去考证而不是去进行科技创新。

 

3 提高汽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措施

 

3.1 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

 

对于高校科技创新各级管理部门,特别是系部和学生辅导员、老师要大力做好相关宣传工作,让更多的师生参与进来,逐渐形成一个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并且传承。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注重相应的科技创新氛围,大宣传,对历届科技创新的成功案例或获奖作品进行展示,需要的科技创新能力要求进行说明。目前许多高校已经开始重视科技创新氛围培养,并选择主要科技创新项目作为特色、重点去培养,然后逐渐扩大科技创新范围。比如有的高校,汽车类学生以“机械创新大赛”、“全国数字化创新大赛”为汽车系的传承赛事,专人专项进行负责,成立科技创新小组,逐渐又发展到“节能减排”、“挑战杯”等影响力较大的科技创新项目中。

 

3.2 重视课内外结合

 

仅限于课外活动是无法使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良好运用,一定要与课内结合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首先要学生有相应的汽车科技前沿知识,那么必须改革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引入最新的汽车科研进展,同时改革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创新意识的培养;其次,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汽车类科技创新很多需要做出实物,需要进行相应的程序编写,那么就需要加大实践教学比例;最后要做到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课内学习理论知识,课外将理论知识灵活有效的运用,构建课内外结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3]。

 

3.3 加强科技创新实践环境建设

 

大学生科技创新需要一个良好的平台,就需要不断去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这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首先应在资源上给予更大力度支持,比如提供专项实验室,满足相应的创新活动的场地和仪器设备,汽车类科技创新很多赛事需要相应的跑道,就必须有相应的场地和环境,这样学生有了创新环境,也能够全身心去投入。其次是引进科技创新指导老师,目前许多老师没有相应的科技创新经历,虽然理论知识丰富,但是很难将学生带入最高赛项,那么就需要学校引入企业技术人才。同时,学校相关管理部门应积极运作,为高校创新项目和企业牵线搭桥,联合各汽车制造厂、修理厂、4S店,建立校企合作基地,为学生创建一个与企业一线技术人员交流的平台,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

 

3.4 充分发挥大学生的科技创新主体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在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中,应该在教师把关,学生自主实施,包括,自主选题、自主设计实验、自主开展科学研究等。而目前,很多高校提倡大学生科技创新,甚至在年终考核中加入科技创新的指导情况,因此,很多都是老师找学生组队,老师筛选题目,指导学生完成相应的项目,学生缺乏创新的过程,从长远来讲,是不利于学生科技创新氛围和能力培养的。其次,学生过多依赖指导老师,遇到问题不是独立解决而是寻求老师帮助。

 

目前很多高校的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多半是指导老师的研究项目,有限的创新能力使得大学生参与科学研究项目主要是做一些基础性的工作,基本按教师的计划或方案开展研究,很少有自己的创意想法。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也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但从长远和大学生高层次的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来讲,这可能是学生过多依赖指导老师,自己的创新意能力也得不到较大的提升,所以必须鼓励部分原创性的项目,充分未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4]。因此,必须重视这一现象,加强学生的创新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科技创新主体[5]。

 

4 总结

 

由于汽车专业对实践要求高,提高汽车类大学生创新能力,首先必须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学校要有完善的科技创新规章制度,使科技创新活动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给予支持与激励,其次要校内外科技创新环境,校内基地,校外实践平台,最后要注重学生的科技创新教育,加强学生科技创新的引导与培养,发挥学生科技创新的主体性。

科技创新与传承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云南电网;科技创新;企业文化;文化培育

作者简介:叶锋(1958-),男,江苏南京人,云南电网公司技术分公司,高级工程师;张晓春(1977-),男,云南宜良人,云南电网公司技术分公司,高级工程师。(云南 昆明 650051)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2)33-0075-03

科技创新归根结底是人的创新,科技进步需要一种能够得到全体成员认可的企业精神和工作作风,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和保护科技人员的创新热情与活力,正是这种企业精神和工作作风抽象而成的文化,对于企业的科技发展起到关键的导向、激励和协调作用。①近年来,云南电网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相对于国内外其他先进的电网企业,公司的科研基础还比较薄弱,科技人才建设、科技创新能力与公司“全国电网行业科技领先”的目标还有较大差距,这与公司科技发展中忽视了创新文化建设有一定关系。本文在对云南电网的问卷调查及访谈调查、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电网科技创新文化的定位、目标、原则以及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形象文化及行为子文化的培育措施。云南电网公司科技创新文化的培育致力于打造科技创新软实力和文化力,对于贯彻南网“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和实现“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增强驾驭大电网能力”的核心目标将产生重要的意义。

一、科技创新文化调研

1.访谈调查

通过座谈、研讨会等形式,多次对云南电网技术分公司领导及部分员工进行访谈。访谈的主要问题包括:云南电网科技创新现状和问题有哪些?对科技创新制度层面的设想和希望有哪些?科技创新实践活动中有哪些典型案例或素材?科技创新的重点、难点及关键因素有哪些?

访谈调查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归纳如下:

(1)云南电网由于其特殊的行业特征,因外部的竞争压力不足而缺乏创新动力。电网行业的特征决定了科技创新文化的必要性。如何打造文化软实力,为科技发展提供动力,成为云南电网科技创新的关键手段。

(2)云南电网要努力实现全国行业科技领先,打造科技创新文化软实力的水平,也要定位于“全国行业领先”。

(3)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与科技创新文化培育是两项不可或缺的工作,两者是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关系。只有明确这个定位才能培育出云南电网良好的科技创新文化环境。

(4)推进科技创新文化的关键是:立足岗位,以创新推动工作,在创新中成长;拥有专业的优秀的创新团队,互帮互助;不断学习,进一步加强自主核心技术;创新观念是核心,应发动全员推广创新文化。

(5)科技创新文化培育应该注重其实践性,称之为文化的落地。因此,云南电网科技创新文化的落地和实践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6)人才是科技创新的重中之重。云南电网科技创新目标以培养领军人才为核心,并以此为依托,注重基层人才培养,形成多层次、全方位人才体系。

(7)高效的激励机制是培育人才的助力器,构建公平合理的人才建设机制,打造人才发展大通道,以健全的管理机制保障科技人才成长全过程。

2.问卷调查

对云南电网公司技术分公司、电力技术研究院和昆明供电局三个部门有针对性地设计了问卷,向三个部门共发放问卷123份,并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120份。通过对回收问卷的综合统计分析和交叉对比分析,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

(1)科技创新体制的重点是人才队伍建设机制、科研经费合理配置机制、自主创新转化机制、科技创新协同机制、创新激励机制。

(2)影响员工工作态度的因素,从员工方面来看是:责任意识、效率意识、团队合作、认真态度、敬业精神。从公司方面来看是:重视人、关心人、尊重人。

(3)科技创新文化中最主要的主题词是:创新、学习、人才、合作、责任。

(4)科技创新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争先创优、团结协作、不断学习、恪守诚信、尊重个性、容忍失败。

(5)科技创新文化体系应当突出的子文化是:创新文化、质量文化、学习文化、安全文化、诚信文化。

(6)推进科技创新文化的有效手段是:建立评价激励机制、领导机制、结合学习型组织建设、融入日常工作、制订标准、严格考核。

二、调研结果分析

1.科技创新文化要解决的问题

(1)在创新文化意识方面,强化员工创新意识,鼓励主创精神、团队精神,营造企业创新动力机制赖以形成和高效运转的创新环境,真正形成文化对技术进步、创新成果实现的推动力。

(2)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培养科技人才队伍,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推动整体科研力量形成“合力”,以技术优势保障科技发展。

(3)在创新管理机制方面,完善科技创新机制,以制度、规范、标准保障科技创新全过程,促进创新发展。

2.科技创新文化培育的重点

(1)文化理念。要以南方电网发展理念为统领,以南网发展方略为前提和指导,将南网文化根植于公司科技创新文化培育中,注重文化的融合性、传承性,并在此基础之上体现“个性化”,充分挖掘云南电网自身特点,提炼特色文化理念。

(2)文化体系。包括理念文化、制度文化、形象文化、行为文化。这四个子系统构成了科技创新文化由表层至深层、由理念到执行的有序结构。理念文化是科技创新的核心价值观和基本信念;制度文化是理念文化付诸实践的主要载体,也是形象文化和行为文化的规范,对科技创新文化的贯彻与实施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形象文化和行为文化是科技人员精神面貌、工作风格、综合管理水平和专业技术能力的集中体现,既要成为科技创新工作的行为准则,也要成为科技创新工作的形象展示。

(3)文化要素。创新、人才、学习、合作和责任是科技创新文化培育的关键要素。创新是科技发展的源泉,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核心,不断学习是持续创新的保证,营造良好的合作氛围、打造科技创新团队精神是科技创新成就的保证,而责任意识则是对科技人员的素质要求。

(4)强化实践。关键在于将制度文化与形象文化、行为文化系统地结合起来,以制度规范行为,以行为完善制度,搭建执行体系宣贯践行科技创新文化,将文化转化为员工的行动准则和自觉行动,并建立不断深化的长效机制,将文化融入管理、切入业务、植入行为,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凝心聚力的强大作用。②

三、科技创新文化培育思路

1.目标和原则

(1)一个定位。科技创新文化是影响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发挥的关键,要起到凝聚人心、激发动力和责任心的作用,并形成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氛围和开放、宽容、交流、合作的风气,形成鼓励个性发展和奋勇争先的机制,使科技创新活动进入良性循环。科技创新管理机制与科技创新文化相互支撑、相互补充、共同作用,实现云南电网“全国行业科技领先”的科技发展目标。

(2)一个目标。以理念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为支撑、行为文化为基础,全面培育和打造云南电网公司科技创新文化体系,努力探索文化落地的实践机制,实现科技创新文化“率先探索,南网领先”的建设目标,为云南电网中长期发展规划目标的实现提供坚强保障。

(3)六个注重。坚持“六个注重”原则,即注重创新理念、注重文化传承、注重团队精神、注重以人为本、注重学习借鉴、注重践行实效。

2.理念文化提炼

(1)科技创新宗旨:依托“两型两化”,支撑“两个转变”。

(2)科技创新使命:提高科技水平,驾驭现代电网。

(3)科技创新理念:创新、学习、人才、合作、责任。

(4)科技创新核心价值观:

1)创新观:尊重个性、容忍失败、自主创新、引领未来。

2)学习观:学习生活化、工作学习化。

3)人才观:人才优先、以用为本、高端引领、支撑发展。

4)合作观:团队精神、团结协作、整合资源、攀登高峰。

5)责任观:敬职业、守诚信、优电网、促和谐。

四、制度文化培育

科技创新制度文化的培育一方面要从科技创新人才开发培育、选拔使用、评价激励和合理流动的角度入手,在现有管理制度和办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及相关管理制度和办法;另一方面要从科技创新的创新、学习、人才、合作、责任等核心理念的要求出发,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的角度来梳理和补充科技创新领导体制、组织机制和管理办法,作为科技创新制度文化建设的基础。

1.完善科技创新领导体制

完善和加强科技创新一体化推进的领导体制和科学决策有效推进的管理体制,加强科技创新管理的领导和决策,在科学决策、高效操作指导的基础之上充分协调、调动各方资源,强化责任力,以协作效应形成科技创新综合能力。

2.完善科技创新管理机制

在公司层面,打造科技创新项目、资金、人才和知识管理平台;在技术分公司层面,打造科技创新研究平台和人才培育平台;在基层生产单位层面,打造科技创新实验平台和技术推广应用平台,形成分工合作、协同统一的科技创新体系。

3.完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针对科技创新“科技领军人才、技术专家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海外高层次人才”,营造“科学评价、发掘人才、合理使用、有效激励”的人才工作氛围,分别制订各类人才的发展规划和培养、选拔、评价、使用和激励办法,为公司科技创新工作目标的实现奠定人才基础。

4.完善学习机制,打造创新团队

建立和完善科技创新人才培训管理办法和培训目标考核办法,倡导“终身学习,全过程学习”。鼓励全员学习,全面提升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打造“创新团队”。

5.完善科技创新项目管理

加强科技创新目标管理,从科技项目的产生、论证、立项、储备、过程管理、质量管理、进度管理到验收、鉴定、评奖、后评估、推广应用等闭环的管理模式,形成高效的科技项目管理体系,体现科技创新“集中财力、突出重点、成果转化”的强烈需求;建立自主知识产权转化机制,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建立科技创新成果推广应用机制,加快科技创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6.把科技创新成果评价激励与人才评价激励结合起来

建立科技创新评价激励机制。鼓励科技人员不断提高技术水平,激发创新活力,形成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工作氛围,将科技人员的个人发展与公司科技创新成果评价激励有机结合起来。有效保护科技成果创造者的合法权益,体现科技成果创造者的价值和利益。

7.建立科技创新协同交流机制

以科技项目协作和科研协作团队建设为抓手,加强各部门、各体系的内部联系,发挥协同效应,以协作效应形成技术创新综合能力;以公司学术委员会和科技项目管理委员会为平台,加强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和信息及技术交流;与国内外科研机构、大学、著名的电力企业开展技术交流及合作,加强学习借鉴和交流合作。

8.切实提高自主创新水平

严谨对待科研,杜绝弄虚作假的欺骗行为,避免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科研成果,严禁剽窃、侵夺他人科学技术成果,对违反科研职业操守的学术不端行为给予严格约束,形成“严谨科研、诚信科研”的学术氛围。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切实提高公司自主创新水平。

五、形象文化培育

从云南电网科技创新的实际出发,形象文化建设要通过科技创新突出成果展示、科技创新示范平台建设、实验示范基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示范项目建设、先进模范人物表彰宣传、先进单位表彰宣传、CI策划等方式进行,通过科技创新工作和人物的典型示范、塑造宣传,全面打造云南电网科技创新形象,促进电网科技发展。

1.科技创新突出成果申报和展示

在公司层面建立科技项目和成果管理办公室,积极组织国家和云南省两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南方电网科技创新项目申报;积极组织结题科技成果参加国家、云南省和南方电网的科技成果奖申报,通过对获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专利奖、南方电网科学技术奖、云南省科学技术奖等突出成果的表彰、奖励和宣传,展示公司科技成就和实力。

2.科技创新示范平台和基地建设

要以国家企业(集团)技术中心建设为龙头,围绕八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工作,全面打造科技创新示范平台和示范基地,加大示范平台和基地的人才及资金投入,提升示范平台和基地的成果产出;加大示范平台和基地的宣传力度,扩大其知名度和影响力。

3.先进模范人物、先进单位表彰宣传

通过年度科技创新十大人物、年度科技创新最佳成果、年度科技创新最佳单位等称号的评选和表彰,全面激励和促进科技创新工作。

4.科技创新CI策划

以南方电网和云南电网公司的CI策划为基础,聘请专业设计单位设计云南电网科技创新文化形象识别系统,确立并统一云南电网科技创新主题歌曲、口号标语、形象标志、行为规范等等,编制《云南电网科技创新文化手册》,以统一、清晰的形象归纳科技创新文化建设成果,树立科技创新形象,增强科技创新文化的渗透力度。

注释:

①李靖.航天企业科技创新文化的培育[J].航天工业管理,2009,(1).

②宗.搭建“三大体系”推进“三个转化”——南网方略发挥强大力量[J].企业文化广场,2010,(1).

参考文献:

[1]海尔集团公司.创新——海尔企业文化的核心[J].中外企业文化,2009,(2).

[2]李靖.航天企业科技创新文化的培育[J].航天工业管理,2009,(1).

[3]包雪娥,秦双颜.建设创新文化,促进科技创新[J].中外企业文化,2006,(10).

[4]王培祥.努力建设科技创新文化[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3).

[5]Denison,Daniel R. Corporate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al Effec-tiveness[M].New York:wiley,2001.

科技创新与传承范文第4篇

团队的概念最早源自企业,管理学家斯蒂芬P罗宾斯认为,团队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组成,他们相互作用、相互依赖,为了特定目标而以一定规划结合在一起。科研团队就是有着共同科研目标又技能互补的群体,以科学研究与新技术开发为主要内容。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就是把科研团队的概念引入到高职院校中,是由高职院校教师自发组成的科研群体,它要求成员具备相辅相成的科技研发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为区域经济、社会、政府转型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参考。

构建一个优秀团队,首先要考虑组建一个有凝聚力的群体,一个没有凝聚力的科研团队就如一盘散沙,是不会有竞争力和创造力的,只有当团队拥有超强的凝练力、成员之间有紧密默契的合作,才能通过相互取长补短的团结协作产生更强的竞争力,让团队取得“1+1>2”甚至“1+1>N”的合作效果。本文基于凝聚力的研究视角,结合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的现状,探索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竞争力和创造力的途径。

二、高职院校科研团队的特征及现状

(一)特征

团队是指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而相互组合的群体;科研团队是以科研目标为依托,为解决科技问题、进行科技创新的人员所组合的群体;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实质上是把科研团队的概念引入到高职院校中,是高职院校教师为实现共同的科技创新目标而组成的科研群体。通过文献阅读,本文梳理得出高职院校科研团队是以科技创新平台、工程技术中心等研究机构为载体,集中在应用性研究,强调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对接地方经济,以区域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为研究方向,其团队的组成需满足一定的条件(表1)并具备相应的特征(表2)。

(二)现状

三、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团队凝聚力的途径

凝聚力视角是一个综合性视角,研究如何围绕“凝聚力”提高团队运行效率的途径,达到团队合作的真正目的。

(一)强化科研团队的共同目标,契合成员个人目标

一个团体是否能持续成长,目标是关键,是团队的指挥棒。高职院校科研团队也一样,应该按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确定符合高职院校发展特征的科研团队整体目标,同时通过各种措施使整体目标契合成员个人目标,将个人工作与团队任务、个人发展与团队发展、个人利益与团队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使个人目标有实现的可能,以提高成员在科研过程中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团队整体的科研效率。当科研团队目标与成员个人目标一致时,则会增强团队的凝聚力,为整个科研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带来正面的能量。

(二)优化科研业绩评价机制,传承优秀团队成果

科学合理的业绩评价机制注重科研质量,不片面强调科研项目、学术论文、职务专利的数量。第一,分类评价。偏重文经研究的团队,应该注重学术评价与参政议政指标相结合; 偏重技术创新应用的科研团队,则侧重技术研发与经济评价指标相结合。第二,分层评价。高职院校科研团队中科研机构负责人,技?g研发人员及教辅人员等,分层评价进一步保证评价结果的公正公平,如评价机构负责人的战略规划、组织协调、团队培养等领导能力;评价技术研发人员解决企业技术难题的能力。第三,非学术评价,如注重科研团队的情商评价,尤其是团队成员的交流沟通能力、合作精神、奉献精神等。

(三)打造和谐积极的团队文化,注重业余人际沟通

科技创新与传承范文第5篇

同志们:

现在开会。今天我们召开科技创新大会,主要任务是传达学习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安排部署今后一段时期**科技创新工作。

今天,我们有幸邀请到**同志在百忙之中莅临指导会议,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傅厅长的到来表示欢迎!参加会议的有:**同志。

今天的会议共有五项议程,下面依次进行:

第一项:书面传达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印发《**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材料已经印发给大家,由于时间关系,会上不再宣读,请大家会后认真学习贯彻。

第二项:请**通报**科技创新工作情况。

第三项:进行大会交流发言,发言单位时间控制在8分钟以内。

第四项:请省科技厅**讲话,大家欢迎!

第五项:请**作重要讲话,大家欢迎!

同志们,今天会上,书面传达了全省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印发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负责同志分别作了交流发言,**站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深刻分析了当前科技创新工作面临的形势任务,对今后**科技创新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和殷切期望,为我州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会后,**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认真传达学习讲话精神,抓好《**“十三五”科技创新规划》《**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和《**推进科技创新的若干措施》等一系列政策文件的学习贯彻落实,尽快研究制定具体办法和措施,并结合各自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将会议精神的落实体现到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的具体实践中。下面,我就做好今后一个时期的科技创新重点工作再讲几点具体意见。

第一,突出科技创新对建设生态文明的支撑作用。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环境污染治理、绿色产业培育,依靠科技创新加快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进程。一要加大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攻关。立足我州生态环境脆弱的现实,以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为平台,依托州内科研推广机构,协调省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加大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的研发力度,形成对森林、湿地、草原、土壤、水源等进行源头控制、清洁生产、末端治理的成套技术,通过推广应用,切实遏制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留住绿水青山,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加大生态环保产业技术研究,加强退化草地治理、荒漠化治理、病虫鼠害防治及天然林保护、湿地保护、水资源保护等技术研发和应用,推进江河生态系统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矿山地质生态环境修复等技术研究示范,提高水源涵养功能,促进草地、湿地、森林生态系统和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二要构建高原绿色新型产业支撑体系。加大新能源产业技术应用,开发推广光能储备、新能源并网等技术,以示范园区、公共设施、居民住宅、农业设施等为重点,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风能、生物质能、低能耗建筑能源系统等新型清洁能源应用技术研究,加强清洁能源在农牧区的集成示范及推广应用,优化城镇和农牧区用能体系。三要探索美丽城乡建设的科技路径。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为契机,从营造宜居环境入手,通过科技创新推进美丽城乡建设,不断提高县市和重点城镇大气污染治理、生活垃圾处理、餐厨废弃物回收利用等方面的能力;在农牧村推动牲畜废弃物、秸秆、废旧农膜等种养殖废弃物的再利用。探索低碳城镇技术集成示范,开展城镇区域规划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城市生态居住环境质量保障以及绿色可再生能源等技术研究,推广节能、节材、智能、绿色建筑规划与标准、绿色建造与施工等关键技术集成应用与示范,建设低碳、绿色、环保的生态**。

第二,突出科技创新对现代农牧业发展的提升作用。当前,我州农牧业发展受到低价格和高成本的双重挤压、补贴“黄线”和资源环境“红线”的双重约束,要解决好这些突出问题,进一步拓展农牧业发展空间,还是要依靠科技创新。一要加大科技创新示范区建设。立足各县市特色优势产业,建设科技创新示范区。具体讲,就是以合作、**、**、**为农畜产业核心区,开发牦牛、藏羊特色畜产品,建设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以**、**为农作物核心区,推进青稞、油菜等主粮化战略,打造藏中药材种植、山野珍品、珍稀食用菌等特色产品加工示范基地;以**、**为特色农产品核心区,开发天然特色农产品资源,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适合地域条件的林下产品等特色产业。二要加大现代生物产业技术开发。突破特色生物资源产业化开发关键技术,开展冬虫夏草、手掌参、红景天、等高原特色野生生物种质资源保护研究、驯化选育;开展沙棘、蕨麻、野生菌等野生植物高效活性成分分离提取和牦牛藏羊等动物脏器、骨血为原料的生物制品精深加工研究,推动特色生物产业发展。三要加大藏医药研发。积极建设藏药新药研发重点实验室、藏中药工程技术中心和产学研联盟等创新平台,培养藏医药科研团队,开展藏医药医学基础理论研究、诊疗技术标准制定,继续做好传统藏药制剂的传承保护及二次开发研究,强化藏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为藏中药产业发展提供公共技术服务。

第三,突出科技创新对文化旅游业融合发展的促进作用。深度挖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做好科技创新和文化旅游业结合这篇大文章。一方面,要促进旅游科技融合创新。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加大高科技在**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推广应用,创建便捷化、人性化、智能化的全域智慧旅游服务。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旅游与经信、公安、交通、统计、气象、工商、质监等部门信息互联互通、共建共享。完善信息查询、电子商务、微博微信、电子导航、虚拟旅游等功能,依托旅游大数据平台,开发电子政务、游客流量监测、旅游安全监管、导游服务等系统,即时信息、完成数据分析。建立以手机查找、预订和支付为重点的“一键知**、一机游**”智慧旅游服务体系,推广旅游在线购物、租车、订餐、订票、订房等服务模式,做到旅游信息、资讯与游客的“零距离”互动,通过科技创新,丰富游客旅游体验,提升服务满意度。另一方面,要促进文化科技融合创新。重点加强科技创新和产品研发,推动民族地区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加大对传统文化、工艺美术的科技支撑力度。开展基于大数据架构的藏族建筑、服饰、饮食、佛教、民俗等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云服务平台建设,研究藏文化遗产的保护技术,开发以藏文化为主的高原文化遗产保护知识库。依托科技创新、文化创意和体制创新,推进科技成果在文物保护和文化产业中的应用,加快形成文化和科技融合的产业链,促进一批新兴业态的文化科技企业集聚发展。利用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还原和再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体验馆等高端科技文旅融合点,丰富文化旅游产业业态。

第四,突出科技创新对提升公共服务的优化作用。依靠科技创新建设低成本、广覆盖、高质量、更公平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是我州当前科技创新工作需要聚焦攻坚的重点方向之一。一要着眼于提高政府服务效能,着力打造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撑,集信息公开、网上办事、效能监察于一体的“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加快推行网上行权,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和部门数据共享,优化政务服务,实现利企便民,通过科技手段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要着眼于提高城市管理水平,针对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建立覆盖人口基础信息、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信息、交通治安信息和城市信息的城市公共数据库,运用科技手段提高市政基础设施运行效率、城市交通管理、市容市貌管理和城市文明程度,通过集成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等关键技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增强公共服务能力,方便群众生产生活。三要着眼于提高社会治安管控能力,创新管理方式,加大新型科技成果应用,以科技创新推动社会面防控、犯罪预防、案件侦破、网络舆情监控、电信诈骗拦截等重点领域管控,推动“平安**”建设,提高社会治理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提高预测预警预防各类风险的能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四要着眼于社会公平,大力推广应用基于互联网的远程教育和远程医疗手段,让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优质资源方便、快捷地向基层和农牧村延伸。重点开展重大多发病的预防控制、临床综合诊断和治疗康复关键技术研究,加强对高原常见病、慢性病的专项防治研究,研发新型藏药制剂产品,力争取得重要科技成果。五要着眼于建立科学完善的食品药品安全治理体系,通过科技创新助推解决好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加强监管实用技术、方法的研究和推广,推动物联网、计算机技术等科技手段在监管工作中的应用,开展溯源预警、产品评估、安全检测等全过程电子化监管,形成质量安全追溯链条,让人民群众吃得安心、用得放心。

第五,突出企业平台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科技创新成果从创意、研发到孵化,最后实现产业化,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需要各类创新要素的协同集聚,这就需要有平台、有载体、有示范。一要强化企业的主体地位。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引导激励,用足用好各类优惠政策,引导企业自觉加大研发投入,到2020年,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比例达到75%。支持重点企业建立企业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条件的企业独立或联合高校、科研机构组建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平台或共性技术科研平台,到2020年,**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家,科技型企业达到15家,规模以上企业有稳定研发活动的比例要达到40%以上。促进企业成果转化应用,支持企业积极参与标准化活动,建立以骨干企业为核心的专业技术协会和行业协会,努力将企业技术标准上升为行业技术标准,掌握产业发展的“话语权”。二要加强平台载体建设。农牧业平台要进一步加大**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建设力度,建设完善以**为核心,集科技创新孵化、畜产品加工、藏中药加工、农林产品加工、绿色物流为一体的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推动农业科技园区引入新企业、研发新产品、推广新技术。各县市要围绕各自主导产业,积极建设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提高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研发平台要争取新建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示范基地和科技企业孵化器,到2020年,建立企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8个、重点实验室5个、众创空间等各类创新战略联盟10家以上。众创平台要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园、科技创新园等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加快众创空间发展,建设服务实体经济的创业孵化体系。三要畅通成果转化通道。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各类科研人员和团队在科技成果研发转化中的利益分享比例,让他们通过研发成果的产业化转化得到应有的劳动报酬。探索搭建科技成果交易平台和交易形式,形成有形与无形、线上与线下、网上与网下互联、互动、互补的技术市场体系,保障科研成果顺利进入市场,加快培育一批熟悉科技政策和行业发展的社会化、市场化、专业化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为科技成果的供需双方牵线搭桥,到2020年,力争**技术合同交易额达到6000万元,科技成果转化50项以上,促进优秀的科技创新成果、高新技术产品优先在我州落地转化、形成产业。

第六,突出政策资金的科技创新保障作用。通过优化体制机制和稳定增加投入,助推科技创新。一要加强财政资金引导和税收优惠。州县各级财政部门要优先保证科技投入到位,加大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监督力度,从今年开始,用于科技产品研发、新技术引进推广、创新平台搭建、科技成果转化、企业技术创新等方面的资金要纳入年度预算,并形成稳定的增长机制。通过提高科研项目的间接费用和劳务费比例、赋予项目承担单位一定的预算调整权等办法,鼓励、调动科研人员积极投身到科研推广第一线,更好地服务经济发展。各级财税部门要严格落实企业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利用各类专项资金支持科技型企业发展,更多运用风险补助、投资保障等方式,引导创业投资机构投资初创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二要完善投融资机制。金融部门要加大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服务,优先安排对科技项目的贷款,提高信贷支持创新的灵活性和便利性,推动金融机构与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机构实施投贷联动,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股权、债权相结合的融资服务,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支持创新创业的良好局面。要建立创业投融资平台,鼓励金融机构设立服务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专业部门或分支机构,开展互联网融资试点,增强众筹对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服务能力。三要加大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引进一批带动学科和产业发展的创新人才和研究团队,培养一批熟悉市场、具有较好专业基础的产业领军人才,到2020年,**科技人员总量达到2.2万人以上,企业科研人员占全社会科研人员总量的比重提高到50%,培育20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持续创新能力的科技创新团队。重视工程实用人才和技能人才培养,在现代农牧业、文化旅游业等优势特色产业领域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切实扭转我州科技人才不足的局面。鼓励科研人员进行科技成果入股、科技成果收益分成、科技成果折股、股权奖励、股权出售,支持科研人员以技术、专利等作价创办科技型企业或科技服务机构,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

科技创新与传承范文第6篇

科技创新高地建设顶层规划不断完善。第一时间印发《省科技厅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考察湖南重要讲话精神工作方案》,明确27项重点任务,并制定三个细化方案,抓好落实落地落细。分9个专题开展科技创新高地建设调研,进一步掌握全省科技创新的基本情况和优势、短板,夯实工作基础。对标国家、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以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为主线,按照问题导向、前瞻布局、系统构筑、引领未来的要求,科学编制全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制定长株潭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岳麓实验室、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国家战略性稀有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开发与精深加工技术创新中心等四个专项工作方案,加快壮大科技创新高地的战略支撑力量。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落实产业项目建设部署,实施重大科技创新项目111个,预计年度投资约58亿元、研发投入约25亿元。今年1-6月完成投资40.26亿元、研发投入18.02亿元,分别占年度计划的61.3%、67.2%。“专班专人专项方案”推进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取得了一批原创性、引领性成果,示范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经济培育。汇思光电首次实现量子点激光器国产商业化制备;楚微半导体完成15台设备国产化替代,功率芯片产品合格率突破97%;中车时代半导体完成1200伏、3300伏高功率轨道交通及新能源汽车用碳化硅芯片样品研制。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重大民生、前沿科学“揭榜”项目8个。部署高新技术产业科技创新引领计划项目129项,加快突破“卡脖子”难题,支撑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取得新进展。抢抓国家重点实验室体系重组机遇,启动省部共建木本油料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重组,着手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长沙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中南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成功获批。岳麓山种业创新中心完成注资,启动建设种质资源创新数据库。多次与中国工程院对接,完善岳麓山工业创新中心建设方案。制定年度重点建设任务清单,落实责任分工,加快推进岳麓山大学科技城建设。超算中心部署天河新一代高性能计算机系统纳入全省新基建规划和重点建设项目清单。启动首批46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的培育建设。重点领域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在省自然科学基金、科技人才计划项目中推进经费“包干制”改革,为科研人员减负。落实破除“四唯”要求,对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一、二、三等奖和省赛一、二等奖的主创人员,直接纳入省科技创业领军人才计划。落实自贸区建设任务,开展外国高端人才服务“一卡通”试点,提出创新创业服务、子女教育、医疗等11项政策。深入推进科技创新计划管理改革,首次设立社会化出资项目,撬动社会资金3亿余元。加强与省建行、省农行等金融机构合作,启动科技型企业知识价值信用贷款风险补偿试点,扩大科技投融资规模。十大技术攻关项目单位启泰传感成功争取省建行2亿元贷款授信;今年以来新增科创板上市企业5家,总数增至11家,居中部第2,铁建重工成为工程机械行业第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迈上新征程,走好新的赶考之路,全省科技战线将牢记总书记嘱托,切实肩负起科技自立自强的时代使命,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各项部署,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七大计划”,奋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创新高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新湖南建设。一是突出目标导向,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坚持“四个面向”,聚焦主业主责,体系化部署实施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紧紧围绕“3+3+2”产业集群发展,凝练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技术“清单”“榜单”,实行“揭榜挂帅”,集聚优势科研力量协同攻关,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战略支撑。实施农业千亿产业链创新工程,助力乡村振兴。强化碳达峰碳中和、生命健康等领域技术攻关与示范推广,支撑绿色湖南、健康湖南、平安湖南建设。二是立足优势特色,培育壮大战略科技力量。创建长株潭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培育岳麓实验室,优化形成新型实验室体系和技术创新中心体系。

科技创新与传承范文第7篇

大学发展的逻辑基点:确认大学文化身份

大学作为文化组织,被社会认同的重要前提是大学的行为及其背后深层次的文化价值观。事实上,由于文化传统和环境不同,每一所大学在拥有文化共性的同时,都必然表现出不同的气质。从这个角度看,大学在考虑发展战略时,都应当表现出大学对于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度自觉,并体现出大学的价值追求和文化特质。在这方面,南京理工大学有着非常鲜明的国防文化特色,作为部队院校时期的文化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并体现在学校文化的诸多方面。

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历史和社会赋予大学的天然使命。文化的传承创新不只是人文、社科、经济管理等文科的事,也是理工农医等学科的事,并且只有使其会通和融合才能实现;也不只是大学某几个部门和单位、某几个人的事情,需要全体大学人共同为之努力,并体现为共同终极文化理想。有鉴于此,人们才认定,大学不仅仅是知识的共同体,更是文化的共同体,是具有文化品位和精神感召力的所在。

文化引领大学人才培养

把大学的人才培养,置于推进文化传承创新的视野中,则必然带来教育理念的变化。大学要以科学文化、人文文化为建设重点,融合与包容多元文化,积极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把多方面的办学优势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优势,努力促进大学人才培养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

在人才培养理念上,促进从工具性向人的全面发展转变。

我们把“以人为本”作为人才培养的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在学校的主体性,学校工作要围绕学生去做。事实上这不是“以人为本”的完整内涵,“以人为本”只有置于文化传承创新背景下,才会变得切实和更有意义。

人才培养一直被认为是大学最根本的使命,但是大学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不同的学者、不同的国家和民族却有不同的理解和要求。美国哈佛大学前校长内尔·鲁汀斯特曾经说过:“大学固然应当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大学教育也应当帮助学生从事有益并令人满意的工作。然而对于一个最好的教育来说,还存在无法用美元和人民币来衡量的更重要的方面。最佳教育不仅应有助于我们在专业领域内更具创造性,它还应该使我们更善于深思熟虑,更有追求的理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熟的个人。”

解放以来,我国的人才培养观经历了一个曲折转变过程,人们对大学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认识渐趋于理性。从改革开放前,要培养又红又专的接班人(政治人),到上世纪80年代之后,要“培养数以亿计的各行各业的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和造就数以千万计各种专业人才”(经济人或者知识人),再到90年代主张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大学开始强调培养素质人——都过于强调了人的工具性培养目标。

事实上,教育的过程实质上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传播过程,尤其是大学教育,更是文化与人的互动。人是大学教育和文化的连接点,大学的人才培养,应当始终以人为出发点和终极目标。西班牙学者奥尔特加·加塞特认为,作为高等教育机构,大学首先应该把普通人培养成有文化修养的人,使他们处于时代标准所要求的高度。大学以培养“文化人”为使命,这才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真实内涵。

在教育内容上,促进知识教育向文化教育的转变。

无可否认,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对大学寄予的企求也越来越多,大学教育的外在功利化和工具化倾向越来越严重,科学知识日益成为教育的主导内容。即使是传统人文科目,在现行大学课程设置中,对学生也主要变成了一种知识的训练 。

知识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知识并不代表就有了文化。我们的大学不能步西方的后尘,要坚持“文化育人”,在人才培养中推进文化的传承创新,使人才培养从偏重于知识传授和训练,转变为文化信仰的教育。

所谓文化的教育,就是把教育内容从专业化教育的知识扩大到整个文化,知识的传递仍然是人才培养中的重点,通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有机融合,不仅关注知识的工具性效用,还要重视思想性、文化性价值;不只注重知识在经济、科技、政治等方面的作用,还要重视社会道德、文明以及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从而延展和升华知识教育,以接续知识与文化之间的命脉,使文化重新成为知识的依托,使知识的活动充满文化精神。

同时,在知识教育过程中,要着力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培育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鼓励好奇、发展兴趣、引导探索,容忍怀疑,欢迎挑战,不怕批判等等。在内容上,要反映科学的人文内涵,通过介绍科学发展的人文背景,阐述科学探索的人文动力,反映科学研究的人文方法,体现科学应用的人文关怀。从而使知识、能力和素质相协调,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和创新精神相统一。

在培养模式上,促进从相对单一化向多元化探索的转变。

推进文化传承创新,把人从工具性培养目标中解放出来,必然会带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从相对单一的课堂教学、学校教育,走向与实践教学、校外教学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促进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机结合。从而把多年来形成和集聚的各种办学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的优势,转化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优势。

一是加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能力的最好手段。近年来教育部实施“卓越工程师计划”,对理工科大学而言,工程师的培养需要一个模拟的工业环境,除正常的设计性实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环节外,需要加重“工程训练”环节的教学。工程训练中心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我校的工程训练中心,建立较早,功能齐全、体系完整,在实施工程训练过程中,一直十分重视工程文化的教育。

二是学校与校外基地培养相结合。通过政产学研合作,建立人才培养的校外基地,让学校直接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定向培养创业创新实用人才,形成学校、地方、企业三方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南理工学科门类与南京传统四大产业和“十二五”重点发展的六大新兴产业契合度高,迄今为止,南理工与南京企事业单位共建了5家省级工程中心、8家市级工程研究中心、5个校企科研平台,这些都成为学校人才培养基地;在外地,南理工常熟研究院还与慕尼黑工业大学、常熟地方政府及企业联手,共同培养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的创业创新实用人才,效果也很好。

特别要指出,把人才培养置于文化传承与创新视野中,还必须重新关注教师的文化责任。教师在履行大学文化使命过程中,有着至关重要且无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文化责任,不但在于传承学术薪火,而且在于传承民族精神和社会良知,在于坚守对高深知识的理性探究和学术自由的独立精神的传承,在于对人类生命意义的终极关怀和自我批判精神。只有将“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地生成,并启迪其自由天性”,才能真正地将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

大学的文化理想

大学与普通中等学校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以文化科技创新促进人才培养。加强科学研究,推进文化科技创新,构建具有独立品性的学术文化,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实现大学的文化理想,这些都是大学履行文化使命的应有之义。

让科学研究成为一种文化,让科技创新带动文化的传承创新。

科学研究作为大学的三大职能之一,是一项重要的文化创新和教育体验活动,并且与国家的战略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密切相关。高等学校特别是研究型大学,既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又是基础研究和高技术领域创新成果的重要源泉。

大学的科学研究,一方面体现出一定的教育性,成为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之一。科学研究的实质是创新,而创新具有强烈的文化依赖性,因而,必须建立和形成科学研究的文化创新机制,才能使大学科学研究活动成为一种文化。1978年以来,南理工共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83项,其中国家一等奖6项,获奖总数在全国高校名列前茅。“十一五”期间,获得国家科技三大奖11项,列江苏高校第一。另一方面,大学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国家急需的战略性研究、探索科学技术尖端领域的前瞻性研究、涉及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公益性研究、发挥大学在创新型国家、创新型经济建设中积极作用等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它要求大学必须以文化创新为依托,积极探索科技创新的模式与机制,正如同志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讲话中所指出的,大学“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促进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重大科研项目攻关,在关键领域取得实质性成果”。

在协同创新方面,南理工一直是在宁高校中与地方科技和产业发展进程中对接最紧密、最成功的高校之一。目前重点是做实做强已有的“一园三院”(国家大学科技园,无锡研究院、常熟研究院、连云港研究院),同时正有选择、有重点地筹建南京浦口、江宁,泰州市,南通市等产学研合作基地。

建设大学具有独立品性的学术文化,也是大学的文化使命。

大学的文化身份,使得大学组织有着极强的学术性。许多有识之士一致呼吁,大学要回归本位,其中最重要的内涵之一就是要使大学回归到学术本位上来。但是,在我国的文化传统中,一直缺少独立的学术文化的传统,时至今日,我国的大学也未完全建立起完善的学术文化系统。其结果是大学在抵挡某些世俗文化的诱惑方面缺乏力量,导致了学术文化中的使命感相对低迷、责任心部分丧失,致使学术文化建设相对失衡和结构性倾斜。

而另一方面,重“量化考核”而轻“优秀成果”,更加重了学术功利化的倾向。我们一边在呼吁要提升学术权力,一边却出现了学术权力错位与滥用、学术专制与学术寻租等诸多学术失范和学术腐败现象。从这个角度看,解决制度性的缺失问题非常迫切,也正因此,我们才急切地呼唤,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培育和建设与现代大学制度相应的学术文化。

大学组织的学术文化,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统一。科学文化源自于大学知识创新中应具备的科学精神,主要表现为学术对于科学理性的遵从和执守;人文文化主要源自于诸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人文精神,两种精神的有机融合,构成了大学组织学术活动的价值追求,即大学组织学术文化的精神内核。大学组织的学术文化,要求恰当处理大学与政府、市场的关系,规避政治、经济权力的过度干预从而彰显学术的独立价值,使大学回到学术正常的逻辑上来。因而,大学组织的学术文化还必须致力于保持大学自身的独立品性。

在与社会、市场的互动中,实现大学的文化理想。

随着时代的变迁,大学与经济社会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紧密,且日益水融,并因两者的协同、互动,各自获得了长足发展。

科技创新与传承范文第8篇

[关键词]科技创新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241-02

屈敏佳(1986-),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解宝(1985-),男,山西山阴人,西安石油大学电子工程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创新能力是科技发展的核心力,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是工科院校的育人目的和办学宗旨之一。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创新实践和创造能力,使学生增长才干,更好地为国家的现代化建设服务。

一、工科院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创新能力是一个人全面发展的综合能力,是人们产生新认识、新思想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是具有发展性、创见性和开拓性的能力。[1]《高等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明确提出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任务。同志在十报告中指出“要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同时指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再一次表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科技创新能力是其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科教兴国战略的需求,是行业领域发展的需要,是优良校园学风建设的需要,是学生自身发展成才的需要。

二、工科院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现状

(一)国外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在美国,大学校园内教学活动与其他活动相互协作以构筑一个“无缝环境”,有利于学生在教室内与教室外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 从而有利于学生创新知识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培养。[2]美国哈佛大学鼓励学生进行不同的实验,得出不同的方案和结论,而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高校提供的开放式课程则为学生提供了高效获取知识的场所。在日本,1991年公布的大学设置标准大纲,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重点。如日本东京工业大学于1993年在机械科学专业推出“独创机械设计”课[3],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潜能。在英国,把挖掘和开发学生的潜能、激励个人的创造精神作为大学教育的指导思想。

(二)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在我国,国家863项目、975项目成为推动高校师生科技创新能力提高的强大动力。为了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组织科技竞赛及项目,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等,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搭建平台。但由于学生的知识结构不完整、对此类活动不了解、竞赛导向重科研深度轻创新思维等原因,导致活动的覆盖面不广,其影响力受到一定限制。因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多样化和多层次化建设亟需加强。

目前,大学教育尤其是工科院校大学教育中,各高校狠抓课堂教学,认真完成知识传承,在实验和实习环节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创造平台。但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教育方面着力不够,如面向学生的科技前沿讲座、探索性实验研究等明显不足。要充分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热情、鼓励科技创新思维、指导创新研究工作。

三、工科院校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对策

(一)加大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政策支持

随着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需求的加大,各高校在制订学生培养计划方面需要加大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的同时,在政策方面给予支持。以我校为例,我校具有良好的石油化工方面的研究基础和能力,因此,建设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就非常合理,学生可将自己的想法在此实验室中实现。此外,学校在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指导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制订政策,激发教师指导热情,提供宽松的政策和充足的经费支持,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质量。

(二)完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

在高校建立合理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有助于明确学生培养方向。目前,大多数学校以创新学分体系来评价学生创新能力,此体系综合性较强,包括科技创新、文体获奖及资格能力的取得。具有评价内容过于宽泛,针对性不强的特点,导致其可操作性不强,因此需建立针对科技创新能力的评价体系。按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实验、科技创新比赛及研究,根据级别、实验工作量进行量化,以学期或学年为单位时间进行评价。

(三)优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

在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需根据学生学习阶段及特点,制订合理的培养体系。例如,对于初入校的大一学生,由于其专业知识不足,因而激发学生科技创新兴趣是培养重点。可通过科技之窗、讲座、专业教育和科技发展前沿介绍等活动,让学生了解科技创新内容。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大二学生可开展探索性实验。大三学生可参与到研究性实验中。我院在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是步步推进的,大一学生进行基础实验操作;大二时通过实验技能大赛选拔一批学生,进行创新实验能力培养并参加学校科技竞赛;大三时参加省级以上科技竞赛或实验项目;大四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创新能力培养过程。

(四)发挥科技创新学生榜样作用

近年来,各高校以挑战杯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工业设计大赛等国内有影响力的竞赛为牵引,对部分学生加大培养力度,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很快,本科生中涌现出多名科技创新榜样。他们在参赛的过程中,将研究形成成果,在老师的指导下发表高质量论文、申请专利等。同时,我们看到由于这部分同学在科技创新方面能力突出,就业考研都备受欢迎,为其他学生树立了榜样示范作用。因此,我们需要在宣传方面加大力度,充分发挥这部分学生的榜样带动作用,邀请此方面表现突出的毕业生回校交流,让更多的学生自觉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培养。

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关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促进行业领域的高速发展,推动校园优良学风的形成,有利于个人能力的提升。借鉴国外经验,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我国工科院校依托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平台,加强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教育。通过树立科技创新榜样带动更多大学生自觉主动提高自身科技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定成果。但由于我国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起步较晚,因而还需不断进行探索和总结。通过加大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政策支持、完善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优化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发挥科技创新学生榜样作用,以此来加快工科院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进程,并扩大其覆盖面。

【参考文献】

[1]王英杰,刘宝存.国际视野中的大学创新教育[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