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绘画教学理念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中学美术;教学理念;有效性
美术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体验生活的乐趣;注重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了解人类文化背景,尊重多元文化;整合美术与其他学科,使身心得到协调发展;加强了艺术修养,提高了审美素质。
美术教育是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为了提高美术课堂的有效性及学生的整体素质,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怎样来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一、明确目标提出教学理念
美术课程中的课程理念、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都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它突破了以学科为中心的模式,打破学科知识的界限,教学活动从学科基础转向更广泛的生活和人的身心发展的基础。课堂教学目标是通过一堂课的学习,学生所应达成的学习任务。它区别于美术课程总目标,也区别于各学龄段的阶段目标,它更强调单位时间内的效益。同时,课堂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也是归宿点。因此,制订教学目标应该具体而准确,并且具有可检测性。对美术课程来说,美术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技能,还同样包括观察、感知、认识、实践、表现、创造、反思、评价、合作、交流等能力。首先树立能力生成的教学理念,努力为美术课营造艺术能力产生的环境。我们在教学上要树立新型环境理念,努力为美术课营造艺术能力产生的环境。所谓环境理念,实际操作起来就是为美术课的内容和上课场所营造能让学生能感受艺术和艺术能力生成的“物理环境”、“空间环境”和更高层次的多学科沟通与交融的知识情景情境。这些环境的创设目的就是促进学生的艺术学习和综合艺术能力的形成。其次树立能力发展的教学理念,努力在美术课中为学生创造一些联系个人成长的因素,发展艺术能力。在教学中要体现 “以人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这一个教育新的理念催生的美术课程新标准精神,新的美术课就要纳入影响学生成长因素进行教学,树立能力发展的教学理念和支持的观点。
二、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培养学生兴趣形成的主要外部条件
兴趣是学习新知的动力,兴趣也是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美术的浓厚兴趣呢?我认为必须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创设良好的美术学习环境,大胆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认识到美术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美术是宝贵的精神文化的重要性。
各项美术活动中,教师必须有意识地使学生产生正确的活动动机,认识到活动的意义,才能培养和发展学生正确的、有积极意义的兴趣。而教师本身的兴趣品质,对培养学生的兴趣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必须有熟练的绘画技术和语言艺术,从多种途径影响和激发学生各种兴趣的产生。
在不断鼓励学生进一步掌握一定技巧的基础上,还根据实际情况,为他们的作品定期举办小画展。不但师生看,还请家长看,同学自评、互评、教师点评,既达到相互交流和促进的目的,又激发了他们的荣誉感和自豪感,把对绘画的兴趣和对美的追求,又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三、运用电化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美术是视觉艺术,需要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这就必须强化直观教学。教师应从从传统的教学模式当中走出来,将现代化的电化教学手段引入美术课堂。这样既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增强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欣赏课的时候不但可以窥见作品的全貌,还可以放大局部进行观察。学生身在课堂,就能打破时间、空间、地域的界限,驰骋中外,跨越古今,在绘画长廊漫步,在想象空间飞翔,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多媒体在美术欣赏课中的运用给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同时还能使学生了解到电脑多媒体教学演示直观、生动、形象,图形、文字、声音相结合,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打破“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使“精讲”、“多练”成为现实。
实践证明,美术教师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识图能力、绘画能力。让学生理解更透彻,思维更活跃,思路更开阔,反馈更迅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在学生教育教学中,所有教学计划在很大程度上将依赖于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教学媒体。”所以,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现代化教学,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但是电脑多媒体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也要有分寸,它不能包含美术教学的全部,因为我们知道美术课包括的内容很多,如:手工制作、写生绘画、欣赏等等,这些电脑都代替不了,我们更不能因为多媒体而忽视了学生基本功的训练。因此,我们作为美术老师应该正确地利用电脑多媒体,扬长避短,让电脑多媒体为我们的教学服务,从而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
四、立足于美术教学的本土化,设置好教学环节,灵活选择教学
内容
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切实针对学生的实际因材施教。只有切合实际,同时注意创新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才会让学生感兴趣,也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在创新中又是要重在它的实效和实用上而教师要研究个体意义上的创新。在学校和班级依据不同的情况进行创新,在现行的教材上的创新。也只有即实用又有创新的东西才能得到学校及上级领导的支持和肯定,才会有发展的潜力 。其实在我们的周围,在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素材,有待于我们去开发和利用。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多一双审美的眼睛,多一分探索的精神,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可以拓展教学领域。 利用现有的美术资源获取最新的和美术有关的信息,遵循教学规律推动有效课堂的实施。
关键词:高校绘画教学花鸟画
20世纪初,随着西方绘画思想及教学理念的传入,中国传统绘画教学传承也随之焕发了新的生机。其中,以潘天寿进行的中国传统绘画分科教学最具变革性:将中国传统绘画的教学分为人物、山水、花鸟三科,这样的分科教学在艺术院校教学中一直沿用至今。以师徒制和画院制为主要传承方法的传统花鸟画,在分科教学的变革中也逐渐有了新的学院派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在传承传统水墨语言、题材意趣及审美结构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尝试。在现当代高校绘画教学视域中,花鸟画学科的教学应以绘画传统为基石,以当代艺术语境为依托,更新艺术创作理念,使花鸟画焕发新的生机和活力。
一、高校花鸟画教学对传统的沿袭
现代各高校花鸟画教学一般从传统入手,让学生逐步掌握传统绘画理论、技法程式、绘画语言及审美架构。首先,对花鸟画传统理论的学习是通过对花鸟画发展进行纵向与横向的比对学习,鉴赏、研习传统经典。其中,“鉴”是对花鸟画作品进行先导性的理论认识,了解画作、画家,进而推至认识画家个人风格及其所属整体的风格流派的鉴别;“赏”是对花鸟画作品深入性的审美体验,用兴趣、经验、思想、感情丰富对作品的感受,欣赏造型、笔墨、章法、色彩,感受意趣、韵味、内涵,提升审美能力、艺术素养和对艺术的感知能力。其次,花鸟画绘画实践的过程是一个从研习传统到创新的过程,一个从临摹到写生再到创作的过程。实践研习是研究和学习传统,包括造型章法、笔墨技法、赋色技巧等。而这个过程依赖于对传统典范的临摹,学生在临摹的过程中把握花鸟画各题材对象的造型章法,掌握花鸟画传统笔墨技法与设色技巧。最后,高校花鸟画教学引入传统文化、传统人文精神,即中国花鸟画的学习不能只是停留于技法层面,技法学习必须根植于传统人文精神和文化。因此,高校花鸟画教学无论进行何种新的探索,对传统的沿袭都是教学首要遵守的原则,包括从传统理论、传统技法到深入的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
二、高校花鸟画教学环节
1.对花鸟画的认知
对于学生而言,中国花鸟画是一个全新的、未曾涉及的领域,它与素描、色彩等课程是完全不同概念和形式语言的课程。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明确花鸟画是一种超越人与自然物象的客观联系,它赋予了自然物象以审美含义、情趣意象、寓意情怀,同时也是中国画门类中最具人文精神、人文内涵和审美体验的画种。在具体教学中,理论学习起始于对整个中国花鸟画历史发展的梳理和学习,从其发展脉络里使学生对花鸟画有清晰的纵向认识,对花鸟画史上的名家名作有宏观、正确的认识。纵向与横向的理论架构有助于学生建立清晰的花鸟画理论结构,对接下来进行的笔墨实践,对学习的风格流派和画家画风有更为准确的认识与定位。
2.花鸟画实践教学安排
(1)临摹
临摹是学习和继承前人绘画技法的主要途径,达到了解古今画家花鸟画创作经验的目的,学习前人如何选取题材、裁物布景、经营位置、随类赋彩、运用笔墨及表情达意。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首先清晰定位临摹。临摹与写生和创作有着有机的紧密联系,是基础部分。整体花鸟画的临摹以传统优秀作品为重点,使学生掌握传统花鸟画绘画方式方法及技法;以现代精品为新切入点,使学生了解花鸟画从传统中进行创新的方式方法。
(2)写生
写生是现代花鸟画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写生是学生进一步客观了解对象自然生长规律的过程,是提高造型能力、笔墨表现能力的过程,也是为创作搜集素材的过程。现代高校绘画教学课程设置中往往缺乏专门的花鸟画写生课程。当由于各种原因的限制无法实现写生时,教师可根据花鸟画学科的特性,调整写生的地点,具体的写生地点可大可小,大到山林、花圃,小到室内面对一盆盆栽。写生之后对画面的加工十分重要,学生根据画面的需求进行加工润色,加工的过程使习得的技法程式、方式方法与学生的个人创作相互连接,为下面的创作铺路。
(3)创作创新
创作是艺术家的艺术实践活动。具体在花鸟画教学中,花鸟画创作是学生综合运用花鸟画创作方法的体现,是学生对花鸟画美感形式、视觉传达与境界营造的再创造,是学生艺术想法、内心思想及精神气质的体现。在当代语境下,传统花鸟画语言已经不完全适应现代花鸟画创作的需求。在高校花鸟画教学中,教师需要在新语境下,从传统中吸取养分,积累个人经验,寻找新的视觉、思维和感受,从而尝试新的花鸟画创作观念,由此带动新技法与新材料的尝试,找到新的表达方式,进行花鸟画教学的新探索、新尝试。具体在高校花鸟画教学创作中,学生从创作题材、造型、构图、赋色四方面进行创新;从构思立意到完整表达进行创新。作为创作主体,学生扩大了接收视觉信息的范围,接受了更为多元的信息,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更为广阔的大自然。教师和学生不需要固守花花草草、翎毛走兽,可以走入生活。生活中的一器一物都可表达生活态度、思想情感和当下语境;可以进入冥想的空间,由一些哲学理念表达自我。由此,花鸟画创作题材在现代语境已经有了更为广泛的选择,也使学生的创作有了新的可能。在花鸟画创作中,造型随着中西方绘画方式和创作理念的交汇、碰撞,产生了新的倾向。在承袭传统经典的基础上,花鸟画造型的再现性、写实性、客观性表达被相对削弱,而更注重意象性、写意性、主观性的表达。学生可运用现代的造型语言,在理解对象造型基本规律的基础上,融入主观感受和思想,塑造新的造型,展现自己的塑造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诉求。在现代花鸟画创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更为多样化的表现方法,运用夸张、变形、解构、构成的意识,将事物的几何形态融入造型,引领学生进入新的构造体系。在传统全景式满构图的基础上,花鸟画构图经历着继承、突破和创新:或满构图加留白,有重点地特写对象;或借鉴西方平面式构图,寻求新的视觉感受;或层层堆积物像,寻求丰满的视觉体验;或引入现代超现实物像,寻求突破传统花鸟画构图时空界限的新体验。因此,在现代高校花鸟画创作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展更多构图的新尝试,拓展新思路,发展新方向,使其花鸟画创作在不完全脱离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大胆的构图创新,带来新的视觉审美体验。传统花鸟画以墨色和线条为基础,赋色相对单一,画家大都以事物本有的客观色彩进行概念化的着色。现代语境下,新的工具、材料介入花鸟画赋色,形成了新的色彩语言和审美效果,画面变得五彩缤纷,色彩具有了更强的表现力、张力和感染力,在情感表达上也更为外向。在高校花鸟画创作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开阔眼界、发散思维,大胆运用各种颜色,借鉴国外绘画、现代绘画及民间绘画的色彩体系,增强创作时用色彩进行主观表现的欲望,给花鸟画创作注入新的色彩意味。
关键词:高职院校 素描教学 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高级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担负着重要使命。而美术专业往往又是高职院校的重要应用型专业之一,搞好美术专业教育意义十分重大。素描教学是美术专业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更是美术专业教学的基础。素描既是一种独立的艺术表现手段和绘画样式,同时也是相关艺术教育的基本训练手段,为研究造型的基本规律以及设计画稿、收集素材、创作草图做准备。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素描教学,创新素描教学方法,强化高职院校素描教学,对提升高职院校美术专业学生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职院校素描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我国的高职艺术教育虽然发展的历史很长,但在教育过程中形成的许多既定的经验和粗浅的实践都严重影响了素描教学的发展。主要问题表现在:
1.既定经验的束缚
纵观高职院校素描教学现状,虽然在已有素描教学体系中融入了多种流派的理论精髓,但是在长期教学实践中,这些优秀理论慢慢成为一种既定经验和固有概念。在实际素描教学中,包括结构、虚实以及比例等规律和概念,早已成为教学“常用语”,而这些“常用语”背后总是一些准备好的规律等我们来把握,所谓的学生描绘对象,倒不如说是学生描绘既定经验和固有规律。虽然这样的素描教学易于掌握,易于吸收,易于检查,但是严重缺乏学生主体性参与,缺少真实的教学体验,大部分处于技术的形而上层面,使得素描教学变得日益枯燥乏味,毫无生趣。
2.形式化的课堂混乱
部分教师为了打破素描教学的沉闷局面,不断进行大胆尝试和改革。为学生创造充足的自由空间,注重学生真实感受和体验的表达,而减少了必要的规范来加以限制。但如此一来,学生很容易变成“脱了缰的野马”,看似自由的面貌中,却很少能找到学生的真实感受和学习体验,大多数属于机械化的模仿,最终很容易造成素描教学课堂秩序的混乱,使得教学流于形式化和程序化。那么高职素描教学该何去何从?素描教学该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参与性?素描教学如何将技能教学和艺术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素描教学应如何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这些问题都是高职素描教育亟待解决的难题。
高职艺术教育的教学改革首先从教育理念入手,进行明确的教学目标定位,以培养集技能、艺术、创新思维为一体的综合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高职素描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创造思维为核心目标,构建素描教学多元化发展体系,为学生奠定艺术创新基础,同专业创新教育进行完美对接。
二、高职院校素描教学的创新途径
1.创新素描教学理念
高职院校由于其独特的学生来源、独特的教学任务,决定了高职院校素描教学必须要立足高职院校学生及学校实际,以打牢素描基础为目标,以提高能力素质为根本目的,积极创新素描教学理念。要转变过去那种知识传授型的教学思路,积极向“能力型”方向培育。素描课对高职院校美术专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主要集中在:对外界感知的能力,对客观世界进行分析、理解、归纳的能力,创造、创新能力,动手表达、表现的能力等。因此,创新高职院校素描教学理念要重点围绕以上四种能力的培养,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素描教学与训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耗时长,需要反复训练,长时间容易产生枯燥乏味情绪,导致学生缺乏耐心与兴趣。因此,在素描教学中,教师要以提高学生兴趣度为着眼点和出发点,引导学生全身心投入到素描教学之中,用对艺术的崇高追求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与训练,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2.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素描训练中不仅要有长远的总目标,而且要有分段实现的具体目标和要求。这样在不断循序渐进和适当重复的过程中,学生才能牢固掌握造型规律及其有关知识和技能,才能得心应手地表现各种环境下的复杂事物。
学生作品的质量取决于观察事物的深度和知识面的广度,取决于艺术修养和技术水平。因此,教师对学生的“画外功夫”要正确引导,鼓励学生多掌握一些课外知识,如:文学、美学等方面的知识,使他们多了解不同素描流派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它们的主张和特点,从而使学生扩大知识面,开扩眼界,有助于提高绘画水平。
另外,要提高教学质量,得依靠教师的力量把全班同学组织起来,根据技能水平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再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一小组都由画风相近,好、中、差不同层次的几人组成,设一个组长督促本组成员的学习。并把画风差别较大的两组编为一个大组,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具体的学习中,本组成员在好层次学生的带动下,相互学习(不论好的还是差的都有自己的优点),要求互相指出对方的优缺点,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至始至终贯彻到底。一次作业的完成,不意味着结束,只是学习和交流的开始,进行组员间的相互评价,指出优劣,并把画前的感受、画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以及完成后的想法和存在的缺陷写成心得体会,字数不限,说明问题即可,但也不能敷衍了事。大组之间也要交换经验、感受,这种做法应该时时存在。最后由教师进行课毕点评总结。当然教师的启发指导也贯穿始终。下一幅作业也当如此,完成后,再回头看前一幅作品,进行比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应用于下一幅作品中,反复循环进行对比、吸收。长此以往,将有不小的收获。
我们必须保持一颗敏感而尖锐的心,不停地思考一些关于素描的新课题,突破自己,用探索的眼睛去发现美,使素描多样化,如色彩一般不再单调、枯燥。在高职院校里,我们更多的是提高我们自身的艺术素质与造型能力,加强艺术的表现力,让素描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让我们对素描不再厌烦。
3.创新指导方式
绘画技能的培养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老师的指导与点拨,说明教师的指导对学生绘画技能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高职院校美术教师要注重创新指导方式,提高学生对素描的感性和理性认识,为学生学好素描课、提高绘画技能打下坚实的基础。绘画是画作作者思维、心智、道德的升华与再创造,这也是绘画的几个关键所在,高职院校美术专业教师要紧紧抓住这些过程的每个环节,搞好专业指导。有的高职院校美术专业的学生,在训练时往往满足于完成任务,对模型认识不清,了解不透,更缺乏整体性的把握,习惯于以自己的习惯思维和习惯进行素描的学习与训练,缺乏对生活的提炼与加工;有时甚至是主观臆造,机械式表现对象,有时候是一直延续错误的方法,来表现所描绘的对象。而对这些情况和问题,美术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仅仅不能单纯采用的“就画论画”的纠正和修改画面的方法,在给予学生相应的画面方法上微观指导的同时,使学生学会运用的思维方式去学习并指导自己的艺术实践。要采取有效的方法,由外到内科学引导学生,培养科学的绘画思维方式、正确的思维方法,自觉处理好绘画的各个环节,合理把握好思维的每一个关键,以科学、高效的指导提高学生的绘画技能。
4.创新训练手段
绘画是一门专业技能,需要长时间的训练与培养,才能够达到较高的境界。因此,高职院校美术专业教师要不断创新训练手段,提高训练的实效,以更短的时间培养学生更加过硬的素描基本功。积极采取素描因素分析法。要强化学生的素描训练,使学生首先获得较为全面的认识,如基本概念逐一进行理论的讲解,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各种因素间相互联系和所处的主次地位。在教学中采取素描因素分析法,可以从整体上培养学生的素描意识,把握好对象的形体与结构的特征,增强形体感、质感和空间感。努力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方法。可以充分发挥网络、多媒体技术的优势,以全新的视角、全方位地让学生对物象进行观察和思考。同时,多媒体技术还具有可回放性,便于不同层次学生根据个人学习掌握情况,灵活安排学习进度,提高自身学习的实效。学生根据所看、所感,在思维中形成有结构的意象,运用具体的方法进行表现,这将会充满个性,在线条的使用和明暗色调的设计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强烈的情感。通过这些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可以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艺术体验,在激发学生素描学习兴趣的同时,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素描水平。
5.创新评价方式
科学的评价方式、方法是激励和保持学生素描兴趣的重要“法宝”。同时,素描作品如同其他艺术品一样,其价值侧重于欣赏者的评价。教师要充分利用好一切可用的机会,多对学生作出激励性的评价。这就要求教师要加强学习,提高自身艺术修养,才能做到对学生作品及学生本人的点评深刻、艺术修养深厚,见解独到,对学生起到真正的激励作用。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对学生的心理具有不容忽视的作用,美术教师要学生完成一件作品后,要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这种自我评价的过程同样也是学生认识思维升华的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加全面、真实地了解自己,了解自己的不足,自觉提高素描绘画技能,不断提高艺术修养,学习效果会事半功倍。同时,要积极引入学生间的互评。通过举办各类素描展览,让学生在一种开放的环境中,相互评价,互作点评,可以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视野,得到他人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反思,将会进一步改进学生的素描教学与训练。
总之,高职素描教学树立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对现代化高职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和现实价值。在这一教学理念指导下的“真实观察和感受”与“自我表现技术探索”的教学创新,使得高职素描教学实践取得了重大突破,培养学生创造性基础的教学理念相适应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仍需要未来很长一段实践的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张霞.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思考高职院校美术课教学改革[J].职业技术,2011,(04).
关键词:中专学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方法;探索
1前言
随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学科体系不断完善,在学科教学中不断建立健全的教学机制。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专业学科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由于中专学生的认知水平不高,学习的主动性不强。在进行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时,教师往往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加上教学方法运用不当,导致教学质量低下。因此,我们应该针对性探讨中专学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基本问题。
2中专学校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的问题
2.1教学内容陈旧
我们知道,教育教学理念是要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也要具有时代性特征。毕竟不同时代的学生学习特点和发展特点都存在差异性。不同时代的审美理念也各不相同。中专学校美术欣赏课是面向中专学生,那么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也要以中专学生的学习特点为依据,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传统的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教学内容陈旧,教学理念违背学生发展规律的问题。美术欣赏课是美育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课程体系,优质的美术欣赏课程教学能够提升学生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然而,很多学校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上一直没有更新,导致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十分陈旧。例如,很多中专学校的美术欣赏课程仍然是十几年前的教材。一些教材虽然进行了修订,但是其中的案例还是上个世纪的,很多理论都非常陈旧,与现代年轻人的审美情趣和理念大不相同。很多教材没有针对中专生的发展规律,一些深奥的美术理论在也让人难以理解。这就很难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2.2教学方法单一,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性
根据建构主义和人本主义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关系中,学生的主体性如果没有得到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就难以得到提升。在课程教学的整个环节,教学方法是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具体体现。然而,在中专美术欣赏课程中,我们发现教师的教学方法非常单一,不管是上什么类型的课,都是运用讲授法。把知识传授看作是课程教学的唯一目标,而忽略了兴趣和能力的培养。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得美术欣赏课程变得枯燥,学生的主体性得不到保障,习兴趣自然就会降低。例如,面对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有的学生对国画感兴趣,有的学生对油画比较了解。然而,教师在教学中很少去关注学生的兴趣的差异性,而是以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方法进行教学。久而久之,学生的兴趣就会慢慢降低,对美术欣赏课的热情也会降低。
3创新中专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方法的策略
3.1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有效的教学引导
在课程教学中,教学引导的方法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印象和兴趣。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特点,运用有效的教学引导。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点,抓住时展的潮流,结合时代性的审美理念,融入美术欣赏课程中,触发学生的兴趣点。例如,在进行“人像素描”的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素描艺术欣赏的关注点与摄影相结合,很多学生对素描可能不敢兴趣。但是他们拍照摄影却非常感兴趣。在进行教学引导时,教师可以教绘画艺术中的相关理论与摄影的原理进行融合。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自拍,然后根据自拍照进行绘画创作。学生的积极性都非常高,也更加愿意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3.2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要具有针对性。中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特点的学生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在美术欣赏课程中,很多时候,由于教师缺乏对学生的了解,在制定教学方法时存在很大的偏差,学生也不愿意注重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加上单一的教学方法导致课程枯燥乏味,学生的创造性也没有得到激发。因而,在进行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方法创新探索的过程中,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践,探索小组合作探究、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等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将其运用到美术欣赏课程中,促进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提升学生的的审美能力和审美趣味。例如,在进行“中国古典山水画”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其作为一个探究主题,引导学生组织学习小组,进行小组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将古典山水画的特点与中国古典文学、音乐、书法等多种形式的艺术特点进行比较探究。这样就能扩展美术欣赏课程的内涵,提升文化意蕴和艺术感染力。通过小组探究学习,学生也能够锻炼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不仅实现了美术欣赏课程的教学目标,还将美术与相关文化进行融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养。
4小结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基础。中专学校美术欣赏课是面向中专学生,为学生的发展奠基的课程。在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传统的美术欣赏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理念违背学生发展的规律等等诸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都使得美术欣赏课程的质量难以提升,效率得不到保障,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激发。因而,在美术欣赏课程教学方法探索中,教师要运用开放性教学引导,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开展小组合作探究、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等多种新型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结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中西方思维方式对艺术及设计的影响[J].林靖宵.艺术与设计(理论).2010(01).
[2]浅谈美术教育中儿童创造性与想象力的培养[J].唐菲,何学静.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4).
关键词:美术教育;创新;研究能力;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1-0080-01
21世纪的中国教育正在进行着前所未有的大变革,其主旋律是以创新为核心。美术教育属于美育范畴,是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美育的目标是培养人感受美,认识美,创造美能力,陶冶情操,形成完美的人格。美术学科的学科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美术教学可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手段、教学组织方式、教学时间、教学物质材料、学习的思维特点和成果形式等方方面面,保证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切实可行,行之有效。当前教育模式下,如能进一步消除专业化倾向的影响和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以科学的态度研究学生的创造潜能,将能更好地发挥美术教学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作用。
一、构建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
首先,要树立“现代的教育理念”,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其实质是对教师的要求,无论是教育内容的改革,还是改革教学方法,都取决于教师的素质与态度。而在这里,教师理念的更新最为重要。教师是教学的执行者,教师的观念直接影响学生观念的形成,教师应先确立创新的教育观,构建新型的师生观和加强教师自身修炼观。因为教师本身的教学理念及方法能起到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示范作用当前美术教师必需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作为美术教师要有总的整体的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绘画技法,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念,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风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视觉感官,美术教学是通过视觉来进行的,教师评判学生的作业也是靠视觉感官去把关的,美术教师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视觉去准确指导学生创作中的构思构图、色感色调、表达方式、材料表现及技能技巧等,及时对学生的作品创作作出调整指导。
二、不断创新教育的方式与方法。
1.注重多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美术教学中,运用课件教学不失为一个非常有效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课前运用计算机把课件做好,上课时老师只须将电脑带到教室。电脑展示的画面色彩丰富,有动画效果,有故事情节,有优美的音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被最大限度的调动起来,使美术课真正做到寓教于美,美中育人。
2.构建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示范――模仿教学模式是美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师首先通过示范提供给学生该绘画过程的情感认识,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分析,领会其中的道理,让学生边思考、边选择、边模仿、边体验。尝试――指导教学模式。尝试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一种最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先让学生(个人或小组)自主尝试来学习绘画方法,教师的指导分析贯穿在学生尝试学习的实践活动之中。让学生边学习教材、边尝试绘画、边探寻方法。在学生尝试绘画和教师针对性的指导(有时包含部分的示范)的基础上,再经过进一步的实践活动来完善并获得技能和得到体验。
3.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在安排学习任务及各项教学环节中,要尽量考虑学生的差异,分别让不同的学生都有机会在各自特长的方面表现其领先的优势,让他们有机会“露一手”,并给予积极的评价,使他们树立起自信心。
4.由传统美术技能教学,倾向美术技能与审美教学的和谐统一。素质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智、能结合。到底怎样结合?①教师在授课时,不仅要注意学生对知识的了解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运用。②要引起学生的重视。美术课虽非主科,但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的眼光,对生活的热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都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三、建立新型和谐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满足教学需要、协同教学活动、实现教学目标的基础和保证。所谓和谐的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在交互活动中是民主的,在相处的氛围中是和谐的。它的核心是师生心理相容,心灵的相互接纳,形成师生真挚的感情关系。要创造新型的师生关系,一方面是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精湛的教学艺术,良好的外表形象,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另一方面,是要求学生尊敬教师,勤学守纪,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出现乐教乐学的生动局面。
要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要真正地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以学生的感受为感受,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分担他们的感情。同时,还要把这种理解交流给学生,使他们深切地认识到教师的理解。只要教师能够建立这样的人际关系,对学生具有这样的情感态度,就能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安全感,并认识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增强学习的信心,发挥学习潜能。
四、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关键词】素描教学;教学思路;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形象思维;创新思维;形式感
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中基础素描教学方式的探索与改革实践,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此项实践包括了试验性的课堂实践与学术和教材上的探索.在此过程中同仁们反思以往的教学思路、教学模式与教学手段.吸取国外艺术院校的成功经验与做法,很多方面重新定位,重新构建。从起步到目前为止时间虽然不算太长,但从多方渠道了解到的教学现状、教学效果以及社会实践的反响来看成效是显著的。
据本人在教学中所接触到的教材.教学参考以及浏览各类相关出版物.经粗略的统计与归纳.我个人认为到目前为止其中三款艺术设计素描教学专著基本上可作为我国高校艺术设计基础教学改革,教材教参整编修正的两个阶段的代表。
首先是前期阶段对艺术设计基础素描教学较早着手改革的当推中国美术学院的王守中和许江二位教授.他们于2000年编写出版了《从素描走向设计》这一专著,他们大胆创新,锐意进取,打破传统的绘画专业基础素描教学的陈规旧俗约束,变更教学的内容与表现手段,以崭新的教学理念来组织教学,注意开启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潜能,很大程度上变再现性的观察与表现为发现性、创意性的观察与表现,注重物象的生长、物理及物质以及形式结构的表现。最为独到的是他们在基础素描中安排了联想性、发现性的训练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是为日后他们能够逐渐具备随机应变的“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的联想创意表现才能。相比之下传统绘画专业的基础素描训练,由于强调的是整体的再现,重技巧、重宏观,能够引发灵感生成的细微之处却被视而不见,是王守中与许江的《从素描走向设计》唤醒了人们的审美意识.让毫不起眼的废弃之物、腐朽之物也能“重然生命之火”.被他们注入新的形式、内涵要素的素描让人耳FI一新。此专著面世后在学术界反响较大,对于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素描教学体系的重新构建,起到了较好的引领示范作用。对于艺术设计专业学生及艺术设计人员造型能力与审美素质的提高也是功不可没的。他们所推介的造型理念与训练手段融入基础素描的训练中,使得之前的基础素描教学与艺术设计相互脱节的不合理状况得到了改善,促使基础素描教学提早与设计实行了一定程度的对接。
在后期阶段,北京服装学院的安佳教授根据多年来该院设计基础素描教学实践所积累的经验成果,于二00三年编写出《素描基础》这本现已被不少艺术院校设计专业作为教材、教参的专著。在教学的观念上他认为素描是造型的基础,通过训练主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塑造能力;其次是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用艺术的创意的眼光观察体会自然;再其次因为训练被注入艺术设计更为密切的内容,以认识对象为途经、以协调专业为目的,拓宽学生的创造能力,提高造型艺术的综合设计能力。在素描教学实践与课程的建构上他将设计素描教学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结构素描的训练,用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方法,提高对物象的认知能力;第二阶段为凋子素描训练,用以培养学生深入细致观察与表现A然物象的能力:
第三阶段为构想素描的训练,用以培养学生从观象生意到改象寓意,再到造象表意的创意表达能力。其在课程设置的原理、原则、要点、要领上各阶段分别给予了精辟的阐述,深入浅出简明扼要。尤其是专著中各种表现手段的制作方法与设想一并且可以充分说明,通俗易懂加之配以师生们大量的习作作为佐证,可算图文并茂。总体来讲三个阶段的教学状况是稳健推进的。在造型基础能力与创意构想能力的发展上.可以讲能够做到均衡发展。后期阶段另由苏州学院李涵教授和苏州大学刘咏清教授合作编写的《设计素描》于2005年被苏州大学出版社列入现代艺术设计基础教程系列教材出版。此专著在先前各类设计专业基础素描论著的基础上再次创新。在课程的构成上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客观写实再现,可分为结构表现、材质精细表现与快速表现;第二阶段为形体构想阶段,其中分为装饰造型、抽象造型和意象化造型;第三阶段为空闻创构阶段,其中又分为图地互换同、平面虚幻,时空的混淆,多维意念空间的创构:第四阶段为设计素描创意表现阶段,其中又分为创意思维、创意原则、创意表现。课程区分更为细化,系统化了,可操作性很强。该专著作者将设计与基础素描的训练极为紧密的相互结合、相互包容,溯本求源,将世界艺术设计最权威的德国包豪斯艺术学院的教学理念、设计理念与我国的艺术设计基础素描教学巧妙的联系起来,实现了更深层次的对接,让素描走进了设计。至于插图与习作当然了是十分丰富精彩的,手法多变,尤其是创意表现的作品许多十分新颖别致,此专著出版后.立刻被不少艺术院校选定为教材、教参,并为不少设计工作者所喜爱。
以上三款设计素描专著是众多设计素描专著中代表,本人认为各具特色,各有所长,具有不可替代性。它们和其它的设计素描教材专著拓展了这一基础学科的训练手段,丰富了广大学子们的表现才能,教学的理念得到修正与完善,僵化的单一教学模式得以改善,为这门学科的良性发展,为提高我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以及设计师素质水平、专业技能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从历年各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相关作品以及社会艺术设计水平不断得以提升便可证明成效显著。当下设计类素描教材与专著为数不少,本人认为均衡地发展是我国艺术设计素描教学应该坚持的方向。以上列举的三种类型不妨可以结合加以吸取其各自所长,传统的苏式素描教学体系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所在。不走极端,不偏废、排斥,和谐均衡对待我们的教学我想是有益的。
五十年代全盘苏化,不论绘画与设计只认一个模式,中只重视政治13号式的而否定形式主义,否定现代构成手法等做法都是不妥的。因为无论是纯绘画艺术还是设计艺术.其本来面貌就应该是千姿百态包罗万象的,而作为造型基础的基础素描训练.其理念手法自然了应该是极其广泛的,具象性的,抽象性的,意象性的,再现性的,发现性的,创造性的等各种手段均应该有所涉及才是。
由于认知
所限,疏漏偏颇错误之处还望同行们赐教。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中美术 素质
美术教育处于艺术和教育的交缘领域,既有艺术属性,又有科学的内涵。既是一门课程,又是一门学科,所以作为现代美术教师,在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下,必须具备拓展科研的能力。美术教师要体现科研能力,形式是多样的,可以从艺术创作和科研论文撰写上体现,也可以是艺术实践,或体现在所教学生的艺术成就上。
1 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师不仅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授者,也是塑造新一代的灵魂工程师,教师随时随地都以自身的“身教”和“言传”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现代美术教师必需努力学习、钻研,不断探索和积累,构建先进的教学理念。首先,作为美术教师要有总的整体的艺术观念,掌握正确的绘画技法,形成正确的艺术观念,尽可能多地了解各种风格的作品。其次,要有良好的视觉感官。美术教学是通过视觉来进行的,教师评判学生的作业也是靠视觉感官去把关的,美术教师要借助敏锐和有经验的视觉去准确指导学生创作中的构思构图、色感色调、表达方式、材料表现及技能技巧等,及时对学生的作品创作作出调整指导,运用有效的训练手段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众多难题。更重要的是美术教师必须具有全面的文化基础修养和相关的科学知识,能使科研与美术教学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从人类文化史来看,艺术与科学之间早有联系,早在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谐”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把教与和谐的原则当作宇宙间万事万物的根源,提出了“黄金分割”的理论,并将这些原则运用到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各门艺术中去。科学与艺术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自古希腊开始以来,在文艺复兴时期达到了高峰。例如,达·芬奇既是艺术家,又是科学家和工程师,他在解剖学、植物学、光学、力学、工程机械等科学领域都有巨大成就。达·芬奇把几何学、透视学的原理运用到绘画艺术中。这些例子充分表明,现代美术教师,除了将自然科学的成果直接运用到艺术教学领域之外,更重要的是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来促进艺术文化改变先进的教学理念,推动艺术教学的发展。
2 拓展科研能力
2.1 绘画艺术:绘画作品的创作过程是作者的一种活跃的、丰富的、深刻的内心活动,它伴随着强烈的情感情绪,是作者对于生活的感受、观察和思考。而最后产生的绘画作品是作者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和艺术手法,将自己的艺术构思物态化,美术教师经常进行这样的艺术活动,可以真正体现他的专业水平。而我们应提倡美术教师结合自己的艺术实践进行科研,将自己对艺术创作,或艺术实践中的感性体验和艺术创造上升到理性分析层面上进行思考,从而挖掘出有艺术价值的新论点、新课题,构建起从感性体验到理性分析,从形象思维到逻辑思维的完整思维运转网络。
2.2 科研论文:当今社会对美术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和美术教学一样,科研也是教师个人的主体行为。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力求有所创见,论文是一种主要表达方式,所以美术教师应倡导提高论文撰写水平,运用论文这种理论性的文章,在一定的篇幅中,集中探讨某一美术创作或美术教育方面的新问题。
3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关键词】中职美术 教学优化 有效措施
中职美术课程教学着眼于学生求职就业需要的大背景,以培养学生美术艺术素养为宗旨,强化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和提高。鉴于此,我们在中职美术教学中,必须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采取有效措施,激活师生思维活动和思维碰撞,优化教学过程,较好地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
一、更新教育教学理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现代职业教育是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的教育,其特点就是突出学生。由于大环境的影响,中职生生源质量越来越差,美术基础浅,底子薄,缺少学习主观意愿,学习效果不佳。因此,中职美术教学要立足于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中职学校的教学特点、教学内容、美术课程设置以及学生的个性差异,改变过去那种过于注重理论知识传授,弱化专业技能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力性,强化与社会生产需要密切相关的美术专业技能训练,鼓励学生的探索精神和个性健康发展。比如在教学中国画《荷花》时,我们没有过多地讲授相关的理论知识,而是先组织学生亲自到荷花塘观察荷花的形态、结构、生长规律等,在形成初步的感性认识后,结合欣赏古今画家的荷花作品,介绍中国画的构图、墨色变化、笔法等知识,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不拘一格用中国画的绘画语言表现荷花,创作自己理想中的作品。整个课堂氛围比较活跃,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并获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和情感上的满足体验。
二、创设生动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从认知角度看,中职生的自我控制和判断能力有限,外界主、客观因素对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要优化中职美术教学,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和教学内容,创设一个直观、生动、富有新意的教学情境,结合情境将要讲授的内容设计成一系列渐进性问题,使欲教学的美术知识呈现出动感和灵性,给学生出乎意料、耳目一新的感觉。以此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和主动性,使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逐步由好奇升华为兴趣,从而在轻松、和谐、愉悦中掌握美术知识,提高艺术修养。例如学生对于《蒙娜丽莎》这一作品缺乏必要的认识,导致教学中的枯燥和单调。为此,我们结合作品给学生讲述“蒙娜丽莎的微笑”故事——画中的肖像原型是达芬奇的朋友乔孔多的年轻妻子蒙娜·丽莎,当时,蒙娜·丽莎的幼子刚刚夭折,正处于哀痛之中。达芬奇便在作画时请来音乐家和喜剧演员,想尽办法让蒙娜丽莎高兴起来。经过4年时间,使无数人为之倾倒的蒙娜丽莎脸上那神秘莫测的微笑才得以定格。与作品相关故事创设出的情境自然激发了学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从而带着浓厚兴趣积极投身到新知识的探究中,相对静态的课堂教学在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下变得动态、高效。
三、应用现代教育手段,点燃课堂趣味亮点,
现代教育技术形声结合,声画并茂,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向学生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更广阔的角度拓展了教学领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活跃,思路变得开阔,是优化中职美术教学的重要手段。在分析中外绘画艺术重笔彩与重色彩之别时,我们借助网络多媒体技术,以视频给学生展示顾恺之的《洛神赋》和达芬奇的《蒙娜丽莎》,以定格、放大、对比等技术手段,给学生建立明晰的对照差异。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明确中国绘画注重笔彩,以线条作基本造型手段,以点线笔墨表达艺术追求,讲求空灵超逸与气韵境界。不太讲究凹凸阴影、光线色彩、透视结构,色彩更是从属性的。而西方绘画注重色彩,强调色彩的丰富性与结构上的差别,以色彩的深浅、光线的明暗来表现画作中的物象界限,用色彩的冷与暖、厚与薄、深与浅、淡与浓营造直观视觉效果。通过色彩的精心运用,画家能够表现出塑造对象的明暗差异。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画面清晰,直观动感,趣味横生,学生看得仔细,想得认真,既获得了正确、清晰的概念,又能充分感知到知识的形成过程,自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立足学生就业岗位,重视美术实际应用
应该说绝大部分学生选择就读中职学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能够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是优化中职美术教学的关键。我们应该立足学生的就业岗位,结合美术教学与相关专业的联系,重视美术实际应用,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打下基础。如对于服装专业偏向色彩训练,技法训练,基础性的素描,水粉,水彩,国画以及手工制作;对于工艺美术专业注重电脑平面设计,PHOTOSHOP,AUTO CAD等软件的运用;而对于营销财会类专业着重书法课,练习楷书、行书,毛笔、硬笔兼顾,美术欣赏及美术常识性的知识、技能。当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认识到了自己专业的美好前景,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自然空前高涨,美术教学的优化得以顺利进行。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我们应该采取有效措施,努力使自己的美术教学风格朴实一点,教学方式灵巧一点,技能训练扎实一点,教学容量厚实一点,学生思维活跃一点。以切实优化的中职美术教学推动学生职业技能的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杨 丽. 中职学校美术教育教学优化方法刍议. 科教文汇(下旬刊),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