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整体保护;自然环境;莲花山

Abstract:Embarks from the historical culture whole protection idea, divides the near modern history culture protection development into the monomer to the block, the block to the cities, the historical culture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whole protects three times. Take“the Guangzhou Panyu area Lianhua history culture protectorate plan”as the example, the discussion history culture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whole protection idea and the method practice application.

Key words:historical culture;whole protection;natural environment;lianhua

中图分类号:C912.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2)-10-47(4)

引言

历史文化保护区,是指经国家有关部门、省、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并公布的文物古迹比较集中,能较完整地反映某一历史时期的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具有较高历史文化价值的街区、镇、村、建筑群等。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思路,大体经历了从文物古迹本身的“博物馆”式的保护、历史街区或地段的协调保护、历史城镇与周边地区自然环境的整体保护三个阶段。本文以广州市番禺区莲花山历史文化保护区规划为例,探讨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整体保护的理念与方法,认为自然环境与历史文化的整体保护理念可以为我国其他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提供新的思路。

1 历史文化整体保护的理念与方法

从历史文化整体保护的理念来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内容由文物建筑向历史地段、街区不断拓展,保护与城市规划开始走向结合;对历史环境越来越强调和保护范围的日益扩大:从单体到街区,由街区又扩大到城镇。又进而兼及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遗产区域(heritage area)”(李伟,2004)。由此可见,整体保护理念的形成分为三个阶段:单体到街区时期、街区到城镇时期、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的整体保护时期。

1.1 单体到街区时期

1933年,《雅典》提出保护“有历史价值的建筑和地区”,对“有历史价值的古建筑均应妥为保存,不可加以破坏”,强调对文物建筑的保护。1962年法国率先颁布了保护历史地段的《马尔罗法令》,又称《历史街区保护法令》。历史地段,尤其是历史街区的性质和文物建筑有所不同,保护的原则方法也起了相应的变化,意味着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涉及物质实体环境,还进一步包含了人文环境,使之同城市社会经济生活的关系更加紧密。1964年,《威尼斯》扩大了文物古迹的概念,提出保护“不仅包括单个建筑物,而且包括能够从中找出一种独特的文明,一种有意义的发展或一个历史事件见证的城市或乡村环境”。 从《雅典》到《威尼斯》,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完成了从文物建筑单体的保护到历史街区保护的过渡。

1.2 街区到城镇时期

1976年,《内罗毕建议》指出历史地段的保护包括“史前遗址,历史城镇,老城区,老村庄,老村落以及相似的古迹群”等广泛内容,维持历史或传统地区及环境,并使它们重新获得活力。扩展了历史地段的范围,提出了历史城镇的概念。从《威尼斯》到《内罗毕建议》,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完成了从历史街区的保护到历史城镇整体保护的转变。

1.3 历史文化与自然环境整体保护时期

1968年,“世界遗产保护”白宫会议,开始重视自然和文化保护相结合,呼吁保护世界的自然风景区和文化遗产,这是公开发表的官方关于文化和自然遗产合二为一的最早声音之一。1972年,《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正式把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一起作为具有普遍价值的遗产加以保护。1987年,《华盛顿》在总结《威尼斯》二十多年来各国环境保护的理论与实践经验基础上,确定了历史地段以及更大范围的历史城镇、城区的保护意义与作用、保护原则与方法等,提出“一切城市,社区,不论是长期逐渐发展起来的,还是有意创建的,都是历史上各种各样的社会的表现。所涉及的历史地区,不论大小,其中包括城市,城镇以及历史中心或居住区,及其自然、人工的环境”。在历史文化整体保护方面,我国起步较晚。2007年,国务院颁布《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提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应当整体保护,保持传统格局、历史风貌和空间尺度,不得改变与其相互依存的自然景观和环境”。明确了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环境的整体保护理念,为历史文化保护区的规划编制、实施管理提供了法定依据。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范文第2篇

由于现代经营活动客观存在着内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矛盾,而自然环境中的许多要素,如空气、水体、绿地、森林等又不能分割使用和等价交换。因此,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国家有权也有义务用收取环境保护费的方式,抑制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加强自然环境的再生机能和保证自然环境的良性循环。

环境保护费是指政府为了维护、治理和保护人类社会的自然环境而对有污染、损害、侵蚀环境行为的单位和个人所取的费用。

(来源:文章屋网 )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范文第3篇

 

自然环境是人类和生物界赖以生存和活动的场所。人类在不断认识、利用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得以繁衍生息。但同时,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也达到了惊人的程度。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资源枯竭、人炸、、物种快速的灭绝等,这一切都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拯救自然。拯救环境、拯救人类。已成为全球迫在眉睫的、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因此,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重新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就把保护环境定位一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进入21世纪后,保护自然环境与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必然选择,所以保护环境及时国策也是国情教育、素质教育。

 

一、 亲近自然的概念

 

“亲近自然”也就是接近自然,与自然亲和之意。亲近自然教育是老师通过课堂教学,幼儿实践活动,家园合力教育等方式,培养幼儿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情感。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亲和的关系,产生良好的行为的教育活动。

 

二、 “亲近自然” 的家庭教育目标与方式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但是家长不一定都是学教育的,因此幼儿园必须对家长的教育目标和教育方式给与必要的指导。

 

(一)亲近自然的家庭教育目标:

 

根据幼儿智能发育和幼儿求知求解饿实际情况,可按幼儿园环境教育的具体安排,要求家长协助幼儿园完成和巩固环境教育的培养目标。也可根据不同幼儿家庭实际情况多点发散,有所创新。

 

(二)亲近自然的家庭教育方式:

 

1、建议或鼓励家长利用晚餐后散步、双休日郊游和节假日旅游等机会,带孩子出去走走,亲近大自然,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光,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境界。

 

2、带孩子走进大自然,感受四季给大自然的花草、树木所带来的各种变化,欣赏着五彩缤纷的世界。在秋季去看看飘落的形状不一、颜色各异的树叶,家长可引发出孩子的动手欲望,指导孩子用落叶剪贴形态各异、姿态万千的人物、动物等,了解大自然的景物千变万化,感受大千世界的无限情趣。

 

3、正确对待身边发现的环境问题,积极参与爱护自然环境的活动,愿为保护自然环境出一份力。

 

(三、)指导家长“亲近自然”教育的方法:

 

1、幼儿教师根据幼儿园环境教育的进展和需求,不定期地召开家园会或利用网络资源,把幼儿园近期对幼儿环境教育的内容和进展情况告诉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的知识掌握情况,清楚孩子在家生活期间家长如何配合幼儿园的环境教育。组织家长一起讨论各种可行的活动方案,指导家长如何参与、引导幼儿亲近自然、体验自然(而不是单纯到自然环境中走一走)。使家长在配合教育时,事前有计划,行动有目标,事后有效果。即使在平时的生活细节中,也能随时给幼儿有益的指导。培养幼儿正确的环境意识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需要家园配合,随时随地和持之以恒。

 

2、实践的指导这是亲近自然活动中最重要的一环。只有亲身体验自然,才能从自然中吸取智慧和灵感,才能产生关爱自然的信念。家长带孩子亲近自然,感受自然,这远比课堂上教给他们关于自然的知识要重要得多。

 

幼儿园对家长的要求是家长不必对孩子提出的问题全知全会,但必须充分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孩子探知自然奥秘的积极性,并且与孩子一起讨论那些貌似幼稚的环境问题,也许在寻根究底的探讨求知过程中,还能让大人们的知识面得到提高。

 

3、在亲近自然活动中,孩子不仅能获得相当丰富的自然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在感受自然中积累知识经验。家长在带孩子出游时,要有意识地收集一些标本和资料,以形成孩子的“知识点”。家长在和孩子一起整理资料时,能引发孩子新的“求知欲望”,又会生成幼儿感兴趣的新的环境教育命题。

 

三、 指导家长“亲近自然”教育的步骤:

 

在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教育中,我们将目标分为以下3个层次:亲近自然教育,了解自然教育,保护自然教育。

 

(一)首先亲近大自然是环境教育的第一步。环境教育过程中须注重体验式教学,不仅要在课堂上重视体验式教学,同时还应让幼儿走出课堂,到大自然中去亲身感受环境的重要性,了解现实中的环境问题及其对策。幼儿园多为课堂教学,即使有带孩子去室外观察活动,也很难让幼儿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去活动。而家长带孩子亲近自然是一对一,甚至是二对一、三对一的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比较灵活、随意,受教育者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教育关注度”,教育效果当然是不言而喻的。

 

(二)了解自然并不是要熟记很多树、鸟和昆虫的名字。家长帮助孩子了解自然,应该是帮助孩子了解自然运作的法则,比如四季的运转、昆虫的生态习性以及自然界里事物之间的联系。最重要的是人与动物、植物和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性、让孩子了解自然万物内在的规律和互相依存的道理,和谐共存和可持续发展是环境教育的精髓所在。

 

(三)所有亲近自然、了解环境的教育行为都以保护自然环境为目标的。幼儿园对家长的指导也要归结到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在指导家长怎么做以后,要引导家长去观察、去总结孩子的环境意识和行为习惯.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天然环保;自然资源;土地;环境;文化;管理

[Abstract]: In people's increasing emphasis on environmental issues of today,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more and more become the focus of attention, howeve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focus mainly on land, natural gree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natural resources and other non-renewable resources, how t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o the promotion and development of project management organization method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management field, is a very meaningful topic.

[ Key words ]: natural environment; natural resources; land; environment; management culture;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生态自然环境保护的研究

1、背景及意义国内外有学者研究提出:在环境总体污染中与建筑行业有关的环境污染所占比例为35%,包括空气污染、光污染、电磁污染、水污染等,建筑行业对原生态自然环境的破坏逐渐加剧。建筑设计与施工必须深入到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考察、评估建筑能耗状况及其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建立全面能源观。近代以来,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大大提高,使得更多的天然自然转化为人化自然,人们在征服自然,利用自然取得巨大的成果。同时,对原生态自然资源环境的破坏也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目前全球存在的人与自然的问题: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生态问题相当突出。建筑行业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设计与施工对原生态自然环境保护的影响对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2、设计与施工的过程控制措施中要充分考虑资源节约和环保的特点,利用可持续发展的设计方法或技术,用“可持续”的眼光对传统的设计理念重新审视,并将这一理念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的各个环节,从总体上把握建筑工程项目的资源节约和原生态自然环境保护。特别要注重绿色建筑设计,在设计过程中,应融入绿色设计理念,把节约资源、合理利用资源、实现资源循环高效利用和改善环境,努力贯穿于工程项目设计之中。在设计过程中,应结合周边建筑及原生态自然环境的影响,并根据目前原生态自然环境特点,在优化原生态环境方面,应采取以下一些措施:实施封育营造工程,保护扩大森林资源;实施能源替代工程,在各项建设中采取节能、无污染方案: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环境美化,实现环境自身美感。因此,使建筑产品成为一个与原生态自然环境相和谐的绿色建筑。

3、施工过程中的控制做好新建项目周边原生态自然资源环境状况的调查,对于保护好原生态自然资源环境,节约资源,保持建筑与环境的和谐尤为重要。首先,根据调查情况,对在施工过程中可能造成环境破工序和内在因素进行分析,建立环境因素列表,并制定环境因素治理的规章、建筑设计与施工对原生态自然环境保护的研究报告。资源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遵守相关法律。应最大限度降低对周围环境的破坏和污染,保护周边的原生态自然环境。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和环境保护的目的。当施工地点在远离城镇时,社会监督更为薄弱,容易忽略对资源环境保护的要求,施工企业员工资源环境保护意识就更为重要。现在许多建筑企业取得了ISO9000系列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也可参照ISO14000系列的环境管理体系,建立标准化环境管理体制,并且可以将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统一起来协调统一制度。

二、可持续发展的工程项目管理的特点及含义

1、管理对象的广泛传统化意义中是工程项目本身,是通过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计划书、设计图纸、设计规范、实物模型等定义和说明的。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的对象不但包括项目本身,还包括项目所处的微观环境和中观环境,就是说作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者在进行管理的时候,要将与工程项目所有的外部元素及内部元素全部纳入考查和管理范围。

2、项目管理一般意义上是要实现项目的质量目标、经济目标、进度目标。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的目标则远远超出了这三个目标,它还要实现整个微观区域和中观区域的环境质量目标、经济效益的长期最大化,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管理组织对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需要参与方的全体紧密合作,任意一个环节的失误都会造成整个管理的失败。更可能影响到整个规划失去了原有的效果,给人类流失了一种欣欣映然的居住环境。管理方法的多样性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以及Internet的使用,现代的管理更加倾向于开放性、及时性、准确性,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作为一种工程管理方式同样如此,尤其是ERP、CRM等系统的应用。因此,可持续发展的项目管理实际上是将工程项目放在一个微观或中观的区域内,应用现代的生产技术,实现项目的成本、质量、进度和社会、经济的系统目标,从而解决项目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实现项目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范文第5篇

这三种环境都对于人类生存发展有各自不同的价值和意义。本篇则是论述原生自然环境的意义。

1原始风景定义和特征

具有原始风貌的自然景观是大自然按其规律演变形成的,其中没有遭到人类改造利用的景观。人类今天拥有的科学技术可以染指世界任何地区,所以能够存留下来的原始风景就显得极为难得。

在现代高科技时代,人迹罕至的原始自然景观并不是由于人类没有去开发,因而成为人类文明中的空白一块,而是含有巨大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它对于人类独特的价值正是它的“原始本色”。

人类起源以及后来几千年的进化过程都是在原始自然环境中的,现代人类社会的发展仍然需要原始自然环境作为重要资源。全面科学的认识原始自然的价值是在近百年逐渐成熟的。

2历史实践以及主要事件

19世纪是世界工业迅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地球上原始风貌地域大量被开发的时代。大城市的迅速扩展使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保护大自然的重要性。19世纪初叶德国自然地理学家洪堡(AlexanderVonHumboldt)就提出:必须建立自然纪念物保护地,以标志自然历史演变的沧桑过程。

19世纪中期,美国在西部开发过程中,被后人称为“哈得逊河风景画派”的艺术家,在落基山一带用激情的笔调表现了美国西部广袤壮丽又极其原始的风光,对印第安游牧生活进行了如诗般而又略带感伤情调的描绘。他们的绘画作品带回东部,震撼了参众两院的议员。1872年3月,美国蒙大拿州与怀俄明州交界处黄石公园(YellowStoneNationalPark)的建立,标志着人类对自然风景的认识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建立国家公园之初,也只是为了人们欣赏到它的自然原始风景,从中吸取精神的艺术享受。

美国是在一块新大陆上建起的国家,短暂的二百年国家历史和广袤无垠的土地使得它有条件建立具有原始风景的国家公园;与美国情况类似的国家还有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

1964年美国颁布了世界第一部“原始地保护法”(WildernessAct),鲜明地指出原始地对于人类生活质量有愈来愈重要的影响。美国新设的国家公园不仅是具有传统形式优美的山川,还有沙漠、沼泽、海滩、盆地等环境恶劣而有独特生态系统的地域。

美国国家公园内所保护的大自然原始景观,不同于中国的黄山、张家界等风景名胜中的自然风光。国家公园内的森林、河流、峡谷的“原始性”使人感到自己异常渺小和短暂。例如大峡谷公园(GrandCanyonNationalPark),峡谷底部激流奔腾,峡谷两侧峭壁由各种颜色代表不同地质年代的岩层叠成,显示着20亿年来的地层演变。还有塞廓亚公园(SequoiaNationalPark),保存着第四纪冰川灾难后遗留下来的北美红杉,树高都在百米之上,直径都在3m之上。这些苍茫的原始大森林,险恶的峡谷,以至荒凉的河滩,恐怖的沼泽、残存的土著村落,都有其保存的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它们是千姿百态的大自然整体中的不可缺少一景。它们一旦消失同样会使人感到大自然整体不平衡和不协调。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纪念黄石公园诞生一百周年之际,制定《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公约》,同年还宣布:将南极建成为国际公园(InternationalPark),在这里不得采矿、狩猎、办工业,世界各国共同协力保护地球上最后这片没有被人改造的原始风景。

遗产名录选择完全是真实可靠的,具有全球代表性价值。自然遗产主要是地质、古生物、自然地理等方面特殊的遗址。入选世界自然遗产的条件是:(1)地球进化史中主要阶段的著名代表者;(2)地质年代中,各阶段生物进化和人类及其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的著名代表者;(3)某些独特稀有或绝无仅有的自然环境,具有异常自然美地区。(4)濒危生物种类栖息所在地区。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范文第6篇

【摘要】本文首先对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提出了明确的反对观点,并从会计要素对其不可行性进行论述。其次提出了建设自然环境利润表的设想,对其相关概念和报表项目的编制方法作出了描述,并将其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进行了比较。

【关键词】环境保护 环境成本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一、引言

目前,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日趋严重。为了兼顾经济和环境的共同发展,国内外的有关学者提出了“环境会计”的概念。在此基础上,为了能更好的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在“十”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的《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试点方案》,要求从经济与会计核算加强对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监督和控制。

然而,我国学者对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探讨多集中在自然资源资产表方面,但对自然资源负债表中项目尚未有统一意见,资产表与负债表间更难以建立起统一的联系。笔者认为建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并不具有实际上的可行性。为了能够使会计报表更加实际、全面地反映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利用程度,笔者引入了环境成本的概念,并进一步提出了建立自然环境利润表的设想。

二、文献综述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国家国土资源部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定义为:就是要以资产核算账户的形式,对全国或一个地区主要自然资源资产的存量及增减变化进行分类核算。其作用概述为,客观地评估当期自然资源资产实物量和价值量的变化,并全面反映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环境代价和生态效益,从而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政府生态环境绩效评估考核、生态环境补偿等提供重要支撑。同时,也以此作为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重要依据,有利于形成生态文明建设的倒逼机制,破除和扭转唯GDP的发展模式。

三、对自然资源负债表不可行性的初步探讨

(一)不符合传统的负债要素概念

传统的负债要素的特征有: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能够以货币进行可靠计量;某一时点上由企业承担的现实义务。

在法律体系中,环境并不能被确定为法人,而绝大多数的自然资源的所有者是国家,国家不是环境破坏行为的发出者,因而也不能被确定为环境债务的承担者,因而未能被确认成债权债务关系。

(二)不满足传统会计等式条件

传统的会计等式是指: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要满足这一等式的确认,就要能实现“以资抵债”的条件,即用全部的资产偿还掉全部的债务后,所剩的余值作为企业所有者的经济利益。而要用自然资源资产来偿还自然资源负债,例如用海洋生物资源偿还煤炭采掘所带来的环境负债,显然是不可能的。绝大多数自然资源资产的流动性都偏低或难以计量,无法被灵活应用于会计等式。并且,在自然资源负债都难以定义的情况下,“所有者”的权益更无从确认。

四、对建立自然环境利润表的设想

(一)对自然环境利润表中“收入”要素的界定

有观点认为,通过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企业和政府可以获得相应的收益,例如良好的企业形象与知名度、居民身体素质的提高以及潜在的低自然灾害率、低疾病爆发率等。但笔者认为,环境收入具有明显的社会正效应,强求其以货币价值计量可能导致与实际情况难以相符。同时投入的环境成本与环境收入的产出,受到地域与时间等多方影响,并不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因此,在本文中,收入要素仅指企业所获得的实际的经济收入。

(二)对自然环境利润表的定义

自然环境利润表是在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对传统利润表改良后的成果。其着重于反映随着企业经济活动而发生的对环境保护、修复而发生的各项成本。在此基础上所反映出的利润,不再是简单的营业利润,而是在合理地改造自然前提下所取得的可变资本资本的增值额,也即是为了全人类的长远发展而取得的福利。

(三)对编制自然资源利润表项目的思考

首先利润表中的收入仅指营业收入,在此不作赘述。

而成本要素应划分为营业成本与环境成本两大类。营业成本即传统的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两大项目。而按照为保护环境而发生各项成本的不同作用,可将环境成本分类为:环境修复成本,其是指为了将已经破坏的环境恢复到某一时点水平或周围未污染环境的大致水平所要发生的成本;环境维护成本,这类环境成本是随着企业的经济活动而同时产生的,用以减少或者阻止对环境的破坏所发生的成本,例如企业为减少废料残渣的毒性和排放量所要发生的支出;环境预防成本。这类环境成本发生在环境破坏之前,是企业主动发出的支出项目,是指为了防止现有的良好生态环境不被破坏,所发生的检测、监督、有计划的改良改造等项目的支出。

环境的修复成本大多与预期将发生的环境工程直接相关,因此应当以其未来支付价格折现后的现值确认,并分期纳入当期成本。而环境预防成本与环境维护成本可以以历史成本入账。

五、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和环境利润表的比较与思考

综合以上分析。两者具有以下不同:其一,在概念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侧重于确认资源的存量和以及环境的破坏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自然资源和全局环境的关联性,并且仅从自然资源角度考虑环境的破坏程度是片面的,或将违背其设计的初衷,而自然环境利润表以一定地域内的全部环境为主体,着重确认企业经济活动对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能更好地实现保护环境和合理利用资源的目的;其二,在适用范围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仅适用于第一产业和以采掘业为主的第二产业,而自然环境利润表能将绝大多数企业和单位的经济行为都纳入到考量范围,其适用范围更广。

参考文献:

[1]吉琳.环境会计在制药企业中的应用[D].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2015.

[2]唐琪.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环境会计报告研究[D].厦门大学,2014.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范文第7篇

随着现代环境问题的越来越凸显出来,对其进行保护的工作也是越来越复杂,我们要找到环境科学最基本的研究对象。在我看来应该是以人类的活动为中心,用生态学的观点来研究各生态系统中众多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的规律,并且依靠对这种规律的正确认识、建立、恢复和保持一定的生态平衡。

想要更加明确地了解环境科学所研究的基本问题,就要清楚地认识生态学是什么。生态学不是孤立地研究环境,也不是孤立地研究生物的有机体,而是对外界环境和众多生物有机体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关系和相互制约的关系进行一定的分析和研究。因此,保护环境工作中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治理污染环境的理论基础就是生态学了。应用生态学的观点就在于研究环境和人类之间的辩证关系,目的就是为了掌握其发展规律揭示其实质问题,从而有效地处理之间的关系,起到保护自然环境,科学合理地利用开发自然资源以很好地促进生态系统平衡。

生态系统和生态平衡在一定空间内的生物与生物所处环境之间,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动态平衡统一体就成为生态系统。不难看出,时间性、隐稳性、流动性和空间性就是生态系统的四个特点。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结构功能相对稳定,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在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无生命物质之间在较长时间内处于动态平衡状态,这种状态就是生态平衡。对于任何一个生态系统中的众多构成成员无时无刻不在运动,可以说是没有绝对静止的状态。环境对于被破坏和被污染的承受能力是有限的。同时,生态系统自身的趋温稳性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达到了一定的程度,这个程度已经超出了生态平衡自我调节的承受能力时,生态系统就很难长期地恢复到平衡状态,乃至很难恢复。

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的关系,我国东北以红松林为主的混交林森林生态系统中, 成功地推广了采育择伐方式, 保护了森林资源, 提高了采伐量, 加快了轮伐期, 保证了青山常在永续利用。至于利用人工饲放天敌以消灭农、林生态系统中的害虫,避免农药污染;建立人工海水、淡水生态系养殖珍珠蚌、海马、水貂等珍贵产品;人工种植防风固沙林以消除风砂为害,城市植树造林种草以吸收大气毒物尘埃、噪音, 净化空气等等,无不是人类应用生态学知识于环境,定向改变环境以适应人类生产与生活的需要而有意识地打破原来自然平衡,建立新的生态平衡。

对自然环境的保护范文第8篇

体育是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存在于文化环境之中。体育的发展对环境产生影响,与此同时环境又牵制着体育发展的和运行。所以,我们不仅要发掘体育的潜力,还应当利用优越的环境促进环境的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发展。

1.1体育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意义

自然环境是指直接的影响人类生活具体的条件,其中包括地理位置、空间、地貌、气候、地形等。生态环境是发展体育运动的项目、内容和规模的决定因素,体育运动的兴起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开发,从而使体育运动影响了地理面貌和人文地理面貌发生变化。生态环境为人们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空间条件,良好的生态环境促进户外运动的发展。[4]要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就要做到在体育运动的运行和发展中,不仅要求使体育娱乐活动的开展同周围的生态环境相适应,而且还有要杜绝急功近利的思想破坏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

1.2体育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意义

社会环境指的是文化氛围、社会舆论、社会现象、社会政治和社会经济,以及人口环境等等。体育运动是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文化,它不仅能给人们带来健康的体魄,而且能够锻炼人的身心。良好的文化氛围可以培植多种运动项目,造就多种体育人才。[5]

2.当前体育与环境健康不和谐的表现

2.1体育与自然环境健康不和谐的表现

自然环境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其中存在着许多功能对人体健康有利的因素。但是,由于地理地质因素,某些地区的水、土壤和食物中某些元素含量过多或者不足,可导致化学性地方病的发生。此外,由于人类生产、生活和社会交往活动,可使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并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

2.2体育与社会环境不和谐的表现

社会是个庞大系统,与众多社会成分按不定期规律和程序结合成社会有机体。他是人类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加工和改造的自然物质、创造的物质资源、积累的物质文化等形成的紧密的社会关系,并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而不断发展。随着医学模式、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已明确的认识到健康不仅与自然环境有关,而且也受社会的影响和制约。人口的数量与质量与健康的水平息息相关。人口增长过快必然造成儿童及老年人口比例加重。由于年龄的特征和他们健康上的特殊问题,将会造成社会保险工作的负担加重。[5]

3.促进体育与环境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议

3.1建立体育运动观念,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现代社会中,由于电气、机械化、自动化已经渗入人们的工作环境和家庭,休时光和娱乐方式已经被电子游戏机、电脑、电视、网上时候所占据,人们普遍缺乏运动。随着现代文化程度的提高,缺乏体力劳动和体育运动的想象会更加严重。所以,想要健康、精力充沛地生活和工作,想要推迟衰老,延长寿命,想要充分享受生命。

3.2减少体育设施对环境的影响

体育活动、设施和赛事的安排必须保证对保护区域、农村环境、文化遗产和自然资源的整体保护。在经过深入研究分析,对运动、环境、健康、三者协调发展提出建议。要想运动、环境、健康三者协调发展,首先应该从环境入手。只有当我们生活在健康的环境里进行运动,才能获得理想的运动效果。

3.3降低人为因素对自然环境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