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儿童启蒙教育培训

儿童启蒙教育培训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儿童启蒙教育培训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儿童启蒙教育培训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启蒙阶段;钢琴;音乐教学;教学强化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06-02

在当今文化的熏陶下,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在启蒙阶段中融入钢琴这门音乐课程的重要性。所以为儿童提供科学合理的方法,增强其学习钢琴的能力非常必要,能够为他们以后的发展打牢基础。钢琴学习属于音乐教学范畴,在启蒙教育阶段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每个人的音乐素养都应该从小开始培养,但是很多家长和教师都误认为学钢琴就是反复练习,这种做法反而使得儿童产生抵触情绪,本文通过分析儿童钢琴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提高儿童钢琴学习的兴趣。

一、钢琴教学中影响儿童音乐兴趣的因素

(一)孩子沦为学习的机器

在中国社会环境的影响下,所有家长都有共同的思想,即望女成凤、望子成龙,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因此,家长们在孩子启蒙阶段就给孩子报很多的培训班,一个孩子可能要同时上4到5个培训班,包括:音乐、美术、奥数、国际象棋和语文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彻底沦为学习的机器,对任何科目的学习都产生厌倦情绪,即使孩子原来对钢琴感兴趣,也没有精力和心情去学好。

(二)教学模式落后

相对于国外,我国在音乐启蒙发展上比较晚,而且目前使用的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用于现阶段钢琴的学习。如今,我国钢琴教学使用模式主要是一对一,即一个老师教导一个儿童,这种教学方法虽然能够给儿童提供针对性的教学,但是却不利于培养儿童创新能力,很多儿童对于这种按部就班、手把手教学的模式不感兴趣。

(三)师资力量薄弱

启蒙教育阶段,对儿童影响最大的是教师,因此,在儿童钢琴学习,其启蒙老师非常重要。但是,目前国内儿童音乐教师师资力量比较薄弱。造成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当今社会对钢琴启蒙老师需求大,而启蒙钢琴教师缺少,很多启蒙培训机构和家长找不到优秀的老师,只能退而求其次,导致很多没有受过专业启蒙教育培训和素质较低的人成为钢琴启蒙老师,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儿童音乐兴趣培养的欠缺。

二、培养儿童钢琴学习中兴趣的必要手段

(一)培养儿童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在面对儿童的启蒙教育时,应该保持理智,不跟风不随波逐流,听从儿童意见,给儿童合理报培训班。钢琴是乐器之王,其优美的旋律会吸引很多儿童的注意,促使儿童学习乐趣的培养,只有这样,儿童才能够对钢琴的学习抱有积极的心态。

(二)丰富教学模式

我国的钢琴启蒙老师,应该摒弃陈旧教学模式,不断思考、不断学习、不断摸索、不断创新,以丰富钢琴启蒙教学模式。例如,钢琴启蒙老师可以以日本铃木音乐教育理论为创新基础,铃木教学法是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音乐教学法之一,在20世纪中叶,由日本著名音乐家铃木镇一创立。该教学法强调使用乐器有效的表达感情,培养儿童的音乐素养以及完善儿童的人格,同时,该教学法认为钢琴的学习不是单调的反复练习,而是应该为儿童多创造听的机会,即以听为主,促使儿童先学会模仿和听,这样孩子才能更深入的接触音乐、认识音乐和学习音乐,进而激发儿童学习钢琴的兴趣。

(三)打造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

教师专业素养表现在很多方面,例如:专业知识素养、教学素养、师德素养和心理素养,因此,打造具备专业素养的教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引进国外优秀的钢琴教师,以培养出更具有专业知识素养的教师。其次,借鉴国外优秀理论,用来提高教师的教学素养。例如,降奥尔夫音乐教学理论运用到钢琴教学中,该理论极具独特性,认为音乐教育应该采用全新、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同时,该理论认为,儿童不应为学而学,应以提升自我的音乐修养为目标,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音乐表现力,教师如果能够灵活运用这套教学理论,那么一定能够使孩子的钢琴启蒙受到更好的教导。再者,教师一定要把自我师德培养好,尊重儿童,不因任何原因有差别的对待儿童。最后,教师应该加强心理素养,秉承着教书育人这个神圣的使命,同时,以豁达的心态、健全的性格、愉快的心境、百折不挠的勇气、乐观向上、乐于助人等品质影响儿童,并以热爱生活、积极的人生态度带动儿童。

(四)创新培养儿童音乐兴趣教学模式

1.合理编排课时。钢琴课程设置一般为每周2个课时连续授课,从单次学时来说,90分钟教授一个内容是很充分的;但是从周课时来说,大部分儿童认为一周只有2个课时时间相对较少,使得每次学习结束,并没有太多的时间进行技能复习与练习,导致儿童新内容忘了旧内容,教学效果不能得到很好的巩固,不利于儿童的发展。因此,在不影响其他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钢琴教学的周课时,例如,每周增加一个课时或者每两周增加两个课时,专门抽出一些时间安排旧内容的复习、练习,提高教学效果。

2.优化教学组织实施方式。教学的组织实施形式关乎儿童的学习效果以及教学目标是否能达成,因此需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例如,儿童性别、钢琴功底、儿童的接受能力以及教学计划安排等。具体教学组织过程中,对基础不同的儿童,因材施教,实施分层式教学,使每个层次的儿童在其能力范围之内都能学到最多的钢琴知识。对钢琴功底较弱的儿童,将其单独编组进行多次、重复教学,通过强化训练提升其能力。

3.拓宽教学内容。现阶段,大部分的儿童均认为,钢琴课程内容是偏向技能训练,对音乐美学、艺术欣赏等与钢琴有关的周边内容涉及较少,这对于培养儿童钢琴教学中音乐兴趣的目标是不相符的。因此,教学中不但要重视钢琴技能学习,也要增加理论知识教学,例如选择一些钢琴欣赏、音乐欣赏等内容,使得儿童能够趋向于全面发展,有利于其学习兴趣的培养。

4.创新教学手段。创新教学手段,在重技能的同时也能增加教学趣味性。以音乐为切入口,引导儿童深入感知、体验各类音乐,进而伴着音乐节奏做出有节律的肢体动作,使其能充分感受钢琴之美。另外,可以采用观看歌舞剧或钢琴游戏等方法,激发儿童对钢琴的学习欲望,达到将“要我学”转变“我要学”的教学目的。

钢琴启蒙教学不再单纯以学为主,而是以培养音乐欣赏能力和兴趣为主,教师们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联想、模仿,从而激发其兴趣,调动其学习主动性,促使孩子体会到钢琴之美。钢琴的启蒙教育属于音乐领域,所以,为了强化儿童钢琴教学兴趣的培养,教师应该从音乐入手,首先培养孩子学习兴趣,其次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体现教师的专业素养,促使孩子把儿童钢琴学习当成兴趣爱好来学习,而不是强逼的去枯燥、反复练习。只有做到以上几点,才能把孩子的钢琴教好。

参考文献:

[1]李荣辉.浅析音乐教学中游戏的意义和作用[J].辽宁教育,2010(06).

[2]黄亚萍.学前儿童钢琴教育模式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11).

[3]李艳.浅谈儿童音乐学习心理特点与音乐教学方法的改进[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7(10).

[4]夏炜焱.儿童学习钢琴现状分析及对策[J].中小学音乐教育,2007(04).

[5]卢蕾.论儿童学习钢琴[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S1).

儿童启蒙教育培训范文第2篇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为德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双元制是一种非全日制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的教育模式,学生一边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知识和文化知识的教育,一边在企业中接受职业技能培训,这样,学生能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提高了学习效率和质量。近年来,成都师范学院汽车工程系通过和汽车企业建立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如学生团队参加各种全国及省级汽车类竞赛取得了好成绩,如,“全国职业院校汽车营销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西部赛区电磁组二等奖”“、四川省房车精英赛第二名”。其模式是企业提供生产设备、技术资源和教学科研实训基地,教师指导学生并和企业技术人员交流学习,学生组成团队进行汽车创新设计与制造,同时参加相关大学生汽车类设计大赛。在这种模式下,学生能进行开放式学习,培养了其专业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提高了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并能敏锐地捕捉到社会的需求。因此,学校自身能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大力整合调整专业,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

二、加强汽车中职师资的建设,完善中职教师的聘用制度

从历年来我国中等职业院校、高等职业院校的招生情况可以看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存在的问题是社会吸引力不强,另外,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高职高专、普通本科学校的生源以及培养目标具有差异性,因此,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由于我国区域发展的不平衡,中西部薄弱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的建设和师资比较薄弱,严重影响了我国的职业教育水平。汽车职业教育作为一个比较年轻的模块,也应该重视中职师资的建设。通过对一些中职院校的调研,目前我国中职师资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中职教师数量不足、中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及优秀中职教师流失严重。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中职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在我国汽车类中职院校中,文化课教师比例偏高,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偏低,而专业课教师中同时具有汽车专业技术能力、职业教育理论和专业的教学技能的教师很少,“双师型”教师明显不足,教师在课程改革、教学科研等方面的能力较低。然而,全国师范院校大多数是培养自然科学学科的师资,缺乏对汽车技术专业的师资培养。为了解决我国汽车职业教育师资薄弱的问题,一方面高等师范院校应该加强中职师资的培养;另一方面汽车中职院校应重视师资建设,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汽车专业技术能力和专业的教学技能的培训;再者,国家应修订职业教育法;完善职业学校教师资格标准、教职工编制标准、教师企业实践、集团化办学等制度;持续开展“产教对接”,推进职业教育与国家重点产业、教育链与产业链、学校与企业融合发展。以德国为例,德国职业教育的双元特性也决定了德国职业教育师资结构的双元性。在德国,从事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的师资主要有两种,即职业学校的教师和在职业学校之外的教育培训机构(主要是企业)的实训教师。按照德国《职业教育法》的规定,实训教师是“在企业里或其他非学校机构中负责职业教育的,在业务上和品格上合适的人员”。按照德国法律,实训教师必须通过由《实训教师资格条例》(AVEO)规定的资格考试。另外,成都师范学院为解决职教师资的问题,在普通学科师资培养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职教师资的目标,鼓励学生加入职业教育的模块,汽车工程系也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充分利用学校师范生培训基地和合作企业资源,努力建设汽车职教师资的培养模块。

三、以终身教育思想为指导,加强各级汽车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沟通与渗透

终身教育是世界未来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目标。按照终身教育理念发展汽车职业教育,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事业提出的基本发展方向。因此,汽车职业教育要遵循终身教育理念,必须坚持“面向人人、面向终身、面向未来”的方针。我国现行职业教育体系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该系统由学校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两大部分组成。学校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部分,分为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层次,其中中等职业教育为主体。我国汽车职业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汽车职业技能培训环节比较薄弱,没有形成一个完善的汽车技术培训体系;二是汽车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及成人教育之间、汽车职业教育内部各层次之间的衔接和沟通不畅。其中,最主要的是汽车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不衔接,培养理念、培养方法、课程设计和内容安排上没有很好地衔接。职业教育体系总体上可分为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职业启蒙教育、职业准备教育和职业继续教育。这样来看,汽车职业启蒙教育,甚至是整个职业启蒙教育,难以渗透到基础教育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修订的《关于技术与职业教育的建议》(2001)中曾明确提出:初步了解技术和职业生活应是普通教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由此可以形成对现代文化的技术本质的理解,并使他们尊重那些需要实际技能的工作。这种入门教育应成为教育改革和民主化过程所关心的一个主要问题,它应该成为从初等教育开始一直到中等教育头几年课程中必须有的内容。但是,我国普通教育强调学科本位,没有很好地将实践和职业技能紧密联系起来,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中很少渗透职业启蒙教育方面的内容,甚至在高中阶段的教学也是主要强调文化知识的教授和学习,极少提到职业教育的内容。因此,学生对社会的产业结构、技术发展和职业的变迁没有基本的了解,对汽车产业知识更是不了解,非常不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不利于汽车职业教育和汽车产业的发展。另外,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沟通是单向的。普通教育毕业生可以接受高一级的职业教育,而职业教育毕业生接受高一级普通教育的机会则非常小。尽管我国有关文件规定,中专、技校、职高的毕业生可以报考普通高等院校,但由于受教学内容、高考制度、高考内容等的影响,这些毕业生升入普通高校的人数并不多。而且,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进入普通高校的比例被严格限制,可供选择的高校数量也很少,这种职业教育的封闭性严重地影响了民众接受职业教育的积极性,更限制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为了提高汽车职业教育的水平和吸引力,一方面要在基础教育阶段加强职业启蒙教育,通过职业启蒙教育可以使少年儿童对社会职业有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激发他们对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有利于其在教育分流时,对专业和职业做出正确选择。另一方面,建立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互通机制,适当扩大中职毕业生对口升高职的比例,同时考虑各地区经济、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因素,加强终身教育的理念在全国职业教育实践中的应用。

四、加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应用型本科教育

儿童启蒙教育培训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形势;幼儿教师;全面发展

中图分类号:G6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2-0257-03

随着社会和家庭对幼儿教育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幼儿教育事业已步入从量的扩展到质的提高的新阶段,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的走内涵发展道路成为当前很多幼儿园所追求的办学目标。很多幼儿园都在办园过程中致力于打造特色、发展个性,蒙特梭利幼儿园、双语教育幼儿园、艺术教育幼儿园、体育特色幼儿园等纷纷涌现。各幼儿园都针对幼儿全面发展的需要,结合优秀幼儿教育理论,为儿童积极创设舒适、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活动环境,努力促进儿童健康、快乐成长。提升幼儿教育内涵,打造教育特色,提炼教育亮点,离不开幼儿教师的积极参与和创造。面对新形势下幼儿教育的新变化和新趋势,身处教育教学第一线的广大幼儿教师肩负的是历史的使命,接受的是历史的挑战。教师们必须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才能适应新形势下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全面发展,才能经得住幼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考验。

一、幼儿教师全面发展的双重需要

1.幼儿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幼儿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以儿童发展为本”。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儿童是发展的人,同时又是完整的人,有思想、有个性、有感情,是教育活动的主体,关注幼儿园课堂内外的每一位儿童,关注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关注儿童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是幼儿教育事业发展对教师的要求。要将幼儿教育改革理念充分运用到实践中,幼儿教师应该从各个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要在实践中积极进行理论学习和科研,勇于开拓创新,及时总结经验。树立以儿童为本的理念,促进儿童个性和谐发展、知情统一、身心健康。为此,教师既要与儿童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又要正确处理新型的教与学的关系,并在人文关怀理念的指引下,努力培养儿童的科学精神、人文精神,培养儿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而这一切,仅仅依赖专业知识是难以做到的。因此,要适应新形势下幼儿教育发展的需要,幼儿教师必须通过及时的教育培训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幼儿教师自我发展的需要。根据弗洛伊德理论,自我是从人生而具有的本能――本我中分化出来的,并在现实原则的支配下,对本我进行适当的调控和节制。自我发展是对自我进行锤炼和提升,其过程一般包括预设发展目标、规划发展过程、落实发展行动、检验发展成效等四个程序。自我发展的运行要受到一定因素的推动,如工作环境、工作性质、个人志趣、同伴影响等。这些因素基本可以归为两类,即外部动因和内部动因。

从外部动因看,社会发展和时代的进步对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必须不断进行知识结构的新陈代谢,不断更新观念,加强创新意识的培养,因为新形势下幼儿教育的发展为教师的教育教学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教师不再仅仅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消费者和被动的实施者,而是某种程度上的幼儿园课程和活动的生产者和设计者,同时在将活动设计付诸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以研究者、观察者、儿童的朋友等身份实践自己的教学设想,创造性地构建开放的、有助于师生合作及儿童独立探究的学习情境,帮助儿童去探究、发现、建构知识,而不是包办代替。

从内部动因看,教师要将自身内在的学科知识转化为课堂情境中受教育者所能接受的知识体系,并非简单的移植才可以完成的,而需要教师在外界因素的影响和他人的指导下,经过较长时间的自我悟性和经验的积累,逐渐掌握教学的基本技能,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能够从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找准受教育者的学习兴趣点,最大可能地为受教育者提供学习支持和服务。从这一角度考量,优秀的教师应该具有像科学家一样的探索和钻研精神,能用理性的目光审视前人的知识,以及自己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及管理方式,并根据整体的需要及时调整自己,创新自身的工作模式和教学技能,逐渐成长为学者型、专家型的幼儿教师。

二、面对幼儿教育事业的新发展,幼儿教师要积极进取、全面提升

新形势下的幼儿教育事业给幼儿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要求幼儿教师在活动目标、活动结构、教育内容、活动过程、活动评价等方面改变甚至需要悖逆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思想,从全新的角度审视传统教育观和当前的教育理念,进行理性的思考和甄别,并作出抉择。当幼儿教育的新理念指导教师要着眼于儿童全面素质的培养,要注重活动内容与儿童生活实际、社会发展现状相联系,要与儿童平等交往、共同对话,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儿童的成长、用期许的眼光宽容儿童的失败时,很多幼儿教师往往无所适从。新形势下幼儿教育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思想无疑警示着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全方位的提升,才能适应当代幼儿教育带来的挑战。

1.育人者先育己。传道之人,必须闻道在先。新形势下教师所需传的“道”具有综合性、全面性、发展性、选择性等特点,因为教师所“育”之人必须能够在复杂多样的社会找准自己的立足点和发展方向,同时又充分具备现代人的各种素养: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有关爱心,有环保意识,具备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人际关系和谐等。为此,幼儿教师首先要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以此来影响儿童、感染儿童,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要热爱教育事业,关心、爱护儿童,在人格上要与儿童平等相待、以诚相见,力争做儿童的知心人和朋友。其次要有渊博的知识。成为一名好教师的基本条件之一就是有比较渊博的知识。这里的“渊博”不是指学富五车,而是要求教师能够知识广博、视野开阔。新形势下的幼儿教育内容体系与传统教育有较大的差别,教师自身专一的学科知识体系在幼儿教育面前将会苍白无力。只有拥有宽厚的知识才能全面、科学的设计各类活动和教育内容。再次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随着越来越多的非师范毕业生走上教育教学岗位,恶补专业技能成为很多幼儿园和师训机构的首要选择。毕竟,幼儿教师工作专业化程度较强、工作对象复杂、工作过程烦琐,没有较好的专业素养,将无法很好地驾驭幼儿教育活动和妥善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事件。

2.做教育的有心人。教育是一项神圣的事业,教师肩负的是神圣的使命。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应该深刻领会这句话的真谛,幼儿教师更应如此。毕竟每个人在走上社会之前,命运都紧紧地被握在教师的手里。教师的任何言行和举措都很有可能在儿童心中留下印迹,并对他今后的人生道路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在走上工作岗位的时候,要时刻准备着做教育的有心人。

第一,学会关注。在幼儿园内外的教育教学中,在与儿童、同事交往中,教师要密切留心周遭出现的所有现象、事件,关注幼儿园内外的一切,并以教育日志的形式记录下来。全班儿童有没有参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儿童对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日常行为有哪些方面的语言和动作反应?生生关系、师生关系是否融洽?课内外教育教学事件是如何发生的,结果怎样?等等诸如此类的现象都需要日积月累。

第二,学会反思。反思是对旧有行为及现象的回忆、评价和判断,并作出合理的结论,是一种教师学会自我意识、自我知觉、自我调整的心理品质。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学会反思,教师将能从经验和教育现象的比较中获得提升,推动教师自我发展的进程。

第三,学会研究。幼儿教师应当是细心的研究者,研究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研究他面对的对象――儿童。幼儿教师研究的目的不是为了充实和丰富学术理论领域,而是为了使研究的内容能在实践中得到更好地运用,使儿童能更好地适应时展的需要,使之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自立性、坚韧性、建设性等现代人必备的品质。

3.做园本课程的开发者。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程教学的机械的执行者。教师只按照专家编制好的课程内容和教学履行好自己的教学任务,将教材上的内容照本宣科地传授给儿童就可以了。新形势下的幼儿教育改革打破了这种固定化的教学形式,要求教师能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才能,积极参与园本课程的开发和研究。一方面,幼儿园应充分发挥图书室、活动室、专用教室及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利用校外的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科技馆、工厂、农村等各种社会资源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努力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另一方面,幼儿教师要积极配合幼儿园的各种举措,开发并合理利用园内外各种课程资源,丰富园本课程的种类和内容,真正将因材施教落到实处。这说明,幼儿教师不应仅仅成为课程和活动实施的执行者,而要积极参与到课程开发中,积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能根据所在地区、幼儿园乃至班级的实际,努力挖掘可用的教育资源,通过一定阶段的研究和加工,形成系统的课程体系,并应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

4.能随时进行角色的转换。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主要肩负的是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在教育教学中处于中心地位,是儿童眼中的绝对知识权威。而且教师在传授给儿童知识过程中也始终高高在上,是课堂上的巨人。在应试教育体制下,教师迫于各种压力,往往以挑剔的目光对待儿童。新形势下的幼儿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应尊重儿童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儿童的学习需求,使每个儿童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因此,新形势下的幼儿教师应学会角色的转换。教师应甘当儿童知识建构过程的引导者、支持者、参与者,学会倾听、学会商讨、学会欣赏,做儿童的知心朋友,在师生和生生共同学习、探究、交往中随时进行角色的转换。也就是说,幼儿教师除了充当完成自身需要具备的教育工作者应有的角色外,还应该是家长、心理学家、导演、同伴、听众等,让儿童在获得知识、摆脱迷茫和困惑的同时,进行情绪和情感的锻炼和培养。

5.有健康的体魄。健康的体魄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重要保证。可以想象,一名身体健康活力四射的教师会给课堂带来一种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气氛;而一名体弱多病的教师站在讲台上,课堂就会沉闷压抑,教师有气无力的讲解会影响儿童的情绪,更会影响教学质量,教师自身的发展更无从谈起。健康的体魄是全面发展的重要保障。

三、幼儿教师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

成人全面发展的主要途径即继续教育。其中又分为两种形式:教育培训和自我教育。教育培训是通过某类机构或组织采用一定的形式对成人进行的教育,自我教育是成人的自觉学习行为。对于幼儿教师来说,要想在短时间内实现角色的转换,尽快适应岗位工作,最好的捷径就是进行继续教育。

1.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培训。当前对教师进行教育培训的实施者主要是高等院校、教育管理部门、师训机构、学校四类。见习期内的幼儿教师需要参加的是入职培训,有一定工作经验的幼儿教师需要参加专业提升培训。入职培训是对幼儿教师、尤其是非师范类幼儿教师的启蒙教育,对教师今后的专业化发展能产生重要的牵引作用。入职教育运行合理且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势必会有效推动幼儿教师角色定位的进程。幼儿教师通过入职教育,可以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定向和后期的个人专业发展规划,立志做到:“一年成人,三年成才,五年成师,十年成名。”显而易见,幼儿教师要想功成名就,并非一朝一夕可以成功的,而是要准备接受长期的考验和挑战。因此,幼儿教师要成为学科骨干,成为名师,还需要经常性地接受专业提升培训。现在的幼儿教师基本具备中等教育以上的学历,专业知识丰富。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在教育教学岗位就有较强的专业能力,毕竟知识和能力并不是成正比的。教师要想顺利地将学科知识传授给儿童,还需要定期参加各级各类专业提升培训,努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课堂组织和管理能力、课堂观察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多媒体运用能力等。教学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简单的教材教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新形势下的教育教学需要。

2.树立终身教育理念,不断加强自我修养。如果把幼儿教师参加教育培训定为“外因”,那自我教育就属于“内因”。按照辩证法的观点,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幼儿教师在成长过程中,教育培训肯定会对他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但这种影响和作用是有限的,不具备决定性,真正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教师的自我培养和提高。在这里,教师的自我教育又分为两种形式:从外延上看是量的积累,如读书、向他人学习、与他人进行研讨和交流;从内涵上看是质的提高,如自我教育意识、自我评价、自我强化等。无论是量的积累,还是质的提高,对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来说都至关重要,而且两个方面都要不断推进,才能在专业发展道路上发挥作用。忽视量的积累,那么所谓的质就是空虚的,缺乏自足点;忽视质的提高,那么前期所积累的量就只能是摆设,不能产生实质性的作用。为此,幼儿教师在加强自我修养的途径选择上,除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还要虚心向老教师请教。尽管幼儿教师上岗前大多参加了入职培训,但这些培训至多是教师的入门教育,对教师起到的是引导作用,而在实际工作中,幼儿教育教学事件存在较强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一些教师由于经验不足,有时会在这些事件面前手足无措。因此,学习老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学习她们处理教育教学事件的方法,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无疑有助于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儿童启蒙教育培训范文第4篇

关键词:发达国家;农业教育;体系;构建;启示

中图分类号:F3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374( 2015 )01-0067-02

我国农业教育体系现状分析

我国的农业教育大体上可分为三个体系:一是正规农业教育体系,由高等农业教育、中等农业教育和农业职业中学构成;二是由覆盖全国各地的中央农广校、农函大和各高等农业院校成人教育组成的成人教育培训体系;三是农民教育体系,主要由各地科委和农业推广部门、妇联等直接面向农民开办的技术培训,这是一种以推广为宗旨的推广教育。

目前我国农业教育的不足之处:一是农业教育人才总量不足。2008年全国人才资源统计报告显示我国人才资源总量为1.14亿,农村实用人才资源为820万,占比7.1%。2010年全国人才资源统计报告的数据为全国人才资源总量为1.2亿,农村实用人才资源为1048.6万,占比8.7%。虽然农村实用人才资源数量有小幅度上升,但是与我国农村面积广阔、技术落后、亟需人才的现实情况仍很不适应,农村巨大的人才缺口仍然得不到填补。同时高校的扩招并未解决农类院校招生难的尴尬局面,一些农林院校脱去“农林”字头后,虽然没有特色,但是招生情况却有显著改善。更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带“农”字院校的教育工作重点已经偏离了农林专业,转向发展就业形势更为趋好的专业。先天的人才不足加上后天对农业教育的不重视造成了我国农业教育人才总量的不足。二是农业人才流失严重。当前,除了国家政府农业系统人员基本饱和外,农村缺乏人才,特别是在偏远落后地区农村人才匮乏的问题突出。农村中具有一定潜力的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就被父辈给予了离开农村、不做农民的“厚望”,这些青少年通过教育离开了农村,少有功成名就后重新回归农村、帮助农村的例子。农村人才大量向城市流动,而城市人才鲜有向农村流动,因而造成了我国农业人才严重流失的现状。

国外成功的农业教育体系

丹麦

丹麦的农民教育与是否能够购买大面积农场以及是否能获得政府的相关农业资助等关乎农民切身利益的问题相挂钩,农民教育的现实经济利益性质使得丹麦农民重视农业教育,而不是被迫或者形式上参与农民教育,这样农民教育的效果远好于我国的农民教育效果。重视学生在农场的实习工作也是丹麦农民教育的特点,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需完成总计12个月的基础及技术学习,总计30个月的农场实习工作。

农业学校大部分由农民团体创办,经费来源主要靠政府资助,丹麦政府补助资金占办学经费的70%左右,其中,受全民义务教育不足10年和未受专业培训的成年农民,还可以从政府获得专项资金的帮助。

美国

美国通过制定《莫雷尔法》、《哈奇法》、《史密斯利费法》,建立了美国的农业教育体系。美国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比较健全,通常由公立学校培训和公立学校之外培训组成,其中公立学校内的培训是美国农民培训的主要形式。农业启蒙教育从中学阶段开始,一些学校中有未来农民协会,传播农业知识并带领对农业有兴趣的学生参与农场实践。

日本

日本的农业教育分为两个部分,学校教育和农业继续教育。

学校教育阶段,日本小学生在学校会学习到初步的农业知识,借以培养对动植物的兴趣;初中阶段,会学习与养植有关的知识,了解农村和农业的特点及发展农业技术和农业生产的重要性,培养栽培农作物的能力。此外,还通过开展绿化运动等形式,对中小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农业教育。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对农业有兴趣的学生可以进入农业高中进一步的深造,农业高中是日本培养自营农业人员或者农业关联产业技术人员的主要基地。高等学校的农业人才主要由四年制大学的农学部、短期大学的农学科等承担,主要培养农业高级科技人才、政府农业管理干部。

日本的农业继续教育主要由农林水产省农业大学、道府县农业大学、民间农业继续教育设施实施。日本有三个受国家扶助并且各有特色的农业继续教育设施,一是由日本国民高中协会营办的日本农业实践学院,招收初中毕业生、高中毕业生以及短大或大学毕业生。二是八岳中央农业实践大学,招收学生与日本农业实践学院相似,重视培养自耕农,同时为县立农业大学培养指导支援,重于实践教学。三是鲤渊学院,进修课程分为本科和普及专科,重于试验、研究的一体化,是农业技术教育的试验校、样板校。

日本的农业教育重视实践,多数农业学校的实践课都超过了50%,有的学校达到了70%,同时理论和实践结合的非常紧密,甚至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是同时进行的,而不是理论学习之后再进行实践学习,有些一进校就有实习内容。

国外农业教育体系对我国农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启示

国外先进的农业教育体系无疑为我国的新型农民培育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作用。我国是农业大国,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情况以及人口的受教育程度都远低于经济发达国家,并且地区之间差异较大,同一种农业教育模式在我国的实施会有不同的效果。所以,文章主要探讨国外做法对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农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启示。

完善关于农民教育的法律法规

发达国家的农业教育经验中都有关于健全立法的内容,在我国更应如此。要在法律中明确农民有进行农业教育培训的权力,同时要具体规定农业教育培训工作的规范程度以及执行力度,防止出现对农民没有任何益处的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目前我国有了一些关于农业职业教育职能的法律法规,但远远不能满足“四化融合”对职业农民教育的需要。应借鉴美国的《莫雷尔法》、《哈奇法》、《史密斯利费法》的法律制定经验,通过立法保障农业教育、农民教育工作的健康发展以及保护农民受教育的权利。

重视义务教育阶段的农业知识普及

美国、日本的农业教育经验中都有在义务教务阶段开始培养学生对农业的兴趣的内容。美国从中学开始设置农业教育课程,日本从小学开始教授农业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接触农业、热爱农业,中学开始了解农业的重要性以及培养栽种农作物的能力。义务教育阶段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决定是否继续进行农业方向的学习。我国目前越来越多的学生脱离了农业,并且义务教育中并未正式的规定设置农业方向的课程,学生也无法正常的认识农业,更不要说培养对农业的兴趣。义务教育后,在做专业方向的选择时,也鲜有学生兴趣使然而选择农业相关专业。农业发展的后继力受到了影响。

加大对农业教育的政府投资或私人投资

各国的农业教育体系中,均少不了政府的投资。丹麦农业学校的经费来源主要靠政府资助,政府补助资金占办学经费的70%左右。美国、日本的教育体系中,公立学校都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而我国经济较发达地区,政府有财力对农业教育进行投入,应加大财政在教育方面的投资力度,改善农村学校的教学资源状况,提高农村老师的教学质量,确保农村儿童能够享受到义务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农村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希望。实施对成绩优异的儿童提供助学金等计划,鼓励学生走出农村并反哺农村。不能忽略私人投资的重要作用,我国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有财力也有热心于农业教育事业的人,政府应当鼓励私人资本投资于农业教育。

提高农业教育的质量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发达国家的农业教育也在进一步衰退,这是必然的趋势。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日本提倡重视农业教育的质量提高,同时围绕着这一理念进行了包括课程等内容的农业教育改革,并兼顾农业教育为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服务的方向,增加了与之相关的教育内容。我国发展农业教育时应该注意吸取日本的经验,不能农业教育一哄而上、遍地开花,而需要重视农业教育的质量。同时丰富农业教育的内容,可以开设与第三产业相关联的休闲农场建设经营等与当地农业开发有关的课程,为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儿童启蒙教育培训范文第5篇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体系的开端,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期。大力发展、切实办好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提高国民整体素质,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克拉玛依市教育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进一步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的通知》([xx]13号),深入学习和领会《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加强幼儿园的管理工作,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进一步提高幼儿师资素质和保教质量,根据市教育局本学期普教、教研计划的主要任务,制定本计划,请遵照执行:

本学期工作重点: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幼儿园内涵发展,总结经验,分析形势,统一思想,明确任务,深化改革,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推动我市幼儿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增强发展幼儿教育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大力发展幼儿教育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成功的幼儿教育能够使儿童对上学更有准备,可以提高入学率,降低辍学率,完善学习技能。我们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通过科学的幼儿教育,挖掘儿童巨大的学习潜能,真正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努力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关注儿童就是关注社会的发展。规划是事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我们要根据《克拉玛依市学前教育发展规划》(下面简称《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积极工作,各区教育局要根据《规划》提出本区的实施方案,将目标细化,完善成方向性、指导性、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对我市来说,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最困难的是学前三年教育,而学前三年教育最迫切要解决的是入园率问题,因此,我们要积极、努力做好这项工作,全面提高幼儿入园率,争取少数民族幼儿入园率不低于93%,要把努力办好一流的幼儿教育,让每一个孩子接受良好的启蒙教育,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做大文章,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各区教育局要大力加强幼儿园建设和管理,共同推进幼儿教育事业更快发展,努力实现我市“十一五”教育发展规划中提出的要“高标准、高质量地普及和发展学前教育,确保全市适龄儿童都能接受良好的学前3年教育,并逐步向低龄化方向发展”这一目标。 二、要切实加强对幼儿园的管理。要以管理促发展,促质量提高。

健全的制度,规范的管理是幼儿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我们要不断完善幼儿教育管理网络,促使幼儿园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要进一步明确管理职责,切实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要重点负责本区的幼教规划、规范管理、检查督促和总结评比,以保证幼教事业的稳步发展;要加强幼教教学管理网络,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幼儿教育工作,要把提高保教质量,研究教育教学、提升教师素养、促进幼儿发展作为幼儿园的主要任务,树立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一切以教学为中心的指导思想,不能以任何形式、任何借口减少教学任务、耽误教学进度,要切实加强幼儿园的日常管理。各区教育局要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属地管理,规范幼儿园的办园行为。一方面要端正其办园方向,办幼儿园是社会公益事业,不能以盈利为目的,更不能以损害幼儿身心健康为代价,追求利益最大化,要加强对民办幼儿园的监督管理,提高主办者法律意识,依法办园,依法兴园,依法治园。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幼儿园的布点;另一方面,幼儿园教育要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帮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不能盲目迎合家长急功近利的心理,单纯教幼儿认字算数,甚至传授小学的教学内容。我们要不断规范民办幼儿园的教学常规管理,禁止违背教育规律、违反教育法规的行为, 以维护幼儿正当权益和正常的幼儿教育秩序。 各级各类幼儿园要严格按照《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等幼教法规开展教育保育工作,要规范收费管理,制止乱收费。

各区要加快示范性幼儿园建设。我市示范幼儿园一直起着较强的示范作用,但示范幼儿园的分布还不均衡(独山子区没有示范园),因此我们还要加强示范园的创办工作,现有的示范园也要继续发挥好示范作用,端正办学方向、严格科学管理、提高保教质量,要充分发挥示范性幼儿园在贯彻幼儿教育法规、传播科学教育理念、开展教育科学研究、培训师资和指导家庭早期教育等方面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全市幼儿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三、抓队伍培养,做好教学研究,集中力量聚焦“内涵”。

学校管理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要办好幼儿园,关键是要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同时必须遵循教育教学的客观规律。因此,我们必须切实加强幼儿师资队伍建设和日常教学管理,广泛深入地开展教育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幼儿教育质量。 各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幼儿园园长和教师培训纳入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加强园长队伍的培训力度,要把园长培训的眼界放高,要把园长从经验型的管理者向研究型、思想型、专家型转变。全面落实幼儿教师的业务进修、继续教育以及教师资格审定等工作,推行幼儿园园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实行持证上岗。要抓紧非专业教师上岗培训的问题,重点抓好幼儿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和日常教学工作的辅导,进一步提高我市幼教队伍的业务水平。

四、办平安校园、和谐校园,加强家庭、社区协作。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幼儿园的师生安全是办园的第一位工作。生命观是教育的第一观。我们在思想上一定要高度重视,进一步提高忧患意识,把幼儿园的安全工作抓实抓好。我们要始终保持高度的警觉,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切实把安全保卫和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重点抓好校舍、饮食、活动、交通等四方面的安全工作。 要坚持以防为主,建立健全各项安全制度。要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师和幼儿加强安全教育,切实提高教师和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建立安全应急机制,要定期开展必要的安全应急演练,要严格执行安全责任追究制,对存有安全隐患的,责令限期整改;不按要求整改到位的,要坚决取消其办园资格。要切实加强幼儿食品管理,必须严格按照《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在交通安全方面,重点是要进一步加强幼儿接送车辆管理(主要是民办幼儿园)。各区教育局要切实加强安全督查工作,切实落实好安全工作责任制。

儿童启蒙教育培训范文第6篇

一、规则制定立足儿童

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从道德他律向道德自律发展的阶段。对这个阶段的学生进行规则意识的培养,首先要立足儿童,让规则充满童心和温度。于儿童而言,规则只有可观、可评、可模仿,才能成为理性自觉,才能引领他们在自由、自主的基础上进行主客观对照,实现自我与他我的统一。

1.以日常行为习惯为抓手

心理学研究表明,年龄越小的学生,越需要具体细微的行为指令。为此,莞城中心小学结合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整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纲要》《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党的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要求、中华传统美德的育人标准,制定了20条具体可行的行为习惯要求,如进校门时的礼仪、就餐时的纪律,甚至如厕时的要求,等等。同时,学校还将这些要求编成朗朗上口的儿歌,便于学生识记和共同维护。

2.以评选“至正班级”为驱动

莞城中心小学有着110年的办学历史,位于千年资福寺遗址上,校园至今存放着元朝至正年间由资福寺僧人铸造的至正大铜钟。“正”可释为正确、正当、正好、正气;“至正”即为努力追求最好。学校充分挖掘这一校本元素,开展每月一次的“至正班级”评选。在评选过程中,学校通过班级轮流督查、大队委检查,从卫生、眼操、课堂纪律等多方面明确规则和标准。对获评班级,在每月级会中给予大力表彰。如此,基于学校文化,立足学生实际的规则和标准,为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良好行为规范提供了内驱力。

3.以争当“洪钟少年”为目标

规则的制定,不应是控制儿童,而应顺应儿童,成全儿童,引导儿童从他律逐步走向自律;不应仅仅指向“不能做什么”,更应指向于“需要做什么”“要向谁学习”。因此,制定规则时,需要具体的方向来引领,需要榜样的行为示范。

鉴于此,莞城中心小学在全校开展了“洪钟少年”评选活动,入选学生在每年校庆时携手家长踏上红地毯,在鲜花和掌声中依次敲响学校宝物――至正大铜钟。“洪钟少年”评选标准按照学校培养目标进行设计,既体现了学校的办学主张,更包含了各项规则、要求,让全体学生感受到好榜样应该是具体、多元的,是来自日常学习生活的;评选过程不再是少数“优生”的事情,而是全员参评,学生对照评价标准填写材料,并在班级、年级、学校开展演讲。在这样的活动促进下,同学们对照标准,学习榜样,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成长为守规则的好少年。

二、规则认同凸显自主

学生规则意识的形成一定以认同为前提。认同是自内而外的,而不是依靠外部强压形成的。因此,要让学生认同规则,就需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看作是具体的、待发掘的生命主体存在,通过课程的开发、活动的体验、榜样的示范来实现。

1.微课开发

对小学生而言,要让其认同规则,需要化繁为简,把听起来沉重、乏味的规则养成教学变成亲切、有趣的实践。莞城中心小学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整合全校教师资源,进行系列微课开发。如“一日习惯20条”,学校将每一条都作为课程点,进行微课程的开发,每个课程有微主题、微事例、微活动、微公约,凸显了课程开发的有效性以及可行性,为孩子对规则的认知架设认同的阶梯。

2.活动体验

规则的认同是一种自主、自觉、自愿、自律的主体行为。只有通过反复体验,才能真正实现知、情、意、行的整合,实现人的成长与成熟。通过活动的开展,能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和体验规则,强化已有的规则意识。如规则“尊长不顶撞实在妙”,我们通过“三八为父母献份爱”活动,让孩子们感受父母的艰辛,从而践行这一规则;又比如 “保护弱小”这一规则,通过“失明一小时”的活动体验,让孩子设身处地感受到残疾人的不便,激发起保护弱小、同伴互助的情感。

3.榜样示范

小学生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在小学生身上能得到很好的印证。学校处处是榜样,如评选“孝感乐助好少年”,表彰乐于助人、有孝心的孩子;如“优秀督导义工”,表彰督导有方,持之以恒的义工团队……通过榜样的力量,让孩子在愉悦中认可规则、接受规则。

4.品牌引领

为了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学校提出“教师品牌―品牌教师―名师”的教师发展新思路。一是人人定品牌,勾勒教师品牌发展的全新蓝图;二是时时推品牌,搭建教师品牌发展的广阔平台。学校先后打造出“一分钟班级管理”“班级制度文化营”“体验式德育”“绘本德育”等规则意识培养的品牌,对促进学生对规则的认同起到了极好的效果。

学校通过一系列微课开发、活动体验等实践,让学生感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幽闭的思绪被开启,囚禁的情愫被放飞,每一个人都能感受到自主的尊严和独立存在的价值,进而接纳、认同规则,逐步形成自主意识。

三、规则落实力求多样

对于小学生而言,规则的落实需要反复强化,方法的选择也要力求多样。因此,多方平台的搭建就显得十分必要。

1.培训台

学校鼓励学生自主成立规则督导义工队。这些小小督导义工们经过岗前培训,明确了督导内容,每天对照督导内容对班级同学的日常行为进行督导,对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进行劝导,并及时记录、公布。

2.表彰台

仪式熏陶对儿童教育具有润物无声的效果。对于表现好的同学,学校通过及时的鼓励与表彰,能强化他们遵守规则的愉悦体验。为此,学校设立了表彰台,在每周一的国旗下表彰,每月的集会以及学校的宣传栏里大力、公开表彰守规则的孩子,并奖励流动红旗、课外书籍、印章等。表彰范围小到主动捡起地上一张废纸,大到参加各项比赛获奖。同学们乐此不疲,每一次表彰都让台上的同学自豪,台下的同学仰慕。

3.承担台

小学生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特点,与人交往时会习惯于从自己的需要出发。对此,如果不加以引导矫正,就容易导致为所欲为的倾向。如此,学校引导学生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比如,学校在每个年级都成立了“静思角”,对于多次扰乱课堂规则的孩子,会请他到静思角,在值日老师的守护下,反省自己的行为,表达自己改正错误的决心。

4.共建台

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双重标准,会塑造孩子的“矛盾规则”,最终造就“两面人”的现象。因此,学校在制定规则时,将“一日行为规则20条”巧妙融于作业记录本中,每天一页,通过家校互动评分,让家长明确学校要求。同时,学校还以学生心理为切入点,开设了系列家长心理教育培训课程,通过丰富多样的培训内容和形式,使家长们充分认识到了从小培养学生规则意识的重要性。

5.自省台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据此,学校要求同学们对照“一日习惯20条”,每天上午“晨省”,下午“晚省”,每周一上午“周省”。在自省时间,孩子定静冥神,静静回顾自己的各种表现,并进行星级评价,还可以与家长、同伴、老师一起,在互动留言区互相勉励、温馨提醒。每次翻开《莞城中心小学学生日常行为评价・作业记录本》时,孩子会对自己每天的学习、生活和活动作一次美好的回忆;当执笔记下每一天的表现时,孩子也会产生一种愉悦和成功感,会对自己做出一次正确评价,对明天定下努力的方向,对未来充满信心。通过这样的方式,引导学生在“慎思”中明辨是非,弥补不足,理性认识道德规范,使自己的人生更为积极、光明。

儿童启蒙教育培训范文第7篇

本文从调查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入手,分析了幼儿园英语教育在师资水平、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方法和英语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幼儿园英语教育应着眼于幼儿的终身发展,从规范管理、提高师资水平、创设英语语境和贴近幼儿实际等方面入手,提高幼儿英语教育水平。

关键词:

幼儿;幼儿英语教育;现状;对策

当今英语已是一种具有全球化特征的国际通用语,代表世界前沿的科技知识和互联网信息大多用英语来表达。如果不懂英语,国际交流与信息接受都会受到较大制约,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在这个大背景下,英语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幼儿教育是整个教育工程的起始阶段,理应先行一步。国内外众多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学习语言的关键期、敏感期。[1]因此,开展幼儿英语启蒙教育是必要的、可行的。《英语》又是我国中小学的主要课程和中高考的科目。为了适应未来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和中小学教育的需要,“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以英语教育为特色的幼儿园倍受家长青睐,甚至胎教也进行英语教育。英语在学前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类幼儿园掀起幼儿英语教育热。然而,在我们强调幼儿英语教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的同时,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的条件、质量等问题也成为社会日益关注的焦点。幼儿英语教育是否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幼儿的身心是否得到了和谐的发展?因此,对幼儿英语教育进行研究具有时代意义。笔者近期在粤北韶关和清远两市的幼儿园中随机抽取5所开设了英语教育的幼儿园和2个幼儿英语培训中心,通过给幼儿教师和幼儿家长发放问卷、访谈、现场听课、观察、与幼儿交谈等方式,对幼儿园英语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得知:幼儿园英语教育有令人满意的一面,95%的幼儿教师和86.7%的幼儿家长都能认识到,幼儿英语教育着重是培养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良好的发音,对幼儿英语教育结果的评价标准也较多元化;但幼儿英语教育实践的结果却让人忧心忡忡。

一幼儿园英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幼儿园英语教育缺乏规范的管理

由于幼儿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范围,而幼儿英语教育作为学前教育的新生事物,尚处于探索发展阶段。从《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等国家的学前教育指导性文件,到地方的幼儿教育管理条例,对幼儿英语教育的目标、内容、评价等一直没有清晰明确的规定。由于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再加上人力不够、政策不全、经验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对幼儿园英语教育缺乏科学规范的管理。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受利益驱使,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吸引生源,积极“创收”,许多幼儿园在不具备合格的软硬件条件下,也盲目开展幼儿英语教育。调查了解到,有一半的幼儿园开设了幼儿英语课程或英语兴趣班,其中大部分是私立园。这些幼儿园无论是教育经费的分配使用、幼儿英语教师的配备或是幼儿英语教育教研的开展都没有明确要求。一些幼儿园为了节约资金,一般一个年级甚至一个幼儿园只有一套幼儿英语教材及配套的教具,教师轮流使用,更不用说现代教育设备的配制,这给教师的工作带来很大的不便,也不利于幼儿学习英语。

(二)幼儿英语教育内容脱离幼儿生活实际,出现“跟风”现象

由于教育主管部门在幼儿英语教育教材和教育内容方面没有明确的规范和指引,因此在市场机制下,各幼儿园使用的教材五花八门,多数是听从经销商的推荐,缺乏主动性、科学性,出现“跟风”现象。笔者从书店和网上调查了解到,现在市场上有关幼儿英语的书籍多且杂,而适合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教材却很少,配套的教具也不多。调查的幼儿园较多的是选用《托福幼儿英语》、《剑桥幼儿英语》、《小星星英语》、《LoveEnglish》等幼儿英语书。通过访谈了解到,大多数幼儿英语教师反应,这些教材难度大,许多内容不太切合幼儿实际。如:颜色color、动物animal、交通transportation、身体body等,这些抽象的概括性的内容不适合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特点。在调查大班幼儿时,大半幼儿直言他们不喜欢英语,原因是英语太难了。怎样才能根据本园实际,选定适合幼儿年龄特点及知识经验结构的教材和教育内容,是幼儿园英语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幼儿园在选择英语教育内容时,应冷静思考,根据本园软硬件选择合适的幼儿英语教材和教育内容,所选的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应是幼儿感兴趣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根据幼儿学习实际状况调整英语教育内容。

(三)幼儿英语教育方式方法单调,小学化倾向严重

调查了解到,幼儿园对幼儿实施英语教育基本上是依托课堂环境,普遍是每周进行两次英语课堂集体教育活动,课程安排缺乏灵活性,基本没有将英语教育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中,不符合幼儿教育情境性和生活化的特点,这对幼儿学习英语是非常不利的。在方式方法上,笔者观察幼儿英语课堂,发现大部分幼儿教师基本按小学化的英语教育方式,用讲授的方法进行,从学字母开始,教幼儿机械地读单词、短语和句子。而不是注意情景教育,设置活泼生动的场景,采用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进入多彩的英语世界。且看一个幼儿英语兴趣班的教育片段:在一个30多人的课堂上,教师教幼儿认识“大”和“小”两个意思相反的英语单词。在没有借助任何直观手段的情况下,教师直接教读字卡“big”、“small”。接着组织句子“Iambig.”“Youaresmall.”让幼儿跟着老师念;然后教读“Big,big,Iambig.Small,small,youaresmall.”幼儿懵懵懂懂地、机械地跟着念,实际上没有真正理解“big”、“small”的涵义。加之人数过多,缺乏良好的师幼互动。不一会儿,大部分幼儿注意分散,开始搞小动作。这种俨然小学化的教育方式单调,不合适幼儿年龄特点,而且填鸭式的教育方法严重违背了幼儿具体形象性的心理特点,让幼儿感到枯燥乏味,兴趣索然。名义上“兴趣班”,却实实在在地名不副实。长此以往,不仅幼儿没学好英语,而且使幼儿对英语产生厌恶感,更严重的是让幼儿形成了不良的课堂学习习惯,严重影响往后的小学学习,后患无穷。

(四)幼儿园英语教育师资力量薄弱

幼儿园英语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幼儿教师英语水平低下,缺乏幼儿英语教育专业培训和学习,是幼儿园英语教育存在问题的重要原因。粤北的幼儿园英语师资严重缺乏,有些幼儿园只有1-2个老师懂些英语,就承担了全园的英语教学。笔者在一间全园开设幼儿英语教育的市一级幼儿园调查了解到,全园有28位老师,达到三级公共英语水平和专业英语水平的教师比例分别为10.7%(3人)和3.5%(1人),有85%的幼儿教师从未参加过任何英语水平考核;只有一位教师在幼儿师范学校就读时选修过《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只有一位受过英语专业训练的教师的口语较为准确,语音和语调较为规范,其余教师都没有接受过英语口语训练。加强幼儿教师英语培训的力度显得越来越迫切了。幼儿教师的英语水平主要是通过两种途径获得提高:一是就读幼师和师范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时的《英语》课程学习;二是英语培训,这是大多数幼儿教师提高英语水平的主要途径。职后培训是引导幼儿教师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可以促进幼儿教师的专业自我成长,也是幼儿英语教师提高英语教育水平的重要途径。然而,调查显示,在开有英语教育的幼儿园里,只有13.3%的幼儿教师参加过职后的幼儿英语教育培训,一学期或一年一次。培训的形式仅是关于某种幼儿英语教材的讲座,培训的内容几乎都是幼儿英语教育方法,没有涉及英语专业基本知识,如:语音基础训练、口语能力训练、教育组织语言训练。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能提供较系统的幼儿英语教育培训的机构和机会很少;另一方面,参加系统培训费用较高,幼儿园往往从经费考虑,节省开支,采取“舍系统,求简单”的培训方式。为了节省教师培训学习费用,每次培训派一个“代表”参加学习,回来后再与本园教师交流。因此培训的质量可想而知,学习的效果令人担忧。总的来说,幼儿园英语教师数量少,水平低,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状况不佳,造成幼儿园英语师资力量薄弱,从而严重影响了幼儿英语教育的质量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五)缺乏英语学习的语言环境

儿童在人生的最初几年能学会用母语与他人进行自由地交流,正是得益于自然的母语环境。因此,对幼儿进行英语教育,语境的创设至关重要。据观察,开设了英语教育的幼儿园,只有少数幼儿在早上入园或者下午离园时会跟老师说“goodmorning”、“goodbye”,很少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主动用英语与老师、小伙伴对话的。笔者曾尝试用英语和大班小朋友交谈,问一些日常用语,如“Howareyou?”、“what’syourname?”只有极少数幼儿能大胆地用英语说出自己的名字,并对问话进行回复的。大多数幼儿或闭口沉默或胆怯地离开。从幼儿的表现来看,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幼儿园英语教育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这主要源于幼儿缺乏日常学习英语的环境。

(1)幼儿园英语教育未深入幼儿的日常生活,缺乏英语语境。从调查来看,开设英语的幼儿园有主动创设语言环境的意识,普遍开展了英语语言环境的创设工作,但是过于简单,没有细化到日常教育活动的每个环节中。部分幼儿园活动区域布置了一些英语单词图卡,帮助幼儿识记和巩固所学的知识。但是这些词卡内容仅是来源于英语教材里的内容,大多与幼儿的生活实际不相关。这样的环境布置只从教本出发,过于局限,内容的更换也不及时,一个月换一次,词卡最终只发挥“点缀”墙饰的作用,违背了最初的意愿。另一方面,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只有少数幼儿教师能有意识地渗透英语教育,如提醒幼儿“Washyourhands.”“Drinkmilk.”绝大部分老师除了在英语课堂外,几乎不用英语与幼儿交流。原因在于,一些教师缺乏将英语教育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中的意识;或是一个幼儿园只有1-2个英语老师,其他教师没有能力在组织幼儿生活活动中渗透英语教育。

(2)家庭欠缺英语学习语境。接受调查的家长表示几乎不能进行日常英语对话,只能是配合教师监督幼儿听英语磁带。少数的家长能够为孩子购买一些英语书籍、光盘和磁带,并和幼儿一起用手机或电脑学习英语,尝试与幼儿用英语对话,但是能持之以恒的家长几乎没有。受家长英语水平所限,家庭英语语境匮乏,使幼儿在幼儿园所学习的英语无法得到巩固和运用。另外,接受调查的幼儿教师中有60%的教师认为,家园互动遇到的困难主要是家长的教育观念问题。家长较注重幼儿英语输出情况,当幼儿短时间不会说、写英语时,家长便对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成效持怀疑态度,不能积极地配合幼儿园的英语教育工作。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风”心切,急功近利,给幼儿造成心理负担,挫伤幼儿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同时,由于得不到家长的有力支持,也会影响幼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信心,从而影响幼儿园英语教育的效果。

二幼儿园英语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一)健全制度,规范管理,严把幼儿英语课程的开设

首先,严把幼儿园英语课程的开设关。一方面,我们承认英语对幼儿的发展是有很大价值的,但是我们不能盲目夸大英语学习的意义。为幼儿的终身发展着想,学前阶段应把母语——汉语普通话的学习放在幼儿语言教育的第一位。任何影响幼儿母语发展的第二语言教育都有可能导致儿童发展的严重失误。[2]另一方面,教给幼儿的英语应是标准、规范的,教育方法是科学的。否则,不科学的英语教育会削弱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不规范的语音语调将严重影响幼儿今后的英语学习,给幼儿发展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后患无穷。为此,要严把幼儿园英语课程的开设关。不教总比教坏的好,教坏了才来纠正就难了。不具备师资条件和良好硬件设备的幼儿园不能开设英语课程。其次,明确幼儿英语教育的目标。如果缺乏统一的评价标准,幼儿英语教育的目标没有清晰的界定,就不知如何才算成功的幼儿英语教育,这是亟需解决的问题。我们认为,幼儿英语教育目标应该是培养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运用语言进行交往的积极性。通过学习日常基本英语词汇和简单的交际用语,发展听说能力,增强他们的语言敏感性,培养初步的英语语感和文化意识。第三,规范幼儿英语教育使用的教材。引导幼儿园选择规范的幼儿英语教材,科学选择教育内容。在选择教材时,要考虑本园的师资条件,如果本园教师整体上英语水平偏低,可选择有多媒体软件配套的教材,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师资水平的不足。幼儿英语教育内容的选择符合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切合幼儿生活实际。

(二)创设丰富的英语学习语境,把英语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

(1)创设语言环境。语言掌握有两种基本途径:即学习和习得。学习是指儿童有意识地、系统地和正规地学习语言的过程;习得是儿童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自然而然地获得语言的过程。[3]这说明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幼儿园是幼儿学习英语的主要阵地。因此,在让幼儿学好母语的前提下,创设有利于提高幼儿英语学习兴趣的语言环境,引导幼儿积极学习英语。首先,布置英语丰富的环境。在幼儿园的外墙、内墙、走廊、楼梯转角等墙面上设计适于幼儿欣赏学习的图文并茂的英语单词、短语、句子等英文图片,或者在幼儿园日常用品上张贴相应的英语名称,在活动区张贴一些与最近教育内容相符的英文图片等,以便于幼儿随时随地浏览其内容,学习英语。其次,创设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英语,鼓励和支持幼儿与成人、同伴用英语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激发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2)把英语教育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第一,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英语的发展与其思维、情感、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学习英语必须要掌握一系列的知识,完成这一认知过程需要长时间地不断复习和巩固。因此,英语活动要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包括集体教育、区域活动、游戏活动、各生活环节等,让幼儿不断复习和巩固所学的内容。同时,从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幼儿大脑神经细胞较脆弱,容易疲劳,能够主动集中注意的时间较短,5-6岁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约8分钟,因此幼儿英语教育活动不宜长时间的集中进行,而应贯穿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不断唤起幼儿的注意[4]。第二,幼儿的英语能力是在日常生活积极主动地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因此,英语教育仅靠教师的英语课堂集中“教”是难以掌握的,应当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对幼儿进行随机的教育。用英语组织日常活动,让幼儿有听和模仿的机会。在晨间活动、餐前餐后,可适当播放一些赏心悦目的幼儿英语儿歌、歌曲,让幼儿感受英语的语音语调和节奏韵律;或用英语介绍食物,既可以引起幼儿的食欲,又能让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学习英语;在自由活动时,和幼儿一起欣赏幼儿英语的音像故事,或少儿英语电视节目,幼儿通过聆听英语故事掌握英语最基本的词语和句型,使幼儿在快乐的气氛中学习英语;在幼儿入园离园时,鼓励他们用英语打招呼、问候。还可以阶段性地组织趣味性的英语主题活动,在游戏中运用英语表达和交往,通过幼儿感兴趣的活动,在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的同时,让幼儿轻松地掌握常用的英语单词和短语,从而使幼儿自然而然地获得英语表达能力[5]。

(三)加强幼儿英语师资队伍建设

幼儿英语教师素质的优劣直接影响幼儿英语教育的质量。一方面,幼儿园应加强对幼儿英语教师的培训,不仅要求幼儿教师准确理解和掌握幼儿英语教育目标、原则和教育方法等理论知识,尤其在英语语音和口语方面,加强训练发音的准确性和口语的流畅性;而且还应经常组织观摩示范课等教研活动,开展幼儿英语口语、听力、词汇、英语儿歌和游戏等方面的教育研究,互相听课、相互评议、互相学习,解决教育中的难题,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促进英语教育水平共同提高。另一方面,幼儿英语教师可借助现代化多媒体设备自主学习提高。如:录音磁带、光盘、网络等,自我纠正发音,学习他人好的教育经验,丰富英语教育的知识;从而不断改进幼儿英语教育方法,有效提高教育质量。

(四)家园合作,多方力量促进幼儿英语教育

幼儿园的工作离不开家长的配合。幼儿英语教育需要家庭提供生动、切实的英语运用情景,家长的参与是幼儿有效习得英语的关键,因此,英语教师与家长应紧密沟通、密切合作。幼儿园根据幼儿不同年龄发展阶段的特点,制定符合其规律的阶段性英语教育目标,如:设定学期或学年的幼儿英语学习目标,由家长和幼儿园共同完成。幼儿园及时将幼儿的英语学习情况反馈给家长。例如,利用幼儿入园、离园环节,与家长交流引导孩子学习英语的方法;通过开家长会、开展幼儿英语亲子活动、开设家庭英语教育讲座,向家长发放幼儿英语学习资料,家访、家园联系册等途径,或是依托现代网络媒体,如组建QQ群、微信群、博客论坛等方式,及时让家长了解最新幼儿英语教育动态,并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英语教育观,更好地配合幼儿园开展英语教育活动,将英语学习氛围带到幼儿家庭生活中,努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和运用的环境。

作者:张秀娟 单位:广东省韶关学院

参考文献

[1]任玲玲,刘霞,张晖.儿童早期二语习得国内外研究综述[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09):142-143.

[2]周兢.对我国学前儿童英语教育定位的思考[J].学前教育研究,2004,(12):4-6.

[3]李香玲.幼儿英语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探索,2008,(04):84-85.

儿童启蒙教育培训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专业项目化;电子档案制度

一、创新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管理机制

志愿服务几乎是每个文明社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高校志愿服务中,团组织、志愿者组织根据服务对象的需求,向大学生志愿者服务信息、提供服务岗位,志愿者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志愿服务。而大学生们也可按照相关规定,主动的自发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做好高校志愿者工作的现实意义: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是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我服务的重要实践平台,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是培养现代公民意识的重要力式;是构建社会卞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诉求。

下面以山东大学开展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为例探讨高校志愿者工作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济南市历城区现有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094名,留守儿童近1000名,针对这一情况,历城团区委与山东大学共同启动"青春助力--共青团关爱农民工子女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温馨快乐的成长环境,帮助农民工子女健康成长。在帮助关心农民工子女的同时,同学们学会了分享收获成长,提高了处理各种困难的能力。特色志愿服务活动举例:第一,"山魂海韵"之励志教育。以山东大学"为国家图富强,为天下储人才"办学理念为基础,以励志人生、榜样的力量为出发点,对孩子们进行励志性启蒙教育,激发了孩子们内在的奋斗情怀,加强了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使孩子们转变了学习观念,激发了学习热情。第二,"关爱零距离"一对一重点帮扶。通过与孩子们聊天谈心,与孩子家长的沟通交流,从思想上改变了他们不爱学习的观念。第三,发挥专业特色,管理情景剧中展笑颜。在进行志愿服务,献出自己的爱心的同时,也不忘充分利用自己所学专业理论优势,将实际活动相联系。通过管理情景剧表演,孩子们树立了管理的基本观念,管理好自己的作息时间、学习生活,真正促进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高校志愿者工作管理创新的主要内容:第一,专业项目化,创新高校志愿者工作的管理理念。挖掘志愿者工作育人功能,与所学专业结合,项目化开展,强化志愿者工作的服务理念;增进志愿者工作的价值认同。第二,创新高校志愿者服务工作的内容形式。创新志愿者工作的内容;创新志愿者工作的方式,强化"结对服务、对口服务、接力服务、针对"的服务模式;创新志愿者工作的项目。第三,建立和完善志愿者工作支持机制。在志愿服务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开设志愿者工作选修课程,开展公民意识教育,服务理念教育,建立大学生志愿者工作专项基金等,鼓励志愿者加强与校内、社区及国外高校志愿者沟通。第四,建立、健全志愿者工作的激励机制;发展机制,以"典型促发展,榜样的力量"等。

二、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存在的问题

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第一,定位不准,泛政治化倾向严重,将志愿活动作为服务政治需要的工具,没有很好地与人学生成才、就业相结合,仅认为志愿服务是人的义务、责任,没有认识到志愿服务也是人的权利,是现代化的一种生活方式。第二,运行不畅,缺乏组织运行的理论指导和组织管理风格,逐渐出现僵化、官僚的毛病,培训机制不健全,临时突击培训占主导,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志愿服务的水平、层次和质量。第三,氛围不浓,对外宣传力度不够,被社会接受而不广,志愿组织缺乏理论创新支持,难以营造学习型氛围,志愿者在服务活动中感觉仅仅是付出,而没有学习、成长、充实、提升的收获时,热情逐渐降低。第四,管理不善,缺乏人力、物力信息化共享平台,无法做到科学协调,容易造成资源的重复浪费,没有可持续的资源。第五,保障力度不够,日前针对志愿服务活动及志愿者的保障机制难以跟上志愿服务工作发展的形势,在激励机制、经费保障机制、法制保障机制等方而问题凸显,影响志愿服务工作深入开展。

三、高校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发展对策

1、建立活动存档和干事培训制度

在部门的运行中,每逢重要活动都要进行资料收集和整理,导致活动无法高效进行,所以要在部门中建立档案资料制度。通过培训大会,教会志愿者们最简单的活动思路以及志愿者基本精神等,并鼓励干事参与到活动策划当中来甚至独立策划活动,允许志愿者组织内任一有想法的人提出意见,共创辉煌。活动策划经审批合格后,方可施行。

2、强化志愿服务基地管理及反馈

采用基地共用,各级志愿服务团地共同服务志愿服务基地,服务社会、服务学校、服务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定期派人跟随服务队伍前往服务基地了解服务状况,对服务队进行督导,同时了解基地的反馈信息,及时对服务工作进行调整。

3、加强志愿服务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

加强志愿服务网络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以志愿者年龄、专业、兴趣、特长、服务次数和服务效果为基础的志愿者电子资料库并将其分门别类,建立包括环境保护、社区文化服务、医疗卫生、教育培训服务、权益维护、对外交流等不同项日的专业服务分队。在志愿者的管理工作中,通过建立健全动态电子资料库,把志愿者基本信息及其志愿服务情况全而记录在电子平台上,增强了对志愿者管理服务的透明度,有效地激励青年学生广泛参与志愿服务。允许各界对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定期检查投诉意见以及建议,及时对采取措施。

4、将志愿服务与学生成才与就业挂钩,完善对志愿者、志愿者组织的保障力度

由于志愿服务本身就是自发性、自主性的,所以如何处理好志愿者组织的正式化与灵活机动化是很重要的问题,有关部门如共青团、政府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对于志愿者后续的安置帮扶工作,认真做好志愿者就业服务工作,不要只是"空头支票",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高校大学生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的补充和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工作也会更好的开展,进一步扩大在广大师生、团组织当中的影响力,更好、更有效地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马彦周,曾艺.高校志愿者工作管理创新思考[J].理论月刊,2009,(12).

[2]宗平,葛敏.构建高校青年志愿者工作长效机制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2).

[3]许颖.青年志愿者活动中的政府责任[D].华东师范大学,2008.

[4].新形势下青年志愿者工作机制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