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信贷危机和次贷危机

信贷危机和次贷危机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信贷危机和次贷危机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信贷危机和次贷危机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间信贷危机;融资难;中小型外资企业;研究综述

一、概述

2011年9月,再次成为媒体风暴中心在温州。这一次,因为有很多“温润”。在4月初,江南皮革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他参与大型赌博,欠巨额资金逃离,波特曼连锁餐厅主席YanQin是由于管理不善,企业主借高利贷民间,最终导致资金链断裂,相关的商店停止操作,在六月初,温州铁通电器合金工业有限公司的股东之一。风扇,估计涉及数千万元民间借贷,温州的民间借贷危机4月份江南皮革董事长黄他“跑”开始,离开浙江中心集团主席签署,成为普遍关注的焦点,温州企业的社会发展遇到困境并不孤独,更应该为中小企业未来在中国经济发展将面临这个问题。每个人的爆发深刻反映温州民间借贷危机反映出的问题,以及危机的影响在国内中小型外资企业。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动态

(一)国外研究现状以及发展动态

新西兰经济学家费雪(1935)建议私人贷款是免费的从正规金融系统,而不是由国家信用控制和中央银行监管的内生矿床,贷款和其他金融交易。描述了民间借贷在金融活动的官方监管之外。诺斯(1994)“结构和变化在经济历史》一书中提到的私人贷款其效率和阈值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银行无法取代。而不是“墙”到“薄”:让其合法化,制定法规,在阳光下,这样管社会成本可能会减少,借贷可能会下降。美国的罗纳德·麦金农(1997)的一些金融市场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研究,发现普遍存在于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市场的“金融抑制”现象。由于存在“金融抑制”现象,金融市场在发展中世界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在政府的监管下有序市场,没有正式的控制另一个自由市场。存在的双重金融结构、资本配置效率低,影响经济发展。金融体系的缺陷的原因,导致信贷危机。爱德华·肖(1973)的进程,经济发展在发展中国家通过分析,提出了著名的“金融抑制”的理论,认为金融压抑使部分经济主体的融资需求无法通过正规金融渠道获得满意,私人贷款和。英国的独立智库,亚当·斯密研究所(2009)发表研究报告——“信用危机”。本文指出匆忙地放宽了货币政策,人民币应该为造成过度宽松活跃的急剧和资产泡沫,放纵导致廉价信贷。

(二)国内研究现状、发展动态

国内学者很早之前就对民间信贷的概念进行了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于民间信贷做了不同的解释。

白翠娥(1994)在《浅析民间借贷》一文中说到民间信贷是一种非正式的、民间的金融运行机制。民间信贷在我国的存在具有其现实合理性与顽强生命力,它在中国社会一直具有特殊的意义。应当给予民间借贷适当的空间,规范的引导,使其健康发展。李新月(2003)认为民间信贷是指不通过业已存在的金融机构,而在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团之间进行的一种借贷活动,是一种比较原始的信用形式气除了以上这些对民间信贷概念的研究外,在民间信贷研究中我们还经常看到一些接近或类似的概念,如“地下金融”、“灰黑色金融”等等。白建军(2004)表示地下金融有三个含义:一是非金融,指洗钱;二是有合法形式但没有正当目的,具有一些不可告人的实质,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危害,比如匕市公司之间形成担保圈;三是有正当经营需求,但是不具有合法形式,就是所谓的民间信贷。他认为地下金融不仅是一个金融问题,还涉及政治方面、文化方面等深层次的因素。黄向红(2002)认为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与非金融机构的法人,其他组织与公民之间的相互借贷货币、实物和其他财产的行为。

韦熙(2007)在《中国民间借贷的现状和出路》一问中指出民间借贷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民间借贷游离于官方金融体制之外,长期以来,得不到官方部门的重视,加上民间借贷具有自发性,缺乏外部约束,一旦发生资金链断裂等事故,往往会引发连锁不良反应,严重时会危害社会安定,因而具有很大的风险,是官方重点的管制对象。但另一方面,民间借贷确实对我国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对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对农户的生产经营等民间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促进作用。经济学博士马红漫(2008)在《让民间信贷合法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一文中提到民间信贷机构在获得了合法从事放贷业务的机会的同时也在考验着监管部门在金融市场开放与调控目标之间,实现关系平衡的一道难题。

吴熊伟、章玉贵(2011)在《民间借贷——次贷危机的潜伏诱因》一文中提出造成民间信贷盛行的原因是:(1)宏观经济政策从紧,几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多次上调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基准利率,极大约束了流通中的货币供给量。(2)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除了正规金融机构的信用贷款之外,流通流域中还存在大量的闲置资金,不少中小企业在正规渠道融资难的情况下,不得不选择依靠这些闲置的民间资金。

此次温州民间信贷危机的爆发,引发了部分学者对于温州民间信贷危机的深思。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杨子帆(2011)在《温州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及规范研究》一文中,对温州民间金融市场的发展进行了具体分析,事实表明,温州民间金融市场,有效地缓解了温州经济发展中的资金供需矛盾,但目前温州的民间金融活动形式复杂混乱,弊端丛生,给温州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三、结语

本文探讨的关键点是研究信贷危机的爆发对于国内中小型外资企业的影响,探讨如今温州民间信贷的情况、危机发生的原因、存在的问题以及民间借贷未来发展,以及对中小型外资企业日后发展的建议及对策。影响温州民间信贷危机的原因有种种,而其对企业造成的影响也是多方面的,关键还是研究在这种危机爆发的前提下,企业进行自救的办法。

参考文献

信贷危机和次贷危机范文第2篇

关键词:印度;小额信贷危机;自助小组;监管

中图分类号:F83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3-0097-02

一、印度小额信贷的模式

自20世纪60年代起近三十年的时间里,印度政府采取了强制性增设农村地区银行网点、商业银行国有化等措施来发展小额信贷,但因成本高过收益而难以持续,直至20世纪90年代初,出现了创新的信贷模式自助小组(SHG)―银行联结方式,取消了传统信贷中对抵押品的要求,改为以一组人的信用为基础而发放贷款。这种创新成功解决了农村地区的小额信贷问题,并提升了印度的金融普惠程度。

1.非营利性的自助小组―银行联结方式。20世纪90年代初,银行和非政府组织(NGO)首次使用一组人的信用为基础来发放贷款。他们组织了10~20位贫困家庭的妇女组成小组,组员定期存储小额储蓄,以小组的名义存到商业银行账户上。在运营一段时间后,如果小组变得足够成熟,银行向小组发放贷款,小组再据此向其组员提供信贷。这种方式被称为自助小组(SHG)―银行联结方式,其特点为:(1)银行提供给自助小组的贷款,利率由银行决定;自助小组提供给组员的贷款,利率由全体组员共同决定。(2)印度储备银行规定自助小组从银行获取贷款不必提供抵押品,商业银行也不能把自助小组的储蓄作为抵押品。(3)贷款通常每月偿还一次,以自助小组的名义偿还给商业银行。小组对贷款的偿还集体负有责任,而当某个组员确实无法还款时,其他组员可贡献出额外资金用以偿付。

2.营利性的MFI方式。进入21世纪后,更为专业化的小额信贷机构(MFI)同样借助一组人的信用来发放贷款,在小额信贷业务中大放异彩(Thorat,2007)。小额信贷机构(MFI)首先将贷款发放给一个MFI小组,但MFI小组不同于SHG的自助小组,不必在银行以小组名义开设账户,也无需再证明其储蓄能力,这极大简化了信贷程序。MFI的地区信贷员选择并确定获得贷款的MFI小组,并贷款给小组中具体的个人或小企业。其特点为:(1)MFI贷款还款频率高。MFI贷款采取每周或每两周偿还一次的标准,其组员须承担连带责任,如果有人没有按时还款,其他人也无法获得新贷款。(2)MFI的小组贷款利率大多在18%~33%之间,有的甚至高达100%,这远高于商业银行12%~14%的贷款利率。除利率外,一些MFI在发放贷款时还对批准的信贷额度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这使得以营利为目的的MFI拥有非常高的投资回报。

二、印度小额信贷危机的传导

尽管二十多年来,小额信贷业务本身在印度有了较大发展,但非营利性的自助小组―银行联结方式和营利性的MFI方式,其市场份额的发展是截然不同的。营利性MFI的市场份额快速膨胀,而自助小组―银行联结方式下的客户份额则从2008年的78.27%降至2010年的70.72%;未清偿贷款份额下降更多,从73.17%降至59.78%;新增贷款从64.96%降至40.96%。

正是在这种形式下,2010年安德拉邦发生了小额信贷危机。

安德拉邦是政府决策者通过银行主导的自助小组来发展小额信贷业的最早地区之一(Datta and Mahajan,2003)。当地人已经熟悉如何凭借一组人的信用而获得贷款的方式,这为营利性MFI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印度最大的5家MFI总部都设在这里,安德拉邦因此被为誉为印度的小额信贷之邦。一方面,MFI因其成熟的小额信贷市场环境而受益,但这些都是由政府培育所形成的。当政府发现人们更支持MFI方式的小额信贷,而不再采用自己推广的自助小组―银行联结方式,MFI与政府之间的势力范围之争便不可避免了(Intellecap,2010)。

政府和MFI的第一次对抗发生在2005年。那时MFI在安德拉邦刚刚起步。在收到MFI高利率放贷和强制性收款的控告后,当地政府关闭了两家主要MFI的50处分支机构。观察家指责MFI的成长是通过不择手段的从银行主导的自助小组攫取客户来实现的。其实很多对MFI的批评缺乏可靠的基础。如过度借贷问题,安德拉邦每户家庭的借款高于印度平均水平的3倍,被认为是证明过度借贷的证据,但另一方面它也可以被解释为反映了印度其他地区所面临的信贷不足。

另一个对MFI的指责来自于其放贷时收取了过高的利率。因为MFI是以较低的优惠部门贷款利率从银行借到的款项,再以平均18%~33%的高利率贷放出去,从而获得了中间的利差收益。而优惠部门贷款利率本来是向穷人发放补贴贷款时使用的,现在这种补贴贫穷家庭没有得到,却被MFI赚到了,这引起政府的不满。

2010年10月下旬,印度安德拉邦发生MFI强制回收贷款,甚至通过高利贷催款员催逼收债,造成超过三十起自杀的事件,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的小额信贷危机。安德拉邦政府对此的回应是迅速颁布法令,通过阻止已有贷款的收款、禁止发放任何新的小额信贷来干预MFI的业务操作。

三、印度小额信贷危机后的监管分析

印度小额信贷之所以出现如此严重危机,原因很多,深究起来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MFI在与自助小组――银行联结方式的恶性竞争中,诱导穷人过度借贷;过高的利率和非道义收债行为;过度依赖于向商业银行借款;利益纷争和政治干扰。解决这些问题,不能仅由市场竞争力来完成。

政府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态度:是否允许发放高利率贷款的MFI机构存在。只要MFI和自助小组都同时存在,它们又同样是凭借一组人的信用而联合负债,MFI比自助小组信贷程序更简便,资金更易得,自然会有缺少资金支持的农村贫困家庭主动借款,这是不可避免的。

既然允许MFI存在,政府下面要做的就是对它进行合理的监管,这包括MFI的最高贷款利率是多少?在极其简化的信贷程序下,如何保证一组人的信用水平和还款能力?更加具体的是,MFI的贷款是发放给了这个小组,还是单个组员?收债是发债机构向单个组员催收,还是由同组其他组员先来完成?还款是单个组员的义务,还是整个小组的义务?当违约时,征信局是调低单个组员的信用记录,还是同时调低同组中其他组员的信用记录?

这些问题在自助小组―银行联结方式下,有明确的答案:商业银行的贷款发放给了自助小组,贷款以自助小组的名义偿还,小组对贷款的偿还集体负有责任,而当某个组员确实无法还款时,其他组员可贡献出额外资金用以偿付。但在营利性MFI方式下,监管者并没有明确这些关系。MFI方式下的小额信贷确实需要明确借贷双方权利义务,加强借款人的保护。

另外,MFI的资金来源多依赖于商业银行的借款,一些商业银行也把对小额信贷机构的贷款界定为优先放款行业,此举虽然有助于小额信贷机构及时筹集资金,但也造成了其资金来源过窄的问题。当商业银行停止向MFI提供贷款支持时,其面临的就是整体“断流”的系统风险,并会引发全国性信贷危机。为此,MFI应扩宽融资渠道。而政府要反思的则是前后一致的监管政策的重要性,前松后紧的监管模式使之前的小额信贷沦为坏账,这是一笔极大的损失。

四、印度小额信贷危机对中国的启示

中国非营利性的小额信贷发展已有较长时间,而近年来营利性的小额信贷机构正在蓬勃发展,这点和印度非常类似。通过剖析印度小额信贷危机的成因、传导及监管策略,中国更应该重视和引导小额信贷稳健发展。

启示一:统一各类小额信贷机构的监管主体。印度的MFI由于注册类型不同,监管主体不同,造成监管松紧不一的问题,也无法形成一致性的监管标准,造成了信贷危机。中国小额信贷市场更加复杂,一些营利性的小额信贷机构由地方政府审批、监管,非营利性的小额信贷则缺少规范性的文件或指导意见。因此呼吁为开展小额信贷业务的各类机构统一监管主体和监管标准。

启示二:合理选择联保贷款的组员并明确权利及义务,保护借款人利益。中国的联保贷款和印度的自助小组、MFI一样,是借助一组人的信用发放贷款。这种贷款形式要求同组人的信用水平相近,互相监督、必要时帮助还款,因此合理地选择这样一组人难度大,特别是像MFI简化了信贷程序之后。不管采用哪种形式,中国也需要提前明确组员间的权利义务,防止出现印度式的被逼自杀事件。

启示三:鼓励银行和小额信贷机构合作,并扩宽小额信贷机构的资金来源。通过融资、技术、管理等多方面指导,商业银行可以帮助提高小额信贷机构的管理水平;与此同时,从事小额信贷业务的机构需要增加资金来源渠道,不能仅仅依赖于商业银行。当印度商业银行停止对MFI资金支持,便引发了全国性危机。中国的小额信贷机构可以考虑国际资金和市场融资等多种形式。

参考文献:

[1] 肖银伟.中国小额信贷的现状与发展方向探析由印度小额信贷危机引发的思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7).

信贷危机和次贷危机范文第3篇

半导体业的严峻挑战

此次金融风暴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美国的信贷危机,最后导致全球的信贷危机及资产危机而来。

对我国影响最大的首先是出口行业和房地产业,由此引发了减薪、失业率提高并波及更多行业的连锁性反应。APEC预测此次危机将会持续18个月左右,即到2010年中。

半导体业肯定也受到了牵连,表现在各公司纷纷调低了增长预测,推迟或取消建厂计划及大量减薪或裁员。相比于2001年的电子业大萧条,此次的金融风暴有几个特点:首先,2007年半导体增长才3.2%左右,下跌空间已不大,不像2000年,从37%直落到-32%,第二,大部分PC和手机已不再是高档消费品,这些中低档产品受危机影响较小,第三,由于2007年起半导体业已处于调整期,很多高风险项目已经提前进行兼并重组,所以未来的损失相对要小,第四,节能环保、医疗电子、仪器仪表、交通、电力、国防等受金融风暴影响相对较小,尤其我国政府倡导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扩大内需等政策,起到了风险分散作用。

危机孕育商机

金融风暴是把双刃剑,一边是市场的需求减少及工业进行整理,而另一边是石油、钢铁等工业原材料的价格下跌,因此也是降低改革和企业发展成本的重大机遇。

目前,世界电子产品市场出现了新特点,第一,消费个人化,要求产品周期快,个性化,第二,人口老龄化;第三,金砖四国迅速崛起;第四,电子产品普及加速。

IBM最近预测五大半导体产业将快速发展:太阳能、预知人体健康情况的DNA、语音使上网便利、数字化个人购物助理、以及遗忘成为历史的智能工具。

信贷危机和次贷危机范文第4篇

由于近来股市、楼市不振,越来越多的资金从楼市、股市中撤出,随着借贷利率高企,民间借贷渐渐成了居民新的“投资渠道”。“我已经把房子抵押给银行,把获得的贷款借给典当行,仅利差就相当可观。”上海市民文女士近来开辟了新的投资方向――民间借贷。她把已还清贷款的房子抵押给银行,以做生意需要周转资金为由,拿到60万元贷款。然后,将这笔钱交给朋友的典当行,投入民间借贷的洪流之中。

由于房子市场价值较高,文女士从银行套出60万元贷款不难,一年期贷款利率仅8%,略高于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在拿到贷款后,文女士迅速将钱投进典当行,典当行大方地开出一年24%的利率。“一转手,一年就能坐享16%的利差,60万元资金一年就能净赚近10万元。”文女士表示,身边有越来越多的朋友把从银行获得的贷款转投到民间借贷中去,轻轻松松就可获得巨大利差。

河南省郑州市居民刘女士也选择了这种新“投资”方式。由于担心房价会有下跌风险,她6月卖出一套两居室的老房子。在拿到52万元房款后,刘女士通过朋友介绍,将钱投给担保公司,担保公司开出一年20%的利率。“房子继续出租,一年的租金不过1.5万元,年租金回报率只有2.8%,甚至不如银行定期存款。房子卖掉后将钱拿去放贷,按20%的年利率,一年就能拿到10万多元,收益远远超过其他投资渠道。”刘女士表示,担保公司承诺资金会借给实力雄厚、信誉好的大老板,风险很小,加上又有朋友介绍,不是很担心。

民间借贷利率高企,让已进入这个行业的放贷人获得巨额收益,同时吸引更多资金蜂拥而入。刘女士表示,在得知自己放贷每年20%的利息后,很多亲戚纷纷找到她,也希望能将闲置资金投给担保公司,甚至年逾六旬的老人都愿意将“养命钱”用来放贷。

村妇非法融资10亿元 终难逃东窗案发

素有民间借贷传统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被曝光的高利贷案值一个高过一个,涉案金额从祁有庆民间非法融资案的3.5亿元到石小红案的7.4亿元,再到涉案金额逾10亿元的苏叶女案。鄂市东胜区法院的一位法官不禁感叹,鄂尔多斯案件一半涉及高利贷,高利贷把鄂尔多斯百姓害苦了。

9月中旬,鄂尔多斯东胜区国贸大厦楼下聚集着百十人,这些高利贷放贷者来此是向10楼打击非法融资办公室报案的。一位奇姓男子称自己借给苏叶女500万元,而现在苏叶女已无还款能力,而他的几百个下线为此寝食难安。据悉,苏叶女涉案金额已逾10亿元,成为鄂尔多斯最大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件。

年近40岁的苏叶女是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的农村妇女。其名下注册的企业约6家,除两家为有限责任公司外,其余均为个体工商户。为了融资,苏叶女常常说自己拥有大型酒店和煤矿。苏叶女给予的高利贷的价格高达月息3分(月利率为3%,年利率为36%),这也是其能吸引高额民间贷款的原因。跟所有的非法融资者一样,刚开始,苏叶女很讲信用,每月都按时付息,因此找他放贷的人越来越多,甚至连抵押都不要,最后这些人全被套牢。目前登记的债权人数目已逾300人,涉及鄂尔多斯周边的通辽,以及河南、河北、陕西等省,甚至还有在日本工作的中国人。据悉,苏叶女已于9月份被警方控制,相关的案件目前正在处理之中。

民间信贷失控恐致中国次贷危机

高息民间借贷正呈现在全国蔓延的趋势。业内人士表示,在信贷紧缩、楼市调控背景下,民间资金缺乏投资渠道,同时,中小制造类企业、房地产、矿业等行业资金需求量大,民间借贷空间迅速扩大。目前仅浙江民间资本就高达万亿元,通过小额贷款公司、担保公司、典当行和个人之间放贷,成为民间借贷流通的主要途径,月息回报普遍在2分以上,最高的甚至达5分,即年利率60%。

疯狂的民间借贷背后隐藏着巨大风险。有报道称,曾经因高利贷泛滥而成为“宝马县”的江苏省泗洪县,在7月借贷大户“跑路”、停止付息后,出现高利贷市场崩盘情况,众多放贷人血本无归。江苏省启东市在年中出现信用社员工当高利贷掮客,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出现离职、逃跑甚至跳楼等情况。福建省厦门市今年连续爆出民间高利贷崩盘大案,涉嫌介入高利贷的既有担保公司负责人,还包括银行高管。

专家警告,一旦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房价、大宗商品价格下跌,民间高利贷极有可能爆发巨大风险。“民间借贷问题如果最终崩盘,可能会引发‘中国版’的信贷危机。”针对温州、鄂尔多斯、神木等地爆发的民间借贷违约潮,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了担忧,“前两年有相关的调研课题认为,中国民间借贷的规模占到银行业信贷总量的10%~20%。考虑到近年来民间借贷的泛滥,今年的量肯定比以往有所增加,所以我们判断,从现在的增长态势来看,民间金融放贷总量占正规金融(50多万亿元的放贷总量)应在20%左右,那就应超过10万亿元。所以我认为其最终有可能导致中国的次贷危机。”

央行公布的数据与郭田勇说的相吻合。在郭田勇看来,民间信贷危机会引发两大问题,一是民间信贷资金链条断裂之后,会造成群众财产规模的急剧缩水,而这会波及到实体经济,影响消费;二是民间借贷中的一部分钱是来自于银行,在民间借贷失控后,银行就会出现大量呆账坏账,“如果比较严重,就会引发中国版的次贷危机。”郭田勇认为,自2010年货币政策转向以来,以高利贷为特征的民间借贷市场的风险日益趋高,除浙江外,江苏、福建、河南以及内蒙古等地的民间借贷市场情形都不容乐观。

“很多中小企业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困难,这是我们之所以担心民间借贷触发中国次贷危机的一个原因。”郭田勇说,“当经济增速下滑、出口形势严峻、房地产市场加紧调控时,都有可能导致中小企业包括房地产企业更加困难,使其还不起银行的钱。”

反思:把民间借贷纳入政府监管之下

“长期以来金融体制改革的滞后,是民间借贷的深层次诱因,”郭田勇解释说,“由于我国尚未实现市场的利率形成机制,央行货币工具往往重准备金而轻利率,使商业银行从理论上的利率管理转向流动性管理,一旦银根收紧,中小企业往往成为银行惜贷的主要对象。”郭田勇认为,政府急需考虑通过加速金融体制深入改革来解决根本问题。“一方面金融业要最优化,要使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都能参与其中;另一方面,利率应该自由化,要从体制上解决这一问题。”

信贷危机和次贷危机范文第5篇

2007岁末,全球资本市场的焦点仍然是由于美国的房地产价格下降所引发的次贷危机。由于全美房价在2007年下半年持续下滑,导致次级按揭贷款及其衍生证券的价值大幅缩水,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和美林等诸多金融机构,在2007年第四季度接连宣布数十亿美元的巨额损失。

不过,这次危机中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也就是外国财富基金频频出手,扮演白武士的角色注资那些损失惨重的美国金融机构,而后者则基本上成为次贷寒冬中的乞资者。

次贷“炸弹”声震全球

2008年1月16日,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公开表示,由于信贷市场问题十分棘手,美国经济正处于一个艰难的、具有挑战性的环境中,并预计,由于住房市场下滑程度超过预期和信贷持续紧缩等问题存在,未来几个月美国经济增长速度将明显放缓。

美国的次贷问题的确十分棘手。试想,许多并无固定收入的美国人,用贷款购买了二或三套住房,现在面临的是还不起贷款(因为失去了工作),住房也卖不出去的双重绝境(住房价格大跌,难以出手),此时,最后替他们买单的华尔街投行能不难受吗?

自1月15日开始,花旗银行、美国银行和美林集团等美国三大金融机构将先后公布2007年第四季度业绩,包括各自在抵押贷款领域遭受的惨重损失,总计已超过350亿美元。

美国最大的银行花旗集团披露的去年第四季度财报显示,该季度因为次贷损失而被迫冲销181亿美元,该行第四财季净损失为98.3亿美元,是分析师此前预测的两倍。这是花旗银行17年来出现的首次亏损,也是该银行史上最大的季度亏损之一,而且仍持有370亿美元的次贷风险敞口。

仅仅过了两天,美国第三大券商美林宣布,由于受到115亿美元的次贷相关资产冲减拖累,公司在去年第四季度出现创纪录的98.3亿美元净亏损,合每股亏损12.01美元。这也是美林连续第二个季度遭遇巨亏,且亏损额几乎是此前市场预期的三倍。2007年全年,美林的亏损达到77.8亿美元。

早在2007年9月11日,美国财政部长汉克.保尔森已声称,美国信贷市场中的信心危机,可能比过去20年中任何一场金融震荡的持续时间都长。他表示,信贷市场不确定性的持续时间,会长于20世纪90年代的俄罗斯债务危机和亚洲金融危机(共持续两年有余),以及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

此非危言耸听。房价下跌产生的连锁反应正在使车贷、房贷、信用卡用户违约率上升。这显示信贷危机有从次贷向其他信贷领域蔓延的趋势。

去年第四季度美国银行业的次贷损失总额已高达650亿美元,约相当于美国房地产市值总额的3%。由于还有很多银行未公布第四季度次贷损失,这一数字还将继续上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也研究报告称,美国银行业的次贷损失额远未见顶,未来将出现更多损失。

华尔街向全球“乞资”

1月15日,美林证券宣布募集了66亿美元以充实资本金。美林的投资者包括科威特投资局、日本瑞穗金融及韩国投资公司。

而花旗通过私募的方式筹集到了69亿美元资金,出资者包括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花旗还公开售出了20亿美元优先股。这些资金不仅令花旗的资产负债表大为改观,而且还使得公司在减记资产价值后仍然得以将法定资本保持在较高的水平。

花旗乞资?是的。这家曾经全球规模最大的金融机构如果没有资金注入,将面临被分拆的命运。

花旗乞资只是华尔街众多金融机构向亚洲伸手的一幕,今后类似的“乞资”将越来越多。而亚洲国家已经数度充当华尔街的“”。去年年底,阿联酋政府投资机构向花旗投资75亿美元,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和中东投资者向瑞银集团投资117亿美元,中司向摩根士丹利投资50亿美元,新加坡淡马锡和科威特投资局向美林投资62亿美元。

尽管希拉里在竞选集会上要求对入股美国财团的外国基金“抬高门槛,加强甄别”,但花旗、美林的高层们却争先恐后寻求外国资金拯救自己。火烧眉毛时,他们可管不了这钱是哪儿来的。事实上,信贷危机的日益加重使美国金融机构别无选择,只能向因为油价上涨、对美贸易顺差扩大而富裕起来的中东和亚洲国家政府寻求帮助。

这些国家曾经满足于持有美国国库券之类的无风险债券,但现在却开始创建大规模的投资基金,试图在遭受重创的美国金融部门中寻找机会。在过去几个月里,财富基金已经向华尔街名气最大的公司(包括瑞士银行、摩根士丹利公司和贝尔斯登公司)投资400多亿美元。

目前,已经有20多个国家分别建立了自己的财富基金,华尔街人士估计,到2012年,这些资金的规模有望再扩大五倍。现在财富基金大约控制着2.2万亿美元资金。过去,权财富基金主要持有那些安全性高、收益率较低的投资产品,如美国国债。如今,财富基金更强调投资回报,它们开始转向那些收益更高的产品,并愿意承担更多的风险。

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基金来说,次级债危机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投资机会。同时,在出现十年不遇的危机时,美国金融巨头们才会有意愿接纳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注资,此时发展中国家的财富基金有更多的讨价还价能力。花旗、瑞银和美林等均属于国际一流的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其品牌、公司治理结构和人力资本等方面的优势决定了其盈利能力仍然较强。金融市场总有潮落潮涨,金融危机到来时,几乎每个银行都难以独善其身,但当风平浪静后,这些优质的金融机构仍会给投资者带来丰厚回报。只要对国际资本市场的未来有信心,以合理价格参股全球顶尖投资银行就是明智的投资。

但是,财富基金是否会成为这次次贷危机的“最终救赎者”?市场上没人能回答这个问题。

国际金融格局发生深刻变化

从表面上看,近来,财富基金似乎偏爱被动投资――这种投资不允许它们在管理决策中拥有任何发言权。但事实上,这一切在表明国际金融实力的重大转移。

次级贷危机后,财富基金对跨国金融机构的投资普遍受到发达国家的欢迎。对双方来说,这种投资可能会是共赢。首先,财富基金的注资有助于改善跨国金融机构的资产状况,这不像靠西方国家央行的注资,仅能提供暂时的流动性支持。如果不是东亚和中东国家有如此充裕的资金,如果不是它们成立的财富基金可以更灵活的方式购买跨国金融机构的股权,这场次级债危机很可能愈演愈烈,甚至可能导致世界经济陷入衰退。

透过这一切,花旗乞资背后的深层含义在于,国际金融市场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由于全球经济动荡,又没有新的强势货币像上世纪40年代美元取代英镑一样取代美元的地位,一轮不同于以往的世界范围的货币与资金的调整正在进行之中。

首先,由于美元急剧走软,新兴国家的联系汇率机制受到严峻考验。几乎所有的新兴国家都面临对内通胀对外升值的压力。沙特阿拉伯最大的国有银行已敦促沙特政府考虑改变里亚尔对美元的联系汇率制度,并且建立一只财富基金,从而实现其资产的多样化,以提高投资回报率,并减持美元资产――这是新加坡、中国、科威特已经在走的路。

只要美元继续疲软,各国终将改变与美元挂钩的联系汇率制度,而转向更为强势的货币。2007年,在16种交易最活跃的货币中,美元兑其中14种下跌,今年的情况也不会有多大起色。而亚太货币兑美元普遍走强,成为地区强势货币的最大支撑。

其次,不想坐视美元资产贬值,各经常贸易顺差国降低对美国国债的依赖,而代之以积极的主动理财手段,次贷危机为之提供了最好契机,亚洲资金走向欧美,资金流动已经进入金融机构等核心领域。美国公司的业绩报告期刚刚开始,预计美国将公布的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的总体信用损失可能达到上万亿美元规模。由美国国内保守派并不信任的财富基金向核心金融机构注资,说明国际资金换防已经挣脱了意识形态的束缚。

信贷危机和次贷危机范文第6篇

关键词:次贷危机 经济法 政府干预 正当性 启示

次贷危机自2007年初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爆发后,先是蔓延至整个金融行业,而后波及到实体经济,成为真正意义的经济危机。作为进入21世纪后最为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它给世人留下的教训极为深刻。经济法作为“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是应对次贷危机,避免危机影响扩大的有力武器。本文是在经济法的语境下论述次贷危机中的众多干预措施,经济法语境下的国家干预应该包括国家立法干预,行政干预或政府干预,司法干预,其中经济法中的国家干预核心是行政机关的干预,本文也将以行政干预为重点进行分析。

一、次贷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

对于次贷危机的原因,经济学界内部百家争鸣,其中主流观点认为本次危机产生的原因是:政府监管的缺失、金融机构过度的金融创新以及次贷市场的不规范,上述的观点如果从经济法角度去总结,那么导致本次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就是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

1、次贷危机的爆发是典型的市场失灵的表现

在市场经济产生以来的几百年里,个体本位和社会本位这对范畴之间的矛盾与对立逐步尖锐。本次次贷危机就是市场经济中个人主义极度膨胀的结果,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参与者主要有金融贷款机构、借款人、中介机构和评级机构,通过对这些市场参与者的分析,我们发现这些参与者都存在着忽视社会利益的极端个人主义行为。首先金融机构的高管作为具备金融专业知识的专家,在进行每次金融创新时都会很清楚开发出的金融创新产品的风险。面对次级抵押贷款带来的高额利润,贪婪使华尔街金融机构的高管们毫无顾忌地大肆进行金融创新和转嫁风险,同时为了掩盖风险,创新出越来越复杂的金融产品。其次次级抵押贷款创设的初衷是为了实现广大低收入人群住房梦,但是面对房价持续上涨,经济形势良好的大背景,有人看到了炒房能够带来的暴利,同时由于级抵押贷款门槛低,并且审查松懈,所以期望通过炒房牟利的人涌入次级抵押贷款市场,使次贷规模持续扩大。最后,次贷市场中的中介人和评级机构的道德风险行为也是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中介商为了帮助借款人通过贷款审查,顺利拿到贷款,采取各种非正当手段蒙骗借款机构,例如使用虚假的收入证明和纳税证明以及贿赂贷款审查员等,这些不正当行为导致贷款机构将钱贷给不符合标准的借款人,增加了贷款机构的不良资产和坏账死账,提升了贷款机构的运营风险;评级机构作为谋利的法人,为了得到报酬也采取迎合需要评级的客户的做法,擅自提升贷款的信用等级。通过对本次次贷危机原因的分析,极端的个人主义倾向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面对利益,金融机构的高管、中介入,评级机构,借款人都把社会公共利益,经济安全抛到九霄云外。

此外次贷市场参与者面对利益的种种盲目参与行为、盲目投资以及盲目投机行为无疑是市场经济盲目性的表现。

2、政府失灵是导致次贷危机爆发的又一主因

不仅市场存在失灵,政府在干预经济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也存在着失灵,并且政府失灵通常出现在政府试图矫正市场失灵的过程中。政府失灵的影响与市场失灵的影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詹姆斯·布坎南在《自由、市场与国家》中就指出:政府的缺陷至少与市场一样严重。政府失灵包括政府干预不到位,政府干预错位以及政府干预不起作用,其中政府干预不到位和政府干预错位在本次危机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次贷危机中政府干预不到位是导致次贷市场陷入混乱的主要原因。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号经济强国,现代经济发展已有几百年历史,经济法律法规比较完善,但是为什么还会爆发如此严重的金融信贷危机?比较有力的解释就是政府在市场恶化的过程中放任市场自身调节,政府干预没有到位。上世纪三十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使坚持自由放任市场经济的美国遭受重创,从此各国开始注重强调政府干预。直至上世纪70年代“父爱”般的政府干预使美国出现滞胀,此时与凯恩斯主义对立的新自由主义思潮得以席卷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可以说,新自由主义的泛滥是美国政府干预不到位的最根本原因之一。坚持新自由主义思想的政府相信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从而放任市场自由发展,对于市场中的种种过度冒险行为坐视不管,放任金融机构大肆进行金融创新。同时对于一些金融机构过高的杠杆率也置之不理。

信贷危机和次贷危机范文第7篇

在这种全球金融压力下我国势必会受到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对沿海地区的影响比较大。面对这些影响企业与政府部门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为此我对镭射沃激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做了为期2周的实践调查。

在公司我确实看到了金融风暴所带来的巨大影响:公司的效益明显降低、生产率下降、出货减少、员工的工作量减少、公司为了生存不得已解雇员工;此外对员工个人也有影响:薪水下调、奖金较以前减少等等。公司正面临着极大的生存挑战,但是公司在领导的带领下,在镭射沃人的共同努力下正严阵以待抵御“寒流”!

危机、危机总是“危”与“机”并存,“危”前面已经提到了这里就不说了,下面谈一谈“机”。

俗话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在这次巨大的冲击下,镭射沃领导险中求胜,看到了机会,公司领导提出了以下对策:

一、养精蓄锐,练好内功

这是人才锻炼与培养。平时注重了市场销售方面,现在正好整顿一下企业内部资源,充分发挥员工的主观能动性,在企业文化、组织架构、管理体制、人才建设方面下功夫,为危机过后的人才储备和运用打好强实的人才基础。

二、满怀对未来的憧憬和信心

这一点是要调整心态。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没经历大风大浪的企业就算发展起来,以后也会留下后遗症。在困难面前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任何动摇,悲观失望的心态只会损伤自己,不战自败。在此次危机中锻炼危机调控能力,改善企业内部及外部的不足。

三、做好做强不做大

这是精益求精的态度。成功的企业不外乎三种,the biggest , the best , the difference . 用中文说就是:最大、最好、最与众不同。公司本不大,第一种不适合,而公司的产品是激光设备,所以第三种也不适合,那么就要做到最好。“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图发展,以服务树品牌”是公司在市场上立足的18字方针。不做最大,只做最好;不图长久,只图健康。

信贷危机和次贷危机范文第8篇

关键词:金融危机;信贷风险;内部控制

2008年全球金融市场都受到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欧美金融市场遭受沉重打击,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均因美国次级债风险暴露而陷入了流动性不足的困境,很多国际性大银行纷纷破产。我国的商业银行也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必须采取措施提前防范其对银行体信贷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一、金融危机的成因

美国的次贷危机目前已经引起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表面看来,次级债问题是由美国低收入者的房贷所引发的。实质上,本次危机起源于刺激经济的目标下,过度的信贷以及信用风险互换等衍生工具的滥用,终致危机恶化。而贯穿始终的是,无论是监管者、金融机构和个人都存在忽视信贷风险管理的因素。

金融机构特别是投资银行,在追求业绩的目标驱动下,片面追求业务规模和业务利润的快速增长,而忽视风险甚至无视风险,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在金融行业更加普遍,从业人员的道德水准与风险管控水平下降;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对金融衍生工具过分信任,认为一切风险可以通过工具创新转嫁给别人,忽视了衍生工具内在的风险,最终导致金融风险被成倍地放大。

信用评级机构则在此中扮演了极其不光彩的角色,甚至故意为投资银行提高其产品的信用等级,某种程度上对金融风险的扩散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从监管者的角度,由于长期的经济繁荣和市场繁荣,自由主义的理念在监管者的头脑中占据上风,放松管制、让金融更加自由化成为这一阶段监管者的核心价值观。比较而言,美联储对银行的监管是严格的。而恰恰次级债以及衍生产品均由美国证监会监管,作为长期监管股权资产的机构,对债权资产的利害关系肯定不如美联储,监管错位也可以看作是危机爆发的重要原因。

综上所述,尽管金融创新和美国次贷危机关系密切,但次贷危机的真正罪魁祸首却是隐藏在这些创新背后对风险控制的极端漠视。从长远看,问题的本质不在于如何限制金融业的创新步伐,而是在于如何强化金融机构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如何提升监管机构监管金融风险的能力。

二、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可能面临的信贷危机

1.个人住房贷款者信用风险的集中爆发

由于信用体系的缺乏,我国商业银行在实际贷款发放过程中,无法得到借款人的信用保证。相对于美国的信用等级而言,我国的借款人甚至达不到次级信用级别。我国商业银行在审核个人住房贷款申请时,主要是通过申请者从单位开具的收入证明来审查其收入状况,导致资信较差的借款者可能凭借虚假证明从银行得到贷款,进入房贷市场。因此,我国住房按揭贷款存在的信用风险大于美国。

2.商业银行过度放贷风险的放大

住房按揭贷款被我国商业银行视为优质资产业务而大力发展。行业间的激烈竞争和巨大的利润空间又促使其不断降低办理条件,进而对贷款审查流于形式。许多银行还通过推出各种优惠业务刺激个人房贷消费,从而抢占市场份额。这种风险意识的缺失使银行业的风险正在不断累积,若条件合适就将会爆发,商业银行将付出惨痛损失,并波及整个经济。根据上海银监局2008年2月的《2007年度上海市房地产信贷运行报告》,截止2007年12月底,中资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总贷款比例32.2%,如果加上以房地产抵押发放的其他贷款,房地产价格的波动已影响到商业银行50%以上的信贷资产的安全。

3.宏观调控下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加大

基于房地产市场在经济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它已成为宏观政策重点调控的行业。2006年以来,住房市场的持续繁荣使借款者低估了潜在风险;同时,贷款机构风险控制意愿下降,使行业风险加大,最终导致从紧的货币政策出台。2007年连续加息导致住房开发成本高,同时也推高了贷款买房者的还贷成本。随着次级债危机影响下的经济下行,收入预期下降,还贷压力增大,个人住房贷款者可能选择提前还贷或断贷,出现类似美国次贷市场上借款人无力还款的情形。这会增大银行提前偿付的风险,从而导致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产生巨大损失。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风范存在的问题

1.资本充足率下降,降低了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在金融危机影响下的中国经济正面临近年来前所未有的衰退,企业盈利能力和个人收入水平下降,导致大量的银行贷款成为不良资产。2005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个人购房不良贷款余额为289.2亿,比2004年增加98.8亿,个人购房贷款平均不良率为2.1%,比2004年增加0.6个百分点。同时,由于资本市场遭受严重打击,资本筹集出现困难。这两个因素导致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下降,使其一方面可能受到监管指标的约束,一方面可能降低了自身抵抗风险的能力。而一些商业银行由于持有美国金融机构的次级债而使风险敞口越来越大,由此引发的短期流动性风险与对其资本金要求的提高之间出现了矛盾,使得银行体系内的风险不断累积。

2.零首付或假首付情况下的断供风险

一些贷款机构为了加快房屋销售或制造虚假繁荣景象,甚至推出了“零首付”、“零文件”的贷款方式。风险更大的贷款形式即“假首付”也很普遍,房地产开发商为了增加其住房销售,以垫付首付款,或分期支付首付的方式,让购房者从商业银行获得按揭贷款。当购房者成功得到个人按揭贷款之后,开发商也实现了资金的回笼,而这种贷款产生的市场风险则完全由商业银行来承担,一旦市场风险爆发,个人贷款者纷纷选择低成本的断供方式远离房市,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将会大幅提高。

3.个人住房贷款的成数普遍偏高

所谓住房贷款按揭成数是指贷款额度与房产价值的比例。银行为了扩展业务规模,按揭成数都比较高,近几年仍然维持在70%左右,甚至是“零首付”。目前,随着国家对房地产业进一步进行法规及商业银行控制风险的要求,2005—2006年按揭成数下降到了60%左右,但是这个数值还是偏高,依然蕴含着很大的风险,有待于国家进一步进行调整和改善。不同的贷款者的偿还能力和信用有所差别,银行所承担的风险也有所差异。因此,政策应该允许商业银行对于信用条件相对差的贷款者相应地提高首付比例,以减轻可能违约造成的损失。

四、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防范的措施

1.严格控制个人住房贷款者的信用级别

商业银行必须使用内部控制的标准流程从严控制个人住房贷款者的信用级别,严格检查每一笔房屋按揭贷款业务,信贷员必须要与贷款申请人见面,而且必须面对面地签订贷款合同。对于新收到的房屋按揭贷款申请,由信贷工作人员到单位核实收入证明,通过核实贷款者真实身份。对于已经办理完按揭房贷的借款人,要逐个重新检查其相关贷款材料。此外,只对银行认定的优质楼盘发放按揭贷款,拒绝与完全靠回笼资金维持生存的房地产开发商合作,从源头上杜绝可能的虚假按揭。

2.增强我国商业银行自身的流动性

从宏观层面看,2007年央行10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6次加息、每周发行定向票据,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回收了银行体系内相当数量的流动性。而在金融危机过程中,保持自身流动性成为银行渡过难关的重要手段。因此,商业银行必须调整自身资产结构,增加流动性资产的持有,包括央行存款、央行票据、短期国债和金融债等短期资产,以便当危机出现或遭遇诸如挤兑等突发事件时能够转变为现金。同时建立流动性的监测、预警机制,加强日常资金管理,通过监控未来的现金流量,以确保满足资金头寸需求。

3.加强金融创新监管

从美国的次贷危机到全球的金融危机再次印证了金融创新会给银行业带来双重影响。在国际金融市场和交易日趋复杂化的背景下,必须清醒认识到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审视次贷危机的爆发过程发现,即使美国在监管体系完善的市场中,仍然存在着大量的监管缺失,尤其是对金融衍生品的监管。金融产品的复杂化导致了对其认识上的盲点和监管上的空白。

因此,在对于金融衍生品的监管中,一定要根据本国金融市场的深度和广度来考察引入的金融衍生品类型及其对于金融体系的作用,并在创造的模拟条件引发风险试验基础上,决定推广的范围,使金融监管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

参考文献:

[1]钟伟:美国次级按揭市场的现状及其深远影响[J].国际金融研究,2007,(11).

[2]范方志苏国强:美国次级房贷市场危机及其启示[J].中国国情国力,2007(12).

[3]于凤芹: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J].管理科学文摘,2008(1).

[4]张明:透视美国次级债危机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国际经济评论,20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