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物科学课程

生物科学课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生物科学课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生物科学课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生物科学 职业技术 教学

在我系决定高师生物科学本科专业走高师生物科学(本科)专业附设“职业技术”的复合型办学路子以后,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创新应用型技术人才的培养,对提高教学效益,保证教学质量,稳定办学新路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附设的职业技术课要怎样教呢?我们认为:

一、明确培养目标,转变教育观念

高师是直接为中学服务,培养合格中学教师的。而中学开展新课程改革,又形成了新的课程理念。新课改后,中学对学科的看法有了较大变化,且在教学内容体系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对中学生物学的看法,过去认为中学生物学是一门科学课程。既然是科学课程,中学生物学就只可传授生物科学知识,不可传授生物技术知识。新课改后,认为中学生物学既是科学课程,又是技术课程。既然是科学课程,又是技术课程,那么,就应该既传授生物科学知识,又传授生物技术知识。所以,新课改后,中学生物学的初中部分选讲了十大课题,其中就有一个大课题是专门讲授生物技术知识的;高中部分六大模块内容中,就有二大选修模块分别专门介绍传统生物技术知识和现代生物技术知识。

面对中学的课程改革,高师教育的开放转型,我系在总结多年的高师专科生物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摒弃沿袭高师传统的“专业类课程+教育类课程”[1]的培养模式,大胆地采用转化我系高师专科生物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科研成果,即“专业类课程+教育类课程+(与专业相关)职业技术类课程”的学科综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也叫高师生物科学(本科)专业附设(生物类)职业技术的学科综合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附设的职业技术课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具有生产第一线应用型的技术,使学生毕业后,既能到中学教好生物学

和劳动技术课中相关的生物职业技术部分的内容,又能凭借这技术到社会就业或自主创业。它不是培养从事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的研究型[2]技术。因此,在教学上决不能沿袭传统高师生物学专业的教学方法,也不能沿袭研究型农业大学的教学方法。教师要树立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理念,紧紧围绕以形成某一技术领域的一门应用型的职业技术为主线,运用现代的先进教育技术,在遵循学生心理特点和职业技术教育规律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潜能,以适合职业技术教育有效、灵活的教学方式传授新的职业技能和技术。

二、把握职业技术理论的“度”,上好职业技术理论。

高师生物科学(本科)专业附设的(生物)职业技术,是以能力为目标的教育体系,从某种意义讲,它是属于高职教育,不是岗位职业技术培训。因此,它既要学习技术,又要学习理论。特别是在科技转为生产力速度加快、生产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为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更要强调学习技术理论。技术理论一通,技术容易掌握,也有可能创新。不学理论,盲目地实训实践,只能依样画葫芦,毕业后就很难适应当今技术变化万千的社会。学习职业技术,不学理论不行,但学习时间有限,要像师范专业那样强调理论的系统性、完整性,要花很多时间去学理论也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不必要的。课程理论要以应用为目的,根据形成该技术领域或职业技术岗位的实际从业能力的需要,以“必须,够用”为度,坚持实际、实用、规范的原则,按学以致用,学用结合的要求,组织和教授好职业技术理论,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职业技术。

三、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目前,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迅速,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加快,生产技术日新月异。面对这种形势,学生靠在学校学习几年时间学完终生所用的技术的时代已过去了。学生只能学习某个技术领域里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技术,学习技术的方法。毕业后,凭借在校所掌握的知识、技能技术,运用掌握学习技术的方法去学习新技术,就可适应时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上,教师一定要探索启发式教学,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利用生物类职业技术,特别是农业生产职业技术的直观特点,开发和正确组织应用包括现代教育技术在内的直观教学手段,加强直观教学,加强操作技能技术的现场演示,化抽象为具体,化复杂为简单,化难为易,有效的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加快学生学习速度,提高学习效率;要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探究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要培养开发学生的潜能,教好学生怎样学习,帮助他们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能够和善于自学的能力。毕业后,他们就可以自己学习和转化新的生产技术,适应新技术的发展。

四、立足本地,面向农业生产实际,加强教学同本地生产实际联系

我们的学生毕业后,多数是在本省中学任教的,部分是到本省与生物相关的行政、企事业单位从事技术开发、生产管理等应用型技术工作,或者自主创业。因此,在组织教学时,要立足海南,面向海南农业生产实际。首先,要根据海南经济发展的需求,确定其学习的“生产种类”。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气候、地理条件差异甚大,种植和饲养的种类差别也甚大。不同省份、不同地区、条件不同,生产和管理的技术也有所不同。而教材编写是面向全国或分南北编写的。在教学上,在具体确定传授的栽培或饲养的种类时,一定要面向海南,紧紧结合海南的生产实际而定。切不可照本宣科,书中讲什么,你就教什么。在传授生产技术时,一定要走出课堂,把科学的理论和技术同海南本地的生产实际结合起来,运用先进的科学理论和技术去分析、比较和指导本地的生产管理;同时,又把生产上遇到的难题带回课堂上来,引导学生探究、分析、比较、解决其难题,这样既可促进生产,又可让学生在探究、分析、比较中摒弃生产技术中的糟粕,建构起科学的先进的生产管理理论和技术。同时,教师要运用现代教育手段,不断猎取国内外成功的生产管理理论和技术及学科科研新成果,充实教学理论和技术,使本地的生产管理理论和技术跟上时展的步伐。其次,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很强,而学生学习的时间有限,在传授生产技术时,要摆脱学科教学进度的束缚,尽量根据农业生产的周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调整教学进度,以既保证学生学到生产全过程的实际生产管理技术,又保证教师按时按质完成教学进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

量。

五、立足海南,面向中学,加强教学同中学(生物类)职业技术联系

帮助学生掌握一门职业技术,为上好中学生物学和劳动技术课中职业技术部分的内容打下基础,是高师生物科学(本科)专业附设的职业技术的另一个目的,也是附设的职业技术的师范性。这是附设的职业技术课和高职院校开设的职业技术课的不同之处。因此,在教学上,一定要紧密结合中学生物学和劳动技术课中职业技术部分的教学实际。备课时,要在备好高师职业技术内容的基础上,了解中学相关部分内容讲的是什么,做的是什么实验、实训、实践,课程标准中要求达到什么行为结果,掌握什么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形成什么技能、技术。综合分析,作为一个合格的中学生物教师,要上好这部分内容,应具备哪些专业知识、技能技术。然后,把作为未来合格的中学生物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知识、技能技术结合到高师职业技术课中去,融为一体讲授。使学生既掌握高师职业技术课专业知识、技能技术,又形成上好中学生物学和劳动技术课中相关部分职业技术内容应具备的能力。毕业到中学任教,就能动手组织完成相关部分内容的教学和实践工作,开发校本课程,开展“绿色证书”教育,促进“三农”的发展。

六、加强实践教育,培养综合实践能力

培养生产第一线应用型人才,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专业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而操作技术和动手能力都是通过实训、实践的操作才能获得的,且在训练中形成技能技巧的,在理论的思维中是无法达成的。因此职业技术课的教学,要创建符合职业技术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践基地,加强实践教学,为学生提供亲身体验、反思和内化技术的机会。提高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技术应用能力。为此,实践课教学注意:

首先,要明确本课程在整个职业技术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根据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上好本课程的课。例如,植物病虫害防治课,教师要明确它是作物和蔬菜栽培职业技术的技术基础课,是为学习作物和蔬菜栽培技术打下防治病虫害的基础。实训时,要引导学生学会识别作物和蔬菜常见的几种病虫害特征的技能;学会识别引起病虫害相关的昆虫、细菌和病毒的种类和特征的技能;学会防治的操作技能(包括知道用什么农药?浓度要多大?怎样配制?怎样喷杀?等技能),切实为后续课程作物和蔬菜栽培技术打下防治病虫害方面的技能技术基础。其次,要认真上好实践课。现在这些从校门到校门的大学生,实践生产技术十分贫乏。教师要充分利用实践基地,按培养高等应用技术人才的要求,结合海南的生产技术水平的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实践教学计划,认真组织学生积极参加训练活动,紧紧围绕形成一门职业技术,各门课程应完成各自的基本操作技能、技术训练,使学生形成各门课程所要求完成的技能技术。切莫把“黑板种田”、“多媒体课件养猪”的方法代替实践,也莫把训练技术变成“讲”技术。最后,通过综合实践课,让学生将各门课程学到的技能技术综合起来,运用到综合实践课中去。让学生在综合实践中训练,形成综合操作技能与基本实践能力、专业技能与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综合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万名、崔文涛,师专人才培养模式浅议[J],中国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2001.(13.14)54

生物科学课程范文第2篇

一、重大方向、思路和内容框架保持稳定

2011年版课标在课程宗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框架及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保持稳定,不作颠覆性的改变。即坚持以“面向全体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为课程基本理念;以“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并为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必要的基础”为课程目标;以“人与生物圈的关系”构建包括科学探究、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与环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生物圈中的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生物的多样性、生物技术及健康地生活等10个一级主题的课程内容基本框架。2011年版课标保持了实验稿课标的理念鲜明、目标明确、框架新颖、内容简明、结构合理等特色。

二、修订要点及说明

1.补充和完善“课程性质”,彰显科学课程本质

实验稿课标是以“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物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牧、副、渔、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等阐述“课程性质”的。它仅说明了什么是生物学以及课程的宗旨,未阐明生物学课程的本质、价值、属性和教学特征。

2011年版课标在说明“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的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它是农林、医药卫生、环境保护及其他有关应用科学的基础。生物科学经历了从现象到本质、从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过程,并与工程技术相结合,对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的基础上,明确指出:“生物科学有着与其他自然科学相同的性质。它不仅是一个结论丰富的知识体系,也包括了人类认识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些特有的思维方式和探究过程。生物科学的发展需要许多人的共同努力和不断探索。这些是生物学课程性质的重要决定因素。”这不仅说明了生物学的自然科学属性,还强调“科学工作过程”与“科学工作结果”是生物学的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鲜明地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自然科学领域的学科课程,其精要是展示生物科学的基本内容,反映自然科学的本质。它既要让学生获得基础的生物学知识,又要让学生领悟生物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持有的观点以及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生物学课程期待学生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在亲历提出问题、获取信息、寻找证据、检验假设、发现规律等过程中习得生物学知识,养成理性思维的习惯,形成积极的科学态度,发展终身学习的能力”等生物学课程的科学课程属性,以及在知识、能力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维度上的课程任务,强调了在生物学教学中开展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究性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最后,2011年版课标概括地指出生物学课程宗旨是:“学习生物学课程是每个未来公民不可或缺的教育经历,其学习成果是公民素养的基本组成。义务教育阶段的生物学课程是国家统一规定的、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主要目的的学科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领域之一。”

2.凸显重要概念的传递,体现科学课程要求

实验稿课标以“行为动词+术语”的方式表述了教学内容和范围要求,但无法体现不同年级的教学深度。因此,2011版课标在保留实验稿课标“行为动词+术语”表述方式的同时,根据实验稿课标“内容标准”的教学要求,在“课程内容”的10个主题中筛选并呈现50个生物学重要概念,并以概念内涵或命题的形式表述。例如:

在“科学探究”这一主题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形成以下重要概念:

*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前提,解决科学问题常常需要作出假设。

*科学探究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等多种途径来获得事实和证据。设置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增加重复次数等是提高实验结果可靠性的重要途径。

*科学探究既需要观察和实验,又需要对证据、数据等进行分析和判断。

*科学探究需要利用多种方式呈现证据、数据,如采用文字、图表等方式来表述结果,需要与他人交流和合作。

2011版课标将“隐藏”于实验稿课标相应主题的教学要求中的重要概念以陈述句的形式直接地、清晰地呈现,使之与课程知识框架高度吻合。在课程文件中出现“重要概念”,是2011版课标的重要变化,是生物学课程进步的显著标志之一,体现了国际科学教育倡导的“少而精”(lessismore)的教学原则。

2011版课标在“教学建议”中进一步强调了“关注重要概念的学习”,指出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定义、作用及教学中应采取的教学策略与方法。

总之,在课程标准中呈现重要概念,对教学的指导和要求就更加明确了,有利于教师把握教学重点、教学深度和广度;并帮助学生形成、理解和应用概念;便于进行学生学业成绩的测评,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实现课程理念和课程目标。

3.增加有关动物类群,契合生物多样性主题

实验稿课标在“内容标准”的第八主题“生物的多样性”中,无脊椎动物部分仅提及环节动物和节肢动物,脊椎动物部分仅提及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缺少许多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作用的或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常见动物类群,如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两栖类和爬行类。为了让学生对生物界的全貌有较全面的认识,避免对动物类群重要性认识不足,增进对动物与人类关系的认识,为学习生物进化内容打基础,2011年版课标在“课程内容”该主题中增加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软体动物等无脊椎动物类群以及两栖类和爬行类等脊椎动物类群。删去“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主题中“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的表述,在“具体内容”中将“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改为“绿色植物为许多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在“课程设计思路”中,删除了“植物和人是生物圈中两类作用最大的生物”,代之以“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日益凸显”。

此外,2011年版课标在“课程内容”的“具体内容”中将“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调整为“说出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解释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调整为“举例说出某些有害物质会通过食物链不断积累”。“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改为“认同生物进化的观点”。增加了“为班级或家庭中的植物浇水、施肥”、“调查当地有关食品安全的实例”、“收集有关肾透析、肾移植方面的资料”等活动建议;删去了“组织学生参观养鸡场”活动建议;将“探究某种动物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活动建议改为“观察人或动物的某些反射活动,说明其意义”,将每一主题中的案例统一置于文末的“附录1教学与评价实例”中,删去“案例:制作小肠壁结构的模型”。在“附录2学习目标的说明”的知识性目标动词中,补充“写出、估计”;删去“撰写”等行为动词,技能性目标动词中补充“进行、制作”等行为动词。适当调整或降低学习要求,适合7~9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得教学具有可操作性。

2011年版课标还进行了一些细节性的修改,如删去实验稿课标题目中的“全日制”,将“生物”改为“生物学”等,使得2011年版课标更具“学术性”。将“内容标准”改为“课程内容”,“具体内容标准”改为“具体内容”等,以及个别字、词、句的删、补等调整,使得文字表达更规范、科学,易于理解或更具可操作性。

4.完善“评价建议”,重视检测知识目标的达成

2011年版课标“评价建议”在保留实验稿课标的“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等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指出:“在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进行评价的同时,要利用好纸笔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知识目标的达成。在编制纸笔测验试题时,应体现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的要求。”同时倡导评价方式多样化,提出:在具体操作时,除了采用笔试外,还要重视采用实验操作、制作设计等任务表现性方式进行评价。

三、强化生物学重要概念的学习,贯彻2011年版课标精神

概念是人类对一个复杂的过程或事物的理解;是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概念有助于学生认识世界、了解事物的本质或规律。生物学概念是生物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组成,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重点。

2011年版课标首度在课程文件中出现“重要概念”一词,何谓重要概念?它明确指出:生物学重要概念处于学科中心位置,包括了对生命基本现象、规律、理论等的理解和解释,对学生学习生物学及相关科学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是否可以这样理解:重要概念的外延较一般的概念更广,它不仅是概念,还可以是原理、规律和理论等。重要概念一般抽象程度较高,属于上位概念,是生物学科的主干知识,它能够有效地组织起大量的生物学事实和其他生物学概念。若用雨伞来比喻的话,伞把代表的是事实,伞柄是主题,而张开的伞面则代表重要概念,它涵盖了所有信息的。故重要概念又称核心概念(keyconcept)、基本概念(fundamentalconcept),主要概念(majorconcept)等。

教师在备课时,应该根据2011版课标中所列的某一主题的重要概念,结合该主题“具体内容”的要求及活动建议,认真进行教学设计,并将生物学重要概念(生物学概念)确定为每一节课教学的重点与教学目标之一。课堂教学时,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情况,通过阅读文本资料、图片、图表;观察演示实验、观看视频资料;开展小组讨论、探究活动、生物学实验;设置问题情境启发思考等等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生物学事实的基础上,“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伪存真”,建立正确的生物学概念;理顺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对概念有深层理解;进而能够在新情境下应用概念解决实际问题。例如,“生物多样性”主题的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让学生记住生物形态、结构特征等生物学事实性知识;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生物学术语、生物学概念定义,这样的教学会扼杀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导致生物学科教育价值的丧失。同时,纸笔测验时,应注意考查学生对生物学重要概念(生物学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考查学生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而不是考查枝节的、零散的知识,或单纯的生物学事实。

总之,生物学概念教学应该引导学生“做科学”——“学科学”——“理解科学”,即应该引导学生通过动手设计实验方案、绘制图表、制作模型、做实验等各种形式的探究活动;通过讨论、解释、表达、评价;积极开动脑筋,以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形式建构科学理论或知识;学习并应用有关科学方法;理解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本质,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三者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因时间推移造成遗忘的是大量的生物学事实,而生物学重要概念会保留在学生的认知结构中,并内化成为生物科学素养,指导其在生产、生活中做出科学的决策。

本文是笔者对2011年版课标的学习体会,借此与同行交流,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3.刘恩山,汪忠:《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

4.汪忠、刘恩山:《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刘恩山:《在教学中实现主动探究学习与凸显重要概念传递的对接——修订思路和要点》,《生物学通报》2012年第3期,第33-36页。

6.张颖之、刘恩山:《核心概念在理科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记忆事实向理解概念的转变》,《教育学报》,2010年第1期,第57-61页。

7.刘恩山、张颖之:《课堂教学中的生物学概念及其表述方式》,《生物学通报》2010年第7期,第40-42页。

8.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中概念的表述与传递》,《中学生物学》,2011年第1期,第3-5页。

9.刘恩山、刘健:《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与探究性学习》,《生物学通报》,2004年第1期,第27-29页。

生物科学课程范文第3篇

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如何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个生物教师需要研究的问题。有学者认为,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标准在于学生是否真正获得了发展。教师准确把握现代教学的本质,有利于从有效教学的视角提升生物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确立生物教育教学新理念,是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1)确立“面向全体学生”的新理念。教师应尊重每一位学生,不管是“白天鹅”还是“丑小鸭”,不管是“学优生”还是“学困生”,教师都应给他们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不同类型的学生通过生物课程的学习都能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良性发展。“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同样,学生一定会有千差万别。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个性、兴趣有别,表现在学习上的风格也一定会有差异。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时候,理解方式与理解深度一定会有所不同。教师应正视这些差异,注重激发不同类型学生学习生物学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不同类型的学生在生物学学习过程中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2)确立“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新理念。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一些欧美发达国家的基础教育阶段的自然科学课程中就提出了“科学素养”的理念。当下,学术界达成的共识认为“科学素养是指大众对科学所了解的程度”。“科学素养”包含三个维度:其一是对科学原理和方法(科学本质)的理解,其二是对重要科学术语和概念(科学知识)的理解,其三是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的意识和理解。科学素养与生物科学素养两者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包含关系,生物学是科学领域的分支,生物教育教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培养与提升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这正是《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将“提升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作为核心课程理念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鼓励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是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探究性学习的开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讲授时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自主发展的需要,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获取的知识一定会理解得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

(1)强调学生探究性学习氛围的营造。既要为学生学习生物营造“硬环境”氛围,又要为学生学习生物营造“软环境”氛围。“硬环境”涉及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仪器与设备、工具、以探究为理念编制的资料以及相应的探究活动空间,“硬环境”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物质支撑;“软环境”涉及校方人员、学生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

(2)强调教师对探究性学习的认同。探究性学习强调教师能全面了解班级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等,强调教师能对普通高中生物教学内容进行大胆重组、大胆整合、大胆取舍、大胆创新,使之更接近高中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强调教师能为高中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导航”。同时,还要强调教师能深入理解探究性学习的本质,并掌握一些探究性学习的策略与技巧。

(3)强调教师从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出发,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进行设计。高中生物教材中有许多启发性的实验,教学效果很好。教师可以在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初始阶段,将教材上的这些实验按照探究性学习的要求进行改造,让学生采用探究性学习的方式去探究这些实验。比如,“减数分裂”的教学中就可以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可以让学生模仿科学家进行探究性实验。

三、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提升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保障

新课程确立科学的评价观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新课程倡导应凸显评价的发展性与激励性功能,应注重对学生生物学习潜能的评价。

(1)重视对学生生物学习过程的评价。教师应针对学生在生物课堂上的良好表现,比如兴趣浓厚,热情高涨,探究学习有成效等给予表扬、激励。对于学生在生物课堂上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也要提出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扬长避短,大胆取舍,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发展自己。其评价应关注学生发展的全过程,而非仅仅是学习结果。

(2)重视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评价。教师应针对高中学生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兴趣、爱好等诸多方面的差异进行客观的评判。

(3)强调评价主体的多元化。生物教学活动的所有参与者都应成为评价的主体,值得一提的是学生本人也应作为评价的主体,积极地去参与生物课堂的评价。学生可以评价自己,可以评价同伴,还可以评价老师。唯有如此,才能最大化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能让评价为提升生物课堂的有效性提供保障。

生物科学课程范文第4篇

1 生物新课程教学设计的原则

1.1 科学性原则

生物课程是科学课程,要按科学课程来设计教学内容。朱正威先生说:“明白科学是什么,才能决定我们怎么教。”朱正威先生对科学的解释概括了4个方面,即科学的知识性、过程性、时代性、社会性。也就是说,科学是发展的,是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的,科学知识并非科学的全部。“只看结果,不问过程”,这种认识问题的方法不利于学生辨别科学的真伪。科学是过程论,既要看结果,还要看过程。

1.2 学科性原则

“生命性”是生物科学最主要的特征。因此,在生物教学设计中必须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去研究活的生物以及他们的生存环境,使学生真实地感受到生命之美,从而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以及积极的情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1.3 民主性原则

民主性管理学生是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它建立在对学生个性充分尊重的基础上,体现出对教育对象人格的尊重与关怀,让学生体验到爱的温馨,感受到学习的责任、动力,享受到成功的喜悦。还学生应有的主体地位、价值、情感和尊严,是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对传统教育观念——师道尊严的有力挑战;重新认识教师角色,消除教师的绝对权威,树立服务于学生的意识是教育民主化的保证,是学生真正参与教学的关键。

2 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

2.1 分析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专业活动的灵魂,也是每堂课的方向,是判断教学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教学目标包括4个要素:行为主体、行为动词、行为条件和行为表现程度。教学目标的行为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因为教学体现的是学生的学;行为动词是指学生做什么,常用“提出”“概述”“叙述”等行为动词表示;行为条件是完成这个任务所需要的条件。

2.2 研究教学对象

对学生的分析是教学设计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步骤。教学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学目标能否实现,要体现在学生的认识和发展中。信息时代的来临,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彻底打破了传统教育对知识和知识标准的垄断。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学生的学习资源日渐丰富,这就要求我们重新认识教学对象,认识教学对象的知识需求和发展需求。因此,要取得教学设计的成功,必须熟知学生,了解学生的需求,根据他们的需求来设计教学。

2.3 确定教学内容

超越教材的前提是源于教材,要始终强调教材的基础性和主干作用。教师必须对教材有全面、准确的理解,真正弄懂教材的本义,尊重教材的价值取向。就生物知识而言,有事实性知识、方法性知识、应用性知识等,任何一类知识都不能遗漏。不同知识在教学中应适时体现,以使学生在最适宜的时间保持最佳的学习和理解。在这个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经验和时展去挖掘和追求对教材的延伸、拓展,去形成学生的个性化解读。“要给学生足够的信息量”,适当地拓宽教材是必要的,对教材内容进行拓宽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开阔眼界。

2.4 体现科学课程的教学方式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方式,其目的是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是实验法。实验法研究的一般步骤是:发现并提出问题,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做出假设,设计并完成实验,记录和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等。这是一个比较连贯、完整的研究过程,可认为是“完全探究”的过程,是科学探究常用的形式,教学中一定要让学生获得“完全探究”的流程和方法,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问题串让学生熟悉这种流程。还有一些科学实验可能集中在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分析结论等某一个方面,即“不完全探究”,这也是我们教学中常用的探究形式。

2.5 确定教学程序

教学过程是教师自己设计的,有什么样的教学程序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就能实现什么样的教学目标。对同一节课,不同的教师有不同的处理方法,有不同的教学程序,但是生物课堂教学的程序一定要符合科学课程的要求,即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要创造各种条件让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去“做科学”,以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6 创设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新教材注重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要求建立发展性教育评价体系,通过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等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性学习内容和方式,并用一定的方式记录、评价学生所取得的成绩,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

3 生物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呈现与表述

教学设计的呈现与表述可从3个方面去把握:

(1)要运用系统方法,即从学生学习的需要出发,系统、全面地分析教学过程中的每一环节,忌孤立地处理某个问题。

(2)要以教学理论、学习理论为指导。

(3)要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合理的规划。

其程序是:了解学生的起点—确定教学目标—将知识划分成若干部分—将各部分任务呈递给学生—对学生的反应予以反馈并强化任务,直到学生达到教学目标为止。

教学设计(教案)的表述主要包括:(1)教学目标;(2)教学重点;(3)教学难点;(4)教学用具;(5)课前准备;(6)教法、学法;(7)教学过程设计;(8)板书设计;(9)教学反思。

生物科学课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策略

生物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不仅影响人类的生活、社会文明和经济活动,还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而且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生物科学的影响也日益广泛而深远。可以说,生物科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联系越来越密切。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在素质教育理念深入发展的今天,在新的课程标准逐步实施的今天,高中生物课程应当与时俱进,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新课程标准》倡导以实践生活背景来学习生物学,应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问题。这为生物教师的教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在教师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要求开展高中生物教学,实现生物教学的生活化教学,才能进一步提高生物教学的成效,提高学生利用生物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适应社会打下好的基础。本文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就高中生物生活化教学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可行性

生活化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将我们的教学和学生的实践相融合。我们认为,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是可行的,而且是十分必要的,既有理论基础,又有现实需要。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根据原有的知识、经验和资源,对新的知识和资源进行有选择的加工、重组、构建的过程。生活化教学,就是将新知识的学习和原有的知识进行充分联系的教学。生活化教学在利用联系来达到更好的学习、吸收新知识的目的同时,还能更好的巩固学生原有的知识,是科学的方法,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生物课程本就是研究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都是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的,本身就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采用生活化教学的方式,更顺应生物课程的课程性质和研究对象。

新的课程标准实施后,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实际状况,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追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的目标,讲求教学的实际效果,就是要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参与程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将学生生活经验、生活知识和生活体会与课本理论知识进行紧密联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所以,生活化教学对于生物教学而言,又是非常必要的。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取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如果运用得当,就能让理论知识在现实中得到生动呈现,并能引导学生从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中得到生命活动的规律,不仅有利于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让学生形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习惯,从而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可以极大的提高我们的教学效率和教学实效。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具体实践

高中是学生生物学习的重要阶段,倘若教师在教学中能采用生活化教学的策略,则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掌握和运用生物知识,从而对生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未来的学习都大有裨益。下面,我就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具体实践略谈一二。

课堂是教学活动的主阵地,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式会对教学的效果起到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学生的思维和习惯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要做到课堂教学的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可以从课堂导入、情景设置、课堂练习等多个方面加以落实。可以用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来展开教学,提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让学生带着思考进行课堂学习,比如,吃菠萝时,为什么先用盐水浸泡后再食用?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学生能够集中精力投入学习,去寻找答案。也可以在讲具体知识点的时候,导入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快的认识所学知识,更好的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在具体的导入时,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具体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决定导入的时机和深浅,可以采用多媒体呈现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建立起知识和生活的联系。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实现实践生活与生物课堂融合的关键,可以结合学生比较关心的话题和问题,比如DNA,干细胞等关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热门话题,进行情景设置。课堂练习是一个及时巩固环节,也非常重要,课堂练习,可以是教师提出具体问题,比如,层级递进的问题,或者,教师仅仅提出主题课题,而让学生进行思考,提出具体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或者是要求学生就话题举出生活中的实例。此外,实验和实践也是生物教学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既要在课堂上注重实验和实践,注重实验和实践的生活化,还要延伸到课外。

三、高中生物教学中采取生活化教学策略需要注意的一些方面

1.生活化教学要制定并服务于科学的教学目标。一切的教学活动都应该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其成效也要看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来评定。所以,在开展生活化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并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生活化教学。所以,在开展生活化教学之前,教师应该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加深对学生的认识和了解。

2.生活化教学要将生物教学与实践生活有机融合。方式要巧妙,做到无缝的深度融合。形式要服务于内容,不能停留在表面,不能停留在浅层次,要找准切合点并进行深入挖掘,生活化教学要与教学内容息息相关、紧紧相扣,切实让学生感受到生物与生活之间的联系。

生物科学课程范文第6篇

一、科学素养的含义

科学素养是指一个人了解和进行个人决策,参与公民事务和文化事务,从事经济生产所需的科学概念和科学过程,科学素养还包括一些特定门类的能力。这是美国人定义的科学素养的内容。这些内容涵盖了一个公民的知识,能力和价值观。科学的知识支撑着我们的思想行为,科学的方法依赖于科学的知识,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而初中生正是学习知识,形成能力的年龄,在初中生物学领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生物学概念、原理、事实及应用,这对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来说是必要的。

二、生物课堂中对学生科学素质培养重要性

生物科学是一门重要的自然科学,“二十一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实践证明,美国的中学生物教育事实说明了中学生物培养科学素质是完全可行的。而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现在阶段,我国实行的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多数的人读完初中后就直接走向农业生产,这些人的科学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综合国力。现行我国的中学义务教育生物学教学大纲,大纲明确规定教学目的要求包括三方面即知识教育、能力培养和政治思想教育。其中能力培养大纲提出“通过科学方法训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由以上分析来看,在我国初中生物课中加强对学生科学素质培养重要性。

三、激发科学兴趣,有利于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自发学习的动力,生物学的学习也不例外,同样兴趣也是其学习的动力。创设奇趣意境,培养学生科学兴趣,科学兴趣是学生求知欲望的集中体现,它是学生在探索自然获取知识过程中一种特殊的认识倾向。每个学生都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生来就对周围的世界、尤其对自然界中那些有生命的东西充满好奇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就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精神做起,同时,也有利于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

四、加强科学方法训练,有利于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

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武器,也是生物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和主要工具。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学习和应用科学方法对于学生学习知识和能力培养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初中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是在大量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和概括出来的,具有严密的逻辑性。掌握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培养分析和概括能力,是科学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内容。教师应尽力在教材内容中为学生寻找供他们进行思考和概括的材料,引导他们通过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形式的训练,培养分析和概括能力。如对光合作用的原理探讨,对学生指出若人们将光合作用的机理搞清楚,解决目前困扰全球的粮食、能源问题就可指日可待,人们在实验内模拟光合作用的过程,只要提供二氧化碳、水和阳光,就可源源不断地获得糖类等有机物。在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指导,加强分析和概括等能力的训练,这是科学素养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五、树立科学的实践观,做好探究实验,有利于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

科学的实践观是认识论乃至整个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只有实践才能科学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科学实验是实践的基本形式之一,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强烈的实验意识、较强的实验能力。目前,我们初中生特别是农村初中生实验能力极差,初中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是生物科学基本的研究方法。“探究性实验”以实验探究为核心,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和思维,有助于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在“实验探索”中提高能力。有助于形成客观、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识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尤其是实验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新教材有许多探究性实验,扎扎实实搞好“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质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六、通过生物科学史的教育,有利于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

我们的社会提倡榜样,无论什么领域都有各种各样的榜样,在生物学教学上对同学们渗透一些生物科学史不但会激发同学们的兴趣,同时也可以使他们了解任何事情的成功都离不开坚持不懈地努力,一个实验结论的得出,一项科研成果的发现,背后都有感人的故事,教师通过一些经典的事例,经典的实验,如:胰岛素的发现,杂交水稻的发现,使同学们在接受新知识的基础上,明白如果没有顽强的意志,任何事情都会半途而废,那么现在在学习中遇到一些小困难真是微不足道,从而增强其克服困难的决心。让同学们懂得科学并不神秘,只有鼓足勇气,不怕困难,有毅力,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科学家。关键在于学习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可见,通过科学史的教育,使学生领会科学精神,有利于中学生科学素质培养。

总之,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广,科学素质已越来越成为一个现代人基本素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生物课程是中学生素质全面发展所不可缺少的一门课程,更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主阵地之一。而加强科学素养的培养,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科学素养的形成也需要一定的过程,需要全体初中教师的共同努力。俗话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只要我们热爱学生,乐于奉献,在平时的工作中勤于钻研,自己讲的初中生物课一定会生动有趣,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会显著提高,作为一名合格的初中生物教师也一定能让学生经过课程的学习成为具有良好科学素质的人。

【参考文献】

[1]杨利银,仲建新.《中学生生物科学素养调查研究报告》.

[2]林胜男.《简析中学生生物素养及提高途径》.

[3]戴文和.《谈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

[4]佚名.《生物课堂教学如何由应试型向素质型转化》.

生物科学课程范文第7篇

关键词:师范生教育;教学改革;师范性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10-0085-02

面对师范教育受到的市场化和高校内部学科专业学术性高标准要求的冲击,无论是高等师范大学的办学在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的过程中,还是参照国外综合性大学经验开办师范专业的应时而动形势下,师范教育弱化师范性的倾向已明显地表现出来[1]~[3],如何保证师范专业师范生的师范性已成为值得人们深思的课题。多年来,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师范)为了培养优秀的生物学教师,以现代大学教育理念为指导,用质量意识、开放意识、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统领教学之全局,围绕培养创新型生物学教师这一办学目的,实施了一系列深层次的师范生教育教学改革,使得生物科学专业成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使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在实际工作中的胜任力以及用人单位的认可度均显著提高。

一、顶层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有机整合

师范教育是一个双专业人才的培养形式,在学科专业学术性方面要求学生应具备与综合性大学同类科系相当的知识能力水准,以解决未来作为教师“教什么”的问题;同时还要从师范性方面要求学生具备较高的教育专业水准,以解决未来作为教师“怎么教”的问题。很显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现学术性与师范性的整合是奠定师范生(教师资质人才)的教师职业专业化水准的基本保证[4]。由于历史原因,河南大学经历了从最早的国内综合性大学转变为师范大学、又于20世纪80年代中叶实现了从师范性大学向综合性大学的回归的过程,此后,仅有部分专业是师范性的,生物科学专业(师范)即是其中之一。为了做到既发挥综合性大学资源优势、体现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的学术性特点,又要充分体现师范专业人才培养的师范性特点,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多次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订。培养方案的修订主要围绕能力培养顶层设计的总体蓝图,实现了从注重传授知识到注重能力培养、从单一的专业知识课程结构框架向多元的核心课程加综合课程结构框架、从传统的学年制向学分制、从整齐划一的4年学制向3~7年的弹性学制的转变;加重了学科专业实验实践课程在总专业方案中的学分比重(占总学分的30%),加重了以教育学科课程(包括学科教育课程)为标志的师范性特色必修课程的比重,凸显了师范专业的师范性比重(占总学分的12%),设置了旨在培养师范生的综合素质、自主学习能力和个性人格特点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选修课和专项学分(开放性课程)等课程(占总学分的31%)。

二、运用课程整合机制,构建能力培养型课程体系

1.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突出7个理念

1)引入“课程群”整合机制。即把原有学科课程体系下划分过细的课程依据其研究的对象、层次、功能与结构的关系以及实验层次方法的相近性等加以归并整合成若干个课程群[5]。2)以实验技术为主线。3)分层次设计教学内容。4)模块化随机组合课程内容彰显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个性。5)突出能力目标和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6)开放的课程时空观。新的课程观既包括了传统意义上的课堂课程又包括课堂外延伸的课程。7)突出人才能力构成中的师范性维度和师范生教育的实践取向。

2.理论课设置为“5+1+1”课程群模式

课程群模式中的“5”即植物生物学与生态学、动物生物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五大学科专业课程群,其功能主要是奠定学生扎实的生物学专业知识与技能;课程群模式中的第一个“1”指学科视野课程,其功能主要是为学生掌握学科前沿,为形成科研思路和专业创新思维打基础;课程群模式中的第二个“1”指教育科学学科课程,主要是针对师范生培养目标要求形成的具有教师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

3.实验课设置为“5+1”课程群 和“3层次”课程体系

课程群模式中的“5”即植物生物学实验、动物生物学实验、微生物与免疫学实验、生化与分子生物学实验、细胞与遗传学实验五大实验课程群;课程群模式中的“1”,即科研训练与创新实验模块;“3层次”实验,即把实验划分为验证性实验、综合提高性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

实验课程体系构建从研究生物学专业本科阶段实验教学所涉及的实验方法与技能入手,把实验概括为基本生物学实验技术与方法和现代生物学实验技术与方法。这些实验技术以往分散在各个独立的实验中,现在可以依据实验技术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把有关实验项目整合起来形成实验模块,每个模块由几个实验项目组成,涉及若干个实验技术与方法。这样既可避免内容重复,又可节约时间和教学资源,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对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范畴有一个全面而较为深刻的认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学时分配比为1:1。另外有研究性实验若干,供学生根据个人实际情况选修。

4.实习课程

包括动植物野外实习(2周)、教学技能训练(4学时)、教育调查与分析(课余时间)、教育见习(4周)和教育实习(6周)。

三、突出“六性”,彰显师范教育办学特色

1.在人才培养定位上突出精英性

生物科学课程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建院校;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就业;对策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41-0124-02

新建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生成背景多样、本科办学时间短等原因,在办学的过程中遇到了种种问题。如何保持原有优势专业、发展新专业、合理布局专业,是所有新建本科院校必须解决的问题。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其前身大多为师范专科学校的传统专业,在学校合并、升本、转型的过程中,根据学校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及师范毕业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性,其办学规模逐步缩小,逐渐呈现边缘化的趋势。本文结合常熟理工学院(以下简称“我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近几年教学改革实践,对师范生就业难原因及对策进行一些探讨。

一、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原因

1.生源分布的不合理性

高考录取以学生填报志愿为依据,按分数高低,公正、公平录取学生,但在录取过程中本专业填报的第一志愿的人数往往不足,需通过招收服从志愿的考生来完成招生指标。因此,在招生过程中很难考虑考生生源地的问题。另外,由于我院所处地理位置等原因,苏南部分市、县学生填报志愿时,形成扎堆现象。最多一年中同一专业来自同一生源地的学生多达15人。学生应聘教师岗位时,绝大多数市、县设置生源地限制及学校限制,使学生应聘时竞争十分激烈,有的市、县出现几十个学生应聘一个岗位的情况,来自连续几年不招聘生物师资生源地的学生,甚至连应聘的机会也无法获得。

2.学生个人原因

(1)专业思想不稳定。面对就业的巨大压力,部分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特别是填报服从志愿的学生,经过四年的大学学习生活,虽有部分学生转变观念,立志从事生物基础教育事业,但仍有一部分学生放弃应聘教师岗位的机会。即使是填报第一志愿的学生,也有少数由于家庭的影响、观念的改变等原因,作出另外的选择。

(2)盲目攀比。部分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盲目攀比,忽视自身特点,对自我缺乏客观正确的分析,不从自身实际出发,不愿回生源地应聘,以教师工资、福利待遇较高的苏南地区市、县作为唯一的目标,在虚荣心的驱使下,错失就业良机。

(3)缺乏就业竞争力。基础教育要求学生在技能上有扎实的教师基本功和过硬的教育教学技能。技能的训练要通过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方式,经过长时间的实践训练才能得以掌握。部分学生对这些技能训练重视程度不够,投入的时间、精力偏少,且不能进行持久的练习,在应聘时处于劣势。另外,每个学校对技能训练的要求和侧重点都不同,在开设的专业方向课程及课时安排上有所差别,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就业时缺乏竞争力。

3.生物教师需求量甚微

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培养的是中学生物师资,随着中学生入学数量减少、中学合并等原因,中学生物教师处于基本饱和状态。另外,生物学科在中学是一门不太被重视的副科,招聘人数极其有限,有些市、县连续几年不招,即使有招聘,绝大多数市、县只招1~2位。在应聘的过程中,大多数地区一般允许学生参加2~3年的考试,许多学生不急于就业,待家复习,争取第二年、甚至第三年应聘工作,使师范毕业生的就业率大打折扣。

4.生物师资来源多元化

自教师岗位公开择优应聘后,博士生、硕士生及非师范专业毕业生通过教师资格认定进入中学生物师资队伍,导致师范生竞争压力空前增大。有些地方的星级高中只招收硕士以上研究生,部分地方教育系统“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各级学校研究生所要达到的比例。高学历人群直接进入面试阶段,使部分师范生失去了宝贵的应聘机会。

二、我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就业情况分析

我院2009届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共有30位学生,来自江苏省20个市、县,共有14位学生成功应聘教师岗位,占全班人数的46.7%,其中8位在初中任教,3位在高中任教,3位在小学任教。另有53.3%的学生就业于非教育系统;201 1届共有39位学生,有16位学生成功应聘教师岗位,占全班人数的41%,其中7位在初中任教,3位在高中任教,6位在小学任教。另有59%的学生就业于非教育系统。从录取教师比例来看,处在同类学校同专业较前的排名。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生源分布较广,参与应聘教师岗位的概率增加,二是两届学生具有良好的学风,较扎实地掌握了生物科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及教育教学等技能。

三、生物科学(师范)专业毕业生就业对策

1.更新观念、准确定位

中学生物学师资的培养主途径仍是师范院校的毕业生。面对社会的需求,在对待师范生的就业问题上,不能仅统计就业率,更应注重应聘教师岗位的就业率,这关系到基础教育的百年大计。应避免就业统计中只注重数量而忽视质量的做法,其统计方式也可适当放宽年限至两年。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热爱本专业、热爱教育事业,准确定位,鼓励学生去私立学校、培训机构、偏远地区就业,拓宽就业渠道。

2.适应社会需求,调整培养方案

从2007年开始,我院生物科学(师范)专业培养方案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做了较大调整,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以培养合格的初中生物师资为主要目标,并能承担高中生物学或小学科学的教学工作。经过几年的实践,师范方向人才培养体系已逐步完善,培养方案的调整为课程设置改革提供了保障。

一是构建“平台+模块”课程结构体系。根据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要求,明确课程群在整个培养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及课程间的关系。低年级实行基础平台教育,体现宽口径、厚生物基础的特色;高年级分模块教育,通过方向课程,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职业特色。优化课程设置,在专业方向选修课中,从2008年开始,设置7门教师教育类课程,其中两门与小学科学课程相关,学生根据所在生源地近几年的师资应聘情况及个人爱好,选择相应的选修课程。另外,还设置了适应未来生物学相关工作环境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课程。近年来先后设置了生化工程、环境生物工程、环境与园林等方向,实行分流式培养。二是实施“分层次,三结合”实践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通过“基础、综合、设计、研究”四层次实验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建立了“理论教学为基础,实践教学为载体,第二课堂为拓展”的人才培养新体系,强化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课内与课外、共性与个性的有机结合。将短学期作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平台,营造高素质人才的成长空间。

3.多途径强化师范生的职业技能训练

一是狠抓学生的说课、上课等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训练,加强教师职业技能的培养;二是利用本专业毕业生中生物骨干教师多的优势,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师范生走进中小学,切身感受中小学的真实生活,学习中小学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三是借助师范生说课比赛、生物技能大赛,指导中小学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以及第二课堂活动,锻炼和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

4.传帮带教,增强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