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幼儿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幼儿口腔健康的重要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幼儿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幼儿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妊娠期是维护口腔健康的重要时期,不仅关系妇女一生的口腔健康,更影响到婴幼儿的生长发育。妊娠期妇女生活规律改变,进食次数增多,爱吃零食又偏爱酸、甜食物,容易罹患牙周病。研究发现,即使是轻度牙周病,也可增加胎儿生长迟缓和出生低体重的危险;孕妇患中重度牙周病时影响更为显著,其胎儿生长迟缓的危险为正常孕妇的2倍。如果从妊娠开始时便患有严重牙周病,或妊娠期牙周病恶化,胎儿生长迟缓的危险可增加6~10倍。

牙菌斑是龋病和牙周病的致病因素。有效清除牙菌斑,是预防龋病和牙周病的重要举措。妊娠期妇女往往由于妊娠反应、身体不适、生活不规律、口腔局部敏感等,放松口腔保健,导致牙齿表面的牙菌斑增多。

内分泌的改变也增加了孕妇罹患龋病和牙周病的几率。某些激素会使孕妇牙龈中的血管增生,通透性增加。若此时口腔卫生不好,在大量牙菌斑的刺激下,牙龈红肿增生,易形成妊娠期牙龈炎,甚至成为化脓性肉芽肿瘤(称为妊娠瘤)。由于怀孕期间胰岛素分泌增加,孕妇血糖降低,常出现饥饿状态,因而每天的进食次数增加。如若清洁口腔次数不能随之增加,大量的食物残渣将是细菌繁殖的最佳场所。低血糖及胎儿绒毛膜分泌的激素使母亲产生呕吐(害喜),反流的胃酸酸蚀牙齿而脱钙,细菌感染后易形成龋齿。

紧张、焦虑、睡眠不足,加之口腔卫生状况不好,很容易使牙周组织发炎,形成牙周病。

幼儿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口腔健康教育;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行为;乳牙;龋病;患龋率

[中图分类号] R473.78;R78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6)32-0129-04

我国学龄前儿童存在患龋率高、口腔健康行为养成率低的现象[1]。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中全国5岁儿童患龋率为66%,龋均为3.09。良好的口腔健康行为是预防龋病的有力保障。而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理念可能直接影响儿童的口腔卫生行为[2,3]。本调查选择杭州主城区和城乡结合部两所幼儿园,研究对象分别是主城区儿童和城乡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儿童,分别进行口腔龋齿检查和家长口腔健康教育,并进行比较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于2015年3月在杭州市两所公立幼儿园:一所位于主城区,抽取124名儿童,其中男童67名,女童57 名,年龄3~6岁,平均4.5岁;一所位于城乡结合部(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幼儿园),抽取137名儿童,其中男童64名,女童73名,年龄3~6岁,平均4.5岁。2016年3月对这两所幼儿园再次进行口腔龋病检查,主城区幼儿园共抽取123名儿童,其中男童67名,女童56名,年龄3~6岁,平均4.5岁,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共抽取122名儿童,其中男童60名,女童62名,年龄3~6岁,平均4.5岁。

1.2 方法

1.2.1 检查方法和诊断标准 在口腔健康教育前、后分别对两所幼儿园的儿童进行口腔检查。检查项目按照《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的诊断标准进行记录[4]。检查在人工光源下,以视诊结合探诊的方式进行。检查器械包括平面口镜和CPI探针。分别记录乳牙龋坏牙数(decayed teeth,dt)、乳牙因龋缺失的牙数(missing teeth,mt)、乳牙因龋充填的牙数(filling teeth,ft)。计算乳牙龋均(人均乳牙龋坏、因龋缺失及因龋充填的牙数,dmft/受检人数)、龋补充填比[因龋充填的牙数与患龋牙数及因龋充填牙数总和的百分比,ft/(dt+ft)×100%]和患龋率(患龋人数占受检人数的百分比)。

1.2.2 质量控制 调查前统一诊断标准,4名检查者经过标准一致性实验,Kappa值均>0.8,并且由高年资医师负责质量监控。两所幼儿园检查均由同一批医生完成。

1.2.3 健康教育方法 针对幼儿家长和老师开展持续一年幼儿口腔知识讲座,每月一次,每次20 min,每次围绕一个主题,内容涉及(1)胚胎期乳牙恒牙的发育;(2)乳牙的重要性;(3)龋齿是怎么发生的;(4)为什么要刷牙?何时开始刷牙?(5)正确的刷牙方法;(6)乳牙龋齿的危害;(7)儿童定期口腔检查的重要性;(8)乳磨牙窝沟封闭的意义;(9)甜食与龋齿的关系;(10)如何让宝宝爱上刷牙;(11)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12)正确的口腔保健理念等。每月举行一次幼儿刷牙比赛;给家长发放口腔健康知识小册子及折页等宣传资料,教室内张贴爱牙刷牙宣传画,组织儿童观看爱牙刷牙动画片。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软件建立数据库,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乳牙龋指数用dt、mt和ft表示。群体患龋情况用龋均和患龋率表示,龋补充填比表示乳牙龋得到治疗的情况。

2.1 杭州市两所幼儿园儿童乳牙龋均、患龋率及龋补充填比比较

口腔健康教育后与之前相比,主城区幼儿园儿童乳牙龋均(t=0.023,P=0.037)和患龋率(χ2=8.569,P=0.024)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主城区幼儿园龋补充填比在健康教育后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37,P=0.012),而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儿童患龋率和龋补充填比在教育前后无差异(P>0.05),仅乳牙龋均呈下降趋势(P0.05),龋补充填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杭州市两所幼儿园儿童乳牙dt、mt、ft及构成比比较

两所幼儿园儿童在健康教育后,龋齿均数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杭州市伤幼儿园儿童乳牙龋、失、补人数百分比及构成比比较

健康教育后,主城区幼儿园乳牙龋坏人数百分比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23,P=0.041);因龋乳牙缺失人数百分比持平。健康教育后,主城区幼儿园龋齿充填人数百分比明显上升(χ2=6.875,P=0.032),而城乡结合部幼儿园上升不明显(P>0.05)。健康教育前,两所幼儿园d、m和f人数及构成比无差异。健康教育后,主城区幼儿园的ft人数和构成比明显高于城乡结合部幼儿园(χ2=6.214,P=0.023)(表3)。

2.4 杭州市两所幼儿园性别对乳牙龋均及患龋率的影响

两所幼儿园男女生龋均及患龋率在健康教育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3 讨论

龋齿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健康危害巨大。由于乳牙髓角高,髓腔大,根管粗,一旦龋病累及牙髓腔,牙髓病会快速发展形成根尖周病变[5],引起根尖周组织的肿胀,疼痛,患儿不能咬合,对进食和消化均会产生影响,不利于儿童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身心健康[6]。长时间未受到控制的根尖周病变甚至可能引起儿童颌骨和牙弓的发育异常,导致恒牙列萌出后牙列不齐,给孩子和家长的心理均会带来负担[7]。但家长常常认为乳牙总是要换的,忽视乳牙龋坏的危害[8]。因此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直接影响家长对儿童口腔卫生行为的引导和监督[9,10]。有研究表明家长让儿童越早开始刷牙并坚持早晚刷牙,用正确的方法刷牙,其防龋效果越好[11]。本研究针对杭州市主城区和城乡结合部两所幼儿园儿童家长进行为期一年的口腔健康教育,内容主要涉及口腔保健知识、正确的刷牙方法、正确的护牙爱牙理念、乳牙的重要作用等,以期提高儿童家长的口腔保健知识认知度进而引导学龄前儿童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并探讨其对学龄前儿童龋病状况的影响。

本调查结果表明,口腔健康教育后,主城区幼儿园儿童乳牙龋均和患龋率均呈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健康教育前、后主城区幼儿园儿童乳牙龋均和患龋率均低于城乡结合部幼儿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主城区幼儿园龋补充填比在健康教育后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城乡结合部幼儿园患龋率和龋补充填比在教育前后无差异,但乳牙龋均呈下降趋势。家长经过口腔健康教育,提高了口腔保健知识认知度,能够正确认识乳牙的重要性,关注幼儿的口腔卫生健康,引起儿童口腔卫生行为的改变,乳牙龋均和患龋率呈现下降趋势。然而目前,从幼儿园教育开始的健康教育活动不多,重视力度不够,因此建议政府重视对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口腔健康教育[12,13]。口腔健康从娃娃抓起。对学龄前儿童家长的健康教育应制定合理的计划,纳入常规,并扩大范围到社区[14]。

本次调查发现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儿童的患龋率和龋均均高于主城区幼儿园,而龋补充填率却明显低于主城区幼儿园。且在口腔健康教育后,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儿童的乳牙龋补充填率并无明显改变。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儿童父母多为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口腔保健意识欠缺,收入相对有限,对子女口腔健康的投入欠缺。由此可见父母的职业、受教育程度、口腔健康教育接受度、对口腔疾病状况的重视度以及对学龄前儿童的口腔健康投入度均与学龄前儿童口腔龋病情况相关[15]。

对乳牙龋均构成比和乳牙龋失补百分比深入分析表明,健康教育后,患龋牙齿均数依然占据较高的比例,因龋缺失牙齿均数比例较低,但龋补充填比依然不太理想,尤其在城乡结合部幼儿园。这提示虽然健康教育后学龄前儿童的龋均和患龋率有明显下降趋势,家长对乳牙龋坏的危害有了一定程度的认识,但杭州市的儿童龋病防治策略仍需要进一步的推进。口腔保健意识的提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失牙人数的下降表现缓慢,但龋齿充填人数的变化可以出现的更早。对儿童家长应进行持续不断的口腔健康教育,提高家长的口腔保健意识,继续提倡正确的刷牙方法,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把口腔卫生知识教育纳入公共卫生健康教育体系,推动全社会尤其是家庭和学校的广泛参与。对经济困难家庭政府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改善学龄前儿童龋齿治疗情况[16]。

有关性别与龋病的关系,目前尚无明确的定论,大多数调查显示乳牙患龋率男性略高于女性[17],但本次调查中男女儿童患龋率与患龋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国内部分省市调查结果一致[18,19]。

本研究表明,对幼儿园家长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可以增进儿童及家长口腔健康知识认知度,是督促学龄前儿童养成良好口腔卫生行为可改善儿童患龋状况的有力措施,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弟幼儿园及农村留守儿童幼儿园更应加大教育宣传力度[20]。

[参考文献]

[1] 陈玲,张忠良. 2299 名学龄前儿童家长口腔健康知识的调查[J]. 广东牙病防治,2014,22(11):579-582.

[2] Miller E,Lee JY,DeWalt DA,et al. Impact of caregiver literacy on children's oral health outcomes[J]. Pediatrics,2010,126(1):107-114.

[3] Vann WF Jr,Lee JY,Baker D,et al. Oral health literacy among female caregivers:Impact on oral health outcomes in early childhood[J]. J Dent Res,2010,89(12):1395-1400.

[4]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调技术指导组.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方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0.

[5] Theocharopoulou A,Lagerweij MD,van Strijp AJ. Use of the ICDAS system and two fluorescence-based intraoral devices for examination of occlusal surfaces[J]. Eur J Paediatr Dent,2015,16(1):51-55.

[6] Llena C,Leyda A,Forner L,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the number of early carious lesions and diet in children with a high prevalence of caries[J]. Eur J Paediatr Dent, 2015, 16(1):7-12.

[7] Horowitz AM,Kleinman DV,Child W,et al. Perspectives of maryland adults regarding caries prevention[J]. Am J Public Health,2015,105(5):e58-e64.

[8] 白云洋,张笋. 天津城区学龄前儿童及家庭口腔健康行为[J].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3):343-345.

[9] 翁金龙,凌广慧,徐天婷,等. 口腔卫生宣教和强化刷牙 对学龄前儿童口腔卫生的影响[J].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2013,27(4):193-195.

[10] Ghazal T,Levy SM,Childers NK,et al.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early childhood caries incidence among high caries-risk children[J]. Community Dent Oral Epidemiol,2015, 16(2):317-326.

[11] 张媛媛,石兴莲,程华刚,等. 遵义市城乡儿童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J]. 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7):4439-4441.

[12] 慧兰. 兰州市城区3-6岁儿童零食行为现状调查[J]. 中国学校卫生,2009,30(5):414-415.

[13] 李香君,周志江,吴贤清. 不同年龄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公共卫生,2011,27(6):691-692.

[14] 马艳艳,张轶勋,张瑞,等. 朝阳区托幼儿童口腔卫生习惯及健康教育人员现状调查.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2014,25(3):498-500.

[15] 蒋琳,庄庆明,王金华,等. 重庆市学龄前儿童龋病状况调查[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4,32(5):472-475.

[16] 唐琪,王维倩,杨宇,等. 2010-2012年杭州市12岁年龄组儿童恒牙龋病流行病学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2014,35(2):278-280.

[17] 李克增,李雪,胡德渝,等. 780名5岁儿童乳牙患龋情况调查分析[J].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08,26(1):70-72.

[18] 林居红,刘桥,王金华,等. 重庆市5岁儿童龋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报告[J].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3(2):220-222.

[19] 李秋忠,曾晓娟. 儿童口腔健康促进模式研究进展[J]. 中国学校卫生,2012,33(4):511-512.

幼儿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世界卫生组织已把龋病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3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2]。乳牙在萌出后不久即可患龋,其病因十分复杂,发生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国内儿童乳牙患龋率已达很高水平,卫生部和全国牙防组2005年报告5岁组城市儿童乳牙患龋率是61.9%。2006年程睿波等[3]调查沈阳市儿童患龋率3岁组为48.43%,龋均2.00。要想从根本上降低乳牙患龋率,达到或接近发达国家儿童口腔健康水平和WHO在“2010年5~6岁儿童90%无龋”的目标,就必须在孕妇和婴幼儿阶段(0~3岁)采取干预措施[4]。此次对3岁组散居儿童龋病防治干预前后对比,患龋人数、治疗人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龋均也明显降低,说明散居儿童防治龋病措施,经过5年的探索和实践,防龋效果显著,儿童口腔保健意识以及健康状况有了明显改善,儿童口腔健康水平明显提高。

乳牙的发育从母亲怀孕第4~5周开始,乳牙的硬组织是在胚胎时期形成,母亲的营养状况直接影响胚胎时期乳牙的发育,关系到孩子出生后乳牙的健康。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致龋菌存在母婴传播,因此儿童防龋干预应从母亲孕期开始,良好的口腔卫生、合理的膳食,会促进儿童乳牙矿化,减少母婴传播机会,降低儿童患龋率。

本院儿保负责辖区0~6岁散居儿童系统管理,因3岁以上儿童已大部分入托,婴幼儿是本院工作的重点,而人的一生口腔保健的基础在婴幼儿期,即防龋关键期。此时疾病、营养偏差会使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钙含量不足,会导致牙齿发育缺陷,抗龋能力降低。因此把儿童防治龋病措施贯穿儿童系统管理的始终。通过儿童来院健康检查,开展对儿童口腔保健个体化指导及对家长口腔保健知识健康促进,提高家长自身口腔健康水平和关爱儿童牙齿健康的意识和责任。在提倡良好饮食习惯,合理搭配营养的同时,重点宣传早晚刷牙,饭后漱口。因为致病菌的滞留和菌斑的形成是龋病发生的条件,而正确刷牙不仅可以机械性去除菌斑和软垢,还可以按摩牙龈,促进血液循环,提高上皮角化程度,增进牙周健康,预防龋齿的发生[5]。指导家长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竖刷法刷牙,用含氟牙膏,对抗牙面酸解,干扰菌斑形成,促进牙面重新矿物质化。

此次调查,患龋儿童治疗比例从2003年8.93%至2008年62.16%有了较大幅度上升,但还有近四成未接受治疗。乳牙龋齿早期自觉症状不明显,治疗目的是为了终止病变的发展,保证乳牙处于正常的功能状态至替牙期。儿童年龄小,常因紧张和畏惧而不愿接受治疗或拒绝治疗,还有个别家长认为“乳牙能换,不用治”,加之口腔治疗费用较高,造成口腔治疗比例不高,因此还应大力宣传教育,增强家长的认识,提高治疗率。

散居儿童龋病预防性干预是以健康教育为基础,强化儿童家长及全社会对儿童口腔保健重要性的认识,帮助监督训练儿童早晚刷牙及饭后漱口,养成口腔卫生好习惯,定期口腔检查,早诊早治乳牙龋。在以后工作中会逐步完善,长期实施。

【参考文献】

[1] 全国牙病防治指导组.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5.

[2] 杨志龙,吴建妹,朱惠琴,等.氟化泡沫对幼儿园儿童龋齿预防效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21):28742875.

[3] 程睿波,张晓芳,张颖,等.沈阳市5375名3~6岁学龄前儿童乳牙龋病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上海口腔医学,2006,15(6):596660.

[4] 寇艳松,张运平,胡丽萍.0~3岁儿童口腔保健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31):3940.

[5] 黄薇,台保军,杜民权,等.湖北省宜昌市6~7岁儿童口腔健康行为及其影响因素[J].口腔医学研究,2003,19(3):226.

转贴于 【摘要】 目的 检查5年来对散居儿童龋病预防性干预的效果。方法 对3岁散居儿童进行龋病调查,2006年、2008年分别与2003年干预前对比。结果 2006年、2008年散居儿童患龋率与2003年干预前相比都有明显降低(P

【关键词】 龋齿/预防; 龋齿/流行病学; 健康教育; 儿童保健; 儿童

随着国内卫生事业的发展,口腔保健逐渐被人们重视,儿童龋病预防工作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本院于2003年开始对管辖社区0~6岁散居儿童进行龋病预防性干预,并抽取2006年和2008年3岁组进行效果观察,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在沈阳医学院奉天医院进行系统管理的3岁散居儿童(总体的95%)。从2003年开始本院对管辖社区内散居儿童,实施龋病防治干预措施,于2006年和2008年对3岁组散居儿童龋病发病情况进行检查,2006年检查133人(男69人,女64人)、2008年检查165人(男86人,女79人),并将检查结果与2003年干预前检查的3岁组儿童143人(男75人,女68人)龋病患病情况进行对比。龋病诊断依据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标准[1],由经口腔专业培训的医生,在光线充足条件下,进行视诊、探诊(一次性口镜、探针)检查。

1.2 防治模式

1.2.1 开展健康教育 对孕妇提供孕期口腔保健知识宣传,对家长每年4次以上进行个体化0~6岁口腔保健知识教育,内容有乳牙特点;乳牙龋病的病因、危害、防治、检诊;口腔不良习惯的危害与纠正;乳牙外伤处理;有效的刷牙方法;食物对牙齿健康影响及儿童合理饮食等。发放口腔健康教育知识宣传单,宣教普及率95.0%以上。

1.2.2 预防性干预指导 儿童在婴儿期2个月1次、幼儿期3个月1次、学龄前期1年1次体检的同时,均进行口腔卫生宣教、检查及个体化指导,如发现儿童患龋病、牙髓病和根尖周病及乳磨牙存在深窝沟时,及时通知家长,嘱其到口腔儿科进行治疗或窝沟封闭,并电话回访,掌握治疗情况。

胎儿期:孕妇注意口腔卫生,饮食合理,妊娠后期补钙和维生素D。婴儿期:提倡母乳喂养,科学添加辅食,防治佝偻病。小儿出牙后,每次哺乳结束再喂一二匙水,母亲每日早晚2次用洁净纱布或指套牙刷清洁牙面。

幼儿期:每餐后漱口,少吃甜食,2岁以后,指导儿童开展刷牙训练,晚间睡前刷牙,刷牙方法由家长监督帮助,使用儿童牙刷和儿童含氟牙膏。学龄前期:坚持每日早晚刷牙,儿童牙刷每季度换1次(牙刷变形及时更换),饮食多样化,不吃零食,培养口腔健康意识。

2 结果

幼儿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区儿童保健生长发育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490-02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社会医疗体系中扮演的作用越来越大,成为了儿童保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和儿童的常见健康问题,必须及时进行儿童保健,对儿童疾病和健康问题进行早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社区儿童保健的现况分析:社区儿童保健是对社区范围内的儿童进行持续性、整体化的健康管理,以保证儿童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社区是儿童生长的主要场所之一,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好坏,与儿童今后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2]为儿童提供更好的健康保健服务,是整个社会对卫生保健工作的基本要求。每个社区都应配备具有医师资格的专职儿童保健人员,定期接受相关保健知识的培训,每年对社区儿童进行身高、体重、心肺检查等,为儿童家长提供健康咨询,为社区内儿童提供医疗保健。

0-6岁儿童健康管理:

1新生儿家庭访视

1.1新生儿出院后1周内,医务人员到新生儿家中进行新生儿家庭访视,同时进行产后访视。了解出生时情况、预防接种情况、新生儿疾病筛查情况等。观察家居环境,重点询问和观察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脐部情况、口腔发育等。为新生儿测量体温、记录出生时体重、身长,进行体格检查,同时建立《0~6岁儿童保健手册》。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有针对性地对家长进行母乳喂养、护理和常见疾病预防指导。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提醒家长尽快补种。如果发现新生儿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对于低出生体重、早产、双多胎或有出生缺陷的新生儿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访视次数。

1.2指导按需哺乳并介绍母乳喂养的优点:母乳成分合理,能够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增强婴儿免疫力。此外喂养简便、安全卫生、温度适宜,还能增加母婴感情交流,并利于母亲产后恢复与身体健康,指导产妇从观念上真正接受母乳喂养。

1.3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预防。

1.3.1此病是由于维生素D不足所致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病,常见于3个月-2岁小儿,严重影响小儿生长发育,是我国儿童重点防治的四病之一。我国北方佝偻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南方,可能与北方冬季日照短,严寒季节缺少户外活动有关。其早期表现为非特异性神经精神症状,如易激惹、烦躁、夜间惊啼等,常伴有多汗,尤其是头部,致使小儿常摇头擦枕,出现枕秃,严重者可出现骨骼改变,如鸡胸、肋外翻等。故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诊。

1.3.2指导产妇为预防佝偻病,出生后应大力提倡母乳喂养,并应加强室外活动,每日不少于1小时。此外,生后1-2周开始,作为预防,应每日口服维生素D400-800IU,直至2周岁。

2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新生儿满28天后,结合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进行随访。重点询问和观察新生儿的喂养、睡眠、大小便、黄疸等情况,对其进行体重、身长测量、体格检查和发育评估。对体重增长不足500g者应查找原因,按体弱儿进行管理。

3婴幼儿健康管理

3.1满月后婴幼儿在3、6、8、12、18、24、30、36月龄时,分别进行随访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婴幼儿喂养、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做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进行母乳喂养、辅食添加、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在婴幼儿6~8、18、30月龄时分别进行1次血常规检测。在6、12、24、36月龄时使用听力行为观察法分别进行1次听力筛查。在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3.2幼儿膳食指导:4个月左右可以添加辅食,添加的原则应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需选择细软食物,同时注意均衡选用鱼、肉、蛋、豆制品、蔬菜、水果等,避免小儿挑食。

4学龄前儿童健康管理

为4~6岁儿童每年提供一次健康管理服务。服务内容包括询问上次随访到本次随访之间的膳食、患病等情况,进行体格检查,生长发育和心理行为发育评估,血常规检测和视力筛查,进行合理膳食、心理行为发育、意外伤害预防、口腔保健、中医保健、常见疾病防治等健康指导。每次进行预防接种前均要检查有无禁忌症,若无,体检结束后接受疫苗接种。

5加强流动儿童管理

流动儿童住处多为租住,更换频繁,不好管理;有些家长留的电话已经更换,不及时通知,容易失去联系;有些家长文化层次低,保健意识差,不好沟通;这些情况最终限制了儿童保健工作的连续性。要加大宣传力度,普及保健知识,社区医生要深入到社区,摸清流动儿童底数,了解其去向,保证他们得到优质、连续的儿童保健服务。[3]

6开展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主要是宣传普及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对儿童保健工作的认识程度和重视程度。儿童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保健的内容不同,教育的内容就不同。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健康教育,比如举办知识讲座、观看光碟、出板报、发传单等。

7健康问题处理

对健康管理中发现的有营养不良、贫血、单纯性肥胖等情况的儿童应当分析其原因,给出指导或转诊的建议。对口腔发育异常(唇腭裂、高鄂弓、诞生牙)、龋齿、视力低常或听力异常儿童应及时转诊。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儿童保健工作对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性。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卫生保健也日益受到社会、家长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因此需要基层医务工作者通过优质、热情、周到的服务做好儿童保健工作,促进与儿童家长的交流沟通,增加彼此的了解和信任为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3]

参考文献

[1]田爱红.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对儿童健康的影响[J].中国基层医药,2008,15(11):1932-1933

幼儿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一)健康教育的内容选择

1.重视体育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和体育游戏中,充分利用自然因素组织幼儿进行身体锻炼,培养幼儿适应自然的能力。如编排幼儿早操、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在体育活动对幼儿进行身体姿势及体操练习、器械活动、感统训练,帮助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让他们提高自信,获得积极情绪的体验,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2.行为习惯教育形式多样。第一,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让幼儿获得基本的健康和安全知识,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第二,开辟种植园地,指导幼儿按季节种植瓜果蔬菜,饲养鱼、虾等活动,培养幼儿健康的生活方式、环保意识。第三,选择与幼儿生长发育中相关的健康知识作为教育内容。例如,在《我的身体》系列活动中在小班“认识五官”,学习保护五官的基本知识;中班开展“好玩的身体”,学会保护自己身体的某些部位;大班“我们的皮肤”“食物的旅行”等比较抽象的健康知识内容。第四,在教学中选择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的教学方式。例如,“预防龋齿”,教师可借助故事、歌曲以及通过实际操作活动,教幼儿学习怎样刷牙,相互讨论保护牙齿、预防龋齿的主要方法。在活动中通过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调动相应的情绪体验,有利于形成初步的健康意识,促使健康行为的养成。3.安全教育扎实有效。第一,教会幼儿正确使用简单的工具及电器设备,尤其是带有危险性的物品,如剪刀。第二,学习简单的自我保护技能的训练。第三,认识部分安全标识并学会使用,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第四通过消防演习,防震、疏散等演练,开展防火、交通安全、危险自救教育,提高幼儿保护自己不受伤害或少受伤害的自我保护意识。4.心理健康教育比较薄弱。现代社会现象复杂多样,对幼儿产生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心理健康的影响,有的幼儿由于家庭或是托幼机构等的教育缺陷,特别是留守儿童及单亲家庭的比例增加,许多家庭对孩子的溺爱、对孩子的要求百依百顺,导致不少幼儿表现出行为偏异、情绪障碍及人格等方面的缺陷,出现了一些心理不健康的行为异常现象,而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还比较薄弱。

(二)健康教育的教学方式及方法

1.正确选择教育教学手段。在健康教育教学中,要充分考虑教育教学手段与学习内容、学习经验的关系,结合健康教育的特点,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例如,在大班“食物的旅行”活动中,让幼儿喝豆浆、吃饼干,体验饼干在口腔中变软变碎的过程,启发幼儿说出食物在身体中经过哪些地方及食物在各器官中的变化。对一些生活技能和健康行为,可利用观摩情景表演、听故事和念儿歌等形式,让幼儿讨论、开展自我学习。如在幼儿学习穿脱衣服、叠被子等生活技能时,让幼儿在一日生活中练习,形成稳定的动作、行为习惯。2.注重多种教育形式有机结合。在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除了实施有目的的集中教育,还注重其他活动中进行多种形式的渗透教育。如“洗手”“进餐”的环节,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如在绘画时学习正确的坐姿、执笔姿势;在跳绳、滑梯时教幼儿在运动中保护自己。

二、思考和建议

(一)明确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

1.明确“健康”的内涵,健康应由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诸方面组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身心健康”。“身体健康”只是“健康”的一部分,或者仅仅是“健康”的一种生物表现。“心理健康”是构成“健康”的另一部分,甚至是更为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它以“身体健康”中的大脑健康为前提,常常决定着或制约着“身体健康”的其它身体部分的健康。2.明确健康教育的内容包括:身体锻炼、卫生和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认识到对幼儿进行健康教育,首先,健康知识的传授,要让幼儿知道为什么,才懂得为什么要这么做,该怎么做。其次,对幼儿进行健康态度与健康意识的培养,让幼儿有健康的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幼儿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目的。再次,健康教育最终的目的是进行健康行为和健康习惯的培养,帮助幼儿逐渐从学习到学会以健康的方式来生活。

(二)将健康教育渗透在幼儿一日生活中

1.将健康教育结合到环境创设中。首先,创造让幼儿主动参与体质锻炼的外部环境,激发幼儿对身体锻炼的兴趣,培养幼儿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及幼儿勇敢、不怕困难的心理品质。其次,构建和谐的师幼关系,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人际氛围中健康成长。最后,通过幼儿园墙饰布置向幼儿宣传健康知识,利用教育专栏向家长宣传预防幼儿传染病的基本常识等,让环境的教育功能提高教育的效果和效率。2.将健康教育有机渗透到一日生活中。根据健康教育的不同内容及其特点,在幼儿一日生活各环节中,随机进行教育。例如,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和意识的培养,发展自我保健的能力等,一定要结合幼儿一日生活进行随机教育,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督促、指导,以形成习惯。3.将健康教育活动有机渗透到各领域的教学中。例如,语言活动《我不怕冷》中教育幼儿不怕寒冷,坚持锻炼的勇敢精神;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精神,了解必要的安全知识;在体育活动中锻炼体质,培养遵守纪律、机智勇敢的品质和活泼开朗的性格。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1.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幼儿期是人生历程中生理、心理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在幼儿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许多转折点,会遇到许多的困难、挫折和矛盾,他们的心理特别脆弱,容易受外界影响。但幼儿园现行的健康教育内容大都采用单一的生理保健的保育模式,心理健康教育与保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轻视与忽视。因此要重视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幼儿加强心理保健和心理保育,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使他们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2.增强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其他的教育活动,除了遵循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促进整体发展,还要考虑幼儿个体间的差异,对个别有特殊情况的幼儿给予关注,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

(四)引导家长参与,提高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

幼儿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幼儿健康教育活动

目前幼儿健康教育存在着一定的误区。如:现在幼儿多为独生子女,老师和家长的爱能促进幼儿身心发展。但过分溺爱和袒护会使幼儿形成不良的健康行为,有的幼儿过分保护后形成脆弱、依赖性强,适应能力差等不良行为。那么如何真正发挥健康教育的独特作用,我想只有我们从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及健康教育规律出发,把握好时代的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一、增强现代健康教育意识。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是指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健全状态,而不是没有疾病或虚弱的现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健康观是实施健康教育的前提,是促进幼儿健康发展的根本保障。良好的教育观应确立明确的目标意识,从幼儿健康发展状况和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确定明确的教育内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及时鼓励和巩固幼儿的健康行为,让幼儿初步明白健康对人的重要性。

二、向幼儿传授健康知识

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后,幼儿也对健康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向幼儿传授健康知识非常必要。健康教育中健康知识的传输,健康态度的形成,健康行为的养成,需要运用多种的教学手段,方能较和谐完满地达到。

1、重视感知与体验

幼儿由于年龄特点,教师在进行教育时通过幼儿的亲身感知和体验,则能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如:在大班“食物的旅行“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喝豆奶,让他们感知并说出食物在身体中经过了哪些地方,通过讨论知道了食物在身体中经过的器官。在帮助孩子们了解食物在各器官的变化时,又让他们嚼一嚼硬硬的饼干,体验饼干在口腔中变软变碎的过程中,由于幼儿多种感官参与感知,使得他们知识与经验获得自然、生动。

2、重视动作与行为练习

幼儿一些良好生活习惯、卫生习惯的养成,需要在群体中通过模仿练习获得,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对一些生活技能,健康行为我们反复让幼儿练习,从而加深理解,形成稳定的动作和行为习惯。如:在“预防龃齿”教学中,让小朋友手持小牙刷在录音的伴奏下,学习正确刷牙的方法,在“东东的眼睛为什么会近视?”活动中,大家一同来练习握笔和书写的姿势,学习保护眼睛的方法,在“我会叠衣服”教学中,小朋友们互相学习穿脱衣服,顺序叠放衣服的方法。通过群体的练习、参与,从改变群体行为习惯入手,加速了健康行为的形成。

3、重视趣味性手段的运用

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生动形象手段的运用。使知识的传输更贴近幼儿。如:在“人是怎样呼吸”的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互相摸腔,在人呼吸时有什么变化,说出感觉,再通过电脑动画来模拟演示,使幼儿知道了肺部吸气,呼气产生了胸腔的运动。这一知识生动地教给了幼儿。在“爸爸妈妈不在家”活动中,我们用录象录下了小朋友爸爸妈妈不在家时的表现,引导幼儿讨论哪些是应该做的,哪些做法是危险的,借助形象的电教媒体,幼儿学到了知识,同时也学会了自我保护的方法。

健康知识内容非常广泛,我们教师应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选择一些让幼儿能够接受,易于理解,便于掌握的健康知识,如:教会小班幼儿正确使用手帕,正确洗手,不将异物塞入耳、鼻、口内,学会走、跑的技能;引导中班幼儿认识身体的主要器官和功能,懂得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学习避开危险和不做危险的动作;引导大班幼儿注意个人卫生,知道食物的主要营养,能样样食物都爱吃,让他们认识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不玩水、火、电,增强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掌握投掷、跳远等技能。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

首先,通过开设专门的健康教育课实施。我们要充分发挥课堂教育效应,不是以呆板、机械式的教学方式,而是充分调动幼儿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开放幼儿的双手和大脑,充分调动幼儿的情感效应。如开展“长大了想干什么”主题讨论,在讨论中让幼儿知道,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具备强健的身体,良好心理素质等。幼儿在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和增强了幼儿的健康意识,使幼儿变“客”为主,在主动积极的活动中吸取健康的知识和能力。

其次,游戏是健康教育的好手段。能过开设角色游戏“海带真好吃”、“他为什么看不清”、“我会用筷子”获取生活卫生习惯的知识;通过“红灯和绿灯”的游戏,懂得安全保护;通过“揪尾巴”、“老鹰捉小鸡”“学做”等活动,发展幼儿的身体基本动作,提高机体的抵抗能力。

第三、健康教育还要贯穿于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如在晨检、午餐、午睡、散步等非正式教学活动中,我们可以抓住机会,进行指导幼儿按规则进行,并注重随机教育。

四、形成有益的健康行为

幼儿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健康教育;手足口病;预防

近年来,我国小儿手足口病疫情发病率不断上升,患儿主要以婴幼儿居多,由于婴幼儿没有行为能力,治疗期间,主要依靠家属照顾,所以,给予患儿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掌握手足口病的相关防治知识,满足他们对健康的要求[1]。我们对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预防中的应用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一、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

1、手足口病的概念

手足口病是一种临床症候群,致病原因是感染肠道病毒,导致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多达20余种,最常见的致病病毒是EV71型及柯莎奇A16。手足口病一年四季均会发病,而每年的五月至七月是手足口病的发病高峰期,该病症有两天至十天的潜伏期,平均潜伏期为五天,患儿的病程一般为一周至十天。大多数患儿只有轻微的症状,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并且患儿的手部、足部及口腔等部位均会出现疱疹或者皮疹,但是,该病症的预后较好,只有个别重症患儿会因病死亡。

该病症实验室诊断方法一般是将疱疹液或者咽拭子分离到EV71和CVA16等肠道病毒中,作为实验室确诊病例。目前,手足口病的临床治疗中,并没有特异性治疗方法,大多数患儿能够自行痊愈,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是支持疗法,另外,手足口病也没有特异性的疫苗可以用于预防手足口病。

2、了解手足口病的传染源及传播途径

人肠道病毒的宿主只能是人,手足口病的传染源可以是患儿,也可以是隐性感染者。一般来说,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同时,该病症也能够通过疱疹液、与患儿口鼻分泌物接触、经呼吸道等途径传播。人是最容易感染肠道病毒的,而感染人群大多数为年龄在五岁以下的儿童,其中,三岁以下的儿童患病率最高。

3、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手足口病起病急,一旦发病,患儿会发热,手部或者脚部均会出现疱疹和斑丘疹,另外,患儿的膝盖或者臀部也会出现皮疹,并且发生皮疹的部位周围还会出现严重的炎性红晕,但是疱疹内只有较少液体;手足口病的患儿口腔黏膜内也会出现散在的疱疹,并且伴有明显的疼痛,有一部分患儿还会出现食欲不振、流鼻涕、咳嗽、头痛、呕吐及恶心等不良症状。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表现中除了上述特征之外,同时还会出现急性迟缓性麻痹、肌阵挛、心肺衰竭、脑炎、肺水肿等严重症状;流行地区的手足口病婴幼儿,临床表现虽然不典型,但是,也会伴发急性迟缓性麻痹等严重不良症状。

二、健康教育的目的

通过健康教育,使患儿及其家属能够对手足口病的相关疾病特征有所了解,如:手足口病的年龄特点、发病季节、传播途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及预防措施等。使患儿及其家属在住院期间能够充分掌握卫生消毒措施,同时,也能够处理好患儿住院期间的生活垃圾及大小便,消除患儿及家属的恐惧紧张心理,使患儿能够积极配合治疗。

三、健康教育的方法

健康教育的开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通过给予手足口病患儿健康教育,使患儿了解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有效预防与治疗手足口病。

1、语言健康教育

定期在医院开展讲座、公休会等,将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通过讲座或者公休会的形式传达开来[2]。另外,还应该向患儿及家属宣传清洁卫生对手足口病的影响,特别强调饮食卫生的重要性,使患儿及家属明白加强锻炼、隔离消化道,保证饮食卫生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最有效途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注重饮食卫生,杜绝生水及不洁食物;②纠正儿童的不良生活习惯,使儿童能够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习惯,对儿童的玩具及学习用品等,要定期消毒;③勤洗勤换儿童的床单、枕巾等,保证被褥床单清洁卫生;④患病期间,家长及医生一定要及时处理好患儿的生活垃圾及分泌物,保证每个患儿均使用固定便器,做好便器的消毒与清洁。另外,患儿剩余的饭菜用使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之后将其丢弃掉;并且,患儿的生活垃圾也要使用双层塑料袋装好,之后将其焚烧;⑤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操作,必须要佩戴帽子、口罩,同时还要穿上隔离衣,接触完患者之后,采用浓度为75%的酒精进行手部消毒;⑥症状不一样的患儿要分开放置,心肌炎与脑炎患儿不能与其他病种患儿放置同一病房,定期进行病房消毒与清洁。

2、文字健康教育

医护人员可以将手足口病的发病入院直到患儿治愈出院的整个治疗过程制作成为幻灯片,在医院公共场合定期播放,同时,医护人员还可以在旁向患儿及家属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解,使患儿及家属能够充分了解手足口病,掌握该病症的预防及治疗措施,从而积极配合治疗。

3、示范健康教育

由于手足口病的主要传播途径为粪-口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因此,预防手足口病最有效的途径是保持患儿手部清洁与消毒,另外,正确及时处理患儿的分泌物及排泄物在预防手足口病中也显得非常重要。首先,医护人员向患儿及家属详细讲解后,马上亲身向患儿及家属进行示范,亲自指导患儿六部洗手法。指导患儿养成饭前便后使用流水肥皂洗手的良好习惯,同时,洗手过程中,还要注意按照正确洗手顺序进行手部清洗,每次洗手时间不能小于一分钟,要连续清洗三遍。

除此之外,医护人员还应该向患儿及家属亲自示范患儿分泌物及排泄物的消毒与处理,使患儿及家属能够清晰掌握手足口病的消毒与预防措施,这样不但在住院期间能够积极配合治疗,出院后也能够在社区及邻里间广泛传播[3]。

四、结语

通过给予患儿及家属健康教育,使他们能够充分掌握小儿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达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出院后还能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使更多人了解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从而对疾病做到防范于未然,降低传染病的感染率。

参考文献:

[1] 郭静枫, 贺玲, 党爱玲, 等. 健康教育在小儿手足口病防控中的作用[J]. 当代医学, 2011, 17(19): 127-128.

幼儿口腔健康的重要性范文第8篇

爱上刷牙

要让宝宝养成良好的洁牙习惯,主动刷牙,就要让宝宝从小明白刷牙的重要性,明白为什么要刷牙。

对小宝宝而言,童话性的语言和故事永远是最容易接受的。我们可以利用绘本上的刷牙故事,告诉宝宝不刷牙就会有很多的细菌留在牙齿上,时间长了就会牙疼、掉牙。这时,妈妈可以利用宝宝的“逆反”心理,扮演细菌的角色,来侵犯宝宝的小牙。此时,宝宝一般都会积极勇敢地护卫自己的小牙。当宝宝对不刷牙产生“恐惧”的时候,妈妈再趁热打铁,告诉宝宝只要坚持每天刷牙,就会拥有健康的牙齿,就会像电视广告上阿姨的牙齿一样白,以此给宝宝树立一个正面的榜样,激励宝宝每天刷牙。

刷牙时间

每天早晨起床后和晚上临睡前应各刷牙1次,每次约3分钟,坚持饭后漱口。尤其是每天晚上临睡前一定要刷牙,清除这一天残留在牙齿内的残渣。因为入睡后,正好是细菌大量繁殖的好时机,时间长了就会形成牙石,还会发生龋齿和牙周病。

刷牙原则

分区刷:牙齿分为上颌牙和下颔牙两大部分,每一部分又可再各自分为左、右两侧,刷牙的时候要引导宝宝按照左、中、右的顺序,每一部分都要刷到。告诉宝宝哪一部分没刷干净。小牙都会伤心的,因为没刷干净的牙齿容易生病,生病的滋味很不好受的。妈妈用宝宝般的语气与宝宝交流,宝宝将很容易养成全面分区刷牙的习惯。

里外刷:如果刷牙时只刷牙齿的外面,那么牙齿的外表虽然看起来很清洁,但是牙齿的内壁面却堆满了污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刷牙的时候一定要里外刷干净。宝宝可能还掌握不好刷里边牙齿的方法,我们可以找来干净的纱布让宝宝蘸满盐水或是可吞咽的喱擦拭里面的牙齿。

重复刷:刷牙的时候每一个小区的牙面上必须来回重复洗刷3~4次,这样才能彻底刷干净。

刷牙工具选择

刷牙工具包括牙刷和洁牙剂,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

1.按宝宝年龄段,选择婴儿或幼儿牙膏、牙刷。

2.选择牙刷时,牙刷刷头宜短且窄,这样能在口腔中灵活转动;刷毛要排列合理,一般有2~3排,便于清洁牙齿和清洗;刷毛高度要适中,柔软度较好,而且富有弹性;刷毛顶端要呈圆柱形,最好是经过打磨的,这样刷牙时不易损伤牙齿和牙龈。

3.保持牙刷的清洁卫生,刷完牙后要将牙刷用清水清洗干净,然后将水甩干,牙刷头向上放置于漱口杯内。最好每个星期用开水烫洗一次牙刷,每3个月左右更换一次新牙刷。

4.尽量避免给宝宝使用电动牙刷,因为电动牙刷震动频率和力度相对比较固定,如果宝宝使用不当,如用力过猛,或某个部位刷牙时间过长,都有可能对牙周组织造成伤害。

5.牙膏除了要选择适合宝宝年龄段的产品外,最好选择可以信赖的儿童品牌。切不可为了图省事,大人宝宝都用同一款成人牙膏,这样对宝宝的牙齿健康很不利。

不同年龄的洁牙方法

0~6个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还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刷牙”,因为宝宝还没有牙齿。妈妈们要做的就是每次给宝宝喂奶之后,养成给宝宝喝少量温水的习惯,这样可以达到清洁口腔的作用。同时,妈妈们要注意不要让宝宝养成含着奶嘴或是睡觉的习惯,这种坏习惯一旦养成,在宝宝长出小牙之后,非常不利于保护宝宝的牙齿。

6个月~2岁

宝宝6个月左右就开始长出自己的小牙了,这个时候,妈妈们除了让宝宝在喝奶后和饭后喝水漱口之外,还要用干净的纱布来帮助宝宝清洁牙齿。有的宝宝随着年龄的增长,在妈妈给清洁牙齿的时候,有时会因为好玩或是觉得不方便而咬妈妈的手指,妈妈们切不可训斥宝宝,以免使宝宝在此后抗拒妈妈的洁牙行动。

如果宝宝非常排斥妈妈帮助洁牙,在宝宝一两岁的时候,可以采取饭后用盐水漱口的方式洁牙,但一定要告诉宝宝不能吞咽漱口水,要吐出来。在其间,妈妈可以借助游戏的方式,让宝宝在不知不觉中完成清洁牙齿的任务。

可用产品:缓解长牙不适的按摩膏,婴儿喱牙膏,指套牙刷,婴儿牙刷等。

2岁以上

2岁左右的宝宝有了很强的独立能力,也有了模仿爸爸妈妈刷牙的想法,妈妈们可以利用宝宝的这种特性,给宝宝购置漂亮的儿童牙刷、漱口杯和宝宝喜欢的口味的牙膏,教宝宝开始真正“刷牙”。

教宝宝刷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给宝宝正确的刷牙方法:上牙从上往下刷,下牙从下往上刷,而且要来回反复刷多次。告诉宝宝刷牙的动作要轻柔,这样才能保护自己的小牙不受伤害。

2.刷完牙之后,要教会宝宝用清水在口腔内多漱几次,将小牙刷上的牙膏多洗刷几次,洗净残留的牙膏。

3.小宝宝都是喜欢做游戏的,如果能在刷牙过程中融入游戏,宝宝一定会在轻松的气氛中养成爱刷牙的好习惯。比如,宝宝刚开始刷牙时惰性比较强,父母可以采用与宝宝一起刷牙,并且互相帮忙挤牙膏、拿牙刷等,比赛看谁刷得认真,这样既可以增进亲子关系,也可以帮助宝宝养成爱刷牙的好习惯。

可用产品:婴幼儿牙膏、洁牙液、婴幼儿牙刷等。

妈咪经验:16颗小牙的防护攻略(晶晶妈)

晶晶出牙很晚,一直到10个月时才长出了她人生中的第一颗牙。妈妈对这颗小牙超级宝贝,早早就买好了小指套准备一展身手。可是每次把指套放到宝宝的嘴巴里。她就开始不停地咬呀咬呀,小指套根本就没法在嘴巴里正常运行。结果,妈妈最终放弃了小指套,宝宝牙齿的初次防护以失败告终。

盼呀盼呀,在晶晶18个月的时候终于长出16颗小牙了。好多妈妈都会问,这个年纪的宝宝需要刷牙了吗?同样的问题,晶妈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咨询了口腔科的专家。答案是肯定的,而且专家告诉晶妈,一开始用小指套给宝宝洁牙的做法是正确的。可惜没有坚持下来。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晶晶妈马上将洁牙大事付诸行动。

在选择牙具时。妈妈开始伤脑筋了。这个年纪的宝宝,还不能把牙膏残液完全漱干净,一不留神就可能把漱口水吞掉,但只用清水刷又总感觉刷不干净。晶妈是个网购达人,没事就在淘宝上闲逛。功夫不负有心人,还真找到了宝宝专用的可吞咽牙膏。经过再三比较,晶妈选择了美国GERBER嘉宝婴幼儿无氟可吞咽牙膏牙刷套装,而且遵循上面的替换时间,每隔3个月就给宝宝换一次牙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