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第1篇

中国亦或者西方国家,其独特的人文精神都蕴藏于文化底蕴中。但有人认为中国的文化可以说是具有人文色彩的文化,与西方及印度、阿拉伯等具有浓烈宗教性质的文化不同。而从古到今的城市规划理论演变中,正是由于文化传统中独特的人文特性的渗透,形成了具有不同文化风情的城市。

我国历史源远流长、文化绚烂,城市化脚步的加快,使得这些几乎消失殆尽,城市文化文脉的兴起成为首要的任务,但是如何来兴起城市的文化确是值得深入探讨的。中国城市理论的发展可以归结到公元前21世纪,但如今的发展已经将其思想摒弃一旁,城市文化渐渐丢失。西方的城市规划虽然起步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但其发展脱离不了文化革新进步,并且在历史进程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伴随着国际间相互交流的扩大,使中国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即能保持本土传统文化,又能面向世界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文化是我国现阶段首要目标

1人文传统在中国规划理论的体现

1.1“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渗透

中国古代对“自然”是没有认识的,今天我们所说的“自然”指的其实是古代的“天”对应的是“人”。强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天的关系。即“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它追寻事物的本质都是互相联系的,让自己与天道归一。

《老子》说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其中心思想就是说明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不可分割、相互融合、相互协调的。“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城市规划非常注重对自然界的尊重与维护,例如明清北京城,强调中心轴线,对称严谨,北放地坛,南置天坛,日月两坛东西分列,与天地呼应。规划透射出了当时统治者及哲学家对“天人合一”的向往与追求。又如唐长安城,里坊制布局,108坊沿中轴线对称布置、呈棋盘式布局。

1.2 儒家礼教思想的影响

《周礼・考工记》记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可以看出儒家思想下的城市其实是君权制的体现,这一思想在我国历代都城中运用的也十分明显。

运用这一思想建造的城市有:明清北京城及隋唐长安城。在这些城市的布局上,都由一条中心道路做为城市的中轴线,体现了封建儒家理论的“居中不偏”、“不正不威”的观点。认为君权皇权是至高无上的,用建筑语境加以渲染。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广泛应用的中轴线、对称的形式,是两种思想的寄托与体现。

1.3 墨家防御思想对城市理论的主导

墨子说过:“天下从事者,不可以无法仪;无法仪而其事能成者,无有也……故百工从事,皆有法所度。”所谓法仪就是法度,准则为各行业所制定的法度。法仪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备受重视的治国之根本,人的行为准则依附于日常法度的确立,封建礼数的约束很小。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制度下,城市制度就是规范人与空间的基本关系的规定与原则的体现

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城市的布局、选址多以防御型为主,这种思想在战国时期应运而生,实际上是人们追求安全的满足。

1.4 道家风水思想的渗透

《管子・乘马》中记载:“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种理论便是道家思想的起源。

管子的这一理论打破的封建礼教的束缚,引导城市向可持续发展迈进。同时强调了城市的主体人改造利用自然的能动性。

汉代长安的建设成为这一思想的代表,汉长安不规则的布局形式,也没有中心轴线。同时,其封建等级制度也十分模糊,规划中宫殿与居民区互相渗透穿插。为其以后的繁荣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1.5 宗教思想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东汉时期传入中国的佛教和春秋时期创建的道教在南北朝得到了繁荣发展,并影响着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大量的宗庙和道观在城市涌现,城市的出现了石窟。城市的空间布局强调整体环境观念,强调城市自然和人工的整体和谐,强调城市的信仰和文化功能。

2人文传统在西方规划的体现

2.1 民主文化影响下的城市规划理论

在古代西方,公元前500年古希腊城邦时期提出的希波丹姆模式是最有代表意义的。城市布局形式为方格网的道路肌理,区别于中国的是,以广场做为城市的中心。反映了古希腊时期关注人居活动的人文情怀。西方后来的规划中都有这种思想的渗透,可以说,广场之于西方城市规划,有着很重的地位。

2.2 防御思想主导下的城市规划建设

时间慢慢变化,西方各国统治者欲望膨胀,各国版图逐渐扩张。罗马几乎征服了整个地中海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营寨城大量建在了被征服地区,其平面为长方形或方形,中间街道为十字,中心广场多为露天剧场或斗兽场。古罗马的营寨规划思想体现了军事控制的影响,体现统治者宣扬君权的思想。

2.3 文艺复兴影响下的城市规划建设

公元 14 至 16 世纪的文艺复兴影响了整个西方的文化。期间资本主义开始发出萌芽。艺术创作空前高涨,意大利的圣马可广场为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其将不同体量和风格的建筑与场地很好的融合,形成高度的建筑艺术水平。

2.4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文艺复兴运动下的城市建设还停留在建筑学的角度,城市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并非单体建筑的改造扩建与美学的追求就能解决的问题。与城市的实际规划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19 世纪末,深受空想社会主义影响的霍华德写出了《明天的田园城市》。

在书中,霍华德提出了建设田园城市并给予了理论论证,就是著名的三中磁力图解,简练的阐述了城市规划总体目标,城市和乡村的有利不利因素是互相穿插交织的。他提出“城乡磁体”学说(图一),认为设计者应当结合城乡的优点,是城市像磁铁那样互相吸引。这就是“田园城市”。

图一田园城市全貌

中心城市相对略大,建议为 58000 人,其他田园城市围绕中心而建为 32000 人,他用一幅简图表达了城乡结合的规划思想。

图二城乡结合的城市

在这副图中主要体现了他对于城市功能分区的重视。同时,十分关注城市绿化。

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是把城市作为主体研究的开端,他对诸如城市经济、绿化、人口密度等问题都提出了见解,对各种城市问题也相应提出解决办法。

中国从古到今的城市规划中渗透着传统文化,其所推崇的自然思想理论具有生态思想的理念。但是那种一味的追求顺应天是迷信的,限制了人们的世界观。加上封建君主制度中央集权的影响,人们忽略了城市规划的分析和总结,只按部就班的遵循传统,使得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更像是经验主义的产物。缺乏创新,这是落后于西方近代城市规划理论的重要原因。

西方的文化发展过程与城市规划理论同步发展,从最初的城市问题发展到宣扬人文精神的重塑。从城市的关怀提升到对人的关怀。此外,西方规划理论也与其方法论的实践同步。所以,西方的城市规划理论是比较完整的系统的。其指导的城市建设越来越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中国近代城市规划文化研究.学位论文.武汉理工大学.2008.作者:郭建

(2)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影响.学术期刊《规划师》.2002年5期.作者:李轶华.

(3)浅析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文化与特色.学术期刊《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1期.作者:张健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第2篇

城市规划的好坏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但是什么样的城市才叫规划的好呢,谁去评判一个城市的好坏呢? 好的规划中体现一种人本主义思想, 所以本文探讨城市规划中的人文要素。主要通过城市规划与人文精神、城市规划与人文关怀、城市规划与人文社区、城市规划与人本主义四个方面阐述了城市规划的人文要素从而告诉人们城市规划与人文要素之间的关系。一个城市没有了文化,就必然会失去其独特性和传承性,也只能被“淹没”,注重人文要素对于加强城市特色十分重要。

关键词:城市规划、人文关怀、人本主义、以人为本

前言:

城市规划的好坏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但是什么样的城市才叫规划的好呢,谁去评判一个城市的好坏呢? 城市是为人们生活, 工作提供服务的, 所以城市规划的好坏应由城市居民去评判, 但是城市居民的评判标准是什么呢? 如何才能在市民心中得到应有的分数呢, 我们必须将居民的需要放在第一位, 处处为居民着想, 要想做到这一点很难, 必须要求规划者们去体现一种人文关怀。规划中体现一种人本主义思想, 所以我们有必要去探讨一下城市规划中的人文要素。人文因素,是城市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城市空间秩序的最主要因素。

正文:

人的发展和城市的发展是城市化过程中的最重要的问题。面向21世纪的中国,决定人和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就是以科技为先导的世界历史的出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这两大问题必然汇聚到“主体的人”这个焦点问题上。城市规划作为人与空间的作用手段,应该为人的自由、全面和充分的发展创造条件。这是城市发展的时代要求,也是城市规划学科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人的发展必然。

当今中国的城市建设形势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未曾遇见的,一方面,城市有了极大的变化发展的动因和契机。另一方面,思想尚未经过清晰的沉思,在缺乏理论武装的状况下,就要迅速投入急遽的变革洪流之中,城市化缺乏理想的模式。而所谓的全球化,既为中国建筑和现代化注入了新生力量,带来了新的设计思想、设计方法和建筑技术,也影响淡化了中国建筑和东方文化的主体意识,由此而引发了城市空间和形态的趋同。

在这样的形势下,建筑方面表现为城市空间的趋同和建筑文化的国际化。无论是北京、上海、南京,还是杭州,许多城市的很大部分都失去了个性,相似于某些世界级发达城市的一些片段。城市空间与城市建筑的趋同性与无个性化,城市中人文因素和历史建筑的消失已经成为当代中国城市的一个核心问题。

一个城市的成功当然取决于很多因素,而人文因素在其中的重要作用,使得世界上许多城市当局和城市发展机构正越来越多地运用人文相关因素作为城市设计中提升城市形象或城市复兴的手段。这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更显得至关重要。

城市规划中的人文因素表现在人文精神、人本主义、人文社区、人文关怀等诸多方面。

城市规划与人文精神

城市规划的人文精神是在1933 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中提出的, 里面提出的城市功能分区原则影响了现代城市规划将近半个世纪。它刻板地分区肢解了城市的有机结构, 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多方面联系, 破坏了城市的地方特性, 其结果是使城市形态单调、布局混乱、建筑雷同. 尤其是功利主义的影响, 城市空间因最大限度的商业性开发, 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 污水、废气、噪声、交通事故等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城市在抛弃了人文精神的同时, 便从“文明中最伟大的创造”变成了“文明中最大的破坏”, 也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

20 世纪60 年代, 重新关注城市的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 城市规划中的人文理念开始复苏。与此同时, 国际规划、建筑界人士开展了“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研究, 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城市人民”。这表明, 城市人文精神将得到完全意义上的复兴与再生,人文因素将是21 世纪城市文明的灵魂。

人文因素在中国的造城运动中是历史悠久的。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就是中国城市运动中的代表作之一, 彰显出皇权的气势和霸气。现代的城市建设也需要这种对人文精神的关注, 在继承与发扬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为城市打造一种文化的底蕴。

城市规划与人文关怀

我们知道, 城市规划应当“以人为本”, 注重人文关怀, 这就涉及到一个哲学的指导思想, 正因为如此, 我们在规划城市的时候就应当注意整体的布局、局部的表现、景色的和谐、绿化的维护、物业的管理等等。

市民之间的交流也很重要, 因为在交流过程之中市民的素质会有所提高, 增加了市民的知识含量, 开阔了市民的眼界, 所以增强市民之间的交流是从根本上体现人文关怀, 这一点也越来越多的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 目前, 各大城市都有一些公共的设施, 公园也已不要再是高墙林立了!这其中上海做得就很有代表性。

地方性文化的表现也是体现人文关怀的一个表现之处,例如在人们印象之

中, 一提到拉萨, 人们就会想到布达拉宫, 想到喇嘛。

城市规划与人文社区

由于人们最放松最舒适的时刻一般都是在自己的家里,因此社区的要求应该十分苛刻的。城市的物业管理是城市的装扮者, 所以加强物业管理人员的教育, 增强物业管理人员的素质尤为重要, 因为物业管理以致使居民不满意的地方, 这主要因为物业管理人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的问题。目前我们的国家正在倡导建立人文社区, 作为物业管理人员, 提高个人修养是建立人文社区的基础力量。建立人文社区还要靠居民, 所以物业管理也不仅仅是物业公司的问题, 也是居民的问题, 居民必须提高自己的觉悟, 能够爱护社区大环境。保护自己的居住环境的清洁。为建立人文社区奠定好群众基础, 保证自己的同时去引导他人, 建立良好的社区环境。

城市规划与人本主义

人本主义,通常指人本学唯物主义, 是一种把人生物化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学说, 这种学说对很多学科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并已经成为城市规划的主流思想之一。以人为本的直接解释是以人为“根本”, 人本主义虽然不能等同于以人为本, 但是在思想上可谓异曲同工, 他们分别强调了人在社会中的作用, 在最近几年编制的规划, 从文本和说明书中几乎毫不例外能找到“以人为本”四个字。

目前的城市规划理论几乎全部来源于人本主义规划思想, 特别是西方人本主义规划思想, 更进一步的说来源于西方近代的空想社会主义者, 所以人本主义规划思想为现在城市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

城市规划要求我们这个过程之中不能以个人的喜好来左右着城市规划, 要有海纳百川的精神, 集大家的思路于一身, 并且还考虑一下市民的感受, 因为最后决定权还在市民的手中, 在进行一项工程之前最好做一次民意调查, 把方案及建成后的成效以及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告诉给市民, 看一下市民的支持率到底怎么样, 最后再决定是否实施这项工程, 还有, 要有团队精神, 面对一项工程我们要和众多的规划师们一起来讨论, 大家拿出几个切实可行的方案, 然后再优中选优。

目前,城市规划越来越考虑人的行为,“以人为本”、“人本主义”的字样在各种规划法规和项目书中都能见到。但是这些落在书面上的内容,并没有什么具体措施,而且我国很多规划师只是顺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去谈城市规划与人本主义,很少有人真正去探讨城市规划与人本主义究竟存在着什么关系。

城市规划过程中的人文问题还有很多, 但是无论有多少, 我们的规划者必须心中装着民众, 将民众的利益放在首位, 让城市规划处处有人文要素的存在, 处处闪耀的人性的光辉。

结语:

面临席卷而来的‘强势’文化,处于‘劣势’的地域文化如果缺乏内在的活力,没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不自觉地保护与发展,就会显得被动,有可能丧失自我的创造力与竞争力,淹没在世界‘文化趋同’的大潮中。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了文化,就必然会失去其独特性和传承性,也只能被“淹没”了。

伊利尔・沙里宁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民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刘易斯・芒福德也说:“城市是文化的容器。”在城市这个容器中,各种文化在其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同时也不断地发生“变化”,进行着融合、异化、蜕变、创新。

参考文献:

《城市规划过程中人文要素的研究》――张传亮

《城市设计中人文因素的重要性》――董依

《城市规划与人的主体论》――李阎魁

《让人本主义在现代城市规划中闪光》――王中

《城市设计与人文关怀》――徐进刚、马永莉

《人本规划体系的建构及意义》――李阎魁

《城市设计中的以人为本》――马 力、田大方、李智博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生态思想;天人合一;风水思想

收稿日期:2012-01-16

作者简介:荣 南(1992―),女,回族,湖北宜昌人,南京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学生。

中图分类号:TU9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2-0003-03

1 古代城市规划中的生态思想基础

“中国的传统是整体论的人文主义的,不允许科学同理论力学和美学分离,理性不应与善和美分离”。文化价值体系是一个惰性很强的系统,要改变它往往需要借助传统的力量。

中国地大物博,文化博大精深,在中国上下两千年的澎湃历史长河中,人类任何历史现象都是在特定的文化领域内形成的。人类于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哲学思想、社会伦理、道德准则、行为规范、民间风俗等文化现象更是引发各种社会历史现象的决定性因素。而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作为古代中国的一种重要历史现象,也自然地与中国传统文化现象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1 森严的等级制度与规整的城市规划

等级制度一直深深的渗透在我国封建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在把礼看作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最高指导思想的同时,也非常的讲究尊卑,“礼制尊,统于一”,用礼来“以统百官,以偕万民”,极力主张“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封建名分与等级观念,十分重视“三纲五常”的社会道德及宗教伦理观念的作用。在古代中国,礼节无处不在,无时不存,衣食住行均有着严格的等级规定。《周礼•考工记》明文规定了古都规划布局的理论与模式:“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国都城市为正方形,长宽各九里,每边三座城门,经纬各九条街道,左边建祖庙,右边有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和政府办公的地方,后面是交易的市场。这样一个堂堂正正、四四方方,纵横如棋盘的城市,正是中国古都王权礼制的标准模式,其形态和格调一直沿用到明清。

1.2 古代城市规划中生态理论的初步实践

(1)中国古代城市选址在山水交会处,使城市天然地具备自然山水要素,从而极其便利地形成浑然一体的“山水城”。且城市规模与山水聚结相吻合,具有科学合理的环境容量。城市形态与山水要素相互渗透、紧密配合,并赋予象征性。城市布局结构与山水要素相均衡与统一。城市空间组织与外部自然山水空间同构,共同营造一种围合重重、内敛向心的封闭空间。城市景观从自然山水之中取得佳妙的背景、衬托、层次、轮廓以及借景、对景,从而与自然山水建立呼应关系,突破其有限空间的限定。

(2)人地关系的确立。人地关系就是人们关于人类及其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的认识,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利用地理的基本思想,很早就被人们所注意,早在先秦著作《礼记•王制篇》中,就提出了“广谷大川异质,民生其间异俗”的带有地理环境决定论的思想。而在《孟子•公孙丑下》中,则表现有“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人定胜天的思想。到明代晚期,王士性阐述了对人地关系理论更深刻的理解,在他的思想中,蕴含了地理环境对文化影响的两种机制,即地理-经济-文化的间接影响机制和地利-文化的直接影响机制。

从古都长安、洛阳、北京等都城选址布局来看,基本上都位于河流冲积平原上,都城与山地之间广阔的山前台地均为皇家园林分布地带。在城市选址与布局中把最具有优势的土地作为园林用地,既能满足生活需要,又能保护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体现生态城市规划思想。且皇家园林与私家园林在城市内的分布多数同城市水系密切联系在一起,常与城市河道疏浚、防洪、供水相结合,形成了具有山水环境的城市,使山与水网融入城市结构中,形成一种有机的城市肌理。比如隋唐洛阳多数私园均沿城市河道分布,在江南水乡古镇,河道是城市的命脉,因河居住,因河设街,因河成巷,“河道贯成像,水巷通家门”,山水环境与城市景观在整体设计中一体化,提高了城市的审美价值和生活价值。

2 古代城市规划中的指导思想

近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又焕发出生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与西方文化的比较,以及对西方近代天人关系论批判和反思的结果。

2.1 “天人合一”的整体性哲学思想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最具代表性的生态哲学思想,也是东方整体性思维的重要来源,它是中国古人看待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态度。从“天人合一”思想出发,中国传统价值观追求的价值取向和伦理目标是“整体至上主义”。

在1999年国际建协就通过《北京》指出:“千百年来,整体思维一直是东方传统哲学的精华。今天它已经成为人类共同的思想财富,成为地球村的福音,是我们处理盘根错节的现实问题的指针。”

“天人合一”思想具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其一,人与自然是统一体,认识自然的一部分。如《周易》将天、地与人并称三才,认为自然界是一个大天地,认识一个小天地。《史记•乐书》中叶指出“天地一大生命,人身一个小天地”。借天例人,推天道以明人事,这就是“天人一理”。其二,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不应与自然为敌。

“天人合一”是中国关于人与自然的理想状态,是对它们矛盾的克服,只有”和“才是人与天地关系的最高境界”。和“是和谐,它不是僵死的一致而是包含了差异的同一。儒家、道家和禅宗构成了中国思想的主体,对此目前已无可争辩。儒家的道是社会性的,道家的道是自然性的,禅宗的道是心灵性的,但道的自然性在中国思想中是主导性的,“天地君亲师”的顺序就表明了自然对人类的优先论。人和自然始终保持了一种不可分离的关系:“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论的新生,就中国文化自身而言,则是其自省和自我批判后的理性选择。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看,“天人合一”是一种科学的、理性的世界观。钱穆认为,“'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文化对人类最大的贡献。”

2.2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天人合一”思想的核心就是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思想在我国古代的城市规划与建设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首先就是对城市选址的影响。《管子•乘马》中就说:“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总之,城市选址要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生态环境要适宜人类居住与生活。其次就是对城市规模的影响。古代城市规划一般会根据不同等级城市所处的地理环境对其规模进行界定,体现了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生态规划理念。如《周礼•考工记》将城邑分成三个等级,即“王城,城邑,采邑”。

包括中国传统的建筑,讲究天圆地方,就是对这一哲学思想的特殊注解。最早可追溯到6 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村落形成圆形,房屋大门朝向中心广场,就是对众星伴月的认同和模仿。近到明清时期,天坛和地坛也是遵循天圆地方原则修建的。天坛是圆形,圆丘的层数、台面的直径、四周的栏板,都是单数,即阳数,以象征天为阳。地坛是方形,四面台阶各八级,都是偶数,即阴数,以象征地为阴。

在这一种哲学思想的指导下,古代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对自然界的尊重和维护,如明清时期的北京城,严格按照星宿布局,中轴线明显,结构对称严谨,南立天坛、北置地坛,日坛、月坛分列东西。规划强调群体意识,成为“星辰之都”。规划强调群体意识,呈现出完整性和协调性,透射出当时政治家、思想家和宗教哲学家对一种“天人合一”境界的追求,体现了“天道、地道、人道”及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关系。

2.3 “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价值

“天人合一”思想,相对于当今科学而言,它是一种科学的、理性的世界观,实质上是一种生态系统的思想。中国学者季羡林说“这种思想是有别于西方分析模式的东方综合的思维模式的具体表现,它关系到人类的发展前途。”

当今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思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及“自然、区域、高效、和谐、人本”等生态城市建设的本质,其思想内涵与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不谋而合的。当前城市规划界所推崇和追求的可持续发展观也可以从这里找到思想的滥觞。

3 古代城市规划中的风水思想

城市生态学的思想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人居环境的风水学说。中国传统的山水文化精神和天人合一的哲学理想曾经在中国古代城市营建中得到充分体现,而在这些实践的背后,风水学说的具体指导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3.1 风水思想的概括

风水学说同以阴阳五行、脏象温病、气脉经络诸说为主体的中医一样,具有浓重的传统文化色彩,它是以传统哲学的阴阳五行为基础,柔和了地理学、气象学、景观学、生态学、城市建筑学、心理学以及社会伦理道德的内容,将山水文化与人类聚居地的选址营建融为一体的学说。它融逻辑与非逻辑,理性与非理性于一体,蕴含了中国传统之中的山水情愫和身后的山水文化积淀,在浓重的迷信色彩下闪耀着哲学的智慧与艺术的光辉。

摒弃风水的迷信色彩后,风水理论呈现给我们的是天人合一的人居理想和以生气为核心的技术路线,其中蕴含的合理内核和大量罗列的科学事实,以及笼罩在迷信色彩下的各种神秘现象,涉及到自然、人文等诸多方面,值得现代城市科学予以重视和研究。

风水是人类环境的客观存在,即天、地、…山川、土木等自然景现。选择风水的学问就是风水学,风水学是传统文化中的一门学科,实际上就是地球物理学、水文地质学,宁宙星体学、气象学、环境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它起源于人类早期的择地定居,形成于汉晋之际,成熟于唐宋,完善于明清。

3.2 风水思想中的生态要素

历史上很多有名的城市,均是经过慎重考虑而后定的。如北京城形胜为“北枕居庸,南襟河洛,右拥太行,左环沧海”,山川环卫,气候宜人,是“王者不得不可为王之地”(杜牧语),所以早在战国时燕在此设邑。后有辽燕京、金中都、元大都、明清北京,至今仍为首都。可见其选址的科学性。

在风水看来,“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得法,终不全吉”(《阳宅全书》)。理想的城市环境应该是有山有水、背山面水或山环水抱;如果山、水要素缺一,即使城市内部布局形态再好,亦徒具吉形而无真意。其实,有山有水的地段,便于植树造林、美化环境、调节气候,形成宜人的生态循环;此外,山水交会意味着阴阳(山阴水阳),刚柔(山刚水柔)、动静(水动山静)的对比与统一、相成与相生,符合“山得水而活,水得山而媚”的我国古代山水审美观念。因此,有山有水遂成为我国古代山水城市选址的必要条件,而古代山水城市亦必巧妙地嵌合于自然山水之中,形成城与山水、人与自然两情相依的最佳境地。

在古代中国,风水术作为一种山水文化观念,它直接地指导了我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形成了众多独具一格的古代山水城市。现在适时地探讨和总结风水及其指导之下的古代山水城市规划思想,既有利于我们继承优秀的历史文脉,完善地保存与保护传统的山水城市格局,更有利于我们当前规划建设生态城市。

我国古代城市从来就不是那种简单的、纯实用功能的建筑聚合体,而是一种充满了各种文化意蕴的古代生活环境,在其漫长的产生与发展过程中,一直受到种种文化观念、意识形态的多重撞击。风水术,作为我国古代一种关于城市、宅居环境选择的山水文化观念,必然深深地影响并制约着我国古代城市的规划建设。这正如吴良镛先生所云“中国传统城市把山水作为城市构图的要素,山水与城市浑然一体,显然与重视山水构图和城市选址布局的‘风水学说’的理论有关”。

4 结语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是基于整个社会文化价值体系之上的,在规整的城市规划背后是等级制度的封建思想,依山傍水则是依据“天人合一”与风水思想。而我国古代城市规划通过“天人合一”的哲学指导思想,以及风水学说的经验契机,创造了宜人的人居环境,积累了一批又一批的资料。希望能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传统的力量,对城市规划的生态指导思想提供一些深化或者变革的基础力量。

参考文献:

[1]

董宪军.生态城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 杨荣金,舒俭民.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

[3] 汤天滋.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坚持的几个原则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2006(13):71~72.

[4] 李铁华.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影响[J].规划师,2002,18(5):63~64.

[5] 杨 柳.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 [D].重庆:重庆大学,2005.

[6] 黄光宇.中国生态城市研究进展[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4.

Ecological Elements in Ancient Chinese Urban Planning Ideas

Rong Nan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第4篇

【关键字】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念

前言: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在人们日程生活中并不陌生,因为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是现代年轻人选择居住城市所重视的一个主要因素,也决定着现代老年人的养老城市的选择。因此,城市规划的理念和城市设计的理念逐渐成为了不少城市在发展过程中所打出的宣传标语,希望借此来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和老年人选择自己的城市。然而,很多城市的发展都是有其自身的发展特点、文化氛围以及地域特征,并不是在短时间内就可以形成的。所以,探讨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内涵、功能以及历史发展概况、理论发展概况,进而分析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区别与联系就有了意义。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内涵

(一)城市规划的内涵

城市规划是以专家决策、科学论证、发展眼光为前提,研究城市的合理布局、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和城市的未来发展的综合部署,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前提,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城市社会结构发展、空间结构、经济结构进行规划。

(二)城市设计的内涵

城市设计,又叫做都市设计,现在很多设计师和理论家普遍接受的内涵是城市设计是一门学科,一门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学科,一门关注城市城镇功能、城市面貌、规划布局的学科。城市设计的重点是在设计复杂过程中寻求城市中的实体安排和居民的社会心理健康和谐[1]。

二、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功能

城市规划的功能是为城市的发展服务的,即通过对城市的发展结构、空间结构、经济结构进行专家决策、科学论证,并用发展的眼光,对城市的布局、发展、建设提供一个切实可行的依据和指导,从而对城市建设、城市运行做好一定的基础作用,推动城市建设、城市运行进入正常的轨道。此外,城市规划的功能还体现在理念上,即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是以什么样的理论进行指导城市规划的,把城市建设成一个什么样的城市,不仅考虑的是建筑实体、经济实体等,还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人文环境的建设,即依据城市特征建设富有人文气息的城市特色,利用自身的优势来完成对城市的规划。在这一系列城市规划中,最为根本的一点就是为人民服务,这也就是,城市的规划和发展都是以人为标准的,也就是说,人民对城市规划的意愿必须放在城市规划的首位,不能只依据合理规划和完整规划而忽视掉人民对城市规划的意愿。因此,城市规划的功能,简单的来说,就是为了人民的生活、工作环境更为舒服、惬意。

城市设计的功能,则是立足于城市规划,在总体城市规划的基础上进行城市设计,这些设计包括建筑的设计、环境的设计、道路的设计、人文景观的设计以及公共空间的设计。因此,相较于城市规划的理论性和指导性,城市设计更有实际性和具体性,可以把城市规划的理念通过城市设计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在城市设计之中,最为关键的一点就是,如何使城市规划以更好的城市设计来服务于人民,这一点,在城市设计当中最为棘手而且难度也最大,这是因为,在当前的城市设计中,所有的建筑、环境、景观、活动空间都不是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进行了,而是依据人民的需求与否进行城市设计。这就使得在很多时候,会出现很多城市规划中所没有的一些城市设计,这就导致了城市设计在实际执行总会出现不合理的地方。因此,城市设计好与坏的标准也就没有一个准确的标准。而城市设计的功能,简单的来说,就是服务于人民,用具体实际的建筑、空间来实现人民生活的惬意、舒服[2]。

三、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发展进程

城市规划是随着文明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类居住环境的改善、城市的出现而不断发展的。在世界上,城市规划这一概念和理论都出现的非常早而且成熟,在实践上也取得惊人的成绩。

城市规划在中国,主要是与我国文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在古代中国典籍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对城市规划的记载,如《考工记》中的都、王城、诸侯城的不同城市的建设制度,还有道路系统和用地功能分区。在《商君书》中更是提到了农田土地分配比例,并要发展人口、粮食、建城等相应条件。在《墨子》中更是记载了城市建设与城防的重要性,以及城市规模与农田、粮食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来说,我国古代城市的规划主要着眼于军事思想和整体观念,讲求城市与自然的关系,重视等级观念。这在我国后来的城市发展也有所体现,都是更为重要的是越来越强调城市的结构形态,即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城市功能分区,形成不同的功能区域,完成城市规划的不同功能。

城市规划在西方,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已经出现《建筑十书》,系统阐述了城市环境卫生、城市选址、城市公共建筑布局等原则,并提出了理想城市的模式。到了中世纪,逐渐形成以教堂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到了近代,则基于资本主义商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多样化的城市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在现代,东西方的城市规划都着重于城市规划理论的建设、城市规划的实践以及城市建设立法,逐渐的融合各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是城市规划越来越科学、越来越符合人民生活的意愿。

城市设计则是新近发展起来的学科,最早出现在欧美国家,这是因为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经济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和对生活环境的要求提高,导致现在城市中功能分区的增多,这就为城市设计在实际建设中带来了复杂性和多样性。而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各国在城市设计上进行了丰富的实践,促使了城市设计飞跃式的发展[3]。

四、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一)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区别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总体上的规划,而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城市规划对城市设计具有指导性,城市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设计和施工。因此,城市规划就具有数据性和抽象性,而城市设计却表现出图形化和具体性。

(二)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联系

城市规划是城市设计的蓝图,从上面介绍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中也可以看到,城市设计是在城市规划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是对城市规划的具体实践。而且,城市规划的理念和城市设计的理念也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人民的生活更美好而进行规划和设计的。

结语: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在内涵上就可以看出区别与联系,而且在功能上,城市设计也是以城市规划为基础进行设计和建设的。从发展历史上来看,城市规划具有悠久的历史,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城市规划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丰富性和系统性,使得世界城市的发展取得了质的飞跃。而城市设计的理论和实践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才发展起来的,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但是在城市规划的指导,也取得了飞跃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薛静,余翔.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的关系[J].天然气与石油,2010,02:59-62.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第5篇

关键字: 名城保护 城市发展 意式风情区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是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协调保护与建设发展,以确定保护原则、内容和重点,划定保护范围,提出保护措施为主要内容的城市规划的专项规划设计。

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

1.1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内涵

政府对历史文化名城的评定和保护,在于保持这些城市的历史特色、地方特色、文化特色和民族、民俗特色,反映城市自身的发展历程、城市文化的时空连续,确保城市建设的有序发展,其工作重点是保护好文物、历史地段、历史遗址和历史风貌。

1.2天津城市概况

天津自古因漕运而兴起,明永乐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1404年12月23日)正式筑城,是中国古代唯一有确切建城时间记录的城市。历经600多年,造就了天津中西合璧、古今兼容的独特城市风貌。

1.3天津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

天津是我国的历史文化名城,孕育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近代中国看天津”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1986年,国务院批准了14处天津市重点历史文化街区,具体包括:古文化街、海河、解放北路、解放南路、五大道、估衣街、老城厢、一宫花园、劝业场、中心花园、承德道、鞍山道、赤峰道、泰安道。

2、意式风情区的演变

意式风情区,前身为意大利在境外唯一的租界,亦是亚洲唯一一处具有意大利风格的大型建筑群。始建于1902年,占地面积28.45公顷四至范围东至五经路,南至博爱道,西至海河东路,北至建国道、胜利路和兴隆街。[2]

原意大利租界区图

2.1历史背景

该区域是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对天津市进行了割地赔款。1901年,在天津河北区直隶总督府任职的李鸿章代表当时的清政府签定了庚子条约时的特殊历史产物。该区域建筑风格独特,广场与联排欧洲建筑在天津独一无二,且保留完整。

2.2时代演变过程

2.2.1 1902年至解放前的意租界

1902年6月7日,天津海关道唐绍仪与新任意大利驻华公使嗄里纳签订了《天津意国租界章程合同》,划定天津意租界的范围。南临海河,北到津山铁路,面积771亩。1946年,天津意租界被中华民国政府收回。

2.2.2 1949年至2002年的归属楼

1949年解放后,名人故居被作为政府办公或分给国营企业和普通百姓。

2.2.3 2002年后的新意街

2002年,天津市政府和天津市海河风貌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对原天津意租界所在地域进行保护性开发,被称作新・意街、意大利风情区或海河意式风情区。新意街于2005年完成修缮并招商引资,2008年对外接待游客,现已成为天津具有特色与吸引力的旅游景区。2011年,根据天津市规划局编制公示的《天津市一宫花园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正式定名为一宫花园历史文化街区。2013年,天津意式风情区已经是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

2.3格局规划转变

2.3.1初建时期的区域规划与建筑风格

意租界的建筑风格首先体现在区域规划上,规划前是村落格局,规划后的网状街道体现了现代城市的风格。街道的设计考虑到与相邻区域的连接,如意租界马路与俄、奥租界道路的衔接,避免了英法租借道路互不衔接的缺点,保持了与俄、奥租界建筑景观的自然过渡。

2.3.2 2002年市政府对意式风情区的改造

意式风情区内有137栋风貌建筑均为意大利建筑师设计,区内的许多建筑由于建造年代久远,又经过历史沧桑许多建筑成为危房,区域内私搭乱建情况严重,在整修的过程中遵循保护性开发的原则,在整修重建中努力恢复历史原貌。

一是尊重原貌,修旧如旧

尊重原有意式风格特色,恢复马可波罗广场、意大利兵营等建筑原貌,体现和谐统一的浓郁意大利风格。

二是整合布局,与时俱进

在交通组织,功能布局,景观设计上参照意大利几大古城的城镇规划体系,恢复五横四纵棋盘状的格局,沿街建筑没有任何重复,设计图纸没有雷同。

3、意式风情区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1意式风情区增色天津发展

3.1.1 保存近代天津文化遗产

意大利风情区是目前亚洲规模最大的意式风格建筑群落,在意式风情区里可以观赏到意大利各个不同时期风格的建筑,至今仍保留有30余座名人故居。目前保留的每一处老建筑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袁氏宅邸:位于河北区海河东路39号(原奥租界金汤二马路)的这幢袁氏旧宅,是袁世海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后不久,以低价从奥租界购得,委托德国和英国建筑师设计建造的。该建筑于1917-1918年建成。

梁启超故居和饮冰书斋:位于天津市河北区民族路42号――44号的两栋欧洲小洋楼,就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梁启超先生大名鼎鼎的饮冰书斋,著名的饮冰室合集就诞生于此。[3]

3.1.2 带动天津人文旅游资源

很多历史文化名城因其丰富的人文资源、深远的文化影响、广泛的知名度而吸引海内外众多旅游者纷至沓来,而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也为发展旅游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街区规划定位以文化展示和休闲商业为主导的混合型历史文化街区,自2008年开放以来成为海河岸边历史文化传承和保护的样板,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意式风情区以其良好的区位、丰富的文化底蕴、回报丰厚的产业投资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中外各界有识之士的关注,先后接待多个国内外投资团组,达成了一批合作开发的意向或协议。

此外,许多大家耳熟能详的影视剧如《非常完美》《建国大业》《白银帝国》《风声》《1911》《梅兰芳》《金粉世家》《大上海》《毒战》等等都是在天津的意式风情区拍摄,而且更多的影视剧也将越来越多的在这里取景拍摄,不仅因为这里很美,更因为这里是有历史有文化有异国风情的街区。

3.2意式风情区引起规划反思

3.2.1 加强公众参与,增强制度建设

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意大利风情区也面临着大量的开发,不少历史文化建筑遭到严重破坏。目前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仍然主要依靠专家呼吁、媒体曝光、规划监督等外部手段,名城保护的内生机制尚未建立。

要对历史文化建筑和名城进行保护和开发,首要的就是出台相应的法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使全民参与到保护风貌建筑的行动中来。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出台的《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就对此进行了规范,同时《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使用管理办法》、《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和历史风貌建筑区确定程序》、《天津市历史风貌建筑保护腾迁管理办法》也相继实施,大大增强了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规范性。

3.2.2 注重长远利益,增加科技结合

要从中华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延续和发展看问题,不能一切事情商品化,要从社会效益出发,历史的看问题。增强制度管理与利益取向相结合才是对历史文化保护和利用的关键所在。

同时,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得名城保护更加现代化。比如意大利为了古城保护维修,国家投资建立了科技保护维修中心,为建筑保护提供了技术支持。数字化的管理全面记载文物的损伤程度、将要采取的措施以及各种保护数据等,并且中心拥有大量先进仪器,除害、修复等工序都可用流水作业方式完成[5]。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逐渐被重视也需要有科学先进的技术加以支持。

5、总结

历史文化名城作为一种有形的集建筑资源与无形人文资源于一体的历史遗存,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用科学的发展观建设城市、繁荣城市的具体体现。目前,全国已有106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80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村)。我国在城乡规划编制中已经开始注重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在今后还应加强专家与公众参与,重视对专项保护资金的管理,并妥善处理历史文化保护与城市建设发展的关系,保障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为后代留下宝贵的历史足迹。

参考文献

[1] 《城市发展研究》1996年. 第5期. 刘桂庭

[2] “近代天津城市规划史”2013年近代天津城市规划图片展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第6篇

关键词:城市规划;城市景观;地域文化;民间艺术元素

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日新月异的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结构的大幅变异,给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带来了空前的变化,随着中国人口数量急剧增长,城市建设的速度和规模也在迅速扩大。然而,当我们置身某城市,除了当地自然景观和历史遗留可以让心灵有一丝传统文化的安慰和滋养外,其余足以使我们感到强烈的空洞和乏味!尤其是当代众多城市在规划建筑上,基本没有考虑地域文化气质和民俗艺术元素的渗入,更没能体现地域文化的特殊性。因其建筑同一性的相互模仿和拷贝,呈现了千城一面的同一模样,使我们的精神感到无处皈依。中国大部分城市正在像革命一样疯狂地抄袭和复制,这样将导致城市品位的急剧下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失去城市应有的魅力。

那么,一个好的城市具体应体现在那些方面呢?法国著名的城市地理学家什梅尔说:“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点说,也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评价一个好的城市,主要应从城市自然景观、城市规划布局、城市人的精神风貌、思想观念以及政府的管理模式和行政效率等方面人手,而市民行为、文化氛围,风土人情又是富于特色的城市形象最关键的内容。那么,如何在城市规划建设中充分体现以上内容呢?如何借鉴、融汇地域文化气质和民俗艺术元素?使民间艺术以崭新的姿态展现在城市空间的方方面面?如何使城市成为一种景观,一种具有深层文化魅力的城市?下面,就以甘肃庆阳市为例来论述以上问题:

庆阳市历史渊源、城市建设规划及视觉现状

庆阳市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坐落在土地肥沃,植被丰茂的董志塬上,一望无垠的董志塬为城市的基础建设提供了无限方便。近代庆阳市城市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随着社会高速发展也带来诸多问题。从城市功能上讲,庆阳市城市建设从四面八方依次展开,城市格局也在不断的扩展,为在城市生活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便捷、畅通的城市环境。遗憾的是,在以经济发展为主脉的今天,城市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往往忽略了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的传承问题。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写道:“城市本身表明了人口、生产工具、资本、享乐和需求的集中;而在乡村里所看到的却是完全相反的情况:孤立和分散”,并在同一著作中写道;“城市作为一个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集中体现和反射”。那么,如今的城市又是如何体现和反射物质和精神的东西呢?严格的讲这种反射是一个综合体,它包括人们的精神风貌、气质、文明程度、建筑风格和幸福指数等。这里我们只论述在庆阳市城市建筑风格和城市景观的规划和设计上融入和体现地域文化气质和民间艺术元素的必要性。

首先,庆阳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远在20万年以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轩辕皇帝曾在此活动,周朝先祖在此兴业,创造了中国古代的农耕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其独特的黄土高原地域地貌使民间民俗文化资源在这里得以完好保存,原始古朴的民间艺术和浓烈的乡土文化成为庆阳民俗民间艺术得以延续的基础。这里悠久的历史造就了绚丽多彩的民间艺术,其主要文化遗留包括香包刺绣、皮影、剪纸、陇东道情、陇东秧歌、雕塑、编制、轧染、民歌等。其中香包刺绣、皮影、剪纸和陇东道情因其艺术风格独特,被誉为庆阳民间民俗艺术“四绝”。如何建设魅力的庆阳城市,不但要依托美丽的自然环境资源,更重要的是一定要在建设和整体规划中体现地域文化气质和民间艺术元素,因为文化因素对城市经济社会利益的影响有长期性、间接性和隐蔽性,有时也具有决定性。列宁曾写道:“城市是经济、政治和人民的精神生活的中心,是前进的主要动力。”因此,要以研究和挖掘能代表本地域特色的文化符号和视觉识别做为城市整体规划的首要目标。

其次,城市特色是城市生长的基因,如何保持城市特有的基因,是城市规划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规划中应结合庆阳的自然特点、历史文脉、建设现状、文化传承和主题景观等。近年来,随着庆阳经济的复苏和对外宣传力度的加大,同时伴随着数次相关大型民俗活动的成功举办,庆阳已获得中国民俗学会命名的:中国香包刺绣之乡、徒手秧歌之乡、民间剪纸之乡、窑洞民居之乡、道情皮影之乡、周祖农耕文化之乡、荷花舞之乡、中国民俗文化及民间工艺美术调研基地、中国民俗艺术教研基地等。问题的焦点正在于:试想,当国内外朋友慕名来到这个文化之都时,首先进入眼帘的是与其他城市并无差异的城市面貌,这所城市并没有提供与以上称谓相匹配的视觉识别和信息元素,使人们无法判断和感知到庆阳独特的地理地貌和丰富的民间艺术。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第7篇

这是不是有点危言耸听?今年的北京“7·21”大暴雨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现实的、最新的案例。

这些年来,北京的城市建设的确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这次暴露出来的问题和隐患同样也是令人触目惊心。据报道,暴雨是六十年一遇的级别,而我们的一些路段的排水能力只能抵御几年一遇的暴雨。显然,即使就我们对于天气的知识、对于道路工程的知识来说,这也完全是在可以预料、应该预料到的情况范围之内的。于是问题追到了我们的城市规划领域。难道我们的规划人员不懂得这些事情吗?难道是几十年来的所有的建设规划的制定者、城市建设的组织者有意忽略了这些事情吗?这当然更是讲不通的,如果为此责备城市规划的具体的制定者和组织实施者在主观愿望上就失职,实在也是不公平的。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简单地说,就是这个系统太复杂了。由于众多方面利益的冲突,近期利益和远期利益的协调,效益和风险的权衡,都使得规划者和实施者在做决定的时候,受到许多制约。而不是像一般想象的那么简单,好像“既然我们知道会下大雨,做好准备就是了”,或者“集中资金、集中人力、招募专家”就行了。用比较学术化的语言来说,那就是“系统的复杂性超出了我们的处理能力”。

必须承认,在我们的政策制定和研究工作中,所使用的方法,基本上是传统科学提供的工具和思路,比如传统的工程方法、常用的统计分析等。这些工具和思路对于比较简单的系统是可以得到有效结果的。但是,对于建设智慧城市这样的复杂任务显然就不够了。

传统的科学思维方式的特点是绝对化、简单化,使用基本上是还原论的思想方法,缺乏整体观。这种方法对于简单系统的处理是可以接受的、在一定范围内是有效的、可行的。但是,对于当今的信息社会和信息经济,面对着多种群体的利益冲突,面对着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的困难权衡,这种简单化的思维模式已经变得越来越无能为力。

所以,正如人人都已经看到的,面对复杂性的不断增长,今天的所有的政策研究和制定工作,都已经变得越来越困难。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外国,从欧债危机到房地产泡沫,从环境保护、气候变暖到互联网上的突发事件,都使人们感到困难重重、难以处理。

近代城市规划思想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市特征城市现代性表征未来规划变革方向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This paper focu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urban. First of all,I discriminate the concept of "modernity" aboutthe city, and combine the signs of modernity on Chinese cities: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environmental harmony, cultural Renaissa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What’s more, surveying the city planning work, in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modernity,I introduce the change direction of the future urban planning in our country.

【Keywords】City characteristics; Characterization of urban modernity; The change direction of City Planning in the future

1 中国“城市”的变迁

城市,在汉语中原本是一个传统词汇。“城”是指中国古代的城池,“市”则是贸易交换的场所。在以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为根基的中国传统社会中,城市以千姿百态的规模、布局和模式存在着。

随着世界范围内工业革命的推进,中国逐步“被动”走上了现代化之路,现代意义的城市出现了。在进一步的世界全球化、信息化进程中,城市成为了一系列先进文明的载体,引领现代化的发展,规划师也紧跟时代潮流,雄心勃勃的设计着所谓的“未来之城”,赋予城市更为宏远的任务与职能。

2 城市的重要意义与现代性的多重含义

2014中国城市发展报告指出,截止至2013年年末,我国城市化率达52.8%,遵循或参考西方发达国家发展之路和城市化进程的历史性经验,我国城市未来还有进一步的扩张(包括人口和空间)需求,城市无疑是未来大多数人类聚集生活的场所,因此城市毫无疑问的担当着先进的生活、生产的发展需要,也象征着未来的先进文明。我国在逐步推进的新型城市化进程中,城市的重要意义也愈演愈烈。

“现代性”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往往与“现代”、“现代化”、“现代主义”有类似之处。网络释义“现代性”,是用来描述“现代”这样的状态[ 参见:维基百科“现代性”。];或是指启蒙时代[ 通常是指在18世纪初至1789年法国大革命间的一个新思维不断涌现的时代。与理性主义等一起构成一个较长的文化运动时期。这个时期的启蒙运动,覆盖了各个知识领域,如自然科学、哲学、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文学、教育学等。]以来的“新的”世界体系生成的时代,一种持续进步的、合目的性的、不可逆转的发展时间观念[ 参见:百度百科“现代性”。]。不同的视角有着不同的解读,总而言之:时间概念上,现代、当代、近代均是历史学科中的不同历史阶段;发展概念上,现代亦或现代化是一种推进当前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思潮概念上,建筑学、艺术学等诸多学科都存在着现代主义思潮。

在城乡规划学中,“现代性”广被理解为[ 笔者的看法,可能有所不足。]:在当今城市发展的特定时期和阶段,城市方方面面所体现出来的城市突出的特性的表征。思想观念上、方式方法上、建设行动上不断追求创造与革新,赋予当今城市鲜明的现代性。城市的这种现代性可以是合理的,也可以是不足的;可以是科学的,也应是有待进步和发展的;可以是代表先进的生产力和技术指向的,但一定也是在否定之否定的进程中螺旋式上升的。这也正是本文所探讨的现代性。

3 中国城市的“现代性”表征

自1980年代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着人类历史上速度最快、规模最大的城市化进程。这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共同被誉为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主题(斯蒂格利茨,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的30多年快速发展,一方面几乎“浓缩”了西方过去近二三百年城市化过程中的所有问题(如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升级、社会转型、环境问题、城市病等);另一方面,崛起的中国又必须在几十年的时间内从一个前工业(前现代)社会演进成工业化、城市化高度发达的社会。任务艰巨而又充满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城市的现代性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

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巨系统,“现代性”表征也是千姿百态,避开一系列抽象和难解的城市本质概念和理论,总结我国城市当今的现代性主要包括:

(1)科技进步:科技互联网与数字时代的到来

互联网对城市生活的具体影响主要在三个方面[ 腾讯董事局主席兼CEO马化腾在主题为“信息化与城市发展”的首场上海世博会主题论坛上指出。],创新商业模式,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承载社会价值,最终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当今最为典型的即是数字城市与智慧城市的探索和建设。“数字城市”(digital city)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全部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智慧城市”(Smart City)是把新一代信息技术充分运用在城市的各行各业之中,创新城市信息化的高级形态。

3.2环境和谐:高污染代价催生的生态与低碳模式的诉求

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在对雾霾宣战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反思过去几十年高昂的工业化、城镇化所付出的代价,寻求新的城市发展模式成为重要之举,于是掀起了低碳城市和生态城市的探索和建设。

“低碳城市”(Low-carbon City)关注和重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付出的代价最小化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谐共生。“生态城市”(ecological city)是建立在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认识基础上的观念,需有效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3.3文化复兴:千城一面的文化缺失促使城市文化的复兴

近年来,随着城市面貌的巨大变化和一座座新建筑的拔地而起,如何延续并创新本土建筑特色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一个众所周知的现象是:20年来,西方建筑师“占领”中国高端设计市场已成为一道世界罕见的奇特风景,他们的作品以及大量跟风而上的仿制品充斥大江南北――“千城一面”与中国特色的缺失已引起愈来愈多的关注[ 程泰宁,寻找中国建筑精神.cn/system/2011/09/08/011628491.shtml]。

在我国657座设市城市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共计有122处[ 截止至2013年7月28日,国务院同意山东烟台市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我国共计历史文化名城122处。其中,海口市琼山区与海口市根据国务院意见分记两处,即共为123处,但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在做统计报告及海口市政府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和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时合并为一处,故本文应用为122处。],高达18%居多,任何一座历史名城都有着上百乃至上千年的历史。但自2012年中旬以来,关于“重现古城”、“再造古城”的新闻报道骤然间大量出现,如“山西耗资六千万元打造的‘孙大圣故里’成了烂尾工程。”“山西大同修复古城5年内投资高达500亿,而大同市2010年财政收入仅121亿”等。一方面城市为了彰显其魅力,政府为了炫耀其功绩,新建很多标新立异之建筑,并在城市建筑创作中以他人之新为新;另一方面,政府凭借城市的历史文脉而高呼“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却将城市仅存的“遗产”不断拆除,假古董和拆旧建新一时盛行。这种状况下城市文化复兴迫在眉睫。

3.4新型发展:城镇化热潮之后更加注重质量和民生的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当今的网络热词、会议热题和百姓热议,“新型城镇化”更是广被流传。201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了2013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是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2013年7月在广西主持召开部分省区经济形势座谈会时提到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讨论了《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一系列国家层面的会议、决策、方针都指向了“新型城镇化”,这也鲜明的成为了城市的“现代性”表征。

4 城市规划的变革

城市规划作为行动的一种社会,与经济(尤其是土地经济)、政策(甚至是国策)、发展(包括国家层面的宏观发展)等社会进步表征息息相关,未来的规划变迁也必将基于当今城市的现代性,与城市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的机遇相契合,主要表现为:(1)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更注重质量问题,显示“人”的城镇化的重要性,未来的城镇化必然趋向精明增长的模式,“宏大叙事”性规划也会逐步走向终结;(2)新型城镇化提出对“人的城镇化”的关注,加之现在网络信息的发达和获取信息途径的多样性,未来的城市发张将会更多满足不同社会群体的诉求并会加强公众参与度;(3)我国地域辽阔,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因此在制定城市发展战略时应遵循不同地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

5 结语

在当今复杂的社会城市环境中,作为规划师来讲应该规避规划思维的“陷阱”:避免“愤青与传教士”式的思维,“精英与救世主”式的思维。更应克制“改造、建造、创造”城市的冲动,而是以服务于社会的职业态度,做到服务、协商和技术支持。

“贫富之别、贵贱之分,不是城市规划改变得来的,唯是城市规划仍要保证最边缘的人都有起码的生活空间和基本服务,因为这是人的起码尊严”。

――梁鹤年先生《城市人》

参考文献

1.李晓江:《对国家转型、规划转型、规划价值观和技术能力的再认识》,2012年度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年度业务交流会发言。

2.李晓江.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3年度业务交流会发言

3.徐巨洲.中国当代城市规划进入了一个大转折时期[J].城市规划,1999,10:5-6.

4.邹德慈.中国现代城市规划发展与展望[J].城乡建设,2003,02

5.李芸.迈向现代化的中国城市规划[J].中国市场,2002,01:66

6.庄林德,张京祥.中国城市发展与建设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7.汪德华.中国城市规划史纲[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