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儒家思想的劣根性

儒家思想的劣根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儒家思想的劣根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儒家思想的劣根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人性 理性 洞穴 解放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2.08.011

人不能称之为人,直到有了人性。亚当与伊甸园的一切没有本质区别,直到他的肋骨偷吃了禁果,有了一双辨别善恶的明眼,同时也有了所谓的人性。

有了人性,就区分了人与其它动植物。有了对理性的趋近与追逐,就了某种意义上的羞耻心,也就划分了人的具体种类。诚然,在中西方文化中,人性是有差别的。虽然很多人支持中方性善论和西方性恶论的划分,但我个人认为人心不止净善或净恶的一层,只不过是由于种种外因的束缚或羁绊表现出不同的外在形式而已。中国由于长期儒家思想主导,人性是由道德与礼教束缚的,而西方,人性是由理性支配的。在这一点上,理性支配比强加的道德与礼教更显主动与积极。因为强加的时间长了,连我们自己也分不清强加的意义了。

特洛伊和关羽的英雄形象的区别,就在于特洛伊这个英雄人物形象更具人性,这也是西方英雄人物的共性。而关羽,则是一个被近似神化了的英雄,虽然也有七情六欲,但大多由于儒家道德与礼教等的束缚而被潜移默化。中国的传统人性,在后天的教化中,虽然被“化”,却也或多或少在接近“伪”,接近人性的迷失。传统与道德相比之与理性,近乎类似于今天法律制度,是靠束缚与条条框框在“吃人”,吃的不是人而是人性,因为传统与道德追求的不是人性,而是神性。而在西方基督文化中,讲求的是原罪与救赎,西方文化认为人生来是为了自身的原罪与劣根性赎罪的。西方的人本主义,实质上是在认同人的多样性与复杂性的同时信任人的发展性。在这一点上,可以说东方人性文化,几乎是很欠缺与滞后的人性文化。

人是分为肉体和灵魂的,在某种程度上来看,肉体是趋恶的,灵魂是趋善的,所以说人是一半魔鬼一半天使的结合。由于肉体的欲望不断膨胀,肉体必定向恶,正如《冒牌天神》中的男主角,权利与欲望成正比地膨胀,最终在他得到了绝对自由的同时也丧失了自我。叔本华的钟摆理论正很好的解释了人的欲望,无论站在天平的哪一端,都将是痛苦或无聊。正是由于人的欲望,所以有了禁欲,然而有时这“禁”就像伊甸园的禁果,越禁越容易引起欲望,由于得不到的痛苦。所幸的是,灵魂是向善的,有对于类似神气的理性的追求,来帮助肉体得到救赎,正如西方基督文化中的自我救赎直到自我解放。

《楚门的世界》,就是一个自我解放的过程,同时也是找到人性与解放人性的过程。在《理想国》第七卷,柏拉图作了一个著名的比喻,人们一般称之为“洞穴喻”。当洞穴里的囚徒将影子当作真实的东西,将回声当成影像所说的话时,他们以为这面壁的倒影就是整个世界。当有人走出洞穴并习惯了光明,见到了真实的世界时,他会庆幸自己在认识上的变化而对洞穴里的同伴表示遗憾。他既已见到了事物之本身,便宁愿忍受任何痛苦也不愿回到洞穴过囚徒生活。然而,如果他复回洞中,那些同伴不仅不信其言,还会觉得他到上面走了一趟,眼睛就坏了不能对“影像”如从前那样辨别了。洞里洞外就构成了另一个楚门的世界。从不知道自己的被“议程设置”,活在洞穴的影像中,直到解放了自我,走出了洞穴。这是楚门人性解放的过程,也是整个人类人性解放的过程。然而洞穴里的一切,都仍然在那片黑暗影音世界里自娱自乐,没有光明,也没有痛苦。

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名叫亚当。耶和华神在东方的伊甸园立了一个园子,园子当中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耶和华神吩咐亚当说,园子中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因为你吃的日子必定死。耶和华神又用亚当身上所取的肋骨,造成一个女人,领到他面前。蛇问女人,神岂是真说,不许你们吃园子中所有树上的果子么。女人回答是。那蛇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明亮了,你们便如神能知道善恶。于是女人在蛇的引诱下吃了果子,又给亚当吃了,二人的眼睛就明亮了,才知道自己是赤身,便拿无花果树的叶子,为自己编作裙子。

耶和华神发现后,对蛇说,你既作了这事,就必受诅咒,比一切的畜生野兽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终身吃土。又对女人说,我必多多加你怀胎的苦楚,你生产儿女必多受苦楚。你必恋慕你丈夫,你丈夫必管辖你。又对亚当说,你既听从妻子的话,吃了我所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地必为你的缘故受诅咒。你必终身劳苦,才能从地里得吃的。地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你也要吃田间的蔬菜。你必汗流满面才能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儒家思想的劣根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骆驼祥子》;儒家文化;形象刻画

项目名称:浙江师范大学2013年度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展性资助项目“传统文化对京派文学人物形象刻画的影响――以老舍《骆驼祥子》为例”(编号:201351)研究成果。指导老师:首作帝

五四时期白话文运动以激进的姿态反抗传统,是一场革新与守旧、进步与停止的尖锐的意识形态的斗争。而则极力攻击儒家文化,在极短时间内全盘否定儒家学说,力图摧毁其文化统治地位。对儒学的全盘否定第一次从根本上动摇了旧中国稳固的、封闭的、停滞的思想局面,而依此构建的一整个政治思想体系也由此坍塌,从学界而起,影响了整个中国社会。但这一影响过程并非一蹴而就,毕竟作为一种传统,儒学已融入国人的血脉,刻进了国人的骨子里。在旧的文化的解构与新的稳定的文化重新构建并再次稳固的过程中,民国时期中国土地之上都受到了这一巨变的冲撞。《骆驼祥子》的故事发生在十九世纪20年代末至十九世纪30年代初,继于和潮流散去之后。祥子成长的农村,是儒家文化浸润多年的以小农经济为主,重视三纲五常,讲求家庭伦理之地。而作为一个文化、政治、经济中心,他所生活、闯荡的北平,必然在革命运动时期首当其冲。首先是社会制度被破坏,直接导致社会秩序紊乱、兵匪横行,环境中不安定因素增多;其次是国人思想观念的颠覆,原先儒家思想中的传统价值观年受到质疑。然而新的合理的完善的价值体系又未曾建立完善,以致普通市民的价值评判变成了个人的、自我的、不受约束的发展,儒家“中庸”、“仁爱”等道德思想仍在积极影响着普通市民的生活,但民族中固守千年的封闭、落后、愚昧、守旧、自私、狭隘等痼疾也由此暴露。

1 儒家传统文化对祥子的积极引导

儒家传统文化之所以能盛传千年经久不衰,必有其强韧的生命力所在。五常――“仁”、“义”、“礼”、“智”、“信”之核心价值,“仁者爱人”(有差别的爱),注重平等的原则。从个人到家庭、家族、社会、国家以至生命共同体,为仁需要推己及人,从内向外,由私到公。讲求“中庸”,孔子从柔道的儒风里出来,要人“柔而能刚”、“恭而有礼”、“和而不同”。儒家也讲求“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自强”、“以和为贵”等思想。这些正面的向上的思想曾经在历史上起了促进文明发展的积极作用,是儒家传统文化的精华。

1.1 “温厚善良”之品质的形成

儒家讲求“仁”,其核心是“仁者爱人”,这种宽厚、仁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言必信,行必果”的传统美德在祥子的身上一览无余:他不愿学着城里人的贫嘴恶舌,愿意在静默中思考,直视自己的心;他极有责任感,把车拉得既稳又快,也不讲价;他穷死饿死不偷,不愿意让自己的心灵留下污点;他平时舍不得花一个小子,而当他在小茶馆看到车夫老马饿晕过去时,却不声不响地买了十个热包子送给他……从小生长在农村,淳朴敦厚的生长氛围一直滋养着祥子,随着这一阵安静、憨厚、善良的清风,祥子走进了北平,在城里努力地生活着,尽力地闯荡着,于纷乱的社会中开辟出一个宁静美好的小天地。

1.2 “正直坚强”之人格的塑造

儒家也提倡“直”,还有股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韧劲,他会在风里雨里咬牙,饭里茶里刻苦;他愿正大光明地挣钱买车,不愿意走歪门邪道,放高利贷赚钱;他和虎妞结合后,不愿走虎妞指给他的道:或当小车主,或做小买卖,或继承刘四的财产;他愿独立自主地生活,做个自由的车夫……面对一次又一次“要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的愿望的落空,祥子会迷茫,会踌躇,会不安,但是骨子里的拼搏精神还是促着他煎熬过来,面对世界的恶意,祥子也努力坚守本心,努力坚持他心中的信念。他总是很少说话,在别人说闲话的时候,他会默默的思考,看看自己的心,想想接下去的生活要如何安排。直面困苦,祥子正直而坚强。

2. 儒家传统文化对祥子的消极压迫

孔子的思想体系的核心之一是“礼”,其主要内容是克己复礼,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礼”的准则,力求达到名正言顺、贵贱有序,并且这种守礼的思想随着儒学的发展而发展,到汉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宣扬“君权神授,人君受命于天,统治天下”,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王道之纲”,逐渐养成守礼手法的民族性格。但是经过中国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者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将孔孟等古之贤者过分的神圣化、权威化,也将有些思想夸张、曲解,在民族性格中渗入了厚古薄今,思维迂腐僵化,看轻底层劳动人民,以及婚姻的桎梏等负面影响。而在祥子生活的时代,制度崩坏,纲常紊乱,儒家传统文化思想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沉腐于深层的部分糟粕也逐渐流于表面,影响着以祥子为代表的底层劳动人民。

2.1 对其肉体上的压迫

在君主专制的封建社会以及当时动荡局面的双重影响下,祥子作为底层的劳动人民之一,一方面仍然受到阶级上的剥削,另一方面又失去了原本制度给予他的基本保障。在祥子追求人生理想之路上,他无尽的努力、微薄的积攒以及幽弱但始终坚持的希望被屡次打击,当他初来乍到,苦干三年,好不容易凑足钱买了辆新车却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当他卖了牵来的骆驼,省吃俭用攒钱,却在干包月时遇到的一次搜捕中将钱也被敲诈去;最后,虎妞用低价给他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他为了置办虎妞的丧事,又卖了车。人生的三起三落不断削弱磨损祥子的精神脊梁,挫伤他的坚硬和傲气,忍让、退让、避让使祥子再也直不起腰来,成为了一个堕落鬼。

2.2 对其精神上的压制

儒家传统思想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社会环境、身边人物对祥子的影响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北平城里城外的动荡混乱,人心的冷漠险恶,阶级的歧视压迫……这一切都在不停地影响着祥子也于有形无形中改变着祥子。人们只关注祥子扯着骆驼发了邪财,却从不关心祥子丢车的凄惨;虎妞只为了自私的爱引诱了祥子,婚后发现“家里的不是个老婆,而是个吸人血的妖精!”、“他已经不是人,而只是一块肉”被不断地吸血;夏太太诱惑了他,传了他一身的脏病;而最后小福子的死,成了压死那匹骆驼的脆弱的精神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祥子最终的堕落却不曾在北平这个城市里惊起一点儿波澜,“他已经渐渐入了‘车夫’的辙:一般车夫所认为对的,他现在也看这对;自己的努力与克己既然失败,大家的行为一定是有道理的,他非作个‘车夫’不可,不管自己愿意不愿意,与众不同是行不开的。”祥子的堕落成了社会眼中的归于正常,他的蓬勃朝气,他的锐意进取和他的和善忍让都消失无踪迹了。儒家传统文化流行千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对中国社会和活在此中的人民造成了深入骨髓的影响,这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

祥子原先是个善良纯朴、热爱劳动的年轻小伙儿,对生活具有骆驼一样积极坚韧的精神。他一贯要强,不愿听从高妈的话放高利贷,不想贪图刘四的六十辆车,不愿听虎妞的话去做小买卖,认为有了自己的车就有了一切。这过程中展现出了祥子“敦厚老实”、“刚健自强”的个性写照。其实,他梦想的全部就是以自己的劳动求得一种独立自主的生活。但是,祥子的命运起伏动荡,那个强大的罪恶的病态的社会一次又一次地打击他的信心以及耐性,将祥子骨血里掩埋着的愚昧、自私、狭隘的劣根性彻底暴露,他无法与之抗衡,它却能把他变成病态的产儿,把他从人变成个鬼祥子,变成了“刺儿头”,堕落成社会的垃圾:“当初咱也倒要强过呢,有一钉点好处没有?”祥子遥远的希望破碎,只剩下眼前短暂的利益了。人物前后巨大的个性反差以及其悲剧命运的不可抗拒,反应出了儒家传统文化对人物影响之利弊两面,加之整个社会的动荡与罪恶,以至祥子自我个性被逐渐磨灭后再无力抗压,从肉体到精神都采取了自我放逐的消极态度,如书中结尾所言:“体面的,要强的,要梦想的,利己的,个人的,健壮的,伟大的,祥子,不知陪着人家送了多少回殡;不知道何时何地会埋起他自己来,埋起这堕落的,自私的,不幸的,社会病胎里的产儿,个人主义的末路鬼!”

参考文献

[1]罗成琰、阎真.儒家文化与二十世纪中国文学[J].文学评论,2000(1).

[2]谢昭新.老舍小说艺术心理研究[M].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4.

[3]辜鸿铭.中国人的精神[A]辜鸿铭文集[M].海南出版社,1996.

[4]葛荣晋.论儒家传统文化的两重性[J].东岳论丛,1989(4).

[5]王曰美.民国时期儒家政治思想的命运[J]北方论丛,2007(1).

儒家思想的劣根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 人文主义 教育思想 传统教育 个体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在东西方教育史上都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西方教育史上,曾出现过盛极一时的人本主义思潮,同时出现了大批的人本主义教育家。他们均以个体的发展为核心,以探讨适合人的个性完善的教育途径。而中国传统教育则是经历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长期积淀的教育文化遗产,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固定资产。与西方的经典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截然相反,中国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主要特征为:天人合一、政教统一、文道结合、师严道尊。[1]如果跟西方传统教育作特征对比,中国传统教育的特征可总结为:重世俗而轻神性、重道德而轻功利、重政务而轻自然、重和谐而轻竞争、重整体而轻个体。[2]

首先,从教育目的来看,西方教育思想强调促进人个性的发展,实现人的自我完善。因此,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西方教育家探讨得更多的是帮助发展人的个体性,帮助学生认识到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最终达到帮学生实现其自我个性及能力完善的目的。例如,法国教育家余伯尔认为,人需要经过若干阶段的教育与自身的发展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因此,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在教育活动中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以情感的交流来促进人的个性化。英国教育家尼布列特则认为,过于重视知识的输入和智育发展的教育都是不正常的;学校不能成为生产固定人格的工厂,培养无性格差异的人。同时,马斯洛也指出,教育的本质在于发展人的潜力,尤其是发展那种可以使之成为真正的人的潜力;在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同时,教育应着重于人自我实现的需要;人的社会化过程与个性化的过程是完全统一的。由于个人经历和社会经验都是不同的,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因此,西方经典人本主义教育重视的是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人价值观的形成。

其次,从教学指导思想上来看,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特别强调教育要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促使“自我”的形成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他们所指的“自我”是指单独的个体在与他人、与社会相处调适过程中所形成的思想、情感、态度、行为模式等各方面的特征,以及其与其他个体、群体及社区环境等的联系;而“自我意识”则是指个体对自己的理解,即对自身的性格特征、社会地位等的定格。人本主义教育认为,教育和教学就应该使学生发展自己独立的个性,而并非彼此相似的群体一员。

不难看出,西方人本主义强调的是教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学校也应以学习者为中心,积极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各种需要,引导他们发挥潜能,从而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完善的独立个体。人本主义教育认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过程是学校教育在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教育目的指导下产生的必然结果。在这种体系下,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整个学习过程都由其本人真正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倡导非指导性教学,学生亲自体验、感受,以直接经验促其发现真正的自我,完善其能力及个性的发展。

截然相反的是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众所周知,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核心在于遏制个体自身发展,促进社会群体化,以期达到社会的大同。从培养目标来看,中国传统教育思想完全从属于政权的统治需要。纵贯历史,以主导中国千年的儒家思想为基础,将培养“圣王”、“君子”、“贤者”作为教育的最高目标。同时,在此目标的实现过程中,采用的不是依靠教育、道德来影响王权,而是以暴力途径获得政治权力,以该政权的特权来统领教育,从而控制大众的思想。在整个封建王权历史中,各统治阶级均以教育为手段,以“道统”为手段来控制全民的思想。例如,传统文化中“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就是把尊尊亲亲的道德伦理观念夸大化,延伸成为一种政治观念。于是,修身的最终目的已不是为了自善,齐家的最终目的也不是为了尊尊亲亲,而是为“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目的服务的。

可悲的是,这种违反人性与自然的传统教育观念已经深深植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产生了极端的群体文化心理。对教育而言,则导致了教育目标上的偏离,使得传统教育极端轻视个体的存在价值,甚至于忽视个人存在的意义。个人的自我意识、合理的欲望、发展的需求都被视为不道德的利己主义。因此而形成的中庸之道的民族意识,成为一种普遍的心理定势,使得我国优秀拔尖人才的培养踯躅不前。这种极端的强调共性、强调群体性一致性的教育模式,不但使我国的教育陷入片面消极的泥沼,而且难以担当起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激烈竞争模式的精英人才的重任。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的人难以养成独立自主的个性来迎接现实社会的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忽视,甚至压抑个人合理的需要及欲望,而且以“灭人欲”作为传统道德教育的根本准绳,培养出的不过是唯唯诺诺的庸才而已。这种忽视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自我能力的实现的教育体系,着眼于群体共性的塑造及社会需求的极端一致内化,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个人自身的个性发展及创造性的形成。因此,中国传统的人文教育则构成自成一体、孤独自闭的教育教学体制。这种教育体制的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中央集权式的统一体制,不但限制了地方教学的多样性,而且导致了整个教育系统僵化,教育行政机构的功能难以高效实现,我国盛行千年的封建选仕制度则为该体制下教育产物的典型。封建科举制度始于隋朝直至明清。1300多年来的强制的推行使得我国广大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学而优则仕”的学习态度及教育观念。时至今日,仍然有许多人将读书视为改变命运的黄金出路;愈报愈火的公务员考试也不难找到根源。整个社会价值取向也都出现偏离。自古便有的“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读书至上观念导致了部分学校教育教学目标的扭曲,知识至上的观念导致部分学校、家长及教师、学生均致力于片面追求升学率,而社会盛行不切实际的学历主义。

当然,由我国历来的封闭教育体制引发了人们思想观念以及教学实施方面的种种弊端,是落后腐朽的,然而传统的人文教育思想也并非一无是处。该思想在积极构建和谐社会,强调人的道德修养方面还是极为可取的,如儒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以及“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信念原则都需要我们在当代教育中传承及发扬。

总的来说,中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有其不可逆转的封闭性,但同时也承载着几千年来文化的精华。对今天的教育者而言,怎样合理运用及优化传统教育思想这个客观存在才是适合目前教育改革形式的论题。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我们切实结合实际,塑造适合当代社会经济政治发展的新型多样性个体。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我们应更积极地借鉴西方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在个体价值取向的培养中,不但要削弱传统文化悖谬的影响,改变国民的传统劣根性,同时还要在传统文化的理性氛围中,注重个体个性、能力、情感的发展,使其在个体社会化的进程中充分塑造个性,发挥潜力,成为真正的能良好适应现实社会,完成自我实现的个体。

参考文献:

[1]黄济.中国传统教育哲学思想概论[M].郑州:河南教育出版社,1994:398-408.

[2]朱永新.中华教育思想研究[M].上海:三联书店,1994:44-58.

[3]钱穆.现代中国学术论衡[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