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旱灾的防灾减灾措施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一、领导重视,措施有力,全力做好应对凝冻自然灾害的工作
二、牢记职责,全力做好防汛救灾准备工作
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防汛工作的部署和总体要求,市民政局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结合民政工作以民为本、为民解困的职责要求,为做好今年汛期的防汛救灾准备工作,预防和减轻群众生命财产损失,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切实做好汛期救灾救济工作。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把汛期的备灾救灾作为近期民政工作的重点来抓,建立健全工作机构,建立从上到下齐抓共管、人人有责的工作机制,层层落实责任。同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联动,共同做好防汛抗灾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信息管理,确保灾情报告到位。要求各区、县、市民政部门发生突发自然灾害,凡造成人员伤亡和较大财产损失的,要在第一时间掌握灾情,及时通报情况,认真开展核实评估,保证灾害信息快报及时、核报准确。严格执行汛期值班制度,保证信息畅通;建立救灾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建立救灾应急机制,编制应急预案,在重大灾害发生前后,及时启动救灾应急响应,严格执行预案各项规定。及时转移处于危险区域的受灾群众,帮助和指导当地开展抗灾救灾工作,及时下拨救灾应急资金,调运救灾应急物资,确保受灾群众在安置期间有饭吃、有衣穿、有临时住所、有干净水喝、有病能及时医治,灾情基本稳定后,要积极做好受灾群众的心理疏导和抚慰工作,抓紧开展倒损房屋的恢复重建。建立救灾储备库,确保救灾应急物资准备到位;建立救灾物资储备库,并储备必要的救灾应急物资,联系供货商储备食品、饮用水等物资。加强与交通、运输等部门的应急联动机制,做好紧急调度救灾物资的各项准备,确保灾害发生后救灾应急物资能在第一时间启运,第一时间到达灾区,提前将所需生活物资准备到位,切实保障紧急避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三、切实做好全市春荒救助工作,确保灾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四、进一步完善备灾、减灾工作,提高全民防灾、减灾、自救、互救意识
五、全力做好抗旱救灾工作
为全力做好抗旱救灾工作,一是召开专题会,安排布置抗旱救灾工作,及时传达省、市关于做好抗旱救灾工作的指示精神,提高抗旱意识,重视灾区群众生活安排。二是组织市农委、气象局和水利局召开旱灾灾情会商会议,研判旱情发展趋势,研究旱灾救助工作。三是派出工作组到受灾较为严重的开阳县、清镇市、县、修文县查灾核灾,指导抗旱救灾。四是下发了《关于转发省民政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旱灾救助工作的紧急通知>的通知》,要求各级民政部门要切实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关于抗旱救灾安排部署上来,积极做好相关救助工作。五是切实加强与农业、水利、气象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及时了解当前旱情及下一步发展趋势,及时掌握因旱造成群众缺水、缺粮等生活困难情况;六是认真落实各项救助措施、确保灾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各区、市、县民政部门及时派出工作组深入乡、镇、村指导和协助做好相关救助工作,采取调水、送水、买水、发放生活补贴等方式,确保解决重点优抚对象、敬老院和“五保户”以及饮水特别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七是严格值班带班制度,确保24小时通讯畅通,群策群力,确保抗旱救灾工作取得实效。八是市各级民政部门已投入929万元救灾资金,投入救灾物资折款87.5万元,用于解决受灾困难群众的饮水和口粮困难问题,确保受灾困难群众渡过难关。
六、全力做好旱灾灾情核查和受灾人员冬春期间需口粮救助调查工作
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确保核查和统计数据真实准确,按照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旱灾灾情核查和受灾人员冬春期间需口粮救助情况调查工作的通知》及省民政厅《关于做好旱灾灾情核查和受灾人员冬春期间需口粮救助情况调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一是及时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安排布署,会上认真学习领会了相关文件精神,对核查统计涉及的有关表格进行了培训讲解;二是各区、县(市)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周密的调查工作方案,对家庭成员基本情况、农作物受灾和绝收情况、家庭现有粮食、家庭收入、缺粮时段及数量、自救能力等情况作了深入调查了解,并组织村级进行了民主评议,张榜公布,按户填写了《省2011年旱灾受灾情况和冬春需口粮救助情况入户调查表》并建立健全台帐,做到了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三是市相关部门对相关数据进行了会商审核和评估。严格政策界限。在调查工作中,特别注意甄别受灾群众的自救能力,把握了缺粮时段,将外出务工半年以上和在冬春救助时段在外务工作员、非受灾人员、有自救能力的受灾人员排斥在统计范围外。各相关部门对上报调查汇总的数据进行了逐项审核并逐级会商分析。严肃工作纪律。在调查工作中,坚持实地进村入户调查,坚决杜绝了自上而下分配指标,要求民主评议负责人、入户调查人员和审核人均在登记表上签字,在督促检查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责令返工。
(七)积极参与帮扶工作。今年我局计生三结合帮扶点是修文县乡村,为该村落实帮扶资金3万元,帮扶60户计生户发展生产,局帮扶联系点开阳县城关镇、乡共落实帮扶资30万元,抽水机5台。
六、明年工作打算
(一)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灾害应急响应机制,全面落实《市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及时修订市、县、乡、村四级预案;适时开展救助应急演练;加强涉灾部门应急联动机制和抗灾救灾协调机制建设,结合本市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救灾工作制度。
(二)协调相关部门做好灾情的核查、统计、上报工作,全面推进全市自然灾害信息系统的管理和运用。
(三)严格按照《国家综合减灾十二五规划》和《省综合减灾规划》的要求,健全减灾工作机构,完善减灾工作体系,积极推动“社区减灾平安行”工作的深入开展,积极推荐全国第四批“减灾示范社区”的申报工作;建立或明确城乡避灾场所;广泛开展识灾、防灾、减灾知识的普及和宣传教育,组织好国家“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减灾意识,增强全民防灾避险能力。
(四)认真落实全市冬春灾民生活救助政策,督促各区、县(市)加大配套资金的投入,对救灾、捐赠款物进行督促检查,确保不出现非正常情况。加强灾区民房恢复重建工作,搞好规划,科学选址,提高了防灾避险能力。
(五)加大救灾物资储备的品种、数量,进一步完善仓储管理制度,协助推进市级救灾仓库的建设,指导各区、县(市)救灾仓库的建设,确保救灾物资24小时运抵灾区。建立以粮食、商务、药监、质监等部门的会商制度,确保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的救助物资及时到位,满足救灾要求,使救灾工作顺利进行和灾民及时得到救助。
(六)全面落实《自然灾害社会捐赠应急预案》,结合灾情适时开展救灾捐赠活动,加强捐赠款物管理使用和监督、规范捐助行为,严格捐助活动社会公告制度。
(七)积极探索人为灾害、城市灾害的应急救助工作。
1、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灾害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区域性和季节性强、灾害损失严重。如汶川地震、西南旱灾、舟曲的泥石流、南方的冰冻灾害等。都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2、人们防灾减灾意识不强。2011年3月11日,日本仙台港以东海域发生9.0级地震并继发海啸,近3万人遇难。据了解,此次地震本身造成的损失并不是很大,巨大损失主要来自海啸、火灾、核泄漏等次生灾害。大地震后日本民众表现出的沉着冷静,给全世界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与日本长期的灾害应急教育分不开。在日本,以地震灾害为代表的灾害防御教育是必修课,每一个孩子从小就要接受地震逃生教育,并定期演习。相比之下,我们在这方面的教育做得还不够到位。社会大众,特别是中小学的教师和学生都不同程度地缺少必要的避灾、自救和互救常识。中国的汶川地震中,就有约2万名学生遇难。许多孩子在地震发生时,因为不会逃生和避险而丧失了生存机会。
痛定思痛,人们在深深地反思:我们对各种自然灾害到底了解多少?如何把自然灾害给我们带来的损失降至最低?除了科学技术给予我们的帮助外,更重要的是教育,即要加强防灾减灾的教育,珍惜和关爱生命的教育。
二、地理教学在灾害教育中的特殊地位
1、地理教学能够培养学生防灾减灾的意识。通过地理教学,向广大学生传授灾害知识,使他们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灾害知识,认清灾害发生的日益严重性,增强防灾减灾的责任感和自觉行为,培养其防灾减灾的情感意识和行为意识。
2、地理教学能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灾害的成因机制。通过地理教学,帮助学生了解灾害发生机制的同时也要让学生掌握灾害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性,这些对学生如何防灾减灾极为重要。
3、地理教材中渗透着丰富的防灾减灾内容。地理教材中蕴含的防灾减灾教育内容是地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为防灾减灾教育提供了方便。高中地理教材涉及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海洋灾害等自然灾害以及环境污染等社会灾害的相关内容,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具体分析,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如何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防灾减灾。
地理学科的知识结构和特殊功能,决定了地理教育在推进全社会防灾减灾教育中发挥独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无论从时代的需求看,还是从地理的学科特点、当前地理教育的发展趋势来分析,由地理教育担负起防灾减灾教育的重任都是切实可行、顺理成章的。
三、中学地理课程中灾害教育的实施途径
1、提高教师素质,是实施灾害教育的前提。地理教师在教学中承担着实施灾害教育的重要角色。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帮助学生形成对灾害正确的意识和价值观,并培养起学生富有责任感的防灾减灾行为。
2、整合教学内容,是实施自然灾害教育的关键。从目前地理课程的教材来看,涉及的自然灾害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类: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生物灾害、天文灾害。教师通过挖掘教材相关内容,使学生掌握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及规律。如教师可在讲授地壳运动内容时,向学生说明地球的岩石圈可以划分出六个大的板块,而且这六大板块之间还有若干小板块,这些板块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的交界地带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方,也是地震多发地带。而在讲述地震方面的知识,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为什么地震发生时,人站在地面先感到地下震动,然后才感到地面左右摇晃?”从而引导学生归纳出纵波和横波的特点。遇到发生地震时。学生可根据大地震动的情况,立即判断出是否地震。
3、立足课堂教学,是实施灾害教育的保证。通过地理教学,要让学生知道灾害时自救与互救结合的有关知识。教给学生每种灾害发生时的自救和相互救助的方法,避免因束手无策而带来生命财产的损失。要通过地理教学使学生知道每种自然灾害在刚开始形成之时,很多并不具有对人类生命财产的破坏能力,只有随着它的发展和移动才会对生命财产具有破坏能力。如果能在其发展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是完全能够预防和降低其破坏程度的。2009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发生8.5级地震并引发海啸,滔天巨浪席卷印度洋沿岸地区,许多当地居民和游客措手不及,给海啸溺死。在这次地震海啸中,英国的一名10岁小女孩,在泰国吉岛游玩时,突然发现海水迅速退去,想到这是两周前在课堂上学到的海啸来临的先兆,便告诉父母和其他游客,使一百多名游客在海啸来临前及时撤离,避免了悲剧的发生。通过这个案例,使学生认识到正确掌握自然灾害的一些先兆,可及早做好防灾害准备,可避免自然灾害发生时所造成的人员伤亡。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
灾害问题
综合治理
作者许飞琼,女,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教授。地址:北京市,邮编100081。
自古以来,中国就是多灾之国,各种灾害,尤其是水灾、旱灾、地震等自然灾害一直是威胁国计民生的重大负面因素。近数十年间,尽管国家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并在大江大河治理与抢险救灾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我国的灾害问题仍然处于不断恶化之中。
据统计,在“十一五”期间,我国仅自然灾害就造成22亿人次受灾,10.3万人因灾死亡、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2.4万亿元。水利部副部长鄂竞平曾通报,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国年均洪涝灾害损失约占同期全国GDP的1.8%,而在严重干旱年(以2000年为例)的旱灾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2.5%,一般干旱年(20世纪90年代平均)的旱灾直接经济损失占GDP的1.1%。以农作物灾害为例,20世纪70年代年均受灾面积是4112.4万公顷,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的32,19%;进入本世纪头十年,年均受灾面积上升到4444.8万公顷,成灾面积占受灾面积之比高达53.85%,灾情日趋严重的趋势非常明显。
存这样的大背景下,少数民族聚居的西部地区因地质构造特殊,地理地形差异大,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各种灾害更是频发,灾害成为西部民族地区仍然处于落后与贫困状态的一个深刻原因。因此,研究西部民族地区的灾害问题并对其进行综合治理,客观上关系到少数民族人口的治贫脱贫,关系到民族团结与社会安定以及西部民族地区的长远发展。本文以西部民族地区为考察对象,揭示西部民族地区的灾害问题及其深刻影响,在剖析现行减灾模式的条件下,提出强化西部民族地区灾害综合治理的政策建议。
一、西部民族地区的灾情分析
西部民族地区(包括广西、贵州、云南、四川、、新疆、青海、宁夏、甘肃、陕西、内蒙古、重庆等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是我国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土地面积达600余万平方公里,约占西部国土面积的90%。分布有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盟)和83个自治县(旗),跨居南北30多个纬度,形成了特有的复杂气候条件,加之地理与地质结构复杂,使西部民族地区成为自然灾害群生群发的地区。
(一)自然条件相对恶劣,容易形成各种灾害
少数民族聚居相对集中的西北地区,以高原、山地、沙漠、戈壁为主,干旱与水资源短缺是基本的环境特征,其河流亦多为季节性河流,除陕西省降雨量较多外,其他省区的降雨量都在400毫米以下,属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特别是兰州、包头以西的广大地区,除伊犁河谷外,年降雨量多在200毫米以下,属严重干旱地区。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西北地区的气候十旱化还在增强,南疆地区的沙尘暴持续不断,内蒙古草原的荒漠化更是成了当今风沙天气、沙尘暴的主要发源地。同时,北疆地区的大雪与冰川融化还会生成水患。
在少数民族聚居相对集中的西南地区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2%,位于我国三大灾害带中的沿江灾害带与山前灾害带的交汇部位,是典型易灾的喀斯特岩溶地区,其碳酸盐岩出露地区的面积达91—130万平方公里。该地区山高沟深,耕地极少,土质极差,地质灾害严重,地方病与传染病流行。加之该地区的多山地貌和江河众多,极易形成洪涝灾害,近年来在降雨量充沛、水资源集中的同时,又连年发生大面积干旱。
与此同时,由于中国大陆构造变形的主要动力来自印度板块对青藏高原的推挤,全国的地震分布具有明显的西强东弱特征,新疆天山南北、青藏高原、川滇地区、内蒙河套盆地、宁夏银川盆地和六盘山区等都是强震集中发生区。
可见,西部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是相对恶劣的,这种与人居条件不相宜的自然环境,容易生成各种自然灾害。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防灾减灾任务较之其他地区更加繁重。
(二)灾种多样,灾害频发,灾情严重
从历史统计与近年来的灾情公布情况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的灾害种类除海洋灾害外,几乎涵盖了世界上所有的自然灾害。以地震为例,有历史记载以来,以东经107度为界,西部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91次,东部只发生过27次。汶川大地震使北川羌族自治县遭到毁灭性的打击;青海玉树地震同样使大批藏族同胞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家园。
旱灾、水灾是西部民族地区最主要的灾种。北部干旱区几乎年年干旱,有些年份是一年多旱,近年来在西南地区也频繁发生旱灾;水灾主要发生在西南半湿润地区,在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区无年不灾,这一灾种在新疆北部、甘肃等地区也不时发生。
雪灾是西部民族地区又一主要灾种,它是由于大量的降雪与积雪对牧业生产及人们日常牛活造成危害和损失的一种气象灾害。我国的草地面积约占世界草地面积的13%,占国土面积的40%,其中牧区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青海和甘肃等地,这些省区每年为国家创造约20%的畜牧业产值。而一旦发生雪灾,不仅影响冬季放牧,而且严重威胁着因前期十旱累积而特别脆弱的冬季畜牧业生产,从而制约我国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西部民族地区还有风灾、沙尘暴、冷冻害、冰雹、滑坡、泥石流等各种灾害。以哈萨克族集中聚居(占当地总人口的51.76%)的新疆阿勒泰地区为例,据笔者调研,2012年就先后遭受雪灾、低温冷害、旱灾、雹灾、洪涝、地震、病虫害等自然灾害46次,受灾人口占总人口的21%以上。
西部民族地区还是我国荒漠化和沙化最严重的地区,新疆、内蒙古、等地区的荒漠化面积占全国沙化面积的80%。日益严重的荒漠化导致了沙尘暴频繁发生,它又进一步加剧了西部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进而成为制约当地发展的重大因素。西部民族地区还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据统计,西部地区的水土流失面积达297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83%。可见,西部民族地区是多灾之国中的多灾地区。
(三)农牧区生产具有脆弱性
在灾害学研究中,脆弱性通常指在一定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孕灾环境区域内特定受灾体对自然灾害表现出的易于受到伤害与损失的性质,是区域自然孕灾环境与各种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一般而言,西部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牧业生产占有重要地位,农牧民亦构成了少数民族人口的主体,其共性是受气候及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巨大,从而在生产与生活中表现出较其他地区及群体更为显著的脆弱性。
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的农牧业迄今仍然是传统型农牧业,新疆、、内蒙古等还有部分牧民处于游牧、半游牧状态,基本上“靠天”吃饭,一旦遭灾必定造成农牧业损失。在北疆地区、藏北地区及内蒙古,雪灾是导致牧业生产损失和影响牧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一旦遭遇大雪灾,牧民往往要遭受损失。因为草料供给通常只能按照正常年景的需要储备,而如果未发生大雪灾,过量储备草料同样会形成重大损失。正是这种农牧业生产的脆弱性,使农牧区群众在灾害面前往往很被动。
另一方面,西部民族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与生活水平虽然有了较大提升,但很难主动采取防御或抗御自然灾害的措施,特别是游牧、半游牧状态下的牧民更不具备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而这些地区的旱灾、水灾、雪灾、风灾、雹灾、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加之人口增长、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毁林毁草开荒等不合理开发,原本脆弱的生态进一步遭受破坏;水土流失日益严重,有的地方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难以保障,形成人口、资源、环境的尖锐矛盾,陷入资源破坏、环境退化、贫困加深的恶性循环中。如新疆的塔里木河、甘肃的石羊河等就是生态脆弱河流,对人类活动干扰十分敏感,遭受破坏恢复难度极大。西部民族地区同时还是地方病高发区,地方病和传染病流行,更加剧了这些地区的生产与生活脆弱性。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些在其他地区可能不会致灾的自然现象,在西部民族地区却可能造成极大的损失,而要想依靠群众自己的力量来抵御各种灾害的袭击显然是十分困难的。
(四)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薄弱
在严重的自然灾害面前,西部民族地区如果不能减轻灾害及其损害后果,便不可能彻底根治贫困落后局面,并走上正常、健康、持续发展道路。防灾减灾需要相应的财力投入与人力投入,而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相对落后、财力薄弱,也缺乏相应的防灾减灾人力与技术投入。以财力为例,尽管中央财政对西部民族地区的财政补助数据未公布,但从这些地区的财政收支预、决算数据来看,可以发现,西部民族地区的地方财力是十分有限的。如的公共支出90%以上靠中央财政补助,新疆的公共支出60%以上靠中央财政补助。2011年中央财政对广西、内蒙古的补助规模均超过1500亿元。宁夏2010年全区公共财政支出 557.5亿,而公共财政收入只有153.6亿,这一年中央转移支付给了宁夏300多亿。在人力方面,不仅居民居住分散,难以形成防灾减灾的合力,更重要的是无法吸引专业的防灾减灾人才,呈现的是灾情日趋严重,而防灾减灾专业队伍建设却异常滞后。财力与人力方面的双重制约,直接影n向着西部民族地区的防灾减灾效果。
(五)灾害问题具有典型的灾害一贫困链条效应
在东部地区,尽管各种灾害也常常发生,但因灾致贫的现象基本上得到了根治,因为发达地区灾后的自我修复能力很强,补偿机制也较健全。而在西部民族地区,灾害贫困的链条关系依然紧密,多数民族聚居地区是灾贫交加,灾害频发导致贫困加深,而贫困又制约着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即使是在平灾之年摆脱了贫困,灾年重返贫困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成为不少集中连片地区致贫的最主要、最直接原因。如青海藏区由于自然灾害频发,因灾返贫率就高达25%,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根据国家民委对民族地区农村贫困的监测结果,2007年末,民族地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为773.6万人,占当年全国绝对贫困人口的52.3%;低收入人口占全国低收入人口的52.1%;绝对贫困发生率为6.4%,比全国高出4.8个百分点。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4个百分点。因此,如果不切断灾害一贫困之间的链条,西部民族地区就无法真正摆脱贫困与落后。
二、现行减灾模式不利于西部民族地区的防灾减灾
西部民族地区的灾害问题长期以来得不到有效治理,除了自然规律和自身抵御灾害能力薄弱外,还与国家现行的减灾模式密切相关。毫无疑问,要减轻西部民族地区的灾害危害,必须尊重自然规律,并提升西部民族地区的防灾减灾能力,但如果不重视国家现行减灾模式的缺陷并加以改进,这一目标仍会长期落空。我国现行的防灾减灾模式,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的,它具有中央政府主导、部门分割、重救轻防、资源配置失衡等典型特征。从国家层面出发,防灾减灾T作在近十年间确实得到了重视,但现行的防灾减灾模式并不利于西部民族地区的减灾。
(一)重发达地区轻落后地区的防灾减灾取向,使西部民族地区成了国家防灾减灾体系中的短板与薄弱环节
在国家的防灾减灾政策体系与资源配置中,由于发达地区人口稠密、物质财富集中,一旦发牛灾害所造成的直接损害后果也会较为严重,因而会受到高度重视。而西部民族地区由于地广人稀、城镇化率低,在实践中不可能得到与东部地区同等程度的重视。总体而论,国家关注东部、中部地区的灾害问题要高于西部地区,各种防灾减灾投入也是东部、中部地区要多于西部地区。例如,我国的防灾减灾主要是各种灾害监测、预报与各种防洪、抗旱、抗震工程建设,东、中部地区的灾害监测网络化建设是健全的,绝大多数城镇对灾害是设防的,而西部地区则明显不足。在水利建设方面,国家一直将注意力放在大江大河的治理上,但又主要集中在这些江河的中下游地区,对于其西部源头则关注不够,投入也就严重偏少。再如,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方面,全国的平均水平在20%以上,东部地区部分流域高达80%以上,而西南地区的水资源异常丰富,但由于投入不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仅11.2%,工程性缺水问题非常严重,这是导致西南地区连年干旱的重要原因。
尽管在国家财力薄弱的条件下,采取这样的取向有其合理性,但在国家财力持续超速增长之后,再长期如此就更加难以扭转东、西部发展失衡和西部民族地区与发达地区差距日益扩大的格局。因此,在西部民族地区财力薄弱与群众抵御灾害能力严重不足的条件下,特别需要国家层面更多关注西部民族地区的防灾减灾,这在现阶段显得至关重要。
(二)部门分割、重救轻防的现行防灾减灾体制。使西部民族地区的灾害问题难以得到有效的治理
一方面,我国现行的灾害管理体制基本上是按照灾害种类分类管理的,在实践中表现出条条分割与块块分割,往往形成重部门单一行为、轻部门协同与社会联动的现象,直接影响着防灾减灾的效力。
根据现行体制,政府系统的涉灾部门就多达30多个,地震、水旱灾害、病虫害、水土流失、海洋灾害、台风、火灾、爆炸、交通事故、传染病等分别由地震、水利、国土、农业、海洋、公安、安监、卫生等部门主管。不仅如此,还存在着“条外有条”、“块外有块”及特殊的“条块关系”,如党、政、军在重大灾害面前的一体化指挥问题,跨区域的灾害治理问题,以及上级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当地政府管理的脱节,都是现行体制未能有效解决的问题。这种体制虽然有一定的便利,但因缺乏综合管理机制和部门之问的有效协调机制,带来的是灾种分割、城乡分割及管理分割,并具体表现为政策分割、资源分割,其后果便是灾害管理中的缺漏与交叉并存,进而直接影响着防灾减灾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时甚至相互之间产生抵消作用。
在西部民族地区,除直接涉灾部门的管理分割外,国家的扶贫政策与减灾政策并无直接关联,扶贫投人不考虑减灾效果,而防灾减灾又未被当作有效的扶贫,这对于切断西部民族地区灾害一贫困之间链条的迫切要求显然极为不利。例如,在西南民族地区、新疆阿勒泰地区等,国家投入的扶贫款主要用于上工业项目,没有专门的防灾减灾支出,而一些丁业项目上马后,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带来部分经济增长的效应,却进一步导致了灾情的恶化,并未带来长远的缓贫或减贫效果。再如,在灾害监测与灾情信息方面,亦存在着部门之间相互封锁、信息不畅等现象,它直接影响着防灾减灾的推进,这种状态在西部民族地区表现更为突出。
另一方面,长期以来,我国在应对灾害问题时形成了重救轻防的传统。在防灾方面往往投入不足,而一旦发生灾害,特别是巨型灾害,救灾与灾后重建却又不计成本,其带来的直接效应就是对灾害问题忽视事先防范。地方政府与公众防灾意识淡薄,如西部民族地区的城镇大多不设防,乡村更是普遍不设防。甚至在一些西部民族地区遭灾后的重建中,亦不乏忽视防灾的例子,有的灾区高标准重建后又在时隔不久后的自然灾害中毁掉。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国家投入了巨额的重建费用,但在陇南与川北地区因忽略灾后重建的防灾措施,致使一些已经重建好的公路设施在2009年的洪灾中再次被冲毁,巨额重建投入化为乌有,这些地区的灾后生产与居民生活亦受长期影响。
由于国家现行的防灾减灾模式直接延伸到西部民族地区,其缺陷在西部民族地区又被放大了,它导致的结果必然是西部民族地区的灾害问题长期难以得到有效的治理。
(三)公共资源配置失衡,使西部民族地区畸高的减灾救灾成本往往得不到有效顾及
从总量而言,我国的防灾减灾投入不足,投入结构亦不良。近30年来国家在防灾减灾方面的投入不仅未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增长,许多地方基础设施防灾标准偏低或已年久失修,在一些领域甚至出现严重的负投入现象。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在许多地区全靠吃计划经济时代兴修的水利设施的“老本”,西部民族地区水利建设的荒废是水旱灾害恶化的重要原因。在国家总量有限的投入中,西部民族地区分得的份额更是偏少。例如,在地质灾害治理方面,西南地区是多发区、重灾区,这一地区在2003 2007年问因地质灾害导致的直接经济损失占全国的比重平均为36.7%,而防治地质灾害的投入却只占全国的18.5%。在水土保持方面,全国有646个水土流失严重县,但国家投入长期偏低,最高的2009年投入为29.94亿元,不到当年GDP的万分之一,只有200多个水土流失严重县开展了重点治理,绝大多数水土流失严重县无钱治理。这对于主要受害于水土流失及其衍生灾害的西南民族地区的自治县而言,无疑是对有效减灾的极大制约。
与此同时,由于西部民族地区复杂的地理与气候条件,加之居住分散,其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也会大大高于内陆及沿海地区。例如,农村饮水安全是民生工程,也是减灾工程。根据国家制定的《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二五”规划》,2011—2012年中央投资于该项工程的资金分别达到202亿元、280亿元,国家针对民族地区与西部地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人均投资为580元,较全国人均投资536元高8.2%,但也需地方配套资金。然而,西部民族地区地广人稀,人均投资虽然要高于全国水平,但集中起来却解决不了问题。
在牧业区,对灾民的救助不仅是要解决人的吃穿住用等问题,还需要解决牲畜的饲料及避难场所等问题,因为牲畜既是牧民的生产资料,又是牧民的生活资料,牧区的救灾必须是人畜同救,一旦牲畜因灾死亡,牧民也就失去了一切。然而,对牲畜的救助迄今尚未纳入中央政府的有效救助范畴。笔者在阿勒泰地区的调研中,牧民就反映因对牧畜救助乏力而对其来年的生活与生产造成直接影响。
此外,在救灾工作中,即使西部民族地区的灾民能够得到足够的救助,但实施救助的工作成本却要高昂得多。如新疆、地区因疆域辽阔、地形复杂,救灾成本就要高于东部省的3—5倍,因为要将救灾物资等顺利运送到灾区与灾民手中,必然要耗费更多的人力、物力,其中交通工具的使用成本就要高若干倍,但国家在这方面显然还未充分考虑并采取相应的特殊扶持措施。以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建设为例,国家先期设立了天津、沈阳、哈尔滨、合肥、郑州、武汉、长沙、南宁、成都和西安等11个中央级救灾物资储备库。近年来虽开始建设新疆乌鲁木齐、青海格尔木国家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但西部民族地区一旦发生大的灾害,救灾物资运距过远、运输时间过长的问题依然无法解决,不仅影响救灾工作的时效,而且大大增加了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因此,现行政策体系下的公共资源配置并不利于西部民族地区减灾救灾。
(四)资源税收政策与生态补偿机制不健全,既使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不足,亦使西部民族地区灾情趋向恶化
西部民族地区是我国十分重要的资源供应区域,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森林资源储量丰富,更是我国大江大河流域的主要发源地,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长期以来,东部发达地区在利用西部地区的资源时往往需要西部地区付出相应的环境代价,然而,我国并未建立起能够让西部民族地区合理分享的资源税收政策。同时,作为大江大河流域的发源地,以及为了保障东部地区的环境,西部民族地区还肩负着保持水土的重大责任,而相应的生态补偿制度却迄今仍未建立起来。例如,青海是著名的“三江源头”,却长期处于落后状态,近几年来开始步入快速工业化轨道,生态环境亦面临着破坏的危险,一旦“三江源头”受到污染,损害后果将波及全局。如果不让青海发展工业,其落后局面又不可能改变,伴随少数民族人口的增长,对自然资源的索取同样会恶化生态环境,导致自然灾害进一步恶化。
此外,我国一直采取政府包办救灾的方式,特别是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灾害等发生后,这种传统事实上得到了强化,从而使应当伴随市场化改革而发展起来的市场机制(如商业保险)与社会机制(社会救灾)受到了抑制,进而影响了利用市场资源与社会资源防灾减灾的动员能力。例如,2008年我国南方发生冰雪灾害,直接经济损失1516.5亿元,保险补偿20亿元,仅为灾害损失的1.3%;2008年汶川地震损失8451亿元,保险补偿16.6亿人民币,只占地震损失额不到0.2%。在这种极为有限的损失补偿中,西部民族地区的保险灾害损失补偿几乎为零。一些在西部民族地区发展的企业,甚至包括部分中央企业亦更多考虑自身经济利益而忽略防灾减灾。
与此同时,计划经济时代曾经流行的让农牧民出义务工来兴修水利等防灾设施的政策亦被取消,而国家又未同时建立新的投入补偿机制,从而导致防灾减灾实际投入的下降。类似情形尽管在东部地区也存在,但发达地区的保险业发展水平、社会救灾慈善事业的发展还是较西部民族地区要发达得多,自我组织能力与资源动员能力也强得多。因此,群防群治传统的舍弃与取消农牧民兴建水利设施义务工的做法,对西部民族地区的防灾减灾工作影响明显要大于东部、中部地区。
三、重视对西部民族地区灾害问题的综合治理
西部民族地区的灾害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发展问题,也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并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治理的问题。从历史经验来看,西部民族地区的灾害问题并非不能有效治理,因为其面对的主要是自然灾害,而自然灾害一般有其客观规律,只要尊重自然规律来应对,便能够取得成效。西部民族地区灾害问题的治理应当是一项综合性的治灾治贫与发展工程,迫切需要有效协同、多管齐下。
(一)必须确立发展与减灾同步、减灾与扶贫脱贫相结合以及综合治理灾害问题的新理念
西部民族地区因灾致贫与因灾返贫现象时有发生,这就要求多灾地区应当树立减灾就是发展、减损即是增长的新理念,因为能够治理灾害并使灾害损害后果得到减轻,就等于获得了实质性的增长与发展。因此,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应当是必须包含减灾在内的发展,扶贫与脱贫工程应当是包含减灾效果在内的民生工程,在考虑和推动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时,不能只见GDP增长,同时还应当看通过对灾害问题的有效治理而带来的减灾效果。为此,国家埘西部民族地区的扶持政策,以及西部民族地区的考核制度均应当充分体现出发展与减灾同步、减灾与扶贫脱贫相结合的发展理念,将减灾作为治贫、缓贫,乃至灭贫之根本。与此同时,还需要树立对灾害问题进行综合治理的防灾减灾理念,统筹防灾减灾的各个阶段、各种措施手段、各类资源。因为在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日益交织在一起、灾害链条与灾害损害后果链条及其对整个经济社会的影响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如果仍局限于灾种分割下的具体灾种应对,忽略各种灾害问题并非孤立的事实,便只能采取相互分割的技术方案与手段,其综合防灾减灾效果必定不好。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灾种分割格局与传统体制的束缚,强化针对灾害问题的综合治理,包括统筹规划应对灾害的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合理布局防灾减灾设施,整合当前过度分割的资源配置,力求取得综合的防灾减灾效果。
(二)科学规划国土资源开局,在全国灾害治理一盘棋中优先治理西部民族地区的可控灾害
西部民族地区承载着国家的环境保护、资源供应,以及民族团结、戍边卫国等重大责任,需要科学规划国土资源开局。国家应当充分考虑到西部民族地区的生态保障功能,既不能让西部民族地区不发展,也不能只顾短期利益滥开发、乱开发。在保护西部民族地区生态方面还需要继续加大力度,应当面向西部民族地区实施生态修复工程,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可控灾害从优处理。例如,在笔者调研过的新疆阿勒泰地区,季节性冰雪融化导致的泥石流等灾害其实是可控灾害,只要建设相应的拦蓄工程即能够取得长期的减灾效果,但因当地财力薄弱而缺乏治理,致使类似灾害后果年年发生,甚至一年多发。在笔者调研过的黔西南地区,其降雨量丰沛,水灾、干旱其实是可控灾害,只要搞好水利建设,即能够获得一劳永逸的防灾减灾效果,但同样因缺乏投入而年年遭遇灾害袭击。在新疆、、内蒙古、甘肃等少数民族牧区,亦可以通过修建牧民定居点,并发展饲草生产来从根本上解除雪灾等对畜牧业及牧民的长期危害。可见,西部民族地区的许多灾害是完全可以有效控制的,要避免其反复致害,就必须有相应的投入,中央政府无疑需要承担起更多、更大的支援责任,并需要有相应的倾斜政策,包括财力投入与人力、物力投入。因此,国家应设立防灾减灾专项预算,其中也应为西部民族地区设立专项防灾减灾补贴制度。在西部开发与扶贫政策的投入中,亦应单列一块专门用于西部民族地区的防灾减灾,优先并重点治理西部民族地区的可控灾害。如此所产生的必定是长期的综合的减灾效果。
(三)因地制宜,突出重点,治本与应急相结合
西部民族地区的灾害主要是自然灾害,而自然灾害受地理地形与地质条件的影响,大多有规律可寻,即灾害发生的季节性与地域性特征明显,灾害治理需要因地制宜。如的雪灾主要集中发生在秋冬年初,且主要集中在藏北的那曲地区和阿里西部地区;新疆的雪灾主要发生在冬季,地域则是以北疆与西疆地区为主要发生地。如果提前做好了牲畜转场与草料准备,是可以减少,甚至避免牲畜损失发生的。再如,对牧区的防灾减灾,关键在于最大限度地降低灾害性天气过程造成的损失,如果在提前预报灾情信息的同时,大力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饲草料地,提高草地载畜能力,并建立饲草料贮备信息报告制度,提前安排饲草料缺口区域的供应对策,受灾牧畜便可以安全度灾,灾害损失便可避免或者得到有效控制。
同时,治理西部民族地区的灾害问题还需要突出重点,即区域主要灾害的防控至关重要。例如,贵州铜仁地区和黔西南布依族自治州11个县、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7个县,全部为水土流失严重县,对这些地区的灾害治理就必须强化水土保护,不仅要继续推进退耕还林政策,还要在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与各类工程项目建设中将保持水土纳入优先范畴并加强监管。此外,还需要针对西部民族地区的区情调整国家现有的治理政策。例如,国家对大江大河的治理主要集中在其中下游区域,而作为这些主要河流源头的西部却得益甚少;近年来国家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亦有流域面积规定,西部一些河流(如新疆阿勒泰地区)因流域面积或河流长度不够而不能纳入,这种无法兼顾西部西部民族地区区情的国家政策,导致西部民族地区的一些可以控制的灾害长期得不到有效根治。因此,对西部民族地区的防灾减灾,国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灾种结构与灾情特征,需要有适合当地的灵活政策,只有解决好西部民族地区的主要灾种危害,才能使西部民族地区的灾害问题得到有效治理。
(四)重视提升西部民族地区公众的防灾减灾素质,建设防灾减灾专业人才队伍
在普及宣传防灾减灾知识,并提升公众的自觉意识与应对灾害的技能的同时,对西部民族地区特别需要考虑其特有的习惯与传播方式,以提升其防灾减灾素质。因此,应当设立民族语言的防灾减灾专题节目、读本及其他相应的具有民族特色的防灾减灾宣传品等,并通过防灾减灾知识及技能传授与相应的政策扶持,让西部民族地区的群众把防灾减灾(如修建房屋选址时考虑如何避灾,以及增强建筑物的防震功能等)变成维护自身生命与财产安全的自觉行动。在地震、山体滑坡、泥石流、洪水等灾难多发地区,更要有针对性地进行防范和自救知识的宣传普及,并定期开展防灾演习,做到警钟长鸣,有备无患。另一方面,还应当尽快形成西部民族地区的防灾减灾专业人才队伍,包括将西部民族地区的防灾减灾人才培养与专业队伍建设纳入到西部开发与西部民族地区发展战略中去。让西部民族地区能够吸引并留得住所需要的防灾减灾专业人才,强化西部民族地区基层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真正构建起专业防灾减灾与群防群治协调配合的灾害治理格局。
(五)大力发展保险业,特别是农牧业政策保险与巨灾保险
从发达国家的灾害治理经验来看,保险业往往充当着防灾减灾体系的生力军,因为它可以利用市场机制来调动广泛的社会资源并用于灾害补偿,同时还可以提供专业的防灾减灾服务。然而,在我国保险业发展滞后的大背景下,西部民族地区的保险业尤其落后,国家现行的农业政策保险亦不能惠及西部民族地区。据统计,2010年我国的保险深度(保险业收入占GDP之比)仅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55%,其中直接应对灾害损失补偿的非寿险(财产保险)只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45%;同年我国的保险密度(人均保险费支出)仅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25%,其中非寿险只相当于全球平均水平的20%。西部民族地区的保险业更是落后,如新疆2010年、2011年保险密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5%、13%。2011年西部12个区域保险市场原保险保费收入在全国原保险保费收入中的占比仅为18.72%。这使得市场机制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减灾与灾害损失补偿中作用异常微小。如前文所述,2008年汶川地震损失8451亿元。保险补偿不到地震损失额的0.2%。因此,西部民族地区一旦遭灾,只能依靠政府救灾,它不仅无法满足补偿需要,而且进一步强化了西部民族地区对政府的依赖性。
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重视西部民族地区保险业的发展。其可行措施主要自。二:一是急切需要改变现行农业政策保险只在粮食主产区实施的做法,这一政策应当惠及西部民族地区,特别是牧区的畜牧业应当平等享受这一政策保险的补贴。二是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前已述及,西部民族地区的地震、洪水灾害频发,但一般商业保险不愿意承保,借鉴国外经验,同家宜尽快建立巨灾保险制度,即将地震、洪水等巨型灾害纳入巨灾保险范畴,通过政府专项补贴由专门的保险公司承保,政府再承担相应的再保险,以便调动保险公司的积极性,最终使西部民族地区的受灾居民得到相应的补偿。如果农业政策保险与巨灾保险制度能够建立并惠及西部民族地区,保险机制将对减轻西部民族地区的灾害损失,并提高灾害损失补偿水平做出重要贡献。
(六)积极探索西部民族地区“大扶贫”的框架思路。实现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
2016水务局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总结一
我局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及宣传月活动,取得明显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部署
接到有关通知后,我局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宣传活动。一是要求机关各股室及局下属各单位务必抓住防灾减灾日和防灾减灾宣传月有利契机,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二是指定股室和工作人员负责。三是制定落实宣传活动工作方案,确保宣传活动富有成效。
二、加强排查,消除隐患
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6月1日我省也将进入汛期,我们开展了汛前检查,对全县的23处闸、涵,10处险工及新建堤段进行了排查,对检查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落实度汛方案,储存防汛物料、安排防汛人员,组织防汛培训,消除安全隐患。
三、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我局以增强防汛意识、提高自防自救能力为宣传目标,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宣传活动。一是向全局干部职工发放《防汛知识》书籍,组织干部职工观看抗洪抢险纪录片,学习有关防汛法律法规;二是结合具体实际,深入开展防汛知识进施工现场活动。在工程施工现场张贴防汛标语,向施工人员宣讲防汛减灾知识等,切实提高施工人员安全度汛意识;三是在局办公大楼前悬挂防汛防灾横幅,印发宣传资料等;局下属各单位分别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宣传防洪法规和防汛知识,普及灾害基本知识和防灾避险、自救互救基本技能。
通过积极开展防灾减灾日及宣传周活动,使广大干部群众提高水旱灾害防范意识,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下一步,我局将逐步建立防汛抗旱减灾宣传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提高群众的防汛抗旱减灾意识,不断提升群众防汛避灾自救和互救的基本技能,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防汛抗灾减灾局面。
2016水务局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总结二
随着全国第8个防灾减灾日的来临, 5月12日,区水务局防汛办联合气象局、教委走进了卢沟桥二小学,莲花池公园向广大师生、百姓们宣讲了汛期防灾减灾及气象知识。卢沟桥二小校长张利民,教委服务中心副主任田秀生参加此次活动。
区气象局副局长张久山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卢沟桥二小学的师生们介绍了气象预警信号等级及今年的气候特点。区防汛办主任蔡捷向莲花池公园内的居民们讲述了防灾减灾工作现状及防汛相关避险知识。
随着夏季的到来,降雨逐渐增多,雷电、泥石流、道路积水等问题也将伴随而来。因此,学生们、百姓们要通过电视台、广播、手机等通讯平台及时了解天气变化,提前安排好出行和应带雨具。特别是暑假期间,正值汛期广大师生们要及时远离河道、山坡,转移到安全地带。降雨发生时,百姓们若经过有积水的低洼道路或立交桥时,要听从交警指挥,若无交警,千万不可强行涉水,更不要在广告牌等高空悬挂物地下躲雨,以免被坠落物砸伤。
通过此次宣传活动,提高广大师生和百姓的防汛安全意识,提升了整个社会的防汛自救能力,同时对普及防汛安全知识和提高学生、百姓自护自救能力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2016水务局防灾减灾宣传活动总结三
5月25日上午,由新华区水务局承办的防灾减灾系万家,关爱生命靠大家宣传活动在国美广场隆重举行。我单位在区委区政府统一领导下,认真组织领导干部群众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活动,大力普及科学防灾减灾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领导重视,提高认识,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
接到文件后,我局立即召开党组会,及时进行了传达,制定了我局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教育活动方案,安排部署我局具体的宣传活动,做到无灾防灾,警钟长鸣。会后,各相关科室严格按照职责分工,进一步细化完善方案,制订出了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活动方案,加强协调配合,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系列活动。
二、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
(一)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周活动。
充分利用阳关热线、微信,全方位、多角度地做好防灾减灾宣传工作。局办公室在局域网开展了有关防灾减灾信息、知识和防护自救等内容的微信宣传,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技能,使广大群众了解防灾减灾的意义,增强人民防灾减灾的自觉性。
(二)积极查找防灾减灾薄弱环节。
以突出减灾从社区做起为主题,在显著位置悬挂大型宣传条幅, 提高防灾减灾意识,确保了机关工作和居民生活的正常开展。
(三)以防灾减灾宣传活动为契机,大力推进防灾备灾工作深入开展。
在认真开展防灾减灾各项宣传活动的同时,我局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做好当前防灾备灾的各项工作,深入开展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制订落实整改方案, 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加强救灾物资储备,推动防灾备灾工作深入开展。
(四)积极探索防灾减灾长效机制,做到防患于未然。
【关键字】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要性;措施
近几年,我国是受多种灾难袭击最多的国家,这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很多的不利影响,所以对于灾难的发生有了深刻的警视与教训,引起灾害的原因有人为和自然两种,或者两者综合作用下产生的灾害,要想让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所保障必须把防灾减灾作为一项重要的任务来对待,所以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土木工程中包括了桥梁工程、房屋建筑等。
1.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
人类是整个地球中的一小部分,地球中还包含了水、空气、岩土和生物等,只有在这些物质共同作用下才能促进地球的可持续长久的发展,任何一个物质被破坏了都会让这整个发展圈失去了平衡,从而威胁到人类的正常生存和发展。比如对动物的过度不杀和对矿石的无原则的开采,占用大量的耕地都会导致这个生存圈失去平衡,导致生态被破坏、能源严重短缺和资源的枯竭情况发生,但是从土木工程所演变的历史发展可以看出土木工程在一开始就在防灾减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比如一开始的早期人类为了防患猛兽而构建的居住巢,之后发展为了山洞,最后成为了房屋建筑,都能够抵挡得住自然和认为带来的灾害,最大限度的降低了灾害带来的破坏程度,当代的土木工程结合了很多的新技术的发展,比如核电站的建设,在建设过程中必须要以混凝土作为反应堆,这样能够有效的防止核泄漏。在土木工程的建设中有着建设周期长但是服役的周期更长的特征,无论一个行业发展多么的迅速都离不开土木工程,土木工程能够为各行业发展奠定鉴定的基础。
2.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有防御性、超前性、基础性、普遍性、永恒性等,可以有效的预防地震、旱灾、强风灾带来的影响,土木工程结合多种科学手段设定预防措施,在防灾减灾中功不可没。
2.1做好地质勘测是防灾减灾的基础工作
在地球刚开始运行的时候就伴随着各种灾难的发生,灾难是可预防但是不可控制的,灾难具有全球性和随机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虽然灾难可以有效的预防,在某种程度上减少损失,但是一些人为性的破坏却很难预料,在我国的土木工程院校专门设定了工程地质勘测这一门学科,充分体现出了地质勘测在土木工程中占据着重要的作用,而工程的地质勘测工作为防灾减灾工作奠定着坚实的基础,在一项工程设立之前,一定要对该工程的地形、底层岩性、地貌等因素进行开测,这是最基础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如果这项工作中出现了差错,会影响整个工作的运行,甚至会导致灾害的发生。
2.2施工建材在土木工程的应用
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起着防范性和恒久性的作用,土木工程最开始的建造目的是为了防风防雨,抵制一些自然灾害,到了现在土木工程是在新技术中运用的,实现了超前防灾减灾,土木工程的建筑材料投入大、周期长,国家单独设立了建材行业的行为规范法规,用来更好的服务社会,在防波提和修大坝工作中需要利用建筑材料与减震装置来最大限度的削弱灾害的发生情况,如今,我国发明了很多的新型建筑材料,比如钢化玻璃、节能混凝土、刚纤维等,根据工程的地质状况与施工的要求来选择相对应的施工建材是防灾减灾的重要措施和条件。
2.3建筑结构设计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建筑结构设计是采用科学的战略来战胜所谓的自然灾害的有利条件,当今建筑结构设计是人类的智慧结晶,工程项目中能够采用高强度的施工建材,甚至在海底都可以开隧道,很短的时间也可以让一座大楼瞬间建造起来,这些优秀的创作都是因为精确的建筑结构设计,一项优秀的建筑结构设计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减少灾害的发生频率,当发生地震时,人们会被困在一个建筑空间里,这时候建筑的结构设计就起到了作用,先进的科学水平设计能够巧妙让人有躲藏的地方,土木工程已经作为一门专业学科走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优秀的建筑结构设计能够起到节约空间和解决土地资源紧张的问题,发展地下空间技术成为了当下流行的建设标准,能够合理、综合的利用一些地下空间,把地球上所有的资源合理利用起来,能够有效的控制灾害的发生。
3.土木工程中防止灾害的对策
土木工程是防灾减灾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需要设定专门的土木工程部门,对灾害进行相应的监测、预报、后期处理等,这些指导工作一项都不能缺少,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奠定着重要的基础,在土木工程中要对所有的施工单位实行统一的管理,在施工中要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性,管理人员要服从上级的指挥,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把土木工程工作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去实施,同时,监督单位对土木工程的建造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随时对防灾减灾项目进行研究,充分做好防灾减灾的准备工作,在土木工程中做好监测、预报、灾害后期的处理工作,成立抗震、减震部门,要加大土木工程的经费投入,重视科学性质的发展,创造出学习型、责任型、创新型的土木工程队伍,在建设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在土木工程建设中要想促进社会的整体和谐,国家与政府一定要做好防灾减灾的工作,制定出科学的、具体的灾害防范措施,最大程度的减少灾害损失。
4.总结
土木工程的防止工作关系着人类生活水平的可持续发展,要在土木工程中不断的做到以防为主,能够采用一些先进的科学技术把各项灾害损失降低到最小,保证国民和财产的安全,土木工程拥有着防御性、超前性、基础性、普遍性、永恒性的特征,在防灾减灾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要世界是运用的,那么灾难是不可避免的,所以一定要做好灾难的防范措施,土木工程不仅作为一种防灾减灾手段,还是我国基本的建设行业发展的标志,维护着人类生存环境,促进人类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土木工程是科学发展和人类生产生活的结晶,所以要不断的促进土木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崔京浩.灾害的严重性及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J].工程力学,2006,23(z2):49-77.DOI:10.3969/j.issn.1000-4750.2006.z2.007.
[2] 刘任峰.分析灾害的严重性及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性[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5,(4):163-163,164.DOI:10.3969/j.issn.1673-1069.2015.04.111.
[3] 张望,刘婺.土木工程行业在建工程防灾减灾对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4,(26):255-256.DOI:10.3969/j.issn.1009-6825.2014.26.142.
[4] 熊尧.探究土木工程在防灾减灾中的重要作用[J].速读(上旬),2015,(4):266-266.
摘要: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灾害性天气直接影响着农业生产。本文从农业气象灾害的概念入手,简要概述了气象灾害的类型及原因,着重出了应对气象灾害应采取的措施。希望从防范于应对气象灾害入手,促进农业生产与农民增收。
关键词:农业 气象灾害 举措
我国是世界上气象灾害种类最多、活动最频繁、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在所有自然灾害中, 气象灾害占了70% 以上,其中60% 为农业气象灾害。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人口增长等因素造成的压力越来越严重。特别是近10年来, 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呈现出加大的趋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一个人口大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气候变化会造成我国大多数主要作物水分亏缺、生育期缩短,产量下降,并使我国现行的农业种植制度和作物布局发生改变。因此,研究气象灾害对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对于发展可持续农业是极为重要的,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我国农业生产的基础设施薄弱,抗灾能力差,对气象环境的依赖性很大,尚未完全摆脱靠天吃饭的落后局面。要依靠生物工程、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使我国农业科技和生产力实现质的飞跃。从农业生产的气象环境角度出发,最重要的任务是要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充分利用各种高技术手段,对复杂多变的农业气象环境和农业生产过程进行全程动态和准确的监测,开展有针对性的气象保障和减灾防灾调控服务,使气象科技对农业生产的服务和贡献上一个新台阶。
一、影响我国农业的主要气象灾害
干旱灾害农业干旱不同于气象干旱和水文气象干旱,农业干旱是由外界环境因素造成作物体内水分失去平衡,发生水分亏缺,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进而导致减产或绝收的现象。农业干旱涉及到土壤、作物、大气和人类对资源利用等多方面因素,而且与社会经济关系密切。中国大部地区旱灾严重,干旱缺水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损失比洪涝更为严重,是农业稳定发展和粮食安全的主要制约因素。
二、灾害类型
洪涝灾害农业洪涝可分为洪灾、涝灾、湿害,这3种类型的洪涝密不可分。洪涝的形成与降水量、地理位置、土壤结构、植被、以及季节、作物生育期、防洪设施等密切相关。但多数情况下是由于持续性暴雨、特大暴雨造成江河洪水泛滥淹没或冲毁作物,造成减产或绝收。全国大部地区年降水量集中在夏季,年际变化十分明显,洪涝灾害较为频繁,是影响作物产量的重要气象灾害。
风雹灾害。风灾害是一种局地性很强的农业气象灾害,它对农作物枝叶、茎杆和果实产生机械损伤,造成作物减产或绝收。风雹天气产生于强对流天气系统,是大气的动力条件和热力条件共同作用而成,是由特殊的地理环境和气象条件形成的一种较为常见的自然现象。分布特点总体上来说是山区多于平原,内陆多于沿海,中纬度地区多于高纬度或低纬度地区。青藏高原和祁连山区是我国雹日最多、范围最广的地区。
冷冻灾害。农业冷冻害主要包括低温冷害和冻害,而冻害包括霜冻害和寒潮冻害。低温冷害主要是指作物在生长期间因温度偏低, 影响正常生产,或者使作物的生殖生产过程发生障碍,导致减产的农业气象灾害。冻害是在植物越冬期间,在低于0℃的严寒条件下,作物体原生质受到破坏,导致植株受害或死亡的现象。冻害包括霜冻害和寒潮冻害。冻害一般发生时间是秋、冬、春季,冷害发生在春、夏、秋季。
台风灾害。台风是指在热带海洋上发生的低气压,当近地面最大风速达到或超过17.2 km·s-1时,成为台风。它是一种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热带气旋,台风被列为全球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在我国受北太平洋西部的热带气旋影响,主要发生在浙江以南沿海一象灾害以及由气象灾害引发的瘟疫、环境污染、虫灾、森林草原火灾等气象衍生灾害也将对我国农业生产产生重要影响。
三、气象灾害防御举措
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发展气象防灾减灾事业。应制定《气象灾害防御条例》及配套法规,制定《气象灾害普查办法》、《气象灾害风险性评估管理办法》、《气象灾害调查评估管理办法》等部门规章。同时要加强气象防灾减灾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制定气象灾害普查、评估、灾情收集等相关的技术标准,建立健全气象防灾减灾法律体系。
通过提高全社会防御气象灾害的意识和能力,提高气象防灾减灾水平。提高从事气象灾害防御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充分发挥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与应急系统的建设效益,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对国民经济和人民财产所带来的损失。
做好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工作。针对具体作物品种开展气象灾害指标研究,提高指标确定性和针对性。加强病虫害发生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减少病虫害造成的危害和污染。细化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平台建设,提高农业气象灾害产品的服务效率。至今,人类还无力直接阻止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引起的气象灾害的发生,但是可以通过先进的技术、现代化的手段监测分析大气变化,捕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可能发生的前期征兆,预测气象灾害的发生。如可应用卫星遥感技术,雷达探测技术提高预报精度,延长预见期。目前,我国已建成了4000多个各类气象台站。成功发射了4颗极轨气象卫星和3颗静止气象卫星,是世界上同时拥有双轨气象业务卫星的少数国家之一。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多普勒天气雷达网和沙尘暴监测网、自动气象站网、L波段探空雷达、全球定位系统探空站、飞农业生产气象信息服务保障气象卫星信息服务与保障利用多种气象卫星开展夏粮和秋粮长势遥感监测分析,提供生长期内卫星遥感作物长势及其变化动态。气象气候预测产品应用服务与保障针对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性气象问题,充分运用多种气候监测信息,综合现代数值天气预测、雷达和卫星遥感信息分析预测、现代综合统计预测和中期集合预测方法以及长期气候预测方法等,发展直接针对作物生长关键时段和关键性农业气象灾害的中、短期综合预测技术和长期预测新技术,以及将加工处理的区域性农业气象灾害预测产品更迅速分发到农业生产的决策指挥和服务部门,为作物生长关键时段各类农业气象灾害的减灾防灾调控技术的实施提供咨询服务。
气候影响评价服务与保障。从农业生产过程及其与环境气象条件的相互关系入手,研制新一代的机理性农业气象影响评估模型,进而提高评价分析的客观定量化程度和科学水平,并投入信息保障服务业务,及时提供评价服务产品。利用多种模型集成结果,生成农业气象影响评价服务产品,建成一套可供业务化使用的服务系统,系统有良好的界面,用户使用方便,可为用户提供各种单一的、综合的监测、诊断、预测保障信息。
参考文献:
[1]卢丽萍,程丛兰,刘伟东,覃志豪.生态环境学报2009,18(4)30年来我国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空间分布特征.
[2]孟宪群.浅谈中国的农业气象灾害.
[3]辛吉武,许向春.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举措.
[4]朱兰娟,宋健业.网络信息.2007年第8期.
关键词:防灾减灾;基础设施;效益
中图分类号:F294文献标识码:A
防灾工程是指以防止和减轻正在或可能发生的各种灾害为主要目的的工程,也可以称为减灾工程。与一般工程比较,防灾工程具有受益的社会性、效益的多面性和独特性、投入(资)的动态性、项目的高风险性等特点。重庆市的防灾减灾工程具有自身的优势和不足,在提高防灾抗灾能力时,也给重庆市带来较大的效益。
一、重庆防灾抗灾基础设施
防灾抗灾基础设施建设,主要包括灾前的灾情预测设施和灾难来临时的应对设施。针对重庆市的自然气候条件,重庆市的灾情预测及抗灾基础设施如下:
1、自然灾害预警系统。目前,重庆市的自然灾害预报系统影响面较大,可利用程度较高。这些系统分别是: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国家级三峡库区地质灾害监测网络系统,三峡库区气象灾害、地质灾害监测网络。具体有:手机短信预警系统、数字卫星广播系统和专业信息网站,它们及时向公众传达灾情信息,让社会公众在政府的指导下迅速有效地做好防灾抗灾工作;电子显示屏、公众广播系统和警报器设施,这些设施主要集中在学校、医院、车站、码头等人员密集场所,它们主要接收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扩大预警信息覆盖面。
2、水利建设。截止2006年,重庆共有中型水库48座,但库容小,很多渠系配套差。农业人均旱涝保收田面积仅为0.2亩;1,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没有解决;60%的水利设施是“带病服役”。正因为重庆市的水利系统存在各种弊端,重庆市加大了水利建设的投资力度,力求完善的水利工程建设。根据重庆市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重庆市2006年投入298,105万元,2007年投入403,568万元,均用在水利管理上。
3、避灾场所建设。重庆市的自然灾害避难场所欠缺,特别是“5.12”地震中,重庆几十万居民无处避灾,纷纷涌向街头。在学校、医院、运动场等有空旷建筑物机构附近居住的居民,则选择到这些机构中的空旷地避灾。为此,重庆市的避灾场所建设刻不容缓。在重庆市的旧城改造中,重庆市将坚持50%的地块用于绿化和公共设施,既美化城市,也是自然灾难来临时群众的避灾之地。
4、防护林建设。长江水域每年都有洪涝灾害产生,灾情不仅影响经济建设的步伐,而且还危机人民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防洪抗洪工作,意义重大。
在防洪方面,重庆的最大基础设施就是长江防护林体系。防护林,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农田防护林、护路林和护堤护岸林。防护林可以防止水土流失,绿化环境,提高生态环境的质量。重庆市长江防护林体系规模较大,单是第一期建设就有128.8万亩,占整个建设任务的64.4%,分别分布在潼南、铜梁、台川、大足、壁山、长寿、綦江、江北等8县和北碚区,主要集中在丘陵坡薄地上。
5、应急管理系统。2008年初,重庆市12个市级部门的应急管理系统初步实现互联互通,包括疫情、自然灾害等各类应急抢险可实现快速调度、统一指挥。各市级应急管理部门可通过政务网,利用网络调用模式,实现对应急事件接警、应急资源部署、车辆全球定位、三维地图查询等功能。2008年7月,重庆市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成立,给其配备一辆移动指挥车、一架直升机、生命探测仪、卫星移动应急指挥系统、卫星导航仪等,以快速应对公共突发事件。2008年完成三峡库区气象、地震灾害监测网,并且初步建立各类自然灾害空间数据库。
6、在建的及拟建的防灾工程项目。建设中央救灾物资重庆储备库,2010年建成投入使用,使重庆形成以中央级储备库为依托、市级储备库为主体、各区县储备点为补充的三级救灾物资储备系统。今后5年重庆市将加快国家级救灾物资中心、市级应急物资储备中心、区域性中心城市应急物资储备分中心的建设,并将30个商业企业和50个生产企业纳入市级应急物资保供。天气雷达终端、渝东北人工防雹和渝西人工降雨基地、重庆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等大型项目将进入建设阶段。
二、防灾抗灾基础设施成本费用组成
防灾抗灾基础设施的成本费用由基础设施的建设费用和运营费用构成。
1、建设费用。本文将建设费用定义为项目从立项到竣工验收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费用,由国家、地方政府、企业或群众自筹组成。其中,国家所占比例通常采用中央拨款的方式,或者启动相应的国债资金;地方政府部分来自地方的财政收入;企业或者群众自筹部分由项目性质决定。对于有盈利性质的防灾抗灾基础设施,往往是企业自筹的形式居多。
2、运营费用。本文将运营费用定义为基础设施项目投入使用过程中的维护费用、管理费用、经营成本等。一般由项目的所有者支付。
三、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效益
1、经济效益
(1)直接经济效益。考察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直接经济效益,需要选定衡量产生经济效益的指标。于庆东(1990)提出用灾害损失函数来评价防灾工程带来的经济效益。迟克连(2001)提出用减灾效益衡量防灾工程产生的经济效益。他指出,减灾效益指由于防灾工程的存在可能减少的灾害损失。王灵晓(2002)指出,按照“有无对比”的原则,减灾效益等于“无防灾工程”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与“有防灾工程”时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之差。根据灾害损失的影响因素和灾害损失函数,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取决于灾害的强度、承灾体的密度和防灾工程的减灾能力。于庆东(2002)提出,防灾减灾工程的建立,不仅有减灾效益,还有增值效益,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减灾能力主要取决于防灾工程的投资水平,而增值能力主要取决于防灾工程的投资大小。
但是,目前所有文献中都未提及基础设施的投入成本,这不利于科学地对防灾抗灾的经济效益进行评价。本文认为,防灾减灾设施的直接经济效益的公式如下:
本年度防灾减灾设施的直接经济效益=没有该设施时一年内灾害造成的损失-有该设施时本年度灾害造成的损失-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年折旧额折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年运营成本
其中,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年折旧额折旧=(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年限。
在考虑防灾减灾基础设施的成本费用后,对其成本效益分析,更加科学地度量这些基础设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直接经济效益。
对于防灾减灾的投资决策分析,则可以考虑最小代价准则下的投资效益分析模式。即以灾害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工程投资费用之和最小为决策依据。以此为基础,测算出最佳投资额,有利于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2)间接经济效益。防灾抗灾基础设施的建立,不仅可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产生间接经济效益。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让自然环境相对稳定,为良好的经济环境提供了前提,有助于维持金融市场的秩序,降低金融风险;防灾抗灾基础设施降低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及强度,提高行业、企业和个人的抗灾能力,有利于保险业减少救灾保险储备金及灾害赔付金;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使经营决策者对未来环境的预期确定性增强,有利于企业经营及进行弹性决策的分析;相对稳定的自然环境对节省重建费用、维持农民稳定的收入、保持生态环境的和谐也起了一定的作用。
以防护林为例,其带来的间接经济收益就是合理开采林木带来的收益。用一期工程的林木来核算:防护林亩平年木材蓄积生长量为4.8万立方米,按产值150元/立方米计算,年经济收益为720万元;用材林亩平木材蓄积年生长量为0.6万立方米,产值90万元;薪炭林亩平年产薪柴1,260万公斤,以0.06元/公斤计,年产值为75.6万元;经济果林总产值可达6,731.8万元;经济桑林产值为8,775万元;茶叶可达1,860万元。以上合计,每年可创收18,252.4万元。
(3)投入产出比效益明显。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气象学家、经济学家联合开展对气象事业的投入和产出进行分析研究。国外利用气象经济学的德尔菲定律计算投入与产出比,气象投入产出比为1:98。有研究工作表明,就国内平均水平而言,为1:69。在浙江、广东等经济发达且受气象条件影响比较大的沿海地区为1:100。由此可见,气象是一个低投入高产出行业,这样的投入比在其他行业是不多见的。
2、社会效益。防灾减灾工程的持续建设过程有效地拉动了建材、冶金、矿山、机械、运输、石油、化工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增长。
防灾抗灾基础设施投入使用后,提高重庆市的防灾抗灾能力,创建一个安全稳定的生存发展环境,同时优化当地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例如,在应急物资储备方面,重庆市采用三级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同时将30个商业企业和50个生产企业纳入市级应急物资保供。不仅确保应急物资的供应,而且能激活当地的经济,带活企业的发展。
防灾抗灾基础设施的建设,拓宽就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重庆市是全国人口最多的省市之一,全市有3,000多万人口。据统计,到2007年末,重庆市总就业人数为1,620.86万人。可见,重庆市劳动力市场供给过剩,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很多的劳动力,正好缓解劳动力市场压力。
3、环境效益。防灾抗灾基础设施的建设使用,可以优化重庆的市容市貌,优化环境层次。长江防护林建设,给长江沿岸披上绿衣,提高长江流域重庆段的美感;自然灾害监测系统电子显示屏在公众场所设置,提高重庆市的城市地位;避灾场所的建设,增加城市的绿化率,也为人们提高更多的日常休闲场所。
4、服务效益。(1)防御灾害发生,为经济发展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宏观环境;(2)预警信息,为政府制定规避灾害风险的措施提供决策依据;(3)预报灾情,减少灾害损失,为企业投资决策提供环境依据。
四、结论
重庆市地理条件独特,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防灾抗灾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重庆市稳定健康发展的需要。在众多的自然灾害当中,旱灾、雾灾是重庆市较为频发的灾害,为此重庆市加强了一系列的防灾抗灾项目建设,设立了市级应急办公室,统一领导防灾抗灾工作,应对突然事件。本文分析其成本构造,探讨基础设施产生的效益,定性分析这些基础设施产生的综合效益。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
主要参考文献:
[1]迟克莲,于庆东.防灾工程项目评估的基本问题.灾害学,2001.
关键词 气象灾害;农业生产;影响;防御对策;甘肃礼县
中图分类号 S16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196-01
农业生产过程受气象灾害的影响很大,农业气象灾害与农业经济效益紧密相连。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不断加剧,各种极端灾害性事件频繁出现,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加上人口数量的增加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对农业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粮食安全问题已经引起全球范围的关注。因此,了解礼县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对掌握气象灾害发生发展的变化规律、做好气象灾害的防御、降低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礼县主要气象灾害
1.1 冰雹
冰雹来势凶猛、强度大、时间短、危害严重,往往伴随狂风暴雨、急剧降温等阵发性天气,给农业造成的损失较为严重。礼县境内山峦重叠,坡陡谷深,受新构造运动影响,山谷切断较深,山地面积大,易出现冰雹灾害。礼县冰雹天气以傍晚型为主,集中在4―10月,以5―8月频发。据1971―2010年冰雹日数统计,礼县冰雹日数呈逐渐减少趋势,礼县近40年间出现的冰雹日数为31 d,平均每年出现0.8 d。
1.2 暴雨
持续性暴雨天气易引发洪涝、山体滑坡等灾害。礼县暴雨发生频率较低,每10年出现3次,年平均0.3场,但大雨天气频发,年平均3.5次。礼县境内地形陡峭,山地面积较大,境内防洪基础设施较差,抵御洪涝灾害能力低,局地短时强降水频繁出现,降水强度大、时间集中,容易引发严重灾害[1]。礼县大(暴)雨天气多出现在5―9月,局地大(暴)雨高发时段为7―8月,占年总日数的64%。近40年礼县大(暴)雨日数呈逐年增加趋势,20世纪80年代前变化不明显,90年代后呈小幅增加趋势,进入21世纪增加趋势明显。
1.3 低温冻害
低温冻害主要包括寒潮、强降温、霜冻等。礼县低温冻害主要出现在春季,4―5月较为集中。1971―2010年礼县强降温次数为15次,平均每年0.4次;寒潮出现次数为9次,平均每年0.2次,说明礼县出现强降温频率较高。
1.4 干旱
根据发生时间不同,干旱分为冬旱、春旱、春末夏初旱、伏旱和秋旱,其中以春旱、夏初旱、伏旱和秋旱危害最重。因全球气候变暖和西北暖干化程度不断加剧,礼县干旱次数也呈小幅增加趋势。近40年礼县共出现58次干旱灾害,其中春旱18次,夏初旱8次,伏旱15次,秋旱17次。
2 气象灾害对礼县农业生产的影响
2.1 冰雹
冰雹灾害对农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对农作物和农业设施的直接打击破坏。农作物苗期遭受冰雹,可能受伤导致不能正常生长,若幼苗被砸伤,需重新播种,会延误农事季节。农作物灌浆时期和成熟期遇冰雹灾害,会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此外,冰雹对果树造成的危害也较为严重[2]。
2.2 暴雨
若降水强度大、持续时间长很容易出现暴雨洪涝。夏季出现暴雨洪涝的频率较高,暴雨洪涝会造成农作物被淹、机械损伤,严重时会使河水泛滥,淹没农田,冲毁道路和房屋,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损失。
2.3 低温冻害
低温冻害主要有春寒和秋寒,这段时间恰好是小麦拔节期和播种期。礼县晚霜冻对r业和林果业影响最大,特别是农作物幼苗期和林果业开花期影响最明显。冬季易出现冰冻和大雪天气,使果树、蔬菜、牲畜等受冻,大雪天气会使林木折断、大棚倒塌、蔬菜被埋等,加上大雪融化时气温较低,极易出现冻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2.4 干旱
干旱是对礼县农业生产影响最大的气象灾害。一年四季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干旱,夏旱和秋旱对农业影响最大。春旱频率最高,由于春季正是当地春麦出苗、大秋作物播种和各类蔬菜的幼苗期,干旱灾害对农作物产量、品质造成的影响最大。夏初旱出现频率较低,此时正值礼县大部分小麦扬花、灌浆和大秋作物拔节期,农作物需水较多,一旦出现干旱灾害,将会严重影响农作物正常生长发育[3]。
3 气象灾害防御措施
3.1 加强气象灾害预警信息
应对各种气象灾害加强监测,提升综合气象灾害监测水平,及时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对自动气象站监测系统加强建设,优化各种加密观测站网布局,提升监测气象灾害及其次生、衍生灾害监测能力,完善区域站监测网络建设[4]。建立健全预测预报体系,做好对灾害性天气事件会商分析,加强重大天气预报和趋势预报,做好决策气象服务工作。
3.2 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
借助于天气预报分析,建立起覆盖礼县的、具有动态化和可视化的干旱灾害显示查询系统;根据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科学人影作业指挥系统,充分发挥现代化气象的作用,提升礼县人工影响天气的科学决策水平和应对能力。
3.3 提升防灾减灾意识
礼县气象部门应加强气象防灾减灾宣传,提升人民的防灾减灾意识,确保农民掌握基本的气象灾害防御措施。在关键农事季节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借助电子显示屏、大喇叭、手机短信等及时向人民群众发送气象灾害信息,最大限度地降低气象灾害损失。
4 参考文献
[1] 赵月兰,何临平.甘肃省和政县主要气象灾害特征分析[J].农业灾害研究,2013,3(4):58-61.
[2] 刘婕,袁鹏艳.延津县30年主要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对农业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4,42(21):7131-7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