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案例教学的流程

案例教学的流程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案例教学的流程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案例教学的流程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流课程;案例教学;高效应用

在我国的教育教学中,物流管理属于一门新课程,其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均处于研讨阶段,缺乏成熟的理论基础。在实际教学中正确引入案例教学的方法,可增加课堂教学的具体性、生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物流课程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创造思维的潜能,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1择优选取案例

案例教学中,案例的收集与选择是确保其顺利实施的重要因素。教师应当广开路径收集并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选择应当遵循实用、适用的原则,需要结合物流教学的具体要求、学生自身特点及社会技术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目的,通过案例教学促进学生对物流管理进行系统学习,了解物流工作程序、工作技巧及工作责任。教学过程中,通过合理案例的积累与学习,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物流管理的能力和职业素养,并对学生职业素质、技能以及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产生深刻影响。比如,学习“仓储管理”内容时,教师可通过相关视频演示让学生对仓库管理的基本流程、内容以及责任分工等方面充分了解。教师可将收集到与教育特点相符合的案例进行加工处理,在各个环节融入知识内容,使案例更符合教学,贴近生活,有助于学生相关知识的学习。同时确保所融入的知识内容同学生认知特点相匹配,提升学生探索新知的能力。

2引导讨论分析

物流管理教学中,案例分析直接决定着案例教学方法的实施效果。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需要在教师正确引导下学习知识技能,因此对于教师来说,选择合适的引导方法使学生尽快找到问题解决的途径,理解掌握物流管理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至关重要。物流课程案例教学中,教师可先让学生对案例进行阅读了解,并逐步融入案例情景中,教师可适时对案例内容进行简单讲解,利于学生对案例的系统了解,然后进行分组讨论,按照不同角色进行问题讨论与回答,教师可对讨论的内容及其进度进行恰当控制。对于发言不积极或者夸夸其谈的学生,教师应当及时给予他们鼓励或纠正,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精神。

3完善优化体系

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制定案例教学流程,并规划好各个环节或者流程的耗时。实际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调整或者选择教学程序和教学内容。结合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教师可适当调整或者改进案例素材。以案例分析的结果为依据来判断学生掌握知识点的实际情况,教师及时了解学生所分析的结论,继而按照每个学生的特性对选择、呈现案例的方式进行适当调整或改进。实事、新闻等均可作为案例的素材,及时调整案例素材可加深学生了解事物的程度,为学生及时掌握物流发展的新动态、掌握物流新技术提供保障。对于引导方式,教师可适当调整问题设置的内容、数量、顺序等。比如提问判断题、选择题的形式、频率等可根据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状态进行适当调整。物流管理课堂教学中,案例教学应用的时长、时段应当符合实际教学的进度、内容等。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是案例教学实施的最终目的,所以案例教学应当同理论教学、技能实践相结合,构建系统化的物流课程教学体系。根据教学质量分析有关案例导入的问题,优化案例分析、讨论、教师评价等流程,严控时长,促进教学质量的快速提升。

4科学民主评价

进行案例点评是教师鼓励、肯定学生问题分析结果的最佳方式,学生通过案例点评可回顾存在于案例中的知识点,并可总结、提炼高价值的知识点。在学生回答完问题以后,教师可评价每个学生所答问题的逻辑性、正确性。案例点评中,教师应当科学、民主地评判学生案例分析所得出的结论,以提高学生参与案例研讨的积极性,对学生回答结果进行点评,并给予恰当的鼓励和肯定,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正确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潜能。最后对学生持有的观点进行总结。

案例教学的流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案例设计;幼儿园;园长培训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31-0038-03

[基金项目]本文系贵州师范学院“国培计划”专项课题一般课题(gzsfxygp10016)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陈越(1988―),女,安徽金寨人,硕士,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助教,研究方向:教育政策。

学前教育是教育的基础阶段,幼儿园园长是学前教育队伍中的领导力量,幼儿园园长培训的效果直接关系学前教育的质量。教育部提出要积极适应国家教育改革需要,适应全国幼儿教育发展需要,适应幼儿园园长专业素质提高需要,不断创新培训内容与方式,努力提升培训质量和水平,初步形成针对不同类型园长的课程方案和培训模式。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方法备受关注,部分培训者也试图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尽可能地采用这一方法,以促进幼儿园园长在培训中全面进步与发展,提高培训质量和水平。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

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具体教育情境的描述,引导学员对这些特殊情境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1]。简单来说就是师生直接参与,共同讨论教学案例或疑难问题。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笔者是这样定义案例教学的,即学员(本文中指接受培训的幼儿园园长)提出在幼儿园教学、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优秀案例或疑难问题,然后大家共同探讨其中值得学习的地方或问题的解决方法,在这一过程中使幼儿园园长获得成为一个优秀园长所需具备的素质的教学方法。由于幼儿园园长培训安排的课程多为三个小时完成一个主题课程学习,因此,在培训中十分适宜采用案例教学。

二、案例教学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的优势

案例教学存在一些的局限性,如难度较大,效率较低,缺乏严谨性和一致性,对培训者的要求较高等。但是,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案例教学存在一定的优势。

(一)直观性

幼儿园园长的工作比较繁琐,时常面临各种疑难问题,而这些疑难问题均属于结构性较差的问题,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不能依靠某一方面的知识来解决,而是需要有机整合多个学科的知识才能解决。常规的讲授法并不能将这些知识有效地综合起来,因此,面对真实情境共同探讨,以寻求最佳对策的案例教学成为必然选择。

案例教学通过一个或多个问题情境的呈现,使得培训者和学员深入研究、细致分析,将现实世界与学习内容结合,将抽象的原理、概念具体化,学员可以清楚了解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真正吸收和接纳所学内容。

(二)深入性

案例教学在培训中最重要的作用之一就是促使幼儿园园长对教学情境有更为清晰和深入的认识,在讨论中进行“反思性探究”,这是与“折中性的”或“技能的”培训者教育模式相对的,它可以使幼儿园园长像一个“园长”一样去思维,这里的“园长”指的是一个处于现实情境中面临各种难题的幼儿园园长。只有这样,园长们才能对已经内化了的知识经验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创新的整合,提高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

(三)全面性

案例教学不仅适用于结构良好的问题,同时也适用于结构不良的问题。一个教学案例可以涉及很多方面的知识,它提供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思维模式,要求学员必须收集信息、形成问题,并构建一个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这是对学员综合知识的培养,是一种全面的教学方法。

(四)实践性

实践性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特性,也是其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的重要优势。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的教学方法。幼儿园园长是具备一定知识和丰富经验的教育实践者,然而他们不一定能将这些知识与经验充分地运用到自己所面临的众多问题中去。案例教学法可以使学员在经验与活动中获取知识、增长才干,将其已有知识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理论指导实践”,进一步提高幼儿园园长的实践能力。

三、案例教学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的应用

(一)案例教学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的前期准备

1.了解学员

无论采用何种教学方法,了解学员都是教学的必要准备,案例教学法也是如此。然而其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除了常规的了解学员认知水平、已有经验等,培训者在利用案例教学法时还必须掌握学员日常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可以采用问卷或访谈等方法进行调查,以便设计出更符合学员实际需要的案例。

2.设计案例

案例的设计不仅指案例的编写,还包括案例教学流程的设计。案例的编写应包含背景、问题、方法和评论四个部分。首先是背景,这里是指案例中的情境发生的背景或原因;其次是问题,这里是指案例情境中存在的冲突或者疑难问题;再次是方法,即面对情境可采取的方法;最后是评论,即培训者要针对可能出现的回答,事先设计较为贴切和合理的评论及总结。

案例教学流程设计也是案例设计的重点,缺乏合理的流程设计,案例教学的作用就很难发挥出来,或者设计好流程却执行不力,也会削弱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流程设计包括:基本原理的讲授和学习,基本原理是解决情境问题的基础;背景介绍;任务介绍及安排;安排学员讨论;培训者评论总结。

3.教室布局

传统教室布局的课桌椅排列是讲座式或放射式(见图1~2),这样的排列方式适用于开办讲座,即培训者说、学员听、交流少、讨论无,因而不适合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师生互动,以及学员间的互动、交流与讨论,必须因地制宜采取灵活多变的课桌椅排列,如马蹄式、T形式、矩形式等(见图3~5),也可以采用上述布局混合排列的方式。

图1讲座式

图2放射式

图3马蹄式

图4T形式

图5矩形式

由于园长培训中很少运用到圆形桌,在这里就不再讨论园长培训中的圆形课桌椅布置。

(二)案例教学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的课堂控制

案例教学流程设计中已经涉及培训者在培训中的课堂控制,严格按照案例教学流程设计控制课堂十分重要。

第一,基本原理的讲授和学习。培训应介绍为什么编写此案例,以及此案例是关于幼儿园管理或教学的哪些原理及方法。第二,背景的介绍。培训者应帮助学员理清和掌握案例出现的时间、地点、社会环境等。第三,任务介绍及安排。布置学员的讨论任务及认知方向。第四,安排学员讨论。提示开始讨论,培训者巡视教室,给予各个学习小组一些必要的指导。第五,培训者评论总结。培训者应先做简单评论,引导学员再次讨论并反思自己的解决方案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进行最后的评论总结,并告知学员自己的评论仍非最终答案,鼓励学员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答案。[2]

(三)案例教学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的课后安排

1.要求学员设计疑难情境解决方案

培训者可设计一个疑难情境,要求学员在课后自学,进一步提升学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员课后学习的内容应包括情境中存在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根据知识与经验设计出创造性的解决方案,解决方案要求:(1)符合问题情境的背景;(2)具有较大的可行性;(3)具有一定的创造性;(4)可一定程度上结合自己所在的幼儿园的实际情况。

2.要求学员在网络学习平台提交一份实况处理案例及反思

案例教学的目的是让学员在学习后能更好地处理幼儿园发生的各种问题,培训者可以要求学员在学习结束一个月内在网络学习平台上提交一份问题处理案例,案例的编写可参照培训者案例教学中采用的案例编写方式,包含背景、问题、方法和评论四个部分。编写要求:(1)内容真实可靠,必须来源于实际工作和现实情境;(2)解决方案必须体现与所学基本原理相关的知识。编写案例的主要目的是检验学员受训知识的内化程度,因此,必要的反思是重中之重,深入的反思可以让学员进一步了解自己在知识应用中还存在哪些不足,以便进一步提升自己。

四、小结

案例教学本身具有直观性、全面性、深入性和实践性等优点,能较好地适用于幼儿园园长培训,对于外化幼儿园园长的知识、提高其能力具有较好的效果。然而,要真正在幼儿园园长培训中高效率地运用案例教学法,培训小组及专家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课前了解学员、设计案例、设计教室布局,课中要控制好课堂流程,使课堂按照预期的设计开展,课后还需要对学员进行进一步的安排,使课堂知识内化为学员自己的知识能力,真正达到培养学员成为优秀幼儿园园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案例教学的流程范文第3篇

关键词: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中职护理教学;人才培养;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0-0072-02

就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而言,它是对“案例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两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案例教学很好地体现了理论与实际的融合,它以真实的生活情境或事件为题材,进而鼓励学生对学习的积极参与;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基于探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一种模式,学习过程中有着明确的学习目标,将学习设置到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而基于任务驱动的案例教学法可以有效发挥这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教师通过设计典型教学案例,利用任务驱动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教学有效性的目的。中职护理教学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护理专业教育日益发展的情况下,探究有效的中职护理教学方式是中职护理教学的重要任务。综合各方面因素,可以尝试在中职护理教学中引入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以此达到培养中职护理专业人才的目的。

一、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护理教学中的有效运用

1. 教学前准备

教师在课前要切实做好相关教学准备,以便进一步定位中职护理课堂教学的目标。从教师角度来看,课前准备内容包括:对临床相关护理岗位的工作流程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把握中职护生的特点、人才培养的相关要求、相关章节的课程标准。从课堂教学目标来看,一般包括三个层次:知识、技能、态度情感。接着,教师以具体的教学目标为准,进一步设计相关的情境任务,教师要注意选择典型的病例,并以病例为依托,进一步设置相关教学情境,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转化,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将教学内容置于有意义的具体任务中。在此,教师要安排一个具有引领性的总任务,再配以相关的子任务,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设计递进式任务,对此,可以临床护理工作流程为依据。例如,教学案例“骨折病人石膏固定护理”,教师在课前要为学生创设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设计出一个骨折病人,然后为学生安排总任务和子任务。总任务是:将自己假设为该病人的管床护士,设计出具体的护理方式和护理流程。子任务及其工作流程是:确定这个病人的状况,内容包括:病人已做的相关检查及治疗、病人的症状表现、护理评估其受伤史、病人的骨折专有体征;当前护士最应该为病人解决的问题;探索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后,要制订护理计划并实施,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审视效果,做好护理评价。

2. 教学实施

在中职护理课堂教学实施中,教师要以病例为载体,提供素材和帮助,切实通过仿真临床情景案例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任务,让学生置身于仿真临床工作情境中。对此,教师可以利用播放视频及讲故事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创设的基础上,进一步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接着,教师要扮演好学生学习合作者的角色,针对具体学习任务与学生一起分析,然后进一步导出课程学习的目标。教师要适时对学生予以指导,并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学习素材和资料,如器具、模型、视频资料等。让学生受到任务的驱动,带着具体任务去学习,并运用自己的智慧完成任务。此外,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中职护理教学的具体目标,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以分组的形式来学习。学生通过分组,可以进一步开展讨论互助、角色扮演的学习活动,再辅以教师的适时指导,学生可以有效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任务完成后,教师指导各小组展示自己的成果,不同小组之间可以进行互评。最后,教师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总结,梳理相关知识点,对不同的学生予以及时的鼓励和表扬;也可以结合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进而布置相似任务,从而对学生所学的知识加以巩固。

3. 教学评价和总结

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教学评价,可以利用的评价方式有很多,如个人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此外,还有教师的适时点评。从评价内容看,应涉及到以下几方面: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合作学习中的协调能力,学生对新知识的把握程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而在课末的时候,教师要及时做出课堂总结,根据学生们完成学习任务的情况做出不同的评价,并注意赏识、鼓励学生,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基础上,适当布置课后作业,考查学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

二、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应用到中职护理教学中的优点

1. 彰显科学化职教理念――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

从“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在中职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来看,鲜明地体现了它的发展优势。“任务驱动-案例教学法”有效融合了“案例教学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点,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以任务驱动为其中一条主线,结合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经典教学案例,进而有效组织课堂教学的不同环节,从教学案例入手来展开相应的课堂教学过程。就教师而言,其所开展的一些教学活动很好地体现了科学化的职教理念。具体到课堂教学,任务驱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不论是从教师“教”的层面,还是从学生“学”的层面来看,都很好地诠释了一定的教学任务。正是有了任务驱动,教师的教学目标才更加清晰,学生的学习目的才被进一步明确,对学习的体会也更加深刻。课堂中,学生以任务为中心,有效将学习转化为一种主动,并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切实对临床护理的工作流程进行了体验,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把握了护理工作的最基本方法。

案例教学的流程范文第4篇

关键词:案例库;审美文化;TRIZ;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111-02

审美文化是人文社科类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是学习美学和从事审美文化研究的必备基础。审美文化对后续的相关专业和研究方向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审美文化与其他先修课程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实践性强,其中的大部分内容与日常生活、生产存在密切的关联。因此,审美文化的教学需要结合众多现实案例才能达到好的效果。

一、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的主要特点就是利用生活实际,如常见的影视文化、消费经济、现代科技、商品符号等,作为讲解审美文化的素材来源。通过案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相应的分析、讨论和延伸,辅助老师的总结,达到学生牢固掌握相关内容的目的。案例教学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给予学生最大的自由度,强化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讲述教学内容,打破了常规的“满堂灌”和“一言堂”模式,构建学生与老师共同参与、合作、探索的创新学习模式。与传统教学对比,案例教学具有三个方面的特点:直观性、典型性和放射性。

二、案例教学设计

随着信息大爆炸和消费经济的高速发展,审美文化所涉及的范围、内容和涵义出现井喷效应,常规的案例无法满足需求,常常出现窥一斑难见一豹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案例教学流程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经典案例的选择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TRIZ理论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TRIZ是前苏联发明家阿利赫舒列尔(G. S. Altshuller)构建的一套创新设计理论。TRIZ经过分析各种信息发展的规律模式,提出了一整套解决矛盾的创新原理和法则,并由此给出了许多具体的方法、算法和理论体系,诸如进化理论、冲突举证、76个标准解法、ARIZ分析、AFD分析、物质-场分析、ISQ演化模型、40个创新原理,等等。TRIZ可以从输入和输出的关系出发,明晰问题内部的构成、冲突和进化模式,从而为创新提供思路。[1]

与传统的案例设计方式相比,TRIZ既可以提出满足各方面要求的案例标准,便于后续的案例选择,又可以指出这些案例未来的走势,从而在理论上给出了诸多审美文化的发展动因,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审美文化的内核。

这里以“现代穴居人”案例为参考,分析如何设计一个满足教学要求的案例讲解流程。

“现代穴居人”是一个当代审美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具有强烈的社会背景,包括政治、经济、宗教、道德、文化等。“现代穴居人”是与远古时期的“穴居人”相对比,其前导知识点包括穴居人、都市人、城市病、孤独、幽闭和偏执等,后继知识点包括精神寄托、救赎、娱乐化皈依、英雄神话、爱情神话等。其中,知识点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甚至是同属前导或后继的知识点也存在不同程度的耦合关系。不同的讲解顺序,采用的知识点不同,产生的教学效果存在差异。[2]

这里采用TRIZ中的进化理论,对“现代穴居人”的教学脉络进行整理。

流程1:英雄神话爱情神话救赎精神皈依孤独幽闭都市人穴居人现代穴居人。

流程2:现代穴居人孤独幽闭精神寄托英雄神话爱情神话娱乐化皈依穴居人。

流程3: 穴居人孤独幽闭都市人城市病孤独幽闭现代穴居人娱乐化皈依精神寄托救赎英雄神话爱情神话。

在流程1的演化趋势中,强调现代都市的英雄神话和爱情故事带来的皈依,给予大众精神上的平和,同时也造成大众孤独幽闭的性格。此流程能够很快地产生教学共鸣,但是会用到许多后继知识点的内容,容易造成教学进度的失控,不予选择。

在流程2的演化趋势中,强调都市人感到孤独和幽闭,主动需求精神皈依,进而产生消费市场,造就了英雄神话和爱情神话,但是神话演绎后自己依旧孤独和幽闭,穴居人的本质没有改变。此流程的逻辑比流程1更加清晰,但是存在后继知识点前移的同时,还存在两种穴居人特征的比较,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讲授和论证,也不予选择。

在流程3的演化趋势中,从穴居人的孤独和幽闭出发,对应于都市人的孤独和幽闭,进而提出现代穴居人的概念,同时,也提出了现代穴居人希望通过娱乐方式实现皈依,进而产生了英雄神话和爱情神话。此流程将前导知识点和后继知识点严格分开,逻辑脉络清晰,且为后继知识点的提出埋下伏笔,是案例讲解的良好脉络,予以采用。

三、案例库评价体系设计

学生的认知过程需要特定的情景,通常包括:设定主题、营造教学场景、信息资源组织、打造自主学习、构建协作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评估六个方面。案例库的构建和使用可以很好地对上述场景提供支撑,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需求,即设计问题、提供案例、信息资源整合、建立认知工具、设计协作会话机制、规范教学评估手段等。

根据审美文化学科的特点,案例库设计了相应的权重分析表。

四、案例库需求分析

审美文化案例库的用户群主要是高校师生、科研院所以及相应学科的爱好者等。案例库用于日常教学和科研项目,可以提升教学水平,完善项目报告。案例库内容参考通用的审美文化教学大纲和教学日历,以网络的形式,对外呈现内容。用户可以通过常规的电脑终端进行访问,如台式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以教学大纲为蓝本,案例库以目录树的方式管理和呈现相关案例信息。

案例的选型标准:现实案例与当前国内外社会发展现状相吻合,且具有指导性;传统案例需要有相应的历史文献证明或印证;案例的篇幅大小适中,与案例承载的理论深度对应,且可以根据知识点的侧重进行适当删减;选用常见案例,拒绝孤例,强化案例之间的知识关联;案例准确性的判断标准主要是权威信息来源,如官方公开发行的文献、典籍和规范等等,且案例需要补充完整的参考信息,如作者、时间、信息源等。[4,5]

五、案例库设计

总体设计。审美文化案例库包括基础教学案例库和项目支撑案例库。其中基础教学案例库包括两个子库,即当代审美文化和经典审美文化,主要面向高校教师、科研院所和爱好者。项目支撑案例库包括三个子库,即项目支撑方案、文化产业企划、书籍撰写方案,主要面向项目申报者和科研院所。[6]审美文化案例库的主体框架。

其中,当代审美文化包括现代科技、消费经济媒介文化、微观政治、式微宗教、后现代艺术等模块。经典审美文化包括精英政治、崇高宗教、经典艺术、历史典故、语言特征等模块。

搜索模块设计。案例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案例搜索,如标题、作者、关键词、全文、语句等。同时,搜索功能还具有模糊选项。当搜索功能开启模糊选项时,搜索可以将输入的关键词按照包括部分关键词的方式进行联想搜索,否则将使用精确搜索模式,即以包括全部关键词为搜索目标。默认状态是精确搜索。

针对搜索结果,提供四种记录管理模式,即时间范围、相关度、文献来源、日期。时间范围是指显示在指定时间范围内的案例记录,相关度是指案例与关键词的耦合程度,文献来源是指来源渠道,排序方式是指案例记录的排序方式(当前主要有两种,时间升/降序和点击率)。

六、案例库的应用

案例教学中的讨论根据参与者的人数、输出内容和老师参与度等可以划分为小组讨论和集体讨论两个阶段。[7]

小组讨论是将学生划分为指定小组或兴趣小组等模式,小组成员尽可能多元化,具备不同的知识层面、男女比例和目标诉求等。学生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意见进行论证,对案例本身的掌握也更加全面。在小组讨论阶段,以学生为中心,老师不参与,仅对案例本身和结论输出格式进行说明。

班级讨论是小组为单位,老师作为讨论的协调员和裁判员的角色出现。班级讨论是案例教学的核心。讨论按照下述几个步骤进行:分析问题,总结原因,给出现实例证,归纳结论。小组间的辩论以代表形式进行,代表人数为1~2人为宜。

各小组陈诉后,进行小组间辩论。辩论中的论点是小组自己的结论,论据是案例涉及到的现实信息,而理论来源是课程内容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和信息脉络。

(3)得出结论和撰写报告。小组讨论的过程和结论由老师来判定。老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理论的认知和对案例本身的理解,分别对各小组的分析和结论给予判定,并指出相应的优缺点信息。最后,以小组为单位撰写案例讨论报告,内容包括:案例分析、思路、分析步骤和结论等四个部分。

七、结语

教学实践表明,审美文化案例库的构建有效缩短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差距,既提升了教学效果,也减少了教师备课时间。学生方面,他们获得了统一的、体系化和生活化的案例,在快速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了生产实践的能力,在学习兴趣的培养和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方面有着突出的效果。教师方面,老师的劳动量得到极大降低,在教学和科研之间构建了直通道路,从而构建一条贯穿教学、项目和个人提升的螺旋形上升曲线,达到双赢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燕,邵云飞.TRIZ方法在构建大学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11(3):1-3.

[2]丁筑兰.审美文化作为“新宗教”的代言性质[J].求是学刊,2009,

(2):103-105.

[3]段庆华,黄蕾军.基于CLE模型的远程教育财经类案例库构建模式探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3,(20):128-129.

[4]李泽林.课堂研究方法:基本范式与路径嬗变[J].教育研究,

2013,(11):99-103.

[5]刘宣文,张英萍.我国媒介识读教育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J].教育研究,2013,(6):93-100.

案例教学的流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汽车故障诊断

汽车故障诊断课程实践性较强,在教学中如果以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将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难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学习不求甚解,敷衍了事。笔者发现在汽车故障诊断课程教学中,引入实际案例,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学会沟通与合作。案例教学在汽车故障诊断课程中应用恰当,将会对教学效能的提高起到很好的作用。

一、案例教学在汽车故障诊断教学中的意义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分析”为载体,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即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目的,选择带有启发性的典型真实案例,通过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汽车故障诊断过程中,因为新车型、新技术、新知识和新设备的不断更新,维修人员要做到有清晰的故障检测思路,有正确的检测方法,要能够确定检测参数及参数的检测顺序和参数的测量值的变化形式和正确范围,做到这些要求维修人员有很强的综合分析、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在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具备这些能力,案例教学是一个很好的途径。案例教学是在开放的教学环境里进行的,与传统教学的区别是有利于发挥学生自己的想象,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另外,通过案例教学,可以将理论教学向实践进行转化,帮助学生“在学中做,在做中学”,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学生要独立自主的去思考、探索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在汽车故障诊断课程中的应用

1. 案例的选取。

汽车教学案例的选择一定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要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范围内,要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比如在教学中应该结合汽车维修行业的实际,选择有一定技术含量、包含较多知识的贴近学生实际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典型性教学案例。如果选择的是阿斯顿马丁、兰博基尼这些车型,会让学生感觉不太切合实际,另外学生对乘用车比较感兴趣,应该选择市面上一些有代表性的车型,如果我们教学仍然选择东风、解放车型,学生会认为所学的知识落伍,会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另外,选择的案例要真实,只有真实的案例才能反映真实的内容。不能凭空杜撰,要有真实的车型、车况、故障现象、故障检测排除的相关记录,才能使课程生动、有效。案例的选择要具有可操作性,以方便理论教学过程的安排以及方便教师在车辆上制造该故障,使学生可以亲自去检测解决。

2. 案例教学的准备。

案例教学是一个开放的教学过程,学生可能会问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所以在进行案例教学时,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研究案例,将所涉及的知识掌握透彻,同时还必须具备实际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一辆北京现代索纳塔轿车搭载2.0L14发动机,行驶10万千米,出现怠速不稳且经常熄火的现象,其他工况正常。这一案例是关于电控发动机的怠速不良问题的,怠速不良包括:怠速不稳、怠速熄火、怠速过高、怠速过低等现象。对于这一案例的教学准备包括:1)查找索纳塔2.0L14发动机电控系统资料,了解各系统组成;2)充分了解造成各种怠速不良现象的原因;3)思考学生可能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

3. 案例教学过程。

(1)联系教学内容,出示案例,给出技术资料。

比如在讲解怠速ISC阀时,可以使用上文提到的案例:一辆北京现代索纳塔轿车搭载2.0L14发动机,行驶10万千米,出现怠速不稳且经常熄火的现象,其他工况正常。

给出案例后引导学生自己去思考相关问题,为进一步深入解决问题奠定基础,比如上述案例需要思考的问题:1)发动机怠速工况如何工作;2)怠速工作不良的种类;3)造成各种怠速不良现象的主要原因;4)对具体车型的发动机资料进行阅读,思考具体车型发动机怠速不良的可能原因。同时提醒学生在思考案例问题时一定要阅读车型维修手册,了解车型信息,因为不同车型甚至是同款车型也可能出现不同的配置问题,所以为了顺利完成故障诊断维修工作,在平时就要养成注意查阅资料的习惯。

(2)学生仔细阅读案例,分析案例中具体的故障原因。

结合车型维修资料,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自己探究案例中的关键点,寻找故障原因,确定诊断维修过程,通过这一过程培养学生交流合作的能力以及剖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讨论完毕后,引导各学生进行总结,查漏补缺,思考自己分析问题的思路是否正确,确定的诊断维修过程和方法是否恰当。

(3)发挥学生主动性,制定故障诊断流程图。

引导学生制定故障诊断流程图,小组成员之间就制定的流程图进行讨论,然后组织各小组之间相互辩论,发表不同的见解,在不同观点的撞击下以及不同思路的启迪中深化对案例的认识。

针对上文提到的案例,学生制定了怠速不稳的故障流程图,涉及到电控发动机的多个系统包括进气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怠速控制系统及气缸压力等方面。同时学生指出,流程图主要是针对怠速不稳的问题确定的,由于本案例中提到“其他工况正常”,所以在处理问题时可以缩小至进气系统漏气及怠速系统的部件故障等方面。

(4)观看故障排除过程,强化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上文提到的案例,维修技师的操作过程如下:1)先用解码仪读取故障码,未发现故障;2)检查发动机外观:①查看进气管路无漏气,各管路连接正常;②点火及喷油系统无松动现象;③空滤器滤芯无脏堵;3)故障分析及判断,汽车除怠速外,其他工况工作正常,确定故障可能出在怠速控制系统;4)拆下怠速控制阀,阀内严重脏堵,阀体已被卡死不能转动,用清洗剂清洗后故障排除;5)最后用专用诊断仪清除故障码。

教师结合学生的分析及技师排除故障的过程,点评学生分析故障时的思路是否正确,纠正学生的思维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解决汽车故障的思维方式。

(作者单位:广州市花都区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案例教学的流程范文第6篇

案例教学法就是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对平面设计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和交流讨论等,教会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平面设计作品的讲解扩展学生设计思路,丰富设计手段。案例教学法贴近实际设计,让学生近距离接触当代社会平面设计最前沿的设计理念。

该教学形式遵循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的指导思想,以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为基本教材,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思考和分析,重点培养其对设计的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汲取前人的经验,形成自身的设计风格。

2.如何利用案例教学法

若要将案例教学应用于教学中,教师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按各种设计作品思路的复杂程度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建立综合的设计能力。

(1)案例的准备和选取

进行案例教学前充分而周密的准备十分必要,这直接决定了案例教学的效果。如果设置的设计案例与学生所学的设计理论不一致,或者超出了学生当前的知识范围,则会加大信息的传递,有可能导致学生无法理解甚至学过就忘。因此,教师在准备案例时要考虑学生已经掌握的设计理论,加深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理解。

在分析和理解案例作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设计出自己的作品。这样使学生既能掌握所学的平面设计理论知识,又能提高设计实践能力。

所以在进行授课之前,教师首先要清楚学生的现有理论知识水平和设计能力,然后根据本课时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选取有针对性的案例,以加深学生对已有理论知识的理解。案例的选取和安排也应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使学生逐渐积累设计的理念和思路,从而提高其综合设计能力。

(2)课堂引导与讲解

平面设计工作需要借助软件,而软件的教学环节是一个十分注重动手能力的过程,如果过分注重软件技巧的教学而忽视对学生平面设计能力的培养,就会本末倒置,使学生局限在软件技巧和操作方面,无法真正提高设计能力。

随着电脑的普及和设计软件的推广,平面设计工作正逐渐标准化、流程化,如何在流程化的框架内创作出具有个性的平面设计作品,就要求设计师具备自身的设计风格和特点,以及独特的思维方式。设计本身就是创造,而这种创造来源于设计师长期积累形成的创造性思维。

平面设计的课堂教学应该以隐含在设计作品背后的设计理论、人文知识为内容,进而引导学生在设计创作时灵活表现文化内涵和融入自己的创作理念,达到设计作品的鲜明性、独到性。

案例教学的流程范文第7篇

校企合作项目案例库的设计与建设为软件学院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了全面支撑。本文从管理平台构想的提出到具体实现,给出了一套较为合理的解决方案。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为学生和教学提供了项目案例支持,使学生能够通过案例学习,掌握企业规范及新技术的同时,尽快融入职业生涯。

【关键词】校企合作项目案例库 应用型人才 解决方案

1 概述

项目案例驱动教学方法作为基于实战项目经验的启发性及探索性教学模式,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范围内培养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方式。项目案例驱动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教学过程中以课本为主体、学生被动学习、填鸭式的教学方式,这种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更能够促进学生成为课堂教学主体,有益于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创新以及探索性研究。优秀的项目案例是开展项目案例驱动教学方法实施的的根本前提,目前在我院的项目案例教学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一线教师参与到项目案例库建设工作中来。

软件学院人才培养特点和目标主要体现在实践和应用性等方面,以往学校培养的学生和企业实际用人需求上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满足企业需求的定制培养变得非常重要。目前软件学院与花旗软件、华信、文思海辉、现代高技术等多家国内、外软件公司设立了定制培养班,校企合作联合培养应用型软件人才。为此,我院构建校企合作项目案例库管理平台,为教学提供优秀项目案例支持,方便教师对项目案例的选择变的至关重要。

2 项目目的和意义

校企合作项目案例库管理平台的建设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全面支撑,该平台通过获取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企业真实项目案例,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搭建不同规模、多样性的软件开发实践环境,使学生能够通过企业实际项目的学习,快速了解目前企业应用的新技术以及项目开发规范要求等信息。企业真实项目以及学校优秀案例统一存放于项目案例库管理平台中,方便统一管理和为会,是软件学院实践教学体系的有力保障。校企合作项目案例库的建设有助于项目案例驱动教学的开展。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教学中开展项目案例教学,必须采用具有代表性的项目案例,如电商、金融、校园等项目,并把案例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学生通过教师的案例需求讲解和相关实践,可以快速掌握与项目开发相关的主要知识点,再通过课堂答疑、教师专题技术讲座等方式,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思考、勇于讨论、积极探索和交流的学习模式,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方向转化的重要方式和必要手段。

3 项目需求分析与设计实现

校企合作项目案例库管理平台中的主要内容包括:软件行业中应用的新技术以及新标准、企业真实项目案例、校企合作项目案例、优秀学生作品、教师申请的国家级、省级等纵向项目以及申请的横向项目等。通过该平台,企业兼职教师和学校专职教师的共同指导学生按照企业项目开发的规范流程完成小规模真实项目的开发。项目案例库管理平台的建设,使“课程含项目”、“实训做项目”和“顶岗接项目”等一系列举措真正可行。

项目案例库可以分为前台系统和后台系统两个部分:

后台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登录模块、用户管理、个人中心、项目管理、项目类型管理、收藏夹管理、留言管理、下载历史管理、评论管理等。

前台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项目展示、项目搜索、下载专区、互动留言、技术交流区。

用户分为四类:学生、教师、管理员、企业教师。管理员用例图如图1所示。

项目分类:

3.1 按项目性质分为

(1)校内项目:校内教改项目、优秀毕业设计。

(2)企业项目:经企业裁剪后可以用户案例教学的项目。

(3)校企合作项目。

(4)基金项目(横向或纵向)。

3.2 按项目涉及领域分为

金融、医疗、教育、商业、人力资源、政府、交通、旅游、传统行业。

3.3 按技术分为

Java高级、JavaWeb、Java多媒体、JavaEE项目、winform项目、.Net多媒体、.Net企业项目、安卓项目等。

根据需求分析与设计,组织本专业教师和学生参与编码与测试等工作,最终完成项目的核心功能。项目具体实现效果图如图2所示。

4 结束语

校企合作项目案例库管理平台的建设为软件学院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全面及有力的支撑,通过对企业规范流程的引进以及符合课程实践教学环节要求的企业实际开发项目加入,可以为学生搭建起全方位、多层次、不同规模的软件开发实践环境,使学生能够通过该平台获取优秀案例,通过对案例的深入学习,掌握企业规范化软件开发流程,学习新技术。综上所述,该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有助于案例式教学的开展。

案例教学的流程范文第8篇

随着中药事业的飞速发展,中药药剂学的学科地位也受到了广泛关注,寻找好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变得至关重要。在中药药剂学的教学过程中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参与程度和学习热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自觉的掌握基本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分别对中药药剂学教学过程中所应用的流程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开放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和对比式教学法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

中药药剂学;多模式教学方法;人才培养

随着生物医药科技产业的快速发展,中药药剂学在中药学类的几大专业,包括中药学、制药工程、药物制剂等专业中已属于主干专业课程,也是执业药师、主管药师等各类考试的必考科目。然而中药药剂学所涉及的内容繁多而且知识点零散,很容易混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以系统的将各个知识点全部掌握,致使教学效果很不理想。为了适应我国药学事业和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飞速发展趋势,致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生产实践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成为中药学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1]。为了适应时展的要求,我们要努力寻找合适的中药药剂学课程教学方法,通过合理的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不仅掌握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熟练的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及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教会学生们“学以致用”,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目标。

1流程式教学法

流程式教学法是将中药药剂学中零散的知识点串成一串,犹如一条线,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清晰的思路,学习起来更简单、更容易掌握[2]。传统的中药药剂学没有明显的引导性思路,学生只是全身心的集中于一堆繁琐的文字之中,并没有清晰的学习思路,然而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加,需要学生掌握的东西也越来越多,就会使学生们感到脑容量明显不够,学习过的内容犹如一团乱麻,理不出头绪,往往旧知识还没消化,新东西又出现了。学生在掌握中药药剂学的各种知识点时不能仅靠死记硬背,而需要对学习内容有条理的分析背诵,如学习各种剂型时就可以沿着剂型的制备流程进行记忆,这样就可以非常容易的掌握各种剂型的有关内容。龙晓英等[3]对本科生、专科生、执业药师与主管药师应试者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该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在1918年首创,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进行教学的方法[4]。案例教学法包括案例主线式和课后作业式两种方式,案例主线式是通过对案例进行分析引出知识点;课后作业式是指学生课后对案例再次分析对课堂讲述的内容加以巩固。案例教学法的基本过程包括:提出典型案例、根据案例提出课堂讨论题、预测学生讨论问题时出现的各种偏差、课堂讨论及课后总结[5]。如在对灭菌制剂与无菌制剂学习过程中,可以引入“欣弗”事件作为典型案例进行讲解,安徽华源生物药业有限公司违规生产所致,其未按规定的工艺参数进行灭菌处理,其降低了灭菌温度,缩短了灭菌时间,增加了灭菌柜的装载量,使灭菌不彻底,降低了灭菌效果,导致患者在使用了其公司生产的“欣弗”注射液后,先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通过引导学生对此案例的讨论分析,重点强调中药制剂的“安全第一”的观念,明确其危险性,使学生对灭菌与无菌技术的重要性得到充分的认识[6]。在中药药剂学的教学过程中通过适当的案例分析,可以更生动的让学生了解到所阐述知识点的重要性和现实生产意义,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引起足够的重视。

3实验教学法

实验教学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想通过实践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得以验证,学会运用课堂讲述的一些理论知识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达到提高学生动手、动脑能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中药药剂学》实验课与理论课具有同等的重要性,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使学生具有熟练的基本操作技能、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以及较高的创新能力,实验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学生毕业后从事药学工作的能力高低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活跃学生的思维,在中药药剂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可以尽量安排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指根据实验要求或自行拟定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实验方法和实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自学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设计性实验是根据实验内容和目的,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实验技能,独自设计实验方案,挑选实验所需仪器,再根据实验方案独立完成实验,实验结果各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对实验出现的问题进行思考。合理的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对于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和自主实验的能力有着特殊的作用[7]。

4开放式教学法

开放式教学法是指安排学生到当地的一些制药企业见习或参观,邀请经验丰富的药厂工作人员对车间的总体布局以及相关产品的制备工艺流程进行介绍,对操作器械做以详细讲解的教学法。学生通过企业实地参观,可以把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药厂所见实物相融合,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对课堂所学知识更进一步了解,对于课堂上碰到的疑难问题通过实地参观得到解决,开拓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学能力。如在学完片剂相关理论内容之后,可以组织学生到药厂制片车间参观,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使学生们对片剂的制备工序、布局、工艺条件以及相关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操作方法更加熟悉,明确生产过程需要注意的要点等,使学生们对片剂的学习更容易[8]。

5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强调在教师的精心准备和指导下,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通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启发学生就特定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中药药剂学课程大致分为剂型、基础理论和制剂新技术三部分内容,其中剂型中片剂和注射剂是两个重点教学章节,而且也是新药研发的常用剂型。理论课上教师在简单介绍剂型特点和制备方法以后,可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组分别给出不同的药物的名称、临床适应证和临床常用剂量,其中每一种药物代表某一类药物的化学性质。各小组分别对给出的内容进行文献查阅、剂型选择和处方设计,然后小组内同学之间互相讨论,做出最优选择。各小组组内讨论完毕由1名代表对本组讨论结果做以汇报,汇报过程中各个小组的同学可随时提出问题或发表不同意见,对于难以解答的问题可以求助老师解答。通过这种方式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

6对比式教学法

中药药剂学中药物的剂型包括十几种,各剂型之间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很多不同之处,容易混淆。对比式教学,可以使讲述的内容简单化、清晰化、明确化,而且接受新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提高学习效率。例如[9],甘油作附加剂,在不同的剂型中,就会起到不同的作用,在软膏剂中,甘油的主要作用是保湿,防止皮肤表面涂抹软膏后干燥失水,所以在软膏剂中甘油作为保湿剂使用;而在栓剂和膜剂中主要是起到增塑的作用,增加柔韧性,所以甘油在栓剂和膜剂中是增塑剂。再如,在“药酒和酊剂”这一节的学习中,可以通过表1的比较来帮助学生记忆。综上所述,中药药剂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学内容日趋综合化,培养和造就创新型的复合型药学人才是药剂学教育者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的应用多种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学内容,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才能把握中药药剂学的教学方法精髓。

参考文献

[1]余江南,郭红.顺应时展要求,深化药学教育改革[J].中国药事,2003,17(10):641-642.

[2]龙晓英.流程药剂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

[3]龙晓英,杨帆,易军.药剂学流程教学法探讨[J].药学教育,2004,20(2):30-32.

[4]涂明华,杨耀防,姚果原,等.医学专科学校人才培养类型及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0,8(1):13-15.

[5]刘素梅.药剂学教学方法的改革[J].药学教育,2002,18(3):57-59.

[6]袁子民,程岚,吕佳,等.案例教学法在中药药剂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10,28(2):45-46.

[7]赵琳,程岚,袁子民,等.中药制药专业《中药药剂学》实验课教学探析[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4):187-188.

[8]黄自通.改过制药专业药剂学教学方法初探[J].科教文汇,2007,8(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