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

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范文第1篇

一、基本情况

(一)项目情况。

xx县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项目共分四大类,项目合计(76)个,总投资(633.72)亿元。

其中:1.重大生态修复项目,共(7)个,总投资(14.75)亿元,已完成(1)个,在建(6)个;

2.重大环境保护工程项目,共(48)个,总投资(38.5)亿元,已完成(7)个,在建(41)个;

3.重大综合交通工程项目,共(12)个,总投资(475.58)亿元,已完成(0)个;

4.绿色发展项目,共(9)个,总投资(107.18)亿元,已完成(2)个,在建(7)个。

(二)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县在环境保护、绿色发展、制度建设等方面勇于探索、大胆创新,探索并逐步走上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升共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道路。截止上半年,全县森林覆盖率保持在82.7%以上,我县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集中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出境断面水质达标率均为100%,全县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绿色优势持续巩固,生态红利持续释放,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迈出了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美丽中国”建设排头兵的坚实步伐。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江西省首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县。

(三)存在的问题

1.资金存在较大缺口。随着长江经济带建设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环境保护和各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势必需要大量资金,xx经济基础较薄弱,且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建设需投入的资金与现有财力还是相差甚远,存在着很大的资金缺口。

2.基础设施短板亟需补齐。由于xx县历史欠账较多,对比全国各地更高起点改善基础设施的背景下,安远县的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仍跟不上时代要求,还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需要。

3.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和积极性不高。一是乡镇部分群众环保意识、生态保护意识欠缺,乱倒乱排等行为时有发生。二是为了保护xxx,xx群众不能大面积开山种果,并且大力整治畜禽养殖污染,源区群众不仅减少了生产经营收入,还为改善环境付出不少资金,群众生态保护积极性不高。

二、项目储备情况

1.绿色发展、环境治理项目储备情况。我县为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加快绿色发展步伐,逐年提高财政预算比例。目前我县计划项目储备7个,总投资约58208万元。

2.绿色发展、环境治理项目投资导向和资金需求。绿色发展项目方面,我县以生态保护为前提,同时结合我县工业基础较为薄弱而生态优势较为凸显的县情,主要以发展旅游、生态农业、林下经济为重点投资方向,巩固提升环境质量的同时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群众生态收益逐年提高。环境治理项目方面,我县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支流地区和东江源头县,水环境治理、生态屏障建设是我县主要投资方向,根据每年环境数据比对,我县生态环境质量正逐年向好的发展趋势,群众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持续提升。然而,我县也面临农村环境治理压力较大和绿色发展水平落后的问题以及资金投入难以为继的局面,主要资金需求为农村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设施建设,旅游要素配套建设方面。

3.市县领导关注但缺投资的绿色发展项目。根据市委、市政府全力打造xxx成为“xx第一名山”的决策部署,我县大力实施了xxx景区改造提升工程、xx景区改造提升等工程,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为丰富xxx旅游要素配套以及推进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我县正在继续实施xxx风景区整体开发建设项目,由于该项目总投资较大,缺少资金支持,仍有大部分项目无法动工实施。

三、工作建议

1.对项目储备建议。一是建议上级部门加大xxx上下游横向补偿项目储备的支持力度,有利于我县长江经济带建设,切实保护好东江源头,构建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二是建议上级对我县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储备加大支持力度,

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范文第2篇

Abstract: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Changsha port, uses the SWOT strategy analysis method to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outside. At the same time,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inland river port,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angsha port in low carbon economy is established.

关键词: 长沙港;低碳经济;SWOT战略;发展战略

Key words: the Changsha port;low carbon economy;the SWOT strategy;development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3-0047-02

0 引言

长沙港是全国内河28个主要港口之一,长沙港霞凝港区,地处中国东西部的结合点,是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后方,是促进西部大开发的物流通道;被定位为湖南省级的商品集散地、中转配送地、货源辐射地和消费中心,特别是在湖南省扩大开放和外向型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因此,本文希望通过对低碳经济的形势下长沙港口现状分析,探索出适合长沙港口物流发展的战略。

1 低碳经济下长沙港口物流发展SWOT分析

1.1 优势

1.1.1 港通区位优势

水运航线多,货物运输便利,长沙港位于湘江边上,与长江干支线各港口相连,便于各港口之间货物运输;铁路运输顺畅,长沙港既有贯穿南北的京广大动脉、更有东西走向的长石铁路,另外毗邻长沙新铁路货运站,有铁路专线规划进港,便于长沙港与各个城市间的货物运输;公路运输方便,快捷运输线路广,长沙港与京珠高速、上瑞高速、长常高速和107国道相连;航运便利,长沙港货物可直接运输至黄花国际机场,形成铁、公、水、航空立体交通网络。

1.1.2 港口产业优势

湖南省70%以上的城市依水而建,主要产业布局也是沿江沿河展开,如长沙、岳阳、株洲、湘潭、衡阳、永州、常德、益阳等,全省70%的大中型企业分布在江河两岸,有25个经济开发区及工业园区沿湘江布局,如岳阳的化工产业、长沙的机械制造产业、湘中的钢铁冶炼及矿产业以及长株潭湘江生态经济带等均沿江展开。沿江经济的快速发展必然伴随着大量物资的空间和时间的流动,从而给长沙港物流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

1.1.3 一步报关优势

在长沙港运输货物能够进行“一步报关”大大提升了运货效率,“一步报关”在湖南省内目前只有长沙港能够实行。“一步报关”是长沙港最主要的优势。长沙有金霞、一力、中南等物流园,这些物流园区对长沙港口的依赖性强,依托长沙港口运送货物,周转货物。因此“一步报关”是这些园区和企业选择长沙港的一个重要原因。

1.2 劣势

①投资力度不够。湖南省对现有优良水域没有进行有效的利用,水运基础设施年投资额不及公路的2.5%,沿江沿河的众多企业和工业园区在枯水期只能“望江兴叹”,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港口物流的发展。

②信息化程度较低。长沙霞凝港物流信息化程度偏低,没有形成物流信息的统一标准,再加上物流系统不够健全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长沙港口物流的发展。

③水运本身的特点。水运本身的特点是慢,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增长,客户对物流服务的及时性,快捷性的要求也愈来愈高,因此水运在速度上的缺陷就成为长沙港口物流发展的一个劣势。

1.3 机遇分析

①长江经济带战略为长沙港水运发展带来新的契机。2015年3月4日“长江经济带”特殊会议在北京举行,长江经济带建设对长江沿线进行改造,航道条件得以改善,促进了水运的发展。据调查可知,长江经济带的形成,使长沙港水位航道好于往年,现在可以走5000吨级的船只,以前只能走1000-2000吨级的船只。整体来说,长江经济带建设提高了长沙港的货运能力,促进了长沙港的发展。另外水运条件的变好,也使长沙港与沿江港口和港口上下游城市之间货物运输更加便捷。

②低碳经济带来的机遇。在如今国家提倡的低碳经济下,水运这种低消耗量、低污染、运输能力强大,低绿色又环保的运输方式越来越受到提倡。加上近几年价格的透明化,使长沙及沿江上下游城市更多的企业愿意选择水运方式,促进了长沙港的发展。

1.4 威胁分析

长沙港口毫无疑问会受到来自湘江沿线湘潭港、株洲港、岳阳港甚至武汉港等港口冲击,竞争压力是显而易见的。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霞凝港必须改变经营战略,以提升本港口核心竞争力。除此之外,2015年3月4日“长江经济带”特殊会议在北京举行。长江经济带建设对长江沿线进行改造,航道条件得以改善,促进了水运的发展,同时许多的私营港口经营给长沙港带来了一定的竞争压力。

2 低碳经济下长沙港口物流发展SWOT战略选择与实施

通过对长沙港口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分析,结合国内外港口物流的发展特点,我们选择港口联合实施战略。

2.1 港口联合战略选择

联合战略即战略联盟,港口的联合战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长沙港与株洲港、湘潭港、衡阳港、岳阳港的战略联盟。加强长沙港与株洲港、湘潭港、衡阳港、岳阳港的合作。据统计2005年,湘江沿江地区的长沙港、株洲港、湘潭港、衡阳港、岳阳港5个港口吞吐量100万吨以上,完成港口吞吐量2712.6万吨,湘江干流主要港口吞吐量超过全省的一半以上。

长沙的间接经济腹地主要是湖南全省及以上海港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带。如湖南娄底的涟源钢铁、湘潭钢铁每年均拥有大量矿石的进口和卷钢板的出口,而近几年成倍增长的进出口量受到了铁路瓶颈的制约,迫切需要寻找新的运输渠道,水路运输由于成本低、运量大,港口设施和航道条件改善而受到青睐。

长沙港与株洲港、湘潭港、衡阳港、岳阳港五个港口可以建立战略联盟,长沙港以其能一步报关和有固定的国内和国际航道、政府政策扶持、交通区位等优势能运送其他几个港口实力不能运送的货物。而岳阳城陵矶港是湖南省唯一对外开放港口,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例如:湘江受自然环境的约束,在枯水期大批量的国际集装箱和各类货物只能依赖从下游的长沙港发运和加载。长沙港也能借助其他港口的优势实现高效率运输。以此达到各港口资源共享,互利互惠实现双赢同时提高湖南境内港口竞争力的目的。

②加强长沙港口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利用长沙港的产业优势、交通区位优势、一步报关等优势,长沙港除了与大型集装箱企业联合外还应考虑到与港口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作。港口与企业之间的整合,表现为港口主营业务的纵向协调和延伸。目的就是要使港口成为高效的物流中心,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长沙港可以与航道沿岸的大中小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一方面可以提高通关效率和保证集疏港顺畅来提高港口的运行效率,通过提高通关效率从而提高长沙港的竞争力。另一方面,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有效连续,通过与航道沿岸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和公路、铁路、航空等运输部门的合作提高综合运输效率,共享港口资源和利益空间,以此可吸引长沙市内乃至整个华中地区的货源。长沙港口港区三期工程计划2016年6月竣工投产该工程建成后,长沙港年吞吐量将达到1000万吨。届时,长沙港将实现集进出口集装箱、大宗件杂货、滚装、散货装卸运输于一体、“水铁”无缝对接的现代化港口,与快速完善的公路、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相互呼应,形成立足长沙、影响湖南、辐射全国的铁路、公路、水运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体系,使长沙尽享长江黄金水道的便利。

2.2 低碳港口战略的实施

①完善港口人才培养制度。备高素质、高水平、高效率的物流人才以及如何管理这些人力资源己经成为快速推进港口物流发展的巨大力量。21是人才竞争时代,物流业是“21世纪黄金产业”,长沙港口物流的快速发展需要有坚实的物流人才做后盾。长沙港应该对港口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的物流知识培训,邀请经验丰富的物流管理者和物流专业的教授讲解培训每年的最新的物流知识和技能。每天更新发放一些最新的全国的各个港口的信息,借鉴学习其他港口的管理方法和相关的技巧,让全港口工作的各个员工都能继续学习不断进步。除此之外还应该招募一些物流管理和有实际运作能力的大学生。大学生以其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接受能力能让整个港口工作团队更加有激情和活力,能为港口贡献出更多新颖的管理上的想法和技术上的方法。

②以低碳节能、绿色环保、节约成本为目的,完善港口设施。

1)提高低碳环保意识。通过去港口调查发现,长沙港工作人员对低碳环保的概念很模糊。因此港口内部管理层应该加强对员工低碳环保、绿色港口建设等方面的知识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

2)改善港口基础设施。在去现场调查时发现,港口装卸机械装备的专业化和现代化水平有待提高。港口可以引进先进的装卸设备以降低碳排放量同时提高装卸效率。

3)建立低碳港口统计监测考核体系。长沙港现处于发展阶段,建立低碳港口统计监测考核体系刻不容缓。通过该体系用自动化和信息化手段,搭建平台,收集整理港口信息,及时掌握港口减排相关数据,并实施科学的监测,进而建立减排考核体系,以统计、监测和检测为手段提出考核的目标、范围、指标、机制和考核的对象、内容、方法等。统计监测考核体系的建立作为减排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可以为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决策依据。

3 结论

通过港口联合战略,长沙港与湖南省境内港口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港口上下游企业联合,为港口增加货运量、提高港口竞争力、人才培养制度的完善、节能减排、绿色环保等相关措施以更好地促进港口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卢萌.低碳物流发展的影响因素及实施策略――以港口物流为例[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2014(03):54-56.

[2]陈雨露.我国绿色物流发展所存问题以及对策分析[J].知识经济,2015(07):97-98.

[3]李习波.浅析港口与上下游企业的联合与协作[J].交通企业管理,2007(12):36-37.

[4]王淑瑞,王远渊.我国绿色生态港口建设现状及对策[J].世界海运,2013(03):9-12.

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文化产业 文化意义

一、2014年中国文化产业回顾

(一)2014年中国文化产业的三个特点。

(1)文化产业的政策出台变得密集。2014年中国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中央政府也对文化产业的发展尤为重视和关注,与此同时出台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一方面对文化产业的升级版给予了政策的有力支撑;另一方面也传递出了文化产业作为支撑和引领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抓手的强烈信号。2014年从1月22日总理不熟推进文化倡议和设计服务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后,国家先后了产业融合、文化金融、文化贸易等十个文件。

《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中说,到2020年文化创意与设计服务的先导产业作用更加强化,与相关产业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的融合发展格局基本建立,相关产业文化含量显著提升。

《关于加快发展对外文化贸易的意见》。意见将明确支持重点、加大财税支持、强化金融服务、完善服务保障四项内容作为意见的主要内容。

《关于推动特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中提到,加大财政对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把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工程纳入中央财政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的范围,分步实施、逐年推进。

(2)政策内容高度系统。从国家层面出台的几大政策来看,内容涵盖了多个方面,分别涉及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要素、主体、空间、特色、模式等领域,基本构筑了文化产业的政策体系。

(3)国家战略设计引领。2014年文化产业政策的出台,以国家层面的政策较多,而地方则可以直接参考执行。

(二)从园区建设向产业带建设

2014年12月,文化部公示了第五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和第六批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推荐名单。随着产业环境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和基地也在不断地升级换代。2014年国内文化产业园区呈现出融合发展的四大转变。分别是外源推动向内源推动转变、园区建设向园区运营转变、单一产业向融合发展转变、多部门管理向机构协同转变的变化新趋势。

特别是最新提出的以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为内容的一带一路的经济带发展以及京津冀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大运河经济带等经济带的提出为文化产业带建设提出了新的构想。

二、中国文化产业面临的问题

(一)顶层涉设计不足

在顶层设计方面,文化产业的发展虽然在各省市、各地区都有着遍地开花的景象,但缺乏文化系统的全面规划,同时文化产业的发展,多年来一直采取版块分割的形式,割据形式严重,文化产业内部外部都不能相互融合。

(二)法制不力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3年8月,我国立法总数约38000多件,其中文化产业的立法占到了的其中的2.7%。文化领域的立法数量较少且涵盖面窄、立法缺位问题严重,同时文化立法效力层次较低,这些都成为法制不力的真实体现。

(三)小微文化企业发展面临困难

我国目前现拥有130多万家文化企业、200多万个文化个体从业者或者工作室,其中小威文化企业为85%;占总从业人数的77%;占总文化产业增加值60%。从数据中不难发现,小微企业正面临着人才技术的制约以及缺少公共服务平台、融资困难等方面的问题。

(四)文化产业投资体系不健全

在文化产业投资体系方面,目前我国存在着政策性壁垒、投资主体不清晰、无形资产评估不足等方面的问题。2014年5月9日,国务院印发了新“国九条”,《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该意见表示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五)人才培养模式不清

(1)学科支撑体系不清楚、边界不明确,看似大杂烩。

(2)师资力量薄弱,目前拥有的只有教科书可以参考。

(3)教育太过理论化、浅显化。

三、对文化产业发展新态势的展望

文化不再是孤立无援式的发展,已经越来越受到各行各业的关注,各行各业与文化产业的融合,也已经成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一)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

(1)文化科技融合新业态。以高科技为核心表现的特色主题,成为了文化与科技结合的典范,比如方特梦幻王国,由方特乐园、卡通城堡等10多个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大型娱乐项目区组成。

(2)文化旅游融合新业态。围绕文化为核心,搭建平台整合资源,形成不同的业态群,推动文化之城的产业升级。深证的华侨城就是充分运用现代休闲连年和高科技娱乐手段,满足人们参与、体验的时尚旅游需求的新业态。

(3)文化体育融合新业态。2014年我们看到的最具代表性则是体育展,以“体育・时尚・生活”为主题的北京文博会体育展,七年来依托中国北京国际文化产业产业博览会的平台,面向全国,充分挖掘自身优势,重点服务与体育产业的信息交流、产品交易和权威资讯,初步形成富有体育文化内涵的展会品牌。

(4)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融合。我们在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中还欣喜的看到,文化产业不仅积极与传统产业合作,同时还与新兴产业深度融合,像文化商务融合的新业态、文化制造业融合的新业态、文化农业融合的新业态,无不都体现着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和向外延伸。

(二)文化产业的纵深发展

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子信息;产业转移;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3-0-02

随着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企业运营成本大幅提升,西部地区已成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承接的热土。重庆作为西部地区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其交通区位、资源禀赋、工业基础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承接东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并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重庆市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现状分析

电子信息产业在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领先和支柱作用日益凸显。“十二五”期间,全市电子信息产业复合增长率达17.8%,到2015年产值规模达5726.56亿元,已发展成为重庆市第一大支柱产业。其中,以笔记本电脑、智能终端等为主的电子信息制造业呈现高速增长态势,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4075.56亿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集聚发展程度不断提高,产值达1651亿元。

(一)笔电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自2008年惠普落户重庆,重庆笔电产业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并迅速壮大,到“十二五”末已形成5家品牌企业、6家代工企业、860多家零部件配套企业的“5+6+860”的垂直产业体系。进入“十三五”以来,重庆市注重笔电研发设计、核心零部件等高附加值环节,着眼轻薄、灵巧、触屏等个性化产品,加快笔电向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以保持平稳健康发展态势。

(二)智能终端产业集群态势凸显

重庆市紧抓国内电子信息制造业产业转移机遇,大力推进招商引资,积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智能终端产业转移。2010年1月,科技部正式确认南岸区为“国家移动通信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拉开了重庆手机快速发展的序幕,目前手机整机、配套企业达百家以上,产量从2011年的592.48万台增加到2015年的1.65亿台,五年的时间增长近25倍,占全国总产量比重超过10%,“重庆造”手机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需求,更远销东南亚、中东等地。

(三)物联网产业发展格局初显

重庆市物联网产业包括硬件制造、系统集成、平台运营服务、软件开发等多领域,从事物联网研发、制造、运营的单位近300家,规模以上物联网企业达70余家。2015年,全市物联网产业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其中,硬件制造业产值占比达80%,系统集成占比15%,软件开发和平台运营占比约为5%,形成了以南岸区“物联网示范基地”为核心区,两江新区为物联网软件开发拓展区,高新区为物联网产品市场拓展区,经开区为物联网技术应用拓展区的“1个核心区,3个拓展区”的产业布局。

(四)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高点起步多点发力

重庆市积极布局云计算和大数据产业。在基础设施方面,开通国家骨干直联点,互联网网间互通能力达1030G,出口带宽达3600G,连接城市达17个,同时引通、浪潮、腾讯、斐讯等国内外骨干企业的大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初步形成10万台服务器集聚规模。在产业集聚方面,形成了以两江国际云计算产业园、重庆仙桃(国际)数据谷和两江新区互联网产业园等特色园区集聚发展态势。在示范应用方面,通过购买云服务的模式向两江国际云计算中心集中,加快全市信息系统集约化建设,打造信息惠民应用平台、工业云创新服务平台等典型行业示范应用。

二、重庆市承接电子信息转移优势要素分析

(一)交通区位便利

重庆市处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Y”字形大通道的联结点上,是丝绸之路经济带的重要战略支点、长江经济带的西部中心枢纽、海上丝绸之路的经济腹地,建成寸滩港和果园港、团结村铁路中心站、重庆江北国际机场,三个国家级交通枢纽,并配备寸滩保税区、两路空港保税区和团结村铁路保税物流园区等三大保税区,成立了国家一类开放口岸,形成了水铁空“三个三合一”内陆开放平台,公路、铁路、水路等丰富的交通运输方式,为承运大规模电子信息产品提供了交通条件,适合承接电子信息制造业的产业转移。同时建成的“渝新欧”铁路,线路横贯中国、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等亚欧六国,途经二十余个国际大都市,为重庆电子信息产品远销亚欧市场建立了快捷便利的运输通道。

(二)政策环境优越

重庆市大力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将信息产业列为全市先导产业,设立信息产业发展基金,成立电子信息产业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相继出台《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三年振兴规划》、《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笔记本电脑基地建设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了功能规划、产业和财政政策、考核评价等70多项配套措施,使不同区域“各优其优”。

(三)生产要素成本低

重庆市积极推进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为实体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增添新动力。2015年,全市综合地价约为东部地区综合地价(8165元/平方米)的50%;住宅均价4165元/平方米,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1/3;工业用地价格574元/平方米,不到东部地区平均水平的1/2。据统计,重庆各种生产要素综合成本仅为东部地区的60%,比东部沿海地区低30-40%;企业生产和生活成本约为东部的60-70%,在重庆投资的净资产平均回报率高达12%。

(四)科研创新步伐快

重庆市集聚了大量高水平科研机构和高校,并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协同创新联动机制,科研创新基础显著增强。拥有以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电子科技集团第24、26、44研究所等为代表的51家市属以上独立科研院所,以重庆大学、西南大学、通信学院等为代表的63所普通高等学校,源源不断地为企业提供高科技人才、最新研究成果、技术咨询和指导。

重庆市经济增长持续领跑全国,2015年GDP增速为10.9%,综合排名全国第一,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21405亿元,实现利润1394亿元,分别较“十一五”末增长1.3倍和1.7倍。作为重庆重点培育的电子核心部件、物联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态势良好,2015年各类智能终端产品达到2.7亿台件,产值突破5000亿元,物联网产业销售收入突破400亿元,产值占比高达80%。全市发展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显著增强,综合经济实力迈上新台阶,为重庆市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重庆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模式

(一)以政策为牵引,打造良好营商环境

重庆自起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以来,依托投资、财政、税收扶持政策发挥间接调控,保障了全市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同时,在市场准入、税收、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人才培育、支持技术研发和攻关、房屋出租、投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通过政府政策驱动,撬动社会资本介入,形成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园区实体化运作的发展模式,即政府制定政策并投入启动资金后,由政府为主导成立股份制公司进行融资,投资建设园区内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着眼未来,重庆应将产业政策引导方向从扶持规模发展调整为合理引导竞争与促进技术创新,通过政策杠杆推进信息化应用示范,提升行业信息化水平,促进电子信息产业的市场内需。

(二)以创新为突破,建设产业生态体系

重庆在打造笔电产业时,注重内陆加工贸易组织模式的创新实践,打破了传统的梯度推移式集聚模式的束缚,通过打造研发设计、零部件加工、整机组装、物流销售、贸易结算“五位一体”的内陆加工贸易基地,将加工贸易价值链的水平分工变为垂直整合,实现加工贸易从传统的“多头在外、大进大出”到“多头在内、一头在外”的模式转变,两年内即使笔电零部件本地配套率提高至80%,降低了产业基地内部交易成本,带动了基地生产规模效应迅速扩大,克服了产业自然集聚规律对内陆地区的区位限制。这种产业链垂直整合、生产业和制造业集群互动的创新模式,为移动通信终端、物联网等电子信息制造业提供了较好的经验借鉴。

(三)以基础设施为保障,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

物流通道迂回导致成本效率居高不下,是影响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关键制约因素。“十二五”期间,在国家“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战略的正确指引下,重庆市着力构建大通道、大通关、大平台体系,初步形成了航空、铁路、内河港三个交通枢纽、三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三个保税监管区“三个三合一”的开放要件。同时,“渝新欧”国际铁路联运大通道占目前全国中欧班列数量的45%左右,其货值占所有从新疆阿拉山口出境中欧班列货值总量的85%。现代物流体系和外贸开放平台的成功打造,使重庆形成了以电子信息产品为主的出口结构,2015年重庆出口机电产品2596亿元,占全市出口比重76%,其中手持(车载)无线电话机、集成电路、平板电脑出口增长迅猛,分别增长2.9倍、2倍和0.5倍。

四、重庆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经验及启示

(一)确保政策优惠,强调政策稳定

强化顶层设计,明确责任落实,组织编制承接产业转移的规划和工作方案,制定《重庆市关于承接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实施意见》、《重庆市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产业园的指导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落实支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强化“项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全程制”、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联系责任等制度,简化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二)改革承接思路,创新承接模式

创新承接电子信息产业模式,通过“垂直整合、立体打造产业高端集群”的模式,牢牢锁定在产业链中居于主导性、基础性、带动性和具有风向标价值的行业巨头,吸引相关的配套企业,打造一条涵盖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与数字视听、终端制造环节、软件研发、移动互联网应用的完整电子信息产业链。创新收益分享机制,鼓励有条件的区域探索发展共建共享的“飞地经济”,实行税收分成、资源共享等方式实现收益共享,及时推广成功模式和做法。

(三)突出产业承接重点,主动承接潜力产业

围绕电子核心基础部件、物联网、智能终端等符合产业发展导向和市场需求、产业链条长、带动能力强的战略性新兴领域,有重点、有目标地承接优势特色产业。重点引进产业链缺失环节企业,着力承接一批从事新兴领域研发、制造、运营的骨干企业,坚持突破一批核心技术,实施一批示范应用工程,同步发展硬件制造、软件开发和运营服务“三位一体”的信息产业,构建从产品制造商到上游硬件设备提供商再到销售渠道等环节完整的产业链。

(四)优化产业承接环境,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落实国家和全市企业减负系列政策,打造低物流、低税费、低要素、低融通、低物业“五低”发展环境。健全口岸经济发展新机制、积极推动重庆“铁海联运”、“江海联运”发展,以“内联+外接”方式,推进“进口直通、出口直放”一体化通关模式。深化金融领域改革,引导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电子信息领域信贷投放力度和产品创新力度,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大产业、创新、人才、进出口等市级专项资金向电子信息企业倾斜支持力度,逐步从“补企业、补项目、补建设”向“补人才、补环境、补平台”转变,让政府支持惠及更多企业。

(五)培育承接产业转移载体,创新招商引资模式

以园区为载体加快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创新“共建、共管、共营”的园区管理模式,采取委托管理、行政代管、园区共建等方式,实现产业跨区域整合和协作配套。积极与上海等发达地区的各级政府、行业协会和大型企业集团联系合作,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园、面向东盟市场的电子产品出口基地。以“主导产业+重点区域+优势企业”为引领,创新招商引资模式,围绕电子核心基础部件、智能终端等优势行业,突出“两个考虑”,对本地优势产业进行进一步补强提升,对现有缺失产业进行开拓补充,明确发展重点,实现优势产业持续壮大,缺失产业积极补强。建立常态化调度机制,及时协调解决招商工作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推动重大项目早签约、早开工、早竣工、早达产。

作者简介:戴 超(1985-),男,博士,主要从事创新经济、公共政策研究。

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经济中高速增长;内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技术进步;深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F124

一、中国经济发生阶段性变化

经过30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随着经济总量和规模的扩大,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内生条件发生变化后,中国经济处于换挡期,速度有所放缓。

(一)经济增速处于换档期,仍保持领跑者地位

相比较而言,21世纪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年份是2007年的14.2%,那个时候经济比较偏热。2010年经济增长率是10.4%,2013年经济增长率是7.7%。这种调整应该说是符合发展规律的,从国际经验看,凡是经历过高速增长的国家,至第三个十年,经济都出现了大幅度下降,一般到第四个十年经济增长率均达4%以下。中国经济改革开放已经35年,尽管速度下降,但是仍然保持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经济增长率在7.5%左右,与许多过去高增长经济体的样本有明显不同。目前这个阶段被称为“中高速增长阶段”。在中高速增长阶段中,虽然速度下降,2012年、2013年经济增长都在7.7%的水平,但并不表明中国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领跑者的地位发生了变化。

从世界范围来看,与主要经济体、新型经济体相比较,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依然是最快的。2013年印度的经济增长率是4.7%,俄罗斯为1.6%,巴西为2.4%,南非为1.9%。我国经济增长率金砖国家五国中领跑。在亚洲国家中,我国经济增长率也是最快。2013年菲律宾经济增长率为6.9%,印尼为5.9%。速度放缓并不表明中国经济增长动力出现了明显减弱。

(二)处在动力结构调整期,新的增长动力正在替代原有的增长动力

中国正在进行动力结构的调整,新的增长动力正在替代原有的增长动力。从需求角度看,以前认为中国经济靠投资和出口拉动,而现在投资和出口对中国经济的拉动作用在减弱。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正逐步增强。2013年投资虽略高于消费,但消费的贡献率已经达到50%,出口贡献是-4.4%。消费的贡献率还将继续提升,动力结构发生改变。从供给方面看,由于产能过剩,制造业或者工业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或者说支撑作用在减弱,但是服务业的支撑作用在明显增强。2013年服务业增加值比例是46.1%,第一次超过制造业,未来还会继续提升。从要素投入角度看,随着储蓄率的下降(储蓄率最近几年正缓慢下调),资本劳动对经济增长或是要素投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缓慢下降,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贡献逐步上升。尽管原有的增长动力减弱,但是新的增长动力正在孕育和形成之中。

二、中国保持中高速增长原因分析

中国保持中高速增长依然具有良好基础,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一)内需是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引擎

金融危机后出口对于经济增长是负贡献,而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呈现出越来越好的势头。投资对GDP的影响在减弱,制造业面临产能过剩的压力,很难再明显上升。房地产受到市场分化的影响,特别是三四线城市,供需条件的变化。基础设施主要是受到负债水平的制约。我国中西部地区需要大规模进行基础设施,但是又不能大幅度地提高负债率,因此,投资还会稍做下调。而消费会保持稳定的增长,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近年来基本上均超过GDP,2013年城镇居民收入略低于GDP,城乡居民同期来看比GDP增长率高0.4%,即8.1%。特别是服务消费、信息消费等新兴消费领域与新兴消费业态正在加速形成。特别是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消费需求的释放空间将很大。中央的城镇化规划中一个核心理念就是人民的城镇化,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把有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化为城市居民,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消费潜力就会释放出来。以前这类人群不敢消费,要攒钱回家,而现在逐步推进转移人口的市民化,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的常住人口全覆盖,促使其生活方式发生变化。城镇居民比农村居民平均消费高3~4倍。同时,城镇化也会增大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地下管网、市政设施的投资需求,形成经济增长新动力。需求的潜力、需求的主引擎作用还会增强。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推进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推进,也会增大对中国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服务业比重在明显提升,特别是生产业部门也会进一步加快。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把生产也放在优先地位。生产业不仅会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会对制造业提升价值链,提升竞争力带来非常积极的作用,降低制造业附加值。向全球中高端价值链跃升,需要靠生产业支撑。最近国内第三方的研发、第三方的工业设计发展非常快,对制造业提升竞争力带来非常积极的作用。新兴产业领域在迅速增长,如,新一代4G已经发了牌照,正在研发5G的标准,集成电路、大数据、先进制造、先能源、新材料等这些新兴产业也呈现快速的发展态势。

(三)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正在逐步提升

技术进步和人力资本逐步提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在增大。2013年研发投入比2012年增长了15.6%,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首次突破2%,在新型经济体里是一枝独秀的。我国在一系列关键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比如去年航天登月、超级计算机、智能机器人、高铁核电、超级杂交稻等领域都实现了重大的进展。企业随着市场生产要素成本的提高,特别是劳动力成本的提高,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研发投入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也在明显提升。 2013年,企业的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的76%,这个比重按国际标准来说,也不低。而且企业的技术设备更新加快,劳动生产率在明显提升,沿海一些地方机器替代人的态势正在出现,人工成本太贵了。随着教育投入的大幅增长,不仅仅是政府(政府现在超过4%),最重要的是家庭教育的投入持续大幅增长。人力资本的提升非常快,科技进步对人力资本的贡献会程度经济增长新的动力。

(四)中国疆域辽阔,回旋余地大

中国的回旋余地大,中国疆域辽阔,区域差异比较大。要辩证地看待区域差异较大的问题。区域差异大拉长了中国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实现。使中国经济发展有梯度推进的效应,东部增速放缓,中西部增速起来。东部成本上升,产业可以向中西部有序推进。现在产业转移规模很大,转移模式已经不象过去那样的单个企业转移的模式,而一般是园区整体转移的模式。中西部一些城市正在接续沿海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如,富士康、纬创、仁宝等这些加工贸易公司,原来是不可想象可以进内地的,现在也开始在内地成长起来。内地一些城市外商投资规模也很大,以及正在推进的沿大江大河和交通通道梯度发展的跨区域经济带。总理指出,正在制定长江经济带的规划,由沿海向内陆,由东向西,可以形成很多跨东中西的横向的经济带,包括陇海、长江经济带、西江和珠江流域经济带,把东中西贯通连接起来,形成两头对外开放的格局。这种格局会使中国经济的回旋余地大大拓展。很多产业的生命周期也会大大拉长,也会使中国经济能够有条件更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

三、良好基础和条件转换为现实经济增长的出路是改革

如何将上述基础良好的基础和条件转换为现实的经济增长,根本的出路还是要改革。中国经济现在已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再靠扩大规模、“铺摊子”来支撑高速经济增长,部分转换为提升生产效率,要从“铺摊子”转化为“上台阶”,就需要通过改革来实现这些目标。培育新动力需要围绕四个方面推进改革。

(一)围绕产业转型升级深化改革

产业转型升级的的核心任务不是调整产业比例关系,核心任务是提升价值链。要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跃升,如何提升价值链,需要有生产性的服务去支撑,如,研发、设计、标准、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等等。这就需要进一步推进生产部门的发展,同时,也要使得低效率的企业资源能够有效地向更高效率的企业流动。推进市场化改革,特别是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使资源和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在流动中向高效率部门转移

(二)围绕企业增强创新活力深化改革

创新和升级是分不开的。过去认为,产业升级可以依靠引进技术,可以与自我创新同时推进。而现在,我国很多技术领域已经在国际前沿了,完全不需要自己创业,还靠引进技术这条路走不通。创新和产业升级越来越融为一体。现在需要推进企业的创新,而企业创新最重要的是形成优质的生产要素向企业流动。如何形成这种体制呢?过去采取了很多为了支持产业发展相关政策。比如,九十年代第一个产业政策是汽车产业政策。而现在更多的需要出台竞争政策,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使这些要素能够流动起来。如,目前汽车行业中自主品牌的份额在下降,改变这种局面,需要通过改革这条路径。

(三)围绕推进城镇化深入改革

城镇化改革核心是“人”、“地”、 “钱”。关于“人”的改革需要根据不同规模的城市,通过差别化的户籍制度改革来进行。“地”的改革就是要推进土地的改革。如何为农民增加财富创造条件,实现租金土地的流转。“钱”的改革主要体现在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融资模式的改革上。地方通过建设来发展经济,而过去融资渠道只能通过融资平台模式融资。现在改革的方向允许地方政府通过发债等多种方式拓宽城市建设的融资渠道,发债可以更透明,而且市场可以分摊风险,还可以通过一些特许经营的模式据来引进民间资本,包括成立城市基础银行等模式。

(四)围绕企业走出去推进改革

发展到今天,2013年我国对外投资约900亿美元。预计两三年间,我国对外投资将超过外商直接投资,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走向世界,构建全球化的生产体系。如何支持国内有优势、但产能相对过剩的产业,比如,钢铁、有色、石化、建材等企业走出去呢?如果将进口铁矿石转为进口钢材,那么我国的污染压力就会减少。可以将我国的外汇储备有效地使用起来,通过利用外汇储备更好地支持企业走出去,应该能找到办法。通过走出去来培养企业“去大海里游泳,而不是在国内的江河里游泳”,增强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这也需要改革,在对外投资审批制度上,包括与发达国家谈投资协议的进程要加快推进,这样才能使更多的企业能够在全球占有位置,使中国经济继续成长。

从这些方面来看,中国经济现在虽然面临一些挑战与潜在的风险。但这些风险并不是问题,关键是能否有应对风险的体制和机制。改革能够消除传统的一些风险的根源,改革形成了新的体制,也能增强驾驭经济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一鸣,王君.关于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几个问题[J] .中国软科学,2005(7).

[2]王一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与体制创新[J] .经济与管理研究,2007(8).

[3]王一鸣.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三个转变”[J] .宏观经济管理,2008(1).

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范文第6篇

关键词: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长江中游城市群

中图分类号:F901文献标识码:A

长江中游城市群,又称“中四角”,是以武汉、长沙、南昌、合肥为中心城市,以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环鄱阳湖城市群、江淮城市群所辖区域为主的国家社会经济新一轮发展的重点地区。区域旅游合作是长江中游城市群进行战略合作的重要内容之一,2013年5月18日上午,长江中游城市群4省会城市旅游发展合作会召开,4省会城市领导、旅游部门负责人、旅游企业代表参加会议,共襄区域旅游发展大计,长江中游城市群4省会城市区域旅游一体化初现雏形。

1前言

动力机制,是指驱动相关主体在一定的环境下达到既定目标的各种内外动力要素的有机组合。以此类推,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机制,即是指驱动区域旅游发展的相关主体(包括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为了达到“旅游发展一体化”、“无障碍旅游”等既定目标的各种内外动力的要素的有机组合。区域旅游合作动力机制的研究是开展区域旅游合作的基础性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的动力是多种多样的,区域旅游的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是其最根本的动力,此外还有外部的竞争及大环境的推动作用。

2旅游产业进一步发展的自身驱动

2.1打造更丰富的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是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是旅游竞争力的重要依存。现如今,旅游产品更新打造的速度有些跟不上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和居民旅游消费的速度,然而通过区域旅游合作,能倍数级地打造出各种类型的旅游产品,因为各地区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可以联合开发新的旅游产品,也可以通过现有旅游产品的强强联合、差异互补等,形成大量的旅游产品组合,从而丰富旅游产品。

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内旅游资源富集且各具特色,但面对越来越个性化与多元化的旅游需求,区内旅游产品不能适应未来旅游产业发展的要求,因此要通过区域旅游合作,打造多样化的国际旅游精品线路、国内旅游精品线路、主题旅游精品线路产品及差异化的旅游观光地、度假地和体验地。

2.2推出更优质的旅游服务

随着现代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旅游者在旅游的过程不仅仅只关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简单生理感官上的享受,更多时候他们在乎的是在旅途中能够得到身与心的共同愉悦,这就要求旅游产业的管理者与经营者提高旅游购物、旅游餐饮、安全保障、信息提供这些细节上的服务质量,旅游服务的提高使旅游者在接受服务的过程中产生惬意、幸福之感,进而乐于交流,乐于消费,进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近年来,旅游者的旅游范围的扩大、旅游方式的多元和旅游需求的增加,使得单独的旅游企业和旅游地区都很难保证提供令旅游者满意的旅游服务,但是区域之间旅游企业及旅游管理者可以通过开展旅游合作,解决好这个难题。

长江中游城市群通过区域旅游合作,可以构建公共信息咨询服务、旅游安全保障服务、旅游交通便捷服务、旅游行政便民服务、旅游惠民利民服务五位一体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同时加强旅游餐饮、购物、住宿、旅游社等旅游服务要素的一体化建设与发展,推出更优质的旅游服务。

2.3建立更便捷的旅游交通

旅游交通是指支撑旅游目的地旅客流和货物流流进、流出的交通方式,路径与始终点站的运行及其之间的相互影响,包括旅游目的地内的交通服务设施的供给及其与旅游客源地交通连接方式的供给。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旅游交通的支撑,便捷良好的交通可以让旅游者把更多的时间用于旅游的观赏与玩乐,增加旅游消费,让旅游经营者获取更大的旅游效益。

长江中游城市群得“中”独厚,已经基本形成了集水、陆、空为一体的完整的交通网络,是全国旅游交通的地理与经济中心,为区域旅游的发展与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区内交通仍存在断头路、景区交通接驳不完善、旅游交通标识混乱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还得依赖于区域旅游合作,让旅游交通更好的为旅游产业发展保驾护航。

2.4塑造更良好的旅游形象

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的感知而形成的印象,反映了旅游目的地的特色和综合质量等级。良好的旅游形象能够吸引大量的游客,刺激旅游消费,加强旅游竞争力,加深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地的自豪感与责任感,有利于旅游业的全面、深入发展。旅游形象的建立不是简单的面子工程,它必须要有良好的旅游产品、优质的旅游服务等的支撑,同时还要有层次合理、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策略与方法。

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内各地市旅游形象的定位与推广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如旅游形象特点不突出、定位不准、定位相互冲突、宣传平台太少太小、宣传形式单一等等,这些问题都给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可以准确的、全面的塑造出一个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旅游形象,联手在更高更广的平台上进行旅游形象宣传推广,共同策划举办特色鲜明、影响巨大的旅游节庆活动。

2.5开拓更广阔的旅游市场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出游频率和次数的增加,国内与国际旅游市场都在大幅增长,但是面对这块大蛋糕,一些中小城市或旅游竞争力不够的城市却显得准备不足、有心无力。这些城市没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和大力的旅游宣传推介来分得到这块蛋糕;即使分到蛋糕,却没有良好的旅游基础配套设施保证吃得下这块蛋糕。面对这种境况,一些区域纷纷采取区域旅游合作,联合发展旅游产业,加强旅游产品的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有效的进行旅游营销推介,就有能力保证分得到、吃得下这块不断增长的旅游市场大蛋糕。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区域旅游合作,可以以一个整体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旅游形象参与到海内外的旅游竞争和营销推广之中,有效地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来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观光。同时,长江中游城市群之间的区域旅游合作加强了区内各个地市之间的旅游联系,加深了区内游客对彼此景点的了解,简化了区内游客在区内旅游的行程与步骤,缩减了区内游客互游的成本,这样就很好刺激了区内游客到区内其他地区的出游欲望,形成区内游客互游的良好局面,促进本地客源市场的快速增长。

3积极应对外部大环境的现实需要

3.1响应国家政策的需要

旅游业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组成部分,旅游业的发展应当以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为依据,以旅游业发展方针、政策及法规为基础,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适应,与其他相关规划相协调。

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是国家重点发展区域,国家根据实际需要,针对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的现实情况,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政策。“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中部崛起”、“两型社会示范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皖江城市群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这些大大小小的政策都旨在促进长江中游地区更快更好更均衡地发展,为了能让这些政策得到贯彻与落实,长江中游城市群展开区域合作,联合发展,旅游合作是区域合作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的开展是相应国家政策的需要。此外,国家旅游局颁布的关于促进旅游发展的相关政策法规,尤其是关于休闲旅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方面的政策也将刺激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域旅游合作的进一步开展。

3.2对抗竞争压力的需要

旅游产业具有促进地方经济增长、解决地方就业、拉动居民消费、增加外贸收入等功能,同时旅游产业的污染小、收益快、周期长,各地政府及旅游企业对旅游业越来越重视,不断挖掘旅游资源,建设旅游景区景点,延伸旅游产业链;积极寻求旅游合作,联合发展以求占据更大的旅游的市场份额,区域之间旅游产业的竞争日益激烈。

环顾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四周,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成渝地区、西北地区的区域旅游合作发展都对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旅游产业发展形成了巨大的竞争压力,这使得长江中游城市群地区以单个旅游景区、旅游地、旅游城市吸引力,很难和周边区域进行抗衡,无法满足区域旅游收益和旅游市场份额提升的要求,只有在充分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打造旅游产品、联合开展旅游宣传营销,才能形成更强的旅游竞争力,来对抗周边区域的旅游竞争压力。

3.3顺应区域一体化潮流的需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区域一体化逐渐成为地区发展的潮流,目前区域一体化更多的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表现为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等经济生产要素在区域内自由流通,经济市场高度开放,基础配套设施共建共享等,形成地区之间相互分工,通力合作,专门化生产的格局,最终实现区域的均衡发展和共同繁荣。旅游经济是区域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样需要整个区域的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基础设施、资源等作为支撑,同样要遵循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和潮流。

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建立旨在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作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一个环节,旅游产业的发展也必将向着一体化的目标前进,因此区域旅游合作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旅游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3.4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

随着地球资源的剧减和生态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成为世界上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共识,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都需要如此,旅游业的发展也不例外。1993年,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做出如下定义:“在维护文化完整、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经济、社会和审美的要求。它能为今天的主人和客人们提供生计,又可保护和增进后代人的利益并为其提供同样的机会。”目前,长江中游城市群区内的旅游可持续发展道路还存在一些大大小小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旅游景区的盲目开发和过度利用以及景区之间的恶性无序竞争造成对旅游资源的肆意破坏,一些旅游地市和景区由于资金有限和能力不足,无法修建满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础配套设施,部分景区在旅游旺季的游客量大大超过了景区生态环境的承载力等。

长江中游城市群为了有效的解决上诉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区域旅游合作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区域旅游合作能够提供整个区域的旅游发展战略和规划,可以很好的对每个区域进行旅游发展分工和功能定位,有效避免了景区的盲目开发和恶性竞争;区域旅游合作能够集合整个区域的资金、技术和人力来整体修建区域旅游发展的配套设施,满足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需要;区域旅游合作能够很好的对旅游客流进行疏导和分流,以此来规避部分景区因客流量过大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

参考文献

[1]涂人猛.区域旅游理论研究[J].社会科学家,1994.

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融合 长三角地区

现代产业体系概念在2007年由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报告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行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报告将促进两化融合、发展先进制造业作为我国实现经济转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手段。学术界对现代产业体系的研究始于2007年。在现代产业体系研究初期,大部分都是从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特征与构建对策启示方面论述的。随着研究不断深入,现代产业体系的概念开始明晰。张明哲(2010)认为“现代产业体系的目的是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中国转换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科学发展、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产业载体,其核心是一个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现代农业相互融合、协调发展的系统。”关于其中的核心内容,田家欣(2010)、刘钊(2011)等学者的看法也基本一致。自2008年7月广东省委省政府公布的《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将“创新性、开放性、融合性、集聚性和可持续性”定义为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以来,很多学者开始从现代产业体系特征这一角度出发进行了相关研究。王新新(2012)归纳的五个特征中将决定中的“可持续性”改为“动态性”。钱霞(2012)将其特征总结为创新性、可持续性、融合性和开放性。而在2013年以后,学术界对现代产业体系概念的研究已近成熟,大量研究开始进入到产业体系内部。

现代产业体系的概念划分

上述学者提出的相关概念基本上是狭义的现代产业体系,主要面向当下中国经济发展实际与需求,具体探讨了现阶段我国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依赖和目标定位。笔者认为,现代产业体系是一个具有极强时间性和区域性的概念。

不同于邓丽(2011)等人尝试在西部地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笔者认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已步入工业化中后期的地区更具技术储备、人才储备、资本储备等实现产业业态现代化的必备因素,并从区域、路径和定位三个方面将现狭义的现代产业体系定义为:以不断实现产业融合作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路径,加强经济发达地区的技术创新、产业集聚、两化融合和制造业服务化程度,不断促进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三次产业间深度融合,从而加速建成价值链不断向高附加值延伸、产业链不断向核心技术延伸的现代区域产业体系,最终促成经济转型与结构升级。然而,广义的现代产业体系则是持续和动态的产业体系,立足于不同发展阶段我国经济所处的技术知识变革、国际竞合关系调整和国内经济增长极变化等特点,同步于全球范围内发生的科学技术革命、经济结构调整、分工体系重建等,根据自身发展实际与外部环境,及时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实现不同阶段产业结构高级化和优化,以支撑经济总量扩充与质量提升的双重目标,确保我国产业业态实现持续性现代化。

长三角地区在现代产业体系全局中的作用

(一)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对腹地经济的辐射拉动潜力巨大

2010年上海、浙江、江苏的地区生产总值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分别为10.3%、11.9%和12.7%。2011年三个地区的经济增速除江苏仍实现了11%的增速外,上海、浙江增速下降到个位数。从这一趋势看,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速呈现明显下行趋势。在积极推进经济增长质量提升这一背景下,长三角地区依靠资源与劳动力比较优势发展起来的纺织业、服装鞋帽制造业、文体用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塑料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优势制造业,通过长三角地区与长三角经济腹地之间的区域联动对安徽、江西等地的经济辐射拉动作用巨大。首先,长三角经济腹地在利用自身资源和劳动力等优势承接长三角传统优势产业转移方面大有作为,能够以其实现产业经济错位发展;其次,产业的区域间转移和承接,必然会使得长三角地区一部分产业资本流向经济腹地,可以很好促进后者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密集型;最后,长三角地区产业链向经济腹地延伸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可以依靠丰富的技术储备和领先的自主创新优势,充分发挥对经济腹地很好的技术和知识外溢效应,帮助经济腹地完成传统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二)长三角地区地缘优势在现代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承前启后作用明显

长三角地区处于平原地区,地势平坦,位于长江入海口,陆上交通发达,水运便利。2013年,全国拥有高铁的城市为26个(港澳台除外),其中长江中下游城市占了9个,地区内上海、武汉更位列全国四大铁路枢纽的第二、三位,南京、徐州、蚌埠、合肥亦属地区内重要交通枢纽。而且在全国铁路五纵三横的总布局中,京九线、京沪线、长三角城际等重要交通枢纽贯穿其中。地区内四通八达,交通极其便利。长江中下游流域是“典型的交通经济带”。经过长期建设,早已形成水路、铁路、公路等综合发展的现代化立体交通网,为推动长三角地区产业链向内延伸和资源的空间集中提供了良好的交通基础,创造了极大的区域联动便利。另外,上海、江苏和浙江基本分布于东部沿海地区,整体处于京津冀与珠三角区域的重要中间地段,既能依靠沿海优势吸收外来资本流入和发展对外贸易,还能利用临近京津冀和珠三角的独特区位优势,更有效地促成和强化发达经济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和竞争合作。不仅如此,进一步泛化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影响力,北方有山东紧邻江苏,南方有福建紧邻浙江;面向内陆地区,同处长江中下游地区,长三角地区对安徽、江西,甚至是湖南、湖北的经济辐射带动效应也是十分明显。

(三)长三角地区相关产业政策对升级全局产业结构的积极促进作用

长三角地区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充分考虑了其对长三角经济腹地的辐射带动效应和区域产业政策的可移植性。2008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长三角地区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将长三角扩展到江浙两省全境。《意见》还首次提出要积极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合作,在更广范围内发挥带动效应。2008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专门提出将安徽纳入长三角规划范畴,鼓励安徽抓住长三角产业调整机会,提高区域经济开放度,主动承接长三角地区产业转移,促进自身产业结构升级。《意见》在两省一市范围内扩大了长三角区域内产业经济的凝聚力,《规划》则进一步将长三角地区的经济影响力扩大到长江中游区域,更大程度地发挥了长三角区域经济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另外,2012年国家在上海选择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进行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旨在减轻服务业企业负担,促进服务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2012年,国家发改委《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力争2015年上海市在金融创新和改革开放先行先试方面有更多进展,从而为长三角和泛长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升级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务支撑。此外,像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舟山群岛国家级新区等一系列政策试点和示范区的建成,都会在相关条件成熟之后,在长三角和泛长三角地区推行。长三角作为一系列国家战略的重点推行地区,其区域产业政策的制定都具有极强的外部性特征,对强化区域联动、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长三角地区区域现代产业体系的定位

(一)产业结构高级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作为产业结构演化规律,也是长三角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即通过创新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未来长三角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将逐渐沿着第三产业占据产业优势地位方向演进。其中,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比较优势的进一步削弱,区域内产业结构的发展也会逐渐由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向强调产业发展的资本密集型,特别是更高层次的技术(知识)密集型。与此同时,产业结构的演进也会伴随技术进步,在产业价值链不断向产业核心技术延伸的基础上实现产业价值链向高附加值的延伸,从而实现经济总量扩充和质量提升的双重目标。

(二)产业融合深度化

产业融合是社会生产力进步和产业结构高度化的必然趋势(张明之,2009)。尽管近年来长三角地区的产业间融合趋势明显,但是这种融合很大程度仍停留在技术层面上的产业融合,产业间的延伸互补和三次产业间的内部深度融合仍有待强化。首先,长三角地区应进一步强化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对制造业的渗透融合,同时利用高新技术向其他产业的跃迁;其次,要进一步实现产业间的延伸融合,即通过产业间的功能互补和功能延伸实现产业融合,如通过产业融合改变或增加原先产业的功能;最后,在构建长三角现代产业体系进程中培育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之间的深度融合共生,从而提升三次产业的综合竞争力,锁定相关产业价值链高端。

(三)产业发展生态化

在长三角地区工业化进程中,重化工产业表现十分突出,在支撑区域内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在不断考验着地区内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在构建长三角区域现代产业体系时,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点在于实现长三角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生态化。在实现区域产业经济发展生态化的过程中,长三角地区可在多方面寻找路径支撑。一是区域内经济发展要逐渐减少对传统煤炭、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依赖,大力发展区域内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节能产业;二是在升级传统产品制造业时,不断改进工艺设计,促进产品和服务的非物质化,如提高产业的信息化、数字化程度,尽量减少对物质材料的依赖;三是不断强化地区内产业间“废料”处理资源化能力,特别是强化长三角地区内重化工企业污染处理能力和工业废料的资源化能力;四是产业经济发展重点要逐渐从“立足陆地”转到“面向海洋”,科学利用沿海地区海洋资源,加快地区内蓝色经济建设步伐。

(四)产业环境开放化

2013年令世人瞩目的大事件莫过于上海自贸区的挂牌成立,其对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开放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未来长三角地区产业经济的综合竞争优势是否稳固很大程度取决于自身的产业环境开放程度的高低。首先,在空间范围方面,长三角地区应加快培育经济腹地的经济增长极,通过将沿海发达地区与经济腹地的区域联动,增加经济腹地产业经济的对外交流能力和经济开放程度;其次,在定位层次方面,长三角地区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过程中,区域内行业应具备较高的技术储备和人才储备,能够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将自身锁定在价值链高端;最后,在开放深度方面,长三角其他地区应在上海自贸区内相关政策成熟时进一步将自身的经济开放重点从商品贸易领域进一步扩大和深入到服务贸易领域,从而增加我国重要服务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刘钊.现代产业体系的内涵与特征[J].山东社会科学,2011(5)

2.张明哲.现代产业体系的特征与发展趋势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0(1)

3.王新新.基于产业结构调整的现代产业理论和体系构建[J].商业时代,2012(14)

4.王晓东.长三角、珠三角制造业效率比较研究―基于动态竞争的解释[M].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4)

5.张冬梅.产业经济学[M].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长江经济带相关政策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区域经济;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税收优惠政策

2009年12月1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这标志着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也是江西省第一个列为国家战略的区域性发展规划。3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表明,诸如实施开放沿海经济特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税收政策在其经济建设过程中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也离不开税收政策的支持与优惠政策的利用。

一、税收优惠政策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性——基于历史数据分析

发展区域经济首先需要投资拉动,而投资者的投资意愿主要取决于投资的预期收益。如果投资者可以从税收优惠政策中获取税收利益,实现税后利润最大化,则必然会调动其加大投资和扩大生产的积极性,使其有更多的资金投入生产技术的创新和工艺流程的升级改造,进而提高对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破坏。正是基于这种因税收优惠而形成的“洼地效应”,才使得实行税收优惠的国家和地区能够吸引大量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推动经济快速发展。

我国沿海经济特区、西部大开发等区域经济发展经验表明,正是国家为其创造了非常优惠的税收政策环境,才使这些地区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极大的发展空间,国内外的各种要素都被吸引过去,经济获得了超常规发展。从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以来,据国家税务总局的统计,2001—2008年,西部地区有43 542户(次)企业享受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减免企业所得税1 892.69亿元。① 1999—2008年,西部大开发的税收优惠政策有力地推动了企业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促进了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西部地区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由23.8%下降到15.6%,下降了8.2%,高于同期全国和东部地区的下降幅度;而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则由41%提升到48.1%,上升了7.1%,也高于东部地区的提升幅度。1999—2008年,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比重由32.9%迅速提高到41.1%,增加了8.2%,而同期东部、东北和中部地区分别增加了4.5%、4.5%和6.4%。在税收优惠政策及相关政策的支持下,1997—2007年,西部地区实际利用外资由17.73亿美元增加到50.5亿美元,年均增长16.13%,远高于东部地区10.16%的平均增速。② 国际经济发展经验也证明,在影响国际资本流动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国的税收负担越轻,对外资的吸引力越大,反之则相反。事实上,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为强化本国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出台各种税收优惠措施已成为各国吸引外资所普遍采用的宏观经济政策。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处于我国中部地区,现有的基础设施条件和投资环境与沿海开放城市相比,在区域引资环境竞争中缺乏优势。因此,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加大改善基础设施投入、优化投资环境的同时,积极落实、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是增强区域引资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二、税收政策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作用机制

区域性税收政策,是世界上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经常实施的一种国家区域经济政策,其核心内容是在某些特定区域,主要是在政府希望经济需要较快发展的区域,通过政府对全部企业或部分企业实行一定范围的税收减免,进而实现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不能单靠自身积累,必须通过税收政策的作用机制来吸引大量外来资本,包括外省乃至其他国家和地区流动资本的投入来推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税收政策的资源配置作用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具有发展生态经济、促进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条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域实施特别的税收优惠政策,实质上是在全省、全国范围内进行资源再配置。税收优惠政策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实施,可以降低该地区相关企业的生产成本,税负的降低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提高资本回报率,提高企业的积累能力和发展动力,从而导致资本、人才和信息技术等相关经济资源的流入。资本投入规模的不断扩大,可以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企业数量和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进一步可提供的劳动岗位也随之增加,在“税收乘数效应”的作用下区域经济将会得到持续较快发展。

(二)税收政策对技术创新的作用

经济全球化时代,决定经济发展前景的是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是决定现代企业生命力的最关键因素。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特色是“生态”。税收优惠政策作为政府调整产业结构最直接的税收手段之一,对鼓励循环经济的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可以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绿色技术创新中发挥积极作用。一方面,通过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施特别的税收优惠政策,使区域内企业资本相对充足,技术进步快,对先进技术的吸收能力强,区域经济增长就快;另一方面,对生态经济区内高新技术企业和相关产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可直接降低此类企业的税负,提高税后收益,此类企业和产业因税负的减少而产生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这会吸引更多经济资源流向区域内的优惠类企业和产业,而科技型企业和产业的发展会对区域经济产生较强的外部性,必然会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此外,对国外资本的引进,也可直接带来管理技术和生产技术的进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因享受较多税收政策,投资吸引力强,技术水平得以迅速提高,区域经济增长必然会加快。

(三)税收政策对公共品供给数量和规模的作用

与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不足,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重开发、轻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惯性依然较大,因此,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发展既需要民营项目投资的拉动,更需要像基础设施之类的地方公共产品的充分提供,形成与建设生态经济区相适应的基础设施支撑体系。对公共品领域实施不同的税收政策会影响公共品的供给和地方财力的充裕度。一方面,对公共品尤其是基础设施实施较优惠的税收政策,有助于吸引社会资本进入公共品的投资领域,消除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另一方面,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不但不会减少税收收入,相反会因为税收优惠、税基的扩大而带来税收收入的增长。地区财力充足了,地方政府就能够提供充足的公共产品,降低交易成本,产生正外部性,促进生态经济区的发展。

三、促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选择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在国家区域战略中的地位,概而言之,就是着力构建“三区一平台”,即全国大湖流域综合开发示范区、长江中下游水生态安全保障区和加快中部崛起重要带动区。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根据湖区总体定位,借鉴以往区域税收优惠政策的经验,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制定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充分落实已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引导并服务相关产业发展。

(一)吸引新型工业产业和重大项目落户的税收政策选择

从鄱阳湖生态经济的总体定位和近年在湖区聚集的产业项目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产业是主导。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应在以下方面对鄱阳湖经济区配套、落实税收优惠政策。

1.对企业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从事港口码头、机场、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电力、水利等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所得,积极落实企业所得税“三免三减半”优惠政策,即自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免征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2.对新落户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鼓励类企业,在建期间建设用地,纳税确有困难的,按程序报批后应给予减征或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建成后在经营期间自用的房产和土地,纳税确有困难的,按程序报批后给予减征或免征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3.排污费改征环境保护税的先行先试工作国家应优先考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环保税的试行,将大大降低节能环保类高新技术企业外部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吸引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企业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聚集。

(二)建设旅游示范区的税收政策选择

鄱阳湖区域是江西省旅游资源富集区,旅游资源种类多、规模大、品位高。旅游业具有强大的带动功能,辐射能力强,倍增效能高。建设鄱阳湖生态旅游示范区,推动生态城镇、绿色乡村、旅游型新农村建设,能够完善湖区的基础设施配套,提高区内物质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可以提高生态经济区居民的幸福指数。为了鼓励旅游企业在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旅游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应该成为政府扶持旅游业发展的重要举措。地方政府和税务机关可在税法权限内制定、落实有关税收优惠政策,对旅游专业村和农户以“农家乐”为主题开发的旅游项目,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对区内外旅行社开展的旅游包车业务,返还已缴纳营业税的50%;对新建的旅游景区景点,新办的生态经济区内旅游企业,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三到五年内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对从事旅游个体经营的军队转业干部(或随军家属),自领取税务登记证之日起,三年内免征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

(三)发展现代绿色物流业的税收政策选择

现代物流业是新兴的生产业,而绿色物流表现在包装和运输等过程中采用绿色运输、绿色包装等方式来发展循环经济。鄱阳湖地区位于沿长江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的交汇点,是连接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在选择实施国家级税收优惠政策试点的物流企业时,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相关企业条件可适当放宽,对从事物流服务的港口码头用地,实施免征土地使用税的政策支持;对生态经济区内新设立的大型专业物流服务类企业、从事货物运输的大型专业运输企业,自开业年度起,可由同级财政部门三年内减半返还营业税,自获利年度起,可由同级财政部门三年内减半返还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对新设立的大型专业运输企业专门用于营运业务的运输设备,可采用加速折旧的方法提取折旧,并准予在所得税前扣除;对物流企业所得税实行按照一定比例先征后返的政策,返还税金作为企业发展的专项基金;对购置物流设施设备的进项增值税予以返还,对国内急需的进口大型物流设备给予关税减免等。

税收优惠政策具有吸引外来资本、推动区域发展的作用。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规划,国家应出台与生态经济区相配套的税收优惠政策,这无疑会助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湖区经济的绿色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伦俊.区域经济发展与税收贡献的比较分析[J].财贸经济,2006(2):6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