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城市管理乡村振兴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时间总是过得很快,在长沙村工作就快到年尾了,作为陆川县城市管理监督局的一名员工进基层锻炼,立足本职工作,做好份内的事情,能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政府分忧,是我们份内的事。
据自己在9-12月份来对长沙村的基本情况了解如下:
长角村位于沙湖镇南部,全村35个生产队,2020年共有1940户6900人,特色产业为水稻、花生、猪、鸡鸭等。经2015年精准识别,全村确认新一轮建档立卡贫困户共77户345人,2014年退出户1户5人,2015年退出户7户32人,2016年脱贫户24户107人,2017年脱贫户13户55人,2018年脱贫户9户40人,2019年脱贫21户94人,未脱贫2户8人,经过深入开展扶贫对象动态管理和专项行动“回头看”工作,共排查出边缘户有7户31人,脱贫监测户1户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12%。
通过出租山林、铺面、入股企业分红等方式,积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截至目前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7.092万元。预计今年还能通过出租空地给个体承包户来建设鱼塘,增加收入12000多。达到八万多的集体收入
积极推动长沙村危房改造工作,2019年有17户危改户,现已完成竣工入住。2020年危改户5户,其中1户为贫困户,一户边缘户,一户一般户,其他2户为五保户。
这段时间,我积极配合村两委,参与各项工作。
一、做好走访,各种政策宣传工作。我下队熟悉贫困户、边缘户,与贫困户、边缘户面对面了解他们的家庭情况,认真核实他们的帮扶手册内容、上墙卡内容有无错漏,完成了77户贫困户(345人)、7户边缘户(31人)的遍访工作.
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我和村干部们认真排查粤返、京返人员,并通知其进行核酸检测;第一时间上门查看发热人员,并嘱咐其在家自行隔离,大力宣传防控知识,高度重视疫情工作。
三、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摸排各队(三清三拆)清理旧房.危房,土地复垦,“厕所革命”,认真与村各干部开展以上各种工作,积极参与村里组织的清理河道.等有关乡村里的工作
(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发展步伐更加稳健。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50亿元(预计数,下同),比上年增长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0亿元,增长13.5%。完成财政总收入201.4亿元,增长8%;税收占比达到71.7%,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6.5亿元,增长11%。进出口总额28.5亿美元,增长31.7%。引进内资332.5亿元,增长17%。利用外资12.34亿美元,增长16.9%。
(二)打好转型升级持久战,产业动能更为强劲。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积极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等平台建设。两大千亿计划全面发力,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汽车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1+4”特色产业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了70%。狠抓产业项目的招商和开工,2016年招商签约项目开工率达到84%。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1%。编制完成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规划。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通过预验收。
(三)落实城市发展新理念,城市建设更重内涵。《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修订获国务院批准,编制完成教育、医疗等5项专项规划和九华等9项片区规划。全面加强城市设计与风貌管理,淡雅有致的城市风貌渐入人心。湘潭迈入了颜值更高、品质更佳的发展阶段,城市向心力、美誉度大为提升。
(四)紧扣城乡统筹总抓手,农业农村更有活力。创新农业农村投融资机制,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城乡统筹供水项目,农村违章建筑和破败空心房专项整治有序推进,交通干线两厢绿化、美丽屋场建设成效明显,第二轮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完成,美丽乡村的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五)把握深化改革主旋律,发展要素更显活跃。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105项改革任务顺利推进,资金、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在湘潭这片红色土地上竞相迸发。
(六)聚焦人民群众身边事,民生事业更具温度。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扶贫“六件实事”。加强食药监管责任网格化、检查格式化、管理痕迹化,提质改造小餐饮199家、生鲜超市23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加快建设领域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妥善解决了16个开发合同遗留问题,为1.1万户办好了不动产权证。强化社会治安防范,深化平安创建,刑事治安案件大幅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全面完成省9件12项、市10件27项民生实事,兑现了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
(七)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身建设更见成效。综治工作、计划生育、安全生产、打非处非等多项工作获评全省先进或优秀等次。
2017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在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办成了几件大事。
一是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二是战胜了特大暴雨洪涝灾害。
三是取得了优化发展质量的良好开局。
四是打响环境治理攻坚战。
五是全面铺开精美湘潭项目建设。
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开启湘潭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一年。
面对新机遇要有新作为,开启新征程要有新状态。新的一年,我们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根据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7%以上,非税收入占地方收入比重控制在42.8%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6%左右;引进内资增长14%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开展好五大主题年活动。
一是产业项目建设年。重点围绕“1+4”特色产业,持续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千亿倍增计划和汽车产业千亿行动计划,启动军民融合产业千亿行动计划。全年引进500强企业15家,开工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个,重点产业项目投资突破8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装备制造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汽车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军民融合产业产值达420亿元以上。
二是园区发展提质年。完善各园区产业规划,探索“一园一链”“多园一链”等特色化、统筹化园区发展模式,深入推进赋权强园,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支持园区各项改革。完善园区考核办法,加强对工业产值、财政收入、投资等经济指标的考核,加大规模工业增加值、税收占比、产业投资、科技投入等质量指标的考核权重。力争全市80%以上的规模工业增加值、80%以上的高新技术产值、80%以上的财税收入来自园区,努力实现增速更稳、效益更好的高质量发展。
三是环境治理攻坚年。重点打赢蓝天保卫战,统筹推进碧水攻坚战和净土持久战,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8%以上,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6%以上,全面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省定目标,守住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责任底线。开展环保综合督查,强化环保综合执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和全域绿化行动计划,努力形成保护、治理、修复并重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四是精美湘潭深化年。切实巩固和深化精美湘潭建设成果,重点开发建设窑湾、万楼、宝塔、竹埠港四大片区,打造“一江两岸”城市主轴。深入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统筹推进城市双修、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新一轮棚户区改造和城市管理标准化等各项工作,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实现更有内涵、更有质量的精明增长。深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交通畅通模范城市,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全国文明城市。
五是行政效能优化年。以执行力建设为主线,开展政务大督查,全面落实依责承诺、尽责践诺、问责督诺、全责履诺。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多评合一、多规合一、多图联审和行政许可标准化,完善智慧政务平台,建立“马上就办”和“最多跑一次”工作机制,行政审批提速率达15%以上。有效解决“脸好看、事难办”“不贪不占也不干”等“”问题,着力为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增便利。
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优势产业,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突出“1+4”特色产业,更好发挥智能制造等企业联盟作用,培育壮大海工装备等新兴优势产业链,推行核心企业担任“盟长”、市级领导担任“链长”的配套协作机制。严格兑现企业引进产业链和本地采购系列奖励措施,推进核心企业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有效提升本地配套率,推动引链补链强链。鼓励企业发展直接融资,启动企业上市“蝶变”计划,重点支持10家企业加快主板上市步伐,鼓励中小企业股改,培育上市企业后备梯队。编制军工城建设专项规划,推进军民深度融合,积极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创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二)抓创新引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深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化智造谷建设,加快智能化改造专项行动,积极申报“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总数突破180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4%,推进湘潭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加强企业孵化平台、协同创新平台、国省双创示范园区等平台建设,加快文化创新步伐,落实产业人才系列政策,持续推进校地深度融合和产学研合作。
(三)抓开放崛起,不断拓宽发展空间。立足长株潭核心增长极,落实“五个对接”行动,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支持岳塘经开区打造长株潭中央商贸区。依托区位优势和“互联网+”,衍生跨界融合、智能营销等新模式,努力打造智慧物流2.0时代的长株潭物流中心和中南地区物流枢纽。加快湖南健康产业园核心区建设,支持昭山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深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城市,不断提升热度、做旺人气。
(四)抓县域经济,构建竞相发展新格局。完善全市县域发展规划布局,启动县域经济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研究出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加快建设韶乌线、伏林大道、G320绕城线,拉通县域快速通道。出台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对在全国县域经济排名中实现进位赶超的县市,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力度。继续实施乡镇经济上台阶奖励政策,推进经济较发达乡镇扩权强镇试点,实现“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特色发展。努力构建园区经济、县域经济、乡镇经济竞相发力的新格局。
(五)抓环境治理,全力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力争空气优良天数稳步增加,空气质量指数持续好转。以河长制为抓手,深入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确保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100%达标。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建设,加快禁养区内畜禽规模养殖场关闭退出,完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加大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力度,打造竹埠港土壤修复样板工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坚持自然恢复为主,让两岸苍翠守护一江绿水,让一江清水滋养湘潭大地。
(六)抓城市品质,建设更加精美的宜居家园。始终坚持在长株潭城市群的大格局中谋划湘潭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加快实现城际干道互联互通。严格执行新版城市总规,实施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打造精致精美的城市气质与特色风貌。加快建设“千里湘江第一湾”、万楼片区“一馆五中心”、宝塔片区、竹埠港片区,全线贯通湘江两岸防洪景观带,集中力量打造城市主轴。启动新一轮棚户区改造三年计划,年内完成1万户改造任务。努力打通西南二环与东北二环,完善城市骨架。有序推进城市双修,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让城市生活更加和谐宜居、更加幸福美好。
(七)抓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完成年度减贫任务,实施省定贫困村振兴工程,落实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启动实施“三乡”工程,大力推进能人回乡、产业兴乡、市民下乡,鼓励企业家、能人到乡村投资兴业,引导市民租用农村空房空地发展乡村旅游、居家养老等产业,推动资源、资金、人才回流农村,振兴乡村。实施农村双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完成电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
(八)抓民生事业,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推进教育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滴水湖小学、湘乡起凤学校等4所学校建设,启动建设湖湘小学、万楼中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推进医联体建设,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对高等院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带头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积极应对老龄化,打造湘潭养老服务品牌。稳步增加企业退休职工养老生活补助和养老金,稳定提升城乡低保、最低工资、基本医疗保险补助、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保障标准,完善医疗救助、急难救助、临时救助和慈善援助为主体的贫困救助系统。全力办好“厕所革命”、四好农村公路、老旧小区改造等10件民生实事,把一桩桩好事、一件件实事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县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定县委确定的今后三至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不动摇;坚持推进大项目牵动战略和民生民利要素升级战略不放松;不断强化“五大产业集群”、“双十双百亿工程”、“一区四园建设”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为不断加快冲刺全省十强县、创建全国新能源产业第一县和全国粮食生产大县步伐,实现财政收入“三年超倍增计划”,全面打造名扬龙江的“实力之县”、活力迸发的“创新之县”、清新秀美的“生态之县”、时尚休闲的“宜居之县”、文明协调的“和谐之县”而努力奋斗。
201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完成67.8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完成19.6亿元、20.5亿元和27.7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6%、16.3%和16.2%。财政收入完成6.37亿元(力争实现7.3亿~7.5亿元),同比增长13.7%以上,其中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64亿元(力争实现4亿~4.2亿元),同比增长13.7%。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2.3亿元,同比增长30%(力争实现58.3亿元,同比增长4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12 104元,同比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7 572元,同比增长10%。
为实现上述目标,县政府将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工作。
一、突出抓好项目建设,着力提升项目引擎能力
视项目为生命,掀起“项目建设年”热潮。精心谋划、引进、实施一批大项目、好项目,不断增强县域经济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实施重点项目95个,总投资447亿元。力争引进超亿元项目5个、超3 000万元项目5个,国内招商到位资金实现2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完成2 000万美元。
强化项目引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煤化工、新兴能源、绿色食品、旅游产业等项目的包装,广泛招商项目信息,强势推介重大项目,拓展对外招商广度和深度。采取上门招商、政策招商、以商招商等方式,着力引进一批立县企业和项目。强化重点招商项目的跟踪问效,进一步提高项目履约率、资金到位率。
强化项目储备。建立梯级项目储备库,立足全县资源和产业优势,深度挖掘产业关联度大、带动能力强的潜在项目,围绕国家重点投资方向,筛选论证、收集整理一批投资超亿元的大项目。规范项目储备管理,提高项目质量和效益,增强项目的可持续释放能力,促进项目生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科学编制“十二五”规划,奠定招商引资、项目争取的基础。
强化项目保障。建立五大产业集群壮大机制,大力改善项目建设环境,强化项目服务,促进项目履约实施。优化园区布局,辟建天年路和依药街等园区街路,加快“七通一平”建设,进一步提高园区承载能力。依法清理回收城镇闲置土地,增加土地储备,为承接产业梯度转移提供配套服务。积极引导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项目,有效解决项目建设资金问题。
二、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着力提升农民增收能力
全力实施30亿斤粮食产能工程,突出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振兴农村经济。农业总产值实现40.9亿元,同比增长17%;粮食产量力争实现28亿斤,同比增长14.3%,创建成全国粮食生产大县。
狠抓结构调整,努力拓宽增收渠道。继续实施“扩米、减豆、增稻”战略,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启动100万亩水田建设规划,争取三至五年建成百万亩水田大县。积极推进绿色大基地建设。加快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社,发展农业机械、粮食生产等各类合作社10家。转移劳动力7.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5亿元。
狠抓基础建设,强力实施农业项目。力争开工建设巴兰河丹清水库、巴兰河20万亩中型灌区和巴兰河灌区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推进倭肯河、松木河堤防建设及4座中小型水库消险加固工程。完成9个镇级小流域治理。将东北黑土区依兰庆安、新宏项目区建成省级标准小流域。完成哈蜚“旱改水”土地整理项目,实现“旱改水”5 000亩。抓好土地整治规划,加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全面完成三道岗基本农田开发整理项目工程。造林3.6万亩,义务植树65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36%,争创全省造林绿化先进县。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明晰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抓好试点村(镇)和示范村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一村一品”或“多村一品”的立村产业,打造一批省级新农村建设标兵村。大力推进泥草房改造进程,争取两年内实现9个试点村整村推进。
狠抓龙头企业,全力做强支柱产业。加大资金、政策、环境支持力度,采取多种措施培育和发展一批龙头企业。
三、大力推进园区建设,着力提升工业竞争能力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挥优势,挖掘潜力,加快振兴工业经济。全口径工业总产值、增加值、税金分别实现50亿元、12.5亿元和2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1.1%、13.6%和5.3%。
优化产业结构,扩张集群规模。发展壮大煤化工产业。快速壮大新兴能源产业。扶强壮大食品、医药产业,推进天晶米业异地扩建、樱桃谷肉鸭、天年药业建厂等项目竣工投产。勘查鸡冠山铁矿,做好矿产资源的开发工作。
搭好园区平台,发挥载体效应。破解制约开发区发展瓶颈问题,全面修编依兰经济开发区发展规划,力争新调工业用地100公顷。优化园区发展支持政策,创新管理机制,完善服务体系,全力推进项目向园区集中,促进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有效聚集,发挥“一区四园”载体功能,拉动工业经济跨越发展。
强化监测调控,提高运行质量。支持华润雪花啤酒(依兰)有限公司产销达到18万吨,为建设二期工程奠定基础。引导兴凯纺织公司等困难企业加强管理,提质降耗。引入战略合作者,推进晨光发电厂扩机增容。强化节能减排工作,实现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深入落实国企改革有关政策。
四、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着力提升旅游带动能力
强化宣传推介,聚集人气,扩大消费,推进旅游经济和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全年预计接待游客60万人次,旅游业收入力争实现2.8亿元。
打造旅游精品工程,推进旅游产业升级。适时收回、改造坐井观天园和东山公园,规划设计三姓副都统衙门。硬化丹清河林场至四块石抗联遗址道路,升级景区的可进入性。延伸巴兰河旅游项目链,开发漂流区水上娱乐项目。整合历史文化和宗教文化景点,打造江南“古城游”精品。精心包装巴兰河漂流和四块石景区,提升江北“生态游”品位。
强化旅游职能管理,均衡发展城乡旅游。深化“五国城文化”内涵,办好“第二届中国五国城旅游文化节暨第十一届依兰漂流节”。拓宽省市主流媒体的宣传报道,增强依兰旅游吸引力。进一步加强景区管理和建设,不断完善景区标识等设施。加大乡村旅游指导力度,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提升商贸流通业,发展现代服务业。巩固生产服务业、培育新兴服务业、升级传统服务业,着力发展大商贸、建设大市场、促进大物流。积极培育商贸龙头企业,稳步发展房地产业,推进社区服务业,加快发展中介服务业,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深入落实国家惠农政策,继续做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工作。规范物流市场,整顿物流秩序,启动物流中心二期工程。完善“万村千乡”市场网络,农家店覆盖率达90.4%,配送商品3 580种。
五、倾力打造宜居城市,着力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强化精品意识,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构筑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建设特色彰显、功能升级、管理高效、宜商宜居的现代化滨江城市。
完善基础设施,增强载体功能。力争打通五国城路南段和建设街西段两条“断头路”,辟建哈佳城际铁路依兰站入城路中段,红砖硬化背街背巷1万平方米。开工建设松花江公路大桥,促进两江三岸共同繁荣。建成依兰县牡丹江给水厂,保证未来10年城市用水需求。完善污水处理厂后续工程,启动垃圾处理厂建设。实施集中供热三期工程,城区新楼全部入网。建设农贸市场交易中心,完善城市服务功能。实施达连河镇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镇服务功能。
提高城市品位,扮靓滨江古城。启动江畔公园二期工程建设,构筑松花江沿岸独具特色的“C型三江风光景观带”。综合开发南大坑(南湖公园),打造南北两湖映衬的园林城市。高标准建设城市中心广场、清真寺广场,彰显城市个性魅力。规划设计吕厚民摄影艺术馆,完成千年历史浮雕长廊和满祖宗祠建设,锻造历史壮丽的城市名片。市场化方式启动夹信子古城胡同步行街和明、清三合院、四合院抢救修复工程,丰富滨江古城文化内涵。实施全城亮化,实现背街背巷全覆盖,扮靓城市夜景。完成“城市绿化年”建设工程,继续提高绿化档次和覆盖率,释放最大绿化效应,提升生态环境品位。
强化城市管理,改善人居环境。开展城市环境卫生、市容市貌和道路交通综合整治,创建省级卫生镇标兵,打造北方最佳宜居城市。加快数字化城管系统建设步伐,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功能。加大打击违法、违章建设行为,
平稳、有序推进城市拆迁。全面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提高人居环境质量。
六、加强财税金融工作,着力提升财政保障能力
坚持依法治税,不断强化财政聚财、调节、监督和配置功能,积极实施财政收入“三年超倍增计划”,确保财政经济持续上扬、高位运行。
加强财源建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全力向上争取资金,重点扶持财源骨干企业发展,努力培植一批税收超千万元的规模企业。拓宽融资渠道,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引导企业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税收增长。进一步激发和挖掘乡镇财源,千方百计培育后续财源,构建持续增长、前景广阔的梯次财源体系。
狠抓税收征管,确保财政收入稳步增长。严格依法治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税收秩序,建立健全税源管理联动机制,杜绝税源流失,实现税收与经济同步协调增长。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偷、漏、骗、逃等抗税行为,做到应收尽收。强化非税收入征管,确保及时足额入库。
科学安排支出,加大对社会事业投入。强化财政预算,优化支出结构,提高支出效益。优先安排财力“保工资、保运转、保稳定”。加大民生事业投入,重点提高科教文卫、社会保障和就业的支出比重。进一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规范政府采购行为。
七、高度关注民生福祉,着力提升社会和谐程度
突出统筹兼顾,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事业发展,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打造共建共享的和谐社会。
做好民生重点工作。计划启动残疾人康复综合服务中心、环卫工人综合服务中心、老干部综合活动中心、劳动社会保障和人力资源综合服务中心、党员教育培训中心、公安110指挥中心和省级煤化工产品检验检测中心等7个中心建设。实施更加积极的激励和扶持政策,扩大创业小额扶持贷款发放范围,城镇新增就业3 7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进一步提高机关事业单位在职职工福利待遇,率先在全市县级启动实施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开展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工作。进一步扩大城乡居民社保覆盖面。逐步实现生育保险社会化管理,切实保障女职工合法权益。落实市政府农村敬老院整合建设规划,完成愚公乡敬老院改扩建。安置2007、2008年度城镇退役士兵,鼓励退役士兵自谋职业。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构筑多层次保障性安居工程体系。全面启动“百万平米棚户区”改造工程,坚决执行“四个一”原则,完成23万平方米棚户区拆迁,运用市场化手段,完成9个棚户区改造工程。完善廉租房制度,适时启动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强化残疾人保障服务,改善住房200户,配发盲杖1 000枝、轮椅300辆。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实施教育优先战略,促进教育事业良性循环发展。完成寄宿制回族希望小学扩建工程,新建农村标准化寄宿制学校3所。推进30所中小学抗震加固改造,建设标准化学校4所。继续公开招聘教师和医务人员,不断提高教育、卫生队伍素质。推进医疗基础设施建设,异地新建县医院综合楼,完成愚公乡卫生院办公楼建设。加强疾病防控,做好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实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各项指标,提升农村居民健康水平。开展新农合门诊统筹,提高农民医疗保障受益率。实施科技创新战略,不断提高科技贡献率。新建道台桥计划生育服务站,力争7个乡镇服务站达到国家标准。完成体育场建设,筹建体育馆。有线电视光纤网延至村、屯,县城网入户率达到96%,乡镇网入户率达到40%。切实提高农村电网保障能力,建成道台桥、江湾变电所。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倭肯河大桥消险加固工程和牡丹江公路大桥复建工程,完成哈肇公路依兰段2010年建设任务,做好依七公路和哈佳城际铁路协调服务工作。硬化农村公路200公里以上,力争通村率达到100%。
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开展重点行业安全专项整治,淘汰20%非煤矿山和危险化学品经销中小企业。加强安全生产“三同时”监督检查,消除安全事故隐患。增设监控器、隔离带等管理设施,有效控制交通事故发生。规划设计规范化乡镇派出所9个,努力提高农村安全防范效能。实施“天眼工程”,安装监控点位600处。开展积案化解年活动,全面清理历史积案,逐一破解难题。深入开展法律“六进”载体活动,增强“五五”普法实效性。全面做好法律援助工作,实现弱势群体应援尽援。
这次会议是在生态和谐宜居山城建设进入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面临新任务的形势下,区委、区政府确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去年全区城建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情况,安排部署下一步的目标任务,动员全区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全力开创城建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新局面。会上,我们对年建设系统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彰,三个单位进行了表态发言,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下发了城建和环境综合整治等一系列文件,具体任务及相关要求已经十分清楚,希望大家按照各自分工,全力推动各项工作开展。过一会许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重点讲四个方面的意见。
一、切实增强做好城建和环境综合整治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刚刚过去的年,是全区城建和环境综合整治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们紧紧围绕建设鲁中休闲居住城的目标,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主线,以重点项目建设为着力点,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加强城市管理,塑造城市特色,新型城镇化进程扎实推进。
一是城乡规划体系逐步完善。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顺利完成,为老工业区科学发展、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编制大孟房、汪溪湖等重点区域的控制性详划,城区控规覆盖率达70%。完成3个镇总体规划和朱家庄等村庄规划编制,积极开展热力、电力、综合交通、燃气等专项规划编制,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加快建立。
二是城市承载功能不断增强。对中心路东段、山路等城区主次干道进行升级改造,新建改造农村公路46.7公里,城乡路网进一步完善。中石油泰青威天然气管线段竣工投用,铺设天然气主管网35公里,新增天然气入户3248户。铺设雨污清污分流管网2.8公里,完成高温水网改造9公里,新增改造供热面积110万平方米。
三是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扎实推进城市改造提升工程,城乡建筑立面综合整治全面展开,实施强电、弱电下地7.1公里,对20条背街小巷和15个老旧小区进行全面改造。实施公园二期工程,提升中心路东段等主次干道绿化档次,新增园林绿化面积79万平方米。圆满完成“两区三村”三年改造建设任务,等新型社区初具规模。以农村“四化”工程为切入点,扎实推进生态文明乡村建设,集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百日行动”,“垃圾围村、垃圾堵河”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全市生态文明乡村建设现场会在我区召开,中央、省市媒体来我区集中采访报道。
四是城市管理水平显著提升。在持续开展城乡环境整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城市长效管理的新思路、新机制、新办法,全面启动了市容市貌集中整治及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围绕城区及近郊、农村、道路、水系、“六乱”等方面的治理,配套出台了专项整治方案和具体管理制度,进一步健全了机制、落实了责任、明确了要求、细化了措施,推动了城市管理的区域全覆盖、时空全覆盖、责任全覆盖。
应该说在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很不容易。大家想了不少办法,克服了许多困难,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借此机会,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多年来对全区建设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的社会各界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全区建设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诚挚的敬意!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是实现老工业区新的转型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大力推动城镇化、加快建设生态和谐宜居山城的关键时期,城建工作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从发展趋势看,工业化城镇化融合互动、城镇化促动工业化是大势所趋,统筹城乡发展的内在要求日益强烈,工作任务十分繁重,既需要同步推进新城区建设、旧城改造和城乡一体化,也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的生活需求,在建设档次和品位上进一步提升。从区域发展看,过去我们曾经是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学校、医院、商场、公园等公共设施在全市领先,城市功能比较完善,城市竞争优势也比较突出。但近年来,随着我们城市地位的逐步弱化,城镇化进程的放慢,很大程度上也造成了我区集聚要素、吸引投资等能力相对减弱,进而影响了城市竞争力的提升。只有突出特色,扬长避短,加快提升城市功能,增强吸纳聚集优质发展要素的能力,促进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才能在与周边城市的竞争中赢得主动。从工作基础看,与自身相比,我们的城市建设有了很大提高,但距离生态和谐宜居城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方面,城市功能还不完善,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功能需要大力提升,城市路网、管网、绿地、水系建设需要切实加强,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交通出行、环境质量、社区服务等需要很好的改进。另一方面,城市建设的水平和档次仍不够高,单体上缺少精品、缺少亮点,整体上则缺少特色、缺少底蕴、缺少现代城市的精气神。同时,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管理体系还未完全建立,城市控规覆盖率偏低,规划之间衔接不够,引控功能需要切实增强;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依然不高,有的地方环境状况很差,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群众生活。
当前我区的城市建设正在步入提升质量、优化功能、打造特色的新阶段,能不能顺应形势,抢抓机遇,在新的起点上实现城市建设的新跨越,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考验。立足现在,着眼未来,我们在城市建设中应努力做到五个“更加突出”。
一是更加突出功能提升。是否具备完善的功能,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水平、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尺。与过去相比,区域之间的竞争已不仅仅是规模竞争、物质竞争,完善的功能、优良的环境、独特的文化越来越起到决定性作用。对照现代城市在居住生活、产业发展等方面的功能要求,我们的基础设施、配套设施、市政设施、文体设施、卫生环境设施等还很不完善。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要紧紧围绕提升城市功能来推进规划、建设和管理,从根本上增强城市的承载力、辐射力和吸引力。
二是更加突出统筹和谐。一方面,要坚持城乡统筹、城乡一体,推进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二、三产业向农村辐射,形成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互动的发展格局。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城市建设、产业布局与生态建设的统筹协调。城建工作绝对不能片面追求让城市长高、变大,而是必须统筹考虑结构优化、产业培育、生态建设问题,使三者相融相促。同时,在具体建设中,还要注重建筑单体与城市总体风貌的和谐,从规划设计入手,系统地研究和对待每一项工程、每一项建设,使其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相融洽。
三是更加突出以人为本。城市是为“人”而建,因此必须牢固树立“人本理念”,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都要充分考虑人的感受,考虑如何让居民生活的更加舒适、更加便捷、更加惬意。不管是公厕、垃圾箱、健身器材等便民设施,还是道路、路灯、游园等公共设施,不论是体量大小、建筑尺度,还是布局、功能,都要精心论证,充分考虑市民日常生活习惯,使各类设施最大限度地体现人性化、体现人文关怀。
四是更加突出现代品位。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经济繁荣、社会和谐、富有活力,是一个现代化城市的基本特征。作为城市的管理者,一定要用现念、长远眼光来谋划我们的工作,用一流的标准来定位我们的工作,用高境界、大气魄来推进我们的工作。在规划上要突出前瞻性、层级性、严肃性,防止急功近利;在设计上要立足高品位、高标准,凸显城市个性,释放城市魅力;在建设上要着力建精品、出亮点,让城市洋溢特色风貌,充满现代气息;在管理上要坚持全覆盖、无缝隙,用科学、规范、精细的管理打造优美宜居的环境。
五是更加突出彰显文化。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的记忆,城市特色说到底就是城市文化。城市文化不仅包括传统文化,也包括自然风貌、地域风情、特色产业、城市精神,在这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为我们建设一个独具特色、富有魅力的城市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空间。要把彰显区域文化作为城市建设的重要目标,不论城市布局、建筑风格、立面色彩,还是标志性建筑、城市小品、城市家具,都要有机渗透地域文化,从根本上提升城市功能和品位。
二、着力抓好城建工作的关键环节
做好今年的城建工作,必须科学把握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继续围绕建设“鲁中休闲居住城”的目标,全面提升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着力构筑中心突出、区域协调、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城乡建设新格局。具体工作中要重点抓好四个方面:
(一)进一步强化规划控制引领。某种意义上,城市的现代化就是规划的现代化,规划的质量决定着城市发展的质量。因此,一定要把规划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增强城市功能为切入点,全面提升城市规划的质量和水平。
一是要完善规划体系。重点突出“全、详、高、先”。所谓“全”,从统筹发展的角度,就是要加快镇总体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实现规划区域的全覆盖;从完善功能的角度,就是要适应城市发展和群众生活需求,抓紧编制城市风貌、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重点区块等方面的专项规划,实现规划领域的全覆盖。所谓“详”,就是要加大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力度,一个区域内要建什么,需要有什么样的公共配套,都要逐一落实到详细规划中。所谓“高”,就是要聘请国内外一流机构和专家,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编制规划,充分体现山城特色和文化底蕴。所谓“先”,就是适度超前,特别是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一定要树立长远眼光,为今后发展拓宽空间、拉开框架。
二是要严格规划审批。坚持“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坚决做到违反规划的项目不批、不在规划确定范围内的项目不批、没有详规的项目不批、选址不合理的项目不批。同时,在审批修建性详细规划时,必须严格审定立面设计,特别是骨干道路两侧的建筑立面,一定要符合城市风貌设计要求,确保色彩、造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
三是要加强跟踪管理。规划一经确定就要不折不扣地执行,任何单位、任何人不得擅自更改。执法、规划等部门要加大巡查监管力度,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移位、加层、插建、私建等违反规划行为,要及时发现,有效制止,迅速纠正。对容积率、建筑密度以及绿地率要严格控制,达不到标准要求的坚决不批,擅自更改规划的一律不验收,特别是对违反规划尚未纠正的开发单位,不能批准新的施工项目。
(二)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按照“提升完善、保障有力、适度超前”的原则,今年我们筛选确定了33项区级城建重点项目,包括道路建设、城市改造提升、公用事业、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同时,各镇、街道、开发区也都结合实际,确定了各自城建重点项目。不论是哪一级重点项目,都必须坚持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集中全力向前推进。
一是要确保工程进度。工期紧是今年城建项目的一大特点、更是一大难点。对所有重点项目,都要逐个进行分析,找出制约因素,分类加以推进。尚未确定规划设计方案的,3月中旬必须完成,否则就要造成被动;牵涉征地拆迁的,要组织力量集中突破,3月下旬务必进入实物拆迁,为进地施工扫清障碍;具备开工条件的项目,要立即开工建设;河道整治、管网改造等项目,一定要在雨季来临前完成。
二是要健全推进机制。每个项目都要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班子,一个工程一个指挥部,一个项目一套人马,将任务落实到人、进度落实到天、工作落实到一线,哪项工作谁来干、什么时间干到什么程度、标准要求是什么,都要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切实加强督导调度,负责同志必须亲自带队,现场研究办法,现场督导落实,真正把每一项工作都做扎实、做到位。
三是要强化精品意识。坚决克服大而化之、粗枝大叶的习惯和方式,总体布局上要重和谐、重配套,构建完善的城市功能,单体施工要抓细节,对设计、施工、监理、验收等各个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功能质量和艺术质量,尤其是中学、新型社区建设等项目,要力求建成一批至少在全省领先的示范典型。
四是要严抓质量安全。要强化属地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竣工验收制等管理制度,杜绝资质挂靠、违法转包等问题。有关部门要恪尽职守,加强配合,突出村镇、城乡结合部等重点区域,全面落实网格化巡查机制和“零报告”制度,真正把主要精力放在现场巡查和发现、制止违规建设上,坚决防止发生质量安全事故。
(三)高标准实施城市改造提升。要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改造提升向城市“末端”延伸,努力使城市面貌实现更大改观。
一是要抓好老旧小区和背街小巷改造。这既是提升城市形象的需要,更是改善居民居住环境、以人为本的需要。年内要重点抓好大街、新坦、文姜等14个老旧小区和东关街、染化厂路、新博北路等35条背街小巷升级改造,进一步完善路、水、电、气、暖等配套,全面改善群众生活居住质量。
二是要继续深化立面整治。按照“平面整洁、立面和谐、色彩协调”的原则,高标准抓好中心路东段、沿河东西路、世纪路、珑山路及白虎山路新车站周边的街景综合整治和建筑立面改造,确保出精品、出亮点。同时,要对城区、城乡结合部等可视范围内的破败建筑立面进行集中治理,该粉刷的粉刷,改拆除的拆除。
三是要全面提升绿化水平。坚持增加绿量与提升品质并重,大环境绿化上,着力实施“森林围城”工程,突出抓好两沿三环、农田林网、因景植绿等重点项目,不断提高森林覆盖率。园林绿化上,要突出重要节点绿化和绿地游园建设,切实抓好文姜公园续建、汪溪湖湿地公园、西过境路绿化提升、公共绿地升级改造等工程。要高度重视园林景观的塑造,加强管理养护,不断提升园林绿化的内涵和品质。
四是要加强水系建设。要按照治河与治污同步、水系与绿化景观同建的思路,扎实推进生态水系建设三年规划,逐步对境内所有河道、湖泊进行全面综合治理,打造名副其实的山水园林城市。要着力抓好孝妇河段、凤凰天池至文姜公园、淄河上游三条水系长廊建设,实施河、岸、路、绿生态治理,尽快形成多水面的生态景观,打造城市新亮点。
(四)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
一是要加强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是一项民心工程,也是一项政治任务。要按照市政府下达的计划,分解任务,落实项目,年内确保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900套,年底前连同结转项目竣工率要达到60%以上。要进一步加强资金和土地保障,在争取中央和省投资、落实地方配套资金的同时,加大以奖代补力度,充分调动企业参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积极性。要认真贯彻廉租房、经适房、公租房等管理办法,确保分配公平、管理规范、群众满意。
二是要稳妥推进新型社区建设。要认真总结“两区三村”改造建设工作经验,继续引导农村适度集中建设住房,高标准打造颜山、汪溪湖、闫伊昃、朱南、郝峪等示范社区,配套完善各类基础设施,改善群众生活居住质量。
三是要适度加快休闲地产开发。按照“近山、近水、近绿”的原则,高标准开发一批以养生、旅游、休闲、度假为主题的生活小区,积极推进姚家峪、九龙峪、芦家台等居住区建设,配套完善各类设施,吸引更多人来居住、来置业,全面提升休闲居住的档次和水平。
四是要切实加强房地产市场管理。
一方面要认真贯彻国家房地产调控政策,完善住房建设规划,科学拟定供地计划,优化供应结构,严防房地产价格不合理上涨。
另一方面,要大力规范房地产开发建设秩序,严格土地招拍挂手续办理,严把市场准入门槛,切实加强对房地产企业的资质审查,对存在违法行为的房地产企业,该取消资质的取消资质,该清除出市场的坚决清除;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坚决查处擅自变更规划设计、更改容积率等问题,维护群众切身利益;要突出抓好商品房销售监管,严控商品房预售行为,从严查处虚假信息、虚假宣传、囤积房源、哄抬房价、合同欺诈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进一步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
城乡环境最能代表一个地方的形象,最能体现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和精神状态。近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市容市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但与先进地区相比,与人民群众的要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当前我们的城市管理正在步入一个全面提升的新阶段,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适应城市建设的新形势和广大居民的新要求,坚持城乡一体、区域联动、标本兼治,加大投入力度,增强管理力量,不断深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着力塑造现代城市风貌。
一是要彻底清脏。干净整洁是环境综合整治的基本要求。要继续抓好生活垃圾袋装化处置,严禁将污水、垃圾乱泼乱倒。各新建小区要合理配备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加强物业管理,保持小区整洁;老旧小区要结合城市改造提升工程,逐步配套完善垃圾处置设施。要全面提升道路保洁标准,做到全时段、全覆盖,不论主次干道还是小街巷都要实行定员清扫,随时保洁。要严格落实“门前三包”制度,特别是沿街经营户坚决不允许乱扔乱倒垃圾,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必须严肃处理,真正做到大街小巷无垃圾、无污水、无污物。
二是要集中治乱。城区次干道、背街小巷、集贸市场、城乡结合部、老旧居住区、车站、主要商业街等部位是“六乱”的重灾区,要区别情况、细分区域、加强力量、全面治理。要严格禁止在沿街道路两侧破墙开店、堆放废旧杂物,禁止窗外、门外悬挂各类衣物等有碍市容观瞻的物品。对各类不符合规划要求、没有任何手续的临时性建筑,以及私搭乱建等必须坚决拆除。对乱涂乱写、乱贴乱画行为,要采取强制措施,严厉打击。对重要区块、重要路段的广告要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制作,对不符合规格、残缺不全的,要督促更换或维修。
三是要坚决治污。要抓好河道管理,全面清除河道内的淤积物、障碍物和垃圾,城区内的河段及其它公共水面的保洁,要像道路一样全时段、全覆盖,对各类漂浮物必须及时清理。要规范经营项目,对严重扰民的经营项目、影响市容的洗车站点、汽车维修站以及露天烧烤、饭店油烟、噪声污染等进行全面治理。要加强城区各施工工地的管理,解决好施工现场噪音扰民和扬尘污染等问题。
四是要全力保畅。突出整治店外经营和马路市场,城区主次干道和繁华地段要坚决禁止,主要街道要实行全线净化,一律不准店外经营。要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可根据群众的实际生活需求,在部分符合条件的路段设置临时市场,并加强规范管理,保持环境整洁。要进一步加强对各类交通车辆的规范化管理,增设行车引导标志,明确停放点段和行车路线,彻底解决车辆乱停乱放问题。要加强对各类道路的管护,及时修补路面破损。要继续抓好城市亮灯工程,对损坏的路灯及时进行更换。
五是要健全机制。集中整治是手段,长效管理是目的。要健全“村收集、镇运输、区处理”的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模式,完善环卫基础设施,建成7处垃圾压缩站,按照标准配备专业作业人员,实现环卫保洁的常态化。要继续抓好数字化管理平台建设,真正实现即时性、网格化管理,提升城市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水平。要充分发挥村居在城市管理中的职能优势,下移管理重心,增强管理效能,夯实工作基础。
四、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城建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涉及社会各个方面,任务十分繁重,既是事关全局的重大课题,也是对我们执政能力、领导水平和工作作风的现实检验。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思想上、行动上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确保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强化城建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地位,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深入一线,坐阵指挥,现场办公;分管的同志要全力靠上,善于抓细节,抓具体,抓末端。要把年度工作和重点项目逐一细化分解,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人员,提出工作要求,建立奖惩机制,确保每项工作、每个环节都有人管、有人干、有人负责。
(二)协调联动,形成合力。各级各有关部门要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结合自身职能,从政策、资金、项目、资源共享等方面积极支持城建事业发展。对需要相互配合的事项,要主动搞好协调,确保不漏项,不脱节,衔接有序,推进有力。城建部门要强化主体职能,认真履行好组织实施、综合协调、跟踪督办等职责,统筹安排好城建计划、资金筹措及使用,主动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交流。同时,要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动员全社会的力量,参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
(一)全市道路运输业现状。截至2008年底,全市营运车辆已达100,195辆,其中营运客车(含出租车)6,005辆,营运货车(含农用车、营运拖拉机)94,190辆;客运线路1,100条,辐射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全市汽车客运站224个,汽车检测站13个(其中A级站2个),驾校34所(其中二类以上驾校6所),维修三类以上业户1,108家。道路运输业运输能力强、运输速度高、通达程度深、覆盖范围广、机动性强的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在促进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南阳运管系统现状。南阳市县两级运管机构都是交通主管部门下属的事业单位,市级机构为南阳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副处级规格,下辖一个正科级事业单位南阳市交通运政稽查支队;县级机构为13个县市区运管所,其派出机构为乡镇交管站,全市交管站160个;全系统干部职工3,211人(市运管局214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和南阳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南阳市公路运输管理处更名和机构规格、编制的批复》(宛编[2008]1号)文,运管机构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负责全市道路运输经营及道路运输相关业务的许可及资质管理、经营行为管理。同时,按照市政府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分工,市运管局还承担部分城市管理职能。
(三)道路运输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2008年全市道路运输共完成客运量11,16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717,966万人公里,货运量9,629万吨,货运周转量695,147万吨公里。客运周转量居全省第一位,客货运量均居全省第二位。全市道路运输行业总产值达87.81亿元,占整个第三产业总产值的17.04%,创造利润11.11亿元,缴纳各种税费6.88亿元,同比增长16.02%,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35万多个。多年来,道路运输业在南阳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一直处于骨干地位,特别是在春运和黄金周运输、抢险救灾等关键时段的重点物资运输、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运输结构不尽合理。经过多年的发展,道路运输业的“瓶颈”制约基本消除,运输结构、服务能力有了很大改善和提高,但与发达地区相比,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更高层次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和不适应。一是经营主体多、企业规模小、运输组织松散、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弱,市场集中度低,经营行为不规范,运输市场秩序比较混乱;二是运输生产组织化程度低,运输企业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高;三是货运车辆结构不合理,低水平的运输供给能力普遍过剩,高层次的运输供给能力相对不足;四是农村线路运力相对缺少,县乡公路尤其是农村、山区支线上的运输能力很难满足需要,而且缺乏适合农民出行需要的车辆;五是中心出租汽车车辆严重老化,车辆性能差,车容车貌差,出租车公司规模小,数量多,经营模式与行业发展不适应,公司的作用没有得到发挥;六是大部分驾培机构规模偏小,师资和硬件设施难以满足教学需要;七是综合运输体系建设落后,运输资源未能得到合理配置,与航空、铁路、水运、城市公交等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有待加强。
(二)物流业发展刚刚起步。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运和信息等行业的复合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对整个经济运行效率的提高至关重要。2009年2月2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上通过了《现代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纲要》,并强调必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从目前物流产业发展形势看,南阳的物流业还处于萌芽起步阶段,离现代意义的物流业相差甚远。
(三)农村客运安全形势仍然严峻。一是已建成的农村客运站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启用,“三不进站、五不出站”的要求和“三品”检查难以落实,客运站的源泉监督工作不能得到有效落实;二是农村客运车辆大多比较陈旧,安全技术性能、乘车舒适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三是农村客运大多采取家庭式经营管理方式,司乘人员的安全意识、服务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四是农村客运中非法营运现象仍然存在,这些非法参运车辆脱离于行业监管之外,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三、解决思路
(一)加强对运输企业管理,加快运输结构调整。一是要建立完善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机制。根据《河南省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办法》,认真做好道路运输企业质量信誉考核工作,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对单车的管理力度,树立品牌意识,逐步建立和完善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要按照“一企一档”的要求,建立健全质量信誉考核档案。通过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提高整个行业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竞争力和服务能力;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取消对道路运输企业在发展现代物流过程中开展延伸服务的限制,引导货运企业扩大经营范围,延伸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实现网络化、快速化、信息化经营,建立健全与其他物流体系相衔接的社会化道路货运服务体系;整合现有的货运信息中介资源,充分发挥公路运输主枢纽的作用,加快货运信息系统建设,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传统货运业向现代物流服务业的跨越;三是加快运输结构调整。制定优惠政策,提高快速客运、快速货运在行业中的比重,引导运输企业、维修企业、驾培机构等进行跨地区、跨行业的重组兼并;加快普通敞蓬货车的厢式化改造,鼓励发展厢式化无运输、甩挂运输和汽车列车;鼓励公车公营、规范承包经营,禁止挂靠经营,注重运输品牌创立,积极推广客运线路模拟化公司改造,引导运输企业之间的竞争向服务质量竞争、品牌竞争转化;四是在农村客运中推广使用符合《乡村公路营运客车结构和性能通用要求》的经济适用车辆,采取措施加大农村客车的晋级升档力度,提高农村客运的安全性、舒适性。严禁报废车辆进入客运市场,各县区在发展农村客运车辆时,应根据本地实际情况,选择适于农村客运的1~2个车型,同一线路车辆在颜色、标识、车型上应统一,以提高农村客车的整体外部形象。五是加快中心城区出租汽车更新步伐,尽快投放一批出租汽车。
一、西部地区城镇化建设现状及问题
(一)城镇数量少,二元经济特征依然十分明显
据2000年统计,全国有663个城市,其中东部地区有城市503个,而占国土面积70%的西部,只有160个城市。小、中、大城市之比,东中部为1∶067∶019,西部为1∶047∶005。全国5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93座,西部12个省区市只有13座,其中1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40座,西部只有8座。西部要2733万人才拥有一座大城市,而东中部分别只需1134万人就拥有一座。
西部农村人口比重居高不下。1982年全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79%,2000年西部农村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仍达到713%,东中部为60%。以内蒙古为例,2000年第一产业仅占全区国民生产总值的25%,而农业人口占全区人口的647%。1982年内蒙古市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2911%,全国的比例为209%,内蒙古高于全国9个百分点。2000年,内蒙古为422%,全国比例为3621%,内蒙古只高于全国6个百分点。2000年农牧民家庭收入为2038元、生活消费性支出为1615元,比全国平均水平低954%和2076%。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比农牧民家庭人均收入、生活消费支出高6027%和5888%。
(二)城市化发展速度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全国水平
2000年全国城市化水平为362%,其中广东、江苏、浙江、福建等沿海发达省区的城市化水平都在50%以上。西部地区城市数量仅占全国的237%,城市化水平为287%,只相当于1990年的全国平均水平。从世界范围看,1997年世界城市化率的平均水平为46%,其中高收入国家平均城市化水平为78%,上中等收入国家为74%,下中等收入国家为42%,低收入国家为28%,这些国家相应的人均GDP分别为25700美元、4520美元、1230美元和350美元。1999年西部地区人均GDP为516美元,超过低收入国家水平,但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导致城乡分割二元社会结构的政策和制度障碍未能得到及时纠正,快速的经济增长未能有效拉动城市化的迅速推进,城市化水平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比低收入国家低55个百分点。
(三)工业化与城镇化脱节
从发达国家和发展较快的国家的经验看,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是比较协调的。如日本在1947年到1975年的工业化加速阶段,工业化从28%提高到36%,同期城镇化从28%增加到75%,增加47个百分点。再如韩国,在1960年到1981年的工业化加速阶段,工业化从20%提高到39%,同期城镇化从28%提高到56%,增加28个百分点。
我国城市化在建国后经历了曲折起伏的历程,在当时采取了抑制城市化的政策来推进工业化,导致工业化与城市化脱节。六七十年代城镇人口长期徘徊在12%左右。我国自改革开放20多年来,工业化有了显著提高,但城镇化水平提高不到13个百分点。西部的城镇化发展更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2000年西部城市化水平为287%,东部沿海发达省区的城市化水平都在50%以上,西部要比东部低20个百分点。不仅低于1997年全世界城市化46%的水平,也低于1996年发展中国家38%的平均水平。就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的一般标准而论,我国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早已超过50%,2001年为85%,就业人口中二、三产业的劳动力也已超过了50%,只有城市化水平离50%还差近20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城市化大大滞后于工业化。
城镇化滞后,带来或加剧了我国一系列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如城市缺乏带动农村发展的活力、农民收入难以提高、内需难以扩大、就业岗位难以增加、经济效益不高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减弱等。前一段时间,人们把能源和交通看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而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城镇化滞后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新“瓶颈”。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加速西部的城镇化进程显得更为重要。
(四)城市化质量差,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不强
城市经济的总体水平低,综合效益差,城市的集聚和辐射作用不强,缺乏带动整个区域发展的中心城市。
内蒙古呼市和包头虽然人口规模达到特大城市标准,但属于后发城市,城市质量较低,经济实力不强。2000年两市人均GDP分别为8571元和11194元,而同期沿海开放城市的人均GDP为18405元。全区2000年20个城市(不包括市辖县)的GDP为71846亿元,占全区的5128%;财政收入5074亿元,占全区的3261%。城市人均财政收入为6316元,比全区人均低39%,比全国人均的105822元少42662元。按县级小城市统计,2000年财政平均自给率为6042%,最低的只有2252%,只有一个市自给有余。
(五)城镇规模、等级序列不完整,结构失衡
西部地区城市等级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城市首位度过高,平均达到4―5,青海达到8,也就是说西部各省区的首位城市与其他城市的规模差距大。截止1999年底,西部地区158个城市中,有200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3个、100―200万的大城市5个,50―100万的大城市3个,20―50万的中等城市46个、20万以下的小城市101个。其中大城市数目少,分布零散,除了广西和青海,其它10个省区明显短缺50―100万人的大城市;城市数量也偏少,平均每227万人、436万平方公里才有一座城市,而全国平均每189万人、144万平方公里就有一座城市。重庆、西安、成都人口规模已超过200万人,兰州、乌鲁木齐、昆明、贵阳人口规模已超过100万人。然而中间层次的城市很少,作为地区级的中心城市,在多数省区中几乎还没有一个5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甚至20万人以上的中等城市也很少。作为县级中心的县城,已发展成为10万人以上小城市的也为数甚少。其他都是分散的规模很小的小城镇。这种不合理、集聚度不高的城镇结构,缺乏承上启下的中间环节,大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作用难以发挥到分散的小城镇,必然会对工业化进程产生阻碍。
内蒙古是小城镇数量不少,但规模小,实力弱。目前全区有小城镇496个,占全区乡镇总数的4049%,人口433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18%,占乡村人口的32%。只考察非农业人口平均每镇只有4608人。2000年末,小城镇自来水普及率只有38%,人均房屋使用面积为122平方米,居住面积为912平方米,均低于全国水平。平均每十个建制镇才有一个公园。如此小规模的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经济,对人口和乡镇企业的积聚效应十分低下。
(六)城市管理落后
城市建设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缺乏特色;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低,建设密度高,环境质量差。西部发展城市经济,缺乏足够的城市载体,或者基础设施不配套,城市功能不完备,这就难以吸引和集聚更多的人流、物流和更大的资金流、文化流、科技流,限制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影响了企业效益的提高,也导致就业空间相对狭窄。
以内蒙古呼市和包头为例,1999年人均铺装路面比全国平均水平少2和187平米。用气(煤气、液化气)普及率分别为6269%和6120%,在全国34个城市和地区中分别居31位和32位;在西部11个城市中,分别居第9和10位。呼市工业污水处理量只占排放量的13%,包头市达标排放的只占2578%。2000年全区人均房屋使用面积为1316平米、居住面积为929平米,用气率为586%,均与全国水平有一定差距。小城镇布局不合理,缺乏统一规划,1998年,建制镇累计编制镇域总体规划133个,仅占全部建镇制的57%。农村牧区与乡的行政管理体制没有实质性差别,行政机构相当一部分力量用于农牧业。
二、城镇化战略是西部开发的关键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城市化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水平。城市是现代产业的集中地和消费的中心,在整个经济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通过城市化带动工业化、实现现代化,充分发挥城市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极大地促进西部后发地区的发展。
1、东部地区的发展受益于城市化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部以“特区型”经济为“龙头”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对东部崛起起到了重要支持作用。“七五”期间提出的“梯度发展战略”并非仅仅是赋予东部地区财税优惠以引进外资,更重要的是“逐步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的、不同层次、规模不等、各具特色的经济区网络”。与80年代初期相比,东部的最大变化是形成了一批作为要素集聚中心的城市和城市带。东部的发展并非仅仅是受益于进出口总额的增长,更重要的是在开放过程中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投入以及要素集聚和相关产业的扩张。
2、城镇化措施将使西部开发战略发挥最大的效益
城镇化建设是西部地区进行发展的首要选择。西部地区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化进程缓慢,成为西部大开发的最大障碍。这主要表现在城乡分隔发展的政策使工业集中在大中城市,同区域内周边地区的产业结构和人口流动互补性不是很强;城市的人口结构与经济结构规模都偏小。西部大开发是在占我国国土面积72%的广阔地域内、面向占全国28%的人口展开的,且自然条件差,经济文化落后。面对这么大的面积和众多的人口,西部是难以在短期内全部发展起来的。但是,一个地区在5―10年内造就出一批经济增长较快的大中城市是完全可能的。西部大开发需要有若干个具有较强经济活力、功能比较完善的大城市,并通过它们带动一批中小城市,形成不同规模、不同层次、不同功能的城市群,构成西部对内对外开放的纽带,从而有效联接东部、中部,广泛接纳外来的各种商业机会,通过城市的转化,向腹地和广大农村进行辐射渗透。
过去的一年,全县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拼博,开拓创新,克服宏观经济环境不利影响,经济社会呈现出持续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10项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新突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80亿元,达到80.08亿元,增长15.5%;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达到10.08亿元,增长20.1%;地方财政收入突破8亿元,达到8.1亿元,增长45.8%;全县固定资产投资突破80亿元,达到80.4亿元,增长28.5%;工业用电量突破4亿度,达到4.5亿度,增长45.2%;全县各项存款突破90亿元,居民储蓄存款余额突破60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8000元;货运业税收突破1亿元,创历史新高,在“三年全市排头兵,五年全省居上游”征途中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一年来,我们重点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加快转型升级,产业经济增创新优势。以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以产业集聚集群发展为方向,大力推进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产业经济稳中有进,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比调整为20:53.5:26.5。工业经济逐步升级。园区建设继续发力,工业基础日益加强。盐化大道三期、盐化城污水管网二期、河西机电产业园、灯饰照明市场一期、河西绿色科技照明产业园、箱包皮具生产基地等一批园区建设重点工程顺利推进。四大主导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盐化城天辉新材料、创新聚氨脂、中意陶瓷、永翔硅业、邦浦药化、东劲新能源等重大项目相继竣工或投产,机电产业园新增入园企业9家,灯饰照明、箱包皮具产业“市场+基地”的模式初现雏形,获批中国箱包皮具产业基地,发展前景看好。食品、林产加工等产业进一步拓展。全县工业发展逐步升级,新增规模工业企业15家,规模工业主营业务收入166.2亿元,增长31%;规模工业增加值完成29.6亿元,增长20.2%。新增江西名牌产品3个,总数达到5个,占全市的23.8%。农业发展持续升温。粮食高产创建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6.1万亩,粮食生产实现“九连丰”,总产达6.9亿斤,荣获全省粮食生产先进县。“基地+农户”的模式广泛推行,建成了界埠胡家脑蔬菜基地、神政桥井冈蜜柚基地、金川大古山花卉苗木基地、溧江黎溪高产油茶基地等一批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带动了特色产业发展,我县被列为全国蔬菜生产重点县。生猪规范化养殖进一步推广,全年拆除禁养区猪场505户,生猪污染治理和生态养殖同步加强,出栏生猪84.4万头。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新增市级龙头企业4家,省级龙头企业5家,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72家,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荣获全省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先进县。商贸物流日益活跃。大力扶持发展汽车货运业,加快推进城北物流园建设,现代物流业不断壮大。“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家电下乡”活动有序推进,扎实开展了市场整治执法活动,商贸流通体系和消费环境得到改善,引进了一批品牌服务业企业,商贸市场繁荣稳定,荣获全省搞活流通扩大消费先进县。
(二)统筹城乡发展,城乡面貌呈现新变化。围绕建设滨江生态城市和打造美丽____目标,大力推进城乡同治。规划编制有新成果。投入资金1640万元,完善了县城第五轮总规修编,精心编制了城东新区中心区域、东山森林公园、城东湿地公园、河西现代物流园、古村改造等8个重点项目修建性详规;完成了乡镇总规修编、134个行政村规划以及992个20户以上人口的自然村规划。市政建设力度加大。投入资金约10亿元,实施了一批重点市政设施项目。金川大道街景改造、北门湖休闲广场、体育馆、105国道城北段拓宽改造、城北教育园区等项目顺利完工;县城防洪工程、城东大道、余新公路、沂江桥拓宽改造、古村改造、灯饰照明交易市场、龙山森林公园、县医院医技大楼等项目有序推进。城市水、电、路等市政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设施明显改善,城镇化率达46.1%。城市管理得到加强。“四城同创”不断巩固和深化,国家园林县城创建已成功申报,是全省唯一申报成功的县。省级森林城市创建纳入全省首批十个创建县,城市绿化、亮化、硬化升级改造取得阶段性成效,城市绿地覆盖率达47.1%。美丽乡村亮点频显。73个省级村点、7个镇村联动精品示范点、主干道沿线村庄改造提升基本完成,涌现了溧江镇、大洋洲镇、桃溪乡等镇村联动示范点和界埠梅塘、大洋洲泉江、神政桥神龙湾、荷浦巷口、三湖冉家巷等一批省级新农村精品点。县乡公路建设改造全面推进,麦斜至潭丘公路“三改二”工程、潭丘至七琴油路改造、界埠至三湖公路改造全面完成,余新公路拓宽改造进展良好,交通条件进一步改善。
(三)抢抓政策机遇,项目建设再创新佳绩。加强与国家和省市的对接,成功争取了原中央苏区县政策,成为全省唯一拥有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县、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县三张“国”字号名片的县。“一园三镇”列入全省点状重点开发区域,挤入了全省38个扶贫攻坚县,争取了昌吉赣高铁在____设站,县城防洪工程、____至东乡高速公路、神华国华4x100万千瓦新淦电厂等重大项目正在抓紧跟进。全年争取上级资金7.6亿元,净增1亿元,增长15.2%,其中竞争性项目资金1.7亿元,净增7000万元。争取建设用地总规模指标5500亩,争取了12个重点项目省级预留用地指标2550亩,有效缓解了用地紧张矛盾。县领导领衔的以10件实事为主的42个重点产业项目进展顺利,基本达到进度要求,项目带动效应明显。
(四)深化内外开放,经济发展彰显新活力。深入实施“百日 招商大会战”和全民创业,广泛吸纳外来和民间资金。在浙江玉环、广东顺德、台湾分别组织了产业招商推介会,成功举办了中国照明行业优秀经销商千强颁奖晚会,扩大了____的知名度,引进了一批项目,顺利争取赣州银行落户并营业。全年引进内资23亿元,增长22.9%;实际利用外资4695万美元,增长20.7%,其中现汇进资1686万美元;实现外贸出口2.1亿美元,增长33%。引进省外资金、实际利用外资、外贸出口总量和增幅均居全市前列;全民创业继续升温,新增民营企业220户,总数达1738户;新增个体工商户1241户,总数达1.2万户;新增各项贷款9.5亿元,贷款净增额居全市之首,经济社会发展彰显了新的活力。
(五)着力改善民生,和谐社会构建新秩序。全年投入民生资金6.2亿元,比上年新增1.8亿元。就业再就业工程有效实施,全年共发放再就业小额贷款7299万元,新增城镇就业人数1.3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1.7万人。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为城乡居民发放养老金2057万元,惠及城乡居民3.3万人;发放城乡低保金3723万元,惠及城乡群众1.7万人,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9.9%。保障性安居工程顺利推进,廉租房、公租房、国有农林场危旧房改造和农村危房改造进展顺利。教育事业加快发展,全县二本以上上线率全市第一,中考成绩继续保持全市前列。科技创新得到加强,共组织申报、实施科技计划项目29项。文化体制改革顺利完成,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万名妇女健身舞会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深受群众青睐。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启动了新农合门诊统筹、尿毒症免费血透,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有效推进。人口和计生工作有新成效,优质服务不断深入,“两非”打击力度加大,继续保持了全国、全省先进。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环境保护措施有力,节能减排有效落实,安全生产态势平稳,工作有新起色,“领导干部大接访”深入人心,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得到有效加强,确保了“十”等重要时期全县社会稳定,获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和公众安全感测评全省第四、全市第一。与此同时,国防、民兵预备役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气象水文、统计物价、金融保险、药监质监、老建扶贫、县志档案、外侨宗教、邮政通讯、法制以及工青妇等工作均取得新成绩,不少工作获得国家和省市表彰。
(六)坚持依法行政,政务环境得到新提升。健全民主科学决策机制,进一步完善政府重大事项决策程序,严格执行重大资金、重大项目、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做到了重大决策问计于民,重要事项公布于众。积极推进依法行政,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工作监督和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38件、政协委员提案133件,及时办结率100%,代表、委员满意率达99%。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全年信息6839条。完善县长直通电话、县长手机、县长信箱受理办理工作机制,畅通了 群众诉求渠道。围绕提升政府执行力和操作力,大力推进政务服务环境建设,强化行政服务中心和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职能,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有序运行。强化审计监察,规范项目管理,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反腐倡廉深入推进。扎实开展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活动,行政效能和服务质量有新提高,发展环境得到改善。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这得益于上级党政组织的亲切关怀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县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支持;得益于全县上下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历任老领导、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人士、无党派人士、工商联、各人民团体,向驻干武警消防官兵、公安干警、民兵预备役,向中央、省、市驻干单位,向所有关心、支持和参与____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偏小,发展不足仍是我县的主要矛盾,欠发达的县情尚未根本改变;拉动力强的重大项目和骨干企业还不多,后续支柱财源还未形成,税源结构不尽合理,财政增收压力大;农村基础设施较为薄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农民持续增收难度较大;政务环境还有待于进一步改善,政府行政效能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升;土地、资金、用工、用电等发展要素的保障压力进一步加大,等等。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并采取更加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____年工作任务
____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十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我县实现“三年全市排头兵,五年全省居上游”目标,开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的关键一年。新的一年,尽管我们面临国际经济复杂多变、区域竞争日趋激烈、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困难和挑战,但我们仍处于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多于不利因素。国家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扩大内需,有利于增加发展投入。特别是随着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战略、新一轮扶贫开发政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战略的实施,必将为我们争资争项,推进产业发展提供更广阔的空间。近几年来,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势头良好,发展潜力不断增强,随着____航电枢纽工程、昌吉赣高铁、____至东乡高速公路等一批重点项目的启动,必将给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加上全县上下已经形成风清气正、团结奋斗、合力共为的浓厚氛围,特别是党的十开启了新征程,为今后发展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创新实干,就一定能推动____的发展再上新台阶。
____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和中央、省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布局,牢牢把握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新一轮扶贫攻坚的重大机遇,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定不移地主攻项目、决战两区、做大总量、加快集聚,坚定不移地推进 “四化”同步互动、“三产”共生演进,坚定不移地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以进位赶超的紧迫意识和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好中求快”,为建设开放繁荣秀美幸福新____、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按照上述要求,在总体目标任务上力求实现“两个略高于”,即主要经济指标增幅略高于全省、全市平均水平,略高于全面小康年度目标要求;“两个同步”,即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保持同步。____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2%,财政总收入增长1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外贸出口增长10%,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16%,实际利用省外资金增长15%,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以上,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以内,节能减排指标达到省市要求。与此同时,按照保发展、促和谐的原则,今年还要重点办好十件实事:1、开工建设____航电枢纽工程,配合做好昌吉赣高铁____站建设;2、完成县城防洪工程南北段主干道建设,完成中段拆迁并开工建设;3、完成城东大道主干道建设;4、完成余新公路拓宽改造工程;5、完成年度“两房”、棚户区改造、国有农林场危旧房改造建设任务;6、开工建设城南幼儿园,启动新一轮乡镇敬老院、福利院升级改造工程;7、完成青铜公园湖、城南景观河水体净化,启动老湄湘河、北门湖水体净化;8、开工建设城东湿地公园,启动县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建设;9、启动县城管道天然气工程建设;10、抓好107个新农村示范点建设。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主攻新型工业,做大县域经济支柱。继续决战园区,主攻盐卤药化、机械制造、箱包皮具、灯饰照明四大主导产业,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极。
壮大优势产业。坚持把盐卤药化、机械制造和箱包皮具、灯饰照明四大产业作为立县产业来抓。盐卤药化产业重点发展“两碱”基础化工,并引导产业朝氟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医药化工延伸,加快推进上海泰禾一体化盐化工、吉泰金属、鑫吉新资源、东劲新能源、邦浦医药化工等项目建设,培育一批带动性强的龙头企业,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0亿元以上。机械制造产业大力发展汽摩配件、砂轮、铜精深加工、金属精密加工,加快推进汽摩配关联项目落户机电产业园,提高产业集聚度,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以上。箱包皮具产业以箱包制造基地建设和箱包皮具市场繁荣为重点,做强现有成品箱包品牌,促进箱包产品向高端化、外贸化发展,不断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亿元以上。灯饰照明产业以灯饰深加工、工程照明为主攻方向,加快推进绿色科技照明产业园建设和灯饰照明交易市场正常运营,力争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 上。积极发展能源产业,组建能源工业办公室,谋划和争取一批能源项目落户我县。
扶优骨干企业。健全县领导挂点帮扶机制和部门帮扶考核办法,加大企业帮扶力度,着力解决企业转型发展中遇到的环评、安评、融资、用地等问题,促进中盐____盐化、中盐江西兰太、江西新瑞丰生化、天辉新材料、东劲新能源、邦浦医药化工等一批优势骨干企业早日壮大,完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小微企业创新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力争新增规模企业10家以上。鼓励企业自主建立研发机构,加强与各类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大力推进质量兴园,质量兴企战略,创建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力争新增主营业务收入亿元以上企业10家以上。
推动园区升级。完善园区规划编制,认真抓好工业园扩区调区,拓展发展空间。继续夯实平台,基本完成盐化大道三期工程,大力推进箱包基地、绿色科技照明产业园开发,增强园区承载能力。抓好园区与城区对接互动,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完善园区配套功能,成立盐化工业城管委会,健全培训教育、技术创新、创业孵化、融资担保、生活娱乐、住房保障等配套服务,提升园区管理和服务水平。严格执行项目进区会审制度,严把项目准入关,切实加大园区闲置土地清理力度,提高园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力争____工业园区跻身全省重点工业园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行列。
(二)发展现代农业,打牢县域经济基础。按照“规模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市场化销售、产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加快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
打造特色产业。围绕优质稻、中药材、良种猪、优质果蔬、高产油茶、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重点培育“四个产业带、四大基地、四个示范区”。“四个产业带”即:抓好以赣江两岸乡镇和新七石沿线乡镇为主的优质果业带,以溧江、大洋洲国道沿线为主的葡萄产业带,以金川、沂江、界埠等乡镇传统专业村为主的城郊蔬菜产业带,以大洋洲、桃溪、七琴为主的食用菌产业带。“四大基地”即:建设以溧江龙家坊、界埠胡家脑、桃溪徐家为主的井冈蜜柚基地,以溧江黎溪、界埠田港、大洋洲湖西、七琴炉村为主的高产油茶基地,以界埠郑家、金川水么、桃溪城头、沂江车头、黎山林场为主的花卉苗木基地,以三湖莲湖、荷浦巷口、沂江水西江为主的商洲枳壳基地。“四个示范区”即:打造一个县级高标准现代农业示范园,溧江、大洋洲、潭丘3个粮食高产万亩示范区,金川桁桥、溧江堆背、神政桥庄上、七琴东郭、城上竹溪5个千亩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区,金川瓦桥省级油菜机械化示范区,力争全年粮食总产突破7亿斤,新发展井冈蜜柚、高产油茶、花卉苗木、绿色蔬菜各1万亩以上。
推进产业化经营。坚持用工业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重点扶持金佳谷物、中利和、正邦、青苹园林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尽快形成一批加工规模大、竞争力强、带动面广的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完善“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增强农业产业发展的协作力、竞争力,力争____年新增市级以上龙头企业6家以上。
强化农业保障。积极争取高标准农田建设、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塘坝整治等农田水利项目,力争挤入全省塘坝整治试点县和全省中小河流治理重点县。新建高标准良田4万亩以上,开工建设15座小(2)型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抓好塘坝整治、小农水、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深入推进基层服务体系建设,加大农技推广力度,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抓好动植物疫病防控,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加快推进“三农”气象服务专项建设,提高农业应对灾害能力。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保护好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三)繁荣现代服务业,扩充县域经济总量。注重引导服务业与工农业互动融合,做大服务业规模,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搞活现代物流业。以打造赣中区域性物流集散中心为目标,着力引导赣新、宏发、新赣新、鑫鑫等货运公司做大做强,扶持各类投资主体进入仓储配送、运输、托运等物流行业,引进大型物流企业在我县设立采购中心、配送中心和分支机构。完成城北物流园建设,启动河西现代物流园建设,构建专业的物流信息平台,促进物流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力争实现物流税收1.5亿元以上。
繁荣商贸服务业。科学编制和实施商业网点规划,重点抓好商贸中心、秀峰步行街、箱包皮具交易市场、灯饰照明交易市场、建材市场等专业市场的建设管理,促其朝专业化、特色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着手启动城市综合体项目建设,提升县城品位和服务业档次。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延伸乡村商贸发展网络,拉动乡村消费。充分利用国家实施菜市场标准化改造机会,切实抓好城乡农贸市场标准化建设和改造,实施好七琴农贸市场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项目。
培育特色旅游业。全面整合我县红色、古色、绿色和赣江____段水域资源,加快发展山水旅游和乡村生态休闲旅游。完成____古村落一期改造,致力打造成我县古村落生态旅游体验区。依托____航电枢纽和县城防洪工程建设,着手构建赣江____流域风光带。加大旅游招商力度,完善各类服务设施,建设好一批上档次、有特色的娱乐消费场所,加快推进高标准生态接待中心建设,做活农家乐餐饮服务业,大力提升宾招水平。加快推进金融、保险、法律、咨询、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全面提高服务业发展水平。
(四)推进城乡同治,致力建设美丽____。坚持把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作为当前重要工作来抓,加快建设美丽____。
力促县城扩容提质。按照建设“一江两岸”滨江生态城市的目标,持续实施“城市东扩、沿江开发、跨江发展”三大工程。高起点修编城区规划。抓紧完成县城第五轮总体规划修编,超前谋划城东新区、河西新区、城北片区、高铁新区等区域控制性详规,着力抓好城市文化雕塑、金川镇新行政中心、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城市综合体、高档住宅小区等重点项目规划,精心组织县城重点地段、临街面和主要出入口精细化装饰,引领城市发展,提升县城品位。高强度推进城市建设。重点推进县城防洪工程、城东大道、余新公路、公园路及善政三路延伸、洋峰公跨铁路桥、善政三路下穿涵洞、沂江桥拓宽改造等项目建设,启动金川镇新行政中心、城东湿地公园、河西现代物流园等项目建设,抓好 县城管道天然气工程、日处理5万吨自来水工程、生活垃圾处理厂二期、城北高压线搬迁等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县人民医院医技综合大楼、县交警科技大楼、县公安技侦大楼、县文化广播电视艺术中心、县体育馆等项目建设,提升县城形象。
持续推进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新农村“百村大会战”,遵循“五美”标准和“八不八多”原则,突出地方文化特色,继续整合资金,集中财力全面完成11个镇村联动精品示范点建设,着力打造105国道、赣粤高速公路连接线、新七石线____至神政桥通道绿化提升工程三条美丽乡村示范带。继续开展县级卫生墟镇创建活动,推进生态文明村庄建设,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和空心村改造示范点建设,努力打造一批省、市有影响的样板精品村。
切实强化城乡管理。继续巩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创建成果,深入推进国家园林县城和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活动,力争年内达到创建标准。加快县城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抓好小街小巷整治,启动金川大道南北两端街景改造,加大县城危旧房和“城中村”改造力度,全面改善城区面貌。整合和优化城市各类资源,引入市场化、社会化和竞争机制,对非公益性项目,探索实行特许权经营和开放投资领域等方式吸引外资和民间资金参与建设和经营,建立健全多元化城市投融资机制。切实加强村镇规划执行管理,落实乡镇监管主体责任,加强耕地保护,扎实推进“两违”建房整治,规范农民建房。
(五)实施项目带动,持续增强发展后劲。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政策延伸县、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县、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县等政策优势,加快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
精心谋划项目。突出围绕重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民生工程、工业节能技改、资源循环利用、现代服务业以及新能源产业等领域,精心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重大项目,力争全年新开发储备项目60个以上,其中投资超亿元的重大项目15个以上。重点跟进神华国华新淦电厂初可编制、风能发电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昌吉赣高铁____设站、县城管道天然气工程、____至东乡高速公路、城市综合体、城东湿地公园、县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重大项目技术方案的论证和优化,抓好中盐年产100万吨盐硝联产扩建、县城防洪工程、牛头城址抢救性文物保护、河西现代物流园等重大项目的立项报批,为项目的早日批复实施创造条件。
加强争资争项。重点抓好____航电枢纽、县城防洪工程、余新公路、临江至____公路、农村电网升级改造、三湖联圩和小(二)型水库及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中小河流治理、塘坝整治、县城生活污水管网、中小企业创新等项目资金,力争全年争取资金突破8亿元。加强政策对接,争取我县成为全省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县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第一批先导示范区行列,获取更多的支持。加大扶贫开发项目实施力度,确保扶贫开发取得实效。
高效建设项目。坚持县领导挂重点项目机制,科学安排进度,重点抓好中央投资项目、省市重点调度项目和政府投资项目,确保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力争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00亿元。加大项目实施的监管力度,认真落实好工程建设招投标制度,加大工程建设标前、标中、标后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标前的出借、出卖资质,标中的围标、串标,标后的转标、卖标三大顽症”,严控标后随意增减工程量问题。全面加强项目质量管理,着力打造安全精品工程,确保项目发挥最大效益。
(六)坚持开放创新,打造区域竞争优势。坚持把内外开放与改革创新更好地结合起来,拓展内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打造区域竞争优势。
扩大内外开放。深入开展“重大项目突破年”活动,充实产业办力量,打造专业招商队伍,完善招商引资考评机制,大力推行推介招商、以商招商、商会招商,逐步推进“招商引资”向“招商选资”转变,着力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强、关联度高的项目,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力争年内引进亿元以上重大项目10个以上。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全面落实鼓励全民创业各项政策,积极培育创业主体,广泛动员和鼓励城乡群众、干部职工投身创业,积极吸引在外____籍企业家回乡创业,扶持本土小微企业做大,着力培育根植性经济。继续扩大对外贸易。优化外贸出口结构,引导机械、箱包、灯饰、木制品等产业龙头企业开展自营出口,培植外贸出口新的增长点,努力把我县打造成为省级出口基地。
创新投融资机制。积极创新财税征管,加大税源调查,强化财税目标考核,确保应收尽收。坚持用财有效,在保证刚性支出的前提下,财力重点向民生、重大建设倾斜。整合县内国有经营性资产,做大做强城司、盐化城开发公司、国有资产运营公司、中小企业担保公司等政府融资平台,扩大融资渠道,破解融资难题。积极推进“招银引贷”工程,鼓励发展村镇银行,加强政银企对接,鼓励县内金融机构扩大贷款,引导信贷资金投向优势企业、重点项目及重点产业。加强信用制度建设,规范社会信用秩序,严厉打击逃避银行债务行为,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破解发展瓶颈。创新用地管理。通过列入省重大项目、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项目、扩大年度新增建设用地规模等途径,积极争取用地指标。进一步加强用地管理,实行项目分期分批供地,强化用地批后监管,加大闲置土地、违规用地清理力度,提高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争创全省依法用地模范县。稳妥推进拆迁。充实和加强县拆迁办的力量,按照“以人为本、依法依规、责任落实、细化到人”的思路,平稳顺利地搞好各项工程的拆迁,确保社会稳定。破解用工难题。整合各类培训资金,发挥技工学校、职教学校等资源优势,围绕我县主导产业,有针对性地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为产业发展提供用工保障。保障用电需求。启动盐化城公用110KV变电站建设,升压改造界埠变电站,着手规划建设城东110KV变电站,满足工业和项目建设用电需求。
(七)更加关注民生,切实增进人民福祉。坚持把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着力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继续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以推进新一轮全民创业为契机,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多渠道创造就业岗位,重点解决好“零就业家庭”、“4050”人员、失地农民和其他困难群体就业问题。全力推动五大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提高城乡低保、农村“五保”、困难群众大病救助等社会救助水平,做到城镇低保“应保尽保”,农村特困救济“应救尽救”。加快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完成国有农林场棚户区改造460套,建设公租房800套、廉租房1000套,着力解决城镇居民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启动县城危旧房改造工作,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好群众吃住行问题。抓好县中心福利院建设,启动新一轮乡镇敬老院、福利院升级改造工程。加大对涉及民生的重要商品的市场价格预警、监督和调控力度,努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
大力发展社会事业。加快发展教育事业,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抓好新建小区配套幼儿园同步规划建设工作,开工建设城南幼儿园和界埠中心小学,完成一批村小维修改造,完善城北教育园配套设施建设,适时启动教师周转房建设工程。加快县城公立中小学校和部分农村中学“班班通”建设。开展第三届“县级名师”评选,打造名师队伍。全面推进文化事业。深入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办好“欢乐____大舞台”和“美丽乡村大舞台”活动。全面完成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着手规划建设城市文化综合体和____古文化展示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力争战国粮仓遗址进入“国保”、潭丘中洲祠堂进入“省保”。推进卫生事业发展。加快推进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全面启动贫困人口精神病免费救治,加大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执行力度,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积极稳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 综合改革试点,提升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和科技惠民计划,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整治力度,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继续保持全国、全省先进荣誉。
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高度重视环境保护。深入推进赣江____段区域环境综合整治和工业园区污染治理,分步抓好城北化工企业搬迁,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污染治理和城乡垃圾无害化处理。大力开展城区水体、油烟、噪声综合治理,重点抓好青铜公园湖、城南景观河、老湄湘河、北门湖水体净化,改善县城水体环境。全面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加强小(二)型以上水库和农村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整治,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大力实行节能减排。实施好节能技改重点工程、节能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淘汰落后工艺设施,切实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加快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强化化工、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废气、废渣、废水“三废”处理设施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创建国家级生态工业园。务实推进生态建设。加强“森林城乡、绿色通道”建设,抓好龙山森林公园、东山森林公园、城东湿地公园、森林(湿地)博物馆和一批文化休闲广场、社区公共场所绿化小品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加大名木古树和野生动物保护力度。继续推进省级和国家级生态县、生态乡镇、生态村示范创建活动,力争年内达到国家园林县城和省级森林城市创建标准。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以构建“和谐平安____”为目标,以保一方平安为责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切实加强社区管理,逐步推进社区网格化管理,着力构建政府、社区、企业、社会团体和公民联动的社会管理机制。切实加强源头预防,积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建立健全县乡村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妥善解决群众合理合法诉求。加大互联网监管力度,加强网络舆情引导。大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加大生产企业、各类学校、道路交通和高危行业的安全监管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严格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确保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切实加强应急管理,健全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机制,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和保障公共安全的能力。加快完善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和公共安全防控体系建设,深入推进专项整治行动,切实维护社会平安稳定。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新的形势和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做好全县各项工作,我们将以公众意志和利益为核心,加快推进政府自身建设,依法管理社会事务,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实现赶超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牢固树立法治观念,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管理经济社会事务。自觉接受上级党政组织和县委的领导,主动向人大报告工作,向政协通报情况,接受监督,高度重视、积极办理好建议提案。加强与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群团组织的联系,主动接受社会公众和新闻舆论监督。严格依法行政,规范执法行为,完善行政问责制度,坚决防止行政不作为和乱作为,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健全政府重大事项决策公示制度、听证制度和专家咨询制度,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水平。依法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提高行政能力,建设高效政府。大兴务实高效、雷厉风行的作风,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各项规定,按照“讲实话,干实事,敢作为,勇担当,言必行,行必果”的要求,带头改进会风文风,开短会、讲短话,去虚就实、去繁从简,努力摆脱文山会海,腾出更多的精力谋大事、促发展,集中更多的时间办实事、抓落实。深入开展机关效能建设,进一步加强县行政服务中心管理,切实发挥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系统效应。进一步规范权力行使,加强部门协作和效能问责,营造清廉高效的政务环境。抓好重点科股室评议、县直单位民主评议评价及企业评科股室活动,提高部门单位服务水平。完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管理,确保群众方便办事。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严格落实优化投资环境各项优惠政策,杜绝部门服务“中梗阻”、“股梗阻”现象,加大惩治破坏环境的人和事,保障创业主体合法权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我市发展极不平凡的五年。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部署要求,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顶住压力、迎难而上,众志成城、砥砺前行,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都取得新成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中迈出坚实步伐。
五年来,我们全力以赴抓项目、帮企业,经济实力有了新提升。不断加强对经济运行的预警预判,宏观层面抓指导,微观层面抓落实,扎实开展项目受理大起底、干部入企服务,着力推进项目建设,逐步形成发展新优势,经济运行持续向好,经济发展平稳健康。一批如高科LED、康宝基因疫苗等科技含量高、带动就业多的好项目建成投产,一批如潞安180、漳泽电力2×100万千瓦“关小上大”等投资大、见效快、支撑能力强的大项目顺利推进,一批如潞宝己内酰胺、大唐风力发电、欧亚神龙湾开发、中技金谷新型建材等新兴产业项目在长治落地生根,一批如中南铁路大通道、长安高速、黎左高速等方便出行、提升运力的重大交通项目投入运营,一批如太焦高铁、长临高速、长治机场改扩建等群众期盼已久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切实加大帮扶实体经济力度,积极推进“晋材晋用”,举办了两届长治制造展销推介周,全力落实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减轻负担80多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固定资产投资、工业增加值总量始终保持在全省前两位。
五年来,我们坚定不移抓转型、调结构,产业升级迈出新步伐。有力有序有度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完成120万吨煤炭去产能任务,煤炭行业告别了30万吨以下的开采时代,焦炭行业进入了5.5米以上大机焦发展阶段,煤化工行业实现多基联产;生物制药走在全国前沿,光伏光电产业从无到有不断壮大,新兴产业投资占工业投资的比重由2011年的43%提高到62.9%,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由2011年的11.8%提高到13.7%。新增设施蔬菜47.1万亩,达到62.8万亩,发展速度连续五年排全省第一;粮食产量持续稳定,粮经作物种植比例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由2011年的95.3亿元增加到208.7亿元,年均增长16.9%。能交投长子集运站、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新易达物流园建成运营。举办金秋让利系列促销活动,大力发展电子商务,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11年的321亿元增加到566.6亿元,年均增长12%。完成了太行山大峡谷旅游资源整合,新增AAAA级旅游景区4个,壶关、武乡、平顺、黎城成为全国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旅游总收入由2011年的124.8亿元提高到369.1亿元,年均增长24.2%。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6.5%,高于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1.4个百分点。全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4.0:66.3:29.7调整为4.7:51.0:44.3。
五年来,我们攻坚克难抓创新、促改革,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持续推进“放管服效”改革,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64项,承接省级下放审批事项56项,下放市级审批事项22项,实行重大项目联审联批,审批时限进一步缩短。不断完善和改进政府管理方式,实行财政资金预拨付制,加快了征地拆迁和市政工程建设速度。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6家省级众创空间,新发展私营企业1.8万户,各类市场主体达到15.9万户,新增小巨人企业53户、小升规企业58户。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46.7%,较2011年提高15.3个百分点。在全省率先建成技术交易市场和技术交易信息平台,完成技术交易额87.2亿元。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583件。长治商业银行升级更名为长治银行,全市13家农信社中10家成功改制为农
商行,组建了5家村镇银行,3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各类金融机构达到158家,较2011年增加48家,各类金融机构存贷款总额达到3318亿元,较2011年增长44%。长治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区,长治海关正式批准设立。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组织企业赴俄罗斯、蒙古等国开展经贸交流。积极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商事制度改革、国企改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供销社综合改革。全面实施不动产统一登记。完成了新一轮行政机构改革和党政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五年来,我们坚持不懈抓城建、夯基础,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深入推进上党城镇群建设,以主城区建设为龙头,主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00亿元,是上一个五年的2.3倍,新建改造市政道路39条,新增市政道路28公里、面积178万平方米,“三环八纵十二横”路网框架基本形成。新敷设各类管道800多公里,新建14座人行过街天桥,改造3座铁路立交桥和130条背街小巷,新增集中供热面积1700万平方米,新增集中供水用户3万户,主城区辐射带动力进一步增强。以大县城、重点镇、中心村建设为节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60亿元,集聚能力显著提升。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2011年的43.43%提高到51.53%,年均提高1.62个百分点。全面完成城乡人居环境改善“四大工程”各项任务。全市新增公路通车里程689.7公里,总里程达到1.16万公里。开展了深得人心的“五道五治”行动,成效明显。
五年来,我们不遗余力抓治理、强生态,环境治理取得新成效。在主城区全面禁止露天烧烤、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燃煤,淘汰燃煤锅炉842台,拆除城中村城边村燃煤土小锅炉4728台,对3.54万台燃煤土小锅炉实施洁净焦替代。2500辆公共自行车、500辆纯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行,大气污染防治成效明显。三类以上水质断面达标率完成省定目标,“4+2”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全面完成。大力推进焦化、电力、钢铁、水泥等高耗能企业对标升级改造,淘汰落后产能1395.5万吨,万元GDP综合能耗累计下降18.4%,工业固废利用率达到67.2%。深入推进浊漳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水土保持生态治理面积135万亩,治理度达到62%,位居全省第一。完成营造林面积19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6.7%,较2011年提高1.8个百分点。
五年来,我们真心实意抓保障、保稳定,民生福祉又有新增进。公共财政用于民生的支出达到963.6亿元,占到全市公共财政支出的80%以上。新增城镇就业22.6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1.5万人,稳定脱贫16.1万贫困人口。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18429元提高到28094元,年均增长8.8%;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1年的7177元提高到11863元,年均增长10.6%,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持续快于地区生产总值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连续7年快于城镇居民收入增幅。探索建立了联盟校办学模式,主城区建成3所公办幼儿园、启动8所义务教育学校建设工程,5个县区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验收,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免费营养餐工程,新建改扩建200所农村幼儿园。城乡居民养老、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新农
合人均筹资标准由230元提高到540元。城市低保标准由月均224元提高到488元;农村低保标准由年均1940元提高到3139元。开展了新生儿出生缺陷干预救助健苗工程。为经济困难的高龄与失能老年人及百岁老年人、重度残疾人发放补贴。加强基层公共文化服务,实施全民健身计划。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9.7万套,14万居民乔迁新居。完成农村危房改造近5万户,15万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创新夜查突查、“两议一报”制度,连续四年实现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双下降”。深入开展社会风险大防范、矛盾纠纷大排查,不断完善处置机制。始终保持打黑除恶高压态势,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深入推进禁毒大会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得到加强,人民安全感满意度持续提高。有效应对洪涝、冰雹等灾害,最大限度降低了财产损失。
五年来,我们毫不懈怠抓作风、创环境,政府自身建设得到新加强。严格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决定,积极支持政协履行职能,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093件、政协提案2209件,办复率100%。不断加强与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的联系,广泛听取各方意见。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始终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坚定不移推进政府廉政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国务院“约法三章”,持续加大审计监督力度,“三公”经费持续下降。全面完成“六五”普法,法治长治建设步伐加快。启用新的政务服务中心,建立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所有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全部入驻,市直部门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全部公布。开通《直通政务厅》,建立“市长县长接听”制度,政风行风持续改进,与群众更贴近、更贴心。
五年来,我市蝉联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相继荣获了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全民健身示范市、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市、中国曲艺名城等十多个国家级荣誉称号,长治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
各位代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正式明确的核心地位,体现了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保证党和国家兴旺发达、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过去一年,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认真贯彻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重大思路和要求,围绕把长治打造成为山西重要增长极的目标,坚定不移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经济运行呈现稳步向好的积极态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269.2亿元、增长4.6%,较2015年加快了7.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583.1亿元、增长2.5%,较2015年加快了12.4个百分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98.5亿元、增长2.2%,较2015年加快了31.5个百分点,主要经济指标扭转了负增长的局面,结束了五年来增速下滑的态势,实现了下半年好于上半年,全年好于上年的目标,为今后进一步好转奠定了基础。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取得这样的成绩实属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亲切关怀、坚强领导的结果,是市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同心同德、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干部群众,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派、工商联、无党派和各人民团体,向驻市部队、武警官兵、公安干警,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长治改革发展的社会各界朋友,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不大、发展不足,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造成为山西重要增长极的要求差距较大,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39项评价指标中,人均GDP只占目标值的68%、农业劳动生产率只占目标值的46.5%,特别是还有个别指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加速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二是产业结构不优,“一煤独大”、三产占比不高的问题没有根本性改变,煤炭产业仍然占到工业经济的三分之二,第三产业仅占GDP的44.3%,与“十三五”时期服务业占比稳定在50%以上目标差距较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发展任务艰巨。三是创新能力不足,科研经费投入强度不到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31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仅有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9家,创新驱动、科技引领亟待加强。四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大气、水、土壤污染问题突出,雾霾问题日益成为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万元GDP能耗指标高于小康社会目标值160%,能耗水平居高不下,土地利用效率偏低,资源利用低级粗放。五是城乡发展不均衡,就业增收困难,财政收支矛盾较大,脱贫攻坚难度大,民生社会事业欠账较多,补短板任务十分繁重。六是发展环境不优,行政办事效率不高,诚信体系不完善,法治观念、创新观念、市场观念还不强,不作为、不会为、乱作为等问题仍一定程度存在。对此,我们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任务导向,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不辱历史使命,不负人民重托。
二、今后五年主要任务
各位代表,今天的长治正处于一个重大历史关头,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全面小康进入决胜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吹响了全省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号角。以市十一次党代会为标志,长治发展翻开了新的一
页,开启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今年年初召开的市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作出了“紧扣‘两个规划’,突出‘一个中心’,坚持‘两个抓手’,强化‘三大支撑’,推动长治转型综改取得突破性进展”的部署,这为今后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路径。
各级政府部门要深刻领会、牢牢把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不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决不要带血的GDP,不要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的GDP,不要掺假带水分的GDP,要努力创造有质量有效益真金白银的GDP、绿水青山可持续发展的GDP、老百姓有实实在在获得感和幸福感的GDP,向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要牢固树立全新资源观,切实加快转型发展步伐,统筹利用好煤炭、矿产、文化、生态、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政府效率、法治环境、社会诚信等各类资源,特别是要用好用活最具革命性、能动性的人力资源,走出长治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新路。要紧扣“两个规划”、突出“一个中心”,按照中原经济区规划和中原城市群规划,主动融入国家战略,把握正确方向,拓展发展新空间,围绕省委“六大工程”,找准切入点、对接点,着力打造“六大工程”长治版,努力构建具有长治鲜明特色的多元化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实现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的转移。要坚持“两个抓手”、强化“三大支撑”,一手抓新兴产业培育,一手抓传统产业升级改造,强化改革支撑、创新支撑、开放支撑,把转型深刻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主动转型,创新转型,深度转型,全面转型,把长治打造成为山西重要增长极。
未来五年,我们要如期完成21.6万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任务;我们要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我们要为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奠定基础。
——转型发展要有明显成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煤炭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持续下降,传统产业在工业中的比重控制在60%以内,传统产业竞争力有效增强;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煤化工、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军民融合、信息技术、现代医药等产业集群初具雏形,分享经济、数字经济、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年均提高一个百分点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稳定在50%以上,民营经济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
——创新驱动能力要有明显提升。开发区改革创新取得重大进展,长治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明显壮大,再建一个国家级开发区,每个县建成一个省级开发区,实现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5%以上,真正成为转型综改主战场。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健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建立研发机构的占比超过15%,研发经费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3.7件。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全方位进展,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完善。
——生态环境要有明显改善。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大幅提高,能耗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减排指标逐年下降,全面完成国家、省下达任务。二级以上天数达标率、水质断面优良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分别达到80%、90%和90%以上。森林覆盖率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
——人民生活水平要有明显提高。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行政区划调整,上党城镇群建设取得更大成效,基本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和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以上。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持续快于GDP,不断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社会综合治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安全稳定工作基础更加巩固,平安长治建设扎实推进,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明显提升。
各位代表,实现上述目标绝非易事,我们有信心、有决心,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扛起加快长治发展、造福上党人民的历史责任,奋发有为,恪尽职守,努力破解改革发展稳定的各类难题,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项工作,全力办好事关人民幸福的每一件事情。
三、2017年工作安排
2017年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关键之年,也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综改的深化之年。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根本指针,全面贯彻省、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和十一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一个指引、两手硬”的重大思路和要求,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实施创新驱动、转型升级战略,坚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全面深化“双改”为主线,以“对表、对标、对接”为要求,全力创优发展环境,保持全市经济稳步向好、社会和谐稳定,为如期实现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奠定坚实基础,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根据新的统计口径设置,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7%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上年持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6%左右和6%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新增就业4.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
约束性指标是:资源节约方面,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5%,万元地区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3.9%,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用水量下降2.8%。环境质量方面,全面完成细颗粒物(PM2.5)浓度下降比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劣V类水体比例,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氮氧化物减排幅度等省下达任务。民生改善方面,农村贫困人口脱贫6.8万人,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11400套。
今年,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狠抓“三去一降一补”。
“三去一降一补”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五大任务,是破解我市结构性困局,加快转型升级的根本途径,必须全力落实、落到实处,努力取得更大成效。
坚决去产能。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方式推进煤炭去产能,今年关停退出太行王家峪煤业、庄底煤业、师庄煤业3座矿井,压减产能165万吨;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和债权债务处置工作,确保职工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坚持淘汰落后产能与发展先进产能相结合,争取更多煤矿进入先进产能行列,有序释放先进产能。积极推进钢铁、电力、水泥、焦化等行业的去产能工作。
加力去库存。重点抓好房地产去库存和工业品去库存。加大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力度,货币化安置比例不低于80%,加强房地产用地供应管控,加快保障房分配,有效化解房地产库存。引导企业适应市场需求安排生产,鼓励企业创新营销模式,加大销售衔接力度。建立大中小微企业配套互补合作机制,深入推进“晋材晋用”,办好第三届长治制造展销推介周,不断提高市内企业使用本市产品的比例。力争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15%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产销率达到95%以上。
多措去杠杆。以降低企业负债率为重点,支持企业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开展股权融资和应收账款融资,引导金融机构帮助企业优化债务结构。建立企业债务重组和不良资产处置协调机制,有效防范企业债务风险。引导企业走向资本市场,力争壶化集团在主板上市,5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不断扩大直接融资规模。
积极降成本。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进一步清理规范中介服务收费,努力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利用应急周转保障资金、信用增进等方式,支持企业多渠道融取低成本资金。将企业直供电范围扩大到40户以上,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完善物流配送网络,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挖潜增效降低管理成本。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降低制度易成本。
强力补短板。针对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突出问题,加大补短板力度,提高投资的有效性,做实产业转型、创新驱动、基础设施、民生改善的重点项目,产业转型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84亿元,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65亿元,城乡一体化建设完成投资293亿元,民生社会事业完成投资54亿元。
重中之重是加快补齐脱贫攻坚这个短板。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面落实“工程二十个专项行动”,加大涉农资金统筹整合力度,简化资金拨付程序。坚持产业为要,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带动2.4万名贫困人口脱贫,发展光伏发电带动3900名贫困人口脱贫,发展乡村旅游带动2400名贫困人口脱贫,发展农村电商帮扶2000名贫困人口创业。坚持就业为重,通过提供岗位、劳务输出和特色培训,帮助8000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吸纳5800名贫困人口参与专业队造林或参加天然林、公益林管护。坚持教育为基,全面落实“雨露计划”和贫困大学生资助,不断加大对贫困人口上学的支持力度。坚持健康为本,落实各项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政策,加强对贫困地区的医疗救助服务,有效解决因病致贫。加大金融扶贫力度,创新精准扶贫小额信贷模式,确保完成小额信贷4.6亿元的任务。实施9000人易地扶贫搬迁,完善贫困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村容村貌建设。确保完成291个贫困村退出,6.8万名贫困人口脱贫,沁源省级贫困县摘帽的目标任务。
(二)狠抓实体经济振兴。
振兴实体经济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要向实体经济发力、聚力,聚焦产业、企业、企业家,做优存量,做大增量,加快构建具有长治鲜明特色的多元化中高端现代产业体系。
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瞄准发展前沿,发挥现有新兴产业的基础,加快占领行业高端,形成新的优势产业。信息技术产业,实施大数据战略,培育大数据产业,加快智慧长治建设,推进大数据与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举办长治第三届互联网大会,筹划建设智慧长治云平台,在生产生活生态领域广泛推广大数据应用。加快推进国家北斗数据中心(山西)分中心、联通、移动、电信等数据中心建设。装备制造业,以智能化发展为方向,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装备、军民融合、节能环保装备等先进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加快推进成功集团30万辆新能源汽车、高科LED、易通低温余热发电机组、太重高性能液压产品等项目建设。新能源新材料,推动新能源示范城市建设,重点打造光伏、风力发电、新型建材、镁铝合金等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集群,争取“国家光伏发电前沿技术依托基地”,扩大光伏、风电等新能源装机规模,加快推进潞宝10万吨己内酰胺聚合切片、中德铝业汽车轻量化等项目建设。现代生物医药,重点打造党参、连翘、黄芪等道地中药材种植深加工现代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康宝血液制品、振东制药抗肿瘤药物、50万亩连翘种植产业化、太行药业中药提取技改等项目建设。
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全力创建“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加快推进综合能源产业基地建设,运用新技术、引入新工艺、使用新装备、研发新产品、探索新模式、催生新业态。全面提升煤炭产业、焦化产业的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加快实施低热值煤发电和漳泽电力2×100万千瓦“关小上大”项目。稳步提升煤层气抽采水平,年内完成长子5亿立方米煤层气开发项目。以发展精细煤化工和现代煤化工为方向,加快推进潞安180、瑞恒60万吨聚氯乙烯、襄矿20万吨乙二醇、潞宝60万吨烯烃等项目建设。做大做优建筑业,扩大钢结构、装配式混凝土和市政构件预制加工能力,努力构建全产业链生产体系,支持企业开拓市内外市场。严格产业技术、规模、环保、能耗、水耗、用地标准,逐步淘汰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能过剩的低端产业,改造取缔没有安全保障的高危企业,提高产业准入门槛。
积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引导规上企业自主创新,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双创主体的示范作用,孵化培育一批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扶持一批成长性好的创新型企业,全年新增小升规企业12户以上,小巨人企业5户以上,新创办小微企业3300户以上。大力发展新建基地型、闲置厂房改造型、城市楼宇型等创业基地,推动唯美诺中小企业创业基地、钜星众创空间、天空之城创业基地上水平,年内完成长丰、长轴等5个创业基地建设,实现各类创业者“拎包创业”。
大力发展民营经济。保障非公经济与公有制经济一样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扎实开展民营经济政策落地、产业清底、创新提质、服务提升、融资对接行动。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程,支持民营企业技术中心创新提质,推进民营企业股份制改造。继续办好“长清班”和各项专业培训,促进民营企业家素质提升。
持续加大实体经济帮扶力度。建立完善干部入企服务长效机制,积极帮助企业解决用电、用水、手续办理、品牌创建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引深项目受理大起底,加快项目联审联批,通过联审联批审批项目300个以上。创新要素配置机制,建立完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市场化配置机制,建立矿权、地权流转市场,用地指标向转型重点项目、向开发区倾斜。对土地、矿产资源占而不用、低效利用的,通过法律和经济手段予以调整优化,努力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三)狠抓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提升农产品质量为着力点,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服务体系,加快实现农业向提质增效、可持续发展转变。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加快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围绕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建成6个省级、20个市级绿色高产高效示范片区,建设绿色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加快紫团、方兴、沁州黄等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壮大潞宝金和生、浩润食品等30个骨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推进智慧农业发展。加快发展功能农业,推进药食同源产品开发。新培育省级示范专业合作社20家,新发展家庭农牧场50家,培训新型职业农民8000人。新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50个以上,举办首届国际农合长治周,培育10家农产品出口企业,促进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4亿公斤以上,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销售收入增长6.5%以上。
强化农业基础建设。整合强农惠农政策,重点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农民增收工程。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实现种养加产业全覆盖。切实抓好农田水利建设,新开发水浇地1500亩,建设高标准农田6.8万亩,推广增施有机肥2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35万亩。扩大机耕机播面积,提高秸秆综合处理率,加大农业废弃物回收处理,推广建设农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工程。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信用体系和检测监管体系建设。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健全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重点培养100名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专家、1000名村级农技推广员、1万名科技示范户。
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创新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办法,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推广潞城市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成果,全面推进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对经营性资产开展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资产收益扶贫试点,确保贫困户资产保值增值。大力推进农村水权和农业综合水价改革。加快推进国有林场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农村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
(四)狠抓现代服务业发展。
现代服务业是中高端产业体系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区综合竞争力和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我们要不断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提升现代服务业发展质量和水平,力争服务业占GDP比重提高1个百分点以上。
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以太行山农产品物流园、能交投物流园、紫坊农贸物流园等为龙头,重点发展能源矿产品物流、大宗商品物流、城市配送物流和农产品物流。以智慧物流、多式联运、连锁物流、城乡快递、冷链物流为重点,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延伸物流配送网络。引导商贸物流企业运用电子商务拓展销售规模,培育5至10家市级电商示范企业,新增2个电商孵化基地、500个村级电商服务站。
加快高新技术服务业发展。大力发展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服务业。加快发展以会计、法律、审计、评估、专利为重点的咨询服务业,不断推动在重大决策、重大项目和工程技术等领域引入咨询服务。积极发展会展业,培育会展市场主体,延伸会展产业链。
加快传统服务业优化提升。适应大众消费多样化、个性化、信息化需求,推动商贸、餐饮、住宿、家政等行业加快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和服务创新,促进线上线下互动发展。开展系列促销活动,推进大型商业综合体建设,打造3条特色餐饮街区,提升商贸服务水平。大力发展健康养老、社区服务、文化休闲等幸福产业。
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做大做强“太行山水·红色经典”文化旅游品牌,推进神龙湾、太行红山、太行欢乐谷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力争太行山大峡谷创建成5A级景区。上半年完成18个旅游景区的改制工作。开工建设31项、530公里旅游公路,增设旅游景区标识标牌,新建改建旅游厕所76座。加大旅游宣传推介力度,举办太行经典·长治久安旅游摄影大赛。在壶关、武乡、平顺、黎城4个县,成立旅游发展委员会,探索建立旅游警察、旅游巡回法庭、旅游工商分局,推动全市全域旅游发展。实施“旅游+”,建设全市智慧旅游平台,推动旅游与文化、体育、工业、农业等相关产业融合。继续做好旅游惠民“一卡通”工作,增加旅游专线客车线路。集中开展旅游专项整治行动,优化旅游消费环境。确保全市旅游总收入增长12%以上。
(五)狠抓重点领域改革。
改革是发展的必由之路,解决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根本途径在于深化改革。我们必须攻坚克难、全力突破,推进各项改革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加速开发区改革创新。按照开发区整合改制扩区调规的要求,合理确定规模,坚持“五规合一”,坚决不碰生态保护区的底线,全部调出起步区内基本农田,加快起步区“九通一平”、标准化厂房建设。统筹产业布局,完成长治高新区的扩区工作,新设立长治经济技术开发区,今后凡是新上项目原则上全部入驻开发区,现有具备条件的项目逐步向开发区搬迁集聚,开发区内原有企业同主导产业不相符的逐步“腾笼换鸟”。理顺开发区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今年5月份前完成开发区“三化三制三改”工作,强化开发区经济属性,吸引更多大企业、大集团落户。确保襄垣、潞城两个工业园区升级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努力使开发区成为全市转型综改的主战场。
加速国资国企改革。对恢复生产无望的“僵尸企业”、“空壳企业”和问题突出的国有集体企业,创造条件推动企业采取兼并重组、产权划转、破产关闭等方式进行改制,妥善安置职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有效盘活国有企业闲置资产和土地,年内完成20户企业的改制工作。全面完成行政机关与所办企业脱钩改革任务,建立完善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平台,切实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国有资本收益。
加速投资体制改革。全面对标发达地区投资环境,大力推进投资审批改革,全面推行网上审批,坚持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图联审、联合验收,对技术审查类审批实行先建后验模式,积极探索开展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试点。主动争取上级各类专项资金,积极引进世行、亚行、亚投行等国际资金。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力争今年有50个项目落地实施。按照财政政策金融化、财政资金杠杆化的思路,发挥民营经济转型发展基金、扶贫开发基金、美丽乡村建设基金等政府性基金的引导作用,利用城司、财鑫担保公司等平台,支持重大改革、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
加速金融改革创新。促进长治银行做优做强做大,支持设立村镇银行,加快推进黎城、沁县、沁源的信用社改制步伐,力争在全省率先实现农商行全覆盖。完善政银企联席会议制度,加强政银企对接,提升信贷支持实体经济的质量和效益。推动民间融资综合服务平台、股权登记托管平台、应收账款债权流转平台、金融信息服务平台实质性运作。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用好保险资金防灾防损功能,发挥保险资金投融资功能,推广贷款保证保险,探索吸收保险资金支持经济建设。
(六)狠抓科技人才质量强市战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要素,质量是第一保障。我们必须在强化科技引领、发挥人才作用、提升质量水平上下实功、出实招、求实效。
全面推进科技强市。积极争取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深化产学研合作,新增2个省级技术中心、5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加快推进技术成果和知识产权交易,推进技术交易额持续增长,促进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转化。筹建长治市工业技术研究院,实施20项以上科技重点攻关项目。建立科技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促进大型科学仪器和科技资源共用共享。进一步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600件以上。
全面推进人才强市。创新“产业资本+人力资本”模式,实施“潞商潞才回乡创业创新工程”,力争引进2至3家企业的核心研发团队。创新用人机制,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统筹推进各类人才特别是实用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鼓励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弘扬工匠精神,培育一批精益求精独具特色的长治工匠。
全面推进质量强市。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品牌为王、标准先行的理念。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竞争力,以质量抓提升、占市场、促转型。开展品牌创建行动,积极参加山西品牌“中华行”“丝路行”“网上行”,打造潞商品牌,今年力争推出10家山西省名牌企业,2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加快质量标准化体系建设,支持企业参与国家标准制定,选树15家以上质量提升标杆企业,力争制定3至5个新兴产业产品的行业标准,推动更多的企业标准、地方标准上升为国家标准。全面开工建设国家煤基油质检中心。实施计量惠民工程,推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争创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七)狠抓开放型经济发展。
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是内陆地区实现追赶发展的关键所在。我们必须全力推进全方位、高质量的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以开放促发展。
全面落实“东融南承西联北拓”战略。主动参与中原城市群建设,强化与中原经济区的对接联系。积极融入环渤海经济圈,深化与首钢集团的全方位合作。加快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组织企业赴沿线国家开展经贸交流活动,拓展经贸合作领域。积极承接长三角、珠三角、港澳台地区的产业梯度转移。不断扩大太阳能电池片、硝酸铵、新型建材、农产品等优势产品出口规模,新培育3至5家出口创汇企业,全年出口额增长3%以上。
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内通外联。不断完善综合交通网络,优化提升“铁、公、机”。加快太焦客专、长治机场改扩建、长临高速、长邯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建设,争取早日建成投入运行,积极争取黎霍高速公路开工建设,畅通对外联系通道。加快建设“岸、港、网”,在中南铁路长子南编组站设立铁路口岸作业区,推进无水港建设,力争长治机场航空口岸实现临时开放。进一步完善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网络设施,推动“互联网+”工程实施。抓好海关综合服务设施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技术业务用房建设,力争年内主体完工。
更加注重招商引资成效。把开发区作为招商引资的重要平台,围绕产业链条、产业集群、产业目录,创新招商方式,充实招商引资项目库、客商库、信息库、人才库,编制“招商地图”,实施精准招商和跟踪服务,促进项目落地投产。充分发挥驻外办事处在招商引资中的窗口和桥梁作用,组织开展专业性、系统性专场推介对接活动。加大对签约项目的开工率、资金到位率进行考核,力争境外到位资金达到5亿美元以上。
(八)狠抓城乡一体化发展。
城乡一体化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必由之路。我们必须坚持以“五个统筹”为引领,以“五规合一”为路径,以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为主线,优化城乡空间布局,加快上党城镇群建设,推动城乡共同繁荣。
推进主城区扩容提质。全力推动行政区划调整,优化城市发展框架,全面启动主城区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年内完成36个城中村整村拆除任务,新开工棚户区改造11400套,基本建成8000套。围绕行政区划调整、城中村改造、棚户区改造,开工建设一批市政道路、桥梁等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启动机场与高铁站、东客站的快速通道建设。积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加大黑臭水体治理力度。推进污水处理、污泥处置、生活垃圾发电等PPP项目建设。加快太行公园改造和人民公园动物区搬迁。全力推进207、208、309国道过境段改线工程,全面完成“三河一渠”综合治理,形成主城区20公里长的环城水系、112公里的环城公路、135公里的绕城高速的三环格局。
提升城乡综合管理水平。引深“五道五治”行动,形成常抓常管严抓严管的环境整治长效机制,从根本上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实现市县政府城市管理机构的综合设置,行政处罚权的集中行使。实施路灯节能改造和街道亮化提升工程,鼓励有条件的既有建筑增设电梯。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促进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深度融合,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做好国家卫生城市的复审验收工作。
加快上党城镇群建设。推动主城区与周边县市的设施对接、产业对接、机制对接、服务对接,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布局、制度安排“五个一体化”,规划建设一批特色小镇,积极推进医疗、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有序推动水电路气等基础设施城乡联网、共建共享。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有序落户城镇,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使农业转移人口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和义务。
建设美丽宜居乡村。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四大工程。以贫困村脱贫、沉陷村搬迁、城中村改造、中心村提升、文化村发展旅游为重点,抓好“改气、改厕、改水、改电”,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新创建12个省级、20个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改造农村危房7038户,推进5个农村垃圾治理试点县建设,所有行政村全部建成乡村清洁工程达标村。
(九)狠抓文化软实力培育。
上党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发展潜力巨大。我们要像挖掘地下资源一样挖掘文化资源,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文化建设。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巩固提升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成果,加快推进市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建设。完善市县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实施数字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数字农家书屋等公共文化数字服务项目。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和乡村文化记忆工程。启动文化资源大调查,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利用,深入挖掘、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推进文化惠民。继续办好周末大剧院、流动图书车、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上党文化大讲堂等文化惠民活动。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净化网络环境。做好修志编鉴工作。强化文化艺术人才队伍建设和文化市场管理,加快推进市梆子剧团、落子剧团、豫剧团、杂技团四个院团的排练场地建设,力争年内投入使用。
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做好文化产业统计普查。促进文化与旅游、科技、信息、体育、金融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办好武乡八路军文化旅游节、黎城太行红山国际自行车骑游文化节、沁县端午民俗文化节等文化节庆活动。积极发展文化创意、动漫游戏、数字出版等新业态,支持中小微等各层次文化企业发展,着力打造一批市场化的产业基地。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太行精神、纪兰精神,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选树长治好人、道德模范、文明家庭,培育良好家风。推动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民风。拓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创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提高全社会文明水平。
(十)狠抓生态文明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们要顺应人民群众关切,坚持不懈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山清水秀、天蓝地绿的美丽家园。
突出大气污染防治。严格落实京津冀大气污染“2+26”城市群联防联控,把全市划分为大气污染防治敏感区、严控区、监管区,实施按区预警、因区施策。不断深化“控煤、治污、管车、降尘”措施,全面开展县城建成区燃煤锅炉整治,实施主城区及周边农村冬季取暖煤改电、煤改气替代工程。开展“小散乱污”企业专项取缔行动,实施工业企业冬季采暖期错峰生产。持续提升油品质量,推进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强化扬尘污染控制。实施20项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加强企业节能降耗。持续保持环境执法高压态势,对偷排偷放、数据造假、屡查屡犯的企业依法严肃查处、上限处罚。
强化水污染防治。全面实施“河长制”,综合利用好地表水,严控地下水开采。全力保护上党盆地、长治湿地,完成5项湿地生态工程。辛安泉供水和东山供水工程正式投用,加快推进县域小水网建设。全面完成县城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加快工业集聚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工业园区污水直排清零,确保水质断面达标。
注重土壤污染防治。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守539万亩耕地红线。全面落实国家《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启动农用地污染状况详查。加大土壤环境监测力度,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保障农业生产环境安全。开展污染场地环境风险评估制度建设,明确保护、禁止、限制的措施要求。
创新环境保护机制。启动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编制《长治市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方案》,合理确定县市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的区域和面积。坚持资源集约节约高效利用,把土地产出率作为重要考核指标,提高土地集约节约高效利用水平。大力推行排污者付全费的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全面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扩大企业在线监测范围,重点企业监测、重大项目验收全覆盖,强化环境风险防控,提升预警、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全市环境安全。
打造生态安全屏障。加强以太行山绿化、退耕还林为重点的林业生态建设,推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强化森林资源管护,完成营造林面积30万亩。创建1个森林县城、10个森林乡镇、100个森林村庄。抓好浊漳河南源河流生态修复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万亩,完成2566户的采煤沉陷区治理。
(十一)狠抓民生改善。
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要持之以恒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
扎实办好“六件实事”。今年省政府确定了要为广大群众办好的“六件实事”,我们要全力落实、抓紧抓好。一是实施4410名残疾预防重点干预和残疾儿童抢救性康复项目。二是对3个国家贫困县3.2万名建档立卡的农村妇女免费进行“两癌”筛查。三是为全市城乡怀孕妇女提供免费产前检查和诊断服务。四是新建79个农村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五是实施8000名建档立卡农村贫困劳动力免费职业培训。六是免费送戏下乡800场。
着力促进就业创业。全面落实创业就业扶持政策,实施职业培训全覆盖计划,不断深化创业型城市建设。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实施“三支一扶”、就业见习等基层服务项目,吸纳更多高校毕业生就业。扎实开展就业援助专项行动,托底帮扶就业困难人员,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做好城镇失业人员、“4050”人群、退役军人、残疾人等群体就业工作。培育农村劳务经纪人,提高农村劳务输出组织化程度。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认定扶持90所普惠性幼儿园,确保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全面规范学前教育办学。主城区8所义务教育学校建设主体基本完工,完成180所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标准化建设,确保长子县、长治县今年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验收。主动适应高考改革,全市所有普通高中办学条件基本通过达标验收,稳定提升高中阶段教育水平。科学设置专业,加强产教融合,开工建设职教园区,加快推进体校搬迁,推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落实“1331”工程,加大市校合作,加快发展高等教育,长治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力争秋季先期招生。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升教学研究水平。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积极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和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提高城乡低保标准,推动脱贫线、低保线有效衔接。提高城乡基本医保财政补助标准。不断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强流浪乞讨人员和流浪未成年人救助。推进殡仪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殡葬业改革。加快推进城市社区养老中心建设,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行动。锲而不舍解决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决不允许他们的辛勤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全面实施全民参保登记,逐步消除社会保障覆盖盲点,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社会保障。
加快发展健康事业。加快市医院、市二院综合楼、市妇幼保健院改扩建、市中医院、精神卫生中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基地、市儿童医院等项目建设。落实医药流通领域“两票制”改革,推进城乡药品配送一体化。积极推进县乡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改革,提升市县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实施乡村卫生标准化覆盖和健康扶贫工程,提高乡村医生待遇。全面落实两孩政策,继续实施新生儿疾病筛查“健苗工程”。加强公共卫生安全体系建设,争创食品安全城市,确保食品药品安全。推进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积极争取、主动创办大型赛事活动,做好第二届全国青年运动会长治赛区的筹备工作。
发展妇女儿童、老龄、慈善和红十字会等事业,加强气象、地震、人防、科普、档案、双拥共建、地方志等工作。做好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港澳、对台等工作。扎实做好国防教育、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工作。继续做好对口援疆工作。
(十二)狠抓安全稳定工作。
人命关天、安全至上。我们一定要牢固树立总体安全观,以铁的担当尽责,铁的手腕治患,铁的心肠问责,铁的办法治本,坚决守住“三条底线”,绝不让安全稳定问题影响干扰转型发展大局。
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企业主责、失职追责”,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严格落实各级各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全面推行安全生产挂牌责任制,实现所有工商登记注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监管全覆盖。严格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切实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健全安全生产夜查突查和“两议一报”制度,始终保持安全监管高压态势。进一步优化安委会组织架构,设立多个行业专委会,构建运行高效的安全生产协调机制和组织管理格局。充实市县两级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人员,强化乡镇(街道)监管力量,完善开发区、工业园区、风景区等功能区的安全生产监管。抓好山西省应急救援长治基地建设,运用现代化手段加强监管,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强力整治安全隐患。全面开展安全风险排查和评估,从人防、物防、技防等方面制定管控措施,实行差异化动态监管。在各行业各领域全面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严厉打击各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真正把隐患当事故对待,坚持问题导向,对隐患问题盯死盯牢,对查处的隐患不解决不放过,实现隐患动态清零,确保安全生产事故起数、死亡人数持续“双下降”,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
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深化社区“网格化”管理,加强对特殊人群的帮扶和管理,做好社区矫正工作。创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严厉打击恶意逃废金融债务和非法集资活动。扎实做好工作,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有效调处化解各领域矛盾纠纷。健全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体系,不断提高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深入推进平安长治建设,持续打好“六大战役”,狠抓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努力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四、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推动转型发展,创优发展环境,政府肩负着最直接、最重要的责任,我们要义无反顾地把如期实现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历史重任担当起来,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始终尽心履职尽责,始终忠诚干净担当,切实加强人民政府、法治政府、效能政府、担当政府、廉洁政府建设,不断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始终坚持为民尽责。牢固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根本宗旨,所有工作都要体现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接受人民监督。全面推行行政决策、执行、管理、服务、结果公开,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坚决执行人大及其常委会决议决定,依法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工作,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人民群众来信来访,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加强与各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和人民团体联系,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畅通与群众沟通渠道,坚持群众路线,重大决策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主动深入基层、深入一线,真正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
始终坚持依法行政。深入贯彻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尊崇法治、敬畏法律、依法办事。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终身责任追究制和责任倒查机制。加大决策咨询力度,推进政府智库建设。全面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行政复议和应诉工作,扎实做好地方立法工作。积极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探索建立行政执法全过程记录、重大行政执法决定法制审查等制度。全面推开“双随机、一公开”,随机确定执法人员和检查对象,公开执法结果。深入开展“七五”普法,加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搞好法律援助工作。
始终坚持创优环境。按照审批最少、流程最优、体制最顺、机制最活、效率最高、服务最好的要求,扎实推进“放管服效”改革,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进一步完善项目联审联批制度,推行投资审批网上办理,让企业、群众办事更高效、更便捷。持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切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覆盖市县乡政府的“13710”电子督办平台,构建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抓落实体系,将重大决策部署、重要改革事项、重点工作任务、重点产业项目纳入平台管理实行限时办结,见人见事、见根见果、确保实效。畅通“直通政务厅”,办好“市长县长接听”,做到企业问题有处说,群众问题有人答。始终坚持干事担当。我们要干字当头、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改进政府工作方式,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建设,强化政策导向,细化行动目标,精准方案要求,实行重点工作清单化、项目化、责任化管理,建立清晰明确的责任可追溯体系。面对艰难险阻、不推不躲,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勇气,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攻坚克难,在履职尽责中推动发展,切实把责任扛起来,把担子挑起来,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鼓励大胆创新,宽容合理失误,对工作主动作为、行动迅速、成效明显的予以褒奖,对工作落实不力、效能低下、敷衍塞责、弄虚作假的慢作为、不作为、假落实、不落实行为严肃追责问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