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1篇

1.1农业经济制度管理不完善

农村经济的有效发展依赖于廉洁高效的政府管理,廉洁的政府可以促进干群关系的良好发展,高效的政府管理可以为农村社会发展提高生产力水平。我国农业经济当前在政府管理方面还非常不足,农业经济在现代化的发展中基础比较薄弱,需要政府加强管理来提高经济发展水平,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现状。但农业管理部门并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这一状况,尤其是农村地区的不作为和无作为现象较为严重,农业设施年久失修、功能缺失,有的农业地区洪涝灾害频发,面对这一系列的发展情况,我国农业经济迫切地需要建立一个统一的管理制度,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政府的政策支持,增加资金投入,这才是农业经济的发展之道。

1.2农业投入不足,科技发展落后

我国的农业多元化投入中,政府投入比重大,但其只管投资,很少问津回报率,经营过程中缺乏风险意识,造成许多开发项目只见投入不见收益。农业的发展方式比较传统,还存在单纯追求发展速度的现象,将重点放在农业产值的提高上,忽视了农业产品的生产质量问题及经济效益的健康增长。此外,农业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浪费现象比较严重,比如我国农业中水资源的利用状况,水资源在农业经济发展中主要应用于农业灌溉,但由于人们观念意识及科技技术水平的落后,传统的漫灌方式仍占据主导地位,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不利于我国农业经济的科学、可持续发展。农业经济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引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成果,当前我国每年大约有5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研发成功,但得到实际推广使用的却只有总数的25%左右,多数的科研成果得不到有效应用,阻碍了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道路。

2改善农业经济发展现状的对策

2.1完善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农业综合开发的根本任务,新形势下,农业综合开发改造着眼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首先需要进行农业基础设施的改造,增加政府的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种植者的现代化认识,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在农业经济中的发展,将适合农业经济发展的科技成果运用到农业种植中去,比如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种植中的应用,有效改善了传统灌溉方式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提高了农业水源的利用率,节约农业开支,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了力量。通过加强农业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的条件,发展对环保有利的绿色农业,积极进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为农业经济的现代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建设农产品的市场发展体制

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农产品的市场流通与交易,农业市场主要有农贸市场、期货市场等几种运行模式,其在运行方式、规模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在农业经济发展进程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功能。因此,在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中应充分注重农产品市场经济的发展,集中力量发展农贸市场,促进农产品的流通,活跃经济状态。另外,还应加强城乡结合处农业市场的建设,对农业市场的发展形式进行科学化、有步骤的规划。为了配合农业市场经济形式的发展,政府也应对个体经营农户提供积极的支持,加快对传统农产品供销模式的改革,建设一个成熟的市场发展机制,不断推动我国农业经济的稳定、持续化发展。

3结语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2篇

近年来,全市供销社系统争取国家支持农村流通网络建设资金达1000多万元,新上巩固项目20多个。今年,市委提出把项目建设作为实现××赶超的主要措施,市供销社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加大项目工作力度,主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抓住国家加大投资力度的机遇,制定措施,落实责任,确定项目建设目标,努力在全系统营造想方设法引项目、积极主动争项目、千方百计上项目、集中精力抓项目的良好氛围,以项目建设带动供销社经济快速发展。

牢固树立“三种意识”争项目。一是牢固树立发展意识。坚决破除封闭保守、悲观失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等落后意识,树立开放开发、奋发图强、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新观念,负重加压、奋起直追。以 “跳出供销社看供销社,跳出传统经营范围发展供销社”的理念,狠抓项目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发展观念陈旧、思路狭窄、动力不足的问题;二是牢固树立开放意识。在“新网工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为农服务、资产提升等方面,坚持开放办社、招商引资、争取扶持一齐抓,努力打造宽领域、全方位查字典的开放新格局;三是牢固树立机遇意识。坚决破除“等、靠、要”的旧思想,克服在项目争取上“不敢要、不会要、找不到、不想找、盯不住、没恒心”现象,树立“拼、争、抢”的新观念,增强抢抓机遇的责任感和捕捉机遇的敏锐性。用足用活国家对“新网工程”建设、合作组织发展等优惠扶持政策,努力规划建设一批好项目,促进供销事业新发展。

突出围绕“两个重点”抢项目。一是重点围绕国家对供销社发展政策谋划项目。及时、准确、全面把握国家政策支持的重点和方向,重点抓好“新网工程”、现代物流业、现代服务业、农产品“双百市场工程”、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发展项目;二是重点围绕供销社发展方向谋划项目。在全面推进企业改制重组的同时,按市场经济规律要求抓住主要矛盾,找准发展切入点。集中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围绕网络建设,发展农资、日用工业品连锁经营,开展物流配送;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进龙头企业建设,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如建设市果品市场二期工程,打造城西大型综合农贸市场;围绕循环经济,大力发展再生资源交易、加工和综合利用体系,推进全市供销社经济持续快速发展。

着力抓好“四个环节”做项目。第一建好项目库,认真分析市情县情,积极研究市场需求,收集和储备一批市场前景广、产业发展好的重大项目,建立健市县二级供销社项目储备库,有准备、有针对性、有效果地推进项目建设。第二搞好项目论证和立项,精心筛选具有良好市场前景和经济社会效益的项目,为项目实施创造有利条件。第三积极争资跑项目,通过广泛宣传,加强对外联系,积极主动争取落户。第四抓好项目实施,项目一旦论证确定后,要创新项目运作机制,全力以赴组织实施,力争项目尽早建成,发挥其应有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3篇

关键词:蔬菜绿色营销策略

我国是一个蔬菜大国,蔬菜人均消费量远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产量约占全球总产量的40%,是世界第一大蔬菜生产及消费国。蔬菜也是我国除粮食以外的第一大作物,极具活力,是我国极其重要的一个经济增长点。经过20多年的高速增长,我国蔬菜产业已经颇具规模,成为一项具有国际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但在质量上和总体效益上,仍旧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面对着全球范围兴起的环保意识、绿色消费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及生态农业发展趋势所带来的严峻挑战,我国蔬菜产业将何以应对?从市场营销学角度来讲,全面推行绿色营销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绿色营销的内涵

随着全世界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战略及人类生存健康的高度重视,市场营销理论和实践也由传统营销转向绿色营销。绿色营销必将成为本世纪的市场营销主流。

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企业以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为中心,为实现自身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以环境保护观念为其经营指导思想,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而在目标市场内进行的包括产品开发、产品定价、渠道选择、促销推广、服务提供等一系列的经营活动。近些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恶化已经对其生活质量及生活方式产生不良的影响,于是要求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及经营活动,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危害,这种绿色消费需求促成了绿色营销的产生。

绿色营销主要有以下特点:

综合性。绿色营销着眼于考察企业营销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突破国家与地区的界限,重视社会可持续发展,追求实现自身利益与满足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综合了传统市场营销、生态营销、社会营销和大市场营销等多种营销观念。

统一性、多向性。绿色营销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它的良好推行有赖于国际社会、国家、企业和消费者的共同努力。而且,企业自身的行动和国际合作、国家政策、消费者行为以及自然条件紧密关联,相互影响。正因为如此,才使得绿色营销复杂而艰巨。

标准明确一致性。绿色营销有一套具体的规范和技术标准可以遵循,绿色标准及绿色标志认证的技术参数尽管世界各国不尽相同,但其内核和实质是一样的,都是要求产品质量、产品生产、使用消费及处置等方面符合环境保护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损害。

由于其内容和特性,绿色营销在农产品营销领域具有更为直接的意义,也有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象本文所涉及的蔬菜绿色营销便是目前研究的一个热点。

我国蔬菜绿色营销市场环境

蔬菜市场总体行情。我国蔬菜产量连年高速递增,而消费总量却增势平缓,国内市场总体上已经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买方市场已然形成,激烈的市场竞争使蔬菜价格逐年下调。2003年我国蔬菜种植面积约2.7亿亩,比上年增长2.4%,总产量约为5.4亿吨,比2001年增长12.5%(比2002年略增);近几年家庭居民蔬菜消费总量稳定在14000万吨(数据不包括餐饮及食品服务业中的蔬菜消费量)水平左右。然而,虽然大路菜需求缩减,但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的市场潜力巨大。由于蔬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蔬菜产量高、品种多、成本低,具有绝对的国际比较优势,出口量增长迅速。截止2003年11月底,海关统计我国累计出口蔬菜493万吨,同比增长16.96%,出口创汇金额27.13亿美元,同比增长14.51%,出口量约占世界蔬菜贸易量的4%。但近年来,国际绿色壁垒的强化对我国的蔬菜出口带来较大影响。

蔬菜消费需求特点。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蔬菜消费趋向绿色化、多元化。消费者越来越注重安全卫生性,讲究营养健康,人们口味向绿色自然化回归,也追求多样性。因此,无公害蔬菜、有机蔬菜、保健型蔬菜、特色蔬菜、野生天然型蔬菜日益流行。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蔬菜消费方式上也趋向高效便捷,超市净菜走俏。在消费倾向上,品牌消费方兴未艾。但是,由于我国总体经济水平,广大传统消费阶层的观念转变,及蔬菜产业发展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在我国,旺盛的成熟的绿色蔬菜消费需求还有待培育。

蔬菜产业状况。我国蔬菜业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规模,成为一项支柱产业,但是仍属于数量型增长,在质量和效益上却跟不上,市场化、产业化程度低,总体处于较低层次,不符合发展生态型大农业要求。由于引导不力、技术支持不到位及菜农素质不高等原因,我国有机蔬菜、无公害蔬菜种植面积少,产量低,品种单一,质量上也不高;而且,蔬菜生产分散,加工处理和流通环节跟不上,市场组织化弱,产业化不高,不能创造高附加值。

政策环境。加入WTO以后,我国加大政策调整力度,加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不断进行相关制度改革。2002年7月,国家有关部门提出,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基本实现食用农产品的无公害生产,使质量安全指标达到发达国家的中等水平。农业部随后出台《全面推进“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确定包括蔬菜在内的几种鲜活农产品无公害生产基地的质量安全水平,5年后均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大中城市的批发市场、大型农贸市场和连锁超市的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抽检合格率要达到95%以上,从根本上解决食用农产品急性中毒问题;出口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在现有基础上要有较大幅度提高,达到国际标准要求,并与贸易国实现对接。相关的环保法规也正在不断健全。此外,还专门成立了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制定了《绿色食品的标志管理办法》,并向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绿色食品标志,确定了具体的绿色食品标准,从事绿色食品的认证和质量管理工作。

总之,我国蔬菜绿色营销的市场环境已经比较成熟,但机遇和挑战并存。

根据以上分析,笔者提出几条我国蔬菜绿色营销的具体策略:

绿色产品策略

首先,在蔬菜种植上坚持绿色环保型、科技型,努力提高绿色蔬菜的产量和质量,扩大品种。一定要禁止使用剧毒农药,而代之以生物农药、高效无残留或低残留农药;化肥要尽量少施,提倡施有机肥料。另外要大力推广先进的蔬菜种植技术,如无土栽培、集约化栽培、反季栽培以及喷灌、滴灌节水技术等,提高蔬菜种植的科技含量。

其次,积极发展蔬菜净菜加工、冷冻保鲜,创造高附加值。原始的蔬菜初级产品是不适应现代大市场要求的,绿色蔬菜要提高竞争力,实现高效益,关键就在这里。

第三,积极实施品牌开发战略,实行商标和包装绿色化。强化蔬菜产品的品牌观念,运用各种手段树立品牌,而且要突出绿色环保。在商标设计时,品牌命名、商标设计要突显出绿色标志,注重激发消费者对绿色环保的联想,使其对产品产生信赖和向往,树立起绿色蔬菜的良好信誉和形象。例如,在冬瓜、南瓜、西葫芦等瓜型蔬菜上把商标图案刻在幼果上,或用纸塑贴皮,形成天然图案,或者贴可食商标、生物商标。在包装上要重视包装及其残留物对环境的影响,使用可生物分降解、可再循环利用的包装材料,使之无污染。

绿色价格策略

有人曾经提出“环境有偿使用”、“污染者付费”的观念,我觉得这在绿色营销定价上面具有积极意义。蔬菜供应商用于环保上的支出应该计入成本,根据成本定价理论,绿色蔬菜的价格必然要高于普通蔬菜;普通蔬菜对环境资源占用、损害的多,当然应该在价格上予以更多的扣除,这是说的通的。所以,绿色蔬菜价格应高于普通蔬菜,才能增强其市场竞争力,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当然,根据成本控制理论,绿色蔬菜也应该在消费者可接受的价格水平范围内,控制好成本,以千方百计的降低成本来追求更大的利润,并将成本降低带来的利益适度让渡给消费者以获取其更多的支持。

绿色渠道策略

蔬菜绿色营销要求物流渠道高效环保。绿色蔬菜要及时与市场接轨,减少不必要的聚散,以保证生鲜产品的质量和卫生,减少浪费及对环境的污染破坏。蔬菜的流通渠道要尽量集中统一,减少中间环节,及时有效沟通产销,而且要有利于环境保护。首先,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如冷链储运以保质保鲜。其次,构建发达的营销中介力量,及时有效组织产销。传统的蔬菜流通三级市场(产地批发市场、销地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是不尽符合绿色营销功能要求和环保要求的。可以仿照发达国家建立专业营销协会,使产销高度组织化。另外,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在营销渠道上的特殊优势,例如现在有的地方开发的农业信息网、蔬菜网就发挥了良好的作用。营销渠道的网络化、信息化是时代潮流。再次,加快推动农贸市场超市化,使生鲜超市承担更多的渠道任务。生鲜超市较之传统农贸市场,在集中统一蔬菜流通渠道,组织产销,促进蔬菜产业化,以及在环境保护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符合绿色营销的要求。

绿色促销策略

即在传递产品信息、刺激消费的同时,对公众进行绿色环保教育,使二者相辅相成。采用各种促销手段,一方面宣传绿色蔬菜的无污染、无公害、健康营养,使之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对公众进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绿色教育,使人们树立主动关心爱护环境的意识,消费者也会因此主动接受绿色蔬菜。这样,有利于实现商家利益、消费者利益和环境利益、社会利益的统一,这正是绿色营销的宗旨。

绿色服务策略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 产业化 农产品市场 教育科技

一、农业经济发展中的结构化问题

(一)农业市场化的市场失灵问题

我国的农业经济具有高度的分散性,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落后,信息传播慢,获取成本高,加之农产品本身的生产周期较长,使得我国农村市场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此外,我国农业市场不统一,开放程度较低,农超对接发展不全面,分散的农户很难及时根据市场供求调整农产品供给。虽然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但我国农村市场法制普遍存在不健全的现象,农村市场欺诈、作弊盛行,买卖不公平,极大地增加了农业经济的交易成本。这些不利因素都造成了我国农业在市场化过程中面临着市场失灵问题。

(二)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低下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全球化,我国的工业逐步实现了产业化经营,通过核心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发展壮大。然而,农业相对于工业而言,产业化程度偏低,龙头企业规模小、设备落后、生产效率较低;在经营管理方面也未能做到产权明晰与规范管理;政府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宏观调控不足,财政对农业产业化道路发展的支持力度不够;同时,农民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也制约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二、农产品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定位盲目,缺乏特色

大量的地方农贸市场在相互攀比与未考虑实际的情况下迅速建立起来,但在现实的经营中却是有场无市。在一些正常经营的农产品市场中却很少具有地方特色,专业化程度较低,导致农产品市场在竞争中缺乏竞争力与吸引力,国家资源未能实现有效配置。

(二)农产品市场管理滞后

(1)管理人员素质低。很多农产品市场管理人员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培训与教育,在管理市场的过程中无视收费标准,乱设收费项目与金额,使得农产品市场管理混乱化,有失公平,不利于公平竞争与市场秩序的维护。

(2)偷税漏税严重。一方面,农产品市场在管理上有些混乱,不免存在置于市场管理之外的死角。另一方面,农民在集贸市场中销售自产的农产品是免税的。这都让一些农民钻了空子,有的农民在销售自产的农副产品之外还收购其它的产品,导致在农产品市场中存在很多的偷税漏税的情况。

(3)农产品质量低劣。随着农超对接与农贸结合的蓬勃发展,农民与超市、外贸组织签定了购销合同,大多数高质量的农产品不断被收购。而流入农产品市场的商品多大是收购后余下的低质量产品,这不仅影响了农产品市场秩序,而且增加了不安全因素,造成了食品安全隐患。

三、农业发展中的教育、科技与信贷问题

(一)农业教育体系有待完善

高等农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和农民职业培训是农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就目前而言,我国中、高等农业教育的布局结构尚不合理,总体上不能依据地区的经济特征布局。农民的职业技术培训项目很少,而且培训费用投入不足,导致农民种养技术能力偏低。

(二)农业科技成果应用方面存在障碍

农业创新科技是推动农业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然而我国的农业科技成果在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方面存在障碍。现在一些农业科技院的科研偏离生产实践,与市场严重脱节。同时,大部分农民相对贫困没有足够的资金引进科技成果。农业科技成果由于供给与需求双方的各种限制因素很难与农业实践相结合。

(三)农业信贷困难

在我国农村,提供信贷的金融组织主要有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但是它们提供贷款的数量有限,为了规避一定的风险,其经营规模渐渐缩小,在农村金融领域内的功能趋于弱化,因此农民融资依然很难,这也成为农业结构进一步提升与农民开展大规模生产与经营的瓶颈。

四、农村劳动力智力开发与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的问题

(一)农业劳动力智力开发问题

(1)智力开发落后。我国人口基数大,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比较低,基础教育也很落后,这严重影响着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智力开发程度。此外,智力开发的范围极其狭窄,与农业技术相关的知识很难向农村推广和普及,同时由于农业推广人员短缺只有很少的农民才能得到教育与培训的机会。培训组织也缺乏计划性与规范性,使得农村劳动力智力开发难上加难。

(2)农村教育投入不足。自“科教兴国”以来,我国财政不断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力度,但是投入的重点主要放在青少年的学校教育,而学有所成的青年留在了城市未能对农业经济贡献力量。这种农村教育的失衡要求我们将农村教育的视角转向农村的全体居民,重视对成人的农业教育,加大对其的培训力度,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健全的农业教育体系。

(3)农民接受教育的被动观念。农民具有狭隘性和封闭性的特点,面对农业经济效益低下的问题,他们不愿意拿出攒了许多年的积蓄资金去进行农业教育培训。村里的干部和领导者也对农村劳动力智力开发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成人的农业教育培训一般表现为“被动接受”,这不利于农业科技的普及与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

我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大国,拥有相当丰富的农村劳动力,然而随着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村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它们的转移却受很多因素的影响。首先,我国经济发展不断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可是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素质普遍偏低,这与城市经济发展的需求不相一致,所以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较为困难。其次,第三产业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可是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大量的服务业也未能走上产业化的轨道,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极为困难。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农业产业化 农业 经济

[中图分类号] F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010-01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农业产业化的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的双重内涵决定了发展农业产业化必须实现制度、组织和科技创新。

一、实施制度创新,逐步建立发展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为农业产化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1.健全政府宏观指导调控机制 农业具有弱质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等特点,面临着极大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政府的宏观指导调控机制显得更加重要。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调查研究,掌握情况,特别要重视从总体上、全局上研究和指导农业产业化,搞好宏观指导调控。健全宏观指导调控机制首先是要突出科学性,政府要建立灵敏而系统的信息网络,全面掌握信息,及时指导农业生产。

2.健全政策激励机制 一是在投入上要优先支持农业产业化;二是鼓励外资和社会闲散资金投入农业产业化,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三是在龙头企业的立项、申报、审批及土地征用上给予一定的优惠,坚决取消不合理的收费项目;四是打破行业、地区、所有制界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允许兼并联合,谁有能力谁牵头。另外,政府要支持和保护一切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行为,并且组织协凋好相关部门,群策群力,形成推进农业化的强大合力。

3.健全利益协调机制 灵活的利益协调机制可以充分保护农民的利益,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拓展产业链,以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顺利进行。根据过去一段时间的探索,有不少可供借鉴的利益联合形式,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合同制、合作制、公司制、托管制等四种。合同制,即由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合同,实行保护价收购。合作制,由龙头企业与乡镇联手建设生产基地,由企业按占用土地面积给予补贴。公司制,即按公司加农户的形式,对农产实行系列服务,公司向农户提供生产资料和技术,并回收产品,与农户结成共担风险的利益共同体。托管制,即除土地所有权以外,政府将资源交给龙头企业托管,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决定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取向。

4.健全土地流转机制 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对土地规模经营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建立完善的土地流转机制是深化农业产业化的必备条件。健全土地流转机制的基本要求是:一是增强农民对土地的稳定感和权属感;二是以市场机制来调节土地流转和合理配置,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三是克服家庭分散经营、规模狭小的弊端,有利于促进规模经营。

二、实施组织创新,提高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市场体系建设,为农业产业化提供高效的组织载体

1.提高龙头企业的竞争力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 龙头企业是产业核心,龙头兴则产业兴。要重点培植一批龙头企业应当成为当前农业化工作的重点。各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首先选择那些技术力量较强,产品适销对路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作为重点扶持对象,鼓励其向上市公司发展;其次是突破地域界限、行业界限和所有制界限,组建集团公司;其三要引导经济效益良好的涉农民营企业抓住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机遇,用好资本营运这把金钥匙,积极参与国有资产的流动与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鼓励私营企业托管、兼并收购国有和集体企业,壮大块头,扩大规模。

2.提高农业生产基地的规模和水平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 可以按照“突出特色建基地,连片开发建基地,围绕龙头建墓地”的思路,形成产业化基地布局的区域化,建立与资源特征相适应的区域经济格局;形成基地经营的集约化,使基地建设与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相结合;形成基地生产的专业化,大力发展名特优产品在农产品总量中的份额。在建设产业化基地的问题上,要注意处理好规模与效益的关系,忌防顾此失彼而适得其反。

3.建立完善的市场体系,搞活农副产品的流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前提 当前的发展战略主要是依托农产品基地兴办大专业市场;依托中小城市或中心集镇兴办人农贸市场;依托沿海开放城市兴办窗口市场,参与国际大循环。要抓紧建设以初级集贸市场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为中心,以期货市场为方向的结构完整、功能互补的产品市场网络;还要通过各项改革积极培育和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同时,要加快统一市场的建设,打破市场封锁、分割和垄断,严格规制市场,加强市场的管理和监督,促进和保护公开、合理、公平的有序竞争,为推进农业产业化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

三、实现科技创新,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农业产业化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提供科技动力

1.要建立和完善转化网络,形成科技转化的良性循环 科技成果的推广工作是科技进入农业经济建设的结合部,使农业科技创新的关键。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努力实施农科教、产学研一体化,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强基层农业科技推广力量,加快已有农业科研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增强农民接受和应用农业科技成果的能力。要采取得力措施,促进科研与农业生产的广泛联合,鼓励以科研院所为依托,组建科贸农一体化的科技先导型企业,逐步形成科研院所与企业相互促进的依存关系,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鼓励大批农业科研人员投入到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把科技成果送到企业和农村,缩短科技成果转化为商品的周期。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6篇

“市场营销”是个人和群体通过创造并同他人交换产品和价值以满足需求和欲望的一种社会和治理过程。市场营销决定应该生产什么产品,制定什么价格,全国公务员公同的天地在什么地方以及如何出售产品或做广告。

市场营销治理体系包括:分析机会,决定市场,市场进入决策,发展市场营销策略,实施市场营销活动。

农产品市场营销就是指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和欲望而实现农产品潜在交换的活动过程。农产品营销是农产品生产者与经营者个人与群体,在农产品从农户到消费者流程中,实现个人和社会需求目标的各种产品创造和产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农产品营销的主体是农产品生产和经营的个人和群体。农产品营销活动贯穿于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交易的全过程。农产品营销概念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价值或社会属性,其最终目标是满足社会和人们的需求和欲望。

二、我国农产品市场的现状

1.农产品市场建设发展迅速。我国农产品批发市场不断发展,类别多,其中包括粮油市场,蔬菜市场,水产品市场,肉食禽蛋市场,干鲜果品市场,农产品市场,数目基本稳定,交易额稳步上升,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农产品交易市场在经历了十几年高速增长和规模扩张后,现正逐步实现从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的转变之中,流通规模上台阶,市场硬件设施明显改善,商品档次日益提高,市场运行质量日趋看好。

2.农产品批发市场成为农产品流通的主渠道。覆盖了所有的大、中、小城市和农产品集中产区,基本形成了以城乡集贸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主导的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构筑了贯通全国城乡的农产品流通大动脉。目前大、中、小城市消费的生鲜农产品80-90是通过批发市场提供的。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大力发展,对于搞活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满足城镇居民农产品消费需求发

挥着积极作用。

3.以配送、超市、大卖场等为主的现代流通方式发展势头迅猛。超市作为一种现代新型营销业态在近几年开始涉足农产品销售领域,成为农产品营销渠道体系里的新成员,与传统的集贸市场在零售终端展开了激烈竞争。传统农贸市场的“我独尊”的销售地位正倍受挤压。另一方面,南京、广州、武汉、上海等地政府也在大力推行“农改超”工程,打造高效安全的农产品营销网络,使之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4.农产品营销中介发展活跃,各种农产品购销主体:个体户、专业户、联合体不断发展壮大。依托这些活跃在城乡各地的农产品营销中介组织,使得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生产和大市场实现了对接,改变过去产销脱节的尴尬局面,有效地缓解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他们的出现带动了上游生产基地的发育壮大,带领农民走向市场,帮助农民致富,对地区农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二、农产品营销创新

(一)农产品市场经营观念的创新

农产品营销创新的先导为了实现诸如利润、销售增长率等目标,农产品经营者必须进行市场调研、产品开发与农产品储运、销售等一系列与市场有关的经营活动。在从事这些活动时,应当以什么样的理念为指南,应当如何处理企业、顾客、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就成为任何企业或生产经营者必须首先回答的问题。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就构成一个企业的市场经营观念,也称营销治理观或市场营销观。它是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方向的指南,也是为经营者在组织和谋划企业的市场营销时的指导思想和行为准则,概括了企业的经营态度和思维方式,贯彻于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全过程之中。

(二)农产品营销战略与策略的创新(即营销组合的创新)

在传统的农产品运销观念指导下,农产品生产经营主要依靠农产品的储存与运输、推销与促销等手段来实现扩大销售。农产品市场营销观念则通过协调市场营销即围绕目标市场需求的变化,综合地运用各种营销战略与策略,并加以优化组合,不断创新,通过比竞争对手更加有效地满足目标市场的需求来实现企业增长和利润的实现。

第一,应该充分重视战略性营销,用好“市场探查”、“市场分割”、“市场优先”、“市场定位”等战略性4组合。农业产业化经营必须源于对农产品消费需求的深入探查和仔细研究,通过市场研究,寻找潜在需求,捕捉市场机会。根据一些细分变量来分割市场,进行比较、评价,选择其中一部分作为自己为之服务的目标市场,针对它的需求特点开发适宜的产品,制订合适的价格、渠道、促销策略,实现产品的既定目标。

第二,充分利用好“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等战术性“4组合。由于四大策略各自包含若干个具体策略,形成各自的亚组合。如产品策略中就包括诸如产品组合策略、新产品开发策略、包装策略、品牌策略以及产品生命周期策略等。因此,高绩效的市场营销活动不仅在于这四大策略的灵活运用和不断创新,而且在于灵活运用和有效组合每一个亚策略,形成动态优化组合,协调一致为顾客需求服务。

第三,要积极应用“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由于农业是弱质产业,比较利益低下,资金紧张,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一般难以进行广泛的宣传和促销,往往要充分依靠“政治权利”和“公共关系”这两个策略。一方面,积极利用政府力量,获得宣传支持,引导百姓消费,扩大有效需求。另一方面,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应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改善与社会各界的关系,树立良好的形象,获得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通过公共关系达到宣传促销目的。农业产业化经营系统可以利用报纸、电视台等大众媒体以及其他社会机构为农产品营销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四、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

㈠农产品营销的新产品开发策略

农产品和任何事物一样,有着出生、成长、成熟以至衰亡的生命周期。因此,企业不能只顾经营现有的产品,而必须防患于蔚然,采取适当步骤和措施开发新产品。它是企业提高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市场营销活动的主要任务。新产品开发过程一般包括新产品构想的形成、新产品构想的筛选、概念产品的形成与检验、经营分析、制出样品、市场试销、正式生产投放市场。新产品开发成功以后,还需上市成功,这意味着新产品被消费者采用并不断扩散。

新产品开发是从营销观念出发所采取的行动,因此首先必须是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试销对路的产品。没有市场的产品,对企业而言再新也没有意义。消费者对奇形异彩农产品需求,使一个产品多种式样,成了新的消费动向,如乌骨鸡、七彩龟、黑小麦等农产品虽分别属鸡、龟、麦类,但因为其颜色非凡,药用价值较高,不仅市场销路好,而且经济效益高。因此,新产品要有自己的特色适应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变化。

㈡农产品营销价格策略

农产品价格的制定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政府定价,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所出售的农产品价格没有决策权,如我国曾长期实行过的酿粮棉油国家统购统销价;另一类是农产品经营者定价,依据农产品质量、市场供求状况等因素决定其价格。农产品定价目标与程序以农产品生产经营者对其产品是否具备定价权力为前提条件。在市场经济下,为了刺激顾客的消费行为,通常要对基本价格作适当的调整。如价格折扣与折让,即实行让利。抓住顾客的心理进行促销定价。通常利用节假日和换季时节进行所谓的“大甩卖”、“优惠酬宾大减价”和“买一送一”活动,把部分产品按原价打折扣出售,以促进销售。

㈢农产品营销品牌化策略

品牌是由名称、术语、标记、符号或图案等要素组合而成的,用于体现某个销售者或某钟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并使之与其他销售者的产品和服务相区别,借以促进销售的记号。品牌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并不仅仅表现在农产品的识别功能上,虽然农产品的质量性能和企业的市场信誉能够首先通过品牌传导给消费者,但品牌尤其是品牌的功能,更多的是它的市场影响力,是它带给消费者以信心,它在带给消费者物质享受的同时,还带给消费者一定的精神享受。品牌的这种非凡功能构成了品牌农产品所特有的市场竞争力。任何农产品加工企业都不能忽视品牌战略的重要性。创驰名品牌是解决农产品卖难和提高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品牌是高价格的基础,驰名品牌会给企业带来高额利润;品牌是产品竞争优势的基础,驰名品牌具有强大的竞争力;品牌是吸引新消费者,留住老消费者的有利武器;品牌能够提高企业营销计划的执行效率;品牌是促进产品扩张,促进贸易的有力杠杆。

⒈以名创牌。对市场竞争力强的优势产品实行商标注册。创牌既是为了宣传,扩大影响,同时也是为了保护品牌。

⒉以质创牌。严格按照质量标准生产、提高产品品位。

⒊包装创牌。美化农产品外表。

随着现代流通方式的发展,农产品包装将成为必然趋势。现在发达国家的农产品是一流的产品,一流的包装,一流的价格。而我们国家的农产品则是一流的产品,三流的包装,三流的价格。新加坡进口的中国果菜与美国果菜包装有明显的差距,他们是印制精美的标准包装箱,而我们的则是蛇皮袋、麻袋之类的原始包装,价格差距可想而知。

⒋加大创牌宣传力度,树立良好品牌形象

除了企业和农民自身的宣传,地方政府也要积极做好特色农产品的宣传,扩大知名度,提高市场占有率。如我省砀山县财政出钱在中心电视台打广告,专门宣传“砀山酥梨”这一品牌,效果显著。

⒌做好名牌保护工作

提高商标意识,提高品牌质量,注重品牌保护。龙头企业一方面应对自己的品牌进行商标注册,求得法律保护;另一方面应加强内部治理,提高产品信誉,提高产品质量,珍惜和维护品牌信誉。

㈣农产品加工化策略

农产品加工是指以农业生产中植物性产品和动物性产品为原料,通过一定的工程技术处理,使其改变外观形态或内在属性的物理及化学过程;同时也是通过一定的治理技术处理,使其由初级产品转变为制成品,连接农业生产与居民消费的经营过程。目前,农产品中直接能够进入生活消费及工业生产的种类并不多,因此,农产品加工是不可或缺的产业。农产品加工作为农业产业的延伸和农产品价值增殖的必要过程,是每一个经济体不可缺少的环节。农产品通过加工增值的例子,比比皆是,农民投资办加工企业不仅获得了农产品的增值部分,同时也获得了加工的收入。80年代,江苏省兴化市不少乡镇的大葱卖不掉,烂在田里,倒进河里,造成河水污染。近几年,本地农民先后投资办起了十多家大葱加工厂,加工脱水葱、方便面调料出口到韩国和我国台湾等地,全市大葱面积由万把亩猛增到40多万亩,每年增收几千万元。可见,农产品的加工也在促进农产品市场的发展,我们不能忽视它。

㈤农产品促销策略

农产品促销是指农业生产经营者运用各种方式方法,传递产品信息,帮助与说服顾客购买本企业的产品,或使顾客对企业产生好感和信任,以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促进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从而有利于扩大农产品的销售。农产品促销有广告推广、人员推销、关系营销、营业推广四种形式。在进行农产品营销的时候要把促销策略灵活运用,与顾客建立长期关系,培养一批忠诚的顾客群。

㈥农产品营销渠道策略

我国农产品流通业的现代化水平、治理水平和组织化程度低,导致渠道效率较低,与市场经济成熟国家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损耗严重使蔬菜等农产品在流通过程由于缺乏有效的保鲜包装措施,轻易腐烂变质,这使得农产品的采购量和实际销售量之间存在较大的缺口,据有关资料显示,蔬菜中毛菜到净菜一般有10-20的损耗,这也加大了农产品的成本。物流成本过高导致农产品价格抬高,势必影响农产品向外地市场的扩散。农产品是否能及时销售出去,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营销渠道是否畅通。营销渠道的畅通和高效可以有效保证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基本平衡,保护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利益,使我国农业生产保持稳定平衡。因此,农产品营销渠道的选择策略,不仅要求保证产品及时到达目标市场,而且要求选择的销售渠道销售效率高,销售费用少,能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

⒈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价值链有待延伸,走垂直一体化道路。一方面有助于寻找到新的利润点,开拓发展空间,快速做大做强。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减少渠道环节,通过内部关联交易降低流通成本,稳定并降低市场价格,有助于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对于保护生产者利益和消费者福利也有着积极意义。

2.改造升级原有的渠道组织,提高流通效率。主要是要对当前农产品流通的主要载体——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进行改造。批发市场在交易方式、治理模式、服务功能等方面要进行完善和发展,提高流通效率,扩大流通半径,使之满足地区间农产品大规模流通的需要。农贸市场则要继续推进超市化改造,改变过去农贸市场“脏、乱、差”和“食品安全无保障”的状况。

3.加强对渠道体系的梳理和调整,提高渠道绩效。政府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对包括农产品生产、流通、销售、加工、消费等各个环节在内的整体渠道链条进行梳理再造,消除农产品流通不畅的瓶颈制约,使得各个环节都能够畅顺高效运转,提高其整体运营效率。

4.发展国际化营销渠道,把国内的产品销售出去,解决国内农产品卖难现象,。同时采取网上销售、远程运输、窗口直销等现代营销手段,激活流通,拓展市场。

㈦农产品包装策略

在现代商品社会,包装对商品流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包装质量直接影响到商品能否以完美的状态传输到消费者手中,包装的设计和装潢水平直接影响到企业形象乃至商品本身的市场竞争。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原有消费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节奏不断加快。为适应这种变化,包装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更好地符合消费者的生理与心理需要,通过更人性化的包装设计让人们生活更舒适、更富有色彩。因此在农产品的包装上,我们要制定它的策略,因为选择不同的包装策略将得到不同的包装效果。

1.突出食品形象的包装策略

突出食品形象,是指在食品包装上通过多种表现方式突出该食品是什么、有什么功能、内部成分、结构如何等形象要素的表现方式。这一策略着重于展示食品的直观形象。

随着购买过程中自主选择空间的不断增大,新产品不断涌现,厂商很难将所有产品的全部信息都具体的向消费者介绍,这种包装策略通过在包装上再现产品品质、功用、色彩、美感等,有助于商品充分地传达自身信息,给选购者直观印象,真实可信,以产品本身的魅力吸引消费者,缩短选择的过程。

2.突出食品用途和使用方法的包装策略

突出食品用途和用法的策略是通过包装的文字、图形及其组合告诉消费者,该食品是什么样的产品,有什么非凡之处,在哪种场合使用,如何使用最佳,使用后的效果是什么。

3.展示企业整体形象的包装策略

企业形象对产品营销具有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因此,很多企业从产品经营之初就注重企业形象的展示与美誉度的积淀。

4.突出食品非凡要素的包装策略

任何一种商品化的食品都有一定的非凡背景,如历史、地理背景,人文习俗背景,神话传说或自然景观背景等,包装设计中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非凡要素,能有效地区别同类产品,同时使消费者将产品与背景进行有效链接,迅速建立概念。

㈧农产品绿色化策略

农产品绿色化营销策略是随着严重的环境问题而产生的。所谓绿色营销是指以促进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为实现经济利益、消费者需求和环境利益的统一,市场主体通过制造和发现市场机遇,采取相应的市场营销方式以满足市场需求的一种治理过程目前,各国民众日益重视食品安全,环保意识迅速增强,回归大自然、消费无公害的绿色食品已成为人类的共同向往。绿色农产品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改善生存环境。当今世界,人们对绿色农产品越来越青睐。世纪之初,我国己全面启动“开辟绿色通道,培育绿色市场,倡导绿色消费”的“三绿工程”。我们要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奏响绿色主旋律,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畜和蛋品。我们要把握机遇,发展农产品的绿色营销。

1树立绿色营销观念,

不仅是营销部门,整个企业都应确立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绿色营销观念,从农产品营销战略的制定到具体实施过程中都应始终贯彻“绿色”理念。

2搜集绿色信息,

在营销过程中,企业要及时收集农产品的绿色市场信息,深入研究信息的真实性和可行性,发现和识别消费者“未满足的绿色需求”,结合企业的自身情况,制定和具体实施农产品绿色营销策略。

3制定绿色计划,

农产品绿色营销计划是企业开展农产品营销活动的依据和在营销过程中的环保努力方向。

4开发绿色资源,

在农产品绿色营销过程中,对于农业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必须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农业资源。

5生产绿色产品,

6应用绿色技术,

在农产品营销活动中,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研部门为依托,大力开发以农业资源永续利用和促进人类健康为核心的农产品开发、生产、加工、销售技术体系。

7产品包装绿色化,

农产品包装绿色化策略有节约和简化包装、摒除有毒包装、采用可降解包装、使用可重复使用的包装材料等。

8采用绿色标志,

在农产品的营销活动中,选择具有权威性的符合目标市场要求的绿色标志十分重要。

9制定绿色价格,

绿色价格意味着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是免费的,产品的价格需要反映环境资源的价格。由于绿色产品在环保方面增加了投入,因而成本一般高于普通产品成本,这样,在正常情况下,它的价格要高于非绿色产品价格。

10开发绿色促销

绿色促销包括绿色广告、绿色公关、绿色人员推销和营业推广。

11开辟绿色渠道

农产品绿色营销在其流通各个环节中必须保持其产品的“绿色”。

12弘扬绿色文化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7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繁荣农村经济是核心,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关键。村级集体经济在保障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提供农村公共品、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宁波市鄞州区各地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有效实现形式,创新发展思路,优化发展机制,拓展发展渠道,使得全区村级集体经济有了新的发展。据统计,2007年底全区村级集体总资产为67.52亿元,比2003年底的46.31亿元增长45.8%,年平均增长率为7.83%;2007年全区村级集体总收入9.12亿元(不包括土地征用费收入),比2003年的5.62亿元增长62.3%,年平均增长率为10%。

一、资源开发型

利用当地的资源条件(如窑厂、矿山、公墓、旅游、水资源等),通过合理开发和挖掘,促进当地特色产业的发展,为集体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经济活力。这类村大多地处边缘的山区或半山区,虽然区位优势不明显,但当地的资源优势相当突出。如鄞江镇东升村充分挖掘当地砖窑厂资源,通过不断改善生产条件,规范公开发包形式,把砖窑厂年承包收入由原来的64万元提高到目前的180万元;同时又利用当地低山缓坡的有利条件,在原来基础上扩建公墓地,年承包收入为210万元。仅此两项该村级收入就可达500万元,成为鄞江镇村级经济实力的“大哥大”。又如章水镇李家坑村利用当地独特的自然条件发展旅游业。拥有阳关三叠、激流勇进、冷龙潭、虎跳涧、飞流直下等9个景观的李家坑漂流全程2.6公里,总体落差70余米,因其惊险、刺激而誉满宁波,堪称“四明第一漂”。从2007年开始试营业以来,吸引了大量的旅客,2008年仅门票收入就达200余万元,初定村集体2008年可从旅游公司分得8万元。正式营业以后,村社将以资源入股的方式占有相当的股份。旅游业的兴起,在为村级经济发展注入活力的同时,其所带来的社会经济效益更甚,不仅为村民创造了许多就业机会,也为当地商业、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良机,农民自产的土豆、笋干、水果等土特产再也不用因身陷深山而愁销路。

二、工业园区型

近几年来,随着宁波市第二产业的蓬勃发展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缺,工业投资用地矛盾越来越突出,许多村社就顺应形势,抓住机遇,想方设法盘活、建造厂房,发展“房东经济”。特别是一些近效村社在发展工业经济,增加工业投入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走出了一条通过“筑巢引凤”,积极招商引资,使村级集体经济不断保值增值,集体经济实力不断壮大的路子。其主要的做法和经验是:

(一)合理整合资源,拓展投资发展空间

通过积极整合闲置的存量资产,有效利用村级留用地和通过合法征地的方法来解决工业投资用地,提升土地资源价值,将建造标准厂房与招商引资相结合,充分发挥各自独特优势。如古林镇陈横楼村地处宁波近郊,2004年以每亩10万元的价格向国家买入工业用地52亩,共建造标准厂房37000平方米,形成了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工业小城,每年可收租赁费400万元。又如首南街道前周村利用村级发展留用地建造标准厂房3000多平方米,同时对原来的一些老厂房进行翻修和改造,新旧厂房每年共可收租金80万元。

(二)有效运作集体资金,增加村级经济“造血”功能

对一些经济实力比较雄厚的村来说,大量的货币资金闲置在银行,收益率低下,对外投资又有很大的风险,通过投资工业,建造厂房,除了确保村级货币资金的保值增值外,还可通过可持续发展,实现村级经济的“滚动式”增长。

(三)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改善投资软环境

许多村社不仅按“八通一平”的高标准建造标准厂房和园区硬环境,同时也不断强化管理手段和管理措施,从人员配备、服务水平、管理制度等多方面提高物业管理水平,增强综合服务职能,为企业创造安全、整洁、优美的生产经营软环境。如邱隘镇东华村为改善工业小区生产、生活环境,村社专门辟出资金建造了好几座公共厕所和浴室,还专门建造了农贸市场,引进超市,为企业职工生活尽可能提供方便。

三、物业经营型

土地是村级经济最重要的资源,严格土地管理,合理调整、利用集体土地资产,使这一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得到最优配置,对村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部分村社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雄厚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生产经营理念,做好土地综合开发文章,不断推进商贸经济的发展。如下应街道袁家、团桥、王家、蔡家4个相邻村利用村级留用地,搞合作开发、合作经营。在40亩共有的土地上投资3500万元,建造了一座综合物业城,包括11000平方米的厂房、40间店面、一幢商务楼和一个综合市场。其中厂房出租收入预计100万元;店面年出租收入预计170万元;商务楼出租收入预计80-100万元;综合市场的第一层为农贸市场,年统一发包价100万元,第二层出租给宁波好又多超市,年可收租金50万元。整个综合城正式营运后,预计年可收500万元,5-7年就可回收投资成本。这种强强联合,市场运作的先进经营模式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和活力,成为村级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坚强后盾。又如下应街道殷家坑村,地处宁波市最大的建材装潢市场附近,村主要干部瞄准这一“商机”,利用本村原有工业用地大力发展仓储业,近几年来共投入2200万元,建造仓房30000平方米,成为宁波建材装潢市场主要的后备仓库之一,年可收租金600万元。2000年,该村又利用土地入股的方式,以每平方2000元的低价购得宁波富豪房地产开发的5000平方米的店面房,年可收租金80万元。优越的位置、雄厚的实力、先进的理念为村级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滚滚财富”。也有部分村对村属的闲置非农用地(如晒场、广场、废弃地基和零散边角地等)进行重新整理后出租给相关单位做堆场或零时仓库,此举不仅有利于整洁村容,而且还盘活了土地资源,增加了村级收入。

四、政策扶持型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和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近几年来鄞州区政府在出台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同时不断加大财政对“三农”的扶持力度,不仅补充发展了集体经济,也为农民发展生产,增加收入创造了条件。2007年全区各村上级补助收入是2.81亿元,比2003年的1.42亿元增长98%,年平均增长率是14.6%。政府扶持的主要形式是:一是出台相关惠农政策如在土地政策上,规定村集体土地征用时要按5-10%比例留给村集体发展二、三产业。该项政策近年来正逐步落到实处,给村级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带来了“福音”。二是深入实施“欠发达村奔小康工程”,对一些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的村,通过结对扶贫、开发项目、政策优惠的方式增强村级经济的“造血”功能。2008年全区确定欠发达村为82个,这些村社主要分布在章水、龙观、横溪、横街、塘溪等镇的偏僻山区。由于地理位置不理想,生产经营条件差,集体经济底子薄,村级经济的发展陷入了“困境”。从2008年起,区财政计划每年安排帮扶资金1600万元,支持欠发达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如横溪镇金山村2007年村级总收入100万元,其中自营收入仅10万元,90%以上是来自上级各部门的补助收入。历年的收入除了建造农业基础设施和投入自来水改造工程外,还投资100万余元建造了一个标准化茶叶加工厂,把村集体所有的400亩茶场和加工厂以每年8万元的价格进行发包,同时跟承包者约定好加工厂必须优先收购本村村民种植的茶叶,使得农户家庭经营的600亩茶叶的“销路”也有了着落。此举不仅为村级经济带来了稳定的收入,同时也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

农贸市场经济效益范文第8篇

一、主要工作及目标完成情况

工业经济实现高速增长,效益水平大幅度提高。

截止月底,全盟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克服了“非典”和黄河缺水的影响,实现工业增加值.亿元,累计增速为.%,增速居全区第七位,实现了历史同期最好水平。其中矿山采选业成为我盟今年增长的亮点,以矿山采选为主的重工业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比轻工业高出.个百分点;各旗县市工业均实现较快增长,七个旗县市中,有个旗县增速在%以上,其中后旗增速高达%。预计全年全部工业和规模以上工业分别完成增加值.亿元和.亿元,可保持.%和%的高速增长,比年度目标分别高个和个百分点。

工业经济效益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水平。规模以上工业综合效益指数为.。-月份,规模以上企业盈亏相抵后净盈利万元,比去年同期增盈万元,增幅为.%;实现利税总额为万元,同比增长.%。盈利企业的盈利额达万元,增盈万元,增幅为.%。

重点企业逐步摆脱“疫情”影响,工业经济的支柱作用得到恢复。盟内十五户重点企业多数生产经营情况良好,-月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亿元,增速达到%。

(二)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和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取得重大突破。

为了进一步弥补非典疫情和黄河水资源短缺造成的损失,拉动经济增长,非典战疫取得阶段性胜利后,盟委、行署进一步调整了经济发展指标,提出了以固定资产投资拉动经济发展的决策和全盟固定资产投资完成“保六争七”的奋斗目标,其中:下达了经贸委今年重点抓的个工业项目(包括个自治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亿的艰巨任务。

今年,全盟计划实施投资万元以上工业项目项,已开工建设项,开工率为%。现已投资.亿元,超年度目标.亿元。

自治区下达了我盟个区级重点项目,已完成投资.亿元,占全年计划投资.亿元的%。

年投资在万元以上项目共有河套酒业万吨白酒扩建一期工程、蒙牛集团磴口公司液态奶一期工程、富源农产品公司万吨番茄酱一期工程、阴山矿业万吨采选项目、呱呱叫金鹿葵花油加工脱壳项目、真心食品公司吨葵花籽加工项目、富方泰药业gmp改造项目、浩森公司万件绒衫生产线等个项目完工。这些项目达产后,年可为我盟新增工业产值亿元以上,增加值.亿元左右,成为我盟工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三)工业园区建设取得新的进展。

今年经贸委继续把工业园区建设做为加快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一是狠抓了园区的建设工作,截止到年底,全盟规划建设的工业园区共有个工业园区的基础条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各级政府累计投入园区建设资金.亿元,当年投入园区建设资金达万元,基本达到了“五通一平”的标准,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特色的工业园区群体。二是抓了入园企业的协调服务工作。重点做了重大招商引资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积极探索项目代办制,提高为客商的服务质量。目前进入园区企业数达到户,当年入园企业达户,截止十一月底已累计完成投资.亿元,其中,当年完成.亿元,特别是蒙牛、屯河等一批知名强势企业入驻园区,为我盟工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三是加强了对全盟工业园区的战略性、规范性建设。从全盟的整体产业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趋势出发,做了工业园区的规划、布局工作。今年,新规划和建设了乌拉特高载能工业园区。四是进一步加大了工业园区的招商引资力度,经过一年的不懈努力,每个旗县市基本完成了建成一个高标准工业园区,引进个投资万元以上项目的目标。

(四)工业招商引资项目取得了新的成效。

今年以来,我委继续把招商引资做为扩大工业总量,加快发展的主要工作,牢牢抓在手上。全盟共引进工业企业招商引资项目项,总投资.亿元,合同引资额亿元;实际到位资金亿元。超过目标值的倍以上。在个引资项目中,引资额在万元以上的项目项,累计到位资金.亿元,占实际到位资金的.%,其中矿山冶金项目项,引资到位额.亿元,占实际到位资金%。一批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力强的引资项目已开工建设,如蒙牛集团磴口公司乳业产业化项目投资.亿元、富方泰药业公司gmp改造项目投资.亿元、某省西部矿业巴盟公司兼并重组霍各乞铜矿投资.亿元、大中矿业公司万吨铁矿采选项目投资.亿元、前旗沙德盖高载能工业园区入驻企业户,投资.亿元、中旗乌不浪口高载能工业园区入驻企业户,投资.亿元。

(五)国企改革进一步深化、改革遗留问题逐步得以解决。

今年以来,经贸委继续把深化国企改革,化解遗留问题做为经贸工作的重点,按照年初的安排部署,以产权制度的变革和职工身份置换为重点,继续狠抓盟内几户未转制企业的改革方案的修定审核、审报等转制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狠抓了临河啤酒厂的改革方案的修定审核、审报等转制前期工作,为临河啤酒厂下放旗县管理后的改革打下了基础。二是抓了医药公司和中药厂的转制工作。临河中药厂已进入破产程序,绝大部分职工已安置完毕。有近名年青职工经培训在招商组建的富方泰药业公司重新上岗,作为全盟转制的医药公司多名职工,有多名得到安置,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如果万缺口资金到位,春节前有望完成转制任务。三是抓好黄河机械厂有限公司、鑫宝达矿业公司等企业的二次改革,通过近一年来的艰苦努力,鑫宝达矿业公司被众兴集团整体兼并,生产经营步入了良性发展轨道。黄河机械有限公司最近已与某省一家企业造成了收购协议,有望近期完成改革重组任务。四是狠抓磴口糖厂、天饮公司等资不抵债、长期亏损的企业,积极与银行协商,加大了企业破产力度。五是继续抓了北化公司炭窑口硫铁矿等已转制企业的善后工作,妥善处理了一部分企业改革的难点、热点等遗留问题,保持了社会的稳定。六是抓了盟直企业下放工作。按照财政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属地管理后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的原则,盟直企业下放旗县管理的工作经行署批准实施,盟直企业已随财政体制调整,全部下放由旗县市管理。并按照盟委、行署的安排部署,目前正在配合旗县市继续搞好几户下放企业的改革转制工作。

(六)商贸流通业克服了非典的影响,商品供应、市场建设和经济秩序整顿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我委以重点商品供应市场清理整顿和建立完善农畜产品交易体系为重点,全力推进商贸流通工作。一是在“非典”期间,为了保障市场供应和人民群众的生活,我们制定和实施了市场保障供应应急方案,承担了全盟市场保障供应、医疗急救用品的调入和市场监管工作。通过启动预案,采抑物价,协调运输,牵头进行执法检查等措施,保证了政府监控调的粮油、蔬菜、肉食奶、食盐、药品等五大类商品的供应,使一度上涨浮动的市场在短期内得以稳定。由经贸委组织从全区调运个批资在类、多个品种,价值近千万的药品医药用品及“抗非”急用物资,为取得抗击“非典”的全面胜利,发挥了及时、有效的支持作用,受到区、盟党委、政府的表彰。二是抗击非典取得阶段性胜利后,为了尽快启动第三产业,拉动经济增长,我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启动第三产业的指导意见》,经行署下发后,对于降低疫情损失、启动第三产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三是按照盟委、行署推进由种植向养殖转变,建设畜牧业大盟的战略,我委提出了《大力发展活畜交易市场指导意见》,建成了秋林、狼山和丹达个活畜交易市场和个农畜产品交易市场,其中,××四季青市场,××鸿鼎农贸市场和杭后农贸市场被列为自治区重点市场建设项目,建成后运营良好。四是以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为方向,积极组织实施食品药品放心工程,以食品安全为中心,突出抓好食品加工和流通两大环节,加强了对生产、加工危害人体健康食品的检测体系建设。同时,加大了加大对屠宰市场的整顿,对无证经营的屠宰点进行了关闭。

(七)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年我们始终围绕“安全为主、预防第一”的方针,以《安全生产法》为指导,以抓矿山、建筑、化工等行业为重点,以遏制重特大伤亡事故和减少一般性事故为目标,坚持“从严要求、依法监察、清除隐患、确保安全”的原则,按照盟委、行署对全盟安全生产工作的要求和部署,结合全盟安全生产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工作,年全盟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是全盟安全生产形势相对稳定,事故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均未突破自治区下达的控制指标。年全盟工矿、商贸企业发生各类伤亡事故起,死亡人,与上年同期相比,事故起数下降%;事故死亡人数下降了%,杜绝了一次死亡人以上的重、特大恶性事故和一次直接经济损失在万元以上的安全生产事故。同时,进一步加大事故查处力度。按照安全事故查处“四不放过”的原则,对年发生的起伤亡事故进行了认真查处,起伤亡事故全部结案,事故查处率和结案率达%。二是认真开展了安全生产大检查活动,全年组织综合性安全生产大检查次,完成全年目标的%;同时,对查出的事故隐患、危险源及时下达了整改指令,并进行跟踪监督检查,对整改不合格的坚决给予了关、停。

另外,在对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和危险化学品、民爆物品及烟花爆竹的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均超目标值完成了任务。

除上述七个方面的主要工作外,我们在电力调配、运输协调、中小企业信保资金投放等方面,也取得了较大进展,得到了企业和领导的认可。

二、年工作思路

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规划目标关键性的一年,从当前的运行形势来看,我盟工业经济面临着极为良好的发展机遇。一是国家宏观经济的高速增长为我盟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二是盟内发展工业的势头迅猛,各级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加之今年的优化环境活动初见成效,为工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氛围;三是年大规模的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效应不断显现,形成了较强的内在扩张力和活力;四是年将有多个项目陆续投产,预计可新增产值亿元左右。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增长基础。但是一些制约性因素也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一是电力供应紧张将成为制约明年工业经济发展的至关重要的核心因素。二是铁路运力紧张的矛盾也十分突出。三是地产农畜产品原料供应与形成的加工能力不适应,资金紧张等问题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明年的工业经济形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可以讲,年全盟工业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是势头强劲,前景看好,但问题也不容忽视。

年工业经济发展思路

按照全盟经济工作总体战略部署,明年我盟工业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围绕盟委、行署提出的“推进一个转变,构筑两大基地,打造三个支柱”的战略,以农畜产品和矿产资源整合为重点,以工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大工业项目争取、引进和建设力度,继续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全盟工业经济跨越式发展,努力加快“三年翻番、八年三番”目标的实现。

年工业经济发展主要目标

经过最近一段时间,充分调研和论证,我们初步确定了年全盟工业经济奋斗目标。

全盟全部工业增速为.%,达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长速度为%,达.亿元。

全盟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在年预计完成.亿元的基础上增长%以上,达到亿元,实施千万元以上重大项目个,亿元以上项目项。其中:续建项目项,新开工项目项;自治区级重点项目项,盟级重点项目项。

经济效益指数不低于年水平。

(三)工作重点

围绕上述工作思路和奋斗目标,年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继续以抓重点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速扩张工业总量。

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

继续加大园区建设力度,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为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提供良好平台

要重点解决好中小民营企业发展中筹资难的问题,努力拓宽民营企业发展的融资渠道。

要切实加大对用电、运输等突出问题的协调力度,协调解决好企业生产经营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按照做大做强优势企业的要求,年我们重点选择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户企业,作为盟队,大力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