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非遗文化方案

非遗文化方案

开篇:润墨网以专业的文秘视角,为您筛选了八篇非遗文化方案范文,如需获取更多写作素材,在线客服老师一对一协助。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非遗文化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教学实践;应用研究;项目导入式教学法随着社会发展,艺术总是随着社会变迁而满足不断出现的新的审美需求,中国传统装饰艺术的发展,不仅受到当代的社会思潮、艺术观念、审美情趣等影响,同时也受到高新技术、信息化的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带来的巨大冲击,逐渐演化和创新,形成具有价值性、功能性的艺术设计学科。《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课程作为艺术高校的学科基础课程,在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教学改革的新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引进为我们重新审视传统文化的思想提供了更多新的思维,并且教学实践基地的建立为我们的传统文化开发提出了更为多样化的可能性,对于艺术高校来说是一种新型产学研教学模式的尝试,让培养更多的高校人才投入到传统文化的学习中,对传统文化的推广与发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1目前中国传统装饰艺术课程的教学现状

近几年来,在中国高校艺术设计人才培养计划中,专业基础教学不仅强调多种专业基础知识的综合性学习,也开始注重传统文化在课程中的渗透,中国的设计教育大多重理论轻实践、重艺术轻技术,课程设置基本上游离于经济和市场之外,虽然我国目前有许多艺术院校都是将《中国传统装饰艺术》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来开设,但课程内容多停留在表面的装潢和美化阶段,教学脱离于市场,缺乏对传统文化应用实践技能,忽视了要通过多方位、多渠道的形式,导致课程缺乏科学性、实践性及合理性,从而导致学生的专业知识面较窄,专业素质不高,不能全面而有效地服务于企业。而在国外,类似于传统文化课程却趋向与当今现代设计应用相结合,面向企业培养实用性人才。强调理论结合实际,重视课程设置和实践技能训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加强学生艺术修养和创新能力培养,重视程度较高,这些都给我们在课程教学改革上新的启示。

2“项目导入式”植入传统装饰艺术课程的优势

从课程改革的意义来看,教育的目的不在“教”,而在“学”,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强调学生获取知识、训练能力的研究性角度和方式,立足于激发和引导学生有效地自主实践学习。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使学生对中国传统装饰艺术有深入地了解和直观具体的感受,将实践基地的项目课题分阶段性导入并加以训练,通过实际教学方法策略,其优势在于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认识加深理解,培养专业技能,增进对社会的了解,让学生进行亲自实践项目并操作,从项目课题中自我感知、领悟知识的衔接性,总结项目活动中的自我体会,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项目导入式”植入传统装饰艺术课程教学实践

立足于本院目前教学现状,依托建立武汉汉阳江欣苑“高龙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园”实践基地,利用实践基地的优势,探索出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合作模式,使课程设置与实践基地相结合,在教学方法改革思路上立足基地特色,以较高层次理论指导教学实践,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课题教学中,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设计训练,做到高校的产学研一体化,促进与非遗文化产业基地合作模式,达到校企合作的“双赢”效果。下面以“湖北黄梅挑花非遗文化品牌的宣传与推广设计”项目导入分析为例,从以下两个方面阐释教学方法的实践过程:

第一,突出教学环节的实践性,强调课堂理论与实践应用的紧密结合。通过前期与实践基地进行嫁接,在课堂中导入“湖北黄梅挑花传统文化品牌VI设计”项目,从项目到推进过程中,积极辅助开发校外第二课堂,引入非遗传承人走进学校联合教学,开展相关的非遗文化讲座和技艺讲解,学生对黄梅挑花的工艺针法产生了极大兴趣,通过技艺培训学习,将其独一无二的艺术特色,结合针法入手,对其公司品牌LOGO进行设计,以黄梅挑花“十字针法”特色为设计元素,以“石”为主题涵盖了中国印章与中国结的抽象形态元素加以变形,推导出最终设计方案

第二,突出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强调继承传统和实用创新的并重原则,将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相结合。在项目导入过程中,为解决黄梅挑花非遗文化品牌存在的产品开发单一性、技艺传承的艰难性、非遗文化市场有待进一步开发等问题,组织学生多次与文化传承人和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加强其传统文化品牌在VI设计应用部分的实践创新,从传统的应用领域向现代产品的开发过度,将现代人们的生活观念与方式结合在一起,针对黄梅挑花设计中式风格餐桌的三件套产品的包装设计应用,包括中式桌布、杯垫及筷子包装等应用产品开发,对黄梅挑花艺术的实用领域带来有效地宣传与推广。参考文献:

[1] 李泽,赵凤娟.我国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基本轨迹及未来取向[J].中国高教研究,2010(03).

[2] 肖念.中国大学教学改革逻辑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2(07).

[3] 于杨.提升教育质量意识 构建现代大学治理制度[J].高等教育研究,2012(09).

非遗文化方案范文第2篇

十二兄弟聚一堂。

造地造天齐努力,

歌舞梅葛溢芬芳。

――1961年 郭沫若

时光倒退回五十四年前,著名现代诗人郭沫若在彩云之南人类的发祥地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聆听了来自姚安县的梅葛之后,被这宛如来自天籁的声音所陶醉,于是挥墨泼毫,留下了传世诗篇。可那时的梅葛还鲜为人知,深藏于大山深处,它只是姚安县官屯乡马游坪的彝家人日常生活中的哼唱。直到1985年,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教授、彝族文化研究者马克・本德尔到马游坪采风,将搜集到的梅葛写入《中国云南楚雄之行》一文发表在美国《探险》杂志上发表,才引起了世界社会学界的广发关注。2007年3月,马克・本德尔教授再次踏上梅葛故地姚安马游坪进行田野调查,倾力为梅葛文化传播推波助澜,才又一次在国内引起广泛关注。2008年6月,梅葛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梅葛发源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马游村,广泛流传于楚雄州的姚安、大姚、永仁、牟定、南华等县的彝族地区。梅葛调分正腔、慢腔、娃娃腔三种。正腔多为毕摩或老年人演唱,曲调高亢响亮,近似于吼,叙事性较强,主要是唱述历史、教人农事和演绎风俗。多在祭祀或喜庆场合演唱。慢腔多为青年人演唱,曲调婉转悠扬,以打情骂俏表达爱恋为主。也有中年人演唱,曲调如咽似诉 ,以表达苦闷情感为主。此类曲调多在山间田野和“姑娘房”里唱。娃娃腔多为孩童演唱,曲调诙谐幽默,朗朗上口,以表达天真好奇的童趣为主。除庄重场合外都可以进行演唱。

梅葛深藏在彝人的心中,也深深植根于彝人的生命里。翻开梅葛尘封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其实梅葛也曾走出深山。1979年,一曲梅葛调《美上加美》在北京参加全国民族文艺汇演时轰动全场,演唱者被首都文艺界誉为“彝族金嗓子”。随后还漂洋过海到日本参加“第三届亚洲艺术节”演出,梅葛第一次走出国门,名扬海外。沉沉浮浮几十年,梅葛这一来自彝人灵魂深处的原生态艺术一直活跃在彝家山寨。可随着时代变迁,山外的文明也在褪去山里落后的同时,也褪去了山里的特色,消逝着山里的传统,梅葛也开始在年轻的一代人中逐渐褪去。只有上了年纪的彝人才深知,假若遗失了梅葛,无异于遗失了彝人的灵魂,没有了梅葛,精神就没有了依靠,日子就缺少了欢乐。

非遗文化方案范文第3篇

近年来,我们广陵区以迎接扬州2500年城庆为契机,围绕繁荣主城区经济、促进广陵特色发展大局,抓住文化创意产业转型升级的大好机遇,坚持政策引领、科技驱动、园区主导,把文化创意产业培育成支柱性产业,着力优化发展环境,充分挖掘文化资源,以创新为驱动、以科技为支撑、以园区为载体、以项目为抓手,推进文化创意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助推名城扬州建设,谱写好中国梦广陵文化篇章。

强化政策引导作用。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制定出台广陵区《关于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扶持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的意见》。加强对各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的使用管理和申报工作,发挥引导资金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最大限度发挥专项资金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孵化和催化作用。建立健全组织推进机制。建立文化产业发展考核评价体系,加大文化产业发展实绩在全区年度、年中综合性考核体系中的分量和权重。深度挖掘、整合相关产业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挖掘创意集聚潜力。注重实施个性化、差异化战略,推进文化产业的集聚化、园区化、链式化发展。注重发挥各个文创园区基地的集聚效应。放大江苏信息产业基地“省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的品牌优势,充分发挥“京杭之心”系列文创基地及项目的带头示范作用,努力打造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发挥扬州牵头大运河申遗成功效应,推进淮扬运河广陵段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工程二期项目实施。保护利用卢氏盐商古宅等5个世界文化遗产点段和何园等32家国家级、省级文保单位,深入推进南河下历史街区建设,打造大运河非遗文化展示中心,建设融“展示解读益智、体验互动交流、生产研发销售、文化产业服务”于一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集聚地。保护首批挂牌的广陵历史文化名村,实施沙头胡笔江故居明清瓷器、家具精品展示项目。扎实推进信息产业基地三期、2500年城庆广场、科技馆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广陵新城公共文化服务中心(市民图书馆)及文化综合体。

举办重大活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繁荣发展的生命力在于持续不断的举办各类活动。整合“邻里节”、“文艺节”等活动举办“市民节”,激发市民参与,办好100场文化创意活动,提升市民幸福指数。实施《“古风今韵看广陵”全区百场重点文化活动方案》,突出“世界文化名城・广陵可爱家乡”这一主题,围绕“迎接2500周年城庆和群众路线文化惠民”两条主线,彰显“古城文化、粮田都市、儿童友好”三大品牌,做到“四个结合”,即传统文化与时尚文化相结合、群众文化与精品力作相结合、周末剧场与展演巡演相结合、国内一流与国际交流相结合。举办“情系运河・走进广陵”2014年扬州市第六届文化博览城建设知识大赛。挖掘“巷城”、“古井”等具有扬州特质的文化元素,发动广大市民编撰、征集反映扬州文化的书籍、读本100套(类),进一步展示扬州文化。与扬州博物馆、扬州剪纸博物馆、扬州八怪纪念馆等文博场馆联合举办中外书画名家作品展和采风活动。组织扬州琴筝协会、广陵古琴学会等举办国筝大会、古琴雅集,深化“文化名人讲名城”活动。引进意大利爱乐乐团和欧洲三大高音,举办2015年新年音乐会。办好英国缤纷嘉年华为城庆预演,营造浓厚氛围。与国内著名歌舞剧院和导演编剧合作,创作表演大型歌舞剧《遇见大运河》,凸显扬州及广陵元素,展示扬州作为大运河保护管理“第一城”名城风采。

(作者系扬州市广陵区委宣传部副部长)

非遗文化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开发;措施

马山要发挥自身优势,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国际旅游度假胜地,必须以历史文化资源作为支撑,而马山就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科学保护、合理可持续利用这些历史文化资源,推进度假胜地建设,是彰显马山特色的有效途径。

一、马山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现状

马山又名马迹山,拥有4亿年的地理历史和5000年的人文历史,是一块自然山水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的宝地。改革开放前,全国各地各有关单位和部门都看好了这里的风水宝地,并在这里建了许多休(疗)养院。改革开放以后,以灵山大佛景区的成功开发建设为标志,马山的历史文化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这里也成为世界佛教论坛的永久会址,引起世界的瞩目,同时进一步推动了马山的旅游事业发展。为了让游客的脚步慢下来,细细地品味马山丰富历史人文的韵味,2015年灵山胜境又成功地开发了拈花湾小镇,丰富了胜境的活动范围。本世纪初,在当地政府的鼓励和引导下,沿湖以休闲拓展和果实采摘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农庄开办了近10家;从前年开始,各种农家乐旅游休闲点的建设正方兴未艾。

二、马山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多年来,马山街道围绕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瞩目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历史文化资源保护的氛围不浓厚。由于宣传的影响力小,人民群众对文物保护的认识有偏差,有些群众会认为文物保护是文保部门的事,于己无关。文物保护的法律意识淡薄,缺乏积极主动性,因此,有时会出现文保点周围环境脏乱、得不到保护的现象。

(二)自然或人为因素破坏历史文化资源。马山虽有众多历史文化留存资源,但其中有不少历史资源因年代久远、历经时代变迁和风化侵蚀、水土流失,有些文物本体已经不完整,这也是一大遗憾。由于前一时期的征地、拆迁和开发建设和自然灾害的影响,马山的一些自然历史文化资源遭到严重的损失、破坏,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因传承人的去世而面临失传。如檀溪湾的一些名泉、石碑坊、古树名木、许叔微墓;耿湾的盘龙湾、伴奴湾;古竹水平的水王平墓;万丰的竹坞等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如马山的山歌、民间舞蹈,民间手工艺等等都因老一辈人的故去,将面临失传,保护、抢救这些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三)历史文化资源保护资金匮乏。文保资金的缺乏成为制约文物保护和发展工作的一大难题。就常态性文物保护专项经费而言,长期处于空白状态,也就根本无法及时开展正常的文物保护与维修。由于经费的短缺,许多文物保护单位不能进行有效管理、保护措施不能落实,有的只能任其损坏,甚至无存。由于文保人员经费难以落实,挫伤了业余保护人员的积极性,不利于文物的有效保护。由于经费的短缺,交通工具难以保障,马山文物保护单位点多、面广,管理工作难以到位。

(四)缺乏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的人才。文保单位看护员建制不齐全,也缺少必要的工作装备和防护用具。而这直接影响文保工作的开展。由于缺乏专业人员和维修保护单位,容易出现文物本体损毁的现象。至今尚未研究制定出较完善的保护措施,易长期遭受暴晒和风雨侵蚀。

三、加强马山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能够促进马山地区的发展。当前,应该抓住有利时机,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力度。

(一)科学合理规划,让文化资源盘活起来。组织专家和学者对马山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在此基础上,统筹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保护方案,对文化内涵相同或相近的资源归类,找出具有代表性的资源作为品牌,带动其他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例如,利用名人效应,可以把许叔微的“梅梁小隐”和赵翼墓归为一类;为弘扬宗教文化,可以以灵山大佛为依托,开发利用葛洪的 “云居道院”,可改变目前马山单一的佛教景区的状况;也可以利用阖闾城遗址开发建设的契机,结合山上的吴王避暑遗址、战鼓墩等吴越文化遗迹一起开发建设,形成一个吴文化游览群;同时还可以打造以“马灯舞”为品牌的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此推进马山文化旅游建设。

(二)加大宣传力度,让文保氛围浓厚起来。一要进一步宣传《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宣传“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文物工作方针,提高人民群众对保护文物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二要深入宣传有关文物保护的法规和政策,增强群众的文物保护法制观念。三要积极宣传文物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群众保护文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利用《文物保护法》颁布纪念日、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等重大时机,集中开展文物保护意义、目的和要求的宣传,采取群众喜闻乐见、行之有效的形式,如举办知识竞赛、街头咨询、印发宣传单、张贴标语、新闻媒体报道、专题讲座、互联网甚至手机短信等。同时,要坚持集中宣传与日常宣传相结合,正面宣传与反面“曝光”相结合,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促进全马山人民文物保护意识的提高,使文物保护及其相关法律法规深入人心,形成人人关心爱护文物、自觉遵守文物法规的浓厚氛围。

(三)强化业余文保员培训,让文物保护专业起来。业余文保员是基层文物保护的第一道防火墙,被誉为历史文化资源的守护者。为充分调动文保管理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基层文物保护工作,应当积极采取措施加强文保队伍的管理。一是开展业务培训。定期举办业务培训班,学习文物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政策,了解本区域内文物史迹的基本情况,明确文保单位的保护范围及建设控制地带,明确文物保护的基本要求等,开展消防安全演练、实地参观等,提高业余文保员的文物保护知识和管理水平。二是落实责任,签订责任书。要求文保员加强本区域范围内的日常巡查。定期进行防火安全检查,加强对火源、电源和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对住户等相关人员宣传消防意识,发现隐患督促使用人或所有人及时整改,确保文保单位无火灾事故发生。三是实行月报告制度。预防文物破坏和文物失窃,严防文物损毁、改建、添建或拆除构件。在文物面临破坏时,应立即制止并及时报告,使文物免遭破坏或减少损失。正常情况下,实行月电话、季度书面报告制度。

(四)加强人才建设,让文化资源传承起来。人才是最活跃的生产力,专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也可为马山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与传承工作解决不少难题。近几年来,马山在文物保护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加强了文保单位的修缮和管理,但在专业人才梯队建设方面还存在空缺。若可以引进或培养专业对口的高素质人才,便能将他们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马山的风俗习惯、历史文化、地貌状况、气候条件等结合起来,有望能更专业、有效地修护马山文物遗迹,同时也能够更加有效地利用好马山文化遗产资源,将马山文化遗产引向一个更具深度的、全新的发展方向。

(五)依托非遗文化,让文化资源丰富起来。散落在马山的众多非遗文化如何尽快融入文化旅游,也已经成为当下文化旅游中的一项关注课题。太湖水的滋养,培育出了吴文化朵朵璀璨文明,映射出吴地文明中的“崇文”精神。多年来,马山依靠灵山胜境,引来每年百万游客,以至于时日一长,天下只知灵山,而不知马山。翻阅马山史书,一页页跳过的人文历史俨然还只是沉睡在故纸中,未来要做成高品质文化旅游度假区,必须弘扬吴文化,到史料记载中细致抽取诸如吴越经典、吴歌俚曲,梅梁小隐,文化交融等马山特色文化因子,让游客漫步在太湖山色、投入在佛音禅语中的同时,深深体悟到江南吴越文化的“崇文”古风犹存,今天实现了更好、更高的传承与创新。如梅梁小隐,可建成以灵山为依托的新旅游景点,以百草园为名,其中以中医草药为主,以中医养生,禅修,休闲为主的结合旅游和文物保护发扬光大中医文化。同时也要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加强保护,如可以把马山和平社区的牛塘龙窑遗址和旅游文化相结合,在保护原有遗址的基础上,在附近重新建个龙窑,结合学生基地,加强保护和传承,以最美乡村的内涵作为景点对外开放。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除了要对马山历史文化资源加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之外,着手研究如何有效地开发和利用马山历史文化资源,这也是对马山历史文化资源的一种更好的传承与保护。盘活、做实马山特有的非遗传统文化,八方来客的文化太湖之旅才不仅仅是言必称灵山胜境,而更厚重的是千年历史人文的“尚武、崇文、务实”的文采风流与开放进取的吴文化精神,带给天下人以高品质心灵体验与精神洗礼。这样,马山历史文化方可越走越远。

参考文献:

[1]魏东,王艳.浅谈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开发[A].春草集[C],2013,463.

[2]陈俊安.马山县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研究[A].绵阳师范学院学报[J],2013,13.

非遗文化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应用技术型 工业设计专业 模块化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C-0107-02

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基于理论知识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强调学科、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和完备性,这样的模式对学术研究型高校较为适用,但对应用技术型高校来说则不然。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的培养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从而培养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综合性高素质人才。目前,地方本科高校积极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适合该类院校的模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较少,以往的研究多集中于某门课程的模块化或是将思政类、体育类等公共基础课纳入整个模块化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中,主要针对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模式研究还未发现有学者涉及,本文的研究为应用技术型院校工业设计专业和类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定提供相关思路。

一、明确人才培养方向

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专业素质高、务实致用、职业适应能力强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注重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因此,制订人才培养方案需要结合岗位需求。工业设计专业作为交叉学科,专业综合性强,涉及较多的领域,学生毕业后可在电子产品、家具、玩具、交通工具等行业和专业的设计类公司工作,在具体岗位有产品交互设计师、结构设计师、产品造型设计师等诸多岗位。因为就业时可选择性较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目标性不强。因此,在人才培养上要对学生的专业设置一定的专业方向,增强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在设置专业方向时,应综合考虑学生的生源地和就业地点情况。例如,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从2007年开始招生,每届有学生60人左右,按照学生的生源地进行统计分析,其中有35%来自广西,30%来自长三角地区,15%来自珠三角地区。学生就业地多是回生源地和去往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因此,我们在设置学生专业方向时多考虑广西、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的产业需求,最终提出了旅游产品设计、电子产品设计和家具产品设计三个方向模块。旅游产品设计主要考虑服务广西,因为广西有较好的文化创意产业资源,且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拥有国家旅游商品研发中心柳州联合研发基地的平台,而家具设计和电子产品设计在长三角和广东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且在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周围也有相关企业资源。同时,我们还考虑了汽车设计模块,但考虑到师资等条件的限制,暂不开设,但随着行业动态的变化和教学条件的发展,将适时对模块方向进行调整。

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在以往模块化概念中,较多是将全部课程,如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课、英语课等纳入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系中,而工业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块化探索,主要是对专业课程进行模块化的改革实践。

(一)专业课程模块制定。将专业课程划分为三个模块: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并对三个模块进行不同的功能划分和定位(见表1)。专业基础课主要是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功和专业系统的共性知识结构,学生习得此部分知识后,能够掌握工业设计专业的基本技能,可从事设计类相关工作,课程主要有素描、构成设计、人机工程学、产品设计基础等课程。专业限选课主要是细分方向,分旅游产品设计、电子产品设计和家具产品设计三个横向产业模块,学生可以自愿选择限选模块,每个限选模块设置了3-4门课程,而且学分一致,开课的学期都设置在第五学期,方便调整模块方向,灵活性较高。学生选择相应模块后,学习的目标明确,也提高了学习的兴趣。例如,家具设计限选模块包括室内设计原理、计算机辅助家具设计、家具设计三门课程,而电子产品包括产品基础造型设计、产品结构设计、电子产品设计三门课程。专业任选课主要是专业能力外的技能补充,开设有市场营销学、非遗文化传承、陶艺设计等课程,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

(二)结合企业需求。应用技术型本科人才培养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根据企业调研情况,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第一,设计类企业提出学生要提高手绘表达能力,还要有较强的设计表达、语言组织和主动处理问题的能力。针对企业的需求,我们在人才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快题创新设计表达实训”课程。让学生通过项目快题的形式,增强相关能力并建立相关意识。第二,学生从学校到企业时间成本较高。我们通过项目式教学、竞赛促进、开放实验室、在低年级开设见习实习课程等方式,提高学生素质,使学生能够较快融入企业。第三,企业人员能够参与到教学中非常重要,企业人员具有很好的实践经验,但受授课时间制约性较大,他们在企业有工作任务,因此,部分课程设置为实训类课程,如企业项目课题设计实训、创意竞赛专题设计实训课程,这类课程的安排较为灵活,让企业人员来安排上课时间,结合专业类讲座,提高企业人员的参与度。

(三)结合专业前沿。工业设计专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最初的造型设计为主,延伸到现在的用户体验设计、服务设计等多种概念,已有的课程已经跟不上专业的发展需求。例如,近几年在行业里经常提到CMF设计师岗位,学生对此概念还非常陌生,不知道该职业的知识结构和职业定位是什么,因此,我们将原有课程结合专业前沿发展进行设置。例如,将材料与工艺课程更改为CMF基础设计,将产品交互设计由专业任选课改为专业必修课,这两门课都紧跟了专业的前沿。

三、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要点

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四点,以保障方案的有效实施。

(一)注重学生间相互融合。模块化的人才培养方案为学生制定了细分的横向产业模块,使学生学习更有目的性,但在实施过程中,学生选择不同的模块,使不同模块方向的学生间变得相对独立,这时候不利于具有不同特点的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为改变这一情况,促进不同模块方向甚至不同专业间学生的交流,需要增加能力扩展模块的专业任选课在系内的选择自由度,建立一个系级的专业任选课课程库,让更多不同特点、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如工业设计专业、服装设计专业、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可以在一起学习。同时,工业设计的生源来自文理科,产品设计则是艺术类生源,2个专业在培养中有一定的类似性,将两个专业设置一些相同的细分产业方向的专业限选课模块,且专业限选课的第一门课程统一设置在第五学期开设,这样,在前4个学期,不同生源的学生可以在一起学习,碰撞出不同的火花,可以保证学生间有一个较好的融合过程。

(二)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应用技术型人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学生的能力培养是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以下两点的建设:第一,实验室建设,实验室是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提高动手能力的场所,进行要打破以往的封闭式管理,进行开放管理,让学生充当实验室的主人,实验室与学生工作室挂钩,实验室出项目、出成果,提高学生进入实验室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信心。第二,通过学科竞赛和项目式教学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使学生提前进入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学习和企业化的学习体验方式,例如,一些专业课程的作业题目可以来自某项专业竞赛或者是企业的一些真实课题,让学生在学习中快速成长。

(三)注重校企合作。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与企业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模块化的制定是基础,深度的校企合作可以保证方案实施的效果,企业的锻炼与历练能够很好地提升学生素质,使学生各项能力水平快速提高。同时,企业的经营思路、企业对制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合理建议,能够为人才培养方案的后续改进提供价值,因此,应成立系层级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和校企合作理事会,让专家能够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和修订过程。

(四)注重教师能力提升。教师在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双师型”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这一新的转型目标,因此,可聘请企业高管、企业技术人员来上课;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进行专家指导,开办讲座;自有教师积极到企业挂职锻炼,提高自己的能力;积极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和教材建设,围绕以学生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培养方案,要求老师改变以往的上课方式,让学生能够更多地融入课堂教学互动中,锻炼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材建设上要求教师将课程的知识点吃透,明确培养目的,根据学生的能力培养制定配套教材。

总之,模块化人才培养方案实施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专业课程的专业基础课、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可赋予不同的培养目的,形成模块化课程体系。第二,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学生间的融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校企合作和教师业务能力水平,较好地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效果。第三,可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将人才培养模式应用于其他艺术类专业的人才模式改革中。

【参考文献】

[1]袁。许强,王晓峰.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模块化教学改革研究[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4)

[2]余国江.课程模块化:地方本科院校课程转型的路径探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4(11)

[3]王勇,阚凤岩,付雁平.工科院校工业设计基础教育课程体系改革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11)

[4]吕慈先.基于两类生源的工业设计人才培养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1(6)

[5]庞一飞.广立学院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广西教育,2016(7)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6JGB519);2015年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转型发展专项项目(2015ZXYB012);2015年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转型发展专项项目(2015ZXYB013)

非遗文化方案范文第6篇

我国地域辽阔,是个多民族国家,每个民族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艺术,并且很多民族文化艺术已经被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的璀璨辉煌。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或是传统技艺,或是独特的生活方式,其种类繁多、覆盖面广。众所周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扬的核心因素就是传承人,所以传承人应当受到特殊保护,而现阶段我国在传承人的保护与传承机制的建设中有众多不完善之处,这都亟待解决。

一、我国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申报,轻视保护

当前,有一个问题亟需人们重视,即各级科研单位和各级地方政府,甚至是某些高等院校,都非常重视非遗项目的申报工作,却忽视了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这从侧面反映出有些单位的领导干部以及部分学者在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方面存在较大的认识偏差,其思想意识需要进一步提升。往往在申报非遗项目的过程中,各单位表现得非常积极,号召大家都各显其能,共同协作,尽最大的努力保证项目申报成功。然而,当非遗项目申报成功后,却没有建设科学、合理的项目保护与传承机制,并且各个单位又回到各自为政的状态。非遗保护工作比较复杂,在实际开展中会有层层困难,一般都会超出在申报项目时所预测到的问题。所以,当申报完非遗项目后,实施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就显得异常困难,很多指标都无法达到,并且被列入到申报名册中的传承人,在现实生活中并没有获得与书面描述中的地位和价值。

(二)非遗传承人呈现断层趋势,生存环境不容乐观

传统戏剧、曲艺、音乐类目等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现代社会流行音乐文化对其产生了强有力的冲击,绝大多数青年人都遗弃那些经典的传统音乐文化,甚至有些老年鞒腥艘步ソソ其遗忘。非遗中的民间传统工艺也由于不具备可观的经济价值而很难形成广阔的市场,所以很少有学徒愿意去学习。非遗中的传统医药类项目也在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被现代医疗设备所替代,其生存空间所剩无几。新时期,青年所接触的信息较多,喜欢快节奏的生活,视野也更开阔,对传统的生活方式持有怀疑甚至排斥的态度,就直接舍弃了传统的文化艺术和民间工艺,这导致非遗传承人出现严重的断层趋势,使得非遗保护工作非常严峻。此外,非遗传承人的生存发展环境也不容乐观。市场经济快速发展,非遗传承人也需要面对生活的压力,而非遗行业基本都是生产文化及精神产品,其本身的生产成本比较高,而当前我国居民生活消费中很少涉及这些精神文化类产品,这让传承人的生存状况变得比较差,久而久之,只会让整个行业发展得非常缓慢,并且走向消亡。

(三)非遗传承人现有的认定制度存在缺陷

我国在非遗传承人的认定过程中普遍采用的是层级认定方式,并且传承人也明确分成国家级非遗项目传承人和省市级非遗项目传承人。通过分析我国现有的认定机制的相关法律法规,笔者很明显地看出几个问题,包括认定数目不明确、认定程序不科学以及认定条件比较抽象等。首先,非遗项目传承人的数量没有明确规定,显然,对于某个非遗项目被认定的传承人数量越多则推广的力度也会更大,将会促进非遗项目健康长久地发展。其次,认定程序不科学、不合理。目前非遗传承人一般都是被推荐的或自行申请的,而这些传承人都生活在民间,对相关的申请制度几乎没有了解过,所以自愿申请的流程并不适合。最后,认定条件模糊,较为抽象。我国规定非遗继承人不能为集体,而在发达国家则对传承人的主体身份没有任何限制,采取“个别认定”“团体认定”“综合认定”等方式。

二、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的有效对策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督导检查工作

政府部门应该结合目前非遗传承人的现状,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非遗传承人保护机制,从而能够明确传承人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更为重要的是,在审核各地方部门递交的非遗项目申报方案时,一定要重视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与传承机制,确保传承人的切身利益。当非遗项目申报成功后,就应该积极督促相关部门要按照申报书所写的关于保护传承人的方案,派遣专人不定期地进行巡视检查,确保传承人的保护工作落实到位。

(二)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激励力度和扶持力度

各级政府部门对本地的非遗传承人做好普查登记,对于特定弱势的非遗传承人群体要给予一定的扶持力度,为他们提供可靠的生活保障,这样就可以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非遗传承工作中。同时,也要颁布相关的法律法规来确保非遗传承人的财产性权利和精神性权利,让他们依法享受获取报酬的权利。通过多种方式,增加对非遗传承人的激励力度和扶持力度,可以利用社会募捐等方式建立专门的非遗传承人保护基金会。政府部门加强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宣传力度,让当地老百姓认识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价值,有利于拓展非物质文化产品的市场,这也能增加非遗传承人的经济收入。当传承人有了一定的资金支持,就可以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也能吸引到更多青年做非遗传承人的学徒,这也有效地解决了传承人的断层问题,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发展。

(三)健全认定机制,确保科学合理

首先,非遗传承人的数量认定必须科学合理。根据非遗项目的具体情况,尽量提高传承人的认定数量,鼓励年轻人去拜师学艺,并且给予物质奖励,这样就会不断扩大非遗传承人的数量,也会进一步推广非遗项目。其次,非遗传承人的认定标准必须科学合理。很显然,认定标准是判定非遗传承人是否符合标准,那么认定标准就直接决定了传承人的认定数量。为了适当提高认定数量,认定标准可以适当放宽。扩大传承人的候选范围,尤其是初学者,要给予充分的鼓励,给予他们特定的认定标准,可以给他们充足的时间去拜师学艺,且继续给予资金扶持,这样就会慢慢培养出一批批技艺精湛的非遗传承人。最后,认定程序多渠道化。要突破传统的个人申请与他人推荐相结合的认定程序,当地政府部门应该主动寻找和发现非遗传承人,并且协助他们申请,鼓励民众多推荐非遗传承人,充分发挥社会资源,并且做好登记,由专人去调查,最终协助其申请。同时,评定对象也应该多元化,不仅包括个人认定,还要包括集体认定,只要是具有非遗文化价值的传承人或传承群体,都可以认定为非遗传承对象。

三、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宝贵的文化产品和精神产品,代表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因此,加强非遗传承人保护及传承机制建设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只有不断改善和优化保护与传承机制,才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进一步弘扬和发展。

(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非遗文化方案范文第7篇

[关键词]政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数字技术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加速,人们更加追求生活的快节奏,而对于需要长时间潜心钻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面临巨大的挑战。基于对人类文明的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 年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要求“各缔约国应该采取必要措施确保其领土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保护”。

该《公约》所规定的“保护”的性质就是公共管理的保护。公共管理的保护指的是政府、国家、非营利机构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上的行为,如组织开展普查、建档、研究、保存、传承、弘扬等,以及为实现这些保护行为而提供相应的财政、行政、技术等措施。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必须首先要受到重视,其前提则必须是扩大知名度。而我们许多政府机构并没有这样的意识,没有开拓的眼光,只把精力投入到如何向上级主管单位申请资金,而没有深层次地去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数字化活态性保护是国际保护模式的新特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各国政府的法规、文件都明确鼓励人们要用数字化等技术手段开展非遗保护,美国、英国、日本和意大利这些发达程度较高的国家已经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方面进行了有效的前沿性探索,产生了许多可以借鉴的成功案例,如法国的“卢浮宫数字化项目”,意大利的“数字化米开朗基罗计划”“罗马大剧场数字化项目”、日本的“奥兹地区的活态文化遗产狮子舞的数字化保护工程”等。

而我国于2005年颁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指出 “要运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种方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记录,建立档案和数据库”。2011 年正式颁布实施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也明确指出,“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这些都为政府机构采用数字化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法律和制度的支持。

1政府机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职责和面临的问题

随着我国对世界遗产保护的重视,一系列相关政府机构、第三方机构和民间团体保护组织相继成立。在中央九部委设立共同组成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文化部直属的社会文化司和中国艺术研究院分别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在地方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文化中心等,各级群众文化事业单位也相继挂牌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负责收集、整理、研究,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展示、宣传活动,指导传承人开展传习活动等。由此可见,在现阶段政府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体中的主导力量,政府保护是当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特征。公共管理组织尤其是政府机构,在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文化主管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进行宣传活动、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上有职能性的优势。

但是在国家如此大力气地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建设力度的同时,针对于当前的保护机制,政府却有时缺乏前瞻性和前沿性。近几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中的新方式是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但由于政府机构管理者一般是管理专业出身,在当今数字技术发达的今天,对现代高科技应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意识不强。即使有利用数字技术和网络平台来保护的想法,但是如何高效地利用,却也是摆在管理者面前的新问题。

2公共管理机构利用网络数字技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机制

2.1积极构建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站和数字博物馆

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留,可以采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手段来实现。其中相关网站和数字博物馆的建设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力军。

一般而言,若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较多,可以单独设立专门的网站进行宣传和介绍,包括项目名称、项目介绍、传承人信息等;若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不多,就直接可在当地政府网站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专题专刊”,介绍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相关的保护工作。网站的建设还要注意不但有与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共同之处,同时还要有自己的非遗项目的地方特色。

数字博物馆则是通过高科技的数字化技术和互联网平台进行展示、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从而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信息交流。目前,各地文化主管部门陆续建立了具有地域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这些网站和图书馆在宣传、普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和交流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2.2利用数字拍摄手段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2.1借鉴国外的纪录片拍摄技术

2008年日本NHK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敦煌莫高窟:美的全貌》是首次借助使用高清摄像机拍摄并公开30个洞窟的敦煌壁画,拍摄内容之精、画面之美、解说之妙都是目前国内的电视台所很少能达到的。

政府机构可以与这些制作公司或电系,制作专门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纪录片,一方面可以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知名度,另一方面也是“图+文”化的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风采。

2.2.2科教片的录制

对于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它的精湛的技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譬如在日本一些地区,为防止有些技艺的传承人离世后技艺失传,定期会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非文物)拆毁后重建,其主要目的在于将整个修建建筑物的技艺重新使用,以期用这样的方式保留“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技艺。

但由于在我国这样的建筑技艺较多,如采用日本的这种保护方式,首先在财力上是不允许的,但是可以选择将整个建造技艺用数字技术跟踪拍摄下来,以便留给后世。即使传承人离世后,当人们需要学习此项技艺时,可以借鉴传承人生前留下的图像资料进行学习。

当然,有些传承的技艺是历代家族式的继承,是否允许公开拍摄,这也需要政府相关机构与传承人进行沟通和协调。

2.2.3宣传片

从“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界定中可以看出其具有两大特征:传统性和活态性。传统的旧东西要在现代社会中传承下去,关键看是否有适合其生长的土壤。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活态性的保护,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势所趋。

在2016年的春节联欢晚会上陕西华阴老腔、云南彝族海菜腔、福建泉州木偶、江西杖头木偶等优秀非遗文化的亮相,极大提高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国内外的知名度。而众所周知的昆曲、京剧、书法、剪纸、篆刻等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有知名度才会有发展的市场。

扩大知名度的最为快捷的方式是拍摄宣传片,譬如将中国的春节列合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呼声近几年来非常高,在2015年2月12日,被誉为全球华人“年夜饭”的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宣传片,首次亮相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让美国民众近距离感受到中国春节传统的文化气息。这便是一次很好展示自己文化特色的机会,播出的宣传片表现中国人民欢乐喜庆的场景,既表现了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的独特魅力,突出春节阖家欢乐的主题,又展示出当代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追求幸福和谐的现实风貌,是对于中国春节很好的宣传。

3利用“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模式来保护遗产

2016年春节前夕,1月22日,由文化部认可、在中国最大的互联网交易平台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网“淘宝众筹”,联合“故宫淘宝”发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众筹项目上线。项目的年货作品由“故宫淘宝”提供设计方案,多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手工制作完成。其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的高密剪纸老艺人范祚信与“故宫淘宝”合作,在淘宝众筹上线了康熙御笔福字、帝后赐福等多款剪纸,仅仅半天就吸引到5730人支持参与,筹款超过13万元,项目达成率1300%。阿里巴巴相关负责人也表示:阿里未来将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探索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让人们、特别是年轻群体体验到传统手工艺的精妙。

这是一次商业团体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的完美结合,这体现了“互联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运作模式,也是成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方式,符合现代年轻人的购物习惯和消费心理,不让“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古传古,而是适应新的时展和新的需求,真正做到了“取之传统、适于当下”的原则,是一种活态的保护形式。

互联网时代正在改变世界,如果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产业链的形式移居互联网上,一方面管理机构可以获取使用互联网模式下收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数据信息;另一方面可用互联网聚集许多优秀的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的艺术大家和设计大师。利用网络传播速度快的特点,媒体宣传平台的广泛;利用互联网跨时空的全方位学习和营销方式,从而连接最广阔区域的学习者和消费者,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以前毫无生气全部靠政府的静态保护模式逐渐转变成充满活力的动态保护模式,与时俱进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机构的工作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非遗文化方案范文第8篇

关键词:城市遗文化产;保护;传承;规划

论语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慎重地对待死亡,追思远古的祖先,民心则归于纯厚。时间和自然的力量终究是不可抗拒的,飞速发展的中国,物质层面的文化传承已然成为了一个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相博弈的工作,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举步维艰。

文化遗产的构成是复合的,它不仅仅具有物质形态的“纪念物”属性,它还具有一定的活态属性,以非物质形态与群众生活发生关联,蕴含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文化遗产的传承,不在于多少大道理的诉说,而是去触摸历史经历过去,是关乎亘古不变的人类情感的延续。从中体会历史的厚重,人类才会对无限的时间与空间产生敬畏之心。只有获得与保持这种高层次的复杂感觉,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才会少些原始的暴力,多些内敛化的情感控制。人类不能失去这种感觉的能力,文化遗产则是使人类延续这种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在我国快速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历史建筑、街区、文化慢慢消失在我们身边。而那些被保留下来的,则多是被束之高阁,用围墙“圈起来”,作为游客参观的景点。这些文化慢慢的脱离了人民的生活,变成了好像与我们没有关系的东西。如今被完好保留的大多是古时候为君主阶级服务的建筑、街区,随着统治社会的消逝,这些建筑所包含的文化也跟着消逝了。受制于城市现代化建筑的快速步伐,对于更多建造规格不高,且年久失修,文物保护价值较为有限的传统建筑,社会缺乏足够的认识,没有提出合理的再利用策略以及制定有效的规划导则,从而在城市化进程中让位于上位规划,被改造或整体拆除,积少成多,属于当地的文化也逐渐消失了。这样的问题渐渐被广大学者所关注,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这些保护措施大多只是流于表面,而缺乏对其中所流传的价值应有的关怀。所以与其说中国古建已死,不如说只是改变了保护形式,变成了在当前体制下缺乏人文关怀缺少保护意识的形式。

反观国外很多城市,在历史建筑、街区、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上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坐拥世界上70%的文物古迹,这让意大利在拥有至高的优越感的同时也肩负着传承历史的责任感。在意大利全国8000多个市镇中,其中900个被列入“法定历史中心区”,这些具有不同历史风貌的“中心区”成功地将“传统”与“现代”在全球化的趋势下完美结合,为人类文明的延续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意大利人认为,古迹不仅包括单体建筑,还包括其历史环境和文化氛围;不仅包括经典建筑,也包括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普通建筑。因此,他们对旧城区文物古迹的保护通常不是个体保护,而是成片保护。同时,意大利人并不一味反对修缮文物。相反,政府和社会各界每年都投入巨大人力和财力,维修遍布全国各地的濒危古代建筑、壁画和雕塑。这一点与日本在古建筑的保护上颇为相似。意大利人在维修过程中始终遵循的首先是“真实性”,即对原物尽可能不做“干预”,干预的宗旨仅仅是在必要的情况下防止文物进一步破坏。其次是“可识别性”,即维修的添加物与历史原物相区别,让人们能分辨新旧。例如为了使曾经的建筑能满足现代社会对于建筑功能的需求,他们会在不破换其本身结构的情况下对内部功能进行改善,甚至会在建筑外部直接修建现代化的电梯,做到了新旧的融合但却不觉得违和。不可否认的是这与当地的文化背景以及民众的思维模式都有关系,这种做法在中国或许就不被接受。最后是“可逆性”,即保证修复添加物不损坏原物,再次修复时可以将添加物剥离而不至破坏文物的原貌。意大利人对国家文物的意识使这个古老国度的丰富文化遗产虽历千年风雨却永葆夕日风采。

法国则是通过遗产保护打造其自身的文化品牌。法国是最早提出、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法律和设立“文化遗产日”的国度。法国的“文化遗产日”活动旨在引导和动员社会公众广泛参与文化遗产的保护,公民在免费观赏国家历史文化的同时,增强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该活动把国民的求知热情引向了对文化遗产的认知。

土耳其则坚持可持续遗产保护政策。充分利用电脑和传媒技术,制定和完善“可持续发展的”遗产保护计划以及相应的修缮方案。同时明确权力和责任,出台统一的保护法。加大对地方政府的技术支持,增加资金投入。并且由城市规划专家、设计师、建筑工程师、考古学家、艺术家和专家等组成遗产保护委员会。于此同时加强教育,让公民尤其是青少年了解国家文化遗产的价值,热爱文化遗产并积极参加对遗产的保护。

纵观国外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成功经验,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国家以及民众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这是一切保护措施实行的基础。从保护对象上来说,从保护建筑艺术精品到保护与普通人生活密切相关的一般建筑,从保护文物到保护文物的环境,从重视古代文化遗产到重视近现代的文化遗广,从保护与当今生活已无关联的古建遗址,到保护现在还有人继续生活使用的建筑遗产、历史街区,从保护单一要素的文化遗产到保护多种要素的综合性文化遗产,从保护物质文化遗产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将是今后遗产保护的必然趋势。

然而对于不同的保护对象,可以采取不同的保护方法。固执套用相同的方法,势必无法与现代城市进行较好的衔接,从而导致文化遗产失去活力。同时从技术的角度上对文化遗产的长久留存提供支持,例如对其外立面的修缮,对其功能的重新分配,让更多与普通人密切相关的建筑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让文化的价值真正存在于人们的生活中,让人们能够时时刻刻感受到这种价值的力量,而不再仅仅是让它们束之高阁的被消费。

其次,在文化保护的过程中应在充分尊重历史原真性的基础上再来进行城市功能的有机更新,而不是在建造过程中忽略片区的历史价值,为了城市的现代功能而轻易让位于经济利益。与此同时,当下文化遗产再利用模式过于单一,无非是对于文化价值较高的文化遗产,成立博物馆、纪念馆供人瞻仰,或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对于历史文化价值并不突出的城市遗产,就面临被拆除的境遇。文化遗产的再利用方式值得更加深入的研究。而当今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法律不够健全且执行力度不够,这都导致了文化遗产保护的可持续性受到了严重阻碍。

最后但最重要的一点,即是唤起国家以及民众对于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通过宣传、教育等手段来树立正确的保护观念。提升国民的素质,让大家意识到文化遗产留存的价值,才有可能真正做到城市文化遗产与城市现代化发展和谐共生。

文化拥有如此强大的力量却又是如此脆弱,需要很多代人坚持不懈,薪火相传的努力,方才艰难地存续到今天。我们艰难地保存文化的火种,让世代记住我们民族所拥有过的遗产,因为是它们造就了我们本身。

参考文献

[1]伍江,王林.历史文化风貌区保护规划编制与管理.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7,12.

[2]杨乐,辜元, .重庆市危旧房改造片区中城市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实践活动解析.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2.城市文化).2012.

作者简介

谢周辰茜(1992-),女,四川省成都市,本科,城市规划,西南科技大学。