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快乐小舞曲音乐教学反思

快乐小舞曲音乐教学反思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快乐小舞曲音乐教学反思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快乐小舞曲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第1篇

设计思路: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艺术活动的能力是在大胆表现的过程中逐渐发展起来,教师的作用应主要在于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在此基础上,根据幼儿的发展状况和需要,对表现方式和技能技巧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在设计这个活动的时候我们班的孩子正处于中班时期,他们喜欢音乐,喜欢造型游戏,因此我结合本班幼儿的这一特点运用书上的《花伞舞曲》和自己找来的优美曲子《雨滴》带幼儿一起随着音乐做伞的造型游戏。通过这样一节活动,帮助幼儿把一些零碎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拓展,从而引导幼儿观察伞的柄、伞面、伞的开合,通过幼儿自己的尝试、交流、一个人造型、多人造型等内容来表现小伞,使幼儿对伞有了进一步的感知和认识,从中激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使之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并从而发掘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游戏创编形体造型。 

2.发展幼儿表现力及想象力。 

3.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重点: 

体验音乐游戏的乐趣。 

活动难点: 

通过游戏创编形体造型。 

活动准备: 

小雨伞(每个幼儿一把)、光盘、CD机一台。 

活动过程: 

一、律动 

(一)随音乐《花伞舞曲》手持小伞进入活动室 

教师带幼儿随着音乐做律动走入教室。(动作主要让幼儿体验伞的开合,为幼儿造型做准备) 

(二)了解伞的开合 

教师:刚才我们一起拿着小伞做了一个好看的律动,小朋友们看小伞可以慢慢地打开,可以慢慢地收起来,现在请小朋友把伞收起来,我们一起来做小伞。(教师边讲解边演示) 

(评析:活动一开始律动中的动作运用得恰到好处,为幼儿游戏造型做了准备,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掌握伞的开合教师边讲解边演示,使幼儿进一步了解了伞的开合,为幼儿创编造型做前期准备。) 

二、游戏 

(一)伞的开合(背景音乐起) 

教师:现在请每个小朋友来做一把小伞,小伞慢慢地慢慢地打开了,(幼儿随教师的语言做动作)小伞又慢慢地慢慢地收起来了(随教师语言做动作)。小朋友们做的小伞真漂亮,现在老师要请五个小朋友一组来做一把大伞,我们快站好吧! 

教师:现在是一把大伞了,大伞要撑开了,变大变大,再变大,可以变多大?大伞要收起来了,变小变小,再变小,可以变多小?我们现在把大伞紧紧地收好。 

(评析:在此环节教师围绕教学目标,运用了一连串的语言把看似简单,却层层深入的问题带幼儿一一解决,使幼儿的思绪逐步自然地进入活动的情境中,同时通过肢体的表现对伞的开合有了初步的了解。) 

(二)小伞变变变 

1.教师:刚才小伞做得太美太可爱了,老师好高兴,好开心啊!现在我们一起玩一个“小伞变变变”的游戏。今天天气可真好,伞儿一起做游戏,小朋友们仔细听,小朋友们仔细听,每人变成一把伞,每人变成一把伞。 

教师依据幼儿的造型及时给予肯定。 

(评析:老师的言语中暗示着游戏的规则,使幼儿的注意力转向对老师的关注,进一步激发幼儿进行创编的兴趣,同时更顺利地进入“我是一把小伞”的情境中。) 

2.教师:哎,小朋友想一想如果老师说两人变成一把伞,我们可以怎么做呢?(请两名幼儿一组依据教师的提示进行创编)如果老师说三人变成一把伞,应该怎么做呢?(请三名幼儿一组依据教师的提示进行创编)如果是四人变成一把伞呢?(请四名幼儿一组依据教师的提示进行创编) 

(评析:为了能使幼儿自主的创编造型,创编出与别人不一样的小伞,教师在此加入了交流讨论这一环节,目的是为了通过充分的交流讨论激起幼儿更多的想象。) 

三、造型 

(一)交流讨论 

教师:现在老师是一把“大伞”,小朋友们是一把“小伞”,“大伞”要带“小伞”出去玩,但是小伞不会走路,只能请风儿来帮忙。请你想一想,风儿轻轻吹来的时候,小伞会怎样呢?那风特别大的时候,“小伞”会怎么样呢?(引导幼儿说一说,做一做,不同的风儿吹来的时候,伞的造型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幼儿交流讨论创编出伞的不同造型。) 

(评析:在此环节教师再次加入了交流讨论的环节,其目的是为了能使幼儿在活动中自主学习,激发幼儿更多的想像,体现以孩子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二)体验游戏 

教师:(音乐起)今天天气真好,“大伞”带“小伞”一起出去玩(边说边带幼儿站起来),突然吹起一阵轻风,伞随风轻轻摇晃,风变大了,伞随风摇摆,风更大了,有的伞被吹歪了,有的伞被吹倒了,有的被吹得老远。风停了,收起伞,变成小小伞,放在地上休息。 

(评析:此环节教师在带孩子体验游戏的同时加入了音乐及语言,这样一下子把幼儿创编造型的热情调动起来了。) 

(三)教师小结 

教师:刚才小朋友们创编出了好多漂亮的伞的造型,谁能说一说突然吹起一阵轻风时,伞随风轻轻摇晃你是怎么做的?(请两到三名幼儿做一做)那风变大了,伞随风摇摆你是怎么做的呢?风更大了有的被歪了,有的被吹倒了,有的被吹得老远你是怎么做? 

(评析:此环节老师只请了几名幼儿做表演使活动的氛围更为激动,其他幼儿在旁都已经蠢蠢欲动了。) 

(四)创编造型游戏 

教师:来我们一起再随着音乐做一做吧!看哪个小伞和别人不一样!(音乐起,教师边说边和幼儿一起随着音乐做动作,鼓励幼儿和别人不一样。) 

(评析:虽然一遍又一遍地游戏,但没有一点枯燥乏味的感觉,因为每一遍游戏老师都围绕着目标提出新的进一步的要求,幼儿始终沉浸在“小伞”的角色中,对游戏的热情丝毫没有减弱。) 

活动反思: 

音乐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音乐教育的基本目标是能喜欢参加艺术活动,能大胆地表现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是纲要里的精神,因此整节活动以游戏贯穿,引领幼儿一步一步地感知,能在自然、趣味的情景中进行小伞的创编造型,同时预设目标全部完成。 

活动过后我感受到在活动中教师的情绪很重要,由于教师在整节活动中情绪高涨,带动了所有幼儿的情绪,气氛很活跃。教师别出心裁,将“小伞”分给每一个孩子,让每一名幼儿用小伞做律动,贴近幼儿的生活,再次激发了幼儿的兴趣。 

快乐小舞曲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第2篇

一、邕宁壮族八音等民间艺术的发展现状

所谓“八音”,原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西周时将乐器按制作材料分为金(钟、D、铙)、石(磬)、丝(琴、瑟)、竹(箫、})、匏(笙、竽)、土(埙、缶)、革(鼗、雷鼓)、木(恰)八类,即八音。邕宁壮族八音主要由大唢呐、小唢呐、五孔笛、锣、鼓、钹、壮族乐鼓等乐器组成,曾受“广州八音”文化影响,后又吸收了邕剧、壮师剧和壮族民间音乐的元素,逐步演变成今日以唢呐演奏为主,打击乐为辅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民间有“八音一响,喜事连连”一说,可见该艺术形式在当年的流行盛况。1983年,邕宁县文化局组织文艺专干深入农村开展文艺辅导活动,对壮族八音这一民间音乐进行挖掘、整理、加工,组建起以农民为主的百人“邕宁农民八音队”,形成了更具浓郁民族气息和独特艺术表演风格的综合性民间文艺演出团体:在原以唢呐为主的吹打乐器基础上,增添了四人齐擂的大鼓、师公“岳”鼓、壮家姑娘喜爱吹奏的无孔笛,另外加入壮族人民喜欢唱的壮族山歌“嘹”调、彩调、采茶调等,在单纯吹打表演的基础上配以“抬花轿”、背新娘、师公舞、“岳”鼓舞、舞春牛等民族风情表演,并在演奏内容上创作了一批热烈欢快的新曲目。此后,邕宁农民八音队每年都出现在邕宁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上,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旅客和当地百姓,还应邀参加了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的迎宾和表演活动,在中外嘉宾心目中留下了美好而深刻的印象。如今,邕宁壮族八音已经成为邕宁的“文化品牌”。

尽管邕宁壮族八音等本土民间艺术形式在政府层面受到了格外的保护,但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这些民间艺术与当代的年轻人和孩子都有相当的距离。

二、在艺术教育领域融入民间民俗文化的实践探索

(一)广泛搜集邕宁民间文化中的艺术素材

为了把邕宁本土优秀的民间艺术融入我们的园本课程,我们两个研究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网络搜集、民间采风等方式,收集到大量民间民俗音乐的音像及文字资料,包括一些邕宁原生态的山歌、歌谣、舞蹈等。我们组织教师走访邕宁区文体局的领导和相关工作人员,向他们了解邕宁各地特有音乐形式的传承情况;走访邕宁区花婆节研究会,了解花婆节节庆活动内容;前往邕宁区最负盛名的“八音之乡”――蒲庙镇那路村,在南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壮乡八音传承培训基地那路小学调研、学习,并走访了壮族八音第六代传人黄才定老人;到“嘹山歌之乡”新江镇那蒙村,在那蒙完小向素有乡村百灵鸟之称的潘碧清老师了解、学习嘹山歌的知识和唱法;等等。

每年一届的邕宁壮族八音文化旅游节,更是我们学习采风的良机,每次我们都会派老师去现场观摩、拍照、记录。

(二)选择适合的素材,融入艺术领域园本课程

保育院的教育活动应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综合性、活动性、趣味性,寓教育于区域游戏、环境创设和游戏活动中。本土的民间艺术虽然来源于本土的生活,与幼儿的生活密切相关,但并不是所有的本土艺术都是适合幼儿的,关键在于幼儿对它们是否熟悉和感兴趣。如果艺术形象鲜明、生动,便容易激发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唤起幼儿欣赏和表演的兴趣。

1.音乐领域的园本课程选材。我们首先挑选那些幼儿感兴趣的、浅显易懂的素材,直接应用于我们的园本课程。如白话歌曲《大西瓜》《花婆送福》,嘹山歌《星星》,白话童谣《团团转》《点虫虫》,舞蹈《鲤鱼与白鹤》《蚂y舞》等。这些音乐作品,内容生动,艺术形象特点鲜明。如:嘹山歌《星星》是用方言演唱的,歌词诙谐有趣,歌曲旋律中透着民间艺术的特有魅力;舞蹈《鲤鱼与白鹤》有角色、有情节,艺术形象鲜明,表演者的表情诙谐有趣,舞美造型独特、新颖。其次是筛选、整理、改编一些成年人所参与的、稍显陈旧或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的艺术活动素材,使之更具时代感,更易于被幼儿接受。如:民间流行的《花婆送福》歌曲原来的歌词较长,幼儿不易理解和记忆,旋律也不够美,我们从中截选了一段幼儿易于理解和演唱的词、曲,稍加改编,使之有说有唱,非常适合幼儿演唱,深受幼儿喜爱;大班舞蹈《鲤鱼与白鹤》是根据邕宁区百济乡一带的一个传说故事改编的,原来是成人舞曲,音乐旋律多变,舞蹈动作难度较大,我们先从舞曲中截选了一段快慢分明、生动有趣的音乐并稍加编辑,再简化原来的舞蹈动作,配上鲤鱼和白鹤的动作,改编成了幼儿喜欢和易于接受的幼儿舞蹈。这样的舞蹈编排工作,对专业的要求较高,但我们依靠集体的智慧,总算小有收获。

2.美术领域的园本课程选材。我们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征,选编了那些幼儿易于接受、有助于提升他们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的课程内容。如大班综合艺术活动《春牛》,引导幼儿用莲藕、杨桃等材料给春牛设计花纹,不但可以引发幼儿的探索兴趣,提高幼儿对美的理解,还可以让幼儿在自由创作之后,把自己制作好的春牛舞起来,合作活动的氛围非常热烈。

(三)营造浓郁的民间艺术氛围

环境是幼儿教育的隐性课程,创设环境是开展艺术教育的重要手段。为了营造民间艺术教育的氛围,我们对幼儿园的环境进行了整体设计与规划。

1.在特定区域创设兼具艺术欣赏和艺术创作双重功能的互动式环境。我们巧妙利用楼梯、走廊、墙面、门窗和房梁等空间位置,布置了大量含有邕宁民间元素的手工艺术作品,有春牛五谷庆丰收图、竹匾花婆脸谱、农家小竹楼图、布艺画、蓝印花布、泥塑、创意草帽、创意蒲扇等,为幼儿营造一种民间艺术的氛围,丰富幼儿对民间艺术的感受。此外,我们还在幼儿园的创意空间提供了竹筒、稻草、五谷、布艺、竹匾、蒲扇、灯笼、草帽、藤艺、石子、种子、树叶、瓶子、纸筒等材料,让幼儿与环境中的材料充分互动,鼓励幼儿利用这些材料通过自主绘画、剪贴、拓印、编、捏等方式“创作”艺术作品,丰富自己的艺术体验和艺术表现力。我班乐乐一直对美术活动不感兴趣,不愿动手,说自己不会画画,但是在这个丰富的创意环境中,他主动选择喜欢的石头进行涂鸦,涂得很专注,作品完成后还很兴奋地拿给其他小朋友欣赏,并慢慢爱上了美术活动。还有一些小朋友,在教室里画画时喜欢模仿别人,在创意坊欣赏了别人的艺术作品后,竟脑洞大开,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作画了。

2.在开放式区域为幼儿的艺术创作体验创设良好的环境。我们把民俗音乐室创设成开放式的活动区。每个星期、每个班级都会有一至两次的区域活动时间,幼儿可以在里面选择喜欢的活动区角,自由地舞动、吹打、唱跳,分享快乐,提高自信。我们的“民俗音乐室”以“邕宁八音文化”为主线,通过图片、墙饰等把邕宁民俗文化如《水上婚礼》《壮乡歌舞乐》《抢花炮》《龙狮庆丰年》等展现出来,让幼儿进到音乐室就能感受到浓浓的乡土气息。在民俗音乐室,我们还创设了“小小音乐室”“妆扮区”“龙狮庆丰年”“壮乡歌舞乐”“表演区”等几个区角,每个区角都有丰富的活动材料,如“妆扮区”有各种民族服饰、现代服饰、环保自制服饰和化妆品,“龙狮庆丰年”区有大鼓、竹筒鼓、锣、镲、唢呐等乐器以及我院老师自制的竹龙、纸龙、狮子、春牛等音乐活动材料。

3.在幼儿一日生活和活动中,营造艺术教育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对本土艺术的审美情趣和能力。如:将本土音乐融入各年龄段的早操,配合体育老师创编《簸箕操》《铜鼓操》等;利用晨间、离园等自由活动时间,播放民间民俗歌谣、乐曲等;亲子运动会上运用自制的“纸龙”“布龙”“竹龙”“牛头”“狮子”等道具开展《龙戏珠》《舞春牛》《狮王争霸》等游戏活动。

最后,引导幼儿直接参与到本土的特色民俗活动中,让幼儿直接感受到本土民俗文化的精髓。如一年一度的“花婆节”活动极富地方特色,我们会告诉家长带上幼儿,让幼儿实地欣赏独特的民间表演和民间趣味竞技活动以加深认识,再通过绘画、表演等形式去再现“花婆节”的热闹景象。

(四)开发适合的艺术教育形式和内容

《纲要》提出,“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适当向幼儿介绍我国各民族和世界其他国家、民族的文化,使其感知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培养理解、尊重、平等的态度”。遵从这些基本原则,我们以邕宁民间艺术为切入点,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活动,培养幼儿兴趣,发展幼儿人格。

1.音乐教育要用音乐打动和陶冶幼儿的心灵,引导幼儿热爱音乐、热爱生活。我们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形式,将本土文化有效地融入幼儿的音乐教育活动当中,让幼儿得到美的熏陶,并潜移默化地传承本土的音乐文化。表1为我院大班“舞蹈《鲤鱼白鹤》”的活动教学案例。

2.美术教育可结合传统节日,开展与节日相关的主题教学活动。如:结合邕宁八音文化艺术节我们设计了“我的小铜鼓”手工装饰活动,引导幼儿认识铜鼓,知道铜鼓是八音艺术节的主要乐器;农历三月十二是邕宁传统的花婆节,我们组织幼儿开展“漂亮的花婆脸谱”绘画活动,初步激发幼儿对花婆文化的兴趣,将花婆“乐施好善,济贫扶困”的精神植入幼儿的心里;中国传统的中秋节上有个花灯会,我们便设计了一个亲子“创意花灯”手工活动,增进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感情,传播环保理念;结合壮族三月三歌圩节,我们设计了“五色糯米饭”手工撕贴活动;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节庆期间,我们设计了“创意龙”“春牛”“我的小花炮”等多样化的艺术活动,便于幼儿运用多种方式表达对民族文化的理解,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知。表2为我院美术教研组开发的系列民俗文化美术课程。

快乐小舞曲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第3篇

一、教学观的解放

一线的美术教师都知道,多少年来在我们的教学中总离不开一本厚厚的教参。那里面有现成的教材分析,教学目的以及本课重难点。甚至有现成的教案和教学效果。本来美术教学在旧课程里就是小三门,副科,没有什么考核标准。因此当一个无经验的新教师上岗时它便是不出教学失误的保证书。当一个老教师教“疲”了的时候,它便是最现成的“午餐”。在对教师进行评价的时候我们听到最多的就是“紧紧围绕教材,重难点突出……”。大胆的创新对一个年青的教师来说最直接的陷阱可能就是公开课上的脱离教学大纲,组织教学不利的惨败。在旧的讲台上当我们成熟起来的时,也许同时也发现我们失去了工作的创造力。试想一个发展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的美术学科,由一个没有创造激情的人来执教的话,后果会如何。

当然改变也就意味着摒弃我们过去习惯了的生活方式。因此新课程教学观的解放无疑在为我们带来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压力和挑战。它重新定义了教材的含义,把它从权威的指令变成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媒介。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不在是执行者和接受者。教学内容只是一个支点,至于能辐射出多大的能量就靠教师和学生的创生与开发了。在体会艰难的同时我们也渐渐感到了自由的快乐。教学的过程即是激发我们再创造的过程。课堂可以随时变成实验的田地,将我们的每一个想法和灵感付诸实现。以教学中的一课《奇妙的音乐》为例。本课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依靠听觉感受,提高捕捉画面的能力”。备课时我反复思索,在日常教学中抽象表现主义绘画欣赏在小学一直是个空白。那么我能否利用本课教材的特殊性,结合音乐与美术这两门艺术学科的通性为学生提供基础性,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使学习变的更有趣更容易呢?在这课中美术应该成为学生表达音乐感受的媒介而不是部分学生表现的障碍。基于这一思路并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我将表现手段改具象为抽象的符号。来达到让学生自由表现的目的。之前我利用一节课的时间让学生充分的体会点线面和色彩的表现力,并结合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让学生用自由联想的方法谈论对作品的感受。正处在无拘无束的年龄段的小学生接受的很快,不久他们就很乐意地开始尝试用线条表达欢乐与悲伤,用色块表达酸、甜、苦、辣。并为这种全新的表现手兴奋不已。第二课时我直接由音乐导入,选取了,《江河水》、《庆丰收》、《杜鹃圆舞曲》、《野蜂飞舞》等音乐情绪比较鲜明的音乐片段让学生完全沉浸在音乐的旋律之中,并通过自由联想来表达音乐带给他们的不同感受。充分活动后用音乐填充法让学生找出与之相适合的美术作品。由于有了上一节课的基础,学生很容易地完成了两学科的跨越。开始愉快的利用各种材料手段并摹仿现代派大师的手法来表现乐曲《口哨与小狗》传达给他们的感受。学生在学习中始终兴奋着。课后反思时我发现在这一课的学习中虽然涉及了一个全新的陌生的知识领域却没有一个学生因为技法障碍而放弃。我用易于接受的表现方式和有趣的艺术活动打开了他们所有的感官。激起了每一个孩子表现的欲望。我想这已经足够了。正如新课标中对学习者的定义中讲到的,“学习者学习最有效的时刻就是当其全部感官活跃起来的时候”。

二、学习方式的解放

过去我们在备每一课时最后一个环节总是离不开“学生作业、教师辅导”。似乎那就是一节美术课的目的。而作业效果就是本节课学习效果的反馈。我发现这种单一学习方式导致最终的一个学习结果就是那些细心的基础好的孩子就一直好,那些基础差的孩子就一直差。我曾一度怀疑自己的教学能力为什么在那些孩子的学前印象前显得那么微弱。因为无论我怎么努力也改变不了他们脑子中的绘画模式。一定要画太阳、画房子,再要么没眼珠、没耳朵的画人。我用尽了方法,成果总是不大。当我重新审视自己时,才发现自己已经陷入了“教画画”的怪圈里。我是一个美术教师,更是一个教育者,单一的学习对孩子来说就意味着被动。学生是有差异的,美术培养的不只是他们画什么的能力,而是学生的个性与创新的能力。我的作用也不是教会他们画什么,而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正像皮亚杰说的那样“只有当所教的东西可以引起儿童积极从事再创造的活动,才会有效的被儿童接受。”由此我开始在平时的课堂中一点一点的改变。就拿《火车快跑》一课为例,教学设计时我抛弃了让学生画火车的原教学模式,做了几个大的改变:首先调整了教室布局,将座位摆成车厢的格局以便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更快的进入情境;二、让学生搜集所有表现火车的作品,包括音乐儿歌谜语,以便让学生更充分的感知对象——火车。三、找到一切你可以用来表现火车的物品,以发挥每一个孩子的特长激发参与学习的欲望。通过改变,我发现学生们变了,课堂气氛也变了。在感知的过程中通过听歌,看模型,表演和小组开火车游戏让每个学生都兴奋的参与着。表现的过程中学生都拿出了自己准备的各种材料投入的干着。平时闹着的他们有秩序的参与着。最后作业展示时我也惊喜的发现这些孩子还真是能干,找的材料五花八门。有彩纸贴的火车,有蔬菜做的火车,有个人画的火车,有玩具插的火车,有废易拉罐、纸箱做的火车,还有几个学生创编的小舞蹈《火车开啦》。做出的火车也是各式各样,充满了创造与想象。通过这次实验我发现把自己解放出来,把学生解放出来,乃至把学习方式解放出来是多么重要。让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的去学,他们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才能发挥出来,教学也才是最有效的。之后,我又在平时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单项的调整,收效也不错。如《去太空旅行》一课。我在课堂上大谈太空知识,试图吸引他们。结果一个孩子小声在下面问同学“这是什么课呀?”它像一根小针泄了我所有的气。我在下一班上课再也没劲讲。只问了学生一句“宇宙是什么?”谁知学生一下炸了锅,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我突然灵机一动,顺水推舟的问学生谁能用一个词来表达宇宙给你的印象。这群二年级的孩子们煞有介事地说了许多,诸如“可怕、奇妙、美丽、奥秘、无边无际、神奇......”我将它们都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由分成若干小组,开展想象,并讨论其中一个词,然后发言。结果学生将已知经验加上自由想象,讲得非常好,我临时把作业调整为作业利用手边的材料,做个旅行汇报,递交上来,可以自己完成,也可以小组完成,可以画,可以写,形式不限。一节课下来,我轻松的几乎没说什么,可学生很兴奋,我也很兴奋。这样虽然不能保证每一个孩子都交上完美的绘画作品但是他们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向我呈现他们内心更多更精彩的东西。这难道不是我们教的目的吗?我想学习方式的解放不应只限于专门的实验课,我手边的每一节课、每个环节都可以改变,变成是给学生松绑的机会。只有这样,教学才会让所有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而不只是交上一张成功的绘画作业。

三、评价体系的解放

本次课程改革彻底改变了过去单一的评价方式,强调了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甄别选拔,而是为了被选拔者的发展,是帮助我们“创造适合儿童的教育”。从考察学生学会了什么到对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等进行考察和综合评价。

美术课程是最重视学生个性的课程之一,美术课程在引导学生形成社会共同目的的价值观的同时,也努力保护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因此我们更应该在美术课堂上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

快乐小舞曲音乐教学反思范文第4篇

奖杯也就是个奖杯而已,更多东西放在我自己的脑子里,我认为脑子里的丰富比摆满奖杯的墙重要得多。

陈萨中国新一代青年女钢琴家。1979年生于重庆市,6岁学习钢琴,9岁进入四川音乐学校师从但昭仪教授。从10岁开始,陈萨屡获国内大奖,包括中国全国少年钢琴邀请赛少年组第一名、“珠江杯”全国少年钢琴邀请赛专业组第一名、首届中国国际钢琴比赛青年组第一名等。1996年,她作为最小的参赛者获得英国利兹钢琴比赛第四名,标志她的国际演奏生涯的开始;随后,她获得了2000年杜德利千禧年比赛第二名、乔凯音乐学院1996年斯班瑟·邦尼纪念奖、2000年金奖协奏曲比赛银奖、水晶奖杯和贝多芬比赛第一名等。2000年10月,她获得了波兰第十四届肖邦国际钢琴大赛的第四名,同时还获得波兰舞曲特别演奏奖。2005年,她在第十二届范·克莱本国际钢琴比赛中获得水晶大奖后,更加确立了当今世界杰出青年钢琴家的地位。

“性格决定命运”就是青年女钢琴家陈萨的真实写照。

她幼年学琴不以为苦,因为“从小就是一个乐天的小孩”;她少年时孤身去西方留学,在国际大赛中战胜过强敌,也为情绪迷失过自我,因为“我的情感比较丰富,特别崇尚爱情”;她青年时扬名世界,与郎朗及同门师弟李云迪一起被称为“中国钢琴时代领军人物”,但曝光率却远低于前两者,因为她淡泊名利、鄙视势力,“我仍然是最初的我,信仰精神高于一切”……

也许和陈萨交流过的人都会很容易发现,她乐观、热情、纯粹、理性、坦率……这些个性鲜明得如同她的容貌,明眸皓齿,一笑起来洒满阳光。同时,这些个性也如注脚,为她与之对应的人生历程做出了生动的阐释。

乐观奠定人生主基调

不夸张地说,陈萨未出生前,就已被艺术所熏陶。“妈妈怀我的时候,我爸就放很多古典音乐给她听,所以我出生后只要听到音乐就会安静下来。”

陈萨的父亲是圆号手,母亲是舞蹈演员,从事艺术的他们并不完全生活在现实里,有另一个精神化的思维空间,所以他们营造的家庭氛围不一般,对女儿的教育也非同一般。

“他们的很多朋友都是音乐圈的,大家有共同的喜好,经常一起交流音乐,分享各自的音像资料。”在这种环境中耳濡目染久了,小小的陈萨很快就显现出大方、外向的性格,以及对音乐特有的天赋。“我那时常常在爸妈的这些朋友面前表演唱歌、跳舞,不仅不知道怯场,还会觉得特别快乐。”而她在表演中的音准、节奏也被专业“观众们”由衷称赞。

“所以,我后来学琴就成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

不过,陈萨第一次用手触摸到的琴并不是钢琴,而是小提琴。“那时候学小提琴在我的生活中是一件相对容易的事,因为老师和乐器都很好找。”可惜,“容易”的小提琴最终和陈萨无缘。“现在回想起来,一是因为我本身就比较喜欢钢琴,我小时候的转笔刀都是钢琴样子的;还有就是小提琴对小孩来讲太辛苦太枯燥了。它在启蒙阶段要苦练用下巴夹琴的基本功,再练运用空弓,我不能在第一时间听到完整的旋律,感觉太没有乐趣了。”

于是,陈萨对父母说,她不想再学小提琴,想改学钢琴。那一年,她不过6岁。而彼时,陈萨父母的“不一般式教育”也展露无疑。他们不仅没有责怪女儿的自作主张,反而在了解到女儿的兴趣后全力支持,甚至倾尽家中所有,不惜卖掉自己不可或缺的双卡录音机以凑足一架钢琴的首付。“当时重庆百货大楼只有两架钢琴,还搞了分期付款。幸好是分期付款,否则一下子真付不出来。1973块。”陈萨的母亲黄波至今记得钢琴的价钱。

虽然有兴趣做动力,但要让活泼外向的陈萨每天坚持乖乖练琴也不容易,幸好,父亲和启蒙老师刚柔相济的教育积极引导了她。

“我的家庭教育中有一条‘不管做什么,一定要做好’对我影响很深。”所以父亲在支持了她的选择后管教是严格的。“他有一条‘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非常严格。比如他会给我制定一周、一个月期限的小计划,我必须要完成计划内容。”但父亲并不禁锢她的思想,平时还会鼓励和培养她的独立思考能力。“爸妈有时会针对一些小问题给我辩论的机会,也会设计一些小话题引我思考,我爸一直推崇人的独立性,他从不相信女孩就天性柔弱,他觉得不管是男孩女孩,内在里一定要有特别坚韧的东西。”

与父亲的“刚”相比,她的启蒙女老师柔情似水。“她很喜欢我,每次上课对我就像哄小孩一样。不管我弹得怎样,她总是认可,鼓励我。现在回想,老师的这种态度对一个刚刚入门的小孩至关重要,她给我的温暖,让我对钢琴最初的兴趣得以延续。”

在父亲和老师的良好教育下,幼小的陈萨在黑白键上一步步走来,没有特别大的压力,就已奏出美妙悦耳的音乐。

一天,一位朋友来做客,陈父照例让陈萨弹琴给客人听。恰巧这位朋友的女儿在四川音乐学院附中也学钢琴,她因长期陪伴女儿上课眼界不俗、听力颇佳。她在听完陈萨的演奏后非常肯定她的才华,并对陈父建议,不要满足于只跟一个老师学,有机会要带孩子去看看别的教学方法、演奏方法。

随后,陈萨在参加一次重庆市级的比赛中,确实发现很多选手的演奏方法大相径庭。同时,她在比赛中的表现也引起了四川音乐学院名师但昭仪教授的注意。

1988年,在陈萨及母亲的诚恳请求下,但教授答应收下陈萨这个学生,但他向陈母提出每周必须保证带孩子来成都上一堂课的要求,陈母一口答应。在后来几年的求学过程中,陈母才日渐发现这是一项多么巨大的挑战。

“我们每周六下午拎着盒饭去挤6点50的火车,坐11个小时到成都。碰上客运高峰期别说买坐票,就连挤上火车都难。”困难时,黄波有时竟拿出练舞的看家本领,看准敞开的车窗抱起女儿就往里送。“总有好心人把萨萨接进去,我紧跟着一脚跨进窗口,再让后面的人推我一把。”这时候,车厢的连接处和过道,就是这对母女的栖身之处。“大张的塑料布往地上一铺,再用毛毯往萨萨身上一裹,她就能睡个‘好’觉。”上完课后她们要再赶当天5点多的火车回家,一下火车已是星期一了。

多年以后,只要听到音乐里有火车声,黄波会本能地想起那些混乱情景,至今感到难受。而陈萨想起的却是快乐。“那时候还是太小,所以并不觉得这个过程有多么艰苦,反而有种好玩的心态,觉得一切都很新鲜。”

陈萨成名后,很多媒体为之冠以“钢琴公主”的头衔,但她并不喜欢,而母亲一语说出两人共同的心声:“公主那么娇贵,而萨萨很能吃苦。”

1989年,和但教授学习仅一年多的陈萨进步飞快,在全国珠江杯少儿钢琴比赛中夺得了一等奖。然而第二年,陈父却被查出胃癌,并于年底离开了人世。

巨大的打击面前,陈萨性格中的坚韧、积极得以大范围显现。她没有一蹶不振或整日哭哭啼啼,而是更加发奋地投入学习中的每一刻。“练琴时,学习时,潜意识中都会努着劲儿。我现在的成绩应该已经超出爸爸的预料。”而一有空闲,她还会做家教、做家事,尽力帮母亲分担生活的重担。

“我一直是乐天的小孩,这要特别感谢父母给我的教育。没有这种教育,我的基因可能也会显现,但他们的教育,更自然地把我辅佐到我现在的样子。”只是偶尔,她会和母亲感叹,如果演出结束时,站起来鼓掌的人里有父亲,一切会多么完美。

热情打底生活复合色

“本曲音乐个性极强,无论速度、幅度、力度的对比都非常明显,突然加重的和弦,增添了现代气息,而戏剧性的因素使我想起了巴伯的奏鸣曲。陈萨把这首难度非常大、可听性很强的现代作品发挥到了极致,把‘华彩’的优雅与‘风暴’的狂躁喧嚣表现得淋漓尽致。”一位观众在听完陈萨演奏当今最红的美国作曲家之一、塞巴斯蒂安·居里尔的《斯卡拉蒂华彩+头脑风暴》后激动地说出这样的感受。而能让观众获得这样的收获,源于陈萨性格中与生俱来的热情。

“我是主动派,想做什么就会去做。”说这句话时,陈萨的语境限于情感范畴。

因为从小接触到很多译制片,《茜茜公主》、《叶塞尼亚》成为她幼年时的向往。“直到现在我也觉得这些电影里塑造的人物非常经典。特别是茜茜公主那种美好、反传统、小叛逆,非常令人着迷。”于是,尚在幼儿园的小女孩开始幻想爱情,甚至付诸实践。

“那件事可能就是我以后叛逆的小种子。”陈萨口中的那件事,是指她在幼儿园时的“小恋情”。“我在上幼儿园时短头发,很好动,被大家当成男孩子。而我们班上有个与众不同的小gentleman,长得像个小芋头一样。他被他妈妈打扮得非常精致,经常穿小西服什么的……”这种反差引起陈萨极大的兴趣,于是她“喜欢”上了他。一天她把他叫到身边,趁他不备亲了他一下。“他当时的表情是非常吃惊,而我却特别开心。”兴高采烈的小女孩忍不住要把自己的秘密和最好的朋友分享,但却被朋友告发给老师。“后来当然是上纲上线,老师、家长对我一番教育。现在回想,我们那时根本还没有性别意识,更不可能懂得什么叫‘喜欢’、‘感情’,我对那男孩的感觉不过是像对一个洋娃娃般的好奇和热情,觉得可爱而已。”

直到后来进入四川音乐学院学习,她的这种热情依然不被师者所理解。他们不允许她和任何男生交往过多,视青春期的情感如洪水猛兽。“而我是一个情感比较丰富的人,特别崇尚爱情。”所以她会偷偷和心仪的男同学一起练练琴,聊聊天。“但心里会非常紧张。”

1996年,陈萨由傅聪牵线,赴英国伦敦乔凯音乐学院师从乔安·哈维尔(Joan Havil)学习钢琴,并获得硕士学位。刚开始时,陈萨很兴奋,感觉彻底摆脱了束缚,可以大胆谈恋爱了。

“我从小到大对这件事都很不忿,中国的艺术教育里没有情感成分,而情感恰恰是艺术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音乐是需要用丰富的感情去诠释的,只有技术的音乐空间,肯定是无法忍受的。”陈萨坦陈,就因为在成长中受到这样一种局限,她在刚刚出国后那种特别自由的感觉,现在反思起来没准这是个问题。“因为我在国内没有在情感上受到健康的疏导,以至于让我在刚到国外时,把与男朋友交往放在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种选择多少有一丝叛逆的因素。”

在这段反弹期中,她参加了波兰肖邦钢琴大赛,却因为在决赛中情绪不稳位列第四,与赛前被评委们预期的冠军失之交臂。“我那个阶段意志不够坚固。所以投身到那样一个每一天、每一场、每一分钟都是高强度的演奏频率时,就暴露出了问题。”

后来,她又经历了情感的动荡,所幸,同时完成了自我的蜕变。“我从情感造成的低谷期慢慢走出来后,我的感情、理智的平衡到了一个成熟期。我清晰地意识到音乐是我一生真正要做的事,而不再是几岁、十几岁时那种直觉式的或者是习惯式的往前走。”

纯粹让未来往深处去

2005年,陈萨继1996年在英国利兹、2000年在波兰肖邦两项钢琴大赛获奖后,又在美国范·克莱本大赛中荣获水晶大奖,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位在这世界三大顶级钢琴赛事中均有斩获的中国钢琴家。扬名世界之后,各种演出邀请、知名活动纷纷找上门来,她变成空中飞人,每年忙碌于世界各地。

当被问到成功给她带来的最难忘的感受时,她的回答出人意料:“直到今日,我都觉得‘成功’这个概念很模糊,是书上的词,跟我没关系,我能感觉到的只是‘成就感’。”而她的成就感也出人意表,“比如小时候给家里的客人们弹琴,他们听得很高兴,我就很有成就感;学琴的时候,每一节课表现得很好,老师称赞我,我也很有成就感。”而站在众人瞩目的舞台上被宣布得奖时,她的感受却是:“完全没有光环降临到身上的感觉,更没有觉得自己是世界的王者,我在比赛过程中追求的劲头很强,但听到获奖时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心态,挺平静的。”

如果去陈萨现在的家做客,客人们会发现,家中没有奖杯,因为她把它们都塞进了封闭的柜子里。“这并不是刻意的,只是觉得没必要全都摆出来,哪里塞得下就放在哪里,奖杯也就是个奖杯而已,更多东西放在我自己的脑子里,我认为脑子里的丰富比摆满奖杯的墙重要得多。”

2011年初,陈萨宣布将减少演出,于是自然被问到这些时间要被用来做什么。她的回答铿锵有力:“被用来思考,用来准备往深处走。”面对音乐,陈萨的态度越来越纯粹,她以几乎时刻不停的反思和自省涤荡自己的认识,从原本的高点走向更高。7月8日和30日,她分别在北京国家大剧院和广州星海音乐厅举办了个人独奏会,很多追随她多年的老乐迷备感惊喜,因为他们听到了陈萨稳健前进的脚步声。

“7月8号我刚刚演奏了两首贝多芬中期的作品。在其中一首《暴风雨》中,他那种对寻求变革,对生命历程寻求答案的情绪,我深深理解。另一首是这部作品之后创作的《黎明》奏鸣曲,他基本上已走出了一些。”陈萨说贝氏这两部作品清晰地表达出令她共鸣的认识:很多东西没有确定的答案,即使在《黎明》时,但你可以把自己的脸朝向一个更确定的方向。

陈萨说:“人在不断的发展当中永远会找寻一种更强大的说服力,所以我从来不满足停留在某一种状态里,必须要有一点变化。这种变化在很大一段时间内也许不会有好或不好、对或者错的结论,但是思变是我的倾向。”她认为这种不安在的作品里更能找到共鸣,因为后者对生与死有着深刻的思索。

这一见解极易引发对她少年丧父的因果联想,但陈萨基本否认了这一点。“当时的我还太小,并没意识到,也没有真正思考过人的生死问题。”但是当后来看到越来越多的音乐文献,发现很多艺术家都有对“生死命题”的思考时,她对一切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们都是人,在艺术的想象空间的最极致的地方,总会碰到这道冰冷的墙,这个命题在某一人生阶段极大地冲击了他们的神经。”

这些理解让陈萨的演奏从呈现走向阐释,从乐曲与观众的鹊桥走向直面观众的再创作者。她演奏贝多芬和德彪西的作品,中国《音乐周报》作出如下评论:“形象刻画得睿智、达观,琴音平和深邃……”,“心静如水,智者的神采、勇士的遗风跃然琴上……”;她演奏贝多芬晚期奏鸣曲,《美国明星电讯》不吝赞誉:“陈找到了旋律线条和文雅的情感,她一定能解决一部作品里最为棘手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指挥家列奥波德·斯托科夫斯基曾经当作带乐队伴奏的技术练习……更重要的是,她能让观众一直屏住呼吸,期待着后面迸发出来的欢乐。”

前段时间,著名钢琴家殷承宗先生曾与京剧名家史依弘联袂合作,将钢琴伴奏京剧《红灯记》搬上舞台,获得极大成功。这也引发了陈萨对艺术家个人与时代的思考。“殷老师改编的作品非常能代表他所经历的时代,而什么是代表我生长的时代的声音,一直是我的思索。”

因此,她也曾尝试与小提琴、大提琴艺术家一道组成“北京三重奏”组合,以实践寻求答案。“在我们的三重奏中,演奏小提、大提和钢琴的每一个人,在音乐里充当的角色几乎是同等的,每个人都是独立的角色,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希望能达到一种理想状态:一个完全和谐的整体。真正好的合奏应该像拼图,缺一不可;同时具有不可比拟性,独奏比不了,协奏也不行。”

这场在国家大剧院举办的室内三重奏演出同样取得了口碑和商业的成功,但陈萨说,她的寻找还没有答案,因为时代的声音,是一个太需要花时间的博大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