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规律;教育的社会制约性;教育功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职业教育规律问题不只是哲学范畴的关注对象,也不仅仅是理论研究的焦点,它更是具有极强现实意义的实践问题。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识、理解与应用,关涉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关系到每位受教育者能否接受良好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规律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目前对职业教育规律的研究仍然较少,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识还存在一些误区。正如有学者指出,解决职业教育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并遵循职业教育规律,然而我们对职业教育的基本规律知之不深,知之不全,因此要重视对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的研究。[1]

一、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的内涵解读

教育与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的关系,是教育发展过程中的两大基本关系,与之相联系,教育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与社会发展及人的发展相互规约和相互影响的基本规律,职业教育发展亦如此。

(一)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规约

马克思、恩格斯在探寻人类社会发展及实践规律的过程中,对教育问题作了科学论述,全面阐释了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基本关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与经济、政治、文化、人口乃至自然地理环境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正因此教育与社会关系原理又被称之为教育学第一原理,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样如此。毫无疑问职业教育的产生,与伴随历史进程出现的社会分工及职业的诞生密切相关。[2]之后职业教育的发展总是与社会发展相随相生,无论古代亦或是近代现代,职业教育发展总是表现出鲜明的社会性特征。[3]纵观职业教育发展史,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转型或重要历史事件,总会带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契机,同时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伊始,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国人清醒地认识到积贫积弱的民族无法将侵略者拒于国门之外。19世纪60-90年代,以奕、、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等为代表的仁人志士,掀起了救亡图存的,创办新式学堂,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虽说最终成为一场失败的自救运动,但却推动了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也由此促使了近代职业教育的产生。为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提供了契机,创造了条件;而职业教育的兴起又为培养了人才,为近代工业大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4]民国初年,社会动荡不安,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政治方面,军阀林立战乱不断;经济方面,在三座大山的压榨下经济发展极为缓慢,尤其是农村经济更是濒于崩溃,加之天灾不断,可谓民不聊生;同时,外来文化的不断侵入与我国传统文化的碰撞导致了文化失调现象。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国人开始逐渐实现文化自觉。中国人的基础是农民,农民生活的基础在乡村,于是也就被逼上了乡村建设这条路。[5]乡村建设需要开民智、化民风,于是乡村职业教育伴随乡村建设运动而生。乡村职业教育被看作乡村建设的主要途径或者说重要内容,其以乡村建设为目标,培养了大量实用型人才。梁簌溟的邹平模式、晏阳初的定县模式等都是乡村建设的典型,也是乡村职业教育的早期探索。与乡村职业教育相关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是为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规约的更为直观、典型和更具说服力的史证。经济的新发展迫切需要大量实用型、专业型人才,但当时的教育状况却不能满足这一需求。正所谓,实业界需才孔亟、求才若渴,但却无才可用。[6]以黄炎培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家、实业家正是看到这一巨大矛盾,于1917年5月发起成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积极进行职业教育理论及实践探索,诸如在江苏徐公桥筹办农村改进试验区等。中华职业教育社是应时代和中国社会的迫切需求而生,是20世纪初中国政治经济教育交互影响过程的必然结果。[7]回顾这段历史不难发现,职业教育的产生、发展总是与社会发展相随相生、不可分割,概言之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是相互规约、相互影响的。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背景,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又规约着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以及教学内容等。相反,职业教育的发展又为社会发展提供着智力支持与人才保障,推动着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

(二)职业教育与人的发展相互影响

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职业教育则关注更为具体的人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发展。职业教育关涉人的职业生活,是因为职业生活是人生的主要行为,人若没有职业,其他各种行为都必受影响,所以以职业生活为目标之一,是极有道理的。[8]正因此,职业教育也被称作适应生产劳动或职业生活的需要,主要给予学生从事某种生产劳动或职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同时给以职业道德和职业习惯的教育。[9]人的职业需求促使了职业教育的产生,并不断赋予职业教育新的使命,推动职业教育逐渐向前发展。人类最早的教育正是源于人们对生产、生活的迫切需要,人们在生产、生活中接受的教育从未间断,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正是从中演化而来。可见教育自从开始就带有了很强的职业性,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有人将人类最早的教育称之为职业教育。[10]从古至今,人类的生计问题直接为职业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如何让人类获得更好地生存和发展这个问题也一直在推动着职业教育的进步。工业革命带来了人类社会的飞跃式发展,但当用历史的眼光来审视,我们会发现工业革命也不可否认地带来了当时的生存危机。新的生产力对工人提出了全新的要求,熟练的生产技能成为人们必备的谋生手段。而职业教育恰恰是解决这一生存危机的必须途径,现代职业教育正是在这一形势下应运而生。职业教育是改善个体生存状态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主要路径。生计问题的解决,是职业教育一直关注的焦点。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是不同时代赋予职业教育的相同使命。借用贤者的话则为“今吾中国至重要、至困难问题,厥惟生计,而从根本上解决生计问题,则在于职业教育为个人谋生之准备”[11]。此外,职业教育也是促进个体全面发展的主要路径。马克思从人的终极关怀的角度,提出了人的异化,脑体分工在推动人类文明进程的同时,也带来了相应的后果。社会分工的不断精细化导致了人的片面发展,使人成为了物的附庸,成为了物的牺牲品。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出用教劳结合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把生产劳动和智育体育结合起来,是每一个已达到一定年龄的儿童皆可享受,此不仅为增加社会生产的方法,且为生产健全人类的惟一方法”。[12]职业教育将教育与人的职业密切结合起来,是实现教劳结合的一种最佳的教育形式,或者说职业教育本身就在践行着教劳结合。

二、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的认知偏差

人们大多可以认识到职业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但对于这一规律的认识很多仅浮于表面,甚至存在一定的认识偏差,突出表现在对其特殊性、时代性和间接性等特性的错误认知。

(一)无法认清职业教育规律的特殊性

所谓职业教育规律的特殊性,是相对于普通教育而言的,概言之,职业教育规律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明确的职业指向性。教育与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规约,无论职业教育亦或普通教育都是如此,但是职业教育却与普通教育有着较多的区别。职业指向性使职业教育在与社会的发展及人的发展的相互作用中呈现了不同的特点:职业教育与企业生产密切相关,直接服务经济建设,为经济建设培养实用型人才;职业教育直接关系个体的职业生活和职业发展,决定着个体的职业需求能否很好地实现。因此,必须凸显职业教育规律的特殊性,明确职业教育与各社会要素是如何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不能像对大教育规律认识那样面面俱到,也无需面面俱到,只有必要的取舍,才能突出重点,体现特殊性。笼统地谈教育的规律是无益的,没有可信度,更不具有指导意义。然而,遗憾的是我们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把握,很多时候还停留在大教育的层面。到时无法认清职业教育规律的特殊性,不利于职业教育功能的发挥和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

(二)忽略了职业教育规律的时代性

任何事物,只要是当下的存在,就包含着一种时代性,就其本质而言,时代性体现着事物的必然性、特定性和发展性。[13]职业教育也是如此,社会发展的历史规约性和人类发展的时代性,决定了教育规律发生的时代性。职业教育规律的时代性简单来说,即某一历史时期的指向性。职业教育规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会有不同的特点和呈现方式。如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相互规约的关系,在某一特定时期主要体现为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而在另外一个阶段又集中表现在职业教育与政治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即便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作用,在手工劳作、机器化大生产和知识经济等不同的生产方式下,均会有不同的具体呈现方式。不同地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乡经济发展差异等,亦会使职业教育的发展呈现不同特点。就当今中国而言,在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更是交织着复杂的文化融合。这些变化为职业教育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然而我们的认识很多时候依然固着在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没有认识到其具有的时代性,依然在笼统的谈职业教育规律,没有认识到其具体的时代特征。当然职业教育规律的历史指向性,并非将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机械地割裂为若干时间单元,其历史指向性并非碎片化地存在,而是贯穿在人类社会更迭的始终,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整体进程。(三)没有意识到职业教育规律的间接性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职业教育,其规律的发生机制与自然规律有较大的不同,职业教育规律的作用不是凭空、自然发挥的,而是需要一定的载体得以实现,即职业教育规律的间接性。职业教育规律的间接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职业教育规律的发生以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为载体;第二,职业教育规律的发生以职业教育相关主体的自觉意识为基础。职业教育规律孕于职业教育活动之中,通过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发挥作用。诸如,大到现代职教体系的构建,小到现代学徒制的应用以及校企合作的开展等等,都是职业教育规律发挥作用的载体,缺少具体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职业教育规律将不复存在。同时,职业教育规律的发生,离不开学生、教师、学校、社会和国家等相关利益主体的主体自觉性,相关利益主体主动的用职业教育规律指导具体的实践活动是职业教育规律得以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但是在我们的认识层面,似乎总在有意无意地漠视职业教育规律的间接性。人们虽然能够意识到要按职业教育规律办事,但对于如何将其落到实处,如何使其具体发挥作用的认识则不够深入。

三、职业教育规律发生的实践路径

鉴于职业教育规律认识的重要性及其认知偏差,应从思想认识以及实践操作等多层面探求职业教育规律发生的实践路径。

(一)转变认知偏差,正确认识职业教育规律的实现机制

人的认知水平直接影响着其行为选择,认知的偏差会直接导致错误的行为。人们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知偏差限制着其发生的程度,甚至会因违背规律而产生适得其反的结果。在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因违背规律而导致系列后果产生的事例可以说不胜枚举。历史的教训启示我们,应进一步加深对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认识,正确认识职业教育规律的特殊性、时代性以及其发生的间接性,尤其要对职业教育规律的作用机制有更为清晰的认知。职业教育规律的实现机制,通俗来说就是把抽象的教育规律,在一定的客观条件下通过系列中介环节,转化为可以具体指导人们的教育实践和改造教育实践的过程。[14]职业教育规律的实现过程,是客观机制和主观机制相关作用的结果。所谓客观机制,是指职业教育发展所需的各种客观条件(主要体现为物质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方式。客观条件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基础,但仅仅具备了相应的客观条件是不够的,更需各客观条件之间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方能实现其基础性作用。当形成了必要的客观机制,职业教育规律的实现就具有了相应的可能性。而这种可能性的实现还需必要的主观机制,主观机制通俗来讲,就是相关主体通过教育实践活动促进职业教育规律实现的过程。主观机制的实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是对职业教育规律的理论化认识与职业教育实践不断作用的结果。

(二)多主体共同参与,完善与落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国务院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在此基础上教育部等六部门印发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决定》的及《规划》的出台基本完成了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顶层设计。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将这一顶层设计落到实处,如何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完善和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平衡相关主体利益,形成发展合力职业教育相关主体,概言之包括个体主体、社会主体和国家主体三个层面,具体来说主要包括学生、学校、企业、社会和国家等。职业教育的有序发展正是上述主体共同参与的结果,上述主体的行为选择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参与主体也是受益主体,恰恰也正是因为受益性才驱动其积极参与职业教育活动。然而,各主体的利益需求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总是存在一定形式的冲突,甚至在特定的时期内这种冲突还是比较激烈的。因此,如何平衡相关主体的利益需求,使其能够形成发展合力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立足社会发展现实,满足不同主体的教育需求。

2.立足社会发展现实,实现产教融合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职业教育为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企业发展一方面规约着职业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支撑,所以职业教育始终无法脱离社会企业而获得独立发展。那么,如何既满足企业发展需求,又能够调动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发展的积极性,是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为了达到这一共赢的效果,职业教育需立足社会发展现实,推进校企合作,实现产教融合。学校与企业应搭建共同育人机制,在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实施以及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达成共识,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3.满足个体多元需求,改善弱势群体民生职业教育仅仅关注社会发展是远远不够的,更应满足学生个体的多元需求。职业教育是促进个体职业化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人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了为了个体的发展。职业教育的发展要彰显对人的终极关怀,努力满足不同个体的多元教育需求。目前,社会公平问题可以说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焦点问题,由社会公平延伸出的教育公平问题也十分突出。由于复杂的原因致使目前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是社会弱势群体,这本身就是教育非公平发展的体现,若在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不能关注这一群体的切身利益,则会造成更大的非公平问题。因此,职业教育还应更多地关注这一弱势群体的生存状态,着力促进弱势群体的民生改善。

参考文献:

[1]翟海魂.要重视对职业教育基本规律的研究[J].职教论坛,2004,(19):1.

[2]俞启定,和震.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3]王清连,张社字,等.职业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5.

[4]唐燕.与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J].职教论坛,2006,(9):58-61.

[5]晏阳初,赛珍珠.告语人民[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5.

[6][7]钱景舫,刘桂林.论中华职业教育社在近代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4):89-96.

[8]清儒.职业教育与人的教育[J].教育与职业,1933,(9):679.

[9]元三.职业教育概说[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4.

[10]俞启定,和震.中国职业教育发展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8.

[11]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教育文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53-59.

[12](德)马克思.资本论[M].郭大力,王亚南,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343.

[13]张治库.简论素质教育的时代性[J].中国教育学刊,1999,(2):25-26.

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范文第2篇

清代实学产生于“天崩地解”的明清之交,其核心之处在于弘扬“经世致用”思想。其代表有乾嘉学派、颜李学派、浙东史学等。

(一)戴震与实学精神

戴震为乾嘉考据学久负盛名的“皖派宗师”,其最早批判儒学“以理杀人”,梁启超、称之为中国近代“科学界的先驱者”。戴震作为儒学大师,其作品突破儒学而多技术等,如《筹算》、《勾股割圆记》、《六书论》、《尔雅文字考》及《考工记图注》等,并先后校订《水经注》、《仪礼集释》、《周髀算经》、《孙子算经》、《张丘建算经》、《夏侯阳算经》、《海岛算经》及《五曹算经》诸书,在文字、音韵、训诂及地理、数学等诸多方面成绩斐然。其学实事求是,不主一家,亦不尚博览,务为专精。

(二)颜李学派与思想

颜李学派创始人为清初北方著名学者颜元与李塨。其针对宋明理学空疏无用,提出“实学”,主张“实文、实行、实体、实用”,尤其批评理学“静坐读书、存心养性”之习惯。他认为,程朱是与孔孟对立的,所以“必破一分程朱,始入一分孔孟”;认为儒学的真谛在于“申明尧、舜、周、孔三事、六府、六德、六行、六艺之道,大旨明道不在诗书章句,学不在颖悟诵读,而在期如孔门博文约礼,身实学之,身实习之,终身不解者”《存学编》卷一)。其中,颜元特别强调学习“六艺”以及“兵农钱谷,水火工虞”等生产、军事方面的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性,“我夫子学教专在六艺,务期实用’(《存学编》卷三)。李塨继承了颜元的这一思想。

(三)赣南书院“六斋”实践

颜元的教育思想在中国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最重要实学思想体现在赣南书院“六斋”实践上。颜元批评传统教育脱离实际,批判传统教育的义、利对立观。他十分重视人才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把“举人才”列为首位。他说:“如天不废予,则以七字富天下:垦荒,均田,兴水利;以六字强天下:人皆兵、官皆将;以九字安天下:举人才,正大经,兴礼乐。”颜元规划漳南书院,陈设六斋。六斋及各斋教育内容为:文事斋:课礼、乐、书、数、天文、地理等科;武备斋:课黄帝、太公及孙、吴五子兵法,并攻守、营阵、陆水诸战法,射御、技击等科;经史斋:课《十三经》、历代史、诰制、章奏、诗文等科;艺能斋:课水学、火学、工学、象数等科;理学斋:课静坐、编著、程、朱、陆、王之学;帖括斋:课八股举业。他推行“习行”教学法,“觉思不如学,而学必以习”,将家塾之名由“思古斋”改为“习斋”。另外,他还重视农业知识的传授以及注重劳动教育。

二、清代前期传统职业教育矛盾发展

(一)专科学校缓慢发展与天文学突破

清代职业技术专科学校发展比较缓慢,基本处于衰落状态,主要有算学、天文历法以及医学。唐代与宋代专科学校多样化与活力荡然无存。康熙九年设置算学,康熙五十二年在畅春园蒙养斋设立算学馆。乾隆三年,在钦天监附近处专设算学一所。由于算学规模小因此隶属于国子监,称国子监算学,限制了算学独立发展。清代医事制度多沿袭明朝旧制。与算学与医学缓慢发展比较,天文学取得突破,中外天文学家共同编著出2部优秀历书,制造了10架精密的天文仪器,编撰出详细的仪器说明和3部全天星表专著,使中国古代天文学得以向近代天文学演变。

(二)农业职业教育发达与实用技术局限

清代农业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为政府与官员劝农教化。尤其康熙帝在位,颁布《劝垦章程》,重视“耕籍礼”。另外,各地官员在优良品种与技术推广方面成绩显著。如在康熙帝曾将双季稻的栽培,推广到江北部分地区。间作套种技术,如麦豆间作、粮菜间作、稻豆间作、稻肥套作、麦棉间作、桑菜套作等,生态农业技术,如苏南地区的粮-畜-鱼-果-菜综合经营,浙北地区的粮-畜-鱼-桑-蚕的综合经营,以及珠江三角洲的桑鱼、果鱼、蔗鱼等的综合经营等。

清代农业职业教育著作极为丰富。王毓湖《中国农学书录》加以清点,其中清代农书有200种,占全数的36.9%。但清代农业职业教育完全以技术为核心,这对于农业科学研究进展不大,还逐步制约了农业技术的跨越发展。

(三)手工业职业教育衰落与行会技术垄断

明末清初,因长期战乱,手工业生产也遭到严重破坏。至康熙中期以后,手工业才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清代前期和中期的矿冶生产,比之明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云南铜矿的发展最为突出。清代的棉织业在江南一些地区也日益发达。棉纺织工具有显著改进,如上海的纺纱脚车,可“一手三纱,以足运轮(名脚车),人劳而工敏”。制瓷工艺发展到清代达到了历史的最高水平。整个清代景德镇始终保持着在中国的瓷都地位,而清代的民窑器则最为丰富多彩。另外,清代酿酒技术、种茶技术、编织技术等皆有所发展。自明代起,官府手工业艺徒制度开始衰落,清代亦为如此。行业会馆出于行业利益学徒制对招收徒弟的年限和数额都有严格的规定,限制了技术传承。

(四)传统商业学徒特色与现代商业萌芽

清代前期,商业贸易十分繁荣。如明清之季山西商人,特别是祁县、太谷、平遥一带的晋中商人已经遍布全国各地,他们甚至将商贸生意做到了外蒙和俄国。晋中商业大贾有祁县的乔家、渠家,平遥的李家、毛家,介休侯家、冀家,榆次王家、常家等。因此,晋商学徒亦有代表性。殷俊玲教授在《晋商学徒制习俗礼仪初考》一文中剖析了学徒制中的习俗和礼仪尤为严谨有序,其三个环节学徒入门前的考察习俗、学徒请进后的培养礼仪、学徒出班前的考验皆极为严酷,如“苛刻”日常生活礼仪技能训练,初学“小官”规矩,写字、珠算等商业基本技能训练,以及更高规格票号、钱庄、当铺等学徒的专业技能培养等以及严酷的如学徒入号必须满十年才能探亲的规定等。严格学徒为晋商发展提供了优秀人才支持,面对近代工商业发展,此学徒制应逐步改进,如人性化与素质全面发展等。

三、清代前期职业教育现代化因素生长

(一)清代前期帝王自身对科学爱好与态度清代前期几位皇帝均对于科学技术持肯定与支持态度,其影响了当时的风气。如第一位皇帝顺治对于汤若望等渊博学识之人极为重视,多次向他进行天文咨询,并赐予“通玄教师”的称号。康熙帝自身爱好科学,其为弄懂天文学,自幼热心向传教士学习天文和数学,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能亲自参加科学研究实验,具有一定的天文学造诣。除颁布《康熙永年历》,编著《历象考成》和《数理精蕴》等书籍,康熙个人还著有《量天尺论》和《三角形推算法论》等书。乾隆帝对天文工作也非常重视,《历象考成后编》和《仪象考成》星表也是在他主政时完成的。

(二)西方传教士对西方天文学的传播与影响

清代尽管从整体上轻视科学与技术,但天文学则属于特殊领域。康熙曾经说过:“唯西教士能通晓科学,故国家起用彼等。”1682年南怀仁的《致欧洲耶稣会士书》也曾指出:“凡擅长于天文学、光学、静力学、重力学等物质科学之耶稣会士,中国无不欢迎。”清前期引进的汤若望、安文思、南怀仁、闵明我、徐日升、白晋、张诚、郎世宁等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水平。特别是从汤若望献历开始任钦天监监正后,先后有近百位传教士在钦天监服务,其中有20余人担任过监正(初称治理历法臣)或监副,负责业务工作。他们自然成为西方科学技术的传播者,对中国古代天文学乃至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教师身份“科技”幕僚现象出现

中国历史上充任幕僚皆为儒家文士。清代出现了教师身份的“科技”幕僚,如著名水利专家陈潢被靳辅聘为幕僚,协助治河工;著名文学家,在医学、农学、天文学都有所涉猎的蒲松龄,曾任宝应县知县的幕宾等等。清代最大的官僚学术幕府是阮元幕府。有学者统计,曾在阮元幕府游幕的学人达120余人。另外,还有一种特殊形式的幕僚即以教师身份进入大官僚的府中,其地位甚至高于普通幕僚。如梅文鼎做过大官僚李光地、裕亲王的“西席”。据笔者统计,在清代做过幕僚的知名科技专家达128人。科技幕僚取代传统文人,凸显出社会对于科学技术人才的需求。

(四)科举考试以“特科”选择通才

至于清代,科举考试增加特科如“博学鸿词科”、“经学特科”、“孝廉方正科”等。乾隆元年又举行“博学鸿儒科”。另外,康熙十七年开博学鸿词科时,只要内外大臣荐举,不分已仕未仕,均在殿廷召试,只要有些声望的一律录取。在取中的50人中,有“名士”朱彝尊擅长食品科学、医学、著有《食宪鸿秘》。汤斌曾任工部门尚书、潘耒擅长历算之学,纂修《明史》、主纂《食货志》等。特科取材多科技之士。这些以经学为主的“通才”对于教育目标引领具有一定意义。

四、清代前期职业教育现代化推进思考

(一)传统职业教育与近代工业萌芽不适应

上文所述,传统职业专科学校缓慢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技术的局限性、官府手工业艺徒制衰落等皆表明传统职业教育与近代工业萌芽不适应。另外,职业教育具有双重属性即产业性与教育性的统一。因此,伴随生产方式的大工业化来临,其人才培养方式、规格必相应改变,如清代行会对于行业具有很强的保护作用,但行会一种排他性很强的经济组织,它的结构具有强烈的封闭性。如苏州线业中,张金业不得兼营金线业,金线业亦不得兼营张金业。各分界限,泾渭分明,这进一步造成了城市工商各业彼此之间的对立和隔离状态。与行会相伴随,会馆学徒制度亦趋向保守。近代工业需要近代职业学校培养科技人才。

(二)科学承载技术与中国式科技走向衰落

清代除农业以外,其他诸多领域的科技已经衰落明显。这种衰落是必然的。因为作为农业文明的国家,中华民族最早为人类科技做出了诸如四大发明巨大贡献。但中国科技模式以技术见长,对于科学的理论较少涉猎,尤其是基础研究更是如此。因此中国多能工巧匠而缺少如亚里士多德式的为学科分类的人。不难看出,在职业教育没有纳入正规学校教育但技术传承以学徒制等方式在民间有效传播。技术传承依托生产实践,而科学尤其基础科学对于载体要求更为复杂。没有科学进步,技术发展必将受到制约。

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范文第3篇

摘 要:央视新闻推出8集专题片《大国工匠》,讲述了8位不同岗位的工匠,用他们灵巧的双手,诠释一个现代工匠的职业素养和能力。他们默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不断挑战自己追求技能的极致和完美,最终脱颖而出,跻身国家级技工行业,成为一个领域不可或缺的高端人才。“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其最重要的体现就是在培养良好的技术技能的同时重视对学生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培养。

关键词:“工匠精神”;职业教育

1 “工匠精神”的内涵及来源

1.1 什么是“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是一个新兴的词汇,没有标准权威的定义,一般是指工匠对自己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李克*总理提到,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并且解读了敬业守信、精益求精这一职业精神的含义。今年总理又在政府工作报*中提到“工匠精神”,从职业精神到“工匠精神”,就是要求企业回归根本,加强中国“制造”。工匠精神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匠人做人做事的原则。“工匠精神”具有以下四点内涵: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耐心、专注、坚持;专业、敬业。工匠精神的核心是:不仅仅把工作当作赚钱的工具,而是树立一种对工作执着,对所做事情和生产的产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

1.2 “工匠精神”的传承发展

无论在中国还是西方,工匠精神由来己久。在我国古代,工匠精神指的“学徒制”或者说“传统学徒制”。是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手工作坊或店铺中师徒共同劳动,徒弟在师傅指导下习得知识或技能的传艺活动。学徒并没有接受到正式的教育,只是机械的模仿师傅的动作,对师傅来说,也没有正式的教学内容,教授的就是自己从上一任师傅身上学到的以及自己从事这件工作以来的经验。古代孔子收了七十二弟子,被认为是我国正式教育的先锋。从这一点上来说,职业教育的起源比普通教育早,只要有学徒制和手工作坊就有了职业教育的雏形,所以职业教育的历史更加源远流长。中国古代职业教育中师傅带徒弟制度不仅仅是单纯的技术传承,作为师傅,就是学徒的名义上的父亲,不仅可以打骂、管教他的生活,也可以决定他的技能的学习程度。师傅不仅教授了技术技能,也有?任告诉这些离家很早的少年一些做人、成家、立业的道理,教给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

2 “工匠精神”给职业教育注入活力

2.1 为什么职业教育需要“工匠精神

现代的中国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蓝领工人们,竞争力都不大,很多时候,都无法成为生产一线的技师和人才。根本原因就是职业教育出现了偏离轨道的现象。职业教育只是为了传授技能,并没有关注学生对于技能和岗位的热爱,以及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这也就阻碍了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进一步钻研技能创新,对于技能掌握的精度也不高。于是,“中国制造”只是一味的抄袭模仿,质量差,产量多,没有竞争力。我们需要更多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够拥有一颗“匠心”,能在岗位上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简单的流水线工人。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息息相关,而经济要发展,职业教育也要发展。职业教育只有在“工匠精神”的引领下,注重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创新钻研,精益求精的传授,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岗位上才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艰苦朴素,勇于改革和创新,才能让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能有更多行业尖端、世界领先的能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2.2 如何在职业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

如何在职业教育中渗透“工匠精神”?换言之,培养“工匠精神”就是在职业教育中培养学生发现实际生产生活问题的能力和通过技术技能手段解决问题的能力呢。在教育过程中着力培养育中贯彻质量管理的理念、标准与策略,这样,培养出的工匠精神可能更加完整。职业教育过分侧重技能而忽视人的价值偏向,当前,职业教育偏向于技能教育,以对“人”的忽视和“人”的失落为特征的职业教育实践,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技能。职业学校学生对于技术和机能没有深刻的理解,更谈不上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技能,成为具有“工匠精神”的工匠了。

因此,我们职业教育应当将向学生渗透“工匠精神”不仅作为口号,更应该实际行动起来。首先,职业教育在培养工匠和培育“工匠精神”上要把培养职业精神放在突出的位置,扎实提升学校的办学能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行业准入制度,加大教师的培训和进修力度,使得教师有更强的技术技能水平,引导学生安心扎实的学习技术技能。学生首先要成为工匠,才能谈得上有匠心,才能形成“工匠精神”。其次,要培养学生成为工匠的形态,形成钻研技术的习惯与恒心,培养职业道德,培养对职业岗位的兴趣和信心,在培养学生乐于工作、善于生活中提高把控情绪的能力,在钻研技术中获得快乐。这是“工匠精神”除了技能外最重要的一点。最后,职业教育特别要提高教学实习和顶岗实习的质量,加大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要积极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介入职业教育,参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办学,使得办学主体多元化;另外在企业建立真实的实习实训车间,学生顶岗工作,充分锻炼技能和技术以及在具体岗位上让学生理解工作和工作过程,掌握技术和工作流程。

参考文献:

[1]薛栋.论中国古代工匠精神的价值意蕴[J].职教论坛,2013,34:94-96.

[2]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3]邓成.当代职业教育如何塑造“工匠精神”[J].当代职业教育,2014,10:91-93.

[4]王新宇.“中国制造”视域下培养高职学生“工匠精神”探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6,02:14-17.

[5]刘晓.技皮?术骨?匠心――漫谈“工匠精神”与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2015,44:20-22.

[6]马永祥.在职业教育的坐标中审视“工匠精神”的价值[J].江苏教育,2015,44:39-40.

[7]王云珠.“工匠精神”的培育需要本真的职业教育[J].江苏教育,2015,44:40.

[8]彭文彰.高职院校如何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的会计人才[J].财会学习,2016,08:245-246.

[9]孔宝根.高职院校培育“工匠精神”的实践途径[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6,03:53-56.

[10]胡冰,李小鲁.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使命――对理性缺失下培育“工匠精神”的反思[J].高教探索,2016,05:85-89.

[11]]陈昌辉,刘蜀.工匠精神――中国制造在呼唤,职业教育应担当[J].职业,2015,20:14-15.

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黄炎培 大职业教育主义 当代职业教育 启示

大职业教育主义是我国职业教育的先驱黄炎培先生于上世纪20年代后期提出的。作为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职业教育主义深刻地揭示了职业教育的特殊功能,比较准确地把握住了职业教育的本质,从而拓展了职业教育生存与发展的空间,是一种与传统教育迥然不同的适应现代社会需要与教育自身发展的“大教育观”。其内涵丰富,特点鲜明,对我国当代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的思想内涵

黄炎培提出的大职业教育主义突破了“就职业教育论职业教育”的局限,主张把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职业教育放在整个社会大环境中,与职业紧密联系,成为一种平民教育。

(一)职业教育必须和普通教育有机结合

黄炎培认为任何教育都带有职业的性质。他主张职业教育必须和教育界加强沟通与联络,把职业教育纳入到整个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将职业教育贯穿于各级各类教育之中。具体来说,就是小学阶段要实行职业陶冶,初中阶段实行职业指导,高中设职业分科或专门学校,就业后还要接受职业补习。他要建立的是职业陶冶――职业指导――职业训练――职业补习、再补习这样一个职业教育系统。这不仅是职业教育体系的初创,也是终身教育思想的萌芽。

(二)职业教育必须和职业加强联络

黄炎培一贯注重教育与职业的沟通。他认为教育就从其本质来说就是具有职业性的,就是与生活、生计和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职业教育比普通教育与职业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所以他倡导“施教育者对于职业,应有极端的联络;受教育者对于职业,应有极端的信仰。”

黄炎培认为,社会日趋进步,科技日趋发展,职业学校的课程和教材尤需赶上科学的发展。他主张职业学校设什么科,要看职业界的需要;定什么课程,用什么教材,要问职业界的意见;就是训练学生,也要体察职业界的习惯;聘请教员,还要利用职业界的人才。因为设科如不合职业的需要,必然会影响学生将来的出路。他强调职业学校的课程要根据职业的需要来设置,要求各地设立的职业学校,必须与职业加强联络。

(三)职业教育必须和社会紧密联系

黄炎培要求办职业教育必须注意时代趋势与社会需要。因为职业教育比其他任何教育与社会生活有着更紧密的联系,更严格地受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他说办职业教育须“注意社会之需要:各种教育都应与社会需要为出发点,职业教育尤应如此。”他把社会化看成是职业教育机关唯一的生命。所以职业教育除和教育界、职业界联络,还要参加全社会的运动。他提倡的社会化包括和政治相联系,充分体现其爱国主义思想。爱国主义是黄炎培教育理论和实践的思想根基。在中,他要求职业学校的学生明白,摆在面前的大问题是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问题。他要求学生“在今建国与抗战大时代,应养成尽忠尽孝、即知即行、以手以脑贡献于国家民族的强有力的保卫者。”

(四)职业教育必须走平民化和个性化之路

黄炎培说办职业教育须下三大决心。第一就是“须下决心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他认为职业教育要以工人、农民、商人、妇女甚至残废者和无告者这些平民作为对象。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既要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又要重视人自身发展的需要。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是他首先把职业教育和人的个性发展联系在一起。职业教育就是要发挥人的这种天赋能力,他从事的职业要适合他的能力,这样自然会达到“乐业”的境地,因此他把“谋个性之发展”列为四项目的之首。但他并不是孤立地、片面地强调人的个性发展,而是把个性发展和职业教育的其他三个目的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从人的个性发展和社会需要相结合的高度来说明职业教育的功能。

二、黄炎培大职业教育主义对当代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职业院校要更新教育观念,真正确立起面向社会、服务民生的“大职教观”

黄炎培提出大职业教育主义,就是主张职业教育要面向社会、服务民生。职业教育要根据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切实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因此,当代职业教育必须摆脱就职业教育论职业教育的狭隘意识,真正确立起面向社会、服务民生的“大职教观”。将适应社会职业岗位的需要和受教育者个性特长的全面发展作为人才培养的大目标,提倡正规教育和非正规教育并存,站在各产业、各行业发展的前端,组织社会产业资源、教育资源、科技资源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致力于创建生动活泼、多元发展的职业教育大格局。大职业教育主义思想强调把教育对象扩展到全体社会成员,使教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开拓了一个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大方向。这对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职业院校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黄炎培把“为谋个性之发展”放在职业教育的四大目的(“为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预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预备”、为“社会及国家增进生产能力之预备”)之首。这是对当时教育所造成的在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要求等各方面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化、单一化弊病,以及忽视人的个性差异性、多样性的倾向的反思。这同样值得当代我国职业教育深思。尤其是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要想成为一种成功的教育,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竞争优势,更需要从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方面去筹划、去实践、去努力。要创新办学思路,体现办学特色。培养以高尚的职业道德、优良的职业素养为核心,以扎实的理论、高超的技能为基础,能担当社会经济发展重任的人才。为了实现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要实行弹性的、灵活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和潜能,选择不同方向、不同层次的课程。教师尽量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学校应安排导师指导有突出特长的学生尽量参与学校的产学研活动,为“专才”的培养提供条件。从而满足社会对人才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需求。这是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之所在。

(三)注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实施开放性办学

黄炎培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视,主张“职业教育的目的乃在于养成实际的、有效的生产能力,欲达此种境地,需要手脑并用”,“知识要切实,技能要精熟”,“所为职业,除开专门技术以外,有通常必须具备的几种能力。如果具备了,怕任何职业环境都容易走得进的”。因此,黄炎培一方面强调专门技术的训练,另一方面则更强调在技术训练过程中形成基础职业技能,这种技能是可迁移的。他强调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还要提高学生的能力,要使学生做到“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并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上努力使学生联系实际,为学生营造实习的环境,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虽然现在大多数职业院校己经意识到应重视学生实践性、应用性的培养,但有些学校受硬件设施的限制没有开展实训课程,更多的学校没有真正从思想观念上重视对学生实践性与应用性的培养。在时代、生源素质发生了大变化的今天,如果仍然沿袭过去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方式,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与社会的需求相距甚远,必然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

职业教育的开展离不开各种社会力量的支持,黄炎培深刻地认识到了职业教育实行开放性办学的重要性。黄炎培在不同场合反复提醒人们:“办职业教育,是绝对不许关了门干的,也绝对不许在书本里讨生活”。反对高墙深院、闭门造车的发展模式,强调学校应加强与教育界、职业界的沟通与联系。黄炎培这种开放性办学的思想,对我们今天发展职业教育、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都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彻底地打破传统的封闭式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实行开放性办学,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敞开校门,积极地与社会各界,尤其是与企业、社会各种经济体进行合作,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养人才。聘请社会各行业高技能人才为兼职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开展实践教学,使课堂在社会、课堂在企业。形成政府主导、依靠企业、充分发挥行业作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

参考文献:

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体系 构建

[作者简介]徐健(1969-),男,江苏海安人,江苏省海安县教育局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科副科长、教研员,中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管理与教学。(江苏 南通 226600)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08-0008-04

建设适应经济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当前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最迫切的任务,应将职业教育体系置于中国教育体系顶层整体设计的框架下来考虑。

一、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的受制因素

(一)重“术”轻“能”――心理特质的固化

从民族文化传统看,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背景下,科学发明和技术创新被称为“奇技巧”,从事科技的人也只能列为“方技”之列。当今,从亘古民族文化中走出的华夏子民的心理结构中,仍保存着“对体力劳动的轻视和对体力劳动者的鄙视”的认识偏差。对科学技术和人才认识上的偏差,折射到当代教育体系中,就是普通高等教育比高等职业院校的所占比重较大,职业学校和职业高等院校缺乏吸引力。难怪2005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钱学森发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一问题的提出就是要重新反思和建构中国教育体系的顶层整体设计,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无疑将是中国教育体系中最具创新之处。

(二)重“利”轻“义”――心理需求的膨胀

义利观是对现实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反映。无论古代重义轻利、近代重利轻义,还是社会主义义利统一,都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义利统一的客观基础。但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和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条件下,“逐利”行为被最大化,社会衡量人的价值实现的标准已经简单地锁定为量化的“薪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而职业教育所培养出的技能人才,在企业利润最大化的背景下其薪资待遇被压降,俗称为廉价的劳动力。产业工人过低的薪资必然会“殃及”培养产业工人的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得不到很好的发展,不仅仅是教育本身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社会问题。因此,教育行政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建立是必要条件,但外部对教育价值取向、人才评价标准以及分配制度的改革也应协同跟进。否则,产业工人过低的薪资不仅不能科学地反映劳动力的价格,削弱了劳动者生活质量的提升,而且阻碍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积极需求。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特征

教育体系是指互相联系的各种教育机构的整体或教育大系统中的各种教育要素的有序组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由此可见,我国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一是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这一特征体现了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尤其是对与经济发展关系更为直接、更为密切的职业教育来说,职业教育要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要主动服务于经济发展和产业变化。

二是体现终身教育理念。这一特征体现了教育要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学校教育已经不再是教育的全过程,而是人的生涯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之后的教育应该是更开放更灵活的教育。满足人的多种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应是为职业人提供可以持续成长需要的与其他教育包括继续教育并存共生的教育。

三是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对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要统筹规划安排,有针对性地培养中级和高级技能型人才,保持合理比例,同时要实现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中职学生可以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这一要求强调的是职业教育内部之间的关系。

就目前中国教育的现状来看,义务教育阶段是“根”教育,基本体现了现代国民教育的基本特征。但作为初中后的教育分流及教育类型的职业教育,并没有真正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比例,今后一个时期总体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任务还很艰巨。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不够,还未达到“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需要”的两个“满足”的发展目标。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一)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学制体系为目标,以中、高职衔接为重点,形成技能型人才培养的融通政策

1.构建多元化的学制体系。一是增强学制区域的弹性。适应职业教育的理论学习和与职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需要,推行工学交替的弹性学制管理,适当延长学习期限或分阶段完成学业,学生有效修业年限为2-6年。职业学校推行必修课、限定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的课程制度,根据课时计算学分,大力推行学分制。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能力取得必要的学分,可以选择提前或者延长学习时间的需要。

二是提高办学主体的灵活性。一方面要继续推行政府主导、行业参与、校企合作的“单一性”的基础性职业教育;另一方面要借鉴实施学校和企业共同担当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办学形式,建立多元的以职业教育集团为载体的职业教育。以构建现代职业教育学制体系为目标,积极推进职业教育园区与地方产业园区协同规划,推进职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产业对接,形成教育、行业、企业参与的“园区办学”“企业校区”、校企一体集团化办学,切实发挥职业教育集团的资源整合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形成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的融合体。此外,大胆探索职业教育的市场运行机制,鼓励、支持、引导和规范私人、企业以及非营利组织等社会力量举办职业院校,参与职业教育资源供给。

2.大力实施中高职衔接。一是创新衔接模式。继续扩大“初中起点”的在省四星级中等职业学校举办“五年一贯制”高等职业教育的试点范围,大力开展“中职起点”的中高职衔接模式的创新;以地级市所在的高职校或者本科院校为龙头,以星级中等职业学校为主体,形成“3+2”或“2+3”的中职、高职分段衔接式、“3+3”的中职、高职免试注册入学式和“3+4”或“5+2”的高职、技术型本科连读式的办学模式,积极探索“高职起点”的“4+2”或“4+3”的“专升本”模式。

二是设计衔接课程。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实质上是教学的衔接,教学衔接的核心则是课程,因此,必须建立统一的课程

与教材衔接的领导机构。制定统一的课程标准,以统一的课程标准统领教材的编写,同时做好中职课程标准与高职课程标准的有机衔接,不仅使中等职业教育内部做到各个层次的衔接,而且使学生所学知识适应“中职为基础、高职为目标”的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构筑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多元渠道。一是调控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教育等三种教育类型的结构比,培养不同特质的技能型人才。由于普通中专基本上设立在地级市以上的大中城市,且办学历史较悠久、办学质量较高,因而大中城市的职业教育应以普通中专为主,适度压缩职业高中和技工教育的比例。各行政区,特别是县级市,主要以职业高中和技工教育为主,考虑到大中城市向中小城市尤其是县级城镇的产业梯度转移和技术外溢,县级中等职业教育应该大力发展职业高中和技工教育。

二是打通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教育三种教育类型的课程限制,促进三种教育类型的互通。虽然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教育是根据不同的培养规格设立的,但就其学历层次、办学性质而言,都属于中等职业教育。因此,在课程设置上,尤其是文化基础课程以及专业基础课程的设置上,“十二五”期间,应着力打通三种教育类型课程的壁垒,建立校际之间直通转学的机制,实现文化基础课程以及专业基础课程设置的共通和课程学分的互认。在此基础上,根据受教育者的多元需求,在实施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各有侧重,并发挥职业高中、普通中专、技工教育三种教育类型各自的优势。

(二)以普职规模大体相当为目标,以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为抓手,实施积极有效的职业教育招生政策

1.坚持普职大致相当的政策,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一是打破管理体制障碍。教育系统内要按照普职规模大体相当的原则,确保初中毕业生按比例分流,推动普职的协调发展;教育系统外打破职业教育“条块分割管理”的体制,建立健全政府统筹领导下的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做到“全口径”统筹各种职业教育,“全覆盖”管理各类职业学校,形成统筹管理下的分工协作的管理体制。

二是打破部门利益壁垒。当前中等职业教育的举办除一些专业性较强的医学类学校外,凡涉及劳动技能培养的中等专业学校一律通过国有资产划拨的办法归口教育部门,形成教育部门牵头的“大融合”。融合中等职业学校原有主管部门与发改委、人社部门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组成“大监管”机构,通过融合、有效的监管体制,破除多头办学抢夺资源、浪费资源以及“运动员和裁判员”不分等现象。

三是打破招生地域限制。“分区域,按计划,定专业,限人数”的区域招生办法对稳定职业学校招生秩序有较强的规范作用,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制约着区域内职业学校的发展。因此,“打破区域分割,实行联合招生”是按照“区域”维持“招生秩序”稳定、通过“联合”实现“利益双赢”的政策创新。

2.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原则,促进职业教育与职业培训的互融互补。一是大力发展学历型的职业教育,强化新增劳动力的职业能力培养。根据“十二五”全国高中阶段生源变化的规律和发展的可能性,建立学历型职业教育生源的预警机制,规划好省、市、县三级区域的学历型职业教育事业规模,增强对农村和城市新增劳动力接受职业教育的引导力度。

二是积极拓展非学历型的职业培训,促进社会公众的职业技能提升。要针对区域产业发展和企事业单位的用工要求,主动介入职业培训,大力拓展岗前职业教育、在职继续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下岗再就业培训教育。在满足群众“就业、转岗”等基本需要的基础上,拓展职业教育在休闲娱乐、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等方面的服务功能。

3.实施积极有效的职业教育招生政策,促进职业教育办学规模和效益的提升。一是强化招生机制的政策力度,坚决巩固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规模。严格按照国家、省、市高中阶段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职普比例大体相当的政策要求,结合各地区生源实际情况,确定高中阶段教育各类学校招生规模。狠抓职业学校招生计划的落实,将行政区域内各职业学校招生计划分解指标到生源学校,由生源学校落实好向职业学校输送生源的政府指导性指标,以巩固各地职业学校的规模。强化跨区域招生、民办高中招生以及职业学校注册招生,重点解决普职生源之争、区域生源之争、校际生源之争等。

二是彰显招生方法的创新支持度,大力拓展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潜在空间。研制出台吸引中等职业教育生源的招生政策,重点从生源区域和对象类型两个方面进一步扩大中职招生范围。充分发挥各级各类职业学校自身的办学优势,扩大招生区域范围,大力推动东西联合办学、南北联合招生等。挖掘中职潜在生源,扩大招生对象类别范围,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对象由单一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向多元化的社会群体转变。开展国际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引进国际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和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拓展中外联合办学和出国留学规模,促进专业课程与国际通用职业资格证书对接,鼓励职业学校为海外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

(三)以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为目标,以提高质量为中心,创新职业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提升政策

1.建立“自主面向市场”的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坚持职业教育的公益性,切实履行政府举办职业教育的主体责任。同时,在国家拥有所有权的前提下,将职业学校所有权与经办权分离,鼓励和扶持社会力量尤其是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努力形成多元办学的良好格局。各级政府根据规划做好职业学校的办学基本保障,重点做好政策制定、宏观规划、统筹协调、监督指导等工作。各级职业学校尤其是公办职业学校要深化改革,通过办学质量的提升来体现职业教育的公益性、普惠性,提高职业教育的附加值。

2.大力实施“质量内涵提升”的职业教育改革。一是完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教育发展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在专业、课程、教材、校企合作、教师队伍、教育技术、教学方法等方面制定和实施科学的质量标准,引入行业、企业和社会第三方参与的质量评价机制。拓展并完善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形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项目较为完备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

二是提升职业教育质量。首先,必须由教育部门与产业部门共同确定人才质量规格。围绕现代产业体系的发展所需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目标,教育部门与行业部门在对话、对接中,将企业典型工作岗位的要求提炼出来,明确相关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点,有效地找准人才培养目标和路径。其次,必须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开放性。针对职业教育人才质量规格,产业部门与教育部门要进行相关要素的相互渗透,在师资、课程、实训、实习就业等环节进行有效对接,发挥各自的技术与资源优势,共同推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最后,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

三是深化职业教育质量评估。创新提高教育质量的工作机制,建立以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为依据的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制定职业学校综合督导评估和绩效评价制度,形成教育与产业、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的质量评价机制。积极开展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建设的研究,鼓励第三方参与职业教育评价,探索建立职业教育第三方质量评价制度。

3.推进职业教育发展方式转变。一是在“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的背景下优化职业教育布局。破解职业教育资源分散、专业重复、互争生源、效益低下、特色不明的粗放型发展的弊端,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发挥整体效益,加速职业教育集团化、规模化、连锁化办学,促进职业教育的集约型发展。整合省、市、县属中等职业学校,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等各类职业教育资源,形成集约发展的合力,重点办好县级职业教育。进一步加大职业教育布局的调整力度,以试点国家、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为依托,就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大胆探索创新,真正把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作为推进高中阶段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战略突破口,努力促进职业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协调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二是在“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的背景下调整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切实做好对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调整的分析工作,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就业结构变化的需求,选择专业大类,做好专业定向。开展专业规范化建设,建立合格专业、特色专业、示范专业梯度评估制度。大力扶持优势明显、特色鲜明的专业,积极培育急需的新兴专业,强化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紧密相关的专业建设,重点加强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环保、软件、物联网等领域的人才培养。

三是在“政府主导”向“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转变的背景下提升职业教育的管理水平。大力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由主要依靠政府及教育部门推进向依靠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协同推进转变,努力将行业部门、行业组织、行业专家作为统筹规划、宏观管理的依靠力量,指导学校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推进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中坚力量,实施学校科学管理的推动力量。同时,有效凝聚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整合各类资源共同发展职业教育,增强职业教育发展的生机与活力。

四是在“规模型”发展向“内涵型”发展转变的背景下提升办学质量。(1)以精品课程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贴近生产科技发展的需要,按照国家、省课程政策要求,构建和实施以学生为主体,以能力为本位、理论实践一体化、中高职相衔接的课程教学体系,以课程的内在品质吸引学生。整体推进职教教研工作的开展和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加大职业教育精品课程的开发与研制,以高效的课堂吸引学生。(2)以品牌职业教育师资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加快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以技艺精湛的品牌教师支撑职业教育的优质教学,激发并始终保持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吸引力。发挥职业学校品牌教师的技术优势,加大对城市企业和农村专业户的技术辐射力度,以技术服务吸引企业的关注,以优质服务赢得学生及家长的关注。为此,要以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突破口,以校企合作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建设为保障,大力推进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3)以优质就业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深化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环境和资源,采取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形式的合作培养,锻造高技能的精品学生。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求职心态和就业技能,以良好的职业愿景和创业前景吸引学生的关注。强化职业学校的就业推荐,用对口就业、高薪就业来增强职业学校对学生的有效吸引。

(四)以优化职业教育发展环境为目标,以建立稳定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关键,完善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保障政策

1.提供友好型的舆论环境。一是启动职业教育宣传月活动,营造全社会关注职业教育的浓烈氛围。根据职业教育办学的特点,建议将每年的3月或者5月设为职业教育宣传月。通过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以及丰富多彩的活动,定时间、高密度、大容量、多形式地集中宣传展示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成果和先进典型。可以将职业教育宣传月活动与三月份的“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和五月的国际劳动节庆祝活动结合起来,通过职业学校学生的“技能便民服务”“社区实践服务”“技能表演展示”等,增进全社会对职业教育的了解和支持,提升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当前,要强化职业教育界与新闻界的沟通和对话。职业教育宣传不能仅停留在教育媒体的宣传上,更要扩大到大众传媒领域,利用大众传媒的影响力来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

二是实施职业教育品牌创建计划,塑造职业教育的新形象。职业教育形象品牌的塑造,对挖掘职业学校的精神、提升办学理念、创立办学特色、形成社会影响至关重要。职业教育形象品牌可以是品牌学校、品牌专业、品牌课程、品牌教师、品牌学生以及职业教育创新和创业典型。通过职业教育形象品牌的宣传和展示,为职业教育赢得发展的空间和机遇。

三是完善职业学校师生技能大赛制度,成立彰显职业教育技能艺术的展示团。将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融入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功能体系中,实现技能大赛由阶段性工作向常态性工作的转变,由少数师生参与向全体师生参与的转变,通过“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用”的方式,形成“人人关注、个个参与、校校行动”的职业学校技能训练和分级分层比赛氛围。在电视台设立“职业教育技艺达人”栏目,每期推荐一名职业教育技艺达人,以提高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

2.建立稳定增长的职业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一是提高政府统筹整合各类职业教育经费资源的能力,夯实职业教育发展的财力基础。目前职业教育经费筹措的渠道有财政性教育经费、教育费附加、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就业经费、失业保险基金、彩票公益金收入、农业技术推广资金、扶贫及移民资金等八个方面。应该说,职业教育发展的资金来源是充足的,关键是提高政府的统筹整合能力。

二是完善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投入机制,促进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强化中等职业学校综合预算制度的执行,建立健全中等职业教育稳定增长的经费保障机制,制定并逐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继续加大中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的投入,确保国家中等职业教育助学金和免学费政策的执行。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的职业学校中,探索由政府通过出资购买职业教育产品或服务的方式,以有条件的筛选和有选择的购买,取代以往比较盲目的不公平投入,实现职业教育的公平投入。此外,还要调动行业和企业的积极性,促进校企合作办学,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

三是建立健全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律法规,建立国家、省级财政对经济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转移支付制度。根据区域以及城

乡职业教育发展现状,有关部门应制定《关于加快发展面向经济欠发达地区和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进一步完善政府间公共财政的转移支付制度,促使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更多地向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村地区倾斜。同时,通过设立各项支持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的专项基金,加大对经济欠发达地区以及农村地区职业学校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支持力度,促进职业教育水平的整体提升。

3.提供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强有力的其他相关保障政策。一是建立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促进机制,确保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依据《职业教育法》,围绕职业教育办学的内外部管理,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和执行机制相互衔接的中等职业教育管理制度体系框架。要充分挖掘和深入总结各地区行之有效的制度建设经验,将成功案例提升为政府层面的管理制度,通过制度建设来保障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此外,要从政策的对象范围、保障条件、执行力度等对目前实施的国家助学金和特困生、涉农专业免学费以及注册入学升学、就业优惠等现有政策进行调整修订,整理编印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制度汇编,全面提升促进中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决策和依法管理的水平。

二是健全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督导机制,推动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单靠教育部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难有成效,必须会同各级人大、政协机关、政府督导机构等加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执法检查、调研督察和职业教育督导。基本形成1年一次县级中等职业教育专项督查,3年一次市级中等职业教育督导,4年一次省级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通过专项调度、分区推进、绩效公示、工作简报、专项评估、新闻监督等多种方式,督促各地区和各有关方面落实政策制度规定的责任。

三是建立职业教育发展相关法律法规执行情况联合监察机制,协同推进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当前要重点就“先培训、后就业和持证上岗”的劳动就业准入制度和《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支付学生实习报酬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06]107号)等外部法规进行联合监察,引导各类企事业单位优先录用接受过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的人员。通过联合监察机制,提高劳动监测力度,加强对用工单位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对违反国家劳动用工政策的企事业单位依法进行处罚,确保职业学校毕业生未来职业生涯“获得合理待遇,享受职业尊严”。公正的薪资待遇、体面的劳动尊严是提高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热爱的终极基础,也只有让社会公众最终心甘情愿地接受职业教育,才能使职业教育对人们的吸引不被异化、曲解。

[参考文献]

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范文第6篇

由于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我国职业教育长期以来都存在重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轻视文化教育的问题。本文以对职业教育和文化教育内涵发展演变分析为基础,面对中国职业教育现今对文化教育的紧迫诉求,提出“践行知识教育和文化教育相融合的新型教育观念”、“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提升文化教育教师队伍素养”三种可供我国职业教育中文化教育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职业教育,文化教育,路径选择

长久以来,我国学者对于所处时代“职业教育”内涵的理解不尽相同,从近代早期的“生活技能教育”发展变化为现代的“培养职业上的专门技能和知识”。我国职业教育的目标也从近代田正平所指出的:职业教育思潮以“使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作为所追求的终极目标逐渐发展演变为现今的“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由此可见,我国职业教育的内涵是随着时展而不断变化的,我们不能够简单地把过去人们普遍认为的“职业教育”的内涵,直接运用于当下,同时也不能够简单的用“职业技术教育”来代替整体的“职业教育”。

一职业教育的内涵

我国《职业教育法》中对职业教育是这么描述的:职业教育是对受教育者施以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的知识,技能的训练,职业教育是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地位平行的四大教育板块之一。其中,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学校教育。但由于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开始实施,至今已经历了整整二十年,二十年间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于职业教育内涵有了横向和纵向的延伸,对职业教育的要求也寄予了更高的期望。2014年6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国务院扶贫办六部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指出,现代职业教育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生产服务一线,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并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本文现以经济和社会重点领域“现代服务业”作为例子对职业教育内涵进行分析,该规划中指出:根据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趋势,需要面向金融服务、现代物流、商务服务、社会工作服务和高技术服务领域,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素质的新型服务人才,培养具备高尚职业道德、较高人文素养、通晓国际标准和高超技术技能的专门人才,通过人才专业化提升服务业的竞争力。从上述对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来看,高尚的职业道德、较高的人文素养已经成为对职业教育横向要求的延伸,而通晓国际标准无疑是纵向的拓展,职业教育已经不仅仅是生活生存的教育,而是以促进全体劳动者可持续职业发展的教育类型。

二文化教育的内涵

著名的英国教育学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我们要造就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知识教育是从知识角度来理解人类各种文化,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以课堂和考试为中心的教育,知识教育以教科书为主要载体,逻辑、系统的传播知识,脱离文化母体,独立存在与人无关的外在世界逻辑中,缺乏理想、激情、直觉和想象力,这种教育于学生角度表现为学生对知识的无兴趣。文化教育则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文化教育包括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教育五个层次的教育,知识是基础,思维是关键,方法是根本,原则是精髓,精神是灵魂[1]。由此可知,教育是具有文化普及、传播、传承、创新等诸多功能的特殊文化,教育的中心应该是人和文化,其中人应该放在首位,挖掘各种文化的人文意义,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希望人们在理想的文化生活中,不仅获得理论知识,而且接受文化熏陶,更重要的是学习和感悟到创造者不可多得的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从而不仅最大限度地获得全面发展,而且最大限度地获得自由、解放和幸福[2]。

三我国职业教育中文化教育诉求

英国学者庄士敦曾说:“当我们欧洲人开始惊异地发现中国的社会和政治思想、中国的道德伦理、中国的艺术和文学都有崇高价值的时候,中国人却开始学着把他们文化中这些伟大的产物加以鄙视,这是一个令人大惑不解的现象。”同时,世界上不少汉学家在比较中国与韩国时都认为,韩国在传统儒学的保护与传承方面远远胜于中国,这是相当令人悲哀的。更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二三十年一直经济建设为中心,尤其是近十五年来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需要,我国的各类教育招生规模迅猛发展,目前我国大多数职业教育的发展只重视技能的培训和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人文精神的培养,导致学生的国家观念、民族精神、价值观等素质较为匮乏。职业院校的学生在长期的专业知识教育中,虽然技能得到一定提升,也获得一技之长,因此也获得工作的机会。但随着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获得生活技能的他们并不能够感受到生活和职业的快乐,只是为生计而碌碌工作,缺乏创造、创新能力。这些学生无论从职业横向拓展还是纵向升迁都存在较大阻碍,影响学生全面发展。因此,我国职业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刻不容缓。

四我国职业教育中文化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践行知识教育和文化教育相融合的新型教育观念

从本文上述的教育的内涵可知,教育需要培养的是既有文化又掌握专门知识的人才。如怀特海所说:“专业知识为他们奠定起步的基础,而文化则像哲学和艺术一样将他们引向深奥高远之境。”知识教育是逻辑和实证主义教育,崇尚知识的功利主义,而文化教育则是思想、创造、文化、精神的教育,崇尚怀疑、批判和创新精神,由于这两种教育存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的区别,一直以来,都是独立存在与实施的,且普遍存在重知识教育,轻文化教育的现象。要改变脱离生活的知识教育及其“应试教育”模式,不仅要改变脱离生活的知识论的教育观而且更要改变脱离生活的知识论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也就是说,要构建一种使知识、文化和生命三者融为一体并以生活为根和本的新型的科学观和科学哲学,由此形成一种使知识、文化和生命三者融为一体并以生活为根和本的新型教育观,从而引导教育回归生活之根和本。这种新型的科学哲学可称为“科学文化哲学”[3],其目的就是要将知识论、文化论和生活论三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将其建立在生活论的基础之上,从而形成一种新型的科学观。显然,这种新型的科学哲学和科学观,不仅蕴含着一种将知识论、文化论和生活论三者融为一体,并将其建立在生活论基础之上的新型教育观,而且还蕴含着一条使教育回归生活的途径,那就是从知识教育回归文化教育、再从文化教育回归生活教育的途径[4]。简单的分析上述科学文化哲学理念,就是将知识概括为人类历史的经验的沉淀,将科学理解为人类过去式,现在式、将来不断创造着的文化,将教育的内容从知识扩大到整个文化,包括理想、信念、境界、价值观、人生观、生活等,主要从求真务实的原则传授科学文化,从求善务爱的原则来传递人文文化,以人为教育的中心,关心人如何生活、实践和创新,努力将知识、思维、方法、原则和精神五个教育维度历经博学,睿思,笃行的过程,书不尽言,言不尽意,令受教育者能够激活知识并超越知识,达到通过实践来验证、并实现创新的目标。

(二)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曾预言,未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将会为世界做出巨大贡献,并预言将来统一世界的绝不是西欧国家,而是中国。中国五千年文化源远流长,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早就有如“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来形容当下所称的敬业乐业;中国传统文化中更是有不少关于诚实守信、以礼待人等与当今职业教育要求受教育者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目标不谋而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是对全体中国人关乎责任感和使命感的精辟陈述,而在当下,家国情怀、社会关爱、人格修养教育已然成为良好文化修养的基本要求[5];上述种种无不说明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国职业教育进行文化教育源源不断并丰富的素材来源。与此同时,在传统文化教育课程建设中,不仅应将文化教育设计于思想政治课程等人文素养课程中,还应该尽可能与行业、产业和专业相结合,将文化教育内容融合在专业技术课程之中;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文化教育的重点是要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培养文化创新意识。

(三)提升文化教育教师队伍素养

在教育的过程中,无论是知识教育还是文化教育,教师所起的作用都十分关键。新型科学文化哲学教育理念下,对教师的要求也更为全面:要求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己任,通过修炼气质、修养和人格魅力等来进行言传身教,只有教师对待对科学文化的情感真切深刻,对科学文化的探索过程犹如“感情和思想的一种净化”,新型科学文化哲学教育理念要求广大教师教育与科研并重,只有教育者自身参与创造性活动,才有助于真正切入科学与人文之生命,教育者具有科学和人文两种生命,才能用自己的生命去教育[6];受教育者才能受到科学文化熏陶,从教育者身上理解科学文化之美,才能切身思考如何学习,包括学什么、怎样学、为什么要学等。

五结语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不仅需要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需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修养的复合型人才。我国职业教育在专业化教育的同时更加应该关注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依靠高素质的文化教育教师队伍,在融合知识教育和文化教育的新型科学文化哲学理念下,汲取我国源源不断的优秀的传统文化精华,探究出符合我国现当代国情的中国职业教育文化教育之路。

作者:王俊彦 单位:广东理工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杨叔子,吴昌林,张福润.四论创新之根在实践[J].杨叔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2).

[2]孟建伟.教育与生活-关于“教育回归生活”的哲学思考[J].教育研究,2012,(3).

[3]孟建伟.科学哲学的范式转变——科学文化哲学论纲[J].社会科学战线,2007,(1).

[4]孟建伟.科学•文化•生命——论科学生活的人文复归[J].社会科学战线,2008,(5).

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范文第7篇

1.学位制度发展规律的理念审视

学位的授予最初形成于中世纪的欧洲大学,学校参照行业协会规定成员的标准,要求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并通过特殊的执业测试后,由基督教教会当局批准毕业并获得在大学从事教学工作的资质。博罗尼亚大学(BolognaUniversity)正式规定,由基督教当局认可授予的“硕士学位”(masterdegree)作为大学任教的唯一资格,这标志着学位正式成为一种执教资历。德国柏林大学时期,大学被赋予了科学研究的明确使命,出现了现代意义上的博士学位和学位授予制度。学位制度的内涵开始强调学术性,其内涵也从执教资历逐步扩展到科研资历。1876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在结合德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与实践相结合、与社会相融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专业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位制度的职业资历内涵随着大学服务社会功能的提出得到了确立。α“二战”后,社会经济的发展急需大量掌握高层次知识与技能的高级专门人才,研究生教育的学科领域开始急速增加,并出现大量应用型学科,学位类型开始走向多样化。自此,传统学术型学位占主导地位的学位格局被打破,各国开始日益重视高端应用型职业人才的培养,职业性的高层次学位发展初见端倪。作为一种职业资历的学位类型,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迅速确立起来。从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异样性”。所谓“异样性”就是指高等教育应当适应和服务于不同类别的群体,这些群体拥有不同的职业追求,即对不同的人才培养进行不同门类和层次的划分,及时对政府和市场的不同需求做出正确的应对。α这种“异样性”特质对学位制度类型提出多样化要求,即要求学位制度能有效回应社会的多样化需求。由于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国的学位制度从设立之初就对本科以上层次教育存在绝对的学术和科研导向,评价标准倒向理论性与学术性的测量方面,这对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定位产生了影响,导致单一性的学位教育越来越无法适应社会需求多样化的趋势。现代职教体系下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正是对社会缺乏高端应用型人才的有效回应,有利于学位体系结构的调整完善以及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实践考察

职业在内涵上具备两层含义,即一般职业和专门职业,其中,专门职业较一般职业更强调其作为“有学问的职业”(LearnedProfessions)的内涵,是职业发展的高级层次。要从事这样的高级职业,需要经过专业的高层次教育并取得相应的从业资历。一般职业要成为专门的专业,就必须在掌握基础操作性技能的基础上进一步习得知识和掌握技能。在以美国为代表的社会职业发展与分类丰富发达的国家,其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乃至更高层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始终与社会行业需求保持高度的相互依存与促进关系。反观我国,职业教育一直面临高等教育学术性优于职业性的观念困境,即社会中人们单纯以学历作为评价个人能力和择才的标准,导致产生盲目追求高学历的教育价值取向。α职业教育体系中高层次学位的缺失,导致人们对职业教育一直存在误解和歧视,并进一步将教育的职业性与学术性异化为精英教育模式与大众化教育模式的对立。因此,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应包含高层次的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阶段应包括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合,两者应合理分工,以实现高等教育职业性与学术性的统一。世界高等教育体系中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通过融合、互认或形成双轨制体系,都能实现职业性与学术性的调和。从当前各国(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实践来看,职教体系建构主要存在四种类型:第一类是普职融合的单轨制教育体系,即在这种体系下通过全纳性的学分互认和转换机制,实现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融通。这种类型主要以美国为代表,其职业教育涵盖了中等教育、中等后教育和高等教育几个阶段,其中,四年制大学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大部分属于应用性教育,可以有效实现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满足不同需求层次受教育者的学历要求。第二类是基于国家统一资格框架下的高等职业教育体系,如英国和澳大利亚。英国目前主要通过全国统一的资格与学分框架(QualificationsandCreditFramework,QCF),来实现普职教育中不同层次教育间的相互等值和融通。第三类是双轨制职业教育体系,以我国台湾地区为代表。该体系在中等教育后期开始划分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双轨并行,其中,职业教育体系自行整体连贯,教育机构从职业学校到技术学院再到科技大学,在学位上包含中等、专科、本科到研究生各个层次。第四类是以德国为代表的“双元制”体系,由学校教育和企业培训并举开展职业教育。每一种体系虽然形态各异,但都在升学上实现了职业教育从中等教育和专科层次教育向高层级教育的融通。

二、消解职业教育目的的矛盾性

各国的职业教育实践中都表现出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前者认为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教育,其职业性决定了应根据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进行教育活动;后者则主张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样,应以个人的自身发展和完善为本位进行教育活动。以社会本位为出发点的职业教育,主张将个人培养成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在实践中容易步入教育工具主义误区,出现“订单式人才培养“”就业本位”等实践问题。

1.职业教育发展的工具主义困境

当前我国普遍将职业教育视为一种传承技能的工具,教育被异化为一种制造工具的过程。工具主义关注社会的系统和结构,强调教育手段和途径的实用性以及实现结果的效益性。当教育演变成纯工具性活动时,教育不仅不会发展人的本质,反而会成为个体内化的约束。具体来说,这种工具化的教育形式仅仅将教育视为一种传承技艺和促进物质文明发展的工具,忽视了教育的文化育人功能。这种强调实用与效率的功利教育思想,使得教育过程变成单纯的劳动力生产过程,使教育创造力失去了生长的土壤。从职业教育历史起源得知,“学徒制”是职业教育的一种原初形态,在近代学校教育出现之前,通过师傅带徒弟进行学习的方式十分普及,教育的目的也十分明确,就是通过学习进而成为某个特定行业领域的专业人员,满足基本的生计需求,这是职业教育以职业为本位的体现。我国目前的职业教育方针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在工具主义观念环境下,我国的职业教育观由“职业本位”逐渐异化为“就业本位”。“以就业为导向”被解释为“以就业为根本”,“以服务为宗旨”也逐渐演变为单纯以用人单位的现实需求为宗旨和出发点,于是在职业教育中出现了订单式培养模式。订单式培养模式虽然实现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直接对接,但容易走入另一种误区,即对职业与个体的关系进行一对一的严格固定,并用职业需求这一尺度来衡量个体,难以真正体现个体的身心发展诉求。正如新托马斯主义者认为的,当人们的专业能力训练局限在越来越狭小的领域时,他们会逐渐失去对超越自身能力事物的判断力,即失去最基本的人性生活,甚至出现马利坦说的“人类心理渐进的动物化”。

2.学位制度建构的人文学术内涵

学位产生之初是一种教师的任教资格证书,获得学位成为教师资格准入的一种资格证。现代意义上的学位制度是在19世纪初的德国产生的,旨在培养能够从事高深科学研究的高学历科研或教学型人才,学位由此具备了学术性的特质。与精英时期的高等教育理念一致,学位是大学对拥有一定学术成就的学生授予的被官方承认的称号。从学位授予仪式的庄严性可以看出,学位对于受教育者而言不仅是一种资格,更是一种学术荣誉和成就的象征。这种学术成就不仅代表学业能力的高低或成果的多寡,还体现了一段系统的专业学习经历和大学人文精神的濡化过程。可以说,学位不仅关注受教育者应对社会需求的水平,也关注受教育者的人格发展诉求,即在注重个体工具性价值的同时,帮助个体养素质。从世界范围内来看,各国高等教育学位制度都涵盖多个层次,如美国的专业研究生教育表现出普职教育融通的一种开放性和全纳性,在应用型人才的多层次培养中充分体现教育职业性、学术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反观我国现行的学位体系,学术性占绝对的主导地位,与之相对应的职业教育没有相应完善的学位体系支撑,不得不屈从于市场的需求,过多强调教育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当职业本位的教育在实践中成为就业本位时,教育的目标与方法仅仅以社会经济效率与个人职业效率作为考量指标,而对于受教育者的人文生活、精神世界等非职业方面予以忽略。然而,无论是普通教育或职业教育,教育的本质目的都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健全的人格与坚强的意志,以适应社会中各类职业生活,进而协助实现社会的幸福。α因此,健全的高等教育学位制度不应局限于对普通教育的支持和发展,而应在职业教育体系中获得新的功能扩展和层次提升,在社会发展和个体发展双重向度的价值选择中彰显个体发展的教育多维性和终身性。

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合理发展

事物的合理性在于其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协调统一。一方面,合目的性应以合规律性为前提,即教育目的的确立与实现都要与社会政治、经济与文化等条件大体相符,正确反映教育主体的需要,并与教育实践要素保持内在一致性;另一方面,合规律性应以合目的性为指导,即教育主体应在确立与实现教育目的的过程中探讨并遵循规律。现代职教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最终目的在于实现职业教育对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职业教育的发展正是在教育的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中面临冲突和选择,在“钟摆”的价值取向中呈现波浪式发展。可以说,现代职教体系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一方面体现了职业教育从为“职业”准备的社会本位向为“职业生活”准备的个体本位的转向;另一方面则反映了社会发展现状对职业教育的职业性与人文性走向融合的内在规律性规约。

1.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的统一

自教育产生以来,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就成为教育活动实践的根本目的与基本功能,更是教育产生与发展的逻辑起点。两种教育取向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的矛盾关系,并成为教育波浪式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本位目的论认为,教育的一切发展应以社会为本位,应根据社会的发展需要来构建各种教育活动;个体本位目的论则认为,教育的一切活动都应根据个体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进行构建。α无论是以社会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目的,还是以个人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这种单一的教育目的观都不利于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职业教育应体现其教育属性,即应以受教育者的利益和发展诉求为主体,并在明确教育属性的前提下突出其职业特性,即应以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导向,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错位发展。从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来看,职业教育走向终身性已成为必然。发展完整的、满足终身学习需求的专业学位制度,能较好地实现职业教育的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的价值统一。一方面,“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应遵循的职业性原则;另一方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职业动态性并不意味着没有永恒的教育目的。事实上,任何一种层次的职业教育都应代表人类的彼岸追求、终极关怀,即追求有永恒价值的知识和追求人性的解放。可以说,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应是以促进人的发展作为终极使命,在相对有限的学习时间内给予学生最有价值的知识。α正如赫钦斯认为的,真正的教育应能够发展人的理性,为人类谋求幸福,不应将服务和改造社会作为根本目的,因为社会改造是教育自身不可推卸的本质功能,是其实施后的必然结果,无须人们刻意追求。可以说,最好的职业教育应是包含了人的理性发展的教育。α因此,合理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应是在目标上培养出适应和胜任职业生活变化的技能型人才,体现职业教育的现实功用;在内容和方法上注重培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等通识能力,消除和改变对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不同行业的观念误区,顺应科技水平提升与人文精神培养相结合的趋势。

2.职业性与人文性的融合

近代职业教育的发展范文第8篇

关键词:特色数据库;张謇职教思想;数据库建设

自教育部在“十五”期间,CALIS项目资助的26个特色数据库以来,高校特色数据库的建设日新月异,到2012年底,95所211高校共建设263个特色数据库[1]。高校特色数据库的建设,不仅能支持高校重点学科的建设,服务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以及社区,而且还能实现资源共享,将新的教学理念、独特的信息资源提供给各个高校,丰富高校特色数据库的资源,推动整个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

一、张謇职教思想的内涵与启迪

张謇是清末状元,是中国近代著名实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是职业教育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百年之前,他对职业教育的理论和思想有着独特的理解,并应用于实践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至今还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创新和发展。他在职业教育方面的巨大成就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职业教育是谋生教育

张謇在近代中国民不聊生的情况下,深刻地认识到教育并不是旧中国发展的根本道路,职业教育才是国计民生的唯一出路。为此,张謇弃官还乡以后,即通过办职业教育来培养实业所需要人才。在“农工商皆资学问”思想的指导下,他倡导和创办了各类职业学校。1920年前后,创办了20个左右不同的专业职业学校,如江苏省立女子蚕业学校、中国纺织工学院、上海纺织工业专科学校等。他不仅在经济发展的多个领域开展职业教育,设立专门学校,而且还开展各种社会培训,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和职业能力。他还提出,“以生计为先”[2]247是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2.“父实业、母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

张謇主张“父实业、母教育”,并将二者的关系解释为“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3],即教育是自强之本,但办教育必须要有实业支撑。在近代张謇的家乡南通是我国的重要产棉地区,生产的棉花经常出口日本,特别是1895年以后,更是如此,对此张謇心痛不已。1895年他开始创办“大生纱厂”,1899年正式投产[4]。从此办教育有了经济保障,他的实业教育思想也开始逐步得到实现。1921年他创办了我国最早的纺织高等职业教育“南通纺织染传习所”,学校附属于“大生纱厂”,实行厂校融合。张謇这种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对于今天的校企合作极具指导意义。“苟欲兴工,必先兴学”,办教育培养实业所需人才,办实业又为教育提供很好的实训基地,促进教育更好地发展,互为前提、互为发展,“实业教育迭相为用”。

3.“知行并进”的职业教育办学方针

职业教育具有鲜明的特色,培养的学生是社会实践者。张謇提出“良知之学,重在知行并进”[2]57,他认为“学问兼理论并阅历乃成,一面研究、一面践履,正求学问补不足之法”[5]。他的旨意就在于将知与行、学与做、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职业教育的办学过程中,张謇把实践教学看得很重要,主张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操作和实践同样重要,学习应该从应用出发、实践出发,学习是为了毕业后的应用。张謇的“知行并进”的教育思想,不仅适用于学生的成长,对于教学同样具有指导意义。职业院校教学的特点是专业性,每一位教师都必须不断提升专业能力、教学中反思知识、打破传统的思维定格,创造性地教学。

二、张謇职教思想特色数据库建设的意义

近年来,国家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从1991年10月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以来,又先后多次颁布了相关的职业教育政策和法规,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在不断地变化,这是根据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发展的水平作出的相应调整。

张謇是职业教育的集大成者,百年过去了,他的职教思想对今天的职业教育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和指导作用。职业教育有着自身的发展规律及其发展轨迹,张謇最早创办职业教育学校并探索职业教育规律,而且对此有深刻的认识和成功的实践经验。为此,建设张謇职教思想特色数据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1)为人们创立一个学习、研究、探讨先人职业教育思想、探索有中国特色之路的平台,从而推动我国的职业教育。(2)丰富高职数字图书馆的电子资源,为高职图书馆提供一个新服务平台,为扩大职业教育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特色资源。(3)通过张謇职教思想特色数据库的建设,积累建设特色数据库的经验。

三、数据库的构建

1.数据库建设的根本原则

特色数据库建设的目的是为了满足用户,为用户服务,为用户提供独具特色的信息服务,因此,要遵循以下几点:(1)有一个良好的运行界面,便于读者方便检索。(2)软件平台具有通用性,最好是经过CALIS认证,有利于资源的整合和共享。(3)数据加工和数据标引严格要求符合CALIS的标准格式,做到“分散建设、统一检索、资源共享”。(4)数据库建成以后要积极宣传、充分发挥数据库的利用率。

2.张謇职教思想数据库的构建与框架内容

张謇职教思想特色数据库的建设,要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选用管理特色资源的智能软件,对数字资源进行加工、处理、上传,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提供WEB检索。目前数据资源有两大类:原生数据资源和非原生数据资源,原生数据资源即网络上可以直接使用的资源,非原生数据资源,必须要进行数据化加工的资源:没有数字化的著作、论文、报纸、老照片、图片等。张謇职教思想特色数据库的建设,首先要以张謇职教思想为主题,广泛收集资源,大力收集古今中外有关张謇职教思想的原生数据和非原生数据,并将资料信息进行收集、整理、分类,然后再对数据信息进行数字化处理和存储,以创建数据库,丰富数据库。数据库的框架内容将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论文、会议论文、图片、视频资源和网络资源等。

电子图书包括张謇的原著和有关研究张謇的著作,同时包括职业教育方面的研究著作;电子期刊里包括的内容有:研究张謇职教思想的研究论文、职业教育方面的研究论文、此方面的硕博论文等;会议记录、会议论文,收集百年来张謇有关职业教育和研究张謇职业教育方面的会议记录和论文;图片方面,南通纺院张謇职教思想成立馆的大量图片进行分类、整理、扫描、上传。视频资料像张謇创办的大生集团110周年庆典“世纪对话”、历史人物传记——张謇上、下部、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张謇职教思想”成立馆揭牌仪式等视频资料。网络导航,网络上有关张謇职教思想的资源整合以后,进行链接。页面上建立一个论坛模块,提供讨论交流。所有资源规范化著录、加工、格式转换,以便检索和共享。

张謇特色数据库建设,以时代为线索,将著作、论文、图片、视频等,借助于数字化平台,有组织地分类、编排在一起,将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的起点,研究和发展的一个新的平台,供广大职业教育者学习、探索,创新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黄立新,桂慕.高校图书馆地方文化专题数据库规划建设探析——以天津商业大学图书馆“近代天津商业文

化”数据库为例[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3,(3):40-43.

[2] 曹丛坡.张謇全集(第4卷)[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3] 马斌.张謇职业教育思想概略[J].江海纵横,2010,(8):4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