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范文第1篇

例1

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外国人来中国观光,同时又有数以万计的中国人到世界各地旅游。观赏自然风光和领略“异国的风情”是跨境旅游两个主要目的。领略“异国的风情”,实际上就是在感受和体验(

A. 中华文化的多样性

B. 民族文化的差异性

C. 世界文化的趋同性

D. 不同文化的排它性

解析 “异国的风情”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差异性的体现,正是这种差异性才构成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因此B项符合题意。中国人跨境旅游领略“异国的风情”,不是感受中华文化的多样性,排除A项。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尤其在某些“强势”文化的影响下,世界其他民族文化面临被“同化”的危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世界文化的趋同性”;不同文化具有差异性,但是不同民族文化完全可以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实现共同发展,排除C项。

答案 B

点拨 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世界各种文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也都要通过民族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各民族间经济、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承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二、文化传播

例2

公元7~11世纪,大批阿拉伯半岛的居民移民到两河流域和埃及,随着移民对伊斯兰教的传播,伊斯兰教迅速成为当地的主要宗教。材料体现了(

A.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B.人口迁徙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C.战争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D.古代商贸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解析

随着移民对伊斯兰教的传播,伊斯兰教得到传播,这正是人口迁徙对文化传播的作用,故选B项;其他选项均不合题意。

答案 B

点拨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是文化传播。商贸活动、文化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是文化传播的途径。

三、传统文化的特点

例3  “儒家文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孔子,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它深刻而顽固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这表明(   )

A. 传统文化只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存在

B.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 儒家思想依然是当代社会的主导思想

D. 传统文化不存在历史局限性

解析

传统文化是在历史上形成而又存在于现实中的,因此选项A是错误的。儒家文化作为传统文化,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一度成为社会的主导文化和主导思想。今天,社会的主导思想是,所以C项是错误的。传统文化在历史上形成,都会打上历史的烙印,因此不可能不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所以D项也是错误的。儒家文化“历经两千多年而不衰”,这说明它具有相对稳定性。故选B项。

答案 B

点拨 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在我们传统文化的血脉中,始终涌动着对祖国统一的强烈认同感。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

四、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例4

封建社会韩非子推行法治,其思想实质是使法律成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现如今,我们党和政府坚持依法治国的原则,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这一变化说明(

①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 ②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 ③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传统文化会因时而变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解析 韩非子推崇法治思想,实质是使法律成为君主治理天下的工具,维护封建君主的统治;如今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其实质发生了根本变化,这说明对待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在继承的基础上发扬光大,故②③正确。法治在不同时代的实质不同,说明传统文化会因时而变,故④正确。①材料未体现,舍去。

答案 D

点拨 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新文化的过程。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五、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

例5 “给力”的词义与湖北恩施方言的“使力”相同,是对当今一些社会现象的感叹或者祈望,它原是少数网友用语,现在成了社会热语,还出现在《人民日报》头版头条的标题中。“给力”成了热语表明( )

A.文化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B.文化创新的来源是作者的灵感

C.文化创新的途径是推陈出新

D.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需要

解析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故B、C项表述有误。“给力”成为热语源于社会实践的需要,选D项。

答案

D

点拨 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是适应社会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文化创新是在变革对象的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出现新情况,提出新问题,需要文化创新,社会发展为文化创新准备了更加充足的条件。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六、文化创新的途径

例6 “传统文盲”是与“现代文盲”相对应的。不懂电脑、不会英语是后者的标志,不读书(特别是不读传统经典)、少写字(至少不会正确规范地写字)则是前者的表现。就年青一代而言,“现代文盲”越来越少,“传统文盲”却越来越多。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很令人痛心的,这是因为( )

①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我们必须固守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拒绝接受任何外来文化 ③任何时代的文化,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否则民族文化就无根基 ④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就必须坚持“守旧主义”,反对“”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解析 从材料对“传统文盲”的分析,显然是持反对的观点的,指出现代人出现“传统文盲”是令人痛心的,①③符合题意。②是“守旧主义”或“封闭主义”,必须反对。④表述错误。

答案 B

点拨 立足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革故鼎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守旧主义”或“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的错误倾向,要发挥人们群众的主体作用。

1.2012年8月25日至29日第三届湖北・恩施生态文化旅游节暨2012恩施女儿会在恩施举行,女儿会上相互爱慕的男女青年通过对歌表达爱意。而每年的2月14日,西方的传统节日之一――情人节,情人互送巧克力和鲜花,用以表达爱意。这表明( )

A.文化上的差异造就了民族差异

B.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多样性

C.东西方文化无法真正融合

D.文化的相对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

2.伦敦奥运会会徽以数字“2012”为主体,包含了奥林匹克五环及英文单词伦敦(London)意图表达2012年伦敦夏季奥运会的理念――“伦敦2012年奥运会将是所有人的奥运会、所有人的2012。” 由此可见(   )

A.文化创新的灵感来自社会实践

B.各国文化一律平等

C.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D.文化创新是民族文化繁荣的根本动力

3.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走向世界与各国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开设密切相关。这是因为(

①教育是文化发展、创新的根本途径 ②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④中华文化具有开放性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4.湖北恩施州坚持优秀传统文化进学校,开展一系列“忠、孝、雅、诚”主题教育活动,在全州所有中小学广泛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一些专家认为笼统地提倡孩子们学习传统文化是值得商榷的。专家的观点表明(   )

①对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辩证地认识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 ③要看到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对学生成长的消极影响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赵本山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动传神、活灵活现的小品形象,执导、主演的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黄金时段热播、走红。他之所以能有今天的成就,源于他始终对农村、对农民怀有很深的感情,从黑土地上获得了丰富的营养,从民间文化中汲取了精华。这一事实主要说明( )

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创新来自于文化创作者的灵感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会计文化;会计准则;国际趋同

【Abstract】Our accounting culture is rooted in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The interpenetration of culture makes accounting culture branded by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t is Chinese accounting culture tha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ccounting standards internationalization,while accounting culture changes in the background of accounting standards internationalization.So, these two elements interact each other. Fundamentally, they both result from economic globalization and culture globalization.

【Key words】Accounting culture; Accounting standards; International convergence

0 引言

早在2013年12月于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的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新兴经济工作组第六次全体大会就释放出全球统一的高质量会计准则或将实现的信号。实际上,世界各国为实现这一目标的努力不曾停止过。学术界也涌现出了大量文章来探讨有关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的问题,其中不乏从会计文化角度进行的理论研究,但这类文章大多着眼于会计文化对会计准则的影响,鲜有考虑二者之间的关系。

广义上看,会计文化是人类在会计实践活动中不断积累、抽象、提炼、升华得到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其核心是精神文化。会计准则是权威性会计专业机构制定的规范,是会计活动基本原理的概括,对会计实务处理有指导作用,其本身属于会计制度文化的范畴。那么,会计准则趋向国际化的同时,会计文化也随之发生变化。

狭义的会计文化仅仅指会计精神文化,会计精神文化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趋同进程中也扮演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会计不仅仅是一种技术,它的各项活动不可避免的牵涉到社会,它的呈现方式也与人的价值判断相关,会计文化对会计活动的影响不容质疑。而会计准则作为会计活动的抽象和概括,它的国际化进程必然不能摆脱会计文化的影响。

本文是从狭义的概念界定出发,对当代会计文化的转型和会计准则国际化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粗浅的分析,重点研究的是会计文化的核心――会计精神文化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会计准则国际化这一背景对会计精神文化转型的影响。

1 中国文化与会计文化

1.1 中国文化的内涵

爱德华・泰勒曾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作如下解释:“文化是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文化、法律、风俗以及其他作为社会一份子所得的任何才能与习惯,是人类为使自己适应其环境和改善其生活方式的努力的总成绩。”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表现方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地域、民族、职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

我国历史上,中国文化展现出了它对外来文化的极大开放性与包容性,从“丝绸之路”、“胡服骑射”、“洛阳家家学胡乐”中可见一斑;也有过闭关锁国、固步自封的短暂阶段,但最终都抵不过历史的潮流,比如在中国近代史上中西学派就有过一番关于如何发展中国文化的激烈争辩。然而,文化之间的冲突不全是消极的负面效应,思想的碰撞让中国人纠正了错误的文化认知,文化的摩擦也使得中国文化愈发的博大精神。中国文化的包容性,反映在两个方面:“”和“兼收并蓄”。“”使得不同文化和谐相处,而不是互相取代;“兼收并蓄”则是指在不同文化交往中,中国传统文化能够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正是中国文化的这种极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使得中国文化经过五千年的历史积淀后,如千年古树枝繁叶茂,并有藤萝蔓草攀附其上庞杂而高深。

对中国文化内涵的诠释实难以面面俱到。季羡林先生在《陈寅恪的道德文章》一文中将中国文化分为知和行两个范畴,发现在行的方面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决定作用的则是佛道二家,潜存于二者背后的是三纲六纪等伦理道德方面最具中国特色的深义文化。这正是中国文化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显著之处。而按照荷兰学者霍夫斯泰德区别民族文化特征的研究方法,具体可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权力距离大小、对不确定的规避程度、阳刚与阴柔几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归纳。

1.2 中国文化对会计文化的影响

我国的会计文化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上萌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滋养,因此我国会计文化身上必然会打上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

狭义的会计文化即为会计精神文化,它是指会计人的文化心理、文化素养等。众所周知,文化如水,润物化人。中国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根基深厚,它引导着每个个体的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从而影响了整个中华民族精神、价值观念。中国传统对会计精神文化上的渗透,体现在会计精神文化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烙印,会计人的价值观、精神面貌等均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二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内在的,由文化本身所决定。

(1)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中国传统文化崇尚集体主义,社会结构网较为紧密,社会成员服从集体的约束。在会计组织中也是如此,个人对集体有着精神上的忠诚和义务,个人价值的实现是以集体价值的实现为前提的。

(2)权力距离大小。中国传统文化里权利距离偏大。在会计组织中,权利层级明显,组织成员服从权威。

(3)对不确定性的回避程度。中国传统文化对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较为排斥。会计组织的成员比较保守,反感冒进。

(4)阳刚与阴柔。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伦理,对君臣、父子、夫妇、朋友等的关系的重视和维护。而会计组织中,组织成员重视人际关系,从某种程度上也与传统文化中“中庸”的思想相吻合。

2 会计文化与会计准则

2.1 文化与制度的关系

文化与制度的相互关系一直都是学者们讨论的热门话题。“文化是体制之母”抑或是“制度决定文化”?从不同的研究层次上得出的答案可能不尽相同。实际上,二者的关系错综纷杂,不是简单的“决定”与“被决定”就能概括的了。单方面的持“文化决定论”或是“制度决定论”的观点不免有失偏颇。

“文化”与“制度”这两个名词的范畴很广泛,研究二者之间的关系时,不妨对“文化”和“制度”进行简单的概念界定。二者可分别界定为文化观念和正式规则。

在以制度既定为前提下,制度决定文化。正式规则的制定旨在引导人们的行为,正式规则不仅是一种约束性规范,还有对个体的行为有激励的作用。在正式规则既定下,每个个体都会受到规则激励的作用,自主选择行为以符合自身的价值判断,从而影响整个群体的文化观念。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逢新旧制度更替时,文化决定制度。换句话说,文化观念决定了旧的规则如何被改良或,同时又是如何建立起新的规则。正式规则的激励作用不是完全绝对的,每个个体在依据规则做出价值判断时,不一定会选择规则利好的行为。他们做出的规则利好行为或是不利好行为,从某一个方面来说,是他们在基于自己的价值判断对规则做出肯定或否定的评价。这种受到文化熏陶的价值评价,尤其是否定的评价最终会导致规则的改变。

文化与制度相互影响。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二者之间的影响作用并不相同。归根结底上而言,不论是文化观念的形成和创新,还是制度的形构与变迁,皆源于人们的社会生产实践[3]。文化是人们在社会生产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离开了社会生产实践,文化就是无源之水、无木之本。社会生产实践不是一成不变的,它的发展需要文化不断创新,同时,社会生产实践又为文化的创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制度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对社会中具体的人与人关系的概括与反映,并规范着人们的行为。社会生产实践发生变化时,制度也会随之变迁。

2.2 会计文化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的作用

(1)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是会计文化的价值取向的结果。承前所述,中国文化有着极强的开放性与包容性,而这些特质又渗透在会计文化中,它引导着会计人以世界的、全球的眼光来研究会计文化,审视当下的会计制度。当下经济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国与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不断加深,会计国际趋同已是大势所趋。中国财政部于2010年4月了《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持续趋同路线图》,这表明我国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在面对会计准则如何改革这道问答题时,中国会计人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必然是受到了会计文化的影响。

(2)会计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是渐进式的。任何一个国家或是民族的文化都是历史的积淀,经由一代代人传承下来。文化本身具有相对稳定性,受其本身特性的影响,它的发展必然是缓慢的。我国传统文化强调“中庸”的思想,权力距离较大,对不确定性问题规避性强,造成了中国人对强硬的变革方式的排斥心理。在会计实务中,会计人也乐意选择渐进式的制度改革方式,而不是直接的“以旧换新”。

纵观我国会计准则的变革,不是激进式、大刀阔斧式的改革,而是走了一条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的路。始于局部改革,由局部改革的成功慢慢地推进到整个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在探索中逐渐、逐步实现会计制度的变革。这正是受了会计文化的极大影响。

(3)会计文化的独立性决定了我国的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兼顾了中国特色和国际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出现过许多文化,有些文化绚烂之极却最终淹没在时间流中令人惋惜,而中国文化历经几千年,与外来文化发生过数不清的冲突摩擦,不但没有消磨掉它,反而成就了今日的中国文化,这展现出了中国文化极强的生命力与独立性。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了,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吸纳不是被动的简单的接纳融入,任何一种文化到了中国后都会打上中国的烙印。比如胡服传入中原后,因其具有西域民族特色而受到女子的青睐,在传播过程中被不断的改良,等到了唐代传到长安,装束已经大为不同了。

根植于中国文化土壤的会计文化也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独立性的文化。会计人形成的价值观决定了中国会计准则的国际化,不是简单的将国际会计准则移植到中国,而是要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与国际接轨的会计准则,这正是会计人努力的方向。财政司司长杨敏在巴西第九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研讨会上提出,中国准则与国际准则相比,除了长期资产减值转回一项差异外,其他方面在实质上均与国际准则一致,存在的只是一些文字、结构上的差异,这些差异是由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等特殊环境所决定的[4]。

2.3 会计准则国际化背景对会计文化转型的影响

会计文化是在社会实践发展中不断发展的,它在传承、创新,受到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从狭义的角度来说,会计准则国际化是影响会计文化的环境因素之一。在制度既定的情况下,会计制度决定会计文化,那么可以说,会计制度变迁的方向也会引导会计文化发展的方向。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确保了国际交流和使用的顺利与便捷,减低了交易成本,外来文化的冲击力打开了会计人的视野,解放了会计人被束缚住的创造力,从而促进了会计文化世界趋同的转型和发展。

2.4 经济文化全球化是根本性决定因素

不论是会计文化的转型,还是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追根究底是经济文化全球化所决定的。

全球化是受经济活动和文化交流所推动的。发展水平的提高,人类的主体能力也随之提高,主体生存发展的共同需要也变得高涨,这促使经济活动、文化交流能够不断超越空间障碍、政治制度障碍与文化障碍,而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全方位的沟通和融汇[5]。经济文化全球化是建立在一定的资源配置基础之上的,商品的生产、市场的交易、资金的流通等等都需要包括会计准则等制度层面和会计文化等精神层面的配置基础。这促使各国会计准则和会计文化的国际趋同。

3 结论

本文从中国传统文化切入研究会计文化的内涵特征,初步探讨了会计文化的核心――会计精神文化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以及会计准则国际化这一背景对会计精神文化转型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在国际化趋同的进程上,会计文化与会计准则相互影响。会计文化在会计准则国际化进程中发挥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会计准则的国际化是会计文化的价值取向的结果;会计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决定了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是渐进式的;会计文化的独立性决定了我国的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进程兼顾了中国特色和国际化。会计准则国际化则是会计文化的国际趋同的环境影响因素之一,它引导着会计文化的变化方向。

第二,影响会计文化和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文化的全球化。

在建设我国会计文化时,要把握好“国家化”和“国际化”的度,使之既与国际趋同,又有显著的中国特色,适应当前会计发展的需要。这要求我们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积极的适应时展的内容时,借鉴国外优秀的文化,在融合中创新。这样,既保证了会计文化的时代性,又不失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劳秦汉,劳川奇.当代会计文化的转型――会计准则国际趋同的会计文化转型背景探析[J].会计之友,2011(18):7-10.

[2]李红坡.论会计文化的内涵与核心价值[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23):60.

[3]任洁.文化与制度关系新探[J].唐都学刊,2005,21(5):65.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范文第3篇

一、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现状

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学工处就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现状做了一项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认同平均分69.30分,标准差为9.630。得分显著高于中分,接近于“比较符合”评价标准,表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评价呈积极意见。研究一种文化就应当重视“文化”概念本身主要特性:(1)历史性;(2)群体性;(3)影响性。调查中分别援用“文史文化”“民族文化”和“思想文化”来反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这三个主要特性。值得深思的是,大学生在“思想文化”项目得分与年龄变量成反比,与其他要素相比,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思想文化”的提名相对较少,且很提名内容单调重复,多为耳熟能详的“孝道”“仁爱”等词语。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整体来讲,虽然其中的任何一项信息都是不可或缺的,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思想文化”部分博大精深,如此低数量、窄内涵的涉及警示着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把握,“思想文化”的忽视折射出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人生观与价值观的蜕变。高校一直是传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领地和精神家园,中国传统文化作为民族精神和灵魂,作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强大力量,在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推进发展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教育的合理性

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具有独特的导向功能,在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校园、服务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承担着光荣使命。

1.构建大学生理性民族认同情感民族认同涉及国家政治和民族文化两个方面的特性。由于在政治领域中政治因素具有多变性的特点,而民族文化是民族认同感形成的根本和土壤,相对来说较为稳定。民族认同感表达了个体对文化浸润后的态度评价,一个民族文化的核心,是本民族认同的文化价值观。民族认同对多民族国家具有重要意义,民族认同的状况既会对地区和国家稳定产生影响,也会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及人格发展等造成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意识里具有强烈的感彩,它是国家认同心理的深层源泉,每个民族成员都生活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世代相传地承受着同一种文化传统,个人的价值观念就是在这种集体文化传统的潜移默化中构建起来的。中国新时代大学生思考的问题是爱国与责任,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身份认同的基本依据,“崇尚统一”是这个文化价值体系中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民族认同是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石,没有民族认同固然无法产生华族文化认同,在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下,中国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应如何找到自己的独特之处从而谋求在世界舞台上的位置?我们很清醒地知道中国的独特不在于她的地大物博,更不在于她的人口众多和她是发展中国家,唯一的解释是回到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价值,其意义也就在于发展民族事业,巩固国家利益,振奋民族精神。国,必须理智去爱,用自己的辛劳与汗水,用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使中国强大起来。

2.缓冲现代性对大学生的猛烈冲击文化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文化认同,她是凝聚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民族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文化认同是指个体自己的认知、态度和行为与某个文化中多数成员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相同或相一致的程度。随着人类从原始文明经传统农业文明发展到近现代的工业文明,文化认同也由一种天然自在的形态发展到作为一个问题存在于人类的精神生活之中,它对于维护国家安全统一具有特殊的功能: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是维系社会秩序的“粘合剂”,是培育社会成员国家统一意识的深层基础。文化影响人的心理和行为,这已经是无法否认的事实,中国传统文化是唯一一个在完整意义上传承下来的文化模式。但在全球化影响下,我国传统文化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现代性在社会结构、交往范式、公共管理等各个方面冲击并解构着传统的一切方式,在十字路口传统文化将起到一种怎样的作用,这是祖国和历史交给我们中华儿女的无法逃避的使命。传统文化具有强大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当代的生活中依旧存在着有价值的传统文化片断,其实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归根结底还是一种文化认同和归属,就不能不从青年大学生的行为、思想、观念和语言研究起,青年一代对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语言等符号标识的了解,青年的关注程度会影响到人生价值观的构建,甚至会关联到国家的统一,政治的安定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繁荣昌盛。

3.塑造大学生自我同一性人格人无时无刻不处在文化之中,作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存在,文化认同对于人的存在和发展意义重大。未来社会的人才应该是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比如心理健康、社会化程度高、具有健康的体魄等。但是在剧烈变动的现代社会中,个人经常容易“迷失自己”,感觉不到生活的意义和自己存在的意义,这是因为“现代生活的社会力量往往是一种导致不稳定的力量和从根本上进行摧毁的力量。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自我认同一方面表现出较强的个性化倾向和主体意识,强烈要求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价值和尊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和价值追求,这使得个性充分展示的同时,也导致群体内部的个体差异性越来越明显。如果缺少与他人的沟通和相互理解,就会导致心理孤独,形成心理障碍,影响自我认同。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自我认同寻求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相统一的高目标的自我实现,表现出重精神和重物质相结合的特点,并试图寻找二者的最佳契合点,但在实际生活中又因价值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不协调性而往往达不到和谐和统一,进而也影响到自我认同。现代性的视野里,我们大学生该如何形成自我的确定性而又稳定性的认同呢?我是谁?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一种正处于个体自我意识形成发展、自我认同走向完善的重要飞跃大学时期,大学生们普遍存在着自我认同危机的问题,面临着角色冲突紧张、角色紧张、角色中断、角色扮演失败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们在压力、需求以及混乱中容易迷失自己,角色混乱一旦发生,就会在未来的几年中失去目标感,而如果缺乏稳定的价值观体系,他们就很难发展出成熟的、可以引导其生活的价值体系。可以说,自我同一性的人格是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能够精力充沛,热爱生活,不会沉浸在悲叹、抱怨或悔恨之中,而且奋发向上,积极而独立,有着明确的人生目标,并且在追求和逐渐接近目标的过程中会体验到自我价值以及社会的承认与赞许。

三、大学校园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认同价值的基本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认同价值在大学校园中的建设应广泛而不失特色,兼容并包,和谐发展,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成为新一代接班人。

1.制定层次分明的认同价值教育目标认同发展是动力,基于这一点认识,认同价值应在关于民族认同、文化认同和自我认同的教育上提出具有科学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目标。民族认同是中国传统文化认同的基石,没有民族认同固然无法产生华族文化认同,但文化认同不足,也无法强化民族认同。因此,我们的民族认同价值教育目标可以注重培养民族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政治目标和最高利益,这种民族认同心理应沉积于我们每一个大学生的价值系统的最深部,主导着我们大学生一切的核心价值和行为准则。而信仰、价值观、规范、习俗等使大学生在文化认知上具有共同的心理情感和意识,从而塑造该民族成员的共同个性、行为模式、心理倾向和精神结构,即在这种共同的文化背景下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的民族心理。自我认同教育目标则着重强调学生为主体,使他们的理智活动与意志活动达到统一,使他们道德价值判断与道德价值选择趋于统一。通过如此针对性认同价值目标教育使得与和谐校园文化建设有机融合。

2.构筑三位一体的认同价值校园文化一种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学校形象、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它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着潜移默化的深远影响。三位一体的认同价值校园文化应该既有物质的,也有精神的;既有制度的,也有行为的;既包括学校校舍的设计规划、校园的绿化美化等物化形态内容,当然也包括办学理念、规章制度、师生价值取向、集体舆论、校风、学风、教风等精神文化形态的内容。通过大量的、丰富的认同价值观熏染,为和谐校园注入新的生机与活力,促使学生更加自觉的接受熏陶。认同价值校园文化一旦形成,会使学校存在着一种强大的文化气场,这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校园心理现象,是一种学校精神文化现象,也是一个较高满意度的和谐校园。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数学教育 因素分析

1 相对滞后的数学教育现状成为制约培养数学人才的主要因素

现代化建设和社会发展对高素质人才以及对公民整体数学素质的提高都有着越来越强的要求,如何尽快实现数学教育行为与机制、数学教育思想、数学教育观念和数学教育方式的转变,尽快实现数学教育的现代化,应对来自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激烈的国际竞争对高素质数学人才需求以及对公民基本数学素质的普遍要求的双重挑战,是21世纪中国数学教育研究的一个基本课题。相对来看,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和动态性,而高中基础数学教育的发展则具有稳定性、封闭性、节奏缓慢等特点。因此,在社会发展与教育改革之间就必然存在着以下两个基本差异:一是观念素质目标差异;二是节奏时间空间差异。就观念素质目标差异而言,由于中国教育发展的起点很低,加之中国教育基数大、投入少、欠账多等特点,反映在数学教育领域,就造成了诸如数学教师整体素质普遍较低,数学教育观念陈旧落后,以及数学教育研究水平偏低的现状。

2 高中数学教育内部与外部的多种目标和多重功能体系

从数学教育的内部看,传统的以及延续至今的数学教育的一个致命弱点就是本质上的单一目标与功能体系,这就是它独一无二的通过淘汰加以筛选的应试功能。理想化的数学教育应该是一个多目标的体系。它至少应该包括科学教育的目标和功能,文化教育的目标和功能以及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功能。

3 应试教育依然是主流

素质教育的口号已提出多年,但在数学教育中如何认识和体现素质教育,却依然是一个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问题。数学素质教育的实践是数学教育改革的一个核心。许多具体的问题需要我们上升到数学哲学或数学教育哲学的高度去寻找答案。由于当代数学观是建立在当代数学最新发展的基础上的,与传统的数学观有许多本质的区别。所以,当我们用某种新的数学观去透视诸如中学数学知识甚至部分大学数学知识的时候,就有一个由于观念的历史演变带来的认识视角差。一方面,我们不能无视当代数学发展所展示的新的数学理念,但过分强调数学的“不确定性”、“确定性的丧失”(克莱因语)、“可错性”(拉卡托斯语)、“数学不是绝对真理”等具有后现代意味的数学观念对于科学观和数学观正在形成中的学生来讲是否恰当?是否有利于学生形成初步的数学观念和科学意识?这些涉及后现代数学、现代数学、前现代数学、数学课程、作为教育的数学等各种不同范式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问题。

4 传统文化思想过于浓重,制约了与现代文化紧密的数学教育的发展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藏族舞蹈;民族民间舞;教学;训练价值

前言

现阶段,在进行民族民间舞教学的过程中,多数学校都是以五大民族民间舞蹈为主,其中,藏族舞蹈属于基础课程。现阶段,民族民间舞专业在实际针对藏族舞蹈的相关内容组织教学活动的过程中,通常情况下包含堆谐、牧区舞、谐、卓、热巴等部分的内容。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由于藏族舞的难度系数相对较低,因此,低年级的学生需要重点学习藏族舞。教学中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藏族舞蹈的舞姿以及基础动作,与此同时,还需要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动作协调性,使学生的舞蹈能够带有感情。而上述教学内容也是学生其他类型民族民间舞蹈学习的基础条件,因此,教学中需要重点加以把握。学生只有在拥有扎实藏族舞功底的情况下,其他类型民族民间舞蹈的学习活动才能顺利展开,这也是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藏族舞蹈教学的重要价值所在。

一、对学习者身体方面的训练价值

(一)膝关节动作的训练价值

下半身膝关节发力是藏族民间舞蹈的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在表演藏族舞蹈的过程中,膝盖的屈伸动作以及颤动动作几乎贯穿始终,在表演者膝盖的一张一弛、一屈一伸的瞬间,膝盖的力量能够带动身体其他部位的力量共同活动,这也是相比于其他民族的民间舞蹈来说藏族民间舞特有的一个特征。但是,要想真正展示出藏族民族民间舞蹈的律动,表演者的膝关节就需要有更高的灵活性[1]。例如,有民间艺人在进行堆谐表演的时候,往往能够达到“头上顶碗酒,跳而不洒出”的境界,其主要依靠的就是膝盖的稳定性。

而纵观其他四大民族民间舞蹈,其拥有的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手舞足蹈,因此,对于民族民间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说,下肢的稳定性以及灵活性是基础条件。虽然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在风格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但是,其舞蹈体系中的典型动作却有着诸多相似之处,舞蹈过程中能够对人身体的不同部位进行锻炼。例如:东北秧歌中有后踢步以及前踢步的动作;蒙古族舞蹈中有碎抖肩以及胸背组合的动作;维吾尔族舞蹈中有扭脖子的动作;朝鲜族舞蹈中有呼吸的动作,上述舞蹈类型中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是和藏族舞蹈中屈伸膝盖以及颤动的动作相比,其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由下肢的力量带动上肢进行活动,在此基础上,呼吸需要贯穿舞蹈的全过程。而在此过程中,医生在经过藏族舞的训练之后,膝关节的稳定性以及灵活性也会得到较大幅度地提升,后续再进行具有颤律动作的民间舞练习中膝关节就能最大限度地保持松弛。因此,藏族舞的训练也是学生后续练习其他类型民族民间舞蹈的基础条件,是为学生后续学习中的重要内驱力。

(二)身体协调性方面的训练价值

对于高原民间舞蹈来说,舞者多数非常重视展示“一顺边”的美,这种表现方式不仅来源于高原人民的民族服饰特点,与此同时,也与他们的劳动生活密切相关,舞蹈动作就是他们日常生活图景的一种十分生动的展现[2]。对于藏族民间舞蹈来说,多数呈现为一顺边的波浪式动作,且在此过程中,舞者的手臂以及身体通常情况下会向一侧摆动,活动幅度整体较大,远看会给人一种波浪起伏的感觉。由于高原地区的劳动人民普遍具有十分虔诚的宗教信仰,需要承担繁重的体力劳动,这也使藏族舞蹈在体态方面主要以坐胯为主,在保持上身放松的基础上,身体微微前倾,在此过程中,膝盖需要有规律地进行屈伸以及颤动。受这一规律的影响,通常情况下藏族人民在进行舞蹈表演的过程中都是下身带动上身来进行活动,欲动先屈,舞蹈表演具有波浪式的特点。例如:藏族舞中的弦子表演,在表演的过程中,表演者的头、手以及脚不需要放在同一侧的位置,在此过程中,小腿以及小臂通常情况下需要按照同方向进行运动,跨悠步以及跨腿的过程中,同一侧的肘关节以及膝关节需要同时屈伸。这一动作特点与我们日常生活中因过度紧张而形成的“一顺边”有较大差异,相反,在表演“一顺边”的舞蹈动作时往往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肢体协调能力。与此同时,“一顺边”的舞蹈表现形式不仅在藏族舞中有所体现,在其他民族的民族舞中也十分常见。例如,朝鲜族人民在舞蹈的过程中也经常能够见到这一类型的步态,但是,舞蹈动作的难度会相对较高。因此,通过引导学生学习藏族舞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身体协调性使舞蹈动作的表现更加自然,在此基础上,实现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提升。

二、对学习者情感开发方面的训练价值

(一)自娱情感方面的开发价值

相比于其他类型的舞蹈来说,民族民间舞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特点就是自娱性,民族民间舞蹈往往是劳动人民内心情感的真实反映。而相比于其他民族的民间舞蹈来说,藏族民间舞的表现内涵更加广博。从我国现行的藏族民间舞教材来看,其包含的表现形式更加广泛。但是无论是哪一种表现形式,都是人们情感的自然表达,在藏族人民的居居区,无论是在庭院还是在街头,都能看到起舞的人群

[3]。可以说,藏族舞蹈中最重要的一种精神内核就是自娱自乐,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全面展示这一场景,但却可以在引导学生舞蹈的过程中使他们感受到藏族人民的欢快,使其内心情感能够得到有效宣泄,体会到舞蹈过程中的愉悦。

而对于民族民间舞专业的学生来说,舞蹈基本功训练是一个十分枯燥的过程,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尝试进行藏族舞蹈的教学,使学生在舞蹈的过程中能够体会到藏族人民的精神内核,将积极的情感融入到舞蹈之中,缓解舞蹈学习的枯燥感,在此基础上,为学生后续的舞蹈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4]。

(二)传统文化方面的开发价值

藏族人民对传统文化十分敬仰,传统文化对于藏族人民的影响在舞蹈中也有着十分鲜明的体现。藏族舞蹈中经常能够见到梗头、含胸方面的动作,舞蹈动作幅度整体较小,很少能够在藏族舞者表演的过程中见到立腰、挺胸、幅度较大的动作[5]。这是由于藏族舞蹈中的很多动作都来自于我国的传统文化。与此同时,藏族人民在舞蹈的过程中队形的变化也是其传统文化观念的重要体现。所以,在进行藏族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藏族舞蹈中学习传统文化,以此提高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一般来说,藏族人民在舞蹈中,将社会生产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以及一整套反映民族思想情感的内容进行了表现。同时,藏族人民也对文化和自然的发展规律进行顺应,在于藏族地区历史、政治,民族风情、地理环境等内容在舞蹈中进行运用,以此形成了具有较强藏族风格的独特舞蹈形式。因此,藏族舞蹈中涵盖较为丰富的传统文化内容,所以,在藏族舞蹈中,可以对传统文化的精髓内容进行开发,也就是说,两者具有相辅相成的重要作用,传统文化融入了藏族舞蹈中,而藏族舞蹈又可以对传统文化进行开发,因此,也使得藏族舞蹈在教学过程中更具价值。

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民间舞专业的教学中,通过组织藏族舞蹈的教学,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打好到基础,同时也能使学生对于少数民族舞蹈中的情感文化有更加深入地了解,进而为学生后续的舞蹈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亚琴.藏族舞蹈的基本特征及其创新发展探究[J].国际公关,2020(08):271-272.

[2]才让南杰.藏族民间舞蹈的体态与韵律[J].国际公关,2020(08):275-276.

[3]江永陈林.藏族舞蹈在民族民间舞教学中的训练价值[J].艺术评鉴,2020(08):129-130.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范文第6篇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视野下,现代经济发展推动着各地区经济模式转型。经济模式的转变,必将引起与之相适应的文化模式的变迁。文化顺应现代经济发展而作的文化调试实质上是一种文化潜移,这种文化在潜移过程中会与固有的传统民族文化产生新的冲突。如何在城市化日益发展的今天,在现代化经济模式大行其道的当下,找到保持传统民族文化的新途径,在发展经济、保持传统文化之间寻找新的平衡,达到既发展民族经济又保持传统文化的双赢目的,这不仅是理论层面的问题,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要现实问题。

一、经济发展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

首先,现代经济的发展会对以民族传统文化背景为基础的民族产生深刻影响,其结果是促进民族经济适应新的社会经济背景而发生经济形态的转变,民族经济形式的转变同时会导致民族文化调适、转型,从而在促进民族经济发展的同时,促进新的文化诞生。这是现代经济对民族文化主要的影响。“各个民族的文化意义就在于为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动力。”[1]民族文化的变迁与转型是为更好地适应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需要而进行的转变。“最有机会与其他民族相互影响的那些民族,最有可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实际上,环境也迫使它们非迅速发展不可,由于它们面临的不仅有发展的机会,还有被淘汰的压力。”[2]在现代经济环境下,融入较先进文化,不仅是保留自身民族文化的需要,也是促进本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避免淘汰最有效的手段方法。以农牧为主的达斡尔族人过渡到农耕与畜牧混合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例,达斡尔人的传统民族文化,如“罕拜舞”改变了原有的文化形态。新“罕拜舞”保留了原始舞蹈中农耕狩猎的舞蹈动作,结合了现代人的特点,发展成为老少在广场能够健身的大众化舞蹈,成为传承达斡尔文化的重要载体。鄂伦春人从单一狩猎向农耕文化转变,他们走出山林,放下心爱的猎枪,开始农耕生活。而农耕之余,发展起来的桦皮画艺术则将对山林的留恋留在了方寸之间,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存活在当下生活中。这些文化模式的转变一方面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使之更快适应社会整体发展水平;另一方面,对于民族文化来讲,伴随着新经济而产生的新文化,是一种文化的进步。

其次,混居经济对文化影响是促使文化模式的趋同,其结果是淡化本民族文化,共同形成新的大文化。从现在我国民族分布来看,我国少数民族“在空间上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显著特点。从全国范围来看,主要是和汉族杂居相处,就某一局部地区而言,主要是少数民族之间或同时与汉族混杂居住。”[3]在黑龙江地区,混居是本地区特别鲜明的居住特点。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黑龙江有54个少数民族,朝鲜族以黑龙江中、东部牡丹江及周边地区为主散居地;满族主要散居在哈尔滨双城周边地区;蒙古族主要散居在黑龙江靠近的西部地区;人数较少的赫哲族居住在同江、抚远紧邻俄罗斯的边界地区。散居的民族在居住的具体村落中又形成了相对集中的态势。各地朝鲜屯、回民村、蒙古民族乡镇多是民族人口相对多的地区。由于各民族经济发展程度不同,民族文化各具特色。从民族文化多样性的角度来看是值得提倡的,问题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那些人口少的民族在其他民族影响下很难坚守自己的文化传统。散杂居地的不仅经济发展模式要相互影响,文化也处于相互融合的态势。要想保留住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就必须有自己特色的经济产业。因为这种经济上的强大并带有本民族文化基因的文化是能够随着经济发展得以延续的。但是,那些人口规模小、本民族的消费群体在逐渐减少的民族在文化与经济转型中面临着更多文化基因的丢失。如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柯尔克孜族、锡伯族都是由于人口过少,在周围强大的汉、蒙、满族经济文化的影响下,经济、文化都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文化传承举步维艰。缺乏经济发展目标的民族文化保留是艰难的,民族文化丧失了本身具有的文化特点,致使本民族文化淡化,随之而来的是与主流文化的趋同。

再次,地缘经济是衡量外部经济对民族文化影响的重要标志。空间距离是民族传统文化保留的重要尺度。经济越不发达,距离中心城市越远,民族文化的遗存保留就越加完好,受到城市化经济冲击的影响越小。地缘经济的辐射强弱,地缘优势对经济发展起重大作用。以齐齐哈尔梅里斯达斡尔聚居区为例,在接近市区的区政府附近的达斡尔族村齐齐哈村,达斡尔人居住的建筑与其他汉族人的建筑模式已经看不出有任何区别,唯独在建筑上保留了开西窗户的习惯。而当地的汉人在建筑时也采纳了西窗建筑风格,除此之外,看不到一点有达斡尔族的建筑风格的民居。而远离城市的偏远卧牛吐、莽格吐民族乡还保留着相对完整的民居。此外,汉民族经济发展,带动了周边少数民族经济的发展,同时也使得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文化逐步融合,其原有的文化特点逐渐淡去。少数民族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必须要跟上经济发展的步伐。这里汉文化与其他民族问题的交流是相互的,彼此相互影响着的。总的来说,汉文化由于处于文化的主流与支配地位,对其他少数民族的影响是决定性的。其他民族的发展自觉不自觉地向汉文化靠拢,与汉文化接轨。因此在民族文化的融合过程中,少数民族文化也自觉不自觉地改变着自己固有的文化传统。经济发展制约着文化,经济的变化造成了文化潜移,在与外来文化接触中导致民族传统的改变。

二、民族传统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制约

首先,传统文化模式的滞后性,制约着当地民族经济的发展。相应的文化建立在相应的经济基础之上,而经济模式的转变,要求文化相应转型。当出现经济文化不同步问题时,原有文化将失去存在基础。以黑龙江鄂伦春涉猎经济发展困境与鄂伦春原生态山林文化为例。当20世纪初期,大小兴安岭均有鄂伦春猎人的身影,他们或以“乌力楞”(同一父系的人们或几代子孙组成的集体涉猎组织)、“阿额”(由3~5人自愿组成的临时性生产组织)、个人为主,进行涉猎活动。但到了1953年,在黑龙江地区的鄂伦春人告别了驰骋山林的生活,分别在黑河瑷珲区新生乡、逊克县新鄂乡、新兴乡、塔河县的十八站乡、呼玛县的白银纳乡和嘉荫县乌拉嘎镇胜利鄂伦春民族村建立了5乡1镇的鄂伦春新乡村,开始了定居的生活。生产方式也由涉猎为主转向农耕为主。这种变化导致了以山林文化为主的文化形式,如桦皮文化、涉猎文化由于失去了赖以存在的经济基础而变得淡化乃至逐渐消失。“由于完全脱离了传统的渔猎生活方式,伴随生活方式而生的传统文化也随之断裂,处于濒临衰亡的边缘,现代的鄂伦春文化几乎被汉化。”[4]对于文化来说,原来伴随经济发展模式的传统文化逐步变迁、消失就成为自然而然的事,对于经济来说,这种过时的文化因为很难适应新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成为经济发展的羁绊。因此,要改变原有的文化模式,进行文化调试,这样才能使文化与经济和谐共进。#p#分页标题#e#

其次,民族文化中的一些消极落后的习俗与心理等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导致行为方式消极,影响了当地经济发展。以黑河市瑷珲乡新生乡为例。在1984年开始实行土地承包责任制,鄂伦春族有42户承包了土地。到1985年,42户鄂伦春人共承包土地1665亩,人均22.5亩。实际情况是,在1984~1995年,全乡鄂伦春族只有10户种了部分土地,有20户将土地转包给他人,5户分到土地后既没有转包也没有耕种,而是出现了“弃农归猎”的现象。[5]这种怀旧的习惯对民族文化的坚守,对民族文化的保持固然有一定意义,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种不与经济发展合拍的文化传统毕竟是文化进程中的阻碍,这种消极的因素极大地制约着民族经济发展,使民族经济在原有的圈子里循环,没有得到进一步发展。

再次,在现代化人际关系交往模式转变过程中,文化意识中的原始习惯定式对新变化的不适应,造成了民族心理的调适困难,影响着经济发展。如:鄂伦春人中的“乌力楞”氏族组织中实行绝对平均分配,即使是氏族内部劳动技能差的人也能够得到基本乃至最好的物质保障,面对现代化竞争意识加强,一部分鄂伦春人显得无所适从。固守传统、缺乏积极发展新经济等思想观念,加之骨子里民族性格中的耿直因素,使他们很容易与复杂多变的经济发展模式合不上节奏。当经济环境发生变化时,他们对新的经济发展带来的文化变迁处于一种茫然状态。内心深处对驰骋大自然的留恋,使他们对农耕文化或更进步一些的现代文明产生纠结。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陕西方言;称谓词;语义特点;形式特点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是随着中华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汉语亲属关系反映着中华民族的家庭结构、社会组成和文化渊源。现代的血缘称谓系统虽然已经与古代大不相同,但是仍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传统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汉民族传统文化是典型的伦理型文化,对血缘关系的格外关心与注重导致了汉语中以婚姻为经纬由近及远、由内向外的庞杂精细的亲属称谓系统。汉语亲属称谓系统是世界上最复杂的亲属称谓系统之一。汉语的亲属称谓分血缘亲属关系和婚姻亲属关系,区分父系亲属、母系亲属、长辈亲属、晚辈亲属、同辈亲属;在同一辈亲属关系中还按年龄区分长幼,在直系和旁系亲属中区分性别。概括说来就是:长幼有序,父系母系,内外有别,男女有别。研究亲属称谓词,可以看出在它们身上表现出来的不同宗法、社会制度和人伦、道德观念及其对构词词义的影响,具有很深刻的意义,尤其是西北地区,从历史到现在,多民族、多宗教、多元文化在此交汇,语言接触的结果可以反映在语义系统中,这些都有助于揭示亲属称谓中蕴含的文化内涵。

我国的汉语方言,大致可以分为北方方言、江浙方言、湖南方言、江西方言、客家方言、闽北方言、广东方言等方言区。其中北方方言中的陕西方言又大致可分为陕北、关中、陕南三个大的方言区。陕西方言曾被评为中国第五大最难懂方言,主要因其发音相对难懂,音调变化比较频繁。因调查的局限性及方言特色范围过大,本文主要研究陕西方言中亲属称谓的特点。为了研究的真实性及现时有效性,笔者走访了五位出生在陕西以陕西方言为主要交际语言的朋友,通过对他们对陕西方言中亲属称谓词的了解的研究,得出了大体的结论:陕西共有十四个方言点,各方言点之间存在大量一致性较强的亲属称谓词,如:“哥、兄弟、姐、妹子、女婿、儿媳妇、孙子、外甥、外孙、舅、妗子、姑、姨”在所有方言点中都表意相同,另外,“外爷、外婆、儿、女子、侄子”即使存在差异,也是由共同的基本语素构成的,如:各方言点表示“外祖父”的亲属称谓词,基本上是由“爷”加上表示非血缘关系的“外家”或“舅家”构成的。“公公、婆婆”在各地差异较大,但是“阿公、阿家”也占了绝大多数。在语音上陕西方言亲属称谓词也存在较大共性。为了更进一步解析陕西方言中亲属称谓词的特点,本文分别从其语义特点及形式特点进行分析。

一、从语义特点分析陕西方言中的亲属称谓语

人类的亲属关系大致可以分为直系亲属和旁系亲属两大类。所谓直系亲属就是和自己有血缘关系的亲属或有婚姻关系的亲属,如,父、母、夫、妻、子、女;所谓旁系亲属是指直系亲属以外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一源的人及其配偶,如弟、姐、妹、叔父、伯父、叔母、婶母。当面称呼的称谓词称为面称,不当面称呼的称谓词称为背称。陕西方言称谓中面称和背称的区别不大。背称主要表现亲属关系,在书信及正式场合或背后向人介绍时使用;面称是用语当前称呼的,不仅能表现亲属关系,还能表现感情亲疏,说话态度。如下表所示:

从上表可以看出,无论是直系亲属称谓词,还是旁系亲属称谓词,背称都要远远多于面称。

亲属称谓系统是世界上大多数语言中都具有的现象,在语义上具有共性,它是语言中具有特殊用途的词语。这类词语中,许多都属于基本词汇的范畴,意义有很大的稳定性,如祖父、祖母、父、母、弟、妹、甥、侄、伯(父)、叔(父)等等。人们的血缘关系是人类最早形成的社会关系,也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因此,反映血缘关系的亲属称谓在所有称谓中产生得最早,使用频率也最高,当然历史也最悠久。从亲属称谓词诞生直到今天,历经了数千年而内涵未变或基本未变,这便是亲属称谓稳定性的明证,也说明了亲属称谓的继承性。

我们拿表示“父亲”的亲属称谓词举例,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爸”类。“爸”最早见于三国魏张揖所著《广雅》一书。《广雅》释:爸,父也。虽然在《玉篇》、《广韵》、《集韵》、《康熙字典》中都收录了“爸”字,但是它在方言中的地位似乎不太高,只有城固方言称“父亲”和“公公”为“爸爸”,永寿方言称“公公”为“阿公爸”。

(2)“爹”类。最早记载“爹”的是《广雅》。郭熙先生考察许多少数民族语言后,发现了大量的证据,认为“爹”是外来的,因此在方言中使用不是很普遍。只有宝鸡方言称“父亲”为“爹”,称“公公”为“他爹”,歧山方言称“父亲”为“爹”。

(3)“大(达)”类。相比“爸”和“爹”,“大(达)”在方言中的使用比较普遍,郭熙先生认为“大”也是外来的。

综合以上各点,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妈”、“大(达)”、“爷”、“婆”是表示亲属称谓词的非常多见、构成能力相当强、分布地区很广的基本语素。正是由于这些构词能力强、分布广的基本语素使得陕西方言亲属称谓词呈现出较大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二、从形式特点分析陕西方言中亲属称谓语

(1)用词根相同的单音词和双音词来区别不同的亲属称谓,重叠后意义发生变化,如:商县方言中“妈”指母亲,“妈妈”指伯母。

(2)由于亲属称谓词是词汇体系中一个充满文化信息的类,与当地文化中的血缘、宗法、习俗有着密切关系,又具有相当稳定的特点―很强的传承性,因此不易受到其它方言的影响,还带有封闭的特点―同类的词语数量有限。本文选取了部分亲属称谓词作为分析对象,重点是以下14个方言点:(由南向北的顺序排列)城固,佛坪,商县,户县,西安市,宝鸡,岐山,永寿,大荔,蒲城,合阳,耀县,神木。

“爷”字在汉语中是一个有较长历史的父亲称呼语。《辞源》记载了“爷”字有“父亲”与“尊人之称”两个义项。父为“爷”还是一种方言,可见“父亲”和“祖父”义,当初都是作为俗义方言义出现的,“祖父”比“父亲”更晚起。

“妗”的基本意义是“舅母”。《汉语大字典》经传中没有“婶”字与“妗”字,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妗”是一个中古时的俗字,它与“舅母”有音变关系,是“舅母”二字合音。

另外,陕西方言中还存在着一些特殊的方言词语,如:碎、猴、尕。西安方言称最小的叔父、叔母为碎爸、碎娘;神木方言称最小的叔父为猴大、猴老,称最小的叔母为“猴妈”;永寿方言中称最小的叔父为“碎达,碎爸”,称最小的叔母为碎娘。岐山方言称小老婆为“碎老婆”,称最小的叔父为“碎爸”,称最小的叔母为“碎妈”。

三、总结

称谓语是一种相对处于贮存状态的静态的词汇现象,具有一定的系统性、稳定性,并且在语义上具有共性。陕西方言亲属称谓词中对应“父亲”、“叔叔”等的称呼方式比较丰富。陕西方言中的称谓语不仅内容丰富,还有很多可挖掘的东西。陕西方言中称谓语总的特征是具有丰富性及稳定性,背称形式多于面称形式,称呼语内容丰富多样。

参考文献:

[1] 陈章太,李行健.普通话基础方言基本词汇集[M].北京:语文出版社,1996.

[2] 潘攀.论亲属称谓语的泛化[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88:91.

[3] 孙立新.陕西方言漫话[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4.

[4] 孙立新.陕西方言纵横谈[M].北京:华夏文化出版社,2005.

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药专业;学习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8-0207-02

中医药学理论体系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理论的思维模式深深打着传统文化思想的烙印。作为未来中药事业发展的栋梁,中药专业的大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符合中医药的学习思维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发展中医药理论,才能更快地适应中药行业需求。因此,作为培养中医药思维的传统文化,对于中药专业大学生学习思维的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一、树立中医药思维是中医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思维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方法和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能动、间接和概括性的反映。它是人类认识活动的高级形式和行为产生的根本指导,它一旦形成,就会对行为的各个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活动产生能动作用。作为一项复杂而又艰巨的智力活动,学习的整个过程都要有思维活动的参与。所谓学习思维,就是指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包括学习的思维模式、学习思维素质、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过程中应掌握的多种思维方式和方法等等。[1]可以说,学生学习思维的整体质量会直接关系到其学习的效果。而思维模式又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每个专业都有特定的思维方式和逻辑体系,它是贯穿于整个专业的灵魂。只有掌握了特定的学习思维,并运用特定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才有可能真正进入专业的核心。

中医药历经几千年依然屹立于世界医林,没有被改造、代替甚至自行消失,除了其独特的临床疗效外,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具有相对独立的、相对稳定的思维模式,并仍能继续在世界医学领域里扮演不可替代的角色。[2]对于中药专业的大学生来说,专业的特点决定了他们需要建立起这种思维方式――中医药思维。所谓中医药思维,就是以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思想基础,以中医药理论为依据,在对生命活动、疾病规律、药物的使用和作用规律的认知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思维习惯与方式。这种思维的确立是中药学专业学生破解专业奥秘的钥匙,也是中医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只有具备符合专业发展特性的思维方式的人才,才能够继承和发展中医药,使中医药事业延绵不绝。

总之,中医药学在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中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和思维方式,如欲破解其中的奥秘,我们就必须从中国传统文化中追根溯源,掌握传统文化对中医药专业学生思维的影响。

二、传统文化对中药专业学生学习思维的影响

1.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思维的关系。相对于西方文化传统中比较强调逻辑推理的思维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在思维方式上更多是以直观意象为主,是一种更着重于从特殊、具体的直观领域去把握真理的思维方式。作为产生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模式下的中医药学,天然具备传统文化的本质特性。这种特性无论是在认识论、方法论方面,还是在推理方法、技术手段等角度,均有所体现。例如,中医药中的整体思维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自然协调统一的“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不仅重视人体生命本身的整体性,而且还要尊重人体与自然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因此,中医药的认识论就不是单纯强调客观认识,而是“物我一体”、“体物会心”、“司内揣外”、“司外揣内”地“物我交融”的“内景”;在方法论上,使用的是整体关联、辩证互补、系统协调的整体观,而不是用机械的、分割的、还原的方法来建构它的体系;在推理方法上,运用的是“容中的”、“互补的”辩证逻辑,在技术手段上体现出整体调控的独特优势。[3]还有在中国古代重视“形而上”的思想影响下形成的取类比象思维;在古代哲学阴阳思想的影响下形成的辩证思维等均是如此。

这些特点与现代人习惯的思维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从这个角度来说,在没有形成中医思维模式的情况下学习中医药知识,无疑是空中楼阁,无法真正深入进去,并有所精进。

2.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把握有助于学生建立中医药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是文化的核心要素。要真正把握一种文化,必须掌握其思维模式。思维模式是理论体系的灵魂,积淀在人们思维中的思维模式要比获得的具体指示更重要、更有价值。[4]中医药学是融合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综合科学,其理论基础更具有人文特点和浓厚的文化色彩,如果仅从每一味中药的角度去看待和学习是不全面的,也无法把握其中的精髓和内核。并且,中医思维方式与西医思维方式大相径庭,不能用西方的思维方式来解决中医药的问题。这就要求中药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来进行学习和思考,必须以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和广博的人文知识为基础来建立直觉思维之上的“悟性”。但这对于惯用数量概念来解释和理解事物的高中毕业生来说,却无疑有一种思想上和情感上的隔阂与疏离,无法真正融入其中。

要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提升中药专业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培育中,形成注重整体、突出联系、重视和谐、维护平衡的思维方式,这样才能建立正确的符合中医理论特征的思维模式,才能掌握学好中药学的核心武器,对其学术概念和理论的理解自然也会更加深刻到位。

3.建立中医药思维模式有助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运用。中国传统文化有其独特的整体性、辩证性、直觉性等思维方式。对于中药专业的学生来说,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之下不仅可以建立起中医药的思维方式,同时也可以使自己的学习思维素质有所提升。例如,中国传统文化讲求把一切事物看成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这种思维方式涵盖了肯定与否定的辩证过程,具有整体性、系统性。这种思维本身就对于深受数理化训练的理科生来说,可以极大促进他们整体思维的形成,是对于西方分类思维的一种有效补充。在此熏陶之下,学生可以提升在学习过程中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抓住事物的规律和本质,实现思维的深刻性;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迁移能力及组合分析的能力,提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实现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从而对于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实践运用有着很好的提升作用。

三、立足于传统文化培养中药专业学生的学习思维

既然传统文化与中医药思维有着特殊的历史渊源,同时传统文化又对于中药专业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够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那么在对中药专业学生进行培养的时候,就要注重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进而使学生能够理解中医药独特的思维方式、领悟中医药理论的精髓,这是现代中医药人才成长的必然趋势和培养中的重要任务。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进行:

首先,教师要将传统思维方式贯穿于中药专业的课程教学中。中药课程本身就有着浓厚的传统文化信息和思维方式,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除了基础知识之外,还应该将中医药的认识论、方法论等贯穿始终,让学生在记背中药名称、药效等知识的同时,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训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逐步建立、形成中医药思维,并学会用这种思维来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此外,加强经典教学。作为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经典著作的学习不仅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强化理论知识,同时还能学习古人综合性辩证思维方式。

其次,基于第二课堂的传统文化教育。作为高校培养人才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阵地,第二课堂不仅是第一课堂的有效补充和延续,同时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有效途径。利用各种活动、讲座等等第二课堂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对于中药专业的学生起着很好的促进作用。例如请相关专业开展有关古代思想、古代哲学等方面的系列讲座,举办学术沙龙、兴趣小组等,提高学生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整个学校,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使学生能够真正转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对传统文化予以深刻的认同。

总之,传统文化是中医药思维形成的沃土,对于中药专业学生树立中医药思维、提升学习思维素质具有重要影响。只有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学习,才能更全面理解和掌握中医药学经久不衰的思想精髓。

参考文献:

[1]方川.自组织系统中“学习思维”品质的特征与培养[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1,(1):126-132.

[2]王琦.中医原创思维模式研究[J].世界中医药,20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