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精准医学发展

精准医学发展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精准医学发展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精准医学发展范文第1篇

“我2015年做了100多场精准医学报告,今年也做了不少。”

分子肿瘤学家詹启敏曾在美国获得终身教职,因为相信“回来能有更大的平台,做更大的事”,他于本世纪初回国,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一干就是10多年,2011年当选工程院院士,今年4月任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

“过去10多年,除了自己的科学研究,我还一直在国家医学科技战略层面参与顶层设计工作,这在美国是不敢想象的。”詹启敏的相关资历包括“863计划”医药生物技术领域专家组组长、卫计委科技行业专项专家委员会主任、中国精准医学计划专家组组长等职务。他认为,精准医学是中国医学发展的历史机遇,利用国家的组织优势、技术力量发展精准医学,将实现中国医学的“弯道超车”。

国人健康面临巨大挑战

《财经国家周刊》:你如何看目前我国重大疾病防控任务面临的挑战?

詹启敏:我们得先明白建设健康中国的艰巨性。第一是人口老龄化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神经退行性疾病和慢性代谢性疾病等;第二是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第三是食品和药品安全。

疾病方面,首当其冲是恶性肿瘤。最新数据显示,中国2015年新增430万癌症病例,癌症死亡病例超过280万。心脑血管疾病年死亡人数超过350万,现有高血压患者2.7亿人。糖尿病患者超过1亿,处于糖尿病前期的超过患者人数。慢性肾病1.1亿人,风湿病致残率非常高,估计约8000多万人。老年性疾病,如老年痴呆600万人,每年增长30万人;乙肝病毒携带者有8千万。还有突发性传染病,比如非典、流感和手足口病等。全球是一个“地球村”,即使是一些发生在地缘距离很远国家的传染病,如埃博拉、中东呼吸综合症等,在我国传染的风险就是一个“机舱之隔”。

《财经国家周刊》:看起来这是一个非常巨大的患者群体,如何应对?

詹启敏:目前临床疾病诊断治疗的现状就像海上的一座冰山,人们能看到的只是海面上的部分,治疗的手段也主要是针对海面上的部分。

以肿瘤诊疗为例,现在采用的手术、放疗、化疗、生物治疗、中医药等方法,都是针对海面上的部分。我们对海面之下冰山的了解还远远不够。这种状况带来两个瓶颈性问题,一是大部分就诊病人已是中晚期。发达国家早期诊断在50%以上,北欧国家早期诊断可达80%,而中国不到20%;第二是目前的治疗手段有较大的被动性和盲目性。实际上,“海面”下的情况包括遗传背景、变异、免疫和内分泌改变、细胞分子改变等,最后导致组织器官病变。

现代医学发展至今有上百年,从一个简单的听诊器,到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检验,从 X光、CT、彩超、核磁,再到分子影像、分子病理和基因组、蛋白质组、代谢组、免疫组等组学技术发展、大数据分析工具的出现,让我们实施精准医学有了可能。换句话说,由于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医药技术的发展,推动医学发展进入精准医学时代。可以说,精准医学是人类医学史上一场深刻变革,是生物经济时代的新引擎,更是中国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实现健康中国国家战略的重大历史机遇。

精准医学与中医理念相通

《财经国家周刊》:精准医学与过去的诊疗方法有何根本不同?

詹启敏:精准医学和我们传统医学提出的辩证施治理念,如同病异治、异病同治,是相通的。因为中医是一个系统疗法,主要关注各种复杂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包括不同器官之间的相互影响,基于这些认识防病、治病。中医多是经验的积累,而精准医学涉及多方面:一是人类基因组测序、生物芯片技术的革新,也包括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免疫组学和微生物组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二是生物医学分析技术的进步,包括生物信息、云计算和大数据等;三是微创技术、手术导航、手术机器人等。我们应把精准医学作为一个完整科学向前推进,增加疗效、减少副作用并能降低医疗费用。

精准医学包含了对患病风险的精准预测、疾病的精准诊断、疾病的精准分类、药物的精准应用、疗效的精准评估、预后的精准预测。精准医学不仅仅是针对临床诊疗,也涵盖整个健康过程,包括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转归(复发和转移等)和康复等。

《财经国家周刊》:能否以某种病为例,谈谈精准医学的应用?

詹启敏:目前的医学诊断模式,一般是通过症状体征+辅助检查+影像学资料,具有相同或相似症状指标的患者,使用相近的治疗方案,但病人结局不一样。比如,大部分常规肿瘤化疗药物在临床治疗上真正有效率低于50%,也就是说50%多的病人是部分有效或根本无效。我们的目标就是通过精准医学手段把这50%有效的病人筛选出来,达到精确治疗的目的。精准医学还可以对疾病的转归有一个科学的判断和提示。

精准医疗目前最好的抓手是肿瘤。人类基因组全序列图谱的绘制完成,使人们首次有可能从基因水平洞悉癌细胞、癌基因与正常细胞、正常基因的不同,进一步了解癌细胞转移机理,这些认识为针对性的疗法提供了可能。肿瘤精准医学是一种基于肿瘤病人“定制”的医疗模式,即“对症下药”,针对每一个肿瘤病人个体特征定制和实施医疗决策。癌症精准医学诊断,不仅限于基因和蛋白检测,包括遗传、分子及细胞学信息,还包括生活方式、环境信息等在内的大数据综合分析。癌症精准医学治疗不仅限于靶向治疗,还包括手术、放疗、化疗及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各种治疗方式的综合运用。 早在2014年10月15日,在深圳已启动国家基因库建设,目标成为国内最大的综合性生物资源样本库。图为工作人员把样品放入全自动微生物检测仪中进行培养。

肿瘤精准医学的总体思路是将肿瘤防控“预防、诊断和治疗”三个环节与精准医学“精确、高效、安全、经济”结合到一起,实现三合适:合适的病人,合适的时间,合适的治疗。

精准医学的最终目标是以最小化的医源性损害、最低化的医疗资源耗费去获得最大化的病患效益,其发展前景不可限量。

“弯道超车”机会何在

《财经国家周刊》:美国等国已率先提出精准医学战略,中国的精准医学有什么优势?

詹启敏:我国在精准医学方面还是有弯道超车的机会。重点应放在我国健康需求大和空白的领域。我们目前选择精准医学研究对象有这么几个原则:第一,严重危害中国人民健康的疾病,因为中国疾病谱和国外的疾病谱不太一样;第二,具有中国特色的疾病,不管是常见病还是罕见病;第三,在我国有较好的科学研究基础和资源优势的疾病。

《财经国家周刊》:怎么理解有中国特色的疾病?

詹启敏:比如肿瘤方面,西方高发病为肺癌、前列腺癌、乳腺癌、结直肠癌等。我国除肺癌外主要都是在消化道,如肝癌、胃癌、食管癌、结直肠癌。消化道癌症居高不下,乳腺癌、结直肠癌等迅速上升。我国有4种肿瘤的死亡位于世界第一位,包括肺癌、胃癌、肝癌和食管癌。攻克这些癌症是中国医学界的历史责任。

《财经国家周刊》:如果按精准医学的概念,是不是以后疾病分型可以按照基因分型?

詹启敏:在目前临床分期和病理分期的基础上,分子分型和分子分期可以提供更精准的临床治疗依据。以血液病为例。30年前,白血病分类较简单,主要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成人白血病和幼儿白血病,再就是淋巴细胞白血病。但现在通过核分型就可以分出几十种来,例如M3白血病,采用我国发明的三氧化二砷治疗,5年生存率达95%以上。可以预测,将来还可能会有更细的分子分型,会对白血病治疗和临床转归有更精准的指导意义。

《财经国家周刊》:这应该是与过去完全不同的诊疗过程?

詹启敏:伴随精准医学发展,将出现很多新的疾病诊疗路径、标准、规范和指南。但是,未来这些新的疾病分类和治疗指南规范的制定由哪国完成,取决于该国的医学科技创新竞争力强。这是一个历史机会,至少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的疾病,诊疗标准应该由中国主导。

中国人口众多,临床资源比较丰富,开展科学项目有组织上的优势,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像制造“两弹一星”一样,将中国的疾病资源和优势资源整合起来,就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需要国家级健康大数据

《财经国家周刊》:发展精准医学,要重视哪些环节?

詹启敏:第一是生物样本库。谁拥有生物样本资源,谁就掌握医学科技主动权,谁就能占据医学竞争制高点。中国生物临床资源在全世界是最丰富的,因为我们的人群多,病种全,但共享比较差,现在很多样生物样品库在医院,资源共享和互通有无做得比较差。

再就是大数据。从出生第一天起一直到生命终结,从健康、亚健康、疾病前期、疾病治疗和康复期、生病终结期,整个生命过程都产生动态数据,健康大数据是地球上最大的数据库。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国家级的健康大数据库。

目前比较成熟的是临床信息和组学数据,基因组最成熟,蛋白质组逐渐也用上了,还有免疫组、肠道微生物也开始用到临床。

精准医学发展范文第2篇

5月30日,在珠海召开的第四届赛诺菲东西方论坛上,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副院长翁建平告诉《中国医院院长》,“在今年1月20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精准医学计划’的国情咨文会场,甫一入场即步入眼帘的摆放在讲台左侧的精致彩色DNA双螺旋模型绝非偶然,它代表了人类组基因测序,忽视这个前提大谈‘精准医学’必然会偏离正轨。”

此前接受媒体专访时,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院长贺林如是评价:“这一计划并非给出了一个全新的概念,而是对原有计划的重新组合与叠加,更像是树立了一个工作‘标准’和新的目标。”被问及到底该如何理解与界定转化医学、个体化医学和“精准医学”,他给出了自己的理解,“三者的关系应该是,转化医学是口号,精准医学是标准,个体化医学是目标,而遗传咨询是纽带,贯穿始终。”

“精准医学”的内涵是应用信息技术分析不同层次的信息,更深入地理解疾病“发病-进展”的每一个潜在影响因素并给予准确的处置,“准确诊断-靶向治疗-优化临床结局”是它的运作模式。精准医学将以网络化的形式牵动医学领域的发展,以新的理念带动生物医学与信息科学的交叉合作。它建立在经验和循证证据的前提下,将成为新医学的基础所在。

翁建平注意到,奥巴马的“精准医学计划”只提到了两个疾病――癌症和糖尿病。至今仍令他颇感费解的是,虽然全球糖尿病的现实与未来负担堪重,但是相关基因对糖尿病的总预测能力不足5%,缺乏适当生物标志物/胰岛素分泌临床评估工具,尚无法做到靶向病理生理机制治疗等诸多硬伤恐难支撑“精准医学”早日落地。必须承认的是,“精准医学”是糖尿病学的发展方向(表1),需要循序推进,尤其是在中国,“除了必须搞清楚哪些领域需要精准医学、哪些疾病需要精准医学、需要什么样的精准医学等关键性问题外,全面基础实验/临床研究、完整证据链才是当务之急”。

精准医学发展范文第3篇

本文结合精准医学概念,探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如何在理念上、实践中与现代医学前沿接轨,同时分析中医临床教育与现代医学前沿接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阐述如何在中西医结合教育过程中树立“衷中参西”的根本理念和“兼收并蓄”的学习模式。

关键词:

个体化诊疗;精准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

中西医虽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历史发展沿革,但二者从诞生之日起,都是以治愈疾病为目的,对于疾病认知模式虽有偏向“形而上”或“形而下”的差异,但其临床疗效的实现,必然都是通过对人体的病理状态进行了调整而实现的。中医现代化科研所作的努力就在于使中医的诊疗方式能够用现代医学的方式进行阐释,在保持中医诊疗思维方式的基础上,有利于深入理解中医药特点和优势发挥的原理,这在中医发展过程中,是有益且必要的一个环节。本文结合精准医学概念谈如何在中西医结合教育过程中树立“衷中参西”的根本理念和“兼收并蓄”的学习模式。

1在理念上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与现代医学前沿接轨

由于时代背景和文化不同,中西医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形成明显差异。西医的理论是自然科学的一个分支,中医理论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交织在一起,如中医的一些基本概念如气、阴阳、五行,更多地是从哲学的层面进行人体现象的解释,如果只从实证的角度评价,中医理论就会被认为是粗糙和模糊的,然而中医理论这种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对生命体的认识进而衍生的理法方药体系,恰恰是中医的特色和优势所在,其明确的临床疗效使中医具有了顽强的生命力,对此持一味否定和固步自封的态度都不符合中医认识事物兼收并蓄的特点,而在与现代医学结合时,完全可以“和平共处”“”,不必强求理论上的融合,而从寻求理念上的对接入手。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过程中,对于最新的现代医学概念,在充分认知的基础上,应该学会与中医学进行比较联系,发现异同之处,从而加深理解。如当“精准医疗”等概念出现时,我们应该在临床过程中将其与中医的诊疗进行比较并进一步加深中西医结合的理解。“精准医疗”(PrecisionMedicine,PM)是近几年提出的新的医学概念,它是通过深入了解每个患者的遗传学和基因组学信息,力争做出达到分子水平的准确诊断,为临床治疗决策和正确用药提供详细的参考依据,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治疗效果[1]。精准医疗是一种基于病人“定制”的医疗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医疗的决策、实施等都是针对每一个病人个体特征而制定的,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是在合理选择病人自己的遗传、分子或细胞学信息的基础上进行的[2]。中医诊疗过程自古以来就是一种基于病人“定制”的医疗模式,根据每个具体病人在疾病过程中某一个病理阶段的“证”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中医的“病”“体质”,同时考虑到患者所处的地理环境、气候环境,甚至要对患者的心理状态、依从性要加以考虑,才能算是完成了一次“量体裁衣”式的诊疗。中医将每一个可能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加以考虑,并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加以处理或在医嘱中加以体现,虽不同于现代医学精准医疗借助了先进的现代科技将遗传信息与诊疗相对应,并做到精细、量化,但二者在诊疗过程中“量体裁衣”的个体化诊疗理念是一致的,并不存在冲突,随着科技的发展,中医也越来可能将其诊治方式以更加客观量化的方式加以呈现。认识到这一点,才会具备中西医结合的思想基础。通过深入比较精准医疗与中医诊疗思维理念的异同之处,在中西医结合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更深入了解中西医各自的优势,在理论上“”,在理念上寻找共同的思想基础,进一步进行临床科研实践,才能更好地进行中西医结合。

2中西医结合教育如何在实践中与现代医学前沿接轨

在中西医结合临床教育过程中,借助精准医疗等新的技术的出现,将其与中医理念与临床科研实践结合起来,有助于使“衷中参西”的中西医结合原则落实到临床和科研实践中。

2.1中西医结合与现代医学前沿接轨的临床实践

中医与精准医学结合,不是与精准医学比较谁更能做到精准,而是应该思考在临床上如何使之发挥更好的疗效,精准医学目前在肿瘤的治疗中应用较多[3],采用的方法是根据患者肿瘤的特定基因选择一种针对性的药物进行治疗,在此过程中,中医与西医结合的原则应该是“减毒增效”,尽管中药在治疗过程中对肿瘤的抑制作用不可忽视,但相对于靶向药物治疗的效果评价的证据尚未能完全按照循证医学的规则进行,在抗肿瘤治疗时,中医药的特色优势主要不是针对肿瘤瘤体本身,而是着眼于人体的整体状态,依据靶向药物进行“精准治疗”的过程中,患者出现的临床不适症候进行诊治,通过发挥中医药“整体观念”与“辨证论治”的优势,改善临床症候和病理状态,以减少毒副作用,使“精准治疗”能够顺利进行,从而达到“增效”的治疗目标,如中医联合吉非替尼治疗肺癌的研究,已总结出配合吉非替尼肺癌靶向治疗20种常用中药以及核心处方药物:党参、黄芪、金荞麦、沙参、麦冬、龙葵、白英、甘草、黄精、红景天。体现了扶正解毒的基本法则,在治疗过程别重视从整体出发,调补肺、脾、肾三脏,灵活运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之法[4]。从临床疗效的角度,更好地进行中西医结合的实践。

2.2医学科研中与现代医学前沿接轨的中西医结合实践

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使医学科研越来越精确,也成为精准医疗得以实现的基础,这些组学的理念与中医的系统观念有相似之处。如“代谢组学”的概念,是由Nicholson等在1999年提出[5]。因其“组”“群”“谱”集成的功能特点,可以更好地反映中医“证”的本质。使其成为证候标准化研究的一种有效的途径,代谢组学的系统研究方法在本质上与中医理论相一致。中医采用多成分多靶点作用方法用于疾病的治疗,与代谢组学的整体观完全吻合[6]。目前已有较多中医联合代谢组学技术的研究,如王喜军等[7]应用高通量、高分辨、高灵敏度的UPLC-MS分析仪器,结合模式识别、专家系统等生物信息学技术,建立黄疸证和阴黄、阳黄证的特征性代谢模式,并从微观角度解读黄疸、阴黄和阳黄证候的科学内涵。王广基院士课题组[8-9]采用GC-TOF/MS分析冠心病不同中医证型(痰阻心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及气滞血瘀型)患者血浆代谢谱,其结果显示能将疾病组与健康组明显区分,并与临床中医症状分级量化指标显著相关,提示中医分型的物质基础可能正是代谢组学所研究的体内小分子化合物。代谢组学技术有利于助力精准医学的发展,也有助于进行中医“整体观”临床诊疗机制的阐释,从现代科学角度进行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这种理念上的共通之处更易于进行中西医结合。

3中医临床教育与现代医学前沿接轨中存在的问题

3.1信中还是信西的问题

在中西医结合的临床教育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衷中参西”的观念,西医临床诊疗的过程中,以指南为参考依据,而中医临床的特点和优势决定了其临床统一模式形成的难度,因而在进行诊疗活动中,尤其是对于刚毕业的学生,西医的诊疗相对易于操作,中医的辨证相对较难把握,因而在心理上容易认为西医更加客观,中医更加主观,而且中医的阴阳五行及中药的四气五味等与西医学的认知在理论层面较难对应,所以在这个阶段,临床教育对树立中医临床信心至关重要,一方面,要肯定西医的认知模式的实用性,同时,要充分认识中医临床自身的特点、规律和优势,不能一味地在理论层面寻找对应,而要更多地从理念上寻找共同点,如目前西医学对中医扶正、驱邪的理念,未病先防的理念,并不存在认识上的冲突,从中西医的疗效优势上树立自信,进而比较中西医各自的优缺点,然后从相互弥补彼此的不足入手。随着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的深入,加深对彼此的理解,更好地为临床诊治疾病服务。

3.2会不会影响中医思维的问题

中医和西医的思维方式有差异,西医以客观数据作为诊疗的依据,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辨证论治,收集到临床信息都必须由临床医生进行主观思维的综合判断,在中西医结合教育过程中,要牢固树立采用中医思维方式进行临床的思想意识,中医辨证论治的整个过程必须完全按照理、法、方、药的思维过程进行,在此过程中西医学的认识作为参考,不能影响到辨证论治的思维过程,否则可能会影响中医疗效优势的发挥。在中西医结合临床过程中,将理念的相同之处作为结合的切入点,将临床疗效的提高作为结合的目的,将机理的阐释作为结合的手段,将理论的差异作为深入思考的方向,在保持自身特点和优势的同时,借助现代科技,借鉴现代医学研究方法,更好地将中医临床有效性的机制和原理加以阐释,使中西医能够进行更通畅的交流,更好地为提高临床疗效作出贡献。

作者:王睿林 单位:第三二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

参考文献

[1]彭亦良,周雄.精准医疗对未来医学发展的启示与质疑[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16,11(1):88-90.

[2]夏锋,韦邦福.精准医疗的理念及其技术体系[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0,31(22):1-3.

[4]刘浩,林洪生.基于无尺度网络分析中医药配合肺癌靶向治疗用药与处方规律[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7):1671-1673.

[6]贾伟,蒋健,刘平,等.代谢组学在中医药复杂理论体系研究中的应用[J].中国中药杂志,2006,31(8):621-624.

精准医学发展范文第4篇

回顾外科学200年的发展历史,以侵扰机体为手段的粗糙外科操作占据了学科发展的漫长时期。从古代传说的刮骨疗毒到现代器官移植,无不凸现了外科治疗的重要地位。随着现代麻醉术和感染控制措施的完善,以及影像技术的支持,外科技术逐步趋于精致和细腻。外科学也由从头到脚的大外科模式演进为某一系统或脏器的多个专科的细分外科学模式。其中,创伤外科和整形外科学就是外科学系统中的两个重要分支专科。

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巨大型自然灾难和局部战争的不断出现,创伤案例发生越来越多而且伤情越来越复杂,这自然对创伤修复的要求越来越高。增加创伤救治成功率、减少伤残、减少毁容是当代创伤修复的三个极终目标。根据外科学的各专科特点,挽救生命的创伤救治主要是颅脑外科和胸腹外科的任务,而整形外科更主要侧重于减少伤残和毁容。

中国将整形外科技术用于创伤修复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朝鲜战争结束后)。经过60多年的发展,整形外科已成为一门成熟的创伤修复专科。整形外科的精细操作技术、体表软组织细致修复技术和深部解剖结构的重建技术的应用,使创伤修复质量显著提高。功能重建和体表美观并重的创伤修复新观念已成为创伤整形外科技术的基本原则。

近20年,整形美容技术用于创伤修复已得到逐步普及,部分有整形科或美容科或烧伤整形科的县级医院和绝大部分大中型医院已开展了创伤精细修复工作。在近20年的医学论文中,整形外科参与创伤救治有500多篇,采用到的医学术语有多种,如:外伤整形治疗、外伤美容缝合、创伤精细修复、创伤美容修复、创伤显微修复等。2013年10月,全军外科学领域发展战略论坛在重庆召开,正式提出“精准外科技术”概念,以概括目前存在的多个同意或近意创伤修复术语。用精准外科技术进行创伤精准修复必将是未来创伤救治的热点研究方向。

根椐笔者的工作经验,现总结并介绍近20年来我科应用精准外科修复技术完成各种创伤的整复治疗情况如下,与同道交流。

1精准外科技术应用

1.1 伤口美容缝合术[1]:是创伤修复中缝合皮肤伤口的基本技术,特点是皮肤裂口达到解剖复位,皮缘对合精准。通常采用5-0~6-0带针可吸收线缝合皮下层,采用6-0~8-0带针单丝尼龙线缝合皮肤。该术是提高伤口愈合质量、减轻瘢痕形成的重要措施之一。适应证:新鲜皮肤锐器切割伤修复,头颈部复杂创伤修复手术的切口封闭。见图1。

1.2创面精细清创术[2]:是针对可以Ⅰ期修复的创面进行的清创。该术采用精细器械精细操作,准确清除异物和坏死组织,微量切除受损皮缘。这种精细清创术有利于创口Ⅰ期愈合,并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感染和瘢痕增生机会。见图2。

1.3严重组织破损整合术:软组织挫裂伤可导致组织破损严重,但是,有很多组织块保持有一定活力并与机体相连。将这些受损破碎组织保留在原位,用精细美容缝合法进行整合[3],多数组织块能顺利成活,这是一种合理的修复方式,有时可以避免后期复杂的组织移植修复。该术在面部损伤修复中更为重要。有时,离体的小组织块,如果结构比较健康,原位回植也可以成活,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手术效果。见图3。

1.4 穿通损伤和深部损伤分层解剖复位修复术:头颈部毁损伤特别容易引起组织器官畸形。所以,头颈部复杂毁损伤的修复特别要重视解剖复位并精细缝合。精细解剖复位是指深部组织各相同层次的准确对合,包括:粘膜层、皮肤层、边线(如:睑缘、鼻孔缘、唇红缘、下颌缘、耳轮缘)、解剖分区线(如:发际线、眉边线、鼻唇沟线、唇弓线)等的准确对合。组织精确解剖复位缝合[3]是减少愈后瘢痕和避免组织器官扭曲畸形最重要的手段。这种关键操作可以使一大部分创伤避免后期整形。见图4。

1.5 毁损伤即时再造技术:对于体表器官和四肢重要功能结构的严重毁损伤,有一些离体组织块无法保留。这种创面修复时,有时要进行部分体表结构即时再造[4]。再造材料可以选用离体组织块上的健康皮片、健康骨关节段,或健康的带血管复合组织块。即使有失败可能,这种离体组织再利用也是有价值的。见图5。

1.6 创面延期处理技术:有的外伤创面组织挫裂毁损严重,有活力组织和失活组织分辨不清,又不能大量清除,也无法Ⅰ期修复,则进行创面延期处理。方法是进行简单清创,清除异物和完全失活的组织,将错乱间生态组织进行简单复位。后续治疗中对创面进行养护,坏死组织自然脱尽后形成健康创面,等待精细修复。这种技术可以挽救一部分间生态组织,避免软组织大量缺损和较多的深部重要结构暴露,起到提高创伤修复效果的作用。见图6。

1.7 创伤不良修复后精准返修技术:有一些轻度体表创伤是在基层医院或诊所完成的,大针粗线简易缝合后,外观丑陋。在未出现缝合部位炎症之前,及时打开伤口,重新清创并精准修复,仍能取得优良效果。见图7。

1.8创面延期植皮术:常规植皮术的另一个重要缺点是皮片下血肿造成的皮片斑点状坏死灶瘢痕。这个并发症同样严重影响创面修复质量和术区美学效果。如果创面出现血肿的可能性大,采用创面延期处理技术,能有效消除创面血肿形成而且创面营养状态优良。在延期处理的创面上植皮容易完全成活,有效消除斑点状皮片坏死。延期植皮术[5]提高了创面修复效果。

1.9整张定形皮片移植术:常规植皮术的缺点之一是皮片拼接产生的条状瘢痕,严重影响创面修复的美学效果。采用整张定形皮片移植术[6]可以解决这一难题。采用手工取皮法切除整张定形全厚皮片真正地解决了皮片拼接问题。与常规植皮法相比,整张定形皮片移植术后美学质量显著提高。对于“整张定形皮片移植术”的提法部分学者提出质疑,笔者通过临床实践证实了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已在发表的论文[6-9]里作了详尽的阐述,并在多次学术会上报告,该方法只是皮片移植术的改进而已,此处不再赘述。

1.10 整张定形皮片延期移植术:皮片拼接瘢痕和皮片成活不全产生的斑点状瘢痕是常规植皮术的两个常见缺点,通常同时存在,严重影响创面修复质量和术区美学效果。采用整张定形皮片延期移植术[7-9]基本上可以解决以上两个问题。其最佳适应证为:①容易出现血肿的创面;②有坏死组织存留的创面。大量实践证明,完全成活的整张定形皮片移植手术最终会产生最佳功能恢复和外观美学效果。见图8。

1.11快速皮肤扩张术用于创面修复:美国医生Marks于1980年就设想将皮肤扩张术用于治疗创面修复,实现这一目标的必须条件是皮肤扩张的时间一定要短。所以,他提出了快速皮肤扩张术概念。后来,有一些作者开展了快速皮肤扩张的动物实验研究,但一直没有真正用于临床创面治疗。李江医生于1987年开展持续快速皮肤扩张的动物实验研究,于2000年开始将快速皮肤扩张术[10]用于创面修复。其基本方法是,对创面进行简易清创,不作修复。待创面的皮缘与深部组织形成瘢痕性连接后,在创面的正常皮肤区埋置扩张器,进行4~8周的扩张后,用扩张后皮瓣修复创面。这种技术减小了创面修复代价,提高了创面修复质量。是一部分创面的侯选修复方法。见图9。

1.12持续负压疗法:持续负压疗法是促进复杂创面愈合新方法,它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坏死组织脱离、改善创面营养状态。将多孔管置入组织深部间隙作持续负压引流,可以控制深部组织感染并使深部囊腔顺利愈合。将持续负压治疗系统用于多种难治性创面治疗,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将体表创面转为健康创面利于后期修复。

目前,持续负压疗法[11]广泛用于慢性溃疡、缺血性营养不良创面、组织严重挫裂伤组织坏死创面、严重感染创面,药物性和放射性难愈创面、囊腔型褥疮。这些难愈性创面的修复时间缩短,修复方法简化,治疗质量提高。见图10。

1.13皮肤牵张术封闭创面:皮肤牵张器是一种结构简单的机械合拢器。皮肤牵张器安装于创面两侧,通过加力直接封闭创面,这种技术叫皮肤牵张术[12-13]。皮肤牵张器的适应证:①当创面可以直接封闭,但有很大张力时,加用皮肤牵张器,创面即可轻松闭合;②有一些需要植皮的小创面,用皮肤牵张器后可以直接封闭创面。图11。

2讨论

当代中国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大发展,事故频发,散发和成批的创伤大量产生。医院救治工作量和创面修复难度巨增。随着生命科学研究的迅速发展,同时,新军革条件下军事理论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战伤呈现新的特点,救治难度增加,对其救治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当前历史条件下,创面精准修复技术的出现无疑是当代外科学的重大进步,是今后军民两用的急需外科技术。

创面精准修复技术是得益于过去30多年外科学研究成果的积累。首先,外科医师更新了创伤修复观念,把过去先功能后外形的修复理念改为当代功能外形修复并重的理念,也就是说,对于一个伤员来讲,挽救肢体功能和避免毁容同等重要。外科医师已经发现,有些时候,一个没有功能障碍的毁容患者所遭受的肉体痛苦和心理打击比一个肢体残缺的伤员更为严重。所以,功能外形并重的精准外科理念成为当代创伤外科修复的基本原则。

外科学的进步也表现在仪器、设备和器械上。新设备、新器械和新外科技术的出现使精准外科技术具备普及条件。

当前,我国精准外科技术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处于初级阶段,长期深入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一部分肢体功能和体表外观的双重优良恢复的案例已能证明精准外科技术优于常规外科技术的修复质量。

[参考文献]

[1]Zhao D,Li J,Wang K,et al.Repairing facial injury with refining plastic surgery techniques[J].Cell Biochem Biophys,2012,64(2):73-76.

[2]赵东红,李江,刘本利,等.精细整形外科技术修复颜面部损伤[J].实用医药杂志,2009,26(9):4-5.

[3]李江,陈文萍,王克华,等.颜面部复杂性外伤的显微外科微技术修复术[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3,19(5):387-388.

[4]李江,郭小平,王克华,等.髂腰真皮下血管网轴型皮瓣在手部创面修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12,21(4):536-537.

[5]李江,王标,陈明福,等.延期皮肤移植术在烧伤后重度关节畸形整复中的应用[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2,13(4):1184-186.

[6]李江,陈存富,王克华,等.依创面定形厚断层皮片在全手背瘢痕整复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6,15(12):1348-1349.

[7]李江,陈存富,陈明福,等.无瘢痕皮肤移植术在手背皮肤重建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07,16(1):51-53.

[8]李江,陈存富,彭黎军,等.定形次全厚皮片修复创伤创面的美学观察[J].西经国防医学杂志,2008, 29(3):167-169.

[9]李江,郭小平,王克华,等.用定形全厚皮片Ⅰ期整复功能部位Ⅲ度硫酸烧伤[J].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12,23(4):219-221.

[10]李江,郭小平,王克华,等.快速组织扩张术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12,18(4):245-247.

[11]李江,郭小平,王克华,等.皮下浅行分离缝合法联合持续负压引流治疗囊腔型压疮[J].中华整形外科杂志,2012,28(2):113-115.

[12]李江,王标,陈明福,等.皮肤牵张术在整形外科的综合应用[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2,13(6):296-298.

精准医学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临床药师;急诊科;培养模式;药学服务

[中图分类号] R9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3-0133-04

Training model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ZHANG Yang SHEN Su

Department of Pharmacy, Beijing Friendship Hospital,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0, China

[Abstract] This work is to explore the training model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worked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based on the practical situation, and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clinical pharmacy services. Currently, the training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existed some problems, such as lack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on specialized knowledge, clinical pharmacy services and precision medicine, as well as lack of motivation. Thus, the training of clinical pharmacists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should focus on professional quality, specialized knowledge, practical skills and communicational ability, especially enhance theoretical study on medical and pharmaceutical knowledge, get more clinical practice, strengthen the learning in different departments, participate in more advanced courses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and improve the ability in problem solving and precision medicine. Moreover, the clinical pharmacists should receive regular examination. Taken together, the training should be on the basis of engag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pharmaceutical knowledge. Appropriate training model will be tracked out and applied in practice in the near future.

[Key words] Clinical pharmacist; Emergency department; Training model; Pharmacy services

2002年,我卫生行政部门明确提出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模式,并逐步设立临床药师制度,标志着医院药学管理模式由供应型转向服务型。目前,我国临床药师的培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并以专科培养为主。临床药师分专业培养可使其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本学科的医学和药学知识[1]。1999年,美国医学科学院在报告中指出急诊科属于医院3个“最有可能发生高错误率和严重后果”的科室之一[2]。由于急诊科特殊的医疗环境,临床药师到该科室开展工作相对滞后。鉴于此,发展急诊科临床药师队伍迫在眉睫,本文结合临床药师在急诊科的实际工作,对其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

1 急诊科临床药师的培养目标

临床药师应掌握急诊科常见疾病的药物治疗方案的分析与评价,参与药物治疗、药学监护等相关专业技术服务,能预防、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或者实际存在的用药问题,协助医师在正确的时机给予患者正确的药物和准确的剂量,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同时,应具备与医师、护士及患者沟通交流的能力,能够为其提供药学信息咨询及合理用药宣传等工作的支持。

2 目前临床药师培养模式的不足

2.1 临床知识的培训不足

目前影响我国临床药师队伍发展的最大颈瓶是严重缺乏临床知识。邹添甜等[3]对26名在职临床药师的问卷调查显示超过60%的药师认为自己进入临床的最大障碍是缺乏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经验。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多数国内的临床药师本科所学专业并非临床药学。而即便是所学专业为临床药学的药师,其培养仍是以药剂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和天然药物化学等为主要知识结构的传统模式,而缺乏对临床医学知识的系统教育[4]。而在美国,临床药师在经过6年的大学教育后,需再接受2年的专业培训才能取得药学博士学位,其中,最后一年是在医院各个科室轮转实习,巩固临床医学和药学专业知识。博士毕业后,须考取所在州的药师执照,并经过住院药师的培训阶段,才具备担任全日制临床药师的资格[5]。因此,美国的临床药师往往同时具备扎实的医学知识和药学知识。

2.2 药学服务能力的培训有待加强

在美国,临床药师除了学习专业课程以外,还接受与患者交流沟通、药学问诊等药学服务能力的训练,进而具备搜集患者相关信息,帮助医师控制治疗过程、避免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能力[6]。而能否提供优质的药学服务,临床药师的素质是关键。临床药师应主动走入临床,成为医疗团队中的一员,并与医生、护士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遇到疑难问题时,虚心与医师、护士进行探讨,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临床药师的服务模式是以患者为中心,如果遇到依从性较差的患者,那么交流、沟通的技巧在药学服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2.3 缺乏精准用药技能的培训

美国在2015年启动的精准医疗计划[7]在全世界范围内为医药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也将对临床药学的服务模式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也给临床药师们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客观上,要求临床药师们需具备全面的医学、药学知识和技能,能够借助于血药浓度监测、基因检测及群体药动学等精准药学服务技术为患者解决复杂的医学问题,进而为临床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意见和有益的帮助。精准用药,要求在正确的时间、给予正确的药物、使用正确的剂量[8],因此它是保证安全合理用药的重要技能,但目前的临床药师培养模式往往缺乏精准用药技能的培养。

2.4 缺乏激励机制

临床药师为临床降低医疗成本的同时提供高质量的药学知识服务,但往往并不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客观上造成了医院对临床药师缺乏重视,没有对他们的日常工作和绩效建立明确的的考核机制[9]。然而,与常规的调配、发药、审处方等工作相比较,临床药师深入临床开展药学服务要付出更多的精力,但往往得不到回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临床药师的积极能动性和临床药学的发展进程。因此,必须为临床药师制定与工作质量挂钩的激励机制,以此来鼓励他们更好地提供药学服务。

3 急诊科临床药师需培训的内容

3.1职业修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药师的职业修养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临床药师,除了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和对患者的高度同情感,还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自身修养,始终以提供优秀的药学服务为己任。同时,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和奉献社会[10]。要做好事必须先做好人,培养良好的职业修养至关重要。将职业修养纳入临床药师的培训体系,针对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临床药师提供职业教育和指导,使其坚定信心、持续进步、坚忍不拔、迎难而上;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增强应对压力和挫折的能力,进而适应岗位的需求[11]。

3.2 理论知识学习

熟悉急诊科主要病种的临床表现、实验室z查和临床检查、诊断、鉴别诊断、药物治疗及其他治疗、疾病的预后等,阅读相关的治疗指南,对常见疾病的诊治经过、疾病进程以及药物效应有所掌握。通过理论知识的储备为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应对急诊科常用药品的药理作用、适应证、常用剂量和给药方法、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特殊人群给药剂量调整、不良反应、禁忌证、药物相互作用和时辰药理学等内容了如指掌。

3.3 实践技能

理论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指导临床实践。临床药师在学习了疾病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后,需要通过一个个具体的病例去巩固、实践上述内容。在美国,急诊科临床药师承担着用药重整等多项工作,并在急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参与紧急救治、在患者床旁及时为医师提供药品选择和剂量等信息、配置抢救药物并追踪药敏结果等[5]。临床药师通过跟随医师查房、协助医师制定医嘱等方式参与患者的管理,与医师一起承担临床工作,进一步了解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思路,熟悉了药物的选择、药学监护的实施等内容。这些实践活动对药师药学思维的建立和临床思维的培养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3.4 沟通与交流

药师进入临床后,必然会与医生、护士及患者交流,针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沟通技巧,只有很好地处理人际关系,工作才能顺利开展。药学问诊、用药咨询、患者教育等都将成为临床药师需具备的职业技能[12]。沟通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在于临床药师自身是否具备良好的沟通技巧。在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的过程中,沟通时机的选择、沟通内容的多少和准确性等均是沟通技巧中非常重要的内容[13]。临床药师的沟通技巧是在不断的尝试与失败中总结出来的,需要千锤百炼、日积月累。

4急诊科临床药师培养模式的探讨

4.1 加强临床专业知识、药学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养

我国医药院校的药学专业所设置的临床课程相对较少,因此药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所掌握的临床专业知识较为薄弱。而与其他专科相比较,急诊科不但具备危重急症快速抢救的能力,还具有处理各临床专业急症的能力。鉴于此,急诊科临床药师的培养应借鉴全科医学的培养模式,对临床各学科知识都进行强化培训。培训的方式可以是课程培训,也可以是自主学习,亦或采用二者相结合的方式。同时,急诊科临床药师还应熟练掌握各学科的常用实验室检查、影像及病理诊断、临床诊疗指南、治疗原则和治疗进展等相关知识。

同时,在急诊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常需要同时应用针对多种系统疾病的药物,如抗感染药、祛痰平喘药、血管活性药、呼吸兴奋药、解毒药、止血药、质子泵抑制剂等,因此临床药师对各系统疾病的常用治疗药物均应系统掌握。临床药师尤其应重点关注一线药物的使用进展,注意观察一线治疗药物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当一线药物疗效不好或者不适合使用时可以迅速给医师建议备选的治疗方案。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仅仅通过书本是远远不够的,很大程度上需要花时间查阅文献及资料从而不断积累,通过实践也会进一步加深对药物作用特点的认识。

另外,对于急诊科临床药师而言,需要熟知急诊科收治患者的特点:(1)患者一般年龄偏高,因而对于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均有所改变[14]。(2)患者多伴有其他疾病。由于就诊患者以老年居多,通常伴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脑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疾病。(3)患者通常病情紧急,如果在发病的早期及时进行正确而合理地治疗,将极大提高治疗效果。因此,在急诊科临床药师的培养过程中,应重视对特殊人群的生理特征、代谢特点、治疗方案调整等知识的培训,以期在药物治疗中能结合患者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个体化用药选择,帮助医师为患者建立最适宜的用药方案。

临床药师培养的另一项重要内容是临床实践技能,参与查房是该培养的关键方式。药学问诊、用药监护、用药安全以及用药教育,是药学查房的重要任务。此外,临床药师还可以通过阅读病程记录、相关检查结果、用药医嘱等手段来了解患者的病情,通过参与病例讨论、查阅文献资料等方式真正地协助医师管理患者,进而熟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思路,上述实践活动对药师临床思维的培养、临床思维的建立将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4.2 加强轮转学习、进修和^续教育

随着医药学的发展,临床药师必须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以满足临床的需要。由于急诊科属于综合性学科,涉及各专业相关知识,急诊科临床药师要得到临床的认可,知识面应该以全科为基础,以多个专科为重点。若片面强调某一专科,对专科以外的临床药学知识知之甚少,将不利于自身整体素质的提升,而适当轮转可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可根据医院实际需要并结合临床药师个人专长选定诸如感染科、心内科、肾内科、神经内科和ICU等部分专业分别进行实践,在具体临床实践中,拓宽知识范围。

临床药师的培养不应当仅局限于在本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定期安排其参加发达国家或地区的进修和交流,既可通过直接接触顶级专家,获取先进的理念和最直接的培训,也可以较系统、规范地学习和巩固专业知识,了解最新的临床药学发展动向。

此外,急诊科临床药师的继续教育同样重要。临床药学专业和急诊科专业相关的学术会议、学术沙龙往往会邀请国内外顶级专家作为讲者,通过参加上述活动,临床药师能较快了解这一专业领域的最新动态。同时,本院的临床药师团队可定期组织病例讨论、文献阅读报告等活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帮助临床药师梳理临床思维,理清治疗思路,便于发现和解决用药问题。

4.3 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目前药品说明书和药学参考书中关于特殊人群的用药信息还不是很多,因此医师和药师在治疗过程中时常面临一些困惑。对于急诊科临床药师而言,最常见的问题是高龄、接受持续肾替代治疗(CRRT)、多脏器功能衰竭、孕妇等特殊患者的给药方案的制订,这就需要临床药师具有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及时掌握前沿动态的能力,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不断开阔视野,对临床常见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不断积累经验,建立根据患者病情寻找主要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

4.4 加强精准用药水平的培养

“精准医学”于2011年在美国首先被提出,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5年的演讲提到这个概念后,其迅速成为医学的热点。随着个体化精准医学时代的来临,以血药浓度监测、基因检测及群体药动学为主要技术手段的精准用药服务也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所谓精准用药,就是在正确的时间、给予正确的药物、使用正确的剂量[8]。比如用于治疗肺栓塞的药品华法林,患者若用药剂量过大会导致凝血障碍,若用药剂量不足会导致疗效不佳而出现血栓,而通过基因检测技术可快速确定患者的最佳用药剂量,提高用药的有效性、经济性和安全性。临床药师可将患者基因型及相关临床信息代入国际华法林药物基因组学联合会(IWPC)建立的模型中,以获取华法林推荐维持剂量,为临床提供个体化抗凝治疗方案[15]。因此,提高临床药师的精准化药学服务水平,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也是急诊科临床药师培养内容的一部分。

4.5定期考核

为了促进急诊科临床药师自身的发展和完善,需建立严格的、适宜的考核制度。可定期组织涵盖药学知识、医学基础知识的理论考核,内容范围可包括药物适应证、用法用量、溶媒选择、给药途径、用药疗程、不良反应、配伍禁忌、联合用药、特殊人群剂量调整等方面;同时,还应进行用药分析能力和合理化方案设计能力的考核,可由高年资临床药师提供典型病例,组织药师完成临床用药分析、治疗方案评价、合理化方案设计以及用药监护的建议等。

5 小结

急诊科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其主要特点是患者病情紧急、多学科交叉[16]。急诊科临床药师的培养目前仍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规范,在实战中不断成长和成熟。急诊科临床药师的培养模式必须以强化临床实践为基础,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实践相结合,在不久的将来,一定能形成科学、成熟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陆妙. 国外医院临床药学实践模式探讨[J].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7):141-142.

[2] Kohn LT,Corrigan JM,Donaldson MS,et al. To erris human:building a safer health system[R]. Washington DC:National Academy Press,1999.

[3] 邹添甜,胡嘉妮,周乃彤. 华西医院临床药师工作调研与探讨[J]. 中国药房,2009,20(4): 311-313 .

[4] 刘水冰,杨奇,王东光. 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思考[J]. 中国医药导报,2016,13(30): 75-78.

[5] 张伶俐,张扬,曾力楠,等. 美国临床药师的工作职责及定位[J]. 中国药房,2016,27(34): 4753-4756.

[6] 李菌,张幸国. 美国临床药师服务模式的探讨[J]. 药学服务与研究,2014,14(2): 94-96.

[7] Collins FS,Varmus H. A new initiative on precision medicine[J]. N Engl J Med,2015,372(9):793-795.

[8] 刘昌孝. 精准药学:从转化医学到精准医学探讨新药发展[J]. 药物评价研究,2016,39(1): 1-17.

[9] 李燕青,李世良,邹尚荣. 中美医院药师工作差异的分析[J]. 抗感染药学,2015,12(1): 6-8.

[10] 胡晋红. 临床药师职业素质培养[J]. 药学服务与研究,2013,13(3):161-165.

[11] 毕瑞,吴红艳,孙婷,等. 有限理性理论视阈下临床药师及其工作的探析[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5,35(24):2241-2244.

[12] 周鹏,孟菲,李学林,等. 某院临床药师工作标准操作规程和量化考核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卫生产业,2016, 26: 7-9.

[13] 胡冬梅,赵先,王婧雯,等. 临床药师应具备的沟通技巧探讨[J].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5,22(3): 59-60.

[14] 陈霜. 急诊病人就诊特点分析及其对护理管理的启示[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23(13):109-110.

[15] Peng Q,Huang S,Chen X,et al. Validation of warfarin pharmacogenetic algorithms in 586 Han Chinese patients[J].Pharmacogenomics,2015,16(13):1465-1474.

精准医学发展范文第6篇

近年来,随着国家卫生建设项目和医改政策的深入实施,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基层医疗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和医疗环境有了较大改观,但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短缺,人员素质偏低,医疗服务质量不高,人民群众在当地难以享受便捷全面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从而促使“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仍然存在。

2015年,关岭自治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深化医改这一中心任务,深入把握省委、省政府提出“像抓教育抓交通一样下更大决心抓好医疗卫生事业”的总要求,按照“抓人才、强服务”的工作思路,牢牢抓住精准扶贫这一重大任务,积极创新人才引进方式,拓宽医疗卫生服务平台,基层卫生事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

小病不出乡

服务在身边

“原来我们生病了都要坐近2个小时的汽车到县医院看病,来回车费要几十元,还要耽误家人的时间和劳力,增加了成本不说,也把人折腾得够呛。但不去县医院也不行,乡卫生院连简单的化验都做不了,怎么给我们看病啊。”关岭岗乌镇岗联村村民夏和夫向记者介绍道。

“通过2015年的医疗人才招聘,卫生院的化验、影像等设备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岗乌镇卫生院院长夏萍激动地说。岗乌镇位于关岭自治县西部,距县城47公里,是一个人口大镇,辖22个村,居民约2.5万人。但是镇卫生院以前只有7名医疗人员,其中1名职业医生,每天前往看病、咨询的就20人左右。因为一些检查设备无法使用导致群众对卫生院的医疗水平不信任,只要感觉不舒服就长途跋涉的往县医院跑,有些甚至还去到安顺市医院看病。

随着2015年关岭自治县委、县政府加大医疗投入,为岗乌镇卫生院配备了17名医疗人才,镇里同时投入300余万元资金,改善就医环境,新建了手术室、中医药科等特色科室。现在,岗乌镇卫生院拥有医疗人员24名,职业医生4名,每天前来就诊的病人有50多名,住院病人20多名,开展了11项医疗服务。此外,随着派去青岛城阳区医院交流学习的医疗人员逐步回归,卫生院将在2016年开展下腹部手术等医疗服务,让老百姓可以不出乡镇就能看病,减轻了群众的痛苦和负担。

赵坤2015年从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毕业,通过关岭自治县医疗人才吸纳项目的考试,分到岗乌镇卫生院工作。他高兴的告诉记者:“通过这次招考,我不仅解决了就业问题,还取得了编制。镇里还为我们解决了住宿、就餐等问题,卫生院也为我们提供了不断深造和学习的机会。我会安心在这里上班,为群众服务。”

关岭自治县断桥镇卫生院院长卢玲介绍到:“断桥镇有10个行政村,1.5万余人,原来每天就只有几个人来看病。自从增加了医疗人员,以前摆在那里接灰的设备开始有人使用,可以开展检查,来就诊的群众越来越多,看病成本降低让老百姓真正得到实惠。”

“我现在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而且还解决了编制,离家又近,工作环境也不错。这对于一个刚才校园走出来的学生来说已经很好了。”2015年7月才从安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的罗永秀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据统计,2014年,关岭自治县共有乡镇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238人,2015年,通过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引进,全县乡镇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增加到337人,缓解了全县医疗卫生技术人才紧缺的难题。

创新引才模式

强化服务质量

关岭自治县辖区总人口约38万人,目前全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200家,其中县级公立医院1家,民营医院4家,乡镇卫生院13家,村卫生室15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4个。全县千人拥有医疗机构床位数为3.27张,千人拥有执业医师数为0.69人,千人拥有护士数为0.96人,均低于全国全省全市平均水平。乡镇卫生院人才匮乏和人员断层问题严重,高学历的毕业生引不进来,技术好的卫技人员又留不住,外来医疗人员少的现状突出。以致一段时期以来,全县乡镇卫生院长期面临环境差、病人少的现状,人才短缺匮乏成为困扰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群众对基层卫生院信任度下降,本来花几元钱在乡镇卫生院能看好的病,非得花几百元到县城就医,给本就不够富裕的群众加大了经济负担,因病致贫率有所提高。

2015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贵州省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促进精准扶贫试点工作方案》及工作实施细则,明确将关岭作为试点县之一。随后,全县按照扶贫开发“四个一批”要求,紧紧围绕解决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这一问题,将“精准医疗”与精准扶贫有效结合,采取多种医疗精准扶贫措施支持精准扶贫,以填补基层专业技术人才、提供优质服务、突出医改重点任务、攻克医疗薄弱环节为抓手,全面推进医改向纵深发展,让医改“红利”最大限度惠及群众,切实为全县开展精准扶贫提供有力的健康保障。

“先要解决人的问题,有了医疗人才我们的乡镇卫生机构才能发挥作用,我们的老百姓才能得到实惠。”关岭自治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局长卢启斌说。县委、县政府及时转变过去撒网式引才方式,明确专人对全县卫生系统人才进行分析,按照临床医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等进行分类。及时组建人才引进领导小组,分别深入到所需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学校,采取现场宣传、报名的方式,通过知识测试,从380多名报名者中择优引进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104名,全部安排到乡镇卫生院,平均每个乡镇卫生院增加了8人,最低的乡镇增加了5人,最高增加了15人,有效填补了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紧缺的现状。同时,还到贵阳医学院、遵义医学院等医学类院校现场引进专业紧缺型人才,变过去“守株待兔”引进人才为主动出击上门招揽,通过简化程序、直接面试的方式,引进39名麻醉学、临床医学等专业高校毕业生到县医院工作,有效弥补了专业紧缺人才的不足。

通过精准引进大批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才,有效缓解了基层人才供求不平衡的问题,逐步提升了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打破了过去部分基层卫生院无人开处方的局面。对引进的专业技术人才,及时安排好岗位,采取“1+X”模式,进行传帮带。对在基层工作满半年的专业技术人员,及时选派到市、县医院跟班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充分借助与青岛城阳区对口帮扶机遇,选派3名医务人员到青岛城阳区挂职锻炼。

同时,借助卫生、计生系统合并之机,充分整合资源,不断加强基层基础设施建设,对乡镇卫生院、村级卫生室进行改造,优化就医和工作环境。

抢抓发展机遇

实施精准脱贫

“‘十三五’期间最大的民生就是脱贫,如何强化县乡村医疗服务的短板,解决老百姓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难题,最主要的还是要让医疗服务机构可以派上用场,能有医疗人才充实到基础医疗机构,让群众减少就医成本,这是脱贫工作中医疗服务部门所做的重要工作。”关岭自治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韦锋说。

必须抓实人才引进,才能提供精准医疗服务。关岭自治县通过对现有人才的数量、专业和效益等进行全面摸底、综合分析、科学评判,结合当前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实际和群众对健康需求,从数量、专业、结构等对人才需求做出科学评估,做到有的放矢、因需引才,供求合拍、合理用才,真正让引来的人才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更好地提供精准医疗健康服务,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

精准医学发展范文第7篇

循证医学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医学界普遍通行,最重要的是强调对任何一种疾病、任何一个患者作出的医疗决策和治疗方案,都要以当前最好的、客观有效的临床科学研究证据为依据,结合临床医生个人专业技能和经验、患者的意愿和需求来制定,这样能让医生和患者形成诊治联盟,患者从中获得最好的治疗结果和最佳的生命质量,因此循证医学是让患者受益的创新医学。

没有循证医学治病只是大概

20世纪中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的进步,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下降,而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的疾病,比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显著增加,这些疾病原因复杂多样,如何更好的治疗这些疾病成为医学界最大的挑战。在这些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医学专家逐渐发现,以往的医学诊疗模式治病只能是一种“大概”治疗。比如,对高血压的治疗,根据当时的临床经验,应用利尿剂双氢克尿噻降低血压往往近期内可以收到很好的降压效果,因此双氢克尿噻成为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但是随着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出现,医学专家发现利用双氢克尿噻治疗高血压,患者的远期情况不但得不到改善,反而会提高冠心病、心肌梗死的病死率。

因此,一些有学识的医学专家逐渐认识到以往医学认为正确的治疗方法也许存在很大的偏差和错误,对患者以后的生存质量可能有害无益,所以必须对经验的治法进行重新审视,这种“大概”治疗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经验医学模式下的临床研究设计很不严谨,病例太少,在几个甚至几十个病例中进行实验得出的研究结果,对于大范围内体质、年龄、生活环境都不相同的人群来说,疗效出现了偏差;而且实验观察的时间比较短,只看到了近期的疗效,没看到长期用药后带来的不良后果;还有评价指标太单一,降压药只观察降低血压的疗效、降糖药只观察降低血糖的疗效,而忽视了该药对人体其他方面指标的影响,这些都使得临床研究得出的结论往往会存在一定的偏差。认识到当时临床诊疗模式的局限性以后,医学界开始探讨新的医学模式,这为循证医学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有了循证医学可实现精准治疗

精准医学发展范文第8篇

“工业经历了4.0的发展,现在正在处于信息、物理融合的智能时代。但是医学还远远落后于工业。如果我们把古代医学叫1.0,现代医学叫2.0,那么我们正在进入医学3.0的时代。” 一开场,汪建就描述了自己眼中的医学现状。

未来是什么?汪建指出,华大基因有全世界最大的基因组平台,华大基因要依靠基因技术帮助人们过“三大关”:一是要过出生缺陷关;二是要过肿瘤关;三是要过心脑血管疾病关。这三关过了,人就活到90岁了。

父母亲遗传给孩子就是基因。汪建以地中海贫血症为例,华大基因的诊断率是99.9%。另一个疾病是唐氏综合症,深圳每年要出生几十个这样的患儿,华大基因筛查了50万人,准确率是99.99%,避免了6000个家庭生出由唐氏综合症导致的先天愚型患儿。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肿瘤发病率和糖尿病发病率持续增高,心脑血管死亡率持续增高。但在美国,肿瘤的发病率开始降了。像乳腺癌是典型的遗传性疾病,美国影星安吉丽娜・朱莉的母亲和外婆都患有乳腺癌。安吉丽娜・朱莉通过基因检测发现她自己患乳腺癌的几率是87%,所以干脆她就切掉了。也就是说,乳腺癌是一个遗传因素清楚的疾病,可以进行早期预测,可防可治。

“我国癌症五年的治愈率是30%,而欧美国家都超过了66%。通过精准的基因检测方法和免疫学治疗,癌症五年存活率估计能到70%~80%。肿瘤在未来的三五年之内,应变成一个可以管理的慢性病了。” 汪建说。

汪建认为,健康产业将是一个超过十几万亿产值的产业,他呼吁大家永远地投身于健康、抗衰老这样的新兴产业,以科技作为指导,发展精准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