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半导体发展规律

半导体发展规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半导体发展规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半导体发展规律范文第1篇

问:未来五年全球IC业的最大特点?

答:首先,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移动终端是驱动半导体营收稳步增长的主要因素,或者是主要驱动力;第二是未来五年,传感器、存储器、光电器件增长最快。

最近有位教授写了一本书《手机走天下》,我觉得他的预测是对的。未来我们真的是带着一部手机,就无所不能。手机的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待机时间也越来越长。甚至随着光电器件的增长,手机会取代照相机;同时随着传感器的广泛的使用,手机不仅仅能够定位,感知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比如可以检测到天气、空气质量,甚至食品安全等。所以手机的智能化程度会越来越高,传感器会被广泛使用。

本土设计业市场广阔

问:我国集成电路业的市场热点在哪里?

答:这几年新技术、新概念层出不穷: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智慧城市、智慧地球等,这些就是我们集成电路设计业的巨大机会。例如云计算、大数据意味着我们需要海量的存储设备、大量的数据中心和处理中心;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需要海量的移动智能终端;物联网、智慧城市的建设也需要海量的传感器,这些都需要大量芯片。

同时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从全球角度来看,中国也是最大的集成电路市场。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市场规模将超过一万亿元人民币。

同时,全球的大趋势对我们也是利好,例如日本半导体企业群体衰落,欧美一些巨头退出中低端、利润较低的市场,也为我们带来机会。

因此,我们的市场前途是非常广阔的。2013年预计我们的整个设计业会突破八百亿元人民币,到2014会突破一千亿元人民币。

挑战和建议

问:我们的挑战在哪里?

答:我们行业普遍比较小、散,这是最大的问题。现在业内有个共识,在65纳米、45纳米生产工艺的背景下,一个制造企业大概能够满足50~60家大规模设计企业的需要。但是到了2017年,随着整个工艺的进步,到了16纳米,一家代工企业能服务的设计企业大概是10家左右,这意味着我们一些小的设计企业会找不到流片的代工厂。

另外一个挑战是知识产权。我们现在也提倡大家用自己设计的芯片去替代或者替换进口芯片,这样可降低成本,并且安全可靠。但是知识产权是个壁垒。据不完全统计,近五年,集成电路领域发生的专利纠纷多达260多起。随着我们技术水平的逐步提升,以及规模的逐步扩大,这方面要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为此,CSIP联合了国内三十几家高等院校和企业,建立了专利池,来一起应对国际纠纷。一家企业很难应对国外专利诉讼,我们举全行业力量把专利池建立起来,共同应对。

问:您对设计业的发展有何建议?

答:第一是尊重规律、投入到位、开放发展。集成电路业是先导型产业、基础型产业和战略型产业。它的成长是长期的。过去我们对芯片业确实有很大的支持,从908、909到重大专项,但是我们还希望在短期内见效,这不太符合科学发展规律。任何一个行业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这跟我们的投入有很大的关系。英特尔一年的投入在一百亿美元以上,我们十年来整个行业投入才一千多亿元人民币。所以我们不可能在小投入的情况下,出现爆发式的增长。所以我们还是要尊重规律,加大投入,并且投入到位。我们以前的投入不到位,认为基本上实现了盈利,实现了收支平衡,技术起来了就行了,实际上离产业化还有很长的路。另外是开放发展,我们鼓励自主创新,这毫无疑问,但是我们要鼓励多种方式的创新,我们的资金走出去,投资一些国外的企业,例如光刻机企业。

这样,我们至少要花二三十年,才有可能把我们的集成电路产业真正建设起来,实现我们集成电路产业的强国梦。

第二,我们的资源、企业都很小,政府的投入很分散,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汇聚资源,重点突破几个领域,例如在移动终端、重点的传感器领域有所突破,甚至在一些存储器方面投入。

第三,芯片设计企业要注重软硬件相结合,并同步考虑产业链和生态系统。集成电路是心脏,软件是灵魂,两个一定要相互发展。国外芯片设计公司里很大一部分人才是软件人才。

半导体发展规律范文第2篇

面对中国现在高速发展的事实,许多人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同时对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未来感到悲观。一些媒体和人士大肆渲染西方国家会因为中国的发展而出现失业率激增、资本大量外流等情况,他们认为将来的某一天,中国巨大的财富和超强的综合国力会让当今的一些经济强国和地区黯然失色。

然而从全球强国的历史发展脉络来看,中国当前的高速发展及趋势是脉络的延续,并且因为自身薄弱的基础,目前甚至30年内都无法成为真正的世界经济强国。

高速发展是历史规律使然

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中国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球资本和劳动力市场的格局,但历史发展的脉络也早已向人们证明,当一个欠发达国家以全新的发展态势展现在世人面前时,它一定会给这个世界带来些许变化。比如现在的经济强国英国和日本,前者曾经以纺织业快速积累了国家财富,成为强大的资本主义帝国,而后者则以半导体生产迅速发家,现在成为世界上有影响力的经济强国之一。我们要注意的是,它们现在都不再是以纺织或以生产半导体为主业。

从这个角度来看,中国现在的高速增长延续了这一历史发展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并不是一个非输即赢的“零和游戏”,恰恰相反,随着中国的发展,全球总的产出量、就业岗位和财富额会同时增长。

还有一个现象是,近来中国频频地公布在各经济领域取得的惊人增幅,但我们并没有很明显地看到这样的结论。如果过分拘泥于那些增幅数字则可能会被误导。原因很简单,即在一个较低的基数上即使经过大幅增长,也还是一个“小”的数字;而如果在一个较大的基数上,即使增幅较小,也可以得到一个“大”的数字。以美国和欧盟为例,在它们目前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基础上,只需要每年增长2%,其增长的数额就相当于中国GDP增长10%的数额了。由此看来,“称霸世界”对中国而言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廉价模式渐入古稀

另一个现实情况是,目前中国的发展模式将会遇到不能逾越的发展掣肘。

在世界经济界,要定量考查一个国家的增长潜力,有一个办法比较适合,这就是比较其总要素生产力(TFP)。在单位资本和劳动力投入的产出量增长水平,资本和劳动力投入保持不变的时候,它就能真实地反映出经济的发展速度。

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的年均TFP为3%,而美国为1.7%。也就是说,中国的生产力增长速度接近于美国的2倍。但我们应该看到,中国要想达到美国那样的经济规模,需要持续不断地向经济领域投入更多的资本和廉价劳动力。然而从目前看来,中国在这方面的投放已经不能再达到以前那样的高度了。之前,中国的发展模式与亚洲其他新兴经济体很相似,其基础是廉价资本。这些廉价资本几乎全部来自消费者,他们为自己的养老和其他社会保障进行大量储蓄,正是这些储蓄被国家用于了提供低成本的信贷和资本支出。亚洲的一些新兴经济体借此在出口制造业领域大量投资,并且获得了比其他领域要多的增长回报。

现在,中国的国情发生了一些变化,廉价资本模式即将遇到发展掣肘,而逐渐走入衰退。

首先,中国的资本正在变得日益昂贵。举个不很恰当的例子,汽油和汽车。在1992年的时候,中国经济每前进一个单位需要2个单位的汽油,而现在要前进同样的距离,则需要5.5个单位的汽油。也就是说,单位资本的产出率下降了。

其次,中国的劳动力增速放缓,从现在到2009年,中国每年的劳动力人口增幅仅0.5%,此后将不再增长,到2014年,则开始以每年1%的速度减少。同时,因为技术工作的短缺,还可能导致工人的工资标准被抬高。有数据显示,中国东部沿海工厂的工资水平已经接近许多东欧国家工人工资水平。在深圳市,一些工厂的工资水平已经超过了竞争对手印度和印度尼西亚。

高速发展≠世界强国

半导体发展规律范文第3篇

1.前言

化学机械研磨(CMP),又称化学机械抛光,是机械研磨与化学腐蚀的组合技术,它借助超微粒子的研磨作用以及抛光浆料的腐蚀作用,在化学成膜和机械去膜的交替过程中去除被抛光介质表面上极薄的一层材料,实现超精密平坦表面加工。CMP技术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的晶片平坦化的一种新技术,对集成电路、半导体产业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本文将从专利分析的角度对晶片CMP技术现状进行梳理,为晶片CMP技术进一步发展提供一些建议。

2.晶片化学机械研磨技术的国内外发展概况

2.1 国外发展历程

CMP技术在半导体工业的首次应用始于1988年,由IBM将其应用于4MDRAM的制造中,该公司也于1992年申请了晶片CMP技术的第一份专利。在此之后,经过不断的技术发展,CMP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有较广泛的技术布局,图1显示了世界范围内专利申请量。

CMP的研究开发工作过去主要集中在美国,随后发展至法、德等欧洲国家,日本在CMP方面发展很快,并且还从事硅晶片CMP设备供应,我国台湾和韩国也在CMP方面研究较多。从图1来看,其与CMP技术的研究现状也比较相符,CMP技术仍以美国为主导,日本、欧洲、韩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能力也在不断增强。从图2中可以看出,美国的CMP技术布局在2000年左右达到高峰,此后专利保有量逐渐保持稳定的状态,而日本、韩国及中国(包括台湾)则在2006-2008年左右专利申请达到最高峰,此后有渐渐回落的趋势。从图2中还可反映出各国家或组织在近年来专利申请量均呈下降的趋势,这也反映了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CMP技术研究逐渐趋于饱和,新的技术创新点可能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出现。

2.2 国内发展历程

1995年由美国卡伯特公司在中国提出第一件涉及晶片化学机械研磨的专利申请,申请号为CN95196473。在此之后,美国申请人针对CMP技术的设备、材料、工艺等不同的技术角度进行了专利布局。除美国外,日本及中国台湾在CMP技术发展上也较迅速,符合其半导体芯片产业的发展规律。

在技术布局方面,除了专利数量外,专利布局的时间也不相同,早期在华专利以国外申请人为主,如下图3所示。

从图3中可看出,国外申请人在中国较早的完成了专利布局,建立了技术壁垒,在2008年以后,国内申请人专利申请数量则呈增长的趋势,对晶片CMP技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研究成果。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国内形成了以清华大学和中科院为主的教育科研力量,以及以安集微电子、中芯国际等为主的产业研究力量,CMP技术在国内也逐渐成熟。

3. 晶片化学机械研磨关键技术

从目前的研究热点来看,该技术主题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重要的分支。

从技术的分类看,对CMP技术的研究,主要从机械研磨和化学腐蚀两个方面对传统技术做出改进,在具体的生产实践中,影响晶片终成品表面质量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对技术的改进点,也由单个变量的控制,迈向多因素多角度协同控制的技术阶段。下图给出了影响CMP系统工艺性能的一些主要因素。

3.1 化学机械研磨设备

传统的化学机械研磨设备由旋转的硅晶片夹持装置、承载抛光垫的工作台和抛光液供给系统三大部分组成。

公开号为CN102773787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化学机械研磨系y,其包括晶片研磨单元,研磨液处理单元和研磨后清洗单元。该发明的创新之处在于将研磨后清洗单元与研磨单元结合在一起,通过研磨液处理系统萃取研磨液中的碱液,将该碱液用于研磨后清洗单元,有效的节约了碱液成本。

公开号为CN1503332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带式研磨装置,可以消除半导体晶片被研磨面上存在的同心圆的膜厚大于其周边膜厚的问题,获得期望的晶片平坦性。

公开号为CN1816422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具有不同摩擦学区的抛光垫,通过调节垫摩擦学和针对这些被调节的不同的区的选择,可以获得晶片局部和整体平坦化。

公开号为CN1651192A的专利研究了研磨垫的研磨层弹性率与研磨性能之间的关系,当研磨层的弹性率在200MPa-1GPa时,研磨效果最佳,如果弹性率过高,容易在半导体晶片上产生划痕。

公开号为CN103252721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研磨垫的清洁装置,其在研磨垫上方布置多圈扇形的喷嘴,采用兆频超声波以及高压的去离子水和氮气实现研磨垫的冲洗。

公开号为WO2004/112091A2的专利公开了一种真空辅助垫清理系统,经由研磨清理盘中的多个孔洞,将清洗剂施加到抛光垫表面部分,施加真空,抽出药剂、研磨残留物和抛光液;同时,还可通过孔洞将中和剂施加到抛光垫的表面部分,实现抛光液化学组分的中和。

3.2 化学机械研磨磨料

研磨磨料是CMP技术中的重要分支,对磨料的选择和改进,对CMP技术的精度有非常大的影响。通常,对磨料的改进选择从磨料材料、粒子粒度、制造工艺等方面着手。

公开号为WO96/16436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基础性的化学机械研磨浆料,该浆料包括磨料颗粒,高铁盐氧化物以及悬浮剂。其中磨料颗粒平均直径小于0.4μm,偏差小于25%。

公开号为CN1739915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新型抛光垫,首次采用环氧树脂固化物作为固结磨料的基体材料,利用环氧树脂的耐磨性,化学稳定性及使用不同的固化剂可以得到性能各异材料的特点,使固结磨料具备优良的耐磨性和柔韧性,提高了耐磨效率。

公开号为CN104357012A的专利申请提供了一种新型无机磨料的制备方法,将同素异构的球形氧化硅微球作为磨料,降低磨粒在晶片表面的压痕深度,进而减少晶片表面的机械损伤。

3.3 化学机械研磨工艺

在CMP技术中,对研磨残留物的处理一直是研究热点之一。公开号为CN103128649A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能减少残余浆料的化学机械研磨方法,该方法从晶片中央区域向边缘区域方向研磨,在研磨的同时不断使用去离子水不断冲洗晶片表面。

公开号为JP特开2004-363252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检测晶片研磨表面温度的方法,在晶片上方沿研磨盘径向方向设置多个热电偶,通过测量晶圆不同半径尺寸的研磨温度,判断该半径尺寸处的研磨率,将该参数反馈至调整系统,从而实现晶片研磨过程中的调节。

4. 晶片化学机械研磨技术前景预测

4.1 当前存在的技术缺陷和现状

从当前的CMP技术专利分析来看,国内的技术研究力量还偏薄弱,尤其是针对专利技术质量而言,国内已公开的CMP技术专利也更偏向于CMP技术基础性和较窄领域内的研究,没有对CMP技术的各个理论点进行深入的分析,也难以从整个CMP系统方面完整的阐述工艺、设备、材料等各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协同关系对CMP加工精度的影响。

从技术的发展看,前关于CMP技术的专利申请呈逐年减少的趋势,对于CMP新技术的研究处于瓶颈的状态,对固结磨料研磨技术等新的技术点难于取得突破性的研究。

4.2 晶片化学机械研磨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从现有技术的分析来看,固结磨料化学机械研磨(FA-CMP)将成为未来集成电路芯片加工的主要技术,该技术与游离磨料化学机械研磨相比具有研磨效率高,研磨垫变形小,研磨具有选择性、减少磨料用量,便于清洗等优点。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固结磨料化学机械研磨技术可能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对固结磨料化学机械抛光机理的研究,微粉磨料的选择以及其与研磨垫的结合,研磨过程中温度测量等技术领域有可能成为未来新的发展方向。

总结

半导体发展规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嵌入式系统;学科体系;平台模式;对象学科

一、嵌入式系统简介

(一)嵌入式系统的产生

嵌入式系统诞生于微型机时代,经过微型计算机的嵌入式专用化的短暂探索后,便进入到嵌入式系统独立的微控制器发展时代。直接在嵌入式处理器与集成电路技术基础上发展的带处理器内核的单片机,即微控制器的智能化电子系统。即便有处理器内核,也是嵌入式处理器而非通用微处理器。

(二)专用计算机探索的失败之路

无论是工控机,还是单板机,都无法彻底地满足嵌入式系统的微小体积、极低价位、高可靠性的要求。人们便直接将微型计算机体系结构进行简化,集成到一个半导体芯片中,做成单片微型计算机。

Motolora公司的6801系列就是由6800系列微型机简化后集成的单片微型计算机。单片微型计算机彻底解决了嵌入式系统的极小体积、极低价位,但在高可靠性及对象可控性方面没有本质上的改进。

(三)嵌入式系统的独立发展道路

嵌入式系统的微控制器(MCU)发展道路,是一条摆脱“专用计算机”羁绊,独立发展的道路。这是一条由IntelMCS51单片机、iDCX51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开辟的单片机独立发展的道路。MCS51是一个在微电子学、集成电路基础上,按照嵌入式应用要求,原创的嵌入式处理器。MCS51原创的体系结构、控制型的指令系统与布尔空间、外部总线方式、特殊功能寄存器(SFR)的管理模式,奠定了嵌入式系统的硬件结构基础;iDCX51是专门与MCS51单片机配置,满足嵌入式应用要求原创的实时多任务操作系统。

二、嵌入式系统的四个支柱学科

目前,嵌入式系统尚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从“嵌入式系统”的诞生、独立的单片机发展道路、微控制器技术发展的内涵、嵌入式系统的多种解决方案来看,“嵌入式系统”是四个支柱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并以平台模式进行学科定位与分工。

(一)四个支柱学科的关系

嵌入式系统的四个支柱学科是微电子学科、计算机学科、电子技术学科、对象学科。微电子学科是嵌入式系统发展的基础,对象学科是嵌入式系统应用的归宿学科,计算机学科与电子技术学科是嵌入式系统技术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领衔的微电子学科

微电子学科与半导体集成电路的领衔作用,在于它为嵌入式系统的应用提供了集成电路基础。电子技术学科、计算机学科的许多重要成果,最终都会体现在集成电路中,从早期的数字电路集成,到如今的模混合、软/硬件结合、以IP为基础的知识与知识行为集成。

(三)为平台服务的计算机学科

现代计算机出现后,在计算机学科中形成了两大学科分支,即通用计算机学科与嵌入式计算机学科。通用计算机学科与嵌入式计算机学科有不同的技术发展方向与技术内涵。由于嵌入式计算机学科与对象学科、微电子学科紧密相关,而嵌入式计算机学科与原有计算机学科内容有较大差异,不能用通用计算机的概念来诠释嵌入式系统,因此、嵌入式计算机要加强与微电子学科、电子学科、对象学科的沟通,共同承担起嵌入式系统新学科的建设任务。在嵌入式系统中,计算机学科要承担起嵌入式系统应用平台的构建任务,它包括嵌入式系统的集成开发环境、计算机工程方法、编程语言、程序设计方法等内容。

(四)广泛服务的电子技术学科

在嵌入式系统中,电子技术学科提供了最广泛的技术服务。电子技术将微电子领域的集成电路设计,迅速从电路集成、功能集成、技术集成发展到知识集成;为计算机学科提供嵌入式系统的硬件设计技术支持;在对象学科中,广大的应用工程师在嵌入式软硬件平台上实现最广泛的应用。

(五)对象学科的最终出路

对象学科是嵌入式系统的最终用户学科。对象学科几乎囊括了所有的科技领域,形成了嵌入式系统一个无限大的应用领域。对于对象学科来说,嵌入式系统只是一个智能化的工具,对象学科要在嵌入式系统上构建本领域的一个嵌入式应用系统。嵌入式应用系统的技术基础是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与应用环境、应用要求。同时,在应用中要不断给微电子、集成电路设计、嵌入式计算机学科提出技术要求,以便不断提升嵌入式系统平台的技术水平。

三、平台模式下的学科

(一)平台模式的由来

平台模式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一种基本的产业、科技模式,是人类知识分离性规律、集成性规律发展到高级阶段上的必然现象。它将一体化的产业、科技模式变革为知识平台媒介下的平台模式。只要对比上世纪60年代收音机产业与90年代的VCD/DVD产业,就会发现一体化产业模式与平台产业模式的本质差异。

(二)嵌入式系统的平台模式

按照知识的分离性发展规律,知识创新者不从事知识应用,知识应用者不需要了解创新知识原理;按照集成性发展规律要求,知识创新者应该将创新知识成果集成到工具之中,转化为知识平台,知识应用者应该在知识平台基础上实现创新知识应用。对象学科领域是嵌入式系统的最终用户,对象学科领域的电子技术应用工程师应该在一个现成的嵌入式系统平台上实现嵌入式应用系统设计。微电子学科、嵌入式计算机学科、电子技术学科(非对象学科领域中的应用工程师)不是嵌入式系统最终用户,这些学科的重要任务是将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成形形的知识平台。

(三)平台模式下的学科定位与分工

嵌入式系统中四个支柱学科的定位,除了学科知识结构的定位外,还要体现出在知识平台模式中的定位。这种平台模式的定位,是一种3+1的定位。即微电子学科、计算机学科、电子技术学科为嵌入式应用构筑各种类型的应用平台,不介入嵌入式系统的具体应用;对象学科一定要在嵌入式系统应用平台基础上,实现嵌入式系统在本学科领域中的产品化应用,不必介入嵌入式系统的平台构建。

嵌入式系统是一个无限大的空间,不论是嵌入式系统平台构建还是嵌入式系统平台应用,都有无限广阔的发展空间,关键是把握好自己的“定位”与“分工”,了解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参考文献

[1]何立民。嵌入式系统的产业模式[J].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应用,2006,(1)。

半导体发展规律范文第5篇

有一天傍晚,一位妈妈刚听到电话铃响,忙去接电话,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她的宝宝已经从床里面爬到了床边,一不留神就从床上跌到了地板上。幸好床位不高,宝宝跌得不太重,但额角已被擦破,弄得全家一阵紧张,怕宝宝脑部发育会有影响......经过数天的观察后,并没有发现宝宝有什么异常,父母的心才稍稍平静下来。

问题:

1.年轻父母从这一事件中,应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如何预防这一类意外的发生?

2.爬行在宝宝成长过程中有何特殊功能?父母可为宝宝创造哪些条件?

我们的思考:

1.当宝宝学会爬行之后,抚育者一定要时刻留心,寸步不离,如要离开,也一定要做好安全保护工作。即使宝宝睡着时,抚育者也不可麻痹大意,一定要有人照看,否则,宝宝一旦醒来,也很容易发生危险。据调查,宝宝发生骨折和脑震荡之类的事故,往往是在这几个月中。因此,在照看会爬的宝宝时,家长千万不可大意,对身边的危险物和贵重物品都要收拾好,放到宝宝爬不到、抓不到的地方,如硬币、别针、药片、香烟、化妆品、半导体、手表、手饰金器以及其他带电、带刺的器物等。在宝宝所爬的地板上,父母也要及时打扫干净,铺上地毯或棉垫之类的东西,以提高它的安全系数。

2.宝宝能爬之后,往往会将床铺和地板弄得乱七八糟,有的父母会作出过多的限制,忽略了爬行在宝宝成长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德国生理学家兼心理学家蒲来尔认为:婴儿早期的爬行既是他四肢舒展的需要,又是获得机体的满足,这标志着婴儿生理机能的发展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当代心理学也认为:婴儿早期爬行,既是一种综合性很强的强身健体活动,它能为婴儿以后站立和行走打下基础,又能促进大脑和各神经纤维间的通畅联系,扩大认识世界的范围。它是婴儿智力发展的源泉,是启动先天素质或遗传结构的动力因素,它可以在移位中发展空间知觉,有利于思维和探索、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体力和意志力的锻炼。因此,对于爱爬的宝宝我们不仅不能阻止,反而要多多给予鼓励,在保护宝宝安全的同时,给予科学的指导和训练。

我们的建议:

1.关注和鼓励宝宝爬行,一定要按婴幼儿发展规律加以引导。

有研究表明:第3-6个月是宝宝爬行的准备期;5-6个月时可训练俯卧、抬头;到7-8个月时可以开始训练爬行,让他两脚轮换匍匐向前;9-10个月之后,就可以让宝宝自由自在地进行爬行。

早期训练时,父母可让他先学会抬头,再学会低头;先学会向后爬,再学会向前爬;宝宝在俯卧时,先抬头、后撑腰,先让他匍匐前进后再四肢爬行。起初宝宝四肢并不协调,动作笨拙、缓慢,父母指导时不要性急,宝宝的动作从不协调到协调,从笨拙缓慢到灵活自如是有一个过程的,其中也有个体差异,不要强求一律,要因人而异。

宝宝还不会爬行时,父母要耐心指导,可按以下步骤训练:

第一步:先让宝宝趴下,俯卧,再仰头,并用手把身体撑起来。此时,父母可把宝宝的腿轻轻弄弯放在他的肚子下,再在宝宝面前放些会动的、有趣的玩具,如不倒翁、会唱歌的"娃娃"、电动汽车等,引起他的兴趣,逗引他爬行。

第二步:父母可用手在他们臀部轻轻捅一下,或用手掌托起他的小脚掌,宝宝往往会向前扑去。

第三步:如果发现宝宝上肢力量较弱,不能支撑起身体时,你可以拿条毛巾放在宝宝胸腹部,然后提起毛巾,使宝宝胸腹部离开床面,全身重量落在身和膝上,再反复练习,待宝宝小腿肌肉结实后,宝宝就能爬行自如了。

2.爬行能发展宝宝空间认知能力。

宝宝的爬行经验会直接影响到他的空间认知能力的发展,因为宝宝爬行常常是在追物游戏过程中进行的。他要抓住某一目标物时,需要有较高的视觉注意水平、有准确的空间定位及空间位置记忆能力、对空间关系的认知从而得到更为精确化的发展。此时,父母可以先让宝宝自己寻找玩具,再将玩具藏起来,让他在爬行中搜索玩具。隐藏的难度可以逐步提高,这样,就能促进宝宝对目标物的敏感性和空间定位的精确性。因此,宝宝爬行不只是学走的第一步,还是培养自主能力和提高认知水平的重要的一课。

的爬行空间。

半导体发展规律范文第6篇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市委九届七次、区委九届八次全会和区“解难题、促转变、上水平”三级干部会议精神,总结去年科技工作,今天的会议。全面安排布置今年科技工作的一次重要会议。下面,代表区政府做科技工作演讲:

一、年科技工作回顾

区科技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年。市科委的大力支持与帮助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区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围绕保增长渡难关上水平的总体要求,科技战线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突出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广大科技工作者积极响应区委、区政府的号召,勇担使命,积极服务企业、服务基层。全区科技进步工作、创新型城区建设不时取得新进展、新成效。年,区胜利创建国家可继续发展实验区,再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称号,继续坚持全国科普示范区称号,胜利通过国家级孵化器认定并授牌,成为全市唯一一个同时拥有以上四个国家级荣誉称号的区县,科技进步综合水平继续位居全市前列。

(一)着力提高区域自主创新能力。

全区共组织实施区级项目96项,其中帮扶企业项目44项,组织申报市级以上各类计划项目127项,新批市级以上项目51项,获得市级以上无偿资金支持2525万元。市级以上项目完成时,预期实现销售收入180725万元,利税40528万元,入口创汇200万美元,形成新专利62件,制造样机61件,带动新增就业430人,23篇。二是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取得新突破。年,一是各类计划项目取得新进展。国家级、市级和区级科技计划项目整体推进。年。区有3个项目被列入市第三批自主创新产业化重大项目(全市共20项)3个项目均为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新材料、先进装备、现代农业等技术领域具有科技优势和国际前沿水平,市场前景广阔,发展潜力巨大。斯特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锂离子动力电池正极资料磷酸铁锂开发及产业化”和大顺园林集团有限公司“智能温室高档花卉技术开发及产业化”被列入市长基金项目。赛瑞机器设备有限公司获得“市‘十一五’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称号。市国威给排水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自控阀产品被列入市首批自主创新产品名单。三是科技效果、知识产权工作取得新成绩。全区共取得市级科技效果68项,完成技术合同交易额3514.8万元,申请专利1379件,均创历史新高,专利申请量位居全市十八个区县第二位。6家企业完成知识产权战略研究,17家企业被认定为市级专利试点企业。瑞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用于治疗肉鸡腹水症的复方药物”发明专利荣获市专利优秀奖。完成年度区科学技术奖评审工作,评出科技合作奖1项、科技管理奖1项、科技进步奖17项、科技促进奖11项。

(二)着力谋划科技创新载体。

经科技部批准,一是积极推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申报工作。年。市新增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个基地均位于我区,即“国家民用航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国家半导体照明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民用航空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以高新技术、高附加值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项目为主,以劳动力密集型项目为辅的航空航天配套制造业,项目全面引进后,可拉动我区原有配套产业及金融、安全、餐饮等各类服务业的发展。国家半导体照明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将成为国内“以具有高水平自主研发能力为核心,以聚焦高端自主品牌企业为特色”国际知名半导体照明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二是积极推进国家级孵化器认定工作。科技企业孵化器坚持“支持创新、服务守业”宗旨,以服务中小型科技企业发展为首要任务,不时拓展和强化服务功能,提高创新守业服务质量,目前已建设成为具有信息服务、项目服务、商务服务和后勤保证服务的多功能、综合性科技企业孵化器。年,孵化器新入驻企业20家,新增注册资金143万元,孵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862万元。截至年底,科技企业孵化器共占地21.69亩,入驻企业总注册资金已达14730万元,投资强度已达679万元/亩。年12月,科技企业孵化器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级孵化器。三是积极开展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工作。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培育力度,深入走访永昌焊丝有限公司、市红日电气自动化有限公司等30多家企业进行调研和跟踪指导。截至目前,已有30家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年实现销售收入686863万元,研发投入49067万元,净利润90752万元,上缴税金83307万元。

(三)着力建设产学研联合体。

截至目前已达55家,通过技术、项目需求对接等方式积极培育我区企业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共同建立产学研联合体。比去年增加34家。积极征集科技企业技术、项目需求,对接高校及科研院所科技效果,共征集科技效果700余项。积极开展科技考察活动,共走访全国各地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业55家。重点开展的产学研合作项目包括:

工业大学的三项重点产学研项目已确定落户我区,一是重点开展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建产学研基地工作。截至目前。分别是电液伺服仿真及试验系统”电气自动化动态无功率补偿”和“光学目标仿真及测试技术”项目。积极促成我区企业卓辉照明设备有限公司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共同开展技术合作项目。二是重点搭建“委区校企”产学研合作平台。积极推动科技大学与我区春发食品配料、傲绿农副产品、宽达水产、宜垦农业制品和方大禽业等公司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使科技大学与我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的合作由点对点发展到面对面,成为产学研合作的典范。三是重点支持农业现代化产学研合作项目。积极推动大顺园林集团与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进行产学研合作,开创了国内民营花卉企业与世界一流大学合作的先河,合作将在花卉新品种研发、技术交流、人员培训等方面展开,将全面提升国际花卉科技园区的科研水平与国际影响力。

(四)着力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

积极组织、指导育才中学开展“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申报和创建工作。经过检查验收专家组听取汇报、实地检查、查阅档案等环节,一是积极开展科普示范工作。根据全国科普教育基地的规范要求。最终育才中学以全市总分第一的效果通过专家组实地评审,并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这是区第一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二是着力开展青少年科普工作。第24届全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区69项作品获奖,其中三件作品被推荐参与全国竞赛。开展青少年科学素质教育活动中,区有5所学校被评为“市级科学素质教育先进校”5名老师被评为优秀科技辅导员,2名同志被评为科技活动优秀组织者。区科协被全国青少年科技活动领导小组评为“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基层赛事优秀组织单位”三是大力开展集中性科普活动。举办了区第二十三届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和社区主题科普活动月等大型科学普及活动。开展了第六届区科普奖评审奖励工作,继续加大科普宣传力度,全区营造浓厚的科普氛围。区科协被市科技活动周组委会评为“第23届科技活动周优秀组织单位”被市政府授予“市科普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区科技工作圆满完成了全年任务目标,年。并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果,但同时也还存在着一定的缺乏,如实施重大科技项目的数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产学研联合体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拓展,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等。接下来的工作中,将针对问题完善工作措施,加大工作力度。

二、年科技工作布置

确保“十一五”科技发展目标顺利完成的重要一年,年是区站在百亿新起点、实施“三四五六”发展计划、开启科学发展新征程的第一年。也是启动构筑自主创新高地的关键一年,必需准确掌握国际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对科技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和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明确科技工作的着眼点、着力点和突破点,努力在加快构筑自主创新高地上开好局、破难题、见成效。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年我区科技工作思路和目标:坚持以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科技工作会议和市、区委九届七次、九届八次会议精神为指导。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区,优化科技创新环境,聚集科技创新要素,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时促进高新技术效果产业化,着力构筑自主创新高地,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真正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巩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国家可继续发展实验区”和“全国科普示范区”创建效果,完成年度市科技进步考核和市科技进步监测的组织实施工作,坚持我区科技进步水平和科技综合实力位于全市前列。进一步完善和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发挥财政性资金的引导作用,培育建立科技企业风险投资基金,形成多渠道、多元化的科技投入体系。引进、培育一批支撑和引领产业发展的领军人才和创业团队,重奖在促进区域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

(二)推进自主创新产业化。加强区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的组织实施力度,加大对产学研合作项目的扶持力度,不时提高项目的科技含量和实施水平,突出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争取市级以上科技立项40项,取得市级科技效果40项以上,力争关键领域的重大科技项目实现新突破。启动“数字信息化项目,探索公共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利用的有效途径,建立完善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健全知识产权维护制度,提高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完善区专利信息库,10家企业成为知识产权战略试点企业,5家企业成为市专级利试点企业,不时提高专利授权量和拥有量,大力推动专利的效果转化和产业化。

半导体发展规律范文第7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环境;优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广泛覆盖,人们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享受信息化技术服务,感受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信息化已经渗透到教学、科研、管理…各个角落,给教育教学带来深刻的变化,促进教学模式的改革,也促进教学观念的改变。多媒体手段教学在各级各类学校已广泛使用,它的特点是传递信息速度快、传递信息量大,同时可以选用网络教学资源和教学资源库中大量教学信息,一些教学内容很方便的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手段展示,实现了在课堂中用传统教学方法无法实现的教学效果,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教学发展,也使教学模式发生转变,传统教学模式逐渐过渡到信息化技术条件下新教学模式上来。在理论上: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为完成规定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对构成教学的诸要素所设计的比较稳定的简化组合方式及其活动程式。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式是各种教学活动单元连接在一起从而组成的动态性的过程,从微观教学活动看,它具有变化性,从宏观教学过程看,具有比较稳定的过程形式。信息技术条件下新教学模式是教学手段、方法重新组合过程,是由几种教学手段、方法实施的教学活动单元组成。

几年来在现代教育技术岗位上的实践体会到,在实际教学设备管理和实践中,感到信息化教学模式受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学设备环境影响,这种影响主要来自多媒体教学设备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经过对新教学模式中教学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控制和改善,合理配置多媒体设备;合理选择系统软件和教学应用软件达到优化教学环境的目的。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节省教学资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教学硬件系统的优化

信息化多媒体教室的组成是:互联网络、中央控制器、计算机、笔记本电脑、投影机、录像机、影碟机、录音卡座、功放、实物展示台、视频监控器、电动投影幕等,教师上课时只要打开机器控制柜门中央控制系统就发出各种指令,自动来完成对各教学设备的操控,教学设备进入待机状态完成教学准备,教师不用进行任何其他操作。如果教师上课时要求其它功能或不使用某些功能,在器控制柜上有一个控制面板,通过面板可以完成对各功能设备的控制(如图)。

(一)多媒体设备配置的优化。从图中看到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种类较多,实际在教学使用过程中不是所有的设备都适用,其中:计算机、投影机、中央控制系统、功放音响系统、电动屏幕是多媒体教室的基本配置,其他设备如录像机、影碟机、录音卡座、实物展示台、视频监控器等根据需要可以选配。我们的体会是多媒体设备配置越简单越好,简单了随机故障就少了,课堂教学就更有保证。现在移动存储设备发展较快,存储空间越来越大,教师在备课整理教学课件时,都已经把需要的视频、音频、图片资料整理到课件中,保存在移动存储设备里。所以,在筹建多媒体教室时就将录像机、影碟机、录音卡座、实物展示台、视频监控器等设备省略。经过教学实际运行检验效果很好,不但减少了设备的随机故障,还节省了设备购置经费。

(二)计算机的优化。计算机的优化主要是两个方面—硬件和软件的优化。计算机影响多媒体教学主要问题是它的运行速度和稳定性,新计算机运行速度不存在问题,但是,使用超过一年的计算机的运行速度都不同程度的缓慢,究其具体原因分析如下:

1.根据Intel公司共同创始人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对半导体芯片的迅猛发展规律的总结:“每隔一年半至两年,半导体芯片所能容纳的晶体管数量就增加一倍,芯片技术也进步一倍”。这就是著名的“摩尔定律”。摩尔定律说明了计算机技术伴随着芯片更新周期在不断地发展,每在芯片更新的同时软件公司也同步的研发与之配套的软件平台,与计算机同步进入市场,推动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计算机运行速度、互联网的带宽、存储设备容量等也都按着摩尔定律规律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管理实践中感到,多媒体教学用计算机使用一年半到两年明显的感觉机器速度缓慢了,经过分析后认为芯片及计算机性能的提高,与之同步的应用软件功能更加强大,智能化程度更高,数据流就更大。这些软件在系统中是自动更新的,而计算机处理器等硬件没有随之更新,是造成计算机运行的速度慢下来的原因之一,不同程度影响了多媒体教学的进行。解决的办法就是更新处理器等硬件或整体更新。

2.现在各学校现代化教学手段广泛普及,在我们学校多媒体教室利用率非常高,计算机、投影机…等设备每天都连续运行约10小时,这就促使教学设备中电子器件老化的速度加快,电子器件老化也是计算机运行速度减慢的原因。为了延长电子器件的使用寿命,减缓电子器件的老化速度,定期的对机器主板除尘是必要的,保证通风散热防止热量堆积减缓计算机等电子元器件老化。

(三)投影机的优化。投影机是多媒体教学设备重要组成部分,它直接影响教学内容展示的效果。它在我校和计算机一样设备每天都连续工作约10小时,投影机工作时灯泡散发大量的热,必须及时的把热量散发出去,否则,就有炸灯或烧坏液晶板等损失器件的危险,也影响投影机整体的使用寿命。现在投影机的型号很多,冷却的方式各有不同,普通LCD投影机的冷却方式为一侧进风,另一侧出风,利用风道将投影机工作时产生量热量带走,这种散热方式冷却的不均匀,容易造成灯泡、液晶板等器件的损坏,新型冷却系统为两侧同时进风,两道风在投影机内中部位置相遇互推,由此产生螺旋状气流,可以均匀地进行散热:冲突风冷式。选择投影机冷却方式是重要的,关系到它能否稳定工作。定期对投影机进行除尘也是非常重要的,保持良好均匀的散热,有利于灯泡、液晶板的安全,延长整机的使用寿命。

多媒体教室整体硬件设备合理的配置和对设备科学管理(维修、维护)是教学的重要保证,在管理过程中要善于观察规律(使用规律、故障规律、维护规律…),利用规律和经验能够很好的管控多媒体教室,探索开发更多教学功能,发挥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最大使用价值。

二、软环境的优化

多媒体教室的软环境优化首先是加强教室的人性化管理,完善教学设备的各项功能,营造适合教学、学习氛围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对计算机系统的优化、磁盘碎片的整理和网络环境的优化,其主要目的是让计算机的运算速度更加快捷,更好的配合多媒体教学设备和各种教学软件完成教学任务。要实现教学任务的完成就要顺利实现人机对话,让多媒体教学设备具有智能,按照人的意志去完成各项指令、任务,这些工作都是通过多媒体设备硬件和大量的系统、应用软件平台来实现的。所以,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对计算机系统和应用软件的优化也是至关重要的。所谓计算就是对软件中的大量数据进行运算,对软件的优化也就是对数据的优化,减少对数据的运算也就提高了计算速度,进而达到优化的目的。

(一)系统优化:计算机系统是协调、控制计算机及其外部设备,支撑应用软件运行的系统、管理计算机系统中各种独立的硬件,使得它们可以协调工作。系统软件使得计算机使用者和其他软件将计算机当作一个整体而不需要顾及到底层每个硬件是如何工作的。计算机系统占的硬盘空间虽大,但很多文件并不是系统正常运行所必须的,而且也不是每个用户都需要的,因此完全可以为系统手动“瘦身”,一来可以节约硬盘空间,二来可以提高系统的运行速度。

例如:清理Documents and Settings目录。Documents and Settings文档和设置里面有用户的配置文件,程序的设置、库文件等,临时文件,我的桌面,我的文档等,是系统中比较特殊的目录,它记录了用户的一些特别的文件信息。一些内容是可以删除的。

1、C:\Documents and Settings\All Users\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User Account Pictures\Default Pictures。在设置账户或使用MSN时都会使用到。这些图片没什么特别,可以删除,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图片来替代。

2、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开始]菜单\程序\附件。这个目录是一些程序的快捷图标。在附件中真正用到的功能很少,常用的只有“记事本”、“Windows资源管理器”。把需要的程序快捷图标复制到“C:\Documents and Settings\All Users\[开始]菜单\程序\附件”中,然后再删除此目录。

3、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Favorites。这里的快捷图标,“”和“Radio Station Guide”,这些不用的话可以删除。

4、C:\Documents and Settings\用户名\Favorites\Links。如果用不到,就可删除这个目录。在这里还要修改一下注册表,以永久删除链接文件夹。在注册表中找到“HKEY_CURRENT_USER

\Software\Microsoft\Internet Explorer\Toolbar”项,将右侧的“LinksFolderName”的值删除。

以上是手动对系统的优化,还可以利用优化大师软件对系统进行优化,将一些垃圾文件删掉,减少了数据的运算,达到提高计算机速度的目的。

(二)磁盘碎片整理:我校多媒体教室利用率很高,计算机长时间的使用,每天有5、6个不同的教师根据自己课程的需要经常安装、删除不同的教学软件,这样就很容易产生磁盘碎片又称为文件碎片,这些文件不是顺序而是随机分散保存到整个磁盘的不同扇区簇中,同时被删除的文件在磁盘的不同地方形成空闲扇区。所以多媒体教室的计算机硬盘需要常整理,磁盘碎片文件整理其实就是把硬盘上的文件重新写在硬盘上,使数据文件保持连续性,减少磁头来回移动寻找的次数和时间。建议至多每月作一次到两次磁盘碎片整理,使硬盘的读写速度保持在最佳状态。为了确保磁盘碎片整理的良好效果,在进行整理前,应该对磁盘上的所有垃圾文件和不需要的文件进行一次彻底清理,同时关闭屏保和杀毒软件的实时防控功能。

(三)网络环境:多媒体教学活动要依靠网络环境的支持,很多教学素材、教学材料、参考资料、音视频教材等可以在网络中收集整理,也可以将教学材料保存在网络服务器教学资源库中。

1网络资源 这里所说的网络资源是指网络教学资源等教学信息,能够支持和辅助教学的资源,包括共享软件资源和各种网络信息资源等。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最适合的教学信息,同时负责将各种信息进行检索、归纳、分类、编辑、整合使其变成教学信息资源,指导学生按教学计划来学习,为教学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学生在这个环境中按照教师的设计进行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同时,对课堂学习的内容通过录播系统将课堂教学内容转换成网络课程保存在教学资源库中,学生可以随时在网络上登入复习。网络信息中心的教学资源库可供教师和学生访问参考使用,其中: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及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的“全国高校教学资源平台”征集了43000多个优秀课件素材,方便各高校使用和共享。这些教学网络学习资源改善了教学、学习环境,极大的促进了教学环境的优化。

2网络工具 在多媒体课堂教学活动中有大量的软件数据运行,多媒体课堂教学要靠它们支撑,所以计算机和网络安全是多媒体课堂教学的保障,我们的经验是:“尽可能的精简各种教学软件,提倡使用大众通用软件平台,这样既可保证计算机和网络安全又提高了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同时,由于网络环境不是很纯净,还可能有大量垃圾软件、广告、病毒等侵袭,干扰正常的数据运行而影响课堂教学,网络工具在保证正常的网络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能够定期对垃圾软件进行清理,对广告进行阻拦,对病毒进行预防和查杀。现在防火墙及各种防病毒软件很多,要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一般来讲应该注意它们对开机速度和整机运行速度的影响,设置自动升级的时间避开上课的时间。

新模式下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优化是信息化技术条件下教育理论和实践互相融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值得探究的环节很多,对不断探索修正信息化技术条件下多媒体教学环境及其教学模式具有重要意义。上文只是根据近年从事信息化技术教学、管理、应用的体验,就一些现象、事例整理的体会,供广大同行们参考,目的是:随着信息化技术不断进步,新模式下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优化探究对促进教育现代化的探索,改善教学环境,促进信息化教学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半导体发展规律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电子科学与技术;光电子技术;教学改革;实践创新

作者简介:邸志刚(1975-),男,河北唐山人,河北联合大学电气工程学院,讲师;贾春荣(1977-),女,河北唐山人,河北联合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河北 唐山 063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联合大学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07-0059-02

21世纪,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历史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信息时代。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是,支撑这个时代的诸如能源、交通、材料和信息等基础产业均将得到高度发展,并能充分满足社会发展及人民生活的多方面需求。信息科学的基础是微电子技术和光电子技术,它们同属于教育部本科专业目录中的一级学科“电子科学与技术”。专家预言,光电子技术将继微电子技术之后再次推动人类科学技术的革命和进步。因此,本世纪将是微电子和光电子共同发挥越来越重要作用的时代,是电子科学与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

电子科学与技术对于国家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国防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我国电子科学与技术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抢占该领域制高点,必须统筹教育、科研、人才等各种资源和要素,而其中的人才培养是极其重要的环节。经过对比研究其他院校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教改研究,本文根据当前的社会现状,结合河北联合大学实际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初探。

一、培养方案制订的原则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招生规模扩大的同时,教育质量正遭受严峻的考验。高等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宽广的科学技术知识面、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加强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而重大的工程。

培养方案主要包含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建设思路两大部分。专业培养目标首先要符合当前社会发展需要,其次要符合学校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最后再考虑专业、师资情况。

目前,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基本上是供不应求,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稀缺。但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产业存在着分布不均、分类较细、进展迅速、产业结构多样化等特点。因此,社会需求与本专业毕业生层次结构之间的供需矛盾会持续一段时间。此外,光电子技术产业得到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经过光电子技术市场产品的整合,目前光电子技术市场重新步入上升轨道,后期发展将主要受市场影响。[2]我国对光电子技术的发展高度重视,2010年我国以光电子技术为指导的信息产业形成了5万亿美元的规模。

河北联合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自2002年开始招生,到目前为止共培养出10届本科毕业生。毕业生的反馈意见成为专业培养目标制订的重要影响因素。此外,在学生培养方面,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特别加强对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师中光电子方向占大多数,微电子方向占少数,另有电子材料、自动化控制等研究方向。

二、培养方案的制订

培养方案的制订在综合考虑社会需求、学校及专业实景情况的基础上,首先进行充分的社会调研、分析,然后通过对天津大学、清华大学、燕山大学等院校充分调研,最终确定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

1.培养目标

以培养研究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以适应当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信息产业化的发展需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拥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备创新、实践及跟踪掌握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能够在光纤传感、光电检测及半导体制造等领域从事系统研发与设计、运行维护等工作。

2.专业建设思路

针对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现状,综合考虑社会市场需求、专业师资及毕业生反馈意见,提出关于“增强光电子特色,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设思路。

(1)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专业课程体系的建设,首先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准绳,进行模块化课程设置,调整课程内容,形成以光电子技术为主、微电子技术为辅的专业方向,以光纤传感体系和光电检测体系为核心,从而使专业课程体系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控性,进而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1)优化培养方案。根据国家对光电子、微电子人才培养内容和方式的要求,不断优化培养方案,使其既符合教育部颁布的“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规范”,又能充分体现学校的特色。优化的出发点是:光电子和微电子产业及工程应用对人才的需求;遵循专业发展规律;突出知识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制订与时俱进的培养方案和体系。

2)课程教学内容建设。为使课程教学建设与专业特色一致,体现光电子、光纤传感与检测的专业特色,由教授和学科带头人牵头建设光纤传感与光电检测课程体系。光纤传感课程体系包括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应用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纤技术、光纤传感技术等课程;光电检测课程体系包括传感器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应用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光电技术和光电检测技术等课程。此外,为使课程内容充分反映相关产业和领域的新发展、新要求,减少陈旧内容,删掉了热力学统计物理、数理方法、物理电子学、集成电路设计基础、集成电路工艺仿真等课程。

3)教学方法及手段改革。为了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教师发挥各自才智,加强与学生沟通,集思广益,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探索。例如对晦涩难懂的专业基础课、深奥抽象的专业课进行多媒体教学,以加深学生的理解,促进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另外,对光纤传感技术课程进行双语教学,让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专业英语的学习和运用,为后期阅读国外资料进行充分的准备。

(2)专业特色。河北联合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为适应现代化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以光电子技术为主、微电子技术为辅的专业方向,具体特色如下:

1)课程体系设置。课程体系分为通识教育平台、学科基础平台和专业教育平台三大部分,包含光纤传感技术、光电检测技术及半导体制造技术三个主干学科,所有课程共198.5学分。其中通识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类课程、大学英语课程、体育、大学语文、计算机基础及学科导论共55.5学分,占28%;学科基础平台主要指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共74学分,占37%;专业教育平台是专业课,共63学分,占32%;另外还有创新实践环节,6学分,占3%。

2)学生培养。在夯实专业基础知识、拓宽专业知识的基础上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加大力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定期聘请校外专家为学生作学术前沿报告,使学生掌握本专业科研动态的同时,在开设专业英语及双语教学的基础上鼓励学生阅读外文一手文献,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创新能力得到大幅提高,培养学生在光纤传感、光电检测及半导体制造等领域的研发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并能够进行相关的系统分析、设计、优化及维护。

3)实践教学。突出光电子技术应用,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方案中增加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系统设计的实践训练。电子技术实践训练包括电工电子实训、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和专业生产实习。光电子技术实践训练包括光电工艺实习、专业生产实习、光纤传感系统课程设计以及综合性课程设计。通过这几项实践训练,学生能够在电子技术领域、光纤传感及光电检测领域具备足够的实践能力。此外,为了让学生尽快将理论知识转换为实践能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光电兴趣小组大赛等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改革效果

1.优化了课程体系,提高了教学质量

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方向确定以后,围绕培养目标组建了课程建设小组,并请天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专家教授进行指导,进而建立结构合理、条理清晰、方案可行的课程体系,相对而言大大提高了课程的教学质量。

2.学生夯实了专业基础,拓宽了专业知识,加强了实践技能

课程体系优化以后,学生入学后对培养方案及目标非常明确,从而使得学生能够妥善处理各门课程之间的关系,抓住核心,适当拓展,使所学理论知识成为体系。与此同时,通过竞赛及光电兴趣小组引起学生的求知欲,以此激励学生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促使学生自发地将理论知识和实践环节有机结合起来,使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3.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科研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及实践创新案例讲解。其次,组织并指导学生参加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光电兴趣小组及各项实践环节。这样有效提高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能力,从而使得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科研思维得到了培养及提高。在2012年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中,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组队获得了国家一等奖的好成绩。

4.提高了就业率和考研率

通过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知识、完善其知识结构,并且实践能力及创新能力都得到很大提高,使得学生的竞争力得到大大加强,并得到企业和其他高校的认可,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欲,从而提高了就业率和考研率。

四、结论

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作为教育部为适应市场需要而确定的一个新专业,其发展任重而道远。结合河北联合大学本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关于“增强光电子特色,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建设思路,“夯实专业基础、拓宽专业知识、加强实践技能、突出光电子应用”的培养主线,对本专业的建设方案及培养体系进行优化改革,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加强学生的理论基础,完善其知识结构,提高其实践及创新能力,实现了教学科研相辅相成、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J].理工科通讯,2007,(6).

[2]徐文彬.应用型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1,(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