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

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范文第1篇

1.从其作用来看,FDI和FPI各有所长,具有互补性。FDI对东道国的正面作用一般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引进资金,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引进先进技术(即技术溢出效应);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提高劳动生产率,带动产业发展(主要是通过竞争及企业间的纵向或横向联系来带动;提高东道国的国际竞争力。其负面的影响是外商直接投资往往会背离东道国的产业及战略规划。以1997年~2002年外商在华实际直接投资数据看,外商投资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占到了70%左右,且呈上升趋势,其中制造业接近70%,而且大都投资在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产业。而对国家扶持的第一产业,则不到2%,对大力发展的第三产业,则仅占22%多一点,且呈下降趋势,从投资地域来说,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中,2001年和2002年东部六省市(注:上海、江苏、浙江、山东、福建、广东)外商直接投资份额为70.72%和71.36%。而西部十省市(注: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外商直接投资份额分别为3.09%和2.69%。可见外商投资也不考虑中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另一方面,外商直接投资还容易造成垄断及技术依赖性等缺点。

FPI包含对外借款和证券投资,前者作用主要在于可以利用国外资金,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其优点是资金可以自由使用,有利于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战略的实施。其缺点是造成一定的债务负担,且其使用成本一般也比国内资金高,对国际收支平衡也有较大的影响。后者的发展则不仅有利于利用外资,而且有助于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和公司治理制度,促进经济增长如Summers(2000)认为,证券市场的对外开放有助于降低资本成本、增加投资和提高产出。另一方面,作为发展中国家,证券市场若开放不当,又会增加其金融脆弱性,容易造成一国金融危机。

2.FDI和FPI二者互相促进。FDI对FPI的促进作用主要在于:FDI需要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大量配套设施,客观上刺激东道国对FPI的需求;FDI有助于提高东道国的竞争力,促进东道国制度的不完善和与国际接轨的程度,使外商投资更加安全,有利于大量FPI的流入;跨国公司等FDI本身需要在国际货币市场上筹集大量的资金,这从实质上来说增加了国间接投资的流量。而FPI对FDI的拉动作用则在于:大量FPI的流入,有助于受资国筹集大量资金,改善本国的投资环境(如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等),提高吸引FDI的竞争力。

二、对利用外资的政策建议

1.政府要加深对国际投资的认识,转变观念。国际投资既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许多政府官员只看到其积极作用的一面,而忽视其消极作用的一面,认为吸引外资多多益善,盲目吸引,更有甚者把吸引外资的数量当作自己的政绩来看待。政府应该从根本上转变观念,首先必须认识到引进外资只是我们发展的经济的一种手段,而不是根本目的。因此,外资的引进必须有利于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有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创新。同样,对政府官员吸引外资的考核也应该以此为标准,重在引资质量,而不是单纯地看其引资数量。

2.吸引FDI与FPI并举,重点在吸引直接投资。FDI和FPI二者各有优点,也各有缺点,二者存在一定的互补性,因此,应该把二者结合起来使用。一方面,西部大开发战略提高基础设施,需要大量的资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也需要巨额资金,另一方面,我国外汇储备充足,目前的负债率并不高,有较大的引资空间。因此,可吸收FPI来弥补建设资金的不足。

3.转变引资措施,从税赋减免等优惠措施向改善投资环境转移。我国利用外资的成本是世界上最高的,主要以对外资实行税赋减免等优惠措施来吸引外资的,使外资税赋很低。而中国内资企业所得税率为33%,税赋极不平等。这造成了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的不公平竞争,使本来就弱小的国内企业在竞争上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同时也剌激了假外资的盛行,这实质上和引进外资的根本目标(发展中国经济的一种手段)是背道而驰的。一国吸引外资的因素很多,主要在于投资环境,包括基础设施、人力资源、政策法规、经济运行状况和社会及政治状况等软硬环境。我国吸引外资的竞争力并不强,我国作为亚洲外商直接投资最多的东道国,主要是由于地缘、文化、和民族关系,即许多外商直接投资来源于华人。据统计,截至2003年底,我国实际利用港澳台华商直接投资份额占52.7%;合同金额占全国的52.7%。从地域来看,我国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主要在亚洲,而在亚洲的投资来源中,中国港澳台地区在大陆的投资占较大比重。而港澳台的投资中,近一半投资在广东和福建两省,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两个省与港澳台有较近的地缘及文化习俗等密不可分(其商喜欢在广东投资,而台商则更愿意在福建投资),而并非仅仅因为优惠政策。

4.由对外资优惠转向对产业、地域优惠,并对某些行业的外资进行必要的限制,以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保护民族工业的发展。由于对外资的税赋优惠,给予外资的超国民待遇使国内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同时也刺激了假外资的盛行。另一方面,这本身也不合理,也不利于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民族工业的发展。因此,应把对外资的优惠转移到对产业、对地区的优惠,给予内外资同等待遇,把引资的优惠政策同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宏观发展战略联系起来,真正达到利用外资增强国力,发展本国经济的目的。同时,对有关国家安全的产业,也禁止外资的涉入,如航空、通讯、军事等。对民族工业冲击应适当限制,对一些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含量、或者本国已经发展得很成熟的产业要限制。

参考文献:

[1]于永达:国际间接投资超前发展论析[J].世界经济,2000(6),pp57

[2]马全军:国际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影响[J].世界贸易,1996(7),pp31

[3]杨丹辉:第五次并购浪潮的回顾:特征、成因与影响[J].世界经济研究,2004(4),pp18

[4]王桂芝李丁:对利用外资的几点看法[J].中国流通经济,1999(3)

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范文第2篇

摘 要 随着央行的再一次加息,企业的筹资成本将进一步提高。本文重点介绍了现行经济制度下中小企业可行的集中筹资方式,并分析了了企业爱筹资融资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同时为企业的筹资风险应考虑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希望对中小企业管理者有所帮助。

关键词 财务管理 筹资方式 筹资风险

2011年4月6日起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分别上调0.25个百分点,调整后,一年期存款利率达到3.25%,一年期贷款利率达到6.31%。这是央行今年以来第二次加息,也是去年以来第四次加息。

在央行紧缩银根情况下,如何保持充足的现金流和较强的融资能力是企业应对复杂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企业选择适合自己的筹资道路已经成为解决财务困境的不二选择。然而,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丰富和完善,筹资方式和筹资渠道已经不仅仅限于单一的银行借款。

一、常见的筹资方式

筹资方式是指可供企业在筹措资金时选用的具体筹资形式。现在我国企业筹资方式主要有: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利用留存收益、银行借款、商业信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等七种。正确理解与选择每一种筹资的优缺点,将使企业在选择筹资方案时合理规避风险,降低成本,提高筹资效率。

1.吸收直接投资

吸收直接投资,是指企业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润”的原则直接吸收国家、法人、个人投入资金的一种筹资方式。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包括:(1)能够增强企业信誉。吸收投资所筹集的资金属于自有资金,能增强企业的信誉和借款能力,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2)能迅速形成生产能力。可以直接获取投资者的先进设备和先进技术,有利于尽快形成生产能力。(3)可以降低财务风险。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向投资者支付报酬,比较灵活,可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另外吸收直接投资也有一定的弊端:(1)资金成本较高。企业所支付的报酬是与其出资的数额和企业实现利润成正比例关系的。(2)企业控制权分散。如果外部投资者的投资较多,则投资者会有相当大的管理权,可能会造成对企业的完全控制。

2.发行股票

股票是指股份有限公司发行的、 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并据以获得股利的一种可转让的书面证明。发行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筹集权益资金最常见方式。它的优点是没有固定利息负担,没有固定到期日,不用偿还,其筹资风险小。发行股票既可以提高公司的信用价值,同时也为使用更多的债务资金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股票的发行费也较高,股票筹资会增加新股东,容易导致公司控制权的分散。它对发行企业有一定的条件和限制,不是所有中小企业都能用发行股票来筹集资金。

3.留存收益

留存收益是指企业从历年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留存于企业的内部积累。它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生产经营所实现的净利润,包括企业的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两部分。留存收益等于股东对企业进行的追加投资,这种资金的筹集资金成本较低,不会稀释原有股东的控制权。留存收益属于股权资本,能够提高企业的信用地位,增加企业的偿债能力,没有固定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负担,不存在筹资费用。但是,这种方式筹资范围小,资金用途受国家规定的制约。

4.银行借款

银行借款是企业根据借款合同向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需要还本付息的款项。向银行借款是中小企业筹资的最主要方式,因为它方便、快捷、最适合中小企业。银行借款筹资的优点是借款弹性好;资金筹资成本较低;筹资速度快。如果企业遇到意外的财务困境时,还可延期归还;银行借款可利用财务杠杆,这点债券筹资相同。另外它的缺点是必须定期付息,如果企业经营不善的话,财务风险较大;银行为了防止坏账的发生限制条款多;由于办理长期借款的风险较大,银行不愿意发放长期借款,筹资数量有限。

5.商业信用

商业信用是指商品交易中由于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所形成的企业间的借贷关系。商业信用是一种形式多样,适用范围很广的短期资金筹资方式。这种方式不但筹资便利,而且成本低,限制条件少,不足的是商业信用的期限一般较短。而中小企业的规模小、信誉度不高的话,很难形成商业信用,这就要求企业在日常经营中扩大自身的信誉度。

6.发行债券

债券是企业依照法律程序发行的,承诺按一定利率定期支付利息,并到期偿还本金的有价证券,是持券人拥有公司债权的债权凭证。利用债券筹资的成本要比股票筹资的成本低,与股票筹资会分散公司控制权不同债券筹资能够保证股东对公司的控制权,而且债券筹资会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债券有固定的到期日,并定期支付利息,所以筹资风险高。为保护债权人的利益,债券的发行也有较多的限制,对于筹资额也不能无限制增大。

7.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因承租人需要长期使用某种资产,但又没有足够的资金自行购买,由出租人出资购买该项资产,然后出租给承租人的一种租赁方式。融资租赁可看作是资本租赁,租赁是筹资与设备购置同时进行,可以缩短设备的购进、安装时间,筹资速度较快。由于租金在整个租期内分摊,不用到期归还大量本金,财务风险小。根据我国税法的有关规定,租金作为一种费用,可在税前扣除,所以具有抵减所得税的效用。缺点也比较明显,包括资金成本较高,因为在支付的租金当中,不仅包括设备的成本还包括的一定的利润。受融资租赁本身的条件限制,除非在租赁期结束后承租人购买该设备否则设备所有权归出租方。这意味着若不能享有设备残值,将会给承租方会带来机会损失。

二、企业筹资时注意的事项

企业在选择筹资方式的时候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筹资数量,需要注意的是,筹资数量必须与企业的资金需求量成正比,不是筹资额越多越好。企业在确定筹资数量的时候要充分考虑资金的使用成本。(2)筹资成本 由于不同筹资方式的筹资成本大小不同,企业在进行筹资决策时,首先比较各种资本来源的资金成本,不同的筹资方式在资金成本差别和税负轻重程度方面存在差异。(3)筹资机会 企业在资金市场上进行筹资时,要从两个方面把握好筹资机会,包括:一是要确定具体的筹资时间,二是把握计价时机。(4)筹资风险 企业筹资考虑的风险主要包括:企业经营的风险,它是指公司未来经营收益支付息税前利润本身所固有的不确定性风险;资金市场固有财务风险,它是指企业由于筹资原因引起的资金来源结构的变化所造成的股东收益的可变性和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

如果企业筹资时是由多种方式组成的,应按每种筹资方式在整个筹资额中所占比重为权重,分析计算平均资金成本,以确定筹资方案中筹资成本最低的为最佳。企业筹资的财务风险方面要注意的几个问题是:第一,要有正确的筹资方式先择观念,从提高资本结构优化的角度去考虑,选择合适的筹资方式。最基本的原则便是筹资收益要大于筹资成本,时企业盈利的目标。第二,筹资方式的选择要合理安排。每种筹资方式意味着不同的筹资成本和筹资风险。要考虑企业实际情况,正确权衡筹资风险和筹资成本之间的关系,只有恰当的筹资风险与筹资成本相配合,才能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第三,筹资期限的组合方式要合理安排,在遇见的范围内做好还款计划和准备。企业在选择筹资方式的比例时,要按照资金运用期限的长短来安排和筹集相应期限的负债资金。一方面避免企业资金出现闲置,另一方面防止企业因为还款出现现金流的断裂。

中小企业融资难一直是困扰中小企业管理者的一个难题。企业管理者为了能够抓住发展机遇,必须进行快速的决策,机遇稍纵即逝而充分的资金保证是企业的最有利的发展砝码。随着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必将得到缓解。

参考文献:

[1]刘东军.浅谈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会计之友.2005(6).

[2]张智楠.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筹资方式的研究.北方经济.2006(6).

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范文第3篇

关键词:筹资方式;筹资渠道;筹集资金

一、相关概念的界定

企业筹资指企业为了满足其生产经营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从各种不同的途径,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获取其所需资金的行为。一般来说,企业进行筹资活动时,需要结合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来进行综合考虑:

1.筹资规模:筹资规模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筹资的总额,一般与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度相关,也需要与资金需求的时间相对应。

2.筹资成本:筹资成本指企业为了筹集资金而在当期发生的各项费用的总和,包括利息费用,金融机构的手续费等。

3.筹资风险:筹资风险指企业因为借入其它机构的资金而导致的未来可能不能按期偿还其借款以及企业利润的不确定性。企业应尽量降低筹资风险,严格控制负债融资的比率,根据筹资项目的期限长短来合理安排和使用资金。

4.筹资收益:筹资收益指企业运用所筹集的资金进行投资后所获得的收益。只有在企业所能获得的筹资收益大于其筹资成本的时候,这个项目才是可行的。

二、企业当前的各种筹资方式及其特点

企业的筹资方式可分为内部筹资和外部筹资两大类。其中,内部筹资的资金主要来源为企业的自有资金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当中的资金盈余。而外部筹资是企业通过借款、发行股票、发行债券、融资租赁、商业信用、吸收直接投资等方式来获取资金的方式。

1.借款。企业可向银行、其他金融机构和非金融机构等借款来满足其对资金的需求。是目前我国企业最普遍的融资方式之一。向银行借款具有资金成本低的优点,但是银行筹资往往门槛较高,限制条件也较多,更适合大型企业的筹资需求。目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P2P网贷也成为了中小企业筹资的一种可选途径,它相比于银行筹资来说,门槛相对较低,资金获取速度更快,但是融资成本也更高。

2.发行股票。股票指股份公司发行的,用以作为股东持股凭证的一种有价证券,股东都以此凭证获得相应股利。按照股东权利和义务的不同,可将股票分为普通股和优先股。普通股筹具有筹资数量大等优点,但其资金成本相对较高、控制权易分散。而对于优先股融资来说,若相比于债券,它没有到期还本付息的压力;若相比于普通股,其股东的控制权又不会分散。但是这种方式的税后资金成本会高于负债的税后资本成本,并且优先股的报酬是固定的,因此其发行效果不及债券。

3.发行债券。债券是企业按照法定程序发行的含有到期还本付息义务的一种有价证券。此种筹资方式具有资金成本较低、能够发挥财务杠杆优势的优点,但是其筹集资金的数额有限,限制条件也较多。

4.吸收直接投资。吸收直接投资是指企业按照“共同投资、共同经营、共担风险、共享利益”的原则,来直接吸收国家、个人或企业资金的一种筹集方式。它是非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筹集本金的重要形式。吸收直接投资具有增强企业信誉、降低财务风险等方面的优点。但是这种筹资方式的资本成本相对较高,也容易导致控制权的分散。

5.融资租赁。租赁筹资是指出租人按照合同约定在一定的期限内讲财产的使用权转让给承租人,由承租人定期向出租人支付租金的一种契约行为。融资租赁和经营租赁的不同在于,出租人实质上已经将租赁筹资资产的所有权及其相关的风险和报酬转移给了承租方。目前,融资租赁已经成为了我国企业的第二大筹资方式,仅次于银行借贷。融资租赁具有筹资速度快,租赁的资产比直接借款购买的资产从资金角度来看更加快捷、灵活;有助于企业保存其举债能力,因为运用融资租赁方式筹资的企业,其负债并没有增加,资本结构也没有改变。另外,企业还可获得关于税收方面的优惠政策,因为其租金费用可以在税前进行扣除,因此可在一定程度上抵免所得税,使承租企业享受到税收上的优惠。而对于融资租赁来说,租赁成本偏高,利率变动所带来的风险是其所面临的主要缺点。

6.商业信用。商业信用是基于工商企业相互信任的基础上,发生的与商品交易相关联的信用模式。此种方式允许企业延期付款进行赊购。这种筹资方式的优点在于其的便捷性和灵活性以及其运用范围的广阔性。但是这种筹资方式的期限往往较短,限制因素也较多。

三、国内外筹资偏好的对比

根据有关学者的统计显示,目前美国的上市公司,绝大多数偏向于内部筹资(占全部筹资比例的64.1%),其次是发行债券筹资(占比19.3%),然后为银行贷款筹资(占比12.2%),最后才为发行股票筹资(占比0.8%)。

在日本,企业更加偏向于内部筹资和银行贷款的筹资方式,分别占比40.7%和35.3%,发行股票的筹资方式仍然较少,仅为3%。

而在我国,企业明显偏向于外部融资,尤其偏爱以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资金的筹集,内部融资所占比重极少,有时甚至为负值。

四、筹资方式的合理选择

在企业有筹集资金的需求时,会面临众多可选的筹资方案,企业需要根据自己当下的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但是在选择筹资的渠道时,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标准来判断其筹资方式是否得当:

1.寻求最低的筹资成本。筹资成本包括“资金筹集费”和“资金占用费”两个部分。前者是企业一次性支付的费用,即在筹集资金过程中支付的各项费用,如手续费等;后者则属于企业经常性支出的费用,如股利等。因此企业需从这两方面去综合预估资金的筹集成本,可选择组合几种不同的筹资方式,根据各种不同筹资方式的筹资金额在筹资总额中的所占比例来设置每种筹资方式的所占权重,然后通过加权平均数的方法计算出该组合筹资的成本,以便于我们去判断哪种筹资组合方式的成本最低,帮助我们选出最合适的筹资组合方案。

2.尽量降低风险系数。企业选择不同的筹资方式或者不同的筹资组合方式会带来不同的风险系数。比如企业通过借款的方式融资,就需要面临到期还本付息的风险,另外,利息率的高低也会影响其风险系数。例如中小企业若向银行借款,其借款利率会相对较低,而如果选择P2P的网贷模式,则利率较高,需要偿还的利息也就越多,风险系数也会相应增加。企业如果选择发行股票的方式进行筹资,则不需要面对到期还本付息的风险,因此企业需根据所需筹集资金的规模和期限进行组合筹资,在控制成本的基础上降低风险系数。

3.确定合适的筹资规模。企业应根据其具体的资金需求量,合理确定筹资规模,既要避免因为资金筹集的不足,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制约企业的发展;也要防止过度筹资,造成资金的浪费,利息费用的过度支出等。另外,不能一味地降低筹资规模,要考虑资金在未来所带来的收益,也就是要追求效益的最大化,而不是规模的最小化。

五、总结

企业在选择筹资方式的时候,应结合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根据综合成本最低,综合风险系数最小的原则制定筹资方案,优化资本结构。使企业健康、长远地发展下去。(作者单位:重庆人文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雷箐青.企业筹资方式和渠道的比较与选择:现代商业,2013年11期.

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范文第4篇

【关键词】筹资方式;筹资策略;资金成本

筹资是企业理财的起点,是决定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和发展速度的首要环节,是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企业的创建,新产品的开发,生产规模的扩大,进行技术改造等,都需要有资金作铺垫。筹资应遵循以下原则:筹资规模适度化原则,筹资结构合理化原则,筹资成本最低化原则。除了要遵守上述原则,还有必要对筹资方式进行探讨。

一、各种筹资方式的比较

企业筹资方式分为所有者权益资金的筹集方式和负债资金的筹集方式两大类。

(一)所有者权益资金的筹集方式

所有者权益资金是企业所有者投入企业的资本金和企业在生产经营期间形成的留存收益等。所有者权益资金的筹集方式分为: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利用未分配利润。

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是能够尽快形成生产能力,风险几乎不存在,限制条件也较为简易,能够及时的筹措资金,吸收投资的手续较为简单,筹资费用低;缺点是资本成本高,金额有限,容易分散企业的控制权,给企业带来不便容易发生企业动乱。普通股的优点是具有永久性,无到期日,不需偿还,没有固定的股利负担,增强公司声誉,增加公司举债能力;缺点是发行费用较高,资本成本较高,风险较大,要求有较高的投资报酬率,普通股股利从税后利润中支付,不具有抵税作用。未分配利润筹资的优点是避免办理各种筹资手续和节省筹资费用,比普通股筹资成本低、避免财务风险和提高企业信誉;缺点是筹资数额有限,不能大量使用。

(二)债务资金的筹集方式

债务资金是企业债权人按契约借给企业要求按时付息并在到期日归还本金的资金。筹集债务资金的方式主要包括:发行公司债券、金融机构借款、租赁、商业信用、票据贴现。

公司债券筹资的优点是一次性可以筹集到大量的资金,提高公司的社会声誉,发行费用较低,能够发挥财务杠杆的作用,而且不会稀释股东对于公司的控制;但是,债券有固定的到期日,需要定期支付利息,财务风险较高,发行资格要求较高手续复杂,资本成本也较高。借款的优点是筹资速度快、筹资成本低、借款弹性好,借款利息费用固定,具有财务杠杆作用;同时其财务风险大、限制条款多、筹资数额有限。租赁的优点是简便时效性强,到期还本负担较轻,能减少设备淘汰风险;缺点是资金成本较高,不能享有设备残值,固定租金构成经济负担。商业信用的优点是方便、及时、容易取得,节省筹资手续费。如果没有现余折扣或使用不带息票据,则其筹资成本为零;缺点是期限比较短,受商品数量与规模的影响,并局限于企业之间。票据贴现的优点是能缓解企业当前资金紧缺;缺点是受企业规模影响,筹资成本高。

二、筹资方式选择的决策

(一)筹资决策需要考虑的问题

从企业的经营和行业的角度看,企业筹资决策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其一销售额的增长及其稳定性。销售额的增长是企业盈利的基本来源,企业必须保持持续稳定增长的销售额,才能有足够而稳定的偿债能力基础。一般来说,企业必须在销售额的增长超过盈亏平衡的售之后,才能考虑负债。其二,行业特征及竞争状况。在一个容易进入的、竟争激烈的行业,其产品市场、原材料市场波动较大,企业所取得的边际利润变动性就很大,因此负债水平也不可能太高。相反,会用事业类企业由于经营的自然垄断性质,其债务水平是很高的。其三,企业的营业杠杆程度。营业杠杆水平越高,企业经营风险就越大。经营风险水平高的企业,也不可能保持过多的负债。其四,企业的现金流量状况。企业的偿债能力关键取决于产生的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越大,举债筹资能力越强。除此之外还有利率、税收、债务人及信用评级的态度等因素。

(二)企业最佳筹资方式的选择分析

现代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不同的比较标准,必然有不同的评价,而且不同筹资方式特点各不相同,所以企业在选择筹资方式时,应根据生产经营的需要灵活而又合理地进行选择,在选择应考虑筹资成本的高低、筹资时机的把握、筹资风险的衡量、筹资收益的大小等等。下面主要就企业规模的大小来分析筹资方式的选择。

由于企业规模的大小不同,因而各自所需的资金数额多少亦不相同,而不同的等资方式所能提供资金的数量也有一定的额度,故而不同规模的企业在选择筹资方式时的顺序亦不相同,同时不同规模的企业选择筹资方式时应视资金的具体用途来进行。一般来说,大型企业由于大量需要生产资金,且其资金主要用于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产品及技术改造等方面,因而在选择筹资方式时,应选择能够提供大量资金且期限较长的长期筹资方式,比如长期借款、债券、股票等筹资方式。而小型企业由于其资金的需要量相对较少,并且其资金主要投放于短线产品,或满足短期资金周转的需要等,因而应选择机动灵活的短期筹资方式,比如短期银行借款、商业信用等方式。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大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均可视资金的具体需求和用途的不同,选择不同筹资方式。

三、总结

企业筹资决策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管理工作,企业筹资方式的选择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它直接决定了企业的资本结构、资金成本。虽然企业的筹资方式选择要受到企业自身特点以及许多行业政策的制约,但是通过分析企业筹资的原则、各种筹资方式优缺点的比较,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对资金的需求特点,依然能够得出一些一般性的结论。通过这些结论指导企业的实际筹资工作,能使企业在纷繁的因素中保持理性的原则,做最有利于企业的筹资选择。

参考文献:

[1]乔世震,王满.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8990

[2]史t斌.企业筹资风险管理分析[J].管理研究,2014,2:3334

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范文第5篇

[关键词]静态集聚 动态集聚 格兰杰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369(2008)5-0036-07

FDI对东道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动态过程,我们也发现FDI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确实具有一定程度的互动效应,区域经济发展与某些特定的行业发展又有莫大的关系,即某地区的行业集聚情况与FDI的区域集聚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关系,二者到底有何关系,笔者将借鉴动态和静态集聚指数做实证分析,以期得到两者在实际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何种关系,以及特定区域内本土企业的行业集聚程度会限制还是会促进FDI的吸收。

模型介绍

表格中提及的产品静态集聚指数和动态集聚指数具有不同的意义。静态指数反映的是一种产品在某地区的现有生产能力和产量占全国的比重,是衡量目前产品生产分布的存量指标;动态集聚指数则是反映一种产品在一定时间段内向某地区的集聚速度,体现产品生产的区域转移方向和速度。综合考察静态集聚指数和动态集聚指数可以分析出产品在全国范围内的转移和集聚趋势。

本文选取实际利用外资量(FDI)这一指标来计算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指数,选用某些省份某些行业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计算分行业的产业集聚指数。

实证分析

1、FDI行业集聚实证分析

由于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多达32个(不含港澳台地区),各地统计指标、口径不尽相同,暂时还不具备条件对所有地区的所有产品进行区域集聚指数分析。本文按照地理上相互接近、社会经济联系较为密切以及区域特点具有较大相似性等特点,大体上从全国七大区域中选取部分具有代表性的省份和产业进行研究,详细如下:①北部沿海地区,包括辽宁、北京、和山东;②中部沿海地区,包括江苏和浙江;③南部沿海地区,包括福建、广东;④长江中游地区,包括安徽;⑤中北部地区(本文未选取其中省份);⑥西南地区,包括贵州;⑦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这七大区域的划分,与传统的行政经济区的划分方法有所不同,因为其照顾了三大地带的完整性。我们根据这七大区域的特点及经济发展程度分为二组:①东部和北部相对发达省市:包括江苏、浙江、山东、福建、辽宁、广东、北京;②中部地区:包括安徽;③西部欠发达地区:包括陕西、甘肃、贵州。为了保持所选择产品统计数据的完整性,本文以省和直辖市为基本区域单位,选取2001年和2005年各主要产业的统计数据,利用上述设计的产业区域集聚指数模型,分别计算出各种产业的静态和动态区域集聚指数:

(1)FDI的静态集聚指数(2005)、动态集聚指数(2001-2005)。

(2)组内比较。(a)东部和北部相对发达省份。从静态集聚指数看出,该组内各省份各行业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量占全国各产业外商直接投资总量的比例足最大的。但从动态集聚指数可以看出,各产业集聚趋势又有所不同。

从全国各产业的(2001-2005)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速度指标,可以看出从外商直接投资额的角度看农林牧副渔业,采矿业,电力、燃气及水生产与供应业及建筑业为收缩性行业,批发和零售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等为扩张性行业。

浙江省:除农林牧副渔业和采矿业向外扩散以外,其他产业都是向浙江省集聚的,尤其是房地产业、科研、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其集聚速度明显高于同等发达程度的其他省份。

江苏省:除采矿业向外扩散以外,其他主要行业均呈集聚态势,但我们看到其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和科研增速非常缓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看作其是缓慢向外扩散的,然而其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集聚速度是相当迅速的,水平与浙江大体相当,明显高于其他同等发达省份。

广东省、福建省:作为中国对外开最早的省份,广东、福建两省利用外资的存量已经很大,然而从其动态集聚指数看,其发展似乎遇到了瓶颈,这两省农林牧副渔业、电力业、建筑表现为集聚,两省的制造业、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的发展速度明显放缓,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现为缓慢向外转移,科研方面增速也放慢,房地产业在全国扩张的大形势下,其增速明显落后于同等发达程度的其他省份。

北京、辽宁省、山东省:虽都处于中国北部的沿海地区,但各省的差别很大。辽宁是改革开放之初的发达省份,但其经济总量水平在全国的位次逐渐后移,从之前的第三名到现在的第八名,经过20年的发展,其目前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速度还是比较缓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从动态集聚指数看,其大部分产业包括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建筑、房产、商业和服务业均呈向外扩散趋势,辽宁的外资使用效率极需加强。而山东则是另一番景象,呈现一片繁荣的发展态势,农业、采矿业、制造业、房地产业均呈集聚态势,但其科研、商业、电力产业却呈缓慢增长态势或是向外扩散态势,说明其主要外资流向工业,第三产业引资情况不是很乐观。北京作为首都,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较早的城市,其发展历程与广东有相似之处,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从目前来看,由于其城市地位的转变,从经济重心向政治文化中心转变,其各产业的集聚或扩散状况都很缓慢,变化不是很大。

(b)中西部地区比较。在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的指引下,中西部地区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但从静态集聚指数可以看出,其存量水平相对还比较低,潜力还很大。

安徽省:虽有部分城市地处长江沿线,但总体上安徽还是中国的内陆省份。由于长三角地区的工资水平、土地价格已不断攀升,作为地理上毗邻江苏的安徽,成为了外资产业转移的优先考虑对象,从动态集聚指数可以看出,其商业服务业、制造业、房地产业集聚趋势相当明显,尤其是房地产业。

陕西省:作为西部地区的核心省份,陕西在区位上又靠近中部地区,加之其自然条件、基础设施等明显优于西部其他省份,所以其也是西部大开发受益较大的省份,其引资速度加快;从动态集聚指数看,其商业服务业、房地产业、制造业、科研、农业都呈明显的集聚态势,采矿及电力呈扩散状态,说明其引资结构在逐渐升级,行业范围也更为宽广。

甘肃省:由于其地理自然条件较差,总额和各产业基本呈扩散态势,虽然西部大开发政策有所

倾斜,但收效不大,其投资环境问题和基础设施问题应该是主要因素。

贵州省:2001-2005年的引资状况发展良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制造业、采矿业、建筑业均呈集聚状态,但房地产业和科研在全国呈扩张态势的情况下,其发展反而呈向外扩散态势。

总体而言,从静态指数和动态指数综合观察可以看出,在沿海地区内部,南部沿海地区所占的比重正不断下降,而中部和北部沿海地区所占的比重则正迅速提高。在改革开放初期,由于我国吸收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来自港澳地区,因此在地区分布上高度集中于以珠江三角洲为核心的南部沿海地区;1983年以后,由于国家政策的倾斜和长三角地区的投资环境的改善,南部沿海地区减少的外商投资份额,约有一大半以上转移到了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地区,有15%左右转移到了以京津唐为中心的环渤海湾地区,而转移到广大中西部地区的仅有16.4%。

(3)组间比较――东中西部三大地区的比较。目前,西部地区所吸收的外商投资额仍基本上维持在改革开放初期的水平,中部地区的外商投资额近几年发展迅速。如果以全国各地区平均增长率为基准,由2001-2005年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来看,东部地区的珠三角地区增速缓慢,长三角地区依然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中部地区和西部靠中部地区增速开始加快,广大的西部地区增速依然非常缓慢,北部沿海地区增速缓慢。这说明,从某种程度上讲,在国家政策的有力推动下,外商在大陆投资有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扩散的趋势,但是其不会跨过中部地区直接投资于西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的推进也是按一定区位逐步进行的。

2、行业集聚的实证分析

(1)分组方法与FDI分组方法相同。

(2)组内比较(a)东部和北部相对发达省份。从静态集聚指数可以看出,这一组省份国内生产总值依然占有全国的较大份额,但就与其它省份的份额差异而言,不如在外商直接投资中的份额的差异性显著。从2001-2005年全国各行业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看,所选取各行业均呈快速发展的态势,其中以电力、燃气等的生产与供应业和采矿业发展最为迅速,其次就是制造业、农林牧副渔业和房地产业,总体上来说,各产业均呈扩张态势。

浙江省:采矿业呈明显扩散态势,农林牧副渔业和批发零售业,甚至制造业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因而呈相对扩散态势,即其虽然还在发展中但发展速度明显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他产业均呈快速集聚态势,其中以建筑业、房地产业、电力燃气等的供应业发展速度最为迅速。

江苏省:各主要产业除农林牧副渔业和房地产业发展速度缓慢呈相对扩散态势,其他行业都动态集中趋势明显,房地产业为何会呈相对扩散态势,而建筑业却高度集中,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研究。

福建省、广东省:该两省虽为邻居,但其经济发展情况却大相径庭。从总体来看,福建省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广东省则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从行业看两省制造业、批发零售及餐饮服务业、房地产业均呈集聚态势,农林牧副渔业、电力燃气等的生产与供应、建筑业呈扩散态势,两省的情况与FDI的集聚趋势似乎有一定的呼应。

北京、辽宁省、山东省:虽然北京的定位逐渐转型,但由于其基础好、人力资源丰富等原因。可以看出其各行业的发展依然强劲,除了农林牧副渔业和建筑业呈相对扩散态势外,其他产业均呈集聚态势。辽宁的发展比较令人担忧,其2001~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显示其除了建筑业呈现集聚态势外,其他产业均呈扩散态势。而山东的特点则较为明显,建筑业集聚速度惊人,制造业、批发零售餐饮住宿业是呈集聚态势的,其他行业发展则相对缓慢。

(b)中西部地区比较。安徽省:作为山东、江苏的邻居,安徽虽地处中部,其发展势头却逐渐显现,制造业、采矿业、电力燃气的生产与供应业快速扩张,呈地区集聚的态势,农业、房地产业、建筑业则不像东部沿海省份那样火热。

陕西省:作为位于安徽以西,甘肃、贵州以东的内陆省份,陕西的采矿业、批发零售和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发展比较迅速,这与其资源丰富、地域广阔有很大关系,制造业等其他行业发展依然不足,呈扩散或相对扩散态势。

甘肃、贵州:两省则是大部分行业处于扩散态势,两省的房地产业都处于集聚态势,贵州的情况好于甘肃省,贵州的采矿业和电力燃气供应业也开始呈集聚态势。

(3)组间比较。国内生产总值的集聚与分散的地域分布趋势不像外商直接投资的地域转移趋势那样明显,但可以看出两种集聚呈现一定的呼应关系。两者是否呈现一定的因果关系?如果总体呈现因果关系,那具体到行业是否这种因果关系也存在呢?根据相关研究和前人经验总结,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空间布局的主要原因是要素禀赋,某一地区的要素禀赋决定其适合于什么样的产业,尤其是那些生产条件受自然资源约束的行业。另外人才集中、劳动力的集中、地方需求的差异、政策法律因素等都会造成地区产业的集聚或分散,各种因素或增强或抵消,造成各行业的发展趋势从数据上看不太符合“东一中一西”的发展趋势,但总体趋势没有改变。

格兰杰因果检验及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为了考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与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及外商直接投资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引入了格兰杰(Granger)检验法。其优点在于能够根据其中一个变量前期指标和滞后效应,从影响对方程度大小上判断它们之间相互影响的因果性。本章将以江苏省为例,从行业角度研究各行业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如果存在因果关系,则继续研究谁为因、谁为果。

1、数据来源

本文择取了自1997年至2005年间的中国三个行业国内生产总值、外商直接投资以及1998年至2005年江苏省相应行业的外商直接投资和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变量;其中中国外商直接投资的数据和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数据来自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分行业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外商直接投资额来自《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江苏省的数据来自《江苏统计年鉴》,数据均经过合并等处理。

本章所采用的研究指标的参数解释如下:GDP表示中国国内生产总值,FDI表示外商直接投资,FDIJ表示江苏外商直接投资,GDPJ表示江苏的国内生产总值,1代表农林牧副渔业,2代表建筑业,3代表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

2、格兰杰因果性检验模型

建模原理:根据变量本身的前期指标和滞后效应,从影响对方程度大小来判断它们因果性的存在性。

本文分别对GDP和FDI、GDPI和FDⅡ(农林牧副渔业)、GDP2和FDI2(建筑业)、GDP3和FDI3(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GDPJ和FDIJ、GDPJI和FDUI(农林牧副渔业)、GDPJ2和FDIJ2(建筑业)、

GDPJ3和FDIJ3(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进行了格兰杰因果性检验,选取滞后二阶。用EView5.0软件得到的回归结果如下表所示。

结果分析:①通过格兰杰因果性检验显示,外商直接投资与中国的经济增长有着很强的互为因果关系,FDI是产业集聚的形成原因,产业集群也是形成FDI的集聚原因。②从分行业的情况看,结构就不很明显了。由GDPI和FDⅡ,GDP2和FDI2,GDP3和FDI3这三对变量的关系看出,有的行业因果关系很强,比如行业1,有的行业因果关系不强。有的呈单向因果关系,比如行业2和行业3,有的则呈双向因果关系。③具体到江苏省来看,GDPJI和FDIJI,GDPJ2和FDIJ2因果关系较弱,GDPJ3和FDIJ3因果关系比较显著。④从以上结果可以看出,虽然从全国范围总量上看GDP和FDI的因果关系十分显著,但具体到各个单独的行业,因果关系就不这么明显了,更进一步具体到某个省份某个行业,这就因果关系就显得更为微弱了。

结论与启示

对于格兰杰因果检验的结果,笔者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来解释:

(1)从微观角度看,由布坎南的俱乐部理论解释,由于公用性导致个人的收益性,占有者排他性引起拥挤性,所以产业集聚只能是有限集聚。从行业来看,FDI的集聚到了一定规模就要扩散,而生产总值不会因为某地区的FDI扩散就降低。从现实经验来看,硅谷的软件园、加利福尼亚的多媒体、台湾新竹的工业区等、我国的绍兴轻纺民营企业群落、义乌的小商品民营企业群落、海宁的皮革民营企业群落等,这些都是本土企业集聚的典型,一定程度上的本土集聚对FDI的再进入可能形成一定的排斥力。

(2)从区域经济学角度而言,产业关联的实质是产业间获得外部集聚经济利益过程的空间联系。由于空间具有等级性和层次性的特点,所以在不同的空间地域,经济活动中产业关联具有不同的特点。在特定区域,产业集群具有独特的产业关联特点,产业集群结构特征也独具特点。

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范文第6篇

关键词:FDI;技术溢出;工业部门;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4-0051-02

一、技术溢出效应的文献综述

新经济增长理论表明了技术进步已经成为影响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大量的实证研究和各国的经济实践也证实了这一点。Helpman研究指出,一国技术变化往往不是来自本国研发,而是国外技术转移、溢出的结果,其中,外商直接投资(FDI)已经成为国际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对于FDI技术外溢效应的分析,国外学者起步较早。国外关于FDI外溢效应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逐渐定型。众多学者中,有的利用截面数据,有的利用时序数据,还有的利用面板(panel)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关于技术溢出的结果主要有以下几种结果。

Caves分别检验了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FDI技术溢出效应。他选用两个国家在1966年制造业的行业横截面数据,发现在加拿大制造业中,当地企业的利润率与行业内的外资份额正相关,而在澳大利亚制造业中劳动生产率与行业内的外资份额也呈现正相关。因此他认为,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制造业中存在着FDI的正技术溢出效应。

在对英国制造业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中,Driffield都没有发现FDI存在技术溢出效应。Driffield运用英国制造业1989―1992年间的行业面板数据,研究了跨国公司通过投资、产出以及R&D的技术溢出效应,Driffield没有发现任何投资、产出以及R&D能带来溢出效应的迹象。

由于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才开始改革开放,因此,对于FDI的研究相对较晚,关于技术溢出的研究甚少。开始研究还主要集中在理论上,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渐深入,FDI的引进慢慢增加,对于FDI技术溢出的研究开始上升到实证上。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主要放在省市、行业和企业层面来进行研究。

沈坤荣利用1996年29个省、市、自治区的外商直接投资总量与各省的全要素生产率作横截面的相关分析,得出FDI占GDP的比重每增加一个单位,全要素生产率就可以提高0.37个单位的结论。何洁建立了内、外资部门的生产函数,使用1993―1997年28个省、市、自治区的工业部门连续5年共140组相关数据进行回归,且把28个省份按经济发展水平分为“越过经济发展门槛”与“未达到经济发展门槛”两组。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各省市工业部门中都存在明显的外溢效应,而且在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这种外溢效应越大。

张建华等利用广东省内的行业数据进行的研究表明,FDI在行业内的技术溢出效应还不明显。包群、赖明勇在《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与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一文中通过建立内生化的增长模型,协整分析的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虽然促进了我国的技术进步,但这一作用主要是通过外资企业自身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效果并不明显。

FDI的技术溢出效应一直是理论界的一个研究热点,政府、理论界和实业界均对此提出了大量的研究和推广工作,对辽宁省的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效应的研究对辽宁省引进FDI的导向作用非常重要,FDI是否对辽宁省技术进步起到了关键作用,需要我们来研究,本文就是希望通过研究辽宁省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果,分析影响这种效果的原因,通过本身的改进,促进技术溢出,促进技术进步。

二、模型的设立

在研究方法上,目前国内有关FDI技术外溢的实证研究所建立的计量模型大多是借鉴Feder (1982)的研究思路,区分国内和国外两个经济部门。并以两个部门的生产函数为基础推导出最终的计量方程,如何洁(2001)、汪立鑫和曹江(2000)、张兆杰(2000)等。这一建模方法的优点在于较好地突出了外资与内资的差异性,阐明了FDI外溢效应的原因。本文进一步将FDI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分为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两类:(1)外资企业技术进步的直接效应指外资企业相对国内企业的要素生产率优势的提高。外资企业较高的要素生产率将直接带动东道国技术进步。(2)间接效应是指外资企业对国内企业的技术外溢。

我们借鉴Feder的研究思路,把辽宁省的整个经济区分为外资部门和内资部门两部分,每个部分的生产过程都可以用一个生产函数表示。通过建立一个能测度外资影响的内资部门的生产函数来分析FDI对辽宁省的技术溢出效应是否存在。以Yh表示内资部门总产出,Kh、Lh分别表示内资部门的资本存量与劳动力数量,以Kf表示外资部门的资本存量。

在进行参数估计时,我们具体采用了如下对数回归模型:

LnYh=?坠+αLnKh+βLnLh+γLnKf+μ

其中,μ是残差项。在下面的计量经济分析中,外商直接投资的技术溢出系数Y是我们研究的主要对象。如果Y>0,而且从统计意义上看是显著的,则说明FDI对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技术外溢作用;如果Y

三、数据的选取

对于辽宁省技术溢出效应的分析,本文选取宏观经济大环境相似的2000―2008年为数据取用区间,全部数据来自《山东统计年鉴》。

在产出、资本存量、劳动投入这一个变量中,有关外资企业变量的具体数值由港澳台投资企业与外商投资企业该变量的数值之和来代表,有关内资企业变量的具体数值有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工业企业,该变量的数值与外资企业该变量的数值之差来代表。在变量的具体数据选取中,对于产出,用“工业总产值”或“工业增加值”来代表。对于资本存量,由于我国长期以来采用与西方国家不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因而很难找到西方经济意义上的资本存量。在以往的实证分析中,往往采用固定资本净值年平均余额加上流动资产年平均额来代表资本存量。然而这一资本变量忽略了除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之外的其他资产形式,尤其是企业的无形资产。而一方面无形资产正是内资与外资质量差异的关键所在,因为特定的生产技术总是存在于某种资产中并通过各种资产的共同作用发挥出来。另一方面,有些合资企业的外方投资采取的是以专利权等无形资产作价入股的形式。因此,本文采用“资产合计”来代表企业资本存量,以求更准确地描述内资与外资的差异,以及由此产生的外溢效果。该值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资产,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及递延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等。对于劳动投入,我们用“全部从业人员人数”来代表。

四、实证结果及结论分析

FDI对辽宁省工业行业间技术溢出效应的实证分析,运用SPSS11.5进行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此表是方差分析表(即F检验表),该表第一列给出了总变差的来源:Regression为回归项,Residual为残差项,Total所对应的变差是上两项变差之和。Df为自由度,Regression行对应的自由度是k-1, Residual行对应的自由度是n-k, Total行对应的自由度是k-1+n-k=n-1;Mean Square为方差。最后一栏为F值显著性概率。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变量劳动力t值为1.068,未通过检验,将其剔除,当F的显著性水平小于等于0.05时进入方程,当F的显著性水平大于等于0.1时剔除。运用软件再次回归,得结果如下:

aDependent Variable: Y说明:此表是回归系数表。B为回归系数非标准化的回归系数 ,Std. Error为的标准误差 ,BETA为标准回归系数,t表示T,Sig表示显著水平。因此最终得方程为:

LnYh=-7.857+1.380LnKH+0.574LnKf

-2.1092.4072.626

上式各变量前的数字代表相关系数,括号内的数字代表t检验值。查表可知,该模型通过t检验,R2=0.982,表明模型的拟和效果很好。

如上回归结果所示,外部资本系数为0.574,t检验值为2.626,表明外资与辽宁省技术进步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由此可知,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其较高的要素生产率,通过直接效应促进辽宁省的技术进步,表明辽宁省的FDI产生预料中的技术外溢效应,促进了省内企业的技术进步。从回归结果我们还可以看出,国内资本投入的相关系数为1.380,t检验值为2.407,表明省内资本投入与辽宁省技术进步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相对而言,省内资本投入比外商直接投资更能够促进辽宁省的技术进步。

参考文献:

[1] 江小涓,李蕊.FDI 对中国工业增长和技术进步的贡献[J].中国工业经济,2002,(7).

[2] 沈坤荣.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稳定增长[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 何洁.外国直接投资对中国工业部门外溢效应的进一步精确量化[J].世界经济,2000,(12).

[4] 保罗.克鲁格曼.国际经济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范文第7篇

【关键词】筹资管理;银行存款;企业投资

1.银行存款

1.1活期存款

在活期存款中,企业可以与银行钦定存款协议,在活期存款的账户超过约定额度之后,超过额度的部分可以享受协议存款利率。因此可以看出,在期限相同,且存款期间无增加、减少存款的情况下,当企业与银行签订存款协议时,不仅存款额越大,获得的利息越高。因此,在同等利率和期限下,如果存款额不变动,大企业由于可以存入更多的钱,从中获得更高的利息。而小企业则可能因为拿不出足以享受协议利率的钱而只能等到极低的利息。

1.2 定期存款

在定期存款中,利息的计算公式为,本息合计,如果约定自动转存,利息加入原存款,就相当于计复利,本息合计。在以上式子中,I为利息,P为本金,N为存款期,i为利率,F为本息和,n为采用该种定期存款的次数。从公式中可以看出,在采用同种定期存款,并且使用次数相同的情况下,存款本金P越大,最后获取的本利和F越大。大企业由于能存入更高数目的金额,可以获得比小企业更高的本利和。

2.筹资管理

2.1股权筹资

企业筹资是企业为了满足经营活动、投资活动、资本结构管理和其他需要。股权筹资包括吸收直接投资、发行普通股筹资和留存收益筹资。一般来说,由于使用留存收益的资本成本低,没有筹资费用,公司会首先采用留存收益筹资的方式获取资金,但是由于这种方式能够提供的资金有限,企业仍然需要从吸收直接筹资和发行普通股筹资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进行筹资。两种筹资方式特点的比较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当企业不急需资金进行生产经营时,发行股票可以筹集更多的资金。并且发行股票在其资本成本、产权交易等方面也更有优势。在实际的企业经营中,大企业由于资金实力雄厚,能够通过发行股票来获得小企业无法获得的大量资金,用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因此从股权筹资的筹资能力来看,企业在这一点上能获得比小企业更大的利润。

2.2债务筹资

债务筹资主要包括银行存款、发行债券和融资租赁,同时它可以利用财务杠杆。企业在进行债务筹资时,负债总额和利息率是固定的,不会随息税前利润的变动而变化。财务杠杆系数,EBIT 为息税前利润,I为利息率与负债总额之积,即利息。由于I固定不变,由该公式可知,当息税前利润变动时,不同股每股受益的变动幅度大于息税前利润的变动幅度。因此如果负债带来的预期收益高于债务成本,则可以通过举债经营得到财务杠杆的正效益。假设有A、B两个企业,两家企业情况如表2所示。

将上表数据带入财务杠杆系数公式可知,A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为1,B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为1.43>1。当经营状况由坏变好时,A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了300%,息税前利润增长了300%。B公司的每股收益增长了1200%,息税前利润增长了300%。

A公司没有任何债务,而B公司则有1000万元的债务,由此可见,在息税前利润同比例变动下,负债的公司的每股收益有更大的增长。大企业与小企业相比,公司本身的偿债能力更强,因而负债经营为它带来的财务风险更小,因此,大企业可以更经常地荣国债务筹资来利用财务杠杆获取更大的利润。

现在考虑另外一种情况。由于财务杠杆系数,则当负债预期收益高于债务成本I时,有。该式表示,在其他量不变的情况下,债务成本I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大,即财务杠杆效应越大。假设有B、C两家企业,他们的财务状况如表3所示。

由表3数据带入公式可知,B企业财务杠杆系数为1.43,C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为2.5。当经营状况由坏变好时,B公司等等每股收益增长了1.74元,息税前利润增长了240万元。B、C两公司的负债金额相同,但是C公司要支付的利息高于B公司。因此,在息税前利润同等幅度增长下,债务成本高得公司的每股收益有更大幅度的增长。大企业与小企业相比,能够负担更多的债务,因此财务杠杆的作用更大,可以借此获得更大利润收益。

2.3 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由于具有限制条件少,可延长资金融通的期限,财务风险小,无需大量资金就能迅速取得所需资产的优点,因此小企业也能较好地利用这种方式进行筹资,在这一点上它与大企业的区别并不大。

3.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主要分为间接投资和直接投资。

间接投资的方式主要有购买债券和购买股票。大企业相对于小企业而言,有更多的资金去投资证券,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利润。当企业投入的资本足够大时,可以通过购买债券建立能永久获得固定收益的基金项目。比如某企业想设立永久性员工奖金,每年计划颁发10万元的奖金。为了建立奖金基金,该企业购买了年利率为5%的国债,则根据永续年金的相关公式(P为该企业需要购买国债的总金额现值,A为每年要颁发的奖金,i为国债利率),该企业需要购买国债的总金额为2000000元。从上述例子可知,只有投入的资本达到足够大的规模,企业才能从永续年金中利润。一般来说,只有大企业才能拿出足够量的金额,小企业在这一点上是办不到的。

从投资组合来看,由于证券投资具有风险,因此企业需要通过资产组合来分担非系统风险。

众所周知,随着资产组合的数目逐渐增多,非系统风险会随之逐渐降低,但当资产组合的数目达到20时,随着资产组合的数目的增加,非系统风险很难再降低。系统风险是由影响整个市场的风险因素(如: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动,国家经济政策的变化,税制改革,企业会计准则达到改革,世界能源状况,政治因素等)产生的,企业无法通过资产组合来清除。因此对于企业来说,使用20种资产组合时风险最小。对于小企业而言,他们没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如此众多数目的资产,因此它们会承担比大企业更高闹的风险,更容易因为不恰当的证券投资亏损。

4.总结

综上所述,在市场经济中,小企业相对于大企业而言盈利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另外,从以上结论我们还可以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和发展中,要重视自身资本的积累,重视财务杠杆的利用,通过财务杠杆来扩大自己的收益,重视资产组合的多样化来分散风险,通过这些手段,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的优势。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财务管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0

吸收直接投资的优点范文第8篇

关键词:先管理;后会计

财务管理是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的筹资活动,投资活动,营运资金的管理和利润分配的活动,财务会计是在财务管理的基础上进行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没有财务管理的筹资,投资,营运资金的管理,利润分配的活动,就没有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他们之间是先后的关系。

首先要明确企业开展经济业务活动首要是筹集资金,企业之所以要筹集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是要满足企业设立的需要和经济活动的需要。作为企业成立的前提,筹资资金是企业财务活动的起点,其他的一些活动都要以这项活动为基础。公司成立了,就要满足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需要,而且这项活动是经常性发生的,这些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都或多或少的有一些到期债务需要偿还,如果债务到期企业现金支付能力不够,便产生了筹资行为,筹资的另一个目的是调整资本结构的需要。找钱的方式很多,关键是企业要根据自己企业的特点来筹集,可以采用权益筹集资金(吸收直接投资,发行普通股,发行优先股,发行可转换债券,认股权证),负债筹集资金(发行债券,长期借款,融资租赁,短期借款,商业信用)等方式。采用权益资金的优点是不用还本付息,形成企业自有资金,所有权归属所有者,所有者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取得收益并承担一定的责任,企业在经营期间可以长期占用,所有者无权以任何形式抽回资本,企业没有还本付息的压力。负债资金,只能在约定的期限内享有使用权,并附有按期还本付息的责任,筹资风险大,债权人有权索取利息或要求到期还本,但无权参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也不承担企业经营风险。筹集到了资金在财务会计中我们要按照会计准则的要求进行确认,确认是债权人的还是所有者的,所以没有财务管理的筹资活动,我们财务会计就无从确认经济业务活动。

其次筹资活动是财务活动的起点,钱筹集来了,目的就是要进行投资活动。投资活动也就是花钱的过程。投资是一项很复杂的经济活动,为了加强管理和提高投资收益,我们要对投资进行分类,有直接投资或间接投资,对内投资或对外投资,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有价证券投资,期货与期权投资,信托投资和保险投资等多种形式。在投资过程中我们要计算现金的流出量,流入量,现金的净流量,我们要把钱花在我们确认可行的投资项目上,投资影响的周期比较长,数额又很大,牵涉企业生死存亡的事情,我们要进行合理的计量,计量就是财务会计中的内容,什么是计量呢?就是根据一定的计量标准和计量方法,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确认和列示会计要素而确定其金额的过程。要确定我们用什么样的计量对象进行计量,具体使用什么样的标准量度,一般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计量的方法可以采用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我们可以根据会计准则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计量的基础是建立在花钱的基础之上的。没有财务管理的投资,我们财务会计就无法计量。

再次,营运资金的管理活动在财务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营运资金有效的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企业资产的收益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资金的风险。主要处理好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存货管理。要计算最佳现金持有量,要对现金进行日常管理包括现金回收管理,现金支出管理和闲置现金投资管理。应收账款管理是营运资金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应收账款会直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一个企业如果单纯追求利润而盲目的赊销,就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就会产生大量的坏账,所以我们要完善应收账款管理体系,存货在流动资产中所占的比重比较大同时它是流动资产中流动性最差的资产,企业持有的存货量一定要满足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所以企业要计算最佳存货持有量,存货管理水平的高低,对企业生产经营的顺利与否具有直接的影响,并且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收益,风险和流动性的综合水平,因此,存货管理在整个营运资金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这三项管理中就是要我们管好自己口袋中的钱,怎么管,如何管,就是我们财务会计中要做好记录,什么是记录呢?会计记录是会计基本程序之一,它是将经过初次确认而经过会计系统的经济交易或事项,根据会计计量确定的各要素的货币数据,按照复式记账原理,采用文字和数据叙述的形式在预先设置的账户中记录,反映,他是会计核算的重要环节。通过会计记录可以对价值运动进行详细的量化,也可以对你提供的数据尽心初步的加工,分类和汇总。只有经过会计记录这个基本程序才有可能最终行成有助于各项经济决策的会计信息,记录的过程也就是计算和运算的过程,因为记录过程离不开计算和运算。所以没有财务管理活动的营运资金管理过程就没有财务会计的记录过程,财务会计的记录是在管钱的基础上的,记好我们花的每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