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森林资源管护方案

森林资源管护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森林资源管护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森林资源管护方案范文第1篇

一、对象及任务

管护对象:全乡范围内所有森林及历年的退耕还林面积。

管护任务:全乡森林资源管护面积5370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8365.1亩(具体任务情况详见附表)。

二、管护重点及方式

为全面提高我乡森林资源管护及巩固退耕还林的质量和效益,各村充分突出森林管护及巩固退耕还林工作重点,即狠抓源头管理,必须坚持林木限额采伐和林地、森林防火等进行全面管理。管理方式由单纯的查处转为宣传教育与查处相结合,努力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益。

三、管护内容

1、护林防火。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原则,全面进行护林防火教育,制定防火公约,落实护林防火责任,乡村成立护林义务扑火队。其责任是经常巡视,严格野外用火管理,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2、限额采伐管理。严格执行森林限额采伐管理,建立健全森林资源消耗台账,在禁伐区内杜绝任何形式的采伐,限伐区内严格控制采伐方式和数量,禁止监伐作业,杜绝超限额采伐。

3、查处林业案件。乡领导小组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巡回检查,各村管护员必须不间断地巡山护林,坚决制止和及时报告乱砍滥伐、乱捕滥猎、乱征滥占林地及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

4、森林病虫害防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严格执行检疫制度,全面做好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防治工作。

四、管护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乡成立由乡长同志任组长,副乡长同志任副组长,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森林管护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加强对全乡森林管护及巩固退耕还林工作的领导。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于乡林业站,由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森林资源管护及退耕还林的日常事务工作。各村也要设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并聘专职管护员1名,将此项工作纳入各自的重要议事日程。

(二)加强宣传力度

要充分利用会议、标语、广播、发放资料等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林业政策、法律法规、林业管理的宣传,做到人人皆知,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爱林护林、遵纪守法的意识,发现问题及时举报(举报电话:),协助查处林业案件,建立全社会联动的森林资源管护机制。

(三)严格奖惩机制

(1)各村支部书记、村主任是森林防火的第一责任人,全年无森林火警、火灾发生的村,奖给村支书、村主任各100元。

(2)发生森林火警的村,每发生一次罚村支书、村主任各50元;发生森林火灾的村,每发生一次罚村支书、主任各100元。

(3)发生森林火警、火灾并能及时发现并组织处理的可减轻处罚,能发动群众举报破案,抓获肇事者,村负责人可免于处罚。

五、实施步骤及时间安排

1、准备阶段(3月1日至4月10日)

划分森林管护责任区,确定管护人数,编制实施方案

2、招聘管护人员(4月11日至4月20日)

管护员报名时间为4月12日,审查确定管护人员4月13日至4月20日组织管护员培训,签定合同,颁发上岗证。

森林资源管护方案范文第2篇

一、加强森林资源管护机构建设

要对森林资源进行有效管护,首先应建立专门的森林管护机构。县局资源管理机构、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资源管护机构以及县乡护林防火办负责森林管护的管理和监督工作,县森林病虫害防治站和野生动物保护机构对其相关业务实施监督指导。各森林管护站具体负责本辖区内的森林管护工作。林区内放牧,采矿、挖药等活动较频繁,存在盗伐林木、破坏植被的隐患,使得森林管护范围广、难度大,森林管护站必须加大管护力度。根据森林资源分布特点,生态区位置及管护方式,合理设置。森林管护分站应设在交通要道、人员活动频繁区以及火险、病虫害高发区,同时应本着便于有效管理的设置原则。

二、落实森林资源管护措施

(一)公益林保护管理

按照《重点公益林管护办法》以及《国家重点公益林管护质量检查验收办法》的要求,完善森林资源管理档案,对确定的重点公益林完善现场界定书(包括图、文、表)、林权证、实施方案、管护责任书、合同、重点公益林的相关文件、法律规定、自查抽查资料、资源监测资料(设样地、图文表以及措施)、重点公益林保护和管理实施情况登记簿、管理簿、管护人员的资料、管护授权书等各方面的资料。加强对管护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其法律意识和业务水平。巡护检查保障得力,管护站坚持24小时值班,发生意外情况,及时出动人员到达现场。监管员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监督各管护站和管护人员的工作,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和处理。区分地类,采取设立固定样地,定期进行测定,用固定样地与相临林地进行对比,测算重点公益林资源消长变化。采取多渠道、多层次、多种方式进行广泛宣传,为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建立管护站,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在公益林区域设立宣传牌、标志牌等。

(二)征占用林地以及异地植被恢复情况

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实施条例》及相关文件,严格征占用林地申报使用程序,按照征占用林地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的使用精神,发挥区域优势,谋求经济效益,营造适生树种。

1.严格申报程序,加大征占用林地管理力度

用地单位在占用林地申请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行政许可审批手续,层层上报,在取得上级部门的林业用地许可后,方可进入林区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派出专人对用地单位进行监督,使其严格按照审批林地的内容确定地点、面积、用途等。禁止未申(批)先占,少申(批)多占,越界占用林地的问题。施工单位进入林区以后,派出管护站工作人员严格监督,并与施工单位,签订护林防火保证书,并交纳护林防火保证金,确保林区安全。施工方也必须严格遵守森林资源和野生动植物保护的相应规定,不允许无证采伐等违规操作。

2.规范管理档案、加强异地造林后期管护工作

在临时征占用林地到期后,及时收回林地,林地交回时,按照规定恢复了林地生产条件。在造林完成后,及时落实管护措施,林业工程师对造林地实行全年技术指导,加强后期管护工作,抚育期间将进一步加大肥水投入,提高成活率和生长量,保证造林成效,巩固造林成果。对所有征占用林地的资料统一收集整理,归档,做到科学、规范管理林地。

3.加大木材经营加工的管理

加强对木材经营加工单位的清理整顿工作。加大木材经营加工点专项整顿的力度,坚持保护合法、取缔非法、规范经营、强化监督的原则,特别是对经营点进行重点整治,坚决取缔和关闭无证经营(加工)摊点以及非法设立的带锯、圆盘锯等木材经营(加工)单位摊点,对非法经营(加工)木材的企业和个人依法处理,严厉打击违法收购、经营、加工无林木采伐许可证,无木材运输证等非法来源木材的行为。

4.强化林木依法采伐管理,切实做好林权发证和流转工作。

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制度,坚决制止乱砍滥伐和超限额采伐。一是严格按照林木采伐管理办法,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凭证采伐。发证人员要严格控制采伐限额,还要加强伐区更新造林的检查验收。二是为了维护林权证的法律地位,切实保护森林资源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把林权证发放和林权依法流转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加大宣传力度,保证发证工作的有力实施;加强业务培训,保证发证工作的高标准、高效率;做好发证后的检查验收和归档工作。

三、切实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一)抓防火宣传及培训工作,注重社会实效

春防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活动。一是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进行宣传。二是利用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进行大力宣传。三是设立宣传专栏,固定标语,宣传车,组织宣传队进村入户、进学校社区等多种方式广泛宣传。通过全方位的宣传教育,提高广大干群群众的防火意识,初步形成了森林防火工作上下联动、积极参与的良好局面。

(二)强化火源管理,消除火灾隐患

一是严禁野外用火。对林区生产施工单位,采取交纳防火抵押金、落实责任人的办法,进行管理。火灾高发期,遇到4级以上的高火险天气,落实监护人员的管理责任。对入林路口、坟场等关键部位集中力量,重点布防。二是对重点林区、风景区等处,加强巡护,严把入口关,杜绝一切野外用火。三是强化督查,消除火灾隐患。实行谁督查,谁负责,谁发现问题,谁解决的挂牌督办制度。四是加强对防火重点特殊人群的管理,对林区内痴呆傻、精神病人等进行登记造册,落实监护责任人,签订监护责任书,五是与林农签订防火责任状。六是实行野外用火许可证制度。对野外生产性用火进行严格管理。

(三)抓预案落实,科学组织扑救

完善《森林防火应急预案》,对预案的启动、部门职责、扑火分工、兵力调配、后期处理做出明确规定,认真执行24小时值班、领导带班、零报告制度、值班抽查、信息反馈登记等制度,保障组织有序,信息畅通,适时组织,按照预案进行扑救演练。

四、加强森林资源管理队伍建设

加强森林公安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一)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队伍整体素质

以提高队伍素质和战斗力为目标,强基础、苦练基本功。严格按照森林公安建设过硬班子、纯洁公安队伍、树立良好警风、提高执法水平的要求,不断强化队伍教育和管理,着力在提高民警整体素质上下功夫,认真落实政治、业务学习制度。

(二)加强作风效能建设,严格队伍管理

认真遵守执行考勤签到制度、请销假制度和警车使用管理规定,继续坚持把禁踏"三条红线"、严格执行"五条禁令"、"六个不准"作为队伍管理的重点。提高办案、办事质量和效率,在办案过程中,坚决杜绝执法不公、执法不严的现象出现,坚持执法责任制和错案责任追究制,维护法律和政策的统一性、严肃性。贯彻"谁办案谁负责,谁审核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做到执法主体明确、执法责任清晰、执法目标完备、保障措施有力、严格执行一案一卷建档制度,建立办理案件登记台账。

(三)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

打击各类涉林违法犯罪行为,树立林业执法威信,组织开展打击破坏森林资源专项行动。充分利用"特情"和"线人",对森林资源较好、交通方便等破坏森林资源现象较为突出的地区和重点人员实行监控。

森林资源管护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林业;天保工程;成效;对策

收稿日期:20120326

作者简介:王凯(1977—),男,云南水富人,工程师,主要从事营造林技术及森林资源管理工作。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06303

1引言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国家治理生态环境的6大林业重点工程之一,水富县自2000年正式实施天保工程后,主要开展了森工企业富余职工分流安置、资源林政管理、野生动植物保护、护林防火、公益林建设及林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工程实施10年来,工程区实现了森林资源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3个同步增长,工程区森林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初步实现一期工程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2工程实施成效分析

2.1生态效益

(1)增加森林面积,森林资源持续增长。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一期工程期间,水富县全面停止了天然林采伐,累计调减商品材采伐68 000m3,有效管护森林18 000hm2,完成国家下达计划任务的100%,完成公益林建设任务8 720hm2(其中人工造林1 067hm2,人工模拟飞播造林1 933hm2,封山育林5 720hm2),完成规划目标的100%。根据水富县1994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结合2000年“两项调查”林地全面校核资料,与2009年“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相比较,全县有林地增加11 880hm2,有林地覆盖率由33.3%提高到59.47%,森林覆盖率由45.1%提高到64.18%,活立木总蓄积量增加1 253 158m3,全县天然林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呈现恢复性增长,大幅度实现森林资源有林地面积、森林覆盖率、活立木蓄积3个同步增长。

(2)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随着天保工程一期的实施,境内分布的云豹、猕猴、金猫、黑熊、穿山甲、大灵猫等野生保护动物种群不断扩大,珙桐、南方红豆杉、桫椤、鹅掌楸、红椿、水青树等动植物资源不断丰富,生物多样性得到充分体现,呈现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的良好局面。

(3)蓄水、固土、保肥效益提高,粮农增产增效。据水利部天津勘测设计院应用遥感技术调查资料统计,2008年全县土壤侵蚀面积为97.81km2,较1999年的135.23km2减少37.42km2,减幅为27.67%。土壤侵蚀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由1999年的30.08%下降到2008年的22.24%,生态状况明显好转。

(4)有效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森林绿地可为空气提供大量洁净氧气,同时吸收大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极大的提高空气质量,并能减少温室气体,减少热效应,有效地改善了人们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了人居质量。

2.2经济效益

(1)通过实施天保工程,全县森林面积和活立木蓄积量得到大幅度增长,经济效益显著。工程实施10年来,工程区净增活立木蓄积1 253 158m3,按300元/m3计算,经济效益达3.76亿元。

(2)通过实施天保工程,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为林农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水富县依托天保工程,以市场为导向,逐步建立了竹产业、核桃产业等基地建设工程,积极引进推广科技项目,大力发展杜仲、核桃、板栗、黄柏和水果等林副产品的开发,为林区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途径,增加了林区群众收入,使林业产业成为水富县加快山区经济发展,促进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据统计2009年水富县林农人均年收入2 108元,略低于全县农民人均年收入,但比天然林资源保护一期工程实施前增加近1 200元,增幅高于全县农民的平均水平。

(3)林业产值大幅提高。天然林资源保护一期工程实施以来,水富县结合公益林建设项目大力发展竹产业、林果业及林下资源开发等替代产业,使林业产业结构更趋完善、林区经济持续增长。据统计,2009年全县主要林副产品产量为竹材产量1 750t、水果产量1 301t、茶叶产量39t、核桃产量88t、板栗产量48t、竹笋干产量86t、香菇产量23t,林业总产值由965万元提高到5 275万元,是2000年的5.46倍,实现了新的突破,迈向了一个新的台阶。

(4)依托人工营造的梨子园、桃园、桂圆等果园地,大力发展农家乐乡村旅游业,合理开发森林资源。

2.3社会效益

(1)通过天保工程实施,普遍增强了全民的生态意识。工程实施有效保护了现有天然林,促进保持水土、涵养水源、改善环境、减少自然灾害、增加农民收入。

(2)森工富余人员得到妥善安置。水富县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后,县国有林场富余人员共21人,截至2008年底,共分流安置富余人员21人,占富余人员的100%,其中森林管护20人、退休1人;在2004年事业单位机构改革期间,分流安置从事森林管护的20人,分别分流到县天保站、能源站、森防站等事业单位。

3二期工程主要目标及任务

通过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使水富县天然林资源、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得到有效保护,森林资源从数量上呈现恢复性增长,使有林地面积增加1 333hm2左右,由现有的26 156hm2增加为27 489hm2,期末森林覆盖率由现有的64.18%提高到67.21%,森林蓄积量净增14万m3以上。生态状况明显好转,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建设的协调、持续发展。

水富县天然林资源保护二期工程公益林建设任务为2 667hm2,其中人工造林1 333 hm2、封山育林1 334hm2;森林管护任务13 267hm2,其中国有林管护面积5 193hm2、集体林管护8 074hm2;力争完成森林抚育面积12 000hm2。

4实施二期工程存在的问题

4.1森林管护落实难

一是森林管护费标准偏低,影响林农保护森林的积极性。二是生态公益林补偿过低,与商品林经营收入相差太大,林农对公益林护林积极性不高,严重影响森林资源安全。三是没有科学的森林经营方案,人工商品林采伐政策不能满足经营者的需要,森林所有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得不到体现。四是工程区青壮年外出务工多,农村劳动力缺乏,森林资源管护责任落实困难。

4.2公益林建设难度大

现有的公益林建设地块坡度较陡、土壤瘠薄、岩石、立地条件特别差、零散分布,实施公益林建设难度大;况且林改主体改革完成后,“四权”已落实到户,而农户掌握科技知识水平低、信息闭塞,营造树种受市场影响大,加大了公益林建设难度。

4.3资金投入不足

由于公益林建设地块面积小、零星分散、立地条件差,必然增加实施难度,单位面积投入增大,在地方财政根本不能筹集到位的情况下,仅靠中央下达资金组织实施,将严重影响工程的正常实施和质量。

4.4林畜矛盾突出

农业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畜牧业,一些群众在林区放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天保工程的实施进程和效果。

4.5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管护站点、道路、通讯、用水、用电以及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等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给森林管护、营林生产、火灾扑救等带来很多不便和困难,影响了林区的健康、快速发展。

4.6组织机构不稳定

省、市均没有相关文件对“天保工程管理办公室”这一机构进行定编、定员,机构人员不稳定,影响工程的持续稳定实施。

5建设与对策

5.1层层落实责任

要继续实行政府目标考核责任制,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目标,分解任务,落实资金,分级负责,建章立制,扎实推进工程建设。

5.2加大林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加强与交通、新农办、扶贫等部门的协调配合,多渠道整合支农资金,加大林区道路维修建设投入;积极向上级争取省级公益林管护站房建设资金,改善管护站工作环境,解决住房及其水、电、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

5.3强化工程资金和质量管理

工程二期建设资金量大、覆盖面广,要全面加强资金监管,强化审计稽查,坚决杜绝截留、挤占、挪用资金的现象发生。要加强工程质量管理,推行招投标制、监理制和报账制;建立工程实施的绩效考评机制,建立完善考评办法,将考评结果与资金投入挂钩。要把严格的管理机制认真贯彻到整个工程建设始终,做到全程监管,不留死角。

5.4转变年度作业设计方式

在遵循实施方案的基础上,提前动员群众落实地块,统一人工造林树种,指导群众先行栽植,实施后拨付50%种苗费,1年后验收合格者纳入年度作业设计,拨付工程余款,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5.5组建工程建设专业队伍

针对农村大量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实际,组建一支工程建设专业队伍,扎实开展造林、抚育、管护等工程建设任务。

5.6加强舆论引导

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宣传天保工程的重大意义,宣传二期建设目标和任务,把宣传工作覆盖到社会各个层面,扩大认知面、增强影响力,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和监督工程建设的良好局面。

参考文献:

[1] 刘永红,倪嶷.天保工程二期政策及相关问题解读[J].林业研究,2011(9):19~21.

[2] 赵树丛.全面把握天保工程的新形势 深入推进天保工程二期建设[J].林业研究,2011(9):77~79.

[3] 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继续推进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意见[R].昆明:云南省人民政府,2011.

[4] 水富县人民政府.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二期云南省水富县实施方案[R].水富:水富县人民政府,2011.

[5]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水富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R].昆明: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009.

森林资源管护方案范文第4篇

各村(居)委会、驻镇各单位: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的文件会议精神,打击乱砍滥伐等破坏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保护和管理,严查野外火源违法行为,强化森林防火措施,构建保护发展森林资源长效机制,进一步巩固造林绿化建设成果。现将《XX镇森林防火工作方案》印发给大家,请各村(居)、镇属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

一、指导思想

突出森林资源管护重点,狠抓源头管理,以落实“五禁”决定为主要工作手段,以野外火源管理和禁止乱伐滥采为重点,全面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国务院颁布的《森林防火条例》以及国家、省、市、县森林防火工作会议及相关文件精神,确保全镇范围内不发生森林火灾和乱伐滥采,切实把森林资源管护工作抓到实处,抓出实效,切实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生态环境安全,为全镇经济建设生态屏障。

二、工作重点

(一)全面开展打击盗伐、滥伐林木行动。行动措施:各村(居)及时对照林木采伐许可证查采伐数量、范围是否相符,并提出查处意见。对滥伐林木的要做到及时上报,协助林业执法部门统一处理。

(二)全面开展打击非法占用林地行动。行动措施:对全镇所有擅自改变林地用途,重点是占用林地乱建房、乱修路、毁林开垦等占用林地行为,及时上报和协助林业执法部门查处。

(三)完善各项林政管理机制,构建森林资源保护网络。要全面落实“五禁”巡查网格化制度,镇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村(居)驻村领导为所包村(居)第一责任人,村(居)支部书记和村(居)委会主为直接责任人,要全面落实镇党委、政府-村(居)委会-村(居)民小组森林资源保护和防火责任制,层层签订责任书,将任务落实到组、地块,责任落实到个人。对出现的问题和不足要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查缺补漏,建立健全保护发展森林资源目标责任制,并纳入各村(居)考核重要内容,形成政府主导、村(居)组参与、部门协作的联动机制,构建森林资源保护网络。

(四)加强火情预警做好护林防火。各村(居)、有关单位要坚持预防在先、防管并重的防火原则,细化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打得早、防得住”,全面禁止一切野外用火。加大瞭望监测力度,切实做到有火及时发现,及时报告,要切实做好人为火防范工作。镇上加强森林防火应急队伍的规范化建设,建立一支能够迅速出动、具有较强战斗力的扑火队伍,各村(居)也要建立以青壮年为骨干的义务扑火队。镇上要结合实际,要配备必要的森林草原防火风力灭火机、铁锹、防火服等防火物资和灭火器具,为森林草原防火灭火提供基础保障。加大宣传力度,动员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实行联防联治,群防群治,形成齐抓共管的森林资源防火工作格局。

(五)建立群众举报制度。在全镇范围公布举报电话xx,对举报案件一经查实移交森林公安局处理。对所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做到快侦、快破,从严打击。

(六)突出重点。各村(居)要明确各自的森林资源保护重点区域、重点地段。要将特色林果基地、退耕还林区域、公益林区、通道绿化、育苗基地等作为今年森林资源保护的重中之重,确定专人巡护,竖立防火宣传标牌,加大“五禁”巡查力度。

(七)加强值班制度。严格执行森林资源破坏和火灾案件报告制度、值班制度、巡查制度、值班和领导带班等制度。各村(居)主要负责人确定为本村(居)带班负责人,坚决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要有详细的值班、巡查记录。一旦发现值班空缺、联络不通等现象,在全镇范围内进行通报批评。切实做到有滥采乱伐和有火情及时发现,及时报告。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村(居)、有关单位要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坚决克服侥幸心理,把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作为一件大事摆到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做到抓严、抓细、抓实。认真落实森林资源保护责任制,分管领导和包村(居)领导要靠前指挥部署,村(居)党支部书记和村(居)主任要亲自落实,村(居)组干部要层层落实责任,做到网格化责任管理,一旦发生破坏森林资源行为和火灾而不及时上报,层层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二)从严巡护查处。各村(居)要进一步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的主体责任,做好辖区内宣传工作,加强野外火源管理,组织人员对重点部位的火灾隐患进行排查整改。在森林火灾高发期内,在林区内要增加巡查人员,进行全方位、不间断巡查,进行死看死守,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罚、成灾就抓。

森林资源管护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现状;对策

森林经营是森林资源培育措施的总和。生态公益林建设是以实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宗旨;以现代林业理论为指导,以追求森林的生态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以分类经营为基础,遵循自然规律,依靠科技进步,发展与保护并重,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相结合;乔、灌、草相结合;管、防、治、补相结合;积极培育与限制性利用相结合,逐步建成完备的林业生态体系。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提供生态效益,担负起污染防治、防风固沙、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游憩保健、绿化美化等主要任务。实施生态公益林保护工程是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水源涵养效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

1 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1 生态公益林建设现状

祁连林场总经营面积67710hm2,林地面积为31895.6hm2,其中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11572.9hm2,疏林地面积341.7hm2,灌木林地面积19448.3hm2,未成林地18.2hm2,苗圃地8hm2,宜林荒山荒地506.5hm2。

1.2 森林资源管护情况

为了加强生态公益林的的管护,进一步落实责任,根据祁连林场实际,将辖区森林资源划分为26个管护任务区,逐一分解落实到人,层层签订森林资源管护合同,将管护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人头。做到管护面积、管护人员、管护职责、奖惩“四到位”。公益林管护主要采取巡山宣传为主,设卡为辅的方式进行。组织人员在防火期进行清山检查,从而有效控制不安全隐患,确保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1.3 存在的问题

1.3.1 林种结构不合理、林分质量差。国家为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于1998年试点,2000年正式启动了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对祁连山天然林林木停止抚育采伐,直到现在一直未进行抚育采伐。因此,天然林林木林种结构发生变化,林分龄组比例失调,近成熟林逐年增多,幼龄林少,森林结构不合理,病虫害侵害严重,林分质量偏低,树种单一化,形成单层林多、复层林少、生物量小、防护功能较低。

1.1.2 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应急防火能力不强。目前,林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的问题尤其突出,随着天然林保护、生态公益林建设和封山育林等重点生态工程的实施,林地内可燃物普遍增多。林区杂草茂盛,森林火险等级居高不下,防火形势非常严峻。辖区内全部是山区,山区通路、通水、通电的情况还未得到根本性的解决,尤其是林区道路,辖区内共有道路约361.8km,其中油路74km、沙石路63.5km、土路224.3km。林区道路崎岖不平,加之山体滑坡、雨水侵蚀和洪水损毁,雨雪天气尤其在春秋两季,几乎62%的林区道路不能正常通行,严重影响了林场对林区的巡查管护和正常工作的开展,远不能满足现如今护林防火工作的需要。道路修建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和困难。

1.1.3 森林病虫鼠害日趋严重。特别是青海云杉林病虫害的种类、数量、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及危害程度不断上升和扩大。因经费严重短缺,每年采取防治的面积不到成灾面积的1/3,而且防治技术落后,防治效果较差,不能有效控制病虫鼠害的蔓延。祁连林区云杉林,因长年遭受嫩梢害虫危害,枯梢密布、针叶稀少、树冠秃顶、林木多年不结实。森防科研赶不上防治工作的需要,病虫种类和区系分布尚末完全查清,一些主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未作深入系统研究。森防基本建设还很薄弱,专业人员不足,防治设备缺乏。

1.1.4 资金投入不足, 林业发展缓慢。近几年,实施了天保工程等生态建设项目,但林牧矛盾突出,造林绿化任务繁重,且造林后期需围栏封育管护,造林成本增大,造林费用严重不足。封山育林专项资金少,使国有林场发展缓慢。

2 发展对策

2.1 加强组织领导建设,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是生态公益林建设的重要保证

生态公益林建设,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关系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利益,加强生态公益林领导小组建设,让其发挥重要的组织领导作用,协调解决工程设施建设、资金配置、人员安置等方面的重大问题。加大宣传力度,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宣传工具,多形式、多途径大力宣传生态公益林对国土安全的重要性, 对水土保持、水源涵养、防灾减灾的重要性,对提高环境质量,建立环境友好型人居环境的重要性,还要利用好各种宣传媒体宣传典型案件,提高人民群众对生态公益林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生态公益林保护的意识,积极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公益林领导小组作为项目的具体执行单位,在工程实施方案的编制、管护目标责任书的制定、工程管护落实情况的监督执行、检查验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实践证明:每一项工程的顺利实施必须要有强有力的领导机构和专门的工作班子。

2.2 明确目标责任,加强林业执法,确保森林资源安全

林场所制定的公益林管护目标责任书必须要有明确的管理目标和能落到人头、山头、地块的管护责任及能够调动管护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的配套的奖罚措施。切实发挥森林公安的主力军作用、管护员队伍的基础作用和检查站的屏障作用,加大对盗伐、滥伐、毁林、侵占林地等违法案件的打击力度,有针对性地适时开展破坏生态公益林的专项打击活动,把专项打击与常年打击破坏生态公益林的违法犯罪活动结合起来,发现破坏森林资源行为立即制止,能处理的及时处理,不能处理的迅速报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或其它部门处理,防止处理不当造成不良的社会效果,确保公益林资源的安全。

2.3 完善管理制度,落实各项管护措施

从林地管护、森林防火、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金管理等诸方面,必须按照的规范要求进行管理,必须制定与国家要求相统一、符合自己实际的管理制度,制约、监督、督促工程实施单位和管护人员按照国家的规范进行工程管理。

2.4 坚持生态优先,改善生态公益林的林分质量

对宜林地进行全面造林,通过政府引导、项目建设等方式加大投入,因势利导扩大公益林绿化总量;对灌木林地进行乔木树种补造,提高林地的生产力;对纯林(特别是杉木林)进行林分改造和梯度经营,即采用三三制;对纯杉木林中成、过熟林按山势分成上中下3块,保上留下砍中间。通过5 年时间,对中间地块进行复层异龄林改造,然后再视山势、林龄等情况逐一改造切实提高林地利用率。

2.5 实现林区产业结构调整

随着木材的停伐减产,林场无收入来源,必须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大力发展育苗产业、旅游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走出“独木支撑”的困境,形成新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将苗木生产基地由林间苗圃向川区苗圃发展,租赁土地向城区边缘发展,解决林间苗圃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苗木生产周期长、培育成本高的问题。

森林资源管护方案范文第6篇

关键词:集体林;配套改革;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10-62-1

1通化县集体林配套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营林生产和资源培育方面的问题: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改革后,农民获得了这些权利,那么就会增多经营主体,将地块进行分散,因培育目的不同,在多样化形式之下,就会出现分散经营的格局,并且再加上一些其他的原因,比如资金、信息以及技术受限等等,那么在经营的时候达不到一定的规模,不能进行产业化经营,就会对林业生产的快速发展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并且,还会影响到林地规划、采伐设计、树种配置、苗木调运以及检查验收等等各个方面。经营方式的不同也会对经营效果产生影响,造林质量和森林资源培育的质量也会受到直接影响。

1.1森林资源保护问题

没有改革之前,集体拥有着森林资源,集体看护;如果农民拥有了林木的所有权,农户就直接管理着森林资源,将一个森林分割成不同的块状,就需要很多人来进行看管,这样就会出现一些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而且,进入森林的人鱼龙混杂,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好的现象,比如偷砍偷伐和森林火灾等事故,难以有效的进行森林资源的保护。

1.2林木采伐利用问题

进行改革之后,农民个人拥有着林地上的林木和林产品,那么农民就可以对自己的私有财产进行自由的支配,缺钱的时候只需要采伐一些树林,然后变卖即可,或者是将这些林木低价转让等等。但是,森林资源虽然可以变卖成钱财,它还承担着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责任,并且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国土生态安全。如果每个人都进行采伐,自然会出现很大的问题。

1.3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的防治问题

因为将林地林木分割给每一个住户之后,森林中就会出现很多的经营人员和看护人员,这样复杂频繁的活动人员,就会给森林带来严重的火灾隐患,并且让有害生物的入侵增加了渠道;如果在森林中出现了火灾事故或者有病虫侵入,那么靠着一家一户就很难进行扑救和防治,这样就让森林防火病虫害防治形势变得更加的严峻。

1.4科技推广问题

进行产权改革之后,那么因为分散经营和点多面大等特点,这样就很难进行林业科技的推广工作。还有,很多的农户并没有充分重视到林业科学技术,没有进行足够的投入,这样就会影响到营林的生产水平。

2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的对策研究

2.1成立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保证森林资源增长

因为森林资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它不仅仅可以提供一些生产木材和林产品,还可以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并且林业具有很长的生产周期,如果依靠农户进行小规模的经营,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严重影响到林地的经营绩效,所以就需要采取合作经营的模式,成立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组织,依据自然条件、地理位置等因素来进行联合经营,对这些森林资源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还可以成立股份制林场或私有林场,入股方式是林木和林地,这样就可以有效的避免出现分散经营中的问题。

2.2对管护机制进行完善,保护森林资源

森林资源产权改革之后,农民就自己拥有了森林资源和林木,这样就很难对森林资源进行管护,因此就需要对管护机制进行完善;要加大宣传的力度,让人们意识到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自觉性;要建设和完善林业管护队伍,加强林业部门管护森林资源的责任,同时,还应该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并且将其落实在实际行动中。还可以成立一些森林资源保护协会,有效的制约村民的行为,保护森林资源。

2.3建立和完善森林保护体系,防止森林灾害

森林的两个敌人就是火灾和病虫害,所以要想保证森林资源能够快速的增长,就需要防治森林的病虫害,并且预防森林火灾发生等事故;并且,如果发生了森林灾害,仅仅依靠一家一户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所以就需要建立一个比较大的群防群治机构,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森林保护体系。可以建立其森林灾害预防应急的小分队,将行政村作为基本的单位,组成人员是18周岁到50周岁之间的年轻人,以扑救火灾和防治病虫害为主要责任。

3 结语

森林资源因为其本身的特殊性,在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时,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比如不容易看护,容易出现火灾事故等等,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解决对策,希望可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参考文献

[1] 杜静.安徽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12,2(2):134-135.

森林资源管护方案范文第7篇

一、基本情况

全县林业用地316.79万亩,其中有林地90.75万亩,疏林地6.08万亩,灌木林地85万亩,未成林地48.58万亩,苗圃地0.26万亩,无立木林地1.09万亩,宜林地81.95万亩,灌丛地3.09万亩。

北山林场:林业用地面积152.9万亩,其中:有林地 67.84万亩,疏林地4.71万亩,灌木林地47.77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51万亩,宜林荒山28.84万亩,灌丛地2.1万亩,苗圃地0.06万亩。

松多林场:林业用地面积24.77万亩,其中:有林地4.14万亩,灌木林地14.2万亩,未成林造林地 1.16万亩,宜林荒山5.27万亩。

南门峡林场:林业用地面积23.48万亩,其中:有林地2.29万亩,疏林地0.19万亩,灌木林地10.48万亩,宜林荒山4.27万亩,未成林造林地6.25万亩。南门峡林场托管南门峡镇、林川乡天保管护范围的森林资源,面积15.07万亩,其中:灌木林8.84万亩,均属南门峡镇;未成林造林地6.23万亩,其中南门峡镇1.11万亩,林川乡4.42万亩。

实验林场:林业用地面积5.64万亩,其中:有林地1.55万亩,疏林地0.06万亩,灌木林地0.09万亩,未成林造林地3.94万亩。实验林场托管东和乡、丹麻镇和东沟乡天保管护范围的森林资源,面积3.36万亩,全部为未成林造林地,其中:东和乡2.7万亩,东沟乡0.33万亩,丹麻镇0.33万亩。

根据互助县二类调查数据,纳入天保工程实施方案中总管护面积为150.99万亩,其中有林地75.82万亩,灌木林地63.66万亩,未成林造林地11.51万亩。天保工程实施的范围主要是全县的国有林区,其中北山林场管护面积为106.88万亩;松多林场管护面积为19.5万亩;南门峡林场管护面积为19万亩;实验林场管护面积为5.6万亩。

互助土族自治县天保工程区辖5镇8乡68个行政村258个生产合作社,24605户,102450人。北山林场辖区内有1镇、1乡,共12个行政村,3750户,16100人,大多数居民以半农半牧方式生存,主要以牛、羊为经济收入,目前,全林区牲畜78646头,其中牛、马9375头,绵羊10350只,山羊45932只,总收入达3680万元。前山地区农民经济收入主要以农业种植业为主,养殖业具有一定规模,林业产值在农业生产中的比例不大,劳务输出比例逐年增大,发展较快。林区24605户居民,总人口为102450,年人均收入1645.8元左右。其中:35132人生活用柴,11642人使用其他能源。

二、条件分析

1.有利条件

通过国有林林地管护制度改革,林区广大群众参与管护森林资源和林业生产,调动林区农牧民群众造林、育林、护林的积极性,同时可以引导牧民从传统的畜牧业向森林资源管护转变,减少林区牲畜拥有量,确保森林资源增长,促进生态建设和林业发展,达到林区群众人人参与生态保护,参与生态建设,林区群众从生态保护和建设中得到实惠,林区社会和谐。

2.不利条件

(1)天保管护经费,只用于国有林场护林员工资和公共费用,虽然实行承包管护责任,不但林场对护林防火管理的投资并没有减少,还加大了林场对林区群众的监管力度,将管护费全部发给林区农户,则林场对林区农户的监督、管理及护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无资金来源。以北山林场为例,每年的天保经费为150万元,而产生的护林防火设施设备、科技支撑、档案建设等费用达100万元。如果实行林地承包管护制度,将管护经费全部发给群众,林场又无资金来源,将无法开展林业生产工作。另外现有的管护站、护林房将无人居住,会导致国有资产闲置或流失。

(2)天保工程中,只有有林地、灌木林地和未成林造林地有管护经费,而疏林地、无立木林地和宜林地无管护经费,实行林地承包管护,会出现牧户对责任区圈地,没有管护经费的这些地类将无人管护,则变成了农牧户集中放牧的地方,引起新的林牧矛盾。

(3)国家财政下达的天然林管护费标准为每亩1.4元。林木管护费补偿标准过低,管护责任落实后,要求林区群众禁养绒山羊,管护费难以弥补因禁养绒山羊给农牧民造成的经济损失。以北山林区为例,天然林管护面积106.88万亩,人均管护林地面积66.8亩,北山林区年人均收入为3306元,人均养殖绒山羊为3.6只,养殖绒山羊的人均收入是308.9元,承包林地管护的人均收入仅为93.5元,禁养绒山羊后,人均收入减少215.4元。大部分牧户收入水平会大幅度下降,因此管护责任制度改革实施难度大。

(4)管护责任落实后,在管护责任区内应国家建设项目、旅游业开发和林场林业生产需要占用林地后,扣出相应管护面积,直接影响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会引发林场与林区群众新矛盾,将对旅游业和林业发展带来不便。森林管护第一线工作的是林区群众,由于缺乏林业专业知识,很难对森林病虫害做出监测预报工作,将对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5)由于林区内乡、村界不明确,勘界工作很难做,还会引发一些不稳定因素,如有私人恩怨、矛盾等而盗伐林木,将给林业的发展埋下隐患。

(6)互助县发展规划中,在森林旅游景区内的农牧户,利用五年时间将其搬迁出景区,重点开发旅游业和第三产业。实行管护责任制度改革后,如果农牧户搬出林区,将如何管护林地。

三、建议

由林区农户安排林地管护人员,不分乡、村界,林场指定管护区并责任到人,林场从管护费中提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剩余部分给农户按人均分配,并引导林区群众发展多种经营,增加收入,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森林资源管护方案范文第8篇

摘要:通过介绍六枝特区的基本情况、工程目标完成和政策执行、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成效,指出了工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较为合理的提出了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的对策和政策建议,为进一步实施好二期天保工程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六枝特区 天保工程 对策

前言:

天然林保护工程是国家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的系统工程。天保工程的实施,对加快六枝特区造林绿化工作,保护好现有森林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促进森林资源环境与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六枝特区作为天保工程县之一,经过坚持不懈的2年试点工作和13年建设,工程建设效果较为明显,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自然地理概况

1.1地理位置

六枝特区位于贵州省西部、六盘水市东部,东邻普定、镇宁两县,西接水城县,南抵关岭、普安、晴隆三县,北靠织金、纳雍两县,地处东经105°09'―105°43',北纬25°58'―26°33'。

1.2自然环境条件

1.2.1 地形地貌

六枝特区地处黔西北高原向黔中高原的斜坡过渡地段,地形总趋势是西北高,东南低,境内最高点是老王山,海拔2127米,最低点是西南角的北盘江出境处,海拔580米,最大相对高差达1547米,岩石以石灰岩、砂页岩为主,形成峰林、槽谷、溶洞、漏斗、天然桥、泉水、伏流景观。

1.2.2. 气候

六枝特区气候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平均气温14.5℃,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4.9℃,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2.8℃,年降水量1476毫米,无霜期320―350天,日照百分率为28%,具有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雨热同季,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特点。

1.3森林资源概况

根据第三次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六枝特区国土总面积179210公顷,其中林业用地81394公顷,占45.42%;非林业用地97816亩,占54.58%;全区森林覆盖率为28.81%。

2、工程建设完成情况

2.1森林资源管护

按照编制的天保工程实施方案,六枝特区森林资源规划管护面积37367公顷,其中国有林938公顷,集体林36429公顷,应配备管护人员105人。截止2013年底,全区森林资源管护面积增加到47133公顷,实际配备管护人员249人。

2.2公益林建设项目

我区从1998年开始实施天保工程,到2013年12月底,全区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设计划数为17733.31公顷,完成18243.83公顷,为计划数的102.9%。

3、工程建设采取的措施

3.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特区党委和政府充分认识到实施好天保工程,对于调整该区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在工程实施初期成立了由政府分管区长任组长,发改局、林业局、财政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民政局及各乡(镇)政府主管领导任副组长的“天保”工程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工程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2加强宣传,积极参与

采取了发文件、印资料、办墙报板报、广播、电视、报告会、动员会等多种宣传方式,广泛深入地宣传天保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和现实意义,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群众的参与意识,变“要我搞工程”为“我要搞工程”,为实施好天保工程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

3.3精心施工,确保质量

工程建设在科学规划和尊重农民意愿的同时,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坚持集中连片治理,坚持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相结合,充分发挥工程建设的规模效应。在造林地块落实、树种选择、整地打坑、苗木供应和栽植、栽后管理等各方面严格按照国家造林技术规程要求,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4、工程建设成效

4.1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

经过15年的努力,建立健全了森林资源管护体系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森林资源管护工作,大力宣传天保工程森林资源管护的重要意义,广大群众对森林“三大效益”认识明显提高,森林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基本上杜绝了毁林开垦、乱占林地等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进一步增强了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的责任心和保护生态环境意识。

4.2基层林业站的办公环境得到改善

以前我区19个乡镇林业站办公条件极其艰苦,无交通工具、无办公用电脑、无办公桌椅。经过这15年来实施“天保”工程,逐步给乡(镇)林业站解决了办公用房、办公用电脑,提高了乡镇林业站的工作积极性,为我区顺利实施“天保”工程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5、工程实施存在的问题

5.1政策落实不平衡

在一些天保工程实施地区,对部分拖欠养老保险款参加养老保险的实施单位,国家进行了全部减免,而我区国有林场和森工企业虽全部实现了职工应保尽保,但国有林场在2004年8月参保时,是在欠60多万元的养老保险的情况下参保的;因林场实行全面禁伐后,财政收入困难,无力偿还这部分资金。另外,在医疗、生育、失业、工伤保险方面,上级部门下达的资金也是按各险种下发的,因人员出现增或减的情况,就存在一些险种资金多、一些险种资金少的情况。

5.2工程治理存在不足

工程建设计划下达时间晚(一般都在8-10月份),按相关技术规程进行规划和设计上报后,得到批复时可能已是11月份甚至更晚些,也就延误了造林最佳季节,影响建设成效;工程建设任务不按已编制的实施方案下达,每年基本都有变化,致使在进行公益林建设时往往出现等待和盲目施工的现象。

6、对策建议

6.1对欠保费参保的单位实行全部债务减免,各险种间费用可相互调剂使用

我区国有林场欠社保局60多万元的欠款,始终成为困扰国营林场发展的包袱,林场领导和职工一直思想压力都很大,对工作的正常开展十分不利;一旦社保局要强制性追缴这些欠款,国有林场将会陷入更大的困难,生产和经营活动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退休职工的工资将被停发。因此,建议有关部门将这部分欠款进行全部减免,让国有林场放下包袱,轻装前行。

另,对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的五险资金,应允许相互间可调剂使用,或者说以一整块资金下达,这部分资金专门用于森工企业和国有林场职工的五险费用,绝不可挪作他用。

6.2调整工程建设任务下达时间

为了给实施单位能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开展工程的外业规划、内业设计、上报审批等工作,上级部门应把工程建设任务下达的时间尽量提前一些,最好是在每年的6月份左右,确保实施单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完成相关工作的进度。

结语:

天保工程自试点工作和正式启动实施15年来,为六枝的生态环境改善和森林资源的增长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覆盖率的三个同步增长;实施过程中,或多或少的存在一些问题,相信经过不断完善和努力,在二期天保工程实施中,一定能取得更加辉煌的建设成就。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