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东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英汉委婉语的礼貌性在人际交往中,对待彼此要以礼相待,“礼”不仅是彬彬有礼的表现,更体现出一种良好的修养,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因此,在日常交往中,应该避免说一些令人不快的话而伤害对方的感情。一般选用比较温和的词语来表达说话人尊重、体贴他人的心理,从而达到融洽氛围、促进交际顺利进行的作用。例如,西方文化中年轻就意味着有活力、有竞争力,能在工作中贡献自己的力量,而“老”就意味着社会弱势群体,会被人瞧不起,因此,在英语中常使用“老”的委婉语,如thelongerliving来表示年老者,而很少用senility。中国自古以来就以礼仪之邦自称,委婉语在人际交往中随处可见。如“贵姓”“请”“劳烦”,这些委婉语既传达了自己的礼貌,又使对方听起来温和、易于接受。因此,礼貌用语可以给别人留下良好的印象,在人际交往中树立良好的形象。(2)英汉委婉语的掩饰性一般来说,一个词语外延越广,包含的意义越多,其准确性就越低。因此,委婉语一般是用修饰过的、抽象的表达来掩盖一些不好的现象,从而掩饰那些人们不愿说或不能说的事。例如行贿、贪污、等社会不良现象,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常用一些委婉语来代称,以便掩人耳目。如用blackstuf(f黑东西)代替opium(鸦片)。此外,对一些易受种族歧视的群体,常用接受救济金而非政府施舍来表示。同样委婉语在中国也有类似的作用,比如用“高墙”代替“监狱”,用“三只手”代替“小偷”等。(3)英汉委婉语的避讳性禁忌语是委婉语产生的最初来源,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禁忌语。因此,人们往往比较避讳一些他们不敢说或令人恐怖的事情。这些事情多与疾病、死亡等人们比较禁忌的事情有关,直接表达不免显得比较尴尬和无礼;反之,如果委婉一点来表达,给人的印象就是含蓄、有礼并且比较中听的,从而增进人际交往中的和谐。例如死,人的生老病死本来属于自然现象,但大多数人却比较忌讳这个字,所以与死亡有关的委婉语也逐渐出现在人们的交流中,如英语中用离别(todepart)、安息(tohavefinalrest)等来代替。(4)英汉委婉语的褒扬性褒扬性是指用褒义词来代替贬义词,如对于一些从事比较低微工作的人员,为了对他们的职业表示尊敬,常用委婉语进行美化。例如,把“清洁工”称作“保洁人员”,“理发师”称作“美发师”等等。这些委婉语既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更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任何工作都是有其存在的价值,我们不仅不应该瞧不起他们,更应该感谢他们的辛苦付出,感谢他们为社会创造的价值。
2英汉委婉语使用的差异性分析
(1)英汉委婉语等级观念的差异所谓的等级观念也就是人们的社会地位,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将人分为“三六九等”便可看出身份地位的观念已深入人心。语言的产生与它所依赖的文化息息相关,这种等级文化自然而然产生了代表不同身份地位的词语,如圣人、凡人、等等。尤其是在中国古代,身份地位的高低决定着权利的大小、财产的多少、甚至决定着身份低贱者的自由与生死。而西方国家崇尚自由、民主、平等,虽然也存在着贵族与平民的区分,但却不太明显,与此有关的委婉语也不多。(2)英汉委婉语表达方式的差异中华文化延续至今,从儒家谦恭礼让的思想中演绎出了很多的谦词和敬词,与此有关的委婉语也大量存在。所以人们一般在称呼对方时多采用委婉的语气,而提到自己时,则多采用自谦的形式。如:贵姓——敝姓,高见——愚见,令尊——家父,令郎——犬儿等等。在听到赞美之词时,汉文化人多用“不敢当”“您过奖了”等谦词,这种表达方式给人一种彬彬有礼、温文尔雅、有思想、有内涵的感觉。而英美人则喜欢直截了当、简洁明确,以“Thankyou”等回答欣然接受对方的赞美。并且,在西方文化中,他们多采用先扬后抑的表达方式,缓和的过渡,从而使人易于接受。如“Youhavedoneagoodjob,butifyoudealwiththisdetails,itwouldbemuchbetter”。可见中文和英文针对同一种行为,出现了明显不同的表达方式,这种表达方式的差异也是来源于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3)英汉委婉语价值观念的差异西方倡导的是个人主义,对于自己的隐私不允许别人窥探和侵犯,尤其表现在年龄、收入以及等方面。而中国则主张集体主义,强调分享的精神和集体利益最大化,有时候为了集体的利益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这一点与西方截然相反。他们追求的是个人主义价值观,通过自身的努力,发挥自己的潜能,维护自己的利益,自我奋斗、自我进取。因此,西方树立的是一种具有竞争意识的价值观。而中国传统文化里的“人多力量大”“众人拾柴火焰高”等这些集体主义思想,要求我们要牺牲小我、顾全大局。所以,中西方价值观念的不同使得英汉委婉语也表现出差异。
3结束语
论文摘要:英语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的基拙。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应遵循平等、同步和兴趣原则,在教学中运用比较、讲解和观察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东西方文化差异,增强英语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二者密不可执因此,英语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离不开文化意识的培养。文化意识是人们对文化的一种自觉、能动的认识活动,是人们在学习中领悟文化内涵、接受文化熏陶,并潜移默化地内化为一种追求文化的情感。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把语言与文化结合起来,培养学生文化意识,就是要培养其继承和发扬传统民族文化,积极吸收异族文化的优秀成果的意识,提高文化敏感度,促进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
一、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原则
文化意识的培养并非易事。教师在语言教学、文化知识的传授和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中,既不能过于夸大,也不能浅尝辄止,要把握好尺度,遵循一定的原则。
1.平等原则
在学习异族文化时,应该遵循平等原则一一~各民族文化是平等的。民族不分大小、强弱,其文化亦无优劣、好坏之分。不能因为英语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就认为学习英、美国家文化具有优越性。学习外语的目的是进行跨文化交流,从而了解、吸收异族文化的精华,为我所用。同时,学外语更要注重以我为主,学会用外语介绍和传播我国历史悠久、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外语学习者要树立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各种文化都具有合理性和独特性,都能为人类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提供有价值的资源,都应在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交流中,吸收营养,取长补短,充实和更新自我,以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兀化的新形势。我们重视学习西方文化,但不应“唯西方文化是从、西方文化是尊”。东西方文化应本着彼此尊重的原则,在平等的基础上进行对话与交流,相互撞击、摩擦、吸收与融合,在比较中鉴别,在互动中发展。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能过分地推崇某种文化或一味地贬低某种文化,应引导学生形成文化平等意识。
2.同步原则
同步原则是指教师在利用教材中出现的文化素材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时应与教材的内容保持一致。在讲解英语文化知识时,教师会将东西方两种文化进行对比,但两者的差异体现在诸多方面,教师不可能在一节或几节课的时间内解决诸多问题,更不可能在一节课中全都讲解文化的差异性,或者把体现文化背景的文章都面面俱到地进行讲解,而应有所侧重和有所针对。比如,教材中如果涉及餐桌礼仪,教师应该把要讲解的文化定位于中、西餐餐桌上的文化习俗的异同比较,而不能把所有东西方文化习俗的差异都一股脑儿地抖搂出来。否则,教师讲得杂乱无章,学生学得也含混不清。当然,学生对英语国家的文化了解得越多、越广越深就越好,但这要取决于学生的兴趣、条件及时间等多种因素。
3.兴趣原则
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乐于探索的原动力。教师在讲解英语语言知识和培养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应激发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进行探索的浓厚兴趣。通过精心设计从课文语言知识导人文化知识的过程,创设文化知识的交际实践和环境,让学生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生动有趣的真实交际环境中,从而产生并保持对它的兴趣,并在语言交际环境中得到实践和锻炼。很多经典英文歌曲、影视节目、时装、发型、运动等都是学生感兴趣的主题。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创建英语角、英语沙龙,开展经典英文电影赏析、英语才艺展示,庆祝英语国家传统节日等都可以使学生置身于异族文化的氛围中,同时激发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浓厚兴趣和探索的欲望,从而达到既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又培养其英语文化意识的目的。
二、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主要阵地。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匕的文化素材,采用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提高学生对异族文化的敏感度。
1.比较法
比较法是通过东西方文化的比较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方法。
首先,从东西方文化对称呼称谓、致谢答谢、招呼问候、担心关切等方面的习俗进行比较。例如:在中国,人们为了表示对他人的关心会说:
A:Hello, you look sick today.
B:Yes, I’ ve got a bad cold.
A:You’ d better go to see a doctor as soon as youcan.
这样的关心和建议在中国非常普遍并且广为接受。然而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英美国家,如此的关切会伤害对方的自尊心,因而冷人反感。按西方文化习惯,A只需说"I do hope you’llbe feeling better soon"孽"Take good care of yourself"这类肤浅的话语以示关心即可。
又如,在英语中“teacher”仅表示职业名称,而非称呼语,更不是尊称。在英语国家,人们通常用“Mr/Miss/Mrs+姓”来称呼老师,在大学则用学术职称或学位+姓来称呼教师,也有的教师甚至喜欢学生直呼其名,以融洽气氛。但绝对不会有"Teacher+姓”这类称n乳而汉语中的称谓比较严格,对长辈一般不可直呼其名,否则会被认为对长辈不尊,而西方则显得随意一些。
其次,比较相同的词汇概念和其不同的文化内涵。一个国家的历史、地理、政治、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等无不在词汇上得以体现。词汇语言作为文化信息的载体,其语义和搭配都深深烙上了该语言文化的印迹。英语中有些词的意义与中文一致,但文化含义迥异。比如,中国人历来把“龙”视为权力、地位、尊严和吉祥的象征,被制成图腾顶礼膜拜。皇帝的身体被尊称为“龙体”,中华民族亦被称为“龙的传火,。逢年过节,人们有舞龙的习俗,以示喜庆,还有“龙飞凤舞”、“望子成龙”等颇具吉祥和褒奖的成语,这些充分说明中华民族对龙的喜爱与崇敬。而在西方文化中,“龙(dragon)”却是一种口喷毒火、身长双翼、凶残暴虐的怪兽,在俗语中还被用来指“凶狠的尤’。由此可见,同一个词在不同文化中可能带有不同的褒贬色彩。因此,教师应在词汇教学中渗透词汇的文化内涵,通过比较,找出异同,有效地促进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提高。
2.讲解法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抓住一些能够集中反映英美国家历史文化和社会特征的典型语言材料进行讲解与分析,向学生介绍相关文化知识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西方价值观念、风土人情,感受异域文化的神奇魅力。
此外,详细讲解语言材料在语法概念、句法、篇章结构上的区别。英汉两种语言在语法、句法及篇章结构上的差异体现出不同的民族思维方式。在语法概念方面,英语中的性、数、人称、时、体、态等都有明确的形式标记。在句法方面,英语常常以核心句或词为中心层层展开,结构严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汉语句子大多结构松散、随意,没有特别明显的形式标记词,以意合为主。汉语句子被动句较少,反映了中国人以人为中心的思维习惯。而英语中被动句较多,体现出英语国家人们重客观、重逻辑的思维方式。在篇章结构方面,英语国家人们受其思维方式的影响,趋向于线性的直接表达方式。文章中一般开头都有主题段,每段有主题句,结尾得出结论。段落之间、句子之间结构紧凑,逻辑性强。因此,应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教材为依托,向学生讲解中英两种语言的差异,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和英语文化意识。
3.观察法
观察法重在培养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敏感性。首先,要培养学生对英美文化的洞察力。语言不仅传达文字内容,也承载着一定的社会信息。一个人使用语言的风格常常会流露出其社会背景、文化水准、家庭出身等相关信息。因此,应培养学生在交际中抓住这些信息的能力,提高其对英语文化的敏感度。其次,通过观看影视作品中人物角色的身势语,来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虽然身势语是一种非语言行为,但它可以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明示态度,丰富而准确地表现出说话者的心理活动,流露出其内在的民族文化气息。世界各国由于不同的发展历史、地理空间、社会土壤和文化氛围等,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中国受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形成了重视伦理道德、等级制度的群体取向;而西方国家受平行或平等社会格局的影响,倾向于个人取向。所以,人们在举手投足之间无不反映出其深厚的文化根源,体现出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特色和烙印。因此,通过细致观察说话者的身势语可以透视其内在的语言文化信息,提高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英汉礼貌语言 差异分析
礼貌现象存在于不同的文化和语言中,对人们的言行进行有效地限制,使人们的交际活动得以协调。不同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传统,其价值观、思维方式、文化习俗、、生活方式以及礼仪社交等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由于文化不同,礼貌要求的具体内容也会存在差异,中西方的文化、价值观以及民族心理不同的,也会使用不同的方式对表达自己的礼貌语言,这种差异性会使得跨文化交际受到影响,因此需要对比英汉礼貌语言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要避免礼貌用语的使用失误,实现有效地交际。
一、英汉礼貌语言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
不同语言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表现形式和衡量标准,由于文化间的差异,礼貌也存在不同,如果将汉语文化中的极为客气、礼貌的词语应用到英语会话中,容易使英语为母语的人感到不知所措,使跨文化交际出现障碍。由此可见,英汉礼貌语言差异对跨文化交际的影响较大,需要对这些差异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进行解决,以保证英汉交流的无差异性。
1.交谈的主题存在差异。在英美社会中,自由平等的思想认识深入人心,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在英语文化中也强调独立自由和平等。个人的利益、自由等都是不可侵犯的。在语言交际中也有着明显的表现。在与外国人交谈时,需要注意交谈主题的选择,避免谈论一些不该问的话题,比如个人的婚姻情况、收入、年龄、等,这是个人的隐私。而中国人在交谈过程中则很喜欢谈论年龄、收入、婚姻等情况,如你多大了?每个月挣多少钱啊?等等。在英美国家如果问这些问题会被认为是没有教养和礼貌的行为,但是对于中国人而言,这是一种关心,也表示双方不是一般的关系。中国文化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心,注重集体性,个人受到社会、群体的约束,公众文化深植于人们心中,是与英美的个人、私人的文化不同的,也就出现了礼貌方面的问题,容易产生交际问题。
2.称呼的不同。交际中,称呼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一定的文化以及社会内涵,由于受到传统伦理、血缘宗族等方面的影响,中国的称呼与英语国家相比也更加复杂。汉语中称呼人体现的是一种“上下有义,长幼有序”的观念,要依据对方的年龄、地位、职业、身份或者亲密程度、谈话的场合等确定称呼语,而英语国家由于受到个人本位以及社会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在称呼上也比较平等。
在中国,孩子不可以直呼长辈大名,学生不可以叫教师的名字,下属不可以称呼上司的名字,否则就会被称为不礼貌。在称呼关系不是很亲近的人时,可以加上对方的职务,比如张老师、王经理等,而在英语国家,则不需要这样,对于上司,可以称呼“sir”或“madam”,如果被允许,还可以直接称呼上司的名字,学生可以直接称呼教师的名字,孩子也可以称呼长辈的名字。中国人的称呼语要按照“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序”的标准进行,如果要称呼老者,可以说成“老伯”、“老师傅”等,但是这种称呼方式在英语国家则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他们认为老就是无能,没有用,因此与西方人交往时不能说老,避免引起他们的不满。可以使用golden years、the aged、a senior citizen等委婉词语。
3.称赞、恭维语的回答不同。对于中国人而言,尊人贬己是礼貌的明显特点,中国文化中注重谦逊,人们尽可能的贬低自己,不表扬自己。而西方人则是欣然接受他人的表扬与称赞,对于恭维、称赞的语言,他们通常比较高兴,会迎合对方,避免出现难堪的现象。中国人习惯先否定称赞人的话语,表示出谦虚,但是这种行为会使西方人觉得面子受到了威胁。比如外国朋友称赞You are so beautiful,对此中国人一般会回答,哪里哪里、没有,我不漂亮等,这样的回答会使外国朋友觉得很虚伪,双方的交往也会受到影响。英语国家的人对于个人问题是比较自信的,对于别人的夸奖都是欣然接受的,对此,面对称赞、恭维的话,我们也应坦然接受,回应thank you等话语。
4.问候语的差异。日常生活中,问候语是十分常见和普遍的,合适、得体的问候能够使谈话氛围更加融洽,能够保证交际的顺利推进。中国人见面时通常使用一些寒暄的语言,比如“你吃了吗?”“干什么去?”等,虽然表面看起来是询问对方,但其实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表示友好。但是这些寒暄的话语在外国人看来就会比较奇怪,如果打招呼时要是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do?他们会觉得你是在打听隐私,因此感到不快,认为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对于英语国家的人,打招呼一般使用Hi或Hello。
5.委婉用语的不同。在人们的语言交际中,委婉语是一种间接的语言行为,并起到剂的作用,委婉的语言表达能够使听者更加舒适,实现交际的目的。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科学的使用委婉语,防止禁忌语的出现,影响交际的顺利进行。
在与外国人的交往过程中,尽量不使用骂人的话语,不雅之事的语言也不能使用。比如上厕所时使用的词语可以使用wash one’s hand、fresh up等词语。在比如关于疾病、死亡等委婉语,在很多文化中,死亡都是人们不愿意谈到的话题,因此人们都会避免使用表达这一含义的词语。在英语国家,人们通常使用委婉语表达对已故者的尊敬,以及对其家属的慰问。很少有人说“die”,一般使用pass away、fall asleep或者go west。
二、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语言差异的相关启示
在跨文化交际过程中,英汉文化之间的礼貌语言差异是不可忽视的,否则容易导致文化交流的不和谐,甚至衍生出更多的不愉快。因此,在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到英汉礼貌语言的差异性,并采用符合文化背景的礼貌用语,实现英汉文化的良好交流。
1.树立英汉礼貌用语跨文化交际的意识。要研究跨文化交际中的不同文化,应使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利用网络、视频等现代化手段对当地的语言文化进行了解。其实最好的理解语用差异的方法就是直接与本族人进行交流,对跨文化差异的敏感程度越高,越容易克服“本族中心主义”,能够有效地实现跨文化的交际。
2.要努力接受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语言差异。不同文化的行为准则也是不同的,不能说哪个更好、更正确,不同的行为方式反映出的民族历史以及文化也是存在差异的,其中蕴含着不同的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即使只是简单的礼貌用语也能够反映出民族的文化特点,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理解、接受英汉礼貌语言间的差异,努力促进跨文化交际的顺利开展。
3.依据对方的价值观确定跨文化交际的方式。经过上文中的分析和研究,可以发现如果只是根据自身的文化价值取向使用礼貌用语并不一定会让觉得是礼貌的,礼貌是相对的,由于社会环境因素对影响,一定情境中的礼貌用语在其他情境中可能就不够礼貌,或者过于礼貌。不礼貌的话语肯定不能够被接受,但是过于礼貌的话语也同样不能被接受,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需要明确双方的文化传统差异,了解语言的社会以及文化背景,使其与母语进行对比,明确其异同点,依据对方的价值取向使用科学的交际方法,可以利用语用移情的方式,就是在交际时,双方能够情感互通,想象和理解对方的用意。有语用语言以及社会语用的问题,关系到怎样向听话人表达心声,听话人怎样理解说话人的想法和意图,东方国家在跨文化交际中尽量使用英语国家的礼貌语言语用原则,尊重对方的民族以及文化习俗,避免由于差异而出现误解,导致跨文化交际受阻。
三、结束语
交际活动是要受到语言文化差异的影响,由于中西方国家的文化差异使得跨文化交际中出现很多语用问题,这对于汉英两种文化的良好交流与融合影响较大,甚至容易造成误会,出现交际失误,对此,充分认识到英汉交际中礼貌用语的差异性至关重要。要明确礼貌语言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用,使我们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交流,避免在交际中由于语用失误造成交际障碍。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要了解双方的文化背景以及交际的原则,尊重其礼貌原则,做好不卑不亢,彬彬有礼,明确英汉礼貌语言的差异,正确交际,实现真正的跨文化交际。
参考文献:
[1]李坤.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用语的差异[J].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02:27-29.
【关键词】高职院校 跨文化意识 英语教学 英语文学
引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是语言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依托,各民族之间语言的差异多是由于文化的差异所导致的,所以,要学好英语并将其灵活应用于国际交流,必须对英语文化背景有所了解。由此,将文化意识培养作为英语教学的重点环节是十分必要的。
一、高职英语教学跨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国际间交往越来越频繁,各国之间的文化渗透与融合也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同时,为顺应时展要求,避免异国交流中因缺乏对彼此文化了解而产生误解,适时地进行跨文化意识培养具有重大意义,跨文化意识培养也是寻求自身获得更好发展的必然需求。此外,长期教学实践证明了跨文化意识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词汇和语法结构,还对学生听写、阅读、写作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能够间接地提高学生的应试成绩。
二、培养高职生英语跨文化意识的实践措施
1.挖掘文化素材,充实教学内容。现阶段英语教材一般都是按照功能、结构的顺序制定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是很容易被学生理解并接受的部分,而且学习的知识重点也比较突出,其素材基本以我们的日常生活为来源,以便于中学生在学习了英语知识后,并在生活中得到实践锻炼。而且,课文旁注的相应插图,亦能够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相关英语的文化背景或内涵,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依照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更多有意义、有趣味性的深层次文化教育素材,并将素材与教材知识连接起来,有机的进行语言知识技能教学与文化意识培养教学。例如,在英语中礼貌用语反复出现的次数相对汉语言文化中要多得多,所以,老师在课堂教学中也应尽量多的使用“please”“thanks”等礼貌用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对欧美文化礼仪的了解;又如,在介绍西方食物时,举例说明西方人们喜爱的“chips”、“sandwich”等,在对比中国人民传统的食物“rice”and“noodles”.如此,通过中西饮食的具体对比,使学生了解到文化的差异。
2.拓展文化途径,体验外国文化。英语语言历史虽然没有汉语如此长久,但其同样是语言符号的累积,独特魅力依然不容忽视,有着如汉语一般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所以,仅仅简单的课堂学习,是无法真正完整的了解英语文化。对此,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各种课外有利渠道积极学习英语文化,例如英语杂志、英文歌曲、英语频道节目等,帮助学生巩固英语语法知识,同时锻炼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扩展英语文化内容,对英语文化形成更为全面细致的了解。此外,还可以选择西方国家的节日,组织同学们进行富有西方文化色彩的节日活动,帮助学生切身体验外国文化,实现文化的内化的。
3.巧用教学媒体,创设形象情境。立足于素质教育不断深化拓展的背景下,高职教育也应不断改革,探索新的实用性教学方法,以提高高职生接受新知识的效率。同时,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科技手段被应用到教学当中,作为科技时代的教育工作者,教师也要善于利用这些高新技术手段。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创设形象情景,便是在此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亦逐渐得到广泛应用。其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课堂知识,提高课堂教学的综合质量,并与文化意识培养教学相得益彰,例如,在主题写作“My holiday”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旅游情景,以“头脑风暴”的形式展开讨论组,联想当地特色民俗、小吃或风景,并进行推荐探讨,期间教师不时向学生介绍适用于情境中的新词汇,以此完成合作学习,写出相应的内容丰富的作文,学会词汇的运用。在上述教学活动中,特定的情景被打造成语言文化的依托,其不仅是学习语言知识技能的有效方法,也是文化意识培养的形象方法。
三、结语
综上所述,立足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水平是教学的大势所趋。然而,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多角度任务,在英语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学会将文化意识培养在课堂教学中融汇贯通,充分利用现有教学方法和教学素材,融合自身教学经验心得来为学生夯实英语学习基础,以西方文化的价值观来衡量西方文化,理解并接受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为今后的跨文化交际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文化;国际商务;障碍;策略;风俗;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21.024
1国际商务谈判简介
商务谈判是指合作当事人双方通过商榷与谈判从而推进有关经济活动的进行,谈判的内容有关双方利益及权利,是确立合作关系、有关具体内容以及相关事宜的商务活动。相对的国际商务谈判,即指在国际贸易中跨国界合作当事人双方所进行的商务谈判活动。国际贸易的促成往往需要进行多次且全面的磋商谈判,以此明确合作当事人主体权益及责任。从众多国际贸易案例研究来看,跨国贸易成功与经营情况及谈判效果都起到一定的作用。诸多国际贸易合作关系因谈判破裂而付诸东流,当然初次谈判共识度较低的合作关系中途倒戈的案例也屡见不鲜。由此可见国际贸易中,国际商务谈判效果至关重要,它是明确合作关系、权益、责任的必要途径,同时也是调节合作当事人利益冲突的有效措施。
2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障碍的具体表现
2.1语言及非语言交流方式的冲突
国际商务谈判中,当事人主体为争取各自的权益以及明确各自的责任必然需要充分的交流沟通甚至需要一定的博弈。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过程中,语言诚然是不可或缺的,它是各种信息的载体。然而由于国际商务活动方法处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下,在文化、价值观迥异的窘境下,谈判语言极其容易产生歧义。因为在不同文化语境下,同样的词语含义也有所不同。譬如在西方国家13是人们较为避讳的词语,但是在中国就显得比较平常。并且由于文化的差异,不同国家的语言特点也有较大差异。例如:德国人语言严谨强调严密,在商务谈判中其言辞往往直接明了。相对的中国同胞受儒家中庸思想熏陶,在语言表达上往往喜好含蓄内敛,其语言特点自然要显得客套迂回一些。国际商务谈判中,语言文化障碍的冲突由此可见一斑。除此之外,在谈判过程中,非语言交流也是影响谈判结果以及造成文化障碍的关键因素。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当事人双方投足举止间都传递着重要的信息,无论是手势、脸色、体态都可以承载诸多信息。但是由于国际文化的差异性,不同国家的非语言形式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譬如大多数语言习惯中,点头代表同意相反摇头则是反对,然而南亚某些国家的非语言习惯恰好于之相反。不难看出,非语言形式也是制造国际商务谈判障碍的因素之一。
2.2风俗习惯冲突
于国际商务谈判之中,经常涉及到某些正式抑或非正式的磋商交际活动譬如宴会、座谈会等。在各种社交活动中,风俗习惯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就拿中西餐桌文化来讲,存在的差异不可谓不大,无论是餐具使用习惯还是饮食习惯抑或餐桌礼仪等都是不有不同的。因此在风俗习惯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对于国际商务谈判而言也就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如此文化障碍小则导致谈判沟通不顺畅,大则可能会招致谈判破裂。因此在谈判过程中,如果谈判双方不甚了解对方风俗习惯,那么首先会给人一种不受尊重的感受,其次某些风俗习惯有关民族信仰不容违背,倘若谈判对方违背上述类型的风俗习惯自然会触怒对方。譬如虔诚的穆斯林不食用猪肉,如果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对方违反了这样的风俗习惯,那么很容易就会导致谈判的破裂。
2.3思维方式的冲突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人们的思维方式是有所不同的。文化背景及生活习惯是影响人们思维方式的重要因素,正所谓三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则是佐证这个观点。譬如我国北方游牧民族与南方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就存在较大差异,南方民族由于长期处于稳定生活的状况,长时间的潜移默化就造成了南方人安土重迁、落叶归根的家国情怀,思维方式上也比较平和多好中庸之道;然而北方游牧民族长期迁徙,自然的他们就缺乏故乡情结,由于生存因素不稳定性,其思维方式也比较开放。中国各个民族都存在思维方式上的巨大差异,那么我们可以想象文化差异巨大的异国民族之间其思维方式必然也有所迥异。据有关研究表明,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偏理性,讲求逻辑推理好分析概念。然而中国人则偏好折中,对于事物好辩证统一。由此可见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思维方式也是造成文化障碍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只有深入了解对方的思维方式,并基于理解并举的前提下,尊重对方,这样才能为促成贸易平添力量。
3解决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障碍的策略
国际商务谈判中为了争取各种权益最优化方案,从而达成彼此认可且原意遵守的合同是需要诸多技巧支持的。然而在谈判过程中,除了采取技巧取得博弈的相对优势外,解决跨文化谈判障碍才是国际商务谈判应首先考虑且解决的问题。因为只有解决了这样的问题,才能保证国际商务谈判按照预期计划顺利进行,同时这也是避免谈判破裂的必要措施。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当事人双方都应该采取合理的措施解决文化障碍实现谈判效果最佳化。
3.1准确且灵活的使用谈判语言及非语言形式
任何国家的语言都是独居魅力的,因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双方的语言形式都应该被尊重。为了使对方尊重自身的语言,那么首先就需要尊重对方的语言。首先在谈判中充分了解对方语言特点是尊重对方的基本要求,其次谈判中灵活精准的使用谈判语言是尊重对方的具体形式。在国际商务谈判中,因谈判双方语言不当导致的文化障碍不胜枚举。例如我国某企业在与外国合作企业谈判是自豪称其隶属企业为“Second-Class Enterprise”,然而听闻此话对方却感到十分迷惑。这是因为中方代表表述的“Second-Class Enterprise”含义存在歧义,中方代表所言以意为“二级企业”,而谈判对方误认为是“二流企业”这不仅让其感到合作企业水平较低。由此可见在国际商务谈判中,灵活且准确的使用谈判语言至关重要。要做到灵活准确的使用谈判语言,首先就是基于对谈判对方尊重前提下,深入了解对方语言特点尽可能掌握对方语言的特殊意义;其次,为了保证谈判顺利进行且争取到合理的权益,谈判时还应该根据事宜选择合适的语言,譬如谈判时尽可能的使用“我们”抑或“we”这样表述,从而使对方感受到谈判的诚意。总而言之,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者需根据具体的语境选择准确的语言并灵活的表达。
3.2培养文化差异的灵敏性
因地制宜是自古以来广受认可的制定策略之宗旨,然而在国际商务谈判中我们也应该根据不同的文化特性采取不同的谈判策略。这就要求谈判者要养成较高的文化差异灵敏性,能够在谈判中充分审视不同的文化差异及特性从而抓住推动谈判的策略。因为不同的谈判代表,其言行举止都受其国家的文化因素所影响。由此在国际商务谈判之前我们就应该做好相关的装备,深入透析对方所处地域的文化特性,抓住其差异性,并将其作为突破口。在制定谈判策略时也应当围绕文化差异而进行。这样一来才能够营造出一个和谐的谈判氛围,从而友好的进行谈判,最终达成各自权益相对最优化策略。
3.3认识并尊重思维差异
思维是组织人类活动的关键因素,在国际商务谈判中谈判双方的思维活动便是推进谈判进行的基础。不难看出,思维是谈判的原动力是国际商务谈判运作的“引擎”。然而正如上文所阐释的那样,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这是文化差异决定必然性差异。为了保证国际商务谈判顺利进行,那么谈判双方都应该充分审视各自的思维特点,这是规避谈判矛盾的必要措施,也是争取达成共识的有效途径。除此之外,尊重对方思维差异性也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能够体现谈判的诚意,同时也能够充分理解对方的行为及要求。只有做到了解谈判对手思维方式,并理解其思维差异,才是确保国际商务谈判成功的关键。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经济国际化进程不断推进,国际商务谈判活动也日益频繁。通过对国际商务谈判案例的仔细研究审视,我们不难发现跨文化障碍是掣肘国际合作达成共识的关键因素。具体国际商务谈判中存在的文化障碍主要有:语言形式及特点、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为了促进谈判活动进行且保证双方达成共识,首选我们就应该矫治文化障碍问题,充分了解并尊重对方的语言形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特性从而实现互利双赢的谈判结果。
参考文献
[1]乔淑英,王爱晶等.商务谈判[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吕晨钟.学谈判必读的95个中外案例[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赵银德.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行为的影响[J].对外经贸实务,2002,(10).
[4]王玉平.影响国际商务活动的文化因素[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1,(9).
[5]窦卫霖.论价值观在国际商务活动中的影响[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1999,(2).
[6]刘静.软实力视域下传统文化输出的问题与对策[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7]高玉清,孙越.论文化差异对中美商务谈判的影响[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4).
[8]张家瑞.浅议东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J].江苏商论,2004,(4).
关键词:委婉语 语用功能 跨文化交际
在世界各民族的日常交际、政治交际以及生活交际中,往往避免不了一些语言冲突或者是无法言明的一些禁忌事物而使得交际过程变得十分尴尬,这也会导致商业关系的破裂甚至是政治交际的失败,因此在双方进行交际时,如何正确使用委婉语就显得十分重要。人们可以通过使用委婉、含蓄、间接性的语言代替生硬、粗俗、无法回避的话语,从而淡化交际双方在交际过程中的尴尬与不愉快,减轻交际双方的压力以使得交际过程变得和谐高效,最终达到交际目的。
委婉语是在多种语言中使用最多的表达方式,也是经常使用的修饰语言的手段。为了能更好的体现英汉委婉语的使用规律及其文化内涵,文章将以英汉委婉语语用功能的视角对英汉委婉语的表达方式和表达效果做详细的对比与阐述。
一、英汉委婉语的定义
委婉语在英文中的单词是euphemism,该词起源于希腊语。整个单词分为词缀“eu-”和词干“phemism”。词缀“eu-”的意思为“excellent”好的、优秀的,而词干"phemism"的意思则是“diction”用语、措辞,所以整个单词的意思就是好的措辞、令人愉悦的用语。在英语中,人们认为委婉语就是:用使人愉悦的、婉转的、指代性的语言替换粗野或是直白的提及忌讳事物的表达方式;而在汉语中,中国人则认为委婉语是:在特定的交际环境下,基于汉语文化的发展,在文化及价值观限制范围内,为了掩饰一些不方便提及的情景或语言而使用的间接性的含蓄的语言方式。我国著名语言学家王希杰也曾对委婉语做了更为清楚的定义:“婉曲,指的是不能或者不愿直截了当地说,而闪烁其辞,转弯抹角,迂回曲折,用与本意相关或相类的话来代替”。
从上可得知,英语和汉语两者对于委婉语的定义十分相似,即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为了避免冲突性话语和忌讳事物的称呼而使用含蓄有礼、使人愉快且间接性的语言来代替粗俗无礼、使人不悦、生硬直接的词语。委婉语是交际中的一门必修课,也是交际活动中淡化尴尬及冲突的有效方法,更是避免产生政治危机及商业危机的一剂良药。
二、英汉委婉语的语用功能
委婉语是基于历史、文化发展和人们社交活动而存在的。作为一种有效缓和人们交流中不愉快的语言表现形式,委婉语不仅可以使得交际过程变得和谐有序,还可以帮助人们有效地捕捉到对方的思维和情绪变化,因此,在各种交际中,委婉语的使用都是十分广泛的。英汉委婉语是中西方文化观念的一种变相体现,同时也是思维定式的一种体现,涉及到政治、商业、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在不同角度上可反映出中西方各自的历史文化特性和思维方式,委婉语的语用功能主要体现在其使用效果和交流者的心理变化方面。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为了能够达到理想的交流结果而使用委婉语,能够淡化甚至避免交流中两者的语言冲突和尴尬的处境,从而使得双方的观点变得更容易被接纳。因为英汉委婉语的使用目的是一致的,所以两者的语用功能也十分相似,总的来说可以分为:避讳功能、避俗功能、礼貌功能和褒扬功能。但是由于英汉委婉语起源于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环境,其使用方式和使用规律有所不同。
1.避讳功能
无论是在中国文化还是西方文化中,忌讳都是语言交流中需要注意的表达内容,而委婉语的产生就是基于人文文化中禁忌的心理,所以委婉语与禁忌语是有密切联系并息息相关的。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下,人们总是会提及且无法避免一些忌讳的事物,这就需要用委婉语来代替那些禁忌语,这不仅是表达对方以及所忌讳事物的尊重,也是个人高素质和高修养的体现。因此在英汉语中都会有一些为了避免提及禁忌的委婉语,但是因为两者文化根基有着极大的差异,因此所避讳的具体词语也会有所不同。
在史前社会时期,科学并不发达,人们对于自然认识和改造的能力有限,对于许多自然现象如海啸、火山爆发、飓风、闪电等得不到合理的解释而产生了内心的恐惧心理,所以早期人类幻想创造了神说,认为神是人类的守护者,万物的主宰,也是决定人类生死祸福操控者,所以神灵与圣物是不可亵渎的,所有与神灵相关的称呼都是禁忌称呼。在英语中,因,人们觉得直接提及一些魔鬼的名字会引起魔鬼的注意从而带来杀身之祸,所以人们会使用一些委婉的称谓来代替魔鬼的名字;对于上帝,人们觉得上帝是神圣不可冒犯的,所以对于上帝及各种神灵,英语中都有相对应的婉词来表示对于神灵的尊重。例如在一些场合不得不提及神灵的时候,人们会选择用神灵名字中的一个字母来代替全称。而对于一些有关于宗教的词汇,英语中也会选择使用委婉语进行避讳。例如:用“Go to blazes”替代“Go to hell”,意为毁于一旦。在汉语中,由于中国长时期处于封建专制主义的社会,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较大,所以在中国史上,对于名讳是十分严格的。例如:坡的祖父名字是“序”因为当时坡是有名的作家,所以在其作品中必要写很多序,但是由于其祖父名中带有“序”字,若使用“序”这个字,便是对先祖的不尊敬,所以为避家讳,坡便把作品中所有的“序”字改成了“引”。除此之外,还有国讳,这是为了尊敬当朝皇帝而设定的。例如:古代皇帝纳妃前都会先对入选的秀女进行殿选,若秀女闺名中有任何一个字与帝王的名字读音相同,就算是犯了国讳,将会被判用不得录用。所以很多秀女为了避讳,就会在殿选之前改名或者是选择使用其他声调的字。
亡故和顽疾都是在生活中最不愿提及的事情,因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觉得,提及“死”是十分不“洁”的事情,所以在日常交流中,中西方都会使用委婉的语言来避讳这些不好的字眼,而且两者中存在有大量关于死亡和疾病的委婉语。在英语中,有关死亡的委婉语有answer the final summons(最后一次),sleep in the Arms of God(安睡在上帝的怀抱中),be at rest(在休息)等。西方人也喜欢用一些委婉的词汇来代替疾病,例如:用“accident”表示中风,用“fever”表示猩红热等。在汉语中,关于死亡和疾病的委婉语的说法也不在少数,例如:高僧死亡叫“归西”、“归寂”;帝王死亡叫“驾崩”、“宾天”;诸侯以及妃子死亡叫“殁”;英雄死亡叫“牺牲”、“捐躯”;普通人家死亡叫“逝世”、“离去”等。而对于疾病,汉语中会使用“身体不便”、“身体障碍”等词来代替。
2.避俗功能
由于英汉文化的根基不同,两者往往存在着差异,但究其根底都是源于人类的思想和生活,所以两者之间存在互通性和共性。在人际交往以及一些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中西方提及与人类身体特征和生理行为等有关的粗鄙的语言的时候,为了防止交流变得尴尬,都会选择使用一些委婉或者是间接性的语言来表达。
女人怀孕虽然是一件极为正常的事情,但是将其搬上交际层面,直接表达难免有些粗俗,所以在英汉语中都有对“怀孕”间接表达的委婉语,但是由于中西方社会风俗和表达习惯的不同,两者所表达出的词汇有所不同。在英语中,人们会使用以下委婉语来代替“怀孕”:be gone to(已经过去了),awkward(行动不便的),eating for two(为两个人吃饭),anticipating(满怀期待的)等。与之相对应的。在汉语中,中国历来重视子嗣传承,所以对于女子怀孕人们往往会使用“有喜了”、“身怀六甲”、“梦兰”等带有喜庆意味的词语来表达。
除此之外,在提及一些生理行为的时候,由于中西方文化中都觉得直接提起是对交际对方十分的不尊重,并且极其不雅观,所以在英汉语中都会使用一些指代性或是间接性的委婉语来代替粗俗的词汇。例如:英语中常常会使用I have to pay a call(我要去打个电话),Can I add some powder?(我可以去补个妆吗?),to go see the baby(去看一下孩子)等表示有事外出的话语作为借口来替代上厕所。而在汉语中与之对应的是,中国人会使用“方便”、“洗手间”、“WC”、“如厕”等词汇来直接表达上厕所。从上可得,英语中在提及生理行为的时候,往往会以借口做其他事之类的话语或者是间接性的语言来替代直接表达的粗俗的词语,而汉语中则是使用一些指代性或雅化的词语来替代原有的语言。
3.礼貌功能
礼貌交际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被高度重视的。在社会交际中,为了避免冒昧和冲撞,人们都会遵循礼貌原则,尽量避免提及一些不礼貌或者是使人不愉快的事物。但是同时也存在着无法避免提及这些事物的时候,这时人们就需要使用恭谦有礼、悦耳的委婉语将不能直接表达的话传达给对方,以给对方一种被尊重、被重视的愉悦感,从而使得交际在和谐愉快的氛围下顺利进行。
中华民族五千年来都传承着以礼待人的传统,是著名的礼仪大国。在汉语中,人们常常会使用一些谦辞,例如:在向长辈请教时会用“晚辈才疏学浅,还望老师不吝赐教”;向别人介绍与自己的家会用“敝处”、“舍下”;向别人介绍自己时会用“在下”、“小生”、而在称呼对方时会用“君”、“足下”;向别人请教时会用“敢问”、表达自己意见时会用“拙见”;请人接受时会用“笑纳”、接受别人的好意时会用“领情”;请求别人办事时会用“劳驾”、而对于别人的致谢会用“见外”等等。这些词汇都将自己置于最底层而将对方置于最尊贵的位置以示对对方的尊重。
而在西方,虽然长期受到平等思想的熏陶,在某些随意的社交场合,人们会直呼对方名字表示亲近,但是在正式的社交环境中,西方人也十分注重礼貌礼仪,绝对不允许出现无礼的词汇或者是举动。因此西方人常常会使用委婉语来含蓄的表达一些事物从而显示自己的礼仪与高素质,以博得对方的好感。例如:在对方是老妇人的情况下,会称呼其为“grande dame”(贵妇人);当对方是老人的情况下,会称呼其为“golden ager”(金色年华的人);在提及穷人时,会将其称呼为“man of modest means”(财产不多的人)等等。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在中国还是西方国家,对于称呼和交际时的礼貌用语都是很重视的。两者都会选择使用一些委婉语来替代“你”、“我”、“她”、“他”等之类的略显随意的词语或者是一些直接表达会显得无礼的语言,但是由于两国文化传统的不同,汉语更倾向于放低自己身份以显示对对方的尊重,而英语则倾向于使用修饰性的委婉语来称呼对方以示尊重。
4.褒扬功能
语言的性质有褒义、贬义和中性三大类。在人际交往中使用贬义词很有可能会导致语言冲突,最后带来不利的影响和结果,所以在中西方文化中都十分重视使用委婉语来避免和取代贬低性的词语,即委婉语的褒扬功能。其不仅仅有取代的功能,还可以是对已有的语言加以修饰,使其更得体,更能使人接受。在当今社会的跨文化交际中,中西方国家都会使用许多褒扬性的委婉语来取代一些带有讽刺意味或者是贬义的语言以避免对方认为发言者对某些事物有偏见或者是不礼貌的看法从而导致国家间的交际冲突。
在褒扬功能下,英语和汉语委婉语都是使用一些褒义或者是美化作用的词语来代替原有的略显贬低性的语言,其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十分相似,都是由被人们容易接纳的词语所代替,但两者在个体用词上略有差异。例如: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虽然盛行着职业平等的思想,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对于不同的职业的看法褒贬不一,甚至有人觉得某些职业的称呼就是一种贬义的称呼。所以在交际中,直接提及这些职业的通俗的称呼显然不妥,因而人们常常会使用一些褒扬性的委婉语将其美化,这不仅是一种礼貌的体现,还是对于该职业工作者的尊重。在英语中,人们把“dry cleaner”(干洗工)称为“dry cleaning engineer”(干洗师);把“optician”(眼镜商)称为“vision engineer”(视力工程师);把“worker”(工人)称为“technician”(技g员)等。而在汉语中,人们则会将“保姆”称为“家政服务人员”;将“挖沟工人”称为“挖掘技术员”;将“民工”称为“季节性雇员”;将“家庭主妇”称为“内务工程师”等。
三、结语
委婉语是各国交际中广泛使用的一种帮助提升交际效率的语言形式,由于各民族有不同的历史背景、文化基础、经济基础和价值观,委婉语的具体表述形式和使用规律有所不同,但是委婉语在实际运用中还是有许多共同点。本文主要站在语用功能的角度详细的研究了英汉委婉语在不同功能下的表现形式及其作用,并对其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研究发现,英汉委婉语虽然都是使用含蓄有礼、文雅温和、使人愉快的言语代替生硬直白、粗俗无礼、使人不愉快的语言,且作用显著,都十分有助于淡化、甚至可以避免交际中的矛盾,提高交际质量以完成理想中的交际目的,但是由于中西方在历史发展和文化观念上的不同,两者具体的体现形式及使用方法有所不同。
[关键词]汉唐时期;饮食文化;西域
[中图分类号]K8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2-0017-04
虽然西域在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曾具有不同的空间、政治文化内涵,但新疆大地自公元前2世纪迄今,却总是中国西域大地上的核心处所。它居于亚欧内陆腹地,古代丝绸之路枢纽,向为(尤其是公元10世纪以前)我国与中亚西部、南亚、西亚交往、联络的孔道,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不可低估。季羡林先生认为:“世界上四大文化都汇流在一起的地方,只有新疆一处,此外没有任何地方。新疆是一个文化多元、民族多种的地区……丝绸之路横亘其间,东西文化不远千里来此交流,为东西各国文化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中亚考古学家王炳华先生亦认为:“新疆地区是全世界惟一的中国文化与印度文化、波斯文化、希腊罗马文化交相混融的所在。”
本文所指西域主要指古代新疆。古代新疆在公元前60年就统一于西汉政府的管辖之下,而早在先秦时代,中原与西域就已存在着经济、文化联系。在秦王朝以前,中原内地居民就已进入西域。《史记•大宛列传》载有:“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秦人”当指祖居中原、后来生活在新疆地区的居民。中原汉人与当地民族共同创造了西域文化。
饮食文化是认识、研究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历史文化的重要环节。汉唐时期,祖国内地饮食文化与西域饮食文化形成互动,前者极大地影响了后者,后者又丰富和发展了前者。本文在此主要探讨汉唐时期祖国内地饮食文化在西域的传播,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饮食品种的西传
粟原产于中国内地,早在汉代之前就已西传西域。
桃和杏是我国内地最早培育成功的水果,这是西方学者普遍承认的事实。桃和杏大约在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前1世纪时传入波斯、印度等地。而当它们西传的时候,首先在祖国西陲生根繁殖。如在尼雅遗址就发现当地居民在住宅附近不仅栽有成排的葡萄,还有桃树和杏树。
曾有学者认为:“古代吐鲁番地区可能种有核桃和棉桃,但未种桃。从《吐鲁番出土文书》看,古代吐鲁番地区葡萄的名称有写作蒲陶、蒲桃、浮桃、桃、陶、桃的,而桃则是这一地区葡萄的特称。”但是,除尼雅遗址之外,桃在汉晋时期的楼兰遗址内,吐鲁番晋、唐古墓中均能见到,出土物均是桃核。可见,桃应是吐鲁番人们的口中美味之一。吐鲁番古墓地内也曾见到杏核。吐鲁番阿斯塔那随葬品中发现有属于唐西州时期杏干,出土文书《古写本医方一》中也有“杏人”(应是杏仁)入药的记载。
在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唐墓中发现了唐代饺子和馄饨实物,形状与现代同类食品几乎没有什么区别。1959年发掘的吐鲁番县阿斯塔那墓葬中发现了食物,如“301墓发现面制饺子三个,分盛于三个陶碗内。饺子长约5、中宽1.5厘米。301和302墓都出有面制龙形残段,是用面皮捏合成的,外面压划文饰。另有面条、面饼之类,并有面制插座。至于粮食,除上述粟、黑豆之外,还发现有紫穗麦”。在对阿斯塔那古墓群进行第十次发掘时发现“饺子5件。72TAM151:88。薄皮、内有馅。长4.5、宽2.2、厚1.1厘米。另还发现面俑2件”。《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画册中也有“饺子”的图文介绍:“ 饺子 唐(618~907),长6厘米、宽2.3厘米,1960年自吐鲁番阿斯塔那339号墓出土。为小麦面质,形如月牙,皮薄,内有馅,与现在水饺无异。饺子在当时称‘水角’、‘角子’或‘牢丸’等。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之一,早在唐代就已成为了吐鲁番地区居民普遍食用的一种面食。”
二、 生产技术、日常饮食用具等的西传
汉晋时期,内地一些饮食用具已传至西域,如俎、匕、木箸等。“从出土文物来看,汉晋西域一些饮食用具又和内地属于同一系统。罗布泊、尼雅两地发现了一种下有四足的木器,同类之物在信阳、长沙等地亦有发现。此物即是古代切割和陈放肉食的木俎。新疆出土的木俎上有刀痕,正是在上面切割肉食之证。古代俎匕连用,俎是‘载牲体之器’,匕是‘取牲体之器’。木匕在罗布泊、尼雅也屡有发现,形制简朴,而和湖南长沙、湖北云梦、江陵等地出土的木匕或漆匕仍属同类工具。尼雅出土一件木匕上写卢文,证明匕是当时的少数民族使用之物。特别重要的是尼雅遗址还发现了木箸,说明这种我国特有的吃饭用具早在汉晋时期即已传入西域。”
出土的漆器与瓷器制品中含有一定数量的饮食用具。“据考古资料可知,漆器是仅次于丝绸而最早传入西方各国的,而古代新疆各族人民不仅是漆器西传的传播者,也是精美漆器的享有者。新疆地区出土的大量漆器就是中国漆器及漆器制造方法沿丝绸之路西传中留下的珍贵文物。”就新疆地区出土的瓷器来看,既没有发现瓷器窑址,也没有逐步制瓷业年代的发展史。从考古资料、实物和在新疆地区流散在民间的瓷器分布情况可知,新疆所发现的瓷器都源于内地。
内地饮食用具西传西域的具体例子还有釜和甑等,如吐鲁番晋墓中发现的陶制釜和甑就是内地常见的一套炊器。“在挖造阿斯塔那墓葬的时代,人们似乎使用过漆成黑色的木盘。木盘呈四边形,边角都做成了圆形,备有两个鱼尾形的把柄。在已被断代为541年的一座墓葬中也曾发现过一件这样的器皿。在阿斯塔那古墓葬中发现的日用品形状的古老性使所有的考古学家们都感到震惊,因为这些物品与中国汉代所使用的器皿常常具有惊人的相似性。”“在吐鲁番地区,经常使用的似乎就是汉地的器皿,至少在高昌城完全是这样的,人们曾经在那里发掘到了一些筷子。某些女供养人就餐时所使用的就是典型的汉地碗和汤匙。”
早在西汉时期,祖国的文化就不仅遍及南、北两道,而且到达天山以北游牧民族地区。诸多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一点。1961年,昭苏县西汉乌孙墓葬中出土的陶器,圆唇小口,底小腹鼓,是汉代陶罐常见形式。
三、 饮食礼仪、观念的西传
察吾呼沟三号墓地的资料明显反映出西域曾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在察吾呼沟其他几处古墓地,墓主人的头均向西北,而三号墓主人则头向东方,与吐鲁番地区的魏晋墓葬情况相仿。M18出土的项珠中有两枚雕刻得非常精美的玳瑁龟,这是我国古代十分贵重的东西。相传龟有千年之寿,“知龟鹤之遐寿,故效其道引以增年”,墓主人项戴乌龟项链,以祈长命百岁。这表明由于汉朝统一新疆,经济文化交往频繁,汉文化对西域的影响是十分巨大而深远的。
随着丝绸之路的繁荣,中原和西域的文化交流逐渐深入,中原文化对西域的影响也日益增强。魏晋南北朝时期,罗布泊及其周边地区出土大批同时期的汉文文书、典籍抄本及艺术品。由于唐代文化空前繁荣,因此,汉文化对西域的影响也是巨大的。“汉与西域的政治交涉从武帝时开始以来,有汉之军人和官吏驻屯于天山南路各地……汉文化不言而喻也随同他们进入这里。这从近来东西探险队所获许多属于汉文化的资料可以看出……谁也不能否认汉文化从古以来就已及于此地的事实。”大量考古资料表明,乌孙、楼兰、鄯善、龟兹、高昌国的埋葬制度深受汉晋中原文化的影响,如覆面、握木、男女合葬等现象。变量衡制、中原铸币的形制等也都渗入西域各族人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之中。通过考察隋唐时期西域的多种文明交流情况可发现,这里受中原文明的强烈影响,同时又向中原输送来自印度、西亚、中亚的宗教、艺术和某些科学技艺。中原文明对西域的影响可以上溯到两汉、西晋、五凉。这些都决定了中原饮食文化、饮食礼仪对西域饮食文化浸染的必然性。
从以下具体实例不难看出中原饮食礼仪、观念对吐鲁番地区饮食文化的影响:
两晋南北朝时期阿斯塔那墓葬随葬器物普遍为灰陶,有灯、釜、甑、罐、壶、盆、瓮、盘、碗等,器型较大。瓮上有墨书“黄米一”、“白米一 ”,反映了汉魏中原地区风尚在这里的影响。
祖国内地饮食礼仪西传的另一具体体现为中原内地节日饮食礼俗在吐鲁番大地的再现。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其最主要的节令食品是粽子。“在南北朝时,粽子的名称已逐渐代替了角黍,其制作原料也由黍米改为主要用大米了,而且粽子也成为夏至和端午两个节日的节令食品。”“汉代至魏晋是端午节初步形成的阶段,而南北朝至隋唐则是端午节定型化、成熟化的阶段。”几千年来,这一民间习俗广泛流传,每逢端午,凡炎黄子孙几乎都在沿袭用之。旅顺博物馆工作人员在整理拣选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文书碎片时,曾发现了混于文书纸屑中的一件草编粽子。粽子采用草篾编制而成,共有五枚,均呈等腰三角形,与今日北方部分地区民间所食用的棕子的形状如出一辙。从这件草编粽子的形式看,应是悬挂于儿童身上的饰物。时至今日,在端午节这一天仍有很多人要用五彩线编成小粽子,挂在孩子们的胸前以讨个欢欣和吉利,而旅顺博物馆所收藏的吐鲁番出土的古尸中也恰恰有一具儿童干尸,这或许可以从中得到印证。端午节吃棕子这一民俗事项何时传入新疆地区,已无据可查,但至迟在高昌时期就已经得以流传。
另如寒食节。寒食节的形成源于周代仲春之末的禁火及春秋时晋国故地山西一带祭奠介子推的习俗,在寒食节的形成及传承过程中,后一源头的影响越来越大。寒食节在清明之前一二日,从先秦以迄隋唐,寒食节均为一个大节日。隋唐五代时期,“无论贵贱贫富,对过寒食节都是非常重视的”。吐鲁番出土文书《唐课钱帐历》共41件,其中第34件记有“张三便二百文,许过寒食五日内分付了”,说明唐代吐鲁番人也过寒食节。
冬至、腊日、三月三、七月七是内地传统节日,文书中也有高昌人民过这些节日的记载,就连寺院都不能免俗。如《高昌乙酉丙戌岁某寺条列月用斛斗帐历》中记载:“9 二斛五斗,尽,供冬至日用。”“17 四斗,得钱一文,买麻子。五斗,用作羹。尽,供腊日用。”“麦二斛四斗七升半,用上19 六升敛。粟四斛五斗,用买驮被毡一领。枣三斛,供腊日用。”“38 斗,供三月三日食。”“58 祀天。麦二斛七斗,得钱三文,麦一斛五斗,作面,麦斗买落。栗五斗,作饭, 59 三斗,作羹,尽,供七月七日食。”“由于唐朝政治大一统事业的实现,三州、四镇的汉人既有内地移民,又有高昌土著,而又总纳入大唐盛世的文化氛围之中。因此,不少全国性的节日必定影响至此,例如年终腊祭、重九登高,八月十五仲秋夜阖家庆团圆,七月七日乞巧节等,此外,从高昌祀部文书中还可了解到六月十六日祭贰谷天大坞阿摩,献羊,三月二十四日为丁谷天树石,虽是纯地方性节日,亦必照旧承袭下来。”
中原饮食文化与西域饮食文化之间的交流是双向的。“西域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而从公元前2世纪末开始也有大批内地移民在这里居住。他们和少数民族交错杂居,经济上互通有无,生产技术上互相学习,生活习俗方面互相摹仿。”
四、结语
自古以来西域既保存了其土著文化,又大量保存了中原文化及西来文明。西域文化从总体上讲是一种东西方文化汇聚、绿洲农耕文化和草原游牧文化与屯垦文化并存、多种宗教文化辉映的多源发生、多元并存、多维发展的复合型文化。饮食文化的交流促使西域饮食文化具有多元成分:土著饮食文化、汉饮食文化及西来之饮食文化。上述中原饮食文化在西域的传播和发展情况体现了西域人民对中原文化的认同和传承。西域饮食文化是中华饮食文化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统一的中华文化体系中的西域饮食文化既有中华饮食文化共同的性质,又有区域性饮食文化相对的差异性。
[注释]
王炳华主编:《古代新疆居民及其文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新疆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疆考古三十年》,新疆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
陈习刚:《吐鲁番文书中葡萄名称问题辨析――兼论唐代葡萄的名称》,《农业考古》,2004年第1期,第154~162页。
王炳华:《新疆农业考古概述》,《农业考古》,1983年第1期,第106页。
新疆博物馆考古队:《阿斯塔那古墓群第十次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0年第3~4期,第147页。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编,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4册,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
新疆博物馆考古队:《阿斯塔那古墓群第十次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0年第3~4期,第111页。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新疆百石缘工美有限公司主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香港金版文化出版社2006年版,第112页。
王进玉:《北朝以前漆器在新疆的流传》,《新疆文物》,1997年第4期,第59页。
殷福兰:《阿力麻里出土的元代瓷器及其相关问题》,《新疆文物》,2002年第1~2期,第125~128页。
法•莫尼克•玛雅尔著,耿译:《古代高昌王国物质文明史》,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181页。
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编,王炳华、杜根成主编:《新疆文物考古新收获(续)1990-1996》,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997年版,第256页。
日•羽田亨著,耿世民译:《西域文明史概论》,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162~164页。
张广达:《论隋唐时期中原与西域文化交流的几个特点》,北京大学学报,1985年第4期,第1~4页。
姚伟钧:《汉唐节日饮食礼俗的形成与特征》,华中师范大学学报,1999年第38期,第73页。
王珍仁,孙慧珍:《吐鲁番出土的草编粽子》,《西域研究》,1995年第1期,第116~117。
吴玉贵:《中国风俗通史》(隋唐五代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650~651页。
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等编,唐长孺主编:《吐鲁番出土文书》第5册,文物出版社1983年版,第307页。
一、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途径
1.寓多元文化教育于环境创设。陈鹤琴先生说过:“教育的环境,在教育的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创设适宜的环境必须树立开拓意识,更新教育观念,特别注重环境创设的过程教育。”我们幼儿园的多元环境建设,注重让幼儿参与,积极展示幼儿多元的学习过程,引导幼儿充分体验多元文化带来的不同感受。
(1)建构多元与开放的幼儿园大环境。我园四周有几尊具有闽南风情的惠安女石雕,而外墙则是极富现代感的红、黄、绿色块组合。幼儿园三块大操场亦以红、黄、绿为主色调,黄色操场以幼儿园logo为背景,红色操场以土耳其国旗图标为背景,绿色草场以印第安人头像为背景。一进幼儿园大厅就能看到分别体现北京时间、东京时间、纽约时间和巴黎时间的四面挂钟;下面摆放着幼儿用废旧材料自制的鼓浪屿万国建筑和厦门市树“凤凰树”。一层走廊为角色游戏一条街,用于进行多元主题角色游戏;二层走廊为表演游戏一条街,用于进行各国童话故事的表演游戏;三层走廊为艺术长廊,里面有独具闽南特色的漆线雕区、闽南珠绣区、惠安影雕区、闽南剪纸屋,也有多元艺术风格的沙雕区、手工区、玩泥区、绘画区和贝壳坊,每天都有不同班级幼儿轮流在“艺术长廊”里享受多元艺术的盛宴。幼儿园大环境从色彩、图案、风格和内容上均体现出多元文化与闽南文化的融合,努力建构了一个相互融合、和谐,能够反映文化和民族多样性的幼儿园多元文化环境。
(2)建构多元与创新的班级环境。营造多元的班级环境,让来自不同家庭、民族和文化的幼儿,了解、感受世界多元文化,从而学会理解、尊重本土以外的文化。多元主题内容、多元材料、多元表现手法建构了多元的班级主题环境。如,在主题活动“多彩服饰”中,教师引导幼儿运用收集的废旧材料(服装、布料、广告纸、光碟、多种材质包装袋和包装盒等)、自然材料(树叶、果核、果壳、贝壳等)和一些幼儿园常用的美术材料,通过线描、水粉、拼贴、版画、水墨画、写生、剪纸、艺术创想、创意手工等多种表现手法,展现多国家、多民族服饰。班级区域活动环境也跟随班级主题活动环境进行创设。如,在主题活动“茶”中,班级特色区“茶室”里既有闽南功夫茶区,也有日本抹茶区和英式下午茶区,幼儿在小小茶室中不仅欣赏了不同国家的茶具艺术美,还通过亲自制茶、泡茶、品茶了解不同国家或地域的茶文化,使班级区域在环境、材料和操作中全方位地体现多元的茶文化。
2.寓多元文化教育于课程实施。多元文化课程必须基于幼儿生活经验,我在世界多元文化当中选择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健康的内容,以游戏体验式学习为主,寓多元文化教育于幼儿课程之中。
(1)游戏活动。在角色游戏中,我通过创设不同地域风格的游戏环境,鼓励幼儿借助多元服装、材料扮演不同角色,创造性地再现社会多元生活情境。如在“角色游戏一条街”里,餐饮主题中有闽南古厝式的“闽南小吃馆”和欧美风格的“娃娃西餐厅”;购物主题中有厦门海滨城市特色的“海鲜坊”和外来文化的“DIY创意坊”;娃娃家主题中有现代风的“卡通之家”、英国风的“英国小家”和古厝风的“闽南人家”。多元环境背景引导幼儿开展了多元主题的角色游戏。在表演游戏中,我借助各国经典童话、民间故事,引导幼儿通过角色扮演,再现文学作品内容。如,在“表演游戏一条街”里,有用闽南语表演的木偶戏《孙悟空打妖怪》,有中国经典童话故事《小马过河》《小蝌蚪找妈妈》,还有国外经典童话《白雪公主》《小红帽》等。幼儿在表演游戏的同时体验到不同国家童话故事风格,感受不同地域语言魅力,并自主创造多元表演道具及背景,将我国儿童文学作品与多国儿童文学作品在游戏中相融合。在结构游戏中,我提供多元建构材料,引导幼儿欣赏、了解多国建筑特色,激发幼儿创造性地进行多元化建构,实现对现实生活的反映。如,我与幼儿共同商讨制订了具有闽南特色的“闽南古厝”“土楼人家”等建构主题,具有厦门新城新风尚的“美丽的环岛路”“厦门的桥”等建构主题,具有多元特色的“鼓浪屿多国建筑”“汽车展览馆”“中山路步行街”等建构主题。通过提供多元风格、材质的辅助材料和建构材料,将多元生活情景融于幼儿游戏,帮助幼儿在建构中充分感受多元建筑风格,开拓幼儿视野,让幼儿知道除了自己生活的地方,世界还很大。
(2)主题活动。幼儿园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能让幼儿尽可能多地接触、了解多姿多彩的世界民族文化,在了解本民族文化特色、形成对本民族文化归属感的同时,能以尊重、开放的态度对待外来文化,培养其初步的文化认知感与判断力。依据本土特色和多元化要求,我们生成了“蓝色的大海”“漫步鼓浪屿”“万石植物园探秘”“小小爱乐团”“茶”“小戏迷”“快乐节日”“美食吃透透”“多彩服饰”“小小建筑师”“我是中国人”“独特的我”等多元主题活动。同时,结合主题活动,我们还开展了相对应的劳作活动。通过提供各色食材,鼓励幼儿自制闽南的海蛎煎、冬至圆、面线糊、烧肉粽以及国外的意大利披萨、英式下午茶、美式三明治、日本寿司、韩式水饺汤等多种美食。
(3)节日活动。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各种文化,各种宗教都有自己不同的节日,节日中所渗透的文化也是多元的。利用丰富的节日资源,挖掘一些节日中隐含的文化,是幼儿园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的有效途径。我们除了按照闽南习俗开展中秋节、端午节、春节等节日活动外,还开展了常见的民俗节日和国家法定节日活动,如元宵节、腊八节、教师节、妇女节、国庆节、劳动节、儿童节等,加深了幼儿对祖国节日风俗和传统文化的认识。同时我们放眼世界,开展一些西方节日活动。如,圣诞节、万圣节、母亲节、父亲节等。通过开展更多世界性节日活动,介绍世界各地的文化、习俗、艺术等内容,让幼儿感知、体验世界节日文化的丰富和差异性,达到对幼儿进行多元文化教育目的。
(4)生活活动。我们树立一日生活即课程的理念,将多元文化教育渗透在幼儿日常生活活动中。如,春季每周组织幼儿包春卷,端午节组织家长和幼儿一起包粽子,元宵节组织亲子元宵乐活动,中秋节组织亲子博饼乐活动,“六一”儿童节组织幼儿吃西式自助餐等。同时,幼儿园的早、午点除了提供闽南小吃,还提供蛋糕、面包、寿司卷、罗宋汤、披萨饼、新疆馕饼等多元美食,帮助幼儿体验多元饮食文化。
(5)资源利用。合理利用幼儿园以外的优质教育资源是当今幼儿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在幼儿生活中渗透多元文化教育时,我非常重视社区和家长资源的利用。我们打破幼儿园环境的单一性和封闭性,在时间与空间上充分开放,在内容与形式上充分多元化,使幼儿能尽情探索、尽兴活动。如,走进超市,体验购物的乐趣;走进茶馆,了解各种茶文化;走进漆线雕专卖店,了解闽南古老的漆线雕艺术,并动手学做漆线雕;走进中华名小吃闽南老店,体验深受祖辈喜爱的地道闽南美食;走进西餐厅,品尝西餐美食,了解西餐餐具使用方法,学习西餐礼仪,了解东西方饮食文化的区别。家庭的多元化带来了多元的家长文化。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资源,邀请家长参与到教育中,不仅拓宽教师思路、丰富教学内容,也让家长角色从旁观者、监督者、被指导者转变成了合作者、支持者和参与者。如,我们邀请厦门爱乐乐团的家长为幼儿演奏,邀请闽南歌仔戏团的家长教幼儿表演歌仔戏,邀请南音剧团的家长教唱南音,邀请曾在新疆任教的家长向幼儿介绍新疆的风土人情、教幼儿制作新疆美食。以家长进课堂的形式,进一步深化幼儿对世界文化的认识。同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到主题活动中。在主题活动“小小爱乐团”中,家长们将南音乐器和西洋乐器一同搬上舞台,为幼儿展现了一场视听盛宴;在主题活动“美食吃透透”中,家长和幼儿一同制作各国小吃,光“粽子”就体现出南粽、北粽、越南粽、日本粽、菲律宾粽等多种风味。
二、实施多元文化教育的体会
1.多元文化教育内容要贴近幼儿生活经验,遵循由近及远的教育原则。课程来自于幼儿生活,一切生活都是课程。幼儿的生活经验离不开“吃喝玩乐衣食住行”八个字,我们从幼儿的生活环境出发,依据多元化核心理念以及幼儿年龄特点,选择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幼儿易于理解接受的服饰、建筑、节日、饮食、儿童文学、儿童艺术和民间游戏作为多元文化教育内容。
2.多元文化教育增进幼儿社会性发展。从小对幼儿进行世界文化启蒙教育,引导、帮助幼儿全方位体验和感受本土闽南文化和世界的优秀文化,萌发幼儿学会包容、适应、认同、合作,增进幼儿自尊心及对社会其他人的理解、尊重和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