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成年子女教育问题

成年子女教育问题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成年子女教育问题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成年子女教育问题范文第1篇

【关键词】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 初中教育 对策和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

厦门是我国最早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之一,也是东南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吸引和接纳了大量来厦门务工的人员,其中随来的未成年子女7.92万多人,占全市未成年人总数的1/5。为此,市委、市政府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出发,把做好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出台了《 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 》等文件,明确政策措施,扩大公办学校招生能力。2006年和2007年,共投入资金6.27亿元,新建、扩建、改建公办学校40所,增加4.5万个学位,接收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的能力从2005年的近1/3提高到目前的2/3以上。同时,完善统一招生政策,采取电脑派位方式,公开公平操作,使他们与厦门户籍孩子有同等机会,享有共同的教育资源。同时加大财政投入,将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已为7.12万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办理了义务教育收费减免卡,共减免借读费4745万元,减免学杂费1287万元,使他们不仅有学上,而且读得起。

在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教育方面,厦门走在全国前列。但教育毕竟有其特殊性,除政府履行其责任外,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如养成教育、心理问题、升学问题等)则更多地摆在了教育者面前。厦门市金鸡亭中学是一所公办全日制初级中学,全校学生数约为1400人,其中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占80%,是厦门市主要承接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学校。本人因工作关系,于2008年9月调入这所学校,学校教育生源主体性质的改变,以及我在该校近两年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引发了我对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初中教育问题的更深思考。

二、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初中教育的若干问题

1.学习基础知识薄弱

“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是总理2003年教师节视察北京景山区玉泉路农民工子弟学校时的题词,充分体现了我国政府对教育公平问题的关切,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视。几年来,虽然厦门政府不断加大教育投入,扩大公办学校的招生规模,但因早期的城市规划及教育布局主要以本市户籍人口数量为依据,造成教育资源相对紧缺,无力全部接纳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到公办小学就读。因此,众多的民办打工子弟学校就有了其生存的空间。必须看到,作为私人办学的经济实体,利益最大化是其主要的考量。因此,校舍简陋、教学器材缺乏是共性,教师流动性大,缺乏责任感,教学质量普遍不高是其现实。再加上父母频繁流动,其子女也经常更换学校,学习缺乏连贯性;同时家长文化水平偏低,对子女的教育无法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指导。这类学生小学毕业,被电脑派位到初中后(如我校2009年初招派位生455人,其中务工人员子女的373人来自近30所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其学习基础、能力水平跟公办小学的学生存在较大的差距,直接影响其初中的学习。

2.行为习惯较差,养成教育弱化

由于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多来自农村、山区,他们所处的生活环境缺乏相应的社会制约,日常行为显得散漫、随意,缺乏行为的自我约束;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多是简陋的学校,所接受的教育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和差异性;他们所处的家庭环境缺乏良好的言传身教,这多方面的因素导致了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日常行为规范缺失,比如卫生习惯比较差、行为散漫等。

3.父母重生计轻教育

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的父母忙于赚钱,养家糊口,很少关心孩子的成长,即使是关心也只是停留在分数的高低上,忽视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品德的培养,孩子夜不归宿、离家出走等现象时有发生,对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造成较大的压力。

4.现实环境的差异,导致心理问题突出

家庭环境、文化背景、学习起点的差异及社会无形的歧视都导致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在心理上产生压力,虽然他们都有强烈改变现实处境的愿望,渴望受人尊重,但无情的现实让他们产生了一定自卑感,使他们谨小慎微,难以融入到本地学生的生活中,甚至出现极少数学生主动要求从公办学校转到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的现象。

5.父母就业的不稳定性,义务教育后衔接问题无法解决,导致隐性溜生的发生

来厦门务工人员就业的不稳定性,一方面,直接导致其子女的学习只能跟随父母辗转,在这过程中这些孩子就可能无法继续完成学业,出现失学、辍学现象。另一方面,因户籍的原因,按厦门市中考招生制度规定,务工人员子女在厦门中考中不能报考第一批省一级达标校,成绩再好的学生也只能报考第二批择校生(得交择校费,挫伤家长及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因户籍及高考招生制度的制约,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不能在厦门参加高考。基于上述情况,有相当多的学生在初三上学期就直接回老家就读,素质好、明事理的家长可能会告知学校,按要求办好相关手续,但更多的是不打招呼、不办转学手续就走或手续办不全、通过各种联系方式又无法联络等情况,这些在给学校防流控辍工作带来极大困难的同时,也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

6.纯粹“电脑派位”导致现实的偏差

对小学毕业生实施“电脑派位”升入初中,是厦门市教育局为解决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实现学生就近上学而推出的重要举措,将“电脑派位”用于解决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的入学问题,其出发点也是想最大限度地实现教育公平。但必须看到,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的居住地因为受经济条件制约及其就读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位置的影响,被“电脑派位”进入公办中学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变成“舍近求远”,无法就近入学,这给他们身体的健康、上学的安全出行及学校的教育管理都带来很多问题。

三、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初中教育问题的归因分析

1.对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教育的监管仍缺乏有效手段

尽管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政策都规定“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的设立条件可酌情放宽,但是在师资、安全、卫生等方面不得降低”,但是从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的实际办学情况来看,其师资培训、校本研修、教育督导、教学评估、经费保障等都缺乏有效监管,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可持续发展更是无从谈起。

2.社会认知的问题

由于我国长期的社会文化积淀,民众有一种对社会等级划分的强烈文化心理认同。到了现代社会,法律上的保护、政策上的引导以及社会舆论的宣传在短时期内仍旧难以打破和改变历史沉淀形成的对农民的歧视以及现代社会大众的偏见和异化的文化心理,直接导致来厦门务工人员的被边缘化,他们的子女即使上公办学校也难以融入到本市儿童群体中。

3.来厦门务工人员自身的原因

(1)经济贫困。工作和收入均不稳定,除满足家庭基本的生活所需外,无法有更多的经济收入投入到孩子的教育。(2)观念落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人认为读书没有什么用,孩子即使读了书,今后未必能在厦门找到合适的单位,与其这样浪费钱财,还不如让孩子早点学做生意,多赚些钱,为今后结婚成家做好准备。(3)来厦门务工人员中有相当部分自身的文化素质较低,不懂得教育孩子的艺术,家里也没有适合孩子读书的基本环境,这样,就导致了其子女由于学习遇到困难进而厌学、逃学的情况发生。

4.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自身的原因

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是徘徊在都市里进城务工人员的第二代,他们对家乡的阡陌耕作一无所知,早已习惯了城市的节奏,他们对城市生活的融入意愿表现得比父辈们更为强烈,可他们的户籍仍然是农民,当他们直面现实中客观存在的边缘地位时,内心就必然建立起强烈的自我防卫感,导致诸多的心理问题。

四、解决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初中教育问题的对策

1.理顺政策制度,明确经费投入主体

经费投入和保障问题是解决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问题的核心所在。为实现教育公平,《 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落实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 》第三条指出:“将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教育经费预算,并按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标准向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的公办学校拨付办学经费。”第五条指出:“民办学校统筹招生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就读的,由财政部门按公办学校生均公用经费定额标准给予补助。民办学校在获取财政部门核拨的生均公用经费补助后,应等额减收学费,以减轻农民工的经济负担。”尽管市政府承担了一定经费投入的职责,但必须看到,随着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的不断增多,市政府的财政负担将不断增大,这必将影响到城市的其他公共基础建设和对教育的其他投入。因此,要切实有效解决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问题,应当改革传统的义务教育投入体制,参考国际的通行做法,加大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的财政投入比例,并争取中央政府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一定比例的转移支付。

2.加大对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

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在一段时期内是解决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必要补充,而且在相当程度上也缓解公办学校及政府财政的压力,合格的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应当得到政府的扶持。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加强对民办农民工子弟学校在办学条件、招生收费、学籍管理、经费使用、风险预防、教师队伍、质量评估等方面的指导和管理,提高办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此外,有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非法民办学校的审查和整改工作。

3.加强师德教育,开展融合教育

(1)加强教育教学研究,保证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教师应针对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现状,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个别辅导。(2)重视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热爱和关心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充满信心和希望,帮助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消除进入公办学校的心理门槛,克服这一群体因为户籍等原因而产生的自卑、消极心理,培养自立、自信、自强的心理形象,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

4.构建校、社、家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学校作为教育的主体实践者和执行者必须主动带动家庭。一方面,学校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另一方面,学校要主动承担起家庭教育的指导任务。学校还要主动融入社区,利用社区教育资源,拓展学校教育的空间,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同时发挥学校在社区中的教育中心和文化中心的作用,向社区开放场地、设备、师资等教育资源,促进社区的发展,从而反作用于学校教育,实现“三结合”教育的优化互动。

5.加强教育资源规划,调整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初中的招生政策

不断完善学校布局,对来厦门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居住区,应依据财政情况,规划配套建设公办性质的学校。对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初中的招生方式进行微调,尝试将集中“电脑派位”改为划片“电脑派位”方案进行,让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就近入学。

6.推行电子学籍制度,强化流出地政府的责任

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具有较强的流动性,“今天注册,明天走人”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难以有效监控这类学生的受教育状况,为此,可建立电子学籍制度,在为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入学、转学提供有效服务的同时,也有助于全程跟踪每个学生的发展水平、学习情况、辍学情况,保证来厦门务工人员子女受教育的权利。当然,这需要从国家层面上建立一种统筹协调机制。

成年子女教育问题范文第2篇

[关键词]山东省青岛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教育均衡

随着青岛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不断膨胀,随之而来的外来务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日益成为青岛市教育中的突出问题。青岛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工作,2004年,青岛市政府办公厅转发了市教育局等11个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基础教育工作的意见》,青岛市教育局出台了《青岛市城市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基础教育工作实施细则》,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青岛市中小学入学的条件、程序、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的权利和义务、学校的责任等内容作了进一步规定。为深入了解青岛市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的政策落实情况,2008年10—12月,我们对市内四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以发现其在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青岛市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主要经验

通过与学校领导座谈和市内四区教体局提供的有关资料,调查组了解到,青岛市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具有以下四个突出特点。

(一)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从2004年春季开始,青岛市城区公办小学和初中学校逐步开始免收符合入学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借读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青岛市就学享受市民同等待遇。一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收费项目、标准与本市常住户口学生相同,对家庭确实有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可以采取减免有关费用等办法进行资助;二是接受完义务教育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可以继续升入高中,报名规定、录取条件、收费项目和标准与本市常住户口学生享有同等待遇;三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接受教育教学、参加团队组织、担任学生干部、评优奖励、参加校内外活动等方面与本市常住户口学生享有同等待遇;四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本市接受完义务教育,经考核合格,由流入地就读学校发给相应的学业、学历证书。

(二)坚持以公办中小学接收为主,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质量

青岛市教育局明确要求,在规定的班额内,有空余学位的学校不得拒收居住在本校招生区域内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对于符合入学条件但没有联系到接收学校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由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安排,保证其入学。为方便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报名,市内四区教体局坚持实行“四统一”,即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分配、统一收费。各区都建立了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如:四方区按照“相对就近、免试入学、统筹安排、一视同仁”的原则,指定17所小学就近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依法保障流动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李沧区、市南区对一年级新生入学采取了集中报名、统一调配的办法确保外来务工子女按时入学;市北区提出实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无门槛”入学,保证其到公办学校接受义务教育。

(三)各区、各学校采取有效措施不断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

青岛市市南区莘县路小学、北京路小学、四方区洛阳路第三小学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比较集中的学校,专门确立了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群体教育为主题的教育科研课题,对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许多学校还组织开展了“手拉手”结对帮扶活动,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尽快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调查中我们感受到,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对接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认识到位、责任感强。正如北京路小学王校长所说:“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政策,区教体局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教育任务交给了我们,我们要把事情办好,对得起这些孩子。”

(四)教师们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意识较强

与其他孩子相比,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教师们不仅要关注学生在校内的表现,还要关注他们放学后的去向和表现;不仅要帮助他们提高学业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思想品德、身体健康甚至人身安全。市南区北京路小学曾经有一个孩子,因为家长欠了债,债主到学校跟踪孩子逼债,为了确保孩子的人身安全,学校领导、班主任和任课教师一段时间里轮流值班亲自负责孩子的接送问题。在我们抽样调查的洛阳路第三小学、青岛第六十二中学等学校都有教师给予外来务工子女更多关爱的典型事例。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普遍存在薄弱学科(如英语)的问题,各校教师都自发地进行义务辅导,帮助这些学生尽快赶班级进度。

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青岛市关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的政策得到了较好的落实,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困难。

(一)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数量快速增长,给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带来很大压力

青岛市教育局2004年制定的《青岛市城市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基础教育工作实施细则》颁布以来,许多进城务工人员把自己的孩子接到青岛接受义务教育。近年来,全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人数逐年递增,教育资源紧缺的问题日益突出。市内四区小学和初中学校接纳能力已经接近饱和,特别是在外来务工人员较集中的李沧区,现有学校已无法继续满足外来流动人员子女相对就近入学的需求。

(二)如何确保政策落实到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身上

调查中,我们发现政策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一些长期在青岛市生活的外来务工人员因为拿不到工作合同而使其子女享受不到相关政策。二是在外来务工人员提供的证明中,存在着虚假证明、花钱买证明的现象。许多学校反映,从外来务工人员报名登记的情况看,有关部门对暂住证的办理疏于管理,不做实地调查。这些问题反映了青岛市在外来务工人员管理上需要一种公安、社区、学校联动机制,否则会影响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落实。

(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背景值得关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生活背景是影响其教育的重要因素:一是56.4%的被调查学生有过或长或短的留守经历,留守期间由老人或亲属照看,造成教育空档,儿童在行为习惯养成方面有明显缺失,纪律意识比较差;二是有的孩子因为自己的“农村孩子”或“外来户”身份而产生自卑心理,性格比较内向,不太愿意与人交往:三是由于流出地与流入地学校教材不衔接、教育水平存在差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习上掉队的现象比较严重,这些困难很容易使学生产生厌学甚至辍学;四是频繁变换学习环境也是孩子不能安定学习的直接因素,被调查的学生中有过转学经历的达到41.9%,这无疑影响了学生受教育的质量;五是外来务工人员中离异、再婚家庭较多,家庭关系比较复杂,一些学生在复杂的生活环境中染上了说谎、逃学、偷盗等不良行为,有的甚至经常与社会上的不良人员混在一起。这些都增加了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难度。

(四)外来务工家庭家校联系不够通畅,给学校教育管理增加了较大难度

大多外来务工者文化程度较低,多从事较为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小本经营,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差,且缺乏家庭教育的知识与能力,疏于对孩子的教育和管理。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很多学生的家长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或“不按点上下班,整天在外面忙”。在与班主任座谈中,老师们较多地提到孩子在学校中发生情况时经常联系不到家长,家访时会发现只有两个孩子住在一起。很多外来务工者从来不与老师联络,还有部分外来务工者不办理任何转学手续就将子女转回原籍或转到其他城市就读。学校和教育行政部门很难有效控制学生的去向。

三、进一步做好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建议

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是义务教育实施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针对青岛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大投入,合理进行学校布局调整。“两个为主”实现的根本前提是公办学校有充足的容纳能力。随着青岛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务工人员适龄入学子女还将大量增加,现有公办学校接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能力已接近饱和。这就需要政府对学校布局进行适当调整,扩大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资源。一是要充分挖掘现有学校的教育资源;二是要在对城市未来人口波动和教育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基础上,加强新建学校规划与学校布局调整,特别是要加强城郊结合部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集中区域的教育资源配置,解决局部区域内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的紧张现象;三是市、区政府要统筹协调,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力度,特别是加大对薄弱学校的支持力度,改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条件。

第二,加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的制度建设。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教育部门、公安部门、社区等机构的密切合作。公安部门、社区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做好流动人口的登记、管理和统计工作,及时掌握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的人口基数,这有利于政府部门掌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准确数字,从宏观上把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的真实需求,科学地进行教育资源配置。我们可将暂住人口登记与外来工学龄子女登记并轨进行,参照流动人口“暂住证”的发放方式,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发放“流动入学证”,以作为其入学依据。教育行政部门和各学校要定期了解区域内流动儿童基本情况,建立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义务教育登记和定期核对制度,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依法接受义务教育。

第三,深入研究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规律,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质量。要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作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开展专题研究和实践探索。班主任、学科教师、共青团、少先队组织要在深入了解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生活背景、思想状况和学习需要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价值体系、心理状态、社会角色等方面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融合,特别是要加强习惯养成教育、青春期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

成年子女教育问题范文第3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教育缺失;心理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4)02-0076-03

我国30多年的改革开放彻底改变了传统社会的封闭状态,加速了整个社会的人口流动。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口流动也成为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无论是少数民族地区城镇无业人口,还是少数民族农业人口,他们纷纷离开家乡向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流动,寻找新的发展机会。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流动范围逐渐扩大到东南沿海地区和北京、上海、广州、武汉、深圳等经济文化发达的大城市。以北京为例,1990年全国第四次人口普查时,北京市的外来少数民族迁入人口为32701人,占北京市总人口的0.3%。①2000年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北京市的外来少数民族已增至206169人,是1990年外来少数民族人口的6.3倍,外来少数民族人口数远远高于10年前。②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在北京打工、经商的少数民族人口又比2000年增加近5倍。据有关专家调查,在来北京打工经商的人员中有1/10是少数民族。本文将就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缺失等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出现的问题

少数民族向城市和发达地区流动与汉族流动有所不同,他们所经历的困难远大于汉族人口。除了语言和文化上的障碍外,他们所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子女教育问题,而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给流动人口家庭造成了困扰,也给流入城市社会和流出地学校带来了困扰。少数民族留守儿童、随迁子女普遍面临教育缺失的问题。

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

当前,无论是汉族地区还是民族地区,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普遍引起社会的担忧。由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向外流动时存在语言和文化的障碍,同时受经济条件的限制,他们往往在流入地很难找到供孩子上学的合适的民族中小学校,因而他们大多数把孩子留在家乡,从而造成民族地区存在大量的留守儿童。2006年,共青团贵州省委组织课题组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进行调研,调查发现:贵州省部分农村15岁以下的儿童中,有近一半是留守儿童,且留守儿童人数呈增加趋势。吉林省延边地区的留守儿童人数同样惊人。据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妇联统计,截至2007年5月,该州6市2县共有外出务工人员99180人,其中有子女的打工人口为44518人;共有留守儿童31405人,其中父母在国外的留守儿童有21470人,在国内的有9935人;农村留守儿童有15441人,城市留守儿童有15964人。这些没有父母照顾的留守子女,主要由家里的老人或其他亲属托管。据贵州民族学院何彪教授、吴晓萍教授对黔东南地区留守儿童所做的调查显示,在贵州省8个村寨中的留守儿童,隔代监护(指祖辈监护,主要由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抚养)的占66%、单亲监护的占14%,上代监护(指由孩子的亲戚、邻居等抚养)的占13%、同辈监护(指由哥哥、姐姐抚养或自我监护)的占7%。无论是老人还是亲戚,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效果不佳,孩子一般把老人的话当成耳旁风,其他亲属也往往只管孩子的衣食住行。这些留守在家的孩子在失去了父母的呵护和关爱的同时,也失去了父母的管教和示范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一些留守儿童作业没人过问,是否按时上学也无人问津,他们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学业成绩下降,屡遭老师批评,结果是这些孩子普遍产生厌学情绪,逃学、与老师对抗成为他们的常事,还有的孩子甚至在学校打架斗殴,破坏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近年来,民族地区中小学校辍学率升高的原因多数不是孩子缴不起学费,而是一些留守儿童因为家庭教育缺失,无心学习,学业倒退。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性、人生理想的启蒙教育场所,也是未成年人生活时间最长、最重要的生活环境。实践证明,留守儿童失去正常的家庭教育和父母的关心,仅靠学校一方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是不完整的。在孩子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共同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都容易导致孩子教育出现问题,不利于孩子身心健康成长。

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教育问题

除了留守儿童外,还有一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因在家乡无人照顾而随父母流动,成为随迁子女。这些孩子每天都有一定时间与父母在一起,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父母对孩子生活的担忧,但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很难在流入地区找到一所适合就读的本民族学校,“无书可读、无学可上”成为这部分孩子的一个难题。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目前的户籍制度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产生不利影响。我国现行义务教育实行的是“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城市的基础教育由市政府负责,农村的则由县、乡负责,适龄儿童按照规定只能在户籍所在地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尽管一些城市如北京已经放宽了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政策,流动人口子女入学可以享受当地孩子同等待遇,但大多数城市还是对流动人口子女入学严格设限,多数民族中小学不招收流动人口子女。这给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入学设置了障碍。第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流入城市分散居住的现实状况导致城市对其子女的教育管理不够完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流出少数民族聚居区后,分散居住在不同的城市。在这些城市比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中,政府专门为少数民族举办的学校为数很少,远远不能满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入学的需求,其他中小城市更难以提供相应的教育条件。这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愿望差异很大。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希望子女进入与自身文化背景类似的能够传授本民族文化和语言的学校学习,但他们在流入城市找不到适合孩子的本民族学校或民族班。第三,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家庭经济条件的限制使得他们没有能力为子女入学提供高额赞助费、借读费。在一些城市,有个别少数民族的民办学校不设户籍限制,但招收流动人口子女要收取大量的赞助费和借读费。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大多属于低收入群体,他们的收入主要用来维持其基本生活,他们很难有能力为孩子的教育进行较大投资,高额的学费只能令这些普通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望而却步。基于以上多种因素,这些随迁子女入学无门,辍学在家,小小年纪就随父母做小生意或打工。这种状况必然导致少数民族下一代的文化素质不能提高,生活质量下降,他们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命运也难以改变。

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缺失引发的问题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缺失给这些留守儿童和随迁子女带来了心理健康等一系列问题,有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甚至走向了犯罪。

1.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离开父母的留守儿童与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者其他亲属生活在一起,有的甚至仅仅是兄弟姊妹在一起相依为命而没有任何监护人照看。他们缺乏父母的呵护和照顾,在心理健康上存在很多问题。他们无法理解父母的离开,寄人篱下、孤独失落、被父母遗弃的感觉时常困扰着孩子幼小的心灵。由于长期得不到家庭的温暖、父母的教育和关爱,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有的孩子变得孤僻、冷漠、忧郁、自卑、脾气暴躁、没有礼貌,与其他亲属、同学、老师关系紧张,有的甚至变得仇恨父母、仇恨社会、仇视他人。雷瑾在贵州省进行访谈调查发现,有近1/3的留守儿童以为父母抛弃了他们,性情变得孤僻,与其他孩童在一起时会感到自卑,认为别人都看不起他们,嘲笑他们。③

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以及和谐的亲子关系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留守儿童长期不能与父母进行面对面交流沟通,得不到父母的温暖和照顾,缺乏稳定和谐的家庭关爱,不但与父母的感情变得疏远,而且一部分留守儿童还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和心理障碍等精神疾病,从而给他们的人生带来更多的伤害。

2.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虽然跟随父母一起生活,能够享受完整的家庭生活,没有被父母遗弃的那种感觉,但是他们却遭遇到了跨文化不适应的心理问题。他们被迫从熟悉的民族文化环境中突然进入另一个非常陌生的文化环境中生活并接受教育,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和冲突使他们无所适从。

他们在流入城市没有条件进入单一的民族学校或民族班就读,大多数不得不选择普通中小学接受教育,这与他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文化有很大差异。所以,他们往往被同学们视为新鲜事物或异类而被边缘化。有的少数民族子女不会讲汉语或汉语表达能力较差,无法与老师、同学沟通,听不懂课程内容,从而导致其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成绩很差,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少数民族流动人口随迁子女的这种心理和文化上的不适应,使一部分随迁子女产生心理扭曲,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3.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辍学子女不健康行为及犯罪问题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辍学子女的不健康行为使他们的身心受到严重伤害。从上面所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无论是留守儿童还是随迁子女,都很难获得正常的教育,他们面临的不是家庭教育缺失就是学校教育中断,这对他们的成长和就业以及整个人生来说都是重要缺憾。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缺失将使得他们在未来很难改变命运,没有上升到中上层社会的更大空间。但这还不是关键。关键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大量辍学对他们心理发展和健康成长非常不利。作为未成年人,他们理应在学校继续接受义务教育,但是他们大量辍学,其生活状态堪忧。一些孩子在家无所事事,又不到务工年龄,忙于打工和做生意的父母没有时间照管他们,他们只好流入社会,有的离开父母到别的城市打工,有的在社会上混日子。在没有成人监护的情况下,他们小小年纪目睹了社会上的一些阴暗面,心理受到刺激或打击,产生一些不健康思想。有的受坏人引诱吸毒,有的染上了传染病或慢性疾病,有的女童被拐卖或参与,他们的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崔文香等对留守儿童健康危险行为所做的调查结果显示,这些儿童普遍出现不良饮食行为、步行违规行为、骑车违规行为、不安全游泳行为、自杀倾向及自杀行为、网络成瘾行为、不健康等。④

少数民族流动人口辍学子女犯罪问题给流入城市带来困扰。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无论是在家乡或在流入地辍学后出现的身心健康问题不仅困扰着他们的家庭,而且由此产生的青少年犯罪问题也困扰着所流入的城市。20世纪8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打工者和经商人员遍布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到2000年后,这些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子女很多已经长大成人。这些人在辍学后过早涉入社会,虽然其中大部分人通过打工经商稳定下来,但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误入歧途,他们或不辨是非,或仇恨社会,或被生活所迫,或被坏人利用,加入犯罪团伙而不能自拔。据调查,在山西太原、河南商丘等地,在一些由新疆少数民族辍学少年组成的盗窃团伙成员中,其最大的不过18岁,最小的仅有几岁。他们分布在商场、市场、街头巷尾和马路两边,扎行人自行车胎、抢包、抢钱,有的甚至持凶器抢劫。还有一些辍学少年在流入城市打架斗殴、行凶伤人,对流入城市的社会治安造成威胁。

三、解决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对策

由于少数民族在全国总人口中占比不高,与汉族流动人口相比,少数民族流动人口为数不多,但是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教育及其相关问题却不容忽视。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妥善解决,将成为社会和谐与稳定的极大隐患。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致力于问题的解决。

1.国家要大力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

通过招商引资和民族地区政府投资以及国家财政开发性扶贫支持等办法,在民族地区多创办与当地经济、文化优势相适应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并对少数民族农民进行各种职业技术培训,吸引少数民族劳动力在当地就业。少数民族劳动人口如果能在本地打工就业,获得收入,改善生活境遇,一般就不会再把孩子舍弃在家或拖儿带女外出打工经商。他们就可以给孩子一个稳定、温暖的家庭生活,使孩子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不缺失,让孩子安心在学校完成九年义务教育,提高学业成就,减少心理健康问题和中小学生辍学率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通过发展民族经济减少民族地区劳动力人口流动,是有效解决留守儿童与随迁子女教育问题及相关社会问题的治本之策。

2.政府部门要重视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

城市政府应对少数民族流入城市人口加强管理,特别要及时做好义务教育适龄儿童登记工作,统一管理,根据登记人数,在就近的公办中小学增设民族班或单一民族班,对少数民族子女入学取消户籍限制和赞助费、借读费等,让他们真正享受拥有流入城市户籍人口子女的同等入学待遇,保障他们平等接受九年义务教育。

3.学校、社区和村委会对少数民族留守儿童要多关心

当地政府和学校要多设立针对留守儿童的爱心组织,给予他们更多的温暖和关爱,帮助他们学会理解父母、克服生活中的困难,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通过勤奋学习来改变命运。学校和教师对于留守儿童的学业成绩下降不要歧视或漠视,应该多鼓励、多帮助,做好他们的心理辅导工作,让这些留守儿童感觉学校就是他们的家,老师就是他们的父母,同学就是他们的兄弟姐妹,让他们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发展。

4.全社会都要关心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和心理问题

随迁子女所在的普通学校也要关心少数民族学生,尊重他们的文化和生活习惯,主动耐心地教授他们汉语,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学校还要发动全体同学为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提供各种帮助,鼓励他们大胆参加集体活动、学会和其他同学做朋友,在集体活动中,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沟通过程中,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并逐渐融入主流文化,从而达到降低随迁子女辍学率的目的。

注释

①王春玲:《新时期城市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研究》,西北民族大学硕士论文,2006年,第4页。

②国家统计局人口统计司、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经济司:《2000年人口普查中国民族人口资料》,民族出版社,2003年,第458页。

成年子女教育问题范文第4篇

关键词:留守儿童;政府;家庭;学校;社会

一、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及成因

自本世纪初,许多有志农民为改善自家生活状况,纷纷涌入大中城市寻找工作,这些人中却有相当一部分没有能力和条件将自己的子女安置在其所在的城市,只能将其留在家中。这些儿童在他们成长的关键阶段远离父母,得不到本应享受的天伦之乐,受不到应受的管束,由此,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这部分孩子的年龄基本在12到18岁之间,这一阶段的学生正是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阶段,也正是人一生当中的叛逆期。由于他们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在思想与行为上缺乏有效的管理,当行为出现偏差时不能及时有效地进行校正,形成了以下两种类型:一是放纵型;另一类是自卑孤僻型。

二、解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

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不仅仅是教育方面的问题,它其实是我国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教育中出现的必然现象。要解决这一问题,不能仅仅靠学校和教育部门,其实它牵涉到学校、社会、家庭和政府四个方面,我们要从以上四个方面来寻求解决的对策。

1.政府方面。政府的责任主要是在政策方面采取措施,确保教育的公平和谐发展,这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一是政府要确保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使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义务教育逐步实现全部免费,使农村留守儿童能有学上、上起学。二是打破二元制的城乡户籍壁垒,建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户籍制度,允许农民工合理流动,采取配套措施,让农民工进入城市的同时,能接受他们的子女进入城市,并能接受该接受的教育。三是顺应教育发展趋势,在农村实施合班并校,集中优势教育资源,兴办农村寄宿制学校,在学校成立相应的教学机构,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教育管理。

2.家庭方面。家庭是一个人尤其是儿童少年成长发展必要的也是关键的环境,家庭教育在儿童教育方面,具有任何机构组织不能替代的作用。作为常年在外务工的父母来说,首先要转变认识观念上的误区,认为自己抛家别业在外打工挣钱,只要满足了他们物质上的需要、让他们有学上就算尽到了一个做父母应尽的义务。父母要充分注意亲子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方式,最好能做到每周交流一次,及时了解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除了与孩子保持经常的联系外,还应经常与子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了解他们各方面的表现。其次,还应十分重视孩子监护人的选定问题。如果夫妻双方同时外出务工,应尽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有一定学习环境、比较有文化并且有一定责任感、能更好地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处,如果没有相当可靠的人代为监护,父母最好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加强对留守子女的关心呵护。

3.学校方面。学校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方面应是主要力量。对于如今的学生,除两个假期,他们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学校,因此学校在留守儿童教育方面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作为教育的主要方面,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从单纯的智力素质教育转变为全面发展。第二,在班级管理方面,班主任老师要对留守儿童的管理给予更多的关注,多接近他们,并组织学生形成一个温暖的家,让留守儿童能切实感受到班集体的温暖,以最大限度地弥补由于亲情的缺失而给他们带来的伤害。

成年子女教育问题范文第5篇

重组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在整个教育问题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因此,要研究重组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首先从子女的心理出发,本文就重组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表现、原因以及对策进行了细分,在思考之际,从重组家庭子女自身、家庭方面、学校方面和整个社会剖析,树立重组家庭子女的自信心,培育健康的行为、营造一个“爱”的大环境是处理重组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重要落脚点。

关键字:重组家庭 教育问题 教育对策

C9131

一、重组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表现

1.自卑与冲动两面性

重组家庭的子女处于失去父母一方爱的痛苦中,长期无法自拔,不愿与人交流,在公众场合涩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内心恐惧别人的不赞同,不满意。不善与人交流,说话谨慎小心,持有一种怀疑别人和自我否定的态度。这是典型的自卑心理,长此以往会对他们的内心心灵造成一定的伤害或者留下阴影。

但是,重组家庭的子女也存在冲动的一面,遇事偏激,执拗,由于长期缺失父爱或母爱,对其任之放纵或者顺从的教育方式,造成良好教育的缺失,他们常常表现出凡事不在乎,“乐观”的心态,“说不得、骂不得、打不得”,长此以往,就形成人们眼中的“问题学生”,对他们心灵造成一定的扭曲。

2.感恩与攻击双重性

重组家庭子女在一个“新”的环境中成长,接触到新的亲戚朋友,相处过程中也会存在两面性影响,对他们好的人,他们记在心里,心存感恩,而且遇到什么事也只会找对他们好的人帮助或者反过来λ们帮助,慢慢地久而久之融进这个圈子,和他们打成一片,相处的很惬意,觉得人际关系很和睦,感受到生活中很温暖。也有一些和他们相处不是很融洽的人,他们的心里根深蒂固,有时甚至会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以“回报”他们。这种心理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就会酿成不可估量的错误,甚至毁了他们一生,

3.逃避与期望同存性

重组家庭的子女也有亲情,既想和继父母亲近,又害怕亲近是对亲生父母的不尊重、背叛。这种心理造成有意避开继父母的爱。甚至有的继父母也有自己的子女,害怕引起不必要的冲突,对他们的爱和亲情视之不见,甚至有的离异子女认为正是由于继父母,亲父母才会离婚,所以对其继父母有仇恨的心理,不愿接受继父母的一切,觉得一切都是为了迎合他们,所以常常对于继父母就是“不接触最好”这种心理,对继父母总是一副逃避状态,不亲近,给人一种距离感,感觉像就不熟悉的陌生人。

但是当他们看到朋友一家子幸福的在一起时,有表现出一种羡慕的心情,很期望得到继父母的爱护和关心,和他们在一起,又感到这是一个完整的“家”。他们有这种逃避和期望感。

二、重组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原因

1.自身原因

其一,重组家庭的子女经过家庭变故以后,其心理产生脆弱感和抵触感,与人之间存在距离感,不愿过多的与人接触、交流,也不愿接纳任何人进入其家庭,对于继父母产生排斥,甚至有的离婚的家庭子女,往往把继父母看成是离婚的根源,一种仇视心理来对待他们;

其二,重组家庭的子女有着与之年龄相仿的玩伴,但是他们承担了过多的背负,来自于自身和家庭两方面,一方面,他们觉得只有自己足够努力,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所以他们专注于正常人认为没有任何意义的目标上,造成自己面对巨大的压力,心理上承受更多的负荷。另一方面,有的父母对子女过分要求,希望他们能够出人头地,对子女寄予的期望很大,造成孩子背负的压力也很大。

其三,重组家庭的子女在一定程度上对自己的亲父母有着思念之情,在他们心里有了一个人的地位,其他人是代替不了的。再者如果过多的和继父母接触,产生感情,也觉得是对亲父母的一种背叛。这双重的心理使得他们长期处于戒备之中,造成一定的危害。

2.外在因素

从学校方面而言,教育者应该关注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因材施教。但是仍然存在一些教育者并未了解真实情况,戴“有色”眼镜看人,使得重组家庭子女的心灵受到伤害,在同学面前低人一等,内心产生孤僻和自卑感。有的重组家庭子女在犯错误时,有的教育者甚至贬低重组家庭的人格,把他们的错误会归因于家庭因素,在众多人面前提及,这样造成重组家庭子女受到双重伤害。同学之间的看法也各有不同,有的同学自身带有一种优越感,对重组家庭子女一种鄙夷、嘲笑、瞧不上的态度;也有部分同学表示一种关心和同情,给予帮助。

从社会方面来看,有的单位对于重组家庭的子女有“歧视”,害怕他们到单位后,由于家庭问题而影响工作;有的人找对象,对重组家庭的子女有意见,认为跟着他们会受到委屈,甚至偏心对待,处理家庭关系很累;有的人做朋友,也嫌弃重组家庭的子女,觉得他们是对自己有利可图,想占自己的便宜,对他们总是抱着一副“面上的朋友”而不深交。

三、重组家庭子女心理问题的对策

1.家庭方面

其一,对于重组家庭,子女的心和继父母的心应当相融合,子女的教育与继父母的教育共同发展,同时,亲父母和继父母共同承担责任,致力于子女的家庭教育。从子女心理出发,挖掘他们内心所想,传授于经验和感悟,继父母应该给与他们亲生父母的爱,一视同仁,而亲生父母也应该给子女讲些继父母的不容易和对他们的爱和呵护,让他们慢慢理解懂得接受感化,不要对他们产生误解,真正的结合在一起。

其二,尊重子女的想法和观念,维护子女的自尊和塑造自我形象相结合,中国式家庭父母往往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喜欢拿自家的孩子和别人的孩子作比较,对于重组家庭的子女而言,本来他们就比较多愁善感,如果再加以比较的话,只会错失他们的兴趣点和自信心,因此,子女的心和继父母的心牢牢结合,另一方面,维护子女的自尊和塑造自我形象相结合。

其三,鼓励子女多和同学、他人交流,鼓起生活的勇气,培养子女独立的意识和人格,多参与社会活动,在集体中受益,排解心情的不畅和郁闷,也给子女多树立榜样,同时,继父母也和其他家长多交流,多走动,向他们取取经,学学经验,这样,子女慢慢也会和其他孩子熟悉,就会感受到其他人的温暖,也不会有那种“低人一等”的感受。

2.学校方面

第一,加强对重组家庭子女的关心和爱护。

多关注“问题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塑造正确的行为准则,以“学生榜样”来带动重组家庭子女的兴趣点和行动。对于重组家庭子女的优秀表现,应给予肯定与表扬,多多鼓励,以此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满足感。即使他们有过错之处,应该谨慎指出缺点,以耐心和爱心来感化他们,对于其不良行为应坚决制止,耐心帮助他们纠正和克服缺点。对于“儿童节”或者其他节日,利用手机短信发送短信祝福,使他们感到和其他孩子有着同等待遇,没有任何差别,心理很平衡,感觉得到尊重和信任。

第二,建立专门的心理辅导部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学校建立相应的部门机构,不仅要做到重组家庭子女的信息归档,妥善管理,更要做到学生心理出现问题,对症下药,找出问题的根节点,如果是子女和继父母关系不和,受到了不尊重、委屈或者不信任,学校辅导部门应积极与家长取得联系,就子女目前的现状和心理状态与家长进行沟通,同时,希望继父母和子女能够一起学习,共同进步与发展。

第三,组织活动,增进感情

学校多组织课外活动和实践活动,让重组家庭的子女多在集体中生活,一方面可以增强他们的实践经验,和他人交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缓解孤独和不良情绪,另一方面,在活动中发现他们的亮点,找出长处,因材施教,激发他们自身的潜能,从而增强他们的快乐感和幸福感,从内心真正树立自信心。

第四,加强家校联系,共同促进发展

尽力多组织“亲子活动”,加强继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交流,培养彼此的默契度,营造一个温馨的小家庭。例如运动会可以组织继父母和子女之间合作完成,开家长会(继父母作代表)或者家长沙龙,将子女教育和自身教育相结合,跟上子女的步伐,能够深入了解子女内心,以提供更大的动力支持。

3.社会方面

第一,整个社会中大力呼吁关注“问题学生”。从全民意识上高度重视,让他们感受到自身并没有被抛弃和被嘲笑,相应的得到了更多的关心和关怀。在社会中宣传掀起“互爱互助”的浪潮,将重组家庭子女的教育问题提到议程上来,让更多的重组家庭子女感受到社会的关怀,在社会中能够尊重,能够得到保障。

第二,建立重组家庭问题咨询机构,或者开设电话,建立微信群,能够有问题直接咨询或者给出建议。设立投信箱,有的问题比较隐晦,可以匿名写遇到的问题,咨询机构会针对这一问题,相应的做出决策,并呼吁整个社会防范类似问题的发生,以绝后患。

第三,邀请一些知名心理学专家、或者讲师开展讲座,进行传授经验,解疑答惑,现场指导。对于“问题学生”的疑难进行深度剖析,从理性思维角度出发,结合学生家庭的实际情况,给予子女和父母明确性的建议。

第四,开设一档关于“组合家庭”综艺节目或者出版成书籍,有专业的老师给予指导。

第五,对于“重组家庭”继父母和继子女之间,专项开展暑期夏令营或者其他活动,加强他们彼此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总之,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连续性教育,促使重组家庭子女能够抵制社会中不良的诱惑,让他们自身在全面教育中得到发展与满足,加强他们的自信心,落实他们责任感意识,让他们在爱的长河中快乐成长,教育是全方位的,将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为重组家庭子女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帮助他们走出困境,陪同他们走过适应期,为他们指引前行的方向,重新树立生活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高中建主编.当代青少年问题与对策研究[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8.04.

[2]赵庆杰.家庭与伦理[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11

[3]申继亮.处境不利儿童的心理发展现状与教育对策研究[M]. 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09.

成年子女教育问题范文第6篇

关键词:转型过渡;留守儿童;启示

为了积极响应县局“千名党员教师帮扶千名留守儿童”文件精神,我校教师积极行动,投入到了帮扶活动中。我帮扶的学生是八年级一班的薛××同学。经过一个学期细致的观察了解、谈心帮扶,我深刻体会到留守儿童他们生活的不容易――比我们成年人还要多忧多虑。

是的,由于农村地域、经济、教育的发展极不平衡,文化落后,交通不便,经济萧条,信息闭塞,越过越穷。为了摆脱困境,学生家长背井离乡,外出经商务工,外出学习技艺已成为普遍的现象,导致留守儿童的出现,但是他们怎么知道留守儿童的心声?

一、留守儿童薛天豪现状(帮扶前)

1.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与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监管不力

2.比较聪明但不爱学习,上课不注意听讲,学习缺乏主动性

3.爱打架、骂人,做事偏激,不爱接受批评

二、帮扶措施

针对问题所在,课下我视他为朋友、子女,经常找机会接近该生,与他聊天、辅导作业,帮助他解决课堂中遇到的难题。时常倾听他在想什么、做什么、爱什么,然后,我用真诚的爱心打开他理想的心扉。我作为他的班主任,不仅应传授他知识,更重要的是抚慰他的心灵。时间一长,他觉得我值得信任,才会真切地与我交流,倾吐心事,才会积极地接受我的教育和道理。另外,我经常家访,与监护人沟通,随时了解孩子现状,及时教育。

三、帮扶效果

通过与该生交流、平等对话,感化、悉心帮助,使该生感觉到学校处处有温情、老师时时有爱心。原本的放纵逐渐小了,好动不听话等现象渐渐改了,课堂能注意听讲并乐意回答问题了。不但能按时完有成作业,学习的主动性也增强了,成绩也有了较大提高。在家也听爷爷奶奶的话了,变得懂事了。

四、关于所有留守儿童的深层思考

1.失落

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教师,以前和谐的家庭是他们健康成长的温床,现在离散的家庭,留给他们的是心理的失衡,给他们的是失望和怨恨。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往往缺乏父母之爱,导致孩子在情感上创伤严重,长期得不到与父母交流沟通的机会,他们和父母的感情越来越冷漠,使他们心理异常,常常表现为易怒,脾气暴躁,甚至有时不愿意与他人接触。

2.焦虑

长期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在学习、行为上缺乏约束,常常出现违纪、违规现象,表现为思想涣散,纪律松懈等,家长面对他的错误一味地埋怨,使他焦虑、心里烦躁。心理经常处于不健康状态,不能把精力集中在学习上,不能专心地干一件事情,不能养成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对孩子发展极为不利。

3.孤独

父母外出后,他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由于爷爷、奶奶文化程度低,缺乏科学性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根本不懂得少年儿童特点和成长规律,加之年龄又比较大,无论是体力还是智力都不能胜任教育孩子的责任。长此以往,他们学习中的困难得不到解决,成长中的烦恼找不到人倾诉,慢慢地,性格有了扭曲,心理上有了创伤。在情感上得不到父母的关爱,造成性格孤僻,少言寡语,学习分心,思想涣散,没有上进心,独来独往,不愿与他人交往,于是便把自己封闭起来。

4.不思上进

由于父母长期不能给他关爱,为了寻求心理平衡,用金钱来弥补对他的关心,这就给他们心灵上滋生了畸形的心理。学习分心、纪律松懈、违纪、违规、交友易入误区、沉迷于网络游戏等。

五、深刻启示

我们要用亲情、爱心去帮扶更多的留守儿童。作为教师的我们,教育应该面对现实,在德育工作中,找出适合他们的实际工作方法,真正当好这些留守儿童的“第二父母”。我在帮扶过程中,深刻地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只有爱学生,才能够理解学生,只有爱学生,才能够关心学生,对留守儿童要多加关心和爱护,鼓励他们放下包袱,增强自尊,健康成长;多和监护人沟通,深入家访,及时了解帮扶学生在家、在校情况,以备采取相应教育措施;同时,要通过各种教育媒体,向社会广泛开展宣传教育,要正确对待金钱,家庭极其子女教育问题,要使家长正确处理子女教育和发展家庭经济的关系,确保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成年子女教育问题范文第7篇

一、劳动力转移引发的主要社会问题

(一)农业人才流失

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绝非真正意义上的“剩余”劳动力而是农业生产主力军,不论是年龄结构还是文化程度都是农村劳动力中的强者。在调查的三个农业社中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45.8%,平均年龄达49岁,而外出务工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2.3岁。从文化程度来看,从事农业生产的181名劳动力中文化程度是小学及以下的达79人,占43.6%。而外出务工人员中具有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比重达90%以上。高素质农村劳动力的单向流出必然会影响农业生产的健康发展,进一步加大农业与非农业、城市与农村的差距。

(二)子女教育缺陷

劳动力的大量外出不但留下了孤独的老人,不少的家庭还留下了未成年的子女,那么这一部分子女的教育问题也凸现出来。本次调查的三个农业社156户中有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103户,其中有31户属夫妻双双外出留下未成年子女委托父母或其他亲属代管。据调查代管也只是对生活上的管理,而学习、思想上的教育则往往推给学校,造成了这部分学生受到的教育上有缺陷,如卷洞乡悦来村几个小孩长期无人管教,导致发生偷盗行为幸亏发现及时,未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但仍有一父母外出无人照管的小孩因上网已失踪近半年杳无音信。

(三)养老面临两难

在本次调查的三个农业社中所有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平均年龄49岁,其中年龄最大的高达82岁,50岁以上仍从事重体力劳动的现状极为普遍。外出务工人员特别是流出省外的务工人员或许一年回家一次甚至几年也不回家,有的会寄钱回家也有不少的分文未交,据本次专项调查外出务工人员中未寄带回现金的占30%以上。农村主要的养老模式仍为传统的家庭养老,青壮年劳动力的外出不仅给老人们留下了繁重的体力劳动,还留下精神上的孤独,特别是本身需要照顾的有病痛的老年人更是如此。而农村养老院容量又特别有限,根本无能力接纳这一部分有子女的老年人,所以造成了这一部分老年人的养老问题面临家庭与社会均无力承担的两难境地。

(四)土地流转困难

据本次调查百胜镇、珍溪镇属沿江乡镇,土地利用率相对较高,大多数农户不愿土地荒芜,全家外出后土地流转一般以私人协商为主,免收代耕费请他人代耕待返回时再收回。而卷洞乡悦来村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因为现在已取消农业税、提留款等税费支出,大部份全家外出的务工人员不愿免费把土地让人代耕而宁愿让土地荒芜,据调查一般农户要求代耕户支付80―100元/亩的代耕费,而大多数农户均不愿支付代耕费,所以造成土地流转困难,荒芜现象严重,因为有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所以基层干部对土地荒芜现象也倍感头痛而又显得无可奈何。

(五)滋生“厌农”思想

尽管国家取消农业税、提留款,但相对于二三产业而言,农业生产投入大产出小、比较效益较低仍是不争的现实。被调查地区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农业生产只能是以手工耕作为主,机械化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受限,农业生产过程中很多工序只能以“肩挑背磨”的重体力劳动来完成。所以很多青年劳动力根本就看不起农业生产更不愿意从事这类劳动。据本次调查这类因“厌农”而外出的务工人员占15%左右,其中绝大多数为家庭责任感较差的未婚青年。

(六)婚姻基础不牢

本次调查的103户外出务工家庭中,有21个家庭因健康、子女教育以及外出工作难找等原因,夫妻双方只一人外出务工,占务工家庭的20.4%。婚姻关系应该是建立在长期的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的基础之上,对于这种长期分居的家庭来说婚姻关系无疑是暗藏危机。

二、几点建议

(一)重视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强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

职业教育要办好两件事:一是办好职业教育学校;二是扩大面向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招生规模,让农村孩子学到一技之长。此外,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鼓励电大、函大等学校通过低收费的办法吸引农村青年就读,鼓励农村青年参加自学考试。实用技术培训重点抓好几件事情,一是继续实施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二是注重多样性、灵活性和实用性,切实抓好新型实用科学种养技术的培训,特别是要针对农业就业劳动力文化低、年龄大、农活重等特点,培训要做到集中培训与上门服务、印发资料与现场示范两结合。

(二)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让土地流转活跃起来

在建立和完善土地流转机制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农民的意愿,同时又要着眼于可持续发展;既要有鼓励政策,同时又要有约束手段。只有这样, 才能让农村土地流转活起来, 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土地逐步向种植大户集中。

(三)加快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步伐

当前正在推行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改革深得人心,广大农民希望政府在基本养老保险、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妇女儿童权益、农村最低生活等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有所作为,有更多的好政策惠及他们。

(四)大力抓好农村普法和道德教育工作

调查中发现许多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是农村居民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淡薄形成的。广大农民真诚地希望了解有关农业税减免、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知识。

(五)增加教育投入,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问题

成年子女教育问题范文第8篇

摘要:外来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在广州市得到了一定的贯彻执行,但在实施中却遇到了经费短缺、管理困难、民办学校发展较难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强化规范的中小学学籍管理,健全经费保障机制,完善督导评估制度,提高教育拨款的公平与效率,鼓励、扶持民办学校的发展。

关键词:外来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执行;广州市

外来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热点问题,国家为解决这个问题出台了一系列正确的方针政策,并要求各地政府认真贯彻执行。广州作为农民工外出务工“最为满意”的城市之一,农民工数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同时大量的农民工子女也随之而来。广州市各级教育门对农民工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问题高度重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广州市执行外来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广州市社会经济迅速发展,一跃成为全国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其中外来农民工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子女入学问题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决。据2007年广州市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市有300多万人口在城镇流动。在广州市就读中小学的流动人口子女达39.01万人,占全市中小学生总数的26.7%。但是离国家政策的要求仍有较大的差距,广州市在解决外来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的过程中,依然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

(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教育经费问题是广州市执行外来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要面临的首要问题。2003年9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提出建立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经费筹措保障机制,规定“流入地政府财政部门要对接受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较多的学校给予补助。城市教育费附加中要安排一部分经费,用于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流入地政府制订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减免有关费用,做到收费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这些政策为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入学创造了条件。在实践中,广州市取消了借读费,只是收取了一定标准的学杂费,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公办学校接受更多的流动儿童入学。随着外来农民工子女人数的急剧增长,公办学校的学位压力越来越大,为了解决这部分人就读学位严重不足的问题,通过新建、扩建、改建学校是一种较好的办法,但建设经费、教育经费却缺口巨大。

(二)民办学校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1、办学经费不足,学校条件简陋。学校收入主要依赖收取学生的学杂费,收入单一,无法满足正常的开支和运转。一些学校生均占地面积严重不足,场地狭窄,师生活动空间有限,同时存在消防、饮食、交通、防疫等多方面的安全隐患。教学设备数量不足、配置落后,难以满足正常教育教学的需要。

2、教师待遇较差,整体素质不高。大部分民办学校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训练和相应资质。不少民办学校不能改善教师待遇,不能提供配套的生活环境,致使教师流动幅度大,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

3、管理不够规范,运作水平不高。部分民办学校没有规模效益,发展后劲不足。没有建立现代学校管理制度,民主管理水平处于低层次,管理随意性大。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对办学人和学校管理者进行系统培训,管理效能和社会责任感较差,制约了学校的健康发展。

(三)教育管理难度加大

1、办学规模难以预测。广州市外来农民工及其子女的流动性大,教育行政部门无法准确地获取外来人口中适龄入学儿童的数量,这是困扰教育部门的一大难题。在外来人口登记中,一般只有成年人的信息,而是否携带子女同来、其子女是否处于学龄期等重要信息至今仍然是空白。同时,外来农民工居住分布也很不均衡。由于许多外来农民工没有相对稳定的工作,工作地点经常更换,子女也跟着转学,有的民办学校每年的转学率竟高达40%以上,这就给对这部分学校的教育行为管理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这一问题使得教育部门难以进行学校布局和事业规划,难以预测教师需求和教学用书,从而严重影响到城区“普九”的巩固率。

2、学籍管理难以统一。由于农民工子女来自全国各地,其学籍管理办法也不统一,一些地方不要求有学籍转出证明,就可以随意转入学生,因而许多外来农民工子女说来就来,说走就走。这种现象在广州市各级各类民办学校、打工学校中还是比较普遍的,这个也给教育管理带来了难度。

3、正常教学遇到困难。一些外来农民工子女的学习能力、社交能力、活动能力表现一般或较差,同时心理素质也与当地的学生有差异。此外,不少外来农民工学生原有行为教育不足,如课堂上的坐姿,写字时拿笔的方式等不规范行为,平时卫生习惯差,吃饭前不洗手,有时随地吐痰,乱扔纸屑,并且有打架现象发生。在许多农村小学,一般都没有开设正规的音乐、美术、体育课程,尤其是小学三年级以上没有开设英语课、计算机课。这些地方的孩子来城里后,要学习从未接触过的课程,他们感到无从着手。这给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均带来了较大的困难。

二、改进广州市执行外来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对策建议

透过广州市这几年的实践,我们深深地感到,落实外来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的确难度很大,外来农民工子女进城读书问题关乎教育公平、城乡协调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要妥善解决这个问题,实施这项政策,必须进一步统一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尤其要强化流入地政府的责任,着力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为此,当前要努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建立健全完善的社会救助制度

政府作为社会资源和价值的整合者和管理者,应该承担主要救助责任,建立完善的社会救助机制,建立贫困外来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救助制度,实现从道义性扶贫到制度性扶贫的转变。国家政策明确规定,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享受“两免一补”(即免杂费、免书本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广州市应该将家庭贫困的外来农民工子女也纳入其“两免一补”救助范围,保障所有外来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以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同时,还要在全市范围内营造一种重视、关心、支持外来农民工子女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氛围,发动各种社会力量,为落实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提供帮助。

(二)强化规范中小学学籍管理

首先要强化现有学籍制度的严肃性;同时,建议设立统一标准的电子学籍管理系统,不但要全市联网,而且还要实现全国联网,为外来农民工子女在入学、转学、升学等方面提供“一条龙”式服务,做到卡随人走,人流卡流,实现学籍卡的网络化管理。具体的做法可以:建立学生学习档案数据库,将学生的学籍表、考勤表、成绩登记表、操行评定、健康卡片及奖惩记录纳入其中,在各级各类学校之间形成网络。这样,外来农民工子女四处“流动”、频繁转学就不必在所有学校都重新建立学习档案,而只需要学校之间通过网络联系,转移学籍档案即可。这样既可以保证学生学习情况记录的连续性、完整性,又能简化学生转学的手续,减轻学校管理的负担。

(三)健全外来农民工子女入学的经费保障机制

建议建立以流入地政府为主、各级政府共同分担的经费筹措机制。因为取消“借读费”所形成的生均公用经费缺口,应由学校所在地政府按新增学生人数据实足额安排,补助学校。新增教师的工作由区(市)财政承担。坚持以流入地政府为主,解决学校改扩建所需经费。学校改扩建用地,由市政府统一规划,改扩建学校所需建房及配套设施费用由市、区两级政府负担,以区为主,除市教育费附加足额安排给教育以外,市政府还应在城市维护建设税中每年也应安排一定经费,按建设项目补助到校。同时可以建议中央和省政府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并建立外来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专项资金,按广州市接纳外来农民工子女进城就读总体数量及财政状况进行补助。还可考虑设立流动儿童“教育券”来解决专项资金拨付中的困难,做到“钱随人走”,从而提高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和教育质量,使外来农民工子女享受到较好的教育。

(四)加强监督和考核,完善督导评估制度

建议广州市各级人大加大义务教育执法力度,并将解决外来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列入政府日常工作的考核内容当中。各级政府教育督导部门要加强督导,建立对政府履行此项工作责任的督导评估机制。建立健全农民工子女入学督导检查机制,将外来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作为广州市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工作范畴和重要工作内容,指导和督促中小学认真做好外来农民工子女接受就学和教育教学工作;建立对民办学校评估制度,将民办学校纳入督导评估的范围,加强监督、规范和指导工作,促进其办学水平的提高。

(五)改革政府教育投入机制,提高教育拨款的公平与效率

为了鼓励和支持民办学校的发展,动员和激励更多的公办学校接受外来农民工子女上学,必须改革教育财政的拨款方式,建立公平和高效的财政投入体制。为此,广州市可实行“生均拨款制度”,不分公立学校或民办学校,按照其接纳外来农民工子女的数量拨付相应的财政经费。也可以实行“教育券”的方式,将政府预算内义务教育经费直接按生均经费直接分配给学生,由学生自由选择学校。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促进民办学校的发展,为其改善办学条件创造条件,也可以引进竞争机制,调动公办学校的接受外来农民工子女的积极性,并提高财政投入的效益。由学生自由选择学校,还有助于打破地区和户籍的限制,为外来农民工子女入学创造条件。

(六)适当放宽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鼓励和大力扶持民办学校发展

从目前来看,广州市各级各类民办中小学校承担了相当数量的外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在相当程度上缓解了公办学校及政府财政的压力,分担了政府的责任。接下来,在贯彻实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政策时,广州市政府一方面应强调“流入地政府负责,以公办中小学就学为主”,另一方面要“积极扶持作为义务教育有益补充的民办中小学校”的发展。对这类学校的办学标准和审批办法可适当放宽,但应消除卫生、安全等隐患,教师要取得相应任职资格,将其纳入教育发展规划和体系,统一管理,使外来农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一定的水平。同时,对于一些社会需要,而办学条件较差,教学设施不足的民办学校,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政策上、物资上以及财政上的支持,为他们改善办学条件创造条件,鼓励和扶持其发展,以满足农民工子女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广州市统计局.2006年广州市教育事业成就显著[Z].2007-07-05.

2、奚琳,王顺洪,李敏.我国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问题——基于教育券的分析[J].湖南农机,2007(5).

3、贾君,徐新永.进城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制度化建设探讨[J].现代教育科学,20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