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多民族文化交融

多民族文化交融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多民族文化交融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多民族文化交融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族地区 小学英语 跨文化教育

一、在我国民族地区开展小学英语教育的重要性

(一)在民族地区开展小学英语教育有助于民族振兴

近年来,全球化浪潮不断高涨,我国的市场经济也不断发展与完善,西部大开发等政策也给了民族地区以帮助和指引,民族地区的经济生活与教育水平也得到了巨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也面临这众多的挑战与威胁,为促进我国各民族的进一步发展,必需适应全球化趋势,与国际接轨,提高民族地区的整体素质与科技水平,提高综合实力。吸收与借鉴国外先进技术与经验,英语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英语的掌握是畅通与国际交流的重要途径。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对我国民族地区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引导民族教育的正确方向,树立合理的价值取向,是健全民族教育制度,促进民族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需要。[1]

(二)在民族地区开展小学英语教育有助于民族文化传承与传播

多元文化教育是民主地区教育必须面对的一个现实,双语教学是多元文化教育的体现。在民族地区,由于各族人民生活方式、生活环境、习惯、认知等方面存在诸多不同,因此彼此的认知方式、价值观念也会存在差异。语言是各族之间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载体,在我国多民族文化背景之下,将英语引入教学,也意味着西方文化与中华各族文化的相互碰撞与整合。在中外文化的相互摩擦融合过程当中,民族学生的思维得以开拓、个性得到发展,文化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有效的融合,达到一加一大于二的质的飞跃。语言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载体,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在文化交流期间,传播与发扬本族文化,使本族文化广泛流传于世界之林。

二、厘清民族文化与语言教学的密切关系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精髓所在,是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创造力的动力源泉。各民族的文化有效统一,,才能唤起民族活力与希望。文化与语言存在密切的相互关系,语言是文化的支柱,是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只有通过语言的顺畅沟通,才能形成多元的文化。而文化对语言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不同的文化氛围一定程度上左右语言的发展方向,各族语言发音、用词等,均反映出当地文化。可以说,语言反映了一个民族的主要特征,其中包括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以及反映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所以,研究语言教育问题,就应该置身于所在的民族文化背景之下,而不能绕开民族文化,更不能规避民族文化,这不仅是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奠基,并且从本质上来说,语言教育就是为了促进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与共生,从而实现各族之间的和谐共处。[2]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聚居在一起,特别是西南民族地区,多民族聚集使得文化价值多元存在。各个民族文化的有机融合,共同发展是我国发展的主流。随着全球化一体化和民族文化多元化的进一步加深,国际文化流入我国,我们必需面对国际局势带来的挑战,封闭是没有出路的,要实现民族的复兴与发展,必需适应社会变化,吸收国际文化精华,以增强民族文化综合实力。而要了解他国文化,首先就要学习他国语言。小学是个人认知的启蒙时期,在小学期间开始语言与文化的教育,对其未来价值取向的发展,具有重要引导作用。

三、在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育当中实现多元文化交融

(一)以教材为本,进行创造性的整合

教材是教学之本,精心设计、结构合理、难度适中的教材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有效传播相关知识。我国的教育改革正是在教材改革的基础之上,不断完善与发展。目前各个版本的小学英语教材经过改革与整合,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顺应时展的需要。[3]小学教师可以在教材的基础之上,灵活运用,根据民族地区学生的实际,对教材进行创新性筛选与补充,如词汇拓展、趣味小知识、民族节日习俗解说等等,伴有文化内涵的知识拓展能够激发小学生对英语的兴趣,丰富小学英语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至于,实现民族文化与英语教学的有机结合。

(二)提高民族地区小学英语教师综合水平

教师,特别是小学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小学教师对个人的启蒙作用不可忽视。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着手与教师总体水平的提高。在教育改革的趋势之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成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要适应时展,重视师资力量的建设。吸引与培养一支具有专业水平的英语教师队伍,是小学英语教育的重中之重。首先,借我国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之机,鼓励大学生特别是师范生回乡任教,支持青年志愿者到民族地区支教,积极采取有效政策吸引优秀英语教师。其次,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训。增加教师与发达地区小学交流学习的机会,以及教师参加教学培训的机会,大力提升教师综合水平。

(三)灵活运用教学方式,使小学生切身感受不同文化

灵活有趣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学生积极性,同时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不同文化,实现文化的交融。首先,创设情境是提英语教育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创造条件,营造一个真实有趣的环境,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文化氛围。例如讲到halloween,教师可以将教师布置具有节日气氛,穿上有趣的服装,准备糖果与南瓜灯等道具,在教师给学生观看视频,告诉学生在此节日西方国家孩子会敲门并喊“Trick or treat”,不给糖果就捣蛋,并在教师实战演习,从而在情境中学生对英语运用有更好的把握。其次,可以将民族游戏融入小学英语教育,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可以广泛收集民族地区的传统游戏,并按运动、娱乐、竞赛等进行分类整理,进而从英语教学应用角度,选择适当的游戏与小学英语进行创造性结合,特别要注重游戏的可操作性与教育性。[4]例如壮族民族体育抛绣球,将绣球抛过有一定高度的铁杆上的球圈当中即得分,一定时间内过圈的绣球数最多者获胜。在英语教学中,可以在绣球上表上英文,如apple、banana、mango等水果名称,在球圈上贴上水果图片,学生按英文把绣球抛入相应的球圈即得分。民族游戏与小学英语教育的结合,能够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与效果。

参考文献

多民族文化交融范文第2篇

丽江拥有三项世界遗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传承久远的民族文化璀璨夺目,纳西、白、藏、汉等多个民族生活其中,文化的多样性、融合性特点鲜明。

(一)纳西族东巴文化人口约30万的丽江纳西族是有丰富文化底蕴的民族,制造和使用了东巴象形文字,并以此为基础创作、记录、传承着本民族的思想情感、文化成就。东巴文化是由一系列的文化现象、文化成果乃至思想传承组成的:东巴经、东巴教、东巴舞、东巴音乐以及东巴绘画等等。东巴文化中的主要内容都与宗教活动有关,是对原始宗教的内容、活动、仪式等的保存和传承,因此,同一些其他民族的古老文化一样也是一种宗教文化。随着丽江文化旅游业的兴起,东巴文化和丽江古城交相辉映,在少数民族文化中突显出来,并与旅游产品、旅游商品的开发结合起来。文化旅游对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有较高要求,东巴文化是丽江民族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丽江发展文化旅游的重要支撑。

(二)茶马古道历史文化茶马古道文化是伴随着茶马古道的兴衰,以茶马互市为主要内容在这条古驿道上形成的特有文化。丽江与茶马古道的关系极为密切,在那一时期古道沿线的城镇中,丽江因地处滇、川、藏交通要冲,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货物中转集散地。马帮文化是这一历史现象的特有文化,带动了丽江历史上的经济和文化发展,“茶马古道的繁荣是由许多沿途集镇的繁荣拼接出来的,它每个部分的繁荣又相互的拉动着其他部分,它们的发展相辅相成,丽江以它优越的地理位置成就茶马古道,而茶马古道又以它丰富的文化来回报丽江。”茶马古道历史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融合,以广阔的滇川藏大地为背景,以特有的张力和广度来影响它沿线的民族,作为多方中转集散地的丽江受这种文化交融的影响更为明显。

(三)汉、白、藏多民族交融文化除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外,汉、白、藏等多民族文化融合带来的文化多样性是丽江民族文化的一大特点。丽江地处滇西北的小坝子中,在对外扩张不利的情势下,逐渐形成对外来文化的强大包容性,以兼收并序的博怀吸收各地的优秀文化,丰富繁荣本地文化。丽江多民族文化融合的痕迹非常明显:纳西族的民居融有白、藏、汉等民族的建筑特点;纳西古乐中的“洞经音乐”是从中原引入并植根于丽江的道教“经腔”音乐;丽江宗教既要本土宗教东巴教也有道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基督教等外来宗教。丽江纳西族强烈的学习意识和包容的民族特性,促成了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融合性,也极大的丰富着可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民族文化资源。

二、民族文化资源的应用和创新是丽江发展文化旅游的动力和支撑

文化是会对某一国家、地区和民族的性格、理念、思维模式以及人生态度等产生最深远影响的因素。民族民间工艺品、民族歌舞演艺、民族节庆活动以及有民族文化内涵融入的自然景观等是民族文化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的主要方面。

(一)以民族文化资源为依托,制作开发民族民间工艺品文化旅游业使丽江古城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给这一地区众多极富民族风情的手工艺品提供了展示和交易的平台。民族民间艺术体现出强烈的民族文化内涵,无论是深蕴的精神内容,还是外在的表现形式,都融入进本民族深深的民族文化、民族伦理、民族风格,乃至独特的生存观和世界观。这种强烈的民族精神的作用,使得民族民间艺术产业相较于其他的文化产业门类,有着更深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富有民族思想内涵和美学感悟的民族民间工艺品在文化旅游业发展中备受关注,内蕴的文化价值也是其历经千余年仍盛行不衰的最根本原因。丽江的木雕、皮具、铜器是流传久远的三项民间工艺品,此外,还有银器打制、摩梭手织围巾、羊皮重彩画、烙画等民族文化融合交流出现的工艺品品类,另外,丽江土陶、东巴线刻、东巴招财蛙等是随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新兴或改良工艺品类。

(二)通过对传统文化的整合和创新,以民族歌舞演艺丰富文化旅游产品民族传统文化体现着特定历史时期内,人们对生命、生活、思想情感的记录、思考和感悟,是民族文化发展中的重要组成。创新是文化发展的本质,文化发展的动力、活力、魅力等,无不来自创新。通过创新可以把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与现达的科学技术、思考认知模式、寻求的文化体验方式等结合起来,烘托突显出民族文化内涵。多民族聚居的丽江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它们是丽江发展民族歌舞演艺的创作源泉,凄美哀婉的爱情故事、古老厚重的部落战争、神秘奇特的生活习俗,构成了民族歌舞演艺的庞大素材库。有如此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做后盾,再结合现代的声、光、电、影技术,加上资金筹集的多渠道、宣传推广的市场化,丽江打造出一台具特色的民族歌舞演艺,极大的丰富了丽江的文化旅游产品。从《纳西古乐》到《彩云飞歌》,从《丽水金沙》到《印象丽江》,体现着丽江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不断挖掘、创新的积极探索实践过程。对民族文化资源的深入挖掘探索,对传统文化的不断整合创新,使民族歌舞欣赏成为来丽游客的一项重要娱乐活动。

(三)将民族文化内涵融入自然景观,赋予自然景观以文化意义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的紧密结合,是丽江旅游的最大特色,也是丽江旅游的魅力所在。与民族文化相结合的自然景观,会因文化内涵的渗入而更受游客欢迎,并增添了一种探幽访古、体验风情的心境。此外,自然景观与文化内涵相结合,还有利于天然自然景观的长远持续发展,同时,也诠释着民族文化资源也是对现代文化旅游的最有利支撑。丽江的自然景观多姿多彩、绚烂神秘,文化旅游业的发展使原来的天然景观开始注重与民族文化的融合。丰富独特的民族文化赋予自然景观以文化魅力和灵动风情,自然山水、古体建筑也是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精神寄托,两者的紧密结合、互为依托,是丽江发展旅游业多年,至今仍盛行不衰的重要原因。纳西文化乐园将纳西族的狩猎文化与现代的猎奇运动相结合;玉龙雪山是纳西族保护神“三朵”的化身;玉水寨是展示弘扬纳西族东巴文化的“东巴圣地、玉水之源”;云杉坪是传说中进入“玉龙第三国”的窗口;甘海子是相爱却不得在一起的青年男女殉情的地方;拉市海的骑马线路中有茶马古道的历史遗址等等。此外,丽江还有像徐霞客的丽江之旅等有文化背景渗透的潜在旅游资源,市场前景广阔。

(四)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增加地区知名度和文化影响力2002年,丽江举办首届“雪山音乐节”;2006年,举行首届“七夕”文化旅游活动;2007年,首届“中国婚俗文化节”;2012年,丽江老君山传统攀岩赛;2013中国丽江婚礼文化节,等等。这些活动极大的丰富了丽江文化旅游的内容,让外界可以多角度、更全面的了解丽江。文化的支撑是文化旅游业的灵魂所在,通过旅游这一平台的转换,可以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强有力的竞争优势。丽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对宣传、提升丽江的形象,推进丽江的对外开放,加强文化旅游的宣传促销起到重要作用,也为丽江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注入强大活力。各类文化活动的成功举办,还有利于打造丽江文化品牌,巩固和提升丽江城市品牌,并推动丽江古城的文化和商业实现平衡。

三、民族文化资本化运营应着力重视的因素

(一)发掘和创新民族文化资源是民族文化资本化运营的动力和源泉民族文化资源与旅游业结合,将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优势是丽江发展文化旅游的成功启示。民族传统文化创新是丽江带给我们的另一个有益启示,创新推动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产、生活方式的结合,并不断向前发展,在迅速多变的现代世界里给民族传统文化注入新的活力。从长期目标出发,以全新视角推出传统民族文化,在传统与现代中寻找平衡和共赢。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发展经济不应以民族文化的消逝、生态环境的破坏为代价,可持续发展原则是文化旅游中必须遵循的原则。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应同时进行,在注重民族传统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以现代的先进理念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活力,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创新。

(二)重视价值链和产业链开发对民族文化资本化运营有积极意义价值链是文化产品内在价值的延伸,是文化产品的内在属性,产业链是价值链的外在表现形态,是指由一个产业衍生出与它相关联的其它产业。价值链和产业链,两者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各有侧重,前者更多的侧重于产品的内在价值属性,而后者则侧重于外部的产业关联。不同于其它非文化产品,文化产业与内在性的价值链有着更为紧密的关联,这种价值关联由文化产品的内在属性决定,决定着产业链的成败。民族文化资本化将民族文化符号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使的民族文化活动、产品无论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还是深蕴的精神内容,都融入进本民族深深的民族文化、民族伦理、民族风格,乃至独特的生存观和世界观。

多民族文化交融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旅游音乐;民族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284-01

民族音乐在现代旅游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一种值得大力开发利用的重要旅游资源。在旅游的过程中,人们已不满足于本土文化,而是希望置身于异国(民族)文化氛围之中,通过视、听等感觉来感受外界事物所蕴含的美,得到精神的满足,以获得一种全新的审美体验。而民族音乐由于它的历史性、传统性、乡土性、民族性、地域性等特点正好迎合了这一需求。它的出现与被商业化的流行歌曲和学院派的民族还有美声等主流文化行成了鲜明的对比,让听者的内心真正拥有了一片一尘不染,水灵灵、清净净的世界。民族音乐与旅游音乐有着很强的艺术共通性和意境互补性,并以艺术的形式表现生态内在的美,力求达到心与物、情与景、意与境的交融结合。这表明:现代旅游业应突出旅游的“文化个性”,追求文化品位、崇尚民族音乐文化消费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无论是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或民俗旅游,应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和旅游文化产品进行开发挖掘。

“所谓旅游音乐,就是指与旅游有关的,能表现旅游特点的,并能够充分体现旅游意蕴和旅游价值的,用以满足人们旅游精神需求的音乐效应”。旅游音乐以旅游景观为对象,通过特定的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调式等音乐语言表现不同的感彩和思想意境。“音乐与旅游的结合就是抽象艺术和形

象艺术的结合,也是探寻音乐与自然的和谐及完美的审美体验”。借用音乐的表现形式,可以使旅游的民族音乐内涵得以外化,使旅游者更容易理解,产生视听互补、虚实相生、情境交融等多种审美体验。

民族音乐走进现代生活是时代的需要,市场经济的繁荣使歌曲商业化气息增加,人们厌倦了那种忙碌而复杂的都市生活,回归自然的渴望越来越强。人们对音乐的要求逐渐由渲嚣转为自然,而民族音乐独有的魅力征服了听众,适应了时展的需求。在旅游过程中,民族音乐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除了在民俗表演,饭店的背景音乐,建筑设计的喷泉音乐,交通工具的休憩音乐将民族音乐作为旅游的背景音乐外,还可在餐厅中,播放轻松的民族音乐以营造良好的就餐环境,促进人的食欲和增加进餐情趣,大大减轻旅途的疲劳。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的民族旅游资源和艺术资源。民歌种类也极为丰富,充分发掘、利用这些资源,对开拓旅游市场,弘扬民族艺术,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不同民族或不同地理环境中生活的人群,有着不同的音乐风格。因此,挖掘原生态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展示独特而珍贵的民族民俗风情魅力,树立民族民俗风情旅游品牌,以此带动当地乃至青海旅游业向更高层次的发展,是该区发展旅游业的雄厚资本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拉动内需的最佳策略。

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音乐在自身特征的基础上,又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多民族乐文化特质。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兼收并蓄,吸收融合,可以说是多民族聚居地区民族音乐发展所必经历的一个过程。特别是在国内外旅游已经从纯粹的观光旅游日益转向文化旅游、国家西部大开发全面推开的今天,顺应潮流,迎合时机,发展青海土族民族音乐文化旅游是十分必要的。

在全球信息化的今天,具有跨民族性和国界性的民族音乐资源可成为无限扩大景区知名度的有力的文化载体。因为,我们全人类已经走入了经济全球化、文化全球化的新时代,目前,民族音乐文化动机成为最基本、最广泛的旅游动机。

因此,为了丰富广大游客的旅游生活及现代审美的需求,还应多组织国内外作曲家,到全国各地旅游景区体验生活,收集民族音乐的民间音乐素材、资料,根据各地民族音乐民间的音乐素材,进行精心加工、改编、创作出不同风格的音乐精品。

目前,民族音乐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青海民俗文化中的精品,深受国内外学者及旅游者的关注和喜爱,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及产业结构调整中,其地位得到提升,影响力较大,从青海旅游业发展的现状来看,民族音乐文化旅游资源已成为展示青海独特而神秘的地方文化的重要窗口。

参考文献:

多民族文化交融范文第4篇

建筑装饰纹样形式在建筑构成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首先在建筑纹饰的材料运用方面能够很好的减少建筑基体受到不利因素的影响,从而延长建筑本身的使用寿命;其次从建筑装饰纹样的色彩搭配、雕刻、构建排列以及组合的秩序等方面体现出维吾尔族艺术家精湛的艺术创新,并形成了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艺术;并且通过建筑纹饰的图形表现形式,象征意义便可深入的了解维吾尔族人民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生活习惯等特征,因此在研究新疆维吾尔族建筑纹饰方面对于研究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具有重要的意义,从而凸显出一个民族建筑纹饰的特征展现出一种神奇的魅力。

建筑纹饰图形形成的特殊风格表现

在古时候,由于地理方面的原因,新疆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内地通往西方的重要交通要到,同时那时候我国的丝绸之路也同样是通过这条路运往西方的,它连接着西亚和欧洲的相互往来,因为通商的往来,新疆维吾尔族建筑装饰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因而从新疆维吾尔族建筑装饰上则可以看到西方装饰的特点。在这样一个多民族交融的地方,汇聚着各国的灿烂文化,新疆维吾尔族现代装饰纹样在这个多民族文化交融的地方不仅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同时他还受到中原文化文化的影响,宗教以及波斯文化的影响,而新疆维吾尔族的艺术家则在这个文化交替相容的地方,巧妙的吸取多种元素的文化素养及国内各个兄弟民族的文化艺术,形成了自己独特风格的民族文化,从而使得维吾尔族建筑装饰分分类较多,如“条格式装饰”、“石膏浮雕装饰”等。

维吾尔族建筑纹饰的用料及其创作手法

石膏雕刻纹饰和拼砖花饰装饰以及彩绘等则是新疆维吾尔族装饰纹样中最常见的装饰手法。一般情况下在门、门两侧、柱头、柱身、柱基纹饰、藻井纹饰以及寺塔顶部的部分纹饰则大多采用木雕技艺进行表现,雕刻手法多样、造型变化丰富、具有很强的装饰效果,独特的制作手法和制作工艺,是的木雕装饰纹样给人一种视觉上的享受,同时在装饰纹样上又独具民族特色,充分表达出维吾尔族文化性格和艺术情怀;藻井、门、墙基、柱、横梁、壁龛、室内墙壁上部则多采用彩绘的表现手法进行创作,彩绘又称为平绘,一般在表现上则多采用一些比较相近的颜色,比如蓝、绿色等做大面积的组合,用红色和黄色等比较鲜亮跳跃的色彩勾绘花样,同时将色彩用料及创作手法相结合,装饰纹样表现的变化万千同时又生机勃勃。墙壁外部方砖、露台纹饰、寺院墙顶部装饰纹样以及拱门、墓外墙和墓基座则采用彩色琉璃砖,琉璃砖是一种陶瓷釉面砖,由波斯传来,砖的表面绘制多种纹样,每一块砖的纹样各不相同,有凹凸状的浮雕花纹,也有几何图形,通过不同的连续排列达到不同的效果,给人一种庄重、神圣而不可侵犯的感觉。

建筑特殊纹饰符号和色彩的巧妙结合展现民族文化

在新疆维吾尔族现代装饰纹样中,建筑装饰纹样图形多以几何图形和现实中可见的花草等实物为主。其中几何图形多以曲线、方形、三角形、菱形、多边形几何图形、直线、回纹、四边形、六角形等几何形花纹组成;而图形花纹则主要以新疆常见的瓜果类和花草图形为主,主要包括:巴达木,西瓜、石榴花等植物的枝、叶、种子为元素以及、百合、、蔷薇、葡萄等为维吾尔族建筑装饰纹样。在许多寺院的拱顶、部分外墙以及建筑外部装饰多采用彩色琉璃砖进行装饰,其色彩则采用蓝色底色和白色花纹进行装饰,或者采用蓝色花纹和白色底色的搭配进行装饰,在阳光的照耀下给人一种别具一格的民族文化特征。吐鲁番卡孜汗大寺其大门上方则采用白色碎镜片镶嵌着民族风格的各种图案,大殿内的屋檐则绘有具有民族特色眼里的彩色花朵,顶部装饰则以黄、白、绿相间装饰,是整个建筑凸显鲜明的民族特色,巧妙的将纹饰符号与色彩相结合,展现出维吾尔族建筑的神秘魅力。

总 结

在探究一个民族文化的时候,我们通常直接去研究他们的历史文化、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语言、建筑造型等特征,却往往忽略建筑装饰的外部特点,本文主要以维吾尔族建筑纹饰的材料、色彩以及创作手法来展现维吾尔族建筑纹饰的神秘魅力,通过建筑装饰纹样的解读强调从细节中去深入探究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通过维吾尔族建筑纹饰特点深入探究本民族的文化、形成原因以及了解维吾尔族艺术家的创作思路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新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多民族文化交融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镇化进程 民族地区 民族交融

党的十确定了发展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强调城镇化发展要注重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式建设。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民族地区的发展状况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加快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推进民族地区城镇化建设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我国经济社会实现均衡、协调发展的关键。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地区占我国国土近三分之二的面积,主要集中在西部与边疆的大部分地区。民族地区无论是在地理历史、自然生态等环境,还是在社会经济、生产生活等发展方式上都与其他的地区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在加快新型城镇化的进程中,要积极推动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进程,注意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与民族交融问题,选择适合的发展模式,使我国的城镇化建设朝多元、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

一、民族地区的特殊性

(一)民族地区的自然条件较差

城镇化的发展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我国的民族地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及边疆地区,其中大部分地区的自然条件较差,环境恶劣,水、土、气、热等资源较为短缺,生态系统很脆弱,对发展城镇化形成了很大的制约。

(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落后

我国的民族地区经济还比较落后,发展水平较低,产业结构分布不合理。当前,民族地区的产业结构中农业所占的比重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高,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还比较欠缺,其大部分人口还在从事农业生产,城镇所能提供的就业岗位并不多,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上的作用并不大。

(三)民族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

在经济、社会、文化、历史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还比较低,基础教育设施都比较落后,受教育的平均年限也比较短,从整体来看,其科学文化水平都较低。

(四)民族地区的文化具有特殊性

民族地区在语言、生活方式、习惯、宗教等方面与其他地区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每个民族都具有其独特性,在长期的历史发展和积累中,民族地区在文化上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殊性。

二、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的选择与民族交融的内涵

(一)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的选择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不仅要实现与其他地区相同的目标和任务,还要应对很多特殊的矛盾与问题,因此,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必须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在尊重基本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发展。

笔者认为,民族地区城镇化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首先,在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上,由于自然条件较差,民族地区工业发展的基础不够,但是其旅游资源丰富,可以通过旅游产业来拉动消费,建立以旅游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

其次,民族地区的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其承载能力也比较低,应该倡导绿色低碳型的城镇发展模式,将绿色环保的理念应用到经济、交通、建筑、能源、服务等各个方面,打造低碳、生态、环保、宜居的城镇。

再次,民族文化丰富多样,是一个民族的传承与精华。民族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应该以民族文化为依托,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将民族地区在民族信仰、语言、艺术、节庆等方面形成的文化元素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中,使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有机结合,使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富有民族特色。

(二)民族地区民族交融的内涵

在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民族融合不可避免,兼顾好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城镇化发展是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方向,因此,必须积极运用包容性的民族融合理念。包容性的民族融合理念主要包含几个涵义:

1.民族情感上的包容性

在城镇化进程中要充分尊重少数民族成员的情感,促进各民族成员间友好交往的情感。

2.民族意识上的包容性

要用豁达的民族情感提高少数民族对城镇居民身份的认同,促使各民族成员相互尊重、共同生活,促进中华民族的整体性、一致性。

3.民族传统的包容性

在发展城镇化的过程中,应该对各民族的传统与风俗习惯进行充分的肯定和尊重,促进各民族的平等交流与共同发展。

4.民族文化的包容性

少数民族应该增进与其他民族的交往,积极吸收先进的文化,在与各民族的交流中发展本民族的文化。

三、民族地区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镇化水平低、建设发展质量较差

民族地区所占的国土面积很大,但是其城镇化所占的比重却远远低于其他地区,中小型城市仅有12.8%,建制镇也只占了3.28%,而且,城镇的规模也比较小,城镇人口较少,无法有效开展产业规划,致使城镇无法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另外,在城镇化进程中,由于地理、文化、历史等原因,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因此,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城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使得其城镇化建设的质量也比较差,远低于全国其他地区的水平。

多民族文化交融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镇化;民族文化;保护;传承

中图分类号:F299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快速发展的基石,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1]。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而与之同步的是,承载民族演替的地区传统民族文化正经历着不断弱化的过程。在现代文化和市场经济的双重冲击下,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由于自身区域发展的困境,在进行地区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中过多迁就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造成民族文化失调,地区文化发展举步维艰[2]。因此,研究少数民族地区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构建与城镇化相适应的地区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四川康定为例,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康定文化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深入探讨解决途径,以期在保护康定地域文化资源的同时,传承发展具有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民族文化新局面,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康定地域文化价值

康定地处四川盆地西缘山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带,是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首府。康定,藏名“打折多”,是指打曲(雅拉河)和折曲(折多河)两河相汇之处。康定在历史上即为“民族走廊”的中心地带和“茶马古道”的交通枢纽,具有多民族文化特色。鱼通文化、木雅文化等原生态的特殊地域文化既是康定文化保护的重点,又是文化发展的优质资源。康定境内留有大量古遗迹、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及石刻等历史文物遗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古老的木雅语和鱼通语是康定独特的语言文化遗产[3]。此外,踢踏、锅庄、制陶、砌筑唐卡等都是康定优秀的的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快速城镇化中康定地域文化保护面临的问题

地域民族文化“生境”受破坏

为实现川西少数民族地区的繁荣,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等无疑是加快发展进程的途径,但与此同时,具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生存土壤极易在外部强势文化冲击下受到破坏,民族文化资源被滥用,珍贵的民族遗产不断消失。尤其对于康定这样具有独特地理位置的区域,由于地处汉藏文化交汇处,受汉文化的影响较为明显。尤其是服饰、语言、建筑以及生活习俗等方面汉化现象明显,有些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在社会大发展的冲击下蜕变、扭曲甚至消失。

文化传承人面临多重困境

民族文化传承人掌握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文化传统和精湛技艺,但由于部分传承人未能开发利用自身传承的技艺或受所从事文化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所限,无法将这些民间技艺推广发展。同时,由于传承人地位较弱、生活困顿,现实地影响年轻一代学习民族文化的积极性,形成文化传承的断层。而老一代优秀的民间技艺传承人趋于老龄化,很多民族民间文化随着传承人的辞世也已失传或即将失传。

民族文化尚未形成有效的产业发展链

随着城镇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传播,具有地区特色的民族文化难以像现代文化一样快速形成普适的、高效的开发模式。康定拥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但很多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甚至不为人知。如浪漫的跑马山虽有情歌之山的美名,但现有开发过于简单,盛名之下让人感觉名不副实。此外,享有区域优势和丰富文化资源的康定在演艺会展、民族工艺、文化娱乐等行业发展均较为滞后,发展潜力尚待发掘。

城乡差异加剧文化发展落后于城市建设

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实质是少数民族人口的经济转移过程[4]。人口快速迁移转变的过程中,不少原有民族文化逐渐淡出社会生活,具有的历史传统和本土气息的文化习俗日渐流逝。部分地区一味效仿大城市的区域建设和生活方式,为发展而大兴土木、改路建楼,忽视经济社会和当地文化素质水平。居民感受社会的快速发展的同时又困于自身素质,以至于大规模城市建设后仍囿于落后的文化内在。

加强发展与城镇化进程相适应的康定文化

保护民族文化的发展环境

文化生态保护与民族文化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应从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出发,深化对民族地区文化保护和传承的认识,强化对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土壤的保护。要结合康定多民族聚居、多文化交融的特点,在城镇化进程中寻求体现地区风格的发展方向,找准自身文化的优势,传承文化精华,保护好化文化传承、发展的生态氛围,防止文化资源的过度开发。采用建立文化生态展览馆、设立民族文化生态村、划定民族文化保护区等方式保护地域特色文化,恢复开展相关民俗活动和文化庆典,让文化生态保护不仅限于有形的文化,更广泛于无形的文化底蕴。

构建人才培养的良好平台

文化的保护、传承离不开人才队伍的建设,要强化文化传承人管理制度,提高民族文化传承人的社会地位和认可度,并采取相关政策措施和经济补贴,对掌握民间艺术的一些代表性老艺人给予扶持,使得他们发挥艺术带动作用,鼓励更多人成为民间文化的传承人,为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平台。加强对年轻一代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培养,解决文化传承人老龄化、断代的困境。强化政府与科研单位的合作,积极组织民间文化传承人的深造,探索适合城镇化发展和文化传承需要的民族文化传承模式和途径。

发展多样化民族文化产业

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既是康定文化资源的特色,更是文化发展的优势。要以城镇化发展为契机,针对康定地域文化的价值,深层次开发文化资源,开发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链。充分理解习俗文化、艺术文化、旅游文化、节庆文化、建筑文化、服饰文化等民族文化,并以新的形式为这些文化内容服务,将可现代化的因素和城镇化发展相结合,站在现代化的高度提升民族文化的内涵和精品,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重点利用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结合,发掘旅游产品中的文化价值,打造能展示地域文化并具有优势竞争力的文化品牌。

推动城乡二元的和谐发展

城镇化的发展与繁荣,依赖于农村的发展与繁荣。在城镇化进程中必须以和谐创新的方式对乡村文化进行因地制宜的保护和开发,使得乡村的区域性文化形成内容丰富、独具魅力并与时展同步并进的文化形态。由于地处藏区,农牧民收入低,消费水平低,城镇的经济辐射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因此要积极引导和发展民间力量参与乡村文化的建设,探索乡村文化产业化途径,实现乡村经济和文化的共同繁荣。发挥当地优势,开展系列乡村文化保护的教学和实践活动,丰富农牧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城镇居民整体文化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艳萍. 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中的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J]. 经济问题探索, 2009, (5):162-165

2 肖春艳. 我国民族地区民族民俗文化发展战略思考[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26(1):97-101

多民族文化交融范文第7篇

当代文化的各个层面越来越趋向于高度的视觉化,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可视性和对视觉形象的认知已经成为当代文化生产、传播和接受活动的重要方式。文化所产生的图像资源的丰富,成为这个时代的标志,由此,“眼球经济”或“注意力经济”的说法应运而生。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提高人们审美情趣的同时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品位,美学和艺术已不再是少数艺术家所占有的特殊资源,同商品的结合前所未有的紧密,美的事物已经充斥在生活的各个角落。人们长时间被泛化的审美所影响,视觉审美逐渐变得麻木漠然,即通常所说的审美疲劳,对美的事物开始视而不见,美原来所具有的那种高尚、脱俗和难以触及的特质,在广泛的审美化过程中被逐渐的削弱。随着市场经济蓬勃发展,产品丰富多样,人们的消费水准不断攀升,消费模式也逐渐更新。新消费观念产生的同时伴随着旺盛的消费需求,这一切都标志着我国正进入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即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中,人们面临商品选择的多样化,使用价值不再是消费者的唯一考量,商品在品牌塑造过程中蕴含和传递的文化信息成为打动消费者的重要因素。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地区,多种文化在历史长河中碰撞、交融、发展,呈现出鲜明的文化多样性。长期以来,新疆的包装设计与制作产业滞后于经济发展,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规划,使新疆对外经济的区位优势凸显,极大促进了产品进出口流通,这使得改变新疆产品包装样式单一、工艺粗糙、品牌附加值不高的现状显得尤其迫切。目前,新疆民族文化元素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运用较为简单,并且存在不同民族文化元素在设计应用中相互混淆的情况。包装设计并不是一个材料简单取舍的过程,包装在保护产品和提供美观的外表激发消费者购买欲望的同时,也有传递文化的功能和意义。

二、新疆民族文化元素的视觉表现形式及特点

(一)书法的表现形式

在新疆主要聚居的少数民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语言同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维吾尔族和哈萨克族的书法同样具备一般书法艺术创作中灵感激发、缜密构思、谋篇布局、运气行笔等过程。笔一般由书写者自己制作,有竹笔、草茎笔、木板笔等。书写方式一般是由右向左,在书法表现时可以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上下交错、左右交叉的写法进行自由组合,笔画简洁流畅,具有曲线穿插的效果,富有节奏感和纹样装饰性。与哈萨克族的书法相比,维吾尔族的书法更侧重于装饰,装饰在维吾尔族书法表现中占有很重要的比重。但是,当书法应用于包装,需要把握装饰的尺度,不宜过于繁复,否则会喧宾夺主,削弱包装整体的视觉传播效果。

(二)图案的表现形式

新疆少数民族多信仰伊斯兰教,在装饰图案中有共同的特点,所采用的题材以植物纹样和几何纹样为主。图案花纹结构精巧、变化无穷,以植物、花卉、几何图案为主,多为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各种适合纹样多以对称、并列、交错、连续、循环等手法进行构图。维吾尔族传统装饰图案的形成与其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联系。维吾尔族人以农业、手工艺、经商为主要生存方式,各种图案花纹多以现实生活中的实物为来源,以表现植物的花、蕾、茎、叶、藤蔓、果实等为主。主要植物花纹有巴旦木、石榴花、桃花、波斯菊、无花果、葡萄、玫瑰、月季、葵花、、西瓜、甜瓜等;几何形花纹有直、曲、圆、方、三角、六角、菱形、鱼鳞、蜂房、回纹、十字纹等。图案表现手法精细流畅,画面饱满,线条疏密相间,变化丰富又井然有序。哈萨克族人以草原游牧生活为主,装饰图案多取材于生活中常见的猎鹰、大雁、犄角、草原植物、花卉、流云等;几何纹样有锯齿、三角、方、圆、直、曲线、斜线等,采用夸张和变形的表现手法,与维吾尔族图案相比显得粗犷大气,在应用中以强烈的红、蓝、绿、橙、褐等色彩形成补色关系,对比鲜明极具特色。哈萨克族崇拜生灵,在毡房、屋顶、礼拜寺、麻扎上摆挂牛羊头骨,借以象征灵魂永生,这些形象反映到图案中,寓意生灵常在,人畜安定兴旺。

(三)绘画的表现形式

艺术的地域性与在特定地域生活的民族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宗教等因素,孕育出艺术的独特性。摄影没有出现以前,绘画一直是人们记录生活的主要方式。新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开凿了大量的石窟,到目前为止已发现17个石窟群,其中规模较大、保存相对完整的有位于阿克苏地区的拜城克孜尔石窟和库车库木吐拉石窟,以及吐鲁番地区的柏孜克里克石窟等。其中的壁画展现了丝绸之路上各民族间相互交融、不断创造和发展的独特西域文化,表现内容主要有佛像画、佛经故事画、动物画、山水画、装饰画、世俗生活画等。目前,新疆绘画多以具象表现为主,一直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貌,不同的生活体验和感受塑造了画家们不同的艺术风格,画家们以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水粉、素描、速写的方式,用各种形式表达着对地域文化的认识。这些丰富的图形为包装设计提供了大量的视觉素材。

(四)摄影的表现形式

摄影的出现,在记录功能方面以绝对的具象优势超越了绘画。数码相机的普及,使图像生产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在信息传递方面,除了语言和文字,人们迎来了一个读图的时代。新疆地域广阔,地貌与气候差异明显,各地风土人情迥异,为摄影和旅游爱好者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自然环境的明显差异,导致各地物产各不相同,将特色产品与地方的风情摄影结合是强调产品产地属性的一种设计方法。随着图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电脑图像处理技术的出现,摄影也逐渐改变了自己的本性,极大地拓展了包装设计的表现空间。

三、如何在特色包装设计中应用新疆民族文化元素

(一)结合产品定位,创意应用民族文化元素

英国艺术史家约翰•伯格在谈到欣赏过去的艺术品时说:“实际上,我们是以一种不同的方式来欣赏过去的艺术品。”历史上某个艺术品本身没有发生变化,由于时代的发展,我们在欣赏和解读过去的艺术品时,方式和观念都发生了变化,这必然导致对过去的艺术品理解上的历史差异,同样的道理适用于当前对新疆民族文化元素的认识与理解。视觉效果首先是通过强烈的视觉吸引力和诱惑力加以实现,“注意力经济”和“眼球经济”的首要法则就是吸引眼球,所以当代视觉文化的种种形式,无论是广告图像,还是电影画面,或者形象设计,都非常注重即时、瞬间的视觉吸引力。以维吾尔民族图案为例,有些图案应用于包装显得过于细腻繁复,不利于信息的瞬时传播,也不符合现代人简约快捷的生活方式,所以新疆民族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应用中要在保持其鲜明特色基础上进行适度删减与调整。继承民族文化元素的最佳方式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在传统基础上的创新,以适应时代的需求。产品的同质化和多样性使得生产商非常注重产品的包装设计以凸显自身的特点,产品包装的不同定位实际上是在迎合不同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对其消费品位的引导和塑造。只有满足了消费者在视觉和心理上的特殊需求,消费者才能在纷繁的同类商品中选择让自己心仪的商品。包装是功能性与艺术性的结合,艺术在引导人们欣赏的过程中,并不是一味迁就和满足观众现有的鉴赏力,而是不断提高和激活他们的探求欲望。换言之,是满足观众不断更新的视觉需求。要达到这样的目的,首先,包装要形成视觉吸引注意力,同时准确的传达产品信息,这就要求设计师在深入了解新疆民族文化的基础上,灵活应用视觉文化元素。其次,设计的理念不仅立足当前,还要具备一定的前瞻性。

(二)民族文化元素与产品属性的统一,凸显地域文化特色

产品的包装设计除了保护产品以外,也是广告的一个重要环节,其功能并不只是简单地推销商品,实质上是在生产意义和欲望。新疆民族文化是由多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形成的,各民族文化之间在进行交融的同时,也保留了各自鲜明的特征。在包装设计中,设计师要依据产品的属性选择合适的视觉文化元素,包装设计在文化传递的功能上不能出现偏差和误解。多元民族文化和不同文明中都有自己的视觉禁忌,禁忌不仅是对特定视觉行为简单的禁止与排斥,而且也蕴含了非常复杂的社会因素。在涉及不同民族文化元素展示中,如何处理好平等的文化共存关系,坚持文化多元论,进而凸显文化特色,是设计师需要审慎对待的问题,这在民族地区显得尤其重要。

(三)注意与同类产品进行比较,准确把握消费者的消费心理

不同于商品匮乏的时代,消费社会中过多的商品选择反而成为消费者最大的困惑,消费社会催生并更新出无穷的消费欲望。消费者面对琳琅的商品形象,通过视觉探索来寻找符合自己心理期待的商品,商品外观的不断变幻,使人们视觉体验前所未有的活跃。从视觉文化角度看,设计从现代到后现代的转变,呈现为从功能到审美、从标准化到个性化、从一元到多元、从技术到人文、从物质性到非物质性的深刻转变。视觉技术的迅速发展导致各种新的视觉形态层出不穷,人们的眼光也相应发生着变化以适应新的视觉样式,发展出新的视觉认知。这些不断发展变化着的视觉眼光也在不断地激发视觉文化本身提供更多的视觉样式来满足视觉需求。产品面临严重的同质化,商家意识到差异经营的重要性。作为设计师而言,在特色包装设计中根据消费群体的定位,选择适合的包装形式来满足其消费需求显得尤为重要。与自给自足、相对封闭的传统社会相比,当代社会,时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泛而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时尚作为一种现代消费社会现象,有着强烈的感召力和诱惑力,时尚在不断推动视觉文化花样翻新的同时,促进工业生产,推动商品营销。因此,新疆特色产品包装在引入本土文化元素的同时,还需要注意与时尚元素的结合,以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四)网络购物平台的产品展示

当前网购成为人们的主要消费方式之一,由互联网、电脑和手机构成的巨大网络中,数据的传递快捷方便,不同的终端和节点相连互动,使图像资源无限倍增。无穷的链接形成了巨大的图像数据库,其中各种图像的流动,具有相当的公共性。新疆特色产品要通过网络平台展示和销售,需要对网络信息的特点及受众的接收行为方式进行研究,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网络广告传播的优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网络平台产品图像展示要注意色彩模式的转换,传统静态产品包装使用的是CMYK(天蓝、品红、黄、黑)四色印刷模式,而电脑和手机等终端则使用的是RGB(红、绿、蓝)三色模式,RGB模式的表现色域远大于CMYK模式,前者更能表现出包装的丰富色彩,设计师要注意图片色彩转换中的变化。此外,电脑和手机作为两种主要网络终端,使用手机进行网购的用户更加普遍,电脑与手机的屏幕显示尺寸也存在一定差异,这也是网络产品图片信息时需要慎重考虑的因素。

四、结语

多民族文化交融范文第8篇

贵州处在川、滇、湘、桂之间,是西南民族流动的大走廊,也是古代南方的四大族系,即氐羌、苗瑶、百越、百濮四大族系的交汇地。之后,演变成苗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彝族、土家族、白族、瑶族等多个单一民族,他们都具有各自的文化传统,形成各自独特的文化特征。

在长期的民族迁徙过程中,氐羌民族自西向东发展,苗瑶民族自东向西移动,百越民族自南而北推进,濮人则四处迁徙,汉族主要是从北面和东北面进入贵州。各民族相互对流,互相穿插,形成“大杂居、小聚居”,“又杂居、又聚居”的分布状况。多种不同体系的文化在贵州各自发展,同时因地理环境都打上“山地文化”的特征,但历史、地理及民族分布诸种原因,各种文化在贵州都获得各自的发展空间,虽然互有交融,但往往是“融而未合”、“分而未化”。虽然汉文化在明代以来逐渐成为强势,但并未将其它民族完全“汉化”,呈现出“多元并存,共生共荣”的文化面貌。

在这样的文化空间里,少数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同时又兼通汉语或其它民族语言,譬如荔波瑶山的“白裤瑶”都说瑶话,但由于社会交往的需要,大都通汉语和布依语。贵州的汉语均属“西南官话”,以川方言为基础发生演变,黔东南、黔南一带的汉语,混杂了当地少数民族语音。春节本是汉族的节日,与若干少数民族的年节不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几百年时间内,贵州的少数民族也普遍都过春节,而在春节期间的活动又各有民族特点。过去把受汉文化影响较多的称为“熟苗”,把未受汉文化影响的称为“生苗”,虽然清代晚期以来,完全不受汉文化影响的苗族事实上已经鲜见。但直到20世纪90年代以前,许多传统民族文化仍然鲜活存在,近20年来由于物质文化传播与现代传媒文化知识体系改变,传统民族文化的改变速度加快。

贵州山川隔阻在古代影响着民族之间的交往,但地理环境的分割并不能完全阻止文化的交流,同一民族散布在许多地方,并不因此变成几种文化,例如苗族;两个不同的民族同住一地,而文化仍各具特征,例如在荔波县,瑶族与布依族错杂而居但文化不同。

历史上,贵州长期实现“土流并治”,对多元文化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黔西北,在历史上长期是彝族土司统治,彝文化在这里自然上升为主流,所以彝文经典,彝文碑刻及其他文化传统在这里相当丰富。黔西南布依族地区,直到民国年间,许多地方仍为“亭目”统治,布依文化在此大量保存。黔东南的黎平、从江、榕江三县,由于交通较为闭塞,“山侗款”制度盛行,侗文化的保存、发展比北部侗族更加典型。黔东南“苗疆腹地”,在清代雍正改土归流以前,长期处于“自治”状态,没有纳入流官管辖,苗族文化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在贵州,由于民族分布,地理环境与历史条件不同,出现了“十里不同风”的文化面貌。就某一文化而言,仿佛是大海中的一个孤岛,这种现象,在文化学上叫做“文化孤岛”。但就贵州全省而言,则是风格各异的“文化千岛”。

600年来的文化积淀

贵州是汉族移民较多的省区,明以来不断有移民进入。大体来说,汉族约占2/3,少数民族约占1/3。移民来自不同地区,带来了各地的地域文化。显出“五方杂处”、“风俗不同”。且因受邻省影响而互有差异。《黔南识略》曰:“介楚(两湖)之区,其民夸。介蜀(巴蜀)之区,其民果。介滇之区,其民鲁。介粤之区,其民蒙。”说明同属汉族,所受的文化影响都不一样。由于汉族移入的时间、地点不同,文化上也有差异。最突出的就是“屯堡文化”,它具有汉文化特征,更接近江南文化,在群体中长期传承,与后来进入的汉族颇多差异。“老巴子”在普安一带,他们是汉人,语言近乎湖南话,与周围的汉族有较大差别,故其语言形成了一个“方言岛”。近半个世纪以来,移民来自四面八方,文化虽渐交融,但有许多故乡的传统仍暗中在家里延续,同乡在一起还是说家乡话。

对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是教育。明以前贵州的学校可谓是凤毛麟角。明代实现“治国以教化为本,教化以学校为先”的方针,把教育作为“敷训导民”的治边国策,从此儒学教育在贵州兴起。不但有官学、书院、农村中大量兴起的私塾,还有专门培训土司子弟的司学,吸收土司子弟进入国子监,对少数民族学生给予优惠待遇,这在贵州文化与智力开发上是一个重大的变化。

明清五百多年,汉文化不断传播。黔西北的彝文碑刻,大部分是彝汉合璧,彝族土司安贵荣、安国享都有相当文化基础,还能题字写诗。彝族的余氏家族形成了一个诗人群,从乾隆年间的安吉士开始,出现了余家齁、余珍、余昭,到清末民初的余若泉,都有诗集传世。明代水东土司宋昂、宋昱的诗选入《明诗综》,清代锦屏苗族作家龙绍钠有《亮川集》传世,侗戏的鼻祖吴文彩吸收汉文化创造了侗戏。水书中大量引入汉字,或反写,或倒书,以汉字记录水语。

汉文化传入贵州后,出现了两个文化高峰,一个是“阳明文化”,另一个是“沙滩文化”。王阳明的学说是在贵州形成的,“龙场悟道”成为王学的起点,他的教育思想基本上是在龙岗书院形成,他的首批弟子是贵州人,最先在贵阳讲述“知行合一”学说,并形成一个“黔中学派”,在中国儒学发展上形成一座高峰,对海内外有深远影响。清代中期以后,在遵义的沙滩出现了郑珍、莫友芝等文人群体,出现了黎庶昌这样的外交家,使沙滩成为儒学之乡、诗文之乡、书法之乡。贵州的多元文化当然也包括汉文化在贵州这块土地的发展与创造。“六千举人,七百进士”是贵州人才兴起的象征,这虽与文化发达地区比起来还有较大差距,但中原教育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而贵州仅用了五百年的时间,这不能不说是贵州文化教育昌盛的范例。

在贵州漫长的文化发展中,还有一些其他元素的注入:如元代蒙古族人的移入,明代回族的移入,清代蒙古族、回族、白族移入等。这些民族的到来,一方面带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深入贵州,另一方面又受到后来逐渐强大汉文化的影响和熏陶,以及其他本土民族文化的碰撞和融合,在贵州各地形成了多元文化的组成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