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电影艺术的特性

电影艺术的特性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电影艺术的特性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电影艺术的特性范文第1篇

一、影视艺术之概念界定

电影艺术是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从纯粹的视觉艺术演变为视听艺术,以声音和视觉形象为媒介来表现现实生活、思想感情、视觉奇观等各种内容的艺术。电视艺术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思维审美,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屏幕艺术形态。本文中的电影、电视艺术特指电影故事片和电视剧。

二、电影、电视艺术同宗同源

从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发展过程不难看出,它们有着极具近缘的共同基本特性,犹如一母所出的双胞胎姊妹,二者都是通过画面与声音的配合,在特定的多维时空中塑造最直观视听形象的高度综合性艺术。本质上的共同点,说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归属于同一艺术门类。

第一,在艺术元素及表现技法的运用上,二者存在共同之处

每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元素或艺术语言,电影、电视艺术的独特表现元素就是视听语言,它们都是“视觉”和“听觉”相辅相成的艺术形式,都通过具体的活动画面塑造形象,反映生活,表达思想观点,并都以色彩、光线、音响、造型等作为语言要素。同时,电影、电视艺术在长镜头和“蒙太奇”手法的使用技巧上也是基本一致的。

第二,在拍摄工具及放映方式上,二者存在共同之处

电影故事片在拍摄过程中使用的是摄影机,而电视剧的拍摄使用的是摄像机,从技术层面上讲,这两种设备是大同小异的。另外,电影、电视艺术在摄制完成后都需要通过一定的屏幕空间播放,电影艺术是通过银幕放映而实现的,电视艺术的表达则在荧屏上进行,这两种放映载体实质上均属于屏幕空间的类型。

第三,在美学特征上,二者存在共同之处

电影、电视艺术都是综合性的艺术,二者都以极大的包容性兼收了包括视听在内多种形式的艺术元素;同时,二者又均属视像艺术范畴,均通过在屏幕空间上塑造具体生动的影像或视像画面来反映生活,表现艺术,它们都努力使用各种手段追求逼真性,力图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影视艺术又都是动态艺术,在表现功能上要诉诸感官,力求将人们的视觉感官充分调动起来。

三、电视艺术相较电影艺术更具完备性

从产生的先后顺序上看,电影艺术先于电视艺术,同时,电影艺术的发展建立在电影胶片、感光乳剂、光学镜头等工业社会技术创造基础之上,而电视艺术的发展建立在后工业社会技术创造的基础之上。电影、电视艺术虽归属于同一艺术门类,但电视艺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电影艺术的诸多缺憾,显示出较之电影艺术更高阶段上的完备性,承担起电影所未竟的综合文化性使命。

首先,在制作方面,电视磁带可以当场保留被摄画面,并对画面效果进行当场检视

电视艺术可以采取前期拍摄、后期编辑的ENG方式,多机拍摄、即时编辑的EFP方式,甚至这两种方式合成的演播方式;同时,“电子数字特技”也使电视艺术对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活动影像进行随心所欲表现成为可能。这相对于胶片电影而言,无疑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及更强的表现力,满足了人们在电影艺术中所无法获得的观影理想。

其次,在传播方面,电视艺术具有容量和时空上的更大自由

无线电技术在传播速度、传播范围方面的优势,有线技术在频道覆盖、选择方面的优势,统统集于电视艺术一身。由此,电视艺术便可以跨越地域与国界的限制,并通过内容上的多样性与可选择性,满足人们在电影院所无法获得的视听自由与视听享受。

最后,在观赏方面,困扰电影艺术的雅俗共赏,在电视艺术的雅俗分赏和雅俗共存中得以实现

对于电影艺术而言,较大规模的集体观赏限制着人们对雅、俗的选择范围,其商品属性又阻碍着雅俗共存的实现。而电视艺术则使雅俗共赏这一理想状态得以实现,人们可以根据自我的审美趣味去选择观赏内容,不仅增强了观众的自主性,还使各种层次和风格的视听产品得以发展,视听艺术得以繁荣。

四、影视艺术走向数字化合一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影视艺术之间的差别越来越小,界限越来越模糊。当下,影视艺术的技术界限呈现出合一的趋势――通用的数字拍摄设备、存储设备、放映设备。

影视艺术在播映环境间的区别也在逐步缩小。如今,电影院的前排座位距离银幕并不是很远,从某种程度上讲,这样的播映环境在家中也可以实现。比如,在一个几十平方米的客厅中安装一个投影设备,在一面墙上安装银幕,我们坐在另一面墙下进行观影,如果再装上较好的音响设备,并在墙壁上做好隔音,便可以足不出户地享受小银幕电影的效果。尽管清晰度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但不得不说,从播映环境上看,影视艺术已无本质差别。而进一步考虑,影视艺术在投资大小、篇幅长短、制作时间等方面的界限也将越来越模糊。

影视艺术在技术层面的趋同也会带来其在艺术层面的趋同。影视艺术作为艺术发展过程中的自然类别,是从物质载体分类的结果。当技术的发展使影视艺术的符号载体和物质载体同一时,即使播映环境的区别始终存在,电影、电视艺术也将趋向合流。到那时,电影故事片和电视剧或许可以被统称为“影视剧”。

电影艺术的特性范文第2篇

关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之间关系的讨论从未间断过,笔者在本文中试图把二者的关系放在影视语言、历史和技术的维度之中,考察技术和媒介演进,并在媒介形式基础上的内同进行了考察,剖析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之间的关系。最后证明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是同一艺术形式在技术和媒介的作用下的不同发展阶段。

一、 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放在影视语言的维度考虑

对语言的理解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语言指的是人类自然语言,它是语言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广义语言则指所有具备某种信递功能的符号系统。从这个意义上讲,动物语言、身势语言、形式语言、逻辑语言、计算机语言、影视语言等等,均可视为语言,其种类可谓五花八门、数不胜数。本文的重要概念——影视语言,既不是广义语言,也不属于狭义语言。影视语言是广义语言与狭义语言合二为一的产物,因此兼备两者的特点。由此可见,影视语言是一种综合语言。具体讲,影视语言由画面语言与人物语言(人物对白,独白,旁白)两部分组成。画面语言是影视作品受众通过视觉解读的部分,而人物语言则是通过听觉理解的部分。因此,影视语言也可以称为视听语言。如果将一部影视作品看作一个文本,那么,影视语言是由画面文本与言语文本构成的有机整体。画面文本与言语文本又分别由大量子文本组成。画面子文本包括镜头、场景、段落等。而这些画面子文本又由利用各种角度拍摄的景别,即全景、远景、中景、近景、特写等构成。言语子文本则包括与上述画面子文本紧密相连的人物言语。这些子文本中的最小表意单位属于影视语言的“词汇”部分。

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共同载体视听语言是没有本质的分别的。电影与电视剧,无论是画面语言还是人物语言,他们都是通过记录与表现人物特征或者通过记录故事情节的方式向人们传播一些思想与情感,通过视听语言达到和受众产生共鸣的效果。从这个角度来讲,电影艺术与电视艺术在本质上是没有区别的。

二、将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放在影视艺术的历史和技术演进的维度考虑

亨利·布雷切斯还指出:“从技术上说,大众传媒技术越来越靠拢,呈趋同现象。从制作上说,电影、录像、电脑技术间的差异正在消失,从技术角度来区别电影、电视的不同在如今已失去意义。一部价格最便宜的高清晰度电视摄像机事实上就是一台电影摄影机。而我们学生们未来制作电影的方法将极大地依赖于录像和电脑技术。”

《第七艺术宣言》中把电影称为第七艺术,而自贝尔德发明电视以来,电视已愈发被世人认可为第八艺术,于是电视艺术的概念也随之产生并被广泛认可。影视艺术的关系,即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的关系。所谓电影艺术,是以现代科技为手段,从纯粹的视觉艺术演变为视听艺术,以声音和视觉形象为媒介来表现现实生活的人们情感以及视觉奇观等各种内容的一种艺术。而电视艺术,则是以电子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画造型为传播方式,运用艺术的审美思维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通过塑造鲜明的屏幕形象,达到以情感人为目的的屏幕艺术形态。我们可以看到,两种定义都是以媒介不同特征为定义的坐标。如果把这个坐标放在历史的维度中,可以看到二者的差别在消失。

1895年12月28日,法国鲁米艾尔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号咖啡馆放映成功之后,电影诞生了。1924年,英国人贝尔德发明了最原始的电视机,用电传输了图像。二者之间相差了29年的时间。虽然一直有着电视严重冲击了电影市场的观念,但是他们现在依然沿着不同的轨迹发展着,并行不悖,相得益彰。在时间产生的先后顺序上,电影技术是先于电视技术的。电视的艺术表现形态是基于电影的艺术表现形态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因此说二者是同一门艺术的不同发展阶段。从技术诞生的先后顺序角度来说,电影是影视艺术的低级阶段,电视是影视艺术的高级阶段。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二者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

从传统意义上来说,电影是在电影院里投放的。影院以宽大的屏幕,高保真的音响,黑暗的观影环境的媒介特点营造了一个特殊的环境。观众能在众多观影者的影响和黑暗中达到一种“沉浸”的状态。现在借助于更高科技的3d技术更是将这种媒介特点发挥的淋漓尽致。电影艺术的特点总是依托于电影这种媒介形态的特点。电视艺术由于其屏幕小,音响效果不是那么出色,而且由于观看环境的限制,观众不能达到所谓的“沉浸”状态。媒介特性似乎在遥控着内容>文秘站:<。电视剧中播放的很少有奇观异景,大多都是以情节和情感取胜。但是以历史的关照我们也会看到随着技术的进步,电视机作为一种技术进步的产品,正在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屏幕越来越大,清晰度越来越高,屏幕正在朝着电影的长宽比例演进。随着电视的变化,电视所表现的内容正在发生变化。比如在美国,像《太平洋战争》这样的上亿美元的大制作,是作为电视剧形式播放的,它可以作为一个典型的例子。而且现在流行于互联网上的美剧大多都是采用边播边拍的制作方式,而且画面的清晰度与制作手法都是以电影的标准进行的。电视制作人也多是之前从事电影制作的人,而且投资商不惜花费大量资金拍摄具有电影艺术特点的电视剧以赢得市场利润。因此,在现在技术发达的美国,电视这种媒介形式正在呈现电影艺术的特点。

美国电影理论家亨利·布雷切斯教授在《为电视制作电影:影视趋融最佳案例》一文中指出的那样:“在影视媒体目前演进阶段,我们最好不要把两者看成是相互分离的两种不同技术,而是看成制作、发行结合的实体,在美国和欧洲很多国家,很多从电视接收的节目实际上是由电影业制作的。事实上,所有的电影公司和电视节目制作人和发行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可以以技术为基础,以媒介演进的历史为核心,假设电视的屏幕大小、清晰度等技术指标能达到电影的水准,那么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之间的差别将会消失。也就是说技术锻造的形式基础上的内容也会趋向统一。

三、电影和电视技术层面的趋同也会带来电影和电视艺术层面的趋同

电影艺术和电视艺术是依托于各自的媒介形式才呈现出自己的特点的。英尼斯在《帝国的偏向》中对不同形态的媒介具有不同的偏向性,媒介形式所承载的内容形式会影响到一个敌国的兴衰。以此思考,电视技术的发展会带来电影和电视内容的趋向同一。基于等离子或者液晶技术为基础的平板电视生产成本越来越低,普通老百姓对大屏幕电视的消费能力不是遥不可及的事情。3d效果的影片已经可以

电影艺术的特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电影艺术;数字技术;发展

中图分类号:F235.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4(c)-0085-01

一、数字技术丰富电影语言,拓宽创作的手段。电影艺术是视觉艺术的延伸,图像是其最主要的表现元素。从电影诞生以来,电影摄影机的拍摄是获取画面的唯一手段。通常一部电影的图像和声音是由摄影机和录音机面对真实的人和环境记录下来的,这种摄制工艺能够模拟出现实世界的逼真感,也给电影赋予了重要的属性――纪实性,这种纪实性是依托于电影画面的获取手段而产生的艺术表现特性。在很长的时间里,即使是那些奇思妙想创造幻觉的影片,也只是通过模型特技、洗印合成或电子特技等手段来制作,所能实现的不过是真实世界的简单变形或移位,还谈不上脱胎换骨的变化。当然,除了摄影机之外,绘画也能成为电影画面的一大来源,但这种人工绘制的方法只适用于动画片,没有反映真实世界的能力。在三、四十年代由于广角镜头的出现使得摄影机可以拍下距离从半米到六、七百米的清晰画面,这一技术上的进步影响着电影理论大师巴赞对摄影机表现力的看法。他认为摄影机可以完整地表现生活,进而提出了纪实美学的理论。这是电影技术丰富电影语言表现力的最生动的例证。数字技术的应用同样可以重新定义电影艺术的表现力。在数字技术的参与下,计算机能够设计拍摄的运行轨迹,并且可以无限制地重复,再由数字技术合成,这样就诞生了一种新的转场方式。百年来,电影给人们留下了许多美轮美奂的佳作,表现了人类的喜怒哀乐和我们生存的世界,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艺术需要迅速地变革以跟上时代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思维观念发展如此迅猛,传统的电影摄录手段和绘画手段所产生的画面制约着银幕视听思维的拓展,远远不能满足富于想象力的艺术家的要求。这时,计算机的出现宣布了另外一种获得逼真画面手段的诞生。由计算机参与创造的画面不仅能够模拟真实,甚至能够超越真实,实现难以想象的画面效果,极大地拓展了电影艺术的表现空间。

二、数字技术推动了影视互动进程。传统意义上电影和电视是传递活动影像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它们的艺术特点不同,同时拍摄、制作和播放的技术条件又有所不同。以前人们在谈到电影电视的区别时,过多地关注二者在制作工艺及画面质量上的差异。由于电影的发明早于电视,电视在艺术上借鉴了许多电影的表现手法。而在技术上,则是电影亦步亦趋地跟在电视后面。而数字技术则打破了以载体为主要依据来划分影视艺术的分野。在数字领域内,电影画面和电视图像都变成了计算机中以0、1存在的数据文件,其实质是一样的,处理手段也完全一样。就目前来说,二者的后期制作过程一致,对电影的后期制作手段也同样能够应用到电视节目的制作中。如数字特技、三维动画等,电影的最新成果很快就推广到电视中去,从而使电影和电视工作者有了越来越多的共同语言,电影和电视首先在数字后期的制作领域走到了一起。而随着前期摄录设备的趋同,影视艺术的互动乃至一体化的进程正在加快,电影和电视正在同步走向未来。

三、数字技术开阔了电影业的市场。在数字特效运用之前,传统电影制作方式所制作的电影很难再对观众产生吸引力,为了把观众从没有文化品位的电视节目中拉回影院,好莱坞也曾搞过形形的技术创新,诸如立体电影、全景电影和各种制式的宽银幕电影等等,但收效甚微。电影行业一度低迷到让人怀疑是不是还有存在的必要。电影对于电视的优势就剩下大银幕和胶片的高清晰效果了。然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一切都改变了。数字技术迅速进入电影的制作过程不亚于给电影注射了一剂强心剂,使得电影在继续发挥其大银幕高画质的同时呈现出造就视觉奇观的能力。这是目前的电视所难以匹敌的,因此就成为电影再造辉煌的杀手锏。数字技术最令电影制造者喜笑颜开之处,莫过于它给电影带来了不菲的票房收入。对利润最大化的追求是制片商钟情于数字技术的源动力,这也让数字技术从最开始在电影中的从属地位,一度跃升成为领衔主角。

四、数字技术改变了受众的观影习惯,引领大众视频消费时代。数字化的拍摄、数字化的制作、数字化的观影环境,给观众以全新的观看体验。在电视领域,以大屏幕、高画质的等离子体和液晶电视为代表的观看设备正占据主流。以光纤网、宽带网为代表的传输渠道将给电视观众提供大量的频道可供选择,观众观看的视角也不再是单一的,而是可以选择的多维视角画面,看电视的习惯将大为改变。单纯地谈论数字化对于电影的意义而言,这是一些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制作的影片。而实际上,数字化对电影观众产生的影响更为瞩目。数字化不仅改变了电影自身,更重要的是使电影这种传媒形式的特性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数字化正在迅速变革着电影的载体形式和传输手段。电影的发行和放映可以不再以物理的方式进行,它可以以比特流的形式通过光缆或卫星将一部影片直接传到影院,或者随着带宽的加大观众在自己家的计算机前借助互联网络看电影的惬意享受也指日可待。数字技术还给我们带来了观赏上的全新形式。以数字放映机为主的数字电影院将提供更好的放映环境,声光色影的质量将大大提高,会带给观众一个更精彩、更清晰、更身临其境的观影经历。

电影曾经是人类艺术殿堂上一颗最耀眼的明珠,引得无数人对它顶礼膜拜,“神圣”的电影艺术有着一道高高的门槛。对电视也是一样,长期以来由于它高昂的制作成本和贵重的专业设备一直使业外人士与之无缘。而数字技术改变了这一切。电影电视不再是一种垄断性的行业,大众视频消费时代的来临意味着传统影像业正面临挑战。影视制作设备平民化,影视制作方法普及化,使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作品来与社会交流,而这个过程会很便捷。

结束语:数字化是电影发展的必然趋势。电影是艺术与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相结合的产物,艺术思潮的演变,科学技术的更新,都会对电影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只有合理地运用电影技术,才能促进了电影技术的的发展。

作者单位:广西省梧州市电影公司

参考文献:

[1]刘俊.数字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应用[J].电影文学,2007(1)

电影艺术的特性范文第4篇

一、影像——电影艺术之“体”

通过考察电影文化中的各种要素,诸如编剧、导演、摄像、声音、舞美、灯光、技术、发行、运营等方面,我们会发现从电影诞生到当今电影制作进入数字化时代,所有一切都处于变动之中,只有一件事情是不变的,那就是制作或者说创造影像。法国印象派、先锋派电影导演,同时也是哲学家、作家、演员的阿倍尔•冈斯曾经充满激情地宣称:“画面的时代来到了。”并且,他还为这个宣言加上了诗意的注脚:“一切传说,一切神话,一切不平常的事件,所有宗教的创立人和宗教本身,所有历史上的大人物,几千年以来人民想象中一切客观事物的反映,都在等待着光来使他们复活。”对此法国电影史学家马塞尔•马尔丹做了更为理性和凝练的概括:“画面是电影语言的基本因素。它是电影的原料,但也已经是一种特别复杂的现实。它的产生实际上是以深刻的双重性为标志的:它是一种技术装置——能准确地、客观地再现所面向的现实的装置——的自动运转的产物,而这种运转同时被引向导演确定的方向。”也许人类的天性中有懒惰的一面,通过影像直观认识世界、分辨事物的便捷性轻而易举地战胜了通过文字符号了解世界、获得快乐的传统方式。作为一门综合艺术,电影不但是各门艺术的综合,还是现代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综合。但电影艺术首先是一门依靠影像而存在的艺术形式,它和其他视觉艺术一样,最终的作品或成果是建立一个不同于现实世界的独立空间,它的优势就在于把时间这一要素完美地包含于空间之中,形成一个统一的时空结合体。而不像绘画和雕塑那样,时间只是对作品起到保存、消褪或分解的作用。因此,影像或动态的影像就是电影艺术的本体。

二、体用观与本质观的比较

我们探索艺术的本体和功用是了解其内在特性和发展规律,用传统哲学的观点看,这是一个探索艺术本质的过程。但我们在这里强调:尽管我们在研究和批评电影作品时难免会涉及艺术本质这样一些“根本问题”,但基于主客对立的本质主义的下定义方式有着太多独断之处,从总体上妨碍认识的全面性和多元性。本体不是本质,功用不是现象。电影艺术以影像为“体”,并不意味着把影像当作电影的本质。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一下黑格尔对本质的界定:“本质是扬弃了的有。”“要认识这一事物的本质就要离开其自身,到它的背后去寻找。”这种思路与柏拉图的分离理论、中世纪神学的实在论如出一辙。当然黑格尔的本质论又是辩证的,这是其超越前代本体论的关键所在,他认为:“本质之所以是本质,如它在这里所成为的那样,不是由于对它来说是外来陌生的否定性,而是由于它自己的运动,即有之无限运动。”正如过去有人曾把蒙太奇看作电影的本性,“但是无论蒙太奇多么重要,并不能概括电影的全部可能性。”“电影像其他艺术一样,它的‘本性’的概念也是发展的,因此过早地概括出它的‘本性’,或认为它有一种持久不变的本性,并不符合它的发展历史。……和‘艺术是什么’并没有得出结论一样,‘电影是什么’也是争论不休而无结果的。”与其从本体论的视角去探索超越于电影艺术之上的本质,不如通过区分“体”与“用”的方式把握电影的形式与意义.

作者:郭华春 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电影艺术的特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 电影音乐;音乐形态;审美情趣

我们在感叹被影片《2012》震撼的同时,思考和重新审视着我们的审美观念。我们看到,音画形态高度完美结合的《2012》,对人的思维、视觉感受,产生了空间上质的飞跃。它已经超越了原有的以激发人的情感来达到和满足人的审美视觉的影片。其电影艺术“形态”本身已经超越了自身具有的审美价值,提升了人们对新的音画形态的认知和审美情趣。该电影画面制作的精彩与音乐形态的完美结合,以及人物的情感色彩的展现,增加了电影音乐的形态表现所传达的音乐的内在情感,更加突出了影视效果和意义。

纵观影片的音乐与情节,以及音乐画面的相互制约紧扣、景象连生、一环扣一环,充分体现了在音乐、情节、人物、画面结合下的影片效果与含义。综合了思想性、艺术性、情感性、观赏性于一体,使观众在置身音乐形态的感受中,对画面的展开与视觉效果有了更深的感受与期盼。由此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与想象,真正体现出电影艺术的价值,好像在那一刻忘记了音乐所带来的效果而置身于情景之中。此时的音响形态已经超越了自身的效果,而置身于画面的整体效果,已经被画面紧紧吸引,忘记了一切。这种新的音乐形态的审美,已经被电影艺术的表现形式所融化,此时人的审美已经完全被场面中的影像效果与音乐形态效果所净化。回眸时总在思考,为什么你的思维已经飞跃时空的屏障,使你的心灵得以碰撞……

一、电影音乐形态中的情感审美

音乐作为根植于文化背景下的一种特殊形式,当它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运用于电影艺术,就使得电影的动态环境更加人性化,更增强了其感染性。因为,人的心灵是通过情感的外化获得表达的,其音乐形态必然与人的千丝万缕的情感休戚相关。电影艺术的发展也正是基于此目的,使动态行为与音乐形态相互融合,加之数码时代的到来与高科技的飞跃发展相结合,重新诠释了电影艺术的价值观念。

一方面,音乐将人的情感的内在心理体验,以其特有的形式予以表现。电影艺术是以影像为手段,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因素,来自于剧情的需要发展,依附于人物、环境、表演之中。因为,情感审美是一个人的情绪、心理反应得到转移,这个情感转移恰恰是影视艺术的目的,它是人的“精神文化”营养与需要。所以,电影的动态与其音乐形态的结合,恰恰是人类获得“精神文化”的需要和满足的最佳途径。

另一方面,电影音乐形态以其特有的精神内涵引导着人的情感体验,并通过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实现精神的外化。音乐魅力的核心在于提升人们的情感境界,即一种“艺术精神”世界,这种艺术精神是对自然、和谐以及美感的追求与呈现。从知识论和社会文化影响的角度来看,“中国艺术倾向于人文,西方艺术倾向于科学,形成各自对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偏重”。[1]11对于运用音乐来表达情感和审美,中国的音乐总是体现和表示某种人文精神与情感,并且通常通过音乐的渲染与引导的作用达到人们精神与审美追求。西方音乐由于受社会化环境和发展路径的制约,其音乐常常被视为这种特定环境下的人们对情绪的宣扬与表达,或者是纯商业化的运作,追求科技化与超前意识领域里的标新立异。近些年看到,我国电影艺术在秉承人文精神的同时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新的理念已经渗透在一些国际化的商业大片之中。

人们可以在创作音乐、聆听音乐、感受音乐的过程中,直接感受到音乐所包含的情感内容,以及喜、怒、哀、乐的情绪体验。这种情感与心理反应在电影动态与其音乐形态的方式中渗透,使人们感受到了电影艺术与音乐艺术相结合的魅力。诚然,音乐本身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因素,以及影音之“艺术精神”所引导的情感体验,这两者相互融合,达到满足人的情感外化的需要。而音乐之所以在这两个方面能满足人的情感外化的需要,是由音乐的性质及其表现的形态所决定的。因为音乐与电影的元素存在共性,音乐的音高、节奏、节拍、旋律的起伏与电影人物、画面、情节、发展是相互融合的,对人的内在精神追求有着天然的一致性。

此外,以叙事为主题的电影有了新的发展,即由电视剧来戏说。总体看电影艺术的发展方向,向着高层面的技术化、科技化、知识化、理性化方向发展,并且更加注重大众的观赏性和审美视觉。但是,我们从聆听与感受《一条大河》亲切质朴的音调,《台》的缠绵与悠扬的同时,体会到音乐旋律唤起人们情绪的起伏,由此而产生的审美情趣不变,也就是人们在音乐形态下的情感审美不变。

二、电影音乐审美的立足与发展

电影音乐的审美是视觉与音乐结合的共同产物,二者共同存在于一种集合动态之中。电影艺术离不开音乐的动态化效果,其存在价值与上升的空间需要通过音乐的动态化才能得以实现,二者相辅相成。作为一种传播媒介电影与音乐共同创造“美”的特性,并且以此来完成“美”的形态表现。

“音乐的存在首先是音乐行为的存在,即操作行为与参与行为两类。所谓操作行为指的是音乐技术上的操作行为,音乐参与行为指的是所有与音乐活动相关的行为”[2]271。电影这种艺术形式恰恰为音乐所需要的行为与动作要素提供了最佳的模式。影片画面的层次与推进和音乐节奏因素的吻合,直接影响人的音乐视觉与听觉的审美,使人产生对二者行为动态表现的美的感受。在影片《2012》中,我们充分体验到一种实现艺术的,强烈的美的震撼之感。

音乐的审美始于音乐模仿自然音响的混沌状态时主体而产生,即音乐模仿自然音响为美的狭义解释;另外,以人物动态、性格、情感模仿为主导思想的审美思想。音乐情感在承认人类情感是自然的一部分的同时,更强调人类的情感是受外界自然音响刺激和模仿的产物。情感说的一派主张,音乐所表现的情感是内在的自我意识的表现,人的意识深处本能的对美的追求,是促成画面与音乐合成一体的重要因素。可见,音乐情感强调的是人性化的理论,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在音乐中的地位。音乐愉悦说强调的是音乐传达过程中的愉悦、娱乐效果,其对象是以社会中的大众化、通俗化艺术阶层的欣赏、评论、审美为目的。卢梭则定义音乐为“将声音组合成悦耳的东西的艺术”[3]37。音乐将电影与人的感观反应联系起来,由此给人的审美带来深远的影响。同时,正因为音乐强调对人的感觉,从而更突出了电影艺术的人性化色彩在音乐中的体现。电影艺术的发展与审美总是不会脱离人性化的主体特征。因为,人是艺术创作的主体,电影与音乐是人的视觉与听觉结合的最佳艺术形式。

审视当今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不难看到,西方艺术审美理念已经渗透在影片之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影片在立足感性审美的同时,突出地添加了理性审美的成分在其中。其实,西方艺术在音乐艺术精神发展路径上与中国大相径庭,其中一个主要的原因在于西方哲学观是一种受几何学、原子学等科学影响深远的哲学观,当它影响到西方音乐艺术精神时,其影响的程度与内容已因为主体及内核的差异而不可能相同。在主体上的不兼容,毕竟自然科学与艺术在思维方式、技术含量、知识基础要求等方面有巨大的差异,主体上的不兼容看起来会导致西方艺术在西方社会的发展因素中起主导作用的科学影响的程度有所降低。但西方社会的内核――作为科学存在基础的形式逻辑思维方式,却依然深层次地影响了西方艺术与审美的发展。

三、电影音乐审美的行为导向

当今电影艺术已成为主要的社会文化内容之一。人们通过观赏各种类型的影片,达到自身欣赏和审视电影的整体艺术价值的目的,由此产生对人的审美、性格、情感、心理、感官意识、世界观、人生观等因素的影响,这是人现实的社会生活的直接体现。其中最主要的途径之一是音乐审美对人的行为起到了导向作用,并由改变人的行为而改变人的生活。其音乐创作与贯穿、围绕和代表艺术作品创作者和音乐创作者对生活、对情感、对人生、对世事等的理解,并通过影片传达给大众。当创作者使自己的作品观念化的时候,音乐作品已不再以自身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为指向,其观念化了的作品自然会以作品中的观念传播给大众。电影的观赏性在于符合大众的审美视觉与自身的创新行为与大众的思维想象的一致性,达到了这种“一致性”,其艺术化、观念化、音乐化的理念与审美价值才会被大众接受和欢迎。其中,最基本的条件就是达到艺术作品的整体的“一致性”。

影片《2012》的音乐形态与行为动态的结合堪称完美精湛,更是让人赏心悦目。人们在欣赏和感受一种惊心动魄的同时,又恰似身临其境,之后更会回味无穷。由此,总让人联想起《泰坦尼克号》和那首魂牵梦绕的《我心永恒》,壮观的场面与凄美色彩的音乐,就像幽灵引导着你,在大海上漂游。影片《2012》的创作,跨越了陆、海、空三个层面,较之《泰坦尼克号》的大海畅想曲,内容更加丰富,更增加了观赏性。两部影片的结尾,均表达了人类“爱”与“生”的永恒。这两部影片的成功,符合了大众审美的观念和思维意识下的基本标准,其创作理念及内涵与大众达成了一致。

此外,现代大众对艺术流行元素审美的视觉也在发生改变,艺术偶像的形式与思维模式观念与其存在方式也正在趋于新的发展之中。其观念与标准通常是艺术家的观念,依赖于其见识的品质、对艺术的领悟、揭示艺术的特殊能力等要素,但其最重要的影响要素是艺术家的文化背景以及在特殊文化背景下形成的文化观念。虽然不同文化背景与文化观念影响下形成的观念不同,但是从审美视觉来看中西方艺术家的影视作品,当代艺术审美的差异在逐渐地接近。

中国的艺术作为强调线条感的特殊艺术,它与音乐及诗词曲韵之间具有深厚的渊源相关,具有表现刚、柔,清新脱俗、妩媚大方等丰富情感和内容的能力。我国的音乐自生成之初就形成了一种人文化的非几何化线条,常自由穿行于时间、节奏中,即便是多声部旋律线条,也不像西方音乐旋律线条那样,拘泥于几何空间与和弦对位――“光影透视的立体设限”[1]4。艺术就是一种创造,这种创造是人在技术制作的过程,这种制作技术就限制了人的行为,使其具有确定方向性质的导向,其实也是一个审美过程与审美导向的形成。

总之,电影音乐自身的审美功能不可扩大化,其音乐形式应该立足和体现影片的本质,将声、像结合效果与人物表演相融合,把握人性化因素的感召力,使之更好地体现人的审美情趣,这也是人们需要与期盼的。电影音乐形式对于推动新世纪音乐风格流派和丰富电影艺术的多样化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电影音乐已经成为电影创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音乐的可塑性与人性化因素增强了电影艺术的感染力。这是两种艺术形式结合的共同点,都在追求的审美理念的人性化。

[参考文献]

[1] 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5.

[2] 修海林,罗小平.音乐美学通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

电影艺术的特性范文第6篇

[关键词]技术;审美;沉浸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0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沉浸性体验:1908-2008中国百年电影声音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0YJAZH010)。

匈牙利著名电影理论家贝拉·巴拉兹曾经说过:“电影里面的声音有一天能像电影里的画面那样成为一种可驾驭自如的手段。……声带有一天能像画面那样从一种复制的技术转变为创造的技术。”[1]著名大导演乔治·卢卡斯也认为声音作为电影艺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和画面占有同等的对电影叙事和情感渲染的推动作用。声音进入电影创作领域近80年,确实已经成为能够驾驭和创作的技术,它的进入绝对不是偶然,它已给我们的电影艺术打上深深的烙印。

黑格尔指出:“艺术美是诉之于感觉、感情、知觉和想象的……我们在艺术美里所欣赏的正是创作和形象塑造的自由性。”[2]受众在对电影声音的审美接受中,接受主体会根据自己生活阅历、情感体验、个体兴趣等,对电影艺术作品进行鉴赏。对电影声音艺术的审美接受是随着技术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使主体有着不同的审美嬗变。从早期声音记录技术发展中对于电影声音感知到模拟技术下的声音对于画面的视觉延展再到以主体参与为主的沉浸式体验,已充分让我们感受到声音艺术创作接受的主体审美过程是对于电影声音艺术二度体验的过程。在电影声音的二度体验过程中,作为电影声音的创作主体和电影声音的审美接受主体都是在体验着影片中的情与境,感受着真与理,将我们自身无论是创作者还是接受者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电影声音艺术中,充分调动接受主体情感、知觉、想象等,从而获取较高的审美体验。由众多的对于电影声音审美接受主体构成的共同感悟所创造出的审美体验,恰恰体现出作为艺术鉴赏的大众性,而大众接受体验出的丰富的含义远比创造主体给予电影作品的意义要全面与深邃。无论是对于电影声音的设计还是接受者对其能够进行鉴赏,一定是建立在声音技术不断发展的前提之下,因此声音记录与还原的媒介技术就已然能够成为电影声音设计者与受众审美接受的桥梁与纽带。

一、“入乎其内”:追求技术本位中电影声音听觉感知的审美接受别林斯基曾经认为,欣赏美应该具有“美学情感”,如果只是一味地“用脑子去感受艺术,而没有心灵的参与”,那就“几乎比用脚去理解艺术还更坏”[3]。对电影声音艺术的审美接受过程中也是达到创作者与鉴赏者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如果没有接受主体对于声音在电影艺术中表达的正确理解,就不能够引发受众的共鸣,如果没有创作者对于声音元素的理解与加工,就不能让接受主体感知影片的主题与情绪,因此创作者的创作与接受者的鉴赏就密不可分。“入乎其内”自然也就成为早期电影创作者对于声音元素的设计和接受者对于电影声音审美接受的平衡点。

在世界电影史上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就是声音元素的加入,1927年出品的电影《爵士歌王》中当男主人公唱完一首歌曲后,说了两句台词。无论是创作者无意的创作,还是其有意的存留,就是这两句话却让接受者感同身受般地感悟着主人公所说言语的内涵,加强着我们对影片的深刻理解。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与命运似乎在他的台词中更强地表达出来。“入乎其内”就是创作者在利用声音元素创作的时候,希望能够达到和接受者同样的情感共鸣,而实现对其画面内涵的感知。实际上早期即使没有台词的电影艺术作品,也利用了声音的另一个组成元素音乐来达到“入乎其内”的共鸣作用。像影片《战舰波将金号》中虽没有对白与台词,但是却有其音乐的伴奏。早期的电影没能够做到把声音记录到媒介上,但是在现场为了营造其不同的气氛,现场会请来乐队根据画面的播放而配上不同旋律的音乐,情绪的感染就在于音乐中不断地加强,更符合了接受者观影时的心理期待和情感体验。但当时仅限于声音技术的发展,还不能够把声音元素作为独立的创作元素而考虑,因此此时对于声音的接受也只能够停留于“入乎其内”,既电影声音的接受者通过声音达到对于画面的感知接受。

电影艺术的特性范文第7篇

关键词:数字技术;影响;技术决定论;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自100多年前卢米埃尔兄弟发明了电影开始,影视技术注定要和影视艺术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当人们第一次在荧幕上看到迎面呼啸而来的火车、忙碌上下班的工人的画面时,电影就已经开始用具有强烈直观性的画面,改变着人们获得信息的方式。人类的每一次重大技术进步都会带来艺术上的巨大变革。①而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影视数字化过程中,数字技术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到电影、电视的制作领域中,为观众创造了如痴如梦般的视听奇观,以其超凡的想象力丰富了观众的“眼球”。同时,对于数字影视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关系的争论也由此开始。

一、影视的数字化技术

影视的数字化技术,包括了影视创作的数字化和影视作品的数字化。影视创作的数字化,指的是在整个影视作品创作过程中,全程使用数字设备来完成,如CGI技术、后期合成技术、计算机控制摄像机拍摄的技术等、数字化的后期剪辑技术等。在当今的电影制作领域中,数字技术不只是运用到电影制作的单一环节中,更重要的是它从影片创作的前期准备开始就广泛参与,直到完成节目制作的全过程,数字技术几乎贯穿于电影制作的每一个方面和过程中。例如迪斯尼与皮克斯公司联合摄制的《玩具总动员》及之后的影视作品,开创了数字影视创作的全新形式。而影视作品的数字化则是将以胶片、磁带等为载体记录的影像转换成二进制数字信号在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并在影视作品的发行阶段使用诸如DVD等形式的存储体进行影视作品的发行。

二、数字技术对影视艺术创作产生的影响

(一)丰富了影视艺术创作的手段

从电影诞生以来的百年时间里,每一项新技术的使用,都给影视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新的方式。电影自诞生那一天起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摄影机是电影获取画面的唯一手段。通常一部电影的声画元素是由摄影机和录音机面对真实的人和环境记录下来的,这种摄制工艺给电影赋予了纪实性的属性,这种纪实性是依托于电影画面的获取手段而产生的艺术表现特性。影视数字技术的出现,宣布了另外一种获得逼真画面手段的诞生。由计算机参与创造的画面不仅能够模拟真实,甚至能够超越真实,实现难以想象的画面效果,极大地拓展了电影艺术的表现空间。例如我们在詹姆斯·卡梅隆的力作《阿凡达》中看到的大部分画面就完全不是由摄影机所拍摄,而是以由计算机产生的二进制数据为基本单元生成的影像。

数字技术不但影响着电影制作的模式,而且它的科技优势也已转化为一种新的思维方法,影响着现代电影人讲故事的方式。因为从数字技术与电影结合的那一天起,无论是故事的走向、影片的风格、还是影片负载的内容、现实与幻想之间的转换都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出现并充分地扩展了电影题材范围,增加了电影前所未有的表现力。②正如美国著名电影导演詹姆斯·卡梅隆对此有过精辟的论述:“新出现的工具和思路开放型的创作方式(也)赋予了讲故事的人以实现他们最疯狂想象的手段”。③

(二)变革了影视创作的生产工艺

数字化为电影制作创造了全新的前后期制作手段,并已经融入到影视制作的各个领域。数字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电影制作的速度、效率和灵活性。数字高清晰度摄像机正在崭露头角,向主流的摄制手段迈进,从而使电影可以摆脱胶片的制作方式,直接采用以非线性编辑为代表的数字化电影制作系统,利用它强大的处理能力轻松完成任何一部电影的录制、编辑和传输。早期渗透着过多体力劳动的电影制作工作转化成为了在电脑显示器前面靠鼠标和键盘来完成的创作过程,电影制作的涵义发生了变化。计算机成像技术的使用,可以生成许多人眼无法看到的视角,生成人眼无法看到的东西,从而可以为我们提供更多的视觉奇观。

数字技术拓展了影视制作者的创造性思维空间,实现了用传统制作方式难以实现或无法实现的创意和想象,极大地提高了影视声画模拟、再现与表现的能量。例如《黑客帝国》中,通过计算机成像技术,把魔幻现实和主观感觉与意象展现得愈发淋漓尽致。④

(三)造就了新的电影时空

任何一种视觉艺术必须要同时在时空域上展开才能给人以欣赏的。在人类文明所创造的所有艺术形态中,惟有电影给人们以直观的时空感受,这也是电影艺术的本质特点之一。当人们坐在电影院里沉浸在动人的情节中时,也体验到了在二维的银幕上通过透视原理和物像的运动来展现出的三维时空。作为与技术手段关系最为密切的艺术形式,数字技术给电影带来了生机,为多维时空的建立提供了强大的手段。而计算机生成的图像不仅能够更加立体化地展示原有的三维空间,同时强化了电影原本所具有的时空效果。在这种画面上所创造的作品给传统的镜头组接原则和剪辑观念提出了挑战。在数字技术的参与下,计算机能够设计拍摄的运行轨迹,并且可以无限制地重复,再由数字技术合成,这样就诞生了一种新的转场方式。在一个长镜头里,一个人可以穿越多重时空,电影的奇观性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四)带来了对电影本质的重新探求

遵循着早期电影理论大师们的理论,电影的本质定位是“物质现实的复原”上。这些本质特征都是建立在电影基本特性“活动照相术”为基础的真实性上。早期的电影特效也只是在原有的画面上进行简单的、低水平的处理,并没有更深层次上的画面再创造。而数字技术所带来的视觉效果,像《阿甘正传》中阿甘跨越时空与三位美国总统握手的历史虚构;《侏罗纪公园》中将亿万年前灭绝的恐龙重现在银幕;《阿凡达》中那令人神驰的外星景色。这些计算机创造出来的影像表明电影不仅可以不再是物质现实的简单复制,它所制造的“视觉谎言”也将对传统意义上电影“真实”概念提出挑战。

三、对于“技术决定论”的反思

曾有所谓的“技术决定论”,其观点是对技术的过度追求而把本来为电影艺术创作服务的技术手段游离出来单纯来炫耀制作技术,认为技术决定了影视艺术的创作。不可否认,每一次新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都对艺术的创作产生了新的内涵。技术手段的完备使艺术手段更加丰富,技术手段越先进,艺术手段会越丰富,表现手法会越多样化。特别是现代电影更是经离不开数字技术的运用,没有数字技术很难使现代电影艺术继续前进。艺术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必定需要相应的技术作为艺术创作的支撑,在某些时候技术还起着决定,但我们并不能就此把电影的艺术与技术混为一体。用数字技术实现美学目的既需要创造者具备数字电影制作技术,又需要高超的驾驭电影艺术的能力,其中最具挑战性的恐怕就是创作者们的艺术想象力。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詹姆斯·卡梅隆的《泰坦尼克号》依靠数字特效得了令人震惊的效果,《阿凡达》则为观众创造了视觉的盛宴,这些影视作品都代表了数字技术在影视创作中取得成功。

但是,过度的强调数字技术在影视创作过程中的地位,则会产生适得其反的作用。例如2001年的数字化影片《最终幻想》。作为一部纯粹主要由电脑动画制作的电影,在这部影片中无论是画面上人物的造型,到整个画面的色彩构成,在当时都达到了数字技术的顶峰。但是它枯燥无味的主题,使得数字技术所带来的华丽的视觉感受彻底褪色,使得这部电影成为了一部“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对技术的过分追求意味着对电影本质的漠视,一味追求感官刺激让电影失去本身的意义。因为电影作品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是否有一个能打动观众的主题”。

四、数字技术与艺术的结合

电影作为一种视听艺术,自然要给人以视听效果的真实感,但单纯依靠高科技和数字技术给人以视听感官的刺激是不够的。电影自诞生那天起就不断地创造着视觉的奇观。以前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许多题材使人们不敢想。而数字技术打开了思维的闸门,数字技术使得在计算机上创造电的电影画面可以为所欲为。现实中存在的、不存在的、想象中的都可以逼真地呈现在银幕上,变成可见可闻的生动影像;数字高清晰度摄像机的使用展示了电影全数字化制作的美好前景;数字技术可以处理画面和创造画面的能力为电影艺术家的想象空间减少了许多缺憾。

但是数字技术不只是用来制作视觉奇观,或用来表现惊险、恐怖影片或激烈的动作片的特技效果,终归数字技术只是一种电影创作的手段,数字技术和艺术创作一旦完美的结合,那么它就能贴切地表达人的情感,触及人的心灵。从早期的影片《人鬼情未了》所展现的一对燃情恋人穿越生死阴阳界的相会,到《阿凡达》中通过三维动画技术展现出来发生在遥远的潘多拉星球的战争爱情故事,数字技术的应用表明它可以给电影艺术和电影美学提供一个新的舞台。电影创作者完全可以用数字技术叙述一个逼真的故事,更深入地表现导演的意图,创作出完美绝伦的艺术画面,以更深刻地表达制作者在叙事过程中寄托的关注和影片内在的含义。如影片《阿甘正传》中开头那个在空中不断飘浮着的羽毛的镜头,是由数字合成技术将实际拍摄的素材和计算机动画制作的羽毛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他象征着阿甘平凡而完美的一生,留给人许多感叹与思索。电影的每一步发展都是艺术与技术的紧密结合。电影发展至今,艺术与科技的关系密不可分,合适的把握两者之间的分寸,是促进影视艺术发展的关键。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必定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

总之,数字技术是制造电影真实感的手段而不是目的。电影制作的任何技术形式,包括数字技术,都不可能在电影中直接地独立存在,必须作为表现形式或表现内容的有机组成。恰当运用数字技术将大大增强影片的可视性与艺术性。否则,一味偏重于数字技术只会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于占元 于静宜. 数字艺术与技术关系问题的哲学分析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07.(11).

[2]郝冰.理论回归——对电影成像技术的再认识,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3).

电影艺术的特性范文第8篇

电影艺术的直接呈现性,表现为形象的“逼真性”

电影艺术视觉形象的直接呈现性,还可以从“逼真性”的美学特征方面去加以认识和把握。电影艺术的逼真性,从现实渊源来讲,可以追溯到卢米埃尔兄弟的活动照相阶段,卢氏兄弟所拍摄的那些早期的影片,无非是对客观现实世界做机械式、照相式的实录而已。它所强调的是电影的“照相本性”,而在理论渊源上,当推高举纪实大旗的法国电影理论家安德烈•巴赞和德国的电影理论家齐格弗里德•克拉考尔。巴赞在《摄影影像的本体论》一文中这样写道:“摄影与绘画不同,它的独特性在于本质上的客观性”,他认为摄影的美学特性在于揭示现实世界的真实性,摄影机只有客观真实地再现了世界的原貌,才具有完整性。而克拉考尔则认为,电影从其本质上来说无非是照相的一次延伸,“照相跟未经改动的现实有一种明显的亲近性”。影片只有忠实地纪录和揭示物质现实,其采用的方法才是所谓的“电影的方法”。这种逼真性要求呈现在观众面前的影像与现实当中的被摄物必须具有同质性,惟其如此,才会获得观众的心理认同。

1.电影艺术的直接呈现性,表现为对具体有形的事物的逼真再现在相应科学技术条件的支持下,电影的摄影机可以客观真实地纪录和再现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飞禽走兽、花鸟虫鱼。宏观视野中的人以及人的社会生活,还可以将那些个体细小甚至是人的肉眼无法捕捉到的微观世界里的分子原子乃至细菌微生物等逼真地呈现出来。无论动态的还是静态的人和物,都可以通过电影的摄影机达到逼真纪录和再现的目的。

2.电影艺术的直接呈现性,表现为对抽象无形的事物的逼真再现客观现实世界中存在的事物或者现象,除了具体有形的外,还存在着大量抽象无形的,诸如人的情绪、意识、回忆、梦幻等心理世界的活动。按照克拉考尔的理解,这也属于物质现实的范畴。在电影艺术当中,同样可以借助一定的物质手段,将这种无形的事物以直观的视觉形象呈现出来。

电影艺术视觉形象的不纯粹性

尽管电影艺术具有“逼真性”的美学特征,呈现在受众视觉感官面前的形象就是事物本身未经修改的原始状貌,但是,经过艺术家精心选择后纳入画框的各种视觉形象,往往可能昭示着非同寻常的涵义。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镜头内部意象呈现的不纯粹性

电影画面中的很多意象,当其呈现在观众面前时,往往不是简单的罗列,而是暗含着某种深刻含义,尤其是一系列的意象并置和累积的时候。《贫民窟百万富翁》当中,遍地的垃圾、肮脏狭窄的巷道、横流的污水、蜷缩在角落的狗、不同景别累积剪辑的石棉瓦的屋顶、特写的警察的战靴等等,这一系列的意象的呈现,无需额外的评论和解说,贫民窟百姓窘迫的生活惨状和被压迫的现实触目惊心。在一些充满暴力的影片中,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意象:倒塌的墙顷、尚在燃烧的草屋、横陈的尸体、流淌的鲜血、迎风招展的破败的旌旗、劈断的车轴等等,观众不仅仅看到了这些意象,更是看到了血腥与杀戮、愤怒与反抗、绝望与耻辱……当摄影机的镜头缓缓呈现这样的意象时,此刻,它似乎不仅仅承担再现功能,而是在思考着什么。通过这一系列感性的意象,观众从中体味到了视觉形象本身的不纯粹性。似乎聆听到了某种无言的诉说,领略到表层意象背后的更深层次的意蕴。

(二)光影呈现的不纯粹性

光影是指光线、阴影和投影的总称。在电影艺术中,光影是客观的自然现象,更是电影艺术重要的语言之一。光影既可以完成对客观事物状貌和轮廓的勾勒,又可以表达某种特殊的情感和涵义,光影的呈现同样具有不纯粹性。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中,光线的作用仅仅是用来创造立体感,阴影的作用是用来暗示物体的三维特征。而实际上,在人类原初阶段对光明的渴望和对黑暗的畏惧所形成的“原型”心理中,就使得光和影有史以来就具有了象征的意义。

所以,在很多国家古老的哲学准则和神学教义中,“白天和黑夜变成了象征善和恶的两种对立的视觉形象。在圣经中,光明被用来象征上帝、基督、真理、美德和救世主,而黑暗却被用来象征邪恶和妖魔。”由此,教堂里白天照射进来的日光和夜晚闪烁烛光,不再仅仅只有自然属性,而是“象征神性的光芒。”

电影诞生之后,光和影的象征意义为电影艺术家在文本中表达某种情绪和情感、揭示事物和现象的深刻含义提供了可能。所以,在电影艺术中,基调明快的高调光影往往寓意阳光、祥和、欢乐、自由……基调昏暗的低调光影则寓意阴暗、抑郁、痛苦、禁锢……《教父》、《纽约黑帮》中,采用低调光影将黑道人物笼罩在一片阴暗之中,象征着他们无比邪恶的生活世界。光影在细节上的运用同样也揭示着深刻的涵义。C•勃朗的影片《玛丽•瓦里夫斯卡》中有样一个场面:房间里,拿破仑正在对下属发号施令。几支蜡烛插在低矮的烛座上。在烛光的映照下,他们半明半暗的脸和身体的影子投射到身后的墙上。

墙上,是一幅巨大的欧洲地图。拿破仑在他的那群部下中间,时而边踱步边谈话,时而做手势下命令,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就在这一刹那间,那幅巨大的欧洲地图出现在摄影机的镜头前,拿破仑那紧握拳头的影子则从巨幅地图上慢慢伸过。这里,光影的呈现就具有了不纯粹性,有着抽象而丰富的涵义:拿破仑称霸欧洲的险恶用心昭然若揭。在导演费穆1948年拍摄的影片《小城之春》中:礼言和玉纹夫妻俩在昏暗的房间里颇为客气地谈论妹妹与志忱的事情。导演在处理这场戏时,光影的处理颇为考究。在对话的俩人之间,不经意地加进了女方身子的投影。其实,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身子投影,更是蒙在两人之间心灵的阴影。通过这个独特的光影意象,有效地揭示了夫妻之间长久以来的隔膜。

色彩呈现的不纯粹性

摄影技术的发展为电影的表现提供了无限丰富的可能,当彩色胶片发明之后,电影就实现了将七彩斑斓的现实世界搬上银幕的梦想。跟光影一样,色彩是构成电影画面的基本元素,同时也是电影重要的语言之一。色彩既可以是对事物本身颜色构成的真实反映,同时,某种特定的色彩,更是寄托电影艺术家某种情感情绪,揭示某种深刻涵义的符号。鲁道夫•阿恩海姆这样说道:“色彩能够表现情感,这是一个无可辩驳是事实。”

色彩有冷暖之分。通常情况下人们把红色、黄色称作暖色调,蓝色、绿色称作冷色调。科学实证研究表明,冷暖不同的色调能够引起人的生理和心理的不同变化。阿恩海姆认为,红色能够使人联想到火焰、鲜血和革命。绿色能够使人联想到大自然的清新。蓝色能够使人联想到水的冰凉。因此,“红色被描写成一种充满刺激性的和令人振奋的色彩;黄色是一种安静和愉快的色彩;蓝色则被描写成一种抑郁和悲哀的色彩。”

歌德则把黄、红黄、朱红等成为积极地或主动的色彩,把蓝、红蓝、蓝红等成为消极的或被动的色彩。他认为红色是“帝王的颜色”。因为它能够表现某种崇高、尊严与严肃。而黄色是一种“愉快的、软绵绵的和迷人的颜色”。蓝色则是“空虚的和冷酷的颜色”。正是色彩有着如此特殊的规定性,在电影艺术中,导演就通过不同色彩的运用,达到传递某种深刻的理念和意义的目的。

电影《蓝》是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洛夫斯基于1993年拍摄的一部经典作品。这部影片的影像风格最为突出的莫过于贯穿全片的蓝色基调。蓝色的糖纸、蓝色光线、蓝色的池水、蓝色的灯饰、蓝色的房间。作为一种冷色调的蓝色,成为文本中一个非常突出的意象。从浅层次上讲,她所代表的是一种孤独、忧郁、凄楚感伤的基调,而从深层次上讲,蓝色所代表的却是一个庄严的主题:贯穿全片的对自由追求的主题。安东尼奥尼《红色沙漠》中灰色和红色的运用,揭示的则是现代工业文明对人的精神和情感的压抑。法国电影《疯狂夜》中,红色则起警示作用,意味着危险、暴力和死亡。

构图呈现的不纯粹性

银幕四条黑边所构成的方框世界,决定了电影只能将经过选择和过滤的影像信息呈现在观众面前。这种选择和过滤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对构成画面诸多要素的布局与组合,也即是电影摄影画面构图。独具匠心的摄影构图,不仅提供了某种形式趣味,更能揭示某种意蕴,画面构图本身也可能呈现出一定的不纯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