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启发性教学特征

启发性教学特征

启发性教学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电工实习课;启发式教学;运用

一、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教学法是外延较为宽广的教学法,是以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特征,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启发式教学方法教师在使用的过程中有:直观演示法、问题启发法、图解启发法、肢体动作启发法等等具体方式方法。

(一)启发式教学法所具有的特征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即是启发式教学的本质特征。启发式教学具有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的特征。启发式教学法重视开发学生的智力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侧重学生对问题的发现、问题的提出、问题的分析和问题的解决等相关能力的培养,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根基。

(二)启发式教学法适应于技工学校的课堂教学

技工学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特征,在年龄上表现为初中毕业,14岁或15岁左右上下的年龄;知识和社会经验上表现为绝大多数是没有进过工厂的,对电工类的工作情况基本没有认识。长期的教学实践说明,启发式教学方法是比较适合技工学校的课堂教学的。

技工学校电工实习课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重要的技术课程。教师在技工学校的实习课中,要正确地利用教学的客观规律性,通过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来启迪学生去主动的思考有关联性的问题,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在实操操作中获得知识和巩固知识。

二、在情景教学中启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

教师在技工学校的电工实习课中的教学原则是,不是强制学生,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在没有调动起学生学习情绪的前提下,教师就急于传授知识,多数情况下会使学生在学习态度上不积极,严重时会导致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厌烦感。

(一)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营造探究的氛围

教师在电工实习课堂上要通过实操教学用具和提问来调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巧妙的利用问题提问来营造相关知识的探究氛围。例如,在“电流和电压”课程的学习中,运用启发式的教学时,我并不是急于向学生讲授相关的知识内容,而是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如“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电流有没有方向性?如何演示电流的方向性?电流的大小如何测量?”学生们对电的现象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但是,多数学生并没有考虑到电流的本质问题,因此,针对电流的问题,会引起学生们去思考,进而产生主动学习相关知识的驱动性。这样学生更容易对电的深度学习做好心理上的准备,在具体行为上更多地表现为精神专注,积极参与实习课的实践操作。

在电工实习课中,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相关的问题。学生提问的过程也是学生思考的过程。通过对问题的提问,可以进一步地启发学生对相关知识内容去自主探究。教师在电工实习课中的提问要具有开放性的特征,以便于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同时,教师的问题要明确具体,不能含糊不清。

(二)注重启发学习之后的总结

在电工实习课中运用启发式教学法通常是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对问题或者是现象的深度思考,在这种情况下,启发教学后的教师总结环节就显得格外的重要。教师的总结,可以是对相关问题的细致全方位的回答;可以是对学生们所探究内容的交流;可以是探究结果的总结。总之,电工实习课中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要注重总结的作用。

三、改封闭式课堂教学模式,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潜能

在课堂中,教师运用启发式教学要注意课堂教学的模式。封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不适合于启发式教学的。而开放式的课堂环境则是电工实习课启发式教学可以利用的丰富土壤环境。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电工实习内容具有开放性,同时,在电工实习课的教学方法上也要具有开放性的特征。

(一)利用教学技术来进行启发式教学

电工实习课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是为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有所收获,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技术,如多媒体来对教学情景进行模拟,以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技工学校的电工基础教学内容中的演示实验比较复杂,因此,重复做相关实验的可能性不是很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教学技术来进行启发式教学。例如,在“电阻”内容的学习中,由于此内容涉及到电子专业课程的基础知识,并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的关联性。通常的教学过程是,介绍电阻和电阻率的基本知识和二者之间的关系,学习电阻与温度的关系,以及电阻的测量。此节课,只要是学生能理解了与电阻相关的知识,如电阻率、电阻与温度,了解万用表测量电阻的注意事项就实现了教学目标。但是,在启发式电工实习课中,我就会改变常用的教学方法。在介绍电阻与温度的关系时,我将会通过具体演示实验,引导学生理解物体的电子率是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学生理解了二者的关系后,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二者的关系来为实际生活服务,如热敏电阻的利用。

(二)注重实操技能的培养

针对技工学习电工实习课,教师既要注重相关理论知识的讲授,又要强调学生的实操技能。技工学校学生的实操技能在他们将来的工作中显得格外重要。教师在电工实习课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来培养实操技术。学生可以通过相关的视频资料,先对操作的电工内容有感性的认识,做到对操作材料、操作标准流程以及操作结果的熟悉,以减少亲自实操过程中各种实际问题的出现。学生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在课下进行实操技能的练习与巩固。

四、在电工实习课中应用启发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在电工实习课中应用启发式教学时,首先,教师要对教学内容有足够的准备,这些教学准备包括对学生现有认识水平的认识、教学用具、教学中所设置的问题、启发教学的途径与方式等等;其次,学生应依据教师提出的问题,来尝试性的探索解决问题。这其中包括了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亲自演示、观察实验、小组讨论等等学习活动。学生可以对具体问题进行深度探究,尝试性的概括相关的原理。最后,应用启发式教学,教师要侧重师生和生生之间的交流,要对问题进行归纳,进而为学生知识的系统化、条理化的形成奠定基础。

五、结语

实习课教学是职业技工学校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主要课程。针对技能学习的特征,需要学生去观察、去模仿,主要是通过实践来巩固相关的具体操作动作。针对电工实习课的内容和学习主体的特点等因素,启发式教学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鲁清.多媒体运用中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法[J].中小学外语教学. 2001.4.

[2]谢盛圻、王华敏.教学的艺术[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1.8月.

[3]魏佳勇.传统启发式教学与现代启发式教学之对比研究[G].程度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6期.

启发性教学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口语;书面语;媒介与形式

一、语言的传播媒介(medium)与使用形式(mode)

在Michael McCarthy 和 Ronald Carter的合著《作为语篇的语言对语言教学的启示》中,作者提出了语言的传播媒介(medium)与使用形式(mode)的概念区别。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总是想当然地认为口语就是口头表达出来的语言,书面语就是书面文字印出来的语言。这样的理解是片面的。Michael McCarthy 和 Ronald Carter将传播媒介(medium)定义为”the overall distinction between linguistic messages transmitted to their receivers via phonic or graphic means,that is by sound or by writing,and is a basic practical division for the assembly of syllabuses and materials.”(传播媒介是对信息的传播途径的划分,是对信息靠语音传播还是图文传播的划分,这一划分是制定教学大纲、安排教学材料的基本依据。)这就是人们通常理解的口语与书面语的划分标准:媒介标准。

然而,作者进一步提出,语言除了有传播媒介(medium)的区分,还有另一个重要的但是容易被人忽视的区分,即使用形式(mode)的区分。其定义为:”mode refers to choices that the sender makes as to whether features normally associated with speech or writing shall be included in the message,regardless of the medium in with it is to be transmitted.”(使用形式与传播媒介无关,它是作者对语言特征的选择,即选择书面特征还是口语特征。)也就是说,同样通过语音这个媒介(口头表达),发言人既可以把语言说得口语化,也可以表达地正式而含有书面语的特征。

传播媒介(medium)与使用形式(mode)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它们并不具有对立性。选择了口语的medium,可以选择书面语的mode。同样道理,选择了书面语的medium,也照样可以选择口语的mode。这完全取决于作者或发言人的需要。

二、媒介与形式的划分对口语与书面语教学的启示

在《作为语篇的语言对语言教学的启示》中,作者针对以上两者区分,对教学大纲或教材的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本文在借鉴这些建议的基础之上,对教学的具体策略与方法提出如下建议:

(一)教师自身要明确区分媒介与形式的区别,并指导学生理解其区别。

很多教师自己在这两者的区分上很模糊,导致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凌乱而没有系统性,学生学习效果也较差,知识的系统性欠缺。相反,若教师能够明确区分medium与mode,在选材时充分地考虑到这两点,系统地选取教学材料与内容,则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此外,若进一步指导学生理解这两者的概念,就能够培养学生在阅读中对语言的深层理解能力,明确材料作者的写作意图。

(二)相同的语言形式,可以选择不同的媒介进行教学,使教学方式多样化。

对于相同的语言形式,教师可以通过不同的传播媒介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例如在教授商业信函写作时,教师既可以让学生书面上进行写作,然后对其进行修改、讲解。也可以让学生利用口头表达的形式,将信函用口语的形式表达出来,例如模仿广播的播音通知。通过不同的媒介对同一材料进行教学练习,可以帮助学生加深记忆的印象,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三)文学作品教学中,可以将口语与书面语特征分开进行教学。

文学作品虽然是用书面的媒介来展示的,但其中的文字内容也包含人物之间的对话。而对话是具有口语特征的语言使用形式(mode)。因此,针对文学作品的教学,教师可以采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叙述部分用书面语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而对话的内容则可以让学生用话剧的形式来展出。这样一来,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了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也同时让学生在口语表达方面得到了训练。

(四)选取在口语、书面语特征选择上有创新的教学材料,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众所周知,报纸上的新闻内容往往具有典型的书面语特征。但也有些记者极具创意,在新闻中加入了一些口语的特征,幽默而富人情味。对于这些富有创意的语言表达,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了解,适当地模仿,从而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三、结论

本文基于Michael McCarthy 和 Ronald Carter对于语言的媒介与形式的区分,探讨了口语与书面语的区别,并将其概念区别应用于教学当中,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与启示。但由于篇幅有限,本文在教学方法上的探讨还不够具体明确,其真正的实践性意义也需进一步的探讨与实验。

参考文献:

启发性教学特征范文第3篇

1.启发式教学应从教师的“启”中引导学生的“试”

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课堂中通过教师的“启”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学生的“试”,直接参与到数学的研究活动中,通过“试”去“发现”所学习内容的内在关系和规律,从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师出了这样的一道题:商店里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教师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然后启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计算方法。有的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得出15-9=6;有的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有的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有的先算15-10=5,再算5+1=6;有的想9+( )=15,因为9+6=15,所以15-9=6。这样,人人动脑筋尝试发现。方法多种多样,人人都获得了成功。接着教师出示同类的问题,启发学生把这种算法应用到同类问题中。这样的教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从教师的“启”中去“试”,通过“试”去“发现”并掌握计算的方法,这样变教师机械地“教”给学生计算方法为学生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掌握这样的知识就能牢固。

2.启发式教学重在“导”而非“牵”

引导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鼓励而不是压抑学生,点拨而不是把答案全部端给学生。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的要求是在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上下工夫,“导”已成为现代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特点、策略和核心所在。例如,在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乘数是一位数、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理解“用乘数百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末位与百位对齐”的结论,为了今后继续学习乘数是多位数的乘法,我认为这样设计教学比较合理:(1)笔算:67×8,167×28;(2)试算:167×128,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不难算出正确答案。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方法。这就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了教学思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启发式教学教师应把握启发点的“准”和“巧”

一要“准”。让启发启在关键处,启在新旧知识的联接处。二要“巧”。在学有困难的学生茫然不知所措时,在中等生“跳起来摘果子”力度不够时,在优等生渴求能创造性地发挥聪明才智时予以点拨,使其茅塞顿开。例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通过师生打擂台,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后。师问:“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蕴含着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在分子中呢,还是在分母中?”学生一致认为规律在分母中。这时。师又问:“能化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组织学生讨论当学生屡屡碰壁。思维出现“中断”“偏离”时,教师不再让学生漫无目的地争论,而是适时地点拨指导,启发学生:“你们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能不能发现规律?”一句话,使学生一下便找到了思维的突破口,发现了特征:“一个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正当学生心满意足之际,教师又出示3/15,先让学生判断,又激起矛盾:为什么分母含有其他质因数,它还能化成有限小数吗?通过观察分析,最后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所发现规律的前面,还得补充个前提“最简分数”。可见。课堂上巧妙灵活地启发,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4.注意启发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灵活运用

启发性教学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学思想政治课;启发式教学;运用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5)12 ― 0158 ― 02

一、启发式教学的含义及特点

(一)启发式教学的含义

追根溯源,启发式教学思想在春秋战国那会就已经出现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1。举一反三即是孔老夫子根据当时学生状况对启发式教学的最早阐释。而在《学记》当中,古人别出心裁把启发式教学思想高度归纳为“善喻”,“君子之教,喻也”。这意思就更加明确了,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引导,要指导学生独立地进行思索。而在《四书集注》里把它解释为“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2。意思就是说在学生渴望求通但就是不能得其意,在学生心里明白了但就是嘴上说不出来的情况下,运用启发,使他们通达其意,口述之思。而在西方,提倡启发式思想的教育家首推苏格拉底。他主张产婆术即问答法,在教学中通过讽刺―助产―归纳―定义这四个步骤,在学生与老师交流辩论中,使学生明白自己想法的错误,从而引导他们正确的看待问题。此后,许多教育家也都重视教师的引导和诱发。

启发式教学是一种教学原则和方法,也是一种教学思想,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遵循教学规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热情,发挥学习主动性,发掘学生创造性,从而引导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思维而获得知识,开拓智力,发展能力。

(二)启发式教学的特点

1.坚持以学生为本

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包括知识水平,能力水平,思想水平与年龄特点,情感特征等。“启”是老师有目的、有计划、有意识的“启”,而重要的是学生积极地、多样地的“发”。注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坚持以学生为教学的根本,使学生具有探索知识,发展自己的能力的冲动与热情,积极在在学习过程中找乐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2.兼顾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发展

与“注入式教学”不同,过多地关注学生就是启发式教学的特点,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等非智力因素,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教师不想办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使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带来疲劳”?。当然,在此过程中还要正确、全面地看待每个学生,依据情况因人而异进行启发诱导。在启发过程中,要注意学生智力的发展,有意引导,启而不露,通过学生的积极思考,努力探索,达到启之后发,启之多发的效果。

3.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启发式教学不仅要注意学科知识的传授,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更重要的是教学要趋向于生活化,启发要趋向于实际化。教学趋向生活化,使学生在学习中,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书本知识与直接经验相联系,提高学习效率;启发趋向实际化,使学生在真真切切的现实生活中受到感触、受到启示,从而重新认识生活,看待生活,享受生活。

二、中学思想政治课中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启发方式单一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过程中,常见的有提问启发、材料启发、直观启发、语言启发等。这些启发方式各有优势,应当加以选择运用。但作为一门德育性质的课程,单单这几种启发方式是远远不够的。一方面,这门课所涉及的知识面大,没有一定的直接经验也不容易理解。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道德陶冶与感化,这就要求我们去寻求更多学生喜闻乐见的启发方法。另一方面,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征、思想水平、理解能力也不尽相同,面对全班学生,要因人而异,寻求最佳的启发效果,这也要求教师要掌握更多行之有效的启发方法。

(二)启发效果不佳

在现实的思想政治课堂中,教师经常会抱怨在课前明明认真准备,精心设计,课堂上想尽办法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但总不理想,具体体现在:首先,启而不发,启发效果不明显;教师竭尽全力地通过各种方法进行启发,但学生似乎总是表现为思维的迟钝,导致课堂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教师讲的津津有味,学生听得目瞪口呆。其次,纯粹贪图课堂的热闹,形式主义严重;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为了启发学生,常常搞一些活动,比如进行相互讨论,自主活动,小组探讨等学习形式,课堂氛围很活跃,然而一节课,学生似乎学到的很少,时间浪费了,学生也是一知半解。最后,忽视各种教学方法的功能;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论教学内容是什么都要一味地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而忽视了一些讲授法,直观演示法等一些传统的教学方法。

(三)启发内容片面

作为中学德育核心的思想政治课,不仅要教给学生专业的学科知识,更值得注意的是道德感化,对生活的启发与指导。而现实是教师在知识的传授上能够恰当地进行启发,使学生的学科知识很是扎实,但是对于学生的道德品质、生活实际的影响却微乎其微。这才导致了这么一些现象的发生:好学生插队、闯红灯、随地吐痰、不讲卫生,更有甚者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思想政治课中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优化路径

(一)探讨多种启发方法

启发式教学方法多种多样,进行启发可以利用恰当的提问,可以运用诙谐的语言,可以通过巧妙的对比,还可以直接了当地进行启发等。它们都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与价值,在教学中要加以选择运用,但对于思想政治课而言,单单这几种启发方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要探讨更多的切合实际的启发方法。1.活动启发;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作为中学的一门兼具知识性与教育性的课程,它一方面是要让学生掌握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另一方面是要对学生进行道德指导,道德感化。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要学好课堂知识,更要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在社会中进行道德熏陶。而课外活动,可以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积极地进行自我道德修养教育。2.生活启发;中学思想政治课程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重要的要引导学生认清社会现实,了解自己的状况,热爱自己的生活,努力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走进生活,利用生活中的事例来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与追求。3.案例情景启发;案例情景启示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典型的案例为途径,引导学生分析,探讨案例,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启发学生主动经历知识的生成过程,积极自觉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

(二)掌握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掌握运用启发式教学的基本要求,才能达到启发的最佳效果。首先,从学生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学生的思想状况、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特点以及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和性格特征等。在具体教学中,要多关注学生关注的问题,在学生关注的问题上下功夫。在材料的选用上要有时代感和吸引力。其次,发扬教学民主,实现和谐课堂;试想一下,在一个传统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师说生听,教师主导着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扮演着权威者的角色。讲多讲少,怎么讲都是教师一人决定,学生完全处于顺从的状态。这样,怎么可能达到教学最优化?因此,发扬教学民主,实现和谐课堂是运用启发式教学的条件基础。最后,正确看待各种教学方法,学会优化组合;我们倡导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但并不否认其他教学方法的优势与功能。比如,讲授法它对于一些基本原理、观点的讲授有自己独优势;演示法对于一些实际操作的学习也有自身独到的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要客观全面地看待它们,基于所教的内容,正确恰当地运用各种行之微妙、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另外,一堂课要教给学生的内容非常多,单独使用一种教学方法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各种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发挥每种方法的特长,从而达到理想的效果。

(三)坚持全面启发

现实的课堂教学中,关于知识传授与生活引导,教师更注重前者。这对于兼具知识传授与教育功能的思想政治课来说是不可取的。教师要好好把握思想政治课的性质与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要坚持全面启发的原则,不仅要在知识方面进行启发,还要重视在生活中对学生的启发引导。第一,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师必须是思想的先行者,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应试教育的观念,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生活的指导教育。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更要结合所学内容对学生的生活进行启发引导,指导学生更好地生活。第二,用生活辅助知识教学,用知识教学指导生活;生活是最好的老师。生活中的事例是最好的教材。教师要敢于、善于把生活中的事例搬入课堂,用生活教育学生。当然,教师还要理论联系实际,用学生所学的知识,去指导学生的生活,发挥学生所学知识的最大价值,更好地为学生生活服务。第三,多开展一些课外活动;课外活动实践性强、活动性强,能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具有极大的价值。中学思想政治课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指导学生的生活,使学生热爱生活,融入社会,更好地为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教师要多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走进社会,了解社会,净化自己的心灵、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更好地生活。

〔参 考 文 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0.

〔2〕胡天庚.关于思想政治课教学生活化的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06).

〔3〕胡天庚.新理论思想政治(品德)教学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4.

〔4〕姜乐仁.启发式教学新探〔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启发性教学特征范文第5篇

一、 原型启发法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1.概念教学中渗透原型启发,发展想象的协同性

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有些概念若仅仅从理论或数学推导来让学生理解,他们往往会似懂非懂,对此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并没有理解透彻,在习题解决等知识的运用方面出现了瓶颈,难以找到突破口,使新的知识游离在知识框架之外,所以导致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对于概念就是死记硬背而不是真正的理解。若这时教师能利用原型对学生进行启发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在波的叠加教学中,学生受实物相遇会改变运动的状态的影响,对两列波相遇后会各自保持原有的形状继续向前传播很难理解。如果我们利用两个手电筒对射的原型进行启发,我想学生对这一难点的理解会更容易,印象也会更深刻。

电磁波与车站上的货物几乎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无线电波的载波,发送,检波与货物的装,运,卸有着完全对应的逻辑程序,所以讲课时可以将抽象的电磁波还原成货物的原型来理解,生动又形象。

电和水本无共同之处,但“电压产生电流”与“水压驱动水流”具有相同的因果结构。二极管与自行车气门在“不可逆性”上具有同构性;热电子在电压驱赶下做定向移动与“大风吹移了乱飞的蜂群”在可叠加性上具有同理性。

由于上述例子中的流水,运货,打气,刮风等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事物,所以在利用这些原型的时候甚至都不需要事物模型,只要利用学生头脑中现成的事物形象,来对他们所不熟的且又较为难懂的物理概念和过程进行感知和理解。使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相互协调,补充,思维的协同性得到了发展。

2.物理解题中渗透原型启发,发展想象的跳跃性

高中物理有很多很多的题,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不可能做完所有的题目,况且高考中出现你做过的原题的几率几乎为零,要学好物理,做一定数量的题目是必须的,但搞题海战术,不仅既浪费时间又使自己疲惫不堪,也是不必要的。 物理中的很多题目往往是由一类题目衍生出来的,或者说是由某一道题变形过来的,这一类最典型经典的题目可以称为原型题,在高中物理中,原型题的总数并不太多,要善于总结出这些原型题。

比如在研究这样一道题:如图一长为L的细绳,上端固定,下端拴一质量为M的带电小球,将它置于场强为E的水平向右的电场中,当处于平衡时,细线与竖直方向成a角(a≤45°)。如果使偏角由a增大到?渍,然后由静止释放,则?渍应是多大时才能使细线到达竖直位置时,小球的速度刚好为零。

此题的原型是重力场中单摆的模型,现在小球不仅受到重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电场力的作用,若将这两个力合成一个力,则容易判断出平衡位置在O点,小球在A点由静止释放后则在AB之间来回振动的模型与原型相比,则小球相当于一个在特殊场中的一个摆球。由原型的结论直接得出:小球通过平衡位置时的速度最大,在两振幅AB处速度为零,由对称性可知?渍=2a。若本题学生从数学角度利用求极值的方法是很复杂的。

思维的跳跃性是在原型的基础上,再想象跳跃衍化成新形象。而解题的过程,实质上就是还原物理模型的过程,我们遇到的许多模型大多数是从旧模型的基础上发展和变通来的。所谓的解题中渗透原型启发,就是依据旧模型的特征,通过思维想象,将新模型向旧模型转换,然后借助旧模型发挥跳跃想象而解决新问题。由此例可见,原型启发沟通了大脑神经之间的联系,使思维走了捷径。使学生的思维的跳跃性得到发展。

3.物理方法的教学中渗透原型启发,提高学生物理素养

物理方法实际上是研究和处理物理问题的思路、方式,也即物理思想。加强物理方法的教育是提高学生素质的必要手段,是当代物理教育的发展趋势。物理方法与物理知识一样,需要经过多次的在不同方面的应用才能掌握。一般来说,一个物理方法处理的是一类(或几类)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物理问题。若教学中抓住研究问题的特征,通过原型启发,在不同领域内(或不同内容上)使用同一方法,则可达到加深理解物理方法的目的。

例如用于定义某些物理量的比值法。比值法应用的一个例子是:对一类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特征的物理量的定义,如速度、 加速度、角速度等。这些物理量是通过简单运动引入的:匀速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园周运动。它们具有的共同特征是:相等时间内,某物理量的变化量相等,用变化量与所用时间之比 就可表示变化快慢的特征。如速度就是用位置的变化量与所用时 间的比值来定义的。笔者在教学中用速度的定义过程作类比的根据,对加速度、角速度等进行类比,许多学生都掌握了如何用比值法来定义这类物理量的方法。比值法应用的另一例子是对量度物质本身属性的物理量的定义,如电场强度、磁感应强度、电容、电阻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属性由本身所决定。由于它们能在与外界作用时显示出一些性质,这就给我们提供了用外界因素来表示其特征的间接方式。

当然在进行物理方法教学时,教师要适当指导,及时发现新问题与原型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特别是学生易错之处 ,所以要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

二、 原型启发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原型启发能否成功,取决于学生的头脑中是否存在原型。增加原型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学生都要注意平时的知识积累和表象储备

指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如仅仅是观察,往往印象是不深,若有过试图用物理知识解释原型的尝试,记忆就会深刻,教师应多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事例加以指导。例如把一些儿童玩具拿到教室进行演示,并让学生用物理知识进行解释,学生很感兴趣,通过这些方法沟通了原型与物理知识之间的联系,对学生的思维也起到一个导向作用,是使学生更注意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中。

2.课堂内要多做实验

重视实验教学不仅是为了高考,也不单单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兴趣,还是为学生建立丰富的表象,为创造性思维提供原型,例如受迫振动的演示实验为解决判断振动频率及振幅大小提供原型。实验教学并不是仅仅就课本后或大纲上要求掌握的才演示或学生动手。更多的应是切合解决问题需要而设计的小实验对学生理解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例如为配合完全失重的理解,可以用一个装满水的饮料瓶,在瓶壁开个小孔,让瓶做自由落体或竖直上抛,斜抛等运动,观察有无水从小孔中流出。这样一个小实验为学生理解完全失重建立了一个坚实的落脚点,为以后遇到的一些问题建立了一个原型。

3.加强变式题的训练

提高学生对物理模型的变换和移植能力,促进思维的发散性。原型和变式题之间,如果可以借鉴原型题的解题思路或技巧的话,则变式题与原型题之间必然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要么题设条件相同,要么目标相似。特别是条件相同,即使目标不相同,我们也可以从原型题中得到较大的启发,从而很快找到解题思路。在平时的模型教学中,防止将模型讲死,要重视过程分析,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建立模型是一种物理研究的方法,使学生领会到模型是经过怎样的抽象建立起来的,具体的事物有时经过怎样的抽象纳入该模型的,而且必须说明其可变通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物理模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自觉性,在遇到新问题时,才能排除干扰因素,顺利的将其还原成我们熟悉而简单的模型,然后用模型遵循的规律来解决。

启发性教学特征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数学教学启发式教学

在我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浅谈几点:

一、启发式教学应重"导"而非"牵"

"启发"一词,来源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教学的一句格言:"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朱熹对此解释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后来,人们概括孔子的教学思想,也吸取朱熹的注释,就使称为"启发"或"启发式"。从孔子的话和朱熹的解释来看,"启发"主为指教学的表现形式艺术,强调教学的适度性和巧妙性。对于学生的教学是引导而不是牵着学生鼻子走,鼓励而不是压抑学生,点拨而不是把答案全部端给学生。如今,现代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的要求是在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上下功夫,老师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二、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和"试"相结合

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一切外在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时,才能发挥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因此,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坚持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尝试"相结合。首先,尝试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面对全体学生而言,"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是符合求学者的意愿和现实的。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可以从尝试中获得成功,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他们获取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其次,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尝试,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使学生在亲自尝试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把枯燥乏味的"苦学"变为主动有趣的"乐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尽量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新知识,发现新问题。

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师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商店里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教师启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计算方法。有的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得出15-9=6;有的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有的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有的先算15-10=5,再算5+1=6;有的想9+()=15,因为9+6=15,所以15-9=6。这样,人人动脑筋尝试发现,方法多种多样,人人都获得了成功。接着教师出示同类的问题,启发学生把这种算法应用到同类问题中。这样教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了学思结合。

三、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发点的"准"和"巧"

医生治病讲求对症下药,教师的启发当然也要点在要害处。因而,启发式教学要真正达到启迪思维,培养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还必须注重启发点的优化。

一是要"准"

让启发启在关键处,启在新旧知识的联接处。小学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许多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指导。首先新课前的复习和新课的提问要精心设计启发点,把握问题的关键,真正起到启发、点拨和迁移作用。其次,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注意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分化点的关键处,设置有层次,有坡度,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系列提问。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练习求得新知,掌握规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串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例如,推导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教学时,在复习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可以用出示下列图形:宽高长底接着提问:

(1)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

(2)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

(3)底与长,高与宽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图形的大小会怎样?

(4)用什么方法能证明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数方格和割补证明这两个图形重合,从而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以上启发点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的启发点充分起到了迁移作用,使学生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自然轻松的掌握了新知识,实现自主学习。

二是要"巧"

在学有困难学生盲然不知所措时,在中等生"跳起来摘果子"力度不够时,在优等生渴求能创造性的发挥聪明才智时予以点拨,使其茅塞顿开。例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通过师生打擂台,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后,师问:"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蕴涵着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在分子中呢,还是在分母中?"学生一致认为规律在分母中。这时,师又问:"能化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组织学生讨论。当学生屡屡碰壁,思维出现"中断""偏离"时,教师不再让学生漫无目的争论,而是适时地点拨指导,启发学生:"你们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能不能发现规律?"一句话,使学生一下便找到了思维的突破口,发现了特征:"一个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正当学生心满意足之际,教师又出示,3/15,先让学生判断,又激起矛盾;为什么分母含有其他质因数,它还能化成有限小数能?通过观察分析,最后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所发现规律的前面,还得补充个前提"最简分数"。可见,课堂上巧妙灵活地启发,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四、正确处理好启发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关系

有人认为:启发式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大力提倡,而其他教学方法(例如讲授式)就应当摒弃,人们一方面全力肯定启发式教学而又理解不深,操作不透。另一方面极力否定讲授式教学而又在时刻不由自主地动用。只有把启发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下面试以"三角形的面积"为例来说明。

讲述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之前,教师首先得把三角形的种类、底、高讲述清楚,为学生学习掌握新知识打好基础。

1、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的?得出要把三角形面积计算问题转化已学过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

2、动手操作,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饨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

启发性教学特征范文第7篇

广告的创意设计必须紧紧围绕广告的具体诉求点展开,在限定中进行“天马行空”般的形象创意。这是一种艺术性很强的思维,强调感性、灵感、直觉,是一种自由性很大的形象思维活动。这一创意设计过程主要具有趣味性、形象性与模糊性的特征。教师如何在学生的创意设计过程中进行引导呢?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引导的本源,学生围绕广告诉求点提出多种多样的广告创意形象,是源于各自的生活积累。教师首先是启发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素材,学生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素材才有可能使自己的创意吸引别人产生兴趣。趣味性是这一环节的特征。接着,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些素材进行艺术重塑活动,可以通过手绘创意草图表达,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广告艺术形象的加工与表现。形象性是这一环节的特征。然后,教师启发学生对创意草图进行再创意,发散出更多的创意点,这些新的创意点之间有些彼此关联,就像一棵树的树枝之间的参差交错,创意设计点没有被严格限定,而是在“活动”,在“发散”,具有一种模糊性。模糊性是这一环节的特征。趣味性、形象性与模糊性是“天马行空”般创意的重要特征。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求学生为“鲜花公司”进行广告创意设计。学生对广告诉求点的把握、对广告创意的切入角度各不相同,有从送递速度“快”的诉求角度创意的,有从鲜花的“浪漫”寓意角度创意的,有从鲜花形态的“艺术性”角度创意的,等等。在各自的广告艺术形象塑造方面,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进行兴趣点的发散,一个兴趣点的创意设计发散成多种创意的可能性,这个过程中以形象思维与形象塑造展现出来,广告艺术形象的塑造表现尽量不求明晰,而带有模糊性的特征,可能是这样,也可能是那样,在这些“可能”中包含着可贵的思索过程,也蕴含着新的创意点的萌芽。在教学中,“天马行空”的创意过程有两个关键阶段:一是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创意素材;二是教师启发学生在创意设计的现状中进行改变,注入新的创意亮点。其中,第一阶段为基础,第二阶段为重点。所以,“围绕诉求,展开‘天马行空’的创意”是在理解广告诉求点的基础上发挥创意设计思维的自由性。教师的作用是鼓励学生多寻求创意点,使之与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观察的兴趣点结合起来,教师与学生共同营造轻松的、有趣的、自由的广告图形创意氛围。

二、直线思考,突出广告创意的亮点

广告的创意设计教学不仅训练学生的发散性的思维,而且训练学生的聚合思维与高度概括广告创意设计亮点的能力。这是一种直线思维,强调概括、归纳、逻辑、简化与合理,是一种针对性很强的形象思维活动。这一创意设计过程主要具有明晰性、典型性与生动性的特征。教师如何在学生的创意设计过程中进行引导呢?学生对广告诉求点的逐步深入的认识是引导的本源,学生必须在已经提出的多种多样的广告创意形象中进行更为理性的筛选与归纳。教师首先是引导学生从模糊的广告创意思维过程向明晰性过渡,明晰广告创意点与诉求点的对接程度、紧密程度,明晰画面的组成要素,使之特征鲜明。明晰性是这一环节的特征。接着,教师启发学生在已有的筛选过的创意点中进一步选择最能满足诉求点的创意点进行强化,使之具有较强的典型性。整个广告创意设计只突出一个重点,而且点越集中越易具有创意的力度,也越让受众过目不忘。典型性是这一环节的特征。然后,在创意点的不断明晰与突出亮点的过程中,强化广告艺术形象的生动性,使诉求点的满足与精准的创意亮点之间由生动的广告艺术形象相联系,使这两个“点”进行最大化的艺术交融,可以是“趣”,可以是“乐”,可以是“美”,等等,使亮点更亮,更具有艺术与创意表现的力度。这种创意点的内部保留着对创意过程中主要矛盾的解决方案,舍去了非重要的创意要素,“简化”但不“简单”,使广告内涵由生动的艺术形象传达。生动性是这一环节的特征。明晰性、典型性与生动性是突出广告创意亮点的重要特征。例如,在著名品牌“佳得乐运动饮料”的一幅海报广告创意设计中,设计师把水滴拟人化成运动员的造型,广告画面十分简明,创意亮点十分突出,从而强调了“佳得乐运动饮料”品牌形象的重要特点。设计师的着眼点在于“运动”的形象与“水滴”的形象的艺术结合,诉求点明晰而生动地反映在海报设计中。教师对设计案例的介绍与分析,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在教学中,突出广告创意设计亮点的过程有两个关键阶段:一是教师引导学生在创意中“简化”图形的形式,做减法;二是教师启发学生在创意中“强化”图形的艺术表现力,做加法。其中,第一阶段为基础,第二阶段为重点。所以,进行“直线思考,突出广告创意的亮点”是在“天马行空”般的发散型的创意设计思维的基础上,教师针对不同学生的创意点进行具体指导,使创意抽丝剥茧,通过直线思考,不断在创意过程中筛选,提炼创意亮点,使之简化、准确,与广告诉求点吻合,达到明晰、典型、生动的效果,让人对广告创意点感到巧妙而印象深刻。

三、交流争辩,碰撞创意思维的火花

在广告创意设计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需要训练学生发散思维、直线思维,还需要在课堂中引入交流争辩的过程,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与学生间进行创意设计思维的碰撞,也需要引导学生在交流争辩的过程中向着正确的方向完成广告设计作品。这是一种辩证思维的训练,强调从多角度思考问题,从多维度的思考中拓宽与加深对已有创意的新认识,发散新的创意,从而来加深对已有创意的挖掘深度。这对于广告创意设计的创新十分重要。这一创意设计过程主要具有辩证性、深刻性与潜在性的特征。教师如何在学生的创意设计过程中进行引导呢?学生与学生之间对广告创意设计亮点的不同认识与思考是引导的本源。首先,学生必须具有提出不同创意见解的能力与勇气,一个突出的广告创意设计亮点是在交流争辩过程中思维碰撞所产生的,在创意思维的迂回曲折的过程中不断调整、不断重新审视自己的创意设计是不断完善创意点并提出新创意点的可能性的重要过程。这一过程中,某一学生的创意设计会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可,也会遭到其他同学的质疑,甚至否定。学生在交流争辩中学习辩证地锻炼创意思维,从自己的角度思考、从别人的角度思考,从正面思考、从侧面思考,还有从否定因素的角度思考,来分析自己的创意设计。辩证性是这一环节的特征。接着,学生进一步思考自己的设计。没有交流争辩、没有思维的碰撞,广告创意设计则没有历练。交流争辩的过程是不断维护、击打、反思自己创意设计的过程,这是一种创意思维的迂回,学生从而学习如何深入思考自己的广告创意设计。深刻性是这一环节的特征。然后,学生发现创意的不足之处或创意新的可能性。所以,广告创意设计的图形表现是把“流动的”创意思维在某一适合点上“凝固化”,它蕴含着创意的新的可能性和不同受众对这一创意点的不同接受程度。潜在性是这一环节的特征。辩证性、深刻性与潜在性是进行创意思维交流的重要特征。例如,一名学生根据教师要求创意设计了一个新潮的巧克力包装广告,包装袋正面的卡通造型是创意设计的亮点与重点,无论造型还是色彩都十分前卫和有趣,主要符合青年人的审美需求,但在交流争辩的过程中,有其他同学提出该包装广告文字要素的不足,也有同学提出该包装广告仅重视了包装袋的正立面设计而没有全盘考虑背立面、侧立面、顶面和底面的整体设计效果等,又有同学提出该广告创意设计与诉求点对接的准确性问题,当然,还有同学十分欣赏这一创意设计的亮点。在同学们提出不同观点和想法之时,做出该创意设计的同学虽然进一步阐述自己的创意,阐明自己创意设计的亮点与优势,但在内心也思考同学们多方面的创意建议甚至不同的创意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们互相受益,对自己的作品同样是一个再思考的过程,从而达到相对的完善与产生新创意的可能性。在教学中,进行创意思维的交流过程有两个关键阶段:一是教师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甚至是从否定的角度看自己的创意设计,进行多维度思考。二是教师启发学生对自己的创意通过多维度的思考不断成熟,在交流争辩中扬长避短,避免无休止的创意思维的激荡,努力使创意得到质量相对较好的艺术表现,顺利完成设计作品。其中,第一阶段为基础,第二阶段为重点。所以,“交流争辩,碰撞创意思维的火花”是不可或缺的,学生的创意设计亮点在这一过程中不断通过不同角度的提问、质疑或补充使原来经过直线思考的创意亮点更丰满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们逐渐发现新创意点的萌发,使自己的创意思维更活跃、更成熟,能更动态、更立体地看待自己的创意设计。

四、结语

启发性教学特征范文第8篇

关键词:竞争;适应;整体;启蒙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225-01

一、渗透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

竞争,优胜劣汰,这是生物界生物生存发展和进化的规律之一,当然也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的一种客观法则。在生命科学中,这是一个古老而传统的理论。但在我国当今社会转型中,却已成为一种较为流行的现代观念。在中学生物学中,涉及竞争的生命现象、知识和理论,却屡见不鲜,为学生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情境。

1、让学生在对众多生命现象的考察中启蒙竞争意识

初中生物教学中有许多渗透竞争意识的情境和契机。例如我们在教学《生物的进化》时,我们让学生自由讨论和探讨生物进化的原因,让学生从考察许许多多的生物竞争现象中,理解生物竞争的涵义,然后概括综合上升为理性的竞争概念,形成竞争的观念。在教学中渗透了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

如同一片森林里的各种树木,在其生长发育的过程中,彼此争夺着阳光、水分和营养物质;食性相同的动物,彼此争夺着食物;食肉动物和食草动物之间的捕食和反捕食等等,这些一系列的生命现象,就是生物竞争现象。在讨论中,学生理解了自然界中的生物,为了生存下去,就得为获取足够的物质、能量、食物和生存空间,而彼此进行着生存竞争,这些就是一种竞争。在生物界,生物具有本能的过度繁殖的倾向,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物质和生存空间,却是非常有限的。因此,生物间必须彼此竞争(或斗争)着,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生物生存和发展的法则。人类也不例外,只是竞争的内容、方式、时间、空间不同而已。因此,学生在学习生物竞争知识的同时,受到了竞争思想的熏陶,受到了竞争意识的启蒙教育。

2、在典型的生命现象的综合分析中深化学生的竞争意识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我们有意识地将一些竞争的知识和理论,通过典型复杂的生命现象的综合分析,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例如,我们让学生共同讨论分析某一草原上生活的狼、羊、牧草等生物及它们与周围无机环境的复杂关系时,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和综合,理解了狼与羊、羊与草彼此间的捕食关系,也理解了狼与狼之间,羊与羊之间为争夺食物和生存空间的竞争关系,即其竞争(或斗争)的一面;但也启发学生理解狼捕羊,但狼又不能捕光了羊;羊吃草,但羊又不能吃光了牧草。否则,狼、羊、牧草三者会同归于尽,毁灭了此草原生态系统。可见,生物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一面。况且狼与狼、羊与羊之间,还有群居、互助、互利、互爱的一面。这种生物之间既竞争(或斗争)又依存的多重性,使学生对于竞争思想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使学生竞争的知识、理论,自然而然地得到加强。我们顺势将知识迁移,向学生设问:人类应如何把握和运用竞争法则来正确处理好人与大自然、人与生物界、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竞争关系呢?让学生以平等竞争的思想,去面对一个复杂的人类社会的新情境,去面对自己未来的人生征途,使学生产生了强烈的竞争意识。

二、渗透适应意识的启蒙教育

适应思想包含于中学生物学之中。在教学中,我们既注意了把适应思想的启蒙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又注意到抓住教学情境中的点滴积累,抓住典型实例及时地把生物学适应知识上升到适应思想的高度,激发学生的适应意识。

1、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启蒙学生的适应思想

在生物教学的全过程中,我们时刻注意渗透适应思想。例如我们在初中教学植物知识的同时,强调了现存的每一种植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器官,都具有明显的适应性特征。虫媒花的颜色鲜艳、气味芳香,适应于昆虫传粉。风媒花的花粉粒小而数量多,容易随风飘散,适应于风力传粉。借风传播的种子,如蒲公英、柳树等,果实上都生有毛绒绒的白色纤维,随风飞扬。靠动物传播的果实种子,如窃衣鬼、针草、苍耳等,其果实的表面都有刺和粘液,容易附着在动物的身体上随动物的运动而携带到其他地方去。动物的保护色、警戒色和拟态,都是动物在体色、外形和结构上适应周围环境的典型实例。鱼体的流线型、用鳃呼吸、用鳍游泳、用膘控制沉浮等都是与水生环境相适应的特征。蜥蜴、家兔等陆生动物,用肺呼吸、用四肢行走、体内受精等都是与陆生环境相适应的特征。微生物不但能适应在有氧环境中生存,某些厌氧性细菌还能在缺氧环境里生存。在教学中,我们把这一系列生命现象及其特征,紧密地与适应思想相结合,使学生理解了现存的生物都是基本上适应其生活环境的,渗透了适应思想的启蒙教育。

2、抓住典型实例分析综合,深化学生的适应思想

生物的适应性是普遍的,这即是适应性的普遍性。但是,生物的生存环境却是客观多变的,变化是绝对的。因此,生物对其生存环境的适应在一定程度上又是相对的,不完全的,这就是生物适应性的相对性,不少生物常常在其生存环境迅速变化时,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不能生存或灭绝。恐龙的灭绝和当今许多珍稀动植物的濒于灭绝,充分证明了生物适应的相对性。生物的适应既具有普遍性又具有相对性,这种双重性使学生认识到生物适应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深化了学生的适应思想。我们又常常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以适应观念去考察人类社会,使学生认识到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复杂多变的,有其规律性。作为21世纪建设者和生活者的青少年学生,必须具备各种素质、知识、能力和思想,特别应具备强烈的适应意识和多方面的适应能力,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生存发展,才能有所作为。因此,强化了学生的适应意识,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