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

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传统文化;辩证关系

文化作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其更成为当今社会的一个焦点,是各国都在争相热讨的话题。我国作为一个文明大国,在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形式。各历史时期的统治者也因深受文化思想的影响,在建立某些制度时打下了传统文化的烙印。其中,社会保障制度正是在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开始略见雏形。但是,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时在20世纪80年代左右从西方传入到中国,我国古代的社会保障制度只是思想意义上的。在本文中,笔者也考虑了古代的社会保障思想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种考虑,可以从文化的视角完整分析社会保障思想和传统文化之间的关系。目前,国内学者对社会保障与传统文化在理论上的研究并不多,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方面是从经济角度或者实用角度分析社会保障制度因传统文化引起的在现实生活中出现的某方面不完善的问题,如郑秉文(2009)等学者在《中国与拉美社会保障比较:传统文化与制度安排———提高覆盖率的角度》中除了作比较,更是在比较的基础上从文化角度分析覆盖率问题;另一方面是在从理论角度分析二者关系,并没有明确表示传统文化下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如车程(2013)在《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运行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一文中分析了社会保障在传统文化蕴涵中的发展以及存在问题;王文茹(2015)在《浅析我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发展的影响》一文中更多的分析各类传统文化(儒家、佛家、道教等)对社会保障产生与运行的影响。由于近几年弘扬传统文化的兴起,传统文化与社会保障之间的关系也引起了学术界的思考与探讨,尤其是一部分学生也开始关注,并以此为方向完成学术论文,他们从分类角度单独分析某种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的影响或是从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中某种社会保险的作用,这一类主要以学生论文居多,如刘丽(2009)在《儒家社会保障伦理思想探究》一文中梳理了社会保障伦理的思想史。以上学者主要是多种传统文化去分析,本文则是从儒家文化角度,历史纵向发展分析传统儒家文化与社会保障的关系,并分析在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下,社会保障的发展趋势,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为了更好地了解社会保障思想与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之间的关系,我们有必要让读者清楚本文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儒家文化的概念。本文的社会保障制度既包括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先生所讲的“是国家或社会依法建立的、具有经济福利性的、社会化的国民生活保障系统的统称,包括法定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系统和非法定的各种补充保障措施。它遵循公平、正义、共享原则,通过对社会财富分配的国家干预,实现保障民生与改善民生的发展目标”,也包括具有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特征的社会保障思想———社会救助思想、军人优待思想等类似思想;传统儒家文化则是指早期的一些儒家文化,主要以孔孟为代表人,具有中国本土特征的文化系统。

一、传统儒家文化与社会保障思想形成与发展渊源

社会保障思想的形成在我国最初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奴隶社会,在这个阶段影响最大的是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当时的儒家文化主要提倡“孝道”、“民本”、“仁政”等思想,这些思想形成了最初的社会保障思想雏形。“孝道”提倡每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尊老、爱老,让每个老年人安享晚年,强调的是个人责任与社会责任;“仁政”强调的是政府的责任,统治者应该对其统治的社会成员施予仁政,用“仁爱”思想处以政事;“民本”则是在一个宏观指导思想的基础下进行“孝道”、“仁政”,强调的是一切以百姓利益为重的社会文化思想。除了儒家思想的主导地位外,道家、佛教等也起到了辅助作用。如道家的“无为而治”强调的是政府的责任。中国化的佛教思想构成我国文化的重要一部分。信奉佛教的人要有同情之心、怜悯之情、慈悲情怀,使得信教之人具有利他思想。佛家文化讲究“普度众生”“、慈悲文化”,这可延生扩展为政府应平等对待社会成员,讲究的是平等性,在精神上树立一种为他人着想的思想,对古代的慈善事业非常有帮助。正是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社会保障思想也出现了独特性,从无到有,从简到繁;从最初毫无规章制度及毫无尊严的“施粥形式”,到后来初具国家意识的“开仓济民”,这些全部属于现代意义上社会救助思想和慈善思想,是社会保障思想的最初形式。历史的发展并没有抹灭社会保障思想的发展,社会保障思想也逐渐成熟发展起来。从古展到建国以来,我们的社会保障思想并没有太大变化,这和中国人根深蒂固的传统儒家文化影响有关。20世纪80年代,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引入到中国,中国开始结合国际经验重新整理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这一时期综合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借鉴了国际经验,但更多的是与中国国情相融合。也可以讲,此时的社会保障制度吸收更多的是与时俱进的思想,但占主流的仍然是我国的传统儒家文化思想。由此可见,无论是在最初萌芽阶段,还是建立以及完善阶段,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对社会保障制度思想都具有一种推动作用,促使其建立并不断完善,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体系中都有社会保障形成的影子。

二、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影响下的传统儒家文化

社会保障制度与传统儒家文化二者是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除了传统儒家文化在社会保障思想建立发展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外,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也对传统儒家文化有所影响。古代的儒家文化占据社会文化思想的主流,任何形式的制度都无法撼动其主导地位,而且更是由于传统儒家文化根深蒂固,深入人心,所以早期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作用不明显,更多的只是一种巩固和加强作用,也可以简单理解为早期的社会保障思想只是传统儒家文化发展过程的副产品,对传统儒家文化并没有什么影响。社会保障制度在现阶段的发展对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是最强烈的,这种影响可以分为两种:积极的推动作用和消极的抑制作用,这两种作用也主要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中体现,具体表现如下:1、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削弱了传统儒家文化的“孝道”思想。我国自古以来形成的养老模式是以家庭养老模式占主导,体现的是“大家族”似的宗法保障模式。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以及国际潮流的引入,发展形成了居家养老、社会养老、机构养老等多种形式的养老模式,家庭养老模式的功能不断弱化,这种弱化的后果则是削弱了我国传统儒家文化思想中的“孝道主义”。在现阶段,网络上以及报道中不乏看到许多家庭子女虐待老人、苛待老人的现象,甚至出现因赡养父母问题进而引发的“打官司”现象,这种现象并非只在城镇中发生,就连受外来文化影响力较弱的农村也有所发生。这些现象的出现从侧面反映出我国社会保障形式发生变化,但从文化角度则可以看作是传统文化的弱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在社会成员思想中的作用远不如从前,“传统家族”、“宗法文化”的弱化,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发展引起的一系列后果,这种后果进一步削弱了家庭养老的功能,进一步推动及催发政府及社会在社会保障制度中应该发挥作用。2、社会福利思想强化了传统儒家文化中的“民本”思想。最初形成的社会保障思想中并不包含社会福利思想,社会福利思想是在20世纪80年代社会保障制度传入中国后不断发展起来的。社会福利是国家向全体社会成员提供旨在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保障制度,这种制度从无到有的出现表明政府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更加以民为本,以社会成员的利益为基础出发点。从简单的教育福利到复杂的医疗福利,从儿童福利到老年人福利,这些方方面面的完善更能证明政府清晰认识到自己的责任,也在努力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些做法向着“仁政”方向进一步靠拢,并不断完善“民本”思想。3、社会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改变着传统文化中的“德治先行”思想。我国在古代就讲究“德治”,并没有像西方那样形成法律先行的思想。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我国制定政策更多时候并没有做到法律先行。在吸收西方经验以及社会发展需要的过程中,国家开始注意到法律先行的重要性。尤其是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把法律的建立提到了重要日程上。在我国这个充斥着多元文化的社会中,现阶段法律应该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推动法律先行的思想也是有利于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

三、传统儒家文化影响下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

郑功成指出:“通过对中国社会保障制度50多年发展历程的简要考察,可以发现,前30多年是典型的国家-单位保障制,近20年则是逐渐在向国家-社会保障制演变,目前正处于国家-社会保障制的建设与完善阶段。”这种完善阶段也是在传统文化的影响下不断发展。目前乃至将来,我国面临着严峻的社会保障形势:人口老龄化加速,社会保障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凸显;城乡之间差别性取消,社会保障制度的流动性问题亟待解决;社会成员权利意识的增强,社会保障的公平性需更加普遍完善。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重要难题。人口老龄化意味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在当前乃至将来面临着空前的养老压力。这种养老压力对当前的养老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年人口的增多,使得养老更为困难,单纯的靠“4-2-1”式的家庭养老似乎难以解决这个重任。所以,国家也在不断发展其他形式的养老模式,形成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严格意义上的家庭养老与居家养老并不同,但是从目前发展趋势看,传统文化中的“孝道”思想影响下的家庭养老方式并不会完全消失,只是在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不同程度的削弱。社会成员权利意识的增强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制度在今后的发展中更注重公平性。权利意识的增强是一种主观形态上的发展,这种主观意识的增强相对应的是客观存在的强化,客观存在则是政府责任的存在。社会成员权利意识增强强调的是社会保障公平性,强化客观存在则是政府认识自身责任,并不断完善,这种责任是在国家成立初期就存在的,是一种无法磨灭的自然责任。权利意识和国家责任的相互作用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会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性进一步发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传统文化中“众生平等”原则。城镇化的加快,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流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实现省内流动,今后要做的是全部实现省内流动和省际之间的流动。现在,社会发展迅速,人口流动性加强,社会保障制度自然也要跟上时代步伐,满足社会大众需求。其实,这与文化之间的融合相通。每个地方社会保障的具体实施措施有所不同,在相互整合的过程中需要参考多方面因素,即调整过后的社会保障方式也可以具有某种适合当地需求的特征,并不全部是相同的。在大趋势下,求得生存和发展,与时俱进。

四、社会保障制度的缺陷及改进措施

当然,在目前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在执行过程中也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地方:总体经济水平低、制度不完善、法律依据不够等,这些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关。自古以来的小农经济和自然经济使我国经济发展受到一定阻碍,再加上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社会保障的经济发展自然受到限制;“德治先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的法律发展。而且,我国在处理社会保障产生问题的解决办法多是从政策法规入手,很少关注文化层面。规章制度是必要的,但是要根除问题,还是要从思想源头抓起,这样才能治标治本。首先,我国需要做的就是“法先行”。任何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这样才能使制度实行长久,执行顺利,减少或规避漏洞,更加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也是如此,我国社会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比较晚,更是受到西方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在完善过程中结合了我国国情。但是,其在完善过程中应该做到法律先行,做到法律保障。其次,注重文化思想的影响。目前,我国社会保障的某些形式开始弱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更加关注平等思想,既看到社会保障过程中个人的责任,也意识到国家不可推卸的职责。我国需要摆正态度,正视自身职责,并利用有效的文化思想影响社会成员,使得社会成员在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减少社会上出现的“不文明”养老现象,同时也为其他的社会保障经济效果奠定思想基础,从思想上达到统一。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它不仅影响着历代统治者的统治和管理,也指引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方向。无论是“孝道”、“仁爱”,还是“民本”思想,都在社会保障中得以彰显。传统儒家文化影响着社会保障思想的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传统儒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二者在一种相关的关系下得以发展。我们在解决社会保障问题时,应该吸收传统儒家文化的精华,并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坚持以人为本,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主要参考文献:

[1]郑秉文,J威廉姆森,E卡尔沃.中国与拉美社会保障比较:传统文化与制度安排———提高覆盖率的角度[J].拉丁美洲研究,2009.2.

[2]车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运行与传统文化的关系[J].商界论坛,2013.3.

[3]王文茹.浅析我国传统文化对社会保障发展的影响[J].人资社科,2015.2.

[4]刘丽.儒家社会保障伦理思想探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3.

[5]郑功成.中国社会保障演进的历史逻辑[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4.1.

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辩证思考 企业管理 发展

传统文化是指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仍被今天所保存、沿用或发展的,反映人的共同特殊本质的基本价值观念体系。它渗透在思想、道德、风俗、习惯、心态、审美、情趣、制度、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以及语言文字之中,是一个国家长久以来被普遍认同的人文精神、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习惯势力等,影响着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现在和未来。

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历史。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浩瀚,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发展史的一个高峰。一度三教九流、百家争鸣,而以儒、道二家为其归致。东晋以后,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用一句话概括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构特点,就是南宋孝宗皇帝说过的“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赵慎《三教论》)。因此,结合中国学术界长久以来的观点,中国传统文化就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博采道、佛、法等各家之言,其他诸子百家为辅形成的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一种人伦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及实践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上世纪后半叶开始,美国的企业开始向有中国文化背景的日本企业学习管理。而在日本的管理界,普遍存在着高层管理者几乎人手一本中国的《论语》、《周易》和《孙子兵法》等书的现象。可以说,日本经济的迅猛发展、企业的快速壮大及其富有东方色彩的卓有成效的管理思想和方法的产生和发展,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企业面临着空前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依托于中国传统文化,追本溯源,深挖老祖宗留给我们的资源宝库,并与西方现代管理思想、我国企业的管理实际有机契合起来,从而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

但是,传统文化都是精华与糟粕共存的,甚至在特定的情况下二者常常可以互相转化。我们的传统文化局限于时代,存在积极、进步的方面,也不可避免的存在保守、消极的影响。因此,辩证地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扬弃,汲取精华,摒弃糟粕,对丰富和发展我国的企业管理理论具有现实意义,并为我国企业管理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借鉴参考。

1 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积极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管理思想有很多异曲同工、不谋而合的地方。中国传统文化提出的很多观点可供现代借鉴。

《企业文化》的作者刘光明在书中提出,“华人企业家精良的管理和杰出的经营业绩与中国文化传统,特别是儒家文化所孕育的勤俭、敬业的创业精神,恪守儒家商业文化传统、儒家经济伦理和文化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

《论现代企业管理与传统文化的契合》的作者认为,界定我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学说为根基和主流,儒释道三位一体,以伦理为本位,以封建宗法为内涵的混合型文化。我国企业管理者应该在继承儒家思想的优秀传统和基础上创新,树立正确的有民族特色的价值观念,形成有民族特色的企业文化,才能更好地在WTO竞争中发挥国外企业难以模仿的核心优势。

1.1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传承千年而不息,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丰富的管理理念。其中的“义利观”和中庸之道,更是影响深远。

“义利观”是儒家思想的精髓,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义,正义,义气;利,利益,效益。儒家思想把义作为重要的价值取向,主张“先义后利”、“以义统利”。孔子提出“见利思义”,孟子提出“舍生取义”,还有“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义胜利者为治世,利克义者为乱世”,都是这个意思。从现实意义上看,“利”即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义”既指管理者个人价值取向,又涉及到宏观环境中的方方面面,包括法律法规、生态环境、社会责任等。当代企业,要想做强做大,茁壮发展,追求经济收益是必然,但应该先义后利,遵纪守法,增加社会效益。

中庸之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其本质特征是和谐。《中庸》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就是说应该时时处处做到不偏不倚,恰到好处,既无过,也无不及。认为偏激是导致失败的重要原因。“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即阐明此意。其现实意义就是要在从事管理工作时选择最恰当的办法,实现企业管理与特定的国家宏观环境、企业自身要素的和谐统一,实现二者的共同发展,达到共赢。

《大学》是儒家经典,出自《礼记》,其中讲到修身是治国之要,而修身的根本是诚意。其具体阐释诚意为:“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意思是人如果没有诚意,就得不到别人的尊重,不能使人信服,更不要说管理他人。这阐明了对企业管理者自身的修养要求,以此为鉴,管理者应该立身修德,增强职业道德,提高从业素质,才能在管理工作中事半功倍,取得良好的效果。

1.2 道家文化

道家思想是一种自然哲学,多用逆向思维来处理问题,其重要观点是“无为而无不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强调遵循自然规律。老子曰“上善如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局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水具有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发生矛盾的特性,与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观点“以人为本”有异曲同工之处。刘备用诸葛亮,刘邦用张良、萧何与韩信就是最好的例证。其现实意义就是企业管理者应该以人为本,充分认识人才的重要性,所有管理工作以发挥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为着眼点,通过善于用人、精于管人来实现、维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1.3 法家观点

法家是和儒家、道家相齐名的理论,阐释以法求治的原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法治的内容深入人心,对治国的贡献巨大。联系到企业治理,就是说只有首先建立起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体制和制度,才能建立起优秀的企业。这些规章制度是“硬管理”,是必要的,所谓“拙匠守规矩尺寸,则万不失矣”。法家思想代表人物韩非提出的君主控制臣子的七术也有很好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其中的几个观点,如要善于全面参照、观察臣子;要有错必罚,从而显示威严;要有功必赏,恩威并重;要广纳谏言,促使臣下增加工作主动性等,都是现代管理者应该具备的基本管理方法。

2 现代企业管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辩证思考

虽然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管理思想为世界广泛学习接受,极为丰富,却也局限于时展,有着不可避免的消极因素。如传统文化的封闭保守与当代需要的开放创新、传统的平均攀比与当代的差别观念、传统的奴化意识与当代的参与管理等的关系问题,即源于此。

儒家思想推崇遵循严格的等级制度,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及对权威的认同服从,确立了道德的象征意义与权威的社会秩序,体现在企业管理上,即为企业经营活动的依附性。现代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应该以价值最大化为目标从事经营活动,采取各种措施增加效益。但是,在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影响下,多数企业依附于政治,管理依附于上级领导的权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就是为了实行“政企分开”,使企业真正地解放思想,冲破束缚,形成适合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发展需要的管理模式,达到市场经济的独立自主与公平竞争,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另外,“中庸之道”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求安稳、怕风险的思想观念,否定了独树一帜、开拓创新的精神。如在国企中普遍存在的论资排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现象,扼杀了创新精神与竞争意识,导致经营活动中的传统与保守,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传统文化中也存在个人得失、贫富是上天注定的,听天由命的消极思想,否定了风险与收益的相关性,使人们只是被动接受而非主动奉献争取,有违现代企业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情”。虽然融入了情感理念的管理比机械化的利用制度、规定进行管理更加人性化,但是管理者需要对“情理”进行适度把握。许多企业“情”大于“法”,岗位安排、职权设置、工作分配更多地取决于人情而非制度规定,意味着这些企业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阻碍了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3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既有积极地引导作用,又有局限和消极方面。现代企业管理,面对未来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既要从自身历史和现状出发,依靠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古为今用,去芜存菁,博采众长,融合提炼,又要学习当代西方优秀管理理念,并摸索归纳当代中国企业的发展规律和发展轨迹,从而建立起符合中国企业特色的、行之有效的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以更好地服务企业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李军.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创新启示[J].价值工程,2012(18).

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当代建筑;设计

建筑设计通常是按照前人设计经验,以传统文化为基础。针对现代建筑设计,想要突破传统建筑设计风格,需尊重历史,传承传统建筑文化,吸取优秀理念和传统经验,进而与现代建筑相融合,促进艺术再生。例如上海世博会中的中国馆建筑,在设计时,传承了天人合一理念,传统文化在建筑设计得以淋漓尽致表现。可以说,传统文化是建筑设计的基础,是艺术设计的经验资料、艺术灵感。尽管部分设计师与传统文化脱离,开展建筑新设计,但即使再新颖,也是对传统文化创新。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建筑设计经验,主要分析传统文化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1.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特征

我国具有二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经过数千年发展,我国建筑已自成独特体系。对于建筑装饰,儒家思想、道家思想的影响较深。在我国古代社会,特别是封建社会,儒家思想的地位无可动摇,道家思想也极为重要。因此,在阐述哲理的过程中,也对我国传统建筑风格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传统建筑属于仕文化的范畴,是只为少数人服务的,是少数人的艺术。俞孔坚称之为“死去的艺术”。虽然西方建筑在古代也是只为少数贵族服务的,但是由于在近代的各种先进思想和哲学方法的指导下发生了质的飞跃,而且在形式上也是一脉相承的。在传统建筑设计中,非常注重自然主义思想,对于楼宇高度、台阶级数具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建筑装饰物也具有鲜明等级特点,主要由于当时主流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提倡“中和”,道家思想提倡“自然”,不论是亭台楼阁、廊间小道,均追求与自然的融合。建筑装饰也追求整体性、统一性,由建筑图纹、漆色描绘等,均具有封建体质,等级观念非常鲜明,尤其官员住宅、庙宇等,均严格区别于平面住宅建筑。

2.当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影响分析

首先,建筑布局。我国古代的建筑布局设计,是依靠风水学思想,传统风水学并非一种伪科学,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极大影响了我国古代建筑的布局设计。传统风水学主要包含古代美学、生态学、哲学、地质学等内容,体现了地理人文和自然生态的思想,是古代建筑设计的关键思想源头。例如,我国明清时代的皇宫布局,主要运用风水学思想,皇宫坐北朝南设计,是环境、日照、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同时也纳入了风水和文化因素。再例如,北京四合院作为我国传统文化、古老文化的重要象征,体现了我国“四”和“合”的布局及和谐气息,讲究分明和布局严格,是社会等级的直接体现,即可营造良好内部环境,又可抵御外部气候环境。在现代建筑设计中,这些因素十分平常,几乎无论哪种建筑均可看见,然而却是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体现。

其次,人文思想。因我国历史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国古代文化时期,涌现了大量儒家、佛家和道家思想家,极大影响了后世,对当代建筑设计的影响也非常大。当代设计师性格和审美观念,深受传统人文思想影响,进而达到建筑设计境界。其一,儒家提倡和谐统一和天人合一。针对建筑设计,主要体现建筑严格封闭,而对外是自由天地。其二,道家提倡道法自然和无为而治。道家思想对当代建筑设计影响非常深。例如,我国国家大剧院设计,则充分体现了道家思想。在建设初期,承受巨大社会压力,待建成之后,获得一片赞声,主要是体现协调设计,是无为而治的重要融汇,表面“无为”,而实际是遵从自然,充分发挥建筑形式、建筑功能的自由空间。其三,佛家提倡返璞归真。例如,我国著名建筑苏州园林“拙政园”,是传统佛家思想精华,提倡远离世俗、亲近自然。现阶段,人们生活非常忙碌、繁杂,更愿意追求一种远离闹市和自然和谐的建筑。可以说,返璞归真是当代建筑设计的重要思想。

3.当代建筑设计中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首先,传统符号传承。对于传统因素传承,主要为事物符号、思想符号传承。对于当代建筑设计,需积极吸取传统符号,与现代建筑设计有机融合。符合作为一个系统概念,包含了人文、人物和概念思想。针对当代建筑设计,主要是传统图案因素和建筑手法的传承。实现传统形式的现代化,传承非精神成分。当传统因素和当代建筑设计,出现时空交汇时,可提取现代符号和传统符号,实现两者有机融合,进而在当代建筑设计中,有机传承传统符号。

其次,传统材料传承。在建筑设计中,建筑材料是重要组成部分,不管是古代、现代建筑设计,均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当代建筑设计中,传承传统文化,是传承传统材料。在我国古代建筑设计中,主要以木材为主,进而达到朴素自然和亲近自然的美感。现阶段,混凝土和钢筋材料,是当代建筑设计的时代主导。然而,在格调方面,还是主打传统材料特点。对建筑材料设计,可通过艺术造型,将木质材料风格显现出来,达到一种亲近自然的文化内涵。我国传统建筑装饰主要注重精神感触、自然领悟,在建筑创造、应用过程中,以人类心态为基点,表达情感宣泄,传递意境,建筑装饰设计注重人文主义思想,在中国传统建筑装饰中,重点目标在于“人”的研究,强调以人为本的建筑装饰。传统建筑意境更让人感受深邃、深层次的意境,注重虚实美,善于将设计者情感注入设计之中,通过隐喻手法,使人在观赏建筑过程中,逐渐领悟独特境界,注重建筑外在性景观设计,感受外在轮廓美。可以说,每挪动一步,即可感受一种“移步换景”的感觉,其建筑周围韵味、精致也随之变化,建筑装饰的雕刻、花草与树木起着互相配合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是现代化城市建筑的视觉形态,对传统历史文脉传承,营造一个积极、特色环境特征。对于现代建筑设计,立足某种意义而言,是世界、民族的传承。利用现代建筑设计,是城市文明形态重要表达,合理运用了历史文化,促进传统精神、现代文明的有机融合与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强,付佳,赵峰等.传统文化符号在当代建筑设计中的变异性应用[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2,38(5):206-209.

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科学翻译儒家思想文化传播与时俱进

从16世纪~19世纪近300年时间里, 西学翻译在中国历史上掀起了两次。16世纪末,耶稣教会士利马窦等人来华翻译和传播天文、算学、地理、物理、水利等西学著述,掀起了西学东渐的第一次。到19世纪末的一段时间内,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思潮被译介到我国,于是近代西学东渐的第二次开始。在此期间科学翻译作为西学东渐的媒介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由它所介绍的科学技术和思想对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文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这个冲击不是瞬间的而是持久的,其具体表现主要在思想意识和文化传统等领域。

一、科学翻译及其所承载的文化任务

科学翻译是以传达科学信息为主的翻译活动,是译者用译语表达原语科学信息以求信息总量相似的思维活动和语际活动。科学翻译在历史上一般分为四个阶段:汉晋至唐,元末明初,明末清初和清末。明末以前科学文献翻译的史料较少,这是由于长期的闭关政策造成的。到清末,朝廷设立现代外语学校等后中国人才开始自己翻译科学书籍。随着留学欧美与日本的大批留学生回国,外国人终于退出了我国的科学翻译事业。随着中国的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的进一步加强,翻译事业方兴未艾,科学翻译的领域也由最初的自然科学翻译扩大到其他更多实用性领域,包括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外事外贸等不以情感为主的非文艺领域。科学翻译无疑对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因为科学知识对人类社会思潮具有渗透作用。

1.“科学”的定义:“科学”(Science)是Any system of knowledge that is concerned with the physical world and its phenomena and that entails unbiased observations and systematic experimentation. In general, a science involves a pursuit of knowledge covering general truths or the operations of fundamental laws. 这个定义告诉我们科学所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世界及其现象,其研究方法是客观的观察和系统的研究,目的是揭示普遍真理和基本法则。事实上,科学事业所带来的结果,就是彻底改变了有识之士的眼光和见解,引起了人类思想的更新,从而人类社会向更加理性和文明的方向发展。

2.翻译的任务和目的:翻译是按社会认知需要、在具有不同规则的符号系统之间传递信息的语言文化活动。这说明翻译的作用是不同文化间的人们通过译事活动彼此认识和了解对方社会与文化传统,达到交流的目的。翻译在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媒介作用,这个作用不是瞬间的而是深刻的,持久的。

我们是否可以这样说,科学和翻译都承载着社会文化发展的重大作用,而科学翻译作为二者结合点对不同社会间科学文化的交流所起的媒介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二、儒家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存在问题

根据文化传播学的规律,只有势能高的文化要素才能传播到低的空间,且具有较大的动能和效应。中国儒家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属于高势能文化还是低势能文化,西方文化如何影响中国传统文化是本文关注的问题。

儒学是中国最古老、最博大和最有影响的学派。二千多年来,它以其浩瀚典籍构筑了中华文化学术的宏伟殿堂,又以其“经世致用”的精神而与社会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孔子成为家喻户晓的大圣人,儒学成为中国古老文明的主要象征。汉以前,孔子思想并未受到统治者的重视,汉代以后,为了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正式确立了孔子及其学说在中国思想界的统治。此后,历代统治者进一步神化孔子,提倡儒学,巩固了孔子的至尊地位。孔子的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哲学、文学、艺术、教育、史学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这种影响波及到东亚乃至全世界。儒学经历了漫长的岁月,而且随着社会历史的变化不断地改变其自身。社会变革对于儒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反之,儒学在其演变中又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社会变革。

博大的儒家文化使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世界文化历史上形成了一种强势文化。清朝乾隆皇帝面对英国使节做出了这样的回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籍外夷以通有无。”所谓“天朝”和“外夷”正是儒家思想的正统观念。直至西方列强用枪炮轰开中国国门时,清政府却毫无准备,最后丧权辱国,沦为殖民地。造成这种被动挨打的局面与儒学的消极思想有极大的关系。儒学经过历代的发展形成了较为复杂的派别体系,其中主要有程朱理学、陆王新学,也有汉学、宋学等派别,明清时期汉学派积极务实但势力单薄,没能形成较大的影响,客观唯心主义的程朱理学和主观唯心主义的陆王新学以及宋学派在统治阶级士大夫阶层占主导地位,他们蔑视一切自然科学,闭关锁国,对国门外世界的发展毫无兴趣,这对貌似庞大的清政府来说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在西方资本主义上升时期,各国传教士们千方百计,不失时机的用科学传教的手段敲开了中国的大门。这便是高势能文化中低势能元素的体现。

因此,儒家思想使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之林常青不败,并对其他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在16世纪前远远超过西方文明而形成了高势能的文化;然而,就在高势能文化中仍然存在着低势能文化的元素,这种元素酷似阿喀流斯的脚踵成为致命的弱点。西方各国很早就从马可・波罗的记载中对中华文明垂涎三尺,却只能望文兴叹;当它们一旦注意到这种薄弱因素,便毫不犹豫地涌了进来。同时西方的科学民主思想随之也传入中国,在进步地士大夫中传播开来并形成了一股新的社会思潮――这一切都是中外翻译家们共同开创的新局面,科学翻译成为其重要的途径。

三、科学翻译对儒家传统思想的冲击和影响

众所周知,东方和西方的差别和冲突是久远的和激烈的,思想文化冲突尤为突出。东方的含蓄与西方的奔放,东方的集体主义和西方的个人主义等向来都是东西文化比较的主题。下面从三个方面来谈一下科学翻译对东方儒家文化所带来的冲击和影响。

1.变革与稳定。纵观欧洲历史,无论是时代的变迁还是思想的更新都是非常频繁的。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联合与争斗给思想文化交流创造了条件,因此西方文化的基础是多元的:既有希腊罗马文化元素,也有基督教文化元素,又有日尔曼文化元素,所有这些都为中世纪后新思潮的不断出现打下了基础。人文主义,理性的启蒙思想,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等都表明了欧洲思想具有变革性,而这种变革性给欧洲科学的发展带来生机和活力。与此相反,中国历史上虽然也有朝代的更替,但儒家文化的大一统思想是社会思想文化稳定的基础。科学翻译介绍的科学思想确实给明清时期的统治阶层冲击不小,有的视其为洪水猛兽,但有的却认为是希望之光,这样,一部分革命的力量就在稳定的环境中蓄积起来。西方列强的入侵打破了这种旧的秩序,使得西方新思想的有了发展的条件。此时被称为“中国的马丁・路德”的康有为力图使儒学完成从古代到近代的历史性转变,并且希望按照西方基督教的模式变儒学为宗教。民国初年,他还发起成立孔教会,并要求国会定孔教为国教,而这一切又随着帝制复辟失败而告终。清朝后期部分经世文献还附加“洋务”思想,足以反映当时的时代特色,亦可见清儒们也要顺应时代潮流,与时俱进。

2.客观与主观。这里谈论的主观与客观并不是严格的哲学意义上的主观与客观的关系问题。前文在对科学的定义中提到“客观(unbiased)”一词,英语中与“objective”同义。在欧洲虽然天主教在中世纪把持一切,但当科学真正兴起时它对世界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这就是科学的力量所在,因为科学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客观的。客观和理性的结合使人们能够更加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欧洲17世纪的科学革命和与之相伴的理性的启蒙运动使民主、平等和科学观念深入人心。令人欣慰的是当欧洲的科学著作被译介到中国后,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也介绍到古老的中国大地,给上层统治阶级们提了个醒。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蔑视一切自然科学,缺乏客观务实思想,主观主义风靡一时,中国人在16世纪后变得无所作为,中国科技大大落后于欧洲。但随着科学著作的译介,一些仁人志士意识到要使中国强大,就得务实,因此介绍西学的学堂,军械制造所等重要机构相继建立起来,一些西方科技实物如大炮、望远镜、西洋乐器、照相机、物理化学器物、西洋建筑等也落户中国。从此,中国人客观务实的开始探索民族振兴的道路。

3.近代与传统。我们不妨从另一角度审视这种影响。欧洲历史在中世纪后进入近代,欧洲人的思想从以神为中心(God-centered)转移到以人为中心(people-centered),开始强调世俗的兴趣,人文主义又一次得到重视,有识之士为追求自身的解放掀起了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直到《人权宣言》的发表。所有这些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也为自然科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近代思想取代了封建思想(这就是文艺复兴时期学者们为何将 “中世纪”称为“黑暗的时代”来区别自己所处的时代的原因)。而在同一历史时期,中国仍然处于封建社会,“君权神授”以及“唯心理学”“八股取士”等封建思想禁锢着人们的头脑,思想大大落后与西方。而此时的中国,在西方社会和文化的猛烈撞击下已发生亘古未有的巨变。受近代西方文化的刺激和影响,中国近代的启蒙者重新审视中国自身的历史和文化,既批判传统,又从传统中汲取滋养;既藉助传统了解其接触到的西学,又以其了解和体悟的西学来对传统做出重新诠释。此后继之而来的便是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具有反封建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革命运动直到的到来,求其源,我们决不能忽视科学翻译的重大作用。

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 广告创意 民族文化

中华民族自古以宽广胸怀借鉴和融合着外来文化及文明的精华。我国传统文化是广告创意的一大重要来源,包括图形、文字、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诗词歌赋等。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出的民族智慧,它以儒家思想为核心,融会了中国各民族文化,同时也吸收了道家、墨家、佛家的思想。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曾创造过辉煌,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本的人文道德文化,重伦理是它的核心和特点,注重道德修养和理想人格的实现是它的本质内涵。

中华民族喜欢运用直观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不偏不倚,追求中庸。同时,中国人缺乏冒进心理,总是平稳行事,不习惯惊险刺激的文化品位。中国人民置身于传统文化的氛围中,其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审美意识乃至话语、行为等无不受到这种文化的影响,人们对信息的理解、接受也常常受到这种文化的制约,讲求诚信,自谦、尊老爱幼,追求真、善、美,重礼仪、讲情感的核心价值至今对世界有着极大的影响。

儒、道、佛是构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在历史上,中国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要由儒、道、佛三教所支配、所决定的。今天,儒、道、佛依然对中国社会文化生活有着广泛的影响。

作为一个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其文化传承性决定了现代广告不可能割断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联系。儒家文化对中华民族传统文明影响深远,在整个中国文化、思想、意识形态、风俗习惯上,处处可见到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印痕,可以说在中国,无论什么人,无论他受过多少种文化的影响,都或多或少地要受到儒家文化的熏陶。

1、儒家文化对广告创意的影响

儒家人生哲学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求上进,讲现实。儒家是现实主义者,追求现实的道德永恒价值和现实生活中的理想人格。孔子一生罕言利、命,不谈鬼神,总是教导弟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学习、进取、奋斗,教导人们有意义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对人生采取积极有为的态度。中央电视台文艺频道的形象广告《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就是鼓励人们敢作敢想,去追求理想的人生;中国移动通信公司的《我能》篇以奥运健儿决胜自己的事例,强调了个体发挥主观能动性,最终战胜自己获得成功的能动精神。而现在很多运动品牌都有这样的趋势,像匹克的“我能,无限可能。”这与国际品牌耐克倡导的“想做就做”真是不谋而合。

2、道家文化对广告创意的影响

自然无为是道的本性,也是天、地、人的本性。人法天地,天法自然,天地人都应自觉恪守自然之道。

“道”在老子眼中是一种广大无边的客观存在,是一种自然状态,恒久不变,宇宙万物由道而生。庄子强调人的精神追求绝对的自由,在《逍遥游》中追求的“无待”就是希望从世俗形象世界的羁绊中解脱出来,与外物融而为一,与天地精神往来,获得精神的绝对自由。时下流行的休闲文化,其价值观念的本质追求和这种“逍遥游”的心灵境界的追求是相适应的,受影响颇大。

由韩国影星李英爱出演的“农夫茶”广告片向受众发出“好水,好茶,好人喝”的诉求点,将水、茶、人三样看似不相干的事物由一条内在的联系放在一起,体现了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白沙集团的“鹤舞白沙,我心飞翔”以及大红鹰集团的企业形象广告也深化了“天人合一”的主题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银行形象广告的竹林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止,而后能观,竹动、风动、心动,有节,情义不动。知止是指明确原则,扫除妄念;有定是指站稳立场,坚定不移;能静是指动机纯正,心不妄动;能安是指身心安详,从容有度。

3、佛教禅宗文化对广告创意的影响

所谓禅宗之意境,最终达到了悟、实现“无我”的禅境,那时早已剥离了事物的现象,洞悉了事物的本质,本体和现象已不是两样对立的东西, 本体的实象已不是两样对立的东西,本体的实在,即在于现象的不实在之中,这是思想上、精神上至高无上的境界。这样的境界。这种境界从某种意义上为现代广告作品的表现提供了精神境界追求方面的现实借鉴意义。广告作品如何通过变幻不已的现象来透视本体,正是当今广告人所苦苦思索的问题所在。这种“意境”,就是作品形象中所蕴藏的情感和理智,也是创作构思时的自由无羁。广告作品本质上是一种带有一定功利性的艺术作品,随着人们审美能力的不断提高,广告作品也日益讲究意境方面的追求,让广告作品在意境方面借用禅宗的这种意境以摆脱其单一的功利性追求,从而使作品具有更高的情感、哲理方面的已经追求,以融合人们的智慧,启迪人们的智慧,作品不是更优秀,更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观吗?例如汰渍洗衣粉的“远离尘世”的广告创意,借用尼姑、和尚的形象,把禅宗的“尘”同灰尘的“尘”相结合,运用佛教禅宗文化对人们的影响,达到了一个很好的广告创意。

4、结论

广告是商品促销的重要手段,同时,广告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的组成部分。广告创意的过程是一种复杂的思维过程,它与民族文化密切相关,广告作为一种大众的消费文化在推动社会发展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不同民族的价值观接受不同的广告创意,不同的广告创意则孕育着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经过儒、佛、道文化两千多年的熏陶,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文化心态,并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它包含有民族的性格、民族的传统文化价值、民族的本质文化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人为本的人文道德文化,重伦理是它的核心和特点,注重道德修养和理想人格的实现是它的本质内涵。广告中的传统文化可以展现中国的软实力并体现了和谐文化的思想。所以现代广告要有效地影响顾客的文化性消费心态,让中国广告走向世界,就需要从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

参考文献:

[1]肖建春等著.现代广告与传统文化[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10

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范文第6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一、认真钻研教材,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精心选择的,教材的选文无不语言优美,意境悠远,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选编的课文有体现关爱他人的,诚实守信礼义道德的等等。这些选文无不洋溢着自然美、人性美,无不充满着浓浓的亲情、友情……当我们走近语文,捧起一部部经典著作,也就走进了中国文化。所以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着眼于教材对话与传统文化对话。如在教授小学课文《孔子拜师》一文时,要把挖掘教材所蕴涵的礼仪文化作为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让学生广泛搜集古人在拜师过程中的一些传统礼仪、称谓及古人尊师爱师的名言警句等。并在此基础上引申类似的有趣故事,如“程门立雪”“三顾茅庐”等让学生课后阅读。教师要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把故事所包含儒家思想中的仁义道德加以传达,让学生感受现在学校所要求的文明习惯的养成其实就在传承中国几千年的文明礼仪。

二、引领学生感受丰富的文化内涵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汉语文化形象丰赡、意义深远、气韵生动,这就是语文教学中所要寻觅的文化。因此,语文课堂应倡导师生一起去探寻、体验和理解蕴涵在教材文本中的真善美,培育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汉字本身就镌刻着中华民族文化的烙印:一撇一捺相互支撑站立起来才能成为“人”;“人”“言”要讲“信”。细究每个汉字,都能发现深刻的人生哲理和生命智慧。所以,小学必须加强识字和写字的教学。要让学生领悟掌握汉字的基本规律和书写规范习惯。让学生感受汉字文化的同时,多介绍古人习字书法的感人故事。教育学生学写字就是学做人,习字的过程就是培养自己形成一丝不苟、持之以恒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华传统文化以儒家思想为内核,注重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蕴涵着丰富的思想观念。教材中许多文章都描写民族英雄敢于并且主动担负社会责任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岳阳楼记》);在帝国主义的阻挠面前詹天佑“毅然接受任务”(《詹天佑》);在强大的敌人面前舍身捍卫祖国和民族尊严的晏子(《晏子使楚》)……语文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站在文化的平台上,理性地审视语文教学,引领学习语言的同时让学生感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感受传统美德,探寻民族精神,进而提升品位,历练人格。

三、努力营造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

中华传统文化既具有物化的客观形式,又具有主体形式的存在和延续。例如:诗、词、曲、赋、国画、书法、对联等。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能只有知识的梳理,还要有习惯的养成、技能的落实和文化的积累。例如:在执教《北京的春节》和《元日》时,教师除了传授语言文字知识外,还应该认真分析探究文本中的传统文化内涵,了解各地春节、元旦中的风情习俗,了解认识春联、书法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可以让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了从“桃符”到“春联”的演变,查找关于“屠苏”的知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中的内容,通过查资料,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或以综合性语文活动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了解中华传统节日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的来源及各地节日的风情习俗;让学生感受诸如戏曲、武术、国画等国学精粹的博大精深。学生长时间徜徉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海洋中,并注重积极尝试和点滴积累,定能受到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

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范文第7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高校德育教育

我们民族经历了进化、独立直至统一,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传统文化已经深入到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中,当代的中国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各种主流文化并存,这就要求大学生既要思想前卫,学习主流文化,也要学习优秀传统文化以适应社会。因此在高校德育教育中添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对完善大学生人格,丰富和加强大学生的精神内涵很有必要。如:儒家文化中的忠、孝、仁、爱、礼、义、廉、耻这些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都是注重塑造培养人的理想人格,所以优秀传统文化完全可以成为高校德育建设的核心和重要精神源泉,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提供内在的精神动力。透过喧嚣的都市文化,进入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氛围中,很容易就被传统文化气息所渲染,高校学生的思想与见解相对中小学生较为成熟,所以很容易被先辈们的思想所牵引和感动,从而不断地进行自我人生境界的提升。例如,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仁人志士的豪言壮语、英雄业绩会让学生懂得在国家遇到困难时,做为民族的一员应该如何去与自己的国家共同度过难关,并在新的形势下把我们的优良爱国传统发扬光大。当代大学生时刻面临大量西方文化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冲击,不同程度地存在理想信念模糊、政治信仰迷茫等问题,爱国主义教育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在全球化背景下大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内涵和培育方式已经成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价值实现

(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成才首先要成人,祖先们用儒家思想来教诲我们应该如何去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让我们懂得谦敬礼让、言行一致、恪守诚信,人与人之间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这会引导大学生树立诚实、正直、守信、履约等道德观念,加强对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意识。孔子的儒家学说提倡的是个性发展,他的几个学生中优点和优势各不相同,因此他写下了:“由也国,赐也达,求也艺”这句话。意思就是子路处事果断,子贡对事能换位思考所以通情达理,子有却多才多艺。从这里就不难看出孔子因人而宜、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孔子倡导平等,每个人都是而来,而去,所以他了高低贵贱之说,他的学生千万,不论是达官贵人还是穷苦书生,他都是一视同仁,都不会去用有色眼光看待任何学生,更不会去对任何学生偏袒或特殊对待。孔子这种个性培养是在尊重个人的基础上让学生认识自我价值,但绝不是唯我独尊,因为人只有通过对真善美的探求中才会发现自己的价值所在,高校德育教育完全可以在这种平等尊重个体的传统教育模式中获得启示,培养学生在德育学习中善于调节自己的行为、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善于思考自己的价值,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教育中得以传承

一个民族的振兴和发展,一方面体现在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能力上,另一方面体现在这个国家的文化精神传承力上。中国有句古话说的好“水必有源,而后不绝。木必有本,而后向荣”。例如美国,没有特别悠久的历史和传统文化,所以也就没有类似于我们国家健全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他们是结合自身民族特性以及依靠严密完善的制度发展起来的强大经济体系,但我们一些人只被美国迅速发展起来的经济步伐所吸引,所以我们学会了应该提前享受,每天都在房贷、车贷等压力中摇摆,逐渐丢弃了勤俭节约的中华传统美德。而如今在欧美一些国家的城市却出现了孔子学院,以及学习儒家思想的风气,这些足以说明,“当今任何民族或国家的文明发展和道德进步,都不可能不受到其他民族或国家的文化和道德文明成果的影响,同时各国都有各自的历史和文化道德传统,这是发展自身的重要基础,实践证明,发展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但谁也不能脱离自身的民族性。”[1]所以在我们国家发展的今天,我们不能被一些表象所误导,更应该做的是我们应该如何汲取我们传统文化中的精粹来建设我们的国家,并且让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在高校中不断的被传承、被推进。我们知道,传统文化中有着内涵丰富的德育教育资源,但它并没有随着高校的教育改革的推进而出现欣欣向荣的局面,“反而长时间在高校德育教学过程中呈现“断裂”的状态,同时知识层次相对较高的大学生群体对传统文化的认识,用“知之甚少”来形容毫不为过,个中原因复杂多样”[2],不论国家经济发展到何种程度,而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建设者,其正确的人生理念、浓厚的人道精神都会直接或间接决定着社会发展的程度,因此在高校德育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对大学生人文修养的塑造具有重要的指向价值。所以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今天,提倡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增强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他们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质,已经凸显成为高校德育教育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

二、高校应在德育教育中深化传统文化的影响力

(一)提高高校教育工作者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

“我们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于儒家学说中。”[3]其实儒学创始人孔子本人很少从纯粹理论的角度去教导学生何谓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而是在实践中教导他的学生,亲身示范给学生如何成为道德品质高尚的人。针对当代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的某种偏差,儒家道德思想所具有的浓厚实践性品格对当代高校德育工作回归生活世界、重视学生生活和社会活动有很强的借鉴作用。作为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应该以身作则,在教学工作和个人生活中我们应该心系他人,严己宽人,坚持知与行的统一,坚持自律与他律的统一,坚持知荣与明耻的统一,身体力行的去倡导传统文化的精要所在。只有教育者感受到传统文化对于学生人格塑造的重要性,才会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机会,学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切身感受这种道德意识、道德行为、道德品质对于社会良好风气形成的重要意义。

(二)建立健全的德育品行评价体系

当代大学生给社会的普遍感觉就是自私自利,唯我独尊。并时时体现在生活和学习中,如心态浮躁,对他人和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是非辨别能力差,当关系到个人利益或遇到所谓的关键时刻如考试、评奖、毕业、求职等就会发生知与行相背离的行为。虽然学习靠自身,但是如果高校的德育教育能够从增强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入手,在学生学期品行评价上体现科学、客观、公正。将学生的基本人生态度、道德信念和行为以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将内化的道德意识外化为道德行为,为学生建立一个“德育综合纪实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自我教育与鞭策。又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同时立体地展现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评判大学生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优秀学生实现就业提供了帮助。使学生在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对自己的道德品格、综合能力的提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督促和激励学生注重道德修养,投身社会实践,积极上进。这样就能够更好地提高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质量和成效,从而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对大学生成长成才产生重要的影响,同时使大学生成为改变社会风气的强大力量。

(三)以传统文化为主导的活动要渗透到在日常生活和教学活动中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内容、培养目标寻求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能够融合的方面,潜移默化地影响引导学生,全方位地、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理想人格。以教师群体为主体身体力行示范学生,“学生的不合时宜的行为要予以科学的指导、矫正不合理的认知,努力使其减少那些由于个人行为与传统文化道德相悖而造成的内心冲突、保持个人与社会的和谐”。[4]学校还可以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举办和传统文化相关的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切身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修订版:98-100.

[2]陈娟,王翔.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政课”中的价值实现[J].韶关学院学报,2013,(1):185.

[3]欧阳玉.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9,(9):43.

儒家思想与传统文化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传统文化 时尚 语文教学

提起传统文化,许多人会不假思索地回答:“经典诵读,孔孟思想、四大名著还有古筝、二胡、竹笛等老式的东西。”其实,这只是传统文化的外部形式,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人文情感,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弘扬传统文化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价值观构建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力。但由于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商业文化、流行文化、网络文化的泛滥,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愈来愈强烈。他们中不少人视传统文化为腐朽、守旧的落后思想。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现代价值取向侵蚀着学生率真的心灵,时尚文化成了中小学生追求的主流。日本的卡通片、韩国的流氓兔、美国的肯德基以及明星偶像成为孩子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孝悌、忠信、礼仪、仁爱的儒家思想却渐渐模糊,在中小学生当中开展弘扬传统文化的教育势在必行。

一、利用语文教学,实时展示传统文化魅力

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语文的灵魂。把语文教学放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实时展示传统文化的魅力,带领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从各种渠道入手,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感受优秀的传统文化。因为语文课本精选的课文不但是文字交流的范本,更是蕴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和高尚的民族精神,作为渗透传统文化的主导者――教师,应该充分揭示课文中的文化内涵,实现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熏陶的目的。让学生充分感受传统文化中的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总之,我们要树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在语文学习中充分挖掘传统文化元素,使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始终充盈胸中,提高传统文化在意识形态中的地位。

二、要接纳学生的思想,走进学生的时尚圈

老师和家长是受过多年传统文化教育的,他们的思想和学生们心中的时尚观存在差别。不同的年龄和阅历,对文化的认知、认同和需求是迥异的,却不是难以解决的问题,更非不可调和的矛盾,上一辈人生存在发展中的社会里就不可能对时尚的东西全盘否定,而青少年也或多或少受过传统文化的教育和影响。比如从小要孝顺老人、好好学习、热爱劳动、诚实守信等等。应该说学生们的成长氛围主要还是传统文化。如果老师和家长多一份责任,多一份理解,时间的代沟就不难填平。作为老师我们不能排除和否认时尚,学生们也不是不接受传统文化,要想让学生们喜欢传统的东西,老师就应该率先垂范,接纳学生的新思想,走进他们的心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尚文化,主动追求时尚中美好的东西。

三、找准时尚与传统的结合点,使传统文化时尚化

现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传统和时尚有所排斥,主要是时尚排斥传统。改革开放的洪流,经济发展的热潮,几十年的时间跨度里,我们没有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尤其是里面的精髓,特别是我们民族传统文化里特有的价值观念,渐渐淡化。首先,我们必须准确把握传统文化和时尚文化的内涵和外延,知道传统文化和时尚文化中都存在着精华和糟粕,例如传统的男尊女卑、闭门自守,现代的奢华享受、金钱万能的思想就应该摒弃;传统的自强不息和现代的优胜劣汰就可以融合。所以不可以主观倾向哪一方,要学会明辨是非,辩证看待。传递美、追求美才是最终目的。其次,我们应该与时俱进,承认时尚文化在现代生活中的地位,搭建好传统与时尚的交流平台,使两者相互融合,让传统时尚起来,利用创新的形式为传统文化赋予时代气息,变传统文化为时尚主流,为现代的青少年喜闻乐见。

四、最感动的最具生命力,抓住触及心扉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