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思想理论与教育

思想理论与教育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思想理论与教育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思想理论与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需要;动机;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什么是人的需要,人的需要心理和德育的关系,人的需要心理在人的品德形成中起什么样的作用。需要是人的行为产生的原动力,因此,从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催发、引导、转化、强化人的需要心理,更直觉地尊重、满足人的心理需要,从人的需要出发来开展德育活动不无裨益。

一、需要和动机理论概述

(一)需要

人的需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需要就是指所有生命物的生存状态,狭义的需要是指人的需要,人的需要是指对有利于自身存在和发展的客体作出的心理反映,是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对外界事物的倾心、期望和需求。人的需要心理不是凭空产生的,任何需要的产生都是有客观原因的。需要总是一定客观存在的反映。需要的这种对象性、现实性、实在性正是需要的客观性的体现。同时,任何需要都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个人需要的产生、满足只能在实现社会需要中得以体现,社会需要是个人需要的总和。这就体现了需要的社会性特点。

(二)动机

心理学认为,动机是人们追求某种目的、从事某种活动、获得某种满足的主观愿望,是激励人的行动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原因,是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一旦某种动机产生,就会产生与这种动机相适应的行为。人的一切意识活动都是由动机引起的。从动机产生及其实现的过程来看,动机具有原发性、潜伏性的特点。动机一旦形成就必然导致实践活动,而实践活动也必然反映着动机。

(三)需要与动机的关系

需要在人的心理行为过程中处在七点的位置,它是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原动力。心理学家用如下的图式来说明人的心理—行为过程:

需要紧张动机行为目标需要…

在这个图式中,需要是人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的起点;紧张是需要未得到满足时的一种不安状态;动机是需要和紧张产生行为的内部的直接原因;行为时前过程环节中各个因素作用的自然结果;目标是行为取向的动力。原有的目标实现后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从这个图式可以看出,需要和动机是密切联系的。人总是由于他有从事活动的愿望或驱使力而进行活动的。愿望是人对其需要的一种体验形式,它总是指向未来的能够满足其需要的某种事物或行动。动机和需要这两种驱使力虽然是有区别的,但在人类行为的发生和维持方面却是一样的。

(四)需要、动机理论流派

1.内容性激励理论

所谓内容型激励理论,是指针对激励的原因与起激励作用的因素的具体内容进行研究的理论。这种理论着眼于满足人们需要的内容,即:人们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从而激起人们的动机内容性激励理论重点研究激发动机的诱因。主要包括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赫茨伯格的“双因素论”和麦克莱兰的“成就需要激励理论”等。

2.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是指着重研究人从动机产生到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它的主要任务是找出对行为起决定作用的某些关键因素,弄清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以预测和控制人的行为。这类理论表明,要使人出现社会或组织期望的行为,须在个人的行为与个人需要的满足之间建立起必要的联系。过程型激励理论主要有期望理论和公平理论等。

二、需要、动机理论在现实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针对性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包括个人素质、家庭背景以及学校环境等等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而我们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出现一刀切的现象,针对性不强。

其次,稳定性是指作为行为原因的内外因素是否具有持久的特征。表现在时间上的稳定与否。如能力和任务难度比较稳定,而努力和运气则不稳定。一般来说,当学习者将目前的学习成果归结于外在的不稳定因素时,学习效果就会大大减半。在现在的教育状况下,教育效果稳定性是一个很大的难题,稳定性低也是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瓶颈。

再次,可控性是指行为原因能否为行为者或他人支配或驾驭。这主要取决于意志的变化。学习者总是把面临的危机归结于不可控因素。比如社会人才的激烈竞争、只是难度的增加以及个人方面的记忆力的困扰。现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这种不可控性表现十分明显。

三、需要、动机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品德心理结构是各种品德心理成分按一定的联系和关系构成的结构。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感情、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白先同在《教育心理学教程》中指出“将品德的基本心里结构,放到个性结构中进行研究,可称为个性水平研究”。苏联教育心理学家提出了“德育是完整的个性结构的形成”的论点,他们认为人的需要是“人的个性发展的决定原因”,因此,德育首先是对需要的培养。

根据人的需要、动机心理原理以及德育对象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不同需要,有针对性的确定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从而促进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一)增强学生的品德需要意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

需要是品德形成的驱动力。人们追求需要是满足人们行为的根本动力。作为动力因素,需要制约着个体接受的目标和方向,并且影响着接受过程的效果。可以说,个体需要的意识越强烈,主体的接受和内化的内容受到的影响就越大。因此,社会道德规范必须要转化为个体自身内在的需要——道德需要,才能成为主体自觉参加道德实践,选择道德行为,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

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合现实,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并激发学生的内在需要,使思想政治教育体现时代感。 转贴于

1.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确定离不开需要的引导

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更多的是社会对人的道德品质的要求,她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和目的性。但是,思想政治教育只考虑社会的需要是不够的,还必须考虑到个体的需要。只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忽视个体的需要往往社会的需要也落不到实处。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应该把社会的方向性要求贯穿进去,要具体到每个学生的不同阶段的学习生活中,认真研究不同的教育对象在不同阶段、不同层次的不同需要。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适应教育对象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要适应教育对象的需要,将教育与学生的内在需求结合起来,使思想政治教育充满个性和活力。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准备适合学生的德育内容,深入学生,摸清学生的需要特征,通过一定内容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自身心理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一定的道德需要,形成道德品质。

3.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要结合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思想政治教育根据学生的需要确定教育的目标、教育内容,也要根据学生的需要确定教育方法。比如针对学生的成才、成功的需要,组织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实践活动;针对学生的学习、交往需要,举办一些活动等等。

(二)激励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

激励与思想政治教育结伴而行,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方法。激励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中的运用是非常广泛的,激励的形式丰富多彩,各具特色。根据管理心理学以及学生思想特点规律的成果研究,激励机制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运用,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外在激励和内在激励

外在激励是指组织正式的渠道,以一定的组织手段、活动方式进行的激励。如评比“优秀学生”“三好学生”、评选“先进班级”等。这种外在激励的形式,既能营造一种奋发进取、积极向上的环境和氛围,又能提高个体内在积极性,并使之产生行为的动力;内在激励是在自己体验、认识的基础上,自我选择目标在实际工作中进行的自我激发、鼓励。这种激励往往使大学生在满足学业成就、追求理想、实现人生价值等高层次需要上得以发挥。

2.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

物质激励,主要是对品学兼优的优秀学生和学习成绩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奖学金”,人才基金会设置的奖励等。当然物质奖励和德育是密不可分的。目前,在大学生中倡导自主创业、勤工俭学、有偿家教的社会实践活动,允许他们通过自己的埋头苦干、诚实劳动取得一定的物质利益;精神激励,就是运用表扬先进,给予荣誉等办法,包括奖牌和授予各种光荣称号等,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尊重原则的运用。

3.个人激励和集体激励

个人激励是对个体的思想、行为的激发和奖励。个人激励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层次性、针对性,有利于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由于学生个体的思想品德和智能发展是有差异的,我们在运用激励方法时,应研究学生个体之间的这种差异性,尽可能地让每位学生找到自己成才的位置;集体激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责任感和求胜意识,有利于集体成员的相互协作、相互作用,增强群体的内聚力和战斗力。通过一些群体的激励手段,增强学生的参与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密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调整人的思想情绪和心理情感,在活动中学会关心、学会合作。

参考文献:

[1]朱仁宝.德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60-163.

[2]郭德俊.动机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5.

[3][美]L·科尔伯格.道德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71.

[4]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205.

[5]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5-47.

思想理论与教育范文第2篇

建构主义的产生与现代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其一是科学的发展以及对科学的认识不断深入,使得以往对科学和科学知识精确性的信念发生动摇,反映在认识论上,则有所谓“新认识论”的兴起;其二是在心理学领域,皮亚杰对人的诸种认识范畴所作的杰出研究推进了人们对认识的深入理解。随后,布鲁纳在 20世纪 60、70年代将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介绍进美国学界,掀起了一股“维果茨基热潮”,并在布鲁纳的领导下发动了一场所谓的“认知革命”。可见,作为一股新近崛起的思潮,建构主义具有两大思想背景,即哲学(主要是认识论)和心理学。

(一)建构主义的哲学背景

根据已有的研究,建构主义的哲学脉络可追溯至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哲学家维科在其《新科学》(1725)中提出的“诗性智慧”假说。“诗性智慧”代指一种人所独具的本能,藉此人运用神话、预言和隐喻等形式指导自身的活动,以对周围的环境作出适当的回应。这种本能类似于卡西尔所谓的“符号”能力,符号使人超拔于动物水平之上。神话、预言等符号形式是由人所创造出来服务自身的,从生存的意义上说,人本身便是自己的创造物,人所能理解的不过是自身所创造的一切。

在建构主义的系谱图上,德国哲学家康德在 18世纪末所掀起的“哥白尼式革命”构成了其中的重要一环。康德分别了“物自身”界和现象界,认为人的理性仅能认识现象界,而无法辨识超验的物自身。当人的理性试图超入超验界时,便会发生二律背反这类荒谬情形。康德运用类似于思想实验的方法,认定人先天具有时空、范畴的先天构造,这类范畴不同于亚里士多德提出的范畴,后者是消极的,而前者是积极的,即通过这些构造(即人的理性)人能够认识经验性的事物。

经由这一设定,康德综合经验论和理性论二家之言,提出“先天综合判断”说,以主体的先验理性构造形筑外部世界,即所谓”人为自然立法”。知识的客观性标准从符合外部的事物本身转为符合普遍的先天理性形式,从而将传统的本体论搁置不论,而专注于从主体出发的认识论问题。康德完成的认识论转向使人注意到主体在知识形成中作用,也为探讨社会在知识生产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如在康德的启发下,涂尔干对原始宗教所作的社会学研究和皮亚杰对知识诸范畴所作的心理学研究)。

实用主义哲学家杜威对于建构主义的兴起也有重大的作用。在《哲学的改造》这本讲演集中,杜威指出,从原始部落以来,人类就因其记忆能力而贮存了大量的经验,这些经验为人类应付环境的威胁提供了有益的指导,并为人类文明的形成和进步提供了基础。经验,在杜威看来,含有两种性质:一是主动性,即经验是由主体主动向环境施以动作而取得的;二是变动性,即主体所获得的经验不是僵死不变的,相反,在变动的环境刺激下主体为了更好的生存而不断发生着改造,改造之所以可能,则是因为经验本就是由人主动获取的。这双重性质正是“经验”的本意。 [1]

既然人所获得的只是经验,而经验从来不是固定的、静止的,那么,知识(即经验)对于学习者来讲就是:主体在特殊的情境下,面对情境中的刺激而主动选择行动所获得的特殊经验;由于情境内在的不确定性和独特性,就使得主体的经验需要不断发生改造以适应新的情境要求。杜威关于“经验”的洞见不仅为知识的建构性研究提供了思考的平台,也重启人们对知识是如何获得的这一题目的兴趣。

以上对建构主义的哲学脉络作了一个大概的梳理,大量的细节则有意忽略,其中,分析哲学和知识社会学、科学哲学的当展对建构主义的兴起具有一定的作用,本文不拟一一述及。

(二)建构主义的心理学背景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对儿童的思维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其主要结论就是发生认识论原理。皮亚杰认为,儿童在不断的活动过程中建构起自身的认识结构,同时获得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这种认识结构不是一种生物学结构,而是一种功能结构,包括人的外部活动结构和人的内部思维结构(外部活动结构内化于人的头脑中就形成了与之对应的思维结构,即在人的活动过程中产生了认知结构)。

认知的基本机制是同化――顺应――平衡,认知结构在这个循环运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整合和调整,知识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被建构起来。皮亚杰从知识的范畴角度揭示了知识的发生本质,指出认识的主观能动性,应当说,认识和知识的建构性观点在皮亚杰的理论中呼之欲出。

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是另一位对建构主义的产生作出重大贡献的学者。维果茨基分别了两种心理机能,即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是自然具有的,而高级心理机能只有在社会环境中才得以形成。由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心理结构的变化)的关键在于符号和活动的作用,即通过对各种工具的运用以及符号的中介,人才能够获得高级心理机能。

维果茨基认为,在各种符号系统中,最重要的是语言系统。作为中介的语言,既是思维和认识的重要工具,也是进行交流和理解的工具,还是自我反思和调节的工具。儿童在习得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中逐步获得了各种高级的心理机能,比如思考、反省等等。同时,维果茨基假设:活动与意识 [2]相统一。在与其养育者、同伴之间的共同活动中,儿童获得重复的、多样化的经验,经验的内化逐渐促进儿童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在整个过程中,活动与符号之所以能够起作用,根本上在于个体的内化机制。显然,维果茨基的活动、符号中介、内化等概念都十分强调社会建构与个体建构的作用,这为布鲁纳发起结构主义学习革命奠定了基础。

二、建构主义教育思想观的艺术教育实践特征

在教育领域中,建构主义的影响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知识观,教学观和学习观。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不是通过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知识就可以完成的,知识也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其他人(包括教师和教学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教学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个人主要通过自身的经历和图式不断地建构个体对世界的认识,个体所掌握的有意义的知识是在他与知识的不断的互动教学中建构起来的。学习者的学习不是简单的知识接受,而是一个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动态生成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主动对新知识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因此,在艺术教学活动中,我们要转换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学情境

建构主义指出:教学环境中的情境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不仅要考虑教学目标分析、教学内容安排,而且要重视有利于学生建构意义的情境的创设、问题的设计,并把情境创设看成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以此建构起能灵活迁移应用的知识经验。

(二)协作共享

协作发生在教学过程的始终,这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概念之一。建构主义者认为社会性相互作用在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这种以协作为主要形式的社会性互动可以为知识建构创设一个广泛的教学群体,学生们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共同建立起教学群体。在这种群体中,个体之间相互的协作对教学资料的收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验证、教学成果的评价直至意义的最终建构都有重要作用,通过这样的协作教学环境,教学群体中每一个成员的思维与智慧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三)对话交流

对话交流是协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环节,是达到意义建构的重要手段之一。建构主义强调教师要放权给教学小组,而且“这种教学小组要足够小,以便让所有的人都能参与到明确的集体任务中”,教学小组成员之间必须通过对话商讨如何完成规定教学任务的计划、规划完成规定的复杂任务的思路;此外,协作共享的过程本身也是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每个成员的想法、解决问题的思路都明确化和外显化了,他们的思维成果(智慧)为整个教学小组所共享。

(四)意义建构

这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最终目标。意义建构是指学习者通过以上几个阶段的教学有效地把握了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完成新知识的有效迁移,并能对新知识达到较深刻的理解,建立起关于当前所学内容的认知结构,形成自己理解客观事物的独特视角。

建构主义之所以能够超越传统认识论正是由于其克服了以往的认识论所不能解决的矛盾。因此,对建构主义理论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和思考是非常必要和有意义的。

注释:

思想理论与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孝文化教育;大学生思想教育;重要意义;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 (2011) 14-0217-02

在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了极大丰富,而精神信仰和人文关怀相对缺乏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当前的青少年,据有关统计表明,目前我国许多大中城市的独生子女数量都已经达到了95%以上。中国的城市儿童中,独生子女占到90%以上。这是中国乃至世界历史上所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他们严重缺乏集体意识和包容精神。缺乏自我约束能力以及感恩之心。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大学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价值并进行正确引导。

一、孝文化教育是解决社会诸多问题的必然选择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市场经济一日千里,但也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社会问题,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必然需要。要充分认识孝文化之于整个社会的重要意义,才能使大学教育更好的服从和服务于这个主题。

(一)独生子女社会化需要孝文化教育

我国政府自1979年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独生子女政策实施已经32年,最早的一批独生子女经历了少年期和青年初期,已经近入了社会化阶段。80后的独生子女,他们从小享受着上两代人的百般呵护与娇宠,养尊处优,经不起风雨,甚者存在人伦倒悬之势,似乎父母千方百计满足子女天经地义,而子女该怎样关心、孝敬父母则几乎不在考虑之列。著名教授钱文忠说过:"孝"是对父母的尊敬、感恩、回报、基于血缘的爱,这是最真实的东西。中国的家庭结构、社会形态已经完全改变了,中国出现了人文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独生子女家庭,在这样的情况下推进孝文化建设就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人口老龄化越来越严重,重拾孝道迫在眉睫

《2008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全国65岁及以上人口1095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3%,比上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60岁及以上人口15989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比上年上升了0.4个百分点。报告说,我国面临严重的人口老龄化趋势,而且这一趋势还将越来越严重。客观上,家庭结构小型化,一个或两个孩子要负担两个父母和四个祖父母,甚至会出现一对小两口负担八个或更多老人的情况,子女的养老负担十分沉重。我国社会没有作好社会老龄化的准备,因此,家庭养老已成为社会难题。如何使年轻人重拾爱老敬老传统美德,营造行孝尽孝的社会氛围,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都离不开孝文化教育的重构。

(三)进行孝文化教育是以人为本的基本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它也是对包括孝文化在内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的升华。孝文化主张对生命及生命本源的尊重,其最初含意是"善事双亲","敬养父母",对父母在物质上、精神上尽孝心。"天地之性,人为贵,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并且将孝由此推开及至社会,形成"博爱"与"广敬"。孟子提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即不仅关爱父母、家人,还关爱他人,兼爱大众。孝文化中的孝,讲以人为本,实际上不独主张以人为本,还有"天人合一",表现在敬畏天地,热爱自然,求得人与自然的和谐,非独人为至灵。孝文化中的以人为本,从孝敬父母,悌兄睦友到兼爱众人,尊重生命,敬重自然与其他生命,有利于自身、人类和自然的发展,因而对其阐发、弘扬,是一重要而有意义的事情。

(四)孝文化教育是坚守中华文化个性,增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方式

捍卫我国文化主权已经成为时下一个非常严峻而现实的问题。全球化时代文化发展的一个突出现象是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霸权的出现。这种文化霸权在所有弱势文化的国家里都随处可见,而且在青年一代身上特别突出。如在我国,五颜六色的染发,半土半洋的口语交流,圣诞夜的倾城狂欢,情人节的风靡,麦当劳、肯德基连锁店的遍地开花,等等,都显示着以美国文化为代表的西方文化、生活方式已经不知不觉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与魂,一个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化特色就意味着这个民族的消亡,如何保存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和文化基础,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必然选择。孝文化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核部分,对于中国国民性发生了根源性、本质性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继承弘扬传统孝文化,并对其进行必要重构,使其更加现代化而非西方化。

二、大力弘扬中国孝文化对于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养成教育的基础作用

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一切道德都源于对他人的关怀和爱。子女最先从父母那里得到了爱,这种爱可以培养并生发出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爱、进而发展成对他人的爱。爱人民、爱祖国的教育要从爱父母、爱家庭、爱学校的教育开始。

(二)对学生爱国主义思想养成的启迪作用

无论是港澳同胞,还是海外侨胞,只要他们回到祖国大陆,都要寻根问祖,不管宗教信仰如何,政治观点怎样,都称自己是炎黄子孙,很多人还要亲自到黄陵虔诚祭扫,这就是一种发源于孝的爱国精神。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孝道教育的同时,必须大力强调这一点,今后不管走到哪里,境遇如何,最起码都不能忘记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更不能忘记自己是炎黄子孙,进一步就是要为父母争光,为炎黄子孙争光。

(三)对学生诚信品格养成的促进作用

事亲之孝德,是人性最自然的流露,无丝毫虚伪存乎其间,所以孝之爱、敬必包含着真诚。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轨,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正是说做一个人却不讲信誉,我不知道这怎么可以,就像斗车没有轨,马车没有軏,这车怎么走得了呢?另一方面,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就是要将对父兄孝悌推广到他人,当然也包括将对父兄爱敬之真诚,推广到与一般人的交往中,从而达到不伪不欺,实现诚信。现在的市场经济更是讲究诚信,诚信是商业社会中最基本的道德品质之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可有效地运用孝道所包含的另一要义:对父母兄弟姐妹的真诚——"信",以促进学生诚信素质的养成。

(四)对培养生生、师生之间的情感,营造和谐人际关系的推动作用

孝是形成古代和谐人际关系的精神力量,也是形成当今和睦社会风尚和安定社会秩序的重要精神力量。中国的孝文化始于爱父母,推及于兄弟之爱,夫妻之爱,亲戚之爱,宗族之爱,邻里之爱,师友之爱,国家之爱,人类之爱。荀子曾经说过:只要孝的教育功能能够得以推广,家庭便可以和睦,人可得以长寿,社会可得以安宁。所以说孝是增强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基础。必须先让学生真诚地爱自己的父母,其次爱老师,爱同学,爱所有的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像爱自己父母那样爱同学、爱老师、爱人民、爱国家,多尽责任,多作贡献,整个社会人际关系和谐的目标也就实现了。

三、中国孝文化的价值在大学生思想教育中的实现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寻求实现途径。

首先,党和政府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需要继续鼓励和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并提供相应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在推动中国传统文化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在部分条件较好的师范类高校试点,形成一定模式后再加以推广。在这个过程中,党和政府应该给予这些高校以相应的支持和保障。

其次,各级各类高校要自觉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落实相关教育政策。进行自身的教育体制改革,给中国孝文化经典课的试行提供相应的课程空间。目前部分高校已经开始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为思想道德修养课的一部分,重点通过德育课的学习来提高师范生的道德情操和文化底蕴。也有部分院校在不同专业课中,穿插了一些相关的古典名著。

再次,顺应时展要求,灵活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尤其是网络手段。网络作为最先进的传播媒体,以其快捷性、方便性、开放性、生动性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网络文化作为现代文明的结晶,正以强大的触角,伸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网络文化具有多方面的先进性,它打破文化垄断,实行文化民主;突破社会分工限制,拓展人际交往,发展人的创造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我们要努力使当代孝文化在网络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建设孝文化网站,开发孝文化论坛,发展网络孝文化,使广大网民受到孝的熏陶和教育。在与网络文化携手发展的过程中,必须大力抵制和批判腐朽落后的孝文化,努力提供正面、健康的孝文化信息。发展网络孝文化,还必须注意形式的多姿多彩、生动活泼,增强孝文化的吸引力、亲和力、感染力和在网络中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

最后,作为高校教师应该更清醒地认识到孝文化的价值,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真正传承、弘扬化之。这就是所谓"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对儿童教养院的老师说:"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在同儿童谈话、教训他、命令他时才是教育,他们生活的每时每刻,甚至连你们不在场的时候,也是在教育儿童……"这段强调的就是"行为"和"榜样"在教育中的作用。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的模范。教育学生不能依靠灌输、说教,而应当靠教师身教、潜移默化。只有具有高尚人格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有健康个性的学生。

参考文献:

[1]孟子[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99.

[2]张怀承.中国的家庭与伦理[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3.

思想理论与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众文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学生;养成教育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扎实”三理念

(一)理论基础要扎实

1.理论基础突出人格特质思想政治理论基础应重点突出人格特质。人格完善不仅关涉到个人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大学生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栋梁之才,是国家的希望,是社会新技术、新思想的前沿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代表着最先进的文化。人格是个体内在的行为倾向性,表现为一个人在不断变化中的整体与个体的心理要素,是一种具有动力一致性、连续性的持久自我,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予人特色的身心组织[1]。围绕着人格特性,思想政治理论课能够突出对大学生人格特质的关照,有效激发学生的自尊意识和价值观念,挖掘学生潜能,塑造学生的思想品质,并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提高课堂教学,增进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切实解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实际问题。2.理论基础突出个性差异大学生是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大学生由于来自不同地区,其成长经历、家庭背景及个性迥异,因此,思想政治理论基础需围绕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科特点,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品质培养,只有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从有效走向高效。大学生的个性突出表现在独立意识、学习热情、人际交往、获得尊重和理解、选择职业和专业、爱慕异性或想得到异性的尊重等方面。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多研究学生,深入了解大学生个性差异的实际,有针对性地分析原因,才能找出解决对策。3.理论基础突出情感需求理论基础的运用应该重视大学生自身情感的需求。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提高课堂的实效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真正做到与学生的情感进行沟通,产生情感共鸣,在对待问题的观点上才能达成共识,这样才能达到思想教育目的。了解大学生的思想,使学生感到被尊重、被重视、被认同,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主体性。同时,关注大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大学生树立信心和促进个性发展,主动与大学生沟通,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和行为表现,尽量从积极方面去考量他们,看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努力进行科学引导,使每位大学生能都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二)理论内容要扎实

思想政治理论内容来源于大学生对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掌握程度,需充分挖掘大学生的人文潜能,才能体现其内容的扎实性。当今社会,大学生群体的交往行为、自我反思的人文潜能都十分丰富,因此,思想政治理论内容要集中在情感、价值观和态度上,进行人文潜能的挖掘教育。1.挖掘情感上的人文潜能针对大学生情感十分丰富的特性,适时地通过组织教学内容对大学生的交往行为、自我反思等方面开展教育,自觉养成尊重他人、善待他人的良好习惯,不断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主要取决于在教学活动中对情感的挖掘。人与人的交往充分体现了双方之间的交往行为,在交往实践过程中,大学生的行为、思想都受到了熏陶。2.挖掘价值观上的人文潜能大学生对人生的意义及自我存在价值的认识就是大学生价值观的体现,它促使大学生对某种价值目标具有强烈的感情和欲望,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大学生学习和进行实践活动的内在驱动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可以围绕大学生的价值观来组织教学内容,适时挖掘大学生价值观上的人文潜能,对大学生进行价值理论、价值观念培养、价值心理引导和价值活动调控,充分突出核心内容,即价值观念的理想信念教育。3.挖掘人生态度上的人文潜能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时期,在生理、心理等方面还不成熟,在对待和处理问题上容易产生感情冲动、自卑、消极厌世等不理智行为和极端心态。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内容上应多注重对学生进行人生态度教育,挖掘人生态度上的人文潜能。教育大学生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克服悲观和盲目情绪,引导他们形成相对稳定的人生心理定式;在求知的同时,教育学生有自知之明,适时了解自己的不足之处,学会与他人相处,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挫折观,加强正义感,紧跟形势发展变化,与时俱进,大力提倡积极、有为、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大学生正视社会、直面人生。

(三)教学互动要扎实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注重教学互动,教学互动效果如何,直接决定了学生的听课效率和能力培养。1.构建师生互动的新理念师生互动是教学过程中最常用的教学形式,不是追求表面的效果,而是通过设计的问题与大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的整合,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育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适时恰当的教学互动可以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师生互动首先需要教师的导引,先抛出问题,然后引导大学生围绕该问题来找寻解决的方法。正所谓“引入—导出—分析—解决”四步曲,在整个过程中,学生和教师都处于互动状态。2.拓展教学意识新渠道教学意识是教师对课程教学标准以及教学任务的敏感性和自觉程度[2]。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以大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教师为主导,要善于树立教学问题意识、教学主体意识和扩展教学内容意识。在教学问题意识上,教师要善于发现问题、生成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大学生在听取理论课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意识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从而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将大学生视作教学主体,要把课堂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适当留出时间和空间,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根据整个大背景和当前的形势进行适时扩展,使学生了解一些基础背景,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同感。

二、大学生养成教育“践行”的三要素

(一)大学生践行优良的道德品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通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可以通过道德行动和习惯等途径来提高。1.树立理想信念意识理想信念是一个人确立人生价值取向的最高准则,是对未来目标的追求,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灵魂是理想信念,在正确的理想信念指引下,大学生能正确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辨析各种社会思潮[3],对社会现象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最终必将形成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和习惯。2.提高整体素质水平学生的整体素质也就是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决定着大学生在社会上的生存能力。在市场激烈竞争的今天,学生要在社会上求得生存和发展,既要具备适应能力,更要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它要求大学生具备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科学技术素质和心理素质。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找准切入点,全方位、多渠道地通过参与各种活动来提高整体素质水平。3.增强思想品德教育一个人的思想品德决定了他的成功与否,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孝的教育,到对国家民族命运的使命感、以天下为已任的社会责任感的爱国主义教育,以及传统的博爱精神为主的仁爱教育,都是大学生践行优良道德品质的途径与方法,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就肩负着这样的责任,它使大学生还未涉足社会时,就已经具备了这种能力。

(二)大学生践行和谐的人际关系

1.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在思想上提高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认识水平,在大量的宣传与鼓励下,使学生积极参与各种人际交往活动,营造宽松和谐的人际交往氛围。相关数据显示,良好的人际关系将获得工作和事业的成功,人际关系好的工作基本都比较稳定,因此,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社会资源。在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大学生具备相关的人际交往理念,有意识、主动积极地参与人际交往活动。2.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只有意识和理念尚不足以解决问题,大学生还要具备一定的与人交往能力。教师要教育引导大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创造机会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教会他们以正确的方式在互相帮助、相互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与他人和谐相处,具备人际交往能力。3.教会大学生人际交往技巧人际交往的成功与否,还需要具备一定的技巧,为人要热情,富有修养,在此基础上提高表达能力。教会大学生相信他人的真诚,从积极角度去理解他人的动机和言行,端正与人交往态度。教会大学生把握好与人交往的度,坦诚相待,亲密有度,保持一种健康的心态,适度与人交往。

(三)大学生践行正确的人生态度

成功者始终能做到用积极的思考、乐观的精神来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值得大学生借鉴与学习。首先,塑造拼搏进取精神。生命的真谛在于拼搏,拼搏是一种积极向上和努力进取,为达到预定目标而百折不挠的精神。当今社会竞争力相当大,只有提高拼搏进取精神才有动力,才能克服各种困难,走向胜利的彼岸。其次,增强抵御挫折的能力。大学生在向预定目标进取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障碍和干扰,这就要看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基础、生理因素和遭受挫折的经验等都影响其对挫折的耐受力。因此,在成长过程中,要加强这三个方面的积累和锻炼。

三、大众文化视域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与养成教育相结合的对策分析

(一)深刻领会理论思想,坚决履行行为准则

理论知识指导着人的实际行动,它们之间是内在统一的,理论知识是实践行为的基础,深刻领会理论思想,就是在完成对理论知识的学习、理解和深化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践行行为,学习到没有学过的理论知识。同时,通过实践,认识自己理论知识的不足,深化对已有理论知识的理解。

(二)深刻认识当前形势,紧跟时代前进步伐

当今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要使大学生清醒地看到当前形势的严峻复杂,在思想上要有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应对一系列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要及时行动起来,增强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未雨绸缪,科学规划,牢牢把握主动权[4]。

(三)深化思想,变革思维,勇于创新

观念改变行动,思想决定行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以大学生养成教育为目标,深化思想,变革思维,勇于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不能脱离学生的需求,在践行过程中要有胆识和勇气,要有改革创新精神,要做到快、实、细,即在思维上彻底变革、行为上努力践行、工作上勇于创新。

参考文献:

[1]杨建义.思政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实践转化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3,(7).

[2]刘淼静,叶航.教学意识形态性的研究[J].文化教育,2011,(7).

[3]吴毅安.论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4).

思想理论与教育范文第5篇

1.集体主义内涵是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承载者

关于教育理念尽管学术界众说纷纭,更没有形成共识性的内涵界定,但是如果从本体论和认识论的角度来概括,教育理念无非是指教育主体在教育实践及思维活动中,对教育的地位和功能、目的和任务、内容与原则以及方法和规律等方面所持的总体认识和根本观点。也有学者干脆更加简练地把教育理念概括为:“教育主体在教学实践及教育思维活动中形成的对‘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2这种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由于受特定时空和内外条件的限制,具有历时性的特征,这就决定了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的哲学特性。根据逻辑学定义的原则,移植教育理念的概念范式,照葫芦画瓢就可以由此推导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内涵界定: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即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及有关思想政治教育思维活动中所形成的对“思想政治教育应然”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

根据以上对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内涵界定可知,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渗透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和相关思维活动当中,并要通过或借助思想、认识、价值观等观念形态,依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宗旨、原则等思维表现物得以直观化和具体化。集体主义理论作为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原则和核心价值,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思想认识、道德要求和价值选择,是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的教育原则、教育宗旨、教育目的的集中凝聚者和生动体现者。因此,从集体主义理论的内涵界定中,根据对人的本质的不同理解和由此派生的个人与集体关系的相关阐释,就能直接反映出不同的历史时期针对思想政治教育到底是应该为阶级斗争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还是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这三种相异的理性认识和主观要求,即体现和承载着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由此,集体主义内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承载者的功能定位和角色扮演就可见一斑。

2.集体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中轴项

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目前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说法,即,“要素说”、“板块说”和“三观说”。根据要素说的分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要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纪教育、心理教育五部分内容3;“板块说”则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划分为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制观教育、道德观教育五大板块4;而“三观说”则简练地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概括为伦理道德观、政治观和历史观教育5。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分类方法的异同主要是源于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不同理解,是由分类者的立足点、角度和侧重点的不同而造成的。但是,不管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作如何的归纳和分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却始终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贯穿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中的主轴项目,而在这一主轴性内容当中,集体主义则发挥着承上启下的连接作用,承担着支撑主轴脊梁的重任,是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主轴项目的中轴。

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主轴项目,它是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和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在这一主轴性教育项目链条当中,集体主义处于中间环节,其地位和作用尤为特殊。作为一种道德观教育,它向前承接爱国主义教育,可以使之更加贴近受教育者的实际,促进爱国主义教育效果的深化,并最终使爱国主义教育得到升华。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值观,集体主义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应有之意。与此同时,通过集体主义教育还可以达到帮助人民树立社会主义理想,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最终巩固和强化社会主义教育效果的目的。由此可见,集体主义教育不仅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主轴项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贯串这一主轴,使这一主轴链条前后相继、融为一体的内在中轴。

3.集体主义精神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异曲同工

思想理论与教育范文第6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教学模式;理论彻底性;理论通俗性

理论作为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核心,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指导意义毋庸置疑。剖析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能够发现,其就是一种基于理论的意识形态,只有保证意识形态的完整性,才能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进一步明晰创设良好的条件。回顾中国社会文化的发展历程能够看出,近现代是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在意识形态领域当中,逐渐演变为社会文化的自觉意识。曾有学者提出,中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始终跟随着国际历史进程之后,而中国要想更快地追随国际步伐,则必须要立足于,坚持原则、观点和立场并明确发展的方向,才能牢牢握住打开中国命运之门的钥匙[1]。而思想政治本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难免需要面临诸多不可抗力因素,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始终驰骋于正轨,则必须要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属性予以不断地强化。也就是说,为了能够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能够拥有更坚实的依靠,只有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彻底融合到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当中,才能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现实价值。

1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与通俗性研究的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与通俗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特点。把思想政治理论的彻底性与通俗性相结合来研究,是为了更好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理解能力。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与通俗性的分析,进而来发现当前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最终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育体系。21世纪人才最宝贵,思想政治教育不仅仅关心到思想政治工作的进度,更是对当代新青年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产生巨大的影响,在很大的程度上决定了青年今后的人生发展。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复杂性、难懂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效果。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和通俗性研究,构建一个对立统一的系统,对其之间的关联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使得学生更好的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和通俗性进行结合并且进行改革创新。

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和通俗性内涵

2.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彻底性的内涵

马克思、恩格斯十分重视对理论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许多独到而精湛的见解。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导言中,马克思提出了理论彻底性的命题:“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要彻底,也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2]其中,抓住事物的根本指的是透过现象,摒弃掉错误的、浅薄的理论教条,把握其本质,认识其规律,进行系统、丰满、完整、辩证的理论阐述,真正做到彻底,从而以理服人,发挥指导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马克思对理论彻底性的论述,从一个新的方面阐释了理论彻底性的内涵,这就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彻底性分析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理论基础。

2.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通俗性的内涵

“通俗”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里的解释为:“浅显易懂,适合一般人的水平和需要。”根据《大辞典》对“通俗”一词的的解释:“浅易并符合一般的水准。”[3]由此可见,通俗性所指的对象一般是精神产品,同时,通俗性具有浅易、符合一般水准的明显的特征。而理论的通俗性则是指这种理论具有浅显易懂的特征,它与晦涩难懂相对应。并值得注意的是,思想理论的通俗性要求在具备一般通俗作品浅切平易的特征基础上,同时还要具有自身的秉性、特点和特色,坚持自身的秉性和特点,这就是思想理论与普通作品存在的最明显的区别。

3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与通俗性的联系

3.1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通俗性的前提条件

从哲学方面来说,理论的严密逻辑,能够解释实际问题中的许多基本理论问题,同时还能够帮助我们明辨是非,有助于我们换角度思考。理论的严谨逻辑思维,能够深刻把握住事物的本质,这就使得理论凌驾于一切基础理论之上,对哲学等领域的发展起着重大的指导作用。用理论来解释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和通俗性,能够很好的像学生展示二者的关系和联系[4]。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有着实践指导作用,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具有思维清晰、科学严密,合乎规律等特点,所以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能够被广大读者清晰、透彻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被赋予了大众接受和认可的可能性,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通俗性的前提条件。

3.2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通俗性促进了其彻底性的表述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通俗性,旨在使得高校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和继承。而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通俗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当前的首要任务。如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采用晦涩难懂的语言,高深的词汇,极为概括的内容来阐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不但不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更会使得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一定的反感,更无法体现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最新特征,这样的思想政治教育也会失去原有的、本来的教育目的。空洞无物、晦涩艰深、脱离实际的现象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彻底性中最忌讳的一点。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俱进、实时更新和完善自身理论的特点,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始终保持着发展进步的良好特性,其理论才具有彻底性和通俗性。所以,要保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彻底性必须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通俗性,要注意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进行通俗化、简单化。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倘若过分注意理论的通俗化,就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失去原有的权威性和学术性。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紧紧贴近广大人员群众的根本利益,以此来引起广大群众的共同思考和关注,这样既能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又能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进步。综上所述,理论的通俗性促进了理论彻底性的表达。

3.3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彻底性和通俗性结合整体功能大于单一功能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的著名命题,是古代朴素整体观留给后人最有价值的遗产,它是现代系统论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是这一原则的主要组成内容[5]。究其原因在于,这种整体功能的效应发挥决定于各部分彼此相互作用的性质。当各部分以科学合理、整齐有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就因此而具有了全新的功能,整体功能就会大于各个的部分功能之和,自然也大于任何单一功能。从哲学上来讲,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彻底性和通俗性结合整体功能大于单一功能,如果单一的重视其一方面的作用和性质,就会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发展失去平衡。

4结束语

思想理论与教育范文第7篇

(一)完善制订理论成果本身的实践方案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自身是影响理论向实践转化的最基础的元素。理论成果本身的实践性或行动的可能性,是理论成果实践转化的重要中介,反映了理论成果指向实践的张力。思想政治教育经历了长期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如今面对学术规范的衡量、实践需要的期盼,应该自觉把推进理论成果的实践转化纳入学科整体性建设的范畴中来,主动为理论成果设计实践转化的行动计划,加大研究成果实践转化的自觉性。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会受到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理论上的“实然”并不等同于实践中的“必然”和效果上的“应然”,只有以详细的行动计划来指导、规范和调整,才能实现理论成果的有效“落地”。自2006年理论上升为一级学科以来,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以及出版和发表的专著、学术论文等研究成果更是层出不穷,这为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转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遗憾的是,尽管有许多理论研究者不断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要关注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应指导实践”,但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学者整日凌空蹈虚、空话连篇,忙于构建所谓的学术框架;一些研究人员醉心玩弄词藻、废话新说,痴迷于构建华丽的话语体系。”有的理论成果仍仅具有典型的个体利益特征,忽视成果的社会实践效益,缺乏实践指导价值;有的理论成果仅仅停留在理论自洽之中,满足于“形而上”的研究意图,很少关注或没有关注到研究成果的实践转化问题,难以实现与现实需要的有效对接。可以说,理论成果忽视或缺乏实践性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相脱节的一个重要原因。52%的受访者认为目前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存在数量多、质量差的问题,并由此导致了“研究繁荣”背后实效缺失现象的存在。改进这种风气蔓延的根本之道就在于学术研究要直面现实,始终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策。

(二)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的培养和培训

开展人才培养培训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实践转化的基本方式;推进学科建设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实践转化的必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一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校学生的培养问题;二是对正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提升问题。就前者来说,在学科建设中,通过编写教材、调整教学计划、推进教学方法改革等,适时地把学科建设的最新理论成果体现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增强专业的时代适应,较好地实现了理论成果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与时俱进。现在的主要问题和挑战来自于后者,即如何运用学科建设的理论成果提升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的问题。仅以高校辅导员队伍为例来说,这支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来源多样、专业背景各异,成为理论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导致对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的转化意识不强、能力不高、成效不显。有调查显示,只有31%的受访者能做到经常浏览他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只有24%的受访者能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自觉应用他人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成果。理论成果进不了教育实践者的头脑、成不了教育实践的指导、进不了教育实践的平台,以致于面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许多不可控制、不可预测的因素,找不到理论归纳和指导,对于一种行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只能成为“经验中的存在”,基本上是围绕自己工作的反复总结和重演。而一线工作者的经验性成果恰恰又被理论研究者所难得一顾,导致了双向转化均存在断裂的现象。可见,在人才培养培训上,“理论脱离实践,实践脱离理论或摆脱理论,这是双重脱离,也是双重失范。”

(三)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相关政策的制定

政策参与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转化的有效途径。由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独特的政治属性,更加需要运用制度支持、政策保障等手段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必须尽可能地转化为政策规定,由此推进理论成果转化效应的长期性、稳定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独特的咨政功能。从目前来看,党和国家以及各级主管部门在制定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政策时,都能较好地吸纳和借鉴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但由于受到目前理论成果自身实践性或实践转化不足的制约,也给这种吸收和借鉴留下实践的遗憾和操作的空白,一些政策规定过于宏观,重导向轻操作,缺乏现实操作的指导意义和规范要求,难以落实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出现了政策效应的逐层衰减、边际效应明显。

(四)加强指导现实问题的理论研究

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相互促进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内在逻辑。理论成果的实践转化还表现为对现实问题研究的指导。一是以现实问题为起点,通过对现实具体问题的研究,找到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和途径方法;二是以已有的理论为起点,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分析逻辑,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与水平。因此,能否有效指导实践研究也是检验理论成果生命力的重要指标。要鼓励和提倡面向实践的理论研究,以“脚底板”式的实地调查和强烈的问题意识来解决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衔接的“一公里问题”,从而在理论与实践之间搭建起有效的勾连与融通。而在这个问题上,由于受到研究团队构成中实践队伍吸纳不足、现实问题价值“过于微小”等主客观因素的制约,除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专项课题之外,实践操作性课题难以在国家、省部级课题竞争中获得立项也是重要因素,这就进一步助长了重理论、轻实践的研究导向,这种状况需要改变。

二、进一步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实践转化的着力点

(一)加大理论研究的实践取向,增强研究成果的实践自觉

实践发展是保持理论创新的动力与来源,也是检验理论正确性和生命力的向度。一是研究的视野要向下,要把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命题和现实问题作为理论研究的立足点,回应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以实践问题促研究,提高理论成果的现实针对,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二是要进一步增强理论成果的实践自觉,尽可能地把理论成果变成可以直接实践的行动计划,或者把行动计划作为研究成果的重要体现,直接服务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提高理论成果实践转化的效率。三是要加大实践研究的政策扶持,在各级课题立项、成果评选中给予倾斜,着力于引导解决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现实困难,打破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瓶颈,以实践探索的经验和成效来丰富和发展理论成果。四是要增强学术刊物的实践取向,做到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术刊物是思想政治教育成果的重要载体,也是人们获取研究成果的重要渠道,思想政治教育类刊物要转变唯理论、纯理论办刊倾向,给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总结类文章以一定的刊发空间,这既有利于调动一线实践者的研究热情,促进实践探索,也有利于理论研究者了解实践的进展情况和问题,使学术刊物成为沟通两支队伍、展示两方面成果的重要平台。

(二)增强三支队伍之间的协作互补,实现研究成果的整体价值

就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来说,涉及到理论研究者、实践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三支队伍。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成果的实践转化程度还取决于这三支队伍之间的协作深度。当前,理论研究者与实践工作者各自开辟了两个不同的领域,尽管这两个领域在实践意义上存在交集,但在现实运行中却处于“平行不相交”局面,而又同时影响着政策制定者的决策。显然,在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的政策制定中,理论研究者的学术话语往往超过实践工作者的现实呼声,使得许多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政策、措施却依然停留于理论论证上,难以彻底地落到实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建立三支队伍之间深层次的、系统性的联系。一是在学科建设中要充分听取、吸纳三支队伍的不同意见,做到既尊重理论规律,也关注现实问题,使政策落实到解决问题上来。二是优化研究队伍结构,重视吸收一线工作者参与理论研究,加大研究成果的实践取向,同时鼓励理论研究者深入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现实资料,使理论研究能够与实践发展需求相一致。三是在政策制定中既要问政于专家学者,也要问需于实践工作者,既要着眼于推进学科理论的发展,更要着眼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与教育实效的提升。

(三)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培训力度,提高理论成果转化能力

实际工作者的理论转化能力是关乎转化效率的能动因素。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或缺乏必要的理论素养,或形成实践的惰性和惯性,不少人持有一种保守态度,不想或不会尝试新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模式,也不会主动地思考各种运行模式的优劣。如何提高这支队伍的理论转化能力将成为提高教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措施。为此,一是要提高对理论成果学习的自觉性,做到主动学习,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最新理论成果;主动思考,把理论成果作为化解现实困惑、工作困境的有力武器。二是要加大专业培训力度,依托教育部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点等,开展实际工作者的理论培训工作,把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作为能否从事这个职业、晋升职务职称的考核指标,以此增强推进学习的约束性。三是调动实际工作者的研究热情和活力,深入开展实践问题研究,形成研究意识和研究自觉,增强对理论成果的认知和感悟,使实践者也成为一支重要的研究力量,从而形成两支队伍、两个领域协调发展、协同推进、有效互补、良性转化的良好格局。

(四)加强对理论成果实践转化的管理和激励,增强评价的导向性

思想理论与教育范文第8篇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在改革开放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随着广大学者的深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建立起来并逐渐成熟,但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研究现有成果中,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研究相对薄弱。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蕴含着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目标和任务,规定着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范围,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选择,是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互动的中介,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重要条件。武汉大学学院熊建生教授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论》,有效地填补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这一研究空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中极为关键的课题,涉及的问题繁多,研究难度很大,作者凭借自身坚实的理论功底、扎实的知识基础、踏实的研究态度,将这一极富挑战性的课题转化成理论成果,选题前沿、思想新颖、结构精巧、可读性强,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算得上是迄今为止我国系统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拓荒之作。这一研究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理论视野,深化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问题意识,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科学含量,完善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理论体系。

第一,选题前沿。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是以理论为指导,建立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经验基础之上,综合运用多门学科的理论研究成果,专门研究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具有综合性、科学性、政治性、实践性等特征的一门应用学科。从理论的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系统的科学;从实践的角度而言,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已达成了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的共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核心问题或者说是核心价值之所在,但理论界对此少有涉及。无论是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完整性出发,还是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需要的迫切性来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研究都显得相对薄弱,只有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才可能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并做出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正能量效应的决策。任何理论研究都应该站在当代科学发展的前沿,进而以理论的前沿性开启创新性。因此,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具有基础理论性和理论前沿性意义。比较系统和深入地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及其优化,把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成和发展的规律,对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体系的全面建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的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论著继承、借鉴、消化、吸收现有的研究成果,坚持文献研究与经验总结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关联、分析与综合相统一、历史与逻辑相一致、实时分析与价值分析相交融,运用系统分析、比较分析、矛盾分析、辩证分析、要素构建、结构优化等方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展开了系统而又深刻的理论探讨。

第二,思想新颖。创新是学术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学术生命力的源泉。研究成果具有创新性才具有吸引力和征服力。作者在这本著作中展示了一系列新颖的思想观点和独到的学术见解。论著在立足当前对于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教育等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普遍性认同的基础上,从“结构论”的视角,自觉而又自信地运用结构思维方法,系统阐释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充分显示着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研究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而不必局限于条条框框的内容本身,从而使得我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认识和实践更富于理性,也更接近科学和艺术。这种新的研究视角与范式,对于我们深入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制定有益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性和引导性。这本著作思想新颖,贵在说理,既有高远立意,从整体着眼,又从细处入手,深入浅出,把研究的重点难点落到实处,自圆其说,杜绝说大话空话套话的现象,敢于说真话实话新话,注入新的时代元素,建构新的话语体系,使之富于时代感和吸引力。

第三,结构精巧。论著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纳入结构思维的视阈之中,在自序的基础之上,用七章展开正文,依次解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的价值,追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依据,揭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建构原则,建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体系,厘清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关系,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结构优化,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有效接受,形成了一个富有内在联系的有机体系。而其中每一个方面又有着各自特定的范围和客观内容,构建了十分完善的子系统,它们彼此关联,不仅从特定的角度凸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理论的层次性、关联性、复杂性,而且在论述中展示出了历史必然性与逻辑应然性的统一,在相关理论的展开过程中,在各章知识点的安排上,层层递进、衔接紧密,内容多而不乱,使读者能顺畅地理解其所包含的专业知识之间的脉络。最后以结语作结,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研究的价值目标、学理要求、内生动力、应然品性、检验标准进行探讨,形成了内在联系紧密的完整体系。论著所构建的框架、所提出的观点、所得出的结论,有着严密的逻辑性和很强的说服力。

第四,可读性强。这部著作是在作者同名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充实、修改、润色、完善而成的,是一部深思凝练,逐渐深化、不断成熟的作品,由此可见作者非常注重作品质量,即作品的可读性。论著脉络清晰、文笔流畅,语言形象生动、简练易懂,将灰色的理论演绎得色彩缤纷,既注重专业性,又不失生活性,避免落入一般理论文体呆板枯燥的窠臼,给人以真理的力量和美的享受,极大地增加了学术著作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书中还穿插了20多幅结构图表,如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体系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态的特质及其作用机制图、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态结构图等,把体系众多、内容庞杂、分支繁复的内容通过图表显示,使文意表达得更加清晰直观、简洁明了,让读者更易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