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文学语言专业

文学语言专业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文学语言专业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学语言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文体语用学 文学 翻译

一、引言

语用学和文学本是两个相对独立的不同学科,研究的内容和方向各不相同。但是当语用学理论和文学理论在某一个契合点相结合时,就产生了新的交叉学科――文学语用学(literary pragmatics,简称为LP)。文学语用学研究文学语言系统与文学语言使用的社会意义和文本产出与理解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机制,以及文学语言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共性条件。它是语用学在做跨学科研究时衍生出的子学科之一,它涉及文学语言、文学理论等文学与语言两个学科的一系列问题,自产生以来,受到了广大学者关注。

二、文学语用学的发展

荷兰语篇语言学家VanDijk和美国文学语言学家Pratt是最早把语用学应用到对文学语篇研究的学者。20世纪70年代,Van Dijk首先提出了文学语用学的概念,认为语用学和文学之间存在广阔的合作空间,Pratt在言语行为理论的可行性和意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运用言语行为理论进行文学作品分析。“文学语用学”这一术语最早出现在Traugott和Pratt合著的《文学专业学生的语言学》(1980)一书中。芬兰科学院早在1987年就设立了文学语用学研究项目,并在亚波学院大学(Abo Akademi University)英语系设立基地,次年召开了首次国际文学语用学的研讨会,以及由Roger D. Sell主编的论文集《文学语用学》(Literary Pragmatics)于1991年出版,标志着文学语用学作为一门学科正式成立。

20 世纪90 年代以来, 文学语用学得到了较大发展。有多部专著和论文集相继问世,内容涵盖文学语用学的理论原则、方法论,以及运用语用理论对小说、戏剧、诗歌等各类文学作品的分析等。

三、文学语用学与文学翻译

1.语用学与翻译。语用学研究的对象是交际中使用的语言和语言及其使用者之间的关系,同时语用学派认为翻译是信息交流活动,译文和原文应对读者产生同等语用效力。翻译实现的是两种语言符号之间的有效转换,时刻受到语言符号外的其他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要实现交际中的动态等效转换。翻译要兼顾译入语的文化背景和语用环境,强调译文要符合译入语的规范和习惯表达式,并且传达原语的语用意义。

2.文学语用学翻译思想。文学语用学的出现是语用学和文学研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是语言哲学和翻译学的“语言转向”向“语用学转向” 的结果与体现。在20世纪80年代翻译学建立的同时,语用学也在蓬勃发展着,并且出现了翻译的“语用学转向”这一历史性的翻译发展转捩点,这给翻译学百家争鸣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随后,在90 年代中期兴起了多元系统翻译研究模式。苏姗・巴斯奈特、勒菲弗尔等诸多学者又开始关注翻译中语言结构之外的诸因素, 从社会、文化、历史、政治、意识形态、译者目的等多元视角, 尤其是从文化的视野来研究翻译问题, 推动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在这两个“转向”的基础之上,文学语用学出现并发展起来。它将语用学的理论、方法与文学翻译研究结合起来,把文学看作是人类的交际形式,文学语言是交际素材,而文学创作、欣赏和翻译是交际过程来进行研究。

3.文学语用学对文学翻译的影响。Wales 指出, 文学语用学是在语言实用学、言语行为理论、篇章语言学和文体学等学科的发展成果上形成的, 它关注的是交往性和社会性语境中作为语篇的文学、读者接受, 以及真实的社会文化语境中出自作者、文本和读者之间真实的人际关系的语言特点。

文学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语言行为。小说、诗歌、戏剧的搞文学作品在进行文学翻译时要求兼具叙述性、抒情性和戏剧性,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要兼顾文学语言系统的构成和搭配使用,以及文学语言使用的社会意义;探讨文学交际中语言现象、社会文化因素与作者和读者心理影响因素。文学语用学为译者提供理论基础。

四、结语

文学语用学作为语言学应用领域的新兴门类,已经受到相当多的学者重视,并且文学语用学的理论框架已经初具形态,这为今后对此领域感兴趣的研究者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文学语用学对于文学翻译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它恢复了修辞学与诗学自古已有的联系,使文学研究与语言学研究找到了新的契合点,为文学翻译者提供了指路灯。

参考文献:

[1]Van Dijk,T.A.Pragmatics of Language and Literature[M].Amsterdam:North-Holland Publishing Company,1976.

[2]Wales,K.A Dictionary of Stylistics[M].London:Longman,1989.

[3]曾文雄.文学语用学翻译思想[J].广西社会科学,2006,(8).

[4]涂靖.文学语用学: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J].外国语,2004,(3).

[5]王卓,洪宇.商务英语教学中多维度心理模型建构研究――以商务谈判课程为核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

文学语言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 文学作品 文学欣赏 文学评析 评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5.068

Appreciation and Analysis Methods of Literary Works

HUANG Jun, YU Yongyang

(Jiangxi Provincial Education Examination Authority, Nanchang, Jiangxi 330006)

Abstract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literary works, it is an important stage in the process of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as a main aspect of literary activities. Literary evaluation is the way to make the charm of literary works.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is accomplished through the perception, understanding, experience, and resonance of literary works. The literary criticism is based on the appreciation of literature and the interpretation, analysis and review of literary works.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and evaluation are indispensable in literary activities.

Key words literary works; literary appreciation; literary analysis; analysis methods

文学欣赏是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思维活动,这种活动让读者借助作品的文学语言,具体地认识形象及其反映的社会本质,进入由作品创造的艺术境界,领会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感情,进而在精神上得到美的享受。在现代社会中人们都或多或少地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但是从理论上讲,怎样进行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析,是我们要讨论的问题。

1 文学作品的欣赏

读者在阅读文学作品过程中进行的一种文学活动被称作文学欣赏。从性质上看,文学欣赏首先第一种认识活动。这种认识包括对文学作品形式、风格、语言的认识与理解;也包含着对作品中的题材意义、主题思想的认识与理解。文学欣赏的发生的两个前提条件:一是主观条件,即是我们所说的读者;二是客观条件,即文学作品。这两个条件之间互相影响和渗透,读者所要欣赏和评论的对象为文学作品,而文学作品也能够为读者带来享受和愉悦。文学作品中不仅仅只包括感性特征,其中还包括诸如道德、真理、社会现实、社会理想等理性的内容,文学作品的这些理想特征要求欣赏者将理性参与其中,这样才能将感性与理性相结合,充分把握文学作品。文学欣赏主要经历以下三个阶段:

1.1 知觉阶段

欣赏者在面对文学作品的时候,最初能感知到的是文学作品的形式和形象。文学创作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多形象,读者进行文学欣赏时就是对文学形象的再现。文学欣赏的知觉阶段中对形象和形式的感知首先通过文字语言,语言是对形象的刻画。如《红楼梦》里对林黛玉的描写,“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短短几句话便能透出林黛玉的体态特征和人物性格,语言的描绘使得欣赏者在看到这几句话时便在头脑中生出林黛玉的形象。所以欣赏文学作品时,必须先仔细品味语言表达出的画面与形象,弄懂里面各词句含义,然后再通过积极的思考,借助于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方法,将间接的艺术形象再建为完整的生活画面,由此展开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这样便会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之感。

1.2 理解阶段

文学作品不仅仅是可视的对象还是理解的对象。欣赏者不可能在一块白板的状态下,在没有一点前理解的基础上去理解艺术作品。文学的语言和作者的背景、历史积淀、人文修养、个人体验等等相关。阅读者在接受文学作品时,就要对作品进行充分的理解,将语言转化为有色彩、画面、人物、动作的形象。一部文学作品也是特定历史文化的产物,要理解文学作品,必须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

1.3 体验阶段

在接受文学作品的过程中,最高级的阶段是体验,它最能与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和存在方式相吻合的接受方式。欣赏者在知觉,理解的过程中,建立在反思、间接理解基础上的,体验的过程包含着对作品中内涵的深刻把握。作品内容在体验中被完全升华为有意味的形式,同时也散发出意蕴和意味的光芒。同时在体验的过程中作者的主体都被文学作品中的主体、自我所代替,无法意识到现实生活中的主体和自我。通过体验的过程,文学作品与欣赏者达到了亲密无间,相互融合的同一。在体验的过程中,欣赏者在文学作品中感到自我,文学作品的整体意味也在体验中显现出来。

文学欣赏经过知觉、理解和体验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欣赏者被文学作品感染。把握文学作品的社会价值和文学价值,净化接受者的心灵,让人们在其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意义和价值。

2 文学作品的评析

文学作品评析是读者在文学欣赏和认真阅读的基础上寻找灵感和共鸣,在欣赏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产生情感的交流和共鸣。并对其中的语言、人物、思想进行解剖。文学作品的评析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2.1 小处着眼,结合实例

一部文学作品包括内容和形式,其中欣赏者可以评析的内容也很丰富,如主题、思想、人物、场面、氛围、语言、风格特色、文学家创作等等,但在评析时,最好从小处着眼,不能选题太大,如果太大涉及较多只能泛泛而论,评析就会空洞不够深入。如:评小说 《三国演义》,题目太大并且不具体,往往不知从哪里写起。应该从小处着眼,从《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点或一个方面作为切入点,或是整体的主题思想、或其典型风格特征、或某个人物形象,或某种现象等,不能大面积撒网,全面涉及,缺乏重心。必须抓住重点和要点以及特色鲜明的地方,也就是作品的闪光点和突破点,或者给人造成冲击的部分,循序渐进、有层次地剖析,呈现其独特之处,品味其感人之处及其深隐的意蕴。另外,评析文学作品,既要呈现出理论,还要结合文学作品中的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要将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相互印证互为支撑,评论观点要紧密结合作品材料,不能仅表达出评论观点,而没有通过实际案例作为支撑材料,也不能仅堆积一些案例材料,而没有鲜明的观点,必须将叙述和议论结合,评论要讲究专业性,在评论的过程中进行分析,才能与作品产生共鸣,层层深入,理解作品的主题思想和内在意蕴。

2.2 独特的角度与观点

就文学评论而言,“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部文学作品,不同的人会从中获得不同的感受。比如莫言的小说《白狗秋千架》有的人关注的是当时人的生存状态,有的人想要挖掘作者想要表达的主旨思想,还有人会看到里面的男女主人公经过时间的变迁发生的改变。所以,在进行文学评论时,要有独特的视角,选取作品最凸显的角度,忌讳人云亦云,跟风现象。一个人说这一点好,然后一百个人也跟着说好的文学批评现象并不少见。要想做到,文学评论能够引人注目,必须选择新颖和独特的角度,别人已经阐述过很多遍的点,并不是没有可写之处,这就要选择不同的材料来加以论证,或者在别人浅显论述的基础上,进行深层次的更为专业的分析。同时还应该由自己的观点,在欣赏作品时用自己的眼光尽情地自由地欣赏,自由地享受,抛开前人对它的限制,去欣赏作品的内在意蕴。然后可以在结合理论,提出自己对作品的看法,并能够做到论证自己观点时,有理有据,自成体系。

2.3 感性与理性相互渗透

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感性和理性的统一结合体。而文学作品的感性和理性通过文学语言来实现。比如在一部小说中,虚构和夸张的手法便是文学语言的一种形式,它用来表达作品的思想内涵。这种形式的文学语言又能将文学形象呈现出来,所以既是形象的又是感性的,又能通过文字的组合构成可以理解的意义,从而达到可以讲述深刻的理性内容的目的。从评论者的角度来看,必须能够领悟这种文学语言所要表达的情感,用感性形式和形象来显现真理。比如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就采用了夸张、反讽的手法,将孔乙己塑造成一个可怜而又可笑的人,这只是对孔乙己的感性认识。而鲁迅先生通过这些揭示了旧中国广大下层知识分子的命运和中国传统文化本质中“吃人”的本质。《孔乙己》中有着强烈的对比,一边是看客,一边是孔乙己。看客身上彰显着“快活”,也反衬着孔乙己的悲剧性。这便是感性和理性结合,在感性形象的背后蕴含着理性的内涵和哲理。评论家要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以便能够全面深刻地理解和体悟文学语言的独特性所彰显的艺术魅力。一个优秀的文学作品评论者如同一个优秀的文学创作者一样,对于自己的评论对象或表现对象,既要有生动的情感想像力,又要有敏锐的理性剖析力。

2.4 注重想象与情感

欣赏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根据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例如艺术手法、故事情节等,对作品进行想象性的再创造。在想象的过程中投入了自己的情感和想象,来感受这一瞬间所暗示的丰富的内容。文学家将自己内心具有标志性的情感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情感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所以在进行艺术欣赏的时候势必要投入情感,在文学评论中,情感是最重要的,也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这是因为不论是从文学创作和欣赏的角度看,文学家通过文学语言要表达和欣赏者从文学作品中体验到的,都已经不可能是文学家和欣赏者个人的私人情感,而是通过文学语言符号化、客观化、普遍化的人类共同的情感。

3 结语

文学评论作为文学接受的一种方式,是文学活动中的一个层次。文学欣赏是一种欣赏性的接受,欣赏性接受是一种直觉性、主观性和享乐性都较强的接受方式。而文学评析则是一种理性的探究,要求理论性,也要求从一个观点和立场出发,在对作品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挖掘出作品的深层意蕴;对作品内部的各要素,以及作品与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分析、阐释作品中包含的意义和价值。所以作为文学评论家要做到,对作品精度的基础上,体验作品中的情感,并与作品产生共鸣,也要不断扩展自己的阅历,增强自己的文学修养。在文学评论中将自己的观点诉诸对文学作品的感受,注重自身的感受,并将作者的情感和想象,通过自己的想象和联想再现出来,做到赏析结合,评析有理有据,独到、新颖。

参考文献

[1] 江林.怎样欣赏文学作品.高师函授,1984(2).

[2] 邹积艳.文学作品的欣赏与评析方法探究.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3(2).

[3] 王宏建.艺术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1.

文学语言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交叉;分离;影视文学性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9-0132-01

众所周知,影视剧作品是一种“视觉艺术”,是通过映现在屏幕上的活动画面,以逼真的视听“语言”去撞击受众的感官系统。影视剧作品远不及传统的小说、诗歌、戏剧等文学艺术形式那样拥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但彼此间又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美国电影理论家乔治·普鲁斯东曾做过精辟的评论:“文学与电影是两条相交叉的直线,在某一点上重合,然后向不同的方向延伸”。也就是说,文学和影视艺术相互交叉却又彼此分离,在各自不同的艺术轨道发展中实现着彼此密切的互动性的。

早在影视传媒出现之前,文学作品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就是当时主要的文化传播媒介,其影响力是非常大的。但随着影视艺术的横空出世和迅猛发展,让画面和声音在第一时间给人们以强烈冲击,制造了让观众意想不到的奇观世界,文学作品失去了其原有的神圣光环而渐渐遇冷。例如很多人能够知晓托尔金的史诗巨作《指环王》是由于同名电影的巨大影响,都梁的长篇小说《亮剑》在同名电视剧火热上映后人气大增。不可否认,部分精彩的文学作品是通过影视作品的传播才被重新摆上货架,甚至有点谄媚地以影视作品的海报或剧照作为自己的封面、彩页、插图。早在1927年,电影导演阿培尔·冈斯就满怀激情地宣称:“莎士比亚、伦勃朗、贝多芬将拍成电影……所有的传说、所有的神话和志怪故事、所有创立宗教的人和各种宗教本身……都期待着在水银灯下的复活,而主人公们则在墓门前你推我搡。”而小说家亨利·米勒则认为:“电影是一切手段中最自由的,你能用它来创造奇迹。确实,有朝一日电影取代了文学,不再需要阅读,我会举手欢迎的。你能记住影片里的面孔和手势,而你在读一本书时,却永远无此可能。”无论这些论点是否过于偏激,它都表明影视作品确实构成了文学存在与发展的巨大威胁。

但是,我们看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每年创拍的影视作品如过江之鲫,成功的剧作却寥寥无几,原因不乏是太多的概念化的故事与情节,太多的虚假与浮华,不排除部分影视剧的专业就像进入流水线操作系统般的搞创作。其次,技术主义影视作品往往追求场面和视觉效果为主。随着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影视作品对特技、制作的依赖已经被置于其它任何艺术特性都无法比拟的位置。但与雄伟壮观的特技相对照的却是渺小可怜的故事和干瘪失真的人物形象、虚假造作的情感。电影理论家伊芙特·皮洛说过:“电影唯一的宗旨似乎就是令人眼花缭乱,使人心醉神迷,用美仑美奂的布景引人入胜,以洋洋大观的场面征服人心。”虽然技术上的提高固然能提升影视作品的质量,满足观众在感官享受上的不断追求,但是缺乏思想性、文学性示免使很多影视作品华而不实,在刺激了感官以后并不能让观众对亲情、友情、人生进行深入的思考。

所以,影视艺术和文学本是同根同源,只是拥有两种不同的艺术气质,彼此相互影响,相互抵悟。影视作品从艺术手段、表现内容上都离不开文学的滋养。如二月河原创的《康熙大帝》、《雍正王朝》;海岩原创的《死不瞑目》就是很好的例证,因为这些好电视剧原本出自好的文学作品。这些好的文学作品不管是对人物造型的塑造、生活历程的提炼、艺术性的表现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准和高度。这样的作品经过改编,按照电视剧的需求,增加其戏剧性,强化其冲突,浓缩其人物,结果自然被观众喜爱。

那么,影视的文学性是否就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文学呢?其实答案并非如此,两者又在向不同的方向延伸。比如电影语言可以借助蒙太奇镜头组接来充分的调动时间空间,它可以从冰天雪地直接转入百花盛开,让观众去感受冬去春来的时空转换,也可以用镜头轻松地展示某个地方的地域特色和风貌,用文学语言则非三言两语能讲清楚。文学作品中能够感染读者的语句,如果放在银幕上就可能会很难表现。比如影片《逆光》中文学作品中有一段春意的描写:春天踩着湿漉漉的脚步走来了。这种诗化的文学语言,由于缺乏形象性,很难直接拍摄。于是导演巧妙的通过造型手段,用镜头代替作家的笔准确表现了春天的气息:细雨中的轮船、苏州河畔的灯塔;尼龙绳上的水珠;拥在一团的雨伞等。

综上所述,影视艺术不等同于文学,也不完全依赖于文学。文学语言和影视语言分属不同的艺术门类,具有各自的优势和特点。以画面叙述的影视作品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影视作品更具有审美表现力;但文学作品虽不能像电影那样塑造直观的形象,但却可以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获得极大的审美空间。而影视作品和文学作品在这种交叉与分离中互动着,它们具有各自不同的轨道,又相互依存,相互携手,在艺术人殿堂里熠熠生辉。

文学语言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音乐课堂;语言艺术;设计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71

正文

有人说,语言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把歌唱好、琴弹好,就能引领学生进入丰富的课堂环境之中。其实并非如此,专业的音乐知识与技能固然很重要,它就相当于音乐教师的一只手,而另一只手就是应用语言的能力。语言是推动教学发展的动力,教学活动的灵魂就在于教学的语言设计与应用。如果我们把教学内容比做美丽的珍珠,那么语言就是把珍珠串起的丝线,我们要让每位学生在音乐课堂上感受到“身临艺境”,用最美的语言展示教学内容,感染学生,那音乐课就真正达到审美教育的目的了!

一、教学语言的准确精炼。

在实际教学中,虽然语言并不是音乐课的主要内容,但标准、流利的普通话会给学生带来听觉的美感享受,它会像磁铁一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语言是知识信息的载体,它要求教师自身对知识的掌握要准确,表达更要准确,如果用词不当,逻辑混乱,讲话语言不规范,就会造成词不达意、语无伦次,从而影响知识信息的有效传递。特别是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如“节拍”与“节奏”;“民歌”与“山歌”;生活中的快节奏与音乐中的“节奏紧凑”等等,教师一定要咬文嚼字,不能相差一个字。言之无物,似是而非的语言是不受学生欢迎的。准确的教学语言就是音乐课堂语言的灵魂,如果不能准确注释歌曲或乐曲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更不能为歌唱时咬字吐音打下扎实的基础。

因此,音乐教师的课堂语言应该准确地表达音乐作品的创作意图。音乐作品作为一种艺术语言,学生对它的理解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更谈不上按照艺术规律进行再创作。音乐课上教师有责任把艺术语言以导语或解说等形式向学生生动的阐述,而且教师的语言要紧扣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有充分想象的空间,增强音乐教育的美育功能。比如在学习贝多芬《命运交响曲》时,老师语言一定要精炼到位,与学生共同分析与命运作斗争的场景,让学生感受到作者生命的顽强。

二、文学语言的生动形象。

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给人的感觉是和谐的,音乐需要和谐。音乐教师要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进行描述,便于在学生大脑里形成表象,有利于学生把这种音乐形象同自己对现实生活的感知进行联系和想象,去深刻地理解音乐,从而发挥教学语言的直观作用。教师讲的引人入胜,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都保持高水平,学习效果必然会提高。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性,还要注重语言的组词优美、语音语调的动听悦耳。音乐教师虽然并不是专业的朗诵艺术家,但应努力朝这个方向,提高自身的口头表达水平。在朗诵歌词特别要注重情感的投入、语言的韵律、色彩的明暗,声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从而通过抑扬顿挫的韵律美感取悦于人,达到心灵的美化、情感

的升华。比如,在教苏轼的《水调歌头》的诵唱时,在语调、力度、速度、音量上要认真琢磨,可以用诗词天然的节奏感和抑扬顿挫的语调来朗诵,让学生深深感受到我国古代音乐的魅力所在。

一堂好的音乐课,教师的语言还应该紧扣教学内容,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到带领学生遨游于音乐的海洋,环环相扣,引人入胜。一堂没有语言组织,东拉西扯、废话连篇、语无伦次、信马由缰的音乐课,是难以吸引学生、难以激发起学生兴趣的。语言组织不够严谨的音乐课,也将破坏音乐作品本身的完整性,削弱其魅力。

三、音乐语言的韵律优美。

作曲家创作乐曲,与文学家写诗歌、小说一样,有一套表情达意的体系,那就是音乐语言。音乐语言包括很多要素: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色、和声等。如何让语言为音乐增光添彩,使她更加韵律优美呢?这也是音乐教师的基本能力之一。音乐作品的韵律感把握得好,应用得恰如其分,会使音乐作品塑造的艺术形象更加鲜明、更加丰满,对学生理解作品的内涵,表达作品思想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就拿节奏做比方: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一切艺术的灵魂。音乐语言的节奏是由语调的抑扬起伏,语句的疏密断连,语速的快慢急缓的有机结合。它既要有清泉式的平铺直叙,又要有惊涛拍岸般的感情倾泻;既要有燕语莺歌的阴柔之仪,又要有高山飞瀑的阳刚之概。

再比如:音乐课中过渡性的语言,可采用适中的音量、自如的语气、平稳的声调;讲授教学重点、难点时,可放慢节奏,加强语气,给学生理解、吸收的空间;对富有激情的教学内容,可加快节奏,调整语言的力度,做到抑扬顿挫,感情充沛,变化有序,牢牢地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教师韵律优美、富有感染力的音乐语言,能把学生带入到音乐情境之中,加深他们对教学内容的印象,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态势语言的和谐统一。

要上好音乐课,音乐教师除了要有优美激情声音之外,还应有与之配合的形体语言。即在教学过程中要有适当的肢体动作以及丰富的眼神、口型和面部表情,这也叫态势语。态势语言是一种运用动作、姿态、表情等传递信息的教学艺术。

文学语言专业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闻语言 研究文献 新媒体 媒介融合

一、引言

在当今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基本条件。而信息传播主要是以语言的形态呈现和存在。新闻语言是“通过新闻媒介,向人们报道新近发生的事实,传播具有新闻价值的信息时所使用的语言”。①它区别于文学语言和科技语言,肩负着向受众传递新闻信息,表述新闻事实的特殊使命。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催生出新媒体,新闻传播也呈现出多种表现形式。而媒介形态的丰富,又使得新闻语言呈现出复杂化和多样化。目前新闻语言可分为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和手机新闻语言。因此,对当前的新闻语言研究作出归纳、分析、总结,以调整自身的研究方向,适应当前的多媒介融合形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文献统计

以2000年至2011年为搜索年限段,在学术期刊网上以“题名”为搜索前提输入“新闻语言”,再点“精确”搜索得到356篇文献。按学科类别分组,得到各相关学科的篇数(见表1)。

除以上论文文献外,这期间也有学者出版了关于新闻语言学的教材或专著。如黄匡宇的《电视新闻语言学》,对相关的电视语言特征进行了探讨;李元授的《新闻语言学》,重点论述了传统报纸和广播电视新闻语言;李杰的《媒体新闻语言》,从宏观意义上比较了不同媒体新闻语言之间的差异;崔林的《电视新闻语言:模式、符号、叙事》,从符号学和结构主义的角度,讨论了电视新闻画面与语言的关系;段业辉的《新闻语言比较研究》,立足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新闻语言的比较,重点讨论了新闻语言的信息结构、衔接、语境、主观化等问题。除此之外,还有吴郁、侯寄南的 《广播电视新闻语言与形体传播教程》,廖艳君的《新闻报道的语言学研究》等文献。

三、研究对象

通过对搜索到的356篇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发现我国目前对于新闻语言的学术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展开的:

1、对新闻语言特性的研究

新闻及时、准确、真实的特性使得新闻语言区别于其他任何一种语言。对新闻语言特性的研究占了新闻语言研究的大部分。有直接性研究,如《信息时代的新闻语言》,该文指出新闻语言要力求准确、规范,以增强新闻的真实性;新闻语言要讲究“立言得体”,以增加新闻的亲和力;新闻语言要有时代特色,以增强新闻的可读性。《略论新闻语言的语体特征》归纳了新闻语言的四个特性:叙述性、准确性、接近性和交叉渗透性。也有对当下新闻语言提出批评建议的研究,如《提倡新闻语言多点文学味》,该文提出新闻语言在准确、客观、公正的同时,还应该运用一些文学方法和表达方式让新闻语言变得生动、活泼、亲切、新鲜、传神,让群众喜闻乐见。《新闻语言的弊病与传媒素养的缺失》一文,提出新闻语言存在语言的歧视色彩和媚俗化倾向。对于新闻语言特性的研究,虽然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但他们观点基本一致,没有出现相互冲突的现象。

2、对新闻语言的语用规范研究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大量的新鲜词语出现。如泊来词、缩略词、网络流行语等新词新语广为流传。在新闻语言中这些词语也很常见,有些词语正是通过新闻媒体流行开来的。学者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在流行语使用问题上态度褒贬不一。在《新闻语言中外来语的滥用与规范》一文中,作者就指出滥用外来语的几点消极影响:1、忽略视听受众中的大多数弱势群体;2、影响汉语文字的独立性,造成汉字拼盘化;3、人为造成语言的沟通障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4、损害国家和政府的形象。②而《从“给力”现象看大众传播语境下的新闻语言》一文,则认为新闻语言经常运用流行语、俚语、谚语,可以增加可读性,迅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使新闻快速传播。有些学者另辟蹊径,跳出对新闻语言运用流行语好或不好的讨论,转而研究流行语的特点及其表现形式,如《新闻语言中流行语的语言表现形式浅析》、《浅谈新闻语中流行语的运用》等。

3、对新闻语言的比较研究

在新闻语言研究中,比较研究占了356篇文献中的6.7%。这些文献主要分为对新闻语言不同发展阶段的纵向比较探究和对不同媒介、不同文体、不同国家的横向比较研究。

(1)纵向比较研究

新闻语言的发展,离不开特定时代的新闻传播理念和传播技术的影响。我国从解放初期到改革开放以来六十多年的时间里,新闻语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解放初期到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这段时间里,作为党和国家的喉舌,新闻媒体带有浓重的政治色彩,其主要功能表现为宣传、教育和引导,工作核心就是肩负上传下达的任务。所以这段时期新闻语言体现出主观、高调的书面语色彩。语言中缺乏理性的客观报道,感性的主观评价大行其道,激昂的字眼、短促的排比句和诗体句成为报道主要风格。③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新闻报道从以宣传为主向以报道事实为主转变,但是这一时期的新闻语言生硬死板,概括性的套话是新闻语言的惯常模式。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和摄录技术的提高,电视新闻语言更加多元化,新闻语言不再是以前高高在上的说教模式,而是更加的平民化,注重通俗、亲切,贴近受众。

(2)横向比较研究

当前主要的媒介传播形态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对于不同媒介中新闻语言的特点用表2来呈现:

可以看出,由于各种媒体的传播方式和语言构成上的不同,使得新闻语言的特点也不尽相同。

新闻语言和文学语言都具有形象性、生动性,都要求新鲜准确。但是两者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新闻语言讲究客观、准确、具体。新闻语言越具体其可信度就越高;文学语言则含蓄、模糊。文学语言为了突出主题和人物个性,经常有意渲染,给人一种模糊的含蓄的感觉。新闻语言的特性决定了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信息传递给受众,这就要求新闻语言简单明了,不需要过分的形容;文学语言则不同,为了塑造人物的个性,为了描写和渲染环境,往往是不惜笔墨。

中西方新闻语言因历史文化差异而各具特色。西方新闻语言短小精悍、简练,美联社专门把“简短”作为编辑守则中的一条;其次,西方新闻语言措辞生动、明确有力。强调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语言简朴、通俗、真切、形象、幽默是西方新闻语言的又一特色。西方新闻学强调写新闻报道只准用规范化的语言,不要使用过于生僻艰深的词汇和行话专业用语。④我国的新闻语言则是语言简练、晓畅明了、通俗易懂、鲜明生动、准确严谨。由此可以看出,中西方在新闻语言的运用上都遵循了简短精悍、准确具体等共性,但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新闻语言各有自己的特点,体现出不同的风格。

4、对新闻语言的美学研究

不同体裁的新闻语言有着不同的特点和要求, 作为真实反映客观现实的新闻语言也有着它独特的特点和美的自身规律。对于这方面研究的结论大多殊途同归。《新闻语言的美学意蕴》一文中指出:新闻语言要讲究含蓄美。将丰富生动的内容,以藏而不露的方式体现出来,或者用曲折的方式、意到笔不到的方式、曲尽有余音的方式去表现某一思想感情。新闻语言要讲究意境美。新闻作品中要有丰富蕴含和情景相谐的形象和画面;新闻语言要讲究节奏美。新闻语言要错综变化,张弛有度;新闻语言要讲究幽默美。恰当地运用风趣与幽默的笔调使新闻妙趣横生,别具风采;新闻语言要讲究形式美。新闻报道中的色彩、音响、形状要与受众直觉相契合;新闻语言要讲究理性美。新闻语言要客观、公正、准确。而一个好的新闻作品往往兼具以上几种美。

结语

从学术期刊网上搜索到的文献数据和我国学者对新闻语言研究的内容来看,对于新闻语言的研究趋向成熟,但是逐一研读这些论文我们会发现这些研究仍存在一定的问题。

1、研究浮于表层

通过对现有新闻语言研究文献的阅读,发现不少论文停留在表象层面的概括上,缺乏结合相关学科理论对之进行深入分析。如《新闻语言要讲求“鲜活”》、《试谈新闻语言的准确性》、《新闻语言呼唤生动》等。这些论文属于经验式的总结,并没有运用语言学、语用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知识对新闻语言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缺乏理论借鉴与学理深度。

2、研究对象狭隘

在上述几类研究中,对语言特性的研究占到了356篇文献的54% ,而语用规范研究、比较研究和美学研究所占比例分别是3.4% 、6.7%和5.9% 。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研究对象主要集中于新闻语言特性的研究上。即使这样也并不尽如人意,除上述研究浮于表面外,还存在着研究对象狭隘的问题。以电视新闻语言为例,其构成包括语言符号系统和非语言符号系统两大类。语言符号系统是信息传播的主要载体,它涵括了书写符号(文字)和声音符号(语言)两大系统。电视新闻语言并不仅仅包括有声语言和字幕,电视画面上的一切信息都是电视新闻语言的组成部分。可是从目前的文献来看,我们仅仅把研究范围局限在对电视新闻语言符号系统的研究上,而对非语言符号系统的各种语言的研究几乎没有。只有《谈电视新闻缺失的语言》和《电视新闻有声语言的思维与创作》谈到了画面的重要性及目前我国电视新闻画面语言的缺失,而对于其他非语言符号新闻语言的研究更是缺乏。

3、研究落后于新媒体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催生出新的媒体形态。以网络和手机为载体的新兴媒介,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近年来,以手机报、手机视频、手机广播、手机杂志、手机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手机媒体正在快速崛起,从覆盖范围、受众人数上来讲,手机媒体已成为传播新闻的第一媒介。就目前新闻语言研究现状来看,主要集中在传统媒体“新闻语言”这一共性层面的特征研究上,而对手机媒介新闻语言的研究,则见不到相关的研究资料。因此,充分挖掘新媒介的语用特点、风格特色及其应用规律,塑造新媒介新闻语言的特性研究体系,已成为学界和业界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

随着多媒体时代的到来,新闻语言的融合成为一种必然趋势。因此,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语言研究与媒体发展相适应,以满足新闻融合的需要,则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

参考文献

①蓝鸿文、马向伍:《新闻语言分析》[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89:8

②徐华,《新闻语言中外来语的滥用与规范》[J].《新闻爱好者》,2011(8)

③蔡育红,《从时代变迁看新闻语言的发展变化》[J].《龙岩学院学报》,2009(4)

④吴建清,《从一般性报道谈中西方新闻语言比较》[J].《大众科技》,2005(8)

文学语言专业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声乐教学 教学语言 运用

声乐是音乐专业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在声乐教学的流程中,歌唱技能的培养,一方面,是靠教师的范唱;另一方面,靠的是语言的描摹。教师要多用一些形象生动、准确、精当贴近生活的语言,启迪学生用日常生活中已积淀的一些体验、感受,去想象、感悟正确的声音状态和发声方法,使“教”与“学”科学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让学生把声乐这门抽象、科学的技术学到手。其途径很多,这里仅以语言为突破口,探究其在教学中的作用。

一、注重教学语言的形象性

声乐理论较抽象,较难理解,不像文学语言那样,通过文字的描述,文学形象会跃然于纸上,无需作者挖空心思地去调动接受者的感受。但声乐则不然,教者如不考虑教学对象的声音条件,个性差异,接受能力,则无法顺利完成授业、解惑的任务。比如,在练声和演唱时,正确的歌唱状态是建立在稳定的喉结、胸腔、口腔、咽腔和鼻腔所构成的混合共鸣的声音管道上的,建立声音管道的第一步则要打开喉咙。这就是说,要求把抽象的语言变成可视的物象。行之有效的办法是让学生全身放松,情绪平静下来后尝试“打哈欠”的感觉,反复体会多次后,你就会发现学生的喉咙在不知不觉中打开了,歌唱的状态已开始形成。正如意大利著名国男高音歌唱家弗兰科•科雷利斯所说的那样:“用低位喉咙状态来唱歌,没有别的办法,就是像‘打哈欠’时那样。”

再如,学生在开始学吸气时,由于注重力过于集中,全身肌肉处于紧张,僵硬状态,使气息不够流畅,如果这时一味地强调放松,常常会事与愿违。这就要求教师发挥语言的魔力,把感受变成可视的形象,把学生的注意力从紧张状态中引发出来,置换一种新的理念。如“兴奋从容两肋开,展胸垂肘肩莫抬,胸围腰背八分满,不觉吸气气自来。”这个吸气口诀揭示了在惊喜状态下意识表现出了倒吸气的自然状态。通过语言的诱导,每个人都很容易捕捉到这种感觉。

由此可见,形象性教学是使声乐教学走向成功的必要手段。

二、注重教学语言的可感性

声乐教学的培养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声乐理论和声乐技巧达到有感情、有方法的歌唱。中国民族音乐传统的声乐理论历来重视曲意或曲情的体验与表现,感人者莫生乎情,无情难以立意,形声不得无情,要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必须借助语言的点拔。比如,电影《海外赤子》中的插曲《思乡曲》,歌曲表达的是海外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无比眷恋之情。学生们对这种感情比较陌生,自己不能亲身体会到这种感觉,如果这时教师还是就作品而分析作品,恐怕会事倍功半。如果换一种方式,先抛开歌词不论,从聆听音乐入手,当学生沉醉于音乐中时,再多方面注入有关思念的可感信号,如同学们熟悉的唐朝李白的诗:“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把学生的思维引发开去,再收拢回来,集中到歌曲中的“中秋月,挂天上,映木楼,照小窗,远山云烟渺渺,近水碧波茫茫。海外万千游子,隔山隔水相望。相望,相望,泪眼无限惆怅。”在分析歌词的过程中,教者应刻意突出歌曲选择的时令:时值中秋,万木染上一丝凉意,月明星稀,游子独倚木楼,望穿双眼,企盼千里共蝉娟。歌者融于这种感受中,就不难做到情从心生,声中有情了。

三、注重教学语言的发散性

教师在授课时,每一节课都有其教学重点,由于对重点的强调,客观上造成了重共性轻个性的问题。这样往往结果多半是千人一“像”,千人一“声”。要改变这种教学习惯,仅靠45分钟的课堂时间是无法实现的。这就要求教师用发散性语言教学。所谓语言的发散性,就是教师由强调教学中的某一问题,引起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和想象,从而达到从多方面理解,把握教学内容的目的。如同一首歌曲的教学有三方面的教学任务:一是歌唱技巧训练中,运用发散性语言强调气息对声音的“支持”。这时,教师可运用语言的发散作用,学生将这一教学重点和难点可理解为“声音托在气息上,气息是声音的依托,气混声”,等等。学生虽然理解不同,但理解得都很正确,即气息与声音不能脱离。再比如,理解歌曲方面,以《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曲为例。它以形象的比喻,热情奔放的旋律,抒发了对祖国的无比热爱之情。为加深对歌曲感情的理解,运用发散性语言进行提问:“爱祖国,爱她什么?”这样的设问,带有很强的发散性,像一石激起千重浪。学生们的回答是:“爱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爱祖国的大好河山,爱勤劳善良的人民……虽然这些答案的情感内容不同,思考的角度各有侧重,但都由此产生了对作品的情感。这就为学生在演唱中正确、深刻地表现作品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文学语言专业范文第7篇

【关键词】语言艺术;教学;汉语

引言:汉语教学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其关键在于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运用。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语言是内心想法和知识的传播体,我们运用它去向大众呈现出自己不一样的智慧,那么在汉语教学过程里面,将语言变成一种艺术就显得非常重要。下面笔者基于运用课堂教学语言艺术提升学生汉语能力的方法浅述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汉语课堂中教学语言应用的存在问题

在教学语言应用的过程中,由于教师的习惯与专业能力发挥的差异,总是会存在一些语言应用的问题,也导致了课堂效率的降低,下面对于汉语课堂中教学语言应用的存在问题表达一下笔者的想法。

(一)课堂语言运用单一、缺乏专业性

在课堂教学中,汉语文学非常注重课堂气氛的熏陶与老师语言的融合,但是语言运用较为单一,在教学里面缺乏专业性的表达也是必须要注重的问题。这其中主要表现在,老师运用的教学语言过于口语化、专业基本功还不够扎实,进而导致课堂缺乏一定的趣味,学生的学习态度仅仅停留在如何上课中,而不是真正的投入到自己的课堂里面。或者已经习惯了这类教学模式,把语言的学习当成任务,从而忽略的教育的本质与目的。

(二)教学语言过于直接、不能具备引导作用

我们要充分的体会到这一点,那就是汉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本质区别,对于其他类学科来说,有些知识的讲解必须要直接到位。可是汉语的魅力之处在于:一方面我们要懂得知识的应用,而另一方面却要具备语言艺术,将学生的情怀与热情带入到学习里面。因此教学语言太过于直接,而且不能够具备一定的引导作用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所在。

(三)教学语言缺乏魅力色彩

有些时候,一节课堂是否有趣很大程度在于语言的魅力应用。在学生的眼中,如果老师的语言缺乏一定的魅力色彩,总是以学术的角度去讲解,那么也就失去的兴趣的。因此可以看出,对于不少老师来说,语言魅力的缺乏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而如何运用语言的色彩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是值得思考的重点。在这其中一定要保持长期学习的态度,因为教学语言魅力的缺乏往往由于教学当中的惯性问题,进而导致了内容的平淡。

二、汉语课堂中教学语言艺术的应用策略

对于汉语言专业来说,虽然它与其他学科拥有相似之处,但是究其本质来说又有很大的差别。比如对于高等数学应用和一些理科专业,语言成为润色的部分,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逻辑思维和解题能力增加。但是汉语则不同,它是一种欣赏的角度和艺术氛围的创造,这样才能够真正激发学生潜在兴趣,让他们热爱其中,真正的感受汉语所带来的力量与美好。因此我认为注重语言教学的应用应当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保持课堂语言教学的精准性。

对于汉语教学来说,我们一定要做到先去规范课堂语言,在去进行知识的灌输。比如老师在对汉语中语法、词汇、古文、文体、写作等进行辅导时,切不可随意乱用语言,同时也要坚决排除目的不明确、缺乏针对性的语句。其实语言艺术并不是形式上的组织,它是以深入教材为前提的。因此我们在保持汉语教学的准确性时,要经常的分析教材上面的应用知识,准确的把握其中的含义与教学技巧,然后通过严格的耐心去解读知识,通过逻辑性和容易被接受的模式传达给我们的学生。所以在这方面,笔者认为一定要加强教育工作者的专业功底,如果对于本身的专业掌控能力还不够,那么做不到将知识真正的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因此,提升精准性的另一面就是扩大知识面,然后再用充满魅力色彩的教学语言表达出来。

(二)把握趣味,深入教学。

我们在教学里面,最重要的是大脑,可是知识是通过嘴来传达给大家的,因此笔者认为语言是否生动有趣也是课堂教学语言艺术的关键部分。巴尔扎克曾经说过,“言谈是衣着的精神部分,用上它、撇开它,就和戴上或摘下装饰着羽毛的女帽一样。”如果说语言是一把钥匙,那么它所打来的就是师生之间的沟通之门。比如在汉语文学的学习中,我们会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课文,可是不一样的文体、模式、题材,它所表达的情感主题有很大的不同,有的课文赏析很活泼生动,有的却十分充满悲伤情怀,或者是一些写实题材的课文,都存在本质的区别。教师的教学想法就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将这些内容生动有趣的表达,既能够抒发作品的情怀,也能够让学生感受其中,体会文学语言的幽默及标准。

(三)通过语言锻炼学生自身能力。

在一节课堂当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是在专业水平与生活语言之间,因此不少老师容易在课堂当中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通过语言魅力去感染学生。但是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到一个问题,那就是通过自己的语言锻炼学生对于汉语文学学习的自能力。其实在教学里面,总是容易犯下这样的错误,那就是一问一答,诸如老师提问“这倒问题的答案是A”,然后学生接下来回应“对”“是”“我明白了”,我认为这是语文教学存在的很大问题,因为语文更加需要引导,通过充满渗透性的语言去让学生自己明白这其中道理,而是放大老师的位置,让老师变成演讲者。所以很多时候,教师并不是课堂当中主导地位,而是能够辅助学生走向学的参与者,语言表达的最后目的就是教学生,让他们真正的学习到汉语文化的重要之处。

结语:在教学中,想要真正的提升课堂语言艺术能力,需要的不仅仅是把自己变成一名演说家,更多时候,我们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教育的意义。当教育者把课本当成一部作品去完成时,他也就懂得了语言应用的真正价值,那就是让语言充满艺术的灵动和魅力。

参考文献:

[1]肖慧.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微[J].教育教学论坛.2013(37)

[2]刘年喜.关于实施语文新课程有效教学策略的思考[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文学语言专业范文第8篇

关键词:学前教育 审美培养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是幼儿素质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如何根据幼儿教育需要针对性的学习幼儿文学成为我们幼儿文学教师探讨的重要话题。幼儿文学中“审美情趣”可以把孩子领进文学的殿堂,享受人类文明的美好。作为教师要把孩子带进理想的乐园,就应“善于从儿童的角度出发,以儿童的耳朵去听,以儿童的眼睛去看,特别以儿童的心灵去体会。”一言以蔽之,即学会审美情趣,才能从真正意义体会幼儿文学[1]。

1、幼儿文学的特点

幼儿文学是以3-6岁的幼儿为主要读者对象(其接受对象也可包括为0-3岁的婴儿,并兼顾小学低年级学生),为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而创编的文学。幼儿作为幼儿文学显在的读者群,他们与成人不同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幼儿文学具有与不同的美学特质:形态完整,内容丰富,语言亲切;形象鲜明,情节单纯,描写生动活泼;色彩富丽,图文并茂,音响效果强烈,轻松明快的游戏方式等等。这一切都是针对幼儿的年龄特征、为适应并满足幼儿的心理活动和愿望创作设计的,显示了幼儿文学独有的特色:短小、浅显、稚拙、天真、明净、单纯,充满浪漫的诗意。

幼儿文学又是一种具有特殊传播方式的儿童文学。由于幼儿自主能力不强,识字不多,幼儿文学采取了以成人为中介的间接传播方式。在指导、帮助接受幼儿文学的成人中,幼儿教师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认为是幼儿文学的主要传播者。

在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幼儿文学是一门必修专业课程。而幼儿文学的鉴赏能力的培养是课程重要的内容。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艺术修养是各种能力和知识积淀的外在表现,鉴赏幼儿文学作品对这些能力的要求丝毫不会降低,而且还必须在某些方面进行强化,因为幼儿文学特殊的美学特点使其在看似简单浅显的文字表面下蕴含了丰富的文学信息,对它的鉴赏需要用更规范的审美知识和审美修养作基础。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较高的审美能力就显得势在必行。而幼儿文学特有的美学特质要求幼儿文学的鉴赏者更应有敏锐、细腻的感受力方能真正进入幼儿文学生动多彩的世界。因而审美感受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2、审美感受力

审美感受力是诸多审美能力中的一种。审美感受力是指审美主体对审美对象所传递的信息作出反应的能力。感受力是主体与对象发生审美关系的第一个条件,没有感受力,便不会接受外界的任何刺激,也没有审美活动的发生。正如帕克所说:“感觉是我们进入审美经验的门户,而且,它又是整个结构(指审美经验的结构――引者注)所依靠的基础。”

对于审美来说,感觉的生动、丰富一直作为审美感受的一部分,贯穿于审美活动的始终。感受力是使我们与自然保持密切的和亲和的审美关系的重要途径。虽然它主要属于生理水平,但对于现代人来说,感受到自然当中纯真新鲜的光、色、声、质地等,未尝不具有珍贵的价值;对于习惯用符号、机械等手段来对付自然,而逐渐丧失天然敏锐的感受力的现代人来说,恢复纯真感受力未尝不是一种具有文化意义和富于人性的事[2]。

一般来说,审美感觉的敏感性虽也受惠于先天因素,但更主要的是从审美活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文学作品是蕴含丰富审美资源的宝库,文学熏陶下的人应该具有一颗敏感而丰富的心。然而,我国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更注重辞章学,喜欢从表达的角度研究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技巧,再加之语文教学中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心思想、段落大意及其程式化的写作,让这些年纪不大却已烙下深刻印记的学生在面对幼儿文学作品时感受不到作品中的鲜活生命,这就显示出他们审美感受力的钝化。在审美活动中,感受力的培养应该受到充分的重视,这不仅由于它是审美能力的基础,而且还由于在当前的教育过程中,感受力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压抑和抛弃,因而导致了学生个体审美能力的弱化。

3、审美感受力的培养

3.1根据幼儿的审美心理去感悟情趣

幼儿审美心理最突出的思维是以“自我”为中心,这种思维方式无论是泛灵观念、人造观念,还是任意逻辑、前因果观念无不处处体现出幼儿的情趣。在幼儿的眼中,世界上的各种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同人一样有灵性有感情,鸟能语、兽能言、石头能说话,是那样的真实而自然。

3.2充分理解幼儿审美心理的独特性

由于幼儿审美心理的独特性,使幼儿文学有别于其他文学样式,“情趣”成为它特有的魅力。幼儿文学作品中表现出的稚拙美、纯真美和荒诞美处处诱着幼儿的情趣。因此,我们须对稚拙美、纯真美、荒诞美应当做更深人的了解。先说稚拙美,它是幼儿文学独有的美。“稚”“拙”是幼儿的天性。幼儿身体弱小,却认为自己无所不能;生活经验不足,但喜欢用有限的经验解释万事万物。这种矛盾所产生的幼儿的想法和行为充满了童真童趣。我们都是从幼儿成长起来的,但是不知有多少人在成长过程中思维也相应的发生了变化,回过头来看自己的行为认识就不同了。

3.3调动感官,感受作品

文学语言的形象化,主要是通过形象性的表述达到叙述事物、描写环境、传递感情的作用。在文学语言的背后藏有较大的延展性和创造性,赋予读者深广的感知、想象空间。

在审美活动中,各种器官起着不同的作用。自古以来,不少美学家均认为视觉和听觉是最重要的审美器官。与此同时,虽然嗅觉、味觉、触觉等感官相对次要,但仍可获得独特的审美享受。在赏析幼儿文学作品时让学生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获得作品综合性的美感,为鉴赏活动增添生动性和浓重的情绪色彩。

4、结论

总之,我们感悟到情趣就是打开了了解幼儿、熟悉幼儿的窗口,为我们掌握这门课程奠定了基础,也为讲解作品、帮助幼儿欣赏作品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